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体育产业重要性(合集7篇)

时间:2024-01-08 15:12:35
体育产业重要性

体育产业重要性第1篇

关键词:体育经济;体育产业;投资体制;政策环境

前言

我国在参与到世界经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全方面的发展国民经济。体育产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更加不容忽视。为了加快和促进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应大力鼓励体育产业投资,促进体育产业投资体制的逐渐完善,重点研究体育产业投资体制对于体育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够不断对体育产业投资体制的不足之处进行改革,在不断的发展中通过实践,促进我国体育经济的不断进步。

一、我国的体育产业投资体制的含义

相应的体制和政策是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发展的基础,而投入、使用和监管资金的有效运用是体育产业投资体制制定的客观限制条件,体育产业投资体制在制定的过程中一定要能够充分考虑和结合各种限制性客观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制度和政策的科学性和组织性。而在进行体育产业投资、补偿等工作的过程中是需要一定的相关法律政策来进行制约的,体育产业投资整体框架和细致的分工、开辟投资方法的规定和投资补偿和分摊等工作是体育产业投资政策的主要内容[1]。

在促进体育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够忽视体育产业投资体制与政策的重要作用,同时更不能够忽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体育产业投资的整体结构和制度要求是体育产业投资体制的重要内容,然而其中存在了重要的政策限制,二者存在一定的重叠成分。同时只有在体育产业投资体制之下才能够形成相应的体育产业投资政策,也才能够具体规范体育产业投资行为。因此,研究体育产业投资政策及环境是研究体育产业投资体制的重要前提[2]。

二、我国的体育产业投资体制依赖的相关政策

体育产业投资体制要建立在一定的相关政策之上,受到科学合理的政策的规范和制约,才能够促进制度的不断完善,也才能够在科学的制度下,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一)财政政策

相应的基本准则和方针是进行财政工作的前提,然而基本准则和方针的制定要根据一定的财政目标来实现,严格按照宏观经济规律来制定自身的财政目标就是我国的财政政策。我国的体育产业投资事业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因此在实行体育产业投资的过程中需要我国的财政政策为其提供相应的补助和担保,因此财政政策是决定体育产业投资资金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如果财政政策过于严厉,就会将更多的体育经济发展机会置之门外,还会将体育产业的融资金额大大提高,不利于体育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如果实行教宽松的财政政策,就对给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动资金,促进可供融通的资源的提高,将投资成本降到最低,有利于体育经济的发展。现阶段,不完善的投资体制存在于我国的体育产业当中,要想实现资本市场与体育产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就不能够单纯依靠市场调节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政策的重要作用,有效引导资本市场[3]。

(二)法律制度

在进行体育产业投资行为的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形成,这些社会关系有时是需要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来对其进行制约和管理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体育产业投资行为的顺利进行,同时,这也是法律制度在体育产业投资体制中的体现和作用。在进行体育产业投资行为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得到健全的法治来对其进行保障是决定是否能够充分利用体育资源的标准,体育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健全的法治来做基础。我国在进行体育产业投资行为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投资范围、程度的可靠性和有序性,然而决定投资行为是否可靠和有序标准就要靠健全的法治来界定。我国的体育产业投资是一种长时间的投资活动,在较长时间的投资当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此时必须要有强有力和完善的法律来对其进行保障和职业。投资人在进行体育产业投资之前,最看重的就是这一方面法律是否健全,如果法律制度不够健全就意味着体育产业投资将会面临很高的商业风险。这也就说明,健全的法治能够为我国的体育产业带来更多的投资,也才能够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4]。

三、我国体育产业投资体制在体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都在加快,我国要想积极参与到世界市场经济竞争当中,必须要加强我国的经济建设。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较快,因此,我国要充分提高对体育经济的重视程度,积极思考发展体育经济的方法及限制体育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促进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注意到体育产业投资体制对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分析其重要性,抓住其中的重要特点,才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体育经济的不断发展。

(一)体育产业投资是体育经济发展的动力

体育产业的建立和经营,会创造出一定的资本,当资本越积越多,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应用就要靠体育产业投资体制来进行引导和约束,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形成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将积累的资本应用到投资当中,首先,可以通过银行充分发挥职能,将资金有效应用到资本不足的公司当中,资本不足的公司要能够有效利用这部分资金进行生产,并将生产出来的商品通过体育市场销售出去,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其次,充分利用市场职能,通过买进资金短缺公司出售的体育股票和债券等能够有效的将资金转移到资金短缺的公司之中,促进其能够充分利用资金进行再生产,或者在资本市场运行的监督下促进资金短缺公司已兼并、转让和租赁等方式促进资金的有效运转,从而从另一角度以另外一种方式优化配置体育产业资源。这两种方法的有效运用,能够促进体育产业的充分发展,能够给体育经济发展带来动力[5]。

(二)合理的体育产业投资体制能够提高资本积累和配置效率

有效运用体育产业投资体制,能够将积累的资金进行有效的运用,能够给资金短缺的公司带来更多的资金,促进其运转,这样一来,有助于将资本创造过程中效率较低的公司的资金应用到效率较高的公司,将资金的边际产出率进行提高,这样做的目的是促进相关的生产要素进行流动,促进经济结构的完善和提高,有效促进体育经济的不断增长。相反的,如果运用了不合理的体育产业投资体制,就严重阻碍体育经济的发展,同时还会激化体育经济发展过程中与体育产业投资之间的矛盾。例如,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资金不足是导致当地体育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主要原因,当地没有能力形成专门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这样一来,就很难进行资本的再生产。这一系列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于当地不合理的体育产业投资体制造成的,在这种体制下,外资也很难得到吸引,就更难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和提高配置效率,造成恶性循环存在于体育产业投资体制与体育经济发展之间[6]。

结论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应该充分意识到资金在推动各行各业不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要想促进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大量资金,进行体育产业的再生产活动。注重体育产业投资体制对发展体育产业经济的重要影响,要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对我国的体育产业投资体制不断进行完善和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控职能,在实践中逐渐对体育产业投资体制进行完善,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磊. 社会经济转型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7.

[2]许松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3]苏宁.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时间动态与空间格局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4]金坤. 产业化进程中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建筑设计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4.

