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农业产业发展对策(合集7篇)

时间:2023-08-23 16:34:32
农业产业发展对策

农业产业发展对策第1篇

一、发展现状

——产业规模有了新扩张。柑桔总面积达到30万亩,其中结果面积18万亩,年产量2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全市20个乡镇232个村中,有13个乡镇168个村种植柑桔,千亩以上的村(场)有66个,产量100万公斤以上的村(场)有72个,面积2万亩以上的乡镇有5个;畜牧业在大力发展生猪的基础上,以丹江口福润禽业公司3000万只肉鸡加工项目为龙头,突破性发展肉鸡养殖,建成鸡舍15万㎡,年出栏百万只以上养殖小区3个,发展万只以上养鸡户273户,建成种鸡场4个,2007年出笼肉鸡203.22万只;巩固扩大了丁家营、均县镇等6个养猪小区,年出栏2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2151户,50头以上的243户,100头以上的27户,500头以上的11户,2007年全市猪肉产量突破1800万公斤。肉牛建设完成了2个年育肥百头以上的小区;水产业以创建水产大县(市)为契机,实现放养面积达到33.5万亩,其中人工精养面积11万亩,预计20*年水产品产量7万吨,水产品产值超过7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2.5万亩,初步形成了“北草南木”的产业布局。

——良繁建设有了新突破。柑桔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通过国家农业部立项审批,进入实施阶段。市良种场无病毒柑桔良种采穗圃已建成投产,柞蚕原种场和凉水河油坊沟柑桔良繁基地发展良种容器育苗150万株。畜牧产业新建4个种鸡场,存笼种鸡5万套;引进种猪150余头,在石鼓、习家店、土台建生猪繁育场三个。水产业培育出了汉江鲌鱼、鳡鱼等一批优良品种,苗种繁育场由过去的三家发展到六家,有两家私营名优苗种繁育场建成投产,均州水产良种建设基本完工,继鲌、鲈、鲶鱼实现规模化繁供之后,鳡鱼、鳜鱼也实现种苗批量供应。全市孵化水花2.5亿尾,培育夏花鱼种1.5亿尾,生产大规格鱼种11090吨。

——标准化生产有了新提高。柑桔积极推进生态果园建设,高标准建设以蔡家渡果园场、玉皇顶果园场为核心,建成了一批生态果园示范区,全市新建精品果园580亩,加强了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推广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继续深入开展了柑桔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生物药、有机肥、桔园生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在核心示范区的应用普及率达80%以上;水产业开展了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以名优鱼网箱养殖为重点,推进了滤食性网箱、名优鱼网箱、库湾养殖、池塘精养、小龙虾养殖和库区银鱼增殖重点基地建设。

——科技服务有了新举措。在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上,按照“以钱养事”新机制要求,柑桔产业根据区域布局新组建六个柑桔区域技术服务中心,加大了技术服务力度,今春结合冻后恢复,实现了柑橘技术培训全覆盖;畜牧产业成立了肉鸡养殖技术服务中心,并在江南、江北、城区分设三个服务部;水产、中药材也相应成立了技术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了产业科技服务体系。结合科技入户,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产技术培训,今春以来累计培训农民27000多人次,印发科技资料27500册(份)。柑桔、畜牧、水产继续与华农大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科技协作,分别邀请华农大专家教授多次来丹开展技术培训讲座,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龙头企业建设和品牌创建有了新进展。畜牧以福润禽业公司为龙头,带动了种鸡场建设、养殖小区建设和合作社建设,市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支持肉鸡产业发展,肉鸡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柑桔产后商品化处理快速发展,市场建设不断加强,全市目前有柑桔产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19条,20*年共分级、打蜡柑桔2000多万公斤;以土台乡、习家店、凉水河油坊沟等为重点的一批柑桔交易市场形成了较强的辐射带动力。水产业博奥、君发、柳氏风味鱼三家加工企业扩能改造,提档升级,丹江口水库无公害产地及12个品种无公害产品已取得认证,“丹江口白鱼”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已申报国家质检总局,有机水产品认证已经申报,博奥水产公司“好鱼轩”系列加工产品获第四届中国武汉农博会金奖。水产品加工、名优苗种繁育企业注册了“丹江”、“汉丹”、“好鱼轩”、“鱼行天下”等品牌,在当地及周边已较有影响。目前,我市有一定规模的本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9家,其中省级2家,十堰市级15家。

