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对校园的感悟(合集7篇)

时间:2023-12-29 15:02:19
对校园的感悟

对校园的感悟第1篇

古人有云:“逢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由为重要。过去,我们只意识到自然环境对教育的作用,在种植花草树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绝不只是停留在对环境表面的打扮,体现其办学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使校园中的老师、学生、都要具有人文理念、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环境,提升校园内涵,既要考虑人文景观的配置,又要考虑如何才能使人文的理念深入人心?为此,可否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构建适合师生健康成长、符合学校实际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的校园文化是根植于学校管理者、教师头脑中的教育价值观念,它表现在学校办学理念上,它贯穿于管理教学的全过程,它是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的管理行为、教育教学行为、学习行为的根本准则。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而校训是灵魂的核心。历史上、现实中成功的学校都无一例外的有一个富有时代精神、丰富内涵和鲜明个性,同时又深刻反映教育规律的校训。如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北师大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

舒兰市教育局提出在全市开展争创特色学校活动,并明确了办学宗旨:以人为本、自主发展、分类推进、争创特色。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办学理念。这无疑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前瞻性和时代性的举措。

“主动探索、赢得未来”是我校为全面实施教育阶段发展战略目标提出的办学口号,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新课程的实施,完全是一个开放性、自主性的探索过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以人为本”,面向未来,就要赢得未来,就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适应未来的合格人才。

“感悟教育”是我校针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律,结合学校发展实际自拟的科研课题。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要求我们的教育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内在因素的迁移。感悟作为一种生活形式,强调作为主体的人在生活过程中发挥主体性。“悟”是人生存的一种境界,只有发挥了主体性的人,才能在处理与自然事物、社会事物的过程中有所“悟”。没有主体性的人,是不可能有感悟的。我们的“感悟教育”强调的是一种自主性的实践与实践后的反思、归纳、总结,在探索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是一种创新的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就是努力为师生营造一种在学习、生活、实践过程中,不断感受、不断领悟的良好学习氛围。最终实现“师在教中感悟、生在学中感悟、师生在互动中双向感悟、我们在生活中共同感悟”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营造促进师生健康成长、“ 以人为本”的校园人文管理氛围

时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教育亦是如此。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发展为本,这是教育的根本。

首先,就是要尊重师生的意愿,尊重他们成长和发展规律,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办事。我们的“以人为本”也包括教师。只有管理者做到以人为本,尊重教师,教师才能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

其次,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必须承认人的发展能动性,从关注人的发展出发去尊重师生的个性,把尊重、发展师生的个性作为学校管理的一个基本理念。

再次,学校管理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这就离不开激励,而激励的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调动人积极性的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刺激的情况下,使人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之中, 人的积极性将得到充分的发挥。

对校园的感悟第2篇

在风景秀丽的兴隆山脚下,有这样一所学校,它是为纪念我党在甘肃最早的地下工作者张一悟烈士而命名建立的一所学校——一悟小学。它奉行教育要为每个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的教育理念,全力推行幸福教育,打造幸福教师,培养幸福学生,创建幸福家园,让每一个从学校走出的学生都能有幸福的人生。

走进一悟小学,在错落有致的花坛中央赫然矗立着张一悟的铜像,楼前广场上,小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一只只小手高高地举过头顶,一面鲜红的旗帜迎着朝阳冉冉升起,伴随着稚嫩的童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在清晨的校园里显得格外神圣。

这是平凡的时刻,是庄严地时刻,更是幸福的时刻!

幸福校园的特质:务实创新

幸福是无形的,但有形的环境是提高人的幸福指数、增强人的幸福感的前提和基础。生活在校园里的广大师生,他们的幸福体验离不开校园环境的影响。作为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学校的育人环境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一悟小学以它最大的特色和文化——务实,让向上的正能量散发到校园的角角落落,影响着每一个孩子。

“让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装饰都体现不同的个性和精神,都具备科学性、艺术性、人文性和激励性。别看挂在墙上的就是几幅简单的绘画和一些话语,你要思考,你要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想,你要和孩子的思想产生共鸣,尤其我们决不能只为了布置而布置,我们所有的创设必须要有自己独到的思考,我们所有的装饰要真正给学生以启示、点拨、影响和思考,让学生产生幸福感,而且要和学校的管理、文化形成一致,而且是独有的文化倾向,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校长宋姿远对记者说。

