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政治经济学方向(合集7篇)

时间:2024-03-05 14:46:50
政治经济学方向

政治经济学方向第1篇

[关键词]新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学;古典经济学;伦理学;工程学

一、前言

从词源学意义上看,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领域的学科,它不仅研究财富的创造和分配,更关注整个社会的福利增长;而且,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和现象根本上都属于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公共领域,因而政治经济学本身是经济学科的更合适名称。但不幸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却往往把冠以“政治经济学”之名的经济学等于同国家干预经济学,用“国家或政府行为”来理解政治经济学中的“政治”一词,从而导致了政治经济学内涵的窄化。正是基于这种狭隘概念的理解,产生了目前的经济学两大体系:一方面,西方主流学者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及把研究对象局限于个人发财致富之术,从而用“经济学”一词来取代“政治经济学”一词;另一方面,仍有一部分学者坚持政府对经济的重要作用,从而继承政治经济学的概念。事实上,无论是在本质上还是起源上,经济学的研究内容都包括工程和伦理两个方面,只是自边际革命以来这两方面内容才开始发生分离,从而形成了两大经济学体系: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分支之间发生了分裂,并逐渐局限于工程学内容的研究。

然而,尽管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局限于私人领域的资源配置问题,它把人的需求局限于在物质层次上,从而把人的行为从社会中孤立出来:但是,这种研究无法揭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无法探究资源的创造问题,也无法理解丰富多样的人类行为。特别是,随着物质生产和消费的逐渐饱和,人类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此时,人类所追求的“经济”之内涵也从物质涵义拓展为一般社会效用。在这种情况下,关注人类福利的经济学就开始出现了相应的调整,经济学和其他学科又出现了合流的趋势,特别是出现了政治经济学“复兴”的趋势。究其原因,经济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类社会的福利,而福利的内含本身是非常广泛的,叶坦就指出:“无论中文还是西文,‘经济’的语源都有人文的内涵,都有治国济民等政治含义蕴于其中……经济与政治以及哲学等都无法分开”。正因如此,在现代学科中,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研究范畴已经很难划分了,并且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重新以“政治经济学”来代替“经济学”。

二、现代经济学的困境及向新政治经济学的回归

自边际革命兴起,以新古典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就逐渐偏盛,而传统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西方则日渐式微。究其原因,古典主义后期以来,西方社会根深蒂固的自然主义思维重新在社会科学中得到复活和壮大。有的学者曾指出,以自然科学的模型为基础的,侧重于搜集资料、寻找相关性并推演出可验证的假设的政治科学的兴起标志着政治哲学的终结。如果说哲学在政治研究中还能发挥一点儿作用的话,它的作用仅限于分析政治话语中词语的运用,并且消除可能会阻碍政治科学之发展的含混语词。当然。由于古典主义后期经济学逐渐集中于对物质财富的研究,而这与自然科学最为接近,从而使得自然主义思维在经济学领域得到了最最明显的反映。事实上,经济学发展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理性预期等学派的兴起,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基本上已经没有哲学的遗痕。问题是,这种自然主义思维真的

能够深刻地揭示社会中发生的各种现象?研究特定内容的经济学范式能够具有长期而普遍的意义吗?赛亚·伯林指出,将政治研究强行塞入自然科学框架之中的企图扭曲并遮蔽了我们在理解政治生活时所不得不加以考虑的许多因素,而且,如果一种实证主义的政治科学实际上最终胜出了,这也并不代表客观性和中立性的胜利,而只是代表了某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化信念的胜利。显然,柏林的评论同样适合于现代经济学:主流经济学强调实证分析和数理模型并不意味着它没有意识形态。

其实,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性目的在于增进人类福利,因而经济学的研究就必须包含了这样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面对着自然物时如何行为,二是人对着他人或社会时如何行为。显然,前一个内容是寻找人类如何最大化地使用自然物的途径,主要集中在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领域以及物质资源的配置方面,需要借鉴自然科学所积累的知识以及运用自然主义的思维;后一个内容是要探究如何充分运用人的理性以实现社会需求的最大化,涉及到人与人的关系领域以及社会资源的配置这一问题,根本上关乎心理学和文化学的知识,需要分析具体环境下人之社会偏好和行为机理。也就是说,经济学不仅是要研究物,更重要的是要研究人。由此可见,主流经济学把研究对象集中在资源配置和物质福利上,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封闭的结果,没有揭示人类福利的全面内涵,也无法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变迁。所以,福山就指出,经济学名称从“政治经济学”到“经济学”的演变实际上反映出作为该学科核心的人类行为模型已经慢慢窄化,因此,“现在的经济理论需要做新古典经济学派反对的事:重新恢复古典经济理论中某些丰富的内涵,探究文化如何以多种重要的形式塑造人类行为的一切层面,其中当然也包括经济行为。”

当然,在新古典主义时期,这种“去伦理化”的抽象化研究也具有特定的适应性、现实性。一方面,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逐渐完善和市场机制的日渐成熟,西方经济学界逐渐出现对现有社会制度进行百般维护的意识形态,因此,经济学就逐渐演化为一门对社会现实中经济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的实证科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也逐渐隐退。正是因为西方主流经济学认同现有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从而就不再考虑社会的改革问题以及制度对人行为的影响,并逐渐把其研究范畴集中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分析上;于是,自边际效用学派兴起之初,经济学就将其研究对象从公共领域扭向了私人领域,并逐渐由一门主要研究国家如何增加财富的学问变成了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学问。另一方面,当时人们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物质需求,而关键或瓶颈的生产要素也是物质资本;同时,在资本主义经济还

处于持续发展的时期,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也在各种压力下进行不断的调整,从而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还不突出。正是由于自然是被动的,工具理性也是单向的,因而根植于自然主义思维的经济人就比较适用这一状况。事实上,即使20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了大危机,解决的主要途径还是通过投资来扩大需求,这些都是停留在如何配置或创造物质资源的问题,处理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正因如此,主流经济学偏好于在系列假设前提下进行技术分析,讨论的是消费者如何取得最大效用、厂商如何取得最大利润等个人行为,而不是关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同时,在自然主义思维的支配下,主流经济学认为,通过市场机制和完全竞争能够调节经济,从而实现既定资源的有效配置。

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物质资本的积累日趋饱和,经济学所处理的对象就逐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而导致传统的工具理性思维越来越不相适应新的要求。一方面,随着物质资本积累的日益丰富,财富创造所需要的关键或瓶颈生产要素已逐渐从物质资本转到了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显然,这些新型的社会性资本的使用必然会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不再是像新古典经济学所想象的那样可以基于工具理性加以任意配置,而是需要激发人力资本主体的能动性。另一方面,随着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人类的需求也逐渐从物质领域转向更为广泛的非经济领域。从而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显然,非物质的需求往往涉及到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使得人类的需求不再是生理的而是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人们更加重视由人们互动所形成的联合理性和社会理性,而不是源于人处理自然的单向理性和个体理性。正因为随着生产要素和人类需求的转换。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开始涉及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领域,有关人类互动行为的研究在经济学理论的构建中也日益重要。这样,经济学就逐渐演化成了研究理性人如何行为的学科,这促使了博弈论和激励理论这类新学科、新工具的产生。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学重新从人对物进行配置的私人领域逐渐向涉及人与人互动关系的公共领域复归了,此时就出现了经济学向政治经济学回归的内在要求。

其实,经济现象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其他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同样,其他传统的非经济领域的行为也往往是由于“经济”行为的结果。因此,韦伯说:“一方面,‘经济’现象的范围是一个易变的、无法清晰界定的范围;另一方面,一个现象的‘经济’方面当然决不仅仅是‘受经济制约的’或者仅仅是‘起经济作用的’;一个现象只是就我们的兴趣专注于为生存而进行的物质斗争所具有的意义而言,或者说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获得了一个‘经济’现象的性质”。事实上,“典型经济的动机——即在其对我们来说重要的特性方面与那个基本事实密切相关的动机——在一种完全非物质的需求的满足与有限的外部条件的运用相联系的地方,到处都在起作用。因此,它们的力量不仅到处决定和改变满足的形式,而且也决定和改变最内在方式的文化需求的内容。受‘物质’利益支配的社会关系、制度和人群的划分的间接影响,毫无例外地扩及到所有的文化领域,直至审美情感和宗教的最细微的差别……是‘受经济制约的’。另一方面,一种历史地既定文化的所有生活现象和生活条件的总体,影响到物质需求的形成,影响到满足的方式,影响到物质利益集团的构成,影响到其权力手段的类型,从而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进程’……成为‘经济相关的’。”

然而,由于工程学内容和伦理学内容的分离,现代主流经济学开始片面强调抽象化研究,逐渐走上了数理的道路,最终成为一些人士的智力游戏,使经济理论与现实越来越相脱节。但作为一门具有非常强现实性的致用之学,经济学是不可能长久脱离实际的,它必须关注如何处理和应对各种经济问题。显然,这也是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特色,也是那些经济学大师的重要特征。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自重商主义逐渐专注于经济问题的思考以及斯密开创出经济科学或经济学体系开始,西方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努力用经济理论来解决形形色色的公共政策问题,他们对那些脱离具体政策的经济学往往缺乏兴趣。例如,斯密的《国富论》和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都是针对当时重商主义措施和极端乐观主义而分别进行的政策探讨,李嘉图则热衷于与马尔萨斯等人争论当时的谷物法和济贫法。正因如此,经济学发展路向在于它能否真正解决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问题。当然,实际中的经济活动必然与社会关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要解决具体的社会经济问题就必须充分吸收其他领域的知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就是人的行为及其产生的社会现象,而经济现象本质上是公共性的,因而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应该在公共领域而不是”发财致富”的私人领域。

可见,正是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在市场出清的假设条件下过分关注经济学的私人性,结果就无法解决人类社会不断重复的经济危机,为此,凯恩斯创立了的宏观经济学重新关注了财富(收入)的创造,并且重新将经济学拉回到公共领域的范畴。然而,由于凯恩斯经济学主要是源于应对特定经济萧条危机,主要靠粗放式物质资本的投入(消费或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从而也无法为维持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正因如此,在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所引发的凯恩斯主义革命和60~70年代滞胀所促动的理性预期革命之后,西方经济学就开始逐步向着流派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有的甚至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主流研究路线。此时,主流的凯恩斯经济学本身分成了几个相对争论的流派,被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视为异端的政治经济学又重新引起人们的注目。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社会正日益重新成为一个重要的思潮或流派,且不说政治经济学是激进主义学术的基石,即使主流经济学家,如西蒙、布坎南、森乃至威廉姆森等都将政治经济学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实际上,政治经济学一词仍然是经济学界的基本术语,它与发展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一般而言,目前西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基本方向:一是以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等为主要内容的所谓的新政治经济学;一是探究具体社会关系之下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契合的新兴交叉科学。

三、新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取向及其基本特征

就西方近来盛行的“新政治经济学”而言,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斯所开创的新制度经济学,它是指“一定政治与经济制度背景下的理性决策研究”,强调经济与制度之间的互动,是对新古典经济学中考虑因素的某种补充和修正,并主要体现为文化伦理等非正式制度以及法制等正式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影

响;二是布坎南等开创的公共选择学派,它将研究对象和课题集中在传统政治学的领域,如选举问题、集体决策问题、政治交易问题、政党轮替中的政治周期问题等,尤其集中在宪法制度形成的层次上,是“经济分析工具在政治领域的应用和延伸”,即是对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研究对象的拓延。显然,这两个分支具有共同的特点:都是将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论和分析框架运用到制度和政治领域,涉及“大众之事”的运行分析。由于它们形成了不同于马克思主义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范式,因而常常被冠以“新政治经济学”的名称。

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新政治经济学也可以看成是向古典政治经济学回归,这可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者,新制度经济学派关注国家制度对经济的影响,这是经济的政治分析,是早期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涵;公共选择学派强调经济行为对政治制度的影响,这是政治的经济分析。二者,尽管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经济学都强调社会制度对经济的影响并基于成本一收益框架来分析制度的形成和演变,但似乎都没有拓延到更广泛的人类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分析;同时,它们主要是将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运用到制度和政治领域,而没有分析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下的人类行为。正因如此,经济思维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思维在此领域并没有形成有机的结合,没有形成一个政治和经济互动的理论体系,甚至反而将政治经济学的内涵和外延更加狭窄化了。例如,m.鲍曼就指出:在“法律的经济学分析”的“标题下进行的研究大部分同法律制度产生与存在的经验条件的社会学问题没有任何关系或只有极少关系。通常并不涉及法律制度的解释,而是涉及对其所作的评价及其功能。人们研究的是在所有参与者理性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哪些法律制度和调节是有利和有益的”。。

因此,目前西方流行的新政治经济学主要还是专注于经济学研究内容的一个方面:工程学内容,或者仅仅是对工程学内容的表面修正。例如,布坎南就写道:“个人,不论是独自还是集体地都要对经济资源的利益作出决定,人们至少可以以两种身份这样做:首先,在有组织的市场中作为商品和服务的买者(或卖者);其次,通过有组织的政治过程作为商品和服务的买者(或卖者)……经济学家,尤其是英美经济学家很少花费时间和精力解释第二种决策过程的个体行为。集体决策中的个体参与一直没有得到透彻的分析,分散的私人选择是如何结合在一起产生出‘社会’或‘集体’结果的,也一直没有得到认真而严肃的研究。”正因如此,方兴未艾的新政治经济学还处于初级的不成熟阶段,甚至还没有形成对新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统一定义,更不用说对研究范畴和理论体系的一致了。例如,森就认为,尽管新制度经济学在其理论分析中引入了交易费用变量并进而探究了市场运行的制度安排,但是,由于他们只考察了制度的效率维度而从未考虑制度的伦理维度,这导致了科斯世界所反照出来的理论图景与人类生活世界的真实情形仍然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尽管新政治经济学试图使经济学研究与现实更为贴近,但韦森却认为:“科斯世界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模型一样,仍然是一种抽象的理论模型”。

其实,人是政治的动物也是社会的动物,政治经济学的“政治”一词并不是传统理解的“政府管理”之义,而是指有关对大众之事的管理;同时,任何大众之事必然涉及到具体的社会关系的调整,从而政治经济学也就是指具体社会关系中的经济学,研究的是真实社会关系中人的行为。正因如此,恩格斯就曾指出,“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这个历史也就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历史演化中观察社会规律,而离开历史思维的抽象化分析根本就无法真正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同样,按照韦伯的看法,社会学是指“一门试图说明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由此而对这一行为的过程和作用做出因果解释的科学”;而且,这里的社会行为就是指“根据行为者所赋加的意向而与他人行为有关,并在其过程中针对他人行为的一类行动”。。显然,就这一点而言,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行为对象以及思路是与社会学有很多共同之处的。事实上,早先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者几乎都是社会科学各领域的通家,他们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往往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更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例如,马克思就是如此,他既是经济学家,又是社会学家、哲学家、法学家、历史学家,甚至伦理学家和人类学家。

为此,目前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社会发展的另一路径是沿着马克思所开辟的道路,更全面地综合了社会、心理、政治、文化等各种社会学科,从而形成一个交叉性学科,并以此来广泛分析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协调发展。冯克利就指出,在帕斯卡、斯宾诺莎、笛卡尔和康德的眼里,“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严格的学科分工,是一种十分荒谬的做法;专业化对于我们是学有所成的前提,而对他们,却是有碍于充分理解这个世界的一道樊篱,因此他们要尽力打破知识体系壁垒分明的界线”。当然,根据结合的重点不同,基于具体社会关系的政治经济学也常常被冠以不同的名称,如政治经济学、社会经济学、人本主义经济学、伦理经济学或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等;其中,激进政治经济学或者新左派政治经济学是这一方向的重要分支,也是涉猎最广的分支。显然,根据上面的理解,这个思路代表了研究具体社会关系中人之行为的“政治经济学”的真正方向,体现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经济行为中人与人关系的根本要求,因而蕴含了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方向和广阔前景。

然而。由于构建一个契合理论的广泛性和复杂性,该方向迄今为止的研究和分析还是零碎的,而且,该方向的文献主要是结构性的而没有形成自己的统一理论体系,尤其是其中的一些观点往往缺乏微观的分析基础。因此,尽管这一方向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但却也一直处于非主流的批判者地位;而且,这种状况不仅体现在西方社会,在当前的中国,有关交叉学科方面的研究也是微乎其微。辜鸿铭在比较传统的东西方教育时曾指出,西洋人人学读书所学的目的一则日知识,再则日知识,三则日知识,而中国人人学读书所学的是君子之道。然而,就目前经济学的现状而言似乎完全反了过来:在西方学术界越来越强调学科的交叉和知识的广博的同时,中国却在一味盲目模仿西方所谓主流经济学的功利主义“知识”,而将人文性的内容全然遗弃了。究其原因,在于目前的学术气氛越来越为一些肤浅的海归学者所主导,这些“海归派的经济学家大都是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模子训练出来的,并且在国外或者没有、或者有较短的教学和研究经历,因而对非主流的东西看得不多”。而且,即使国内那些控制政治经济学话语权的人士在推动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也往往是试图借用西方经济学中的形式,试图用数理来装扮马克思提出的理论观点以使它显得更为科学客

观。于是,就不断出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工程这样的研究课题,似乎一冠以“工程”之名就成为科学了。显然,这些做法完全扭曲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本质特点,没有真正重视它对事物本质的关注以及探究的途径,从而不但误解了它的精髓所在,而且抹杀了它的批判性精神;相反,却形式主义地模仿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皮”而利用数学符号把政治经济学装扮成一门工艺学。

可见,随着对经济学理论现实性要求的出现,西方学术界出现的各种政治经济学思潮,它们各有利弊并相互补充,从而有助于更全面的经济学体系之建立。例如,布罗姆利就在反思科斯、德姆塞茨、波斯纳等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社会中利益矛盾和市场效率背后的动态收入分配问题。他认为:“斯密强调的是确立具有激励性的权利的重要性,而马克思集中关注的是对经济活动产生的经济剩余的控制”。为此,他试图将斯密和马克思两者的分析结合起来,并又充分借鉴了新制度主义的分析工具。程恩富和张建伟认为,新制度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发展作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回到“古典”去,将西方主流经济学遗失的“人的主体性”纳入到理论分析体系中来;第二,关注现实,引入交易费用,摆脱主流经济理论完全竞争的理论“乌托邦”;第三,将制度经济学注入科学性、严密性。显然,我们从制度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中能够看到“新政治经济学”的曙光。正如程恩富和张建伟指出的“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主流经济学之间在分析方法或理论渊源上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将其作为桥梁和纽带把三者综合在一起,催生出新政治经济学。”当然,我们必须意识到,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特点就是在一个整体协作系统下探究人的行为以及社会发展的途径,因此它不能像新古典经济学那样单纯地研究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把提高经济效率、合理利用资源、加速经济发展都看成是人与物质间的关系。如果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认知必然是静态的,仅仅看到事物的表面而无法深入到本质。

四、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前面指出,经济学本身就包含了工程学和伦理学两方面的内容,不但经济学的鼻祖斯密对经济行为的分析是建立在内化了具体社会伦理的人性假设之上;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也早就指出,“道德的力量也是包括在经济学家必须考虑的那些力量之内的。”正因如此,早期的经济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本身是统一的,它们的分裂只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物质偏盛的结果,是经济学逐渐集中于物质经济的研究,特别是随着学科的分化,经济学越来越走上抽象化研究之路的结果。事实上,尽管人不是抽象的原子而是具有丰富社会性的生命体,从而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其自主性,但是,新古典经济学为了便于对个体展开分析,片面地将人类行为的经济动机与其他行为动机分裂开来,从而将经济学从其他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在一个极端抽象的理性概念上分析经济现象。譬如,巴斯夏就写道:“倘若社会只是人的一种发明,而人只是一种没有生命的物质,卢梭曾说,它的感情和意志、活动和生命应该由天才的人物赋予,那就不会有政治经济学,而只能有一些数量不确定的可能的和随意的安排。”显然,正是新古典经济学把人从具体环境中抽象出来,其所设立的经济人假设变成了没有血肉的骷髅,因而“政治经济学”一词也被“经济学”所取代了。

