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合集7篇)

时间:2023-09-28 15:44:56
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第1篇

教师首先以猜谜形式拉开课堂序幕、揭示课堂主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层层设疑引发学生对新知识主动探究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兴奋的心理状态。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如果创设让学生主动探索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科学知识和培养探索科学的能力,让学生在亲历实验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比课堂上的死记硬背,更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三年级上册《纸》这一课为例,对纸这种材料,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比较容易引发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的科学探究活动:比较书写纸和卡纸,比较挂历纸和报纸,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如果我们将一张纸轻轻地撕开,用放大镜观察纸边,会有什么发现?再把撕下的半张纸揉成团,再小心地把纸团展开,用放大镜观察纸面,会有什么发现?挂历纸、报纸、卡纸、卫生纸,哪一种纸吸水性更强?为什么纸的吸水性有强有弱?在上述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实验活动+问题+实验活动”的教学活动中探究,通过实验找出答案,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是一种以设疑、常识、引导、体验、比较、探究为基本方式的富有创意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革新了传统班级“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制,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给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体现了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以三年级上册动物的《蚯蚓》一课为例,我让学生以四人为一个小组然后分发工具:几条蚯蚓、一只浅水碟子、放大镜、纸、玻璃板、尺子、绳,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看到了蚯蚓外形上的什么器官?如果用放大镜进行观察,你又看到了什么?蚯蚓有脚吗?他们是怎样运动的?水和光对它刺激时,蚯蚓会有什么反应?最后再将自己小组对蚯蚓的认识表达出来。在上述过程中,教师以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有了思考和交流,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从而使他们体验获取科学知识的快乐。

四、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

课程标准提倡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科与学科之间也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的,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适度地与其他学科之间进行整合,就可以打破课程局限,丰富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实现学科间的共同促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通过有效的学科整合,打破了学科界限,推动了学科创新,更利于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在整合不同学科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结语

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第2篇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229-02

小学科学课作为科学启蒙课程,它肩负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亲身经历、探究实践是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科学探究实验是小学生认识大自然的基本途径之一,是科学教学中基本有效的方法,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基本要素。科学课中大量的实验,分组实验、演示试验等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科学课上开展各种科学实验,能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从而也达到了培养学生爱科学,爱探索的科学素养。通过实验的操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本领。

那在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探究能力呢?这应该根据科学课的特点,紧扣科学实验,以实验为载体,在学生动手与参与实验中,培养各方面的能力。结合我这几年来的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1.实验课中教师先行实验,为探究夯基

《小学学科教学建议·科学》中建议:"教材上的观察、实验活动,教师在上课前要亲自做一遍,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实施。"言下之意,就是鼓励教师多做"下水实验" ,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科学探究。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的变化》一课时,我以学习者的角色,设身处地的去实践,以探知水之深浅。这种探究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首先有利于教师洞察学生的发展需要,从而制定出恰当的教学目标;其次,可以为实时、动态的教学生成预留空间,成就精彩瞬间。因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学习,并不是以教师的主观预设为基础的,他们的情感思维常常会脱离教师预设的轨道。 因此,教材上的实验教师先做一遍,有利于促使教师转移教学焦点,由从自身出发,从自身的教出发,变为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学出发,立足于如何让学生探究得主动、探究得精彩、探究得有效。

2.在观察中探究

科学探究始于观察。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需要意识的培养,"看到了"不等于"观察到了",良好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十分重要。例如在上《细胞》这节内容的时候,我第一次让学生观察,故意把洋葱表皮取得厚一点,学生通过显微镜,看不到细胞,再调节焦距,也看不到洋葱的表皮细胞。这时,学生一脸的疑惑,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方法也对,为什么观察不到呢?于是,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去探究可能引起观察不到的原因。学生初步认识到可能是由于切片过厚,以至于观察不到细胞。然后我再提取较簿的洋葱表皮放在玻片上,这时让学生重新进行观察,同时让学生注意细胞与细胞间的联系,各个细胞的大小是否相同等。学生真实清楚地看到了洋葱表皮的细胞以及细胞的构造,个个兴奋极了。

