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情景模拟(合集7篇)

时间:2022-06-26 05:41:43
情景模拟

情景模拟第1篇

关键词:情景模拟 资讯 实施 控制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9-0076-01

一、引言

一直以来,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很难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即重理论讲解,轻实操模拟,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尽相符。本文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将口译课堂的针对性、可信性用具体的情景来呈现,给学生的不是封闭的试题,而是―个可以灵活自主甚至即兴发挥的广阔天地,自由度高、伸缩性强。事先可提供一定的背景情况和角色说明,模拟时要求学生以角色身份完成一定的活动或任务。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开发新的学习形式,对学生而言更有方向,更有现场感,更容易进入氛围。对于提高口译学习效率是有帮助的,同时课堂整体上也不再是压抑、紧张的代名词,代之以轻松、敏捷、充实、高效。

二、情景模拟的具体过程

将情景模拟带入课堂,意味着在课堂模式上要作相应调整,作相应的准备,即:资讯。将情景的内容要求告之学生,尽量与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同时,要分配好情景中的人物角色及角色的具体要求。情景中的要求的背景、道具、导人性语言等可尽量满足,以使学生在模拟中更觉真实。在准备中,尽量扩大参与面,使更多的人加人进来,不仅让学生有任务可为,也可以让他们更懂得把握机会。

在作了相应的准备之后,让学生将情景中需要的词不达意句作简单的预习,同时要给每个角色预设的任务讲明,并且要了解各角色在整个情景中的作用。实施的过程可以是分段的,也可以是几段同时进行的,要根据情景内容来定,同时要尽量提高真实度,让情景中的细节被真实的演绎出来。但不能让学生有演的感觉,更多的是身临其境,将角色赋予个人的特点。这一点对扮演角色的个人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不断的练习、培养,用不同的情景来锻炼。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用自己所学去营造情景中要求的氛围。实施中教师的作用不仅表现在掌控全局上,还表现在辅助学生上。对于情景需要,教师也可以加入进来、与学生一起完成情景模拟。

当整个进程进行中,引导他们不偏离主题也非常重要,必要时给予适当讲解。如果出现与主题相背或犯了逻辑错误,可在情景模拟完成后进行指正,将改正后的情节重新演绎出来。

在评价阶段,给予评价的不仅仅是教师给出优缺点、注意事项,同时,也应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己参与进来,对自己的成果进行评价,找出不足。评价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有按具体列好的表格打分、文字形式、口头表达等,总之让大家都能找出不足,尽量改正。进行评价的人可以是扮演角色的人,也可以将未参与到情景模拟任务中的人组织起来,给予具体的评价任务。一部分人完成情景模拟任务,另一部分人专门负责对每一个环节进行评价。之后,再将任务调换,交替进行。一般来说,在整个情景模拟完成之后再进行比较好,可以上他们在角色模拟中更有意识去筹划,不至于因为评价而打断思路难以继续,同时对于保存整体积极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情景模拟的优缺点

情景模拟的可信度高。情景模拟测试的可信度,比其他测评的方法更高。同时,所有情景的设定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更真实的了解未来岗位的需要。情景模拟的效度高。因为事先了解了未来岗位的需要,能够未雨绸缪,因此在踏入岗位后,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就更强,也更有自信。

情景模拟所需要的时间较长。情景模拟的整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可能会与传统的2个课时或4个课时有差别。根据具体情况而言,资讯、实施、控制、评价等一系列的过程完成一般是要6到8个课时,有时更长。其次,情景模拟需要的费用有时较高。根据具体教学需要,要准备相关的道具等,需要耗费时间和金钱,从而保证效果。有时因为教学器材的陈旧,学生只能自己去制作需要的器材。

情景模拟第2篇

【关键词】情景模拟教学法 内涵

理论依据 基本特征 要求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

0156-02

一、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内涵

所谓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教学主题,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按照现实的状况有针对性地设计高仿真的场景,安排学生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以小组形式通过模拟的方式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这种体验式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直观的形式,能让学生在接近现实的情景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感受,深化对课程知识的认知,提升学习兴趣,开发思维潜能,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

