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茶叶商业模式(合集7篇)

时间:2023-09-10 14:40:22
茶叶商业模式

茶叶商业模式第1篇

关键词:茶叶产业;商业模式;饮茶

中图分类号:F3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一、我国茶叶产业发展历程分析

(一)茶叶发展的三次浪潮。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的三次浪潮,主要分为下面三个阶段。第一就是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经历过生产浪潮,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表现为茶园面积以及茶叶产量的大幅度增长;第二次是八十年代的流通浪潮,发生在茶叶加工领域,数十万家茶叶厂商发起茶叶大战;第三次为消费浪潮,进入九十年代,我国茶叶市场开始显露出疲惫,以茶楼的兴起为标志,品牌茶叶迅速增加。

(二)茶叶行业发展遭受的三次冲击。我国茶叶市场发展经历过三次冲击。第一次发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冲击原因为改革开放后咖啡的大量进口与本土咖啡生产的崛起,导致茶叶销量受到冲击;第二次为九十年代初期饮料市场的兴起,可乐、啤酒等新型饮料的热卖导致茶叶销量有所下滑;第三次为瓶装矿泉水的兴起。在经过数次冲击之后的中国茶叶产业,依然迸发出活力。每一次冲击,都是对茶叶市场的调整。

二、茶叶产业的商业模式和利弊分析

(一)自主建立零售终端。第一种就是茶叶厂商自己建立零售终端来打造品牌。这方面较为成功的茶叶品牌有天福茗茶以及元长厚等茶叶品牌。经过数年发展,他们都已经拥有上百家零售店。并且都已经扩展成产业链条,在多个茶叶产区建立生产基地以及实验种植基地。第一种商业模式的优势在于,品牌厂商可以自主决定零售终端的分布,其较高的传播度可以形成更具个性化的传播网络。自己主导建立零售终端,可以灵活地选择更多具有高消费能力的城市铺设店面。但是其劣势也较为明显:在由于店面零碎所以很难进行统一管理和经营。

(二)与商场合作铺设零售渠道。第二种就是通过在城市商业区的商场建立品牌专卖店来自主经营品牌。例如安徽铁观音集团就与某商场建立合作关系,迅速在全国铺开销售渠道。第二种商业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快速的借助商场知名度来打响品牌,而商场的高知名度和消费者对商场的信赖度,都有助于提升茶叶品牌价值。并且茶叶品牌可以参与到商场的周年庆活动以及节假日活动,用折扣与优惠来提升销量。但是因为种类较为单一所以很难应对消费者的多重需求。并且与商场合作后,在租金与节日活动上都受制于人。

(三)大卖场零售模式。第三种就是参照国际企业的发展模式,主打速冲茶饮市场,以大卖场销售为主,主打中低端消费市场。例如云南龙润,就是我国较早开发袋装茶饮产品的企业。这种模式显然受到了国际企业,如立顿发展模式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城市化的逐步进行,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让都市白领、学生等更倾向于袋装茶饮。我国之所以在短时间内涌现出诸多厂家开始生产速冲袋装茶饮,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第一是因为卫生方便并且种类繁多,更加适合喜欢购买多种茶饮的现代年轻消费者。在传统茶饮购买方式上,喜欢某种茶叶就需要购买半斤、一斤装,但是在出现速冲茶饮后,可以按照小包装购买,一次购买数十种。第二是更加适合现代企业品牌运作。第三是袋装茶叶适合西方消费者使用习惯,更加有利于出口贸易。但是袋装茶饮也存在许多发展弊端:第一是因为尽管袋装茶叶适应了都市生活节奏较快的白领和学生群体,但是仍然不受中年消费者欢迎。在铺货城市上可以看出,袋装茶叶的销售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中小城市销量较低。第二是因为部分品牌将劣质茶叶、低档茶叶来制作袋装茶饮,所以部分消费者已经形成袋装茶饮质量较低的观念。第三是国产袋装茶饮在商业包装与制作技术上较为粗糙,导致消费者很难对此产生认同感。我们可以从国际著名速冲饮品品牌立顿的中国本土化发展中看出袋装茶叶品牌发展的困境。联合利华旗下的立顿是速冲饮品的一线国际品牌,但是在中国茶叶市场的发展却不是一帆风顺。立顿的主要销售渠道是大卖场,但是中国人却更喜欢散装茶叶,并且茶叶店都提供免费品尝服务,所以立顿茶饮很难满足对茶叶更为挑剔的中国消费者。除此之外,立顿的品牌定位是年轻化,在与京华合作后,京华消费群体年纪较大所以很难对年轻化品牌包装的立顿产生消费认同。尽管联合利华对京华茶叶进行了重新包装与品牌设计,投资数千万元进行生产线的更新,但是年销售额只有几百万元。所以立顿不得不关闭北京生产厂,到租金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福建寻找厂商,同时减少宣传,逐步向袋装茶饮转型,力图占据年轻市场。

三、产业茶叶的发展趋势预测

(一)创新观念和产品形式。首先就是茶叶产业发展观念以及产品形式的不断创新。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更具消费能力的一线城市消费者对于袋装茶饮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需求,同时在品牌上,这些更为年轻的消费群体显然更倾向于商业化包装更完善的茶叶品牌。所以,我国本土茶叶厂商应该不断开发副品牌和子品牌,在兼顾传统茶叶市场的同时,用于开拓新的消费群体。例如普洱茶,因为价格较贵所以对收入较低的年轻人难以产生吸引力。这就需要开发价格更为低廉的袋装普洱茶饮,满足大众化需求。其次是营销模式和品牌推广上的创新。中国虽是产茶大国,强势茶品牌却一直寥寥无几,关键就在于茶企业的市场运作手段和品牌运作能力不强。英国的立顿不产一片茶,为什么立顿的袋泡茶却能够垄断国内市场?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抓住了市场的空隙和善于运用品牌优势。

茶叶商业模式第2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环境;中小茶叶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内涵分析

当前电商模式是整个时展的趋势和方向,但是在电商模式应用过程中,无论其实施理念,还是其应用模式都较不成熟,因此对茶叶企业来说,尤其是中小茶叶企业来说,有着相应的难度和要求,在互联网技术成熟发展的今天,电商模式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要素,无论是具体的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应用,还是消费者自身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的变化,都是当前电商模式应用推广的主要背景。

1电子商务模式的具体内涵分析

电子商务是基于信息技术成熟应用和互联网技术系统发展下的营销模式改革,电子商务模式的成熟应用,其体现的是互联网技术与消费理念之间的趋同化融合,在电子商务模式中,消费者选购产品的内容更加多元,而且选购过程也更加便捷,同时消费者成本和企业营销成本,也进一步降低。所以,电商模式的成熟应用为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创新与突破的动力。随着人们消费习惯更加成熟,如今电商模式在整个婴儿产品营销过程中的比例日益增加,其对消费者的具体应用需求也实现了进一步融合,比如其经营理念更为成熟,消费者可以完全通过自身的判断,结合客户的评价模式,选择满足自身需要的产品。所以,通过对电商模式的具体交易状况,可以看到,电商模式在整个产品效果中的比重日益加大。通过使用互联网电商模式,对于消费者来说,其不仅是产品价格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其选购产品时,不再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对于多数中小型茶叶企业来说,使用电商模式,其整体营销压力进一步降低,无论是其具体的运行成本,还是其分销渠道建设的力度,都可以稍微减弱。因此,无论是消费者的具体需求,还是整个企业运行的客观需要,互联网电商模式都是实现其有效应用的基础,也是两者都不能忽视的重要要素。而对于当前整个社会的消费主体来说,多数中青年更喜欢选择电商模式来选购自身的产品,对于茶叶企业来说,我国多数茶叶企业当前正处于从传统经营模式中,处于转变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经营效果,就必须结合电商模式的具体内涵和客观要求,通过系统化融入价值需要,构建合理完善的发展模式。但是客观的来说,我国电商茶叶企业,无论自身经营实力,还是经营理念都较为匮乏,相对于其他大型茶叶企业来说,不少中小型茶叶企业,未能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所以,不管其成熟度,还是其经营效果,都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电子商务环境日益成熟的今天,中小型茶叶企业想要实现理想的经营效果,就必须结合时代特点,优化经营管理模式,构建适合整个企业发展的中小型茶叶企业的具体理念。