——合作组织培育有了新起色。柑桔成立了6个柑桔专业协会和5家专业合作社,在柑桔销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肉鸡成立了福星禽业合作社,在技术培训、饲料供应、鸡苗投放、成品收回等方面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水产新成立了4家渔业合作社,在名优鱼养殖、标准化生产示范等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

二、问题与思考。

应当清楚地看到,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先后引进了农夫山泉、雨润公司、阿里山公司等知名龙头企业,培育了博奥水产、柳氏风味鱼等一批民营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了五大优势产业、六大特色产品格局,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凸现,产业化经营体系初步形成,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差甚远。

1、产品标准质量不优。质量安全意识淡薄,品牌产品少,标准化生产程度差,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不够,名优果、名优茶、名优鱼与福建及我省宜昌等地相比有明显差距,如:永春芦柑优质果品率达80%,宜昌蜜桔优质果品率达到69%,我市柑桔优质果品率达不到30%。

2、优势产业效益不高。一是第一生产车间科技含量低,产量和品质不高,生产效益低。二是产业链条短,如柑橘产业,没有深加工企业,产品仅靠鲜销,市场风险大,产品附加值低。三是加工企业自身实力不强,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低,市场转化慢,产品好的不多,多的不好,经济效益不高。

3、龙头企业拉动不强。我市龙头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带动能力弱,生产基地与加工企业、市场销售还不能有效对接,没有形成好的产业链条。我市柑桔面积30万亩,但与农夫山泉生产要求不对路,又没有其他饮料加工企业,只能鲜果销售,产业效益不高。引进的雨润肉鸡加工企业,由于技术、资金等原因,肉鸡养殖产业相对滞后,不能满足企业需求,难以带动农民增收。

4、产业文化挖掘不够。茶圣陆羽、桔颂作者屈原都是湖北人,但我们知之甚少,却被福建人广泛宣传应用,为福建特色产业增辉添彩。我市的武当道教文化和汉江水文化市场潜力很大,有待挖掘和开发。

5、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支农资金整合难度大,使用效率不高,投入优势产业的项目资金十分有限;社会资金,包括金融部门支持产业发展的投资不够。

三、对策与建议。

1、必须用工业化理念和产业化思路发展农业。先进地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其实质是政府将先进的工业经营理念如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市场导向、品牌营销等,用于指导发展农业,以工业化为推动力量克服小生产的缺陷,通过行政和市场双重推动,使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逐步实现农户与现代技术的对接、与大生产的对接、与大市场的对接。我市在农业发展中,也要树立用工业化经营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农业富民、农业富市的目标。

2、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优势产业开发。就是依托资源优势,高标准规划,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届接着一届干。针对我市现有产业,应集中领导精力、集中项目资金,重点支持发展柑桔、畜牧(肉鸡)、水产产业发展。做到一个产业、一个领导、一批项目、一笔资金、一抓到底,连片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竞争力。要大力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进一步扩大规模经营。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经营等新机制,鼓励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创新流转形式,发展规模农业。要精心谋划科学定位,因地制宜地走“—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专业化发展之路。

3、必须重视培育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扶持其做大做强。按“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严格执行市委、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从土地、金融、保险、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让利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农夫山泉、雨润公司、阿里山公司等龙头企业及博奥水产、柳氏风味鱼等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有助于完善,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同时,鼓励发展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减少农民的市场风险。在此基础上,设立龙头企业专项基金,并为龙头企业的发展专门制定和出台规范性的政策文件。有关职能部门要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规范的服务;执法部门要文明执法,对龙头企业实行挂牌保护,禁止“三乱”,做到“零干扰”,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4、必须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我市有武当名山、汉江秀水、中国水都等特色资源,发展潜力很大,要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在招商引资上下功夫。一是利用现有基地资源,精心编制项目,积极“走出去”,大力向外推介我市柑桔、水产、畜牧、茶叶、旅游等特色产业,吸引外地业主投资建厂。二是组织本地企业与外地实力雄厚的企业进行产业对接,合作建设龙头企业。千方百计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品牌嫁接改造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千方百计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三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利用我市台湾农民创业实验园的招牌,争取政策和项目,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农产品交易会、投资贸易洽谈会,广交朋友,招商引资,开拓市场。

5、必须加强开拓农产品市场。农产品销售难、价格低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福建农业发展的模式和经验告诉我们,开拓农产品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是农业农村工作地一项战略任务。要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充分发挥现有龙头企业作用,积极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市场开拓活动,加快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农产品市场网络,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形成市场+龙头+基地+中介+农户的经营模式,促进和带领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引导和鼓励种植大户、销售大户和“以钱养事”的农业科技人员有机联合,组织新型合作社,切实搞好农产品的科技指导和市场销售。同时,积极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探索农业院校及科研院所以股份合作方式参与我市牲畜、水产、柑桔等合作社建设,促进共同发展。

