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口腔医学外科学(合集7篇)

时间:2023-09-18 17:28:00
口腔医学外科学

口腔医学外科学第1篇

(一)教材分析

专科教材目前主要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由万前程主编的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口腔颌面外科学》(第2版)。首先,相对口腔本科教材来说,专科教材更新较慢,编写力量稍显薄弱,教材中选用的名称、技术方法和临床实际出现脱节,实际上参考教育部信息中心数据,近十年来口腔医学专科学生数量始终高于本科。其次,针对专科就业情况分析来说,就教材而言,肿瘤、感染、创伤等内容过多,而使用率最高的牙及牙槽外科章节内容又过于简略,细节上描写不够,按篇幅仅占整本书的七分之一,同学们在学习以后感觉仍很迷惑,尤其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微创拔牙技术本就注重细节,专科教材则一笔带过,未能详尽描述,想深入学习却无法开展。最后,职业教育发展之初,国家教育部曾不建议职业院校开展口腔医学教育,提出专科层次只能开展口腔医学技术或者口腔工艺教育,所以教材在编制时就偏重技术而不是临床医学,适合性上就显得有些不足。

(二)实验实训效果不佳

卫生职业教育要求实训课要达到50%以上,实验实训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目前专科教育对实验重视程度均不足,开设实验课质量达标难,另外为了节约一部分成本,开展实验又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实际上实验开出率会低一些。首先,专科教育设备更新慢,很多均为本科院校淘汰以后的实验器械,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其次,人员配备也比较少,专业培训的实验员太少,大部分的实验员不参与教学,仅做做收发器械,开关门的简单工作,这也导致即使有好的设备到位,使用起来也较困难,维护保养不到位,新设备老化快。最后,仿真设备使用太少,目前外科教学的传统方法为:理论课学习——教师示教——临床实习。但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和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当前医患关系又尤其紧张,临床选择合适的病例进行示教非常困难,学生不具备行医资格,根本没有动手实际操作的机会,只能借助大量仿真设备来弥补,进行模拟操作,所以必须加大仿真操作的投入。

(三)就业率、资格证通过率不理想

目前来说卫生职业教育就业不容乐观,首先存在盲目招生情况,招生量超过社会需求量,当前口腔专业也存在这个问题,口腔专业的招生量过多甚至超过临床医学招生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就导致了就业困难。其次当前县级以上医院招聘门槛普遍过高,从事临床工作均要本科学历以上,出现了基层医疗缺人却又招不到人尴尬场景,而私立和个体的医疗机构大多需要有一定经验的医师,同时,由于毕业初期没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存在医疗风险大的情况,这都导致了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差。另外,专科毕业的学生相对基础较差,自主学习能力差,均导致了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通过率过低,通过我们调研以及对往届毕业生回访得知,大家均反映颌面外科得分率低,在通过资格考试时成为拦路虎。

二、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首先解决教材问题

我国颌面外科教材问题实际涉及到口腔医学教育体制问题,欧美牙医学和口腔颌面外科分属两个不同专业,欧美的牙医学仅学习牙槽外科知识,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的并非牙医,欧美的牙医学相对研究更深,但范围狭窄。而我国的口腔医学专科教育毕业生工作性质和欧美牙医接近,根据就业进行统计主要有三个方向:公立县级及乡镇卫生院、私营口腔医院和诊所、自主创业开办诊所,这些医疗场所均无进行大中型手术的条件,因此专科层次口腔医学培养的目标应该定位为能处理所有门诊手术的医师,门诊手术实际就是牙及牙槽外科手术。因此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之更加适应临床工作。首先增加牙槽外科学时,由原来的16学时增加至36学时,提升至整个学时的25%,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同时增加,同时将于之相关的章节,例如麻醉、基本操作等,也稍微增加学时。其次教研室自行编制了专门针对牙槽外科的补充教材,细化充实了内容,并且增加了一下近年来的新技术新知识,尤其增加了大篇幅的微创拔牙知识,弥补了教材本章节粗糙和内容更新慢的缺陷。最后,也不是一味的将其他章节内容大删特删,其他章节疾病主要就放在诊断和预防上,比如说肿瘤,专科毕业的学生需要做的是能判断良恶性肿瘤,给出患者适当的建议即可,当今社会肿瘤高发,因此专科的毕业生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三级预防上也需要尽力,所以如何预防也需详细讲解,为国家的卫生事业作出相应的贡献。

