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农业生产的发展(合集7篇)

时间:2023-08-14 16:42:00
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业生产的发展第1篇

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推进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工程。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目的在于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能够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

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促进全面实现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趋势,同时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机械化,既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又能延长产业链,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推进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能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农业要增效,农民要增收,就是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创收。农业机械化不仅可以保证主导产品增值。机械化的发展可提高农产品质量。农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涉及到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强弱,倡导绿色农业、无污染农业。

二、走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道路

推进农业机械化,既要遵循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又要从国情出发,选择符合实际的发展模式,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方式实现农业机械化,是由其客观的资源条件和历史背景决定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人均耕地多,走的是大规模机械化的路子;欧洲土地规模适中,走的是中等规模集约机械化的路子;日本、韩国走的是小规模精细机械化的路子。我国推进农业机械化,必须处理好农业机械大规模生产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农机跨区作业开辟了一条小规模农业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的现实道路。在总结农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利用农作物收货的时间差,组织开展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作业,及时农机作业供求信息,并出台了跨区作业的车辆、机具免征过桥过路费等政策,受到农民欢迎和机手拥护,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一举措,不仅大幅度提高了联合收割机利用率,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购机者收益,而且满足了农民对机械化收割的需求,大幅度提高了机械化收割水平。目前,跨区作业已从小麦机收扩大到小麦机播和机耕、水稻机收和机插、玉米机收等环节。可见,我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推进以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机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扶持、发展、壮大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促进农机共同使用,有效配置农机资源,提高农机利用率和效益。

三、把握好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原则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已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作业合作社、农机股份公司、农机协会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不断涌现。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业机械化,应把握好以下原则:

坚持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必须把农民作为主体,同时发挥政府的扶持、引导作用,想方设法解决农民“买得起、用得好、有效益”的问题。将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把握粮食生产这条主线,组织好农业机械化生产,搞好农机跨区作业服务,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

坚持“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的发展原则。找准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薄弱环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重点地区、重点作物、重点环节的机械化发展上进行突破,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东部地区、大中城市郊区和有条件的农垦区,应在继续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基础上,将农业机械化生产范围拓展到外向型农业、城郊型农业和观光农业,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中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应重点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提供农业机械化支持;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产品机械化、草原建设和草场改良机械化,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

坚持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普及应用。采取技术攻关、试验、示范等措施,促进基础性、关键性、公益性农业机械的科学研究和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通过政策引导,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产学研结合,鼓励根据不同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需求,研究开发先进适用、安全高效的农业机械。

农业生产的发展第2篇

一、多元统计分析概述

(一)多元统计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是数理统计的重要部分之一,当对多个指标进行分析统计时,通常要用到多元统计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有多种,如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在多元统计分析中,通常要将多个统计指标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在农业生产条件中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能够充分掌握各种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如气候、化肥、农药等条件因素,找到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建立数学模型,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就能够清楚地了解各条件因素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制订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合理分配农业资源,从而保障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多元统计的重要性

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多种,为了不断发展农业经济,加强农业的多元统计意义重大。农业多元统计包括影响农业经济的诸多因素,如土壤情况、气候条件和化肥农药的使用等,应用多元统计数据来指导农业经济的发展。运用多元统计的结果来改善土壤、规避恶劣气候,保护农业生产,从而提升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农业多元统计的过程也是优化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过程,合理配备农业生产人员,配置或更换农业设备和设施,从而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多元统计分析

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生产条件有:农用固定资产、农村用电量、农用塑料膜用量、农机总动力、农药用量、化肥用量、耕地面积、灌溉面积、农村劳动力人数等,在不同的时期,各种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一)农用固定资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时期,农用固定资产与农业经济的关联度始终高于其它农业生产条件与农业经济的关联度。农用固定资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始终排在第一位,这充分表明农用固定资产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着首要的作用,并且农用固定资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相对稳定。

(二)农业劳动力人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劳动力数量与农业经济发展关联度比较低。表明劳动力数量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比较小,可见,农村劳动力人数并不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农业可利用自然资源的减少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需要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必然要逐渐减少,同时,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农业经济所占的份额将越来越小,农业劳动力不断转向非农业部门,使得农业劳动力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减弱。近年来,农业劳动力人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所提高,说明农村劳动力过多、过快转移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用。由此看来,促进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需要维持一定数量的农村劳动力。

(三)耕地面积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农业经济与耕地面积的关联度也较低,表明耕地面积不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度的加快,耕地面积不断缩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资本的提高,农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使得耕地面积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逐渐降低。在考察不同时期耕地面积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来看,近年来,耕地面积与农业经济的关联程度有了提高,究其原因是因为近几年耕地的大幅减少加大了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物质生产条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生产条件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不断发生变化。1991~1995年,农业物质生产条件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农村用电量、农膜用量、农药用量、化肥用量、农机总动力、灌溉面积。从1996~1999年农业物质生产条件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化肥用量、农药用量、灌溉面积、农膜用量、农机总动力、农村用电量。从2000~2004年农业物质生产条件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农机总动力、农膜用量、化肥用量、农药用量、灌溉面积、农村用电量。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用电量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排在物质条件的首要位置,当时的农村用电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90年代后期及近年来,农业用电量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在不断降低,在物质生产条件中,由首要位置降低至末尾的位置。究其原因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用电量中用于农业生产的电量比例逐渐减少,特别是随着农业生产中科技投入的逐渐加大,使得农业用电量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减小。

