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合集7篇)

时间:2023-09-08 17:00:54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第1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链;综述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031—03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长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迫在眉睫。循环经济理念的落实,关键在于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建立在生产、消费、排放环节都做到资源高效利用、废弃物再利用、污染排放减少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研究,目前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将分别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理论、发展实践两方面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循环经济产业链理论的研究

循环经济产业链理论的研究目前较少,涉及的领域也较窄,学者们主要研究了其概念内涵、形成机理、稳定性等方面。

(一)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内涵

对于循环经济产业链概念内涵的界定,学者们的看法普遍比较一致。刘变叶(2007)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概念做出了界定,他认为,循环经济产业链是按照环形经济的理念,模仿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原料—产品—废物—原料”的循环过程,把上一个产业(或企业)排出的废物作为下一个产业(或企业)的原料,在具有市场、技术或资源关联的产业(或企业)之间形成链条。吴飞美(2010)认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提出全面革新了人们生产的价值观念,人们不再视大自然为“原料厂”和“垃圾堆”,而是视其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杨银涛(2011)从以下几点总结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内涵:首先,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核心。其次,循环经济产业链必须以3R为原则,就是在生产的源头减少物质投入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生产过程中循环利用废弃物,减少废物产生和排放;在产品消费后,废弃物尽可能通过处理重新变为资源。第三,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落实以具体的产业链构建为载体。第四,循环经济产业链以产业链式发展为增长途径,促进经济发展。

(二)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机理

部分学者探讨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机理。乔晶(2008)认为,企业是循环经济产业链基础,而企业的本质是追求利润,因此,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才是企业需要的。杨雪峰(2008)从价值链角度探讨了循环经济产业链,他认为,产业之间之所以能形成循环经济链条,是因为存在合理的收益空间既价值增值空间。不同于传统产业链,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价值增值空间还来源于价值发现,例如:从废弃物发现残余价值、降低生产成本、资源节约和反复利用等。价值增值空间是循环经济产业链存在的价值基础。刘志坚(2007)从价值链的视角探讨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耦合机理,认为资源深度利用驱动、生产驱动、利益驱动是循环经济产业链耦合的三个驱动因素。杨忠直(2011)推进了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机理的研究,他给出了经济系统物质流动的价值增值定律,物流方向选择的价值梯度公理和确定物流最佳数量的价值最大化定理,以此作为循环经济系统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规划的理论依据。然后分析了循环经济系统物质流动价值增值过程,定义了循环物流价值增值倍数,发现循环经济系统的物流价值增值倍数是循环经济的核心所在。

(三)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研究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运行不仅需要构建具有增值空间的价值链,还需要稳定的运行环境。因此,如何支撑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运行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之一。高省(2008)把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内涵界定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业链对于干扰破坏的抵抗和避免能力,二是产业链在受到干扰破坏后迅速恢复到最初状态的能力。杨雪峰(2008)把影响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因素概括为两个方面,即交易的不稳定性和非交易不稳定(如技术的不稳定、质量的不稳定、系统的不稳定等)。交易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交易成本过高,非交易不稳定来自于循环经济系统本身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制度的不完善性、技术运用的不成熟和收益不确定性及产业规划的滞后性。崔兆杰(2009)实现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定量评价,对循环经济产业链柔性(既系统适应不确定条件的灵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循环经济产业链柔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四)评述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第2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 产业 恩施州

该成果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民族自治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绿色转型研究》(课题号:10BMZ045)的部分成果。

一、循环经济相关内容

(一)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的产生是在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1.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不单纯是增长经济,也要求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把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整合起来的发展理念。其发展是将自然发展,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相结合起来。现在,我们要改变经济单赢,转变破坏环境的传统发展模式,实行一种更加健康的发展模式。

2.生态经济学理论

20世纪中后期,美国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概念。生态经济学是将生态学和经济学相结合,其基础理论是生态学,指导理论是经济学,其主题是围绕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二者关系。生态经济学是循环经济最主要的理论基础,而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解决了现代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实现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 内涵和三R原则

1.内涵

循环经济是什么?这个问题在我国学术界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答案。人们普遍认为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生态经济。但是深入研究会发现,二者无论是研究的对象、范围、还是建立的理论基础和学科的性质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不能将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相等价。

循环经济本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它是一种建立在“人―自然―社会”三维复合系统。在物质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将生产环节、资源利用效率、绿色生态和消费相结合,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自然资源消耗为核心和目标,以3R(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高效率、低排放。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环境效益,使经济系统、自然系统、生态系统三者有机的结合。是一种符合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为人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存在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2.三R原则

循环经济3R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在这三个原则下,经济系统中产生了逆向物流,实现了物质流和经济产品流的闭合。

减量化原则----此原则要求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从经济活动一开始就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在生产全过程,都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尽可能开发利用替代性可再生资源。

再使用原则----此原则要求提高废弃物利用率。在使用方法和技术上尽可能延长资源的使用周期,而不是非常快地更新换代。

再循环原则----此原则要求对生产、消费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循环再利用,为使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作用之后再次变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再生的垃圾。

二、恩施州三大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一)恩施州农业循环经济

恩施州根据自身情况找到了适合山区特点的立体种养模式,在充分利用土壤,光照,水分的前提下,进一步模式优化,根据不同的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扬长避短,进行优化配置,达到不同物种间温光,养分交换和循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沼气池为核心的建设;另一种是立体农业建设。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将“五改三建两提高”生态家园建设模式称为“现阶段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新模式。我州重点推广的模式有:林药种植模式、林间养殖模式、粮药间作模式、粮菜种植模式、粮油种植模式、种养结合模式、粮肥种植模式、稻鸭共育等模式。有效地实现了“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

