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电站设计规范(合集7篇)

时间:2024-01-23 15:41:52
电站设计规范

电站设计规范第1篇

关键词:余热电站 室外管线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总结出以下要求,从而将室外管线的设计更加规范化。

室外管线设计成品文件主要包括:

① 外管线设计说明;

② ②室外管线系统图;

③ ③室外管线管架平面布置图;

④ ④室外管线管道布置图;

⑤ ⑤室外管线制做图。下面我们一一做以说明。

一、室外管线设计说明

1、 设计依据

我们主要依据业主提供的全厂总平面图等资料和各装备提供的接管点条件等进行设计。

2、 管道施工及验收应执行的标准、规范等

DL5031-9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

DL5007-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T821-2002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范

3、 施工要求

A、对固定、滑动、导向支架的说明

如:固定架要求管托与管架满焊;滑动架要求管托与管架平滑接触,不应被卡住。

B、对Π型补偿器安装要求(冷紧等)。

C、对于DN25以下小管道与大管共敷要求。

D、低点排液、高点排气的要求。

E、在原有厂房处设支架的有关问题说明。

F、管道系统的压力试验要求。

G、防腐的要求。

H、保温的要求。

I、其他有关问题的说明。

二、外管系统图

需要表示出全部管道、管道名称(代号)、管道规格和介质流向。

三、室外管线管架平面布置图

需要绘制出一下内容:

1、 全部管道支架的表示(含在原厂房设置的支架)。

2、 全部支架编号。

3、 绘制出管架柱腿,标注管廊中心线。

4、 绘出管架的间距;绘出与各装置(窑头锅炉、窑尾锅炉、汽机房)建筑轴线的定位尺寸。

5、 绘出各管架的架顶标高(绝对标高或相对标高均可)或以列表的形式:管架号、管架型式、标高、备注等。

四、室外管线布置图

1、 分段绘制管道布置图(全部采用单线绘制各管道),以及各拐点处的详图和各Π型补偿器的布置详图。

2、为表示清楚,宜将多层管道进行分层绘制,如上层、下层或上层、中层、底层等。

3、管道平面图中管长(纵向)方向和管间距(横向)方向可采用不同比例:一般纵向为1:100或1:50;横向为1:50或1:25,断面图或局部剖视图1:25。整套图的比例应统一。

4、管道间距的标注应以管廊中心线为基准向两侧标注。

5、为清楚表示管道在管架上的排列,应按比例画出管廊断面图,并给出管托高度。

6、对与各装置相连的接管点处,均应绘制详图。与各装置的接管点一 般在装置的外轴线1米(汽机房)处或2~3米(窑头锅炉、窑尾锅炉)处。管廊上若有较复杂的转弯、分支等处,也应分别给出详图。

7、各管道均应给出坡度。

8、DN25以下(包括DN25)的管道不设高点排气。其余管道均在管廊高点(桁架处)设置DN15的排气,可选用单阀。阀门在保温层外即可。

9、各管道设置DN20的低点排液,单阀即可。设置在管廊两交点之间,蒸汽管道安装在管道上升之前处,热水管道安装在坡向最低处,间隔在50米左右均可。

五、管架制做图

1、桁架管道跨马路敷设时,一般采用桁架敷设。

A、桁架设计宜请土建结构工程师协助设计。

B、桁架上敷设管道一般分在桁架内部和上部两排布置。

C、桁架上若设置固定架,其桁架支腿应两边分别用四腿立柱支撑桁架。若无固定架或桁架上管道荷载较小时,也可用双腿立柱支撑。

D、桁架跨度一般在9~12米即可。

E、桁架高度不宜小于1米。

2、固定支架

管廊上的固定支架均应采用四腿落地的型式。

3、滑动支架及其他

管廊上的滑动支架可采用双腿单架的型式。

4、新建管廊的管道不应采用建筑物支撑式(如利用汽机房柱梁)。按规范,管架与建筑物墙外缘3米,无门窗的建筑物墙外缘1.5米。

5、钢结构管架宜选用[20对扣焊接做立柱支腿及横架等。推荐管廊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型式,结实耐用,造价低廉,固定架也可采用双腿型式。

电站设计规范第2篇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配置描述文件;虚回自动布线;配置一体化;光缆清册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6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0-0020-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0.010

1 设计配置一体化原理

常规的变电类二次回路等的设计方案是由设计院来完成制作蓝图的,全部现场进行的施工都必须完全依据所拟定出来的蓝图来对二次电缆进行连接,通过万用表也可以使其他的特定仪器来连接设备以及检测。在这一系列的操作过程中,也会造成以下三个问题的出现:第一,怎么出这些虚端子的联系图或者是表?第二,怎么来保障这些虚端子能够正确连接?第三,怎么来校对这些SCD类文件中的虚回路?以上的三个问题联合体现出了一些重要的需求,比如配置以及设计一致性的相关需求,同时也还有效率方面的需求。设计图纸经过各个拥有不同输入以及输出接口的相关配置图等一同组成,然而配置就是要求在那些智能装置的ICD模型的工程实例化的基础之上,经过输出和输入的变量映射,以便使它们能够在所有系统的内部装置内可以顺利地建立起相应的联系。其实对于配置以及设计一体化来说,这一技术的重要基础就是要做到图模一体化。然而在对图纸做出设计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是要按照图模的建立同时还要安排不一样的图模输出和输入变量来进行命名的,而且其定义也要求能够和标准化的那类设计的一些有关规定是相符合的。另外,所有的装置图元的拓扑关系都必须要求是使用在建设所有装置的虚端子的相应的映射表之上的。

