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工业文化建设(合集7篇)

时间:2024-04-01 15:11:36
工业文化建设

工业文化建设第1篇

一、施工企业工会文化建设的非继承性

在继承中发展,任何一种工会文化都是企业历史的延续和发展,是企业所特定的内外环境的产物。施工企业工会文化建设包括企业工会文化建设的理论观点、方针、原则、制度和基本方式、方法等。其主要内容是:坚持党对企业工会文化建设事业的领导;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为指导,用进步的思想灌注、熏陶企业职工,实现娱乐与育人的统一;坚持为企业服务、为职工服务的方向,紧紧围绕施工企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坚持“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高唱正气歌,激励广大职工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项目工程任务;坚持民主管理,维护职工权益;坚持工会特性,展示施工生产一线职工火热的、丰富的施工现场生活;坚持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化形式吸引和凝聚广大职工。以上优良传统反映了施工企业工会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党性、明确的服务对象、特殊功能作用和浓郁的“职工味”,体现了施工企业工会文化工作的本质,是知识经济时代施工企业工会文化建设的财富。同时,也是先进文化精华的积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发展需要创新。不创新就没有活力,就没有前途,就会落后于时代。因此,施工企业工会文化建设在进一步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将在内容、形式、方法等诸多方面步入一个全面创新的发展阶段。比如,如何在满足广大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中做到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结合,如何使广大职工的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如何在职工群众的支持下大力推进施工企业改革,加强施工企业管理,等等。

二、施工企业工会文化建设的非开放性

施工企业工会文化建设的目的归根结底是如何展示施工企业对社会的价值。施工企业工会文化的这种辐射功能主要来自于施工工会企业文化的开放性。其开放性是由施工企业与市场的特殊性关系所决定的。施工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不断适应市场条件的变化,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是知识经济时代施工企业工会文化建设面对的最大实际。对施工企业工会文化建设的挑战,有的来自国内,有的来自国外;有的来自地方,有的来自施工企业内部。挑战不是坏事,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积极科学地采取措施,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就一定会使施工企业工会文化建设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施工企业工会文化建设的原则性

坚定正确方向,时刻体现党的意志,施工企业工会文化的意识形态不可回避。施工企业工会文化建设是一种复合型意识形态,是一种微型上层建筑。在工会文化建设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保证工会文化建设的属性,保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证党对工会的绝对领导。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工会文化建设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工会文化建设的指导地位,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始终保持施工企业工会文化的高格调、高品位。

营造宽松和谐的职工关系环境,充分利用和发挥工会文化的积极作用,努力消除施工企业之间的摩擦与对立,是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施工企业与职工之间双向互动式信息交流的惟一方式。只有营造宽松和谐的职工关系环境,才能充分调动职工投身生产、接受培训、参与管理的热情,才能真正满足知识型施工企业工会文化建设信息共享和知识创新的基本要求。是构建符合知识经济特点的工会文化结构体系 传统的施工企业工会文化建设结构体系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工业文化建设第2篇

1、组织到位。公司把文化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公司专题研究部署文化建设工作。建立公司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公司文化建设工作的指挥协调、督导检查等工作,由公司党政“一把手”任领导小组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机关部室、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公司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工会负责职工文化建设日常工作,同时,各直属单位成立相应机构,从而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主导、工会搭台、各方协同、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建设工作格局。公司每年年初在研究财务预算时,专门划拨一块费用用于文化建设工作,公司工会每年用于职工教育和文体活动的费用超过100万元。

2、制度到位。建立文化建设相关例会制度,在职代会、政工年会、工会主席会等会议上定期研究部署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公司重点工作督查范畴,推动工作落实。针对公司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非乙烯精细化工生产企业的实际,我们着眼于进一步增强企业的软实力,专门研究制定《巴陵石化“十二五”精神文明创建规划》,对公司“十二五”期间文化建设作出总体部署,明确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方法步骤、保障措施等内容,努力把公司建设成文化先进、管理科学、科技领先、诚信规范、效益良好、安全和谐、文明幸福的一流企业。