1.“生态庭院经济”模式

恩施州属于典型的山地,而山区中的农业生产大部分都是以家庭为一个生产单位。其特点是规模小、投入少、生产粗放。基于恩施州的实际情况,“生态庭院经济”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以农产品种植和畜禽养殖为主,用沼气在农村的家庭里构建了物质能量的循环系统。把“种植作物―养殖畜禽―使用沼气――农户生活”想结合,充分利用了农户家里的畜禽粪便、农作物有机废弃物,实现了循环经济的“资源化” 、“再循环”、和“减量化”的目的。

2.“种―养―加”模式

由于恩施州是山区农业,因此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对地势结构的利用。“种―养―加”模式就是一个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利用恩施州的山地资源而设计的模式。该模式倡导发展高山、富硒的农作物,综合利用科学技术,形成生态产业链,采用最合理的资源整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生态农业观光园”模式

恩施州的生态环境是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根据恩施州自身实际和农业生态学原理设计出了“生态农业观光园”模式。该模式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组织形态,是依托当地的自然生态风光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以生态循环为桥梁,将“生态养殖―生态种植―生态观光”进行有机结合。将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内独有的特色农业用作另一种农业的原材料,在生产环节开始就注重清洁生产,使废弃物得到循环再利用,将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打造成为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的恩施特色农业发展形式。

(二)恩施州工业循环经济

1.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

富民强州离不开坚实的工业基础,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必须依托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的平台载体。在循环经济理论、工业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设计出新型工业组织形态---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是工业企业间的循环,是生态工业发展的平台和载体。符合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尽可能的减少废物排放,使用清洁生产技术来加强废物间的循环和再利用,最终实现园区的“零排放”。

近年来,恩施州各个生态工业园区立足资源优势,坚持特色工业园,培育壮大了骨干龙头企业。发挥水力电力、医药化工、建筑材料和富硒绿色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支持卷烟工业适应结构调整,渐近培植烟草产业的替代产业。支持电力工业加快优质电源点和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扶持药化工业拓宽市场空间,做大做强中药材及成品药工业,实现稳步发展。培育壮大富硒绿色食品工业,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引导建材工业科技创新、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科学规划、开发和利用各种矿产资源,建成特色矿产工业基地。科学谋划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构建特色生态资源工业体系。

2.生态工业体系目标

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新型工业化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在生产领域,以改造和整合涉及国民经济中的各产业,让他们朝生态化方向转变为主。其中改造现存的不够完善的工业体系,从以下四个目标来建设生态工业体系。

首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把生态系统保护建设作为基础建设,遵循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循环经济认为生态系统建设也是基础设施建设,如狠抓“清江流域环境保护”,加强“鄂西林海”建设, 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水能、风能和铁磷硒等资源,大力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通过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环境四者间的和谐发展。

其次,优化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城乡、就业和所有制的结构,提高人均GDP和生产、再生产活动的生态效率;通过生态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生态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成“小康恩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最低的污染排放,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实现经济、环境、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最后, 提高科技教育质量。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化的共用原则是合理的利用高科技。结合恩施州现有的科技专业人才,合理的引进紧缺型人才,科学利用人才,使人才结构符合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积极倡导与当地高校产学研建设,培养一批职业技术型人才,提高教育质量和人们的综合素质。这也为我州实施科技强州、人才强州战略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恩施州服务业循环经济

恩施州铁路的开通,使恩施州的旅游业方兴未艾。与之相关的各行各业也一起带动发展起来。在循环经济系统中,服务业本身可以通过引导绿色文明消费的方式,促使因服务业产生的废弃物,加速进入循环经济系统中来,实现废弃物的再循环和再利用。

通过政策导向和法律法规,大力推广能型的设备、设施。恩施州政府加强对服务业的行政执法管理。对排污设施、污染治理及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和评估。同时还监督服务业所排的废水、废气、废油和噪声等设备、设施是否达到国家标准。通过效益成本的分析,建立利益引导机制,运用价格杠杆,大力推广环保新技术和清洁能源等措施。

“绿色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生态需要,而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资源和服务消费,是遵循可持续性原则,履行社会责任为前提的一种现代新型消费模式。“大力提倡和推行文明用餐与按需消费,从源头上减少浪费,降低餐饮垃圾的产生,尽量减少废物末端的处理量。并尽量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回收和循环使用整个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餐饮垃圾。

三、恩施州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对策

(一)恩施州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宏观层面

任何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都要经过长期的基础研究工作。目前,我们国家有关循环经济的基础研究工作存在着不足。在这个大背景下,短时间建立起我国循环经济体系还不太可能。

2.微观层面

绿色经济观念缺乏。近年来,我州环保意识虽有所提高,但整体来看,全州经济发展仍然停留在以消耗自然资源、牺牲环境质量的状态上。而传统的国民经济衡量指标中却没有反映自然资源、环境成本等信息。

法规不完善,执法不严格。我国初步构建了环境保护法体系,可是,国家和地方还没有关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出台。现行的会计规范准则也没有将环境资源纳入核算范围。因此,保护环境与破坏环境的现象同时存在。

(二)对策

发展恩施州产业经济循环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加强管理和建立法律法规、实行经济激励机制措施来推动其健康发展。

1.加强宣传和教育

政府作为行政主体,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积极引领公众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绿色消费行动。引导公众消费绿色产品,鼓励消费那些不污染环境、不损害人体健康的产品,改变那些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破坏环境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树立绿色消费观,提倡绿色生活方式。以绿色需求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使循环经济理念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