6、必须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是当今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在这一方面,我市还处在起步阶段,无论是认证产品种类、产品数量,还是认证体系、认证的档次,以及基地或企业的规模,我市的差距还很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否则我市的农产品难出市门。必须下决心、下力气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内在质量,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扩大试验、示范和推广,大力发展符合市情特点的农业产业,搞好玉皇顶精品果园、青莫高效茶园和新港农副产品加工园建设,加快名、优、新、特作物品种和水产、畜禽良种的引进推广,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农业产业发展对策第2篇

关键词:农机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设备稳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规模不断扩大,利用专门的生产机械进行农业生产,极大地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资源,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促进农业产量的增长。农机工程不仅是社会变革的必然选择,也是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农机工程对农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价值,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不及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措施,将会阻碍农机工程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1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现代农业产业化在中国发展较晚,相对于国外而言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相应的政策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产业化一直处在不断更新发展的阶段。我国是在1956年最初提出农业现代化方针,而且建立了以实现农村提取、城市产业资本积累的主要目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在2015年1月份颁布的党中央的一号文件中就提出了要坚持一二三产业相互发展的道路,转变生产导向,由此来积极的转变我国农业生产的模式。对于“现代化农业”的定义,早在2007年的党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并且对如何构建现代农业框架进行了分析[1]。在文件中明确指出,要用现代化的理念以及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农业发展的管理,同时要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改革,用现代化的体系来管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培养现代化新型的农民来发展农业。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农村环境的变化,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一直在不断更新,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和先进的农产品设备,要转变农业产业化的理念,完善农业管理各方面的规章制度,提高农民素养,结合各地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农机工程发展的现代农业体系,顺应新时期农业市场的发展局势。

2农机工程发展对策

2.1改善观念,强化意识

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期,对于农机工程在农村的推广不要太过急于求成,这样反而会导致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生产过渡更新与淘汰,与农业产业的发展衔接不自然,导致无法发挥农机工程的意义与价值。要大力鼓励、支持和引导开展现代农机工程服务工作,宣传农机工程对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的重要性,通过各大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在农村建立相关的农机合作社,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民的服务意识,使农机产品更好地服务于农民,大力向农民推广先进的农机产品,如土壤耕作机械、施肥机械、作物收获机械等不同种类的农机,剔除农民根深蒂固的传统农业生产的陈旧观念,进而推进机械化农业生产的发展进程。

2.2提升农机队伍的素质

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提升农村的整体科技教育水平,对推进农业生产科学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技干部和农机操作人员只有具备丰富的农机知识储备和专业的农机操作技术,才能将农机产品深入到广大农民队伍中去,因此,农机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农机产品今后的发展状况。因此,国家要加大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培养全面发展的农村实用型人才[2]。同时,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作物的种类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而且在农业机械的生产中也会涉及多领域的农业范围,只有具备高素质的农业方面的人才,才能使农机工程在农业发展中稳步向前。

农业产业发展对策第3篇

关键词:农机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思考

引言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同科技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是密切相关的,对于劳动力的投入能够起到有效的节约作用,对于农业生产也起到促进作用。使得农业生产变得更加专业化、区域化、经营系列化,对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服务水平以及农民的增产增收都起到促进的作用。

1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农机工作中的作用

现代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是继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我国第三次农业发展进步,是农业生产方式的一次飞跃和转变。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能够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解决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比较现实的问题,对于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也能够起到积极的调动作用,是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丰富了科技产业的理论内容,优化了科技产业化的环境。另外,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优质的粮食品种和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通过科技入户的农机示范工程,使得各项农业科技成果与现实生产力之间形成了对接,对于农机成果的转化和技术的普及推广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得更多农民成为直接受益者。同时也有利于农机实用技术的提升和科学种田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农民的增产和增收。农机工程的发展从侧面也推动了农业产业化技术的提升和推广,能够有力地支撑农业的增产和增收[1]。

2农机工程科技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同农业科技的进步是紧密相关的,也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其发展的前景也十分的广阔。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地区对于农机工程的产业化发展没有足够重视,农业的机械化只是过于形式化,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发挥农业科技产业化的优势。其次,我国的农机科技研究工作需要不断深入加强,但是目前还是有很多农机工程研究项目的教学和研究方式十分单一,在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还是会受到一些局限[2]。例如资金问题,对于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还是具有一定的限制的。然后是农业机械的科技创新人才短缺,制约了农机工程科技产业化的发展。