三、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完善农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

(一)保证报表的质量

以往由于基层农业报表频繁、数量较多,一些农业统计部门为了完成指标任务,随意填写报表,使得农业统计报表失去了真实性。所以,必须减少基层农业统计的工作量,减少农业统计报表的频率和次数,比如只做年报和定报,“定报”可以结合夏收、秋收填报。通过减少农业统计的工作量来提高农业统计数据的质量,以保障农业报表的真实性,使上报的数据既真实又准确。针对畜牧领域的统计,可以减少统计对象和统计指标。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只对当地代表性较强的畜类进行统计。果蔬类也可参照畜类的方法进行统计,合并相似的指标,精减数量较少的统计对象,通过减少农业统计人员工作量来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年报工作中,可以向先进的农业统计地区和单位学习,将本区的农业生产总值、消耗值以及特色指标纳入农业统计体系中。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农业的发展,将农村合作社、土地流转等体现在多元统计体系中,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实用价值的数据参考。

(二)采用科学合理的统计方法

目前,很多地区的农业经济是由技能统计站报上去的,数据多数来源于乡村统计员,这些基层的统计员大多数是由乡村干部兼任,这些人员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对专业统计知识知之甚少,不可避免在农业统计工作中出现偏差,甚至出现错误,致使报上去的数据根本不准确。这就使得上级部门的农业经济统计数据不真实,统计分析的数据难以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和依据,使得农业经济的统计效率大大降低。要想提高农业经济统计的准确性和统计质量,就必须采取合理的、科学的统计方法,改变农业调查的传统方式,抽样调查要做到周密和全面,记录要准确。如今是农田家庭联产承包,统计涉及到千家万户,跟原来的集体制相比,统计对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若依然采取原来的老一套统计方式,根本适应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所以,必须采用抽样调查的统计方式。如由村镇两级来填写播种面积和产量等报表,村镇必须准确掌握有关数据,以保障县市级制作的统计报表更加符合农业生产实际,从而全面提高农业统计质量。

农业生产的发展第3篇

关键词:微生物农药;发展;前景

尽管化学农药在当今农业害虫防治和保证产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安全绿色食品的呼唤以及化学农药的过量使用所引起害虫对农药抗性的发展,使得生物农药在当前农药市场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青睐,所以有权威人士预测21世纪将是生物农药的世纪。

1 微生物农药的发展及种类

1.1微生物农药的发展 由于人们在在饲养益虫(如家蚕、蜜蜂等)过程中,发现某些微生物能使益虫生病致死,因而想起利用这些病原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微孢子虫等)以及利用这些微生物发酵所产生的抗素来防治害虫。当时人们对化学农药的过分依敕以及对微生物农药的认识不够,直到本世纪60年代,由于化学农药暴露出来的某些端和害虫抗药性的发展,才使得微生源杀虫剂的研究迅速发展,目前己有多种微生物农药得到推广和使用。

1.2微生物农药的种类 微生物源农药包括农用抗生素和活体微生物农药两大类。

1.2.1农用抗生素类 是由抗生菌发酵产生的具有农药功能的次生代谢物质,它们都有明确分子结构的化学物质。现己发展成为生物源农药的重要大类,用于防治真菌病害(如井冈霉素、多抗毒素)、细菌病害(链霉素、土霉素)、螨类(如浏阳霉素)、广谱杀虫抗生素(如阿弗米丁)。

1.2.2活体微生物农药类 是利用有害生物的病原微生物活体作为农药,以工业方法大量繁殖其活体并加工成制剂来应用。按病原微生物分类的有真菌杀虫剂(如白僵菌、绿僵菌等)、细菌杀虫剂(如苏云金杆菌、芽孢杆菌等)、病毒杀虫剂(如核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等)、微孢子原虫(如防治蝗虫的微孢子原虫)、真菌除草剂(如鲁保一号)。

2 微生物杀虫剂的特性

2.1杀虫机制独特,具有传染性。如细菌和病毒主要从口腔进入虫体繁殖,真菌主要穿过害虫体壁进入虫体繁殖,消耗虫体营养,使代谢失调,或在虫体内产生毒素杀死害虫。

2.2与常用的药剂无交互抗性,一般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

2.3选择性强,不伤害天敌。

2.4对人畜毒性很低,无残留、不污染环境。

3 微生物农药的发展趋势

3.1应用其衍生物 如美国Merck公司通过化学方法对阿维菌素结构进行改造得到了伊维菌素,英文名称ivermectin和埃玛菌系,伊维菌素明显改善了对人畜的急性口服毒性,埃玛菌素则扩大了杀虫谱和提高了杀虫活性,防效提高了1~2个数量级。上海市农药研究所利用生物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开发了ivermectdin并投入了生产,该所与中国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进行了埃玛菌素的开发,形成了阿维蓖素系列农药。

3.2与其他药剂混配,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杀虫谱。

3.3通过改变制剂的剂型以降低其成本、减少有机溶剂的污染,增强贮运安全性。

4 微生物农药的使用现状

尽管生物农药在我国己有50多年的历史,但始终没能形成规模产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对化学农药的过分依赖,而对生物农药的认识不够,加之使用生物农药较化学农药成本高、见效慢,而且农民使用之后生产出来的绿色产品在市场上并没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更加抑制了农民使用购买生物农药的积极性;另外农民还没有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多数情况下,消灭同种害虫的生物农药比化学农药价格高,一些农资部门认为生物农药价格高,农民不认,不好卖,所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生物农药产业化的推进速度。