1.1 图模一体化技术

对于那些常规多见的变电站设计来说,这些装置图元虽然没有被许多模型文件大力支持,但是各种各样的装置已经对许多定义进行了标准化,而且各个应用也必须提供相应的输出、输入端子的定义。比如:国家电网公司对于继电保护发出了“六统一”的标准。导入装置所用的界面控制文件以及建立图模的过程是完全一样的,要是出现不满足标准的那类定义就必须做出提示以及警告。把压板作为一个例子来说,其标准的具体条件就是:保护类装置必须含有特定模型,TR(HTML语言标签)是经过一些特殊的操作之后而出现的一种跳闸信号。举一个例子来说,那些一样型号的装置要求不能在相同的电压等级下进行使用,会有部分的输出以及输入虚端子等的中文描述出现部分的不同,在这种条件之下,大部分厂家的装置提供了同一种接口控制文件。这种做法是非常不规范的,而且也带来许多不便之处。

1.2 拓扑邻接表

拓扑邻接表是经过手工布线来产生的,通过拓扑的连接线的复制以及虚端子表的映射关系,就能够自动地描绘出所有必要的连接线,从而达到人工检查可视化这一重要目标。在交换机连接这些装置的时候也是同样的要求,首先进行画线工作,其次依据这些连接线所产生的拓扑连接表这一特殊的办法。各个装置之间所有的连接线一般情况下都含有组播地址这类属性,这些特殊的属性完全都是可以进行配置的,所输出的这类SCD文件一般情况下也要包含这些特定的属性内容。

1.3 一致性问题的解决

维护工作最为重要的一项参考资料就是虚回路的图纸,运用以及维护工作必须能够导进图纸以及虚回路,从而能够达到虚回路的完全可视化,况且是不按照设计的图纸来完成重新的配置以及绘制相应的虚回路。当系统的集成商进行集成以及调试的这一过程中,一般都是对局部进行维修以及改进的,并且在设计院把改动过的新的结果做出备案手续。当前,许多集成商一般情况下,都是运用自己具有的工具对配置进行改动,然后再把改动出来的新情况保存在特定的文件之中。然而通过虚端子这种自动布线的功能通常就可以显现出虚回路图,以方便设计人员的监察。

2 智能辅助的设计

2.1 虚回路的自动布线

通常情况下,虚端子的映射表是涵盖了全部装置之间的所有虚端子的联系,这种联系现在已经被看作是虚回路的可视化的一项重要基础。通常是在图纸画布上面来进行虚回路的可视化的装置配置,还要对两个相应的布线路径做出具体的定义。更重要的是在做二次拓扑图的过程中,只需要两个装置中的一个连接起来,就可以表示出这之间是具有相互的通讯联系设备的,只不过这两个装置中都是通过一个通信线来进行所有相关的映射,在虚回路布线中所定义出来的那条路径,其实也就是要求来描绘出所需的通信线。

描绘虚回路的可视化的回路也就是重复描绘几个通讯线,运用这种方式来达到虚回路的自动布线这一功能。更加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通过筛选虚回路所显示的各种各样的类型种类,能够有效地减少一些相应的线路,这样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出现繁杂以及零乱。

2.2 自动生成光缆清册

对光缆清册进行计算,就必须清楚两个条件:第一,装置之间以及交换机和配置之间所使用的通讯线;第二,屏柜内具有什么样的装置。在拓扑图中,要求对相关的通信线做出相应的定义,只要存在了这两个方面,生产所需的所有光缆清册就可以在自动条件下来完成。一般情况下所需要的工作量是比较大的。

2.3 对典型设计的支持

使用一些经典的设计图样和一些经典的工程配置,再加上一些特殊的操作(如间隔复制等),就能够达到这一功能所要的效果。当然它的主要要求就是完整性,因为在处理相同种类的间隔时,这种设计方式一般会运用一些特殊的办法,然而虚端子的映射表却无法表示出,必须要做到输出是完整的,这样才能够方便检测这些SCD文件。所以该工具也就为其提供了所需的另外一种功能,从而缩小手工的工作量。虚回路的布线功能可以自身检测出映射的正确性。

3 设计配置信息的共享

在对系统做出维护的时候,必须要仔细地查看一下相应的通信类的参数,比如IP地址等。然而进行故障分析或者是在调试时,必须要查询检测虚回路。其实在对环境进行预测和设计的时候,有些工作量的一大部分已经是完成的。那么怎样来共同分享这些重要信息呢?虽然在SCD的文件中也涵盖部分这类信息,但是在利用维护的时候,更应该做出清晰明白的图示,这也就是对可视化运行的维护。有些格式的虚端子的变量名(比如IEC格式),再结合一些其他文件的拓扑信息(比如DXF类文件的),就可以做到相关信息分享。

4 结语

本文中,智能变电站在设计方面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按照这种特有的一体化思路,最终达到配置以及设计的统一,这不单单是对一致性的问题做出了解决,而且还通过一系列措施减少了设计的工作量。如今许多设计院也正在使用设计配置的一体化工具,这给智能变电站的相关建设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胡道徐,沃建栋.基于IEC 61850的智能变电站虚回路体系[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17).