(二)其次针对实训问题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也是逐年加大,我院也是抓紧这个机遇,申请到国家的支持,将实验设备进行了更新,引进足够数量的实验员,同时对实验员进行规范化培训,要求对每一个实验都要会做,每一个新设备都要会用,另外组织力量编写了适合高职高专的的实验手册,尤其加大了牙及牙槽外科实训项目,并且与我市多家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有重点、典型的病例,及时与学校联系,组织学生分组、分批去观摩,由医院带教医生进行操作和讲解,加深理解,最后回到学校进行讨论式教学,由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巩固学习效果。与此同时,将我院的仿真头颅设备数量和种类都进行了增加,首先从数量上满了学生,使实验课的时候每个同学都能使用仿真头颅设备,还配备了数码互动设备,方便同学学习交流,并且针对性的增加了一部分适合专科实验的仿真头颅设备,比如针对颌面外科麻醉和拔牙操作,配备了阻滞麻醉仿真头颅模型和专用拔牙模型,使得牙及牙槽外科实训更接近临床,同学掌握的更好,实习医院带教医生普遍反映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掌握的更熟练

(三)针对学生就业率和资格证通过率低问题

首先通过加强宣传与多地基层医疗机构和个体民营诊所建立合作关系,其次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培养应用型人才,从而增加学生就业率。针对专科毕业生国家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低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与毕业学生面对面谈话调研,发现普遍反映口腔颌面外科类考题难度较大,得分率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实际工作环境难以接触到牙及牙槽外科范围之外的患者,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导致对其他章节知识点理解不够,遗忘太多,针对这种现象,我们从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出发,对牙及牙槽外科之外章节进行分析,除了讲解诊断和与方法外,对易考考点进行强化,同时建立了题库,采用了形成性考核的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对近几届学生的回访发现,采用了这些改革方法,本校毕业生资格证通过率比改革前显著提高。

三、结语

口腔医学外科学第2篇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临床医学系的必修课,但是,由于口腔医学系和临床医学系同为两个不同的学系,临床医学系毕业的学生从事口腔医学工作的不多。因此,大多数临床医学系的学生对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学习缺乏兴趣,他们学习的目的往往限于应付考试。就素质教育而言,临床医学系的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质量很难令人满意。笔者结合12年的临床医学系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工作,经验体会如下。

1 从学科的实用性角度去激发学生对口腔医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促教学法”的效果已被实践认同[1]。学生对一门学科是否感兴趣,原因主要有:(1)学科本身的趣味性;(2)所学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能给学习者带来何种利益;(3)所学学科与实际工作和生活贴近的程度,即其实用性。在各临床医学学科中,口腔医学的实用性尤为突出。首先,口腔疾病的患病率很高,几乎每个人的一生都会不同程度的患有各种口腔疾病。因此,掌握一定的口腔医学知识和技能对学员本人的健康颇有裨益,而学员的亲属、同事、朋友以及他日后工作中所管治的患者都会经常地向其咨询有关所患口腔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等问题。这客观上要求临床医学系毕业生具备基本的口腔颌面外科学知识和技能。其次,学员毕业后,无论是从事内科、外科还是其他学科的临床工作,都会遇到与口腔颌面外科相关的疾病,经常需要与口腔科会诊,协同诊断和治疗。再者,在基层医院,一般没有设立口腔颌面外科,很多口腔颌面外科的疾患如口腔颌面颈部创伤、感染、肿瘤和先后天畸形常常需要外科医师来诊治。目前,由于基层医院缺乏相关的专科技术人员,能正确处置上述疾患者甚少。如果,一个刚跨出校门的医学系毕业生,能正确的诊治这些专科性很强的病症,那对他日后事业的发展将是莫大的帮助。如牙弓夹板颌间牵引固定在一般的非口腔医学工作人员看来是一项复杂的技能,实际上比较简单,无论是口腔系还是医学系的学员,只要亲自动手作过,就可以施行。能施行者有可能因此轻而易举地完成治疗,受患者及同事的好评。教员在第一堂课中就应该把上述情况清楚表述,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2 从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大纲要求,给学员制定最低目标和最高要求,确保最低目标的实现。