3.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充分发挥,能使主体的潜能或潜质得以极大地调动和开发。其探究过程必然引起情感体验过程。学生遇到困难境况时的困惑,发现问题时的兴奋,还有惊疑和惊讶,问题或困难得到解决的愉悦和自豪等,这些体验都有助于学好科学课。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因此,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大胆提出问题,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问题可提。

比如我教学《轮轴的秘密》一课,为学生准备了老虎钳、扳手、剪刀、螺丝刀等工具,让学生选择最省力的工具,去打开没有轮的水龙头和螺丝钉。我在学生整个探究的过程中只起精心组织探究活动,正确指导学生去探究的作用。儿童的这种天生的探究能力不断地得到发展,促成儿童从自发的不成熟的探究,走向科学的探究,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又如在教学《热传递》一课时,我是通过这样的问题导入新课教学的:"老师想请教同学们一个问题:沸水里能养鱼吗?" "不。""可是老师就可以在沸水里养鱼你信吗?" "不信。""那老师就通过实验让你们看看老师是怎样在热水里养鱼的。"

接着我取出一尾小鱼放在盛有水的试管里然后开始用酒精灯给试管的上部加热,慢慢地试管上部的水沸腾了,而小鱼却还在自由自在的游动着。学生的眼都瞪大了,从学生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那种迫切想知道答案的心情。

接着我又问:老师真的有什么特异功能吗?试管里的水真的都变热了吗?我们今天就由同学们自己去找答案。

于是,学生带着迫切的的问题进入学习状态,无论学习的效率还是质量都大大的提高了。最后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终于明白了,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上部的水沸腾了而下部的却不太热,因此小鱼仍然可以自由的游动

这样,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能动作用,并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4.在疑惑中探究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发现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开端。教学中要巧设实验,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的机会。例如,我在讲《热胀冷缩》时,先做一个实验,用一个铜球穿过铁板上的圆孔,然后把铜球往酒精灯上加热一会儿,铜球就不能穿过圆孔了,再把铜球往冷水里一浸,铜球又能穿过圆孔了。学生通过观察,会迫不及待的提出问题:为什么加热后铜球不能穿过圆孔?为什么冷水一浸又能过圆孔了呢?学生通过推测、讨论、尝试,得到了答案:铜球加热后,体积增大,所以不能穿过圆孔,往冷水一浸,温度降低了,体积变小了,就又能穿过圆孔了。这时,许多学生又提出,其它物体是不是也有铜球的特点呢?这是为什么?等等。可见,善于发现问题是创造的起点,它本身就含有创造成分。

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第3篇

一、建立模拟化的自主机构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组织部分,模拟教育使它可以一定程度地重现社会,从而加速队员们社会化的进程。在建构模拟化组织的过程中教育学生。

1.岗位模拟的自主性与多样性。

少科院下设生物、环保、创新、乡情等四个研究所,每所又下设标本制作、无土培植、航模船模等若干个俱乐部,组建了一院四所十部,分级式的岗位设置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创设更多、更符合发展要求的实践舞台。

在组织结构方面,实现分层。各级组织的内部结构中都有提高与普及两个层次之分,提高组是满足求知欲强,探索精神及能力佳的学生不断冒尖。普及组是满足知识略减,探索能力较弱,但又有兴趣的队员学习。

在组织体制方面,我们力求互动。学生可以参加一个组织,也可参加多个组织,还可以在一学期后重新选择组织。灵活的组织体制为学生增加学力开通渠道。

2.活动模拟的主体性与实效性。

科学院的各职能部门的干部都由学生通过竞聘产生,各职能部门都有相应的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专门负责科学院日常事务工作和各个职称级别的晋升考核。科学院的小干部以研究型课程和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自主研究中落实。指导本级组织的小课题研究活动,指导本级主题活动的普及,负责本级组织的创造雏鹰奖章的考章工作,组织好小科学院的年会及科学讨论会。