2当前中小茶叶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在我国传统的茶叶营销过程中,依赖的都是渠道加盟店的营销模式。对于大型茶叶企业来说,其具备完善的营销渠道,而对中小企业来说,其茶叶产品的营销难度压力就较大。因此,随着互联网电商模式的应用日益成熟,中小型茶叶企业如果能够借助这一网络媒介,便能够实现自身产品的有效营销,但是对于整个中小型茶叶企业来说,在使用电商模式时,其存在一定的难度,首先其整体运行理念构建上,存在一定差别,对于互联网电商模式来说,其要求茶叶企业在使用这一模式时,必须注重产品经销、产品客服和产品贸易等多个体系内容,而中小型茶叶企业,由于其自身经营实力较为有限,加上其经营实力和经营经验不足,因此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其很难对茶叶营销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察觉。对于互联网电商模式运行来说,其最重要的就是要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服务运输模式,而完善的物流运输,是实现整个电商模式运行的基础,也是其最重要的一环。但是从当前整个物流状况来看,多数中小茶叶企业也缺乏应有的法律意识和对产品品牌的保护理念,所以整个茶叶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丢失、破损等现象,从而影响了其市场口碑和成熟消费者的满意度。最后,在茶叶企业电商模式运营模式构建过程中,经常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多数茶叶企业缺乏选择合适平台的经验。通过对当前茶叶营销电商模式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京东商城、淘宝和天猫都是可以都是当前最适合消费者选择的营销模式,而对于茶叶企业来说,如何选择合适的平台,是企业经营实力和产品销量要求相一致的。选择的合适平台,就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探究。

3电子商务环境下对中小茶叶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构建的具体要求

事实上,茶叶产品的电子商务模式,其在于对环节上的优化和简化,所以说,经营管理模式就是实现这一过程的重要突破点和创新点。对于中小茶叶企业来说,使用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是其最重要的创新营销模式和营销理念,从而实现理想的经营效果。在运行过程中,要合理应用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茶叶产品的特点内涵及具体的参数状况以及相应信息,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在相关网页上进行传输,从而使得消费者更为便捷地了解该产品的具体特点和内涵。使用电商模式,是消费者和中小型茶叶企业之间的双赢过程。所以,合理探究经营管理模式的内涵和要求就极为必要。在中小型茶叶企业电商运行模式过程中,其能够有效降低自身渠道建设的压力和难度,同时也使得整个产品销售活动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当然很少人认识到,在这一过程中,茶叶企业需要直接面对消费者和市场,因此其必须及时快速的了解整个茶叶市场的选择的具体需求和消费动态,只有系统化了解整个市场的特点,才能够实现电商模式与茶叶企业经营的合理融合。对于中小型茶叶企业来说,其想要真正用好电商模式,就必须认识到电商模式的运行,不仅仅是该企业营销模式的变化,更是整个企业运营理念的创新与完善,因此,选择茶叶企业要将自身发展与模式运行结构相结合,通过将消费者的具体要求和整个时展的具体趋势相融合,从而构建满足茶叶企业发展运行的具体模式。

4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茶叶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

通过不断优化该模式内容,从而实现整个茶叶企业经营的最佳效果,而想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构建完善的中小型茶叶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就需要充分做到:首先,中小型茶叶企业要具备产品品牌意识,确保自身产品的独立性和品牌化意识,在进行产品品牌注册过程中,必须将自身企业经营理念和茶叶产品的特点与品牌的设计相结合,通过打造属于自身的独立品牌,才能够在整个互联网时代,使得消费者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和选择该产品。当然,在品牌化建设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丰富品牌内涵,还要注重对自身品牌的益维护。在电商模式中,品牌是企业运行的核心,也是产品的象征。其次,茶叶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经营状况和产品特点,通过了解市场的具体需求,不断优化和调整茶叶产品的生产理念,在茶叶企业电商模式运行过程中,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生产过程较为迅速,对市场的反应也较为便捷,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厂家要直接面对市场及消费者,在构建该模式运行过程中,必须注重对自身能力的有效评估,不能使得其超过自身运行能力,从而限制了发展质量,在互联网电商时代,其要求茶叶企业具备良好的反应速度,所以,中小型茶叶企业必须注重构建快速反应的运行机制。此外,茶叶企业在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营模式时,需要对自身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消费群体进行有效了解,结合具体的市场调研状况,从而打造和包装满足自身产品营销的具体模式和理念,当前在整个电商模式运行过程中,不同的企业要结合适合自身的产品特点,选择合适的电商平台,或者结合自身状况,构建属于自身独立的门户网站。中小型茶叶企业要通过互相抱团,从而构建具有经营实力的运行平台。最后,在中小型茶叶企业运行模式中,其不能使用单一或者固定不变的模式来运行,其需要在结合中小型茶叶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市场定位,以及具体发展状况来不断调整企业的运行模式,通过认知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实现自身产品的经营效果。在电商运行模式过程中,要注重对自身内部的运行模式建设,还要注重选择与企业自身相关联的各个元素,进行充分有效的融入。比如适合中小型茶叶企业产品的运输机制,客户服务机制等等,通过融入市场化元素,提升电商模式运行的效果与质量,在坚持以消费者和客户为导向的运行过程中,实现整体最佳效果。

5结语

总的来说,当前我国茶叶企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中小型茶叶企业的经营实力还是其发展趋势,都必须与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相融合,可以说,电商模式是实现其转型发展的核心,对于中小型茶叶企业来说,想要应用好电商模式,就必须探究适合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对于中小型茶叶企业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来说,其想要实现理想效果,就必须从根本上对于这一模式的内涵进行准确认知。

参考文献

[1]王永贵.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中国茶叶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13(1):122-125.

[2]黄清河.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ERP的模式与应用研究[J].当代财经,2014(13):141-143.

[3]郑焕强.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竞争力的研究[J];财会学习,2015(3):163-165.

[4]师芙琴.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营销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17):71-74.

茶叶商业模式第3篇

关键词:茶叶企业电子商务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茶叶企业电子商务人才需要打破传统的培养教育模式,将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相结合,为培养出具有综合实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保障。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在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中仍旧存在较多的问题,这对于茶叶企业电子商务人才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也影响茶叶企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常规规划。

1茶叶企业电子商务创新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及目标

1.1茶叶企业电子商务创新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

在我国茶叶企业电子商务创新教育人才培养目前的现状来看,对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没有准确的定位,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忽视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6】-【7】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联系不大,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结构比例不合理,教学内容没有经过专业得优化,与实践课堂不能有效的融合,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尤其以茶叶企业电子商务教学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基础相对薄弱,缺少专业性的创新教育教师,教学方法落后,缺乏丰富的创新经验,教师团队整体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1.2茶叶企业电子商务创新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培养茶叶企业电子商务创新教育人才的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深入教学的改革,优化课程内容,用以确认茶叶企业电子商务的培养标准。首先提高茶叶企业电子商务的知识标准,茶叶企业电子商务的学生必须具备并掌握类的专业基础知识,认真遵守的基本规则及法律法规制度。其次提高茶叶企业电子商务的能力标准,树立以能力为本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挖掘学生的专业技能,强化茶叶企业电子商务的实际操作的技能,形成专业能力教育和职业资格认定两大体系,以增强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与竞争发展能力。最后提高茶叶企业电子商务的素质标准,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茶叶企业电子商务的职业技能素养及专业素养。紧紧围绕以技术能力和人际技能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专业素质教育内涵,树立以诚为本的职业人格,使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2茶叶企业电子商务培养创新教育人才模式存在的问题

2.1茶叶企业电子商务课程没有创新能力

虽然目前茶叶企业电子商务已经进行了一部分的教学改革,对教学内容按照实际的岗位重新设计了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对工作的工作岗位有了直接的认识。但是学生在理论讲解和课程实践过程中,对工作的每个环节如何操作,仍旧还是以教师为主导,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碰到有难度的问题总是依赖于教师或其他已完成任务的学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懒散的状态。正因如此,学生在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方面得不到普遍的锻炼和提高。并且学生在毕业之后面对社会各种形态的工作岗位,由于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方面的缺失,无法迅速而定适应其工作岗位,而且也无法体现的管理职能。