电站设计规范第3篇

关键词:加油站;新版规范;电气设计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的持续建设,机动车数量迅猛增长,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加油站工程不断增加。为保证加油站能够正常运营,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极其重要。目前在汽车加油站电气系统设计中,存在以下几个比较模糊的技术问题,而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中没有明确的规定,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设计依据,有必要进行进一步探讨。

汽车加油站供配电设计常见问题

关于加油站电力负荷分级的问题

由于加油站突然停电一般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规定:加油加气站的供电负荷等级可为三级。但考虑到加油站运营中断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客户不便,设计人员应该设置应急电源。由于加油机、潜油泵等设备容量不大,设计一台30kW自动启动的柴油发电机组即可保证外电源停电时加油站能够正常营业。

2、关于加油站计量装置的问题

目前,加油站的供电系统设计均会设置独立的计量装置。但很多加油站除了加油罩棚、营业室等商业区外,还有休息室等非商业区,而广西地区的一般工商业用电电价几乎达到居民生活用电电价的二倍。如果只安装一套计量装置, 按照一般工商业用电电价缴纳电费,日积月累,加油站的运营成本大大增加。因此加油站可设置二套独立的计量装置,将一般工商业用电和非商业用电分别计量,降低电费支出,增加收益。

二、汽车加油站防雷、防静电设计常见问题

1、关于加油站防雷分类的问题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并未明确加油站的防雷分类。设计人员可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附录C加油加气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和范围划分,以及《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第3.0.3条规定,可将加油站油罐区、加油站房、罩棚等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休息室、办公室等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2、关于加油站接地电阻值的问题

汽车加油站的面积一般都不大,其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共用接地装置即经济又安全。关于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旧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中曾明确规定: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而新版规范GB50156-2012则改为:接地电阻应按其中接地电阻值要求最小的接地电阻值确定。那么最小的接地电阻值应该是多少呢?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要求每根防雷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油罐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电气系统的工作和保护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信息系统的接地电阻因采取了等电位连接措施,故可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没有必要要求共用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要小于1Ω。综上分析,若信息系统的设备中有明确要求接地电阻值要小于1Ω时,则加油站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若无明确要求,则加油站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3、关于降低接地电阻的问题

山地是广西地区主要的地貌,加油站有时会建设在高土壤电阻率的地区,有时甚至是石质地层。根据工程实践,要使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建议采用DK-AG电解接地极。DK-A电解接地极由有多个呼吸排泄孔的三节铜管组成(每节1m),铜管内填无毒化合物晶体。铜管埋于地下0.7m后,用电解回填土埋好,其呼吸孔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使化学晶体变为电解溶液,溶液又从孔中排出,在电解回填土的吸取作用下,均匀流入土壤,在土壤中形成成片导电率良好的电解离子土壤,特别是在石山等土壤少的地区,电解液可向石山的纵深方向渗透,使原来导电率极差的石质地层,形成一个良好的电解质导电通道。

4、关于加油站罩棚防直击雷的问题

近年来,广西地区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加油站罩棚基本采用以钢板为基板的金属屋面。但关于罩棚金属屋面如何防直击雷,《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并未提及,只能参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第5.2.7条: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宜利用其金属屋面作为接闪器,但要求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钢板厚度不应小于0.5mm;有易燃物品时,钢板厚度不应小于4mm。由于设计人员对此条规范的理解各有不同,对于罩棚金属屋面是否需要装设避雷带(网)保护,一直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2013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明确规定:当罩棚采用金属屋面时,其顶面单层金属板厚度大于0.5mm、搭接长度大于100mm,且下面无易燃的吊顶材料时,可不采用避雷带(网)保护。对此条新规范设计人员应该如何理解,现探讨如下。

经实验证实,当厚度小于4mm时,钢板有可能在遭受雷击时熔化穿孔,形成可滴落的熔化物。若熔化物正好滴落至下方的易燃物品,便会引起爆炸或火灾等安全事故。目前加油站罩棚采用的金属屋面钢板厚度一般为0.5mm~1mm,搭接长度大于100mm,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罩棚下方是否存在易燃物品。

按照规范规定,汽油加油机爆炸危险区域划分为:汽油加油机壳体内部空间划分为1区;以加油机中心线为中心线,以半径为4.5m(3m)的地面区域为底面和以加油机顶部以上0.15m半径为3m(1.5m)的平面为顶面的圆台形空间划分为2区(采用加油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机爆炸危险区域用括号内数字)。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定义:1区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2区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其中正常运行是指正常的开车、运转、停车,易燃物质产品的装卸,密闭容器盖的开闭,安全阀、排放阀以及所有工厂设备都在其设计参数范围内工作的状态。综上分析,加油机正常运行时,罩棚下方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范围是比较小的,而且罩棚为敞开式结构,自然通风良好。因此,当罩棚下面无易燃的吊顶材料,或采用的是夹有非易燃物保温层的双金属板做成的屋面板时,即使金属屋面在遭受雷击时熔化穿孔,其熔化物引起爆炸或火灾的概率是很小的,可不采用避雷带(网)保护。