2. 法律的保障

全国人大已颁布的《清洁生产促进法》,为我国推行循环经济发展在法律方面形成了一个良好保障和开端。但远不能满足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需要。国外已经有很多发展产业循环经济的经验,我州也应该根据州情,制定出必要的产业循环经济法规。将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与本州生态循环产业实践的基础相结合,通过法规对产业循环经济加以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产业循环经济得以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使企业尽快成为其技术创新的主体。依靠改革将传统的经济体制转向循环经济的体制。通过改革,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突破循环经济发展障碍。

4.绿色的技术支持

“绿色的技术”主要是用于消除污染物的环境工程技术、用以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生产过程中生产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而绿色的技术支持其关键在于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运用循环经济技术和管理,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5.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传统的“忽视环境、单一追求经济效益”发展模式是不符合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追求“经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有机的结合。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企业或产品,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以技术的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为依托,建立起产业循环经济的体制和系统,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新平.循环经济价值理论探索[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18.

[2](美)麦克唐纳、(德)布朗嘉特.从摇披到摇篮:循环经济设计之探索仁[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1.

[3]诸大建.可持续发展呼唤循环经济[J].科技导报.1998(9)

[4]陈德昌.生态经济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2.

[5]解振华.领导干部循环经济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9.

[6]诸大建,减漫丹等.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 (6):8-12.

[7](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第3篇

“循环经济”起源于工业经济发展的蓬勃时期,其意在对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循环利用。自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原有的高强度开采、高资源能源消耗以及高废弃物排放等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然被改变,人们开始意识到地球上的资源尤其是能源、矿产资源等皆是有限的,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实现绿色消费以及降低资源耗费量。因此,《矿产经济学原理方法技术与实践》(袁怀雨等著,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年出版)一书则着重提出了在矿产经济学特有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和方法基础上构建的矿产经济学体系,介绍了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矿产资源禀赋优势理论,论述了矿产资源原有价值理论和矿产资源产权理论,介绍了矿床经济评价方法;阐述了矿山技术指标整体动态优化技术以及相关科研成果等,从多个层面介绍了地质和采矿工业的基本情况,以便为从事矿产经济学研究工作的人士提供参考。

《矿产经济学原理方法技术与实践》为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该书充分阐述了矿山技术指标整体动态优化技术以及相关科研成果,介绍了编著者在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与动态管理、矿产资源资产收益制度、矿业权评估理论与方法、商业性矿产勘查机制、矿业资本市场及投资风险分析,对经济系统内影响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阐释,使读者有畅快淋漓和耳目一新之感。《矿产经济学原理方法技术与实践》书中详细分析了矿产资源可供性评价与宏观调控、矿产资源规划、矿业循环经济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推动经济转型的作用,可加强对矿产资源的存储分析,深化资源的综合利用回收效率,实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不断壮大产业链条的循环发展经济,确定高效的经济产业体系。国内现阶段正处于资源的转型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情况愈加突出,更是出现一些难以呈现的历史遗留问题,故要重视如何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矿产经济学原理方法技术与实践》主要对如何实现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展开进一步讨论,根据帕累托效率的改进和成本收益分析、最低安全标准和代际公平等问题的论述,从可持续发展的福利观视角,阐述了资源禀赋优势理论及地租理论的理论问题,分析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现金流量,实现对矿业资本市场以及投资风险,做好矿产资源优化,促进矿业的循环经济。为进一步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要合理改善现有的矿业工业生态环境,利用现有管辖区域中所蕴含的硫、铁等资源构建延伸产业链,并借此机会发展精细化工业产业。

以循环经济理论作为基础指导,保证上下游共同生产的副产品或者废弃物能够成为下游生产线生产的原材料,通过形成代谢和共伴生关系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经过探讨,保障矿业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的总体思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析:第一,立足于现有国情、地质复杂条件、矿产勘探程度以及冶炼特征等进行资源的全方面勘察、采矿、选矿等层面,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要想做好矿产工业中的资源循环利用和使用,必须要积极实施矿产资源的循环使用措施,实现企业自身的产业链构建,确定耦合生态工业型的网络模式;第二,创造有利于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以及外部条件,做好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综合促进矿山企业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使其在政策、税收等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提高矿业工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总之,《矿产经济学原理方法技术与实践》是一部对矿产经济学理论体系及实践技术进行系统研究的专门著作。该书明确了矿产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构建了现代矿产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介绍了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矿产资源禀赋优势理论,论述了矿产资源原有价值理论和矿产资源产权理论,介绍了矿床经济评价方法;阐述了矿山技术指标整体动态优化技术以及相关科研成果等。该书可使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和从事矿产资源技术、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掌握矿产经济问题的分析思路与分析手段,主线清晰,观点明确,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数据翔实、引证深入浅出,有助于推进中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更加深入。

作者:王倩倩 单位:邢台开放大学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第4篇

[关键词]产业共生;桑蚕产业;循环经济;模式

[基金项目]2009年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基于循环经济的广西桑蚕业发展模式研究”(200911LX15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舟,广西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产业升级与贸易发展,广西柳州,545006

[中图分类号] F120.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1-0084-0003

产业共生链运作是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要求不同类型的产业实体以共同利益为引导,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相互交融与竞合,形成资源高效利用、能源节约循环、要素耦合优化的生态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组建一个有较强抗干扰能力、取得物质及能量消耗最小的区域生态产业体系。

一、广西桑蚕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瓶颈

2001年到2010年,广西桑蚕业取得了辉煌成绩,成为全国桑蚕第一大省,业内称之为“中国蚕业发展典范”。但是,广西在探寻桑蚕循环经济模式的过程中,存在主副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产业运行模式不合理、桑蚕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循环政策引导乏力等难题,凸显产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的弊端。