2.2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全面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要的就是要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学生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发展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而应在着重培养学生技术水平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结合实际来看,往往是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的学生能够提高综合素养的一般都是依赖于学校社团学生会这些部门举办的活动,但是有大部门学生是不在这个范围之内的,从而导致这部分学生在中综合素质能力得不到提高,由于创新能力是处在茶叶企业电子商务知识和综合能力二者之上的,因此必须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3校企之间没有深层次的合作

存在的目标就是培养技术型的专业人才,学生根据在学校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直接上岗操作,面对企业的不足和疑难问题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因此学校和企业之间实现深度的合作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当下企业的专家到学校进行演讲工作,学生去到企业学习的时间较短,学校和企业之间从根本上没有达到较深层次的合作。茶叶企业电子商务的学生只有加入到真实的实践过程中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了解到企业单位财务的具体情况,熟悉企业核算的方法。对企业的生产步骤等一系列有个明确的了解,并在后续达到精通的程度。学校和企业之间如果没有实现深度合作,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学生也就不会从根本上了解到企业中财务工作的具体内容,从而也无法提出解决的办法和策略。

2.4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

要想培养茶叶企业电子商务创新教育人才模式首要的就要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虽然有一大部分教师已经取得了双师的资格,但是在创新教育方面仍旧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教师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够密切,教师的工作经验相对较少。此外要想提高创新能力离不开实践活动,尽管大部分已经配备了相关的实训室,但仍旧由于这些软硬件资源的利用主要还是进行模拟和仿真训练,从而得不到有效的运用。

3茶叶企业电子商务培养创新教育人才模式的策略

3.1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教师要提高专业的素养,将其理念落实到课程教学中;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师应当结合职业道德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提高学生对茶叶企业电子商务的深入学习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由于其特殊性,在一进入茶叶企业电子商务时,就要努力提升到企业的学习模式,学校不断向学生提供企业模式的学习实践资料,让刚刚步入茶叶企业电子商务的学生从最开始就提前进入到实践的过程中,从而深层次的了解到茶叶企业电子商务一系列的工作流程等等。除此之外加强学生对茶叶企业电子商务业务能力的思考,同时也应作为课堂的重点进行讲解。教师在完成每学期的教学任务后,为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能够使学生及时的运用到实践中,进行实践训练,学生只有具备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有发展能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的工作经验和思考能力。

3.2强化茶叶企业电子商务教师队伍的建设

培养人才模式离不开专业的教师队伍,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水平高的茶叶企业电子商务教师队伍才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保障,从而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教师仅仅具备任职资格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只有具备双师型教育能力才是目前对于教师的培养目标。但是由于的教师整体缺乏学校与企业联合的经验,外来的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因此建立优秀的师资队伍团队,必须以培养专业教师为主,首先相对学校来说,定期为专业教师提供到企业实践的机会,招聘一些有经验的职业人员,对于外聘的人员首先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最好能够与其达到长远的合作。其次是相对专业教师本身来说,取得了资格证书仅仅只是一部分,在中更应注重实践,积累实践的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引导作用,应当依据教学验来判断,要让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点的学习,绝不让他们产生应付或依赖的思想,从而运用到教学工作中。与茶叶企业电子商务的教师多进行交流和沟通,也可获取一些间接的经验,及时专注的改革动态及更新的知识,从理论与实践上真正具备双师资格。

3.3培养校企深度合作的创新能力

培养校企深度合作的创新能力,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首先要实现深度的校企合作,企业为的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工作的办公环境,能够为企业提供专业性的服务水平以及为企业提供人才的需求。根据茶叶企业电子商务的特点,做好校企合作,由于企业对茶叶企业电子商务社会实践经验要求非常的高,并且企业中岗位比较少,这份工作对企业隐私的特殊性,导致在企业大规模实行培训是不可行的。所以学校在为学生选择企业时,切不可盲目,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事务所或者服务的培训机构,从而才能实现大批量的茶叶企业电子商务学生同时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中进行课程实践。

3.4资源有力保障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基础

资源有力保障包括两方面,首先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要对的新政策规章制度要深入研究,不断进行方面的知识扩展,在提高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实现双师型教学,使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上有所深化。教师应当提高教材编写与研究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在研究与设计过程中始终重视与落实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是指实践训练基地基地的建立,学校应该怎样建立更加真实的实践训练基地,将理论知识的学习成果与实践训练课程深度合作的企业中进行实施,实现学生都可以进行实践的训练,只有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一步一步的提高才能有助于企业的实务操作。这就要在学生在校期间对企业岗位进行有效的锻炼。除此之外建立完全真实的财务部门处理流程实训实验室,实验室的建立可以模仿一家或几家典型的工业企业财务部门,以上实现实践经验的资料来源可以通过具体的学校与其合作的企业中获得。

茶叶商业模式第4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环境;茶叶;物流运输策略;预防措施

引言

在互联网技术应用日益成熟的今天,电商模式已经发展成为任何产业营销过程中不可缺失的内容。随着当前人们对健康养身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如今饮茶已经发展成为多数人的共同选择,而消费者主体中,中青年消费者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消费主体,该消费群体的主要消费习惯就是电商模式。因此对于茶叶企业来说,想要获取相应经营份额和市场,就必须充分注重将电商经营模式融入到自身经营发展过程中。对于电商经营来说,其交易和付款环节可以在网上实施,但是产品配给则需要通过线下物流运输来实现。因此优化茶叶物流运输策略直接关系到茶叶电商模式的运行和发展。

1当前电子商务环境下茶叶企业贸易状况分析

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应用下的产品营销模式变革,其成熟应用,既体现了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发展,同时也使得整个消费活动更加便捷,方便,而消费者选购产品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产品营销成本也进一步降低,因此电商模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创新和突破。在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日益成熟的今天,电商模式在产品营销中的比重日益增加。而对于企业产品交易活动来说,通过使用互联网媒介,从而将产品的内涵和特征直接展现给消费者,消费者则通过互相对比,以及对产品图片文字内容的具体展示,从而实现产品销售。通过使用电商模式,对于消费者来说,其购买过程更加简单,而产品的价格也更加低廉,当然整个产品购买过程中,也不需要考虑时间、地点场合因素等等。当然使用电商选购的茶叶产品也更加丰富。而对于企业来说,其使用电商模式,则有效降低了分销渠道压力,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销售运营成本,而企业直接面对市场、面对客户的消费模式,更使得企业便于直接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感受。随着互联网应用进一步成熟,如今互联网营销已经成为主要的消费模式和生活内容,任何企业、消费者都不能予以忽略的重要元素。我国是茶叶大国,从唐朝开始饮茶就已经发展成为社会大众重要的消费习惯之一。一直以来,我国茶叶营销模式都基本使用的是生产商加营销商“门店式”经营模式,而我国茶叶企业的经营规模都不大,属于中小型传统企业。但是随着互联网电商模式应用日益成熟,茶叶企业的传统经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探索适合茶叶企业经营的电商模式极为必要。对于茶叶企业贸易经营来说,需要借助互联网这一媒介,助力茶叶企业运营。目前茶叶企业电商贸易经营过程中,主要依赖的销售渠道是天猫、淘宝和京东等电商途径,各茶叶企业通过缴纳一定费用,从而向消费者展现自身产品。而消费者则通过查看各个茶叶的具体产品展示,从而选购茶叶。从茶叶选购、到费用支付都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而茶叶产品的具体配给则主要依赖线下物流运输来实现。而当前电商模式中,很多消费者选购产品时,都会借鉴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因此良好的客户服务直接关系到茶叶企业的影响力和市场形象,所以对茶叶企业来看,必须针对自身运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合理的解决对策和思路。

