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低风险投资市场(合集7篇)

时间:2023-12-25 15:32:15
低风险投资市场

低风险投资市场第1篇

过去30多年来,国际资本一直源源不断地流入新兴市场国家,并出现过三次高潮:第一次是1978~1981年间,国际资本重点流向中东、非洲和拉美,主要集中在石油及其他矿产资源领域。上世纪80年代初发生拉美债务危机后,这次高潮随即终结。第二次是1989~1997年间,重点流向亚洲和拉丁美洲,主要领域是制造业,尤其是出口加工产业。正是在此期间,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国际资本接受国。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一次国际资本流动高潮也宣告结束。第三次是2002~2007年间,重点是中东和中东欧地区,主要投资领域是房地产,最突出的例子是阿联酋的迪拜。这次投资浪潮在2007年达到最高峰。据世界银行估计,2007年流入新兴市场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净额超过了1.2万亿美元。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国际投资活动锐减。据美国国际金融研究所估计,2008年流入新兴市场国家的国际资本净额为6670亿美元,2009年为4350亿美元。但许多迹象表明,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今年流入新兴市场国家的国际资本净额会有所增加,美国国际金融研究所预计能达到7220亿美元,将超过2006年的水平。如果出现这样一种局面,今年就很可能是新一轮国际投资高潮的起始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时,国际经济界人士多认为,新兴市场国家在贸易和金融领域过于依赖发达国家,因而更脆弱,受危机的创伤会更重。从实际情况看,2009年多数地区的新兴市场国家的确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拉美地区整体衰退2.3%,中东欧地区是6.6%,俄罗斯达9.0%。但是,东亚、中东和非洲地区经济仍保持了增长,中国经济增长了8.7%,印度是7.2%。世界银行4月7日最新发表的报告显示,今年各主要地区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将普遍扭转颓势,恢复增长,而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率能达到8.7%。据美国国际金融研究所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10%,印度为8.5%,巴西和俄罗斯分别为5.8%和 3.7%。

相比之下,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很是困难。去年,发达国家整体衰退幅度达3.5%,美国为2.5%,欧元区为3.9%,日本为5.2%。据经和组织4月7日发表的经济评估报告,预计今年西方七国经济能够实现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尤其是欧洲经济会更加艰难。事实上,德国经济在今年1季度已经出现了0.4%的萎缩,表明发达国家经济仍有“二次衰退”的可能性。美联储4月7日公布3月16日的会议记录也显示,美国决策层对经济状况的评估悲观,对经济前景很是忧虑,认为经济中已经形成的多方面恶性循环,将对经济构成长期无法消除的威胁。

低风险投资市场第2篇

【关键词】债券;基金;股票;信托

一、近三年我国A股投资者的盈利现状

至2009年八月以来中国A股经历了三年多的熊市,众多投资者在股市中亏损严重。在股市有有一个二八定律:10%的投资者盈利,10%的投资者持平,80%的投资者亏损。而在近三年内A股的漫漫熊途更是让众多的投资者深度套牢。那如何在熊市中尽可能的的保护好本金,并在尽可能低的风险下实现我们资产的增值呢?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了解低风险投资产品并进行低风险产品配置。

二、增加无风险产品配置尽可能的获得无风险收益

(一)债券逆回购交易

当我们在股市疲弱的时候常常会选择轻仓操作,将大量的资金闲置起来观望。闲置的资金只能得到千分之五的活期存款利率,这其实是放弃了获得了资产增值的宝贵机会。债券逆回购交易能让投资者本金安全的情况下获得高于活期存款数倍的收益。

1.债券回购的定义

债券质押式回购简单地说就是交易双方以债券为质押品的一种短期资金借贷行为。其中债券持有人(正回购方)将债券质押而获得资金使用权,到约定的时间还本并支付一定的利息,从而“赎回”债券。而资金持有人(逆回购方)就是正回购方的交易对手。在实际交易中债券是质押给了第三方即中国结算公司,这样交易双方更加安全、便捷。

2.逆回购交易的品种

投资者经常参与的债券回购品种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可交易的质押式回购(括号中为交易代码)分为1日(204001)、2日(204002)、3日(204003)、4日(204004)、7日(204007)、14日(204014)、28日(204028)、91日(204091)、182日(204182)共9个品种;深圳交易所分为1日(131910)、2日(131911)、3日(131900)、7日(131901)共4个品种。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品种进行交易。

3.债券逆回购的收益计算公式

成交额×年收益率×回购天数/360天-手续费=收入

4.逆回购交易的优点

(1)流动性好,投资者可利用债券逆回购精准管理闲置资金。(2)收益选择具有主动性,投资者可以债券逆回购时选择符合预期的利率进行操作,可以在收益率上有主动选择的权利。(3)收益稳定,债券逆回购收益率大大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水平,且不承担市场风险。(4)交易便捷,目前大多数证券公司客户在交易时间内可以通过交易系统直接进行沪深两市的逆回购交易。

(二)货币式基金

当我们判断市场趋势走弱,未来一段时间将轻仓操作时,我们可以选择将闲置资金买入货币基金,在回避风险的同时轻松获得收益。

1.货币基金的定义

货币基金是聚集社会闲散资金,由基金管理人运作,基金托管人保管资金的一种开放式基金,货币基金资产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一般期限在一年以内,平均期限120天),如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高信用等级企业债券、同业存款等短期有价证券。