3现代农业产业化基础下我国农机工程发展对策

农机工程的科技产业化发展不仅仅影响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实现农机工程的科技产业化发展。

3.1加强技术的创新

推动农机工程科技产业化的一项根本措施是科学技术的创新,创新是发展力和推动力,应该根据农业发展的需求,引进具有一定市场需求的凝集产品,并且积极研发和创新新型多元智能化的农业设备。对于原有的技术体系应该不断完善和创新。另外,还需要重视农机的单一作业向复合式作业的转变,并且加强节能装备的研发和应用。

3.2加强农机队伍的建设

任何行业和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是农业机械运行标准化的关键,所以,重视人才培养,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一个相对完善和专业化水平的知识体系,组建一支专业的指导团队,对于农业机械的使用进行专业的指导,能够帮助农民更好地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其次,对于一些操作的关键环节进行标准化的示范能够帮助农民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农机操作水平。只有农机操作人员的素质提升了,才能够建立一支高素质标准化的农机生产队伍[3]。

3.3推进农机作业的标准化

农业机械是生产的工具,能够实现农业的标准化操作,因此,应该施行严格的农业质量标准,注意农业机械和工具的高标准操作,严格遵守工作过程中的各项规范操作章程,所有机械严格按照要求,高质量高素质地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及时检查和维修各种机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机队伍。

农业产业发展对策第4篇

关键词 农业企业;农业产业;作用;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308-01

随着国家对农业企业的政策导向作用,兴安县农业企业依托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一大批竹木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崛地而起,发展迅速。农业企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兴安县毛竹产业、葡萄产业、柑橘产业、甜玉米产业、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使农民的收入得以稳定增长。与此同时,农业企业也随着产业的发展不断发展壮大,展示了农业企业与农业产业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1 农业企业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1.1 带动农民增收

兴安县农业主要是种植业,长期以来广大农民主要靠出售初级农产品来获取收益,由于市场的波动,农民收入极不稳定,而且收入水平较低,到20世纪90年代末,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 404元,随着农业企业的建立和不断发展,建立了“企业 +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采取订单保护价收购农产品,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收入也随之增长,一方面农民的产业收入增加,另一方面农业企业的发展为农民转移就业增加了空间,农闲季节农民可到企业打工获得收入,到2014年,兴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11 726元,名列广西自治区前茅[1-3]。

1.2 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农业企业可以带动产业发展。随着桂林宏旺菌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发展,兴安县食用菌产业由单一的蘑菇生产发展到集金针菇、反季节鸡腿菇、反季节香菇、黑木耳、灵芝生产的多品种种植,促进了食用菌品种结构调整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兴安县华江乡竹制品加工企业群、广西桂果食品有限公司、兴安日盛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兴安县毛竹、甜玉米和柑橘产业的发展。到2014年,兴安县食用菌种植面积已达8 500万m2;甜玉米产业从无到有,种植面积逾6 666.67 hm2;柑桔种植面积逾8 000 hm2,使兴安县农业产业得以健康稳定发展[4-7]。

1.3 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农产品直接进入市场,产值很低,而通过农业企业进行加工、包装,做成礼品或进驻超市销售,能大幅度提高产值。如兴安县农业企业,对毛竹、甜玉米、柑橘、食用菌等农产品进行加工包装,产值提高几倍到几十倍,特别是兴安县宏旺菌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对食用菌进行加工和包装后,其“宏旺”牌系列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农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

2 制约因素

2.1 融资环境有待改善

农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系统的支持,但涉农企业在融资方面却面临重重困难。一方面农业企业固定资产不多,信贷额度低;另一方面由于各级财政基础薄弱,财政支农投入所占比重低,在财政贴息、低息、定项定额补贴上存在严重不足。因此,农业企业在组织生产、建立基地、引进新设备等方面均存在着资金短缺的实际困难,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企业的发展壮大。

2.2 企业与农户的利益缺乏科学联结机制

订单农业是企业和农民在力求保障双方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而形成的一种契约。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使双方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和企业客观上存在着利益矛盾。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有的农户在市场供不应求时,将产品销售于市场,导致企业缺少充足的加工原料;而市场供过于求时,部分企业又压质压价,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双方违约的行为,不仅使相互间的诚信度大为降低,而且也损害双方的利益,这也大大增加了企业自身发展的不稳定性。