2电商模式下茶叶物流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整个电商模式运行过程中,互联网解决了产品营销和货币支付的问题,但是实现整个交易活动的关键在于茶叶产品的运输。当消费者根据电商产品展示,选择并下单后,就需要物流公司上门揽件,并且通过分货,根据客户的目的地,从而选择各种合适的运输方式进行货物配送。因此,物流运输是实现电商运行的关键。可以说,物流运输虽然是后端,但却是实现整个产品营销过程顺利实施的前提。而在产品物流运输过程中,高效、快速、低成本是其主要考虑因素。对于茶叶物流运输来说,其有着自身特殊性。作为特殊性商品,茶叶物流运输往往会集中在茶叶产地。尽管现阶段人们对饮茶需求不断增加,但是茶叶生产效率实现了极大革新。如今茶叶产品市场已经从以往的买方市场转化为供方市场,消费者对整个茶叶市场有着重要影响。加上互联网电商模式中,客户可以将自身感受评论在茶叶产品下方,而这一评论会对消费者选购产品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如果茶叶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包装上的破损,甚至是产品的破损都会对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产生重要认识。但是现阶段,无论是茶叶销售企业,还是物流运输企业,均缺乏对茶叶产品运输质量的有效把控,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茶叶产品破损,影响了整个电商活动的有效开展。此外,茶叶物流运输过程中,由于其对商家和物流运输等相关环节的权责界定不够清晰和明确,以至于存在各方认知上的差异。对于茶叶企业来说,其认为物流公司收取了寄件费用,因此需要承担快件的完整性,但是在物流公司看来,其只是承担了快递物流费用,而费用本身和货物是否容易破碎并没有太大关系。在其看来,快件如果出现破损现象,应该属于额外附带责任。最后,客观上看,整个快递物流层级又较多,而每一个过程中都很难实现有效监督,一旦出现快件破损,则很难对问题的根源进行追溯。当然茶叶企业对产品包装缺乏必要的重视意识,加上物流企业内部运输机制不完善,也是造成快件物流运输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3茶叶物流运输的价值作用认知

如今,随着电商模式运行进一步顺畅,加上其产品覆盖面更全,购物更加便捷,因此很多消费者在选购茶叶产品时,已经不在实体店中购买,而是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选购商品。所以,产品物流运输已经发展成为整个电商模式运营顺利实施的关键。对于茶叶产品交易来说,其本身就容易破损,所以物流运输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产品运输。对于茶叶电商营销来说,只有顺利实现茶叶产品的完整配送,才算完成了产品营销。因此,可以说茶叶物流运输关系到茶叶企业电商模式的实施,关系到茶叶企业自身的品牌形象。物流是实现产品从卖家到买家的流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的程序又较为复杂。比如揽件、分件、存储、运输和配送等。而物流运输实质就是实现货物从产品到商品的过程。在电商时代,选购产品、展示产品、支付货款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解决,但是只有货物配给需要有物流运输。随着电商运行不断成熟,人们对物流配送的速度和效率以及质量有着极高要求,其直接关系到商品交易。所以,当出现物流运输问题时,就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和印象。因此,提升物流运输速度和品质也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感受和影响。所以,完善开展物流运输活动直接影响茶叶企业对电商模式的融入。

4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茶叶物流运输策略分析

随着电子商务模式运营日益成熟,加上消费者互联网购物习惯进一步形成,如今茶叶企业想要发展就必须充分注重对该模式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仔细把控。客观的讲,以往茶叶企业普遍缺乏对物流运输价值和重要性的应有认识,因此整个电商推行效果并不理想。结合电商进一步发展这一势头,茶叶企业必须立足自身产品特点,完善物流运输品质,助力茶叶企业电商模式融入发展。

4.1提升物流运输工作的重要性认知,深化细节把控

无论是茶叶企业,还是物流运输企业都必须充分认识到茶叶物流运输对茶叶企业经营的作用和价值,尤其是随着电商经济发展进一步成熟,各电商模式中的各个环节都必须重视茶叶的物流运输,通过深层次把握具体细节,尤其是要树立客户导向意识,从而完善开展物流运输工作。事实上,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茶叶企业,都需要认识到物流运输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认可度,而双方权益都是互相关联的。当消费者收到相关产品后,产品、物流运输都会成为消费者评价的重要内容。

4.2茶叶企业要优化内部追责、外部协定机制,确保运输安全

尽管茶叶企业和物流企业都具有产品完整运输的职责,但是从本质上看茶叶企业仍然具有主要责任,因此茶叶企业要做好物流运输策略的制定工作。首先对与茶叶企业自身,必须完善内部责任追求机制,强化程序管控。通过对茶叶物流运输过程中出现破损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问题主要出现在以下环节:出库、接单和转运环节以及派送环节。因此茶叶企业要在出库过程中对出库人进行有效监督,提升其服务意识,当出现问题时,需要第一时间予以解决,而针对其他茶叶企业无法监控的环节,要与物流运输企业进行约定。当然,还要对参与到产品物流运输的员工进行全面有效培训,一旦发生问题,必须坚持查找问题根源。对于物流运输企业来说,不仅要构建高效、低损耗的运输机制,同时必须做好对自身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着重降低运输风险。同时还要合理安排运输方式,针对易碎物品要提前做好准备,尽可能降低损失。

5结语

随着互联网电商模式发展日益成熟,完善解决电商环境下茶叶物流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极为必要。当前消费者饮茶需求进一步释放,茶叶市场正在面临重要的崛起机遇。而对于茶叶企业来说,想要有效把握此次转型契机,推动茶叶企业转型发展,就必须充分融入、结合互联网电商模式,通过着重完善物流运输策略,提升客户的认可度,从而帮助茶叶企业应用好电子商务模式。当然,完善物流运输,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任声策.电子商务环境下茶叶物流配送[J].科技信息.2013(5):229-231.

[2]邢晶荣.电子商务环境下专业物流企业发展策略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2014(4):241-246.

[3]吴庆菊.电子商务环境下茶叶物流配送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2014(17):64-66.

[4]郭伟奇.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茶叶贸易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6(5):72-74.

茶叶商业模式第5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环境;中小茶叶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内涵分析

当前电商模式是整个时展的趋势和方向,但是在电商模式应用过程中,无论其实施理念,还是其应用模式都较不成熟,因此对茶叶企业来说,尤其是中小茶叶企业来说,有着相应的难度和要求,在互联网技术成熟发展的今天,电商模式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要素,无论是具体的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应用,还是消费者自身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的变化,都是当前电商模式应用推广的主要背景。

1电子商务模式的具体内涵分析

电子商务是基于信息技术成熟应用和互联网技术系统发展下的营销模式改革,电子商务模式的成熟应用,其体现的是互联网技术与消费理念之间的趋同化融合,在电子商务模式中,消费者选购产品的内容更加多元,而且选购过程也更加便捷,同时消费者成本和企业营销成本,也进一步降低。所以,电商模式的成熟应用为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创新与突破的动力。随着人们消费习惯更加成熟,如今电商模式在整个婴儿产品营销过程中的比例日益增加,其对消费者的具体应用需求也实现了进一步融合,比如其经营理念更为成熟,消费者可以完全通过自身的判断,结合客户的评价模式,选择满足自身需要的产品。所以,通过对电商模式的具体交易状况,可以看到,电商模式在整个产品效果中的比重日益加大。通过使用互联网电商模式,对于消费者来说,其不仅是产品价格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其选购产品时,不再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对于多数中小型茶叶企业来说,使用电商模式,其整体营销压力进一步降低,无论是其具体的运行成本,还是其分销渠道建设的力度,都可以稍微减弱。因此,无论是消费者的具体需求,还是整个企业运行的客观需要,互联网电商模式都是实现其有效应用的基础,也是两者都不能忽视的重要要素。而对于当前整个社会的消费主体来说,多数中青年更喜欢选择电商模式来选购自身的产品,对于茶叶企业来说,我国多数茶叶企业当前正处于从传统经营模式中,处于转变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经营效果,就必须结合电商模式的具体内涵和客观要求,通过系统化融入价值需要,构建合理完善的发展模式。但是客观的来说,我国电商茶叶企业,无论自身经营实力,还是经营理念都较为匮乏,相对于其他大型茶叶企业来说,不少中小型茶叶企业,未能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所以,不管其成熟度,还是其经营效果,都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电子商务环境日益成熟的今天,中小型茶叶企业想要实现理想的经营效果,就必须结合时代特点,优化经营管理模式,构建适合整个企业发展的中小型茶叶企业的具体理念。