3、考核到位。公司长年坚持开展“双文明”竞赛,将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范畴,与物质文明建设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将文化建设工作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坚持与职工奖金挂钩,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考核。将文化建设专项奖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专项奖及奖金管理制度,公司用于文化建设的奖励超过100万元。

二、搭建四个平台,彰显文化建设作为

1、搭建思想教育平台,抢占职工精神制高点。创办《工会工作》和工会网页,认真贯彻《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切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职工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坚持开展“3.5”学雷锋献爱心活动,开展百万帮扶大行动、金秋助学和单亲困难女职工、六一和助残日慰问,积极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举办劳模大讲堂、劳模事迹报告会、“中国梦•劳动美——最美巴陵人”诗歌朗诵会,编印《脊梁》等先模事迹材料,通过先进典型引导和激励干部职工。

2、搭建文体活动平台,活跃职工业余生活。不断夯实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先后投入500余万元对社区田径场、影剧院、俱乐部等文体场馆和设施维护和改造,建设职工业余文工团练功房,公司现有大小文体活动场所186个,活动场所遍布企业和社区各个角落,年活动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次。依托阵地,在职工中大力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培养健康生活心态,积极搭建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文化大舞台、体育大擂台,让职工走上舞台、走进赛场、走入广场,满足广大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每年举办春节团拜会、庆五一等文体活动90余项,丰富了职工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如举办第六届职工运动会、第四届职工男子排球赛和男子篮球赛,庆“五一”健身操展示、拔河赛、团拜会等大型活动组织有序,有的比赛运动员高达500多人,观众达两万余人次,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赛出了职工队伍的士气。健全协会组织网络,将各类协会由原来的18个规整到11个,并定点到相关单位,落实各协会的人员、制度,做到年初工作有计划,每季活动有重点,重大活动有安排,开展职工羽毛球赛、足球联赛、乒乓球赛和特色讲座等,满足不同爱好者的内心需求。

3、搭建职工读书平台,丰富职工精神世界。建设职工书屋和“读书角”,将读书角建设与小家建设相结合,添置报夹、阅读椅、写字台和书籍,让职工感受家的温馨、家的文化,目前公司共有职工书屋32个,读书角160个,图书总量达到5万多册。建构新媒体读书阵地,建设“职工电子书屋”,在网络上提供近4000种电子书和600种报纸,让职工足不出户就能饱览群书。建设女职工业余学校,广泛开展“精岗位技能、修书香内涵”读书活动,举办流动课堂和读书漂流活动,开设女工大讲坛和读书讲座,向女工推荐《第五项修炼》、《于丹论语心得》等励志、修性精品书目。

4、搭建技能提升平台,激发职工学习热情。全面推进一线岗位技术练兵,制订事业部、车间岗位练兵考核制度,将岗位练兵纳入“三基”考核和“双文明”竞赛评比范围,积极开展导师带徒、“一日一题”、“小课堂”等岗位练兵活动,实现了岗位练兵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将技术比武作为促进人才成长、发现人才的重要途径,激发广大职工学知识、练技能、求创新的热情,涌现出一大批技术过硬、创新能力强的技术能手和技术带头人。3年来,两级工会累计开展业务竞赛210项次,参与人数达2.4万多人次,评选公司技术能手62人、优秀个人47人,11人被评为中国石化技术能手。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6个,举办技术课堂、技师讲座,设立创新贡献奖、优秀成果奖、名师奖,3个创新工作室被授予湖南省示范创新室,公司被评为湖南省职工创新先进单位,1人获得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名师奖。

三、实现三个促进,推动科学发展

1、促进企业稳步发展。通过加强职工文化建设,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持、智力支持。安稳运行基础不断夯实,本质安全水平大幅提升,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获得中国石化安全管理先进单位称号;累计完成投资98.8亿元,推动实施了以“五改七建一配套”为主要内容的“十一五”发展规划,规划了“十二五”“六改六建”重点项目,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非乙烯精细化工企业战略目标。

2、促进企业文明建设。2011年以来,贺国强、李源潮、张德江、顾秀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杜家毫、徐守盛、梅克保等省委省政府领导,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以及中国石化党组书记、董事长傅成玉到巴陵石化视察期间,对公司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12年被授予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目前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单位。