(一)循环主副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价值链整合有缺陷

目前广西桑蚕产业以蚕茧丝横向延伸为循环主产业链,辅之蚕沙有机转化、蚕蛹产品研制、桑菇肥培植等资源开发,初步建立了桑蚕生物质多级利用的主副产业衍生模式。但是,在蚕茧丝主产业链上,广西本土加工率较低。以桑蚕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河池市为例,茧的就地加工量在40%左右,丝的就地加工率仅在0.6%左右[1]。有限的茧丝加工能力使得本地所收蚕茧和所产生丝多运回东部进行深加工,形成以广西为原料基地、江浙为加工基地的茧丝绸产业分布现象,导致后续丝绸、印染、服装等产业难以步入精细制造、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2]。而且本地茧丝制品少有自主品牌,市场认同度低,经济效益不理想,弱化了桑蚕主产业链的经济效能,限制了桑蚕循环经济系统的价值增值功能。

其他副产业链工艺流程已走通,但价值链延展不充分。在蚕-蚕沙-叶绿素-有机肥经济链上,由于蚕沙收集难度大,成本过高,产能过小,致使蚕沙处理量极小,资源利用率低。而蚕沙直接生产有机肥的技术仍待进一步探究,大量蚕沙乱堆乱放,造成蚕病交叉感染,带来严重的废弃物污染问题。同时,蚕蛹制品开发单一,整体规模较小;桑菇肥的转换利用率不高,仍需寻找高产优质、方便管理的新菌种。这些因素都加剧了桑蚕产业分级利用循环体系的构建难度,使桑蚕茧生态链出现先天的价值创造缺陷。

(二)产业运行模式不合理,循环经济构建基础不稳固

广西桑蚕产业运行仍以蚕农小作坊式养殖为主。小规模分散经营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缺乏引入现代生产要素的内在激励,又因交易成本过高,影响了农户及产业组织化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小规模分散经营的自给性和封闭性,难以形成蚕茧加工各环节的强关联性,制约了产业链的延伸和网络产业体系的完成,产业竞争合力严重削弱。而且传统的手工劳作方式,技术含量和机械化水平不高,蚕茧质量无法保证,产品深加工基础受限。虽然“蚕农+企业+协会(基地)”的现代经营模式有所发展,但是蚕农与企业之间尚未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契约关系不明晰,农户仍是市场风险的主要承担者。此外,近年来受国际市场低迷、丝绸消费萎缩等因素影响,蚕茧价格大起大落,蚕农种桑养蚕的生产积极性受挫,往往在广泛种养和时有毁弃之间徘徊,蚕茧生产波动较大,严重制约了循环桑蚕产业链的稳定发展。脆弱的经济利益,动摇的蚕农桑户,不牢固的产业合作组织,为循环经济在广西桑蚕业的广泛推广注入多重不确定性,阻碍了循环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的提升。

(三)桑蚕专业人才缺乏,技术短板制约突出

目前,广西桑蚕技术人才短缺是妨碍循环经济实施的重要原因。2005年,全国蚕业科技人员总数19981人,产鲜茧58.93万吨,万吨蚕茧平均拥有技术人员339人;而同期广西蚕业科技人员仅为1479人(科研单位90人、教育机构8人、推广管理1131人、蚕种场250人),鲜茧产量14.03万吨,万吨蚕茧科技人员拥有数105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仅52人,比重只有3.5%[3]。若按发种每2000张需配1位中专水平人才,每10000张需配一名大专以上人才计算,广西年均450万张的发种规模需大中专人才2250人,技术人员缺口明显。而织造、印染、服饰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几乎为零,更制约了广西茧丝绸的纵深产业化发展。另外,对外引进高技术、高职称人才,也因地理惰性、薪资差别和劳动力流动壁垒等原因,难以形成良好的人力资源流动机制,更显现对桑蚕茧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技术人员不足、职称结构不合理、“引凤筑巢”不力等问题,使广西蚕业科研服务功能受限,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滞后,无法适应广西桑蚕业摸索循环经济道路的技术创新要求。

(四)政策支持导向不突出,运行环境有待改善

桑蚕业在广西的飞速发展,与广西各级政府对产业的重点扶植密不可分。但是,广西桑蚕产业政策的支持重点主要集中在桑蚕茧主产业链上,针对其他链条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造成了生产过程中蚕沙处理、废水处理、病虫综合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不能及时跟上桑蚕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桑蚕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河池市,直到2010年才有宜州等地开始重视循环主副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把政策引导重点放在蚕沙处理、蚕丝品牌树立等制约循环经济运行的关键环节。柳州、来宾等桑蚕重要生产基地仍未出台相关鼓励政策,仅靠2005年自治区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桂政发[2005]56号)推动当地桑蚕循环经济发展,尤显政策牵引功能缺失。再加上广西尚未出台有关循环经济发展的节能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有关法令,扶持循环技术研发的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不明显,突出了桑蚕循环经济探索中的政策引导缺陷,成为循环经济推进不畅的另一制约因素。

二、基于产业共生的广西桑蚕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

产业共生循环经济模式是延伸产业价值链,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农业食物链和生态工业链交融的产业共生组合,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一种组织创新模式。因此,广西桑蚕产业应从建设桑蚕强省的高度出发,探寻可持续发展的链网互动型产业共生循环经济模式。

(一)以农商为基础,培育互利共存的多元桑蚕共生组织

农户、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及中介服务组织是桑蚕产业共生组织形成的核心要素,是构成链网互动型产业共生关系的基本条件。因此,要改造“蚕农+企业+协会(基地)”经营模式,培育多元桑蚕共生组织,使之适应产业共生循环模式的构造要求。