2当前中小茶叶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在我国传统的茶叶营销过程中,依赖的都是渠道加盟店的营销模式。对于大型茶叶企业来说,其具备完善的营销渠道,而对中小企业来说,其茶叶产品的营销难度压力就较大。因此,随着互联网电商模式的应用日益成熟,中小型茶叶企业如果能够借助这一网络媒介,便能够实现自身产品的有效营销,但是对于整个中小型茶叶企业来说,在使用电商模式时,其存在一定的难度,首先其整体运行理念构建上,存在一定差别,对于互联网电商模式来说,其要求茶叶企业在使用这一模式时,必须注重产品经销、产品客服和产品贸易等多个体系内容,而中小型茶叶企业,由于其自身经营实力较为有限,加上其经营实力和经营经验不足,因此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其很难对茶叶营销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察觉。对于互联网电商模式运行来说,其最重要的就是要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服务运输模式,而完善的物流运输,是实现整个电商模式运行的基础,也是其最重要的一环。但是从当前整个物流状况来看,多数中小茶叶企业也缺乏应有的法律意识和对产品品牌的保护理念,所以整个茶叶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丢失、破损等现象,从而影响了其市场口碑和成熟消费者的满意度。最后,在茶叶企业电商模式运营模式构建过程中,经常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多数茶叶企业缺乏选择合适平台的经验。通过对当前茶叶营销电商模式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京东商城、淘宝和天猫都是可以都是当前最适合消费者选择的营销模式,而对于茶叶企业来说,如何选择合适的平台,是企业经营实力和产品销量要求相一致的。选择的合适平台,就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探究。

3电子商务环境下对中小茶叶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构建的具体要求

事实上,茶叶产品的电子商务模式,其在于对环节上的优化和简化,所以说,经营管理模式就是实现这一过程的重要突破点和创新点。对于中小茶叶企业来说,使用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是其最重要的创新营销模式和营销理念,从而实现理想的经营效果。在运行过程中,要合理应用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茶叶产品的特点内涵及具体的参数状况以及相应信息,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在相关网页上进行传输,从而使得消费者更为便捷地了解该产品的具体特点和内涵。使用电商模式,是消费者和中小型茶叶企业之间的双赢过程。所以,合理探究经营管理模式的内涵和要求就极为必要。在中小型茶叶企业电商运行模式过程中,其能够有效降低自身渠道建设的压力和难度,同时也使得整个产品销售活动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当然很少人认识到,在这一过程中,茶叶企业需要直接面对消费者和市场,因此其必须及时快速的了解整个茶叶市场的选择的具体需求和消费动态,只有系统化了解整个市场的特点,才能够实现电商模式与茶叶企业经营的合理融合。对于中小型茶叶企业来说,其想要真正用好电商模式,就必须认识到电商模式的运行,不仅仅是该企业营销模式的变化,更是整个企业运营理念的创新与完善,因此,选择茶叶企业要将自身发展与模式运行结构相结合,通过将消费者的具体要求和整个时展的具体趋势相融合,从而构建满足茶叶企业发展运行的具体模式。

4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茶叶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

通过不断优化该模式内容,从而实现整个茶叶企业经营的最佳效果,而想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构建完善的中小型茶叶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就需要充分做到:首先,中小型茶叶企业要具备产品品牌意识,确保自身产品的独立性和品牌化意识,在进行产品品牌注册过程中,必须将自身企业经营理念和茶叶产品的特点与品牌的设计相结合,通过打造属于自身的独立品牌,才能够在整个互联网时代,使得消费者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和选择该产品。当然,在品牌化建设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丰富品牌内涵,还要注重对自身品牌的益维护。在电商模式中,品牌是企业运行的核心,也是产品的象征。其次,茶叶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经营状况和产品特点,通过了解市场的具体需求,不断优化和调整茶叶产品的生产理念,在茶叶企业电商模式运行过程中,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生产过程较为迅速,对市场的反应也较为便捷,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厂家要直接面对市场及消费者,在构建该模式运行过程中,必须注重对自身能力的有效评估,不能使得其超过自身运行能力,从而限制了发展质量,在互联网电商时代,其要求茶叶企业具备良好的反应速度,所以,中小型茶叶企业必须注重构建快速反应的运行机制。此外,茶叶企业在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营模式时,需要对自身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消费群体进行有效了解,结合具体的市场调研状况,从而打造和包装满足自身产品营销的具体模式和理念,当前在整个电商模式运行过程中,不同的企业要结合适合自身的产品特点,选择合适的电商平台,或者结合自身状况,构建属于自身独立的门户网站。中小型茶叶企业要通过互相抱团,从而构建具有经营实力的运行平台。最后,在中小型茶叶企业运行模式中,其不能使用单一或者固定不变的模式来运行,其需要在结合中小型茶叶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市场定位,以及具体发展状况来不断调整企业的运行模式,通过认知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实现自身产品的经营效果。在电商运行模式过程中,要注重对自身内部的运行模式建设,还要注重选择与企业自身相关联的各个元素,进行充分有效的融入。比如适合中小型茶叶企业产品的运输机制,客户服务机制等等,通过融入市场化元素,提升电商模式运行的效果与质量,在坚持以消费者和客户为导向的运行过程中,实现整体最佳效果。

5结语

总的来说,当前我国茶叶企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中小型茶叶企业的经营实力还是其发展趋势,都必须与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相融合,可以说,电商模式是实现其转型发展的核心,对于中小型茶叶企业来说,想要应用好电商模式,就必须探究适合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对于中小型茶叶企业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来说,其想要实现理想效果,就必须从根本上对于这一模式的内涵进行准确认知。

参考文献

[1]王永贵.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中国茶叶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13(1):122-125.

[2]黄清河.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ERP的模式与应用研究[J].当代财经,2014(13):141-143.

[3]郑焕强.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竞争力的研究[J];财会学习,2015(3):163-165.

[4]师芙琴.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营销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17):71-74.

茶叶商业模式第6篇

关键词:中国茶商 商业模式 演进路径 创新实践

一、茶叶商业模式变迁概述

(一)商业模式基本概念及要素

商业模式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类是简单地用它来指公司如何从事商业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另一类则更强调模型方面的意义。这两者实质上是有所不同的:前者泛指一个公司从事商业的方式,而后者指的是这种方式的概念化。本文的商业模式指的是前一种含义。

(二)我国茶叶商业模式演变

本文从茶业的发展时间顺序、价值链演变的角度,来归纳我国茶业商业模式的一般演变规律。首先,我们从我国茶叶的产生到成为商品切入,再从低程度茶叶商业化到较高程度的茶叶商业化,最后到现代化的多元化商业模式。

1.茶叶商业模式的起点

早在五千年前,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从而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到了“武王伐纣”时期,茶叶已作为贡品。到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茶叶的身份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物品变成了商品,即马克思价值形式中的等价物。虽然形式简单,但是是茶叶商业化的起点。此时,仅仅是以物易物的社会形态,满足自身多元化需求,未形成盈利的意识,所以这阶段的茶叶还谈不上现代严格意义的商业模式。

2.朴实的商业模式

到了战国,我国的茶叶得到了推广,已有一定规模。在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到了魏晋南北朝,饮茶之风开始盛行。隋朝,全民普遍饮茶。随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饮茶群体自然增长,促进了“朴实商业模式”形成。当然,“朴实商业模式”也促进了消费群体的增长。

本文的“朴实商业模式”是指从分散茶农到茶商,价值链从原材料到茶农的简单粗加工到集市或店铺的商业模式。该模式的价值链简单而短,附加值相对较低。价值链的中游还未形成专业的茶叶加工厂,一般由茶农直接经过传统茶叶制作、粗加工。此阶段,茶商经营模式仅限于零售业、种植业。此时,茶商未形成培育消费群体的意识,细分客户的意识薄弱,产品单一。

3.走向服务业

经过长期区域性的茶饮习惯,茶叶的消费群体逐步扩大。到了唐朝盛世,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给茶叶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时机。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的饮品。此时,茶叶的商业模式开始演化,从卖茶叶到卖茶饮的演变,从茶叶店演化出出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茶叶价值链的正式向服务业延伸,并拉开了茶叶“休闲文化产业化”的序幕。

宋朝,开始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

清朝,则是将中国国粹曲艺进入茶馆,并开启了茶叶对外贸易的大门。

此时,茶商形成了简单商业模式,附加值也有所提升。在制作环节的工艺逐渐发展走向成熟,制作工艺上的不同,同种茶叶制作出不同的茶叶商品。茶农、茶叶商、茶馆在经营上仍然相对独立,较少形成固定的合作关系。兼营茶园、店铺和茶馆的茶商也相对较少。“经营客户”和培育客户的意识也未形成。茶商的核心竞争力意识薄弱,经营茶叶的市场壁垒较低,茶商之间的差异也不明显。