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归于体验式教学方法的类别之中。在体验式教学方法中,还有两种教学方法,即情景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这几种教学方法都与“情”、“景”、“境”相关,但它们是有区别的。情景教学法是指在真实的场景中开展教学活动,如古代的“师徒式”教学、现代的“工学结合”教学及实习教学等。这种方法强调的是教学活动环境的真实性,强调“从做中学”,要求在完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完成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描述、展示图片、放映幻灯等手段来营造一种“意境”,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强调的是“情真意切”而不是学习环境的真实性,要求教师着力引导学生从意识的层面上进入课前设定好的某种境况,做到“动之以情”,让学生带着情感从事学习活动。因此,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对情感的创设,从这种意义上说,称之为“情感模拟教学法”可能更为贴切些。而情景模拟教学法其实是从情景教学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也强调学习环境的真实性。但是,在现代大规模、高技术、速成化的教育背景下,在完全真实的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已经很难做到,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采用各种方法、手段创设出尽可能接近于真实状况的高仿真场景,进行模拟教学。因此,这种方法的重点是对环境的创设。当然,在体验式教学中,“情”、“景”、“境”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正是这三者的融合才使得体验式教学模式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情景模拟教学法已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应用型课程的教学之中,但由于理论研究的不足,目前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仍主要靠教师个人的经验,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有必要从基本理论层面上对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二、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一)哲学理论依据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理性认识的完成依赖于感性认识。即人只有从感知具体的物质和现象出发,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不断剔除被认识对象的非本质属性,才能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达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完成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而情景模拟教学法就是通过创设具体的场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通过优化的、具体可感知的对象,从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逐步去伪存真,达到对学习目标的理性认识,完成学习任务。

2.现实主义认识论。现实主义认识论认为,感觉和理性思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人们知识的建立要依靠系统地观察、分析事物以及对从观察中形成的假设进行验证这样一种科学方法。因此,在教学方法上现实主义认识论强调必须注重发挥观察、分类、逻辑演绎等科学方法的作用。而情景模拟教学正是通过高仿真的场景,让学生亲自感觉系统的工作过程,通过观察与分析学习和验证课本上的理论知识。

3.实用主义认识论。实用主义认识论十分强调“经验”的价值和作用,认为“科学探究―试验―质疑―再试验”才是认识世界和获取知识的最有效途径,而最适宜的教学方法是采用团队工作和项目安排等需要共同交往和集体参与的教学方法,强调“从做中学”以及合作学习。而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特点之一,就是共同参与和合作学习,学生集体在完成教师设定的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进行学习。

(二)心理学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在一个自由、安全和富有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中,人类固有的优异潜能会自动显现出来。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作用,不是传授知识和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是创造一种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心理氛围,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情景模拟教学法所强调的,正是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地位。在情景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指导者、监督者,处于“辅助”的地位。

2.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的完成阶段的高校学生,其思维发展同样需要经历由外部物质活动向内部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其智力技能的形成也必须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发生和发展。皮亚杰在其认知发展理论中指出,思维从动作(活动)开始并与之密切联系,如果切断了活动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生长。情景模拟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心理规律,在高仿真的活动中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动作),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教学的成效。

3.“三元交互”心理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三元交互决定论”中,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其行为、思维和环境三者交互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主张行为和认知的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正是通过对真实环境的模拟和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行为的引导,把环境、行为和认知结合起来,通过三者的交互作用来实现教学的目标。

(三)教育学理论依据

1.夸美纽斯教学论。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他在《大教学论》中提出,教育中的认识规律应当与自然规律相一致,指出教学的严谨秩序应当以自然为借鉴,强调“直观性”是教学的第一原则。情景模拟教学法遵循了从感官开始感知知识的要求,把教学内容通过具体而真实的情景体现出来,从而也贯彻了直观性的教学原则。

2.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合作、互动的过程。通过学习在使学生获得事实性的知识的同时,更提高他们的社会化程度,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为此,应当在知识产生的特定的物理或社会情境中组织和开展学习。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是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直接理论来源。

3.建构主义教学观。“建构”本是建筑行业的一个术语,当将之用于教学理论时就形成了所谓的“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主体的经验、解释和假设而不是客观的东西,知识的意义无法通过直接传递来实现而只能由学习者自己建构起来。因此,教学就不应当是教师传递知识和学生接受意义,而应该是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环境和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可见,建构主义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强调教师不应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应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情景教学法正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主张。

