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儿科护理的特殊性(合集7篇)

时间:2023-09-25 11:27:21
儿科护理的特殊性

儿科护理的特殊性第1篇

[关键词] 小儿科; 特殊性; 护士压力; 分析与体会

[中图分类号] R24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180-01

工作压力是工作环境的需求与人的反应能力之间的不平衡导致。小儿科较成人科环境特殊,病情复杂,变化快,工作更繁锁,工作量更大,以及由于家属对患儿的过高期望,呵护心理,对护士要求更高。服务要求更精致,技术要求更精湛,小儿科护士时常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身体负荷,工作疲惫感显著。高强度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厌倦感,严重影响医疗护理。国内外对护士工作压力及应对研究发现,护士,特别是儿科急诊护士,更易存在不良的情绪[1]。

1 儿科的特殊性导致的护理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工作量负荷更重

1.1.1 因患儿偏小,抵抗力弱,易反复患病的部分小儿年均住院达3―5次,住院次数较成人明显增多。

1.1.2 入出院人次较成人科周转更快,我院小儿科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日均入出院人次均达10―20余人次,入院接待,文书,治疗等各项工作量急剧增加。

1.1.3 小儿较成人更易交叉感染,传染病更易爆发流行,院内感染管理要求更严格,消毒隔离工作繁重。

1.1.4 护理操作技术水平要求相当高。由于小儿静脉细小,每一次静脉穿刺等较成人难度大得多,且易肿针而致反复穿刺,耗力耗时。

1.1.5 健康教育工作更大。由于小儿肠胃发育不完善,饮食在不同阶段需按需喂养。抵抗力弱易患病。故饮食指导较复杂,仅针对头皮静脉输液看护这一项,绝对家属进行多次的看护知识指导。

1.1.6 小儿用药剂量偏小,配制过程中需计算准确后再配药,耗时更多。

1.1.7 小儿自制力弱,静脉穿刺等操作过程中往往不合作,增加护士穿刺压力及难度,降低了穿刺成功率。且参与治疗人多,意见不易集中,减慢护士,执行操作的行动力。

2 观察病情具有不易性。因患儿年龄尚幼,表达欠佳,小婴儿甚至无语言功能,无法主诉,许多时候,观察病情仅依赖于护士的双眼,例如仅患儿哭就可代表多种意义。要求护士更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去判断。

2.1 小婴儿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不适。

2.2 许多小儿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如败血症等,难以分辨。

3 工作环境的氛围特殊 一个好的人际氛围绕是人才潜能得以发挥的先决条件[2],但儿科工作环境特殊,常使护士心深感疲惫,护士工作时时常心烦意乱。

3.1 小儿易哭闹,小儿多因身体不适,心理恐惧或穿刺疼痛而时常哭泣,无疑增加了护士的心理负担。

3.2 陪护多,每个患儿至少需要1―2位家长看护,造成病区拥挤、嘈杂,常使病房零乱,晨晚间护理耗时耗力。

3.3 气味不好。

4 来自家长的压力

4.1 由于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群体,患儿对儿科护理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护理工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大部分家长对患儿疾病认识不足,加之子女生病,经济,心理压力而急躁,易怒,常把心中的烦恼,怒气发泄在护士身上,容易产生过激行为,无形中给护士增加较大的压力。

4.2 有调查显示:81.1%儿科护士认为,心理压力主要来源皇患儿及家长的不理解,甚至无端指责[3]。对于高难度的头皮穿刺,几乎所有家长都要求能一针见血,稍有不慎,穿刺失败,常常招致冷眼、讥笑,甚至辱骂,造成护士高度紧张的穿刺工作操作时更加紧张、压力,服务过程中常常忍气吞声,家长对护士要求严格,有时近乎苛刻,时常有被投诉,或发生护理纠纷的危险,护士工作提心吊胆。