体育产业重要性第2篇

我国在参与到世界经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全方面的发展国民经济。体育产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更加不容忽视。为了加快和促进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应大力鼓励体育产业投资,促进体育产业投资体制的逐渐完善,重点研究体育产业投资体制对于体育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够不断对体育产业投资体制的不足之处进行改革,在不断的发展中通过实践,促进我国体育经济的不断进步。

一、我国的体育产业投资体制的含义

相应的体制和政策是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发展的基础,而投入、使用和监管资金的有效运用是体育产业投资体制制定的客观限制条件,体育产业投资体制在制定的过程中一定要能够充分考虑和结合各种限制性客观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制度和政策的科学性和组织性。而在进行体育产业投资、补偿等工作的过程中是需要一定的相关法律政策来进行制约的,体育产业投资整体框架和细致的分工、开辟投资方法的规定和投资补偿和分摊等工作是体育产业投资政策的主要内容[1]。

在促进体育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够忽视体育产业投资体制与政策的重要作用,同时更不能够忽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体育产业投资的整体结构和制度要求是体育产业投资体制的重要内容,然而其中存在了重要的政策限制,二者存在一定的重叠成分。同时只有在体育产业投资体制之下才能够形成相应的体育产业投资政策,也才能够具体规范体育产业投资行为。因此,研究体育产业投资政策及环境是研究体育产业投资体制的重要前提[2]。

二、我国的体育产业投资体制依赖的相关政策

体育产业投资体制要建立在一定的相关政策之上,受到科学合理的政策的规范和制约,才能够促进制度的不断完善,也才能够在科学的制度下,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一)财政政策

相应的基本准则和方针是进行财政工作的前提,然而基本准则和方针的制定要根据一定的财政目标来实现,严格按照宏观经济规律来制定自身的财政目标就是我国的财政政策。我国的体育产业投资事业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因此在实行体育产业投资的过程中需要我国的财政政策为其提供相应的补助和担保,因此财政政策是决定体育产业投资资金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如果财政政策过于严厉,就会将更多的体育经济发展机会置之门外,还会将体育产业的融资金额大大提高,不利于体育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如果实行教宽松的财政政策,就对给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动资金,促进可供融通的资源的提高,将投资成本降到最低,有利于体育经济的发展。现阶段,不完善的投资体制存在于我国的体育产业当中,要想实现资本市场与体育产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就不能够单纯依靠市场调节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政策的重要作用,有效引导资本市场[3]。

(二)法律制度

在进行体育产业投资行为的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形成,这些社会关系有时是需要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来对其进行制约和管理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体育产业投资行为的顺利进行,同时,这也是法律制度在体育产业投资体制中的体现和作用。在进行体育产业投资行为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得到健全的法治来对其进行保障是决定是否能够充分利用体育资源的标准,体育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健全的法治来做基础。我国在进行体育产业投资行为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投资范围、程度的可靠性和有序性,然而决定投资行为是否可靠和有序标准就要靠健全的法治来界定。我国的体育产业投资是一种长时间的投资活动,在较长时间的投资当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此时必须要有强有力和完善的法律来对其进行保障和职业。投资人在进行体育产业投资之前,最看重的就是这一方面法律是否健全,如果法律制度不够健全就意味着体育产业投资将会面临很高的商业风险。这也就说明,健全的法治能够为我国的体育产业带来更多的投资,也才能够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4]。

三、我国体育产业投资体制在体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都在加快,我国要想积极参与到世界市场经济竞争当中,必须要加强我国的经济建设。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较快,因此,我国要充分提高对体育经济的重视程度,积极思考发展体育经济的方法及限制体育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促进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注意到体育产业投资体制对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分析其重要性,抓住其中的重要特点,才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体育经济的不断发展。

(一)体育产业投资是体育经济发展的动力

体育产业的建立和经营,会创造出一定的资本,当资本越积越多,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应用就要靠体育产业投资体制来进行引导和约束,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形成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将积累的资本应用到投资当中,首先,可以通过银行充分发挥职能,将资金有效应用到资本不足的公司当中,资本不足的公司要能够有效利用这部分资金进行生产,并将生产出来的商品通过体育市场销售出去,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其次,充分利用市场职能,通过买进资金短缺公司出售的体育股票和债券等能够有效的将资金转移到资金短缺的公司之中,促进其能够充分利用资金进行再生产,或者在资本市场运行的监督下促进资金短缺公司已兼并、转让和租赁等方式促进资金的有效运转,从而从另一角度以另外一种方式优化配置体育产业资源。这两种方法的有效运用,能够促进体育产业的充分发展,能够给体育经济发展带来动力[5]。

(二)合理的体育产业投资体制能够提高资本积累和配置效率

有效运用体育产业投资体制,能够将积累的资金进行有效的运用,能够给资金短缺的公司带来更多的资金,促进其运转,这样一来,有助于将资本创造过程中效率较低的公司的资金应用到效率较高的公司,将资金的边际产出率进行提高,这样做的目的是促进相关的生产要素进行流动,促进经济结构的完善和提高,有效促进体育经济的不断增长。相反的,如果运用了不合理的体育产业投资体制,就严重阻碍体育经济的发展,同时还会激化体育经济发展过程中与体育产业投资之间的矛盾。例如,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资金不足是导致当地体育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主要原因,当地没有能力形成专门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这样一来,就很难进行资本的再生产。这一系列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于当地不合理的体育产业投资体制造成的,在这种体制下,外资也很难得到吸引,就更难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和提高配置效率,造成恶性循环存在于体育产业投资体制与体育经济发展之间[6]。

体育产业重要性第3篇

[关键词] 体育产业 影响 经济

全民健身计划,奥运争光计划和体育产业化是体育工作的三大支柱。其中,前两个计划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而体育产业化则是支撑这两个计划的运行机制。本文通过对体育产业在我国体育工作的重要性的研究分析,提出适合我国并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和对策,希望为广大体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

一、体育产业的涵义

经济学界认为,体育产业必须严格地界定在体育的劳务服务范围内,不属于这个范围的不能算为体育产业。但是从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体育产业的概念不应该是严格的经济学名词,而应该是工作名词。我们把体育产业分为三大类,就是体育的本体产业,体育相关产业和体育部门办的第三产业,就是利用体育自身的魅力进入市场的产业,推动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两个条件形成的体育部门办的第三产业。即体育部门在投入人,财,物生产要素后,生产出不采取实物形式但以运动形式存在的体育服务产品。体育部门是一个既有投入又有产出体育服务产品的服务产业,具有产业属性,体育产业是产业,不需要以体育产业的市场化来证明,产业的存在和发展,是由社会需要决定的,体育产业以获得社会资源投入为代价,为社会提供了满足人的物资和精神需要的体育服务产品,随着社会对体育服务产品的需求的增长,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提高。

二、我国体育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体育产业化和我国文化,教育相比,发展力度明显不够,步子还不大。虽然我国体育产业,在近几年有着飞速的发展,但是在实践中,我们还存在很多问题。