三、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一)教学活动以情景为依托

与传统教学中依托课本、黑板、图片等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不同,在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学内容要以展现情景的方式进行整合,围绕教学任务、按照现实的工作要求创设活动场景,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融入到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课程的知识点通过模拟的工作情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一个整体性的工作情景中自主地学习专业知识和训练职业技能。

(二)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

情景模拟教学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那种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由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学习知识和尝试解决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是教学活动的主人。也因此,教师在创设学习场景时除考虑知识的因素外,还必须考虑学生的状况。

(三)教学活动以提高能力为目标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尤其是理论知识为目标,而情景教学旨在创造能充分激发学生潜能的宽松学习环境,通过将学生置身于虚拟的工作场景中,提高其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职业技能,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应用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形式具有直观性、互动性和趣味性

情景模拟教学法把课程教学内容以情景的方式模拟呈现出来,教学过程“戏剧化”,可以使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直观易懂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和领悟操作技能,同时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扮演者之间以及台上和台下学生之间的“三联互动”,学生的亲身参与也使整个教学活动富有趣味性。

四、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主体思想

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重新对自身以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进行定位。在情景模拟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当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应成为主动的知识建构者。

(二)熟悉教学内容,具有职业实践经验和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

情景模拟教学是通过创设典型的学习环境,把课本中的知识通过具有代表性的职业工作场景进行展示,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来组织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教学内容,能够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要求。同时,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职业工作实践经验,熟悉本专业职业工作的内容及程序,能够从整体联系的角度,选择和设计具有典型意义的职业工作过程作为教学活动场景。此外,教师还必须具有将理论知识与职业工作场景有机融合起来的能力,即具有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学习情境的能力。因此,如果教师只有理论知识而缺乏职业实践经历,就很难胜任情景模拟教学工作的要求。

(三)教学经验丰富,具备较好的课堂调控能力、指导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在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师处于“导演”的位置。为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有效地调控课堂气氛、正确地指导学生行为、准确地概括和总结活动。

【参考文献】

[1]华洪珍.论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师的责任与角色定位[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5)

[2]戴国良,周永平.情景模拟教学研究与实践[J].南方论刊,2010(3)

[3]戴子刚.论情境模拟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4]胡贵勇.情境教学理论的心理学基础及启示[J].教育科学,2011(12)

情景模拟第3篇

电视是一种用画面诠释一切的艺术载体。毋庸质疑,电视的纪实表现手法非常有说服力。纪实的画面呈现的是真人、真话、真事,让观众品到的是原汤、原汁、原味。电视用独到的纪实手法反映原生态形象,生动真实,其他媒体不具可比性。一些纪实电视作品极具观赏性和震撼力,观众喜欢,同行也服气。然而,原本作为电视表现方式优越处的纪实,在成为电视专题作品存活的必要条件后,反而把电视拖进了窘境。人们不再关注没有纪实性的作品,甚至不再关注纪实而不详实的作品。

电视人想拍摄精彩生动的纪实镜头,观众也想看精彩生动的情景。然而世上许多精彩生动的故事不可能都发生在镜头前面,我们的镜头也不可能未卜先知地捕捉到那些尚未发生的精彩瞬间。就算拍摄者下定了决心,下足了工夫,几天跟踪下来,结果拍摄到的,往往都是平平淡淡的情节,不精彩也不生动。所以,春节期间的南方大雪,谁也没有记录下第一片雪花;雪灾中牺牲的英雄们倒下的那一刻的情景,也不可能出现在电视观众们的面前。

真实的东西,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平淡的。正应了一句话,“平平淡淡才是真”。遗憾的是,观众不喜欢平淡,他们要求纪实的传奇性、现实的冲击性。这种矛盾的观赏要求其实在心理上并不矛盾,因为观众需要纪实带来的共鸣的同时也需要震撼带来的感动。在这样的观众需求下,通过一些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人为重现已经发生过的场景,便成了必要的选择。“情景模拟”手法于焉再生,大行其道。可以说,这是表现手法随时代需求发展而发展的一个必然,它给电视作品创作带来困难的同时也带来了活力。

不新鲜的熊掌

电视原本是编导的艺术,但是在过去专题片的制作中,编导只有“编”的份儿,没有“导”的份儿;只能在已经记录下来的镜头中施展你的编辑构思和技巧,不允许施展导演的功夫去复现一些情景。而一些生动感人的事件已经发生过了,没有赶上,没有拍到,不能导演复现,又不可能重复发生,怎么办?过去,曾用这样的办法来弥补。