然而,随着人类需求重新朝多元化方面发展,人们所理解的“经济”一词又有了新的变化,它不再停留在新古典时期的“物质”或“金钱”的涵义上,而是进一步扩展为更为广泛的“效用”的意义。显然,追求效用问题不但与更为广泛的人类需求联系在一起,因而追求效用的“经济”行为与其他“非经济”行为是分不开的。这意味着,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越来越无法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相分离,从而经济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都产生了重新契合的内在动力。霍尔瓦特就写道:“随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出现,社会和政治的内容被剔除了,后来就只有纯粹的经济学了。此后不久,纯经济学日益成为与现实世界经济决策或解决实际问题无关的模型建造。只是在最近,古典的政治一经济方法和经济社会学一起,再度令西方产生兴趣”。事实上,主流经济学强调基于供求的市场交换,但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建立在一定伦理基础之上;而这种伦理包含了人性的两个方面:理性和情感,因为人类的理性本来就不是冷酷和不带情感的理性。因此,尽管新古典经济学确实曾基于抽象的理性对人的物质追求行为进行分析,但却越来越难以分析人类的非物质性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开始把人的行为重新置于具体社会关系中进行分析,从而导致了政治经济学的复兴之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学理论危机的日益显现以及经济学思想的日趋苍白,这种取向有加速的趋势。汪丁丁写道:“从2000年到现在,西方学者终于发现了。‘情’和‘理’本来就是一回事,本来就是互相纠缠的,根本不可能像萨缪尔森所说的那样把它们一刀切开:这边是完全的理性选择,它解决的是最大化问题;那边是完全的情感冲动,它决定的是社会福利函数……这就是今天西方经济学和社会选择理论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方向”。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随着主流经济学理论危机的凸显,西方经济学界已经察觉了原先研究路线的缺陷并开始试图加以修正;特别是,随着新政治经济学以及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一些经济学家正在试图重新把人类的情感因素纳入以理性为基础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但是,国内一些所谓的主流经济学者却还在学那些已经被抛弃的研究路线以及具体的观点、理论,正如叶航写道的:“我们曾经跟着西方人,鹦鹉学舌地告诉大家‘人都是自私的’。但现在西方人已经走到前面去了,国内许多经济学家还在那里讲经济学不要讲道德、经济学讲道德是‘狗拿耗子’。”究其原因有二:一方面,由于受到西方学术霸权的冲击,近大半个世纪以来国内的独立思索之学术精神日益丧失,近来在海归们的鼓吹下这种学术的被殖民心态尤其严重了;结果,绝大多数青年学子总是力图照搬西方学术界发展出来的研究方式、框架和结论,而这种学问必然是滞后、缺乏活力和创新的,甚至只能是东施效颦而模仿了其中的糟粕。另一方面,要真正探究具体社会关系之下的人之行为,就需要契合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其实,西方经济学界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借鉴其他社会科学分析思路以及具体知识的苗头,社会科学也正在走交叉和契合之路;但是,国内那些所谓的主流经济学者大都是理工科出身,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非常贫乏,对经济学各领域的知识尚且知之不多,更不要说对其他社会科学分支的知识了。

经济学说史也告诉我们,只有具有渊博的知识,才不仅有助于更全面地认知社会经济现象,而且才能提出切实可

行的解决措施,古典经济学家就是如此。例如,正是由于穆勒具有非常渊博的知识。他才得以提出一系列推动社会进步的改革建议,这涉及到教育、福利、工会和妇女等各个领域,并关注长期分配公平等问题。哈德利就写道:“穆勒和斯密都受过哲学方面的训练,而又都对实际事务感兴趣。他们各自都把理论视为影响政治和商业活动的手段;各自在研究人们从事政治和商业活动的动机时,都发现自己的理论使自己具有了比其同事更宽广锐利的眼光。不过,斯密的眼光是预言家式的,而穆勒的眼光则是哲学历史学家式的。斯密不得不为其理论开辟道路,而穆勒面对的听众则已准备好接受其理论,把其理论看作是人类智慧的体现。自斯密时代以来,已有两代英国政治家实施了斯密的理论,这种理论已为诸如坎宁和赫斯基森、科布登和皮尔这样的人开展活动奠定了基础;在立法方面取得的无比辉煌的成就,已证明这种理论是正确的。穆勒的整个一生是在这种进步事业的拥护者当中度过的。他父亲曾是上述第一代政治家的领袖;他本人则曾经在第二代政治家开展的斗争中搏斗厮杀,与这些政治家的政治生命光荣地联系在一起。他曾参加那场伟大的斗争,最终废除了弊端百出的政府救济制度;曾参加那场改革,使整个国家的通货具有了牢固的基础;曾参与确立自由贸易为英国的基本国策;曾参与创建了英国的殖民帝国体系,同世界古往今来的其他殖民体系相比,这一体系从原则上说更为开明,从结果上说更为仁慈。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所面对的便是被这些成就弄得眼花缭乱的读者,读者信赖穆勒一方面是由于他为取得这些成就出了一份力,而更具决定意义的理由则是,他成功地表述的那些思想成了这些政治运动的基础,把这些政治运动纳入了一完整的社会哲学体系。”

正因如此,以斯密、穆勒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一直都在努力把社会公平和市场经济学结合起来,如穆勒的社会政策的思想打上了经济学家的深刻烙印,其改革建议也牢固地扎根于“市场措施”,其著作就是古典经济理论、经济政策和社会哲学的完整论述;而且,也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西方社会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市场制度,从而可以较为充分施展个人的自由。显然,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的现状非常类似于欧洲的古典时期:收入差距不断增大、贫困化日益严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社会制度依旧失范、市场机制还很不健全;因此,也面临着相似的任务,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应该在公共领域而不是“发财致富”个人领域,根本上应该关注整个社会社会福利的提高,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考察人们如何最大化使用既定的资源上。而提高福利又包含了两个层次:一是整个社会福利的增加,二是社会成员福利的改进。前面主要涉及到社会财富的创造和增长,主要是生产技术问题,后者则更关系到应得权利的享有和财富的分配,涉及到社会制度问题。事实上,任何一个社会制度不完善下的经济发展,都不仅仅是一个私人最大化的问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要素投入问题;相反,它根本上关乎公共领域的问题,更主要是一个制度变迁的问题。而且,任何一个社会制度的改良和设计,都不能仅仅是基于力量来决定,任何现实社会制度都不能仅仅一个是博弈均衡,而是包含了对弱势者的关怀和社会正义的关注。

然而,现代主流经济学却不能为社会制度的改革和设计提供有效的指导:一方面,新古典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资源的配置,特别是在个体资源既定情况下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而根本不涉及到资源的创造和人际间的分配;另一方面,即使凯恩斯主义提高了依靠公共政策来促进充分就业,但这种宏观经济学仅仅建立在生产要素的粗放式投入上,根本没有深入剖析财富创造中的劳动有效配置以及生产的协作机理等问题。显然,现代经济学这些方面的缺失恰恰可以从古典经济学中吸取营养:一方面,古典经济学则不但重视社会财富的创造,并由此展开对生产机理的深入分析,重视人类社会中的分工和协调;另一方面,古典经济学也非常关注个体福利的提高,认识到即使社会财富增长了也并不意味着个体福利的改善,这涉及到财富的分配和应得权利的界定问题,这更为适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当今中国之情形。其实,古典经济学家大多认识到,即使财富增长很快但分配极不平均,那么由于社会的不和谐而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福利的下降;这不但不是帕雷托改进,而且,即使是那些富裕阶层,其福利也会受到抑制,因为他们需要时刻提防贫困阶层的反抗。为此,古典经济学家关注的根本问题是社会制度的改良,他们一直在为把社会公平和市场经济学相结合而努力;也正是在古典经济学家的大力努力下,西方社会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市场制度,从而最终转变到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上来。为此,笔者强烈主张,中国经济学在吸收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出来的分析工具和检验手段的基础之上,应该更多地借鉴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思维,中国经济学应该向重视公共领域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回归!

事实上,如果说西方学者由于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而很少关注公共领域的问题,但这理所当然应该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者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因为经济学本身就是由“问题意识”所促发的,如程恩富和张建伟指出的,现实总是不断地对固有经济学范式提出挑战,从而推动经济学理论的动态演进(包括范式转换),形成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现实问题之间的叩问与解答。例如,正是由于森、迪克西特等出生于欠发达的印度,深刻了解社会各种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巨大影响,而西方经济学却越来越注重于逻辑推理方面,因而他们对越来越抽象的主流经济学的适用性提出了强烈的质疑。譬如,森指出,基于功利主义的主流经济学或主流福利经济学存在两个明显的不足:一是忽略分配,假如两个状态具有相等的总福利水平,a状态下甲占了99%,而其余人分享1%,b状态下所有人平均分享总福利,那么如何评价两种状态的优劣?二是忽视权利、自由以及其他因素,因为权利、自由只是简洁地、按其对福利的影响程度而进入福利测度的,因而又如何处理“幸福的奴隶”和“不幸福的自由人”呢?为此,森结合经济学和哲学的工具,在重大经济学问题讨论中重建了伦理层面,重新把经济学和伦理学结合起来,对社会选择理论、福利和分配以及贫困化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从而再次把经济学引向了古典经济学。

随着主流的象牙塔经济学的弊端日益凸显,西方学术界的反思风气也已经逐渐兴起,当前社会科学各分支之间的交流也在逐渐增多,也有越来越多其他学科的理论开始渗入到经济学的分析之中。在国内,“问题意识”在经济学家群体中也产生了积极反应,甚至出现了经济学范式危机。程恩富和张建伟认为:“它标志着中国经济学家的工作从理论引进、模仿的自在方式到理论创新的自觉或自为方式的转变,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学家对教条主义的摒弃和主体意识的

觉醒”。然而,尽管西方学术界也出现了森这种对主流经济学进行反思并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学者,但由于西方学者总体上都是从它们所处的环境出发,从而没有深入探究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仍旧被西方学者所主导。迄今为止,经济学主动与其他社会科学进行交融和契合的取向还只是个开头,还局限于一些比较狭窄的范围之内,而主流经济学还在热衷于数量化的经济模型构建。特别是,国内的那些“主流”经济学者依旧为西方的主流倾向所牵引,不但没有充分重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取向以及当前的回归苗头,反而极端化地壮大西方的主流经济学,把西方的“主流”宣扬成“唯一”准确的方向,导致了国内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甚至进一步恶化了国内现状。事实上,正是由于国内那一群“主流”经济学家越来越狭隘和片面,从而也就不愿意花少许的精力去读一读斯密、穆勒等人的著作;相反,却片面地接受那种建立在相对健全的市场机制之上的当前主流经济学,并把它极端地应用到类似于古典主义时期的中国社会的现实中,结果就造成了诸多非常严重的问题。

可见,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特定的背景,是西方社会经历了古典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发展下的产物,因而它在提供一种成熟的市场制度运作的参照系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就当前国内的现状而言,现代经济学的许多理论前提是不存在的,因而其理论的解释力必然会大打折扣。事实上,由现实经济问题积累而成的经验事实是检验现代主流经济学理论在中国应用的标尺,而显然,这些经验事实至少在许多方面已经证伪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假说。正因如此,我们不能盲目地照搬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基本理论,相反,需要重新探索适合当前我国国情的经济学。一般地,中国经济学范式的构建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学必须关注儒家传统的文化伦理,要将积极理论建立在中国人的行为机理之上;二是中国经济学还应该关注当今的国内现实问题,要关心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环境下的社会异化、分配不公、外部负差效应严重、福利畸形化等问题。为此,我们就需要充分把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契合起来,以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市场经济的种种缺陷,探究当代的市场经济和社会公平相结合的方式。这就需要向古典政治经济学回归。

五、简短结语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任何一个经济现象都必然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因而经济学必须探究内在于经济现象中的“人”的因素。正因如此,现代主流经济学必然会向政治经济学回归,经济学必须重新关注公共领域的问题,重新关注具体社会中人的理性问题。其实,从经济学学说史的发展来看,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政治经济学都是全部经济学的历史名称;而且,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也不是什么截然对立的,两者只是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以及由此带来了研究方法上的一些差异。基于对经济学性质的理解,西方经济学界也往往存在两种基本的分析思路:一是注重哲学思辨,二是主张数理实证。前者为当前的政治经济学派别所注重,后者则为现代主流经济学所推崇。即使如此,西方目前依然有许多主流的学者也愿意将自己的研究称为政治经济学,而批判那种象牙塔里的数字游戏。当然,尽管国内也出现了一些学科交融的苗头,但掌握话语权的两派人士却往往强调它们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形成相互对立的两大学科体系。其实,如果真心求学问的话,本该奉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更不要说这两个分支本身都存在非常严重的片面性。一方面,新古典的主流经济学因抛弃了伦理学内容而使得其研究出发点越来越与现实相脱节,缺乏从人类基于互动而产生的社会性来探讨人类行为的微观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尽管考虑了行为的社会关系,但却因将主要精力放在生产关系甚至财产关系方面而同样缺少对人类的微观行为机理的研究。因此,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更完整的经济学科,这也意味着,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更体现了一种互补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方向第2篇

[摘要]从经济学的性质和起源上看,涵盖工程学和伦理学两方面内容的政治经济学是其恰当名称;但是,自新古典经济学将其研究对象局限于稀缺性资源配置的私人领域,“政治经济学”一词就被“经济学”取代了。不过,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传统的抽象思维越来越不适应新的要求,从而导致了经济学向政治经济学回归,重新关注公共领域的问题,重新关注人的行为以及社会制度。特别是,当前国内社会经济问题的症结在公共领域,中国人的社会认知和行为机理与西方也存在很大差异。因而中国经济学的范式更需要借鉴古典政治经济学。

[关键词]新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学;古典经济学;伦理学;工程学

一、前言

从词源学意义上看,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领域的学科,它不仅研究财富的创造和分配,更关注整个社会的福利增长;而且,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和现象根本上都属于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公共领域,因而政治经济学本身是经济学科的更合适名称。但不幸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却往往把冠以“政治经济学”之名的经济学等于同国家干预经济学,用“国家或政府行为”来理解政治经济学中的“政治”一词,从而导致了政治经济学内涵的窄化。正是基于这种狭隘概念的理解,产生了目前的经济学两大体系:一方面,西方主流学者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及把研究对象局限于个人发财致富之术,从而用“经济学”一词来取代“政治经济学”一词;另一方面,仍有一部分学者坚持政府对经济的重要作用,从而继承政治经济学的概念。事实上,无论是在本质上还是起源上,经济学的研究内容都包括工程和伦理两个方面,只是自边际革命以来这两方面内容才开始发生分离,从而形成了两大经济学体系: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分支之间发生了分裂,并逐渐局限于工程学内容的研究。

然而,尽管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局限于私人领域的资源配置问题,它把人的需求局限于在物质层次上,从而把人的行为从社会中孤立出来:但是,这种研究无法揭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无法探究资源的创造问题,也无法理解丰富多样的人类行为。特别是,随着物质生产和消费的逐渐饱和,人类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此时,人类所追求的“经济”之内涵也从物质涵义拓展为一般社会效用。在这种情况下,关注人类福利的经济学就开始出现了相应的调整,经济学和其他学科又出现了合流的趋势,特别是出现了政治经济学“复兴”的趋势。究其原因,经济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类社会的福利,而福利的内含本身是非常广泛的,叶坦就指出:“无论中文还是西文,‘经济’的语源都有人文的内涵,都有治国济民等政治含义蕴于其中……经济与政治以及哲学等都无法分开”。正因如此,在现代学科中,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研究范畴已经很难划分了,并且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重新以“政治经济学”来代替“经济学”。

二、现代经济学的困境及向新政治经济学的回归

自边际革命兴起,以新古典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就逐渐偏盛,而传统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西方则日渐式微。究其原因,古典主义后期以来,西方社会根深蒂固的自然主义思维重新在社会科学中得到复活和壮大。有的学者曾指出,以自然科学的模型为基础的,侧重于搜集资料、寻找相关性并推演出可验证的假设的政治科学的兴起标志着政治哲学的终结。如果说哲学在政治研究中还能发挥一点儿作用的话,它的作用仅限于分析政治话语中词语的运用,并且消除可能会阻碍政治科学之发展的含混语词。当然。由于古典主义后期经济学逐渐集中于对物质财富的研究,而这与自然科学最为接近,从而使得自然主义思维在经济学领域得到了最最明显的反映。事实上,经济学发展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理性预期等学派的兴起,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基本上已经没有哲学的遗痕。问题是,这种自然主义思维真的

能够深刻地揭示社会中发生的各种现象?研究特定内容的经济学范式能够具有长期而普遍的意义吗?赛亚·伯林指出,将政治研究强行塞入自然科学框架之中的企图扭曲并遮蔽了我们在理解政治生活时所不得不加以考虑的许多因素,而且,如果一种实证主义的政治科学实际上最终胜出了,这也并不代表客观性和中立性的胜利,而只是代表了某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化信念的胜利。显然,柏林的评论同样适合于现代经济学:主流经济学强调实证分析和数理模型并不意味着它没有意识形态。

其实,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性目的在于增进人类福利,因而经济学的研究就必须包含了这样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面对着自然物时如何行为,二是人对着他人或社会时如何行为。显然,前一个内容是寻找人类如何最大化地使用自然物的途径,主要集中在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领域以及物质资源的配置方面,需要借鉴自然科学所积累的知识以及运用自然主义的思维;后一个内容是要探究如何充分运用人的理性以实现社会需求的最大化,涉及到人与人的关系领域以及社会资源的配置这一问题,根本上关乎心理学和文化学的知识,需要分析具体环境下人之社会偏好和行为机理。也就是说,经济学不仅是要研究物,更重要的是要研究人。由此可见,主流经济学把研究对象集中在资源配置和物质福利上,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封闭的结果,没有揭示人类福利的全面内涵,也无法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变迁。所以,福山就指出,经济学名称从“政治经济学”到“经济学”的演变实际上反映出作为该学科核心的人类行为模型已经慢慢窄化,因此,“现在的经济理论需要做新古典经济学派反对的事:重新恢复古典经济理论中某些丰富的内涵,探究文化如何以多种重要的形式塑造人类行为的一切层面,其中当然也包括经济行为。”

当然,在新古典主义时期,这种“去伦理化”的抽象化研究也具有特定的适应性、现实性。一方面,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逐渐完善和市场机制的日渐成熟,西方经济学界逐渐出现对现有社会制度进行百般维护的意识形态,因此,经济学就逐渐演化为一门对社会现实中经济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的实证科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也逐渐隐退。正是因为西方主流经济学认同现有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从而就不再考虑社会的改革问题以及制度对人行为的影响,并逐渐把其研究范畴集中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分析上;于是,自边际效用学派兴起之初,经济学就将其研究对象从公共领域扭向了私人领域,并逐渐由一门主要研究国家如何增加财富的学问变成了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学问。另一方面,当时人们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物质需求,而关键或瓶颈的生产要素也是物质资本;同时,在资本主义经济还

处于持续发展的时期,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也在各种压力下进行不断的调整,从而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还不突出。正是由于自然是被动的,工具理性也是单向的,因而根植于自然主义思维的经济人就比较适用这一状况。事实上,即使20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了大危机,解决的主要途径还是通过投资来扩大需求,这些都是停留在如何配置或创造物质资源的问题,处理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正因如此,主流经济学偏好于在系列假设前提下进行技术分析,讨论的是消费者如何取得最大效用、厂商如何取得最大利润等个人行为,而不是关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同时,在自然主义思维的支配下,主流经济学认为,通过市场机制和完全竞争能够调节经济,从而实现既定资源的有效配置。

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物质资本的积累日趋饱和,经济学所处理的对象就逐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而导致传统的工具理性思维越来越不相适应新的要求。一方面,随着物质资本积累的日益丰富,财富创造所需要的关键或瓶颈生产要素已逐渐从物质资本转到了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显然,这些新型的社会性资本的使用必然会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不再是像新古典经济学所想象的那样可以基于工具理性加以任意配置,而是需要激发人力资本主体的能动性。另一方面,随着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人类的需求也逐渐从物质领域转向更为广泛的非经济领域。从而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显然,非物质的需求往往涉及到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使得人类的需求不再是生理的而是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人们更加重视由人们互动所形成的联合理性和社会理性,而不是源于人处理自然的单向理性和个体理性。正因为随着生产要素和人类需求的转换。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开始涉及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领域,有关人类互动行为的研究在经济学理论的构建中也日益重要。这样,经济学就逐渐演化成了研究理性人如何行为的学科,这促使了博弈论和激励理论这类新学科、新工具的产生。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学重新从人对物进行配置的私人领域逐渐向涉及人与人互动关系的公共领域复归了,此时就出现了经济学向政治经济学回归的内在要求。

其实,经济现象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其他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同样,其他传统的非经济领域的行为也往往是由于“经济”行为的结果。因此,韦伯说:“一方面,‘经济’现象的范围是一个易变的、无法清晰界定的范围;另一方面,一个现象的‘经济’方面当然决不仅仅是‘受经济制约的’或者仅仅是‘起经济作用的’;一个现象只是就我们的兴趣专注于为生存而进行的物质斗争所具有的意义而言,或者说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获得了一个‘经济’现象的性质”。事实上,“典型经济的动机——即在其对我们来说重要的特性方面与那个基本事实密切相关的动机——在一种完全非物质的需求的满足与有限的外部条件的运用相联系的地方,到处都在起作用。因此,它们的力量不仅到处决定和改变满足的形式,而且也决定和改变最内在方式的文化需求的内容。受‘物质’利益支配的社会关系、制度和人群的划分的间接影响,毫无例外地扩及到所有的文化领域,直至审美情感和宗教的最细微的差别……是‘受经济制约的’。另一方面,一种历史地既定文化的所有生活现象和生活条件的总体,影响到物质需求的形成,影响到满足的方式,影响到物质利益集团的构成,影响到其权力手段的类型,从而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进程’……成为‘经济相关的’。”

然而,由于工程学内容和伦理学内容的分离,现代主流经济学开始片面强调抽象化研究,逐渐走上了数理的道路,最终成为一些人士的智力游戏,使经济理论与现实越来越相脱节。但作为一门具有非常强现实性的致用之学,经济学是不可能长久脱离实际的,它必须关注如何处理和应对各种经济问题。显然,这也是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特色,也是那些经济学大师的重要特征。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自重商主义逐渐专注于经济问题的思考以及斯密开创出经济科学或经济学体系开始,西方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努力用经济理论来解决形形色色的公共政策问题,他们对那些脱离具体政策的经济学往往缺乏兴趣。例如,斯密的《国富论》和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都是针对当时重商主义措施和极端乐观主义而分别进行的政策探讨,李嘉图则热衷于与马尔萨斯等人争论当时的谷物法和济贫法。正因如此,经济学发展路向在于它能否真正解决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问题。当然,实际中的经济活动必然与社会关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要解决具体的社会经济问题就必须充分吸收其他领域的知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就是人的行为及其产生的社会现象,而经济现象本质上是公共性的,因而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应该在公共领域而不是”发财致富”的私人领域。

