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物业管理入门知识(合集7篇)

时间:2023-08-14 16:41:33
物业管理入门知识

物业管理入门知识第1篇

Edw: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目前已先后在两家世界500强的物流公司任职5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他的宝贵经验,包括在校期间专业知识的学习、实践经验的培养以及毕业后的工作规划,希望给有志从事物流管理师的学弟学妹一些借鉴。

物流业的两级分化

因为很多物流管理专业在读的同学和想往这个方向发展的同学,对将来从事的工作很迷茫,对公司中与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的职位也没有概念,这里我谈谈自己的理解。

物流行业有一个两极分化的现象。首先,入门门槛较低,初级的岗位要求较低,有些甚至高中、中专就可以做(当然现在大学生多了,大一点的公司会要求大专)。说实话,在我经手的一些项目中,建议使用学历较低的员工,一方面成本低,另一方面人员流动率相对低。

而物流行业的管理岗位(不仅指主管、经理等管理层,还包括一些管理规划的职位),则需要学历甚至是高学历加丰富经验。无论在企业里做物流,还是第三方物流或第四方物流、咨询公司,恰恰是物流管理岗位才能拿到高收入。

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准备

大多数刚毕业的学生,肯定不属于后者,也许有点所谓的专业知识,但没有经验,甚至有些连专业知识都没学好。

对于没学好专业知识这点,我觉得不要急,因为物流的专业知识,如果没有在实践中使用过,很难派上用处。但这也不代表就不用学了,大学里一定要把实务操作课程学好,至少能达到日后工作中碰到问题知道属于什么范畴、在哪里可以找到答案的水准。还有一些基础知识一定要掌握,比如空海运操作实务等,这是找工作的敲门砖,也是日后学习的助力器。

此外,英语、运筹学、统计学、EXCEL(不要小看它,真正能用好它的高手可不多)也是必学的,有空可以涉猎一下工业工程(国外的物流管理很多都是在工业工程学之下的)。

在学校期间的实践方面,有条件的话,多去一些大型的、规范的公司看看,特别像大公司设立在保税区的大型仓库,如果用心可以学到不少。

另外要在学校里培养自己的组织和管理的能力。想做高级的物流岗位,肯定要协调管理多方来达成一个目的,完成一个项目。因此组织、管理(不仅仅代表管人)、协调和沟通能力很重要。个人觉得,如果很内向并且没法改变自己,不适合做物流。

物流工作的规划

有一点小经验和大家分享。如果没有什么社会关系,要争取进一些世界级的大公司,如DHL、UPS、APL。从这些公司出来,即使没给你带来多少经验,也给你带来了一个跳槽的较高起点。当然世界级大生产企业的物流岗位也是很不错的。可能你无法在第一步就进入这些公司,但请不断积累,持续寻找机会。

一个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管理培训生进入这些公司(当初我就是这样)。一般而言,公司比较重视管理培训生,会安排你在各个岗位上轮岗学习,如果公司组织得好,还有不少其他方面的培训和轮岗,对做物流这一行很有帮助。

进入了这些世界级的公司之后呢?我的建议是找准机会,去一些后线的部门和管理性质的部门,比如物流供应链设计部门(这行主要分承运人、货代和物流供应链三类业务)、IE部门等。或者去一些直接接触外部的部门,比如销售、订舱等。前者更容易累积经验,学习各方面知识,是一条让你达到管理层面的捷径,后者能让你积累更多的行业和社会资源。

物业管理入门知识第2篇

    物流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经济发达国家被视为继原材料、劳动力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物流管理得好是降低产品或商品成本的重要手段。随着电子商务发展以及中国加入WTO的现实,发展物流事业已成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在我国急需大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热心于物流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由于这是一个新兴学科,如何实现人才培养,值得探讨,下面就是我们的一些思考。

