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时间:2022-08-03 04:58:10
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探析: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劲头,办学思路日益明确,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日趋多样化。高职教育呈现健康、和谐、快速发展。本专业也得以蓬勃发展。我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近三年招生人数逐年上升,2012年53人、2013年64人、2014年76人。但调查显示,本专业认同度仍然较低。为此,本文通过对以菏泽家政职业学院、滨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等12所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主要包括学生现状、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训基地、就业形势六个方面。分析本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1人才培养现状

1.1学生现状

(1)生源状况。

目前高职院校主要招收五年制大专以及三年制大专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五年制大专学生多数初中毕业,年龄小,基础知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差。三年制大专学生高中毕业,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基础知识较好,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但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动手能力较差,开始学习实践性较强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时有些吃力。

(2)专业认同。

专业认同影响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可程度。专业认可度高,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接受容易专业知识,有利于职业发展。专业认可度低,学生学习兴趣低,接受专业知识吃力,影响职业发展。本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普遍较低。部分学生想学习口腔医学专业,毕业后考取口腔医师资格证,从事口腔临床工作,但在填报志愿时把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等同于口腔医学专业。部分学生是专业调剂后学习的本专业。学生整体专业认同度低。专业认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择业意向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态度等,从长远角度来看,甚至影响着该专业的远期发展。

1.2师资状况

师资力量决定高校的教学质量。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起步较晚,任教老师专业多为口腔医学。导致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师资状况存在问题,包括年龄不合理,“双师教师”少,兼职教师配备不合理。

(1)年龄结构。

大部分学校是学科带头人年纪偏长,大多数老师均为青年教师,缺乏中坚教学力量,年龄结构不合理。

(2)“双师教师”。

95%专职教师既具备教师资格证又具备口腔修复工证书,但具备口腔技师的老师较少。专职教师本科阶段学习的是口腔医学专业,对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中工作模块不熟悉,需要长时间再学习、练习后才能熟练。96%专职教师不在义齿加工厂兼职,所以大部分教师修复体制作能力不能达到义齿加工厂的要求,影响实践课程的教学水平。

(3)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多数来自口腔临床,这部分教师授课时偏口腔临床知识较多,影响学生实践操作的学习。来自加工厂的口腔技师制作义齿精美,但部分老师学历较低,影响授课质量。

1.3课程设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口腔技工有较高的美学素养以及与医生、患者良好的沟通能力,以满足患者对美的追求。然而在课程设置环节,多数学校只注重技能的训练,开设了职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拓展技能模块、临床实践模块,忽略了美学知识的学习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不利于口腔技工职业生涯的发展。

1.4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是章节授课,讲授基础知识再到实训室练习。实际生产工序的内容涉及多本书,传统章节授课将实际生产工序割裂开来。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1.5实训基地

多数实训基地的建设不能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只是作为学生的技能操作练习场所不能与企业生产保持同步性。以至于学生在上学阶段不能了解真实的义齿操作流程,不利于学生对本专业了解,不能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

1.6就业环境

义齿加工厂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很大,然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后一年内、两年内离职率分别高达20%、10%。一方面由于而国家对本行业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规范的义齿加工企业进入市场,企业间不良竞争多。技术熟练的老员工多数是通过短期培训或通过“师传身授”的方式学习,文化程度低,技术上“传、帮、带”效果差。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初级员工待遇差,工作时间长,工作性质单一,发展空间小,再加上口腔技工人才流动性大,使得义齿加工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少,造成恶性循环。

2人才培养对策

2.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提高专业认同度

首先高考招生宣传工作要做好,要从源头抓起,切实做好高考招生工作,让学生明明白白入学。其次,大学阶段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了解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国外及国内发展前景及工作性质,让学生从内心喜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学生在学校阶段能认认真真学习,在工作岗位兢兢业业。

2.2培训再学习,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鉴于本专业专职教师所学专业基本是口腔医学,对义齿制作流程不熟悉,动手操作能力差。不能完成指导学生实践的任务,讲课流于纸上谈兵的尴尬境地。这将对学生学习以及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不利影响。教师入职后应接受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系统培训、再学习,到正规义齿加工厂学习义齿制作的各个流程,利用课余时间到加工厂挂职上班。每位老师既能在课堂出色完成授课任务又能在加工厂制作出精美义齿。学校应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使得每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老师都能接受系统培训,迅速适应教学岗位要求,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从老师的工作中能看出本专业的性质及特点,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