一是采访当事人。请他口述已经发生过了的情景。由于这些人是亲历者或者是目击者,他们的回忆讲述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毕竟没有生动真实的影像,画面只能是一个人头像。如果当事人能绘声绘色地讲述,和说书似的,或许还可以略添些风采;如果当事人有点木讷,那生动的程度就会大打折扣。口述缺乏表现张力,一人讲长了或者一人接一人地讲,视觉上也容易疲劳,因而觉得乏味。

二是采用一些“替代性影像”。在影像资料库中寻找一些“空镜头”,或者能接近原来真实情景的“替代性影像”,再加上解说词和音响效果,力图描述已经过去了的事情。这时候表现的主力是语言阐述,展示的画面只是一种借助物,似是而非,容易造成“两张皮”的印象,表现力仍然不尽人意。

以上是初期的再现手法,还没有进行到“情景模拟”的程度。而这样的纪实先天不足,遗憾甚多,就好像不新鲜的熊掌,虽然肥厚,却味道不佳。

观念的突破

表现“现在时”是电视的强项。但是,现实却往往让电视也像其他媒体一样去表现“过去事”,去反映已经牺牲了的英雄人物和展示已经发生过了的有趣故事。

电视观众有一种愿望,从电视里观赏到听说过和不曾听说过、经历过和不曾经历过的情节。比如小偷偷东西的时候是啥样子,警察抓住小偷的时候是啥样子,那一瞬间他们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和感受等等。我们的观众要求从屏幕上看到这些,这是观众对电视的一种正常的猎奇需求,这也是他们看电视的目的之一。至于电视画面展示的情景是不是真实的,他们心中自然会有一杆秤。假的拍真了,或真的拍假了,他们会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经验作判断。

受时空限制,专题片画面不能拍摄过去的事件。当没有掌握充分的影像素材,而又必须完成专题片的制作的时候,编导们被迫启用了“情景模拟”手法,即通过人为的表演,复现无法再现的过去的情景。对这种再现手段,习惯上有很多叫法,比如“模拟情景”、“真实再现”、“模拟拍摄”、“情景再现”等。我个人觉得还是称其为“模拟情景”更确切一些,因为它明确地告诉大家,这是模拟的。真实过去了就不能再现,再现的一定不是原来的真实。哲学里有句名言:“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河流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中,此时的河已不是彼时的河。不过,河边发生过的那些故事,其真实性是唯一的。“情景模拟”追求的就是这种故事的真实。

电视是细节的艺术,情节是形象的灵魂,而细节和情节往往蕴藏在已经发生过的故事中。要树起形象,不得不复现一些细节和情节。我们在拍摄《兴村三十六策》这部电视片时,其中“厚积薄发”一节,根据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模拟拍摄了这样一个情节:一个村党支部书记深更半夜挺身而出到一户村民家中,正气凛然,斥退了一帮手拿棍棒寻衅滋事的歹徒――急促的敲门声,快速奔跑的脚步,躁动的人群,加上嘈杂的现场声,这一极具真实感的情景模拟片段,使这一节变得比较好看。

据纪录片史记载,“情景模拟”手法其实很早就在运用了,许多世界级的纪录片大师拍摄的经典镜头,也有很多是模拟拍摄的。像我们熟悉的“铁人”王进喜,为了保证所钻油井的安全,在危急时刻,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跳进大坑用身体去搅拌泥浆的经典镜头也是模拟拍摄的。但当我们看到这些镜头的时候,没有因为是模拟的而削弱感动,因为这种模拟,事还是那件事,人还是那个人,环境还是那个环境。

汇聚于真实

忠于真实、展示真实是制作专题片的原则,也是专题片赖以生存的养分。而专题片中通过导演而来的“情景模拟”则不同于电视剧中的表演。电视剧是高于生活的,虚构不损害艺术的真实。专题片中的“情景模拟”只能源于生活,忠于生活,不可节外生枝,镜下生花。

“情景模拟”一般情况下都是请当事人来模拟,用不到也不应该请专职演员。如果当事人已经牺牲,请的替身也只是拍摄他的身影、肢体等。但也要把握分寸,硬要让当事人去表演那些复杂的情感,也可能会弄巧成拙。镜头要以写意和半写实为主,太写实了,反而会不真实。太多的正面近景可能会适得其反,巧妙地运用侧影、背影、光影,多用动作,反而会更真实。