由于现阶段的口腔医学概念仍然存在较深的牙医学烙印[2],在相当数量非口腔专业的临床医务人员的思维里,口腔科即牙科,只看牙病,至多也只看口腔内的疾患,以至于当遇到颌面骨、面部、涎腺、三叉神经、面神经、颞颌关节、颈部等部位疾患时,未能想到这些疾患应由口腔颌面外科诊治,不能及时请口腔颌面外科会诊而延误诊疗;即便想到要请口腔颌面外科会诊,其会诊单中也问题多多,最常见的问题是基本的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知识贫乏,常把“颏下区”写成“颌下区”,把“腮腺区包块”写成“颈部包块”,把“颧面部”、“眶下区”、“颏区”、“颊区”等部位笼统称为“面部”;牙位表述不准确,常用阿拉伯数字来标识乳牙,或用大写罗马数字来标识恒牙;更有甚者将咽喉疾患当成口腔科疾病而请口腔科会诊。这些现象反映了一个客观的问题,那就是临床医学系的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在口腔科学教学大纲中,牙体病例如龋病是作为重点内容要求掌握的,而口腔颌面部肿瘤则仅要求一般了解。而在实际工作中,牙体病不需要也不可能由非口腔科人员去诊治,但口腔颌面颈部的肿瘤、外伤、感染在基层医院却常常需要外科医师来处置。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从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制定了最低目标和最高要求。最低标准是:(1)明了口腔颌面外科学的诊治范畴;(2)掌握口腔和颌面部的基本解剖生理知识,保证能正确描述病变的准确部位;(3)掌握口腔颌面部常见感染、创伤和肿瘤的基本诊治原则。如明白活检术是口腔颌面部肿瘤获得确诊的可靠方法,并知道怎么样的肿瘤不宜切取活检。最高目标即是教学大纲的要求。

3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学员的感性认知。

医学系的口腔颌面外科学没有实习安排,见习课时也很少,一般只有3~6个学时,每组人数多达10余名甚至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在运用解剖标本、模具、挂图等传统的教具以外,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使教学内容具体化、真实化,从而增强学员的感性认知[3]。能否熟练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已成为口腔医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指标[4]。目前的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幻灯、数字化现实模拟教学、网络资源等。近几年来,多媒体和数字化现实模拟技术(Virtual Reality,VR)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益。10余个学员围着一个病人,看教员在口腔内操作,很可能谁也看不清楚。可是,如果有现实模拟教学,将口腔内的病变以任意放大的倍数和任意的视角在屏幕上显示,并演示治疗过程,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远远好于前一种方法。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各种疾患都能看得见摸得着,所涉及的基本上是形态学为主,一张高质量的图片给学员的印象会胜过千言万语。因此,教员在备课时,应在多媒体资料上多下功夫,包括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注意搜集积累典型而系列的图像资料等。

参考文献:

[1] 扈清云,田国忠,王培军,等.解剖学教育中融入人文艺术增加兴趣提高效果[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04,27(4):92.

[2] 申 岱.从口腔颌面外科学的专业特点看口腔医学教育的专业划分[J].西北医学教育,12(3):238.

[3] 柴 枫,徐 凌. 国外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应用于现代口腔医学教育的现状[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5(2):135.

口腔医学外科学第3篇

1 从学科的实用性角度去激发学生对口腔医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促教学法”的效果已被实践认同[1]。学生对一门学科是否感兴趣,原因主要有:(1)学科本身的趣味性;(2)所学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能给学习者带来何种利益;(3)所学学科与实际工作和生活贴近的程度,即其实用性。在各临床医学学科中,口腔医学的实用性尤为突出。首先,口腔疾病的患病率很高,几乎每个人的一生都会不同程度的患有各种口腔疾病。因此,掌握一定的口腔医学知识和技能对学员本人的健康颇有裨益,而学员的亲属、同事、朋友以及他日后工作中所管治的患者都会经常地向其咨询有关所患口腔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等问题。这客观上要求临床医学系毕业生具备基本的口腔颌面外科学知识和技能。其次,学员毕业后,无论是从事内科、外科还是其他学科的临床工作,都会遇到与口腔颌面外科相关的疾病,经常需要与口腔科会诊,协同诊断和治疗。再者,在基层医院,一般没有设立口腔颌面外科,很多口腔颌面外科的疾患如口腔颌面颈部创伤、感染、肿瘤和先后天畸形常常需要外科医师来诊治。目前,由于基层医院缺乏相关的专科技术人员,能正确处置上述疾患者甚少。如果,一个刚跨出校门的医学系毕业生,能正确的诊治这些专科性很强的病症,那对他日后事业的发展将是莫大的帮助。如牙弓夹板颌间牵引固定在一般的非口腔医学工作人员看来是一项复杂的技能,实际上比较简单,无论是口腔系还是医学系的学员,只要亲自动手作过,就可以施行。能施行者有可能因此轻而易举地完成治疗,受患者及同事的好评。教员在第一堂课中就应该把上述情况清楚表述,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2 从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大纲要求,给学员制定最低目标和最高要求,确保最低目标的实现。