工业文化建设第3篇

本文作者:梁晶工作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管理系

工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交融与贯通,不仅承载着工科院校传承工业文明、建设新时代工业文化型院校的发展思路,而且加强了工科学生对工业文化(包含企业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使之完成工业文化的思想蜕变,成为具有一定工业文化底蕴的人才。建立工业文化长廊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应建立展现工业文化发展的文化长廊,在校园特定区域修建体现工业文明发展的重要工业人物雕塑及具有浓厚工业文化气息的师生休闲长廊。文化长廊营造一种工业文化氛围,如:张贴介绍世界工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事件的宣传画,有条件的还可以建造播放相关视频的电视幕墙,使学生在休闲、学习之余,可以通过长廊对工业文化有个初步的了解;在特定区域修建工业文化雕塑(代表人物及其发明),让广大师生能够从校园生活中真正感受到工业文化是工科学校校园文化的基础和底蕴。定期举办工业文化主题展览高校通过定期举办工业文化主题展,以及动员组织学生搜集工业发展史相关图片、老实物等形式,培养学生对工业文化相关知识的兴趣。学校还应倡导工业文化的信息化发展,在文化展览中不断更新主题,以传播世界工业文化的发展新观念,当代工业文明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新发现和新设备,并邀请相关专专家学者现场讲解展现企业生产工具、设备等与工业企业文化相关的信息知识,让学生对工业文化有更进一步的直观认识。

以实体企业为模板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参照企业及行业标准,建立1∶1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校园里就可以体验企业文化及企业工作模式;或者跟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帮助企业宣传企业文化的同时,又可给学生提供一个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加大学校与企业间文化交流工科院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因此培养目标要着眼于企业需求。学校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即请成功企业家、劳动模范、岗位能手到学校中来,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跟学生交流,或将学生带到企业中去,亲身体验企业的工作模式及工作环境,零距离接触企业文化。学校应该在工业文化建设中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让学校与企业成为合作共赢的文化团体,让企业作为学生培养的“熔炉”,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融入企业文化,从在校生转变为企业后备力量。举办相关技能大赛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及创新性,学校还可以举办一些与工业文化相关的技能大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竞争意识。[5]学校可以在日常教学和实际生活中广泛取材,从工业课程PPT制作到实用工具创造小发明,为学生提供展现自身工业文化素质的平台。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创新能力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技能大赛这一平台充分展现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切实提升其工业文化素质。开设工业文化的相关课程课堂教学是高校传授知识的传统方式,工科院校可以选择性地开设一些与工业文化相关的课程,包括介绍工业发展史、传统工业文化与现代工业文化的差异、当代企业文化等,还可以结合专业优势,开设与之相关的工业课程。这类工业课程的开设,不仅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更是让学生无形中系统地感知工业文化的内涵,感受工业文化的魅力。

在工业发展迅猛的今天,工业文化的理念应该在工科院校引起重视;工业文化中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时间观念、创新精神等都应该与工科院校校园文化相对接。要想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工科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就应该突出工业文化的主旋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协作精神、竞争意识的合格人才。

工业文化建设第4篇

首先,没有确定适合自身实际的国际化发展思路,

缺乏明确具体的企业文化发展目标和规划。部分建筑企业认为"走出去"一定海阔天空,风光无限,但对自身竞争优势缺乏必要了解,缺乏长期的战略思考和科学的管理体系,在投资项目、企业文化研究、环境分析、地点选择、合作伙伴选择、经营策略的制定与执行等方面,缺乏论证,经营方式单一,不能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扬长避短。缺乏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实用人才,经营管理不能完全市场化,仍然处于半政府状态。有关文化因素对企业命运的重要意义,许多建筑企业界人士认识不够,缺乏对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建设与培育的战略选择,没有具体的海外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其次,对他国文化了解不够,社会关系处理不尽如意。