2.货币基金的特点

实际上,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范围都是一些高安全系数和稳定收益的品种,所以对于很多希望回避证券市场风险的企业和个人来说,货币市场基金是一个天然的避风港,在通常情况下既能获得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的收益,又保障了本金的安全。

3.货币型基金的优点

(1)流动性好,货币基金流动性仅次于银行活期储蓄。(2)收益稳定,货币基金每天计算收益,一般一个月把收益结转成基金份额,收益较一年定期存款略高,利息免税。(3)本金安全,货币型基金本金比较安全。适合于流动性投资工具,是储蓄的替代品种。一般情况下;预计收益率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息,而且没有利息税;随时可以赎回,一般可在申请赎回的第二天资金到帐。(4)费用低,货币基金一般没有申购赎回费用,非常适合追求低风险、高流动性、稳定收益的单位和个人。(5)投资门槛低,货币基金的单笔投资仅需人民币1000元即可。

(三)股指期货期现套利

1.股指期货期现套利的定义

股指期货期现套利是指利用股指期货价格和股指期货所对应的一揽子股票的价格之间的价差来完成套利的操作模式。

2.股指期货期限套利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的行情中,由于融券操作受到各种限制,因此只能在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时,以卖空期货,买入现货的价格来实现套利,如期间没有反向平仓机会,则会在月底期指结算时获取收益。如期间有价差缩小可以实现反向平仓的机会,则会在期间反向平仓实现收益并进行下一次套利操作。

期现套利由于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期货和现货的多笔交易,因此基本以程序自动交易为主,同时对投资者的操作要求和经验要求较高,投资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和指导。

3.股指期货期限套利的优点

(1)风险低,操作一个月以上基本不存在亏损可能。(2)流动性好,正常情况下一个星期,最长一个月即可实现收益获取现金。(3)收益较高,当前市场条件下年收益约6-20%。(4)投资条件比较高,股指期货期限套利单笔投资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并对股指期货市场有一定了解的投资者。

三、适当增加低风险资产的配置

(一)信托固定收益类产品

1.固定收益信托产品的定义

固定收益信托产品是指由信托公司发行的,收益率和期限固定的信托产品。融资方通过信托公司向投资者募集资金,并通过将资产(股权)抵押(质押)给信托公司、以及第三方担保等措施,保证到期归还本金及收益。

2.固定收益信托产品的优点

(1)收益较高,由于信托的产品灵活设计,产品在承受较低风险的同时可以获得比起国债、银行存款等同类固定收益的产品更高的收益。(2)风险较低,有抵押、质押、担保、结构化设计等多种措施保证信托投资人可以按期获得预期回报。

(二)债券型基金

1.债券型基金的定义

以国债、金融债等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称为债券型基金,因为其投资的产品收益比较稳定,又被称为“固定受益基金”。

2.债券型基金的分类

根据投资股票的比例不同,债券型基金又可分为纯债券型基金与偏债劵型基金。两者的区别在于,纯债型基金不投资股票,而偏债型基金可以投资少量的股票。偏债型基金的优点在于可以根据股票市场走势灵活地进行资产配置,在控制风险的条件下分享股票市场带来的机会。一般来说,债券型基金不收取认购或申购的费用,赎回费率也较低。

3.债券基金的优点

(1)低风险,由于债券型基金的投资对象——债券收益稳定、风险也较小,所以,债券型基金风险较小,但是同时由于债券是固定收益产品,因此相对于股票基金,债券基金风险低但回报率也不高。(2)收益稳定,投资于债券定期都有利息回报,到期还承诺还本付息,因此债券基金的收益较为稳定。(3)注重当期收益,债券基金主要追求当期较为固定的收入,相对于股票基金而言缺乏增值的潜力,较适合于不愿过多冒险,谋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4)投资条件低,单笔人民币1000元即可。

四、证券市场投资者在弱市下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策略小结

在当前A股市场持续低靡的情况下因股票的亏损而直接放弃证券理财是明显的因噎废食行为。我们要充分了解各种理财产品的功能和特点,针对自己当前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投资计划。例如随时准备买股票的投资者可以将闲置资金投资于流动性高无风险的产品如债券逆回购、货币型基金;如果资金量较大同时以获得稳定收益为目的可以选择股指期货期限套利、信托投资等;如果不想过多冒险谋求稳定收益可以投资债券型基金和债券。总的说来证券理财产品丰富多样,选择适合我们自身情况的产品在弱市下也可以获得资产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低风险投资市场第3篇

显然,投资者在疯狂掘金海外的同时,忽略了QDII的风险因素。目前,海外市场与A股市场间关联性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于不同市场,的确能够有效地分散风险,但并不意味着能够实现不承担风险或是仅承担非常小的风险。这里的分散风险仅仅指相对于单一投资A股市场来说,风险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因此,投资QDII除了考虑分散A股市场系统性风险,也要考虑投资标的市场潜在风险。不论通过银行系QDII还是基金系QDII进行境外投资,除了要面临证券投资的一般风险,还需关注海外投资的特别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境外市场投资风险、新兴市场投资风险、政府管制风险等,其中最为直接的就是汇率风险和市场风险。

汇率风险:

人民币升值预期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的情况下,投资海外最需注重的风险就是汇率风险。从汇率角度来看,QDII产品把募集资金兑换成外汇后投资海外,投资者将面临潜在的汇率损失。如果产品收益低于人民币升值幅度就会带来亏损,但投资者不用过于悲观,因为这种汇兑损失的出现只会存在于类似美国等人民币相对升值的国家。

实际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并不意味人民币对其他货币升值,许多货币的升值幅度比人民币高得多。例如欧元,欧元相对人民币来讲还是升值的;又如邻近的韩国,韩元升值的幅度相对人民币要高;而像冰岛、澳大利亚等汇率的升值也不低于人民币。因此,全球市场还是有获利机会的。投资那些比人民币走势更好的货币计价的资产,可在一定程度控制人民币升值导致的汇率风险。如表1所示,即使是在2007年上半年人民币加速升值的情况下,仍然有许多货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超过人民币。(见表1)

但如果是投资海外中国股票,即“中国概念”的股票,则存在汇率风险的对冲机制。“中国概念”股票要求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或利润中至少50%来自于中国,即说明这些公司的主营业务在中国,收益和利润以人民币计价。举例说明,从图1可以看出,假设人民币与港币间汇率为1,某公司股票的净收益率为1港币,在市盈率为10倍的情况下,该股票的价格为10港币,兑换为人民币为10元;当人民币升值后,人民币与港币间汇率变为1.25时,由于该公司的主营业务在中国,其主要业务收入为人民币收入,则该公司的净收益率转换为港币时也随人民币汇率上升而同幅增长。在市盈率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该公司股票价格为1.25港币,兑换成人民币仍然是10元,与升值前的股价一样。(见图1)

可见,当人民币汇率波动时,主营业务在中国的公司利润兑换成外币也发生同步变动,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并未对该公司股票市值造成影响,汇率风险会自然对冲。

市场风险:

QDII标的市场不同

QDII投资海外市场,本身也就必然会承担投资标的市场的市场风险。一般而言,根据投资市场的不同,基金的市场风险也有所区别。基金系股票型QDII目前已经发行了四款,但四款产品各具特色,从表2可以看出,南方QDII产品定位为全球精选配置基金,可以全球配置基金,但是股票投资上只投资港股;而华夏基金的首只QDII产品涵盖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以及新兴市场等全球市场的上市公司股票;嘉实QDII则主要投资以“中国概念”为核心的股票;上投QDII则以亚太地区为主要阵营。(见表2)

风险由高到低可以分为:投资新兴市场的基金、全球范围投资单一行业的基金、投资于区域市场的基金和投资全球市场的基金。例如,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属区域性股票基金,风险低于单一市场的股票基金,但高于全球配置的股票基金。

QDII的海外投资市场,主要分为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发达国家市场成熟而稳定,但增长速度比较平稳;而新兴市场上升潜力巨大,但风险性较高。从目前港股的走势看,集中于中国概念股的QDII基金可能在初期取得更好的业绩,但面临更大的波动性;而投资于亚洲或者全球市场的基金可能具有较低的波动性,相对稳健。

考虑投资市场的市场风险后,由于基金系QDII是全球配置,还应考虑投资的所有市场之间的相关度问题。如表3所示,A股市场与全球主要股票市场相关性非常低,接近零或为负数,说明A股市场与海外市场的走势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只有当两个市场间的关联性较低时,投资于不同市场才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这说明投资者购买QDII来分散A股市场的风险是有效的。

但是在全球配置的过程中,还要看所投资的各个海外市场之间的相关性如何,才能真正实现降低风险的作用,否则风险仍然处于高位。例如,从表3来看,如果同时投资于德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的市场相关度是0.9546,几乎是完全相关的,那么两国的市场走势基本相同,是此高彼高,此低彼低的关系,投资风险就根本无法分散。(见表3)

投资者逆向选择风险:

QDII产品设计差异化严重

现阶段,可供投资者投资的主要有银行系QDII和基金系QDII。由于政策规定银行系QDII和基金系QDII的投资范围及品种不同,所以导致银行系QDII和基金系QDII的风险程度不同。从表2可知,银行系QDII的投资标的与基金系QDII相比要稳健很多,但对同时投资于高风险类的产品―股票,虽然银行系QDII投资港股的比例不超过50%,与基金系QDII投资股票的比例低50%,但是并不能说银行系投资港股的产品风险小于基金系。因为银行系QDII面临单一市场(港股)的绝对风险,基金系QDII可以全球配置,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单一市场的风险;同时还要考虑到基金系全球配置的市场之间的相关度,才能说明具体分散风险的程度。

低风险投资市场第4篇

【关键词】风险投资 盈余管理 市场表现

一、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和市场表现的影响

关于风险投资对公司的影响,学术界存在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风险投资不仅能够提供一定的增值服务,更能对被投资企业起到监督作用,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治理。另一种观点认为风险投资机构的利益和其他股东的利益并不一致,风险投资的目的是推动企业上市,将股票变现盈利,因此风险投资机构可能会用自身的影响力影响管理层,促使其过早的推动上市,或者夸大发行价格以利于其套现获利,存在侵害IPO公司的可能。