“情景模拟”手法之所以能在纪实性的专题片中找到生存的土壤,得到广泛的认可,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背离专题片“源于生活”这一大原则。模拟和纪实只是表现手法之争,不是真实与否之争。无论是纪实的还是模拟的,都是在传达某种信息,影像与声音都是信息的载体。说到底,纪实与模拟只是外在载体的不同,它们是同一层面上的两种表现方式,属于形式的范畴,它们应该在“真实”这个质点上汇聚。使用了纪实手法传达的信息不一定就真实,使用了模拟手法传达的信息不一定就不真实。只要你传达给观众的信息是真实的,何必追究情景是否真实呢?

情景模拟第4篇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问卷内容包括2个部分。①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社区护理护理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分为好、较好、一般三个级别(为单选)。②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作用,内容如表2。

1.2.2方法

对实验班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分成三个阶段:课前:老师要根据讲授的内容,设计典型案例;制作PPT课件,组织学生分组,分配每组学生的职能;每组的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本节课内容的背景,基本知识,组织讨论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课中:在课堂教学阶段,情景模拟教学法主要按照导、演、析、练、评五个环节进行。“导”教师通过典型案例,导入新课;“演”指学生通过设计典型场景,分配角色,扮演角色,在模拟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析”学生模拟结束后,老师对学生表现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练”变换情景要素,学生进行练习;“评”教师对学生这节课的整体表现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最后评价。最后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这种教学模式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后:学生自己设计场景,小组练习,组间相互评价,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结果

两种教学法在社区护理教学中应用的效果(n=108)分析结果x2=139.6p<0.01差异有显著性,即两种教学方法效果有差异,情景模拟教学法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表2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作用(n=108)分析结果表明,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作用优于传统教学法。分析考试成绩两种教学法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班学生成绩优于对照班,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上三表资料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考试成绩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

3.讨论

情景模拟第5篇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

0156-02

一、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内涵

所谓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教学主题,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按照现实的状况有针对性地设计高仿真的场景,安排学生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以小组形式通过模拟的方式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这种体验式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直观的形式,能让学生在接近现实的情景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感受,深化对课程知识的认知,提升学习兴趣,开发思维潜能,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

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归于体验式教学方法的类别之中。在体验式教学方法中,还有两种教学方法,即情景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这几种教学方法都与“情”、“景”、“境”相关,但它们是有区别的。情景教学法是指在真实的场景中开展教学活动,如古代的“师徒式”教学、现代的“工学结合”教学及实习教学等。这种方法强调的是教学活动环境的真实性,强调“从做中学”,要求在完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完成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描述、展示图片、放映幻灯等手段来营造一种“意境”,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强调的是“情真意切”而不是学习环境的真实性,要求教师着力引导学生从意识的层面上进入课前设定好的某种境况,做到“动之以情”,让学生带着情感从事学习活动。因此,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对情感的创设,从这种意义上说,称之为“情感模拟教学法”可能更为贴切些。而情景模拟教学法其实是从情景教学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也强调学习环境的真实性。但是,在现代大规模、高技术、速成化的教育背景下,在完全真实的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已经很难做到,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采用各种方法、手段创设出尽可能接近于真实状况的高仿真场景,进行模拟教学。因此,这种方法的重点是对环境的创设。当然,在体验式教学中,“情”、“景”、“境”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正是这三者的融合才使得体验式教学模式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情景模拟教学法已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应用型课程的教学之中,但由于理论研究的不足,目前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仍主要靠教师个人的经验,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有必要从基本理论层面上对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二、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一)哲学理论依据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理性认识的完成依赖于感性认识。即人只有从感知具体的物质和现象出发,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不断剔除被认识对象的非本质属性,才能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达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完成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而情景模拟教学法就是通过创设具体的场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通过优化的、具体可感知的对象,从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逐步去伪存真,达到对学习目标的理性认识,完成学习任务。

2.现实主义认识论。现实主义认识论认为,感觉和理性思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人们知识的建立要依靠系统地观察、分析事物以及对从观察中形成的假设进行验证这样一种科学方法。因此,在教学方法上现实主义认识论强调必须注重发挥观察、分类、逻辑演绎等科学方法的作用。而情景模拟教学正是通过高仿真的场景,让学生亲自感觉系统的工作过程,通过观察与分析学习和验证课本上的理论知识。