2.3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除了开设职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拓展技能模块、临床实践模块外,应加设人文模块,如美学基础课、基础雕塑课,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为以后制作出精美修复体打下基础。还应加设职业素养模块,如职业道德方面、言语交流技术方面。一方面本专业学生多为中专生、大专生,毕业年龄偏小,独生子女多,缺乏团队合作意识。而义齿制作是流水线工作,要求团队合作。另一方面,口腔技工与口腔医师交流沟通至关重要,否则影响义齿制作的质量,导致物力、人力浪费,还影响患者满意度。所以加强职业素养方面的培训对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非常重要。

2.4引进“工序化”教学模式

传统章节授课将实际生产工序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学习整个义齿制作流程。将实际生产工序引入到课程的教学中。在学习每个工序时,挑选与此工序相应的知识点学习,这样既节省时间、强化技能、增加学习兴趣,同时达到了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的一致。

2.5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

职业学校以校内师资技能为依托,以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为基础创办企业,按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式、方法来经营管理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不仅发挥了专业教师的特长,更为专业教师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场所。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重要的是提高了实践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学习专业的兴趣,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2.6政府主导,改善就业环境

国家应完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相关方向的资格认证制度、规范相关行业的准入管理制度,加强对义齿加工企业的管理,义齿加工企业应逐步探索、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待遇,为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改善企业留不住员工,员工频繁跳槽现状。工作性质稳定,员工安心工作,归属感强,利于职业发展。反过来员工工作稳定,企业生产稳定,提高口腔医院、口腔诊所对企业的信任度。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发展离不开高职院校的积极探索。行业、政府与学校合力更能改善人才培养的现状,促进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长远发展。

作者:黄春静 单位:菏泽家政职业学院

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探析:高职高专校企合作口腔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摘 要:在校企合作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学校在微观上应从教材和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实验室、课程设置和毕业考核改革着手,充分体现学校与企业的特色优势,锻炼学生的技能水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工作能力,缩短学生适应岗位的期限,使学校加强实验室的建设,提高老师的操作能力,优化学校的师资力量;政府要充分发挥其立法功能、政策导向功能和协调服务功能,将校企合作做实做强做大,培养合格口腔医学人才,真正做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共赢。

关键词:校企合作 口腔医学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是口腔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技能。校企合作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与企业接轨,学生将所学知识转换为企业实践知识,校企之间优势互补,尽快适应岗位需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有效性。可见,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实用型技能人才,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在校企合作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在微观上应从教材和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实验室、课程设置和毕业考核改革着手,政府在宏观上应发挥自身在校企合作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1 加强教材和实训基地建设

1.1 加强教材建设

现用口腔医学专业教材有时不能紧密联系专业岗位需求,部分教材中不必要的临床知识较多,缺少临床实践知识以及口腔医学新技术。因此,为了更好地凸显专业优势,贴近岗位要求,应根据职业需求和学生实际,在不脱离国家制定的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与企业专家学者共同编写更加适合本专业人员学习、能够突出自身技能的校本教材。

1.2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选择适宜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能培养高技能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要做到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学校应经过实地考察确定综合实力强、规模大的企业作为学校的实训基地,有机结合工学,这不仅能使学生学到前沿的口腔医学技术,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实训基地实践过程中,企业还能发现符合该企业需求的学生,还提高了毕业学生的就业率,达到校企互赢共赢的目的。同时,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完成,有利于夯学生在社会的落脚点,能够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

2 实验室、课程设置和毕业考核改革

2.1 实验室改革

(1)教师要结合教学进度,充分利用实验室开展分小组实验教学。实验室内要安装黑板、多媒体等教学设施,充分利用其中的其他教学设备,采用适宜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完成实验教学任务。(2)实验室与企业建设融合。企业与实验室设备的有机结合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学校应投入更多的资金加强实验室建设,使学校的实训室贴近企业,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2 课程设置改革

2.1.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适当分离

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缺乏实践能力,不能满足口腔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校企合作后可加剧这对矛盾体。要解决这个问题,可合理划分理论课堂教学时间和企业实训时间,校企分工合作,在学校由校内老师辅导,在企业由技师辅导,有分有合,共同协作,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