5 小儿易发生的几种常见意外 小婴儿易发生吐奶窒息,呼吸暂停,高热惊厥等紧急状况,其他如坠床,触电,摔跤,烫伤等各种突发状况,要求儿科护士有更强的责任心,临床处理经验,良好的心理素质,上班时必须十二分地小心,生怕遗漏,神经高度紧张。

6 护士自身压力

6.1 护士大多数是女性,女性更易情绪化,易产生焦虑。

6.2 护士自我价值感低,幸福感低 护士在医院地位与社会支持方面均较医生偏低,而劳动却非常艰辛常造成心理失衡,价值感低。虽自古就有三分治疗七分看护理之说,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付出了大量的体力、劳力、劳动,但是绝大部分患儿痊愈后,将一切归功于医生,使护士没有成就感[4]。

6.3 人力资源溃乏,护士编制不够,常加班加点。

6.4 护士具有子女、母亲、妻子等多重角色,工作中还需维持良好的护患、医患关系。

6.5 护士作息紊乱,休息少,无法做到劳逸结合,张驰有度,健康质量下降。

6.6 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少,晋升机会更少,让部分护士感觉生活无望,没有目标。

6.7 部分护士法律自我保护意识缺乏,或专业理论,技术操作水平欠差,工作吃力。

综上所述,护士待遇偏低,人力不足,风险显著,负荷常常早已超过护士自身所能承受的范围,使护士常常心力交瘁,异常疲惫,希望广大护理同仁们能不断加强基护专护理论护理技术操作,急救及法律知识等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时刻调整好良好的工作心态,以积极向上的一种生命状态去工作、生活。并且希望社会各界,医院各部门多多理解护士压力,关心护士艰苦,加强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支持,尽量为护士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以保障护士身心健康,愉快工作,保护护士工作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朗艳霞.我国护士心得健康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07,2(8):83―84.

[2] 彭文涛,李继坪.护理管理者应掌握和利用有效的训导技巧[J].当代护士,2004,2:21.

儿科护理的特殊性第2篇

关键词:小儿外科;术前;术后;护理

1 小儿外科手术的特点

第一,小儿疾病具有特殊性,有许多是一些成人不会发生或者很少发生的,例如先天性无肛、肠套叠、食路闭锁以及性坏死性小肠炎等,这些疾病通常只会发生在小儿身体,而成人少有发生。因此,对于小儿外科疾病的治疗也不能使用一般的成人外科所使用的知识与治疗方法。小儿损伤的发病率与成人相比要高出很多,且其发生的部位也与成人不同。还有一些疾病,小儿与成人都可能发生,但其临床表现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其治疗的方式与方法也就存在很大的不同。

第二,小儿机体与成人相比,对手术以及麻醉等的应激反应具有很大的不同。小儿在进行外科手术时,常常使用全身麻醉,而成人则视情况而定;与成人相比,小儿由于年龄较小,对氯、钠等物质的排泄能力比较低,更容易发生脱水或电解质紊乱,会严重损害小儿的身体,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注意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此外,小儿手术室的保暖要求应当比成人更高,手术室的手术器械应当尽量适合小儿的生理特点。

第三,对配合外科手术的护士的要求与成人相比更高,他们必须熟练地掌握手术的各个流程及其操作步骤,能够及时地将手术所需的物品和药品交给手术医生,尽可能地缩短手术所用的时间。

2 小儿外科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2.1术前准备工作

第一,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护理人员在进行术前护理时,首先应当掌握患儿的心理特点,再依据其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进行护理。例如,0-1岁的新生儿害怕接触陌生的人与环境,一旦面对陌生人或陌生环境,它们会表现出惊恐的情绪,大声啼哭。因此,护理人员应当注意鼓励患儿的父母参与护理工作,以此来消除患儿因环境陌生而产生的恐惧感;1-3岁的幼儿已经有一定的心理活动和自我控制能力,但其自理能力尚且较差,不愿意与父母分离,因此,护理人员在鼓励患者的父母参与护理活动外,还应当注意多使用患儿能够听懂的一些简单的语言或一些简单的肢体语言来鼓励患儿配合自己的护理工作;4-6岁的儿童正处于智力快速发育的阶段,他们的想象力正在逐渐丰富起来,动作与语言也逐渐完善,在面对手术的时候,很可能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当注意使用多种方式来向患儿讲述手术的经过,让患儿了解手术的必要性,以缓减患儿的抵触心理,增强患儿对医院以及护理人员的信任;7-14岁的儿童视觉范围进一步扩大,他们能够清楚分析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身心发育比较快,会有怕羞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当注意鼓励患儿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耐心解答,以此来鼓励患儿积极配合手术。