可见,正是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在市场出清的假设条件下过分关注经济学的私人性,结果就无法解决人类社会不断重复的经济危机,为此,凯恩斯创立了的宏观经济学重新关注了财富(收入)的创造,并且重新将经济学拉回到公共领域的范畴。然而,由于凯恩斯经济学主要是源于应对特定经济萧条危机,主要靠粗放式物质资本的投入(消费或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从而也无法为维持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正因如此,在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所引发的凯恩斯主义革命和60~70年代滞胀所促动的理性预期革命之后,西方经济学就开始逐步向着流派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有的甚至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主流研究路线。此时,主流的凯恩斯经济学本身分成了几个相对争论的流派,被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视为异端的政治经济学又重新引起人们的注目。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社会正日益重新成为一个重要的思潮或流派,且不说政治经济学是激进主义学术的基石,即使主流经济学家,如西蒙、布坎南、森乃至威廉姆森等都将政治经济学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实际上,政治经济学一词仍然是经济学界的基本术语,它与发展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一般而言,目前西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基本方向:一是以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等为主要内容的所谓的新政治经济学;一是探究具体社会关系之下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契合的新兴交叉科学。

三、新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取向及其基本特征

就西方近来盛行的“新政治经济学”而言,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斯所开创的新制度经济学,它是指“一定政治与经济制度背景下的理性决策研究”,强调经济与制度之间的互动,是对新古典经济学中考虑因素的某种补充和修正,并主要体现为文化伦理等非正式制度以及法制等正式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影

响;二是布坎南等开创的公共选择学派,它将研究对象和课题集中在传统政治学的领域,如选举问题、集体决策问题、政治交易问题、政党轮替中的政治周期问题等,尤其集中在宪法制度形成的层次上,是“经济分析工具在政治领域的应用和延伸”,即是对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研究对象的拓延。显然,这两个分支具有共同的特点:都是将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论和分析框架运用到制度和政治领域,涉及“大众之事”的运行分析。由于它们形成了不同于马克思主义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范式,因而常常被冠以“新政治经济学”的名称。

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新政治经济学也可以看成是向古典政治经济学回归,这可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者,新制度经济学派关注国家制度对经济的影响,这是经济的政治分析,是早期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涵;公共选择学派强调经济行为对政治制度的影响,这是政治的经济分析。二者,尽管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经济学都强调社会制度对经济的影响并基于成本一收益框架来分析制度的形成和演变,但似乎都没有拓延到更广泛的人类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分析;同时,它们主要是将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运用到制度和政治领域,而没有分析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下的人类行为。正因如此,经济思维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思维在此领域并没有形成有机的结合,没有形成一个政治和经济互动的理论体系,甚至反而将政治经济学的内涵和外延更加狭窄化了。例如,M.鲍曼就指出:在“法律的经济学分析”的“标题下进行的研究大部分同法律制度产生与存在的经验条件的社会学问题没有任何关系或只有极少关系。通常并不涉及法律制度的解释,而是涉及对其所作的评价及其功能。人们研究的是在所有参与者理性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哪些法律制度和调节是有利和有益的”。。

因此,目前西方流行的新政治经济学主要还是专注于经济学研究内容的一个方面:工程学内容,或者仅仅是对工程学内容的表面修正。例如,布坎南就写道:“个人,不论是独自还是集体地都要对经济资源的利益作出决定,人们至少可以以两种身份这样做:首先,在有组织的市场中作为商品和服务的买者(或卖者);其次,通过有组织的政治过程作为商品和服务的买者(或卖者)……经济学家,尤其是英美经济学家很少花费时间和精力解释第二种决策过程的个体行为。集体决策中的个体参与一直没有得到透彻的分析,分散的私人选择是如何结合在一起产生出‘社会’或‘集体’结果的,也一直没有得到认真而严肃的研究。”正因如此,方兴未艾的新政治经济学还处于初级的不成熟阶段,甚至还没有形成对新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统一定义,更不用说对研究范畴和理论体系的一致了。例如,森就认为,尽管新制度经济学在其理论分析中引入了交易费用变量并进而探究了市场运行的制度安排,但是,由于他们只考察了制度的效率维度而从未考虑制度的伦理维度,这导致了科斯世界所反照出来的理论图景与人类生活世界的真实情形仍然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尽管新政治经济学试图使经济学研究与现实更为贴近,但韦森却认为:“科斯世界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模型一样,仍然是一种抽象的理论模型”。

其实,人是政治的动物也是社会的动物,政治经济学的“政治”一词并不是传统理解的“政府管理”之义,而是指有关对大众之事的管理;同时,任何大众之事必然涉及到具体的社会关系的调整,从而政治经济学也就是指具体社会关系中的经济学,研究的是真实社会关系中人的行为。正因如此,恩格斯就曾指出,“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这个历史也就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历史演化中观察社会规律,而离开历史思维的抽象化分析根本就无法真正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同样,按照韦伯的看法,社会学是指“一门试图说明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由此而对这一行为的过程和作用做出因果解释的科学”;而且,这里的社会行为就是指“根据行为者所赋加的意向而与他人行为有关,并在其过程中针对他人行为的一类行动”。。显然,就这一点而言,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行为对象以及思路是与社会学有很多共同之处的。事实上,早先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者几乎都是社会科学各领域的通家,他们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往往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更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例如,马克思就是如此,他既是经济学家,又是社会学家、哲学家、法学家、历史学家,甚至伦理学家和人类学家。

为此,目前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社会发展的另一路径是沿着马克思所开辟的道路,更全面地综合了社会、心理、政治、文化等各种社会学科,从而形成一个交叉性学科,并以此来广泛分析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协调发展。冯克利就指出,在帕斯卡、斯宾诺莎、笛卡尔和康德的眼里,“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严格的学科分工,是一种十分荒谬的做法;专业化对于我们是学有所成的前提,而对他们,却是有碍于充分理解这个世界的一道樊篱,因此他们要尽力打破知识体系壁垒分明的界线”。当然,根据结合的重点不同,基于具体社会关系的政治经济学也常常被冠以不同的名称,如政治经济学、社会经济学、人本主义经济学、伦理经济学或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等;其中,激进政治经济学或者新左派政治经济学是这一方向的重要分支,也是涉猎最广的分支。显然,根据上面的理解,这个思路代表了研究具体社会关系中人之行为的“政治经济学”的真正方向,体现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经济行为中人与人关系的根本要求,因而蕴含了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方向和广阔前景。

然而。由于构建一个契合理论的广泛性和复杂性,该方向迄今为止的研究和分析还是零碎的,而且,该方向的文献主要是结构性的而没有形成自己的统一理论体系,尤其是其中的一些观点往往缺乏微观的分析基础。因此,尽管这一方向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但却也一直处于非主流的批判者地位;而且,这种状况不仅体现在西方社会,在当前的中国,有关交叉学科方面的研究也是微乎其微。辜鸿铭在比较传统的东西方教育时曾指出,西洋人人学读书所学的目的一则日知识,再则日知识,三则日知识,而中国人人学读书所学的是君子之道。然而,就目前经济学的现状而言似乎完全反了过来:在西方学术界越来越强调学科的交叉和知识的广博的同时,中国却在一味盲目模仿西方所谓主流经济学的功利主义“知识”,而将人文性的内容全然遗弃了。究其原因,在于目前的学术气氛越来越为一些肤浅的海归学者所主导,这些“海归派的经济学家大都是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模子训练出来的,并且在国外或者没有、或者有较短的教学和研究经历,因而对非主流的东西看得不多”。而且,即使国内那些控制政治经济学话语权的人士在推动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也往往是试图借用西方经济学中的形式,试图用数理来装扮马克思提出的理论观点以使它显得更为科学客

观。于是,就不断出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工程这样的研究课题,似乎一冠以“工程”之名就成为科学了。显然,这些做法完全扭曲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本质特点,没有真正重视它对事物本质的关注以及探究的途径,从而不但误解了它的精髓所在,而且抹杀了它的批判性精神;相反,却形式主义地模仿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皮”而利用数学符号把政治经济学装扮成一门工艺学。

可见,随着对经济学理论现实性要求的出现,西方学术界出现的各种政治经济学思潮,它们各有利弊并相互补充,从而有助于更全面的经济学体系之建立。例如,布罗姆利就在反思科斯、德姆塞茨、波斯纳等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社会中利益矛盾和市场效率背后的动态收入分配问题。他认为:“斯密强调的是确立具有激励性的权利的重要性,而马克思集中关注的是对经济活动产生的经济剩余的控制”。为此,他试图将斯密和马克思两者的分析结合起来,并又充分借鉴了新制度主义的分析工具。程恩富和张建伟认为,新制度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发展作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回到“古典”去,将西方主流经济学遗失的“人的主体性”纳入到理论分析体系中来;第二,关注现实,引入交易费用,摆脱主流经济理论完全竞争的理论“乌托邦”;第三,将制度经济学注入科学性、严密性。显然,我们从制度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中能够看到“新政治经济学”的曙光。正如程恩富和张建伟指出的“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主流经济学之间在分析方法或理论渊源上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将其作为桥梁和纽带把三者综合在一起,催生出新政治经济学。”当然,我们必须意识到,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特点就是在一个整体协作系统下探究人的行为以及社会发展的途径,因此它不能像新古典经济学那样单纯地研究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把提高经济效率、合理利用资源、加速经济发展都看成是人与物质间的关系。如果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认知必然是静态的,仅仅看到事物的表面而无法深入到本质。

四、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前面指出,经济学本身就包含了工程学和伦理学两方面的内容,不但经济学的鼻祖斯密对经济行为的分析是建立在内化了具体社会伦理的人性假设之上;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也早就指出,“道德的力量也是包括在经济学家必须考虑的那些力量之内的。”正因如此,早期的经济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本身是统一的,它们的分裂只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物质偏盛的结果,是经济学逐渐集中于物质经济的研究,特别是随着学科的分化,经济学越来越走上抽象化研究之路的结果。事实上,尽管人不是抽象的原子而是具有丰富社会性的生命体,从而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其自主性,但是,新古典经济学为了便于对个体展开分析,片面地将人类行为的经济动机与其他行为动机分裂开来,从而将经济学从其他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在一个极端抽象的理性概念上分析经济现象。譬如,巴斯夏就写道:“倘若社会只是人的一种发明,而人只是一种没有生命的物质,卢梭曾说,它的感情和意志、活动和生命应该由天才的人物赋予,那就不会有政治经济学,而只能有一些数量不确定的可能的和随意的安排。”显然,正是新古典经济学把人从具体环境中抽象出来,其所设立的经济人假设变成了没有血肉的骷髅,因而“政治经济学”一词也被“经济学”所取代了。

然而,随着人类需求重新朝多元化方面发展,人们所理解的“经济”一词又有了新的变化,它不再停留在新古典时期的“物质”或“金钱”的涵义上,而是进一步扩展为更为广泛的“效用”的意义。显然,追求效用问题不但与更为广泛的人类需求联系在一起,因而追求效用的“经济”行为与其他“非经济”行为是分不开的。这意味着,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越来越无法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相分离,从而经济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都产生了重新契合的内在动力。霍尔瓦特就写道:“随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出现,社会和政治的内容被剔除了,后来就只有纯粹的经济学了。此后不久,纯经济学日益成为与现实世界经济决策或解决实际问题无关的模型建造。只是在最近,古典的政治一经济方法和经济社会学一起,再度令西方产生兴趣”。事实上,主流经济学强调基于供求的市场交换,但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建立在一定伦理基础之上;而这种伦理包含了人性的两个方面:理性和情感,因为人类的理性本来就不是冷酷和不带情感的理性。因此,尽管新古典经济学确实曾基于抽象的理性对人的物质追求行为进行分析,但却越来越难以分析人类的非物质性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开始把人的行为重新置于具体社会关系中进行分析,从而导致了政治经济学的复兴之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学理论危机的日益显现以及经济学思想的日趋苍白,这种取向有加速的趋势。汪丁丁写道:“从2000年到现在,西方学者终于发现了。‘情’和‘理’本来就是一回事,本来就是互相纠缠的,根本不可能像萨缪尔森所说的那样把它们一刀切开:这边是完全的理性选择,它解决的是最大化问题;那边是完全的情感冲动,它决定的是社会福利函数……这就是今天西方经济学和社会选择理论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方向”。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随着主流经济学理论危机的凸显,西方经济学界已经察觉了原先研究路线的缺陷并开始试图加以修正;特别是,随着新政治经济学以及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一些经济学家正在试图重新把人类的情感因素纳入以理性为基础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但是,国内一些所谓的主流经济学者却还在学那些已经被抛弃的研究路线以及具体的观点、理论,正如叶航写道的:“我们曾经跟着西方人,鹦鹉学舌地告诉大家‘人都是自私的’。但现在西方人已经走到前面去了,国内许多经济学家还在那里讲经济学不要讲道德、经济学讲道德是‘狗拿耗子’。”究其原因有二:一方面,由于受到西方学术霸权的冲击,近大半个世纪以来国内的独立思索之学术精神日益丧失,近来在海归们的鼓吹下这种学术的被殖民心态尤其严重了;结果,绝大多数青年学子总是力图照搬西方学术界发展出来的研究方式、框架和结论,而这种学问必然是滞后、缺乏活力和创新的,甚至只能是东施效颦而模仿了其中的糟粕。另一方面,要真正探究具体社会关系之下的人之行为,就需要契合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其实,西方经济学界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借鉴其他社会科学分析思路以及具体知识的苗头,社会科学也正在走交叉和契合之路;但是,国内那些所谓的主流经济学者大都是理工科出身,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非常贫乏,对经济学各领域的知识尚且知之不多,更不要说对其他社会科学分支的知识了。

经济学说史也告诉我们,只有具有渊博的知识,才不仅有助于更全面地认知社会经济现象,而且才能提出切实可

行的解决措施,古典经济学家就是如此。例如,正是由于穆勒具有非常渊博的知识。他才得以提出一系列推动社会进步的改革建议,这涉及到教育、福利、工会和妇女等各个领域,并关注长期分配公平等问题。哈德利就写道:“穆勒和斯密都受过哲学方面的训练,而又都对实际事务感兴趣。他们各自都把理论视为影响政治和商业活动的手段;各自在研究人们从事政治和商业活动的动机时,都发现自己的理论使自己具有了比其同事更宽广锐利的眼光。不过,斯密的眼光是预言家式的,而穆勒的眼光则是哲学历史学家式的。斯密不得不为其理论开辟道路,而穆勒面对的听众则已准备好接受其理论,把其理论看作是人类智慧的体现。自斯密时代以来,已有两代英国政治家实施了斯密的理论,这种理论已为诸如坎宁和赫斯基森、科布登和皮尔这样的人开展活动奠定了基础;在立法方面取得的无比辉煌的成就,已证明这种理论是正确的。穆勒的整个一生是在这种进步事业的拥护者当中度过的。他父亲曾是上述第一代政治家的领袖;他本人则曾经在第二代政治家开展的斗争中搏斗厮杀,与这些政治家的政治生命光荣地联系在一起。他曾参加那场伟大的斗争,最终废除了弊端百出的政府救济制度;曾参加那场改革,使整个国家的通货具有了牢固的基础;曾参与确立自由贸易为英国的基本国策;曾参与创建了英国的殖民帝国体系,同世界古往今来的其他殖民体系相比,这一体系从原则上说更为开明,从结果上说更为仁慈。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所面对的便是被这些成就弄得眼花缭乱的读者,读者信赖穆勒一方面是由于他为取得这些成就出了一份力,而更具决定意义的理由则是,他成功地表述的那些思想成了这些政治运动的基础,把这些政治运动纳入了一完整的社会哲学体系。”

正因如此,以斯密、穆勒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一直都在努力把社会公平和市场经济学结合起来,如穆勒的社会政策的思想打上了经济学家的深刻烙印,其改革建议也牢固地扎根于“市场措施”,其著作就是古典经济理论、经济政策和社会哲学的完整论述;而且,也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西方社会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市场制度,从而可以较为充分施展个人的自由。显然,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的现状非常类似于欧洲的古典时期:收入差距不断增大、贫困化日益严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社会制度依旧失范、市场机制还很不健全;因此,也面临着相似的任务,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应该在公共领域而不是“发财致富”个人领域,根本上应该关注整个社会社会福利的提高,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考察人们如何最大化使用既定的资源上。而提高福利又包含了两个层次:一是整个社会福利的增加,二是社会成员福利的改进。前面主要涉及到社会财富的创造和增长,主要是生产技术问题,后者则更关系到应得权利的享有和财富的分配,涉及到社会制度问题。事实上,任何一个社会制度不完善下的经济发展,都不仅仅是一个私人最大化的问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要素投入问题;相反,它根本上关乎公共领域的问题,更主要是一个制度变迁的问题。而且,任何一个社会制度的改良和设计,都不能仅仅是基于力量来决定,任何现实社会制度都不能仅仅一个是博弈均衡,而是包含了对弱势者的关怀和社会正义的关注。

然而,现代主流经济学却不能为社会制度的改革和设计提供有效的指导:一方面,新古典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资源的配置,特别是在个体资源既定情况下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而根本不涉及到资源的创造和人际间的分配;另一方面,即使凯恩斯主义提高了依靠公共政策来促进充分就业,但这种宏观经济学仅仅建立在生产要素的粗放式投入上,根本没有深入剖析财富创造中的劳动有效配置以及生产的协作机理等问题。显然,现代经济学这些方面的缺失恰恰可以从古典经济学中吸取营养:一方面,古典经济学则不但重视社会财富的创造,并由此展开对生产机理的深入分析,重视人类社会中的分工和协调;另一方面,古典经济学也非常关注个体福利的提高,认识到即使社会财富增长了也并不意味着个体福利的改善,这涉及到财富的分配和应得权利的界定问题,这更为适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当今中国之情形。其实,古典经济学家大多认识到,即使财富增长很快但分配极不平均,那么由于社会的不和谐而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福利的下降;这不但不是帕雷托改进,而且,即使是那些富裕阶层,其福利也会受到抑制,因为他们需要时刻提防贫困阶层的反抗。为此,古典经济学家关注的根本问题是社会制度的改良,他们一直在为把社会公平和市场经济学相结合而努力;也正是在古典经济学家的大力努力下,西方社会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市场制度,从而最终转变到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上来。为此,笔者强烈主张,中国经济学在吸收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出来的分析工具和检验手段的基础之上,应该更多地借鉴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思维,中国经济学应该向重视公共领域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回归!

