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课外阅读的评价(合集7篇)

时间:2023-10-26 09:59:26
课外阅读的评价

课外阅读的评价第1篇

关键词: 兴趣与习惯 过程与方法 收获与效果 课外阅读 阅读评价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注意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第二学段(3――4年级)的阅读要求、实施建议中详细指出:“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重视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由此可见,新课标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分量,我想,每一位在语文一线工作的教师都了然于胸。课文是正餐,课外阅读绝不是点心,优秀课外读物对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绝不亚于一学期二十几篇课文。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审美、思维、想象等,优秀课外读物无不包含。对三四年级的课外阅读如何评价呢?好的评价体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更多更好地从书中汲取营养,有利于学生今后更好的发展。

一、设计说明

此项同读一本课外书的评价表分为三大项:兴趣与习惯、过程与方法、收获与效果。

1.关于兴趣与习惯

新课标特别强调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三四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开始阅读整本书,但兴趣仍然需要教师培养。教师推荐一本书后,学生去书店买书非常必要,可以让孩子看到书店里琳琅满目的各类书籍,闻到书店里的浓浓书香,感受到读者阅读的静谧氛围。不断购书也会让自己的小书柜一天天充盈起来,让人倾生成就感、自豪感。

每天阅读非常必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一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要从一天天不间断阅读开始培养,哪怕你今天时间紧张只读几页,但每日阅读的习惯不可改变。这对三四年级学生来说一开始肯定有些难度,但凡事贵在坚持二字。一旦养成,突然有一天不让你读了,或许你会感觉今天少干了些什么。你可以选择在家读、在校读;可以午饭后读、睡觉前读。总之,每日必须读。

良好的读书姿势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评价内容。虽然有人认为,读书可以马上读、厕上读、枕上读,但作为正在长身体的孩子,还是正襟危坐比较好,对视力与身体都大有裨益。

兴趣养成是评价中的重要一项。书捧了,人坐在那儿了,但兴趣怎样?是否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这“老师”不会不请自来。老师推荐的书孩子要喜欢,如《乌丢丢的奇遇》《男生贾里》《马小跳》等,贴近孩子,孩子才能贴近书本。

爱惜书籍是一项良好习惯。把书当朋友的孩子,才会爱惜书,才会好好读书。随意丢弃、污损书页,卷折页角,这样孩子是很难读好书的。所有爱读书的人视书为宝。一开始就培养他们爱书惜书的习惯,也许会对他们终生有益。

2.关于过程与方法

新课标第二学段(3―4年)中“阅读”第二条要求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课堂上老师教授默读方法,应该在课外阅读中勤加练习,达到巩固目的。默读也是一个人读书看报的主要方式和常用方式。

三四年级学生掌握的知识毕竟有限,遇到不会的字词句不会少。但二年级时就已经学会了两种查字典的方法,正好学以致用。平时读书时,手边摆放一本字典,遇到不会的就可以向这位无声老师请教,既疏通了文章,又巩固了查字典方法,一举两得。

3.关于收获与效果

按时完成是第一条。规定时间内完成,才能保障课外阅读的连贯性,拖拖拉拉,既养不成好习惯,又不利于内容的理解,很可能读了后面忘了前面。

读书与交流紧密相连。全班学生同读的是一本书,这为交流提供了文本;全班三四十位学生整天相处,这为交流提供了时间保障。交流不限于和同学之间,和家长可以交流,和老师更可以交流。采取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包括一对一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阅读收获与效果不仅仅局限于考查,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一种方式呈现自己的收获。可以是制作一张阅读小报,可以是讲一个精彩故事,可以是展示自己的摘抄本,还可以是诵读某一个动人片段。每个学生学力不同,收获与效果千差万别,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能体现学生的个性。阅读应该提倡个性化阅读。