第二,护理人员应当注意与患儿及其家属的沟通工作,了解并解答患儿及家属的疑问与担心,指导患儿的父母参与护理工作,使用正确的方式缓解患儿不良、紧张的情绪。护理人员还应当注意关心患儿,让患儿对其产生依赖与信任,只有这样,患儿才会听从护理人员的安排,积极配合护理工作。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当注意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家属了解手术的经过、手术的成功率以及手术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帮助患儿家属了解的情况。

第三,在外科手术室一般备有尺寸不同、规格不同以及长度不同的各种手术器械,护理人员应当在进行手术前对患儿进行视访,了解小儿的年龄及其身体与心理特点,然后选择合适的与患儿身体相适应的相关手术器械,防止应器械不合适或不完善而造成的意外损伤。

2.2术后护理

第一,常规护理。小儿在进行全身麻醉之后,应当让其采取平卧位,将头偏向一侧,并注意观察小儿的面色、切口敷料以及口唇等的情况,及时清除小儿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在小儿清醒之后,护理人员应当注意对其肢体活动进行适当的约束,以防止其哭闹。

第二,对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小儿外科术后几分钟常常会发生低氧血症,因此,护理人员应当注意密切关注SpO 2 监测的结果,及时给予面罩吸氧。抽搐也是小儿外科手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其极为危险,护理人员应当注意让小儿侧卧,将头偏向一边,并准备好吸氧器、牙垫以及抢救药品。

3 结语

小儿是患儿中的特殊群体,因此,要求外科护理人员不断提高其护理水平,通过对小儿进行外科护理,可以有效地缓减患儿的紧张情绪,提高护理的水平,进一步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的机率,使得手术的效果更为理想,提高患儿家属的对本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马小芸,赵霞.小儿术中的潜在护理对策[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8): 1414-1415.

[2]傅丽娟,徐卓明,史珍英,等.新生儿危重先心病的围术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15-518.

儿科护理的特殊性第3篇

关键词:特殊护理干预;儿科;静脉留置针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78例儿科静脉留置针治疗患儿进行临床研究,从而探讨特殊护理干预措施在儿科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选取78例儿科患儿进行本次研究,其中男性43例、女性45例,年龄4个月~11岁,平均年龄(4.10±0.92)岁。按照抽签方式将78例患儿分为研究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例数等)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儿利用静脉留置针治疗时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内容包括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三查七对"、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留置针规格及穿刺部位等[1];研究组患儿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即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特殊护理干预措施,其中常规护理措施同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自拟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掌握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包括护理内容、护理态度、护理效果等,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越高),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2.2特殊护理干预措施 ①穿刺时室内光线充足,保持温度及湿度适宜,定期对穿刺室内物品、空气及地面消毒;②讲解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指导患儿家属积极配合穿刺工作,提供音乐、书籍、玩具等物品分散患儿注意力,给予适当语言鼓励,提高患儿接受治疗自信心;③穿刺完成后,由于患儿大多活泼好动,因此应给予必要的固定措施,若患儿体表油汗较多,可适当加固胶布,必要时可用小绷带固定以免脱落;④患儿输液完成后应及时封管(生理盐水3ml冲管后肝素钠2ml封管);⑤整个过程动作轻柔,滴注或封管过程中注入速度均匀缓慢[2]。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1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与对照组儿科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与静脉留置针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见表1。