任何规范的运用都应因地制宜,广西地区是我国雷电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雷暴日都在60天以上,桂平、玉林等地的年平均雷暴日更高达100天以上,雷电灾害已成为广西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因此建议广西地区的加油站,尤其是位于开阔地带的加油站,其金属罩棚宜装设避雷带(网)保护。

5、关于安装电涌保护器SPD的问题

电涌保护器SPD是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据统计,广西地区加油站的雷电事故中,电气设备及信息系统的电子器件损坏是最普遍的,占到了雷灾总和的80%,造成了的巨大经济损失。因此,为了钳制雷电电磁脉冲产生的过电压及涌流,电涌保护器的安装和选型极为重要。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第4.3.8条规定,在加油站供配电系统的电源端、配电箱处,应装设I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其电压保护水平值应小于或者等于2.5kV,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应等于或大于12.5kA。

在加油站信息系统的配电线路首、末端与电子器件连接时,应装设与电子器件耐压水平相适应的电涌保护器,并靠近需要保护的设备。

结束语

以上是对广西地区汽车加油站电气设计几个常见问题的简单探讨。作为电气设计人员,应该依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并结合广西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加油站设计阶段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参考文献

[1] 中国计划出版社.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Z].

2012-06-28

[2] 中国计划出版社.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Z].2010-11-03

[3] 任元会.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M]. 2005

电站设计规范第4篇

【关键词】 加油站;防雷检测;关注点;准备工作;注意事项

引言

加油站属于易燃易爆环境,极易遭受雷击,是防雷防静电检测的重点场所。加油站防雷安全隐患存在人为及非人为因素影响,应加强完善防雷、防静电安全的管理措施,将防雷、防静电设施维护管理纳入到日常检查工作中,并落实责任人,做好记录。在每年雨季来临前,防雷机构都应及时开展好加油站防雷、防静电专项检查工作,严格按照国标、行标等规范,重点对罐区、卸油接地报警仪、储油罐、液位仪、加油机、加油枪等电气接地部位进行检测,确保防雷、防静电的接地装置完好,无断裂、无损坏、无松动、无锈蚀,确保各部位电阻值符合《加油站管理规范》要求,确保接地指示牌醒目且无破损,特别对容易出现疏漏的环节和隐患易发部位进行仔细检查与检测,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检测点做好记录,规定时限,全力整改,及时复检,保证防雷防静电接地系统在雷雨到来之前能正常投入使用。加油站防雷检测包括直击雷、感应雷防护装置等检测项目,通过防雷检测,防雷技术人员可及时发现不安全防雷隐患并向用户提出整改意见,旨在全面做好加油站防雷检测与保护工作。

1.开展加油站防雷检测工作的关注点

加油站易燃易爆危险场所各项防雷措施应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施工,而且作为防雷安全检测重点区域,加油站每年都应按照规范规定接受两次安全检测,防雷检测工作开展应高度关注以下几点:

①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第20.3条规定,加油站加油区、储油区建筑物属于II类防雷建筑,加油站加油棚、值班室等应严格按照II类防雷建筑标准进行检测。博州为雷暴多发区,一些加油站存在装修改造过程中防雷安全装置遭受人为破坏等现象,因此要加强加油站防雷工程认真细致检测。

②重视加油站中较隐蔽工程,对油罐区独立避雷针进行检查,查看避雷针是否与油罐作共用接地处理,如果没有实行共用接地,要测量避雷针与油罐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否超过2m。认真严格检查独立避雷针、加油棚、配电房直击雷防护设置是否完好,检查电源防雷设施、SPD电涌保护器、油罐接地设施是否合格;检测加油棚每根柱子接地电阻是否相等。

③参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规范规定,对于腐蚀环境下加油管道中法兰等,要认真检查其连接处是否采用金属线进行完好跨接;而非腐蚀环境下未跨接的加油管道法兰,对其连接螺栓处进行检查,查看连接螺栓是否完全符合规范规定要求,并对连接处过渡电阻作检测,要求该电阻值应

④按照《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6850156-92第3.8.7条规定,加油站卸油场所要具备静电防护设施,作防雷检测时,需检查加油站卸油场所是否已安装防静电接地装置,检测接地装置是否完好,检测静电防护装置接地电阻是否≤100Ω,对不达标的接地电阻提出整改措施。

⑤查看加油站内电力、通信线路布设是否科学、合理,进出室内(棚)的金属线路是否作屏蔽处理,查看电涌保护器SPD是否正常工作;对加油枪是否进行良好接地进行检测,作好加油机税控板信号防雷电波入侵装置的检查,确保加油站卫星、电视等接收天线均处于LPZ08区保护范围内。

⑥在进行加油站防雷检测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加油站所处环境,分析加油站周围电场、磁场对加油站的影响,以及对加油站接地电阻值的影响,这些都要考虑进去。