二、评价理念

1.以人为本

课外阅读评价的对象是三四年级学生,评价项目不能太多、太复杂,注重共性也注重个性。在“兴趣与习惯”中,良好坐姿、每日一读,所有学生必须做到。在“收获与效果”检查中,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呈现,这是阅读个性的体现。

教师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目前的学力选择合适的儿童读物,这才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只以教师好恶决定,效果一定有限。选择读物的权利可以交给全体学生决定。对每一个学生阅读快慢、收获大小,不可一概而论,要因人而异。

2.关注人的发展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语文课程评价认为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拓展,一个光靠学好课内语文课的学生,所得一定非常有限。鲁迅说,采过许多花,方能酿出很多蜜。课外阅读就是在书记的百花园中采粉酿蜜。通过课外阅读评价诊断,改进教师的阅读指导,以求最终达到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为将来的阅读打下基础的目的。

3.关注过程与方法

三四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可能更重要的是过程与方法,结果当然重要,但你在学生读完一本书后问他有何收获,可能答案丰富多彩,一句话也说不清,知识、思想、情感、价值观等或多或少都有。说实话很难测评,你的测评也不见得准确。多关注兴趣与习惯、过程与方法,比如每日阅读,良好坐姿,勤查字典、乐于交流,等等,看得到摸得着,这可能对孩子帮助更大。

三、评价原则

1.将老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和家长的评价相互结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展。尊重家长的评价,让家长参与,有利于孩子开展阅读。孩子的课外阅读多数时间可能在家中进行,买书要家长,每日阅读家长可以监督……只要你在家中阅读就离不开家长的帮助。家长毕竟不是教师,家长的评价与老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三结合才是恰当的评价。

2.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平时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专注度、乐于交流,需要教师做有心人,做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不可少,问卷调查虽然有弊端,但通过试题检测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情感体验、审美感受……仍然是必需的。

课外阅读的评价第2篇

一、评价主体

1、自我评价。根据课外阅读情况,学生定期进行自我评价。评价周期不能过短,避免增加学生负担,挫伤学生阅读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1周做一次读书活动总结,反思成效,制定下周阅读计划。

2、组员互评。将学生分成四人阅读小组,每周由组长主持互评阅读收获,副组长负责统计,在全班交流。也可以推荐本组读书笔记佳作在全班展示,共享成果。

3、教师评价。教师要提前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状况,采用激励性评价原则,全面评价学生阅读效益,指导学生课外快乐阅读。评价可采用定量评价――百分制法;也可以采用定性评价,以鼓励、督促为主。

4、家长评价。家长评价是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评价。家长评价主要建立家校联系卡,让家长定期记录学生在家阅读情况,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教师。这种评价不设统一标准,只要求家长参与即可。

二、评价内容

1、阅读数量。《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阅读数量评价是课外阅读的基本评价。主要采用分段评价的方法。新教材每册书都附有课外阅读推荐篇目1-2部,基本能达到260万字的阅读总量。可以建立学生个人阅读档案卡,便于教师随时了解学生阅读情况,帮助学生按时完成课外阅读任务。

2、阅读情感。兴趣是学生课外快乐阅读的动力。阅读情感评价主要为了掌握学生每天自觉完成课外阅读的情况,以便教师随时调整阅读任务,使学生保持课外阅读的热情。情感评价采用自我评价、组员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采用笑脸制,阅读兴趣高涨,得三个笑脸;有阅读兴趣,得两个笑脸;阅读兴趣一般,得一个笑脸。通过阅读情感评价,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阅读,自我成长。

3、阅读习惯。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终身发展非常重要。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评价。

⑴阅读计划。学会制定阅读计划,按照规划完成初中课外阅读总量。教师检查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分阶段执行情况,及时提出建议,督促实施。

⑵阅读速度与效率。经过初中三年的阅读实践,学生默读现代文的速度一般达到每分钟500字。可采取逐学段检测,渐进达标的方法。默读效率的评价可采用设计阅读问题,让学生定时、定点解答检测。