5 生物农药的发展动态及展望

5.1在国际市场上 由于欧盟2003年12月31日的农药禁令,320种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在内的农药在欧盟市场上将禁止销售,而且将涉及到含有以上化学成分残留的的农产品的进口。这样就给生物农药让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5.2在国内需求上 我国是生物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据统计,到1998年底,我国正式生产生物农药品种约40种,生产企业近200家,产量约10万吨制剂,使用面积约4亿亩次。2005年,中国各类生物农药的总需求量达到14.5万吨,总销售量额约为8~10亿元。中国Bt杀虫剂只占市场份额的2%,棉铃虫病毒杀虫剂占0.2%,农用抗生素占9%,植物源农药占0.5%。今后10年内,生物农药将取代20%以上的化学农药。中国生物农药市场需求量很大。因此,未来生物农药发展潜力巨大。

农业生产的发展第4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湖北省;策略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201

生态农业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目前我国生态农业的技术理论和实施过程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仅仅将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对保护生态农业环境的制度,而忽略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必然无法有效的将生态农业和产业化结合。

1 湖北省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问题

目前湖北省某县已经采用的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成本一直偏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不足。开发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最终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然而目前由于各种产业化条件不足使得经济效益极低。

农产品市场需求不稳定,产销产业化模式尚未成熟,对生态农业的生产销售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同时生态农业相对较高的成本与较低的产量也降低了产业化生产与销售的可控性。

湖北省某县由于乡镇发展特点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较小,因此缺乏有力的劳动力保障,大大影响着生态农业生产行为的高效开展。这种生产压力主要表现在农忙时期,即使加入了现代化的设备和机械仍然无法满足较大的生产需求。

2 湖北省某县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2.1 强化制度的推进

对于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义重大,我国长期以来所选择的分散性农业生产体系不仅不利于劳动力与农业资源的集中生产,同时也对产业化发展造成了非常直接的不利影响。深入的将制度不断推进和强化能够将农村土地更加集中化生产与管理,促进产业化的发展速度。要强化需要从两方面入手,关注农村土地承包权的详细登记,确保每一位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要从土地经营模式与承包权转移制度上进行不断革新,推动有利于产业化发展的条件形成。

2.2 加强农业生产基础性建设

生态农业除了对生产、加工、销售这一产业化过程每一个阶段有着具体要求外,还要求在具体的产业化设施上具有生态化性质。例如农业生产的水利设施、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持基础建设等,都决定着生态农业是否能够满足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在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建设上主要是指与之相关的设施、设备,例如水利、抗旱涝等,以及与农业生产运输相关的其它硬性配置,例如道路、电力等。这些基础性建设是农村生态农业的最基本发展需求,对这些方面投入建设可以直接的促进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与提高。

2.3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农村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农产品的市场经营,因此建立新型的农村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对产业化发展来说意义重大。从政府方面来说就应当对农村生态农业予以足够的政策扶持,降低农村生态农业投资贷款的条件为其创造宽松的金融环境;需要针对生态农业的产业发展要求加入农业保险的支持,并且根据生态农业的具体要求增加保险的内容,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保障更加可靠;对农村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优惠的财政支持条件减少或免除部分税收,刺激在生态农业产业化方面的投资水平;最后建立起新的农村产业化经营模式并不断的发展与创新。

2.4 深入落实农村城镇化发展

这是为了解决农村生产力明显不足的问题而进行的改革,对农村实施城镇化改革,创造出生态农业的多种产业链模式,使农村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提升,同时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全面的保障机制加强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从而保证农村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速度。例如从公共服务上的建设和完善,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保障,建立起完善的生活生产配套设施,以城镇化的标准来对农村进行有效改革,并且加入更加有效的惠民手段增强农村生态农业的吸引力。

3 结束语

在当前市场经济做为主体的经济大环境下,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这对湖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有着极其不利的作用。在国家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的要求之后,运用有效的手段将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是当前湖北省某县寻求农业高效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本文的分析不难得出以下结论只有从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趋势从农业生产的硬件设施完善到生态技术性支持,才能有效的促进生态农业与产业化发展的有机结合,实现湖北省农业产业的高效发展。

农业生产的发展第5篇

[关键词] 生态城镇化 三峡库区 生态农业产业化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3)06-0065-04

[基金项目] 重庆市教委2013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城镇化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协同性研究”(13SKT34);重庆市2012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渝东北翼产业构架及实现路径研究”(2012YBJJ139)。

[作者简介] 李晓莉(1965 — ),女,四川营山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财经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杨建平(1965 — ),重庆涪陵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财经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三峡库区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生态安全是三峡工程及长江中下游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保障,是具有全局性影响的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确保生态安全的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重庆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 重庆库区高效特色生态农业初见成效,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化农业产业带。近年来,重庆加快库区传统农业的转型,走特色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道路,把高效特色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库区实施了退耕还林、生态移民扶贫搬迁、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等,通过土地流转整合土地资源,整体规划,着力打造山地特色生态农业基地,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生态农业产业。库区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区域性的生态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建立了一批特色鲜明、安全生态的优质名牌产品和产业带,除了建成全国最大的柑橘、脐橙、榨菜生产加工基地外,近年来培育了集农业科技、产业、旅游与商务于一身的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库区凭借特色资源已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化农业产业带,为生态农业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重庆市政府把培育产业化经营主体,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大举措,实行了“一贴三奖励”①,对库区龙头企业地方所得税和行政性收费全免等扶持政策,特别授信库区信贷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一大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库区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和生态农业产业化步伐。到2011年,重庆市已有农业龙头企业18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3万个,柑橘、蔬菜、粮油等种植业大户2.61万个,猪、牛、羊、水产等养殖业大户3.07万个,上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11.7万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创新技术,深化加工,开拓市场,延长产业链,实行产业化、生态化生产,并带动基地建设和农民增收,形成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格局。