置身一悟小学,首先会被感染的就是校园的优美和宽敞。据一悟小学校长宋姿远介绍,近年来,学校积极努力,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从操场到教室,从师生活动场地到生活环境,从绿化树木到教学器材都做了全方位的投入和建设。学校从校外购置的五十余种名贵花木,创建了各具特色的植物园,为孩子们创设了“沙漠绿洲”,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学校的各种功能室和场地齐全。田径运动场、篮球场、健身器材、乒乓球台,为师生练就健康体魄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图书室、阅览室、梦想中心、多功能教室、校园网使学生和老师涉猎中外古今,触摸时代脉搏;宣传橱窗、育人警示牌、展板中那温馨的话语,灵动的照片,让空间成为警示的眼睛,让提示净化师生的心灵。把墙壁当做友好的伙伴,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墙壁上的格言、故事、古训、图片、千古贤文,让孩子们每天都能耳闻目睹,潜意识地友好交流,让美德时时刻刻在他们心中停留。个性化的教室、电子琴室、舞蹈室、电脑室成为孩子们发展的平台,成长的乐园。

整个校园的环境、文化舒适优雅,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现代育人理念,校园一切陈设和设施都力求为师生健康成长服务。这些物化的东西一方面满足了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内涵,更是铸就了一悟师生的幸福家园。

幸福教师的特点:活力成长

“我认为《夏洛的网》与我们本年级第三单元的内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么您认为如何设置问题才能让学生更充分的理解这层意思?”激烈地讨论,和谐的氛围。这是一悟小学三年级组老师们正在进行的“整本书阅读”导学案的集体备课现场。据了解,像这样的集体备课和教学交流活动在一悟小学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同时看到的,还有每一位教师脸上洋溢着的满满的幸福。

没有幸福的教师,就没有幸福的教育。撑起一所学校走向辉煌的永远是是奋战在一线的广大教师,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一悟小学时刻关注教师的生存状况,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引导教师寻找幸福的支点,注重师德培训,提升教师的道德境界,促使教师树立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学会享受教育的幸福。学校倡导教师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学校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每一位教师,用赏识的目光期待每一位教师成长。提出了和学生一起成长,做幸福的教师。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制定了与新课程相适应、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的校本培训,以教师基本功、课程理念、课堂教学、信息技术、特色教育等为内容,通过个人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给教师注入动力,塑造了一大批科研型教师。学校在教师中开展了各类教研活动,教学考核月,对教学常规制定项目和要求,改进教师工作作风;读书学习,让教师人手一本教育教学杂志,开拓教师视野;教师个人发展计划,教师个人设计发展计划,有效实现个人成长;集体备课,有效解决教学疑难问题,完成高质量导学案;“相约星期一”论坛,为教师提供展示平台,交流学习,共同进步;课题实施,使教师养成不断解决问题的习惯,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技能大赛,将比赛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载体。做到天天有锻炼,周周有内容,月月有专题,实现了教师的综合发展。让教师在民主、愉悦、宽松的氛围中学习和提高,使教师在研讨中反省,在交流中提升,在提升中幸福。

幸福课程的特色:回归本真

“把水给我点,面粉太多了。”在一悟小学,50多名小学生伏案揉面的壮观景象让记者眼前一亮。这便是榆中县一悟小学从本学期开始给学生设置的劳动技术课堂之一——厨艺课。

除此之外,一悟小学还准备开设种植课等新的课堂。“教育的本质是返璞归真,学校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成长、锻炼的空间,让他们在生活中感知乐趣,在学习中感知生活,健康快乐的成长才会给学生一个幸福的未来。”学校校长宋姿远告诉记者,让学生们感悟生活的魅力,才不会让教育失去纯真,而教学方式的革新就是在不断的寻找幸福,创造幸福。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影响学生幸福成长的主要因素,因此,一悟小学用真情,用关爱,用欣赏构建了学校的幸福课堂。在教学模式上,学校构建了让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参与式学习”课堂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其中“低年级识字课”、“中年级阅读课”、“高年级单元整合课”以及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参与式导学”课堂模式让课堂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感觉到那种传统课堂秩序被打破的震撼,学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与紧张,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感受到幸福。