1.传统体制束缚严重

我国体育产业长期以来一直由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包办改革开放后,尝试性地将体育产业从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但在很大程度上仍带有旧体制的烙印,由于政府行为涉及面太宽,使企业在与体育部门联合办体育的过程中,常常缺乏足够的自。另外,在赢利后,企业得利的往往是少数。如,赛事的投入越来越多,而效益好的却寥寥无几。长此以往,大大挫伤了企业投资体育产业的积极性。

2.地域分布不平衡

目前体育产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状况。首先是地域间的不平衡。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各地区的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有很大差距。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省市发展迅猛而且达到一定的质量,西部地区发展则比较滞后,个别地区的绝对差距甚至在扩大。其次是各运动项目间的产业开发不平衡。由于各项目的技术水平和在国际上取得的成绩有差别,项目的观赏性也不同,因此其产业资源价值、市场容量和效益有很大差异。

3.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体育产业结构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本体产业发展还不够大,没有形成支柱性优势。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体育的支柱性本体产业应该定位于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和无形资产开发经营业。但是三大支柱性本体产业规模还有限,其市场运作也不够规范。

4.主体投入不足,市场发育不全

消费需求是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体育消费属第三产业范围内的消费。增加体育消费就会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对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改善经济发展质量,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但是,如何增加体育消费,运用什么政策手段鼓励社会兴办体育产业和引导、扩大体育消费并无政策可循。

5.体育产业法律规范不够健全

我国的基本法律环境要素是我国体育产业的基础,我国专门的体育法律法规对我国体育产业具有专门的指导意义。目前我国的整体法律环境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不少差距,但是相对过去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我国整体法律环境水平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法律环境比较差,体育产业的专门性法律规范文件很少,法律效力层次低,操作性也不强,已经阻碍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1.体育行政部门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体育行政部门要正确把握体育发展的规律,逐渐改变完全依靠政府办体育的观念,逐步做到非赢利性、福利性体育事业依靠政府公共财政提供资金,大力发展提供赢利性非公共产品的体育产业。把发展体育产业放到与发展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并重的地位上来,结合本地区实际,会同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结合国家“十一五”规划制订体育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

2.结合地区特点,发展特色体育产业

重点培育东部地区的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依靠中部地区的人口优势和区域资源重点发展体育产品制造业及相关产业,建立若干体育用品的生产基地,根据西部地区的自然生态、经济地理状况,重点开发以体育探险、体育旅游和民族体育为特色的产业资源等。

3.构建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新格局

我国要拓展体育融资渠道,(1)要制定鼓励各种社会资金投入体育产业的政策,为新兴的和创新性的体育产业项目,实行低息或贴息贷款, 安排一定的政策性贷款用于发展各类体育产业,鼓励组建各级、各类体育产业基金组织、体育投资公司,创造有利于发展体育产业的综合性融资手段和方式,设立部级体育产业发展基金和体育资产经营公司。同时各级体育部门应重视对运动项目和赛事的推广力度,大力发展体育赞助市场,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新格局。(2)要促进体育产业与金融资本的结合, 以加强体育业发展的实力。体育产业融入资本市场,除了可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还有利于体育产业的社会化组织、企业化管理、市场化动作。同时体育产业要走公司化、股份化的发展道路,落实企业的经营自,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4.建立良好的体育产业法律环境

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优化体育产业法律环境的过程实际上是从体育产业法规的角度寻求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策略。在提高体育产业法律环境各个要素水平时,必须正确认识我国体育产业的性质和特点,根据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对症下药,尽量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某些体育产业的外延又可以划分到第二,第三产业中去。不同性质的产业需要有不同的法律规范调整,国家在制定,实施体育产业法规时,要针对体育产业的实际内容,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四、结束语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有目共睹,这离不开产业管理者和产业实践者的共同努力,中国北京获得了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中国申奥成功也离不开体育产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体育产业的位置重要,应当科学理性地进行指导,为我国的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王成斌等:引入营销理念,发展地方高等教育[J].亚洲教育,2004,30(6),23~24

体育产业重要性第4篇

【关键词】民族体育产业 发展 研究

从民族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角度来看,其具有民族性、体育性和经济性的特征,因此说,民族体育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体育产业类型,其发展与传统体育产业发展不同,因结合民族体育的相关特性,并依据其独特的市场环境,对其发展做出积极有益的探索。对于民族体育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及产业策略等宏观尺度,而在产业营销策略、产业布局条件等微观尺度较少。本研究以民族体育产业中的营销手段为主要对象,将民族体育与经济相结合,在分析民族体育产业发展状况及营销策略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体育产业及民族体育产业研究的相关经验,对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关评价,以期通过相关研究成果,对民族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对策。

一、民族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体育大国,现代体育的发展,为我国体育产业提供了良好机遇。其中,由于我国拥有丰富的民族资源,使得民族体育产业在我国拥有有较大的潜力和市场。目前,我国民族体育产业已初步构建起市场框架,其市场覆盖率、产品种类及市场影响在不断扩大,从相关统计中发现,民族体育产业逐渐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之一,例如新疆维吾尔族“达瓦孜”项目、内蒙古“那达慕”传统民族体育集会等,每年为地区经济带来上千万的市场收入。从空间角度来看,我国体育发展迅速,如表1。

表1 2000年我国东、中、西部体育人口数比例一览表

资料来源:秦椿林等《论我国群众体育的非均衡发展》,第7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2004。

庞大且迅速增长的体育规模,带来了发展较为迅速的体育产业规模,如表2:

表2 2000年我国东、中、西部人均体育消费水平比较一览表

资料来源:秦椿林等《论我国群众体育的非均衡发展》,第7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2004。

而其中,民族体育产业所占份额也在逐年增加,就目前而言,民族体育产业已基本覆盖东、中、西三大区域,产业类型也已呈多样化发展,规模也在不断壮大。其中以西部地区的民族体育产业发展最具代表性,我国西部地区集中了全国大部分少数民族人口,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民族体育项目,是民族体育产业发展的资源保证。

从时间角度来看,我国民族体育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民族体育产业种类齐全,但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制约,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相对缓慢,规模及产值也相对较少。新时期的到来,使我国经济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体育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我国推行全民体育、举办全国性运动会,加入WTO及申奥成功后体育事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如表3,同时也带动了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是民族体育产业逐渐成为地方发展经济,提升文化形象,促进地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表3 2006~2008年我国体育产业规模及GDP所占比重一览表

资料来源:2010~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深度评估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二、民族体育产业的特点及功能