3. 创新了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和经营体制,有效破解了小农分散经营利益联结不紧密、产业链断裂等难题。近几年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和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间形成了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带领大批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帮助农户解决资金、技术、市场、产品质量等制约因素,通过保护价收购农产品、股份分红和利润返还等方式,保障了企业和农户的增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懂经营的现代农民工人。

4. 生态农业产业化政策、标准逐步确立,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了促进高效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近几年重庆市政府出台了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政策和措施,包括生态扶贫移民、退耕还林、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一贴三奖励”、水电优惠、兴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三权”抵押贷款等政策,大大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了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保障,加强了农业行业标准化建设。涪陵区建立条形码电子身份证追溯系统,并率先建立起覆盖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二、重庆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

发展的制约因素

1. 现行农村经营体制、要素资源约束,制约着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2011年重庆市农业产业化率只有42%,库区农业产业化率更为低下。其原因在于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土地大规模集中,需要资金、技术、信息、人才、企业等要素资源向农业集聚。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农业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为主,耕地块小分散,不能实现耕地大规模集中,生态农业产业化要求的生产布局区域化、规模化无法实现,使得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无法在农业聚集,生态农业难以推广和发展。

2. 较低的城镇化水平制约着农村人口转移、土地流转,阻碍着市场信息和农业生物技术推广传播。由于缺乏信息网络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农民不能及时取得商品市场信息,不能发挥城镇经济信息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小农生产脱离了国内外大市场,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出现了大量土地撂荒,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生态农业生物技术推广难,制约着农业生态化发展。

3. 化学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重庆库区山地多,土壤水土养分流失严重,加上人多地少,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农村贫困面大,导致对土地资源掠夺式经营,农药、化肥施用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估算,库区农作物废弃物年产量约130万吨,其中多采用露天焚烧、填埋方式处理。畜禽业粪便年产量约为1252.49万吨,库区年禽畜粪便磷流失量平均为400多吨,不仅造成有机肥利用率低,资源浪费,而且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4 .资源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法律保障和监管体系不完善。首先,由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体制不健全,控制污染的手段、方式、制度不完善,治污能力和技术不强,库区生态环境制约着生态农业发展。其次,生态农业的政策和法制滞后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还未建立国家层面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导致地方生态农业发展政策缺乏法律依据,各级政府难以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同时缺乏生态农业技术和农产品认证标准,未能建立生态农产品生产、养殖、加工、运输、储存等技术规程及农药、化肥使用规程等相关技术标准。

5. 生物循环农业没有广泛推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推广不充分。生物循环农业需要运用系统工程方法、现代科学技术和大量资金支持,投入回收期较长,对企业资金形成较大压力,社会资本投向循环农业的比重小。而库区财力、人力不足,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难以掌握较复杂的生态循环技术,影响到循环农业的普及,制约着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推广。

6. 生态农业产业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首先,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先进的生物技术、循环技术等未得到广泛应用,实用的农业技术引入推广速度慢。其次,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落后。受自然环境约束,库区多数地区地处偏远山区,交通通讯条件差,生产要素流动、市场信息和物流成本高,生态农业产业化投资引进困难。市场信息不灵也是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7. 生态农产品市场培育欠充分,生产者缺乏积极性。生态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消费市场还没有培育起来,不能有效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绝大多数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在市场上未能实现优质优价,生产者在优质农产品生产中没有获得相应的效益报酬,对生态农产品生产缺乏积极性。

三、促进重庆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

发展的政策建议

1. 抓住城镇化机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资源要素向农业集聚。通过完善土地交易所等资产交易平台,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速农村土地的流转和集中,通过整合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推动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经营。

2. 加强区县级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重庆万州至湖北宜昌生态城镇化进程。应适度加强重庆万州至湖北宜昌段生态城市建设,加大对开县、云阳、奉节、巫山等县级城市投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减轻农村人口对土地资源的重负,通过城镇化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空间支持。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及其设施的配套,最大限度降低城镇化对库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

3. 统筹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制定农业资源开发原则。坚持生态优先,效益为重,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制定符合库区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政府应统筹规划企业、基地、市场要素,整体协调山、林、水、路、村、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把着力点放在农业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农业产业链的清洁工程、循环农业以及沼气、太阳能等农村社区清洁能源建设等的发展规划上。农业工程项目及农业开发,必须符合生态农业的总体规划,防止因为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应坚持资源环境可承载力为界限,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原则。