事实上,如果说西方学者由于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而很少关注公共领域的问题,但这理所当然应该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者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因为经济学本身就是由“问题意识”所促发的,如程恩富和张建伟指出的,现实总是不断地对固有经济学范式提出挑战,从而推动经济学理论的动态演进(包括范式转换),形成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现实问题之间的叩问与解答。例如,正是由于森、迪克西特等出生于欠发达的印度,深刻了解社会各种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巨大影响,而西方经济学却越来越注重于逻辑推理方面,因而他们对越来越抽象的主流经济学的适用性提出了强烈的质疑。譬如,森指出,基于功利主义的主流经济学或主流福利经济学存在两个明显的不足:一是忽略分配,假如两个状态具有相等的总福利水平,A状态下甲占了99%,而其余人分享1%,B状态下所有人平均分享总福利,那么如何评价两种状态的优劣?二是忽视权利、自由以及其他因素,因为权利、自由只是简洁地、按其对福利的影响程度而进入福利测度的,因而又如何处理“幸福的奴隶”和“不幸福的自由人”呢?为此,森结合经济学和哲学的工具,在重大经济学问题讨论中重建了伦理层面,重新把经济学和伦理学结合起来,对社会选择理论、福利和分配以及贫困化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从而再次把经济学引向了古典经济学。

随着主流的象牙塔经济学的弊端日益凸显,西方学术界的反思风气也已经逐渐兴起,当前社会科学各分支之间的交流也在逐渐增多,也有越来越多其他学科的理论开始渗入到经济学的分析之中。在国内,“问题意识”在经济学家群体中也产生了积极反应,甚至出现了经济学范式危机。程恩富和张建伟认为:“它标志着中国经济学家的工作从理论引进、模仿的自在方式到理论创新的自觉或自为方式的转变,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学家对教条主义的摒弃和主体意识的

觉醒”。然而,尽管西方学术界也出现了森这种对主流经济学进行反思并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学者,但由于西方学者总体上都是从它们所处的环境出发,从而没有深入探究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仍旧被西方学者所主导。迄今为止,经济学主动与其他社会科学进行交融和契合的取向还只是个开头,还局限于一些比较狭窄的范围之内,而主流经济学还在热衷于数量化的经济模型构建。特别是,国内的那些“主流”经济学者依旧为西方的主流倾向所牵引,不但没有充分重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取向以及当前的回归苗头,反而极端化地壮大西方的主流经济学,把西方的“主流”宣扬成“唯一”准确的方向,导致了国内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甚至进一步恶化了国内现状。事实上,正是由于国内那一群“主流”经济学家越来越狭隘和片面,从而也就不愿意花少许的精力去读一读斯密、穆勒等人的著作;相反,却片面地接受那种建立在相对健全的市场机制之上的当前主流经济学,并把它极端地应用到类似于古典主义时期的中国社会的现实中,结果就造成了诸多非常严重的问题。

可见,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特定的背景,是西方社会经历了古典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发展下的产物,因而它在提供一种成熟的市场制度运作的参照系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就当前国内的现状而言,现代经济学的许多理论前提是不存在的,因而其理论的解释力必然会大打折扣。事实上,由现实经济问题积累而成的经验事实是检验现代主流经济学理论在中国应用的标尺,而显然,这些经验事实至少在许多方面已经证伪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假说。正因如此,我们不能盲目地照搬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基本理论,相反,需要重新探索适合当前我国国情的经济学。一般地,中国经济学范式的构建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学必须关注儒家传统的文化伦理,要将积极理论建立在中国人的行为机理之上;二是中国经济学还应该关注当今的国内现实问题,要关心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环境下的社会异化、分配不公、外部负差效应严重、福利畸形化等问题。为此,我们就需要充分把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契合起来,以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市场经济的种种缺陷,探究当代的市场经济和社会公平相结合的方式。这就需要向古典政治经济学回归。

五、简短结语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任何一个经济现象都必然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因而经济学必须探究内在于经济现象中的“人”的因素。正因如此,现代主流经济学必然会向政治经济学回归,经济学必须重新关注公共领域的问题,重新关注具体社会中人的理性问题。其实,从经济学学说史的发展来看,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政治经济学都是全部经济学的历史名称;而且,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也不是什么截然对立的,两者只是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以及由此带来了研究方法上的一些差异。基于对经济学性质的理解,西方经济学界也往往存在两种基本的分析思路:一是注重哲学思辨,二是主张数理实证。前者为当前的政治经济学派别所注重,后者则为现代主流经济学所推崇。即使如此,西方目前依然有许多主流的学者也愿意将自己的研究称为政治经济学,而批判那种象牙塔里的数字游戏。当然,尽管国内也出现了一些学科交融的苗头,但掌握话语权的两派人士却往往强调它们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形成相互对立的两大学科体系。其实,如果真心求学问的话,本该奉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更不要说这两个分支本身都存在非常严重的片面性。一方面,新古典的主流经济学因抛弃了伦理学内容而使得其研究出发点越来越与现实相脱节,缺乏从人类基于互动而产生的社会性来探讨人类行为的微观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尽管考虑了行为的社会关系,但却因将主要精力放在生产关系甚至财产关系方面而同样缺少对人类的微观行为机理的研究。因此,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更完整的经济学科,这也意味着,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更体现了一种互补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方向第3篇

[关键词]新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学;古典经济学;伦理学;工程学

一、前言

从词源学意义上看,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领域的学科,它不仅研究财富的创造和分配,更关注整个社会的福利增长;而且,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和现象根本上都属于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公共领域,因而政治经济学本身是经济学科的更合适名称。但不幸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却往往把冠以“政治经济学”之名的经济学等于同国家干预经济学,用“国家或政府行为”来理解政治经济学中的“政治”一词,从而导致了政治经济学内涵的窄化。正是基于这种狭隘概念的理解,产生了目前的经济学两大体系:一方面,西方主流学者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及把研究对象局限于个人发财致富之术,从而用“经济学”一词来取代“政治经济学”一词;另一方面,仍有一部分学者坚持政府对经济的重要作用,从而继承政治经济学的概念。事实上,无论是在本质上还是起源上,经济学的研究内容都包括工程和伦理两个方面,只是自边际革命以来这两方面内容才开始发生分离,从而形成了两大经济学体系: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分支之间发生了分裂,并逐渐局限于工程学内容的研究。

然而,尽管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局限于私人领域的资源配置问题,它把人的需求局限于在物质层次上,从而把人的行为从社会中孤立出来:但是,这种研究无法揭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无法探究资源的创造问题,也无法理解丰富多样的人类行为。特别是,随着物质生产和消费的逐渐饱和,人类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此时,人类所追求的“经济”之内涵也从物质涵义拓展为一般社会效用。在这种情况下,关注人类福利的经济学就开始出现了相应的调整,经济学和其他学科又出现了合流的趋势,特别是出现了政治经济学“复兴”的趋势。究其原因,经济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类社会的福利,而福利的内含本身是非常广泛的,叶坦就指出:“无论中文还是西文,‘经济’的语源都有人文的内涵,都有治国济民等政治含义蕴于其中……经济与政治以及哲学等都无法分开”。正因如此,在现代学科中,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研究范畴已经很难划分了,并且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重新以“政治经济学”来代替“经济学”。

二、现代经济学的困境及向新政治经济学的回归

自边际革命兴起,以新古典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就逐渐偏盛,而传统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西方则日渐式微。究其原因,古典主义后期以来,西方社会根深蒂固的自然主义思维重新在社会科学中得到复活和壮大。有的学者曾指出,以自然科学的模型为基础的,侧重于搜集资料、寻找相关性并推演出可验证的假设的政治科学的兴起标志着政治哲学的终结。如果说哲学在政治研究中还能发挥一点儿作用的话,它的作用仅限于分析政治话语中词语的运用,并且消除可能会阻碍政治科学之发展的含混语词。当然。由于古典主义后期经济学逐渐集中于对物质财富的研究,而这与自然科学最为接近,从而使得自然主义思维在经济学领域得到了最最明显的反映。事实上,经济学发展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理性预期等学派的兴起,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基本上已经没有哲学的遗痕。问题是,这种自然主义思维真的

能够深刻地揭示社会中发生的各种现象?研究特定内容的经济学范式能够具有长期而普遍的意义吗?赛亚·伯林指出,将政治研究强行塞入自然科学框架之中的企图扭曲并遮蔽了我们在理解政治生活时所不得不加以考虑的许多因素,而且,如果一种实证主义的政治科学实际上最终胜出了,这也并不代表客观性和中立性的胜利,而只是代表了某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化信念的胜利。显然,柏林的评论同样适合于现代经济学:主流经济学强调实证分析和数理模型并不意味着它没有意识形态。

其实,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性目的在于增进人类福利,因而经济学的研究就必须包含了这样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面对着自然物时如何行为,二是人对着他人或社会时如何行为。显然,前一个内容是寻找人类如何最大化地使用自然物的途径,主要集中在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领域以及物质资源的配置方面,需要借鉴自然科学所积累的知识以及运用自然主义的思维;后一个内容是要探究如何充分运用人的理性以实现社会需求的最大化,涉及到人与人的关系领域以及社会资源的配置这一问题,根本上关乎心理学和文化学的知识,需要分析具体环境下人之社会偏好和行为机理。也就是说,经济学不仅是要研究物,更重要的是要研究人。由此可见,主流经济学把研究对象集中在资源配置和物质福利上,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封闭的结果,没有揭示人类福利的全面内涵,也无法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变迁。所以,福山就指出,经济学名称从“政治经济学”到“经济学”的演变实际上反映出作为该学科核心的人类行为模型已经慢慢窄化,因此,“现在的经济理论需要做新古典经济学派反对的事:重新恢复古典经济理论中某些丰富的内涵,探究文化如何以多种重要的形式塑造人类行为的一切层面,其中当然也包括经济行为。”

当然,在新古典主义时期,这种“去伦理化”的抽象化研究也具有特定的适应性、现实性。一方面,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逐渐完善和市场机制的日渐成熟,西方经济学界逐渐出现对现有社会制度进行百般维护的意识形态,因此,经济学就逐渐演化为一门对社会现实中经济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的实证科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也逐渐隐退。正是因为西方主流经济学认同现有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从而就不再考虑社会的改革问题以及制度对人行为的影响,并逐渐把其研究范畴集中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分析上;于是,自边际效用学派兴起之初,经济学就将其研究对象从公共领域扭向了私人领域,并逐渐由一门主要研究国家如何增加财富的学问变成了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学问。另一方面,当时人们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物质需求,而关键或瓶颈的生产要素也是物质资本;同时,在资本主义经济还

处于持续发展的时期,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也在各种压力下进行不断的调整,从而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还不突出。正是由于自然是被动的,工具理性也是单向的,因而根植于自然主义思维的经济人就比较适用这一状况。事实上,即使20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了大危机,解决的主要途径还是通过投资来扩大需求,这些都是停留在如何配置或创造物质资源的问题,处理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正因如此,主流经济学偏好于在系列假设前提下进行技术分析,讨论的是消费者如何取得最大效用、厂商如何取得最大利润等个人行为,而不是关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同时,在自然主义思维的支配下,主流经济学认为,通过市场机制和完全竞争能够调节经济,从而实现既定资源的有效配置。

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物质资本的积累日趋饱和,经济学所处理的对象就逐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而导致传统的工具理性思维越来越不相适应新的要求。一方面,随着物质资本积累的日益丰富,财富创造所需要的关键或瓶颈生产要素已逐渐从物质资本转到了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显然,这些新型的社会性资本的使用必然会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不再是像新古典经济学所想象的那样可以基于工具理性加以任意配置,而是需要激发人力资本主体的能动性。另一方面,随着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人类的需求也逐渐从物质领域转向更为广泛的非经济领域。从而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显然,非物质的需求往往涉及到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使得人类的需求不再是生理的而是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人们更加重视由人们互动所形成的联合理性和社会理性,而不是源于人处理自然的单向理性和个体理性。正因为随着生产要素和人类需求的转换。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开始涉及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领域,有关人类互动行为的研究在经济学理论的构建中也日益重要。这样,经济学就逐渐演化成了研究理性人如何行为的学科,这促使了博弈论和激励理论这类新学科、新工具的产生。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学重新从人对物进行配置的私人领域逐渐向涉及人与人互动关系的公共领域复归了,此时就出现了经济学向政治经济学回归的内在要求。

其实,经济现象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其他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同样,其他传统的非经济领域的行为也往往是由于“经济”行为的结果。因此,韦伯说:“一方面,‘经济’现象的范围是一个易变的、无法清晰界定的范围;另一方面,一个现象的‘经济’方面当然决不仅仅是‘受经济制约的’或者仅仅是‘起经济作用的’;一个现象只是就我们的兴趣专注于为生存而进行的物质斗争所具有的意义而言,或者说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获得了一个‘经济’现象的性质”。事实上,“典型经济的动机——即在其对我们来说重要的特性方面与那个基本事实密切相关的动机——在一种完全非物质的需求的满足与有限的外部条件的运用相联系的地方,到处都在起作用。因此,它们的力量不仅到处决定和改变满足的形式,而且也决定和改变最内在方式的文化需求的内容。受‘物质’利益支配的社会关系、制度和人群的划分的间接影响,毫无例外地扩及到所有的文化领域,直至审美情感和宗教的最细微的差别……是‘受经济制约的’。另一方面,一种历史地既定文化的所有生活现象和生活条件的总体,影响到物质需求的形成,影响到满足的方式,影响到物质利益集团的构成,影响到其权力手段的类型,从而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进程’……成为‘经济相关的’。”

然而,由于工程学内容和伦理学内容的分离,现代主流经济学开始片面强调抽象化研究,逐渐走上了数理的道路,最终成为一些人士的智力游戏,使经济理论与现实越来越相脱节。但作为一门具有非常强现实性的致用之学,经济学是不可能长久脱离实际的,它必须关注如何处理和应对各种经济问题。显然,这也是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特色,也是那些经济学大师的重要特征。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自重商主义逐渐专注于经济问题的思考以及斯密开创出经济科学或经济学体系开始,西方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努力用经济理论来解决形形的公共政策问题,他们对那些脱离具体政策的经济学往往缺乏兴趣。例如,斯密的《国富论》和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都是针对当时重商主义措施和极端乐观主义而分别进行的政策探讨,李嘉图则热衷于与马尔萨斯等人争论当时的谷物法和济贫法。正因如此,经济学发展路向在于它能否真正解决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问题。当然,实际中的经济活动必然与社会关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要解决具体的社会经济问题就必须充分吸收其他领域的知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就是人的行为及其产生的社会现象,而经济现象本质上是公共性的,因而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应该在公共领域而不是”发财致富”的私人领域。

可见,正是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在市场出清的假设条件下过分关注经济学的私人性,结果就无法解决人类社会不断重复的经济危机,为此,凯恩斯创立了的宏观经济学重新关注了财富(收入)的创造,并且重新将经济学拉回到公共领域的范畴。然而,由于凯恩斯经济学主要是源于应对特定经济萧条危机,主要靠粗放式物质资本的投入(消费或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从而也无法为维持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正因如此,在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所引发的凯恩斯主义革命和60~70年代滞胀所促动的理性预期革命之后,西方经济学就开始逐步向着流派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有的甚至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主流研究路线。此时,主流的凯恩斯经济学本身分成了几个相对争论的流派,被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视为异端的政治经济学又重新引起人们的注目。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社会正日益重新成为一个重要的思潮或流派,且不说政治经济学是激进主义学术的基石,即使主流经济学家,如西蒙、布坎南、森乃至威廉姆森等都将政治经济学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实际上,政治经济学一词仍然是经济学界的基本术语,它与发展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一般而言,目前西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基本方向:一是以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等为主要内容的所谓的新政治经济学;一是探究具体社会关系之下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契合的新兴交叉科学。

三、新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取向及其基本特征

就西方近来盛行的“新政治经济学”而言,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斯所开创的新制度经济学,它是指“一定政治与经济制度背景下的理性决策研究”,强调经济与制度之间的互动,是对新古典经济学中考虑因素的某种补充和修正,并主要体现为文化伦理等非正式制度以及法制等正式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影

响;二是布坎南等开创的公共选择学派,它将研究对象和课题集中在传统政治学的领域,如选举问题、集体决策问题、政治交易问题、政党轮替中的政治周期问题等,尤其集中在宪法制度形成的层次上,是“经济分析工具在政治领域的应用和延伸”,即是对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研究对象的拓延。显然,这两个分支具有共同的特点:都是将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论和分析框架运用到制度和政治领域,涉及“大众之事”的运行分析。由于它们形成了不同于马克思主义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范式,因而常常被冠以“新政治经济学”的名称。

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新政治经济学也可以看成是向古典政治经济学回归,这可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者,新制度经济学派关注国家制度对经济的影响,这是经济的政治分析,是早期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涵;公共选择学派强调经济行为对政治制度的影响,这是政治的经济分析。二者,尽管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经济学都强调社会制度对经济的影响并基于成本一收益框架来分析制度的形成和演变,但似乎都没有拓延到更广泛的人类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分析;同时,它们主要是将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运用到制度和政治领域,而没有分析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下的人类行为。正因如此,经济思维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思维在此领域并没有形成有机的结合,没有形成一个政治和经济互动的理论体系,甚至反而将政治经济学的内涵和外延更加狭窄化了。例如,m.鲍曼就指出:在“法律的经济学分析”的“标题下进行的研究大部分同法律制度产生与存在的经验条件的社会学问题没有任何关系或只有极少关系。通常并不涉及法律制度的解释,而是涉及对其所作的评价及其功能。人们研究的是在所有参与者理性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哪些法律制度和调节是有利和有益的”。。

因此,目前西方流行的新政治经济学主要还是专注于经济学研究内容的一个方面:工程学内容,或者仅仅是对工程学内容的表面修正。例如,布坎南就写道:“个人,不论是独自还是集体地都要对经济资源的利益作出决定,人们至少可以以两种身份这样做:首先,在有组织的市场中作为商品和服务的买者(或卖者);其次,通过有组织的政治过程作为商品和服务的买者(或卖者)……经济学家,尤其是英美经济学家很少花费时间和精力解释第二种决策过程的个体行为。集体决策中的个体参与一直没有得到透彻的分析,分散的私人选择是如何结合在一起产生出‘社会’或‘集体’结果的,也一直没有得到认真而严肃的研究。”正因如此,方兴未艾的新政治经济学还处于初级的不成熟阶段,甚至还没有形成对新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统一定义,更不用说对研究范畴和理论体系的一致了。例如,森就认为,尽管新制度经济学在其理论分析中引入了交易费用变量并进而探究了市场运行的制度安排,但是,由于他们只考察了制度的效率维度而从未考虑制度的伦理维度,这导致了科斯世界所反照出来的理论图景与人类生活世界的真实情形仍然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尽管新政治经济学试图使经济学研究与现实更为贴近,但韦森却认为:“科斯世界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模型一样,仍然是一种抽象的理论模型”。

其实,人是政治的动物也是社会的动物,政治经济学的“政治”一词并不是传统理解的“政府管理”之义,而是指有关对大众之事的管理;同时,任何大众之事必然涉及到具体的社会关系的调整,从而政治经济学也就是指具体社会关系中的经济学,研究的是真实社会关系中人的行为。正因如此,恩格斯就曾指出,“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这个历史也就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历史演化中观察社会规律,而离开历史思维的抽象化分析根本就无法真正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同样,按照韦伯的看法,社会学是指“一门试图说明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由此而对这一行为的过程和作用做出因果解释的科学”;而且,这里的社会行为就是指“根据行为者所赋加的意向而与他人行为有关,并在其过程中针对他人行为的一类行动”。。显然,就这一点而言,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行为对象以及思路是与社会学有很多共同之处的。事实上,早先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者几乎都是社会科学各领域的通家,他们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往往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更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例如,马克思就是如此,他既是经济学家,又是社会学家、哲学家、法学家、历史学家,甚至伦理学家和人类学家。

为此,目前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社会发展的另一路径是沿着马克思所开辟的道路,更全面地综合了社会、心理、政治、文化等各种社会学科,从而形成一个交叉性学科,并以此来广泛分析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协调发展。冯克利就指出,在帕斯卡、斯宾诺莎、笛卡尔和康德的眼里,“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严格的学科分工,是一种十分荒谬的做法;专业化对于我们是学有所成的前提,而对他们,却是有碍于充分理解这个世界的一道樊篱,因此他们要尽力打破知识体系壁垒分明的界线”。当然,根据结合的重点不同,基于具体社会关系的政治经济学也常常被冠以不同的名称,如政治经济学、社会经济学、人本主义经济学、伦理经济学或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等;其中,激进政治经济学或者新左派政治经济学是这一方向的重要分支,也是涉猎最广的分支。显然,根据上面的理解,这个思路代表了研究具体社会关系中人之行为的“政治经济学”的真正方向,体现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经济行为中人与人关系的根本要求,因而蕴含了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方向和广阔前景。

然而。由于构建一个契合理论的广泛性和复杂性,该方向迄今为止的研究和分析还是零碎的,而且,该方向的文献主要是结构性的而没有形成自己的统一理论体系,尤其是其中的一些观点往往缺乏微观的分析基础。因此,尽管这一方向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但却也一直处于非主流的批判者地位;而且,这种状况不仅体现在西方社会,在当前的中国,有关交叉学科方面的研究也是微乎其微。辜鸿铭在比较传统的东西方教育时曾指出,西洋人人学读书所学的目的一则日知识,再则日知识,三则日知识,而中国人人学读书所学的是君子之道。然而,就目前经济学的现状而言似乎完全反了过来:在西方学术界越来越强调学科的交叉和知识的广博的同时,中国却在一味盲目模仿西方所谓主流经济学的功利主义“知识”,而将人文性的内容全然遗弃了。究其原因,在于目前的学术气氛越来越为一些肤浅的海归学者所主导,这些“海归派的经济学家大都是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模子训练出来的,并且在国外或者没有、或者有较短的教学和研究经历,因而对非主流的东西看得不多”。而且,即使国内那些控制政治经济学话语权的人士在推动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也往往是试图借用西方经济学中的形式,试图用数理来装扮马克思提出的理论观点以使它显得更为科学客

观。于是,就不断出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工程这样的研究课题,似乎一冠以“工程”之名就成为科学了。显然,这些做法完全扭曲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本质特点,没有真正重视它对事物本质的关注以及探究的途径,从而不但误解了它的精髓所在,而且抹杀了它的批判性精神;相反,却形式主义地模仿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皮”而利用数学符号把政治经济学装扮成一门工艺学。

可见,随着对经济学理论现实性要求的出现,西方学术界出现的各种政治经济学思潮,它们各有利弊并相互补充,从而有助于更全面的经济学体系之建立。例如,布罗姆利就在反思科斯、德姆塞茨、波斯纳等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社会中利益矛盾和市场效率背后的动态收入分配问题。他认为:“斯密强调的是确立具有激励性的权利的重要性,而马克思集中关注的是对经济活动产生的经济剩余的控制”。为此,他试图将斯密和马克思两者的分析结合起来,并又充分借鉴了新制度主义的分析工具。程恩富和张建伟认为,新制度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发展作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回到“古典”去,将西方主流经济学遗失的“人的主体性”纳入到理论分析体系中来;第二,关注现实,引入交易费用,摆脱主流经济理论完全竞争的理论“乌托邦”;第三,将制度经济学注入科学性、严密性。显然,我们从制度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中能够看到“新政治经济学”的曙光。正如程恩富和张建伟指出的“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主流经济学之间在分析方法或理论渊源上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将其作为桥梁和纽带把三者综合在一起,催生出新政治经济学。”当然,我们必须意识到,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特点就是在一个整体协作系统下探究人的行为以及社会发展的途径,因此它不能像新古典经济学那样单纯地研究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把提高经济效率、合理利用资源、加速经济发展都看成是人与物质间的关系。如果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认知必然是静态的,仅仅看到事物的表面而无法深入到本质。

四、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前面指出,经济学本身就包含了工程学和伦理学两方面的内容,不但经济学的鼻祖斯密对经济行为的分析是建立在内化了具体社会伦理的人性假设之上;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也早就指出,“道德的力量也是包括在经济学家必须考虑的那些力量之内的。”正因如此,早期的经济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本身是统一的,它们的分裂只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物质偏盛的结果,是经济学逐渐集中于物质经济的研究,特别是随着学科的分化,经济学越来越走上抽象化研究之路的结果。事实上,尽管人不是抽象的原子而是具有丰富社会性的生命体,从而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其自主性,但是,新古典经济学为了便于对个体展开分析,片面地将人类行为的经济动机与其他行为动机分裂开来,从而将经济学从其他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在一个极端抽象的理性概念上分析经济现象。譬如,巴斯夏就写道:“倘若社会只是人的一种发明,而人只是一种没有生命的物质,卢梭曾说,它的感情和意志、活动和生命应该由天才的人物赋予,那就不会有政治经济学,而只能有一些数量不确定的可能的和随意的安排。”显然,正是新古典经济学把人从具体环境中抽象出来,其所设立的经济人假设变成了没有血肉的骷髅,因而“政治经济学”一词也被“经济学”所取代了。