我国部分建筑企业在实施海外经营发展的过程中,还象在国内一样,把人情交往当作最主要的交往方式,许多企业家习惯了在国内依赖于由人情交往所编织的社会关系网即社会资本,形成对关系的依赖。没有详细了解拟进入国家的市场与文化背景,没有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自身的管理思路与策略。在社会关系的处理上,部分企业照搬国内经验,结果吃了亏,最终被迫退出了市场。

第三,传统思维习惯和管理方式的束缚。

我国在海外经营的建筑企业大部分是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计划经济的影响依然存在,习惯于依赖政府,依靠政府工程,市场竞争观念不强,"大锅饭"和"铁饭碗"的体制和观念,还未彻底改变,"官本位"思想严重,在部分企业中"人治大于法治","一言堂"、"家长制"、"上智下愚,尊卑有序"等落后的传统观念还不同程度的存在,部分国企的经营者是准官员,有一定的行政级别,即使海外经营成绩欠佳,也可以调到其他企业或部门"易地做官".部分企业甚至依然用国内的管理方式来管理海外工程,如,某企业一个项目经理刚到海外,在施工中遇到问题,马上决定:开个现场办公会解决。这在国内是一个制度化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式,但在海外业主、监理及海外员工眼中,他们就会感到很奇怪,他们不明白"现场办公会"的意思,认为一件本来可以由下面员工当即直接办理的事,为什么非要等到开"现场办公会"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呢?

第四,没有很好地遵循国际交际惯例。

交际是企业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它能看出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企业文化在一个员工身上的具体体现。部分建筑企业海外员工在与当地主管部门、人民交往中,急于求成,按照在国内的交际惯例,"你的事就是我的事",热情过度,令对方反感;有的员工大男子主义严重,不尊重当地妇女;有的员工工作中过于谦逊,使业主方、监理方误以为其工作能力差,工作造成被动;还有部分企业海外经理还像在国内一样,对海外招聘的员工的婚恋、家庭、健康、经历、住址、以及、政治见解等问长问短,认为这就是关心属下,结果事与愿违,造成误解。

第五,部分企业出"门"准备不充分,自信心不强。

一走出国门,很多建筑企业开始有些茫然,不知自己的管理水平到了外国怎么样,不知道要遇到什么样的业主和监理,觉得在国内多年的施工经验不管用了。加之刚开始还有语言问题,部分企业海外经营人员中标后匆忙上场,过分依赖翻译,对语言学习不重视,或者工程紧张顾不上学习,造成在物资采购上吃亏,看不懂施工材料,工作被动,很快就失去了自信心。

二、对境外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第一,确定合适的国际化发展思路,使企业本土文化尽快"落地生根"。

我国建筑企业走出国门经营,要确定合适的国际化发展思路,选择"文化先行"的发展战略,对企业文化的人才培训给予充分重视,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员工的文化认知力和文化适应性。要尽快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在海外找到共同点和结合点,使企业自身文化在海外"落地生根",形成独特的海外企业文化体系。

第二,加强对世界各国文化的研究,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社会文化通过其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宗教观和世界观,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并作用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文化氛围和产品的文化品位,这是社会文化渗透于市场经济运作过程的一种重要形式。

企业要走出国门发展,首先就要了解各国的文化、处理好社会关系,充分考虑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有来自于风俗习惯的,有来自于价值观念的,有来自于行为举止的,有来自于自然环境的等等。"美国加州牛肉面"公司共有78家分店,只有一家开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其他77家分店全部开在中国,经营者充分利用了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使得跨国经营取得巨大成功。

海外经营不同于本国经营,企业公司领导者必须把文化差异这个变量考虑进去。管理好不同民族、不同价值观念的员工,解决"跨文化管理",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寻找超越文化差异的公司目标,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有一个共同的行为准则,这是建筑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三,遵循国际社会中约定俗成的交际惯例。

与人打交道,这是最实际的企业文化之一,因为你代表的是企业形象。到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制度与我国大有差别的海外经营,首先就是要与他国的政府官员、业主、企业和当地人民打交道,把企业宣传出去,把工作开展起来。所以一定要注重与他们打交道,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与他们进行交往和沟通时遵循国际社会中约定俗成的交际惯例,尊重个性独立,维护个人尊严,尊重个人隐私,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而论,有以下几条国际惯例。(1)信守承诺。(2)热情有度。(3)尊重隐私。(4)女士优先。(5)不必过谦。有的时候,在对外活动中,难免会碰上一些本人尚未经历的场面,或是难以处置之事,此时此刻最好的办法,就是静观一下他人的做法,努力"从众",与大家保持一致。