一方面,建立规范的桑蚕技术培训机构,对蚕农进行科学系统的技术培训,重视蚕农的经贸理念培育,强化蚕农的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打造懂技术、有技能、会经营的新型蚕农。加强蚕农的产业转移培训,为部分蚕农向非农产业转移,有序退出竞争提供技术与技能支持,降低阻碍产业转型升级的劳动力退出壁垒。另一方面,发展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及中介服务组织,打造“龙头企业+蚕农”、 “桑蚕合作社+蚕农”、 “中介服务组织+蚕农”等多层互利共生组织。以龙头企业带动为主,着力培育企业茧丝绸的经营主业,促进企业绿色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形成契约联结式的合作社模式,以立法形式明确合作社的法人主体地位,明确其职责和义务,规范其内部管理,督促其代表并维护全体社员的共同利益[4]。完善桑蚕中介组织的服务职能,强化行业协会的自组织功能,为会员及企业提供全面、准确、快捷的技术推广、市场预测、资金融通、职业培训等服务支持。

(二)以园区为载体,形成企业间互动能效的链网型共生模式

生态产业园区是在区域层面通过废弃物交换,形成企业之间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极利用的产业代谢和共生关系的新型园区模式,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应着力打造“绿色制造”的桑蚕生态产业园区,依靠企业间的互动能效,构建互利共生、联动互补的区域产业生态网络。

鉴于广西现有的桑蚕产业链架构,主副产业链衍生模式应成为生态桑蚕园区发展的首要之选。即以茧丝绸产业为主轴,利用蚕沙、蚕蛹、桑枝等副产品发展多种副产业,通过对上游企业生产废料的合理利用和为下游企业以排放物形式提供廉价原料的方式,使园区企业形成“变废为利”的资源互补关系,促进主副产业配套发展,实现产品链和价值链的整合,建立互补产业驱动共生化演进的园区发展机制。同时,结合企业间的同类相关性探索产业集聚式共生模式。桑蚕生态园区建设需要以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的相似性形成区域内的地理集聚,合理共享基础设施、市场信息及销售渠道,集中开发清洁生产、生态包装、资源循环利用等共有技术,共同培育茧丝绸国内外市场,培育稳定、持续的整体竞争优势,实现“生态效益好,经济效益好,生态效益更好”的良性循环。生态产业园受企业数目和类型的限制,产业共生网络具有一定刚性,通过和园区外企业的技术经济合作,可以建立内涵更丰富、结构更稳定的产品代谢网络,打造开放式动态产业联盟,推动共生关系的多样化,提升链网互动共生模式的柔性。

(三)为科技为支撑,建设桑蚕产业共生模式的智力支持平台

实施广西桑蚕产业共生循环经济探索,科技创新是手段,人才培养是关键。因此,要突破广西桑蚕产业循环发展的技术瓶颈,必须积极推广环境无害化技术,加大对清洁生产、标准化生产、能源综合利用、生态包装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引导省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积极开展桑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加强优质、高产、高效的种桑养蚕技术,完善桑蚕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加快蚕种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蚕种管理和质量检测,确保蚕种供应的高质高量;制定对桑蚕科技人员的扶持政策,提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稳定蚕业技术队伍。

同时,困扰桑蚕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可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建立服务本地的蚕桑丝教育培训平台,恢复停办的蚕桑专业本科教育,新办丝绸服装专业本科教育,开办大中专的蚕桑丝职业教育[5];加强与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苏州大学、广西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合作,采取定向培养、办班培训等方式,培养大批茧丝绸急需的技术、管理和营销人才;采取柔性人才引进策略,以“关系不转、户口不迁、双向选择、择优流动”打破地域、户籍、人事关系等人才流动的刚性制约,采用咨询、讲学、短期聘用、技术承包、合作研究、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进,尤其吸引既懂桑蚕养殖、加工技术又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服务广西,为桑蚕产业共生循环模式的探索提供多层次的智力支持。

(四)以政策为保障,营造促进桑蚕产业循环演化的共生环境

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桑蚕产业共生循环模式的发展,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产业共生服务环境:一是实施区域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加快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税收、信贷和贸易等政策,特别对生产资源节约型产品的桑蚕企业和用循环技术改造传统桑蚕产业链的投资项目,给予财政贴息、税收调节和信贷支持等方面的优惠,增加在生态示范园区建设、病虫统防统治、标准化技术推广、蚕丝品牌树立等关键环节的资金投入,促进桑蚕主副产业链条的协同发展。二是规范产业市场,深化蚕茧流通体制改革,制订科学、合理的蚕茧收购、烤烘管理制度,推动蚕茧资源顺畅流通;加强蚕茧价格监督,健全交易规则和市场管理机制,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加快循环经济有关法规和桑蚕行业协会建设,利用法律手段和协会自律规章引导、规范、调节蚕茧流通市场,形成有序、和谐的桑蚕产业支持环境。四是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文化,利用现场会、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宣传渠道,普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观,提高广大蚕农的“循环意识”,营造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孙伟峰.河池桑蚕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8上).

[2]徐瑞,陈有禄.东西部茧丝绸产业对接机制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9).