2.2.2 课程设置的适当调整

受到校企合作学习时间的限制,在校学习时间变短,这需要适当调整课程设置数量及其教学内容。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一定要合理定位专业学科,根据教育部专业教学计划及其学校和学生实际来完成课程改革任务。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所以要保留政治和文化课,革除或大幅度删减与专业培养培养目标联系不多的课程,合并口腔解剖学和口腔生理学为口腔解剖生理学并减少学时数量,加强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调整了学生理论教学时数,适当增加实践课时。

2.3 毕业考核的改革

按比例确定实验与理论分值的综合得分为传统的考核计分方式,每个科目之间单独执行。但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的阶段学习,不能进行过程评价。这种考核只在期末进行,学生往往突击学习,为了及格而学习。如果采用单纯的分阶段考核方式,会导致繁琐并且无法检测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可将毕业考核任务化的方式试用于学生考核当中,在学期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布置一项任务,到了期末再由学生交回,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3 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3.1 充分发挥立法功能

校企合作培养职业人才已被证明是最有效的培养模式。随着合作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大,能够切实推动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目前政府在推进校企合作时仅限于舆论宣传,缺乏法律、政策和制度的鼓励和保障,目前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职业教育规章和一些地方性法规规章,对校企合缺乏刚性的规范和要求,因此对学校和企业均没有太大的约束力。各地政府应在法律、政策建设上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尝试,逐步构建完整的政策规范体系。所以,政府应加快立法进程,以立法形式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激励、保障、约束等措施,从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组织协调和信息服务、监督管理等方面扶持、引导和规范校企合作。

3.2 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功能

校企合作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同时,还应遵循市场规律,促进校企合作的顺利健康有序发展。为了更好地解决两者之间的关系,除了依靠法律法规的硬性规定之外,还应该充分发挥政策尤其是针对学校和企业的经济政策的导向功能进行引导。政府应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在校企合作做出积极贡献的企业,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税收与政策优惠;建立校企合作专项基金扶持产学合作等。政府要是解决高职教育资金投入问题,利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资金的主导作用。地方政府要改变教育投入的理念,真正把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地方政府要建立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强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配套,用于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实训基地的建设。

3.3 充分发挥协调服务功能

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我国的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系,这是校企合作的基础所在。由于企业在所有制、运作模式、技术与经济实力、竞争能力方面呈现多元化,难以做到要求所有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注重经济和社会效益、长远和眼前利益、短期和持续发展相协调,所以必须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组织协调和强有力的工作才能实现。地方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教育协调机构,领导、统筹、协调职业教育工作;要建立和健全各级行业协会,充分利用政府中的高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教育人才;要制订职业教育的框架结构和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专业与课程标准;要与本地高职院校实行政校互动,在行业、企业和院校的合作教育中起沟通作用。

校企合作充分体现了学校与企业的特色优势,锻炼了学生的技能水平,改革考核方式有利于理论结合实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工作能力,且缩短了学生适应岗位的期限。校企合作将教学实训适当移至企业,这有利于学校加强实验室的建设,提高老师的操作能力,优化学校的师资力量;同时政府要充分发挥其立法功能、政策导向功能和协调服务功能,将校企合作做实做强做大,培养合格口腔医学人才,真正做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共赢。

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探析:陕西省基层口腔医学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人才培养方案对策研究

[摘 要] 根据学院面向地方、面向基层的办学层次和定位,调查陕西省基层口腔医学专业人才需求、专业现状、人才培养方案等问题,本文对调研情况加以分析, 提出我们对提高口腔医学专业教育质量、培养出符合地方需求口腔专门人才的设想和建议,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口腔医学 人才需求 人才培养方案 基层口腔

西安医学院是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医学院校的,其一直努力探寻医学本科教育与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的结合点,努力提高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目前已经形成了“立足陕西,面向基层、面向农村,以医学本科教育为主,建成为区域卫生事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较高的教学型医学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根据学校面向地方、面向基层的办学层次和定位,为了提高口腔医学专业教学质量,培养基层“用得上、留得住”的口腔专门人才,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参考依据,我系于2008年11月到2010年1月对陕西省陕北、关中、陕南等地区部分基层医院和社区口腔的口腔医学专业开展现状、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方案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情况加以分析,并提出我们的设想和建议。

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在陕西省陕北、关中、陕南地区分片区选取100所基层口腔诊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地区医院、县级医院35所、乡镇医院32所以及口腔社区门诊或口腔诊所34所。

2.调查内容

根据调查目的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专业开展现状、口腔人才需求情况等内容,涵盖岗位需求情况、人才培养能力需求及职业核心课程及技能需求等项目。