2.3 企业人才缺乏

农业企业大多为私人企业,受传统就业思想的影响,很多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到私企就业,导致企业人才缺乏,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大多数企业高层次的专业科技人才及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导致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影响了企业产品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由于普通员工大多数是本地的临时季节工,文化素质参次不齐,专业素质不高,难以掌握先进的生产技能,影响企业的生产能力。

3 对策

3.1 拓宽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

政府部门一是要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向农业企业投入,采取多种形式扩大企业融资渠道,逐步实现资金筹措的社会化和市场化;二是要对企业经营者进行诚信教育,开展企业信用度评估,成立市、县两级信用担保机构,解决龙头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三是加快推进土地确权工作,出台土地流转政策,允许企业利用所取得的土地经营权、获林权进行抵押贷款,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3.2 建立良好的利益同盟关系

农业企业和农民之间不能是简单的契约关系,而是要逐步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因发展阶段和产业的特点而不同,但都要坚持农民和企业自愿互利的原则。企业应大力开展订单农业,积极采用多种利益联结形式,确保产销双方互惠互利。同时增强企业、农户的法律意识,规范龙头企业和农户间的订单行为,使农户放心种、企业原料有保证。鼓励和允许龙头企业牵头组织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健全“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体系,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有效对接,使龙头企业和农户真正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

3.3 打造品牌,开拓市场

发展兴安县农业企业,一是强化区域品牌意识,坚持质量为先,以企业产业优势为依靠,以“专、高、精”为重点,努力打造顶级品牌。在品牌建设中,要突出农产品的特色,充分体现绿色、无污染、纯天然等要素,“不求其多,但求其特” “不求其全,但求其佳”,以此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二是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市场信息点,多方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切实做到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加工。三是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营销和网上交易,扩大产品贸易。

3.4 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企业经营者要加强对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队伍素质的重视程度。一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员工利益保障制度和激励机制,高薪聘请并留住高层次科技管理人才,组建一支有战略眼光、懂经营、善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二是善于培养人才,建立员工学习和培训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的生产水平和经营能力,为企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4 参考文献

[1] 徐海斌,王丽平.农业龙头企业的成因类型及在产业化中的作用[J].中国种业,2006(5):15-16.

[2] 周中林.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历史地位与发展对策[J].求索,2005(4):25-27.

[3] 朱瑞军,王福泰.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05(3):43-44.

[4] 黄学群.天津市农业龙头企业概况及发展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34-38.

[5] 张学明,吴占文,志.关于农业龙头企业品牌化成长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19):357.

农业产业发展对策第5篇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发展对策;陕西石泉

1基本情况

石泉县辖11个乡镇,140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5.13万人,总耕地面积1.94万hm2,其中农耕地1.31万hm2。2015年农业(种植业)产值55401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214万元的48%。全县共建有10个农产品市场,其中县城2个、镇级农贸市场8个,基本满足石泉县农产品供销,还有3家小型茶叶加工企业和200余家粮油小型加工企业。

2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1种植业整体发展滞后

种植业产业总体上处于传统农业自然状况,种植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任重道远。标准化桑园、烟草、茶叶、大棚设施栽培产业经过多年的示范建设,目前仅在少数乡镇、少数重点村有一定基础,规模、产业及区域布局雏形初现;大部分乡镇、村差距很大,在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和区域布局及产业化。

2.2农耕地逐年大幅度下降

由于退耕还林工程、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扶贫迁移、新农村建设占地扩大[1-2],石泉县农耕地由1996年的1.84万hm2下降到2007年的1.26万hm2,减少0.58万hm2,年均减少527.27hm2。随着农耕地减少,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1996年的3.15万hm2下降到2007年的2.35万hm2,减少0.8万hm2,年均减少734.55hm2。农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的持续减少使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种植业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区域布局也受到制约。

2.3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石泉县是山区县,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成本高、农民经济基础差,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少,全县仅3533.33hm2旱涝保收田,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旱减产、涝也减产,种植业受自然条件、气候灾害的影响太大,缺乏保障。

2.4农业规模化程度很低

大部分农户种植规模小(约0.2hm2),种植种类杂乱、产量低,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是种植业收入和劳务收入,家庭种植主要自食,少量的农产品出售也对家庭收入影响较小,处于可种、可不种的状态,不追求产品质量、产量、效益,新品种、新技术接受程度低,种植技术落后,管理粗放,效益低下[3-4]。