[3]唐涛.应对金融危机做强广西桑蚕业的思考[J].广西蚕业,2009,(2).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第5篇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循环经济 互动机制

近几年来,作为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一种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在发展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急剧退化。因此,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和防治环境污染,迫切需要一种新思路、新理念、新方式去重构经济活动流程来触发产业集群系统的建设性力量,推动现存的产业集群系统向生态系统跃升,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相应地,循环经济被推到了实践的前台。

一、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实现载体

发展循环经济,客观上需要企业在一定地域上的集中和集聚,通过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科研单位以企业与社会中介组织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合作,以产业集群为载体,促进整个社会循环经济的发展。具体而言,以产业集群为空间组织形式,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集群能够提高循环经济的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成本节约

在产业集群内,具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小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条件。企业地理上的集聚,加大了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集群范围内实施循环经济可以降低企业之间合作的搜寻成本、谈判成本、交易风险,通过整个产业链的传导机制可以减少政府推行循环经济的政策、法律实施等规制成本。

2、产业集群为循环经济再利用、再循环原则的落实提供了重要途径

单个中小企业生产流程相对简单,“分解者”不容易构建,且企业的规模小,废弃物数量不够多且不够集中,独立循环利用资源在经济上不具备可行性。而整个产业群落中由几十家、数百家甚至几千家企业构成,产业集聚区内不同的种群有不同的要素需求,废弃物数量足够大,引入的“分解者”企业对这些物质进行分解,他们通过开发废物资源化技术,将一个产业或企业的废料完全变成另一个产业或企业的“食粮”,增加了物质资源的利用环节,延长了物质资源在系统内的流动链条,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达到了节能减排甚至是污染物零排放的目标。

3、产业集群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了良好条件

产业集群独特的社会环境能够加速循环经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在集聚区一定的经济激励机制作用下,企业必然竞相开展技术和工艺创新活动。企业是追求经济利益的微观主体,下游企业受此诱导同样会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的开发,层层传导直至最终产品。同时,集群的组织网络有利于上下游企业和同级企业之间的有效交流,更容易形成有效的循环经济和稳固的合作,这些都有利于集群内循环经济的开展。

二、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传统的产业集群在发展中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生态破坏等诸多问题。而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将经济活动组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过程,是对传统增长方式“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的根本性变革。

1、循环经济可以优化产业集群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产业集群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其利用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企业的聚集优势,加大了企业间物质、能量的交流。在集群内通过“资源―产品―废弃―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遵循“3R”原则,将清洁生产、生态设计、绿色消费、资源综合利用等有机融为一体,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了资源稀缺对集群的影响。

2、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解决产业集群的污染问题

为解决产业集群的污染问题而实行的末端治理方法――关停整顿企业、统一排污处理、征收排污费等等,不但增加了政府的环境管制成本和治污成本,同时也不利于形成企业的节能减排意识。循环经济是一种思维上的转变――从末端处理变成源头控制,它使污染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和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使原料和能源能够循环利用,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从而大大减小了治理设施的建设规模,减少了需要末端治理的污染物总量和由于末端治理产生二次污染的机会,进而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3、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产业集群低成本竞争优势的保持

发展循环经济能够帮助企业开源节流,通过减少物质能源投入来压缩生产成本。循环经济要求集群内的企业在生产组织过程中进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轻污染处理负担,甚至变废为宝,通过对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使垃圾真正成为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保持产业集群低成本的竞争优势。

4、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提高

循环经济的有效实施,技术是关键,在废弃物利用上往往具有很强的技术相关性。一方面,在互相协作和交流中常常会由于共同利益结成技术联盟、协同创新;另一方面,集群内上游个体的技术创新会影响下游个体的原料供给,这也会迫使下游个体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这样,个体间就能形成既互利共生又竞争创新的局面,更加有利于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推进产业集群的演进。

三、建立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良性互动机制

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密切相关,互补互促、相辅相成。产业集群不但拥有发展循环经济的优越条件,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理想的土壤,而且也存在与循环经济相结合的客观需求,循环经济则是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动力。产业集群要靠循环经济整合,循环经济要建立在新型产业集群的基础之上,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发展呈互动关系。

1、加强政府宏观管理

(1)弘扬正确的生态理念。政府应通过全方位的生态文化教育来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使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引导公众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培养广大群众健康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消费观。

(2)完善生态立法。政府应当加快建立各种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法规、规章和政策体系,消除或减少环境污染的影响,改善和提高集群内部的管理水平。通过设立循环经济制度的先发优势营造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市场、政策环境,为循环经济集群的生存和发展赢得环境和制度上的保障。

(3)制定相关的鼓励支持政策。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加大诸如在财税、投资、土地、信贷及价格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并采取一定的政策倾斜,通过招商引资或者出资帮助等方法,形成有利于传统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

(4)发挥服务职能。各级政府要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将事后处理变成事前服务管理。政府要不断完善包括道路交通、环保设施等循环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要拓宽产业集群加强循环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机构的建设。

(5)人才培养。要发展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就需要大量的相关人才,从而促进环保推动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因此,政府必须扩大对科技、教育及人才引进等领域的投入,提高集群素质,为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才基础和知识储备。

2、对产业集群进行循环经济改造

无论对于哪种产业集群来说,循环经济都要从集群企业个体内部开始做起,尽量在企业内做到资源的减量化和废弃物再利用,提高生态技术研发和创新。

首先,在企业中通过员工培训和其他方式的宣传教育,加强员工的循环经济思想意识和企业对所在集群长远发展目标的责任心和归属感。其次,加快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支柱,针对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加快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政府支持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大力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再次,加强企业间的产业联系。集群内企业要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建设或吸收那些能将集群中企业所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作为自己原料的企业,即延伸产业集群的生态产业链条,以循环经济的思想为指导,扩展产业集群,改良其结构,形成一个闭合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系统。最后,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尽最大可能减少它们的排放量和毒性。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能源的利用,以及节能、降耗、节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产、消耗过程与环境相融,降低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污染的风险。

3、中介机构积极参与,为集群发展循环经济牵线搭桥

为鼓励集群内企业的分工协作,就需要其他形式的组织来作为集群发展循环经济进行补充,中介组织应运而生。中介组织在经济信息、市场环境、咨询决策、辅助规划、融资担保、协调合作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利用其自身的优势帮助企业形成网络结构,通过垂直或水平联系,加强集群内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合作,降低企业搜寻谈判的成本。同时,建立监督机构,降低企业之间执行合约的费用和违约的风险。

总之,在发展产业集群的同时,必须重视循环经济系统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形成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战略选择。

(注:本文系河南省科技厅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2400410028。)

【参考文献】

[1] 危旭芳:生态产业集群的基本模式及其构建路径[J].江西社会科学,2008(5).