但不论和任何国家的人打交道,走出国门的企业和个人请务必记住:中国人同外国人是平等的,我们是有自尊的,不要忽略了我们的民族尊严、民族气节,见到老外莫要卑躬屈膝,要不卑不亢,保持民族气节,更不能趾高气扬,摆阔气。这比在国外承揽多少工程,挣多少钱都重要的多。

第四,靠实力说话。

在海外经营建筑企业共同的一个感受是执行程序比国内要正式得多,也先进得多。面对的业主和监理,只认实力和施工水平,靠请客送礼是行不通的,必须靠过硬的质量征服他们。

在完工的阿富汗昆都士公路修复项目中,世界银行南亚交通部门主管陈广哲对工程赞不绝口,他认为,这个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的公路项目,即使在遇到袭击,造成人员伤亡、被迫停工的意外打击下,仍然能按时优质完成,显示了中国建筑企业的实力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他还说,这个项目最后能得到各方满意,中铁十四局集团派出了优秀项目经理是重要原因,这个年轻人懂英语,素质高,管理水平一流,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最重要的管理保障。

第五,加强语言学习。

工业文化建设第5篇

一、借势而为,精心策划,增强文化体育活动的影响力

生命在于运动,组织在于活动。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必须贴紧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发展、企业文化的重点,结合现场和文体骨干实际,精心策划,注重实效,才能赢得党政的支持,才能吸引职工的广泛参与,才能体现活动的影响力。年度总体规划。年初,客运段工会结合上级工会和地区文体馆要求,对全年文体活动规划进行广泛征询意见,在此基础上,以贴近生产、贴近职工为方向,以培养共同的价值取向,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为宗旨,制定全年文体活动计划。阶段细做安排。结合客运段阶段工作实际,突出针对性设计活动方案。例如,春运前夕,举办“迎新年,安全文化送一线”和“送福传递温暖,迎新备战春运”的职工书画笔会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安全文化氛围,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春运期间,开展的“我的春运我闪亮”征文活动,记录难忘瞬间,激发工作干劲;围绕阶段安全重点,开展了“中国梦•铁路梦•我的梦——安全一封家书”活动,举办以“安全”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并把演讲录像刻制成盘发放给车队和职工,使更多的职工受到教育。重点精心策划。2014年,客运段工会抓住青奥会在南京举办的契机,精心策划了“服务青奥盛会,展现高铁魅力”主题宣传“快闪”活动,分别在上海虹桥、南京南站以及各次高铁列车进行展演,许多旅客纷纷观看并拍照进行手机“微直播”,现场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等30多家媒体全程进行了跟踪报道,既宣传了“和谐之旅、瞬间感动”服务品牌,也展示了客运段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乘势而上,注重实效,增强文化体育活动的聚合力

