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中生思想政治(合集7篇)

时间:2023-09-05 16:31:59
高中生思想政治

高中生思想政治第1篇

关键词:民生政治 高校 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而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1],因此,从民生政治的视角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缺少民生政治教育

所谓民生,简单而言就是人民的生活、国民的生计,主要关注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民生政治时代已经到来,表明政治生活的主题是关于民生问题,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政治社会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应该体现政治社会发展的要求,也应该体现政治社会发展的内容。正如邓小平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联系实际,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2]。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随着政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增加民生政治教育的内容。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缺少民生关怀

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实现同中国社会现实和个人的社会实践具有紧密的联系,他们所具有的爱国主义精神、个人品德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责任感都以现实社会的现实问题为中心。但是,由于社会文化多元化、利益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影响,特别是腐败分子的存在和享乐主义的盛行,处于社会现实中的大学生很难理性认识和分析社会中的各种现象,特别是对各种腐朽思想和消极情绪抵制能力弱,导致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现象的出现,甚至对某些社会现象感到迷茫。这些问题的出现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缺少民生关怀有关。

二、民生政治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民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方式

任何政治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来实现政治社会化,而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和社会实践者,高校作为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其实现政治社会化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同时民生政治是一种新型的政治理论和政治过程,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治社会化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政治社会化的实现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所谓政治社会化就是“人们通过学习和接受一定的政治文化而获得政治属性,形成政治人格的过程,同时也是一定的政治文化传播的过程,是二者的有机统一”[3]。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谓民生政治的政治社会化主要是指学生学习和接受民生政治理论,形成民生政治观念和民生政治思维的过程。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实现民生政治政治社会化问题具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政治社会化的传统优势,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有利于利用高校的优势资源和优良传统。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心目中具有权威性。把民生政治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利于传播正确的民生政治理论。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民生政治发展

民生政治是党在新时期对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的总结,是发展中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民生政治发展具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运用高校学术优势,研究和完善民生政治理论。民生政治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政治理论和政治过程,需要研究和完善,而高校具有学术优势,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鼓励高校优秀教师研究和重视民生政治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运用高校学术优势,完善民生政治理论,促使民生政治理论转变成为一般性政治理论。另一方面,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未来社会实践的主体,他们易于接受新知识且富有创造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视民生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思考和实践民生政治理论,丰富民生政治的科学内涵。

三、民生政治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的路径选择

(一)重视民生政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运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和学生全面合作来进行。因此,民生政治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政府、社会、高校和学生重视民生政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运用:首先是政府重视。在我国,政府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民生政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运用也不例外。其次是社会重视民生政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运用。社会重视主要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支持学生努力学习。

(二)建立民生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问题是根本性的问题,主要作用是在制度层面保障民生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良性运行。建立民生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重视民生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制度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们根据事物发展规律而制定和完善的过程。建立和完善过程是一个系统且连续的过程,因此,建立和完善民生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体制机制,要求始终把这一理念贯穿于体制机制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实践民生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体制机制。体制机制一旦被建立就需要人们遵守,实践是完善这一体制机制重要一环,所以应把这一体制机制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

高中生思想政治第2篇

论文摘要: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如建构性、生成性、多元性等核心理念对于改造传统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巨大作用。伴随着这些核心理念,又出现了一些边缘理念,如生活化理念、反思性教学、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和合作性学习等。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这些理念落实得最为全面的学科之一,很值得大家共同研究体会。本文主要就其生活化理念略作阐述。

1)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层次分类别设计出多样的可供不同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彰显了学科内容的生成性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学内容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拓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该学科统摄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和哲学常识等三大块知识内容,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主题设置了三个模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主要内容,设置生活与哲学模块。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常识融人到学生日常生活之中,并使其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毛泽东曾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wWW.133229.cOm”比如在经济生活模块中,要求学生模仿以某个地区经济发展为主题,综合考虑政府职能、市场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居民生活等寻求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设计一项投资经营方案,制定合理的分配计划,完成最后的评价。这在整个学科的设置中比比皆是,多以交流、讨论、模拟、撰写小论文等形式出现。强调了学生必须掌握的经典知识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2)在教法学法方面,改变过去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以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注重教学的实效性与学习的建构性。

众所周知,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与控制,上课是一种单边行动,教学的最理想状态局面是完成教案,课堂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活力,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其实教学活动不只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而是师生之间一种双边体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有意义的社会协商,学习环境要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四个要素构成。一般认为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情境教学、随机访间教学、支架式教学等。