民族体育产业作为民族体育的主要衍生产物,其除具备产业性的特点外,还有民族体育所具有的一切特点,在功能方面,不同的功能对应不同的产业特点。

(一)民族体育产业的民族文化性与功能

民族体育产业作为民族体育的衍生品,其传承了相关民族体育的民族文化特性,从整体上看,民族体育产业从项目、规模到发展方式都蕴含了浓重的民族文化性特点,从体育产业项目来看,每一种体育项目都具备民族自身的文化背景,体现着民族文化特性,从民族体育发展规模来看,其发展以小规模、多种类发展为主,从发展方式上看,其发展主要集中于本民族聚居地,且发展主要以点状、链状发展为主。民族体育产业的文化性主要是通过体育产业的渠道,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地区文化形象为主,同时兼顾促进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

(二)民族体育产业的社会性与功能

民族体育作为社会活动的一种产物,其衍生而出的民族体育产业因此也具有民族社会性特征。民族体育产业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产业服务面广、服务种类复杂、目的性较强,从服务面角度来看,民族体育产业主要以民族体育服务为主,其服务涵盖了体育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具有较广的服务面,从服务种类角度来看,民族体育产业作为民族体育的衍生品,在民族体育活动中,其基本涵盖了生活及体育活动各环节,具有较多的服务种类,从体育产业的目的性来看,其基本目的是为通过提供相关民族体育服务,获得经济效益,从另一角度分析,民族体育产业还具备提升传承本民族文化、促进经济水平的提升、加强民族文化交流等目的。在民族体育产业的社会性方面,其主要功能是实现民族体育产业与人文层面的结合与交流,实现民族体育与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并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民族体育产业的经济性与功能

民族体育产业的经济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其所经营的范围上,从民族体育产业的主要经营范围来看,其产品主要是体育服务性产品、体育运动器材及相关配套餐饮超市等,其基本涵盖了与民族体育产业相关的所有产品[1],如体育场馆服务、运动产品销售、餐饮超市服务等,因此说,民族体育产业是以经济收益为目的的服务行业,其具有典型的经济性特征,以实现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发展民族体育产业,实现经济和文化利益的双赢局面,提高地区体育水平,提升地区文化形象,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三、民族体育产业的营销策略方式与分析

体育营销是指体育行业中,从事体育相关产品销售的集体或个人以提供相关服务或投资的方式,通过相关营销手段,如广告、公关、促销等营销活动,利用体育资源向受众传达其品牌和产品信息的系统化行为[2]。而民族体育产业营销则是在体育营销各环节中加入了民族的人文色彩,使民族体育营销成为传达民族体育及民族文化的载体。

(一)促进市场化转变的民族体育产业营销策略及分析

市场化是民族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营销手段之一,从我国民族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我国民族体育产业营销现状来看,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仍处于职业化进程中[2],如传统蒙古式摔跤、民族式射箭、民族式赛马等项目,因此说,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仍处于传统的点链式发展阶段,制约着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与壮大,因此在民族体育产业的营销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市场化体制,以保证民族体育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就目前来看,促进民族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转变,应该从民族体育产业的现状入手,整合民族体育产业资源,使民族体育产业在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方面得到较快发展。

(二)提升服务与产品的民族体育产业营销策略及分析

民族传统体育产品与服务策略是指依据顾客的关注来提供能满足其要求的民族传统体育产品或服务[3]。其包含了服务及产品两大方面,就服务方面而言,其是民族体育产业的主要销售产品,因此说,要促进民族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提升产业内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方式,保证民族体育产业的长远发展,就产品方面而言,其包含了一般意义上的服务、体育纪念产品、餐饮等项目[3],为保证民族体育产业的长足健康发展,就必须要从产品入手,保证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以实现经济效益与民族体育的双重发展。

(三)品牌效益下的民族体育产业营销策略及分析

民族体育产业发展中,品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和地位,是保证民族体育产业形象的重要渠道,因此说,在民族体育市场营销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品牌策略模式和品牌效益,从品牌化决策、品牌归属决策、品牌名称决策、品牌战略决策和品牌再定位决策[3]方面提升民族体育产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认知度,实现民族体育产业的隐性财富,为民族体育产业的品牌效益提供充足的保证。

(四)提升知名度下的民族体育产业营销策略及分析

在民族体育产业营销策略中,提升民族体育产业知名度及产业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在营销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市场氛围及营销环境的条件下,通过运用广告、广播、互联网、电视、报纸等相关媒体,针对目标市场的有关特点,对民族体育产业实现全方位、多维度的报导,追踪,以实现民族体育产业的知名度,并实现品牌效益。

四、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就目前而言,我国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要考虑到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综合运用相关策略和方法,促进民族体育产业的规模化和经济化发展,本文在综合了体育产业发展各环节的重要程度,选取了民族体育产业的营销环节,通过对营销过程中的各要素的营销策略研究和营销策略分析,得出了发展民族体育产业的相关方法和策略,为地区民族体育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相关借鉴。

参考文献

[1]潘志翔.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营销策略研究[J].大家,2011,(10):170.

[2]饶远,张云钢,田世昌.我国西部体育产业状况与发展模式探索——以云南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为例[J].体育科学,2006,26(3):21-25.

[3]秦开元.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中的营销策略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9-18.

体育产业重要性第5篇

摘 要 当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球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精神文明以及文化产品作为基础。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体育自身发展规律和体育体制改革后的客观结果。从中国体育自身的规律来看,全国运动会、奥运会和其他各种国际性赛事的趋势都是大投入、大生产和高产出,这就要求体育文化产业按照产业化的模式进来庞大的运作生产。本文从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入手,对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且提出了融合发展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 体育产业 文化产业 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是开展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没有文化产业帮助,体育产品的发展影响就不能壮大,同时体育产业的发展,也会失去有效的引导,不能树立成熟的品牌。与之相反的是,体育产业如果不充实,文化产业可能失去极具潜力的价值素材。所以,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相互依存,并且相辅相成的。

一、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一)体育产业概念界定

体育产业,是指生产体育物质产品以及精神产品,包括提供体育服务各行业总和。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和其他产业具有相同的共性,非常注重市场效益并且讲求经济效益,又存在着和其他产业部门不同的特性。体育产业主要有三部分:第一,体育的主体产业是指在发挥自身价值,被体育部门管理,并且以提供公众体育产业活动的经营性活动。例如,体育、体育竞技、群众体育产业等。第二,是和体育相关的其他经营性产业。第三,是以补助体育事业和创收为主要目的的体育产业之外的产业活动。体育产业的本质是体育运动中潜藏的经济价值,只有运用市场手段,才可能挖掘当代体育经济,实现真正的体育产业发展。特别是在体育产业化程度还比较落后情况下,界定体育事业以及体育产业的区别具有重要意义。体育产业中,是只有具有经济价值的并且可盈利的那部分体育事业。