    1 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必须审视毕业生就业岗位职责和应具备的各种知识技能。从总体上讲,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物流活动的能力,从事现代物流运作与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将这一培养目标具体化,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进行考虑。

    1.1 物流行业就业岗位群物流是指从采购原材料到生产出产品,一直到达用户的系统设计与管理。现代物流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基础上的实物流动,包括包装、配送、装卸、搬运、运输、保管、通信等活动。对于企业来说,按物流发生的位置可分为企业内部物流、企业外部物流和社会物流(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由此可见岗位群主要分布在两大块: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企业物流岗位群又分为内部和外部:内部有原材料、能源、配件、工具等采购、储存保管、半成品库、包装、分拣、整理等岗位。外部有分销计划、发送、运输、电子商务和接受购销信息等岗位。不同类型的企业具有不同经营管理特点,如零售企业的百货店、专卖店、大卖场、连锁企业,设置的岗位不尽相同。从部门划分来说,连锁企业有总部、配送中心和门店的岗位,还有前台后台岗位等,岗位要求也各不同。某些特殊行业物流需要专门知识技能,如药品物流、危险品物流等。物流企业不生产产品,是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岗位群有:储存、运输和调配、保管、分装、加工、信息和接受、集装箱管理、报关、结算、货运、计算机软件编程与操作、物流服务器管理等。

    1.2 职业层次在市场经济时代,某一类型、层次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对应的不再是单一的职位层次,而是对应着一个职位层次带。如大专层次物流专业主要是培养操作型人员,他们应是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管理人员,如仓库管理员、配送员、报关员、电脑操作员等,毕业生经过几年基层岗位锻炼,逐步晋升为中级或高级经营管理人员。

    1.3 物流行业对知识能力的要求无论物流企业还是企业物流都具有连锁化、综合化和信息化的特点,它对职业岗位复合化和专门化具有双向驱动作用。职业岗位的复合化就要求知识能力结构的复合化。如现代仓库管理员不但应掌握物资储存保管技术,还要会驾驶多种类型叉车、维修专送机械和电器,还要能熟练运用仓库管理软件。职业岗位的专门化就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专业方面的知识能力结构。如传送机械维修员、仓库管理软件程序员、电脑服务器管理员等对专门化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较高,是需要专门化人才的岗位。

    2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物流管理是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活动,同时又要运用高新技术,它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是管理类和技术类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掌握物流优化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又应具备计算机和网络、自动化技术方面的知识,因此,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途径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2.1 以信息技术为导向,促使物流人才加速知识更新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人类已跨入信息时代,信息的传输手段日益更新,信息的发生量也日益增大。新的电子商务知识不断涌现,加速了知识的更新,这就要求各类物流人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仅要求尚未入门的物流人员要学习,原来经过专门学校训练的物流管理人员也要进一步更新知识。物流技术装备的日益更新,新的电子设备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物流人员的培养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客观要求。

    2.2 专业方向准确定位,知识结构合理物流管理活动逐渐趋向于诸多行业和领域的横向联合,从事物流管理的专业人才应具备多专业领域的知识结构才能与之适应。面对这种形势,物流人才在知识结构方面首先要确立主干学科,并且下大力掌握这门学科的精髓。其次要扩大知识面,尽可能多地掌握了解诸如管理科学与工程、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电子商务、交通运输管理等相邻学科的基本知识,使之成为一专多能人才。因此,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示范课程应包括:物流管理、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信息管理、配送与配送中心、企业物流管理、物流系统分析、物流自动化、物流规划、全球化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等课程。

    2.3 从企业需要出发,培养应用型人才现代物流管理其最大价值就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物流系统涵盖多个领域:第一,从物流业务分工体系看,可分为物流配送、物流保管、流通加工、物流分销与包装、物流自动化装卸技术、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第二,从企业的物流系统建设看:有现代流通中心、零售业的商品中心、综合运货中心、物流共同化、零库存物流、物流管理公司和批发业的物流;第三,从物流行政管理业务看,有整治流通业务效率化用地的法律、物流据点政策、中小企业流通业务效率化、机场、港口、码头、集装箱运输规划;第四,从物流信息化管理看,有物流信息处理、物流配送中心与连锁超市经营、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网络、EDI标准化管理。