4. 完善库区环境保护和资源使用的法律制度,完善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第一,建立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性法律和农业生产专门管理部门,落实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管理与监督,逐步实现农业生产向清洁生产方式转换,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第二,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负责”、“谁保护,补偿谁”的原则,建立大气、耕地、水资源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耕地、水资源消耗补偿制度。建立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惩戒制度,设立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机构,负责耕地、水资源、大气的检测、监督、治理,严格执行各项法律制度。政府层面加大宣传,增强民众的环保法律知识和环保意识,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第三,加快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对水资源、土壤、大气、耕作制度的要求和标准,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技术规程及生物农药、有机肥使用规程等标准体系。尽快完善市、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加快建成方便快捷的生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网络。加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认证管理、服务机构建设和监管,引导生产企业申报“三品一标”食品认证,帮助消费者认知和消费。

5. 完善生态农业财政、税收、金融、价格补偿等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第一,建立库区生态农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用于交通、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对库区生态农业项目建设给予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和政策倾斜。第二,完善生态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补贴和环境补贴政策,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到农村开发特色生态产业,从事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三,拓宽生态农业融资渠道,大力发展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服务农村的中小金融机构,创新生态农业金融产品,实施差别化“绿色金融”政策,将农村信贷资源更多地投向生物技术、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扶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建设。建立生态农业政府投融资担保平台,对生态农业建设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优惠政策,加大生态农业保险,完善生态农产品保险机制,实施生态农产品支持价格等来保护和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

6. 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的生物技术开发、推广体系。政府引导和激励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建产学研融合的生物科技创新平台。选择和支持一批科技实力强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科研院校到库区建立科研基地。激励龙头企业加快生物技术引进,促进世界最新生物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广农业科技教育,切合实际地对农民进行生态农业培训,传授生物技术和循环农业技术,鼓励农民将农用地转向生态耕作。通过“12316”信息服务平台,设立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专栏,加强科研院所、企业、生产基地网络互联,将规范化、程序化的生态农业技术传播推广,指导生态农业生产。

7. 建立循环农业经济的激励机制,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政府应加大资金、技术方面的投入,建立企业和农户积极参与循环农业的激励机制,对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清洁生产以及农村沼气等制定扶持政策和奖励,特别要激励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循环农业经济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沼气发酵、有机肥生产,粪污还田”模式,桔杆、稻草、果渣等饲料养畜、“废弃物变废为宝”模式,“林果-兔鸡” 、“猪(羊)-沼-粮(茶、菜、果)”等循环模式。

8. 加强生态农产品宣传推介,培育生态农产品市场。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和推广生态农业知识,增加人们对生态农产品的认知和信任度,明确生态农产品较高的市场定位。同时积极建立生态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在库区产地逐步建立生态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保证生态农产品就地交易;发展库区生态农产品连锁经营、农超对接直销形式;通过建立生态农产品销售网络体系,积极培育生态农产品市场,利用市场机制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原,武广汉,陈雪,王海侠.“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重庆农村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开放时代,2011,(9):33-51.

[2] 陶昆.全市农业龙头企业1800家农业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N].重庆时报,2013-07-01(06).

农业生产的发展第6篇

1.创新了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和经营体制,有效破解了小农分散经营利益联结不紧密、产业链断裂等难题。

近几年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和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间形成了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带领大批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帮助农户解决资金、技术、市场、产品质量等制约因素,通过保护价收购农产品、股份分红和利润返还等方式,保障了企业和农户的增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懂经营的现代农民工人。

2.生态农业产业化政策、标准逐步确立,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为了促进高效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近几年重庆市政府出台了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政策和措施,包括生态扶贫移民、退耕还林、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一贴三奖励”、水电优惠、兴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三权”抵押贷款等政策,大大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了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保障,加强了农业行业标准化建设。涪陵区建立条形码电子身份证追溯系统,并率先建立起覆盖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二、重庆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现行农村经营体制、要素资源约束,制约着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2011年重庆市农业产业化率只有42%,库区农业产业化率更为低下。其原因在于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土地大规模集中,需要资金、技术、信息、人才、企业等要素资源向农业集聚。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农业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为主,耕地块小分散,不能实现耕地大规模集中,生态农业产业化要求的生产布局区域化、规模化无法实现,使得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无法在农业聚集,生态农业难以推广和发展。

2.较低的城镇化水平制约着农村人口转移、土地流转,阻碍着市场信息和农业生物技术推广传播。

由于缺乏信息网络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农民不能及时取得商品市场信息,不能发挥城镇经济信息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小农生产脱离了国内外大市场,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出现了大量土地撂荒,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生态农业生物技术推广难,制约着农业生态化发展。

3.化学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重庆库区山地多,土壤水土养分流失严重,加上人多地少,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农村贫困面大,导致对土地资源掠夺式经营,农药、化肥施用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估算,库区农作物废弃物年产量约130万吨,其中多采用露天焚烧、填埋方式处理。畜禽业粪便年产量约为1252.49万吨,库区年禽畜粪便磷流失量平均为400多吨,不仅造成有机肥利用率低,资源浪费,而且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4.资源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法律保障和监管体系不完善。

首先,由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体制不健全,控制污染的手段、方式、制度不完善,治污能力和技术不强,库区生态环境制约着生态农业发展。其次,生态农业的政策和法制滞后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还未建立国家层面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导致地方生态农业发展政策缺乏法律依据,各级政府难以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同时缺乏生态农业技术和农产品认证标准,未能建立生态农产品生产、养殖、加工、运输、储存等技术规程及农药、化肥使用规程等相关技术标准。

5.生物循环农业没有广泛推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推广不充分。

生物循环农业需要运用系统工程方法、现代科学技术和大量资金支持,投入回收期较长,对企业资金形成较大压力,社会资本投向循环农业的比重小。而库区财力、人力不足,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难以掌握较复杂的生态循环技术,影响到循环农业的普及,制约着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推广。