二、形成社会化的辅导力量

少科院的建设坚持“学校教育是主导,家庭教育是后援,社区教育是依托”的大教育思想”,建立校内外科普教育基地,科技辅导员队伍。

1.走进家庭

少科院发动全体小干事开展家庭“五个一活动”:家有一个小书架(置有3~10本科普图书),营造科学文化氛围;家有一个种养点(饲养1~3种动植物),可观赏、实验和研究;家有一个科技角(或是自制一个档案袋),是科技成果展示台;家有一个责任岗(至少建有一个环保岗位如废品回收点、节能节水点),承担一份环保责任;家有一次科普活动(每月一次),小手拉大手,共同提高。

2.走进社区

聘请科协、居委会的有关人员组成校外辅导员队伍,共同参与社团教育。充分利用阵地资源:建立五类“社区科技教育基地”,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和渠道:低年级――观察类:家庭种养点;劳动类:学农种植基地;中高年级――实验类:无土栽培室、暖室;调查参观类:垃圾填埋场、新昌江、旅游景点、高新农业示范园区;宣传类:黑板报、报社、电视台、广播台。

三、构建“研究型课程”活动体系

1、活动内容:三年级:以小种植、小养殖、劳技制作等为重点,训练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四年级:以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为内容,开展小观察、小实验、小考察活动。五年级: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为核心,开展小发明、小设想、小方法、小创意等创新教育实践活动。

2、活动形式:采用参与意识的单项研究性学习的普及层和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的提高层相结合开展活动。构建科劳知识与科学方法学习相吻合的层次结构。

(1)普及性实践活动:利用科普日和普及性活动带领全体学生开展科学实践探索活动。以科普日主题活动深化,科技节大型活动示范导向,科技周成果展示,科技兴趣小组专项技能学习等形式,组建一年的科技活动常规系列,达到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螺旋上升之目的。

(2)开展研究性学习: 利用模块主题极带领中上学生走科学实践探索之路。

①环境科学课程:关心环境的保护性、关注生态的平衡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如“节约用水”、“节约能源”、“减少废物”等系列活动。

②生物探索课程:探究物种的多样性,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对野生蝾螈的生存环境考察,对野生绿鹭的生活习性考察等。

③社会科学课程:科技传播服务、科技决策参与,树立科学价值观。如开展“家乡旅游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古遗迹古文化的考察”等活动。

④创造科学课程:创造小发明、创造小方法、创造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如开展车模、船模、盆景嫁接等。

四、探究课队结合的新模式

课队结合探究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既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学习能力,又给新课程教育的开展带来全新的发展。

1.开发校本课程,形成教育合力

(1)优化“创造教育渗透课”。倡导科技创新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把创造教育的因素渗透到各课教学中去。加大科技教育的含量,并与各门学科本身的特点紧密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精神、创造才能。

(2)优化“综合实践课”。

①“创造性思维训练课”。 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训练。低段着重进行了创造品质的启蒙教育和思维的流畅性训练。中段着重进行了想象力和思维的变通性训练。高段转为“发散与灵活”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由此及彼的发散式思维能力,在联想中学习创造。

②“创造技法活动课”。

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第4篇

关键词:科学;教学;培养;创新;实践

学习是一种快乐,创新是一种享受。我们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不仅要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注重知识的发展性、联系性和有效性,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立体思维空间,将传统教育重知识的积累转移到重知识的创新上来,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多质疑问难

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意识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有效学习最直接的动力,它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探索欲望,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学生学习科学也必须以兴趣作基础,才能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主动地探究知识,这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求知的源泉。

学贵有疑,创新意识来自质疑,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创造的开始,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可以改变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思维定式,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充分挖掘学习的潜力和动力,唤起学习自然的浓厚兴趣。提倡学生置疑问难,还能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的创造精神、批判精神,使他们真正成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一代新人。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教师激发,其潜能便会得到开发,主体性便会得到弘扬。

二、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丰富多彩,但是缺乏了实践意识,就会导致学生创造能力下降。人才内素质的形成与提高有赖于外部环境的影响,没有必要的外部条件起作用,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无法形成的。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实践、动手的机会,要交给学生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使学生具有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并不断激励和加深学生创造实践的愿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在课堂实施激励性评价,敢于让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科学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而更新和发展,我们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而且要不断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千万不要在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一味地否定和批评,我们要对学生错误的结论或见解给予正确的引导,注意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要打消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创造性地实施激励性评论。要培养学生敢于有自己的独特看法和做法,对不同知识的看法,只有经过实际的实验操作才能定下准确的结论,这样既能激励学生下功夫认真钻研知识,同时又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