注:*表示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由表1可知,研究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高达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82.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仅为7.69%,显著低于对照组20.51%,两组患儿穿刺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套管阻塞、置管后局部渗血、静脉炎、导管脱出液体外渗等,经及时处理后痊愈,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本次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分析,见表2。

注:*表示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由表2可知,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静脉留置针临床又可称为套管针,其特点为柔韧性好,可随人体血管形态进行弯曲变换,在治疗过程中对血管仅造成较小刺激,并可有效改善液体外渗情况[3]。研究表明,静脉留置针除具有上述特点外,还因其操作简单,可减少由于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儿科患儿具有浅表静脉细、小、分布少、易损伤等特点,且患儿活泼好动,不能够配合临床治疗,因此有研究显示,利用静脉留置针对儿科患儿治疗时应采取特殊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

本文研究可知,对儿科静脉留置针治疗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后,其一次穿刺成功率仅为82.05%,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0.51%,且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低,穿刺效果并不理想;应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特殊护理干预措施后,儿科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高达94.87%,且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仅为7.69%,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可获得满意穿刺效果。

综上所述,应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特殊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儿科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丽琴.静脉治疗护理风险防范预案在安全护理中的作用[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3,8(3):361-362.

儿科护理的特殊性第4篇

关键词:儿科护理;护士素质;特殊性

【中图分类号】R4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56-01

俗语有言:“宁打十个大人针,不打一个小孩针”。儿科,有人把它称为“哑科”,因为就一个医院而言,儿科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科室,医护人员服务的对象全部是小孩,多半无法讲清或者不能完全说清自己的病情、症状和需要,同时,还要面对忧心如焚、对孩子疼爱有加的父母亲人等。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护士的素质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儿科护理的项目和时间都比成人要多,护理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笔者根据多年护理工作的经验,从儿科护理要求的特殊性出发,结合儿科护理的特点,谈谈新时期儿科护士所应该具有的素质。

1 儿科护理的特殊性

1.1 病人的特殊性:儿科病人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年龄偏小。儿科病人大都是14岁以下的儿童,更多的是婴幼儿,他们对护士或穿白衣服的人有害怕感,因此既不容易沟通,又不容易配合,这就要求护士既要有责任心,又要有爱心、耐心,对年龄较大的患儿,还要保持一颗童心,以便和患儿沟通,得到患儿的信任。另一特点是陪伴人多。现要大多是独生子女, 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宝贝,当其生病住院时,一个孩子患病,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格外紧张焦虑,对护士操作要求较高,所以护士既要配合医生医治小儿机体上的疾病、考虑小儿心理需求,又要顾及多个家属的情感需求,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心理特点和患病小儿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贴心的护理。

1.2 观察的特殊性:儿科患儿的病情特点是起病急、变化快,但是患儿的年龄小,或者是不会说话的婴幼儿, 不像成人那样能用完整确切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哪里不舒服,或者根本不能表述自己的情况,而多是由父母或其他人代诉,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所以要求护士在观察病情时必须仔细检查、仔细观察,做到勤巡视、勤观察、勤检查,同时要对家长耐心宣教,及时沟通,以便及时发现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杜绝隐患。

1.3 护理的特殊性:由于小儿生理、病理、发病过程以及恢复情况都不同于成人,因此,我们在护理儿科疾病上就有其特殊性。儿科患儿用药剂量小,输液分步多,加药频繁,要求护士在配药时一定要计算准确,配制精确。在进行小儿静脉穿刺要做到动作温柔、正确迅速。操作前,护士要全身心放松,心情不能紧张。同时要做好认真细致的准备,检查针头是否带钩、是否锐利,针头大小与血管粗细是否一致要做到一看二摸,稳、准、轻。一看仔细选择血管较明显且走行较直的静脉血管,且静脉呈蓝色。遇到有些小孩发育得较好,长得肥胖,看不清血管,或者脱水的婴幼儿,其血管细而干瘪,这时凭看是无济于事的,就得二摸,凭手的感觉。动脉可触到搏动,静脉则没有搏动感,但有柔软感,摸清静脉走向,再进针,如果有一种轻微的“落空”感,或针头阻力突然消失,且见头皮针内有回血,则说明针已进到血管,穿刺就成功了。