新课标要求,增强课程教学与社会进步,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宽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间题的能力。之所以说政治课是核心理念落实得最为全面的学科,是因为其显著特点是实践性强,学生要想真正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必须进行实践。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产生间题意识,主动参与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人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去。师生双向互动,通过群体合作,进行知识建构,信息提炼,教师在此过程中通过反思,不断地更新知识,使课常上常新,达到教学成果的共享并享受创新的快乐。

3)在评价体系方面,改变过去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又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以现实生活为指归,突出评价的多元化。

高中生思想政治第3篇

一 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对社会产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影响,知识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带来了高中生思想观念、道德判断的多样化以及生活方式、情感评价的多样化,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很多新问题和新挑战。高中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充分注意到这样一个社会形势的变化。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在高校中仍有一部分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相对较为空洞、形式化、见效期比较长的工作,没有什么“抓手”可以做到立竿见影,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其实,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形成合力,才能起到效果。

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比较丰富,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甚至不同的教育工作者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执行该项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并且,仅仅依靠课堂内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创设一种氛围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建立一套相对稳定的建设体系,形成长效机制,才能巩固和促进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二 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模块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道德规范教育;以高中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2006年3月4日),既是中华民族传统荣辱观基本特征的集中反映,又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同时也高度凝练了人类社会的优秀成果,为当代高中生指明了成长的方向,对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成为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抓手”。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七大精神为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三 关于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体系结构的思考

针对大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构建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块;针对每一个模块设计出相应的子模块,并针对子模块设计相应的实施途径,形成菜单式的工作内容,以便于实际操作。

当前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要求高中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探索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新领域,才能把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地引向深入。同时,必须认识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动态的工程,要不断地丰富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四 结束语

本文所构建的模块化的教育思想充分借鉴和吸收了“CBE”教育理论中模块教学的优点,将“模块”概念引进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洞性、单一性、零乱性、盲目性和形式化。作为德育的一个核心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的建设思路对整个德育工作的改进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具有很大的启示,是将德育工作化虚有为实际、化空泛为充实、化零乱为规范的有效途径。

新教学理念下的思想品德学习是一个体验自我、打造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能指导现实生活,真正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思想品德课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于是,每学完一节课,笔者都要想方设法地为学生提供道德体验的机会,使学生了解道德知识,增强道德情感,树立道德践行意识,真正使学生的思想有感悟、道德有升华。

高中生思想政治第4篇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打开科学大门的导师”。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兴趣。”这些话是在向我们大家表明,兴趣才是真正引领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老师。然而在现在的课堂当中,我们却发现,学生对于政治课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打瞌睡、做小动作等现象,都表现出不喜欢学习政治的现象。

为此,我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设计25个单选,就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教材内容、教师教学等方面进行调查。在对高一、高二共10个班级的505名学生的调查中获取的大量具体、生动的感性材料使我深切感受到思想政治课面临的现状不容乐观。大多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不大,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高考的需要。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缺乏有效科学的方法,靠死记硬背,使得政治课的能力目标达成不理想,缺乏问题意识,不能主动地提出问题,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较差,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能力缺乏。总之,大部分高中生对学习政治课不感兴趣。

我认为,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我国的政治课教学存在以下几种弊端:其一,过多地偏向理论教育,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二,政治课程的说教色彩比较明显,缺乏对于学生辨析能力的培养;其三,政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等。这些情况严重地制约了教育的发展与前进,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面对这种情况,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教师素质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的时候,还对高中思想政治的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有句形象的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而在今天仅有一桶水的观念是不够的,要有一缸水,一江水,常新的水。面对着新课改,教师要切实的做到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拿着教参抱着大纲,一切只讲课内的内容,一切的教案设置都是为了高考,这种教学方式会让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怪圈,从而使得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更加没有兴趣,纯粹是为了应对考试而学习。优秀的政治教师应该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这要求(1)政治教师要自觉加强学习,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永不毕业的勤奋学生。(2)政治教师还必须在政治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3)教师教学时要有激情、更要有亲和力,只有这样才能创设自然、融合、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4)教师教学时要不拘泥教材,更应该高于教材,采取多种的教学方法,要敢于创新,敢于尝试,不怕失败。

二、运用时政热点

高中生思想活跃,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点问题极为关注。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通过对时政热点运用,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并且可以深入地学习和掌握事件背后的内涵,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想要让时政分析更好地在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同样需要激发学生们对于时政的探究兴趣。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应当有意识地穿插一些当下的时政热点,并且培养学生们对于时事政治的观察与留心的习惯,让大家对于这部分知识更感兴趣。学生们只有对于某种学习方法或者某件事物充满兴趣时,才会花更多的精力展开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朴素真理,真正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三、巧设疑问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几个死的概念或记忆多少死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设置疑问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学过程中适当、巧妙地设疑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着关键的作用。例如,在讲必修三《哲学生活》中“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时,我采用马克思的一句箴言“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的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精美吗?”在马克思看来,防盗和防伪水平日益提高的根源要“归功”于小偷和造假者了,为什么呢?问题一提出,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用这样“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现象生动地揭示出事物的矛盾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又如,在讲必修一《经济生活》中“我国经济建设遇到资金困难的问题”时,引出“能否靠多发行人民币来解决”的疑问。让学生在分析中有分歧,而教师则进行引导,从而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高中生思想政治第5篇