2.加油站防雷检测准备工作

①制定完善、严格的防雷检测计划,并认真对照所检测加油站防雷设计图纸及相关的历史数据资料,深入了解加油站现场环境,制定检测方案,做到心中有数。

②对接地电阻值测试仪、等电位测试仪、电涌保护器测试仪、手持卫星定位仪、测试地极、工具箱及防爆对讲机等检测仪器进行查看,确保仪器经法定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各项指标均符合检测精度要求,能在有效期内正常工作。

③避开雷雨天,选择晴好天气进行检测,确保现场环境适宜对土壤电阻率及接地电阻值进行测试。

④在加油站这种易燃易爆环境中,空气中到处挥发弥漫着可燃性气体,在进入检测现场时不得携带打火机等可产生明火或火花的器件及设备、无线电通讯设备等,严禁吸烟和拨打手机等,穿戴防静电工作服、胶皮底防静电鞋子,不能穿带金属底(钉)的鞋子,佩戴防静电手套;对现场开展检测工作时,严禁用带铁锉刀锉或敲打金属物,以免产生火星,造成火灾事故。

⑤参与加油站的防雷检测人员,必须接受岗前安全教育,严格遵守加油站相关安全规定及防雷检测规程要求。现场防雷检测工作开展通常先简后难,先外后内,先对直击雷防护设施进行检测,然后再查看检测感应雷防护及等电位连接、静电防护措施等。而且要深入了解加油站周围地下金属管网敷设情况,再依据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原理及相关要求准确布设辅助电压及电流极桩位。

3.防雷检测工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①进行检测时,应严格遵守加油站内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最好由加油站相关安全管理人员陪同进行。攀高危险作业时需遵照攀高作业安全守则,认真遵守高空作业安全生产操作规范进行防雷检测。

②接地电阻测试仪器接地引线和其他导线要避开高、低压供电线路;进行配电室、变电所、配电柜及其他带电设备检测时,应穿戴绝缘鞋、绝缘手套、棉制衣服、绝缘垫等配套的绝缘设备,避免产生电火花或静电导致触电事故发生。

③注意连接处要尽量进行焊接或熔接,焊接点要作防腐处理,埋地油罐需进行相应的接地和防腐处理,尤其是埋地管道等电位连接与管线布置及之间的距离。规范检测用表和其他设备检测方式、方法,正确使用检测仪器,整个检测检查过程中,一旦出现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进行整改修复。

4.结语

当前,大部分加油站能积极配合防雷检测部门做好防雷装置安全检测工作,防雷检测中心应严格按照防雷规范规定要求加油站对防雷安全检测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隐患及时进行整改,但也存在着一些人员防雷知识缺乏现象,使得加油站防雷检测工作存在一定的开展难度。因此,还要加大雷电知识和防雷减灾宣传教育,广泛开展雷电防护知识科普宣传,使防雷减灾重要性深入人心,使加油站主要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充分了解雷电及其发生规律,提高防雷意识,更多的掌握雷电防护相关知识,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积极接受定期年检,变被动接受检测为主动行动,将被动强迫防雷转变为加油站业主自觉主动防雷,提高加油站防雷避灾能力,避免和降低雷电灾害损失。

参考文献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中国计划出版社.

电站设计规范第5篇

关键词:小型水电站压力前池设计结构尺寸

中图分类号:TV7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本人设计了四个小型水电站的压力前池,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参考相关资料,总结了小型水电站压力前池结构尺寸的计算。

1 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

(1)设计依据:《水电站引水渠道及前池设计规范》(DL/T 5079—1997)、《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071—2002)、《水电站进水口设计规范》(SD 303—88)。

(2)参考资料:《水电站建筑物》(王树人董毓新主编)、《水电站》(成都水力发电学校主编)

2 设计基本资料

机组台数 ……………………………………n1

单机容量…………………………………… N

引水渠设计引用流量 ………………………Qp

单机引用流量……………………………… Q设

引渠末端渠底高程………………………… 1

引渠末段渠底宽度…………………………b

引渠末段渠道边坡…………………………m

引渠末端渠道设计水深……………………h

引渠末端渠道设计流速 ………………… v0

压力钢管根数 …………………………… n2

压力钢管内径……………………………D

进水室隔墩厚度………………………………d

进水室拦污栅的允许最大流速 ………………v进

堰顶与过境水流水面的高差………………… h

侧堰类型正堰的流量系数 ……………………m0

3 侧堰布置及水力计算

3.1 侧堰堰顶高程的确定

根据《水电站引水渠道及前池设计规范》第4.5.3条的规定,侧堰的堰顶高程应高于设计流量下水电站正常

运行时的过境水流水面高程h(0.1~0.2m)

过境水流水面高程2=渠末渠底高程 + 渠道正常水深

侧堰堰顶高程3=2 + h

3.2 侧堰堰顶长度、堰上平均水头的确定

根据《水电站引水渠道及前池设计规范》第A.0.3条,对于设一道侧堰的布置,当水电站在设计流量下正常运行,侧堰不溢水;当水电站突然甩全部负荷待水流稳定后全部流量从侧堰溢出,为控制工况。此时,侧堰下游引水渠道流量为零,侧堰泄流能力按公式A3确定。

(A3)