由于现阶段的口腔医学概念仍然存在较深的牙医学烙印[2],在相当数量非口腔专业的临床医务人员的思维里,口腔科即牙科,只看牙病,至多也只看口腔内的疾患,以至于当遇到颌面骨、面部、涎腺、三叉神经、面神经、颞颌关节、颈部等部位疾患时,未能想到这些疾患应由口腔颌面外科诊治,不能及时请口腔颌面外科会诊而延误诊疗;即便想到要请口腔颌面外科会诊,其会诊单中也问题多多,最常见的问题是基本的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知识贫乏,常把“颏下区”写成“颌下区”,把“腮腺区包块”写成“颈部包块”,把“颧面部”、“眶下区”、“颏区”、“颊区”等部位笼统称为“面部”;牙位表述不准确,常用阿拉伯数字来标识乳牙,或用大写罗马数字来标识恒牙;更有甚者将咽喉疾患当成口腔科疾病而请口腔科会诊。这些现象反映了一个客观的问题,那就是临床医学系的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在口腔科学教学大纲中,牙体病例如龋病是作为重点内容要求掌握的,而口腔颌面部肿瘤则仅要求一般了解。而在实际工作中,牙体病不需要也不可能由非口腔科人员去诊治,但口腔颌面颈部的肿瘤、外伤、感染在基层医院却常常需要外科医师来处置。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从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制定了最低目标和最高要求。最低标准是:(1)明了口腔颌面外科学的诊治范畴;(2)掌握口腔和颌面部的基本解剖生理知识,保证能正确描述病变的准确部位;(3)掌握口腔颌面部常见感染、创伤和肿瘤的基本诊治原则。如明白活检术是口腔颌面部肿瘤获得确诊的可靠方法,并知道怎么样的肿瘤不宜切取活检。最高目标即是教学大纲的要求。

3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学员的感性认知。

医学系的口腔颌面外科学没有实习安排,见习课时也很少,一般只有3~6个学时,每组人数多达10余名甚至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在运用解剖标本、模具、挂图等传统的教具以外,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使教学内容具体化、真实化,从而增强学员的感性认知[3]。能否熟练应用 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已成为口腔医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指标[4]。目前的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幻灯、数字化现实模拟教学、网络资源等。近几年来,多媒体和数字化现实模拟技术(Virtual Reality,VR)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益。10余个学员围着一个病人,看教员在口腔内操作,很可能谁也看不清楚。可是,如果有现实模拟教学,将口腔内的病变以任意放大的倍数和任意的视角在屏幕上显示,并演示治疗过程,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远远好于前一种方法。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各种疾患都能看得见摸得着,所涉及的基本上是形态学为主,一张高质量的图片给学员的印象会胜过千言万语。因此,教员在备课时,应在多媒体资料上多下功夫,包括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注意搜集积累典型而系列的图像资料等。

参考文献:

[1] 扈清云,田国忠,王培军,等.解剖学教育中融入人文艺术增加兴趣提高效果[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04,27(4):92.

[2] 申 岱.从口腔颌面外科学的专业特点看口腔医学教育的专业划分[J].西北医学教育,12(3):238.

口腔医学外科学第4篇

循证医学教育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有着显著的不同,是对传统医学教育的补充与发展,也是促进传统医学自身进步的一种推动力。在传统医学传承经典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循证医学教育倡导独立、严谨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医学生在面对临床问题时如何获取资料、科学评价资料以及综合分析资料,以获取有价值的结论应用于临床。

我国的口腔颌面外科教育重要的一环就是临床研究生的培养,临床研究生在经过本科阶段对医学基础课程及口腔医学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后,在研究生阶段进一步接受专科培养与训练,以达到合格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生的要求,这也是医学本科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一环。继续医学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循证医学本身就是对继续医学教育甚至终身医学教育的一种实践。随着网络资源的发展,获取全世界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已越来越容易,而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寻找我们所需要的最可靠的证据是所有医学工作者面临的实际问题。在临床研究生阶段,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循证医学的重要性,掌握实践循证医学的技能,必然能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也能具有不断更新自我知识系统的能力,进而提高医疗实践效率,这也是实现医学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尝试。

2实施方法

2.1对象以已经完成本科阶段临床医学教育及实践课程,在本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实习的临床研究生为主,也含一些低年资住院医师以及进修医师。