    3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任何人才的成长,都要经过严格的教育和培养,物流人才也同样需要认真教育与培养。物流管理人才的教育与培养要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现代物流的管理水平。

    3.1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现代教育提倡素质教育,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概括起来,可用“德、识、才、学、体”五个方面来描述。德,主要指应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具有献身社会、服务人民的精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心,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推动整个物流事业的迅速发展。识,主要指应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战略眼光,在物流运作的各项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中,能够洞察本专业、本行业的发展动向,把握发展规律和顺应物流环境,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前景,制定合理适度的措施。才,主要指应具有观察、思维、想象、判断、应变、指挥、管理、创新、表达、交际等方面的才能,能对物流业务的开发、经营工作实施科学管理,对遇到的问题能给予控制和处理,提高管理水平,能拟定有关的专业文件,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学,是指要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

    基本原理,懂得现代管理科学、领导科学与计算机知识,懂得与物流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知识,熟悉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知识等。物流管理人才应结合个人的工作岗位,在紧紧抓住物流工作的基础上,知识面应尽量开阔一些,同时要讲求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构成一个科学有序的体系。体,是指必须具有良好的体质和强健的体魄。

    3.2 建立多层次教育体系,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在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中建立“物流管理”专业,建立健全物流专业教育的层次。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高等学校教师、科研人员和高层次管理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知识结构。大学本科主要培养中、高级管理人才,应该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比较宽的知识面和比较强的适应性。专科层次主要培养中级管理人才,培养的重点是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3.3 建立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开发企业物流职业教育我国的物流在职教育比较贫乏,通过委托培养方式培养员工的企业极少,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培养学校。建议相关部门成立全国物流职业人员业务技术资格培训认证体系,不仅要组织各种短训班,还应该系统地培养,将参加物流培养并获得资格证书者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上岗基本资格。结合我国物流业实际,尽快建立物流从业人员的终身教育制度。

    3.4 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开展物流教育的专题研究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和物流教育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物流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物流人才对物流业发展的贡献研究和世界各国物流教育制度的比较研究等专题。从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角度来看,主要强调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物流行业发展分析:主要包括物流业在我国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物流业在国外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我国物流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物流人才培养的定位分析。第二、物流人才市场需求分析:物流人才的市场需求类别,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如何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物流专业人才,各类物流人才培养途径的透视与分析。第三、物流专业学科建设与示范课: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物流管理本、专科教学计划、专业课程设置、物流专业示范课程和物流专业教材的定位与选择。第四、加强物流实验教学研究:主要包括构建物流实验课程体系,物流实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物流实验建设方案和第三方物流管理实验模拟软件上机操作。

物业管理入门知识第3篇

论文关键词:军事物流;信息化;知识管理;战略

1实施知识管理对军事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所谓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km)就是对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过程。知识管理是在信息管理基础上的延伸,它以信息资源的开发、收集、存储、整合、利用为前提,利用信息与人、组织的交互活动,将信息资源 发展 为知识资源。实现知识创新的管理活动。

军事物流信息化的目的是要形成一个效率高、质量好的军事物流系统,利用 现代 信息技术对物流业务中的物流信息进行加工、存储、汇总、传送、反馈,加快物流信息处理的时间,减少物资保障层次,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物流质量。随着 计算 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 网络 技术在军事物流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军事物流信息从“点”发展到“面”,以网络的形式将各军兵种物流部门、物流部门与生产部门、物流部门与作战部队、军队物流部门与地方物流部门连接在一起,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各部门间低成本的数据高度共享,从而缩短物资保障时间,提高军事物流系统的效率。