2 护士素质的高标准

儿科护理的特殊性,对护士的要求就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2.1 过硬的专业素质:随着医学的发展,儿科护理技术已发展到具有比较复杂的临床护理技术、抢救技术及先进的检查技术。过硬的业务素质、丰富的科学知识及熟练的操作技巧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必要条件,护士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同时更应具备能否准确判断患儿的体征及潜在的迹象,及时解决患儿的健康问题的临床实践经验。另外,要加强对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其正确地面对疾病,掌握日常生活护理要点。

2.2 优异的心理素质:护理工作除业务素质之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患儿及患儿家长的焦虑、恐惧,不仅要具有耐心,更主要的是要有真挚的同情心。在病房巡视过程中,遇患儿家属焦虑恐惧之时,要诚恳和蔼地与家属交流,从而在护理工作中充分展示护士的聪明和智慧、敏锐的洞察力、丰富语言的表达力、情感的感染力。这样患儿及患儿家属就非常愿意与护士沟通交流,心情显得格外轻松,信任和满意浮在面容,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促进了儿科护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2.3 较强的沟通能力:儿科护士要不断与患儿及家长交流信息,全面了解患儿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情况,关心体贴患儿,耐心解答患儿提出的各式各样问题,并尽量在不违背医疗原则的情况下,满足患儿的身心双方面需求,灵活、多样、恰如其分地与患儿及家长沟通。帮助患儿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早日恢复健康。如:给患儿治疗前,事先准备小红花,奶糖等小物品等,患儿如配合治疗,就给于奖励,以此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病人对医护的满意度。

儿科护理的特殊性第5篇

【关键词】助产;新生儿;锁骨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093-02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普及,婴幼儿的健康愈加得到重视。作为常见的产伤性骨折疾病,新生儿锁骨骨折如果可以提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将会大大降低其发病率,也会大大减轻产妇及其他家属的心理压力[1]。对已发生过的新生儿锁骨骨折原因进行及时分析,并制定相应避免办法,并逐步实施到未来的助产过程中,以便最大程度的减轻发生机率[2]。现选取产科经阴道分娩的22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新采取的护理措施是否可以有效起到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的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产科经阴道分娩的220例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特殊护理组和一般护理组,每组110人。特殊护理组的新生儿体重1900g-4360g,平均体重(2590±319)g,孕周37-42周,产程3.5-18h,其中初产妇98例,经产妇12例。一般护理组新生儿体重1920g-4290g,平均体重(2590±319)g,孕周38-42周,产程4.2-18h,其中初产妇102例,经产妇8例。两组新生儿在体重、孕周等一般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异。

1.2 护理方法

总结近年来100例助产过程中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的资料,通过分析相关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原因(具体数据见表1),根据相关因素对特殊护理组的工作人员进行护理培训,从而对应性采取相应特殊护理措施。特殊护理组除了使用常规护理之外,还要应用新修订的护理措施;而一般护理组只是进行常规护理。

医院开展相关的技能培训,让护理工作者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掌握骨盆轴与产轴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熟悉分娩的机制与接产的要领。

1.2.2 提高肩部难产的处理技术 当胎儿的头部在全部分娩出来之后,若出现了胎儿的颈部压迫产妇的会或者是胎颈回缩的现象,护理人员要及时的压前肩并且屈大腿,从而使胎儿顺利娩出前后肩,防止锁骨骨折。

1.2.3 提高娩肩的技巧 当胎儿的抬头娩出和呼吸道清理后,护理人员要协助胎儿旋转身体,从而保证肩颈部与骨盆出口的前后径一致。与此同时,要保护产妇会,并指导产妇合理运用腹压。