⑶正确流畅的朗读。仿照普通话测试方法,根据学段、学生阅读水平选择篇目,计时阅读,按照朗读的流畅程度和读错字音、填字、漏字等情况综合评价。

⑷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活页课外读书笔记本,自行设计目录、插图;每学期末分类整理,教师检查,展示评选。

4、阅读能力。阅读能力评价主要采用定量评价。根据阅读材料类别,参照语文检测卷设计课外读物考题,让学生限时作答,以得分为主要依据检测学生阅读能力,以便教师快速了解学生阅读情况,调整指导策略,促进学生课外快乐阅读。

三、评价方式

1、活动评价。活动评价就是通过开展课外语文活动评价学生课外阅读效果。每周按班级、每月按年级、每学期按学校组织一次课外语文活动,如“读书笔记展评”“好书推介会”等。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营造书香校园。

2、展示评价。展示评价就是通过学生课外阅读成果的展示评价学生课外阅读收获,引导学生快乐阅读。在学习园地开辟“阅读专栏”,设计版面、分类展示;创办班报,成立编委会,按小组轮流值周办报,展示阅读成果;利用黑板报、橱窗栏、广播站等多种载体,共享阅读收获。

3、记录袋评价。成长记录袋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评价方法,主要搜集能够记录学生课外阅读过程和终结性的材料,包括课外阅读计划、阅读卡片、阅读总结;获奖证书、发表文章、荣誉证书等。每学期结束,组织教师、家长、学生参观展览,评选出“最佳记录袋”,借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热情,点燃学生课外快乐阅读的火把。

自从开展课外快乐阅读以来,我们一边组织课外阅读活动,一边进行行动研究,不断探索课外阅读评价的策略,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互相结合,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断提高课外阅读质量。

课外阅读的评价第3篇

1.模糊性原则

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语文学习方式。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内阅读那样运用语感、语素等要素进行细微评价,而要采用模糊评价的方式,从总体方面对课外阅读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如对课外阅读量、阅读面进行评价等。由于课外阅读具有开放性、广泛性,所以又不能强行对每一位学生统一要求、统一步调、统一内容,评价的标准不能一刀切,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只要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增强自信心,评价的目的就达到了。

2.重过程原则

从课外阅读的过程来看,它是一个“积累于现在,得益于未来”的过程,其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收效。因此,我们的评价要注重课外阅读的过程的评价,收集能够反映学生阅读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淡化课外阅读结果的评价。

3.导向与激励性原则

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改变过分强调评价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外阅读评价是建立在导向性与激励性基础上,通过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对其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使其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善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评价内容

1.爱读书――兴趣与习惯。

2.多读书――内容与范围。

3.会读书――技巧与方式。

4.善读书――积累与运用。

三、评价手段

依据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采用如下评价方法:

1.资料查阅法

查阅内容:《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周课外阅读计划》、《读书卡》读书笔记、读书心得。

2.活动评价法

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搜集许多信息,奇闻轶事、生活常识、历史传记等,有急于告诉他人的愿望。因此在广泛调查学生阅读范围、篇目的基础上,每月开展一次阅读活动,每学期开展2-3次具有专题性的课外阅读活动课,或是阅读经验交流,在活动中评价学生阅读情况,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

3.作品展示法

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有以各种不同形式表现个人阅读成果、独特感受的需要,有展示自己的独立发现的需要,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习作发表的机会。充分利用好图书角、黑板报、学习园地、班报等媒体,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通过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注重个性差异,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四、评定时间与成绩显现方式

1.评定时间

每周查阅一次读书笔记、读书卡,组内互相评价给出等级。教师不定期抽查,并写出评语。每月进行一次课外阅读总体评价,并填写评价表。期末师生依据平时情况进行总体评价。

课外阅读的评价第4篇

关键词:闲暇;阅读;评价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在校时间越来越短,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如何让学生的闲暇时间过得有意义?实践证明,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闲暇时间的最好选择。课外阅读是一种最经常、最直接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但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有利于学生提高认识、陶冶情操。但如果没有相应的评价机制,那么学生闲暇时间的课外阅读最终将成为空谈。合理有效的评价,能巩固阅读成果,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那么,如何评价小学生闲暇时间的课外阅读呢?