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实践,让学生自己放手操作

教师在一边引导,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自主实践,让学生自己放手操作,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学生实践既能按要求操作,还能显而易见地得出实验结论,效果极其明显。学生通过自主实践,逐渐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技巧,不论是酒精灯的使用,还是给试管加热,学生都从害怕到操作自如了。学生的感官更加清晰了,想象更加活跃了,记忆也更加牢固了。

教师只有具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才能培养出独立自主的、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要不断地摸索,学习更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方法,早日培养出新世纪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第5篇

关键词:实验设计;能力;课程理念;科学素养

近年来,大家开始侧重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进行科学实验的思想和方法。在日常科学课堂教学中,部分的实验教学虽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但一部分教师把实验能力的培养等同于单一的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很少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设计,或者说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缺乏系统性。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现状分析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普遍存在实验设计能力不强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教师师资问题制约着实验教学

在小学,首先要保证语数外三门主课的师资;其次要保证音体美三门专业性较强的副课的师资;而科学、思想品德这几门被认为专业性不强的“副课”,50%~70%由主课教师兼职,部分学校专职科学的教师偏少。兼职教师精力有限,在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等方面并不是很专业,因此在教学中,这部分教师更关注结果,而不注重探究的过程,更不会去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2.科学教师课程理念没有完全转变

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就必须给学生自由的空间,依据学生的志趣、才能、资质和特长,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独特性、创造性,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猜测,大胆质疑,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甚至是异想天开。但很大一部分教师还没有完全摆脱“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还没有完全建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教学观念。因此,在课堂中,实验教学往往匆匆而过,实验设计等不到关注。

3.学生实验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

实验设计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方面,过程长环节多。科学学科在小学阶段每周只有2~3课时,一节课留给实验探究环节的时间并不是很多,老师在上课时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有时教师为了得到正确结论,不愿花费很多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大多时候是模仿做一下算了,得到结论就可以了。这样一来,实验教学经常匆匆而过,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自然难以提高。

4.学生缺少实验成功的体验

良好的学习环境要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成功心理,让学生多点成功的体验,减少失败的负面影响,鼓励进步,增强信心。但目前的教学环境下,部分老师有一种误解,经常要求实验设计面面俱到,学生很难取得成功、很难获得老师的表扬。长此以往,在多次失败的打击下,学生就会对实验设计产生厌倦、害怕甚至对抗的心理。在这种消极情绪的支配下,又怎能提高学生设计科学实验的能力呢?

二、培养策略

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课程观念,明确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重要性,把新的课程观念转化成教学行为。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认为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策略一:学会提出问题和确立目标

1.问题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教师首先要学会如何通过适当的情景、矛盾的冲突、知识的迁移等形式,启发学生敢于质疑,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的习惯,让学生敢问、愿问、会问,提出的问题有科学性、研究性。

如,教学“空气中有什么”,上课时教师点燃蜡烛,并用空杯子倒扣使它慢慢地熄灭,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一过程,并思考:“对刚才的现象有问题吗?”学生纷纷举手:“蜡烛为什么会熄灭?蜡烛为什么是慢慢熄灭,而不是一下子熄灭?”他们七嘴八舌,很想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这样一来,有了问题就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就想设计一个实验来做给大家看。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水为什么会上升?燃烧用去了多少气体?”