同时,学校面对生源的特殊性和教师的个体优势,以音体美课程为突破口,在国家课程基础上开发校本课程,以级为单位确定项目,以教师特长为基础确定内容,国家课程校本化,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常规课。学校开设的武术、健身操、口风琴、葫芦丝、写意、锅庄舞、竹竿舞等十几种课程深受学生欢迎,也很好的锻炼了孩子们的个性,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学校在每学期进行的年级课堂成果展示中,一个年级400多人一起弹、跳、舞、画的场面和情景是全校师生最幸福,最难忘的时刻。

在努力打造幸福课程之同时,一悟小学还坚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力求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成长,在成长中感悟幸福。“8岁提前读写”实验班的成功案列,诠释了阅读必将是孩子们畅游知识海洋的途径。如今,你看到孩子们无论是到校后,还是课余时间,校园各个角落都有孩子们读书的身影,他们在阅读中找到了快乐,在阅读中捕捉了幸福,在阅读中提升了自我。

幸福学生的特长:身心健康

“用心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让他们健康快乐地在学校成长。”这既是一悟小学对老师的要求,也是对学生的承诺。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在落实文化课学习的同时,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学校把落实一小时体育锻炼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除按照教育部规定开足开齐课时外,保质保量地组织课间操和课外活动。学校每天的大课间活动内容涉及球类、武术、田径类、游戏类、跳绳类、舞蹈类、健身操、垫上运动等。这些活动的展开,既陶冶了学生的情趣,锻炼了学生的特长,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从而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促进了师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当然,为孩子一生幸福的教育绝不仅仅止于此,孩子的健康也绝不仅仅止于身体。它的目标应该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的充分开发。为此,学校遵循教育规律,探寻新的教育方法,实现多元评价策略,取消了以往“三好学生”的评选。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开展学习明星、学科明星、礼仪明星、管理明星等十九种“校园明星“评选活动,让每个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优势,找到了成长的自信。

对校园的感悟第3篇

养成冠军,个个闪亮六一奖状,名名耀眼公园路小学是怎样为学子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呢?据张建平校长讲:“学校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群体,要扔掉传统的一把尺评价,让老师和家长把目光盯在每一个孩子的优点上,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寻找和发现自己的优势。”为寻求突破,该校通过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多元评价的尺,开展“寻优工程”,从而满足和激发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塑造。如在体育、卫生、学习、劳动、助人、尊师、才艺等方面,学校评选出各种类型的“养成冠军”,每周、每月班级评选,每学期评选出校园养成冠军。养成冠军在校内奖励,颁奖时由张建平校长和武新青书记亲自为获奖学生写出颁奖词。大队辅导员杨永凤老师指着历年养成冠军颁奖合影留念的照片,说:“别看这个奖励的本子不大,可本子上珍贵的寄语,让每一个孩子都兴奋不已,这足以鼓励其他同学人人做养成冠军。”

每学期末,学校还要举行隆重的表彰大会。2012年6月1日学校举行了“激情飞扬展风采,低碳市场我做主”六一庆祝活动,就如同张校长自己笑称一般,我们的六一就是“赶庙会”,看似操场上乱哄哄,实则每个孩子的心里都乐呵呵。每个班的孩子人人都参与,一个都不能少,这一“摊”是在搞服装表演,那一“摊”是在器乐配书法,远处还有街舞较量……当然还缺不了以物换物的“跳蚤市场”,同学们纷纷拿出看家本领,打广告、摆放货物、讨价还价,无不精彩和热闹,记者被这样的场景震撼了,每一个学生都有用武之处,每一个学生都自信阳光,这是尊重生命、尊重个性最大胆的展示。活动结束了,但是微笑不结束,每一个学生都手捧奖状,“热爱劳动奖”“最美舞蹈家”“风度书法家”“体育将军”……这都是学生们自己寻找到自己的亮点,学校给予颁奖,人人有优点,人人有感悟,张校长激动地讲:“我们就是要大张旗鼓搞寻优,不失时机抓寻优,课上课下都寻优,校内校外要寻优,三维一体齐寻优。”“寻优工程”的开展,给学生带来了许多可喜的转变,使每一个孩子都神气十足!