然而,随着人类需求重新朝多元化方面发展,人们所理解的“经济”一词又有了新的变化,它不再停留在新古典时期的“物质”或“金钱”的涵义上,而是进一步扩展为更为广泛的“效用”的意义。显然,追求效用问题不但与更为广泛的人类需求联系在一起,因而追求效用的“经济”行为与其他“非经济”行为是分不开的。这意味着,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越来越无法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相分离,从而经济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都产生了重新契合的内在动力。霍尔瓦特就写道:“随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出现,社会和政治的内容被剔除了,后来就只有纯粹的经济学了。此后不久,纯经济学日益成为与现实世界经济决策或解决实际问题无关的模型建造。只是在最近,古典的政治一经济方法和经济社会学一起,再度令西方产生兴趣”。事实上,主流经济学强调基于供求的市场交换,但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建立在一定伦理基础之上;而这种伦理包含了人性的两个方面:理性和情感,因为人类的理性本来就不是冷酷和不带情感的理性。因此,尽管新古典经济学确实曾基于抽象的理性对人的物质追求行为进行分析,但却越来越难以分析人类的非物质性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开始把人的行为重新置于具体社会关系中进行分析,从而导致了政治经济学的复兴之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学理论危机的日益显现以及经济学思想的日趋苍白,这种取向有加速的趋势。汪丁丁写道:“从2000年到现在,西方学者终于发现了。‘情’和‘理’本来就是一回事,本来就是互相纠缠的,根本不可能像萨缪尔森所说的那样把它们一刀切开:这边是完全的理性选择,它解决的是最大化问题;那边是完全的情感冲动,它决定的是社会福利函数……这就是今天西方经济学和社会选择理论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方向”。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随着主流经济学理论危机的凸显,西方经济学界已经察觉了原先研究路线的缺陷并开始试图加以修正;特别是,随着新政治经济学以及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一些经济学家正在试图重新把人类的情感因素纳入以理性为基础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但是,国内一些所谓的主流经济学者却还在学那些已经被抛弃的研究路线以及具体的观点、理论,正如叶航写道的:“我们曾经跟着西方人,鹦鹉学舌地告诉大家‘人都是自私的’。但现在西方人已经走到前面去了,国内许多经济学家还在那里讲经济学不要讲道德、经济学讲道德是‘狗拿耗子’。”究其原因有二:一方面,由于受到西方学术霸权的冲击,近大半个世纪以来国内的独立思索之学术精神日益丧失,近来在海归们的鼓吹下这种学术的被殖民心态尤其严重了;结果,绝大多数青年学子总是力图照搬西方学术界发展出来的研究方式、框架和结论,而这种学问必然是滞后、缺乏活力和创新的,甚至只能是东施效颦而模仿了其中的糟粕。另一方面,要真正探究具体社会关系之下的人之行为,就需要契合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其实,西方经济学界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借鉴其他社会科学分析思路以及具体知识的苗头,社会科学也正在走交叉和契合之路;但是,国内那些所谓的主流经济学者大都是理工科出身,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非常贫乏,对经济学各领域的知识尚且知之不多,更不要说对其他社会科学分支的知识了。

经济学说史也告诉我们,只有具有渊博的知识,才不仅有助于更全面地认知社会经济现象,而且才能提出切实可

行的解决措施,古典经济学家就是如此。例如,正是由于穆勒具有非常渊博的知识。他才得以提出一系列推动社会进步的改革建议,这涉及到教育、福利、工会和妇女等各个领域,并关注长期分配公平等问题。哈德利就写道:“穆勒和斯密都受过哲学方面的训练,而又都对实际事务感兴趣。他们各自都把理论视为影响政治和商业活动的手段;各自在研究人们从事政治和商业活动的动机时,都发现自己的理论使自己具有了比其同事更宽广锐利的眼光。不过,斯密的眼光是预言家式的,而穆勒的眼光则是哲学历史学家式的。斯密不得不为其理论开辟道路,而穆勒面对的听众则已准备好接受其理论,把其理论看作是人类智慧的体现。自斯密时代以来,已有两代英国政治家实施了斯密的理论,这种理论已为诸如坎宁和赫斯基森、科布登和皮尔这样的人开展活动奠定了基础;在立法方面取得的无比辉煌的成就,已证明这种理论是正确的。穆勒的整个一生是在这种进步事业的拥护者当中度过的。他父亲曾是上述第一代政治家的领袖;他本人则曾经在第二代政治家开展的斗争中搏斗厮杀,与这些政治家的政治生命光荣地联系在一起。他曾参加那场伟大的斗争,最终废除了弊端百出的政府救济制度;曾参加那场改革,使整个国家的通货具有了牢固的基础;曾参与确立自由贸易为英国的基本国策;曾参与创建了英国的殖民帝国体系,同世界古往今来的其他殖民体系相比,这一体系从原则上说更为开明,从结果上说更为仁慈。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所面对的便是被这些成就弄得眼花缭乱的读者,读者信赖穆勒一方面是由于他为取得这些成就出了一份力,而更具决定意义的理由则是,他成功地表述的那些思想成了这些政治运动的基础,把这些政治运动纳入了一完整的社会哲学体系。”

正因如此,以斯密、穆勒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一直都在努力把社会公平和市场经济学结合起来,如穆勒的社会政策的思想打上了经济学家的深刻烙印,其改革建议也牢固地扎根于“市场措施”,其著作就是古典经济理论、经济政策和社会哲学的完整论述;而且,也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西方社会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市场制度,从而可以较为充分施展个人的自由。显然,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的现状非常类似于欧洲的古典时期:收入差距不断增大、贫困化日益严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社会制度依旧失范、市场机制还很不健全;因此,也面临着相似的任务,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应该在公共领域而不是“发财致富”个人领域,根本上应该关注整个社会社会福利的提高,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考察人们如何最大化使用既定的资源上。而提高福利又包含了两个层次:一是整个社会福利的增加,二是社会成员福利的改进。前面主要涉及到社会财富的创造和增长,主要是生产技术问题,后者则更关系到应得权利的享有和财富的分配,涉及到社会制度问题。事实上,任何一个社会制度不完善下的经济发展,都不仅仅是一个私人最大化的问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要素投入问题;相反,它根本上关乎公共领域的问题,更主要是一个制度变迁的问题。而且,任何一个社会制度的改良和设计,都不能仅仅是基于力量来决定,任何现实社会制度都不能仅仅一个是博弈均衡,而是包含了对弱势者的关怀和社会正义的关注。

然而,现代主流经济学却不能为社会制度的改革和设计提供有效的指导:一方面,新古典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资源的配置,特别是在个体资源既定情况下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而根本不涉及到资源的创造和人际间的分配;另一方面,即使凯恩斯主义提高了依靠公共政策来促进充分就业,但这种宏观经济学仅仅建立在生产要素的粗放式投入上,根本没有深入剖析财富创造中的劳动有效配置以及生产的协作机理等问题。显然,现代经济学这些方面的缺失恰恰可以从古典经济学中吸取营养:一方面,古典经济学则不但重视社会财富的创造,并由此展开对生产机理的深入分析,重视人类社会中的分工和协调;另一方面,古典经济学也非常关注个体福利的提高,认识到即使社会财富增长了也并不意味着个体福利的改善,这涉及到财富的分配和应得权利的界定问题,这更为适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当今中国之情形。其实,古典经济学家大多认识到,即使财富增长很快但分配极不平均,那么由于社会的不和谐而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福利的下降;这不但不是帕雷托改进,而且,即使是那些富裕阶层,其福利也会受到抑制,因为他们需要时刻提防贫困阶层的反抗。为此,古典经济学家关注的根本问题是社会制度的改良,他们一直在为把社会公平和市场经济学相结合而努力;也正是在古典经济学家的大力努力下,西方社会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市场制度,从而最终转变到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上来。为此,笔者强烈主张,中国经济学在吸收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出来的分析工具和检验手段的基础之上,应该更多地借鉴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思维,中国经济学应该向重视公共领域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回归!

事实上,如果说西方学者由于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而很少关注公共领域的问题,但这理所当然应该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者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因为经济学本身就是由“问题意识”所促发的,如程恩富和张建伟指出的,现实总是不断地对固有经济学范式提出挑战,从而推动经济学理论的动态演进(包括范式转换),形成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现实问题之间的叩问与解答。例如,正是由于森、迪克西特等出生于欠发达的印度,深刻了解社会各种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巨大影响,而西方经济学却越来越注重于逻辑推理方面,因而他们对越来越抽象的主流经济学的适用性提出了强烈的质疑。譬如,森指出,基于功利主义的主流经济学或主流福利经济学存在两个明显的不足:一是忽略分配,假如两个状态具有相等的总福利水平,a状态下甲占了99%,而其余人分享1%,b状态下所有人平均分享总福利,那么如何评价两种状态的优劣?二是忽视权利、自由以及其他因素,因为权利、自由只是简洁地、按其对福利的影响程度而进入福利测度的,因而又如何处理“幸福的奴隶”和“不幸福的自由人”呢?为此,森结合经济学和哲学的工具,在重大经济学问题讨论中重建了伦理层面,重新把经济学和伦理学结合起来,对社会选择理论、福利和分配以及贫困化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从而再次把经济学引向了古典经济学。

随着主流的象牙塔经济学的弊端日益凸显,西方学术界的反思风气也已经逐渐兴起,当前社会科学各分支之间的交流也在逐渐增多,也有越来越多其他学科的理论开始渗入到经济学的分析之中。在国内,“问题意识”在经济学家群体中也产生了积极反应,甚至出现了经济学范式危机。程恩富和张建伟认为:“它标志着中国经济学家的工作从理论引进、模仿的自在方式到理论创新的自觉或自为方式的转变,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学家对教条主义的摒弃和主体意识的

觉醒”。然而,尽管西方学术界也出现了森这种对主流经济学进行反思并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学者,但由于西方学者总体上都是从它们所处的环境出发,从而没有深入探究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仍旧被西方学者所主导。迄今为止,经济学主动与其他社会科学进行交融和契合的取向还只是个开头,还局限于一些比较狭窄的范围之内,而主流经济学还在热衷于数量化的经济模型构建。特别是,国内的那些“主流”经济学者依旧为西方的主流倾向所牵引,不但没有充分重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取向以及当前的回归苗头,反而极端化地壮大西方的主流经济学,把西方的“主流”宣扬成“唯一”准确的方向,导致了国内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甚至进一步恶化了国内现状。事实上,正是由于国内那一群“主流”经济学家越来越狭隘和片面,从而也就不愿意花少许的精力去读一读斯密、穆勒等人的著作;相反,却片面地接受那种建立在相对健全的市场机制之上的当前主流经济学,并把它极端地应用到类似于古典主义时期的中国社会的现实中,结果就造成了诸多非常严重的问题。

可见,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特定的背景,是西方社会经历了古典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发展下的产物,因而它在提供一种成熟的市场制度运作的参照系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就当前国内的现状而言,现代经济学的许多理论前提是不存在的,因而其理论的解释力必然会大打折扣。事实上,由现实经济问题积累而成的经验事实是检验现代主流经济学理论在中国应用的标尺,而显然,这些经验事实至少在许多方面已经证伪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假说。正因如此,我们不能盲目地照搬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基本理论,相反,需要重新探索适合当前我国国情的经济学。一般地,中国经济学范式的构建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学必须关注儒家传统的文化伦理,要将积极理论建立在中国人的行为机理之上;二是中国经济学还应该关注当今的国内现实问题,要关心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环境下的社会异化、分配不公、外部负差效应严重、福利畸形化等问题。为此,我们就需要充分把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契合起来,以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市场经济的种种缺陷,探究当代的市场经济和社会公平相结合的方式。这就需要向古典政治经济学回归。

五、简短结语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任何一个经济现象都必然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因而经济学必须探究内在于经济现象中的“人”的因素。正因如此,现代主流经济学必然会向政治经济学回归,经济学必须重新关注公共领域的问题,重新关注具体社会中人的理性问题。其实,从经济学学说史的发展来看,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政治经济学都是全部经济学的历史名称;而且,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也不是什么截然对立的,两者只是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以及由此带来了研究方法上的一些差异。基于对经济学性质的理解,西方经济学界也往往存在两种基本的分析思路:一是注重哲学思辨,二是主张数理实证。前者为当前的政治经济学派别所注重,后者则为现代主流经济学所推崇。即使如此,西方目前依然有许多主流的学者也愿意将自己的研究称为政治经济学,而批判那种象牙塔里的数字游戏。当然,尽管国内也出现了一些学科交融的苗头,但掌握话语权的两派人士却往往强调它们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形成相互对立的两大学科体系。其实,如果真心求学问的话,本该奉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更不要说这两个分支本身都存在非常严重的片面性。一方面,新古典的主流经济学因抛弃了伦理学内容而使得其研究出发点越来越与现实相脱节,缺乏从人类基于互动而产生的社会性来探讨人类行为的微观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尽管考虑了行为的社会关系,但却因将主要精力放在生产关系甚至财产关系方面而同样缺少对人类的微观行为机理的研究。因此,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更完整的经济学科,这也意味着,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更体现了一种互补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方向第4篇

[关键词]新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学;古典经济学;伦理学;工程学

一、前言

从词源学意义上看,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领域的学科,它不仅研究财富的创造和分配,更关注整个社会的福利增长;而且,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和现象根本上都属于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公共领域,因而政治经济学本身是经济学科的更合适名称。但不幸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却往往把冠以“政治经济学”之名的经济学等于同国家干预经济学,用“国家或政府行为”来理解政治经济学中的“政治”一词,从而导致了政治经济学内涵的窄化。正是基于这种狭隘概念的理解,产生了目前的经济学两大体系:一方面,西方主流学者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及把研究对象局限于个人发财致富之术,从而用“经济学”一词来取代“政治经济学”一词;另一方面,仍有一部分学者坚持政府对经济的重要作用,从而继承政治经济学的概念。事实上,无论是在本质上还是起源上,经济学的研究内容都包括工程和伦理两个方面,只是自边际革命以来这两方面内容才开始发生分离,从而形成了两大经济学体系: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分支之间发生了分裂,并逐渐局限于工程学内容的研究。

然而,尽管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局限于私人领域的资源配置问题,它把人的需求局限于在物质层次上,从而把人的行为从社会中孤立出来:但是,这种研究无法揭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无法探究资源的创造问题,也无法理解丰富多样的人类行为。特别是,随着物质生产和消费的逐渐饱和,人类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此时,人类所追求的“经济”之内涵也从物质涵义拓展为一般社会效用。在这种情况下,关注人类福利的经济学就开始出现了相应的调整,经济学和其他学科又出现了合流的趋势,特别是出现了政治经济学“复兴”的趋势。究其原因,经济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类社会的福利,而福利的内含本身是非常广泛的,叶坦就指出:“无论中文还是西文,‘经济’的语源都有人文的内涵,都有治国济民等政治含义蕴于其中……经济与政治以及哲学等都无法分开”。正因如此,在现代学科中,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研究范畴已经很难划分了,并且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重新以“政治经济学”来代替“经济学”。

二、现代经济学的困境及向新政治经济学的回归

自边际革命兴起,以新古典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就逐渐偏盛,而传统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西方则日渐式微。究其原因,古典主义后期以来,西方社会根深蒂固的自然主义思维重新在社会科学中得到复活和壮大。有的学者曾指出,以自然科学的模型为基础的,侧重于搜集资料、寻找相关性并推演出可验证的假设的政治科学的兴起标志着政治哲学的终结。如果说哲学在政治研究中还能发挥一点儿作用的话,它的作用仅限于分析政治话语中词语的运用,并且消除可能会阻碍政治科学之发展的含混语词。当然。由于古典主义后期经济学逐渐集中于对物质财富的研究,而这与自然科学最为接近,从而使得自然主义思维在经济学领域得到了最最明显的反映。事实上,经济学发展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理性预期等学派的兴起,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基本上已经没有哲学的遗痕。问题是,这种自然主义思维真的

能够深刻地揭示社会中发生的各种现象?研究特定内容的经济学范式能够具有长期而普遍的意义吗?赛亚·伯林指出,将政治研究强行塞入自然科学框架之中的企图扭曲并遮蔽了我们在理解政治生活时所不得不加以考虑的许多因素,而且,如果一种实证主义的政治科学实际上最终胜出了,这也并不代表客观性和中立性的胜利,而只是代表了某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化信念的胜利。显然,柏林的评论同样适合于现代经济学:主流经济学强调实证分析和数理模型并不意味着它没有意识形态。

其实,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性目的在于增进人类福利,因而经济学的研究就必须包含了这样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面对着自然物时如何行为,二是人对着他人或社会时如何行为。显然,前一个内容是寻找人类如何最大化地使用自然物的途径,主要集中在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领域以及物质资源的配置方面,需要借鉴自然科学所积累的知识以及运用自然主义的思维;后一个内容是要探究如何充分运用人的理性以实现社会需求的最大化,涉及到人与人的关系领域以及社会资源的配置这一问题,根本上关乎心理学和文化学的知识,需要分析具体环境下人之社会偏好和行为机理。也就是说,经济学不仅是要研究物,更重要的是要研究人。由此可见,主流经济学把研究对象集中在资源配置和物质福利上,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封闭的结果,没有揭示人类福利的全面内涵,也无法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变迁。所以,福山就指出,经济学名称从“政治经济学”到“经济学”的演变实际上反映出作为该学科核心的人类行为模型已经慢慢窄化,因此,“现在的经济理论需要做新古典经济学派反对的事:重新恢复古典经济理论中某些丰富的内涵,探究文化如何以多种重要的形式塑造人类行为的一切层面,其中当然也包括经济行为。”

当然,在新古典主义时期,这种“去伦理化”的抽象化研究也具有特定的适应性、现实性。一方面,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逐渐完善和市场机制的日渐成熟,西方经济学界逐渐出现对现有社会制度进行百般维护的意识形态,因此,经济学就逐渐演化为一门对社会现实中经济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的实证科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也逐渐隐退。正是因为西方主流经济学认同现有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从而就不再考虑社会的改革问题以及制度对人行为的影响,并逐渐把其研究范畴集中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分析上;于是,自边际效用学派兴起之初,经济学就将其研究对象从公共领域扭向了私人领域,并逐渐由一门主要研究国家如何增加财富的学问变成了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学问。另一方面,当时人们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物质需求,而关键或瓶颈的生产要素也是物质资本;同时,在资本主义经济还

处于持续发展的时期,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也在各种压力下进行不断的调整,从而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还不突出。正是由于自然是被动的,工具理性也是单向的,因而根植于自然主义思维的经济人就比较适用这一状况。事实上,即使20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了大危机,解决的主要途径还是通过投资来扩大需求,这些都是停留在如何配置或创造物质资源的问题,处理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正因如此,主流经济学偏好于在系列假设前提下进行技术分析,讨论的是消费者如何取得最大效用、厂商如何取得最大利润等个人行为,而不是关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同时,在自然主义思维的支配下,主流经济学认为,通过市场机制和完全竞争能够调节经济,从而实现既定资源的有效配置。

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物质资本的积累日趋饱和,经济学所处理的对象就逐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而导致传统的工具理性思维越来越不相适应新的要求。一方面,随着物质资本积累的日益丰富,财富创造所需要的关键或瓶颈生产要素已逐渐从物质资本转到了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显然,这些新型的社会性资本的使用必然会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不再是像新古典经济学所想象的那样可以基于工具理性加以任意配置,而是需要激发人力资本主体的能动性。另一方面,随着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人类的需求也逐渐从物质领域转向更为广泛的非经济领域。从而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显然,非物质的需求往往涉及到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使得人类的需求不再是生理的而是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人们更加重视由人们互动所形成的联合理性和社会理性,而不是源于人处理自然的单向理性和个体理性。正因为随着生产要素和人类需求的转换。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开始涉及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领域,有关人类互动行为的研究在经济学理论的构建中也日益重要。这样,经济学就逐渐演化成了研究理性人如何行为的学科,这促使了博弈论和激励理论这类新学科、新工具的产生。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学重新从人对物进行配置的私人领域逐渐向涉及人与人互动关系的公共领域复归了,此时就出现了经济学向政治经济学回归的内在要求。

其实,经济现象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其他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同样,其他传统的非经济领域的行为也往往是由于“经济”行为的结果。因此,韦伯说:“一方面,‘经济’现象的范围是一个易变的、无法清晰界定的范围;另一方面,一个现象的‘经济’方面当然决不仅仅是‘受经济制约的’或者仅仅是‘起经济作用的’;一个现象只是就我们的兴趣专注于为生存而进行的物质斗争所具有的意义而言,或者说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获得了一个‘经济’现象的性质”。事实上,“典型经济的动机——即在其对我们来说重要的特性方面与那个基本事实密切相关的动机——在一种完全非物质的需求的满足与有限的外部条件的运用相联系的地方,到处都在起作用。因此,它们的力量不仅到处决定和改变满足的形式,而且也决定和改变最内在方式的文化需求的内容。受‘物质’利益支配的社会关系、制度和人群的划分的间接影响,毫无例外地扩及到所有的文化领域,直至审美情感和宗教的最细微的差别……是‘受经济制约的’。另一方面,一种历史地既定文化的所有生活现象和生活条件的总体,影响到物质需求的形成,影响到满足的方式,影响到物质利益集团的构成,影响到其权力手段的类型,从而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进程’……成为‘经济相关的’。”

