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育实习的认识(合集7篇)

时间:2024-04-04 10:57:44
教育实习的认识

教育实习的认识第1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育;体验学习;实施策略

面对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我国的音乐也面临着全方位的探讨和改革。因此,新课程教育改革倡导国际音乐教育的新理念,推进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将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对音乐教育的功能和教育要求也进行了改革。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倡“体验学习”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提高自身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审美能力等,并使学生形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因此,音乐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还是美育教育、德育教育,是一种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

一、音乐教育

音乐是一种艺术,是对美的升华,是人类的精神产品。它以其特有的节奏和音律陶冶着人的情操、净化着人的心灵,给人以美的享受。人们通过音乐可以感受到其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人的美感,潜移默化地改造着人的道德情操。音乐与音乐教育一经融合,对人们将会产生教化作用。

音乐教育是一种以音乐为载体,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注重培养人的美感素养的教育实践活动。音乐教育通过音乐艺术的手段向受教育者传达一种能够符合一定社会价值取向的审美价值取向。随着教育课程的改革,音乐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传授音乐知识让受教育者不仅了解音乐的基础知识,而且让他们通过听觉来感受音乐的美感以及音乐的精神,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使情感得到升华。

二、“体验学习”的理论基础

“体验”是人们通过实践在头脑中对现实世界形成的印象。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体验学习”改变了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其理论支撑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做中学”,即将学生学习与实践操作相联系,让学生通过实践感知音乐知识,从而形成一定的技能;二是“发生认识论”,即由于外界的刺激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然后将新认知转化为内在的能力,最后通过学习将已经具有的能力和知识应用于其他领域;三是“体验式学习圈”,即学生通过体验不断更替新旧知识,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心理体验,从而形成新的认识。

三、“体验学习”对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教育具有美育功能。小学音乐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体验式学习是一种激感的手段,它将音乐精彩的一面展现给学生,体验教学让音乐不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内容,而是无限放大音乐教学的课堂空间。教师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以活动的形式融合音乐,使音乐课堂成为一个立体、多维的课堂,然后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知音乐,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新课改提倡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改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体验学习”使学生学习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把课堂归还学生,让学生在自由、民主、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然后在自由、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自由交流、互动,从而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一旦发现问题就会不断探索、求证,通过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因此,“体验学习”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索能力。

四、小学音乐教育“体验学习”的实施策略

教师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采用“体验学习”教学方式,应该注重四个环节:

(一)导入体验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导入体验,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创设的情境感知音乐,然后从情感上认同音乐,进而才会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音乐知识。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教师可以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采用情感、符号、感知等方式引导学生的情感取向,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对音乐审美进行再创造,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自由发挥,创设自己对音乐感知的体验情境。导入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知音乐,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具体体验

在导入体验之后,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被激发的基础上,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亲自感受、反思,对音乐树立具体的形象感观,然后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再现形象,从而更好地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基调,进而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三)强化体验

在第二环节的基础上学生具有了形象体验后,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讨论、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模拟音乐节奏,接着让学生欣赏音乐,然后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将形象感观的音乐体验变为抽象化体验。

(四)评价体验

评价体验是学生进行体验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评价,以便巩固体验学习,让学生能够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记录学生的表现,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要进行及时纠正,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

结语:

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决定着音乐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探索“体验学习”,让学生通过体验感知音乐,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改善自身的学习方式,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从而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小学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体验教学,使体验学习更好地服务于音乐教育,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钱建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体验”[J].中国音乐教育,2008(02).