(二)文化产业概念界定

我国文化产业的范围界定是:印刷、广播影视制作、广告、新闻服务、出版发行与版权、演艺及其他文化艺术服务等传统行业、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文化休闲、文化创意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这其中新闻服务和出版发行,决定着文化产业趋势以及水平。体育文化,总的来说,指体育运动本身的围绕体育运动所开展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和。体育文化,是对一个国家软实力评价体系的衡量。在发展中国家,是评价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软实力的提高,是提高我国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在现代化文明社会进步中,也将起到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是研究体育和文化产业开展融合发展重要策略,可以不断推动体育文化发展。体育文化产业,是反映一个国家在体育综合实力方面的“金标准”。

(三)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早在2004年,我国出台《文化和相关产业分类》的时候,就计划将体育产业的分类归属到文化产业开展统计,但是最后,统计局课题组认为,体育产业已构成自己完整体系以及分类,如果加入文化产业,便削弱整体分类中的文化特征,所以没有未将其列入文化产业的范围内。虽然,从广义文化角度来讲,体育是一种社会性质的文化活动,但是把体育产业纳入到大文化产业中确实有一定道理,在实践工作的角度中,从国家相关权威文件来讲,关于文化产业概念界定,并不是涵盖所有和文化关联的行业所形成的一个大文化产业,于是其界定其为和体育、教育以及自然科学研究并列的一个狭义文化产业。

二、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方式

(一)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的定义

不同的学者对体育产业融合中的定义有不同的观点。但是这些观点有着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也就是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融合,必将出现体育产业在中心模式下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总的来说产业实践和理论经验的增长,为国内外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于是产生了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融合的一个新的概念:体育产业和旅游和信息等产业边缘的逐步消失,充分发挥各不同产业价值链中延伸和重组作用。这时候体育场馆服务业就变成了体育竞技和体育娱乐休闲的基础。实现以体育产业资源作为依托,将相关产业发展要素成为载体,在技术融合和业务融合中,进一步实现融合,将体育本体作为重要核心,扩大相关产业特性,扩大在新型体育业态中的发展比例。体育产业具体来说就是体育本体产业,是在政府主管部门中和学界公认竞赛性的体育表演业和健身体育休闲事业。

(二)内涵特征。

1.产业的关联性是开展产业融合基础

只有产业间有关联系,才能实现产业的融合,产业的融合一定要在产业的密切联系间进行。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和其他产业的关联性较强。强的关联性,可以实现体育运动器材和体育服装等的发展,提高体育产业消费者的生活水平。例如,通过申办旅游赛事,带动城市知名度的提升,实现城市旅游的快速发展,加快商贸服务水平的提高。如表1所示。

2.产业融合核心是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融合中,体育产业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不是简单载体和平台角色,是一种体育健身休闲业和体育竞赛表演产业融合。在娱乐休闲以及体育的表演中,体育健身依靠体育场馆的平台,成为了相关产业中的重要环节。

3.体育产业融合本质

在体育产业创新方面,与其他相关的产业一起融合实现了体育产业整个价值链的逐步形成,与其他产业关联的时候,主要使用延伸、渗透以及重组,来增进体育产业的整体创新中,达到体育产业不断扩张性的创新目的。总的来说,体育产业同相关产业不断的融合,本质来说就是体育产业创新。

三、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中出现的问题

(一)缺乏自主品牌

体育产业中,自主品牌匮乏需要通过文化产业来搭建。在体育产业方面,自主品牌发展中的创新与发展显特别重要。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在自主体育文化品牌中的开发出现了严重的不足。CBA是我国体育产业重要的核心品牌,在我国中享誉全国。但是,这个品牌的发展,让人联想到NBA,在与NBA比较的时候,我国的篮球联赛在文化内涵中还没有还充分挖掘。主要是因为职业赛事水平限制。另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环境[1],没有具体的规范,职业联赛发展中没有高效管理,最终出现了在竞争力方面的不足,体育产业规模的扩大受到了影响。

(二)体育文化产业的人才缺

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中,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最重要表现就是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脱节,没有完善的一支既懂得文化在体育的专业化人才又擅长的队伍。特别是那些高素质管理人才以及产业融合的策划人才,出现了严重缺乏的情况。复合型人才的短缺在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中是主要瓶颈之一[2]。体育文化产业长足发展的动力是人才的挖掘和培养。从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引入的概念,探索道路崎岖不平充满艰辛。不少理论专家以及学者在体育产业的发展中都指明了方向。

(三)联平台资源缺乏

文化的传承以及推广,不能离开媒体推波助澜。体育产业中,每个赛事的过程以及结果必须在有效、可靠的信息渠道中传播给大众[3]。这就需要强调信息平台在整个赛事的传播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使得比赛新闻传播不但可以让大众第一时间了解赛事状态,并且加快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使得观众可以享受赛时体验。当前,我国体育赛事中的转播权,大部分是在央视体育频道中,地方体育台因为技术手段和资金以及甚至体制限制,不能实现赛事的实时转播。于是造成了很多需要扩大影响力的体育产品没有一个健全的优质的传播平台。除此之外,少量的传播平台使得稀缺资源在整个品牌塑造的过程中,艰难实现共赢。如果长久进行下去。地方的大众在了解与获取体育产品信息重要渠道方面,就变得非常封闭,出现体育品牌的推广受到限制的情况。在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中造成了非常严重的障碍。

四、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融合的途径

(一)充实体育文化内容资源。

体育产业的创新能力如果可持续发展,一定离不开自身竞争力。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不但是融合发展关系,并且需要依靠文化来开展丰富体育产业具体内容的充实。可以实现体育产业内容多样化的发展。在效创的方式的基础上,实现在体育产业方面的不断充实。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容,还可以满足文化产品中的多样性,在不断推陈出新的前提下[4],创造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娱乐性。我国不少城市的发展戴起来了一些体育项目的发展。不少创新化的项目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滑雪、滑冰和瑜伽可以释放压力,实现回归自然。这种城市运动实现了体育用品在生产以及创新上的发展。体育产业需要开发新内容,实现新形式的创新。需要大力提高文化市场的扩展能力,推进体育产业文化积淀逐步形成。

(二)文化发展良性环境构造。

从市场经济与产业融合,需要建立体育产业雨季文化产业协调机制中,促进双方共赢的发展。体育以及文化部门再次审视,当前规范制度与政策,针对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开展适应性调整。建立一个有效的并且双赢的,还具有前瞻性以及科学性的制度。实相互协调和资源共享的发展。还需要加快立法建设,不断出台刺激产业融合的新的政策,对未知领域空间开展积极的探索。所以,我们要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一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与信念,在不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实现,积极创造和维护职业联赛发展环境的创造,把失去的大众吸眼光再次吸引到电视机前。促进职业联赛环境的营造,促进职业联赛长足进步。