6.生态农业产业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首先,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先进的生物技术、循环技术等未得到广泛应用,实用的农业技术引入推广速度慢。其次,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落后。受自然环境约束,库区多数地区地处偏远山区,交通通讯条件差,生产要素流动、市场信息和物流成本高,生态农业产业化投资引进困难。市场信息不灵也是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7.生态农产品市场培育欠充分,生产者缺乏积极性。

生态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消费市场还没有培育起来,不能有效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绝大多数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在市场上未能实现优质优价,生产者在优质农产品生产中没有获得相应的效益报酬,对生态农产品生产缺乏积极性。

三、促进重庆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1.抓住城镇化机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资源要素向农业集聚。

通过完善土地交易所等资产交易平台,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速农村土地的流转和集中,通过整合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推动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经营。

2.加强区县级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重庆万州至湖北宜昌生态城镇化进程。

应适度加强重庆万州至湖北宜昌段生态城市建设,加大对开县、云阳、奉节、巫山等县级城市投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减轻农村人口对土地资源的重负,通过城镇化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空间支持。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及其设施的配套,最大限度降低城镇化对库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

3.统筹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制定农业资源开发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效益为重,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制定符合库区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政府应统筹规划企业、基地、市场要素,整体协调山、林、水、路、村、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把着力点放在农业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农业产业链的清洁工程、循环农业以及沼气、太阳能等农村社区清洁能源建设等的发展规划上。农业工程项目及农业开发,必须符合生态农业的总体规划,防止因为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应坚持资源环境可承载力为界限,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原则。

4.完善库区环境保护和资源使用的法律制度,完善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

第一,建立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性法律和农业生产专门管理部门,落实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管理与监督,逐步实现农业生产向清洁生产方式转换,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第二,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负责”、“谁保护,补偿谁”的原则,建立大气、耕地、水资源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耕地、水资源消耗补偿制度。建立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惩戒制度,设立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机构,负责耕地、水资源、大气的检测、监督、治理,严格执行各项法律制度。政府层面加大宣传,增强民众的环保法律知识和环保意识,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第三,加快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对水资源、土壤、大气、耕作制度的要求和标准,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技术规程及生物农药、有机肥使用规程等标准体系。尽快完善市、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加快建成方便快捷的生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网络。加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认证管理、服务机构建设和监管,引导生产企业申报“三品一标”食品认证,帮助消费者认知和消费。

5.完善生态农业财政、税收、金融、价格补偿等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

第一,建立库区生态农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用于交通、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对库区生态农业项目建设给予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和政策倾斜。第二,完善生态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补贴和环境补贴政策,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到农村开发特色生态产业,从事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三,拓宽生态农业融资渠道,大力发展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服务农村的中小金融机构,创新生态农业金融产品,实施差别化“绿色金融”政策,将农村信贷资源更多地投向生物技术、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扶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建设。建立生态农业政府投融资担保平台,对生态农业建设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优惠政策,加大生态农业保险,完善生态农产品保险机制,实施生态农产品支持价格等来保护和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

6.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的生物技术开发、推广体系。

政府引导和激励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建产学研融合的生物科技创新平台。选择和支持一批科技实力强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科研院校到库区建立科研基地。激励龙头企业加快生物技术引进,促进世界最新生物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广农业科技教育,切合实际地对农民进行生态农业培训,传授生物技术和循环农业技术,鼓励农民将农用地转向生态耕作。通过“12316”信息服务平台,设立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专栏,加强科研院所、企业、生产基地网络互联,将规范化、程序化的生态农业技术传播推广,指导生态农业生产。

7.建立循环农业经济的激励机制,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政府应加大资金、技术方面的投入,建立企业和农户积极参与循环农业的激励机制,对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清洁生产以及农村沼气等制定扶持政策和奖励,特别要激励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循环农业经济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沼气发酵、有机肥生产,粪污还田”模式,桔杆、稻草、果渣等饲料养畜、“废弃物变废为宝”模式,“林果-兔鸡”、“猪(羊)-沼-粮(茶、菜、果)”等循环模式。

8.加强生态农产品宣传推介,培育生态农产品市场。

农业生产的发展第7篇

[关键词] 农业生产业;发展模式;思路构建

[中图分类号] F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3-0014-03

Abstract: With the pilo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nd circulation and approval system,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ay of moderate scale gradually has been carrying out. The agricultural means of production, capital goods input, crop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gradually have developed in the intensive direction. Agricultural producer services model should build around agricultural economic organizations by means of modern agriculture value network. The government should transform and strengthen the service consciousness and function, improve peasant quality to change the petty farmer idea,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strengthen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e the land circulation mode and path.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er services, development model, thought construction

一、引言

我国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经营的模式一直作为农业生产的主流,如果将小家庭看做小企业的话,从化肥和种子供应到种植收获到生产销售等构成了传统农业链条中的主要活动,也是创造价值的主要活动,自产自销的小农意识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率等方面显示出其滞后性。

我国农业生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其体系建立是附在农业产业价值链体系的发展过程中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和经营体制的发展将会与农业生产业发展相互作用,并不断促进农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农业与生产业的融合,因此,基于农业产业价值链体系下的融合式分工构建我国农业生产业体系是非常适合和必要的。