[2] 陆辉: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产业集群演进的战略选择[J].改革与战略,2009(9).

[3] 王海杰:构建生态化产业集群的途径及设计思路[J].统计与决策,2007(23).

[4] 张小兰:对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关系的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7).

[5] 吴松强: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策略:基于循环经济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09(7).

[6] 陆辉、陈晓峰: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传统产业集群生态化研究[J].生态经济,2009(10).

[7] 吴飞美: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探析[J].东南学术,2008(6).

[8] 刘轶:循环经济对产业集群生态化转型的启示与路径分析[J].特区经济,2009(7).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第6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结构;影响机理;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2

引言

一、城市循环经济内涵

所谓城市循环经济,是指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原则是“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cycle”(3r),基本特征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循环经济依据的是自然生态的有机循环原理,它通过将不同的工业企业、不同类别的产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产业生态链,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达到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最终达到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

循环经济强调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和产生废物的各个环节循环利用能源,发展资源回收利用产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它通过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无害化及再生的方式,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表现出“低开发高利用低排放”的特征,这以大幅度的提高我国资源的利用率。这必将引发产业升级、产业结构的大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改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源的过量开发,循环经济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对中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既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也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二、循环经济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

1.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

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有很多,有自然资源禀赋因素、技术进步因素、环境因素、个人消费结构因素、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国际贸易因素、制度因素等等。

(1)自然资源禀赋因素

一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对该国的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有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那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其产业结构或多或少地具有资源开发型特征

(2)技术进步因素

技术进步是推动一国产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一国的产业结构表现为一定的生产技术结构,生产技术结构的进步与变动都会引起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动。一旦技术发生变革,产业结构将会发生与之相适应的改变。

(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经济、社会、法律、文化等因素。经济和社会环境对产业的发展影响很大,产业发展需要良好的国内、国际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良好的经济环境能够刺激消费和投资的增加,因而资金供应也会增加,包括境外资金的加速流入。相反,经济环境的恶化会影响产业的发展,并且进一步影响到产业结构,文化环境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化传统形成的消费习惯。良好的法律环境可以促进投资的增加,加速产业结构的快速演进。

(4)个人消费结构因素

个人消费结构不仅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生产结构和生产规模,而且间接地影响中间产品的需求,进而影响中间产品的产业结构。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不仅消费的需求总量会扩大,而且消费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消费物品的档次更趋于高度化,个人需求趋向多层次和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结构将会带动多层次的产业结构的递进升级。

(5)制度因素

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制约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其中,有的制度对产业结构发生直接作用,比如市场机制或计划机制、重工业优先的不平衡经济发展战略或农轻重协调的平衡发展战略、出口导向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和产业政策等。有的制度对产业结构间接发生作用,比如微观企业制度、财政金融制度、收入分配政策、技术政策等,则是通过影响其他制约产业结构的需求、供给、技术等因素的变化,间接地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

2.循环经济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机理

当循环经济理念成为经济展战略之后,该理念对以上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诸多因素中的几种因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进一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动。

(1)循环经济对自然资源禀赋的影响

循环经济的“3R”理念强调的是“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在这种理念之下,资源的消耗在经济系统内会减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消耗会降低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将不再那么紧迫,而相应地,循环经济技术进步的快慢将制约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2)循环经济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突破能够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突破能够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究其原因在于:第一,循环经济技术不仅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及产品质量,而且能够降低产品成本,并最终影响人们的需求结构,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二,循环经济技术还通过影响循环经济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使各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产品产出结构的变化,导致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随着循环经济技术的进步,一些新的产业部门会逐渐兴起并且壮大,如环保产业等,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

(3)循环经济对环境的影响

循环经济理念对环境因素的修正主要体现在文化环境和法律环境上。对文化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循环经济理念倡导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这种理念会引导企业与公众在生产和消费领域的采取合理的行为模式,进而影响到产业结构。目前我国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循环经济理念的具体应用;第二,循环经济理念倡导绿色消费。

循环经济理念对法律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世界各国都逐渐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并且颁布了相应的法律以确保循环经济的顺利推广。这些法律将构成产业政策的一部分,必将影响到产业结构变动。

(4)循环经济对个人消费结构的影响

按照循环经济理念,个人消费应该向绿色消费和生态消费转变。在这方面,中国早已开始发展绿色食品,在大搞生态农业的基础上,生产安全、营养、无污染的食品。除绿色食品外,还有绿色居室、绿色家具、绿色汽车等,逐步形成生态消费体系。

(5)循环经济对制度因素的影响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循环经济理念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表现为:宏观上,作为一种发展战略,突出强调了经济发展要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的约束,要走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微观上,强调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公众形成绿色消费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三、基于循环经济的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路径选择