一、改革阅读评价的形式,让学生快乐地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了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才会积极主动地阅读书籍。因此,我们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采用了活动式评价。

1.资料促读评价。每周我们请同桌学生互查一次课外阅读自我评价表、读书心得、读书记分卡等书面材料。教师每学期抽查4次,普查2次。成绩在四颗星以上的作品,可以复印放进成长记录袋。如教师在教室墙壁上悬挂一张设计精美的“踏上阅读快车”评比台。评比台的底部写有全班学生的名字,名字上一辆漂亮的卡通小车正整装待发。车上依次画着20个小格,教师告诉学生,读一本好书,小车就向上行驶一格,大家可随时将自己读过的好书,可以是教师推荐的书目或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文章、书籍、报刊交给小组,然后由教师复查,在小方格中登记书名,记录字数。期末累计阅读量,评选小书迷。

2.展示激励评价。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把一些好词好句,独特感受以随笔形式记录在本子上,这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为了鼓励学生深入阅读,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写随笔的活动,我们充分利用图书角、黑板报、学习园地、班报等媒体,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通过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

3.活动展示评价。学生在广泛的闲暇课外阅读中搜集奇闻轶事、生活常识、历史传记等,有急于告诉他人的愿望。因此我们每月开展一次阅读活动,如读书交流会。每学期开展2~3次具有专题性的课外阅读活动课或阅读经验交流。班级内根据所读书目的内容,定期举行与阅读有关的语文活动。我们先让学生前后桌四人互评,把评价结果用星级显示在墙上的统计表上,看谁读的书多,谁背的诗多,谁的手抄报最漂亮。从四人中推荐一名选手参加班级比赛活动,评出优胜者,然后授予“演讲小明星”“最佳创意奖”“阅读之星”等称号,并发给家长一张喜报,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品尝成功的喜悦。在活动中评价学生的闲暇时间课外阅读情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让学生愿意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所以,在课外阅读评价中,我们除了采用教师评价以外,还采用了学生自评、同组互评、教师点评、家长查评的全体参与的多元化评价。

1.学生自我评价。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逐渐学会独立评价自己的言行。学生自我表现评价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自我表现完善的过程。对于学生的闲暇时间课外阅读,我们采用学生课外阅读自我评价表的方法,进行自我评价。

2.学生相互评价。在研究中我们采取多种方法,如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全班互评以及自由配对互评等。学生进行互评时,我们引导学生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生生评价,我们采取每周五的课外阅读时间评,以四人一个学习小组互评方式展开,用小卡片的记录方式将自己小组里的伙伴这一周闲暇时间的阅读行为如实记录下来,提出建议或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3.家长评价。闲暇时间的课外阅读主要是在课外,更多的时间是在家里,那么整个评价活动必须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使评价活动成为真正的“亲子阅读”,让家长能有效地监督孩子进行课外阅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采用了“家校课外阅读联系卡”来监督学生的闲暇阅读。

三、举行评价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尽情地读

1.日常展示阅读常查阅。日常展示由学生自己或同伴、教师推荐。在教室的一个角落设立展示台,学生将自己的“采蜜本”展示给大家看。每天展示两三本,一周下来评出“每周之星”,一学期下来,累计获得的“每周之星”,评出“学期最佳”,颁发“阅读之星”。

2.家长会展示树榜样。在期中、期末的家长会上展示每个学生的阅读记录本或记录卡以及相关的材料。家长通过这样的展示清楚地看到自己孩子闲暇时间课外阅读成长的足迹,并根据自己的标准给孩子的阅读记录作评定,和孩子一起交流协商。学生也和家长一起观看自己、同学的课外阅读记录,找到榜样,明确目标,进一步提高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活动展示促阅读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自己课外阅读的进步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