二、农业产业价值网络构建

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提出了企业价值链的理念,价值链描述了企业的价值是通过形成一个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基本作业和辅助作业组合形成的,在其分析过程中,生产业渗透到了每一个制造型企业的价值链环节,通过渗透,在其整个生产过程中提供了五个相互关联的投入。波特教授[1]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厂商的各种活动,包括设计、生产、销售、配销与支援等。每个活动皆有助于提升其相对的成本地位,并可做为创造差异化的基础。价值链为分析此类竞争优势来源的系统化方法,将厂商的活动分解为数个策略上的相关活动,以便了解成本行为与现有及潜在的差异化来源。

波特教授[2]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任何的产业价值链都是由一连串价值活动所构成的,企业价值链乃附属在这个体系之下。产业价值链是了解整体产业竞争优势的工具,从价值链的角度来思考成本、速度、品质、服务等竞争的概念,以获得生产体系和上、下游活动过程中最紧密配合,使企业能够降低成本或使客户能够获得更好的服务或产品,从而创造了差异性的价值,而产业价值链的每个价值活动都牵动最终客户所获得的产品或服务。

基于产业价值链的理论和思想,结合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活动,构建农业产业价值链。农业基础设施、生产资料、金融和信息服务、科技人员服务、农技服务作为农业的辅助活动,贯穿整个农业基础活动过程。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农业基础活动是创造利润的主要来源,而农业辅助活动主要是由政府进行提供的各类服务以及基础设施投入,其本身是服务于农业生产加工过程的,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辅助活动与基本活动是不相分离的,因此,辅助活动本身是不单独创造利润的。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过程中,在一系列农业政策的引导下,如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经营体制转变、农业组织模式创新等,农业生产业伴随着其专业化程度逐渐深化,逐渐从农业生产的基础活动中分离出来,形成辅助活动,辅助活动一方面仍然全面渗透农业生产方式的基础活动中,促进农业基础活动的利润增长,另一方面辅助活动由于其自身的专业性和外部性逐渐凸显,其本身也能够促进利润增长。

进一步分析农业产业价值链的基本活动,每一个业务过程内部其实都包含着不同的活动以及存在自身的条,进一步分析其内部链条,有助于分析农业生产基本活动创造利润过程以及研究如何实现农民增收。以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为例进行分析,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链条长、环节多、组织化和信息化程度低。小农意识所导致的农民无组织分散状态,很难获得充分的能够引导生产加工以满足零售市场需求的信息,在多环节的农产品流通链条中,农民的市场主导能力、谈判能力都非常的弱,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销售数量、销售地、等级认定等方面都不取决于农民,从更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农民仅停留在生产加工环节,而流通环节农民是无法也是没有能力参与进去的,换句话说生产加工环节是农民收入和利润的终点,虽然农业产业链在产后环节继续延伸,但是农民无法从高昂的附加价值中获得丝毫的收益和利润。此外,由于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农产品生产加工也仅停留在初级产品加工环节,农民所获得的利润也仅仅是获得产品加工的劳务费而已,因此,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起始点就发生在产地市场初级产品采购环节,如果将初级产品在流通环节的税费、损耗等因素转嫁到农民身上以及产地市场分散农民之间的无序竞争,那么在农产品产地市场采购的价格可能还会更低,因此农民所获得的收入显然更低。

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现代农业应该是包括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在内的农业产业链的整体概念。现代农业产业价值链很难是单一的生产模式链条,在产业价值链理论的分析视角下,运用融合式分工的思想,将农业与第二、三产业进行融合,将农业与旅游、休闲、科教、体验、创意、生态、绿色健康等充分融合起来,会产生新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提高农业产品的高附加价值;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加工产业链条也逐步向两端延伸,产前通过科技进步等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品质,产后通过精深加工、包装、品牌、设计、营销推广等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的附加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不同链条之间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也将会逐渐渗透。

三、以农业经济组织为中心的组织模式构建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重视农业产业链条和农业生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的直接目的是农业产业价值链的发展,根本目的是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以及对于“三农”的作用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农村土地流转和确权制度、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农民组织化形式和组织程度等方面。

我国农业生产业发展模式应该建立在以农业组织化程度为主导基础上,核心围绕和服务农业组织。以家庭为中心的分散的经营方式以及小农经营的思想意识将会滞后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随着土地流转和确权制度的试点和推行,适度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步推行,农业生产资料、农业资本品投入、农作物生产加工等逐步向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以农业组织为代表的协会、股份公司等多种形式或是组合形式在整个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中发挥着主导和核心作用。农业生产业只有在农业组织载体中才能发挥最大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更加具有效率。而小农户在生产资料、农业资本品投入等内部化和分工内部化导致了小农户生产资料投入等无法达到效率最大化,而且农业科技服务、农技、农业专业人员、农业信息化等利用化程度低或是利用成本较高,从而使小农户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中处于从属位置,因此,专业化农业组织是实现农业生产业发展以及发挥农业生产业作用的必然路径。

在整个农业生产业体系中,农业生产业自身专业化,同时相互之间互相影响和作用,协同发展。比如,农产品质量追溯服务、农产品销售和营销、农业金融、农业物流、远程农技服务需要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等需要农业物流作为支撑;农业金融的作用体现在农产品物流、销售、农业信息化、农技服务等各个服务业的领域;科技平台建设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作为整个农业生产业模式建设的外部影响因素,科学技术和知识水平决定了农业生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程度,因而影响着相应的生产业体系建设;土地流转制度会直接影响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和小农意识的转变,土地流转制度和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会直接影响农业产业组织程度,进而影响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和其体系的构建。