1.2.4 加强监测 有些胎儿出生体重偏大,难产,护理人员对此要加强监测,并在检查时取仰卧位,同时让新生儿头部置于正中央,检查新生儿的双侧锁骨是否发育正常,若不正常,要立即进行处理。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了SPSS19.0系统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经t检验和x2检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新生儿发生锁骨骨折的情况

特殊护理组中,110例新生儿有1例发生锁骨骨折,发生率为0.91%;一般护理组中,110例新生儿有4例发生锁骨骨折,发生率为3.64%。特殊护理组锁骨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一般护理组。经统计学检验,P

2.2 护理人员满意度

特殊护理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人员非常满意34例,一般满意66例,不满意8例,十分不满2例,满意总数100例,满意率为90.91%;一般护理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人员非常满意22例,一般满意66例,不满意17例,十分不满意5例,满意总数88例,满意率为80.00%。特殊护理组满意率明显高于一般护理组。两组满意率经统计学检验。P

3 讨论

导致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原因主要有分娩方式、助产技术、阴道难产以及胎儿的体重等因素[3]。为了降低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发生率,本次研究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助产技术。(2)提高肩部难产的处理技术,使胎儿顺利娩出前后肩。(3)提高娩肩的技巧,避免该过程中造成的锁骨骨折。(4)对大体重胎儿要进行特殊检测,检查其锁骨情况,并及时的对不正常胎儿进行纠正。通过以上方式提高护理质量,有效的降低了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发生率,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满意率,为实现优质护理,改善我院的医疗质量做出了一定贡献。

综上所述,为预防助产过程中锁骨骨折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掌握相关知识对降低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乐杰. 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31,76,66.

儿科护理的特殊性第6篇

关键词:儿科护理,带教问题 探讨

护士生进入临床实习,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是对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获得感性知识的重要环节和过程,是护士职业素质的锻炼。临床带教正是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纽带。做好临床护理带教,带教老师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加强岗前培训,增强护生的慎独意识:加强护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护生将来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如何进行带教,使护生得到有效管理,并获得相应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圆满完成实习任务,是我们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科加强了护生带教的各环节管理,收到了满意效果。

1.思想和理论对护理的重要性

1. 1.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在儿科护理带教中,如何激发护士生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好地掌握儿科护理学,必须从兴趣入手。本人通过多年的护理带教工作,悉心指导护士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并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护理条例培训,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尤其是儿科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丰富法律知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并且可以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依法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带教老师指导护士按时参加护理查房,熟悉病人病情,能正确回答提问,规范熟练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操作,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能规范书写各类护理文书,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评估护理和健康宣教,能做好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工作,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1. 2.认真学习护士专业知识,端正工作态度。在医疗实践过程中,严格遵守医德规范,规范操作。牢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顺利通过护理部每月一次进行的理论及操作考试。根据儿科特点,及时调整心态,使得自己的每一项工作都达到高要求严标准。对于所带实习生,真正尽到带教职责,严格、耐心教导她们各项护理技能,着重培养她们的职业道德。在临床工作中以身作则影响她们成为一名好护士,在现实生活中更是一名好公民。

1. 3.帮助她们充分认识护理工作是琐碎的辛劳的,但更是充实的神圣的。虽然许许多多的人不能记起我们的名字、不会了解我们的辛苦,但是因为我们的热情我们的奉献,他们过着健康而幸福的日子;因为我们的双手我们的微笑,世界多了一些温暖。若没有感性认识为基础,学生只能纸上谈兵,是不能体会一名真正的护士对职业的那种人文情怀的。

2. 儿科护理对护士生素质要求的特殊性

2. 1. 病人的特殊性儿科病人大都是14岁以下的儿童,更多的是婴幼儿,患儿对护士有惧怕感,既不容易沟通,又不容易配合,这就要求护士不仅具有责任心,对护士生素质的要求也有其特殊性, 更多的是要有爱心、耐心,对较大的患儿,还要有童心,以便和患儿沟通,得到患儿的信任。儿科病人的另一特点是陪侍人多,现要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患病,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都处于焦虑之中,对护士操作要求较高,所以与家长的良好沟通与理解也是儿科护士需要特别注意的。