3.实用主义认识论。实用主义认识论十分强调“经验”的价值和作用,认为“科学探究―试验―质疑―再试验”才是认识世界和获取知识的最有效途径,而最适宜的教学方法是采用团队工作和项目安排等需要共同交往和集体参与的教学方法,强调“从做中学”以及合作学习。而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特点之一,就是共同参与和合作学习,学生集体在完成教师设定的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进行学习。

(二)心理学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在一个自由、安全和富有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中,人类固有的优异潜能会自动显现出来。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作用,不是传授知识和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是创造一种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心理氛围,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情景模拟教学法所强调的,正是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地位。在情景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指导者、监督者,处于“辅助”的地位。

2.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的完成阶段的高校学生,其思维发展同样需要经历由外部物质活动向内部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其智力技能的形成也必须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发生和发展。皮亚杰在其认知发展理论中指出,思维从动作(活动)开始并与之密切联系,如果切断了活动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生长。情景模拟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心理规律,在高仿真的活动中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动作),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教学的成效。

3.“三元交互”心理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三元交互决定论”中,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其行为、思维和环境三者交互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主张行为和认知的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正是通过对真实环境的模拟和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行为的引导,把环境、行为和认知结合起来,通过三者的交互作用来实现教学的目标。

(三)教育学理论依据

1.夸美纽斯教学论。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他在《大教学论》中提出,教育中的认识规律应当与自然规律相一致,指出教学的严谨秩序应当以自然为借鉴,强调“直观性”是教学的第一原则。情景模拟教学法遵循了从感官开始感知知识的要求,把教学内容通过具体而真实的情景体现出来,从而也贯彻了直观性的教学原则。

2.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合作、互动的过程。通过学习在使学生获得事实性的知识的同时,更提高他们的社会化程度,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为此,应当在知识产生的特定的物理或社会情境中组织和开展学习。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是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直接理论来源。

3.建构主义教学观。“建构”本是建筑行业的一个术语,当将之用于教学理论时就形成了所谓的“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主体的经验、解释和假设而不是客观的东西,知识的意义无法通过直接传递来实现而只能由学习者自己建构起来。因此,教学就不应当是教师传递知识和学生接受意义,而应该是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环境和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可见,建构主义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强调教师不应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应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情景教学法正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主张。

三、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一)教学活动以情景为依托

与传统教学中依托课本、黑板、图片等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不同,在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学内容要以展现情景的方式进行整合,围绕教学任务、按照现实的工作要求创设活动场景,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融入到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课程的知识点通过模拟的工作情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一个整体性的工作情景中自主地学习专业知识和训练职业技能。

(二)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

情景模拟教学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那种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由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学习知识和尝试解决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是教学活动的主人。也因此,教师在创设学习场景时除考虑知识的因素外,还必须考虑学生的状况。

(三)教学活动以提高能力为目标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尤其是理论知识为目标,而情景教学旨在创造能充分激发学生潜能的宽松学习环境,通过将学生置身于虚拟的工作场景中,提高其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职业技能,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应用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形式具有直观性、互动性和趣味性

情景模拟教学法把课程教学内容以情景的方式模拟呈现出来,教学过程“戏剧化”,可以使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直观易懂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和领悟操作技能,同时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扮演者之间以及台上和台下学生之间的“三联互动”,学生的亲身参与也使整个教学活动富有趣味性。

四、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主体思想

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重新对自身以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进行定位。在情景模拟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当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应成为主动的知识建构者。

(二)熟悉教学内容,具有职业实践经验和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

情景模拟教学是通过创设典型的学习环境,把课本中的知识通过具有代表性的职业工作场景进行展示,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来组织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教学内容,能够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要求。同时,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职业工作实践经验,熟悉本专业职业工作的内容及程序,能够从整体联系的角度,选择和设计具有典型意义的职业工作过程作为教学活动场景。此外,教师还必须具有将理论知识与职业工作场景有机融合起来的能力,即具有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学习情境的能力。因此,如果教师只有理论知识而缺乏职业实践经历,就很难胜任情景模拟教学工作的要求。