但是,在现代军事物流管理中,人与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军事物流人员必须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并能够结合军事物流和自身积累的经验教训,经过思考做出正确的行为决策。可见,对军事物流决策起实质影响的是深植于人脑中的经验、技巧、体会等这些只可意会而难于表达的知识,即“隐性知识”,而要充分挖掘、转化和利用物流人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是军事物流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无法做到的,信息技术既不能给军事物流系统带来创新价值,也难以实现军事物流系统智能化的目标,只有知识管理才具有创新功能,使军事物流系统发生质的变化。就我军物流信息化建设而言,关键不是硬件问题,也不是软件问题,而是在彻底转变传统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建设我军物流信息化组织体制,适应信息化部队的军事物流组织改造,对军事物流网络的知识资源中所蕴含的显性及隐性知识进行获取、存储、分享、转移和利用,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军事物流服务质量、高效配置资源,为实现军事物流的现代化管理,提高军事、经济效益提供新的途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实施知识管理是军事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更高层次。

2军事物流知识管理战略组成

迈克尔·波特用价值链概念将 企业 活动分成若干过程,每一过程都能向为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添加一定的价值。由于军事物流活动的任何过程都伴随着知识的流动,知识在流动过程中不断丰富、创新,因此,我们可以用知识价值链来描述军事物流内部的知识活动(如图1所示)。

从图l我们可以知道,对于军事物流来说,其知识管理战略中最重要的三个环节是知识沉淀、知识转移和共享以及创新。其中知识沉淀和共享主要实现现有知识在更大范围内的运用.以发挥知识的乘数效应,因此.我们可以把军事物流知识管理战略分为以下三个子系统:知识沉淀战略、知识转移与共享战略和知识创新战略,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军事物流信息化中的知识沉淀过程包含知识积累和知识编码.而知识积累包括军事物流业务部门的自主创新和外部知识的获取与吸收在确立知识获取目标的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明确获取知识的内容与范围.进行有针对性的获取,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然而通过知识获取并且积累起来的知识是杂乱无章的,军事物流需要的是对其信息化建设与部队需求有用的知识,因此必须对所获取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即对知识进行编码,使无序的知识转化为有序的知识,使其便于公开、共享和交流,并能够通过信息手段进行传递。随着军事物流知识的不断积累,其知识基础也会不断扩大,对外部知识的获取与吸收离不开知识的转移与共享。因此,知识深沉与知识创新、知识转移与共享在一定范围内有重叠。在军事物流业务部门和其它部门之间的知识转移和共享中,新旧知识间会发生碰撞,人员产生新的知识。

3知识管理在军事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的实施策略

知识管理是以信息管理为基础的,军事物流信息化的关键是军事物流信息数据库管理、物流信息传输 网络 化和标准化、物流业务处理 电子 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与各军兵种部队之间的知识交互系统,实现军事物流功能知识的整合和对部队个性化需求的实时反应,提高军事物流的时效性。因此,将知识流融入到军事物流中是非常必要的。

3.1对军事物流知识进行全面盘点与编码

知识盘点是指通过有计划的知识梳理流程(战略层、业务层、岗位层)设计,针对军事物流的专业领域与部队需求,进行跨兵种、跨系统、跨行业和跨地区的调查与分析。通过知识盘点,可以完成军事物流各岗位关键知识资源的调查.提供军事物流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组织结构调整、业务流程改造、战略规划与目标分解时的引导和方向.并达成实施知识管理的预期目标。