4.价值链整合,走向规模化、专业化

近代,随着商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和演进,加上技术突飞猛进,茶叶的商业化更是日新月异,茶商开始整合内外资源,商业模式也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经营茶园茶农、专业制作加工茶叶的厂商,专注茶叶、茶饮经营的茶商,上游、中游、下游之间的合作关系开始紧密。典型的茶商是整合上中下游的内外资源,形成规模效益、信息化效应,在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

此阶段,价值形成了下游、中游、上游明显的区分,上游主要由连锁店和零售店主导,茶馆为附,专注休闲文化产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在成本、价格上的竞争,企业也未形成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市场也相对混乱,茶更多的是以品种命名,消费者很难做出区分,大品牌较少。

5.专注品牌打造和产品研发,构筑核心竞争力,走向多元化、精细化、国际化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茶商在原有完整产业链的基础上,经过了“规模效益”之争后,茶商之间开始重视“核心竞争力”的构筑,专注品牌的打造和产品研发,以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附加值,开始了商业模式的创新。通过研发,开发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与同行形成差异化。借助文化内涵,产品品质,售后服务树立口碑,借助各种媒介宣传,打造品牌价值。

由茶叶延伸出了茶文化休闲产业茶文化园、茶博物院、茶创意园,研发出了茶保健食品和美容用品。

二、茶企商业模式创新――以天仁茗茶集团为例

(一)个案选择

目前全球经济的仍未摆脱发展困境,造成国内不少传统产业经营频频亮起红灯,每个传统产业都在积极思考如何因应困境,再创往日雄风。但如何走出转型的第一步,却是非常严肃与审慎的课题。虽然“没有不景气,只有不努力”,可是一个企业不管其规模大小如何,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总是有很多无法预期的过程和结果。全球一体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市场的的竞争格局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企业乃至某个产业因为固步自封处于发展困境,而走向衰亡,而少数企业对商业模式进行了有效创新,则以惊人的速度崛起。

创立于1953年的台湾天仁茗茶,近半个世纪来,秉持着一份对茶叶的热情与执着,在“老行业,新经营”的理念下,设立了现代化的制茶工厂,提供消费者质量最佳,服务最周到的茶叶商品。以传承茶文化,塑造现代茶文化为使命,创立了“陆羽茶艺中心”推展茶文化和茶艺生活化,并研发新风格茶器,创新饮茶现代化。本着“取之于茶,用之于人类社会”的企业精神,成立了天仁茶艺文化基金会,发扬茶艺文化,积极参与国际性的茶文化交流,促进茶文化全球化的企业理想,使茶艺传得更深,茶香飘得更远。为营造现代、多元、中国风的茶文化,通过天仁“吃茶趣”茶餐厅、茶蜜饯食品、高速公路观光茶园、茶博物院、茶学院等经营模式创新,延伸与整合茶产业价值链中具差异化的环节,实现传统生活产业的文化创意升级,成长为“中国驰名商标”和“世界茶王”。

本文选择天仁集团作为研究案例,我们认为,天仁为世界茶产业的龙头企业,是茶商成功的标杆与创新的模范。从单一产品的经营到多元化的经营成长历程,并成为综合性的集团,其商业模式路径选择对研究茶商商业模式变迁与实践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为传统产业通过文化创意升级为体验经济树立了标杆,也为大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台湾天仁茗茶集团的商业模式创新

1.天仁集团商业模式演进路径

1.1 从茶农变身为茶商

天仁茗茶的创办人李瑞河,1935年出生于南投县名间乡的茶农世家,从小接触茶叶,1953年随父亲卖掉茶园,举家迁往高雄冈山开设铭峰茶行(天仁茗茶的前身);1961年,李瑞河在台南开设第一家“天仁茗茶”,后于1975年改制为天仁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1.2 从零售向制造延伸

经过营销通路的开拓,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企业成本的控制,1978年创建远东区最现代化制茶厂于苗栗县头份镇,“香山制茶总厂”,位于纵贯线上,为一观光茶厂,开制茶业风气之先。

1.3 整合资源,拓宽营销通路

1979年,天仁茗茶首家海外加盟店于美国洛杉矶落成。次年,天仁价值链开始休闲文化产业延伸,成立陆羽茶艺中心,传播茶文化和茶艺,成为饮茶爱好者的休闲场所。

1986年,天仁推出了新产品,授权罗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产销天仁易开罐茶饮料。

1990年,天仁于五股设立北区业务中心,整合原有销售通路。1991年,投资马来西亚天仁,进行东南亚市场开发。

1993年,天仁正式登陆大陆市场,从茶产业的下游切入,开始茶原料的生产,为门店设立打下原料供给保障。最初在海峡西岸福建成立优山合作茶场,并在福州设立天元制茶场。1994年,成立漳浦天福茶庄和天福食品开发有限公司。1995年,先后成立北京、上海和潮汕分公司。1997年,在泉州、烟台、青岛、成都、济南等相继成立分公司。

1.4 积极开拓茶相关新市场

天仁积极布局茶叶市场营销通路的同时,努力向新的茶叶延伸品市场扩展。天仁将中秋文化与茶相融合,推出了茶月饼。1992年,开发茶坊事业,以“轻松小站”为名进军泡沫红茶市场。于1993年,结束与罗莎食品公司的合作关系,自行开发茶饮料市场。

1996年,天仁创新的将茶与酒结合,推出“919XO茶酒”系列产品,委托法国JOUMET酒厂制造。

1.5 茶叶产业经济价值升级

自1999年起,花了一年时间在世界各地展开了全球茶馆通路的市场调查,搜集了详细的市调资料,然后分析发展的差异性,举凡市场定位、商标设计、目标市场的选定、商品的组合、硬件的规划、卖场的意涵、营运的流程、地点的评估、经营团队的重组及创新价值之呈现…等等。

2000年,天仁茗茶开始发展创意茶饮文化业――“吃茶趣”连锁系统。 2001天仁茗茶与日本寿贺喜屋(Sugakico)集团签约,寿贺喜屋在日本发展“吃茶趣”连锁系统。 2002年,日本名古屋吃茶趣(荣町店)7月份开幕,加入营运。天仁吃茶趣通过2003年台湾当局经济部工业局创意生活产业发展计划的“创意生活事业优良案例”表扬。2003年11月日本名古屋吃茶趣二店(矢场町)展店成功 。

2003年,商标授权予台湾太古可口可乐股份有限公司,推出“天溪绿茶”、“天雾乌龙茶” 即饮茶系列。同年,购入衡阳店(1-5楼),并规划结合天仁茗茶、吃茶趣、陆羽茶艺,成为完整的茶文化旗舰店。

天仁在茶产业的发展上,确实达成了产业的升级,从经济价值递增图来看(图5),从茶叶原料到茶叶产品的贩卖是一般传统茶园、茶行所涵括的业务范围,一般的泡沫红茶店、缺乏主题的茶艺馆则是进入到提供服务的阶段,天仁集团在1992年成立轻松小站即是进入了此阶段。吃茶趣所具有的文化性、创意性让天仁集团走向提供体验的阶段,成立吃茶趣后的天仁集团所进行的不只是企业的多角化经营更是企业“创意升级”,甚至可以说是达成了茶产业的“创意升级”,进入到了经济价值的提供体验价值阶段。

1.6 形成综合性研发模式

(1)积极建设R&D基础设施,研展高技术含量的产品。1998年,购地80亩作为天福科技实验园;2000年,在漳浦天鹅山开发区购300亩地开发为无公害茶园;茶学院附近有400亩茶园与6家校办茶业工厂作为实验基地。天福校办厂已经竣工,一个R&D馆正在筹建,为R&D提供了基础设施。目前,天福的R&D朝着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用来做美容和保健的方向发展。如高科技含量的天美仕。(2)积极引进茶界专家,培养茶专业人才。据调研得知,目前天福已引进2位知名博士生导师,一位是著名茶学家、博士生导师刘勤晋教授任;另一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茶学家陈宗懋教授。此外还有9名博士和10名硕士。除了人才的引进,天福也加强人才的交流,R&D人员有去台湾学习和交流经验。天福注重人才培育,在漳州创办了茶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培养新时期新型茶业实用技术人才,很大程度上促进茶叶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和茶文化的更大发展。优秀毕业生还可选拔到海外学府学习,并到该集团海外分公司就业。天福努力构筑了企业内部的产学研的合作模式(如图1),形成知识和技术的产学研共享,降低了信息成本、交易成本等,更大限度的发挥R&D优势。(3)R&D决定了产品的多元化。产品R&D趋势:一方面,研展产品多元化,研发天然、健康的茶叶保健食品,天福和天仁在此方面已陆续推出益生菌绿茶锭等创新商品;另一方面,研发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如绿茶锭、天美仕和吃茶趣等。目前,天福生产1000余种茶叶产品,主要商品有各类特色茶、绿茶锭系列、“茶趣”全系列餐食系列、健康食品、茶具及茶艺用品等。茶趣通路及系列产品的R&D,即为天福将茶业多元化、及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佐证。