根据风险投资对公司治理影响的两种理论,风险投资对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和市场表现的影响也有两种。监督理论认为风险投资能够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提升企业质量,降低盈余管理程度,提升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侵害理论认为风险投资有过早推动企业上市,或者夸大发行价格的动机,不会降低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甚至增加盈余管理程度,降低上市后市场表现。

为了验证上述哪种理论正确,学者们做了许多研究。Barry等(1990)通过研究1978年至1987年美国上市企业发现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首发抑价率较低,他们认为这是因为风险投资机构发挥了有效的监督作用,提升了企业的质量。Jain和Kini(1994)研究北美证券市场数据,结论表明风险投资对IPO企业粉饰报表、虚增利润的行为存在监督抑制作用。Morsfield和Tan(2006)研究发现风险投资机构为了其自身的声誉,能够对上市可能的盈余管理起到监督作用,实证得出有风险投资的企业公开上市当年盈余管理较低,且在上市后业绩的表现很好。但是,也有学者提出异议。Lerner(1994)研究发现单一风险投资机构对IPO前盈余管理的影响是不确定的。Chahine和Wright(2007)对比研究了英法两国IPO时上市企业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在英国的IPO抑价率较低,而在法国IPO抑价率则较高,这说明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制度下,风险投资机构对企业上市的影响有所不同。Cohen和Langberg(2009)研究发现风险投资背景企业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与风险投资持有的股权比例和董事会席位呈现负相关关系。Lee和Masulis(2011)研究了财务中介机构所扮演的角色,检验其是否能有效地降低盈余管理程度,实证研究发现高声誉投资银行承销的IPO企业的财务报告的质量较高,对盈余管理程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风险投资机构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抑制程度却不明显。

国内方面,陈祥有(2010)实证研究了深圳中小板199家上市公司,发现风险投资背景的IPO公司上市前一年的盈余管理程度更低。索玲玲和杨克智(2011)研究发现创业板公司IPO上市时存在盈余管理行为,风险投资机构监督作用不明显。曹崇延等(2012)实证研究了创业板152家上市公司,发现相比无风险投资支持的IPO公司,有风投背景的IPO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较低,短期市场表现较好,中期市场表现却与之相反。汪婷婷(2012)通过研究深圳中小板风投背景和无风投背景的企业各135家,实证研究发现风投背景的企业IPO抑价率更高,上市后短期和中长期市场表现较无风投背景的企业更好,但是差异并不显著。

二、联合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和市场表现的影响

联合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和市场表现的影响与单一的风险投资并不相同。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性,联合风险投资能够分散风险,降低投资的损失。此外,联合风险投资内部能够通过网络资源共享、互补协作,更好地发挥风险投资机构的作用,帮助企业提升价值的同时,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率。Brander和Amit(2002)实证研究发现联合风险投资能够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来增加企业价值,与企业业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低风险投资市场第5篇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R•Vernon基于M•Posner(1961)的“技术差距”理论,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假设产品都要经过引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这些阶段的划分,以产品销售额增长曲线的拐点为标志。在引入阶段,新产品被投放到市场中,此时市场上的产品差异小,消费者对产品缺乏了解,除了少数追求新奇的顾客外,几乎无人购买该产品。因为买家的迟疑,其销售额增长缓慢。当产品逐渐被消费者与市场接受,在市场上站住脚并且占有一定市场份额时,消费者将大量涌入该产品市场,产品开始进入成长阶段,这一阶段的销售额增长迅速。当市场有效需求和供应基本平衡,销售额的增长会放缓,产品进入成熟阶段。此时,产品生产规模扩大,变为大批量生产,市场销售量趋于稳定。当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改变或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新的替代品时,产品进入了衰退阶段。市场上已经老化了的产品因为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而被市场上其他具有更好性能以及更低价格的新产品替代。进入衰退阶段的产品销售量逐步减少,销售额会持续下降,直到该产品完全撤出市场。