然而,由于工程学内容和伦理学内容的分离,现代主流经济学开始片面强调抽象化研究,逐渐走上了数理的道路,最终成为一些人士的智力游戏,使经济理论与现实越来越相脱节。但作为一门具有非常强现实性的致用之学,经济学是不可能长久脱离实际的,它必须关注如何处理和应对各种经济问题。显然,这也是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特色,也是那些经济学大师的重要特征。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自重商主义逐渐专注于经济问题的思考以及斯密开创出经济科学或经济学体系开始,西方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努力用经济理论来解决形形色色的公共政策问题,他们对那些脱离具体政策的经济学往往缺乏兴趣。例如,斯密的《国富论》和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都是针对当时重商主义措施和极端乐观主义而分别进行的政策探讨,李嘉图则热衷于与马尔萨斯等人争论当时的谷物法和济贫法。正因如此,经济学发展路向在于它能否真正解决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问题。当然,实际中的经济活动必然与社会关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要解决具体的社会经济问题就必须充分吸收其他领域的知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就是人的行为及其产生的社会现象,而经济现象本质上是公共性的,因而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应该在公共领域而不是”发财致富”的私人领域。

可见,正是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在市场出清的假设条件下过分关注经济学的私人性,结果就无法解决人类社会不断重复的经济危机,为此,凯恩斯创立了的宏观经济学重新关注了财富(收入)的创造,并且重新将经济学拉回到公共领域的范畴。然而,由于凯恩斯经济学主要是源于应对特定经济萧条危机,主要靠粗放式物质资本的投入(消费或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从而也无法为维持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正因如此,在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所引发的凯恩斯主义革命和60~70年代滞胀所促动的理性预期革命之后,西方经济学就开始逐步向着流派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有的甚至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主流研究路线。此时,主流的凯恩斯经济学本身分成了几个相对争论的流派,被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视为异端的政治经济学又重新引起人们的注目。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社会正日益重新成为一个重要的思潮或流派,且不说政治经济学是激进主义学术的基石,即使主流经济学家,如西蒙、布坎南、森乃至威廉姆森等都将政治经济学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实际上,政治经济学一词仍然是经济学界的基本术语,它与发展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一般而言,目前西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基本方向:一是以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等为主要内容的所谓的新政治经济学;一是探究具体社会关系之下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契合的新兴交叉科学。

三、新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取向及其基本特征

就西方近来盛行的“新政治经济学”而言,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斯所开创的新制度经济学,它是指“一定政治与经济制度背景下的理性决策研究”,强调经济与制度之间的互动,是对新古典经济学中考虑因素的某种补充和修正,并主要体现为文化伦理等非正式制度以及法制等正式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影转贴于 响;二是布坎南等开创的公共选择学派,它将研究对象和课题集中在传统政治学的领域,如选举问题、集体决策问题、政治交易问题、政党轮替中的政治周期问题等,尤其集中在宪法制度形成的层次上,是“经济分析工具在政治领域的应用和延伸”,即是对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研究对象的拓延。显然,这两个分支具有共同的特点:都是将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论和分析框架运用到制度和政治领域,涉及“大众之事”的运行分析。由于它们形成了不同于马克思主义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范式,因而常常被冠以“新政治经济学”的名称。

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新政治经济学也可以看成是向古典政治经济学回归,这可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者,新制度经济学派关注国家制度对经济的影响,这是经济的政治分析,是早期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涵;公共选择学派强调经济行为对政治制度的影响,这是政治的经济分析。二者,尽管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经济学都强调社会制度对经济的影响并基于成本一收益框架来分析制度的形成和演变,但似乎都没有拓延到更广泛的人类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分析;同时,它们主要是将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运用到制度和政治领域,而没有分析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下的人类行为。正因如此,经济思维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思维在此领域并没有形成有机的结合,没有形成一个政治和经济互动的理论体系,甚至反而将政治经济学的内涵和外延更加狭窄化了。例如,M.鲍曼就指出:在“法律的经济学分析”的“标题下进行的研究大部分同法律制度产生与存在的经验条件的社会学问题没有任何关系或只有极少关系。通常并不涉及法律制度的解释,而是涉及对其所作的评价及其功能。人们研究的是在所有参与者理性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哪些法律制度和调节是有利和有益的”。。

因此,目前西方流行的新政治经济学主要还是专注于经济学研究内容的一个方面:工程学内容,或者仅仅是对工程学内容的表面修正。例如,布坎南就写道:“个人,不论是独自还是集体地都要对经济资源的利益作出决定,人们至少可以以两种身份这样做:首先,在有组织的市场中作为商品和服务的买者(或卖者);其次,通过有组织的政治过程作为商品和服务的买者(或卖者)……经济学家,尤其是英美经济学家很少花费时间和精力解释第二种决策过程的个体行为。集体决策中的个体参与一直没有得到透彻的分析,分散的私人选择是如何结合在一起产生出‘社会’或‘集体’结果的,也一直没有得到认真而严肃的研究。”正因如此,方兴未艾的新政治经济学还处于初级的不成熟阶段,甚至还没有形成对新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统一定义,更不用说对研究范畴和理论体系的一致了。例如,森就认为,尽管新制度经济学在其理论分析中引入了交易费用变量并进而探究了市场运行的制度安排,但是,由于他们只考察了制度的效率维度而从未考虑制度的伦理维度,这导致了科斯世界所反照出来的理论图景与人类生活世界的真实情形仍然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尽管新政治经济学试图使经济学研究与现实更为贴近,但韦森却认为:“科斯世界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模型一样,仍然是一种抽象的理论模型”。

其实,人是政治的动物也是社会的动物,政治经济学的“政治”一词并不是传统理解的“政府管理”之义,而是指有关对大众之事的管理;同时,任何大众之事必然涉及到具体的社会关系的调整,从而政治经济学也就是指具体社会关系中的经济学,研究的是真实社会关系中人的行为。正因如此,恩格斯就曾指出,“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这个历史也就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历史演化中观察社会规律,而离开历史思维的抽象化分析根本就无法真正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同样,按照韦伯的看法,社会学是指“一门试图说明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由此而对这一行为的过程和作用做出因果解释的科学”;而且,这里的社会行为就是指“根据行为者所赋加的意向而与他人行为有关,并在其过程中针对他人行为的一类行动”。。显然,就这一点而言,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行为对象以及思路是与社会学有很多共同之处的。事实上,早先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者几乎都是社会科学各领域的通家,他们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往往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更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例如,马克思就是如此,他既是经济学家,又是社会学家、哲学家、法学家、历史学家,甚至伦理学家和人类学家。

为此,目前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社会发展的另一路径是沿着马克思所开辟的道路,更全面地综合了社会、心理、政治、文化等各种社会学科,从而形成一个交叉性学科,并以此来广泛分析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协调发展。冯克利就指出,在帕斯卡、斯宾诺莎、笛卡尔和康德的眼里,“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严格的学科分工,是一种十分荒谬的做法;专业化对于我们是学有所成的前提,而对他们,却是有碍于充分理解这个世界的一道樊篱,因此他们要尽力打破知识体系壁垒分明的界线”。当然,根据结合的重点不同,基于具体社会关系的政治经济学也常常被冠以不同的名称,如政治经济学、社会经济学、人本主义经济学、伦理经济学或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等;其中,激进政治经济学或者新左派政治经济学是这一方向的重要分支,也是涉猎最广的分支。显然,根据上面的理解,这个思路代表了研究具体社会关系中人之行为的“政治经济学”的真正方向,体现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经济行为中人与人关系的根本要求,因而蕴含了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方向和广阔前景。

然而。由于构建一个契合理论的广泛性和复杂性,该方向迄今为止的研究和分析还是零碎的,而且,该方向的文献主要是结构性的而没有形成自己的统一理论体系,尤其是其中的一些观点往往缺乏微观的分析基础。因此,尽管这一方向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但却也一直处于非主流的批判者地位;而且,这种状况不仅体现在西方社会,在当前的中国,有关交叉学科方面的研究也是微乎其微。辜鸿铭在比较传统的东西方教育时曾指出,西洋人人学读书所学的目的一则日知识,再则日知识,三则日知识,而中国人人学读书所学的是君子之道。然而,就目前经济学的现状而言似乎完全反了过来:在西方学术界越来越强调学科的交叉和知识的广博的同时,中国却在一味盲目模仿西方所谓主流经济学的功利主义“知识”,而将人文性的内容全然遗弃了。究其原因,在于目前的学术气氛越来越为一些肤浅的海归学者所主导,这些“海归派的经济学家大都是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模子训练出来的,并且在国外或者没有、或者有较短的教学和研究经历,因而对非主流的东西看得不多”。而且,即使国内那些控制政治经济学话语权的人士在推动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也往往是试图借用西方经济学中的形式,试图用数理来装扮马克思提出的理论观点以使它显得更为科学客转贴于 观。于是,就不断出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工程这样的研究课题,似乎一冠以“工程”之名就成为科学了。显然,这些做法完全扭曲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本质特点,没有真正重视它对事物本质的关注以及探究的途径,从而不但误解了它的精髓所在,而且抹杀了它的批判性精神;相反,却形式主义地模仿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皮”而利用数学符号把政治经济学装扮成一门工艺学。

可见,随着对经济学理论现实性要求的出现,西方学术界出现的各种政治经济学思潮,它们各有利弊并相互补充,从而有助于更全面的经济学体系之建立。例如,布罗姆利就在反思科斯、德姆塞茨、波斯纳等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社会中利益矛盾和市场效率背后的动态收入分配问题。他认为:“斯密强调的是确立具有激励性的权利的重要性,而马克思集中关注的是对经济活动产生的经济剩余的控制”。为此,他试图将斯密和马克思两者的分析结合起来,并又充分借鉴了新制度主义的分析工具。程恩富和张建伟认为,新制度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发展作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回到“古典”去,将西方主流经济学遗失的“人的主体性”纳入到理论分析体系中来;第二,关注现实,引入交易费用,摆脱主流经济理论完全竞争的理论“乌托邦”;第三,将制度经济学注入科学性、严密性。显然,我们从制度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中能够看到“新政治经济学”的曙光。正如程恩富和张建伟指出的“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主流经济学之间在分析方法或理论渊源上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将其作为桥梁和纽带把三者综合在一起,催生出新政治经济学。”当然,我们必须意识到,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特点就是在一个整体协作系统下探究人的行为以及社会发展的途径,因此它不能像新古典经济学那样单纯地研究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把提高经济效率、合理利用资源、加速经济发展都看成是人与物质间的关系。如果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认知必然是静态的,仅仅看到事物的表面而无法深入到本质。

四、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前面指出,经济学本身就包含了工程学和伦理学两方面的内容,不但经济学的鼻祖斯密对经济行为的分析是建立在内化了具体社会伦理的人性假设之上;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也早就指出,“道德的力量也是包括在经济学家必须考虑的那些力量之内的。”正因如此,早期的经济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本身是统一的,它们的分裂只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物质偏盛的结果,是经济学逐渐集中于物质经济的研究,特别是随着学科的分化,经济学越来越走上抽象化研究之路的结果。事实上,尽管人不是抽象的原子而是具有丰富社会性的生命体,从而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其自主性,但是,新古典经济学为了便于对个体展开分析,片面地将人类行为的经济动机与其他行为动机分裂开来,从而将经济学从其他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在一个极端抽象的理性概念上分析经济现象。譬如,巴斯夏就写道:“倘若社会只是人的一种发明,而人只是一种没有生命的物质,卢梭曾说,它的感情和意志、活动和生命应该由天才的人物赋予,那就不会有政治经济学,而只能有一些数量不确定的可能的和随意的安排。”显然,正是新古典经济学把人从具体环境中抽象出来,其所设立的经济人假设变成了没有血肉的骷髅,因而“政治经济学”一词也被“经济学”所取代了。

然而,随着人类需求重新朝多元化方面发展,人们所理解的“经济”一词又有了新的变化,它不再停留在新古典时期的“物质”或“金钱”的涵义上,而是进一步扩展为更为广泛的“效用”的意义。显然,追求效用问题不但与更为广泛的人类需求联系在一起,因而追求效用的“经济”行为与其他“非经济”行为是分不开的。这意味着,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越来越无法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相分离,从而经济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都产生了重新契合的内在动力。霍尔瓦特就写道:“随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出现,社会和政治的内容被剔除了,后来就只有纯粹的经济学了。此后不久,纯经济学日益成为与现实世界经济决策或解决实际问题无关的模型建造。只是在最近,古典的政治一经济方法和经济社会学一起,再度令西方产生兴趣”。事实上,主流经济学强调基于供求的市场交换,但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建立在一定伦理基础之上;而这种伦理包含了人性的两个方面:理性和情感,因为人类的理性本来就不是冷酷和不带情感的理性。因此,尽管新古典经济学确实曾基于抽象的理性对人的物质追求行为进行分析,但却越来越难以分析人类的非物质性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开始把人的行为重新置于具体社会关系中进行分析,从而导致了政治经济学的复兴之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学理论危机的日益显现以及经济学思想的日趋苍白,这种取向有加速的趋势。汪丁丁写道:“从2000年到现在,西方学者终于发现了。‘情’和‘理’本来就是一回事,本来就是互相纠缠的,根本不可能像萨缪尔森所说的那样把它们一刀切开:这边是完全的理性选择,它解决的是最大化问题;那边是完全的情感冲动,它决定的是社会福利函数……这就是今天西方经济学和社会选择理论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方向”。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随着主流经济学理论危机的凸显,西方经济学界已经察觉了原先研究路线的缺陷并开始试图加以修正;特别是,随着新政治经济学以及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一些经济学家正在试图重新把人类的情感因素纳入以理性为基础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但是,国内一些所谓的主流经济学者却还在学那些已经被抛弃的研究路线以及具体的观点、理论,正如叶航写道的:“我们曾经跟着西方人,鹦鹉学舌地告诉大家‘人都是自私的’。但现在西方人已经走到前面去了,国内许多经济学家还在那里讲经济学不要讲道德、经济学讲道德是‘狗拿耗子’。”究其原因有二:一方面,由于受到西方学术霸权的冲击,近大半个世纪以来国内的独立思索之学术精神日益丧失,近来在海归们的鼓吹下这种学术的被殖民心态尤其严重了;结果,绝大多数青年学子总是力图照搬西方学术界发展出来的研究方式、框架和结论,而这种学问必然是滞后、缺乏活力和创新的,甚至只能是东施效颦而模仿了其中的糟粕。另一方面,要真正探究具体社会关系之下的人之行为,就需要契合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其实,西方经济学界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借鉴其他社会科学分析思路以及具体知识的苗头,社会科学也正在走交叉和契合之路;但是,国内那些所谓的主流经济学者大都是理工科出身,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非常贫乏,对经济学各领域的知识尚且知之不多,更不要说对其他社会科学分支的知识了。

经济学说史也告诉我们,只有具有渊博的知识,才不仅有助于更全面地认知社会经济现象,而且才能提出切实可 行的解决措施,古典经济学家就是如此。例如,正是由于穆勒具有非常渊博的知识。他才得以提出一系列推动社会进步的改革建议,这涉及到教育、福利、工会和妇女等各个领域,并关注长期分配公平等问题。哈德利就写道:“穆勒和斯密都受过哲学方面的训练,而又都对实际事务感兴趣。他们各自都把理论视为影响政治和商业活动的手段;各自在研究人们从事政治和商业活动的动机时,都发现自己的理论使自己具有了比其同事更宽广锐利的眼光。不过,斯密的眼光是预言家式的,而穆勒的眼光则是哲学历史学家式的。斯密不得不为其理论开辟道路,而穆勒面对的听众则已准备好接受其理论,把其理论看作是人类智慧的体现。自斯密时代以来,已有两代英国政治家实施了斯密的理论,这种理论已为诸如坎宁和赫斯基森、科布登和皮尔这样的人开展活动奠定了基础;在立法方面取得的无比辉煌的成就,已证明这种理论是正确的。穆勒的整个一生是在这种进步事业的拥护者当中度过的。他父亲曾是上述第一代政治家的领袖;他本人则曾经在第二代政治家开展的斗争中搏斗厮杀,与这些政治家的政治生命光荣地联系在一起。他曾参加那场伟大的斗争,最终废除了弊端百出的政府救济制度;曾参加那场改革,使整个国家的通货具有了牢固的基础;曾参与确立自由贸易为英国的基本国策;曾参与创建了英国的殖民帝国体系,同世界古往今来的其他殖民体系相比,这一体系从原则上说更为开明,从结果上说更为仁慈。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所面对的便是被这些成就弄得眼花缭乱的读者,读者信赖穆勒一方面是由于他为取得这些成就出了一份力,而更具决定意义的理由则是,他成功地表述的那些思想成了这些政治运动的基础,把这些政治运动纳入了一完整的社会哲学体系。”

正因如此,以斯密、穆勒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一直都在努力把社会公平和市场经济学结合起来,如穆勒的社会政策的思想打上了经济学家的深刻烙印,其改革建议也牢固地扎根于“市场措施”,其著作就是古典经济理论、经济政策和社会哲学的完整论述;而且,也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西方社会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市场制度,从而可以较为充分施展个人的自由。显然,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的现状非常类似于欧洲的古典时期:收入差距不断增大、贫困化日益严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社会制度依旧失范、市场机制还很不健全;因此,也面临着相似的任务,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应该在公共领域而不是“发财致富”个人领域,根本上应该关注整个社会社会福利的提高,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考察人们如何最大化使用既定的资源上。而提高福利又包含了两个层次:一是整个社会福利的增加,二是社会成员福利的改进。前面主要涉及到社会财富的创造和增长,主要是生产技术问题,后者则更关系到应得权利的享有和财富的分配,涉及到社会制度问题。事实上,任何一个社会制度不完善下的经济发展,都不仅仅是一个私人最大化的问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要素投入问题;相反,它根本上关乎公共领域的问题,更主要是一个制度变迁的问题。而且,任何一个社会制度的改良和设计,都不能仅仅是基于力量来决定,任何现实社会制度都不能仅仅一个是博弈均衡,而是包含了对弱势者的关怀和社会正义的关注。

然而,现代主流经济学却不能为社会制度的改革和设计提供有效的指导:一方面,新古典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资源的配置,特别是在个体资源既定情况下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而根本不涉及到资源的创造和人际间的分配;另一方面,即使凯恩斯主义提高了依靠公共政策来促进充分就业,但这种宏观经济学仅仅建立在生产要素的粗放式投入上,根本没有深入剖析财富创造中的劳动有效配置以及生产的协作机理等问题。显然,现代经济学这些方面的缺失恰恰可以从古典经济学中吸取营养:一方面,古典经济学则不但重视社会财富的创造,并由此展开对生产机理的深入分析,重视人类社会中的分工和协调;另一方面,古典经济学也非常关注个体福利的提高,认识到即使社会财富增长了也并不意味着个体福利的改善,这涉及到财富的分配和应得权利的界定问题,这更为适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当今中国之情形。其实,古典经济学家大多认识到,即使财富增长很快但分配极不平均,那么由于社会的不和谐而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福利的下降;这不但不是帕雷托改进,而且,即使是那些富裕阶层,其福利也会受到抑制,因为他们需要时刻提防贫困阶层的反抗。为此,古典经济学家关注的根本问题是社会制度的改良,他们一直在为把社会公平和市场经济学相结合而努力;也正是在古典经济学家的大力努力下,西方社会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市场制度,从而最终转变到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上来。为此,笔者强烈主张,中国经济学在吸收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出来的分析工具和检验手段的基础之上,应该更多地借鉴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思维,中国经济学应该向重视公共领域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回归!