2. 2. 病情观察的特殊性儿科患儿的病情特点是起病急、变化快,加之患儿年龄小, 不会叙述病情变化,或者是不会说话的婴幼儿,所以要求护士在观察病情时要格外细心,勤巡视病房,不放过任何细小的变化。同时要对家长耐心宣教,及时沟通,以便及时发现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2. 3. 护理操作的特殊性儿科患儿用药剂量小,输液分步多,加药频繁,要求护士在配药时一定要计算准确,配制精确,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准确、迅速,态度要和蔼。对较大患儿尽量争取其配合治疗;对较小患儿,一定要指导家长正确有效地固定好,以利操作成功。静脉输液的患儿要固定好,以免滑针。输液期间要求护士勤巡视病房, 及时配药、加药。

2. 4.静脉穿刺的特殊性对儿科护士生要求有过硬的静脉穿刺技术,特别是头皮静脉穿刺有特殊性,要求护士操作前要做好认真细致的准备,检查针头是否带钩、是否锐利,针头大小与血管粗细是否一致,要对输液部位备皮彻底,进针角度要平,见到回血立即固定,不能送针。

2. 5.健康教育的特殊性由于患儿年龄小,所以对儿科病人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更多的是对家长的指导。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分别进行健康宣教,同时要向家长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科学育儿的知识、儿科常见病的预防以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等,从而使家长增加防病知识,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运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带教质量。可以将临床的实际标本图片、患者的典型症状、体征直观地展现在她们面前。提供了大量具体的临床信息;对带教中机制复杂、难度大和难以实体操作的内容,都可以通过逼真的实物图像、三维动画模拟演示等,使她们很快地将理论联系实际,获得感性经验[3]。

3、结论

3. 1.护士生转变了教学思想,掌握各项护理的基本操作。 实习的最大及最终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种护理工作能力。所以作为带教老师要以“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带教原则,让她们积极努力的争取每一次的锻炼机会。如在小儿静脉输液的教学中,将小儿静脉输液的操作录像导入计算机,分解动作讲解,使实际操作上难以掌握的重点内容真实直观地再现出来。对于一个初学者比起活体的小儿静脉输液的实际操作就一目了然了。再以活体的小儿静脉输液的操作指导实践。

3. 2. 护士要有一颗同情的心,要有一双愿意工作的手。护士应该是会用她们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解除病人的病痛,用无私的奉献支撑起无力的生命,重新扬起生的风帆,让痛苦的脸上重绽笑颜,让一个个家庭都重现欢声笑语。我在带教中会尽自己最大地努力指导她们工作。

3. 3.儿科护理作为生命的守护者,作为神圣的白衣天使,我感到更多的是自豪、是骄傲! 要让每一个护士明白,美丽的白衣天使,柔弱的外表,却有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坚韧信念。像春风拂去人们的疾苦;用热血温暖寒冷的心腹;用爱的丝线,缝合病人身心的创伤。

参考文献

[1]薛桂蛾.多媒体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5,7(20):89.