(二)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反向搭配原理

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反向搭配原理,是指企业应根据产品或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所面对的不同经营风险,制定出具有与经营风险大小相反的财务风险战略。企业或产品特定发展阶段制定的经营战略决定了经营风险的大小,而企业的资本结构则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大小,企业的总风险由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共同决定。从逻辑上看,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的搭配方式可分为四种类型:高财务风险与高经营风险搭配,低财务风险与低经营风险搭配,高财务风险与低经营风险搭配,低财务风险与高经营风险搭配。但在现实情况中,有两种是无法实现的,即高财务风险与高经营风险的搭配,以及低财务风险与低经营风险的搭配。分析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搭配方式的合理性以及可行性之前,需要注意的是:同一种筹资方式,对投资人与企业而言,它所带来的财务风险是不同的。就企业筹集权益资金而言,由于法律上企业没有必须偿还权益投资的义务,并且在股利分配上可以根据企业经营状况以及现金流量制定股利分配政策,给股东的分红可以酌情考虑有无以及多寡,权益筹资方式具有很大的弹性,因此,对企业来说风险小,而对投资人来说风险大。企业在筹集债务资金后,经营状况无论好坏以及现金流量多少,都必须按合同约定偿还债务本金,并且按期以固定的票面利率支付固定的利息,缺乏弹性,因此,债务筹资方式对于企业来说风险大,而对于债权人来说风险小。1.无法实现的风险搭配方式。一是高财务风险与高经营风险搭配。这种搭配方式的总体风险很高。对于风险投资者来说,在这种搭配方式的基础上,他们需要投入的权益资本很小,若是成功则投资回报率会非常高;如果投资失败,他们损失的也只是投入的很小的权益资本。同时,在计算过投资项目失败的概率后,风险投资者会通过一系列的风险投资组合来分散自己的风险,因此个别投资项目失败的后果仍然是在他们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但这种风险搭配方式吸引风险投资者的前提是企业能够找到债权人获取债务资金。而这种搭配并不符合债权人的要求。因为对于债权人而言,投入大部分资金到具有高经营风险的企业,投资成功也只是得到以固定利息为基础的有限回报,而权益投资人则获得剩余大部分的收益;如果失败,他们将无法收回本金。也就是说,债权人以很少的回报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因此,这种搭配在现实状况中会因找不到债权人而无法实现。二是低财务风险与低经营风险搭配。这种搭配方式的总体风险很低。采用这种搭配的企业会拥有稳定的现金流,并且债务不多,因此在偿还债务方面有着较好的保障,是符合债权人要求的,但是并不符合权益投资人的期望。对于权益投资人来说,低经营风险意味着较低的投资资本报酬率,低财务风险则反映了企业的财务杠杆也较低,自然权益投资人所能得到的权益报酬率也不会高。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只要改变企业的财务战略,而不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并承担较大的风险来改变其经营战略,就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绝大部分成功的收购都以这种企业为对象,因此,这种资本结构的企业会吸引许多的收购者。为了避免被收购的下场,明智的管理者是不采用这种风险搭配的。因此,低财务风险与低经营风险搭配,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2.可行的风险搭配方式。一是高财务风险与低经营风险搭配。这种搭配方式的总体风险中等。对于权益投资人而言,较高的经营风险,也意味着较高的预期报酬,因此这种搭配方式符合他们的要求。权益资本通常来源于专业的投资机构,他们专门从事高风险投资,通过一系列的投资组合分散风险,从而在总体上获得很高的回报,因此他们并不介意个别项目的失败。对于债权人来说,这种资本结构是可以接受的,债务在不超过清算资产价值的范围内,债权人会适当地投入资金。因此,高财务风险与低经营风险搭配是一种可以同时符合股东和债权人期望的现实搭配。从企业角度而言,经营风险高的企业现金流量不稳定,鉴于权益筹资具有偿还弹性,因而企业相较债务资本来说更愿意使用权益资本。这种搭配方式是同时符合股东与债权人期望的现实搭配。二是低财务风险与高经营风险搭配。这种搭配方式的总体风险中等。对于债权人而言,经营风险低的企业,经营现金流入稳定,企业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较小,债权人愿意为其提供较多的贷款。对于权益投资人来说企业的经营风险低,如果不利用财务杠杆来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总体的回报率会很低。但提高财务风险可以提高财务权益报酬率,因此权益投资人愿意投入资金来提高企业的负债权益比例,因此这种风险搭配是既符合债权人要求也符合股东期望的现实搭配。综上所述,在制定资本结构时,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反向搭配是必须遵守的一项战略性原则。这两种风险只有反向搭配才是合理的,可以实现的。

二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具体战略

(一)引入阶段的经营风险与财务战略

1.经营风险。尽管引入阶段的产品设计新颖,但是质量需要提高,特别是可靠性。市场上刚出现的新产品,前景通常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同时也具有竞争对手很少的优势。生产者为了促进消费者购买,扩大销路,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促销费用,对产品进行宣传和推广[2]。由此导致这一阶段产品营销成本高,广告费用大。另外,由于生产技术方面的限制,该阶段产品生产批量小,产能过剩,生产成本高,产品销售价格偏高,导致用户很少,通常只有高收入用户会尝试新的产品。产品的独特性和客户的高收入使得价格弹性较小,可以采用高价格、高毛利的政策,但是销量小使得净利润较低。这一阶段企业应着力于扩大市场份额,争取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企业应当采用将投资主要用于研究与开发和技术改进,从而提高产品质量。2.财务战略。产品能否成功开发出来,开发成功的产品是否能为消费所接受,为消费者所接受的产品又是否能够达到规模生产,能够进行大规模生产的产品是否可以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等等。这一系列的不确定性都导致了引入阶段具有非常高的经营风险。通常,新产品市场命运只有两种结果:成功或失败。成功的新产品将进入成长阶段,而失败的新产品则无法收回前期研究开发、市场开发和设备投资成本。“该期间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做好两种准备:一是产品可能失败即不被市场接受;二是产品成功后对设备、材料、人力等经济资源需求急增,导致对资金需求的巨大增长。”[3]鉴于引入阶段的高经营风险,按照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反向搭配原理,此时应采用低财务风险的资本结构以及低财务风险的财务战略。产品生命周期的引入阶段是具有最高的经营风险的阶段。新产品是否有销路,是否被既定消费者所接受,如果受到发展和成本的制约,市场能否扩大到足够的规模,如果所有这些方面都没有问题,企业能否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来判断其在行业中的地位,以上这些都是复杂的风险。经营风险高意味着这一时期所能容忍的财务风险比较低,因此在融资方面权益融资是最合适的。但是,即便是这种权益投资也不可能吸引到所有能够接受高风险的潜在投资者。这些风险投资者通常期望得到高回报,这种高回报将以资本利得的形式分配给投资者[4]。因为在引入阶段,企业所具有的负的现金流量使得股利的支付成为不可能。资本利得的优势获得了这种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风险资本投资者的关注。在企业获得正的现金流并开始支付股利之前,支付股利会限制企业的发展以及风险投资者们取得的资本利得的大小,因此,无论是企业本身或是投资者都不希望受到支付股利的限制。要实现风险投资者所要求的资本利得,让企业认为产品在发挥作用并且它的市场潜能使得投资在财务上更有吸引力,就需要在这些权益的价值增加时寻找购买者。对风险投资者而言,最具有吸引力的途径是企业在股票交易所公开发行,企业可以在这一阶段公开发行股票而不分配股利。