流量系数mL宜取(0.9~0.95)m0

根据《水电站引水渠道及前池设计规范》第4.5.3条,侧堰的堰顶长度,堰上平均水头,需经计算比较确定。溢流堰长度与溢流堰顶水深有关,溢流水深过大,则单宽流量大,消能工程量大,但溢流水深小,则溢流堰长度就长,影响前池平面布置,所以在计算时两者应统筹兼顾。根据上述原则,经试算确定堰顶长度和堰上平均水头。

4 压力前池各部分平面尺寸的拟定

4.1 前池池身平面尺寸的拟定

对于中小型电站进水室长度L进=3~5m

单管的进水室宽度b进=1.8D

进水室宽度B进=n2b进+(n2-1)d

前池池身宽度B前=1.5B进

前池池身长度L前=3.0B前

5 压力前池特征水位的拟定

5.1 进水室入口处的水深h进(m)应满足下列条件:

即:

5.2 前池正常水位Z正常:

根据《水电站引水渠道及前池设计规范》第7.0.4条,应以设计流量下水电站正常运行时的水位作为前池的正常水位。

Z正常=渠末渠底高程 + 渠道正常水深

5.3 前池最高水位Z最高:

根据《水电站引水渠道及前池设计规范》第7.0.5条,前池和引水渠道内的最高水位,应按照设计流量下正常运行时,水电站突然甩全部负荷时的最高涌波水位确定。

根据《水电站引水渠道及前池设计规范》第D.0.5条,侧堰作为控制泄流建筑物,对涌波起到控制作用,即对引水道系统来说,控制工况是:电站甩满负荷待水流稳定后(涌波已消失),全部流量从侧堰侧堰溢出时,将恒定流时的堰上水头乘以1.1~1.2的系数,把这时的水位定为最高涌波水位。

即Z最高=堰顶高程3+1.2H堰

5.4 前池最低水位Z最低:

根据《水电站引水渠道及前池设计规范》第7.0.6条,前池最低水位可根据水电站运行要求确定。一般前池最低水位为电站突然增加负荷前前池的起始水位Z0减去突然增荷时的最低涌波hmax。

对于非自动调节渠道,起始水位Z0可取溢流堰顶高程3,最低涌波hmax按一台机组运行突增到两台机组即发电流量由8.1m3/s突然增加到16.2m3/s时的前池水位降落。

引水渠道中产生落波时,波的传播速度c0和波高h0可按一下两式联立求解:

负荷变化前的流量Q0

负荷变化后的流量Q'

下面试算求解波速c0、起始断面波高h0:

假设h0

波流量Q

B'0=b+2m(h-h0/2)

负荷变化前的过水面积W0=Q0/v0

计算波速c0

得起始断面波高h0

hmax=Kh0=2h0

Z最低=Z正常 - hmax

6 压力前池各部位高程的拟定

6.1 进水室淹没深度S的确定

根据《水电站引水渠道及前池设计规范》第6.1.9条规定,水电站进水口上缘淹没于最低水位以下的深度,应

按SD303确定。淹没深度按戈登公式确定:

式中:

C—系数,对于对称进水口,C=0.55

d—进水口闸门高度,

V—进水口闸门断面流速

电站设计规范第6篇

【关键词】:水电站厂房;火灾危险性;消防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水电站厂房火灾危险性

水电站由于设备众多、线路复杂、带油设备繁多,发电机、主变压器、油浸变压器(电抗器)、油开关、电缆、蓄电池等电力、电气设备,柴油发电机、绝缘油和透平油系统等场所火灾危险性大。水电站厂房地下部分空间密闭,一旦发生火灾,宜造成人员疏散困难,火灾扑救难度大,从而产生社会影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后果严重。

二、水电站消防设计特点

1重点突出

水电站工艺布置与运行情况不同于其他工业建筑,主厂房空间高大,较长时间的烟气聚集不会影响到人员疏散,而且随着电站管理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大部分场所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人员疏散与民用建筑有所不同。因此在消防设计中,保证机电设备安全和人员安全疏散应是水电站厂房消防设计的重点。

2消防措施综合运用

在消防设计中,首先应突出“防”,争取将火灾危险性降到最低程度;其次合理布置各个功能区,有针对性的对火灾危险性高属丙类的场所、部位进行分隔,采取多重消防灭火保障措施。在预防-报警-灭火设施启动多重环节保护下,尽量减少火灾蔓延的可能性发生。

3立足自防自救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消防工作方针。水电站一般远离城镇,可借助的社会消防力量有限,消防安全立足自防自救。在确保消防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水消防优势,尽可能与正常使用的设备相结合,重点部位采用先进技术,做到保障安全、使用方便、经济合理。

三、消防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西部地区水电站厂房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通常为丁类。部分场所如中央控制室、油浸变压器室、油处理室、柴油发电机室、室外主变压器场等为丙类。在消防设计中通常根据厂房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和危险等级,按照以下防火规范进行设计:

(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 278-90、

(2)《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06、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2001年修订版)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6)《水力发电厂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程》(DL /T5165-2002)进行相应的消防设计。

(7)《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CECS 154:2003

在水电站消防设计审查中通常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将主、副厂房作为同样的功能分区,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

丙类场所内部装修设计燃烧性能等级设计不合理。顶棚、墙面材料较多使用燃烧性能等级为B1级的装修材料,地面、隔断使用B2级;丙类场所防火分隔中,建筑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设计遗漏。