课上、课下,个性发展感悟、心悟,自主成长

走进公园路小学,一种活泼奋进的气息充满校园。课堂上,以“自主构图”为主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前预习,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感知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养成课前感知等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记者翻阅着孩子们的“自主构图”,看着这些独一无二,反映学生内心真实世界的“图画”,想必孩子们都是天生的魔术师,而公园路小学就是这些魔术师们最好的舞台。李佳珉同学告诉记者:“构图能让我们明白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一旁的阎梦琦同学开心地说:“通过构图可以将杂乱的知识整理得有条有理,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第二天听老师讲课,自己拥有的知识会更多。”

翻开学校的活动日程,各种活动一览无余。“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文明少年”主题活动;四月:举行“品中外经典,颂红色诗歌,承传统美德”诗歌朗诵会;五月:举行“激情飞扬展风采,低碳市场我做主”六一活动;六月:举行“心系母校,放飞理想”公园路小学毕业典礼;九月:开展“老师,我爱您”主题队会;十月:举行“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为队旗添光彩”主题大队会;十一月:举行六年级“少年礼”仪式;十二月:迎新年活动。

每个月的活动安排根据教育实践的实效性,结合学生年级、年龄特点,将艺术、体育、科技、人文、教学等设计成各类主题活动,置身于养成教育的全过程。利用“校讯通”等家校互动设备,建立不同年级阶段的养成实践目标,一个月设定一个目标,比如:5、6年级在某一个月是学会炒一道家常菜;3、4年级是学会擦玻璃;1、2年级是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养成教育活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互动,共同让孩子走进书本,自主接受知识,形成了系统的学科知识网络;又让孩子走出课堂,对接书本与生活,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用张校长的一句话说,“教育要接地气,不仅要解决孩子的行,更要改善孩子的心。”

对校园的感悟第4篇

作文校本资源学生写作能力谈起作文,不少同学就感到头痛。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一出来,多数学生就“皱眉头,咬笔头”。面对作文题目,他们常常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究其原因,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因此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而在家里及校外的时间相对较少。作为语文教师,不妨利用学校这一有利空间,针对以上原因,“就地取材”,发挥校本资源优势,指导学生写作,这是一条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方法多样,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其中的“乐于表达”,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学生只有对写作感兴趣了才能乐于表达。如何结合校本优势,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以至把它当作一件乐事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可以从作文的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的辅导两方面来考虑。

1.从教师自身的作文教学方面考虑

语文教师应把作文教学活动看作是与学生情感交流的一种形式,“要让学生喜欢你的文,必先让其喜欢你的人。”作文教学活动不光是学生们的事情,语文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其中,以便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对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至关重要。可采用以下方法,来获取良好效果。

(1)作文教学,语文教师可“亲自下水”“与生同乐”

语文教师不妨把自己看成是学生中的一员,“亲自下水”,与学生同题作文,把自己的文章及学生中的优秀之作,用稿纸书写工整,同时贴在班上的作文栏目中,让学生也来品位一下自己的作品,且与学生优秀之作做比较。学生就会因为老师爱好作文而与你拉近距离,激发作文兴趣。笔者认为,“亲自下水”要比“隔岸观望”更能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2)作文批改应采用“亮点凸现法”,作文讲评应采用“优点鼓励法”

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水平不算高,语文教师不能以衡量自己作文的眼光来衡量学生,应努力在学生作文中寻找闪光点并给予肯定,评定以相应的分数,在作文讲评时,也应发现他们的优点给予鼓励,这有助于让学生体验到作文的乐趣和自信,由此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从而达到《新课标》中的“乐于表达”的目的。

2.从课外活动辅导方面考虑

学校应创立校园文学社,这对于形成浓郁的文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很重要。语文新课程讲求语文学习的感悟和体验,倡导“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提倡学生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校园文学社的活动是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充分体现了语文活动的实践性、自主性、综合性的特点。校园文学社是学生写作实践的舞台。语文教师可借助文学社开展作文竞赛、演讲比赛、文学期刊评比、优秀广播稿评比等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让全校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将优秀的作文、演讲稿、广播稿打印成册,发放到每个班级,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得到精神的满足,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形成写作的动力。语文教师只要积极采用多种方法去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细心感悟,真情流露