2.2准备学生需在研究生基础课程中学习“医学文献检索”、“统计学”以及“循证医学”等相关课程,要求掌握国内外医学科学文献的检索与评价,掌握常用的统计学方法以及应用情景,掌握循证医学概念、特征以及对医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掌握随机对照试验的应用方法以及对其结论的评估方法。由口腔颌面外科教研室所有教师集体讨论,确定临床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并整理成册。

2.3实施方法带教教师将在讲授、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过程中遇到的具体病例,结合之前总结出来的临床问题,向临床研究生提出相应的待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循证医学研究。通过文献检索系统搜集相关的临床研究证据,并对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实用性进行评价,筛选出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循证医学标准对研究资料的质量和可靠性进行分析,并总结得出确切结论,以指导临床问题的解决。

2.4效果评价通过对临床问题解决的效果评价,总结临床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将结论整理成论文,最终达到提高自身学术水平以及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3重要意义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临床医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主干课程,我国的现代口腔颌面外科具有大而全的特点,包含内容丰富,实践性强。长期以来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教育模式是知识经验型教育,临床研究生成为了被动的接受型学习者,带教教师只讲授课本上的知识,并根据自身经验补充部分最新进展的内容。在医学科学发展迅猛的今天,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质量要求的提高,这种“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渐显露其弊端:教学内容相对于学科发展前沿显得滞后,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培养临床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过分偏重手术技巧的学习,而未发挥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难以将最新的临床科学研究证据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实践性科学,与其他基础医学不同,临床研究生面对的是在社会层次、疾病阶段、身心情况均不同的个体患者,如果仅仅从课本或者临床教师的经验上传承学习,势必造成学科发展的停滞,最终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循证医学教育为解决这些问题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和思路,是众多临床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循证医学教育是新兴发展起来的一种医学教育模式,已成为世界医学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循证医学即为“遵循证据的医学”,加拿大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Sackett教授将循证医学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方案,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的制定都应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循证医学教育恰好能弥补口腔颌面外科传统临床医学的缺陷,它可以激发临床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研究和学习,使临床研究生在遇到疑难问题时知道从何处入手,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自我完善与提高;另一方面,也激励临床带教教师不要总是依靠过去积累的经验,而要使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临床问题。

口腔医学外科学第5篇

    循证医学教育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有着显着的不同,是对传统医学教育的补充与发展,也是促进传统医学自身进步的一种推动力。在传统医学传承经典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循证医学教育倡导独立、严谨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医学生在面对临床问题时如何获取资料、科学评价资料以及综合分析资料,以获取有价值的结论应用于临床。

    我国的口腔颌面外科教育重要的一环就是临床研究生的培养,临床研究生在经过本科阶段对医学基础课程及口腔医学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后,在研究生阶段进一步接受专科培养与训练,以达到合格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生的要求,这也是医学本科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一环。继续医学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循证医学本身就是对继续医学教育甚至终身医学教育的一种实践。随着网络资源的发展,获取全世界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已越来越容易,而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寻找我们所需要的最可靠的证据是所有医学工作者面临的实际问题。在临床研究生阶段,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循证医学的重要性,掌握实践循证医学的技能,必然能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也能具有不断更新自我知识系统的能力,进而提高医疗实践效率,这也是实现医学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尝试。

    2实施方法

    2.1对象以已经完成本科阶段临床医学教育及实践课程,在本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实习的临床研究生为主,也含一些低年资住院医师以及进修医师。

    2.2准备学生需在研究生基础课程中学习“医学文献检索”、“统计学”以及“循证医学”等相关课程,要求掌握国内外医学科学文献的检索与评价,掌握常用的统计学方法以及应用情景,掌握循证医学概念、特征以及对医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掌握随机对照试验的应用方法以及对其结论的评估方法。由口腔颌面外科教研室所有教师集体讨论,确定临床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并整理成册。

    2.3实施方法带教教师将在讲授、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过程中遇到的具体病例,结合之前总结出来的临床问题,向临床研究生提出相应的待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循证医学研究。通过文献检索系统搜集相关的临床研究证据,并对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实用性进行评价,筛选出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循证医学标准对研究资料的质量和可靠性进行分析,并总结得出确切结论,以指导临床问题的解决。