一是围绕学生共同阅读的内容进行的师生读书讨论会。学生就文章内容、写作方法各抒己见,交流感想体会,而教师则注意聆听并给出反馈,在阅读方法上予以指导。

二是形式多样的读书汇报。每月定期举行读书汇报活动,形式多样。每次学生自愿报名,自己主持开展。根据汇报情况,评选故事之星、朗诵之星、表演之星等,并设立好书推荐奖、读书用心奖、记录创意奖等,让学生在成果展示中遨游书海之乐。

课外阅读的评价第5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分层;阶段性;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2002001

课外阅读评价,是师生间情感的纽带,是增强阅读信心、激发阅读兴趣、保障阅读质量的催化剂。有效的课外阅读评价,既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又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一、注重分层评价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阅读水平的差异,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然后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对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的评价标准不宜过高,以免打击学生的阅读信心;对阅读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如对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制定这样的评价标准: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并把阅读中发现的好词佳句写在读书笔记上;对阅读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制定较高的评价标准:能运用精读、略读等方法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写批注和读书笔记,并能把阅读中积累的好词佳句运用在写作上。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分层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才能有所提高。

二、注重阶段性评价

1.第一阶段的评价

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小组成员交流进行评价。由于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教师可让学生把自己看过的文章推荐给其他同学,相互交换阅读。通过这样的评价形式,让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阅读的目的。

2.第二阶段的评价

推选代表介绍本小组阅读课外书的情况,可以谈自身读书的体会,也可以谈自己的收获,如果能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就更好了。通过这样的评价形式,重点评价过程和方法,使课外阅读不再那么可望而不可即,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第三阶段的评价

教师把学生平时写的读书笔记和做的读书卡片分期收集起来,定期进行展览、评比。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评价中看到了自己的成效,有了收获,同时也从别人的作品中掌握了一些课外阅读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4.第四阶段的评价

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综合性的阅读评价活动,评选出“讲故事能手”“阅读大王”“优秀朗读家”等,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展示自己,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阶段性的评价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愿意进行课外阅读。

三、注重多元化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1.教师评价的重要性

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和影响是巨大的,在学生课外阅读评价中有激励作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那么,应怎样激励学生爱读书呢?这就要求教师结合班级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书读得多的学生可以成为”阅读之星“,奖励一本课外书,并写上教师的寄语。此外,教师给学生的课外阅读写激励性的评语也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方法。例如:“你能把《三国演义》读完,真不容易,你已经找到了阅读的门道,那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这样的评语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认可,如滴滴甘泉、丝丝暖流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使学生铭记在心,化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获得好的阅读效果。

2.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相互评价,要使学生认识到:互评并不是挑毛病、找缺点,否则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每个人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实事求是地对别人进行评价,这样同学之间才能取长补短,课外阅读评价才会有意义。

3.发挥家长的评价作用

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如何,家长最有发言权,因为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与家长是分不开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在家里也热爱阅读呢?所以,让家长参与孩子的阅读评价是很关键的。现在网络通信非常便捷,通过学校联系、微信平台,家长可以将孩子在家的表现反映给教师;反之,教师也可以根据家长的反馈,有效指导学生,使学生更自觉地参与课外阅读,使家长评价成为一种有效的资源。

课外阅读的评价第6篇

立足学校实际情况和自身教学实践,我努力寻找一种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最终发现可以采用“激趣读书,‘活页’制表”“小组合作,个性生评”“汇总‘活页’,适时师评”“灵活反馈,下移弱势”“‘活页’入夹,总结反思”五步循环的模式来实施课外阅读“活页”式评价。