厂房内各部位火灾危险性定性不全、划分不准确,导致主变室、油系统、中控室等重要部位消防设计不完整。

安全疏散不能符合新标准要求,两座水电站都仅设置了敞开楼梯间作为安全出口,且地下层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作为工作人员主要聚集地的办公室只设有一条疏散线路,且设在主变室上方,无法保障人员安全疏散。

油系统事故排烟系统未独立设置,油罐和油处理室排出的油气火灾危险性大,易发生油气火灾,与厂房通风系统共用通风总管道,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火势向其他通风子系统蔓延扩大。

电站的消防电源均取自厂用电系统两端的母线上,一旦发生火灾, 则两端母线均无法供电,无法满足消防电源的要求。

对不同形式的墙、楼板、井在穿管、开洞时其防火封堵组件设计笼统,交代不清或设计不合理。

四、水电站消防设计建议

1防火分区和丙类场所防火分隔与内部装修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278-90,以下简称《水规》)规定:水电站主厂房和高度在24m以下的副厂房,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不限,是指各自的防火分区面积不限,但并不是表明二者可以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建规》)第 2.0.20条、7.1.5条,在主、副厂房按照不同防火分区划分时,相邻之间应设置防火墙分隔,防火墙上门窗洞口应为甲级防火门、窗。

水电站厂房的丙类场所主要有:中控室、发电机配电装置室、油浸变压器室、油处理室、柴油发电机室、电缆夹层、室外主变压器等场所。根据《水规》第 4.1.1条规定,丙类生产场所应作局部防火分隔,防火分隔宜按照《建规》第 5.4.2.3、5.4.2.5条、第 5.4.3.2条规定,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不燃烧体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窗与厂房其他部分隔开。

根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 95(2001修订版)第4.0.3条规定,电子设备室等丙类场所顶棚和墙面装修材料燃烧性能不应低于 A级,地面和其他部位不应低于 B1级。中控室根据《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06第 11.1.5条规定:控制室内装修应采用不燃材料。

2安全疏散出口、疏散距离和楼梯间

安全疏散出口:根据《水规》第2.0.2、4.1.1条规定,水利发电厂的主、副厂房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丁类,耐火等级为二级。水电站厂房的安全疏散出口宜根据《建规》第3.7.2.4、3.7.2.5条、《水规》第4.2.4条规定设计, 按照耐火等级为二级的厂房进行设计,厂房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当“建筑面积大于4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超过 30人”或“地下厂房其建筑面积大于 50m2,经常停留人数超过15人”时, 应当设置两个安全出口。根据《水规》第4.2.4条规定,当副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时,且同时值班人数不超过15人时,可设一个安全疏散出口。

疏散距离:根据《水规》第4.2.5条规定,发电机层室内最远工作地点到该层最近的安全疏散出口的距离不应超过60m,根据《建规》表3.7.4规定,地下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为45m。

楼梯间:水电站厂房发电机层以下部分宜设置封闭楼梯间, 根据《建规》第7.4.4条规定,地下室的楼梯间,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完全隔开, 并应直通室外。

地下厂房的楼梯间宜按照《建规》第7.4.2.1、7.4.3.1条规定要求,按照防烟楼梯间设计。

3水喷雾灭火系统

根据《水规》规定,考虑用水作为灭火介质方便、经济,一般水轮发电机、主变、绝缘油和透平油系统、 大型电缆室、电缆隧道和竖井等部位采用水喷雾灭火装置。系统设备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手动或电动球阀、压力表、喷头、末端试水及管网等。以水轮机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为例:应按照《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29-95)要求,在发电机定子上下端各配一圈灭火环管,环管上安装水喷雾喷头,设计喷雾强度13L·min- 1·m- 2, 火灾延续时间应按时间40min计算, 最不利点水雾喷头工作压力不小于0.35MPa , 发生火灾时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并自动打开电动球阀启动水喷雾灭火系统灭火,系统反应时间不大于45s,喷头选用离心雾化型水雾喷头, 末端试水在厂内进行,用于日常系统检测。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根据电站保护对象的使用性质及火灾危险性的特点, 将报警区域按照防火分区及不同危险区域划分。主厂房、副厂房、开关站,其中一级保护对象有:发电机、变压器、电缆管沟、油罐和油处理室, 其余为二级保护对象。每个报警区域设置一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 每个探测区域面积不大于 500m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划分和配置如表 1所示。

表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划分和配置

5消防给水系统

水电站消防给水通常有自流供水、水泵供水、消防水池方式。水电站适宜以水库水作为消防水源, 根据建筑体积和《建规》的规定, 确定室外消防用水量和室内消防用水量。在电站上游应设置一座消防水池和补水设施,通过高度差形成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引两根消防主干管采用环状布置分别向下游厂区和开关站的消火栓系统和水喷雾系统供水。

根据《水规》第9.2.2条规定,当给水设施采用自流供水方式时,取水口不应少于两个,必须在任何情况下保证消防给水。

在厂房周围及其它建筑外、厂房内各层按照《水规》第9.3.2、9.3.3条规定,合理布置消火栓。

6事故排烟系统

地下厂房、封闭厂房、坝内厂房的油浸变压器、油处理室、电缆室等场所应设置独立的排烟系统,不得跨越其他房间。具体按照《水力发电厂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程》(DL /T5165-2002) 进行设计。疏散走道、楼梯间的排烟可与厂房内排风系统结合。