学生积累了素材,对写作也有了兴趣,还是不够的,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细心感悟,真情流露。指导学生感悟,大致包括两方面:一是悟文本;二是悟生活。悟文本,其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学生积累材料的过程中就在进行。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把学生从悟文本引向悟生活,把他们引向更为广阔的空间。校园生活丰富多彩,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体验生活,深入生活。观察思索校园生活中的人和事,甚至是校园环境中的一草一木。让他们从中获取鲜活的生活素材,这才是学生写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关注校园生活中的人和事包括以下内容:

(1)学校生活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及不良现象;

(2)自己在学校生活中发生的事。

对校园的感悟第5篇

美育就是美育本身。蔡元培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什么是宗教?简言之就是信仰,就是向往。以美育作为人的信仰、向往,是很有道理的。正如蔡元培所说:“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美育的根本宗旨,是塑造人的健全心灵,涵养超越精神。美育诉诸于人的情感活动,以激发和陶冶情感的方式进行,与科学活动的理性思考、概念判断截然不同。这也是美育的根本特点。

回顾这些年来我们学校的发展,就是从追求“美”开始的――从校园美,走向课堂美;从物质美,走向精神美;从制度美,走向行为美。我们通过重视美育,努力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在无功利乃至超功利的审美活动中,对周遭的一切采取审美态度,能让我们从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我们的校园之美集中体现于学校对书院气、书卷气、书生气的营造和对“文化自觉”的追求,具体表现在校园精神之美、校园环境之美、课堂之美、学科之美、管理制度之美、领导与管理之美等方面。在平常的日子里、平凡的事物中,师生随处都能发现美,挖掘美,张扬美,涵养其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一种感悟能力,即对真理的感悟,对规律的感悟,对善与恶的感悟,对历史的感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

我们的校园浸润于吴文化逾百年,校园内的亭台楼阁、假山水榭、老树古藤、古碑石刻都是传统文化的厚实积淀。所谓书院气,呈现了我们的校景、校貌、建筑、氛围与环境的特色之美。所谓书卷气,呈现了我们的 “文化浸润与情感体验”的教育境界与追求之美。所谓书生气,呈现了我们师生的气质和气度之美。这种美是“无用之大用”之美,能涵养师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心智能力。

对校园的感悟第6篇

让校园文化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成为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这是参观的四所学校的共同追求。他们利用“有形的画,无声的诗”为学生搭建了人文、科学、艺术、经典等多个平台,引导学生与先哲对话、与科学对话、与艺术对话、与经典对话,让校园每一堵墙在潜移默化中发挥育人作用,时刻让这些学校的师生们沐浴着优雅的校园环境、感受着校园环境的博襟、体验着校园文化带给他们巨大的教育魅力。

感悟一 校长是校园文化的引领者

学校是一个文化场所,从事的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创新工作。但是,学校不会自动生成文化,它需要校长带领大家有意识地建设。建设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是校长的崇高使命。

感悟二 让走廊楼道变成知识的殿堂

小走廊、大世界。所到学校,精心布置的教学走廊、艺术走廊、名人走廊、学年书廊,层层有主题,课改理念贯穿其中,成为了孩子们一扇思想启迪的窗口。那充满着智慧光芒的名人警句,发人深省,催人奋进;那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动物天地、植物园、科学小知识……乐趣无穷;就连楼道里的消防栓、洗手间里都被精彩图片装饰起来,并且悬挂着小巧精美、清新隽永的人生格言。

感悟三 让展板变成彰显才华的舞台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他们的积极性和潜在能量是巨大的能动资源,师生共同的参与文化建设,使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一所中学每个班级教室的展板上都闪耀着不同的名字“我们的骄傲”“成长的足迹”……张贴着学生的习字习作、美术书法作品、科技电脑作品等,充分体现了不同集体和个人对校园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形成了各班独特的人文氛围。