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活页”式评价,学期初新接班时我认真分析了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实施“活页”式评价奠定基础。组织好课外阅读“活页”式评价需要激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并培训一批阅读水平高、领导才能好的学生来当助手。特别是初始阶段,“活页”式评价表格(简称“评价活页”)的设计和小组合作的安排,更得依靠助手们群策群力,以点带面。

1.激趣读书,“活页”制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语文课外阅读不少于145万字的阅读总量更离不开兴趣的催化。以五年级下册必读书目之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为例,为了更早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由课堂走向课外,开学第二周我便将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海伦・凯勒》一文调到了前面来学,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书中的内容相结合,为学生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海伦・凯勒自传“预热”。

课外阅读的过程是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自读能力、掌握读书方法、养成读书习惯的过程,也是课外阅读“评价活页”成功编制与运用的过程。若要使课外阅读“活页”式评价成为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发表阅读见解、提出阅读疑难、培养合作能力的平台,首先必须使其学会“评价活页”的编制。“评价活页”的编制应注重“基础栏目”和“读者空间”二者相结合。“基础栏目”指一些说明性的栏目,如书名、编号、阅读时间等;“读者空间”是预留给学生自我反馈与交流展示的空间,鼓励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设计“评价活页”。

2.小组合作,个性生评。

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同样适用于课外阅读“活页”式评价。划分若干个小组,一周(或两周)为一周期,循序渐进地组织学生进行读后交流、展示与评价。每个小组均安排一至两名前期已通过培训的助手,组员可固定,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换或重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做到教会学生自学,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使一个人在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就酷爱读书,并且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认识自己。”学生自我评价与组内互评,可以对自己或同伴的阅读兴趣、习惯、品位、方法等进行评价,可以将自己阅读过程的收获进行展示,还可以向同伴质疑问难等。在此过程中,学生们阅读兴趣变得更浓了,阅读习惯也更好了,悄然中课外阅读评价的内涵被拓宽了。

3.汇总“活页”,适时师评。

课外阅读“活页”式评价除了具有可操作性强、整理分类快之外,还有多维多元化的特点。“多维”指课外阅读评价的目标更加细致,不仅关注学生的阅读面、阅读量、阅读方法,还关注其阅读兴趣、自读能力、阅读习惯和价值观等。“多元”指除学生自评外,还包括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及家长评价等。

教师要做学生课外阅读“活页”式评价的有心人。评价多维多元化,并非追求面面俱到。教师在汇总活页后,应将学生课外阅读交流与评价的情况浏览一番,做到“心中有数”,再对每个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提出指导性意见。此种做法,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大有裨益。

4.灵活反馈,下移弱势。

教师点评完毕后,需要及时、灵活地向学生进行反馈。刚开始时我对此关注不够,在学生初读《昆虫记》时,一名学生反馈给我的话提醒了我。正逢班里准备进行第二轮课外阅读评价,一位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到办公室找我,他的话让我感触极深:“老师,《昆虫记》这本书我非常喜欢读,可是我父母不在家,爷爷奶奶都不懂,‘父母留言’栏我可以暂时不填吗?”他想告诉我“家长评价”对他来说无法完成。我的第一感觉便是:绝不能因此而影响他的课外阅读热情。相对而言,这些与父母长期分离的学生,属于弱势群体,更需要教师的关注。

我答应了他的请求,同时和他约定好:有时间让他和父母多通通电话,将自己读书的一些收获告诉他们;在集体反馈后,再“悄悄地”到我办公室与我一起进行“聊天”式反馈。事后我进行了反思,觉得教师评价后的反馈形式一定要灵活,需要充分发挥“活页”式评价“活”的特点。教师可以将同一小组的“评价活页”汇总进行反馈,也可以将每位学生的“评价活页”装进信封一对一进行反馈,还可以将集体反馈与个别反馈结合起来。