(三)文化合作平台

体育产业在和文化产业的成熟发展情况,充分说明二者的背后存在明显优势和特色。文化产业一方面有足够强大的平台以及资源优势[5],可以发挥平台优势,实现扶持帮建的政策,采用主流平台宣传以及推广实现,可以为体育产业不断发展实现帮助。同时推动文艺艺术和媒体出版事业,创造特殊化文化产品。使得体育产业中心层的发展,带动整个体育产业不断的繁荣,最终为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增供丰富资源。

(四)创新人才的发掘

人才的匮乏,是制约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关键软肋。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队伍在高素质化、高标准化方面,对人才提出了严苛的要求。体育产业是一个特殊新产业,必须有大量从事体育工作的专业才人,但是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则是对文化可以深入了解的专业人才。理论层面上,二者没有交集。这就要求我们及时发掘相关专业人才,在体育文化事业不断发展中,积聚力量。发掘人才的同时,注意对人才的不断培养。为促进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培养专业的综合性人才。

五、结语

当前,中国正经历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刻。改革开放在不断深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正是实现体育强国建设并且加快体育产业实现跨越成长的关键阶段。由此看来,加快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对于我国体育产业目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时效性,现实意义非常重大。加快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需要在相关科学理论下逐步推进,才能实现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余守文,金秀英.体育产业的产业融合与产业发展研究[J].体育科学.2006(12):16-19.

[2] 詹新寰,孙忠利,王先亮.产业融合机制下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1):1-4.

[3] 王艳,刘金生.体育产业融合与产业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视角[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4] 杨强.体育强国发展战略的思考:突破与不足――基于《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的解读[J].体育科学.2010.30(9).

体育产业重要性第6篇

关键词:体育;体育产业;立法保障

中图分类号: G812.6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4)02001606

体育产业作为健康产业、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高达数千亿美元,而且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生长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加,国内体育消费也已呈不断升温之势,体育市场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日益明显。在此背景下,国务院不失时机地于2010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希望以此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但遗憾的是,《指导意见》作为一种政策性文件,并没有在推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方面产生预期效果,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依旧乏力。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年产值占GDP比重还不到1%,与欧美发达国家有5倍多的差距[1]。我们认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滞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在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主旋律的宏观背景下,立法保障的乏力是最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体育产业及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一般认为,体育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是指生产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提供体育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和。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具有与其他产业相同的共性,即注重市场效益、讲求经济效益,其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发育以及政府的引导与法律的规制。另一方面,体育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又具有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特殊性,即该产业产品的重要功能并不仅限于经济方面,还在于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发展社会生产、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等。体育产业的覆盖面非常广,涉及体育本体产业、体育产业、体育中介产业、体育产业消费者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第三产业,而且对制造业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体育本体产业包括体育竞技业与大众健身业,是整个体育产业的核心;体育产业包括体育器材业、体育用品业、体育服装业、体育业、体育旅游业、体育建筑业等;体育中介产业则包括了体育广告业、体育赞助商和体育保险业等[2]。 在所有的体育产业当中,决定体育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体育产业消费者,因为消费才是生产的动力。

体育产业作为一种产业,最早起步于竞技体育相对发达的西方,主要发展模式为市场主导型。由于西方国家的政府对体育产业中的各类市场主体实行放任政策,加之体育中介机构对体育产业的带动作用,西方国家的体育产业一直都保持了相对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已成为不少国家的支柱产业。在体育发达的北美、西欧和日本,体育产业的年产值都排在国内十大产业之内[3]。 尽管近年来这些国家的信息、通讯以及生物等产业发展迅猛,前十大产业名次不断地变化,但是,体育产业作为其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却一直都没有被撼动。

相比之下,中国体育市场的产业化尽管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但其发展却一直非常缓慢,直到90年代中期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1995~2010 年体育产业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之时,中国的体育产业才具有了相对完整的产业形态,并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制度。《纲要》明确提出,要用15年的时间逐步建成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这为我国体育产业的深入发展指明了方向。时至今日,我国的体育产业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体育行业的人力资源、资本增值效率也得到迅速增长。国家体育总局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产业年增速接近20%[4]。 然而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依旧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市场化程度相对比较低。我国的体育产业尚处于发展阶段,由于缺乏合理的管理体制以及政府投入的不足,我国的体育产业在市场上并没有形成很好的市场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并且,在体育产业涉及的众多第三产业当中,各个环节的产业市场化程度也都普遍偏低,例如,在美国的体育产业中,NBA、棒球、网球等都能独挡一面,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英国的桌球、足球等也都能产生巨大的产业效应;反观中国的武术、羽毛球、跳水等强势体育运动则更多是以民间娱乐的形态存在,产业化几乎为零。

第二,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随着竞技体育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体育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我国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应对来自国际体育市场上的诸多挑战。但是在我国,大多数体育用品企业从事的仅仅是简单的贴牌加工,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含量产品,难以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同时,商品价值低也使得我国企业对来自国际市场的压力难以招架,很难长久生存。这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所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立法保障需求

法律是社会需求的产物。“法在很大范围内调整着国家和社会一切重要的发展过程。”[5] 从词源学的角度上来说,法律需求是一个来自经济学上的概念。在经济学上,所谓法律需求就是指法律需求者基于其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目标,愿意且能够对国家机关的立法、执法、司法活动进行购买的数量[6]。 在现代民主政治国家里,民众对法律需求决定了国家对法律的供给。从法理上来说,“法律需求属于制度需求的范畴,是一种将外部性内部化的制度设计,虽然其供求逻辑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下可以被解释为一种供给和需求的逻辑发展体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不仅是一种非市场需求,而且是一种非物质商品的需求。法律需求根源于需求主体对某种“潜在利益”的期望和追求,是一种在已有的法律制度安排中无法实现和获取的利益。”[7] 在法治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主旋律,而法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已越来越重要的宏观背景下,体育产业的发展尽管客观上需要包括产业政策、伦理道德规范等在内的众多规范发挥作用,但“法律则在当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因为它使社会选择公共化,并且使它在现实中得以实施。”[8] 在法治社会中,体育产业发展目标能否有效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与法治环境的完善程度密切相关。就此而言,立法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而言不仅必要,而且重要。