1.循环经济对产业结构的要求

(1)发展循环经济要求构建新型产业结构系统。

发展循环经济,本质上是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安排经济活动,生态规律可概括为“整体、协调、循环、再生”。按照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内在要求,城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在不同类别的产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关系,运用反馈式、网络状动态联系,使物质能量流在系统内不同行业之间有序循环。

(2)发展循环经济要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过程,是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就是通过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行资源优化配制与再配置,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不仅要淘汰技术水平低、能耗高、效益差的产业,还要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和再生资源产业。

2.基于循环经济推动下的产业结构调整途径

(1)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克服结构性污染

针对当前中国各地区产业发展的结构性污染问题,政府应当按照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要求,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的总体规划性。

第一,要合理调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比例和基础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加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第三产业。

第二,要通盘考虑区域内各产业数量比例和结构协调关系,实现生产与消费的有机联系和产业间产供销的合理搭配,力求实现各产业的有序增长和协调发展。

第三,要避免区域内各产业分布的分散、分割、杂乱现象,实现各产业间相互利用废弃物质,节省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成本。

第四,邻近区域要发展各自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互通有无,取长补短,避免产业发展的重复建设和盲目新增产业项目。按照产业发展的次序和产业链条,构建产业群和生态工业园区。

第五,有计划地发展资源回收与再利用产业,将其与产业分工和规模经济发展相结合,形成废弃物质回收、运输、再利用各环节分类明确,资源流转顺畅的产业结构体系,以此补充产业结构性缺陷,防治结构性污染。

(2)优化产业内部结构,促进节能降耗、循环经济

产业结构调整要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必然需要优化产业内部结构。

第一,要鼓励各产业高效使用能源,节约用水、节约用地。在此基础上,向清洁生产

型、资源循环利用型产业转变,最大限度地利用废弃物,并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二,要鼓励和支持产业内部各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生产结构模式。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企业业务流程,不仅在流线上有所延伸,需要增设新的部门,还需考

察其生态效益、产品的生产过程。而且在循环经济模式下既要利用回收的产品零部件,又要及时再利用生产中产生的某些废弃的零部件。

第三,要鼓励产业内部关联企业之间不断调整彼此资源利用和废物排放的结构比例,实现资源的闭路循环和多级使用。重点对象是冶金(钢铁)、电力、化工、煤炭、有色金属、建材、纺织等产业的内部关联企业。

第四,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内部的绿色资源替代技术、废弃物再资源化技术以及污染处理技术,实现产业内部结构层次的升级。

(3)积极发展生态循环产业,完善产业结构体系

从循环经济的视角看,中国当前生态循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规模较小,导致整个产业结构体系的不完善,这就需要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积极发展生态产业。

第一,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尽快淘汰传统工业生产“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粗放型模式,使某个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物能成为其他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形成“资源-产品-资源再利用”的节约型模式。

第二,在第三产业中也要贯彻循环经济理念,使用现代高新科技,调整服务业内部各企业的布局结构,鼓励企业优化重组。

参考文献:

[1]毛如柏.论循环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3]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王佐.现代制造企业物流成本计量问题研究[J],煤炭经济.2004,(5):12-14.

[5]肖华茂.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8(8):244-246.

[6]桑金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6).

[7]赵云君,文启湘.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6,(1).

[8]国家统计局“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研究,2006,(9).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第7篇

关键词: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生态文明

一、前言

2014年2月26日,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2014年12月17日,河北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下,河北省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化体系。因此,在生态文明视阈下,研究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无疑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价值。河北省政府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平衡点、狠抓增长点,加快推动一批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为“十三五”乃至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是推动发展理念大转变。二是推动经济结构大调整。三是推动协同发展大战略。四是推动发展条件大提升。在此大环境下,为更好的适应此战略,真正开展循环经济体系,我们参考国内外的文献及社会大家言论。在此次参考中,我们发现国外学者早就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上对循环经济发展做了积极的研究和实践。例如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卡尔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等。在研究这些文献中我们发现国外学者主要是从生态经济学、资源环境学角度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具体应用。可见在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社会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循环经济。从总体上看,循环经济建设在河北省的合力还没有形成,循环经济的发展仍处于较低层次,尚未出现详细且操作性强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还存在产业体系尚未形成、废物综合利用水平低、实践中上下不能协调一致等问题,还没有形成发展生态工业的有效平台。

二、河北省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业布局不合理。从三产业看,农业比较效益低,工业内部结构重,新兴产业起步晚、规模小,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现代农业发展缓慢,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缺乏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效益型农业和都市型农业发展不足。(2)缺乏配套支撑体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缺乏技术支撑。这一模式旨在构建“资源一产品一废物一再生资源”的闭环式经济系统,是适应于优化经济结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并将成为21世纪的一种发展趋势。本文借鉴国内外循环经济。(3)循环经济与生态环境恶化。河北省是一个资源型经济大省,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发展仍处于资源高消耗和高污染排放的阶段,导致河北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河北省必须改变“资源—产品—排放”的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是河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构建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对策

(1)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2)建立“绿色壁垒”。近几年,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源环境方面,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3)采用相应手段全面整理。从技术手段角度,全面推行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从资源利用角度,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相互利用和再造利用;从市场领域角度,主要有节能环保技术市场、社会废弃物静脉回收再造市场、循环经济咨询服务市场;从产业发展角度,企业层面,注意清洁生产和污染排放最小化;区域层面,企业间促进物质和能源的充分循环;社会层面,建立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废旧物分类、回收、再造系统,生态型产业系统,信息系统等初步建设循环型社会;从园区建设角度,在园区规划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产业结构合理;在管理方面,明确入园企业投资强度等门槛要求,对园区生态环境进行及时监控管理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