事实上,如果说西方学者由于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而很少关注公共领域的问题,但这理所当然应该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者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因为经济学本身就是由“问题意识”所促发的,如程恩富和张建伟指出的,现实总是不断地对固有经济学范式提出挑战,从而推动经济学理论的动态演进(包括范式转换),形成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现实问题之间的叩问与解答。例如,正是由于森、迪克西特等出生于欠发达的印度,深刻了解社会各种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巨大影响,而西方经济学却越来越注重于逻辑推理方面,因而他们对越来越抽象的主流经济学的适用性提出了强烈的质疑。譬如,森指出,基于功利主义的主流经济学或主流福利经济学存在两个明显的不足:一是忽略分配,假如两个状态具有相等的总福利水平,A状态下甲占了99%,而其余人分享1%,B状态下所有人平均分享总福利,那么如何评价两种状态的优劣?二是忽视权利、自由以及其他因素,因为权利、自由只是简洁地、按其对福利的影响程度而进入福利测度的,因而又如何处理“幸福的奴隶”和“不幸福的自由人”呢?为此,森结合经济学和哲学的工具,在重大经济学问题讨论中重建了伦理层面,重新把经济学和伦理学结合起来,对社会选择理论、福利和分配以及贫困化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从而再次把经济学引向了古典经济学。

随着主流的象牙塔经济学的弊端日益凸显,西方学术界的反思风气也已经逐渐兴起,当前社会科学各分支之间的交流也在逐渐增多,也有越来越多其他学科的理论开始渗入到经济学的分析之中。在国内,“问题意识”在经济学家群体中也产生了积极反应,甚至出现了经济学范式危机。程恩富和张建伟认为:“它标志着中国经济学家的工作从理论引进、模仿的自在方式到理论创新的自觉或自为方式的转变,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学家对教条主义的摒弃和主体意识的 觉醒”。然而,尽管西方学术界也出现了森这种对主流经济学进行反思并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学者,但由于西方学者总体上都是从它们所处的环境出发,从而没有深入探究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仍旧被西方学者所主导。迄今为止,经济学主动与其他社会科学进行交融和契合的取向还只是个开头,还局限于一些比较狭窄的范围之内,而主流经济学还在热衷于数量化的经济模型构建。特别是,国内的那些“主流”经济学者依旧为西方的主流倾向所牵引,不但没有充分重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取向以及当前的回归苗头,反而极端化地壮大西方的主流经济学,把西方的“主流”宣扬成“唯一”准确的方向,导致了国内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甚至进一步恶化了国内现状。事实上,正是由于国内那一群“主流”经济学家越来越狭隘和片面,从而也就不愿意花少许的精力去读一读斯密、穆勒等人的著作;相反,却片面地接受那种建立在相对健全的市场机制之上的当前主流经济学,并把它极端地应用到类似于古典主义时期的中国社会的现实中,结果就造成了诸多非常严重的问题。

可见,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特定的背景,是西方社会经历了古典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发展下的产物,因而它在提供一种成熟的市场制度运作的参照系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就当前国内的现状而言,现代经济学的许多理论前提是不存在的,因而其理论的解释力必然会大打折扣。事实上,由现实经济问题积累而成的经验事实是检验现代主流经济学理论在中国应用的标尺,而显然,这些经验事实至少在许多方面已经证伪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假说。正因如此,我们不能盲目地照搬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基本理论,相反,需要重新探索适合当前我国国情的经济学。一般地,中国经济学范式的构建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学必须关注儒家传统的文化伦理,要将积极理论建立在中国人的行为机理之上;二是中国经济学还应该关注当今的国内现实问题,要关心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环境下的社会异化、分配不公、外部负差效应严重、福利畸形化等问题。为此,我们就需要充分把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契合起来,以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市场经济的种种缺陷,探究当代的市场经济和社会公平相结合的方式。这就需要向古典政治经济学回归。

五、简短结语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任何一个经济现象都必然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因而经济学必须探究内在于经济现象中的“人”的因素。正因如此,现代主流经济学必然会向政治经济学回归,经济学必须重新关注公共领域的问题,重新关注具体社会中人的理性问题。其实,从经济学学说史的发展来看,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政治经济学都是全部经济学的历史名称;而且,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也不是什么截然对立的,两者只是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以及由此带来了研究方法上的一些差异。基于对经济学性质的理解,西方经济学界也往往存在两种基本的分析思路:一是注重哲学思辨,二是主张数理实证。前者为当前的政治经济学派别所注重,后者则为现代主流经济学所推崇。即使如此,西方目前依然有许多主流的学者也愿意将自己的研究称为政治经济学,而批判那种象牙塔里的数字游戏。当然,尽管国内也出现了一些学科交融的苗头,但掌握话语权的两派人士却往往强调它们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形成相互对立的两大学科体系。其实,如果真心求学问的话,本该奉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更不要说这两个分支本身都存在非常严重的片面性。一方面,新古典的主流经济学因抛弃了伦理学内容而使得其研究出发点越来越与现实相脱节,缺乏从人类基于互动而产生的社会性来探讨人类行为的微观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尽管考虑了行为的社会关系,但却因将主要精力放在生产关系甚至财产关系方面而同样缺少对人类的微观行为机理的研究。因此,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更完整的经济学科,这也意味着,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更体现了一种互补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方向第5篇

公共选择理论家们运用经济学方法对民主政治做了大量的研究,对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然而他们很少研究独裁政治。在人类历史中,独裁政治远远比民主政治普遍,人类在绝大多数时期都生活在独裁政治中,而不是生活在民主政治中。而且即使到今天,有的国家虽然已经走上了民主化的道路,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高度民主的理想还不会实现。可以预测到,在将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独裁政治仍然不会绝迹。

西方学者中运用经济学方法系统地研究独裁政治的主要有塔洛克和温特罗布。塔洛克的《独裁政治》出版于1987年,温特罗布的《独裁的政治经济学》出版于1998年。这两本书都还没有中文版本,所以中国学者对它们还不是很了解。在塔洛克和温特罗布之外,有一部分公共选择理论家专门而深入地研究了独裁政治中的一种特有现象——革命。(注:See O Kane,Rosemary H.T.,(ed.),Revolution:Critical concepts in political science,Volume Ⅱ,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0,Introduction to sections and parts,Volume Ⅱ;Silver,Morris."Political

revolution and repression:an economic approach",Public Choice,17(Spring 1974),63-71;Skocpol,Theda,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Russia,

and Chin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Taylor,Morris,"Rationality and

revolutionary collective action",in Taylor,Morris,(ed.),Rationality and revolu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Muller,.

Edward N.and Opp,Karl-Dieter,"Rational choice and rebellious collective action",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80(2)(June)1986,471-87;Lichbach,Mark I."What makes rational peasants revolutionary?Dilemma,paradox and irony in peasant collective action",World Politics,46(April 1994),383-418;Goldstone,Jack A,"Is revolution individually rational?Groups and individuals in revolutionary collective action",Rationality and society,6(1)(January 1994),139-66.)如果说,塔洛克的《独裁政治》和温特罗布的《独裁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独裁政治中统治者的政治行为,那么可以说,部分公共选择理论家对于革命问题的专题探讨则主要研究了独裁政治中子民(注:李慎之认为,说中国老百姓是“臣民”仍然不够确切,而说“子民”好些,笔者接受这种看法。见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4期。)的政治行为、独裁统治者在“体制外”的竞争者的政治行为。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将不介绍公共选择理论中的革命理论,而只介绍塔洛克和温特罗布关于独裁政治的经济学理论。

二、塔洛克的《独裁政治》

在《独裁政治》一书中,塔洛克说,自从马基雅维利以来,再也没有对于独裁政治的科学分析了。[1](P1)作者意在填补这项空白,对于独裁政府进行一种连贯的研究,该研究的重点放在其内部机制上,而不是独裁政府的政策上。

(一)独裁者的目标

作者认为,各种类型的独裁者或君主的目标可以合理地描述为(1)先是获得权力,(2)抓住权力,(3)获得占有权力的某种享受。虽然创造一个帝国可以列在第三个目标之下,但多数独裁者似乎一旦执政就满足于追求权力的稳固和奢华的生活水准。独裁者为什么要追求权力呢?他想用权力做什么?独裁者可以大大地满足其愿望,其权力有两种用途:一种是提高生活水平;另一种是实施他认为好的政策。不过,一般来说,独裁者对于政策没有很强的偏好,各个独裁者的政策命令都会差不多,甚至与民主的立法机构的政策相似。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一个长期在位的独裁者来检验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当发现其政策不够明智时,他是否还会坚持它们。由于独裁者对于多数政策没有很强的偏好,由导致的独裁者的更替也通常不会带来政策的剧变。成功地隐退的独裁者多数都很有钱,但不是巨富。

(二)独裁者面临的威胁

独裁者基本上是不安全的。他面对三个威胁:一个来自其政权中的高级官僚;一个来自外国干涉;最后一个来自群众暴动。不过,真正的群众暴动极少发生,除非独裁者不能调动其军队了。

大多数被的独裁者是被其高阶官员的,不是被群众起义的。军队的军事成就容易激发其将军产生现有独裁者的野心。军队力量越强大,国家越易于保存,然而其独裁者被的机会也越大。独裁者的军事力量越强大,他遭到外国力量的可能性就越小。经常更换军官和人员编制、把军队交给委员会集体领导都可以减少其独裁者的可能性。企图和取代独裁者的风险极大,一般不会有人冒这一风险的。一般来说,取代独裁者的人首先是爬到政府高位,然后,当机会来临时他才会现有的独裁者。高阶官员之间的密谋活动很少能够顺利发展,而之后的执政团体最后会浓缩到由一个人独裁。

独裁者一般不会自动隐退,他们会执政到死,即使身患沉疴。当独裁者指定一个正式接班人时,他通常会废除这个人,因为他怀疑这个人。这一点可以这样检验:看看被指定的接班人能否(即使是短期地)保持其职位。大多数独裁者在位期间不会指定正式的接班人。要统计被儿子或其他接班人谋杀的独裁者人数是很困难的,因为谋杀者容易掩盖真相,但是,仔细的历史研究应该能够把这个数字弄清楚。作者的假说是,独裁者最通常的死因就是被谋杀。

(三)独裁统治下的子民

塔洛克转述了休谟的如下看法:一个统治者可以使用他的警察和军队的力量统治人民,但是他无法使用这一力量统治警察和军队;统治依靠观念。休谟没有阐明是什么观念,塔洛克补充道:独裁者要努力让其周围的人们知道的观念,不是他是个好人,而是,如果你们反对我,我将胜利。[1](P21)

但是,为什么在一些情况下,合法性真的存在?也就是说,当一个公民支持政府所能够获得的收益小于不支持政府所能够 获得的收益时,为什么他还是支持政府?合法性是指一部分人认为,其政府将会胜利(所以不反对它),这与某种神圣秩序无关。问题在于人们如何得到这一合法性的认识,独裁者如何鼓励这一认识。然而,这一问题也不太重要,因为对于独裁者的主要威胁并不是来自受合法性影响的普通百姓,而是来自高级官僚,而他们受合法性的影响不大。合法性对于独裁者是有帮助的,但是他在掌权初期得不到它,掌权时间长久之后自然能够得到它。尽管它有帮助,但是它不稳定。所以,塔洛克认为,相对而言,意识形态对于独裁控制和合法性问题来说不是那么重要。[1](P107)

真正的群众起义是很少的。本书有一个假说,即所谓的群众起义其实是政府内部的分裂,其中拥有较多群众的一方将获胜。真正卷入独裁者活动的人是很少的,肯定少于人口的多数;很可能比人口的2%或3%还少。任何人们(除非是政府高阶官员)政府的密谋很少有机会成功。使独裁者免于被的人或组织通常能够得到物质上的奖赏,但是其权力会削弱。

为什么极少发生群众暴动?其回答是一个经济学关于公共物品的老式观点。对于一个理性的百姓来说,他参加革命将付出较大的私人成本,而且,他一个人的参加对于革命成功与否也没有多大的影响;革命的好处将被全体人民享受,他不过是享受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已,而且,假设他保持中立,这种好处也少不了他的。[3](PP63-64)也有少数人似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从事革命,尤其是一些宗教信徒们,但是,他们的宗教可能告诉他们,如果他参加革命,他在来世能够拥有22个美丽的姨太太,或者受到上帝的格外青睐。总的来说,愿意为他人牺牲自己生命的革命者是极少的。许多公民似乎默认受某个独裁者的统治,即使他们较倾心于一种民主体制时也是如此。民主制和独裁制都能生存下去,也许较多地是出自公民的冷漠所培养起来的惯性,而不是它们先天的优越性。从一种制度向另一种制度转变的最通常的原因是,被一种外部力量所击败,这种力量强制性地改变政府结构。

(四)塔洛克的自我评价

塔洛克对于自己的贡献和缺陷有清醒的认识。他认为,自己的贡献在于,以一种比较一致连贯的途径或方法研究非民主政治的内部运行机制,而不是独裁政府所采取的政策等等。同时,他承认《独裁政治》一书的缺陷在于(1)大量的推理方式是归纳推理,这削弱了该书的逻辑性、完整性;(2)研究还比较肤浅。

三、温特罗布的《独裁的政治经济学》

温特罗布的《独裁的政治经济学》在发展独裁政治的经济学理论方面取得了较高的理论成就,表现为:第一,在公共选择理论家塔洛克之后,进一步贯彻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逻辑和方法,来研究独裁政治。第二,温特罗布将其理论高度形式化和体系化,克服了塔洛克的毛病。由于温特罗布的著作除了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政治行为之外,还研究了政治对经济政策、经济绩效的影响,并且做了一些规范研究。

(一)全书要探讨的问题以及重要结论

本书研究的问题是:独裁者主要使用什么工具来保持权力?是什么决定着一个政权的压迫性?政权的经济绩效、政治力量怎样影响政权的压迫程度?什么经济、政治条件影响着威权政权的稳定或不稳定?独裁政权比民主政权更能促进经济增长吗?它们较少受到寻租或再分配的压力吗?引入自由市场是否必然地导致独裁的衰落?什么因素导致民主的灭亡和独裁的兴起?民族主义如何兴起?独裁者如何、为什么促进它?政权犯罪时,其执行官员有什么责任?

作者的重要观点可以极为简单地总结如下。第一,为保持其权力,独裁者可用的全部策略可以分为两类:压迫和购买忠诚。要购买一部分人的忠诚,就需要给他们格外多付好处,这些好处只能从另外的人群那里剥夺而来,对于这另外的群体,独裁者所采取的策略主要就是压迫了。第二,独裁政治是否比民主政治更加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效率?没有简单的回答,因为独裁政治下的经济体制各不相同。独裁政府确实比民主政府更有办好事或坏事的能力;另一方面,其再分配倾向(也就是把财富从一部分人转给另一部分人)也更强。那种将财富再分配给工人的独裁政治不利于经济增长;而降低劳方工资水平,保护资方利益的独裁政治能够刺激经济增长,并且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劳方。第三,如果西方民主政府以减少独裁政府对其人民的压迫为唯一目的,那么,它对独裁政府的外交政策的基石就应该是:援助独裁政府或者和他们做贸易,但是一定要附加改善人权的条件。[2](P346)第四,谁对独裁政府的罪行负责?作者认为独裁政府官僚机器中的官僚要对其所执行的罪行负责,其理由和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理由(注:Arendt,Hannah.Eichmann in Jerusalem: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Rev.ed).New York:Penguin,1976.汉娜·阿伦特在她的这一富有争议的著作中论证说,纳粹官僚艾奇曼所作所为的真正祸害是官僚机器的浅薄,它让怪物看似平常——艾奇曼的没有头脑的平庸。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无知无识是不是政治祸害的某种必要条件,或者,积极开动人的脑筋是否真能使我们不去干坏事?阿伦特认为艾奇曼有罪,艾奇曼虽然是官僚机器中的一个小齿轮,但是该机器的行动的穷凶极恶性质使得小齿轮也要对罪行负责。阿伦特的论证是以通常的官僚理论为依据的,这和温特罗布的论证不一样。)不一致。温特罗布的理由是,这些官僚是理性的经济人,不是没有头脑的平庸人,他们的行动依据是向独裁统治者效忠和争宠。[2](PP347-348)

(二)独裁者的策略

独裁者可用的全部策略可以分为两类:压迫和购买忠诚。[2](P33)“压迫”指的是实施种种限制:限制公民批评政府的权利,限制出版自由,限制反对党反对政府的权利,或者,就像极权主义政府所做的那样,裸地禁止集会、结社、组织政党反对政府。这些限制的实施必然伴随着对人民的监控、对不服从行为的制裁。种种独裁的共同特点是:存在着政治警察力量,对表达反对政府的意见的行为、特别是组织反对政府的行为予以极其严厉的制裁。压迫是解决或缓慢独裁者的困境的一个方法。由压迫引起的问题可以用几种办法来对付:更多的压迫;给安全力量多付钱财;设置几种安全力量,使它们处于竞争状态,因而处于一种恐惧的状态。积聚权力的另一条途径是积聚政治忠诚,政治租金的分发能够起到激发忠诚的作用。“忠诚”被定义为个人对组织或制度的长期的归属或依附。对于一个典型的公民来说,对政府或政府的反对者的忠诚是一笔资本资产,公民积累这笔资产的目的是促进其与忠诚对象的政治交换。[2](P48)公民考虑的是忠诚的回报率和风险,当公民反对政府时,他实质上是把忠诚提供给政府的某个反对者,该反对者意欲提供另外的政策。

参加政治交换的主体是哪些人呢?温特罗布只说明了一方是独裁者,另一方是公民和利益集团;[2](PP48-49)他没有说明清楚这里的“公民”是否包括了全部子民,根据独裁者购买忠诚的主要方式(分发政治租金)来看,参与政治交换的公民只是公民中的一部分,而独裁者给予另一部分公民的东西似乎只有压迫。

压迫和忠诚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它们都要耗费独裁者的资源,所以独裁者有一个“权衡”的问题;它们也不是相互独立的,压迫的程度影响着忠诚的提供。压迫增加时,公民若不忠诚于政府,其风险会增加,而相应的回报会减少。结果,在一个典型的公民看来,反对政府就不是那么吸引人了,而与独裁者或其代表做“交换”就更有吸引力一些。这种“替代效应”意味着,忠诚的供给与压迫程度是正比例的关系。然而,“收入效应”起着相反的作用。压迫增加时,或者要增加个人成为制裁的牺牲品的可能性,或者要增加制裁的范围,这会减少个人的财富,即使他或她是忠诚于政权的。只要公民在政治忠诚上所投入的是一般意义上的财富,压迫的增加就会减少独裁政权从公民的忠诚中所能获得的财富,政权的反对派从其支持者的忠诚中所能获得的财富也同样会减少。

(三)独裁政治的一般模型

温特罗布先论述了四类具体独裁政府的政治压迫和忠诚的均衡模型,然后论述一个更加一般的独裁政府模型,前面四类具体模型可以从后面的一般模型中推导出来。而要理解他的理论,最好是从其一般模型开始。

独裁者的目标是使其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效用包括个人消费(C)和权力(π):U=U(π,C)。独裁者获得和保持其权力π,需要花费预算(B),使用它们的过程 也就是将资源(简化的说法是金钱)转化为权力的过程。如果独裁者的金钱B无限多,那么其权力π将没有止境。但是,他的钱又是通过使用权力获得的。独裁者的权力和金钱所受到的限制必然是同时决定的:在某一均衡点E[*]上,独裁者拥有权力π[*]和预算B[*]。

(四)四类具体的独裁政府

独裁者会如何分配其预算B[*]呢?首先,独裁者要确定自己想要更多的权力呢,还是要更多的个人消费。这一步要确定其个人消费额。其次,独裁者要将(B-C)部分的预算资源分配到其获得和保持权力的两类手段上去,即分配到压迫和购买忠诚上去,他的最佳策略是,使得用于压迫和忠诚上的资源的边际产出(权力)率相等。

如果独裁者对个人消费的偏好强于对权力的偏好,那么,他可能满足于刚好能够维持统治的最小权力,而将省下的资源用于个人消费。这样,压迫和忠诚都少,该类独裁政府被温特罗布称为“廉价独裁”。真正慈善的独裁者,例如作者谈到的罗马皇帝马库斯·奥里流斯,以荣誉为至上原则,真心关心子民福利,他能够获得很多的忠诚,而压迫又低,这样的独裁政体被温特罗布称为timocracy,该词在柏拉图那里是“以荣誉至上为原则的政体”的意思,这里意译为“慈善独裁”。

如果独裁者对权力的偏好强于对个人消费的偏好,那么,他的花费较多的钱在压迫(R)和购买忠诚(L)上。又假如独裁者控制了传播媒体,能够使用思想灌输和压迫机构,那么,压迫价格就比较低,投入一定成本进行压迫,就能产生更多的权力。这时的政府会有较严厉的压迫(R),该独裁政府就是暴政。假如独裁者不仅如此,而且还能够创造或利用发达的、先进的或现代的政治组织形式,例如政党,那么,他花费较少的资源就能够购买到较多的忠诚,那么,这时的政府不仅有严厉的压迫(R),而且有较多的忠诚(L),其权力达到极致,成为极权主义独裁。

对于独裁政体的以上分类的标准是压迫(R)和忠诚(L)的组合情况,图示如下:

附图

图1 独裁政体下的压迫和忠诚之均衡类型

(五)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类型的独裁?