关键词:政治课;生活化;创设情境;学习兴趣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我们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将教材知识与重大时事政治、学生周围生活联系起来,这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实施的原因1.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新课标》指出:“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科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新课程《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并在具体内容上也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对象,如生活与消费、、文化与生活等,说明新课程非常关注学生实际、社会生活,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学改变过去教学内容的“假”“大”“空”,从教材知识中走出来,紧密联系实际。

所以我积极落实思想政治课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将学生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的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有效统一起来,构建学生各种感兴趣并且能够主动进行的学习活动,把生活实际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最终达到我们的教育教学目的――这就是我正在探索和实践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模式。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是用具体的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趣

生活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源头活水,生活中教学的资源无处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根植于现实生活,才具有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例如:在学习《国家的宏观调控》时,我先给学生出示了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存贷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准备金率,并问此举对老百姓的生活带来那些具体的影响?当时做出这样的决策是国家在运用什么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让学生们展开充分讨论并发言,最后老师联系国内国际形势进行分析,使学生弄明白这样做,是国家在进行宏观调控,以及为什么宏观调控,结合时政热点,运用教学知识点,分析教材,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国际大事,为政治课教学提供了鲜活的实例。除了关注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还要联系学生身边小事,善于把身边的小事与热点问题联系起来,从中认识和体验所学知识,进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针对学生中有炫耀名牌和生活巾的浪费现象,我组织他们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问题的大讨论;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我引导他们对“企业应如何树立品牌,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等等。 二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纠正思想上的偏差

高中生正值青春萌动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正处于幼稚成熟转化的过程,在这个时期,他们的成人感已经开始确立,独立意向迅速发展,对自尊心有了强烈要求。但由于长期受高考指挥棒的压力已心理上尚未完全成熟,因而导致了符种发展的偏差,如体现在学生身上的自我封闭,狭隘独尊等等,他们只考虑自己,很少顾及别人。如何纠正上述的心理偏差,思想政治课应该告别生硬的说教,回归生活,关注生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己。

高中生思想政治第6篇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生涯教育的必要性

1.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的要求

《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应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综合型人才,提升优质化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师应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社会生活认知能力,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2.高中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纲要还提出了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学生多样化发展的目标。为丰富课程的多样性、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多领域的课程选修,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同时,为扩大教育优质资源,培养创新人才,挖掘学生潜质,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普通高中适当增加职业课程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对社会职业初步的认识,方便毕业后的职业选择。但是少有学校具备完善的条件,大多数学校也只处于摸索阶段,并没有专业课程指导,在生涯教育这个路程中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去发展。

3.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特点的需要

高中思想政治课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当代社会发展,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思想观念,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选择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教学理念,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根据行为差异、个性特点,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政治思想,并唤醒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帮助学生掌握生涯规划的方法和能力,为以后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生涯教育的实践探索

1.引导学生增强自我认识,加强对职业、社会的认知

知己是为了能够抓住自身特点,形成客观的评价与自我定位;知彼是为了能够对社会发展要求有长远、整体的把握,从而尽快适应社会,选择自己擅长、有发展前景的工作,提升生活品质、幸福指数。

例如,高一必修1“经济生活”中有大量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教师可以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掌握必需的生活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们既是学生同时也是消费者,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变动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商品置换中,当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增加,而需求的变化又最终会影响到商品的价格。这对于消费者的生活而言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但是,当角色转变为生产经营者时,又该如何处理?课程还介绍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高质量的生产销售的产品,促使生产者适应市场的变化。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提前抓住了问题根源,而这些问题可能是学生未来生活中即将面临的实际问题。

例如,高二必修4“哲学生活”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帮助他们清晰地认识世界、了解自我。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悟古今中外一些伟大哲学家的思想理念。如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荀子、韩非子、古希腊时期的赫拉克利特、培根;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王阳明、苏格拉底等。