1.7 形成独特的宣传模式

天仁旗下的天福集团在大陆的品牌宣传除了应用正常的杂志、网络宣传外,还开创了独特的品牌和茶文化宣传模式(如图7)。

主要表现在:(1)结合大陆丰富资源,发展旅游休闲茶业。休闲茶业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把博物院、石雕园和观光茶园设立在高速路的醒目点和在知名的旅游景点的交通必经口。如漳州天福服务区座落在厦汕高速路旁的一个山上,汽车行驶在高速路上,距离服务区约2公里的地方游客就可以看到高大新颖的天福标志和雕像。还有四川夹江天福茶园,位于成都往乐山、峨眉山的成乐高速路,是到乐山、峨眉山旅游必经的第一站。天福通过独特的景点来宣传企业品牌,不管给专程游玩的游客还是路过的游客,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创新的宣传模式具有长远性、高效性、生态性。天福也在北京、上海和成都成立陆羽茶艺中心,进行茶艺知识及各项文化活动推广,教人如何泡一壶好茶。天福还因应饮茶文化的新趋向和消费者需求的新趋势,通过R&D促进茶产品多元化。目前有成功推广的茶趣系列、轻松小站,还有正在推广的天美仕。这些是消费者休闲的好去处,进一步推广了天福。天福通过发展旅游休闲茶业的独特方式,达到了对品牌和茶文化很好的宣传。(2)兴办茶学院和校办茶厂。天福总投资2亿多元人民币兴办茶学院,总占地1100亩。天福还在茶学院的对面建成大型的生产基地作为校办厂区,以最先进的茶叶、食品生产线和完整的实验、检验设备为设计、建设目标,形成一个现代化茶叶、食品厂区,既可以作为天福的主要生产工厂,也可供学院作为学生实习和产教研结合的基地。天福通过宣传文化和培育茶人才,向学子和学子家长宣传天福品牌。(3)通过亚太经合组织高峰会(APEC)、世博会、中国茶城,把中国茶文化和天福品牌推上国际的舞台。1997年11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亚太经合会议上,天福生产的天福813人参乌龙茶,经过严格检验测试,被APEC组委会,选定作为大会用茶及纪念品,被送给18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会,天福的七种茶叶、茶食品被大会选为会议用茶和纪念礼品。2005年,天福茗茶被选为釜山APEC的大会用茶,并作为礼品赠送与会各国元首与政要。据调研得知,2007年天福已在筹划在美国成立一个中国茶城,做为打开国际市场的一个据点。(4)在飞机场设立企业形象店。天福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设立了一家形象店,为企业品牌和茶文化做宣传。虽然企业设在飞机场的经营成本比较高,每年该店亏损100多万,但是该店还是坚持执行全国统一价,在国内外游客心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也很好地宣传了中国茶文化。

1.8 形成信息流动效益模式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天仁集团整合内外资源,整合产业链,成为一家综合性企业,具有完整的上、中、下游产业链。

同时,天仁形成了难以模仿的商业模式,在茶业市场上构筑了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突出表现在深层竞争力和表层竞争力的有机构建,达到企业信息的快速转化与商业化的目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一连串信息流”传递迅速流畅,研发时间(从提出概念的时刻开始到新产品上市为止)与同行业相比较短,具有很强的“先入为主”优势。

三、启示与思考

(一)启示

1.引领新消费

在茶叶商业模式进入产业链整合的阶段之前,商业模式的演进基本上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多方面进步,使得文化和饮食的有机融合,在社会上形成多数人的一种习惯,自然积累了一定规模的消费群体,新的商业模式顺应而生。到了近代,茶商开始在竞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开了主动培育和抢占客户的意识,并将商业模式在往前推进,进入“大综合”的经营,集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商业模式,少数企业形成了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天仁的起家从茶农向茶商转变,商业模式也是简单的转移,并处于较为简单的商业模式,与朴实的商业模式相似,但是具有本质不同的是,天仁主动布局营销通路,抢占消费群,开始了市场的开拓。

在成功布局营销通路的情况下,天仁开始向中下游延伸价值链,进入自身专业化生产加工茶叶,保证茶叶品质及品种。据调研得知,这种模式仍在不断优化,例如天福与茶农签订合作协议,天福向当地茶农租地,并向茶农提供优良的茶品种和花苗(茉莉花)。租借土地种植的茶园全部由天福进行科学、规范、统一的管理。茶园的茶叶由农民采摘,并按市场价卖给天福。保证了茶叶的品质(大大降低了农药残留量)和茶叶供应,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产规模就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更是值得借鉴的是,茶叶商业模式演进更多的是一些偶然的长期积累,发展出了茶馆与中国优秀文化的融合,进入转化为茶文化。而天仁注重技术引进和新产品研发,还积极将茶文化与新产品不断创新性的融合,与时代相接轨,成功开发出了吃茶趣,成为茶界茶文化创意升级的成功典范。

2.整合外界资源,发挥“信息效益”优势

目前,大多数茶商的经营模式,是上、中、下游仅仅是协作关系,只有少数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具有完整产业链。即使有一些具有规模上优势的企业,只是简单的整合,在环节的衔接较为薄弱。典型的现状,就是当前大陆众多大型企业,在整体优势上难以与台商相比,如研发上、创意升级上、宣传模式上。多数企业没有发挥出“信息效益”的优势。这对我国发展茶产业的升级和茶商的经营路径选择具有借鉴价值。

(二)进一步研究

本文对茶叶的商业模式一般演进规律与现代茶商商业模式演进路径的比较,得出一些较有价值的启示。成功案例中,我们从茶商的创新商业模式中得到了经营借鉴。

今后,本研究将进一步深化和延伸,有以下几种方向。一是进一步探究茶商商业模式升级的机制与实际产生的效益;二是发挥“信息效益”优势是与组织机构、资源配置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三是企业创新研发与企业的规模、人员结构、投入等之间的关系,是否有一个较优的配置比例。

参考文献:

[1]杨江帆,管曦.茶叶经济管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藤本隆宏.能力构筑竞争[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3]宁向东.管理10论:企业竞争的核心资本[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4]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L.J.Bourgeois Ⅲ.战略管理[M]:第二版.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6]郑胜利,周丽群.买方市场下的品牌竞争[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1):41-42.

[7]徐荣后.台湾茶业经营策略之研究:以天仁茗茶为例[D]台湾:中原大学企业管理系,2006.

[8]福建省茶叶竞争力调研课题组.福建省茶叶竞争力分析及发展对策[J].福建茶叶,2003,(1):2-5.

[9]陈凌文,陈潜.福建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台湾农业探索,2007,(4):61-64.

[10]天仁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天仁茶业股份有限公.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年年报.

[11]茉莉,茶叶市场特性与营销策略[J],中国市场,2008,8。

[12]张依文.体验经济下的文化创意生活产业.台湾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13]余大杭.透析天福茶文化探索安溪铁观音营销策略[J].台湾农业探索,2007,(2).

[14]福建省茶叶竞争力调研课题组.福建省茶叶竞争力分析及发展对策[J].福建茶叶,2003,(1)

[15]王阳.名山茶叶产业链研究[D].中国:四川农业大学,2007.

[16]林善波.关于我国茶叶规模化经营的思考[J].广东茶业,2006,12-15.