2.目艘馐

实验目标是实验的出发点,也是实验的最终归宿。没有明确的实验目标,实验教学成了无本之木,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从而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后续的猜想与假设有明确的对象和目标。

如,在教学“空气中有什么”时,当学生看到教师的演示实验,把空杯子倒扣在蜡烛上,蜡烛慢慢熄灭,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很多问题和今天上课的内容一下子联系不起来,教师可以接着启发学生:“有办法使蜡烛不熄灭吗?”有学生说:“把杯子稍微抬高一点,让空气流进去?”还有学生说:“在杯子顶部钻个小孔。”教师可以引导:“你们认为蜡烛燃烧和空气有关吗?空气能帮助蜡烛燃烧吗?空气中到底有什么呢?”这样一来,大家目标就很一致了,学生探究欲望也被激发了。

策略二:学会文本的“学习”和“模仿”

1.解读文本

现行的小学科学教材有着大量的文本信息,同时还有各种插图。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文本信息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接收、吸收、消化与运用。文本信息处理得当,科学课堂如虎添翼。

学生首先要“学习”教材中蕴含的大量有关实验设计的背景材料内容。学习和解读科学家们是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是如何选择实验材料、提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预期、得出结论的,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科学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观察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领悟了科学的思想观念,又学习了科学工作的方法和技能,为实验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第6篇

科学领域里有许多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只有通过科学实验现象的观察,理论才能得以总结,所以实验教学在科学的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呢?下面浅谈几点体会:

一、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要想引导学生完成科学实验,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引导学生课上做好实验必然会盲目,条理不清晰,而且会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这样,不仅会耽误时间,也会导致无法按时完成实验,甚至实验的失败,结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准备充分,就显得井然有序。如:在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中《研究磁铁》的实验,老师事先准备好各种形状的磁铁,让学生了解磁铁有各种形状,为了本节课研究的需要认识条形、环形、以及马蹄形磁铁。然后,为研究"磁铁能吸铁、磁性能传递 、不同部位磁力不同"的性质,先用一块磁铁;在研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时需要两块磁铁,老师给各小组用两个信封装好,事先安排小组长负责适时发放,不同的环节用不同的材料,这样能保证学生不但爱惜材料,而且研究的实效也高。

二、 激趣,使学生充满激情

在科学的教学中,老师应该运用科学本身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情趣。同时,教师本身应该拥有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和热爱科学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因此,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也要新颖,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有兴趣浓厚教师才能很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例如《研究磁铁》我是这样导入的: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小魔术,想看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想)

请看:老师把一串曲别针放在这只手上,掉了;再把它放在另一只手上,没有掉,这是为什么呢?猜猜看。"

学生兴趣立即提上来了,一下子就猜到了老师的手里握着磁铁曲别针才没掉下来。这样就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让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实验是为了发现规律,理解规律,从而掌握规律。所以,为了做好实验,引导学生必须严格地按照实验的方法步骤进行。规范操作,实验操作不仅要注意程序,而且要注意动作规范化,切记随意性的动作,只有对操作规范有条不紊的进行,才能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因此,要做好实验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是很必要的。 如:我在教学《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中,研究改变物体的形状能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时,是这样过渡的: 你们每个小组的桌子上也都有一块橡皮泥和一个盛着水的水槽,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使橡皮泥由沉变浮,而且就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材料,不借助其它材料。先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学生想好了,就开始交流、汇报。紧接着就根据自己小组的想法,动手实践实践看看你们的想法行不行?我又提了三点要求: 1、小组同学一起做;2、就利用老师给的器材,不借助其它任何东西; 3、保持桌面整洁、干净。要求明确了,学生就边玩边动手实践,在玩中体验到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能使橡皮泥由沉变浮。

"做"与"玩"是科学课一种教学模式。教师按照课程内容设计学生实验方案,准备好学生实践操作的材料,实验用具、实验器材,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去探究。学生做,教师看,教师指导,学生归纳。营造轻松愉快的实验操作课堂氛围,让学生享受学习科学的乐趣。

四、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科学课的基本理念是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活动,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

我认为科学课的主要亮点就是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究探索出新知识。科学课更多的是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合作交流。

如教五年级科学课上册《研究磁铁》一课,利用一块磁铁研究完磁铁能吸铁、磁性能传递 、不同部位磁力不同之后,需要用两块来研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时候,我出示磁极相互作用的实验要求:(屏幕出示实验要求)1、把两块条形磁铁分别放在两支圆形铅笔上,分别用一块磁铁的S 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S 极和N极。2、用这块磁铁的N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S 极和N极,观察并记录下你的发现。3、小组讨论磁极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什么? 【附:磁极相互作用的实验记录单】