教育实习的认识第2篇

一、“体验学习”的具体内容

体验学习法的心理学基础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华生的刺激―反应论,它的核心观点就是将抽象难懂的东西转化为现实的客观事物,通过体验这种易认识现实事物让学习者更加深刻、透彻地理解原来抽象的东西并将其内化运用于生活当中,达到最佳学习效果。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个刺激―感知―理解―内化―运用的过程。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运用“体验学习”就是要求教师通过使用一些具体、形象的事物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他们的情绪,从而提升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审美能力以及个人内涵。

二、实施“体验学习”模式的方法

1.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其体验自主性

小学生一般都有随性的特点,他们只喜欢干自己喜欢或者感兴趣的事情,如果教师过于强制反而会起逆反心理。而体验式学习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学生的充分配合,没有学生的参与体验学习也只是口上谈兵,毫无意义。因此,音乐教师在实施这一教学法时,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体验的欲求。如,创设学生喜爱的音乐体验情境、讲述学生关心的音乐故事或者采用赞扬、奖励等方式抓住学生的心,提高其音乐体验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2.引导学生感受,切身融入环境体验

学生进入体验的过程缺不了教师的引导,在诱起学生的体验欲望之后,教师应抓住时机,趁热打铁,及时引导学生参与到个体体验当中,让他们切身感受音乐的感情基调,初步了解所体验的音乐的样子,这样一方面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觉太突兀,降低教学的难度。

3.帮助升华体验,培养其音乐创造力

在整体体验、感知之后,教师还应进一步帮助学生吸收自己的体验,即努力将之前体验所获得的音乐感想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堂开放化,例如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体验的感受,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即兴创作,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等。

体验学习教学法是在教学改革中衍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并且实践证明,它对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校的教学水平有着很实质的作用。

教育实习的认识第3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 体验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170-01

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相应的知识,还在于能够提升学生能力的发展。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以此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在学习每一首音乐时都要能够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对音乐学习更加感兴趣,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小学音乐中“体验学习”教育的重要性

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将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的练习中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加强练习,让学生体会到坐音乐的魅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学生学习外界的知识,将知识内化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从而更好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1.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一般会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这样学生对音乐学习并不感兴趣。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提出,在教育教学中要更新其教学方式,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体,为学生设计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1]。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能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能够体会到音乐学习的魅力,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体验式的教育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以小组为形式进行学习,不仅能够学习到相应的知识,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活跃其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2.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进行对学生进行体验式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倡导下,在音乐教育教学中也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使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教师情感的带动下更好的体验音乐的魅力,以此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用快乐的教学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小学音乐教育“体验学习”的策略

1.情境体验的方式

在教育教学中只有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才能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学习相应的知识创设一定的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首先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然后再对音乐知识进行积极的探索[2]。例如在学习《大海》相关知识时,在平时的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亲身感受到大海,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对大海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可以是通过图片的形式,也可以是通过相关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大海,从而更好的领悟学习的内容,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情感方面的体验方式

在小学音乐学习过程中情感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作用,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情感感受。通过音乐的美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通过自身的知识更好的领悟所学习的音乐知识。在小学音乐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肢体动作的表演,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小小读书郎》让学生结合学习内容来讲解自身在学习中的一些体验,以此更好的体会学习内容的主旨,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强化体验的方式

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方式,要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更好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此外,教师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更好的体验所学习的知识[3]。例如在学习《小骑兵》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的视频过程中模仿其中的动作,在情境中体验所学习的知识内容,通过不断的模仿强化,让学会更好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4.创作体验的方式

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通过“音乐剧”的形式进行体验教学,在这种方式中要让学生成为自己的学习主人,让学生自主理解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让学生在理解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表演,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更加自主的学习,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4]。学生在对音乐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表演,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相应的点评,更多的是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让学生更好的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结语

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好的感受音乐知识的魅力。为此,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学习相应的知识创设一定的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小学音乐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肢体动作的表演,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敏青.小学音乐教育“体验学习”的认识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07:234-236.

[2]徐丽.小学音乐教育“体验学习”的认识与实践[J]. 戏剧之家,2014,17:297.