茶叶商业模式第7篇

关键词:交易成本;茶叶;电子商务;运营

茶叶作为我国传统的经济作物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大的生产和销售数量,茶叶作为传统商品其经营交易模式一直以来以传统的方式进行,造成了茶叶生产销售再至消费者的整个链条过长、环节过多、信息传递迟缓等问题,使得茶叶交易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随着现代信息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国外茶叶生产经营中向全球一体化、信息化、电子化方向发展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相比而言我国茶叶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我国茶叶生产消费大国的地位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等还相去甚远,电子商务的特点使得它可以很好的解决传统茶叶经营和交易过程中出现的信息滞后、交易环节过多等问题,从而增强对市场信息的反应速度,摆脱传统交易模式下效率低、成本高、限制多等问题。本文从交易成本的视角研究和探讨了茶叶电子商务运营的相关问题。

1交易成本及茶叶经营模式的转变

交易成本理论的提出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交易成本是指为了促成交易所付出的无形成本和有形成本的总和,狭义的交易成本又称市场交易成本,包括搜索成本、谈判成本和履约成本三个部分,从属性上来看属于外生易成本。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交易成本的类型有多种,按照用途分类有市场成本和资讯成本,按照发生时间分类有交易前成本、交易中成本、交易后成本,按照发生过程分类有市场信息成本、合同谈判成本、合同履行成本以及产品检查检验度量成本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茶叶经营模式下存在的矛盾和弊端日益显现,主要的矛盾和弊端有:茶叶的交易数量、质量与过高的交易成本之间的矛盾;小流通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茶叶出口与信息技术壁垒之间的矛盾等。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的茶叶经营模式必须向电子商务方向转变,从交易成本的视角来看,电子商务有助于大大降低茶叶贸易的交易成本和相关费用,其对时间、空间等的突破对于促进茶叶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产业化以及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两种不同经营模式下茶叶交易成本的比较及结论

2.1茶叶交易成本的构成

根据交易成本产生的时间顺序来划分,茶叶交易成本的构成包括交易前成本、交易中成本和交易后成本。2.1.1交易前成本包括广告成本、信息搜寻成本和通讯成本。广告成本是指为了推广和宣传茶叶而消耗的各项费用,主要是指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媒体媒介而投放的广告费用;信息搜寻成本是茶叶交易双方在对市场供求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中发生的各项费用;通讯成本是指交易双方在交易前的各项沟通和联系等准备活动中发生的费用。

2.1.2交易中成本构成了茶叶交易成本的主体,它是指交易双方为了界定产权和转移产权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合同签订成本和流通成本。合同签订成本是指交易双方在讨价还价、合同签订、合同公证、商务谈判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流通成本主要包括运输成本、保险费用、仓储费用、质量检测费用等。2.1.3交易后成本是指茶叶交易后续的服务费用,由于茶叶具有的品质不稳定性等特征,使得茶叶交易后的售后服务成本也不容忽视。

2.2传统交易与电子商务交易两种不同经营模式下茶叶交易成本的比较

2.2.1交易前成本的比较

两种交易方式在交易前都需要进行信息搜索以寻找合适的交易对象,传统交易方式下广告投放成本较高,所借助的媒体类型一般也是以电视、报纸等传统手段为主,而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下的广告投放成本相对低廉,所借助的媒体类型一般以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手段;信息搜寻成本,传统交易模式下双方的沟通需要借助多种媒介的参与,并且双方所能获取的信息总量也比较少,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下交易双方通过网络这个虚拟市场利用搜索引擎获得信息,信息获取的成本、时间以及数量上都具有优势;通讯成本,传统交易下的通讯成本较高,并且有时会产生一些连带性费用,而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下的通讯成本则十分低廉,并且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基本不会产生连带性成本。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传统茶叶交易方式广告的针对性不强,信息搜寻的成本较高并且获取的信息量较少,通讯成本也较高;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式可以获得针对性更强的广告效果,以更低的成本进行市场信息搜寻和通讯。

2.2.2交易中成本的比较

传统交易合同签订通过纸质媒介进行,效率低,速度慢,成本高,而电子商务下合同的签订完全实现了无纸化、同步化;传统交易下的茶叶流通成本很高,尤其是物流成本的支出占茶叶交易总额的相当大比重,而电子商务模式下的茶叶交易流通是借助现代物流手段进行的,具有较高的物流效率和相对较低的仓储运输费用。

2.2.3交易后成本的比较

传统交易模式下茶叶交易后的服务售后成本较高,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派人去现场进行实地服务,由此会产生一系列连带性费用,而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售后服务完全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使得交易后的成本大为降低。

2.3结论

通过对传统交易模式和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下的茶叶交易成本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传统交易的前期投入相对较低,但其后续的可持续性和灵活性不强,适合一些小茶业企业或小额交易,而电子商务交易的前提投入较大,但其具有良好的后期可持续性和灵活性,并且具有显著的交易成本优势,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和减少茶叶交易的交易中成本、交易后成本,具有高效、简便、快捷的交易优势,是茶叶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也是今后信息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大势所趋。

3交易成本视角下茶叶电子商务运营策略分析

3.1实施步骤

从交易成本的视角考虑,同时结合茶叶企业发展所处的阶段特征,通常来讲茶叶企业实施电子商务运营的实施步骤具体如下:

3.1.1初级阶段:构建商情系统

这一时期茶叶企业可以考虑通过建立营销网站的方法,把企业及相关茶叶产品信息通过网站出去,从而获取更多的交易机会,并通过网络与客户进行沟通,从而构建茶叶企业自己的网络客户群,发展相关的产品信息,推广宣传新的茶叶产品,开发具有潜力的目标客户群体,降低顾客的产品咨询成本,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

3.1.2中级阶段:维持并扩展产品商业链

这一时期的茶叶企业可以通过在线网络实现交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交易双方可以通过既定的协议进行文件、产品信息、交易单据等信息的传输,企业电子商务化的程度有所加深,但在线销售与产品供应还不能有效的实现链接和协同,还需要人工进行直接的干预和传统操作,同时由于这一时期的电子商务交易程序中已经初几了交易成立的实质要件,因此涉及到的问题也更为复杂,诸如网络安全技术和相关法律问题,因此这一时期茶叶电子商务的有效运营需要政府、社会相关机构等的大力支持。

3.1.3高级阶段:全方位的信息化

这一时期的茶叶交易活动全部由网络信息化手段进行自动处理,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工干预,在茶叶企业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之间,从茶叶的生产、制作、采购、交易单据的传输、货款的结算、售后服务的实现等整个交易流程均通过一体化的网络信息手段进行处理,单笔交易的全部交易信息由相关人员进行一次性录入后由电子商务程序进行自动化处理,根据既定的交易流程生成全部相关单证和交易凭据。

3.2模式选择

3.2.1B2C模式

这种模式下茶叶企业与茶叶消费者直接进行联系并提供服务,其在本质上是一种电子化零售模式,茶叶企业以网络平台采用在线销售的方式向消费者提供服务,目前各种茶叶销售网站和第三方销售平台多属于这种模式,网络搜索引擎帮助茶叶消费者在各种品牌和购买平台之间做出选择或者提供购买指南。这种模式下消费者进行茶叶购买十分快捷、方便,消费者收集茶叶信息的时间、成本也大为降低,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茶叶交易方式,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这种模式比较适合对内贸易的茶叶企业,或者已经建立起自己的在线销售网站,或者入驻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特别对于中小企业茶叶企业来说采用这种方式具有多方面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3.2.2B2B模式

B2B模式包括垂直B2B和水平B2B两种模式,前者面向生产商或销售商,后者面向中间交易市场。B2B交易模式虽然交易次数与B2C相比较少,但每次交易的金额特别大,它是发生在茶叶企业与供应商、批发商等之间的企业对企业的大宗货物交易和买卖活动,这种交易方式由于涉及金额较大多在线下完成,这种交易模式适合茶叶供应商、茶叶批发市场、交易中心、外贸采购公司等茶叶经营实体。

3.2.3C2C模式

C2C是在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发生的交易,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以C2C为代表的个人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增长速度非常快,特别是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如淘宝、京东等的发展为C2C模式的茶叶电子商务交易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C2C模式非常灵活,对于经营主体的资质也基本没有太多的限制。

参考文献

[1]李欣欣.新媒体时代茶企业网络创新销售模式探究[J].科技资讯.2013(27):137.

[2]桂燕玲,潘东城,方成刚.茶叶网络营销现状、问题及对策[J].云南农业科技.2012(S2):16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