7建筑防火封堵

在水电站消防设计中,很少有针对不同性质的墙、楼板、井在穿管、开洞时做具体的防火封堵组件设计措施。大多仅在图纸说明中交代几句。没有根据《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CECS154:2003对各类孔口、建筑缝隙的不同性质、位置画图进行防火封堵组件设计。因而出现防火封堵材料使用不当,防火封堵组件设计未考虑其结构本身的稳定、开裂、位移及耐久性。

8其他需注意的事项

水电站厂房灭火器配置,应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的规定,确定各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和危险等级;按照建筑每个防火单元的面积,经计算确定灭火器配置数量和类型。水电站厂房火灾种类一般为固体火灾(A类)、液体火灾(B类)、物体带电燃烧火灾(C类)三种类型。灭火器可选择可扑灭A、B、C类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消防电源应符合二级负荷要求, 宜自备发电, 电缆布置都不得穿越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此外, 目前的水电站消防设计规范亟须修订,对水电站的专项消防设计应按最新消防技术规范执行。

五、结束语

水电站消防设计较为复杂,各专业应根据建筑内部功能火灾危险性及建筑空间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同时积极引进先进设计理念,采用科技含量高和可靠性、自动化程度高的设施设备,以适应新的形势和经济发展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水电站消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以达到整个工程的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电站设计规范第7篇

【关键词】 普速铁路 蓄电池 容量

现阶段我国铁路高速发展,大批新技术、新工艺陆续应用,造成现行规范与实际情况不能完全吻合,作者在施工投标工作中,结合对现行规范、文件、设计图纸的学习,提出了对普速铁路通信电源系统蓄电池容量的计算的一些见解。

一、普速铁路通信系统设备的选择与用电量

根据TB 10006-2005《铁路运输通信设计规范》(以下简称“通信规范”)及原铁道部(现铁路总公司)有关通信系统设置有关规定,结合目前我国普速铁路通信系统基本设置情况,本文选定普速铁路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标准如下:

1.1 传输系统

传输系统一般考虑按长途传输网及接入网两层网考虑。中间站因承载客运、货运业务,业务转接较多,设置长途传输网分路站,同时设置接入网传输设备。

1.2 调度通信系统

1.2.1 调度及专用通信

采用数字调度及专用通信系统。

1.2.2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采用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间站设置基站设备,区间弱场采用光纤直放站解决。

1.3 电源系统

采用-48V高频开关电源,并配置阀控式蓄电池组。

1.4 各系统用电量

二、中间站蓄电池容量的初步计算

2.1 蓄电池容量计算公式及参数

2.1.1 计算公式

2.1.2 公式中其他参数定义及选取

2.2 蓄电池容量的初步计算

三、影响蓄电池容量计算的因素分析

3.1 影响蓄电池容量计算的因素

3.1.1 相关规范、文件的发展

(1)“电源规范”的局限性。“电源规范”在2000年即投入使用,根据其前言介绍,系在《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J6-85)基础上编制,后来在“通信规范”投入使用后,《铁路通信设计规范》废止,但“电源规范”尚未更新,仍作为现行规范使用,其中涉及蓄电池容量计算参数选取的一些条款未能充分考虑GSM-R系统运用的影响。

(2)其他条文、文件对蓄电池容量计算的补充。2008年,铁道部(现铁路总公司)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联合《中国铁路GSM-R移动通信系统设计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蓄电池容量选取做出如下规定:核心网节点设备的蓄电池组按2组配置,每组备用时间1h;基站设备蓄电池组按2组设置,备用时间按照相关设计规范及实际维修时间要求确定。2010年,铁道部(现铁路总公司)运输局运基通信〔2010〕35号《铁路客运专线通信技术装备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其中对采用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基站的蓄电池容量选取做出如下规定:基站设备蓄电池组按2组设置,备用时间按照相关设计规范及实际维修时间要求确定。“标准”中有关内容摘录如下:-48V直流电源系统车站及通信站蓄电池组按2组配置,容量配置按照车站及通信站满足后备时间1小时的要求。

3.1.2 铁路运输外部条件的变迁

铁路运输通信系统作为各种信息,特别是列控信号、调度命令的承载平台,其保障铁路安全运输的作用日益显现。为确保列控信号、调度命令等涉及行车安全的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在现阶段的普速铁路实际设计、实施、运营等各阶段,通信系统电源等级与信号系统电源等级保持一致,均为Ⅰ级负荷,在一般情况下,通信设备外供交流电源不应断电。

四、蓄电池容量的选择

结合现行有关文件的补充,及对外部条件变化的分析,中间站后备时间如果选取1小时,其外供电源满足需求,自经济技术角度出发,中间站后备时间选取1小时合理。因此,蓄电池容量计算公式中,T取值为1,η取值为0.55。代入公式:

根据上述计算,中间站通信系统在采用文中所述各子系统时,设置两组100Ah蓄电池组即可满足需求,技术经济较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