    2.4效果评价通过对临床问题解决的效果评价,总结临床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将结论整理成论文,最终达到提高自身学术水平以及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3重要意义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临床医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主干课程,我国的现代口腔颌面外科具有大而全的特点,包含内容丰富,实践性强。长期以来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教育模式是知识经验型教育,临床研究生成为了被动的接受型学习者,带教教师只讲授课本上的知识,并根据自身经验补充部分最新进展的内容。在医学科学发展迅猛的今天,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质量要求的提高,这种“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渐显露其弊端:教学内容相对于学科发展前沿显得滞后,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培养临床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过分偏重手术技巧的学习,而未发挥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难以将最新的临床科学研究证据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实践性科学,与其他基础医学不同,临床研究生面对的是在社会层次、疾病阶段、身心情况均不同的个体患者,如果仅仅从课本或者临床教师的经验上传承学习,势必造成学科发展的停滞,最终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口腔医学外科学第6篇

单元

细目

要点

一、口腔颌面外科基本知识及基本技术

1.口腔颌面外科病史记录

(1)入院病史

(2)门诊病史

(3)急诊病史

2.临床检查

(1)口腔检查

(2)颌面部检查

(3)颈部检查

(4)颞下颌关节检查

(5)唾液腺检查

3.辅助检查

(1)病理学检查

(2)影像学检查

(3)实验室检查

4.消毒和灭菌

(1)手术器械消毒和灭菌

(2)手术者消毒

(3)手术区消毒

5.手术基本操作

(1)操作步骤

(2)注意事项

6.创口处理

(1)创口分类、愈合及处理原则

(2)换药的基本原则、注意事项及换药技术

(3)绷带包扎的目的

(4)口腔颌面部常用绷带类型及应用

二、麻醉与镇痛

1.常用局部麻醉药物

(1)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阿替卡因和丁卡因的临床药理学特点

(2)局麻药液中加入血管收缩剂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2.常用局部麻醉方法

(1)表面麻醉、浸润麻醉

(2)上牙槽后神经、眶下神经、腭前神经、鼻腭神经、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的阻滞麻醉

(3)各类牙拔除术的麻醉选择

3.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1)临床表现

(2)防治原则

4.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全身麻醉

(1)常用的全麻方法

(2)全麻的特点及全麻后的处理

(3)镇静与镇痛

(4)重症监护要点

 

五、口腔颌面部感染

1.概论

(1)解剖生理特点与感染的关系

(2)常见致病菌及感染途径

(3)临床表现

(4)诊断及鉴别诊断

(5)治疗原则

2.下颌智牙冠周炎

(1)概念及病因

(2)临床表现

(3)治疗

3.间隙感染

(1)概念

(2)眶下间隙感染

(3)咬肌间隙感染

(4)翼下颌间隙感染

(5)颞下间隙感染

(6)下颌下间隙感染

(7)颊间隙感染

(8)颞间隙感染

(9)咽旁间隙感染

(10)口底多间隙感染

4.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1)概念、病因与分类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原则