农业生产发展模式主要在农业组织化程度基础上进行构建。每一个农业生产业本身也是服务于现代农业产业价值网络的每个环节。农业产业价值网络的每一个环节或是整个链条都会由多个或是一个、形式相同或是不同、规模大或小、影响力强或弱、结构紧密或分散的农业产业组织构成,不同的农业产业组织会选择不同的农业生产业形式,当然农业生产面向和服务程度也会因农业产业组织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比如,农业金融可能会更多服务于规模较大、结构紧密而影响力强的农业组织;农技推广可能更愿意同规模化运行的农业组织进行合作;农超对接模式中,大型超市更愿意同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园区、种植大户、农业组织合作;农产品质量和追溯服务以及标准化服务在农业组织中更容易实现。

四、农业生产业发展模式的条件和基础

随着商品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农民在农业生产产前和产后参与性在降低,在两端所承担风险的不确定性在不断增加,农民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中的谈判能力在弱化,出现了“假种子、假化肥”、“谷贱伤农”、“种植技术落后”等问题,其根源是在小生产方式与市场机制之间的矛盾,症结出现在我国农业生产业发展的条件和基础还不够成熟,缺乏稳固和坚实的载体,而解决问题的核心就是农业组织创新建设和有效实践。

(一)转变和强化政府创新服务组织的职能

1.转变农民固化保守的思想意识。在传统农业种植方式下,农民就需要会种地,换句话,农民仅需要在产中环节发挥出农民自身的实力和专用性,但是在农业市场化、信息化、专业化的背景和趋势下,现代农业要求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过程都需要专业化,这对于传统种植方式下的农民是非常大的挑战,而且即使在产中环节,农业种植方式转变,良种化运用、病虫害防治、化肥和农药等中间农业生产资料的合理运用、土地微量元素的最佳配置等等。最重要现实是首先转变农民在传统农业种植方式下的保守思想意识,促使其积极地通过认可、接受、学习、传播等形式向着现代农民的方向发展。因此,政府就需要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可以通过培训、宣传、教育、实验、指导等,培育新型农民,自觉学习,从而接受新型种植技术、良种化技术等,培养农民逐渐成为现代农业重视方式下的会种地的新农民。

2.转变服务意识、创新服务职能。一是政府职能倾向于对于国家农业政策的深刻理解和积极贯彻执行,维护农产品价格、农产品市场秩序,引导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等;二是多渠道、多层次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服务,特别是对于农业而言相对专业化不强的产前和产后环节,比如,保证良种、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严把质量关、强化监督关、流动检测关等,通过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积极引导和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等;三是强化农业公共服务建设,如加强农业水利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及推广、农村金融和保险支持等;四是扶持、引导、培育农村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发展;五是政府要做好各职能部门功能的衔接、协调和整合,以指导和服务为主旨,充分发挥涉r部门的服务职能。

(二)积极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组织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商品化、市场化、专业化会逐渐使个体农民失去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原有的主体和主导地位。农民需要专业的合作组织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链条中发挥农民的平等地位,提升市场交易中的谈判地位,减少虚假信息对农民利益的损害,降低农业生产资料对于农民生产经营活动可能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农业生产业需要专业的合作组织从而发挥其最大的服务效能,如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良种化的推广、农业市场信息、农业金融、农产品物流等,降低了农民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少了交易成本,能够更好地覆盖农业全产业链条,避免了分散农户搜寻信息、筛选信息的成本,培养专业性强的适应农业现代化的新型农民;农业需要专业的合作组织能够便于形成专业化,整合资源,引导农民走市场化、商品化之路,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以迎合市场需求。

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是迎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适应农业发展实际情况而成立的社会化组织,合作形式上可以是农村集体组织、专业农民协会、各类农业合作社、乡镇企业、村办企业、民营服务实体、产供销一体化实业公司等;合作模式可以是“工厂+基地”、“专业协会+农户”、“服务组织+农户”等。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生产业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投入。对于农业基础建设大项目要进行综合治理,充分利用好水利资源,保证农业生产的水利要求;农业物流发展需要的是流通网络和信息网络建设,合理进行区域化分工,发达的运销系统保证农产品实现“从田间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市场信息包括价格信息、销售渠道、供需情况等是农户最关心的信息,加快通讯和网络建设,市场信息系统形成全覆盖,农户可以通过媒体、协会、各类通讯手段等途径能够接收到实时信息,降低种植风险和成本。

(四)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和路径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农民创收的根本。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从农民利益出发,不断随着农民人口的减少和农民城镇转移而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大力推进鼓励农地转租和股份化为重点的土地规模化的法制体系建设,保障农民的土地配置权与收益权。以土地规模化作为基础,才能够更好地保持土地资源可持续的利用能力,鼓励规模化、防止碎片化,鼓励长期利用,同时保护农民利益和环境生态;才能够建立与科研院所的农业技术的合作,更好地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的结合和推广;才能够实现专业化的流程分工,根据土地适用性规划产品品种,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农业与终端市场的直接对接,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供求与流通贸易体系,更好地实现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相互融合,发挥农业规模化效应;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在农业产业链上更加具有话语权,同时能够营造产业集群效应,促进地方性、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