为什么会存在不同类别的独裁政治呢?首先,温特罗布用独裁者的偏好不同来部分地解释,即有的偏好更多的权力,这就容易导致极权主义,有的偏好更多的个人消费,这就容易导致“廉价独裁”……偏好成为一个外生变量。

其次,温特罗布引入政治组织的状况作为外生变量,来解释独裁者将其所获得的资源(例如金钱)转化为权力的效率。前面已谈过,如果独裁者掌握了群众性政党来进行动员,忠诚的购买价格就比较低,那么,投入一定成本所能获得的忠诚或者支持就会更多,就能产生更多的权力。忠诚增加使独裁政体向极权主义或慈善独裁发展。假如独裁者控制了传播媒体,能够使用思想灌输和压迫机构,压迫价格就比较低,那么,投入一定成本进行压迫,就能产生更多的权力。压迫增加使独裁政体向暴政或极权主义发展。如果政府不仅有严厉的压迫(R),而且有较多的忠诚(L),其权力达到极致,成为极权主义独裁。

第三,温特罗布引入经济制度作为外生变量,来解释决定着独裁者将权力转化为预算收入的效率。他认为,对于不同独裁国家的不同的经济制度如何影响独裁权力的创收效率,没有一个一致或普适的模型,只能逐一加以分析。[2](P114)

(六)温特罗布的理论的缺陷以及留下的理论空白

首先,它以不同独裁者的偏好不同来部分地解释不同的独裁政体,这在理论上缺乏说服力。例如,我们很难回答,为什么东方独裁者几乎总是偏好个人消费,同时又在偏好至高的权力,而西方的独裁者却几乎总是偏好个人消费,较不偏好权力。其实,不同独裁者的基本偏好是基本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其次,将政治组织等方面的状况作为外生变量,或者说作为给定的变量,这就大大地降低了其理论的作用。政治组织形式的变化、思想控制和灌输以及其他压迫机构的状况正是一个独裁政治理论需要着力加以解释的变量,不宜作为外生变量处理。第三,认为独裁制度是外生的、给定的,这就无法解释独裁政体的产生和转型,从而缩小了其理论的解释范围。第四,没有系统分析独裁政治下的子民、觊觎政权者的行为规律,这当然不能算是温特罗布的理论的失误,只能说还留有空白。一个完整的独裁政治的解释性理论应当填补这一空白。

四、评论:塔洛克和温特罗布都忽视了意识形态的功能

塔洛克和温特罗布的研究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他们都夸大了独裁者的困境,在他们的模型中,世界上所有独裁者基本上都缺乏安全,其处境简直是很可怜。[2](P20)他们的理论和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主义时期、古代埃及和印度的独裁政治历史事实不符,因为古代“东方”的君主一般来说安全而“幸福”,只有像明代末年的崇祯皇帝那样的独裁统治者才是可怜的。为什么会出现理论与事实的这种矛盾呢?原因是他们忽视了古代东方世界的独裁者的另一重要和有力的武器:意识形态。

塔洛克明确地说,独裁者要努力让其周围的人们知道的观念不是他是个好人,而是如果你们反对我,我将胜利。这句话的后一半是对的,独裁者一定会展示其强大,让人们知道,他是难以战胜的,最好乖乖地服从其统治;但是前半句不太符合历史。事实上,独裁者不仅展示其力量之强大,而且还努力给其子民灌输一种观念,即他是个好人,关心子民的福利,只有他能够带给子民最大的幸福。在温特罗布的理论中,独裁者的全部策略就是两大类,即压迫和购买忠诚。他得到的忠诚是通过分发政治租金之类的行动“购买”来的,与意识形态灌输无关。其实,在能够实施思想独裁的情况下,如果独裁者支出一些资源,用于对子民的意识形态灌输,也是会导致忠诚供给的增加的。但是,温特罗布似乎没有把意识形态作为影响忠诚供给的一个因素,意识形态在其整个模型中似乎没有地位。

然而,事实上,为了防患于未然,历史上的独裁者,特别是古代东方世界的独裁者,确实创造、培养和传播了有利于他们利益的意识形态,以控制群众的知识状况和思想意识,使人民群众弄不清楚自己的真正利益之所在。虽然意识形态对于高级官僚不一定有效,但是,由于群众被控制了,高级官僚也不敢轻易把皇帝怎么样。有时候,高级官僚即使实力雄厚,也不敢妄自称帝,只好“挟天子以令诸侯”。

为什么塔洛克和温特罗布忽视意识形态的巨大作用呢?笔者认为,原因之一是他们生活在西方世界、民主世界,对于古代东方世界的独裁政治缺乏深刻体会。在西方历史中,民主政治源远流长,即使是实行独裁政治的时期,绝大多数的世俗独裁者一般也不能像其东方“同仁”那样实施思想独裁。(注:这倒不是因为西方历史中的世俗独裁者不愿意实施思想独裁,而是因为他们不具备搞思想独裁的条件。至于为什么他们不具备实施思想独裁的条件,其原因很复杂,这里不可能解释清楚,可参见拙作《非民主政治的经济学理论》,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5月。)这影响了塔洛克和温特罗布的理论创造,他们所刻划的独裁政治似乎只符合西方历史中的独裁政治的实际,而在解释古代东方专制政治时显得不够精确。古代东方的政治制度被马克思形容为实行普遍奴役的东方专制制度,[4](P441)其独裁者并不像塔洛克和温特罗布所论述的那样可怜。

由于中国具有漫长的独裁政治历史,由于古代和近代中国的思想独裁具有典型性,中国政治学者和经济学者可以对独裁政治的经济学理论做出较大的贡献。

收稿日期:2002-12-08

【参考文献】

[1] Tullock,Gordon.Autocracy[M].Dordrecht:Martinus Nijhoff,1987.

[2] Wintrobe,Ronald.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dictatorship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政治经济学方向第6篇

公共选择理论家们运用经济学方法对民主政治做了大量的研究,对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然而他们很少研究独裁政治。在人类历史中,独裁政治远远比民主政治普遍,人类在绝大多数时期都生活在独裁政治中,而不是生活在民主政治中。而且即使到今天,有的国家虽然已经走上了民主化的道路,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高度民主的理想还不会实现。可以预测到,在将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独裁政治仍然不会绝迹。

西方学者中运用经济学方法系统地研究独裁政治的主要有塔洛克和温特罗布。塔洛克的《独裁政治》出版于1987年,温特罗布的《独裁的政治经济学》出版于1998年。这两本书都还没有中文版本,所以中国学者对它们还不是很了解。在塔洛克和温特罗布之外,有一部分公共选择理论家专门而深入地研究了独裁政治中的一种特有现象——革命。(注:See  O  Kane,Rosemary  H.T.,(ed.),Revolution:Critical  concepts  in  political  science,Volume  Ⅱ,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0,Introduction  to  sections  and  parts,Volume  Ⅱ;Silver,Morris."Political  

revolution  and  repression:an  economic  approach",Public  Choice,17(Spring  1974),63-71;Skocpol,Theda,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Russia,

and  Chin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Taylor,Morris,"Rationality  and  

revolutionary  collective  action",in  Taylor,Morris,(ed.),Rationality  and  revolu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Muller,.

Edward  N.and  Opp,Karl-Dieter,"Rational  choice  and  rebellious  collective  action",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80(2)(June)1986,471-87;Lichbach,Mark  I."What  makes  rational  peasants  revolutionary?Dilemma,paradox  and  irony  in  peasant  collective  action",World  Politics,46(April  1994),383-418;Goldstone,Jack  A,"Is  revolution  individually  rational?Groups  and  individuals  in  revolutionary  collective  action",Rationality  and  society,6(1)(January  1994),139-66.)如果说,塔洛克的《独裁政治》和温特罗布的《独裁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独裁政治中统治者的政治行为,那么可以说,部分公共选择理论家对于革命问题的专题探讨则主要研究了独裁政治中子民(注:李慎之认为,说中国老百姓是“臣民”仍然不够确切,而说“子民”好些,笔者接受这种看法。见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4期。)的政治行为、独裁统治者在“体制外”的竞争者的政治行为。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将不介绍公共选择理论中的革命理论,而只介绍塔洛克和温特罗布关于独裁政治的经济学理论。

二、塔洛克的《独裁政治》

在《独裁政治》一书中,塔洛克说,自从马基雅维利以来,再也没有对于独裁政治的科学分析了。[1](P1)作者意在填补这项空白,对于独裁政府进行一种连贯的研究,该研究的重点放在其内部机制上,而不是独裁政府的政策上。

(一)独裁者的目标

作者认为,各种类型的独裁者或君主的目标可以合理地描述为(1)先是获得权力,(2)抓住权力,(3)获得占有权力的某种享受。虽然创造一个帝国可以列在第三个目标之下,但多数独裁者似乎一旦执政就满足于追求权力的稳固和奢华的生活水准。独裁者为什么要追求权力呢?他想用权力做什么?独裁者可以大大地满足其愿望,其权力有两种用途:一种是提高生活水平;另一种是实施他认为好的政策。不过,一般来说,独裁者对于政策没有很强的偏好,各个独裁者的政策命令都会差不多,甚至与民主的立法机构的政策相似。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一个长期在位的独裁者来检验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当发现其政策不够明智时,他是否还会坚持它们。由于独裁者对于多数政策没有很强的偏好,由政变导致的独裁者的更替也通常不会带来政策的剧变。成功地隐退的独裁者多数都很有钱,但不是巨富。

(二)独裁者面临的威胁

独裁者基本上是不安全的。他面对三个威胁:一个来自其政权中的高级官僚;一个来自外国干涉;最后一个来自群众暴动。不过,真正的群众暴动极少发生,除非独裁者不能调动其军队了。

大多数被推翻的独裁者是被其高阶官员推翻的,不是被群众起义推翻的。军队的军事成就容易激发其将军产生推翻现有独裁者的野心。军队力量越强大,国家越易于保存,然而其独裁者被推翻的机会也越大。独裁者的军事力量越强大,他遭到外国力量推翻的可能性就越小。经常更换军官和人员编制、把军队交给委员会集体领导都可以减少其推翻独裁者的可能性。企图推翻和取代独裁者的风险极大,一般不会有人冒这一风险的。一般来说,取代独裁者的人首先是爬到政府高位,然后,当机会来临时他才会推翻现有的独裁者。高阶官员之间的密谋活动很少能够顺利发展,而政变之后的执政团体最后会浓缩到由一个人独裁。

独裁者一般不会自动隐退,他们会执政到死,即使身患沉疴。当独裁者指定一个正式接班人时,他通常会废除这个人,因为他怀疑这个人。这一点可以这样检验:看看被指定的接班人能否(即使是短期地)保持其职位。大多数独裁者在位期间不会指定正式的接班人。要统计被儿子或其他接班人谋杀的独裁者人数是很困难的,因为谋杀者容易掩盖真相,但是,仔细的历史研究应该能够把这个数字弄清楚。作者的假说是,独裁者最通常的死因就是被谋杀。

(三)独裁统治下的子民

塔洛克转述了休谟的如下看法:一个统治者可以使用他的警察和军队的力量统治人民,但是他无法使用这一力量统治警察和军队;统治依靠观念。休谟没有阐明是什么观念,塔洛克补充道:独裁者要努力让其周围的人们知道的观念,不是他是个好人,而是,如果你们反对我,我将胜利。[1](P21)

但是,为什么在一些情况下,合法性真的存在?也就是说,当一个公民支持政府所能够获得的收益小于不支持政府所能够获得的收益时,为什么他还是支持政府?合法性是指一部分人认为,其政府将会胜利(所以不反对它),这与某种神圣秩序无关。问题在于人们如何得到这一合法性的认识,独裁者如何鼓励这一认识。然而,这一问题也不太重要,因为对于独裁者的主要威胁并不是来自受合法性影响的普通百姓,而是来自高级官僚,而他们受合法性的影响不大。合法性对于独裁者是有帮助的,但是他在掌权初期得不到它,掌权时间长久之后自然能够得到它。尽管它有帮助,但是它不稳定。所以,塔洛克认为,相对而言,意识形态对于独裁控制和合法性问题来说不是那么重要。[1](P107)

真正的群众起义是很少的。本书有一个假说,即所谓的群众起义其实是政府内部的分裂,其中拥有较多群众的一方将获胜。真正卷入推翻独裁者活动的人是很少的,肯定少于人口的多数;很可能比人口的2%或3%还少。任何人们(除非是政府高阶官员)推翻政府的密谋很少有机会成功。使独裁者免于被推翻的人或组织通常能够得到物质上的奖赏,但是其权力会削弱。

为什么极少发生群众暴动?其回答是一个经济学关于公共物品的老式观点。对于一个理性的百姓来说,他参加革命将付出较大的私人成本,而且,他一个人的参加对于革命成功与否也没有多大的影响;革命的好处将被全体人民享受,他不过是享受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已,而且,假设他保持中立,这种好处也少不了他的。[3](PP63-64)也有少数人似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从事革命,尤其是一些宗教信徒们,但是,他们的宗教可能告诉他们,如果他参加革命,他在来世能够拥有22个美丽的姨太太,或者受到上帝的格外青睐。总的来说,愿意为他人牺牲自己生命的革命者是极少的。许多公民似乎默认受某个独裁者的统治,即使他们较倾心于一种民主体制时也是如此。民主制和独裁制都能生存下去,也许较多地是出自公民的冷漠所培养起来的惯性,而不是它们先天的优越性。从一种制度向另一种制度转变的最通常的原因是,被一种外部力量所击败,这种力量强制性地改变政府结构。

(四)塔洛克的自我评价

塔洛克对于自己的贡献和缺陷有清醒的认识。他认为,自己的贡献在于,以一种比较一致连贯的途径或方法研究非民主政治的内部运行机制,而不是独裁政府所采取的政策等等。同时,他承认《独裁政治》一书的缺陷在于(1)大量的推理方式是归纳推理,这削弱了该书的逻辑性、完整性;(2)研究还比较肤浅。

三、温特罗布的《独裁的政治经济学》

温特罗布的《独裁的政治经济学》在发展独裁政治的经济学理论方面取得了较高的理论成就,表现为:第一,在公共选择理论家塔洛克之后,进一步贯彻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逻辑和方法,来研究独裁政治。第二,温特罗布将其理论高度形式化和体系化,克服了塔洛克的毛病。由于温特罗布的著作除了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政治行为之外,还研究了政治对经济政策、经济绩效的影响,并且做了一些规范研究。

(一)全书要探讨的问题以及重要结论

本书研究的问题是:独裁者主要使用什么工具来保持权力?是什么决定着一个政权的压迫性?政权的经济绩效、政治力量怎样影响政权的压迫程度?什么经济、政治条件影响着威权政权的稳定或不稳定?独裁政权比民主政权更能促进经济增长吗?它们较少受到寻租或再分配的压力吗?引入自由市场是否必然地导致独裁的衰落?什么因素导致民主的灭亡和独裁的兴起?民族主义如何兴起?独裁者如何、为什么促进它?政权犯罪时,其执行官员有什么责任?

作者的重要观点可以极为简单地总结如下。第一,为保持其权力,独裁者可用的全部策略可以分为两类:压迫和购买忠诚。要购买一部分人的忠诚,就需要给他们格外多付好处,这些好处只能从另外的人群那里剥夺而来,对于这另外的群体,独裁者所采取的策略主要就是压迫了。第二,独裁政治是否比民主政治更加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效率?没有简单的回答,因为独裁政治下的经济体制各不相同。独裁政府确实比民主政府更有办好事或坏事的能力;另一方面,其再分配倾向(也就是把财富从一部分人转给另一部分人)也更强。那种将财富再分配给工人的独裁政治不利于经济增长;而降低劳方工资水平,保护资方利益的独裁政治能够刺激经济增长,并且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劳方。第三,如果西方民主政府以减少独裁政府对其人民的压迫为唯一目的,那么,它对独裁政府的外交政策的基石就应该是:援助独裁政府或者和他们做贸易,但是一定要附加改善人权的条件。[2](P346)第四,谁对独裁政府的罪行负责?作者认为独裁政府官僚机器中的官僚要对其所执行的罪行负责,其理由和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理由(注:Arendt,Hannah.Eichmann  in  Jerusalem: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Rev.ed).New  York:Penguin,1976.汉娜·阿伦特在她的这一富有争议的著作中论证说,纳粹官僚艾奇曼所作所为的真正祸害是官僚机器的浅薄,它让怪物看似平常——艾奇曼的没有头脑的平庸。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无知无识是不是政治祸害的某种必要条件,或者,积极开动人的脑筋是否真能使我们不去干坏事?阿伦特认为艾奇曼有罪,艾奇曼虽然是官僚机器中的一个小齿轮,但是该机器的行动的穷凶极恶性质使得小齿轮也要对罪行负责。阿伦特的论证是以通常的官僚理论为依据的,这和温特罗布的论证不一样。)不一致。温特罗布的理由是,这些官僚是理性的经济人,不是没有头脑的平庸人,他们的行动依据是向独裁统治者效忠和争宠。[2](PP347-348)

(二)独裁者的策略

独裁者可用的全部策略可以分为两类:压迫和购买忠诚。[2](P33)“压迫”指的是实施种种限制:限制公民批评政府的权利,限制出版自由,限制反对党反对政府的权利,或者,就像极权主义政府所做的那样,赤裸裸地禁止集会、结社、组织政党反对政府。这些限制的实施必然伴随着对人民的监控、对不服从行为的制裁。种种独裁的共同特点是:存在着政治警察力量,对表达反对政府的意见的行为、特别是组织反对政府的行为予以极其严厉的制裁。压迫是解决或缓慢独裁者的困境的一个方法。由压迫引起的问题可以用几种办法来对付:更多的压迫;给安全力量多付钱财;设置几种安全力量,使它们处于竞争状态,因而处于一种恐惧的状态。积聚权力的另一条途径是积聚政治忠诚,政治租金的分发能够起到激发忠诚的作用。“忠诚”被定义为个人对组织或制度的长期的归属或依附。对于一个典型的公民来说,对政府或政府的反对者的忠诚是一笔资本资产,公民积累这笔资产的目的是促进其与忠诚对象的政治交换。[2](P48)公民考虑的是忠诚的回报率和风险,当公民反对政府时,他实质上是把忠诚提供给政府的某个反对者,该反对者意欲提供另外的政策。

参加政治交换的主体是哪些人呢?温特罗布只说明了一方是独裁者,另一方是公民和利益集团;[2](PP48-49)他没有说明清楚这里的“公民”是否包括了全部子民,根据独裁者购买忠诚的主要方式(分发政治租金)来看,参与政治交换的公民只是公民中的一部分,而独裁者给予另一部分公民的东西似乎只有压迫。

压迫和忠诚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它们都要耗费独裁者的资源,所以独裁者有一个“权衡”的问题;它们也不是相互独立的,压迫的程度影响着忠诚的提供。压迫增加时,公民若不忠诚于政府,其风险会增加,而相应的回报会减少。结果,在一个典型的公民看来,反对政府就不是那么吸引人了,而与独裁者或其代表做“交换”就更有吸引力一些。这种“替代效应”意味着,忠诚的供给与压迫程度是正比例的关系。然而,“收入效应”起着相反的作用。压迫增加时,或者要增加个人成为制裁的牺牲品的可能性,或者要增加制裁的范围,这会减少个人的财富,即使他或她是忠诚于政权的。只要公民在政治忠诚上所投入的是一般意义上的财富,压迫的增加就会减少独裁政权从公民的忠诚中所能获得的财富,政权的反对派从其支持者的忠诚中所能获得的财富也同样会减少。

(三)独裁政治的一般模型

温特罗布先论述了四类具体独裁政府的政治压迫和忠诚的均衡模型,然后论述一个更加一般的独裁政府模型,前面四类具体模型可以从后面的一般模型中推导出来。而要理解他的理论,最好是从其一般模型开始。

独裁者的目标是使其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效用包括个人消费(C)和权力(π):U=U(π,C)。独裁者获得和保持其权力π,需要花费预算(B),使用它们的过程也就是将资源(简化的说法是金钱)转化为权力的过程。如果独裁者的金钱B无限多,那么其权力π将没有止境。但是,他的钱又是通过使用权力获得的。独裁者的权力和金钱所受到的限制必然是同时决定的:在某一均衡点E[*]上,独裁者拥有权力π[*]和预算B[*]。

(四)四类具体的独裁政府

独裁者会如何分配其预算B[*]呢?首先,独裁者要确定自己想要更多的权力呢,还是要更多的个人消费。这一步要确定其个人消费额。其次,独裁者要将(B-C)部分的预算资源分配到其获得和保持权力的两类手段上去,即分配到压迫和购买忠诚上去,他的最佳策略是,使得用于压迫和忠诚上的资源的边际产出(权力)率相等。

如果独裁者对个人消费的偏好强于对权力的偏好,那么,他可能满足于刚好能够维持统治的最小权力,而将省下的资源用于个人消费。这样,压迫和忠诚都少,该类独裁政府被温特罗布称为“廉价独裁”。真正慈善的独裁者,例如作者谈到的罗马皇帝马库斯·奥里流斯,以荣誉为至上原则,真心关心子民福利,他能够获得很多的忠诚,而压迫又低,这样的独裁政体被温特罗布称为timocracy,该词在柏拉图那里是“以荣誉至上为原则的政体”的意思,这里意译为“慈善独裁”。

政治经济学方向第7篇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市场化改革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指导的,由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且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有了中国特色,在前期对于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西方经济学在此时也逐渐传入,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都陷入了困境。下文将详细介绍我国政治经济学理?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现状

当前,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化,西方经济学的传入冲击着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也冲击着传统政治经济学,这是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面临的现状。

(一)西方经济学的传入冲击着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

由于我国对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西方经济学逐渐传入,并大有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代之的趋势。高校经济学课程更多引入了西方经济学的教材,如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由于其用较为通俗的语言讲述西方经济学前沿理论,因而受到了追捧。反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但课时有所压缩,课程的内容也有所删改。此外,我国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学者和论著越来越多,也使得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方向发生了变化。

(二)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冲击着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

建国初,由于我国全面学习苏联,采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改革开放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处于指导地位。但由于我国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需要,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足以指导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我国也没有形成完整的政治经济理论体系。

国际环境上,随着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两极格局消失,世界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的发展受到了冲击,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也受到了阻碍。我国不得不重新审视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从西方经济学中汲取有利因素指导自身发展。

(三)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方向不明确

由于受到以上所讲的因素冲击,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使得国内的理论研究失去了方向,而由于没有形成新的体系,也没有成熟的思想指明以后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方向,导致研究方向不明确,理论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缺乏正确的引导。

二、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趋势

从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上来说,我国的研究将会吸收西方经济学先进的思想,并结合自身国情和已有的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理论成果,探索新思路,形成新理论,寻找新方法,从而推动自身理论研究的发展。

(一)吸收西方经济学先进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的市场化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从长远来看,我国政治经济学必然将在学习和吸收西方经济学先进思想中不断进步。同时,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我们不能全盘照搬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虽然有其成功和合理的因素,但我们应当看到,西方经济发展也会出现经济大危机、滞胀等问题和矛盾,引起巨大社会问题,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西方经济必然是稳定――崩溃――变革这样的循环模式,因而不能无限制地引用,要适时进行变革和创新,才能使自身得到发展。

综上,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剔除其中不符合国情和改革方向的内容,力争让西方经济学中的有利因素为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作出贡献。

(二) 结合国情和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不断创新,探索新思路

探索新思路是我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我们必然要结合国情不断创新。对于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中符合时展潮流的内容,仍然要加以保留,并与新形成的理论进行结合,力图进行创新,研究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形成自己的一套新理论,探索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