(二)我国体育产业立法存在的不足

不可否认,包括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在内的我国体育法律、法规、规章在推动和引导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丝毫掩饰不了我国现行立法在推进体育产业发展方面软肋以及不足。我国《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扶持政策,建立体育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继续保持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增加值以平均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到“十二五”末期,体育产业增加值超过4000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0.7%,从业人员超过400万,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创建一批充满活力的体育产业基地,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体育骨干企业,打造一批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品品牌;不断完善多种所有制并存,各种经济成分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格局;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提高体育服务业的比重,加快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基本建成规范有序、繁荣发展的体育市场,促进体育相关产业发展,壮大体育产业整体规模,增强我国体育产业的整体实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宏伟的、任务也非常艰巨的发展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显然还需要我们做大量工作,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立法的支持和保障。而相比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宏伟目标与实现这一目标的任务之艰巨而言,我国现行立法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1.立法滞后于体育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法律必须具有适应性,而法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立法者需要根据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实际需要,及时对法律进行立、改、废、释,以使法律的制定及其内容能够始终与社会的需求保持一致。而在我国体育产业立法方面,我国的立法却还极为滞后,远远落后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其中最为突出的体现就在于作为我国体育法之基本法,同时也是我国体育产业重要法的《体育法》立法步伐的滞后上。该法自1995年制定以来,已经在我国运行了近20年,在此期间,我国的体育事业经历了诸如北京奥运在内的重大发展,而体育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急需要得到《体育法》这一体育基本法的进一步推动。但很显然,尽管我国体育事业乃至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该法自生效至今一直都未做任何修改,已经与我国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需要相去甚远,急需要加以修改和完善。

2.体育产业专门立法严重缺乏

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对国家经济增长起到了直接推促作用。很多国家的体育法对体育产业都有详尽的规定甚至还出台了关于体育产业的单行法律法规,对其发展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而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体育产业方面的立法还很不完善,已有体育立法中关于加强体育市场管理的规定不多,至于体育产业的专门配套法律法规更是严重缺乏。1995年出台的《体育法》尽管规定了“国家坚持体育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体育事业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推进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兴办和支持体育事业”这样的体现和关注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但没有对体育产业作出任何明确规定。不仅如此,我国迄今也还没有一部关于体育产业的单行法规。对于体育公司、股份体育公司、赢利性体育活动以及体育用品用具等其他体育实体活动,以及体育企业税收、融资、经营审批等具体经济活动,我国目前更多地是依赖诸如《1995~2010年体育产业发展纲要》、《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等具有软法性质的政策性文件来予以推动。尽管这些软法具有灵活性、政策指导性等国家体育硬法所不具有的一些优势,而且在相应的国家硬法出台并生效之前也确实能够在相应范围内起到类似法律的作用,但由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法,其在强制力方面的软肋是不言而喻的。这对体育产业的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已成为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体育商品附加值低而致使体育产业发展不如人意的重要原因。

(三)推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立法的对策建议

法律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我们必须要针对特定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进行相应的制度建设[10]。鉴于我国体育产业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认真考虑我国目前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外的体育产业法规的考察借鉴,提出推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立法完善策略,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们提出以下立法对策建议:

1.尽快修改《体育法》

《体育法》在制定之前,我国尽管已经了《1995~2010年体育产业发展纲要》,但实际上就总体而言对发展体育产业的思路还不是特别明确,对于体育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也还存在明显不足。正因为如此,《体育法》实际上是被作为体育事业保障法而出台的法律,对于体育产业发展方面的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应有的重视。在《体育法》迄今已颁布实施近20年,而很多规定都已落后于我国体育事业特别是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的宏观背景下,我国需要尽快修改该法,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其基本制度与规则的同时,强化该法对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定,例如,在《体育法》修改中增加有关体育竞赛中场地广告、冠名权的规定和特定体育组织名称注册、登记、管理办法,等等,使该法不仅成为我国体育法的基本法,也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基本法,更好地在推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2.加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配套立法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推动主要依赖诸如《1995~2010年体育产业发展纲要》、《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及《关于认真作好发行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等具有软法性质的文件。尽管“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态势下,‘硬法’覆盖的广度和深度都是有限的。对于‘硬法’的缺陷或不完善之处,需要以‘软法’作出有益的补充” [11], 在此意义上,这些文件作为软法会由于其“多样性、灵活性、不断变动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补充硬法的作用”[12], 能够在国家体育硬法还没有出台或完善时作为硬法的替代而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起到支持和引导的作用,但却会由于其规范之软而难以使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获得更强有力的支持。为此,需要尽快制定有关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专门立法,如《体育产业发展促进法》、《体育仲裁法》、《体育基金管理办法》、《体育基金站管理条例》,等等,并在这些立法中明确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立法保障目标、原则、制度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是改善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窘境,推进我国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逐渐缩小与体育强国之间体育产业发展差距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卞志良.打造世界体育产业的强国地位[J].中国产业,2010,(5):34-35.

[2]张莉斌.推动体育产业快速成长的措施[J].人民论坛,2011,(3):180-181.

[3]邓雪萍,李登峰.关于加快广东体育产业发展的思考――福建体育产业发展的经验启示[J].广东经济,2012,(2):47-50.

[4]孙广伟.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人民论坛,2012,(3):44-45.

[5][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M].丁小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41.

[6]曾鹏,蒋团标.经济学视角下的法律需求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33-36.

[7]张辉.生物安全的立法诉求论[J].现代法学,2008,(6):147-156.

[8]倪正茂,刘长秋.生命法学论要――2007年“生命科技发展与法制建设”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68.

[9]卓毓荣.我国信息产业的法律需求与立法思考[J].情报探索,1999,(1):5-6.

[10]刘长秋.中国生物产业立法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0,(5):44-46.

体育产业重要性第7篇

关键字:体育文化产业;时代优势;发展策略

引 言:

体育文化属于一种软实力,目前,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文化软实力竞争的局面已经形成。体育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其发展长期以来缺乏创新,未能对其文化、经济效益进行完全挖掘,未能对其蕴含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因此,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很多理论与实践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本文对体育文化产业的性质、时代优势进行思考,关于发展提出了一些策略,希望给我国体育文化事业带来一定有益的思考与启发。

一、体育文化产业的内涵

体育属于一种文化,体育不会直接带来,这点与其他精神文化,不直接生产物质产品,但体育文化是以体育活动为依托,所以其发展过程中同样会带来物质消耗,也需要制度、精神上的支持与交互推动,所以可把体育产业看成一种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体育文化产业以体育无形资产为中心,属于连接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媒介,体育文化产业是借助无形的体育精神与有形的体育活动、体育物质以此来获得物质与精神价值的产业,体育文化产业是一种文化与精神的产业。

产业的衡量标准在于其能否产生可供交换的产品,在体育文化范畴内的体育科技、体育传媒、体育旅游、体育健身等提供的服务就是可进行交换的产品,也是一种可进行消费、进行交换的具有一定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商品。因此,体育文化产业可以定义为:以体育无形资产为核心,把体育与文化、体育精神与体育物质进行有机结合,产生的一种新型交叉产业。