5.新生儿颌骨骨髓炎

(1)概念及病因

(2)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6.放射性颌骨骨坏死

(1)概念及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原则及预防

7.面部疖痈

(1)概念

(2)临床表现

(3)并发症

(4)治疗

8.面颈部淋巴结炎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

9.颌面部特异性感染

(1)颌面骨结核

(2)放线菌病

(3)梅毒

六、口腔颌面部创伤

1.概论

口腔颌面部创伤的特点

2.急救

(1)窒息

(2)出血

(3)休克

(4)颅脑损伤

(5)感染防治

(6)包扎运送

3.软组织创伤

(1)创伤类型

(2)临床表现

(3)处理原则

(4)各部位软组织创伤清创术特点

4.硬组织创伤

(1)牙槽突骨折

(2)颌骨骨折

(3)颧骨及颧弓骨折

(4)眼眶骨折

(5)骨折愈合过程

七、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

1.概论

(1)概念及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原则

(5)预防

2.软组织囊肿

(1)病因及分类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原则

3.颌骨囊肿

(1)病因及分类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原则

4.色素痣

(1)病因及分类

(2)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5.牙龈瘤

(1)分类及病因病理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原则

6.血管瘤与脉管畸形

(1)分类及命名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

7.成釉细胞瘤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原则

8.骨化纤维瘤

(1)临床表现

(2)诊断

(3)治疗原则

9.鳞状细胞癌

(1)舌癌

(2)牙龈癌

(3)颊癌

(4)口底癌

(5)唇癌

(6)中央性颌骨癌

(7)上颌窦癌

10.恶性黑色素瘤

(1)临床病理及预后

(2)诊断及治疗原则

11.肉瘤

(1)临床表现、分类及预后

(2)诊断及治疗原则

12.恶性淋巴瘤

(1)临床表现及分类

(2)诊断及治疗原则

八、唾液腺疾病

1.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1)病因及临床表现

(2)诊断及治疗

2.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1)病因、临床表现

(2)诊断及治疗原则

3.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1)病因、临床表现

(2)诊断及治疗原则

4.涎石病及下颌下腺炎

(1)病因、临床表现

(2)诊断及治疗原则

5.涎瘘

(1)病因及临床表现

(2)诊断及治疗原则

6.舍格伦综合征

(1)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及预后

(2)诊断及治疗原则

7.舌下腺囊肿

(1)病因、临床表现及预后

(2)诊断及治疗原则

8.黏液囊肿

(1)病因、临床表现及预后

(2)诊断及治疗原则

9.多形性腺瘤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原则

10.沃辛瘤(腺淋巴瘤)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原则

11.腺样囊性癌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原则

12.黏液表皮样癌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原则

九、颞下颌关节疾病

1.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1)概念、分类和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

2.颞下颌关节脱位

(1)概念、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原则

3.颞下颌关节强直

(1)概念、分类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原则

十、颌面部神经疾病

1.三叉神经痛

(1)概念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原则

2.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1)概念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原则

3.舌咽神经痛

(1)概念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原则

十一、先天性唇裂和腭裂

1.概述

胚胎发育与唇腭裂的形成、发病因素及流行病学

2.唇裂

(1)概述、分类及临床表现

(2)手术治疗原则

3.腭裂

(1)概述、分类及临床表现

(2)手术治疗原则及术后并发症

4.唇腭裂序列治疗

(1)概念

(2)治疗程序

十二、口腔颌面部影像学诊断

1.口腔颌面部X线投照技术

(1)口内片

(2)口外片

(3)唾液腺造影技术

2.正常X线影像

(1)牙

(2)牙周组织

(3)颌面骨解剖结构

(4)颞下颌关节

(5)唾液腺造影

3.典型病变X线影像

(1)牙病变

(2)牙周病

(3)颌骨骨髓炎

(4)颌面骨骨折

(5)颞下颌关节病变

(6)颌骨囊肿

(7)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8)颌骨良性肿瘤

(9)颌骨恶性肿瘤

(10)涎石病

(11)唾液腺炎

(12)舍格伦综合征

4.CT及MRI

(1)概念

(2)适应证

十三、牙颌面畸形

牙颌面畸形

(1)概论及临床分类

(2)治疗原则

十四、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

1.概论

(1)病因

(2)整复手术的技术特点

2.组织移植

(1)游离皮片移植

口腔医学外科学第7篇

【关键词】循证医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 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51-02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是遵循科学证据的临床医学[1]。它提倡将临床医师个人的临床实践和经验与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将最正确的诊断、最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最精确的预后估计服务于每位具体患者。临床实习是将理论知识联系实践或应用于实践的开始,对于医学生进入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循证医学和传统临床医学教育模式的比较

循证医学不同于传统医学。传统医学是以经验医学为主,即根据非实验性的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对疾病基础知识的理解来诊治病人。循证医学并非要取代临床技能、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医学专业知识,它只是强调任何医疗决策应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2]。 我国传统医疗模式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临床经验为指导制定医疗决策的。其运作过程是医生知识经验在临床的再现、验证和重复运用,实质上属于经验医学的范围。传统临床医学教育模式与这种医疗模式高度一致,突出教师、课堂、教材三中心,强调以传授知识、经验和技能为目的,以培养知识经验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其弊端主要是学生用大量时间积累知识,而没有创造性的实践;教师或上级医生在完成临床医学教育的过程中重在知识的灌输,并注重知识的完整性、连贯性;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传统临床实习阶段,实习医生看一看典型病例和阳性体征,能够验证理论和增加感性认识,再加上教师结合典型病例把课堂上讲过的内容重复一遍,实习医生可以对疾病有比较深刻的印象。这种机械、刻板、缺少领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限制了临床实践能力的发展,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循证医学的定义

David Sackett将循证医学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善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3]。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在医疗决策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意愿三者相结合。循证医学为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从临床医学教育角度看,循证医学既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又是在这种认识方式指导下为临床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的方法论,同时也是一种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不同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新的临床医学教育观。其实质是一个新式高效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学习的临床医学教育模式。

3.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习的重要性

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习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有较大影响。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步,是医学基础课与临床之间的桥梁,对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等临床思维能力能力尤为重要[4]。所谓临床思维能力是指把理论课所学的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于临床实践中,对具体临床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最后作出符合实际的判定能力。具备这种能力是一个临床医生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基本保证。而实习阶段正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实习过程就是临床实践的初始过程,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指导其临床实践,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会为进入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循证医学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践过程中大致可分为:(1)针对患者提出的临床上需要解决的痛苦,明确具体问题;(2)检索含有与临床资料相关的所有颌面外科学文献;(3)严格评价所收集证据的合理化和实用化;(4)根据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愿望要求相结合评价结果,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5)对治疗疗效进行长期追踪随诊并进行再评价。