教育实习的认识第4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航行认识实习实习船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叶明君(1965-),男,浙江舟山人,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航海工程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航海技术。(浙江舟山316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8年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校企合作的航海专业实验实训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b08118)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162-01

航行认识实习是航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未涉及专业课程、不熟悉航海的学生而言,是一种从茫然到感性、从感性到醒悟的催化过程,对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非常有帮助。然而,我国航海院校目前开展的航行认识实习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当前航海院校开展航行认识实习的现状与问题

1.航海院校多,实习船舶少。据网上资料统计,目前,全国共12所本科院校、13所高职院校和12所中专学校开设航海专业,还有十余所大中专院校正在筹备开设航海专业,我国航海院校数量和培训规模均位居世界首位。然而,近40所航海院校,却只拥有专门的教学实习船12艘,大多数航海院校没有自己的教学实习船,远不能满足在校生开展航行认识实习的需要。

2.校企合作广,实习较分散。为增加航海类学生海上实习的空间,国内许多航海院校通过与航运企业合作,争取每船为本校学生提供1~2个实习床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院校实习船舶不足的问题。然而这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受制于船舶种类、船期航线、指导教师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航海院校的航行认识实习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经费支出大,实习成本高。由于航海类专业的特殊性,学生航行认识实习将会产生交通费、伙食费、保险费等各项开支,有些航运企业出于企业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考虑,还向学校收取一定的管理费。而航海专业在学费方面并无特殊的收费标准,还有部分院校考虑到学生的经济压力较大,在学生实习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费用补贴,加上航海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很大,这样,教学成本也就相对提高了。

二、校企合作开展航行认识实习的实践

随着对航海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航海类专业学生的海上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被予以极大的关注,各级政府和有关院校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问题,为学校的航海类学生开展航海认识实习等实践教学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以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与舟山市嵊泗县昌盛海运有限公司的合作为例。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舟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以航海类专业为重点的高职院校,其航海类专业办学历史已有20年之久,为舟山市乃至浙江省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海员,也为国际航运市场输送了大批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好的英语水平和良好的安全环保意识的国际海员。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航海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硬件,尤其是海上实践条件逐渐成为制约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瓶颈”。经各级政府多方牵头,2008年,由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和舟山市嵊泗县昌盛海运有限公司合资新建的“学府”号实习船下水启航。“学府”号是我国第一艘营运兼教学的“校企合作”式实习船。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原则,校企双方共同开展了学生航行认识实习的教学实践活动。

1.共同开发设计航行认识实习项目。为提高航行认识实习 的针对性,达到预期的实习目标,学校邀请了“学府”号的船长、轮机长、大副、大管轮等高级船员,根据船舶营运和船上设施设备情况,共同开发设计了航行认识实习的项目和内容。以航海技术专业的航行认识实习为例,项目和内容同时对应航海学、船舶结构与设备、雷达与APAR、GMDSS、船舶值班与避碰、船舶操纵、海上货物运输、船舶管理等课程内容。

2.共同指导学生船上实习。为共同完成学生航行认识实习工作,“学府”号船和学校专业教师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其中专业教师负责:(1)联系“学府”号,传递学生人数、专业、实习项目、实习时间等信息,供船舶统筹安排学生床位、伙食、实习岗位、实习指导老师等;(2)分发《航行认识实习记录簿》《实习日志》等,做好学生实习前的动员、教育工作,布置学生上船实习的主要任务,要求学生明确航行认识实习的内容和目的;(3)组织并带领学生上船,开展先期的理论教学;(4)配合船上人员开展各种见习、演示、观摩等教学活动,督促学生的日常行为、实习顶岗和学习记录等,确保航行认识实习任务的完成。船员主要负责:(1)编制指导学生实习的计划,指定专门人员管理学生;(2)在船舶靠离泊、抛起锚、装卸货、海上航行等作业时,由相应岗位的职务船员为学生进行现场教学;(3)组织一次消防或救生演习;(4)开展思想教育,每位职务船员找2~3名学生谈心;(5)为学生进行航行认识实习鉴定。以上通过校企双方各司其职,使学生对航海生活、船舶的结构与设备、船舶的营运过程等都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3.达成协议,理顺机制,合理解决资金问题。因为校企合资建造了“学府”号实习船,因此在实习经费的问题上,校企双方互惠互利,达成了以下的共识:一是学校负责接送学生的交通、伙食等费用,以及船员备课、指导等课时津贴;二是企业负责学生的船上伙食、生活用品、劳保用品等费用。其余未尽事宜、额外费用,由校企双方共同协商解决。