一年来,客运段工会始终坚持职工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始终牢记职工文化依靠谁、为了谁,使文化体育活动成为激发干劲的抓手、凝心聚力的载体、文化融合的手段。突出思想性打造精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铁路精神以及客运段“执行、奉献、卓越”的企业精神融入到文艺创作之中,体现“客运人”舍小家为大家的小品《一篮红鸡蛋》荣获铁总比赛二等奖;由客运段职工作词作曲的歌曲《美丽的动车姑娘》、《多彩的祖国》去年分别被上海市总工会和徐州市委宣传部评为“劳动美、中国梦”职工歌曲创作一等奖和“徐州市五个一工程奖”。注重群众性激发干劲。2014年,客运段工会在运输生产十分繁忙、人员组织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分徐州、南京两地举办了职工大众体育比赛,吸引了近千名职工的参与,取得了较好反响。同时,元旦、五一、暑期举办的职工健步走、登山和游泳比赛等固定活动项目的开展,不仅最广泛地吸引了职工的积极参与,也强化了职工强身健体意识,引导职工以强健的体魄投入紧张的乘务工作之中。体现时代性力求创新。针对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呈多元化的特点,把握信息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地采取职工乐于接受的方式,用丰富多彩、富有时代气息的职工文化活动,使职工文化活动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段春运期间通过微信平台,开展了别样旅途过新年春运微秀比赛,在客运段上下乃至路外都产生了积极影响。职工自编自导自演的微电影《父亲的嘱托》、《三个出行》参加了中华铁路总工会举办的安全生产影视作品大赛。此外,职工的书画摄影创作也紧扣时代脉搏,在上海铁路局双迎双庆职工书画、摄影大赛中,南京客运段职工分别摘得书画、摄影一等奖。上海铁路局职工“声乐、器乐、舞蹈、曲艺”新人新作大赛总决赛中,客运段选送的舞蹈《边寨欢歌》荣获一等奖,并荣获优秀组织奖。回顾一年客运段文体活动开展情况,有四点体会:领导支持是前提。在客运段这样一个高度流动分散,运输生产任务十分繁忙,结构性缺员矛盾十分突出的单位,离开了党政领导支持,要想开展好任何一项文体活动都是不可能的。为此,客运段工会本着“有为才有位”的信念,积极协调各方关系,最大程度争取党政支持。每年的传统节目“元旦长跑”、“五一登山”等活动,客运段主要领导不仅积极参加,而且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准确定位是重点。职工文化体育活动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要把职工文化体育工作放到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繁荣的大局中来考量和推进,工会围绕客运段“做大高铁、做强客运、做优品牌”以及二次创业转型发展的目标任务,坚持职工为本,准确定位、把握方向,不断推动客运段职工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增强活力是关键。开展文化体育活动,骨干作用发挥尤为关键。一年来,客运段文体活动之所以受到职工欢迎,开展的有声有色,得益于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文体骨干队伍。2014年以来,客运段工会在建立完善文体人才档案库的同时,成立的书画摄影、声乐舞蹈、文学创作、球类等协会,较好地发挥了作用。通过定期组织协会活动,策划组织客运段活动,参加地区、路局工会组织的文体活动等,锻炼了队伍,提振了信心,增强了组织的活力。同时,客运段工会还加大了活动设备设施及活动经费的投入,确保文体队伍“关键时叫得响”。资源整合是保证。职工文化体育工作的健康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理解支持,必须齐抓共管、资源共享、形成合力。一年来,南京客运段工会借势借力借脑,打破条条框框,上下协同,通过加大文体骨干队伍和活动阵地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推进资源整合共享,形成全段上下协力推进职工文化繁荣发展的工作格局,使职工共享文化建设成果,增强了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单位:上海铁路局南京客运段工会

工业文化建设第6篇

不断进行文化理念的学习、培训、研讨,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企业文化的基本知识、文化理念的内涵,请专家来厂进行专题讲座,召开干部座谈会,通过研讨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形成共识,为企业注入新的文化元素,进一步完善企业文化理念。另外,可以以班组为单位,在员工中建立各具特色的班组文化。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如生产区和停车场的宣传栏、办公楼设立电视屏、电子显示屏;内部网络等,大力宣传公交文化理念,让全体员工随处、随时都能够看到、听到文化理念,从而达到入脑入心。