"磁极相互作用"实验记录单

磁极靠近 观察到的现象

S 极与S 极

N极与N极

S 极与N极

N极与S 极

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第7篇

一、全面、客观地汇总实验数据

培养学生的数据运用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如何科学地汇总实验数据,这对后续的探究至关重要。数据的收集、汇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所搜集的数据是否客观真实,是否经得起质疑验证;二是所汇总的数据是否全面,有无存在误差现象。如《测量摆的快慢》一课,要求每个对比实验重复多次,如果将每个小组每一个对比实验数据都收集起来,数据变得纷繁复杂,眼花缭乱。因此,数据运用的第一步就是数据汇总:让学生计算出同一个实验多次数据的平均数,再将全班每个小组的平均数进行汇总。这样不仅让数据清晰明了,更具代表性,而且让学生掌握了一个常用的处理数据方法:计算平均数。

二、直观、形象地分类实验数据

在科学探究的寻求证据,得出结论阶段,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尽可能借助形象有序的符号或图表,将实验数据分类整理,以便分析数据,找到规律。《测量摆的快慢》一课的实验次数和实验数据众多,操作难度较大,几乎每个班都会出现“异常”数据。在多次教学实践后,笔者总结了“图标分类法”,先让学生观察数据,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表格旁做不同的记号,如表1中“”标识的数据说明摆绳越长,摆的速度越快的规律;“”标识的数据说明摆绳越长,摆的速度越慢的规律,这样的数据分类方式既形象直观,又条理清晰。

表1: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平均值单位:秒)

三、辩证、严谨地甄别实验数据

面对着反映截然不同规律的几组数据,学生们的脑海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是个绝好的教育契机,能教育学生一丝不苟地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

1.重新计算平均数

请出现异常数据的小组将原始数据展示出来,重新计算平均数。事实证明,很多错误数据就是因为学生认为做完实验大功告成,忽视计算,计算马虎造成的。

2.检查实验变量的控制

对一些出现异常数据的小组,教师应提示学生在实验中是否控制好各种变量,比如怎样改变摆绳的长度?怎样保持摆锤重量、摆动幅度不变?通过检测,往往会发现到操作失误的细节,比如测量了绳子长度后才系上摆锤,实际上绳子长度减少了。或者开始实验时摆锤拉得太高,摆幅没有控制好等等。学生在检查变量控制中深刻体会到规范操作实验的重要性。

3.再次进行实验

重做实验时一定要有教师或其他学生在一旁仔细观察,及时找出错误的真正原因。有一个小组上一节课没做完实验,下一节课继续做该实验时,换了另一根绳子,结果出现异常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甄别数据”对科学学习很重要,因为只有正确的数据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一过程也再一次回顾了实验,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科学”。

四、科学、合理地寻找规律

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寻找正确的规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例如,有学生根据表2就肯定地得出了三个规律:1.摆锤的重量不影响摆的速度(“”标识);2.摆锤重量越大,摆的速度越慢(“”标识);3.摆锤重量增大,摆的速度越快(其余数据说明)。

表2: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平均值单位:秒)

单纯从数据上看,学生的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如何纠正学生的偏差呢?与其牵强附会地解释,不如让学生自己感悟。于是笔者将表1与表2放在一起,请学生进行比较:“两组实验数据之间有什么区别?”学生立刻发现原来绳长与两倍摆绳的时间差别很大,而一个摆锤与两个摆锤的时间差别不大。这时,教师再让学生看着电子表,亲自感受一下3秒(绳长实验最小的差别)和0.30秒时间的差别。学生马上领悟到摆锤重量虽然增加了一倍,可对摆的快慢影响却微乎其微。所以,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那么这些微小的差别又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个问题一提出,几乎每个班的学生都能找出“计时不准确”“计数不合理”等原因,并且主动强调操作一定要规范,实验一定要细致。这是,教师适当引入“误差”概念,帮助学生理解误差是实验中无法完全避免的现象,分析实验数据时一定要分清楚“真正的差别”和“误差”。可见,寻找规律时要用数据说话,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以事实数据来证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