情景模拟第6篇

中职院校的教育是除九年义务教育和高校教育之外的另一种选择,主要针对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挖掘其潜力,使学生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在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餐饮业作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其对员工的要求非常高,在要求服务人员的学历之外还对其实践能力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本文以情景模拟教学法的重要影响作用为基本的着陆点,对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课堂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学生动手能力和应对能力的提高建言献策。

一、情景模拟教学法的作用

(一)对学生起到启发和引导作用

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其主要的教学手段就是将餐饮服务过程中某件事件或某种情况真实的还原到学生的课堂之中,并要求学生扮演其中的某一个角色,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将整件事情完整的演绎出来。在学生的角色扮演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了解角色的心理活动,教师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基本的事件讲解和情感引导工作,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之中。而对于学生来说,也需要其自身对角色的人物性格和事件发生的环境进行揣摩,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开启发散性思维,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人物的真实情感完美的再现出来,切实解决在情景模拟的餐饮服务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情景模拟教学法一改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方式,借助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走进现实、思考人生,有效的对学生起到了启发和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有着重要作用

在学生阶段,学生的自信心对其学习和生活有着强大的影响作用,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中职学生一般是无法进入高中院校的失败考生,对其自身能力的思考和信心的树立十分不利。而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生活真实情境的再现,使得学生自然而然的融入到了教学课堂之中,对知识点的掌握较枯燥的传统教学更加迅速。学生对学习热情的提高能够使他们重新的正视自己,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二、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内容可以具体的分为对话情景模拟、动作情景模拟和突发事件情景模拟三种:

(一) 对话情景模拟

对话情景模拟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的多个合作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组长,由组长负责在老师规定的情景下制定每一位组员需要扮演的角色,并通过对话情景模拟考验每个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

教师可以选择人们去餐厅就餐时与服务生的对话作为情景模拟的范本。首先,四人小组中应该分成一个服务员和三位就餐客人,其中一位客人询问该餐厅的特色菜肴,第二人询问餐厅上菜时间的长短和环境问题,第三人则询问卫生间的位置,扮演服务生的学生则要分别对每一个客人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每个人分工明确。在完成一次情景模拟后,四人相互对换角色,直到每个人都体验过不同的角色为止。

(二) 动作情景模拟

动作情景模拟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由于服务生需要管理餐厅各个方面比较琐碎的工作,对于餐盘的摆放、刀叉的摆放以及餐巾纸的折叠方式等都需要熟练的掌握。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基本的服务礼仪,比如为客人引路时应身体微倾,手臂呈 45 度角引导客人走向位置,在客人就餐完毕后弯腰感谢客人的惠顾等。因此,在动作情景模拟中就需要小组中的学生们对餐饮服务过程中涉及到的每一项事项和礼仪都进行动手操作,以便熟练的掌握。

(三) 突发事件情景模拟

在餐厅服务人员的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许多突发事件,人为因素导致的突发事件有上菜过程中将菜汤洒在客人的衣服上等,而非人为因素导致的还有病人突发性的昏厥等事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就需要服务人员依靠其自身的应对能力及时的上报并解决。

教师可以以病人突发性昏厥这一突发事件为例,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一人扮演病人,一人为家属,另两人为服务人员。通过情景再现和两位扮演服务人员的处理情况,教师可以及时的指出其中处理不当的地方和值得表扬的地方,使学生能够更深刻的了解在餐饮服务过程中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情景模拟第7篇

为了能够从数以千计的应试者队伍中脱颖而出,面试专家告诉应试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沉着应对,准确把握

情景模拟面试的内容一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样板或蓝本,两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似性。不同的只是情景模拟面试因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及主考官员的参与而使气氛比平时更为紧张。而且,应试者的表现状况将对他的事业或其他方面产生影响,出于利害关系的考虑,应试者往往会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处理不好的话,将会心慌意乱,感到无从下手,从而导致失败。因此,在情景模拟面试中,应试者心理的调节与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准确地感知模拟情景中的事物及其本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应试者一定要使自己的心情保持稳定,沉着地去应对所面临的问题。

(2)敢于创新

情景模拟面试以考查应试者的全面素质为目的,它所考查的内容不仅包括简单的能力资格与素质条件,而且还包括创新等复杂的能力与素质。因此,考生在情景模拟面试中,不能仅限于简单地演示平常工作中的方法,而应对事物进行灵活处理,以平时的经验为基础,根据情景模拟中的条件和线索进行大胆创新,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这种突破常规的做法和勇气,往往会给主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