(二)成长阶段的经营风险与财务战略

1.经营风险。成长阶段的标志是产品销量持续增加,产品的销费群体已经扩大。此时消费者会接受质量不同的产品,换言之这个阶段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不高。生产产品的各个厂家之间在技术和性能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企业为扩大市场占有率会增加产品的促销与宣传费用,因而广告费用较高,但分担在每单位销售收入上的广告费用在下降。此时的需求大于供给,生产能力不足,需要转向大批量生产,并建立批发分销渠道。由于市场扩大,涌入大量竞争者,企业之间的竞争变为人才与资源的争夺,同时会出现意外事件如兼并与并购等,引起市场动荡。由于需求大于供给,产品价格达到最高,单位产品净利润也最高。在这一阶段企业应着力于追求最大的市场份额,并维持到成熟阶段的到来。如果在成熟阶段到来时只获得了一个较小的市场份额,则投资于前期开拓市场方面的资金很难得到补偿。企业对处于成长阶段的产品应采取的主要战略是市场营销,对企业而言,这是改变质量形象和价格形象的好时机,企业应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特色,提高知名度,同时明确真正的目标市场,努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挖掘潜在市场。这一阶段的经营风险有所下降,主要是产品本身的不确定性相对引入阶段而言降低了。但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以及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经营风险依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产品市场份额的多寡以及该份额能否保持到成熟阶段,决定了此时经营风险的大小。2.财务战略。鉴于成长阶段较高的经营风险,选择的财务战略理应具有较低风险。一旦新产品或服务成功地进入市场,销售数量就开始快速增长。这不仅代表产品整体业务风险降低,而且表明需要调整企业的战略。这一阶段的竞争策略应重点强调营销活动,以确保产品销售增长令人满意,并且能够增加企业市场份额和扩大销售量。这都表明,经营风险尽管比引入阶段降低了,但在销售额快速增长的阶段仍然很高。“在融资决策时,仍需考虑财务风险,采用合理的资本结构,避免盲目举债,过分投资,加剧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5]因此要控制资金来源财务风险,需要继续使用权益融资。对于最初的风险投资者,通常希望进行投资组合获得比这一阶段更高的回报率,此时,他们的退出是符合各方利益的。由于企业的总风险在从启动到增长的过程中降低了,新的资本回报也必然降低。相应地,原来的风险投资者们可能对未来的融资不感兴趣,因为他们必须支付越来越高的价格。风险投资者要实现他们的利得并将收益投入到更高风险的投资中。这意味着需要识别新的权益投资者来替代原有的风险投资者和提供高速增长阶段所需的资金。这一阶段,由于风险投资者的退出,需要寻找新的权益投资人。一种办法是通过私募解决,寻找新的投资主体,他们不仅准备收购股份,而且准备为高成长阶段提供充足的资金。另一种办法是公开募集权益资金,但这要受到诸多法律限制。更具吸引力的做法是让股票公开上市。由于企业在产品的成长阶段仍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此时应采用低股利政策。对于企业而言,合适的融资方式依然是公开发行股票。而新的权益投资者主要是被企业未来的经济增长前景所吸引。在企业股票的高市盈率中,已经反映了这种增长前景。在计算当前股价时,用收益乘以现有的每股盈余。意味着企业在发展阶段的每股盈余必须有实质性的增长,这一目标应当通过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中赢得统治地位来实现。在成长阶段,企业需要采用大规模追加投资的财务战略。无论是为扩大市场份额而投资于市场营销活动还是为转向产品的大批量生产而投资于设备与技术,都需要企业追加投资,因而需要产品带来相对于引入阶段更多的现金流。大规模的追加投资限制了成长阶段股利的分配,但新的权益投资者不会在意这一阶段的低股利政策,因为他们所关注的是企业未来的经济增长前景。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初两个阶段中,企业拥有主要发展机会来发展其实质性的竞争优势,并将在以后的、现金流量为正的、成熟的阶段中发挥这些优势。