三、实习船上开展航行认识实习的思考

1.船上指导教师(船员)的教学能力是决定航行认识实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学活动是一项综合性、技能性较高的复杂活动,需要教学者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所谓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它包括教学组织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能力和对设备的利用与管理的能力等。实习船上,主要由三副、三管轮及以上的职务船员担任教学的任务,每位船员则分别带领几个值班的学生开展岗位见习与指导。从我院开展航行认识的实践中,我们感觉船员的教学能力尚待提高,特别是在教学组织、时间统筹、岗位示范与表述等方面更需进一步锻炼和加强。有些船员操作起来驾轻就熟,可让他边示范边对着众多的学生讲解时,却显得手忙脚乱,语无伦次,还有的船员普通话和英语都讲得不标准,造成了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交流不畅。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一是上船后先让学校的带队老师做几次示范教学;二是沟通好航运企业,安排时间派遣船员到学校观摩学习,以提高教学能力。

2.航行认识实习的计划实施因受船舶生产营运的情况不同而有差异。由于实习船毕竟是营运、教学两用船,在学校安排学生上船的同时,船舶更重要的任务是从事生产。因此,在船上开展航行认识实习必然受到船期、航线、天气等因素的限制,而造成航行认识实习的计划完成与否的差异。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有两点:一是尽可能将航行认识实习安排在暑假,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长,受影响的程度不大;二是设置航行认识实习计划外的余量内容。除了设计核心任务要求学生在航行值班周期内完成以外,还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任务,如观察水文气象、采访船员等。

3.对学生航行认识实习的考核系统还需进一步严格和完善。学生航行认识实习有一个重要的考核环节,那就是实习鉴定。这个环节主要委托船上的指导人员完成。从历次的航行认识实践中,我们感觉许多学生的实习鉴定基本大同小异。船舶领导(船长)出于对学生的体恤,从正面往积极方向评价学生,让学生人人过关,皆大欢喜。然而从管理学的角度审视,考核方面的“赏罚不明”,将导致考核失去其应有的激励性和权威性。为了保证航行认识实习的质量,一方面需要学校加大监管力度,系统地建立操作性强、原则性强的实习管理文件和考核办法;另一方面更需要实习船舶领导的配合与支持,采用岗位指导人员和船长共同鉴定的形式,确保考核的客观性和严肃性,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敏.适应性纯净:老师纯净结构的新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

教育实习的认识第5篇

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相应的知识,还在于能够提升学生能力的发展。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以此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在学习每一首音乐时都要能够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对音乐学习更加感兴趣,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小学音乐中“体验学习”教育的重要性

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将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的练习中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加强练习,让学生体会到坐音乐的魅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学生学习外界的知识,将知识内化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从而更好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1.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一般会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这样学生对音乐学习并不感兴趣。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提出,在教育教学中要更新其教学方式,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体,为学生设计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1]。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能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能够体会到音乐学习的魅力,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体验式的教育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以小组为形式进行学习,不仅能够学习到相应的知识,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活跃其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2.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进行对学生进行体验式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倡导下,在音乐教育教学中也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使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教师情感的带动下更好的体验音乐的魅力,以此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用快乐的教学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小学音乐教育“体验学习”的策略

1.情境体验的方式

在教育教学中只有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才能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学习相应的知识创设一定的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首先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然后再对音乐知识进行积极的探索[2]。例如在学习《大海》相关知识时,在平时的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亲身感受到大海,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对大海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可以是通过图片的形式,也可以是通过相关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大海,从而更好的领悟学习的内容,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情感方面的体验方式

在小学音乐学习过程中情感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作用,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情感感受。通过音乐的美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通过自身的知识更好的领悟所学习的音乐知识。在小学音乐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肢体动作的表演,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小小读书郎》让学生结合学习内容来讲解自身在学习中的一些体验,以此更好的体会学习内容的主旨,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强化体验的方式