2.5农业产业化缺乏政策扶持保障

现有的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未真正落实到县级,地方财政更没有能力进行扶持。农业产业化缺乏资金投入扶持引导,发展缓慢。信贷资金扶持乏力,特别是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困难,企业缺乏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能力,设备简陋,加工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高。

2.6农业产业化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种植业农产品除茶叶基本形成产、加、销产业化雏形外,优质粮油和瓜果菜均无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农户除自产自食外,销售原粮、油菜籽、瓜果菜鲜产品缺乏粗加工及深加工能力,农产品不能升值产生经济效益,农民收入增产缓慢,农业产业化发展缺乏推动力。

3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对策

3.1巩固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基础地位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现代农业。要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做好野三农冶工作,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开发,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要稳定粮油作物面积,主攻单产,保证石泉县粮油自给。要巩固和适度扩大经济作物产业区域布局面积,提高产品品质、单产及单位产值。

3.2增加农业产业的资金投入

利用国家增加农业投入和农业产业化扶持的政策,组织石泉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投入,加强石泉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科技扶持力度,对已有发展基础的区域特色农业产业的乡镇、村进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产业发展科技扶持,促进区域布局的适度扩大和种养水平的提高,尽快形成野一村一品冶区域特色产业布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3.3抓农业产业区域建设重点,实现率先突破

根据各乡镇、村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制定种植业产业发展规划,分别进行农业产业区域建设开发。原则上以村为单元整村推进,选择一项有基础、有发展条件的主导产业进行开发建设,区域布局形成之日就是野一村一品冶建成之时。

3.4依靠农业科技提高种植业生产力水平

引进粮油作物、经济作物名优特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无公害养植关键技术,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业种植实用技术大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提高农民种植效益。要以强村大户为重点进行科技示范,带动产业区域布局内重点产业的专业化、标准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依靠农业科学提高农业产业的生产力水平和效益。涉农部门及有关事业单位做好良种及新技术示范、技术培训、植物病虫、种植技术指导、物资配套等技术服务工作,为农业产业化建设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3.5利用市场功能引导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的三大要素是市场、技术、效益,三者缺一不可,要重视和利用市场引导功能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要培育和经营农业产业化就要高度重视产品销售这个关键环节。政府和有关涉农部门要做好产业和产品的宣传推介及营销工作,农业产业的产品野既要生产得出来,又要卖得出去冶,更要有经济效益,野三个轮子冶一起转,产业化建设目标才能实现。特别要重视农产品经纪人的培育,依托经销大户把生产的农产品销向外地、销向大城市甚至出口。农产品产地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和农产品无公害产品认证是取得市场准入的门槛,拿到准入证才能进入大中城市和大超市销售,在农业产业化建设开发时必须通过野两个认证冶,做好产品进入市场的前期营销工作。

3.6培育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

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牵引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区域布局。当农业产业建设种植规模和产品达到一定的生产能力后,仍然出售原始初级产品时,产业发展就会受阻甚至夭折。在建设开发初期就要注重培育小型加工企业,将原料产品转化为初加工产品,实现第一次升值。通过小型加工企业的滚动发展和优胜劣汰,培育深加工龙头企业,打造农产品品牌,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存提供良好的环境及服务,扶持其发展。达到野培育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项产业冶的目的。

3.7加强农产品贸易市场建设

目前,县城2个农贸市场已经不能适应石泉县农产品贸易需求,场地狭小、交通拥挤,购销双方均为不便。建议新建农贸市场,以适应农产品交易的需求,努力为内销和外销农产品提供便捷服务的贸易平台。

参考文献

[1]牛若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观察和评论[J].农业经济问题,2006(3)院8-15.

[2]郑会军.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5)院92-96.

[3]韩艳旗,张银岭,王红玲.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4(3)院713-717.

农业产业发展对策第6篇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思路;对策;广东梅州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328-02

为加强梅州市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长期农业技术合作,发挥农业种植养殖专业户作为现代农业发展重要作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梅州市农机经济发展,集思广益,对如何进一步探索梅州市农业产业化新路子的举措进行认真的讨论研究,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达成共识,提高梅州市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小康社会。