(三)成熟阶段的经营风险与财务战略

1.经营风险。竞争者之间出现激烈的价格竞争,标志着成熟阶段的开始,尽管这一阶段的产品市场巨大,但市场已经基本饱和,产品已被大多数的消费者所接受,市场需求量渐趋饱和,新的消费者群体逐渐减少,主要依靠原有的消费者的重复购买支撑,销售量基本稳定。产品逐步标准化,差异变得不明显,技术和质量改进缓慢。生产稳定,局部生产能力过剩。由于竞争激烈,产品价格开始下降,毛利率和净利润同时都下降。“此时,应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的控制制度,严格产品成本控制标准,保证产品在质量和成本上的竞争优势。”[6]企业在此期间应集中改善产品质量,利用规模效益降低产品成本,并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和生产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开创新市场,在价格方面应实行优惠,运用多种定价技巧,以保持原有市场和吸引新的细分市场。经营重点放在保护市场和开拓新市场上,“对于成熟市场来说,不是量的增加而是量的保持,维持客户关系远比宣传作用大”[7]。由于整个行业销售额达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最大的规模,并且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企业如果想要扩大市场份额,会遇到其他竞争企业的顽强抵抗,并引发价格竞争。此时扩大市场份额已经变得很困难,在这方面投入资金已经没有必要,“过分的宣传只会徒增成本、降低利润”[8],企业经营的着重点应在于保持市场份额的同时提高投资报酬率。企业的经营风险与产品处于成长阶段时相比,已进一步降低到中等水平。因为引入阶段和成长阶段的高风险因素已经消失,市场份额、销售额以及盈利能力都处于比较稳定的水平,现金流量额也相对容易预测。经营风险主要决定于稳定的销售额能够持续的时间的长短,以及总盈利水平的高低。2.财务战略。与低经营风险相适应,企业可以采用较高财务风险的财务战略,引入债务融资,此时的现金流和使用债务资金的能力在再投资的过程中变得非常重要。其原因在于:引入债务融资会令财务风险增大,这是因为企业需要获得大量现金净流量来偿还债务。但对于债权人而言,低经营风险的企业具有稳定的经营现金流入,可以为偿债以及支付利息提供保障,因此,债权人愿意提供债权资金。同时,权益投资者要求企业支付更高的股利。提高股息率是必要的,因为此时的经济增长前景远不如生命周期的引入阶段。低增长前景主要体现在较低的市盈率上,从而股票价格降低。市盈率倍数的降低是由于每股收益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并且有所增加。从而导致一个最终的结果,即更稳定的股票价格。此时与引入阶段通过以资本利得的形式回报给投资者不同,更多的投资回报来源于股利分配。因此,股利支付率和当前新的每股收益同比例增加,从而显著增加了股利支付[9]。

(四)衰退阶段的经营风险与财务战略

低风险投资市场第6篇

一、金融投资风险类型概述

(一)人为操作风险

金融产品的操作风险主要是指由于金融投资管理者对于金融产品的经营管理以及投资决策不当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出现操作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金融投资管理人员的经营决策能力、市场分析能力以及风险控制意识所造成的投资决策风险,投资策略或者金融产品投资组合策略不当,则会为金融投资带来较大的风险威胁。其次,则是由于投资者或者是投资管理团队的整体管理能力,财务会计处理能力、网络技术能力或者是量化分析能力等均是造成金融产品投资风险的重要诱因。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是由于市场上的汇率或者是估价的变动所导致的金融投资者的本金或者是收益受到影响的潜在风险因素。造成金融投资出现市场风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是波动变化的,如果金融投资者对于市场分析能力不强,则会导致金融投资遭受市场风险。根据市场风险产生原因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系统性风险以及非系统性风险两种情况。系统风险主要是由于市场上的各种宏观影响因素所造成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而非系统性的风险则是金融投资市场上的某一种类的金融产品价格波动所造成的风险,如企业经营能力不善导致股票下跌而给金融投资者带来的风险。在防范措施上,系统性的风险实时存在难以消除,而非系统性的风险则可以通过投资优化管理有效的防范。

(三)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主要是由于金融投资者在金融市场投资活动中,将大量的资金集中投资于某些金融工具,而投资的金融产品在短期内由于难以变现,而导致金融投资者出现资金使用紧张的问题。如果金融产品的价格波动幅度不大,而且金融投资者对于此金融产品的投资规模不大时,并不会出现流动性风险。但是如果金融产品由于市场震荡,价格急剧下跌,而此时投资者又继续大量资金时,便会出现资金的流动性风险,投资者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需要以较低价格出售金融产品,从而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

(四)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其实质就是违约风险,由于金融投资交易的双方未能按照合同规定履行各自的义务,从而造成金融投资产品出现风险。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扩大,金融投资产品的准入门槛也不断降低,各种债券以及货币基金等金融产品已经成为当前金融投资的重要内容,发行规模以及发行主体迅速扩张,如果金融产品的发行主体出现破产或者是亏损等,则会直接导致公司债券以及股票价格的下跌,从而导致金融产品出现信用风险。

二、金融投资风险的控制措施

(一)加强风险评估

金融投资过程中,金融风险的评估是投资者作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使投资者了解并合理控制和应对外界一些不利于金融投资的因素,降低金融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和损失,因此,风险评估是金融投资风险的控制与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一环。而且风险不是一直固定不变的,因此对于风险评估也要不断的更新变化。只有时刻地对所产生的风险作出判断和评估,才能使外界风险减少对投资者自身投资的金融商品的不利影响。在规划投资方案时,不能仅仅根据金融投资风险评估,还需综合考虑市场信息,制定合理科学的金融投资组合,以期将投资风险最小化。其实,风险评估为风险和利益的科学配置提供了相对可靠的依据。投资者均想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但收益总是伴随着风险,投资者就要面临着非常大的风险,因此,根据风险评估对所产生的风险和利益进行合理的配置,可以使得金融投资风险得到合理的控制,投资者能够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然而,投资者还应当根据金融产品的自身属性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获利组合,实现了权衡风险收益下对投资金融商品的合理规划和有效资源配置。这样一来,投资者在金融投资过程中遭遇风险时,就能及时作出反应,采取相应合理的对策,将自身受到的损害降到最低。