感悟四 “每周一语”伴随健康成长

漫步校园中,美丽的校园多了几份温馨的提示语,水房的“节约、文明成就有道德的人”。正厅门侧的“每周一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些语言多角度地提醒学生,激励学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感悟五 学生是校园的主人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一所学校征求孩子的意见,从孩子的视野,孩子的认识,孩子的情趣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体现寓教于环境的理念,为学生们创设出符合年龄特点的,人性化学习环境,包括校徽的设计,都是从学生的征稿中选定的。班级特色宣传栏的制作,个性化书签展示墙的制作,都是孩子们自己的作品,用孩子的作品装点走廊,充分地体现了学生是校园的主人。

感悟六 书香与花香并放

参观中我们仿佛走进了知识的殿堂,校园书香气息浓厚,主题鲜明突出,用读、思、品、悟四个字贯穿于整个环境的营造中,让人清晰地感受到读书的四个境界。楼梯空间的读书角,上层是鲜花的装点,二层是摆放的图书,读思品悟四个字的上方都装点着鲜花盆景。有书的地方就有盛开的鲜花装点,时时处处都体现了书香与花香的并放,让人联想到知识与美育的并存。

感悟七

每所学校丰厚的办学内涵,有一种无形的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让我们感受到,任何一种不符合环境氛围要求的心理和行为,在这里都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这种无形的文化影响力,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是这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参观校园文化的物质表象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校园文化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涵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学生不仅通过物质景观去感受环境的美,而且要能够从景观中领会特定文化的空间设计、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从校园整体规划到一个具体的建筑造型,从一个雕塑制作到一块标语牌的设计,从一条路的命名到一个“景点”的风格,使整个校园洋溢着高雅、和谐、完美的气息,从而提高校园文化生活的品质。

一路参观,一路思考,我们的差距在哪?缺失的是什么?

首先是韧劲的欠缺。有些先天的东西无法改变,但后天的努力可以弥补,要学习他们持之以恒的精神,把难做的事做下去,做到底,坚持,就一定会蕴生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其次是认识的短浅。在办学实践中,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规划的大背景下来实施,缺少整体规划性、系统性,常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其他工作割裂开来,学校标语、宣传板、景观也不少,但东拼西凑,随意性大、没有主题,杂乱无章,显得支离破碎。

任何学校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再好的校园文化,也必须转化为本校实际的思路。这一转化的过程就是校长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推进、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1.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其一,重视学校的优良传统。传统是历史赋予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应在积淀学校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继承优良传统,凸现其个性特色。其二,关注人才的特色培养。各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不一,只有在立足于这种特殊要求的基础上,才能有利于学生成才。其三,着力校园的文化创新。既要以现有校园文化状态为基础,又要根据时展的需要规划校园文化发展的前景。在规划时,要着力以特色立校,以特色确定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体现校园文化特色。其四,坚持以德育的养成为首。将思想政治工作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校园文化与学校德育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它们在对学生价值观、道德观及个性培养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

校园文化制度是学校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制订的教职工管理制度、师生行为准则、激励机制和措施、学生守则、安全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这是教师和学生的基本准则,是调整学校内部矛盾、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是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的进一步规定和具体要求。

3.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撑

行为文化是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产生的动态文化,它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树立形象、开拓校园文化的信誉支撑。 因此,学校应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活动,开展活动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行为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陶冶情操、磨炼学风、提高素质的过程。学校对校园文化活动应该采取积极支持、主动组织、适当引导、逐步提高的方针,使之健康顺利地发展下去。

4.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对校园的感悟第7篇

关键词:校园心理漫画;心理健康;心灵成长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各种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迫切需要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贯穿在一切教育活动之中,不同地区、学校都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尝试最佳的途径和方法,而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校园心理漫画的悄然兴起,给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思路和手段,校园心理漫画更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教育作用。