1 梅州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梅州市发展农业产业化,要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争当农业强省排头兵”这一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为重点,耕山致富,优化组合资金、科技、人才、土地等生产要素,综合运用水利、交通、信息等社会资源,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机械化操作,做好农产品深加工、品牌化建设、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经科技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方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改造传统的自给、半自给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使之和市场接轨,使产业链不断延伸,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梅州市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2 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主要目标:到2015年,梅州市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信息和市场流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标准检测检验体系,农产品能够顺利进入国内外市场,农产品基地化、标准化、组织化程度和加工转换水平逐步提高;农民来自农业产业化的收入逐年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主要任务:重点发展南亚热带特色农业、园艺业、优质禽畜水产等效益农业,在稳定粮食、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基础上,努力做大做强水果、茶叶、油茶、南药、优质稻、蔬菜烤烟以及畜牧水产养殖等特色主导产业和产品,使之逐步形成良种苗繁殖、饲料生产、科学种养、保鲜加工、市场销售比较完整的一条龙经营。

3 发展对策

3.1 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主体的组织作用,完善农业经营模式和分配机制

一是大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积极鼓励和引导生产经营服务内容相近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开展横向联合,组建合作社联合社,共同开拓市场。探索开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重点推行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社、农村社区性资金互助社、赊购赊销资金互助合作社、政府扶持性融资组建的资金互助会等4种模式。二是大力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落实好国家、省有关优惠政策,重点在财政项目资金、税收和信贷、科技研发、建设用地、产品出口服务、农产品品牌申报等方面,对农业龙头企业予以扶持。完善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积极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聚。

3.2 着力抓好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增强辐射、带动效应

一是全面推进梅州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目前,全市已建立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区5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15个,各类农业示范基地、标准化示范区、农业机械化示范县、种植示范片、农业科技示范村等107个。将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先行示范基地和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重要载体,以粮食、果蔬、油茶、茶叶、南药、畜牧水产、林业、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等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突出抓好梅州市文化旅游特色区、农业旅游园区、生态农业园区、农产品物流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等现代农业产业化园区的建设。二是重点打造梅州市农业产业化示范中心区。充分利用该市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建立梅州市农业产业化示范核心区。招商引资,利用他们的资金、技术、信息、才能等优势,建设高水平的种植养殖、加工、物流、休闲观光等功能区,成为全市现代农业产业的示范区。探索出一条“土地流转上规模,名优品种上水平,先进设施上档次,标准生产保质量,产品加工增价值,信息服务促增收,旅游观添效益”的产业化经营新模式。

3.3 着重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增加效益和附加值

从梅州市的实际出发,从5个方面着力搞好加工、流通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一是大力培育、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要重点发展果蔬、茶叶、南药等农产品加工企业,扶持其进行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二是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等产销对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米袋子”、“菜篮子”基地,为超市、学校等对接单位提供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标准化生产、创立名牌农产品、办理农产品质量认定认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制度,为“农超”、“农校”等产销对接活动搭建高效、便捷的平台,让更多物美价廉、环保的农产品走上百姓的餐桌。加强市场监管,让人民吃上放心的食品。三是加大科研合作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院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建立企业研发中心,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农产品加工率和商品率,提升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四是抓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功能强大、设施先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大招商力度,引进在国内具有较大辐射能力的知名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参与当地市场建设,利用其巨大的网络资源、信息平台,促进当地市场迅速崛起,健康发展。对于符合当地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从立项、审批、征地、建设、金融、税收等各环节给予支持。五是抓好冷库建设。大力推进中心冷库、田头冷库建设,着重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冷藏保鲜加工龙头企业,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冷藏保鲜加工水平。

3.4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

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全面推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建立健全市、县、镇、村四级服务网络,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范管理和指导服务,建立与现代农业高效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农业经营机制和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开展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试点,探索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1-2]。

3.5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鼓励企业积极创建广东省名牌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打响梅州市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现代化农业竞争力,大力开拓国际市场[3-4]。积极举办和参加各种农博会,大力发展农业会展经济,完善对企业创品牌的激励机制,培育梅州市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名名牌。

3.6 依靠科技推动,大力推广应用农业先进技术

一是加强新型农民培训。积极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产学研”基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科技下乡活动等,采用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培训农民,培育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动农村科技的深入发展。二是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无公害生产、作物秸秆腐熟还田、“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高产栽培等农业先进技术,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3.7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改善发展环境

一是依靠政策驱动,落实和制定有关优惠政策。落实惠农政策,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政策保障。二是加大财政、金融信贷、社会资金投入力度,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支撑。各级财政要优化投资结构,每年安排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投放市场前景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和基地建设。各个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投入的重点,给予资金倾斜,支持解决企业技改贷款及农副产品收购流通资金贷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地、外商资金,以多种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上市直接融资。三是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风险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为农业产业化风险资金出一部分资金投保,做到能及时、有效化解生产经营的风险。同时,农业、经信、外贸、粮食、供销社等部门要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专项扶持费,用于扶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基地建设。

4 参考文献

[1] 尹成杰.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2(4):1-6.