(二)加强风险分类控制

在金融市场不同商品的差异性,面临的风险也不尽相同,甚至是对于同一种风险,这些商品所做出的反应也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为使投资者的风险和财产降至最低,必须对金融投资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类控制。对于投资风险分类控制,具体的做法是预测评估金融投资的不同商品可能遇到的各个风险,对于不同的金融商品的不同金融投资风险做出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事实上,很多的投资者没有深入研究金融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就对某个单一商品大量投资,这种错误的作法不但会增加投资金融商品的风险,还会使得投资者受损几率上升。根据市场利率或者汇率的变化,将资金用于不同的金融商品形成的投资组合进行投资,并预测和评估组合中的每种金融商品的风险,对金融商品做出合理的预估,做出相应的投资计划,这样有利于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风险降低,确保获取可观的投资收益。由此可见,在金融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为了获得最大利益,要从不同的方面着手对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对于自身的金融投资商品风险进行合理评估,并且分散自己的资金,采取多样化的投资组合策略,建立能使金融投资风险降到最低的投资组合,从而在投资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三)完善金融投资主体相关的制度、机制

防范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必须完善金融投资主体的管理结构,并进一步强化风险控制机构的作用,在组织结构上避免金融产品操作风险的发生。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是避免金融投资主体操作风险发生的重要措施。对于重要的金融投资决策活动进行完善的记录与动态的监督检查,建立金融投资风险控制管理预案,确保风险控制的实时开展。控制金融投资操作风险,应该在金融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责任制度,促使金融投资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并借助于问责制度,对于操作管理出现问题的金融投资管理人员追究管理责任。为了提高对于金融投资风险的防范规避能力,应该在金融机构主体内部完善信息交流机制,通过集思广益来提高对于金融投资风险的防范控制能力。

低风险投资市场第7篇

一、创业板市场风险的定性分析

创业板市场是有上市企业、投资者和风险三个层面的风险,而且与其他部门相比风险较高。上市企业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和经营风险;投资者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投资理念不成熟引致的风险、投资判断失误导致的风险、价格风险和道德风险;社会层面的风险有市场运作失败的风险、影响系统性金融安全的风险和社会震荡的风险。这些风险的来源和性质是完全不相同的,有市场自生性的,有成长性的,有人为的,也有因创业板市场可能带给社会的冲击。我们应进行定性分析和区别对待。

首先,上市企业所面临的技术风险和经营风险,是市场经济特征的表现,是任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主体都不可回避的。可以说,这是市场自生的风险,只要市场经济存在,这些风险也将长期存在。市场之所以有效率,其动力来源是竞争。在竞争中,有追求到经济利益的可能,也有丧失其利益的风险。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人才和技术的竞争空前剧烈,技术风险和经营风险也就更加突出。企业不上市,同样也存在这些风险,上市并未使它增大,只不过使它更公开、更透明,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它。这些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永远客观存在的,只能降低或减轻,却永远无法消灭。降低这类风险,要靠自身从工作的完善入手。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越高,工作越努力,这类风险就越低。所以又可把这类风险视作工作性风险,它来源于工作的不完善。只要充分挖掘工作潜力,其降低的空间是很大的。

其次,投资者投资理念不成熟及判断失误导致的风险,属于成长性风险。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投资理念日臻成熟,风险意识加强,判断和驾驭市场的能力提高,风险强度是可相对减轻的,但这种风险就整体而言是不能完全消除的。目前我国投资市场上投资理念不成熟是不争的事实,投机性强,风险意识淡薄。笔者认为应对此进行认真反思。长期以来,国家一直在为投资者提供隐性担保。隐性担保改变了投资者对风险的看法,扭曲了投资者的行为,投资者只关心是否能从股票投机中获得高额利润,不愿成为企业的长期投资者,监督企业经营。既然这样,企业也就不懈于改善经营管理,只关心怎样从股市上圈到钱。国家为投资者提供隐性担保的做法,表面上减小了股市的波动,稳定了市场,但并没有减少股市的风险,只是将市场参与者的风险转移到政府身上,由此导致了资产质量下降和不良资产大量积累,这才是威胁经济体系安全的重大风险。其实,几乎每项金融活动都蕴含着个别风险,这种风险与营利动机相伴而行,往往成正相关关系,它不可避免也无必要去回避和消除。既然投资者选择了这样的活动,在期待收益的同时,就要做好承受损失的准备。只有这样,市场经济才可能成熟起来,投资者才能成长为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真正市场主体。由此可见,国家取消各种隐性担保,促进广大投资者投资理念成熟起来,已是当务之急。而创业板市场的设立为此提供了一个契机,它可以通过更为市场化的运作让投资者深刻体会到“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纠正错位的投资理念。从这一点来说,其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至于由于判断失误导致的风险,在任何市场中都是难以避免的,即使付一点“学费”,也是成长的需要。随着投资者的日渐成熟,判断力提高,这类风险自然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