一、校园心理漫画具有情感宣泄和表达的作用。

绘画作为情感表达工具,能折射出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是将潜意识的内容视觉化的过程。人对绘画的防御心理较低,不知不觉就会将内心深处的情绪、动机、冲突、价值观和愿望投射在作品中,有时也可以将早期记忆中隐藏和压抑的内容释放出来,对过去进行重建。校园心理漫画的主旨,是让学生表达生活、学习等活动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困惑、心理感悟等,用漫画的形式表达心理活动,不要求学生的画作多么有艺术性,线条运用和设计多么精湛,只要求画作能表达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不管是学生的消极情感宣泄,还是积极情感表达,只要是利于情绪情感的宣泄和表达,就已经达到了校园心理漫画倡导的目的。因此,对于任何一个校园活动主题,无论学生对事物的感知是愉快、痛苦、焦虑、恐惧、绝望、茫然、期待、还是激励,任何心理状态在语言无法准确表达清楚的情况下,学生都可以通过漫画这种心理投射方式进行尽情的表达。这种心理漫画的创作过程,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表达自我,揭示自我的情感和价值判断的可操作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觉察自我的内心世界,使情绪得到净化并获得对生命和自我心理的洞察力,达到调整心理动态平衡的过程。学生根据学校活动主题在创作心理漫画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理清自己的思路,将抽象的情绪情感具体化,无意识主动表现自身的情感,减轻焦虑的压力、保卫自我,这不仅可以使得情感得到宣泄和表达,也使得自我的观察能力能以提高,更会增加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因而,校园心理漫画业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校园心理漫画具有心理矫正和治愈的作用。

漫画是一种使沟通变得更加容易的媒介或者方式。漫画家蔡志忠说,漫画是最具亲和力,最容易侵略读者的武器。这类似于艺术治疗,治疗师常常以某种艺术表现作为媒介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使那些难于通过言语表达出来的问题,或者当事人自己并未意识到的问题在这种媒介中表达出来。校园心理漫画,除了具有一般的漫画特点之外,有其自身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更有利于它发挥心理矫正和治愈的作用。首先,它针砭时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创作和欣赏作品时,会深深感到这些心理漫画中反映的问题是自己身边的问题,会更快更深刻的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其次,校园心理漫画中蕴含的意味可以表达出文字不能表达的信息,可以是清新的、现实的,也可以是颓废的、荒诞的,当它呈现于眼前时,让人有广阔的想象空间,这种表现形式作为载体与学生进行思想碰撞时,会引发学生自身并未意识到的问题,起到语言难以达到的深入人心的效果。再次,那些针对学习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适应问题、人际关系敏感问题、情绪动荡等问题,在创作和欣赏这些作品时,学生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情绪与冲突被充分呈现出来,学生在心理行为上获得了释放与满足,实现了心理自愈,那些经过学生精心设计的具有自嘲、减压、激励等积极意义的文字旁白,更易于唤起学生的童心,化解心结,达到心理矫正和治愈的目的。

三、校园心理漫画具有心理激励和积极成长的作用。

幽默是漫画的重要特点,这种特点本身就具有积极成长的作用,而校园心理漫画在各类学校的征集活动中,无不要求风趣幽默、积极向上,这也是它本应具有的校园特色和功能。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高,越需要幽默来调剂人们紧张的生活,校园生活心理困扰和压力越大,也越需要乐观积极的心态。在校园心理漫画的作品中,它以其独有的简单夸张的手法,幽默诙谐的画面,积极激励的文字旁白,表达着学生的喜怒哀惧、心理历程、成长感悟,表达着学生对现实的接受与肯定,对未来的期许与向往,探讨着对成长、生命的关注与思考,分享着个体对理想、人生的感悟与追求。这样一种借助图文形式的心理交流的开放平台,使得学生敢于和勇于展现心路历程,诠释心理世界,也使得学生能够从同辈群体的作品里感悟心理困惑,感悟成长,感悟美好生活的点点滴滴,感受到他人带给自己的真诚、启迪、思考,从而触动和慰藉自己的心灵,达到自我激励,积极成长。

从上述浅析,不难得出,校园心理漫画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是独特的,它对人心理健康的深远影响还有待实践探索。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突出这种图文形式的心理体验对心灵的升华和疗愈效果,而不能刻意追求画面的专业性和艺术性,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它侧重实现学生的内在体验表达、心理困扰的释放和升华的积极作用,进而达到学生自我心理调适和激励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中有效促进学生净化心灵,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宋兴川.绘画与心理治疗〔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2):20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