[2] 辛逢春.我国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 36(4):1663-1664.

农业产业发展对策第7篇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结构调整; 主要问题; 解决对策

农业产业化可以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而随着农业产业化的逐步发展,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也逐步配套化、科学化。农业产业化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以及生产领域的扩大,有利于促进农业劳动力的就业,促进农业发展的优化升级。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的各地区间农产品产业化的发展水平间的差异越来越大。目前,许多乡镇农业产业化已初步完成了由产品初级加工向精细加工、由单一化向系列化、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的方向转变。但由于我国小农经济思想对民众影响的根深蒂固,仍然缺少对农业发展的横向化与纵向化的分析,这主要表现在农民缺少市场意识,对农业产业化存有误解,也使得参与市场的积极性不高,这也造成了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组织的数量过低,无法形成一定的规模化、聚集化,使得农业产业化的竞争力无法与其它产业相比。

(二)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意识

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资源无法满足产业化进程中的需要,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为重要。但是当前一些企业只在乎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性的打算,多采用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和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忽视了对生态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一味片面追求农业生产量,对农业进行掠夺性的生产经营模式,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再加上农副产品加工业相对落后,缺少深加工的层级,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浪费严重,利用率低,无法表现农产品的价值。

(三)农业信息的传播渠道不畅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加剧,农业信息的传播显得更加重要。它主要体现在能够让农民了解到当下各类别科技信息、市场信息,并能够提前了解灾害性气候与病虫害预报,及时做出应对。但从当下发展状况来看,农村在信息传播这一方面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管理机制的不健全,缺乏的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缺乏协调性,有些偏远地区由于技术受限无法及时更新各类信息,这对农村信息市场的发展无疑带来了不良的影响,阻碍了农村产业化的信息化发展。

二、加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对策措施

(一)提高农民群体的文化素质

要想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优化升级,狠抓农民的教育培训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可以通过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农科教中心以及专业协会等形式,从而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农业技术培训体系。于此同时,还需M一步发挥农技推广站、农业广播校、农业院校的作用,与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加快推广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从而为农村培养大批懂技术、能操作、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还可以通过建立择优扶持的培训激励机制,改变小农思想,让农民学会利用科技、信息来增加收益,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二)进一步推动对土地经营的规模化

这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施,一是要因地制宜的发展乡镇企业,并与小城镇建设以及户籍制度政策相结合,实行企业化经营与专业化的生产,促使土地相对集中,形成一定的规模化。其次,应当对耕地流转制度进行细致的研究,使过去分散性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与规范的市场机制紧密联系起来,形成规模生产和规模效益。最后,政府还应当加大对经营者在各方面的扶持和服务力度,使其能够顺利的发展。相信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理念的逐步推进与共识程度的加深,规模经营的内涵和外延也能够得到新的升华扩展。

(三)加强农业信息市场的建设

第一,从事农业信息的人员本身应当不断增强信息的商品意识以及市场经济的观念,改变过去依靠国家拨款的形式,只是按照行政指令来对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加工和的方式,而应当转变为以获取效益为目标,将农民的需求作为信息的导向,从而根据农业信息市场的特点来生产适销对路的信息产品,从而在其中获得一定的效益,来更好的维持信息运作的环节。

其次,在对农产品开发的环节中除保持原有的传统产品外,还要通过信息的来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并开发出具有农业特色的各类数据库,以及实物信息产品和配套产品,及时提供适合于农村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新内容、新产品。

其三,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来建立适于本地特点的农业信息市场,充分发挥各类信息传播的优势,利用多种形式来进行多层次、多样化的信息成果转换。与此同时,也应当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业信息市场,健全信息市场法规,对各地的信息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从而更好地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小结

我国农业产业化是否能够得以顺利的发展下去,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范化、合理化的程度,而且通过产业分工的细致化,也能够改变过去分散、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向专业化、精细化的农业社会化管理的方向发展。农业产业化不仅有利于农产品经营的规模化、市场化,同时也有利于对先进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以便更加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改变,使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趋势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升级优化。

参考文献:

[1]岳耀红. 试论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对策[J]. 中国集体经济,2017,(03):43-44.

[2]张金亮. 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 科技经济导刊,2016,(2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