哲学思想是无处不在的,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的理念,教他们如何科学管理时间、如何提高学习能力、如何取舍高中课程、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如何正确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2.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升规划的行动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连续系统的规划过程,也就是说,在未来,我们必须继续努力,为未来做必要的准备活动,提前设想自己未来所要扮演的角色与职业内容。在高中的教育过程中,职业生涯教育即将成为核心内容,其他课程的开展都应建立在该课程的基础之上,并紧紧围绕此课题。

高中时期学生就面临着高考选考科目的选择以及与此相关的选课走班、分层教学,这在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中也占据一定比重。然而,很多学生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选择的重要性,只是为了应对考试的需求,逃避自己所不擅长的科目,选择认为简单的学习,从而有了大学专业的差别乃至以后人生道路的分歧。

在前些年江苏高考中出现的文理倒挂现象,就是因为学生选择专业时没有认真思考,抱着“投机取巧”的心态造成的消极后果。很多学生对自身有什么特点,优势是什么,对未来有什么规划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在将要面对的专业、学校选择方面,也没有根据自身所喜欢或者将要从事的职业方面考虑,使得最终进入校园后发现并不适合,没有学习兴趣,甚至后悔当初的选择。。

例如,在开展“经济生活”中“价格变化的影响”的教学之前,以现实的生活情景为导向,让学生了解“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然后借助案例教学,告之学生假如去购买空调,如果购买空调的人多,供不应求,就形成了卖方市场;反之则形成买方市场。当出现卖方市场时,空调价格可能会出现小幅度提升,而出现买方市场时,空调闲置过多,卖家为了减少库存商品,就会降低价格,培养学生做一名聪明的消费者。

3.把握社会实践机会,丰富生涯教育内容

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走出校门、走进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程内外兼备的特点,既能让学生体会书本理论知识,又能适当补充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特别是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提高自身技能,正确认识相关的社会现象。

在寒暑假空余时间,指导学生完成一些有效、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和相关课题,对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都很有帮助。组织学生对学校周边的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企业相关的运营模式等信息。同时,针对某些企业面临的发展难题,让学生结合企业结构形式提出自己认为适合的解决方法。通过这种自身实践和参与过程,让学生提前认识社会、体验社会,亲身的经验和感悟更能增强他们的思想境界意识,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生思想政治第7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学生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0-030-1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

目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了大部分思想政治老师的指导思想,但是因种种原因,高中政治思想教育在普及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概念上仍然存在很多阻碍。首先,大部分思想政治老师仍然是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主,这就会有碍教学目标的达成与教学任务的实现;其次,很多政治老师重在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依据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股劲地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最后,虽然现代社会的高中生对于接受新事物的意识与能力都很强,但是,现代的授课形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开放性思想,学生无法充分地进行发散性思维以及将视野拓展到课堂以外的内容中去,学生缺乏主动性。由此可见,在高中政治思想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存在缺乏学生主体性的问题,这也严重影响到了高中政治思想教育目标的贯彻与教学任务的实现,影响到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提倡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呼声越来越高。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必要性

1.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要求

我国教育领域从八十年代开始就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理念也被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不断贯彻。从这一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学过程本是一个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主要起指导作用,关键在学生个人,但是两者又是缺一不可的。教师的教学能力要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到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本质要求。学生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与老师达到一种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达到接受知识理论的目的。

2.是时展的要求

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与挑战,它在为教育事业带来良好经济条件与物质支撑的同时也为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要求——努力提高全民的素质。所谓提高全民素质就是要求每一个人在技能、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等各方面都能够有较大的提高。从心理素质方面来说,要求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与敏感性;从知识结构上来说,要求掌握多方面领域的知识,建立起一个网状立体的知识结构;从操作能力方面来说,要求具备创造力,自学能力以及不断自我提升的能力,对知识经验具备归纳总结、概括分类的能力。如果一味地采用传统式的教育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就容易造成学生良莠不齐,这也有悖于我们现在的人才培养观,不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当为社会教育事业,社会经济事业等作出贡献。

当代高中生的思想政治观念正发生着变化,我们不能忽视。同上一辈相比,现代高中生思想活跃、知识面广、信息来源广泛、参与活动较多、自主意识也比较强烈。他们更希望能够与教师与家长平等地相互交流,不会轻信问题的答案与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教条主义与空洞的理论,他们会产生反感情绪,出现叛逆的现象。在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教学模式,用开放式、民主式的教学模式代替原有封闭式、说教式的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三、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方法

1.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入手

我们要明确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以避免老师淡漠教学目标,盲目和随意地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这也有利于避免出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质量与效率低下的状况。无论是课前教学、课堂教学还是课后作业,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教师要着重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结合,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重视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提高,依据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在关注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同时也要突出重点。除此之外,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现有的水平与需要,适当地拓展学习领域,开阔他们的视野,在基础性学习的基础进行拓展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