5.“活页”入夹,总结反思。

课外阅读“活页”式评价对学生个体而言,是记录其课外读书成长的珍贵资料,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进行分类、整理、汇总。“评价活页”不能绝对固定,最理想的方法是为每位学生准备一个“活页夹”,专为保存“评价活页”服务。在活页入夹前,鼓励学生定期为自己制定下一阶段阅读目标,增强其读书目标分步落实的意识。

“评价活页夹”是教师研究学生课外阅读的第一手资料。如果说课外阅读“活页”式评价于学生而言是阅读素养的全面性提高,那么对教师来说,便是研究能力的持续训练。

课外阅读的评价第7篇

一、运用考级,进行定量评价

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语文学习方式。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内阅读那样运用语感、语素等要素进行细微评价,而要采用模糊评价的方式,从总体方面对课外阅读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另外,又因课外阅读具有开放性、广泛性,所以又不能强行对每一位学生统一要求、统一步调、统一内容,评价的标准不能一刀切。于是,结合我校指定的阅读书目及计划,从诗词、名言俗语、故事、小说、散文、科普读物等方面制定出了相关的定量考级制度,并设计课外阅读考级申报、审批表(篇幅所限,表略)。申报、申批表的主要内容包括:①阅读类型;②原级别与申报级别;③评价意见:包括家长、同学、老师的意见;④学校意见。比如,课外阅读的类型包括:诗词、名言俗语、故事、小说、散文、科普读物、其他。具体考核方法以诗词为例:让学生见缝插针进行课外阅读古诗的活动,背出10首古诗为一级,20首为二级,以此类推,100首为十级,110首为特一级,以此类推。这样,不同的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都有了个性化的评价标准,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都会得到满足。

二、借用表格,进行定性评价

读书贵精不贵多,“与其匆匆浏览许多本,不如彻底消化几本”,要求学生读书要通读精读,读有所悟。读书应该与思考同步,即读有所思,读书多而不思考,头脑就会因膨胀而受到压抑,弊多利少;只有思考和消化书上的知识,才能发挥书的作用,给人头脑以健康和活力。因此,在评价过程中还需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因此,我常常借用普普通通表格的无限魅力,采用自评、组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定性评价(篇幅所限,表略)。比如,“小小读书卡自评表”的内容包括:自评项目、自评内容、我的收获、我的不足、我对自己的评价。“小小读书卡小组评价表”的内容包括:评价项目、阅读内容(①阅读量、阅读完成情况、笔记情况;②发言情况、读书情况、有无创见)。自评促使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进行自我评估、反思;组评充分发挥评价的互动性,更好地为学生的自主性阅读保鲜。

三、活用教材,进行运用评价

现行语文教材是知识、技能的载体,是教学的指南和依据,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基础,对学生课外阅读起着极重要的导向、激励作用。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对阅读文章时学过的语言材料,掌握程度基本停滞在“理解”这一学习水平上,很难自动上升为“运用”这一学习水平。学生积累再丰富,如不能灵活运用,也不能转化为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必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与教材有关的课外读物(与课文作者、历史背景相关的故事,与课文内容、形式、写法相关的其他文章等),并能结合教材适当做一些迁移性练习,把课外知识应用到课内,从而考查评价学生运用课外知识的能力。

四、妙用舞台,进行整合评价

(1)引入竞争,各显神通。语言的积淀,需要大量的阅读,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小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难以坚持长期不懈。因此,我平时教学中就引入竞争,经常利用早读课、语文活动课、班会课,开展“介绍一本好书”“诗文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读后感》交流会”“《小作家》擂主大比拼”等活动,把学生要达到的阅读要求融合在其中。由于爱炫耀自己的天性,学生们兴趣高涨,竞技场上,你追我赶,各显神通,各种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培养。

(2)展示成果,感受成功。小学生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在实践中,我们采用“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和“小作家作品专栏”的方式,记录、展示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小小的成长袋和醒目的小作家作品专栏里,记录了学生独特的心灵独白,使每位学生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感受着成功的乐趣。这既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同时又促进了每位学生深入持久地阅读,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