儿科护理的特殊性第7篇

目的:探讨和分析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与防范管理措施,为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温岭市妇幼保健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38例儿科住院患者为对照组,总结分析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另选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38例儿科住院患者为观察组,根据所总结的危险因素对观察组采取对应防范管理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范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危险因素;影响因素;防范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个家庭的生活重心,但他们年龄小,表达能力相对较差,对自身疾病的主动诉求表达能力弱,给疾病的治疗护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1]。此外,儿童天性好动、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对周围危险因素的辨别能力不足等,也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2]。因此,儿科护理是一项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较高的活动,也是临床医疗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工作[3]。综合分析问题并对症解决问题是医疗工作中的优良传统,温岭市妇幼保健院将此理念应用与儿科护理活动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38例住院儿科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其中男64例,女74例占53.6%;年龄在37d~14岁间,平均年龄(6.39±3.17)岁;肺炎71例,呼吸道感染伴热惊厥17例,腹泻21例,其他29例。另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38例住院儿科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62例,女76例占55.1%;年龄在35d~14岁间,平均年龄(6.32±2.89)岁;肺炎68例,呼吸道感染伴热惊厥20例,腹泻19例,其他31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去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所有患者的监护人均同意并自愿参与调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我院儿科常规护理手段处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分析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后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具体如下。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的危险因素大致可分为:社会因素、患儿因素、医患关系特殊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医院基础设施因素等。针对以上因素,我院儿科将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正面引导媒体:我院应将尽量将医院环境及操作透明化,及时与媒体沟通并建立良好的关系,引导媒体理解到医疗行业的压力和风险性,以客观地评价医院工作,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与患儿换位思考,及时与家属沟通,缓解家属情绪,以增加信任度和治疗配合度。(3)强化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增强医护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使其可以在面对各式的突发事件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到工作中。(4)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医护人员在患者接受治疗后,应及时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阐明疾病的情况及可能的发展过程,并提醒患者家属应如何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和出现不良反应后的简单紧急应对措施。(5)改善医疗环境:根据患儿好动等特殊性,提高床栏、扶手等医疗设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将危险警示标识明显化,并建立应对紧急不良事件的预案。(6)风险评估:根据患儿的性疾病种类、治疗手段及所需的康复措施等,对患儿进行可能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评估,针对评分较高者,给予特殊关注,同时根据评估结果给患儿制定个性化护理管理方案。

1.3评判方法

当患儿出现坠床、摔跤、疾病经治疗后因护理不当而导致疾病恶化等均视为不良反应事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评判护理质量,若存在统一患者发生两次或以上不良事件时,只记录1次,不存在重复记录情况。此外,制定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8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满意,<60分为不满意,调查表由患者家属及患儿共同完成,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满意度为前两组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17.0,将各组数据进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也是医疗活动中的特殊人群,医院对其一般为独立设立科室专科管理治疗[4]。一方面,这是由于患儿的身体发育不成熟且机能相对特殊,同一类型的疾病其治疗手段较其他成年人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出于关爱儿童以及患儿自主性差等有充分独立设立科室治疗的理由[5]。根据本次调研分析,我院出现患儿的护理不良事件影响因素可分为以下几点。(1)社会因素:当今通讯技术发达,媒体的蓬勃发展为人类带来了诸多的变化,但现大部分媒体多倾向于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对医疗单位误会极深,以至于过分放大医护人员的缺点,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度不足。(2)患儿因素:患儿的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差,自主表达病情能力差,护患沟通难。(3)医患关系特殊:患儿尚未有足够的自理能力,需要家属陪同,故存在特殊的患儿、医护人员、家属三角医患关系。但儿科医护活动又是技术性强、工作重、压力大的工作,部分家长们出于爱子心切的心情,对医护人员要求过分苛刻,易在护理中出现不配合或过多干预等情况,甚至引起纠纷,极大地阻碍了护理工作的有效进行。(4)护理人员: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扎实的专业技术,工作态度不严谨,不能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等,均导致不良事件发生或恶化。(5)基础设施:儿科不同于其他病房,医院对儿科病房的设施不够成熟,危险因素如:床栏间隙过大、危险标识不明显或过于生硬不能引起患儿及家属的注意等易造成患儿出现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而所有的危险因素中,又以患儿自身的特殊性和医护人员能力不足为主,这与文献报道相符[6]。综上,我院加强儿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分析,针对性地对其进行防范措施,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反应率,虽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可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儿童就医安全。

参考文献

[1]黄海茹.儿科病房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6,37(4):98-100.

[2]闫霞.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2):123-124.

[3]刘丹.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6,18(6):93-94.

[4]李红,娄小丽,刘琼帆.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3):136-137.

[5]王慧.儿科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5):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