4.何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中的诊断,治疗方案,处理及其预后中所遇到的问题,都可以用循证医学来解决。比如:关于放射性骨髓炎的诊疗。首先面对就诊原因,临床表现及其危害性等进行文献检索,查寻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相关的论文,同时也应重视其并发症(如颌骨病理性骨折,神经损伤,术后出血及感染等),应该慎重的按患者要求做合理的决定性治疗方案。在治疗后,应做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并行追踪观察。统计其放射性骨髓炎的患病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特别是病理性骨折的发生率,神经的损伤率及其此在处理后的恢复率。认真评估手术治疗的价值及意义,并为系统评价提供一定的资料。再如唇裂的手术修复治疗。手术目的: 是尽量恢复唇、鼻部的正常外形和功能。正常的唇、鼻部有如下特点:两侧鼻孔等圆等大,鼻尖及鼻小柱居中,鼻翼不塌陷,上唇两则高度相等、对称,红唇丰满、唇珠微突、唇红缘呈弓背形。患儿适应于手术的基本条件是:一般健康情况良好,无明显贫血,无上呼吸道感染,局部及周围组织无感染。目前具有争议的是手术时机,一般认为单侧唇裂在婴儿出生三个月左右手术为宜,双侧唇裂推迟到六个月。再次,手术方法也较多。现在,在循证医学中根据唇裂具体情况在取证分析后采用一种最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时机。其实,在面对错综复杂较困难的问题时往往可以在循证医学中寻找答案,众多临床医师把循证医学和口腔颌面外科紧密联系起来,一定会将口腔颌面外科推向一个新的台阶,新的领域。许多口腔疾病的临床症状较重变动较大,轻型患者一般很少就诊。一位合格的口腔医生对于任何病例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必须知道并了解不同治疗方案对病人好转的可能性,需要明确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医生选择治疗方法或做出治疗意见均可在所需的资料证据中获知。其实,实践循证医学在口腔外科临床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将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溶为一体,使我们临床医生常规地更新知识,提高临床医师对研究方法的理解并在使用资料时更加严格,同时也增加临床医生在做出决策时的自信心,同样也聚焦了所有临床医生的力量和去发展口腔颌面外科学。

5.提高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口腔颌面外科教师队伍建设。临床教师不但要在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层面上努力,更要在教学思想这个深层次的问题上下功夫,重视向学生传播先进的循证医学思想。临床教师要认识到,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医学发展的趋势[5]。要充分认识循证医学的本质、意义、价值,熟悉循证医学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和主要程序,掌握实践循证医学的各种知识、技巧,并改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不但要在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层面上努力,更要在教学思想这个深层次的问题上下功夫,重视向学生传播先进的循证医学思想。教师要认识到,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医学发展的趋势。要充分认识循证医学的本质、意义、价值,熟悉循证医学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和主要程序,掌握实践循证医学的各种知识、技巧,并改进临床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更新以下观念:①从传播临床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②让学生从死学转变为巧学;③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学;④从短期充电转变为终身教育;⑤变知识经验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创新开拓型人才培养目标。

总之,做为口腔外科从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这门学科,积极进行循证实践[6],不断善于寻找评价运用证据,以自己临床实践,为循证口腔颌面外科学提供最佳证据,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防治口腔疾病,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人类口腔健康。

参考文献

[1]Sackett DL. Evidence?鄄based medicine: 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 not [J]. Br Med J, 1996,312(12):1371

[2]Newman MG. Improved clinical decision?鄄making using the evidence?鄄based approach[J]. J Am Dent Assoc, 1998,129 Suppl:4S-8S

[3]McGivney GP. Evidence?鄄based dentistry article series [J]. J Prosthet Dent,2000,83 (1):11-12

[4]史宗道,石冰,陈娥等.在我国口腔医学领域应用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和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2001,1(2):102

[5]Wataha JC. Biocompatibility of dental casting alloys: a review [J]. J Prosthet Dent,2000,83(2):223-234

[6]Evidence?鄄based medicine methods and critical reading of the paper devoted to degenerative lumbar and sacral spinal stenosis. Zh Vopr Neirokhir Im N NH Burdenko.2012;76(4):64-8; discussion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