3.方法

(1)调查前,调查组成员明确统一要求,运用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数据材料真实可靠。(2) 问卷回收情况。各级医院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96份, 回收率 96%; 96 份问卷基本按要求填写,有效率100%。

调查结果

1.专业开展现状

在调查医院及机构中, 6所乡镇医院没有开设口腔科,部分乡镇医院配备有牙科综合治疗椅,但缺乏专业人员,为临床医学专业人员进修后从业,地区及县级医院口腔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基本为口腔专业人员从业。

在基层医院开设诊疗项目中,最常见的口腔内科诊疗项目是牙体充填、根管治疗、龈上洁治、干髓术;根面平整、牙龈翻瓣等牙周手术仅大型医院开展。口腔修复主要开展项目是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以及冠桥修复,隐形义齿、精密附着体、全瓷修复等项目也有一定涉及。口腔外科主要开展的诊疗项目为拔牙。口腔正畸需求广泛,但能规范开展的医疗机构不到30%。

2.口腔人才需求情况

(1)口腔医学人才岗位需求情况

约60%县级以上医院5年内均有口腔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需求,其中60%单位需要口腔全科,40%需要按口腔分科别招收人才;约76%乡镇医院均需口腔专业全科人才;68%左右口腔门诊均由于人才流动,需要口腔专业全科人才;80%的医疗机构均认为目前口腔医疗资源不能满足社区口腔医疗需求。

(2)岗位人才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的调查显示:在综合素质方面,认为应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占 89.3%,认为应具备团队精神的占64.3%,20%的单位认为还应具备一定的再学习能力; 在口腔医学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培养方面,认为应注重口腔专业理论知识的占77.08%,认为应加强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占93.75%。

讨 论

1.我省基层口腔医疗现状与人才培养定位

对基层口腔医疗现状调查的结果显示,我省口腔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在城市比较集中,基层的口腔医疗资源严重缺乏,部分乡镇没有开设口腔科,在乡镇医院及社区甚至还有临床医学专业从事口腔医疗,不能满足社区口腔需求。该结果与我们对社区居民口腔医疗认知-需求-满意度调查结果一致:居民对医疗现状不满原因主要是医疗资源有限,分布不均衡,资源不足所致的就诊不便。在开展的诊疗项目调查显示,基层主要开展口腔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及缺损的修复、拔牙等项目,且综合性相对较强。调查结果表明,我省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有较大需求,我校作为我省主要的地方医学院校,应立足基层需要,培养符合口腔医疗保健服务的发展要求的社区口腔全科人才。

2.口腔医学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1)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及对策:调查表明用人岗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仅需要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且应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结合基层人才知识、能力及素质的需求,在人才培养修订中,我校应本着“突出口腔,注重整体,加强人文,体现社区,强化实践”的原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进行模块化教学,建立课程体系,同时注重课程设置兼顾行业资格准入条件,与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相接轨。

①开设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有针对性的强化基础课程,精简学科大类临床课程,加重口腔专业课程比例。

②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实践课时比例;在实验课强化基础训练,倡导“教中学、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教学方法多样,如角色转换法、模拟病人法等,实现实验教学与临床实习的良好接轨,使学生校期间即可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和标准的操作手法,培养一定的沟通技巧,为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在实习后毕业前开展专业综合技能实训,以进一步缩短就业岗位适应期。

(2)职业核心课程及技能需求调查结果及对策:

对基层口腔医疗机构对职业核心课程和技能需求调查结果表明:龋病、牙髓炎等牙体疾病治疗、牙周病的基础治疗、牙槽外科、缺牙后的常见修复方法等在基层医院中应用广泛,应作为专业理论教学及实践技能教学的重点。口腔内科学适当地增大牙体疾病治疗及牙周基础治疗理论和实验学时,适当讲述牙周手术治疗及黏膜病;口腔修复学结合学科发展趋势,牙体缺损、固定修复、活动义齿的理论讲授保持现状,增加临床技能操作学时,夯实活动义齿制作实践操作,简要介绍各种修复新技术;口腔外科学重点讲授牙槽外科,其余部分一般讲授应当适当压缩;口腔正畸学和预防保健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模式的改变,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应加强教育,适当增加学时。

总而言之,在基层口腔人才培养上,我校应结合办学定位,密切联系社区、基层口腔医疗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口腔全科人才。

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口腔医学系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