二、体育文化产业的特征分析

体育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有着不同的社会分工,而且体育本质为文化,体育的核心意义在于其文化,所以体育文化产业的服务与产品比较特殊,从这点可以将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进行区分。体育文化产业主要特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体育文化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

文化是体育文化产业的内核,体育文化产业首先要满足人们的文化方面的需求,所以体育文化产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产业。而且,体育文化产业还具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性质,所以可以提供多个就业机会。随着体育文化产业市场化发展,作为一种服务行业,体育文化产业对劳动力需求逐渐扩大,这些都极大拓宽了就业渠道。而且,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扩大和体育文化产业有关的其他行业的就业渠道。

2.体育文化产业属于影响比较大的高产值产业

体育文化产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结果。经济发展与社会分工使得体育文化产业逐渐成为一独立行业,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独特的作用。随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各种体育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将会大幅提高体育文化产业的市场产值,此外,作为一种无烟工业,体育文化产业能源消耗极少,造成的污染相对其他产业来说较小,这些都有助于体育文化产业逐渐摆脱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而向着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转变。因此,体育文化产业属于一种能够持续发展、可以长期存在的新型产业。

3.体育文化产业属于国际化产业

体育运动具有很强的规则性,而且体育运动也具有很高的国际化发展,体育运动的国际性使得体育产业也具有同样的国际性。因此,体育文化产业必然会突破不同国家限制,从而成为一种全球性质的经济活动。此外,体育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也会加快人才的国际流动,增强体育赛事的国际竞争性,体育服务与产品比较重视国际化市场,而且体育文化产业的相关金融活动国际化性质也更加明显。现阶段,跨国体育文化企业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影响越来越大,体育文化产业的竞争方式也逐渐由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竞争。国际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全球化、垄断化、集约化趋势现已相当明显。

三、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优势

由上述可以分析可以看出,体育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产业,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我国也逐渐重视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很大的时代优势。

1.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我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文化产业获得显著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体育文化产业坚实快速发展的基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文化发展在于推动创新、增强活力。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体现出强劲的经济活力。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文化产业产值在2001年超过200亿元,2002年超过250亿元,2003年已经突破了307.30亿元,而且增长率也越来越大。随着文化体制逐渐深化改革,我国广播电视业、电影业、动漫业、网游业等文化领域产业甚至呈指数发展,而且未来几年,这些产业都会获得新的增长空间,此外,文化产业的结构会逐渐技术化、资本集中化。另外,我国政府关于文化产业发展也出台多项政策保护文件。所以,在当前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体育文化应当抓住机遇,建立产业实体,获得更快更好发展。

2.我国体育文化资源丰富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丰富预备资源。在全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每个国家体育文化中传统性、民族性、趣味性都将是各国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优势。例如:巴西的足球文化、美国的橄榄球文化、日本的相扑文化等,这些都是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我国从体育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人文文化等各个方面来看都属于体育文化资源大国,而且我国培养出很多优秀的运动员、运动明星,都是世界文化领域中鲜亮的人文景观,例如像姚明、跳水梦之队、中国女排等都可以作为体育文化产业的宝贵开发资源。

3.体育消费观念发生积极转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国民经济收入得到了极大提高,人们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强化,现代体育运动观念、消费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逐渐进行体育理性消费。资料显示我国居民在健康咨询、体育锻炼方面的有关知识与信心接受能力越来越强,更多的人愿意进行体育相关消费。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对体育运动、体育消费具有更高的认同性,超过90%的高级知识分子意识到健康投资的必要性,其中超过60%的高级知识分子认为健康投资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因此,现阶段在我国,体育消费、健康消费成为全民共识,健康投资、健康储备等新型体育消费观念深入人心。

4.体育基础产业发展已经形成规模

我国以体育竞赛服务业、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娱乐业等为主的体育基础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这些体育基础产业的规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较以往有了很大进步。在生产力较难进行突破的条件下,企业只能在企业文化上寻求增长的突破点。例如,我国安踏、李宁等品牌纷纷与国外优秀运动员、优秀团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我国福建、浙江一带,也都已经形成体育基础产业集群。因此,体育基础产业与体育文化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作用,对体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既促进了基础产业发展,对其文化自身也是一种突破与合理延伸。

四、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前,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有很强的时代优势,在现阶段,需要采取有力措施来保障我国体育文化事业健康发展,以下是笔者提出的一些建议。

1.转变观念,重视体育文化产业

在文化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体育文化的竞争也逐渐激烈,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是一项有效的经济增长方式,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因此,我们需要积极转变观念,对体育文化产业的地位与价值投入足够重视。首先应该明确,体育文化产业是研究体育文化所体现的形式进行概括与提炼,具有对体育文化现象进行深加工的功能,体育文化产业的首要功能是传播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重点在于满足精神层面的文化需求,因此,其具备较强的意识导向与教育意义,因此,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体育文化事业,不能仅仅从经济效益考虑。

2.完善市场机制与法规建设

体育文化产业涵盖广泛,而且还是一个国际化的产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际交流日益增多,这都对我国的文化外贸体制改革提出了要求,文化体制需要积极实施对外开放的战略。因此,现阶段需要及时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的关于体育文化产业的运作机制与模式,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完善我国的体育文化产业的市场机制。此外,在相关法规政策方面要建立健全,需要结合我国实际,而且还应该顺应国际体育文化产业与体育市场的发展潮流,从而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3.注重人才培养,注重品牌培植

体育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因此,要重视人才的培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产业,文化产业对人才有着特殊的需求,我国的高等院校应该开设相关的学科专业,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的体育文化人才,从而满足体育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此外,还应该重视人才的国际引进与交流活动。除了人才培养外,还应该重视品牌的培植。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要获得大的发展,优秀的文化产品就需要进入国际市场、加入国际竞争,这就需要建立知名度较高的体育文化品牌。因此,现阶段,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应该拓宽思路,在打造世界体育文化品牌的同时注重保持民族特色,并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等高新技术,使我国体育文化走向世界。

五、结束语

体育产业与体育文化产业在我国刚刚起步起步阶段,但作为与人类文明共同发展的阳光产业,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在社会文化传播、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未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转变观念,培植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扩展商业模式,尽一切努力推动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们物质与文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承喜,付春晖.湖北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3,6.

[2]丛湖平.体育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3]张英,王凤春,王海恩,王玉珠.体育组织文化与体育经济和谐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06,8.

[4]侯丽萍,商洪林.浅析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心理学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