二、用先进的企业制度来激励员工

制度文化是构成企业文化四大体系中的重要文化,它要求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主动导入企业文化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并在建立和执行过程中与企业文化理念保持一致,从而达到激励员工的作用。一是用好薪酬制度。本文所指的薪酬结构为基本工资、效益工资、奖金、保险、福利等,应该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员工,设计合理的、有差异化的薪酬水准,做好了往往能够极大地激励员工。国有企业因其特有的、固定的薪酬制度,可能有人认为很难用薪酬制度上来激励员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应该用活工资指标,可以把技术含量、贡献程度、劳动强度等作为订立薪酬制度的标准,激励那些业务精湛、业绩突出的员工,用差异化的薪酬来突显优秀员工的荣耀感。二是用好绩效考核制度。一般意义的绩效考核,是以月、季、年为期限的考核,考核对象有普通员工、专业技术人员、领导干部。考核中,应该避免单一化、片面化,要充分考虑到被考核人的工作性质,以及考核人与被考核人之间的工作关系和利益冲突。以公交集团为例,我们在普通员工中从质量、安全、成本等方面,采取班组成员相互评,车段长和挂点领导、技术员评的办法;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层领导干部中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采取领导评议、同级互评、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办法。通过这些绩效考核制度,达到了公平、公开、公正,考核结果客观、真实,突显了优秀员工的自豪感。三是用好人事制度。企业应该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并提供多通道的发展路径。要实施人性化的用人制度,对专业技术干部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加大培养力度,选拔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年轻人才到管理岗位进行重点培养,调动专业技术人员谋事业、创业绩的积极性。实施“评聘分开”和破格聘为高一级技术职务,对能力强、贡献大的专业技术干部采取“低职高聘”,对少有作为的实行高职低聘,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选拔到管理、技术岗位。

三、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氛围来激励员工

工业文化建设第7篇

关键词: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021—03

文化是民族之根、企业之魂。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历史文化传承、先进文化发展、多元文化融合,构成了企业竞争的软实力,决定一个企业和谐构建水平。我们知道,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积累,经过筛选、提炼形成并倡导的一套优良作风、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职工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重要手段,对于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从而推动构建和谐企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义乌市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义乌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文件精神,大力加强企业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文化特色基地(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2005年7月,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义乌市委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大市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市的总体目标、基本思路和工作任务。着力通过培养、引进一批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文化艺术方面的优秀人才,在全市形成一万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者,一千支较稳定的业余文艺表演队伍,一百名创作演艺骨干,一批德艺双馨的作家、艺术家文化队伍,意在充分展示全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在此背景下,以繁荣丰富职工文化为己任的专业艺术队伍——市工人业余艺术团应运而生。2007年3月,根据省总工会的要求,市总工会又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中成立工人艺术分团(队)的通知》,得到了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新光集团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成立了艺术分团(队)。经常丰富活跃的职工群众文化使“工人艺术团送戏进厂”、“江滨之夜”、“企业文化艺术节”成为了义乌唱响借助文化力量提升百万职工素质的主旋律。

(二)职工文化俱乐部(阵地)不断完善

根据统一部署,义乌基层职工文化俱乐部从2003年开始创建,目前,除城区建有三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三院(书法院、画院、剧院)、一团一办一公司(婺剧团、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电影公司),13个镇街道均建有文化站(职工文化俱乐部),其中5个镇街道还建有文化中心(其中省级文化明珠3颗、金华市级明珠2颗)。目前,义乌市共有10个镇街万册图书馆、5家国有影院、36家农村电影队。多数规模以上企业也都花大力气,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起了职工文化俱乐部,推动了基层文化俱乐部的建设。为进一步丰富职工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市财政加大对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2011年至今,全市各镇街道农村社区新增了224个篮球场,30个排球场、180条健身路径、50个室内活动场地。现全市共建有篮球场980个,室内体育活动室856个,健身路径300条,使人均占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达3.124平方米。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也纷纷主动投入资金为俱乐部添置健身路径、篮球架、乒乓球桌等体育器材。如浪莎集团自筹资金50多万,全面装修文化中心,改造了图书室、室、室内健身房,建成数字电影院、电子阅览室;新光集团俱乐部自筹资金,投入了100多万元,新建1 00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该中心设有图书阅览室、多媒体室、演出场所、健身房和排练厅,设施非常完备。同时,俱乐部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先后举办了多次全市性的基层职工文化俱乐部展演活动,各重点骨干企业也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企业文化俱乐部专场文艺活动,很好地展示了俱乐部文艺团队的风采,并进一步激发了各企业的创建热情,有力地推动了企业职工文化俱乐部建设工作。此外,市总工会还多次组织举办了企业俱乐部管理人员和文体骨干培训,不断提升俱乐部人员素质,规范俱乐部的运行机制,使企业职工文化俱乐部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