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方式,要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更好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此外,教师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更好的体验所学习的知识[3]。例如在学习《小骑兵》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的视频过程中模仿其中的动作,在情境中体验所学习的知识内容,通过不断的模仿强化,让学会更好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4.创作体验的方式

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通过“音乐剧”的形式进行体验教学,在这种方式中要让学生成为自己的学习主人,让学生自主理解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让学生在理解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表演,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更加自主的学习,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4]。学生在对音乐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表演,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相应的点评,更多的是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让学生更好的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教育实习的认识第6篇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要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回望过去,我们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赶走日本侵略者,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是为了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章明确规定,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正如的鲜明宣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大革命失败后,30多万牺牲的革命者中大部分是跟随我们党闹革命的人民群众;红军时期,人民群众就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广泛发动群众,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人民群众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是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一百年来,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靠的就是始终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靠的就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永远为人民利益而奋斗。

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要不断砥砺初心使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历史自觉、厚植人民情怀。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续奋斗。方志敏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写下“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红军战士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群众,使老百姓认识到“共产党是只有一床被子也要分一半给你的好人”。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黄文秀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巩固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重大举措。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党的百年非凡历程中汲取坚守初心使命的营养剂和动力源,时时叩问初心、处处践行使命,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正如强调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教育实习的认识第7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土木类 专业认识实习 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1.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高职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高职教育要求加强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专业认识实习是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职院校土木类专业的教学改革,也应遵循这个原则,把土木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更好地融入到培养计划里。专业认识实习就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加以落实。专业认识实习可以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专业发展动态,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对本专业的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作必要准备。但从实际教学情况看,我院土木类专业认识实习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土木类专业认识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认识实习的时间安排相对滞后。根据培养计划的安排,我院土木类专业的认识实都安排在二年级的期末。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走访和征求意见,发现很多学生对本专业及就业岗位不是很了解,学习比较被动,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很理想。

2.专业认识实习形式比较单一,实习效果不理想。专业认识实习时间较短,实习过程比较简单,实习内容较少,使学生有一种走马观花的感觉,达不到实习目的,实习效果不理想。

3.联系实习单位比较困难。大批学生进入工地参观实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正常施工,更重要的是企业担心学生的人身安全,怕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很多企业不愿意接收学生进行专业认识实习。

专业认识实习的改革措施

1.修订培养计划,调整专业认识实习时间安排。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原来的专业认识实习时间调整为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期末进行。在学习新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前期进行专业认识实习,这样有助于学生及早深入了解本专业,及早进入角色,及早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加强学习的针对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为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2.积极拓宽实习渠道,多途径寻找教学资源。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校企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首先,通过加强校校企之间的合作,建立一些固定的校外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积极联系施工单位和运营管理单位,共同进行校企合作,开发建设校外固定专业实习基地,通过采取“基地共建、校企共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等措施,全方位、多渠道、多路径建设一批校外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其次,积极探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第三,利用各种关系,增大资金投入,制订相应的政策,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与流动施工单位的沟通与联系,签定相关实习安全协议,购买学生人身安全保险等,建立一些流动性的专业认识实习基地,保证学生的认识实习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3.改革过去的指导老师在专业认识实习中占主导地位的认识实习指导模式。在专业认识实习过程中,我们采用实习指导教师与外聘现场专业技术人员相结合的组合指导模式,扬长避短,各取所长,进行专业实习内容的现场讲解,以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以指导教师为辅,按照专业认识实习计划、实习内容、实习环节等要求,指导教师讲授基本原理、基本工作方法,现场技术人员讲解施工组织、施工管理、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工艺流程、安全措施、工程概况、工程预期效果等。通过这样的调整、改革,达到了理论实践相结合、寓教于乐的效果,使认识实习不那么枯燥无味。此外,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为土木类专业的学生做报告,以增强专业的认同感和求知欲,为学生今后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专业认识实习是土木类专业高职教育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专业认识实习的安排实施,可以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及时修订和完善培养计划,经过一系列探索、改革和实践,我院的土木类专业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

参考文献:

[1]潘博,杨浪.山区高职院校专业认识实习的改革与延伸[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