从知识应用的角度可以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对显性知识的编码可以从书面资料的电子化工作人手,将军事物流内部和外部的相关知识通过文字输入或扫描的方式以数字形式存在,进行 计算 机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军事物流信息化的知识管理水平,使所有新调整岗位的军事物流人员在较高水平的知识管理平台能够实现知识共享.从而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隐性知识存在于人员的头脑中或组织的结构与文化中,无法用语言或书面材料进行准确描述,不易被编码。因此,对隐性知识进行编码首先要解决隐性知识的显性化问题,这就需要培育相应的知识型军队文化,为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利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获取军事物流信息中隐含的知识;利用在线学习物流知识、培训软件,鼓励物流人员贡献自己的隐性知识要建立鼓励知识学习、分享与利用的管理机制:一是要在建立宽松的知识交流与沟通机制;二是要建立外部知识内部化机制:三是要建立知识分享的激励机制。

3.2建立与完善军事物流知识网络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其核心活动就是在内外部知识的互相传播共享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提升。在军事物流中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应首先建立起一个内部网络,把常用的专业知识,以及掌握这些知识的成员和专家的情况保存在数据库中,以网页等作为传播共享的载体,使人员能方便的应用。知识 经济 时代的来临使军事物流内部的联系更加紧密,军事物流与外部的联系也越来越重要,在实现知识编码化的基础上,强调建立军事物流内部知识网络的同时,也应充分利用外部知识,提高军事物流的创新能力。

3.3加强军事物流人才培养

知识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自身知识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物流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密集程度的提高,物流专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对军事物流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较高要求。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士兵绝大多数都是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其物流人员大部分都具有硕士学位。为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我军应抓紧培养高素质军事物流人才。一是要具备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二是要精通军事物流专业知识:是要具有扎实的军事理论知识;四是要掌握 现代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多媒体、仿真、虚拟现实技术等;此外,还应掌握方法论、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当拓宽 教育 和培训渠道,鼓励我军物流部门和高等军事院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培训工作,并加快培育军事物流领域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应多开展以网上实验、网上设计、网上练兵为代表的信息化实践活动,加强后方保障工作的演练.提高官兵在运作过程中对物流系统性的适应程度,培养一批适应信息化时代 发展 的高素质军事物流人才。

3.4实施业务流程重组

军事物流知识的收集与再利用只有与特定物流业务流程密切联系,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应该努力把知识共享和再利用的要领概念注入到所有业务流程中去,而不是把知识管理视为一个独立的架构。业务流程重组的主要内容是知识的识别、处理、共享、再利用、创新的运作机制,这与物流信息的收集、利用具有很大区别。前者需要人的主观作用.如识别、创新;后者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实现。业务流程重组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知识中心,设立知识主管来促进物流知识管理的实施。知识主管结合军事物流现状,创建知识管理的规划和运行机制,并组织实施;知识中心在知识主管的管理下,保证知识收集、加工、共享与创新的业务流程的正常运作;物流各环节提交知识,知识中心为其分类、审核、存入知识库;物流人员可依据权限登录知识库查询所需知识。总之,通过将知识管理融入到军事物流管理的具体业务流程中,加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互换,达到内部知识的创新和共享,使知识转化过程和知识循环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军事物流管理水平。

物业管理入门知识第4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物流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在物流方面的需求愈发强烈,因此许多中小企业也逐步建立起自身的物流体系。但中小企业对物流建设的投入有限,且将物流管理作为企业副业,不仅管理不足,还存在对物流管理的认识的缺失,导致中小企业在拓展物流管理这部分业务时成本付出较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一、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观念缺乏进步,思想陈旧

当前各个中小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货物运输能力,都逐步建立了自身的物流管理业务,提高自身对物流掌控能力的同时为延长自身的产业链打下基础。但中小企业虽然设立了物流业务并组建了专门的物流管理机构进行管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中小企业由于生产规模有限,企业能够为物流管理部门的投入也有限,因此一些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部门的相关从业人员专业背景较为复杂,对相关的物流管理工作内容、工作职能等等还不太了解,物流管理观念还停留在过去的书本知识或者缺乏相关的物流管理知识、工作经验以及管理观念等,不利于中小企业在物流业务的有效管理。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不仅仅涉及到物资运输等传统物流方面,还涉及到资金管理、信息管理以及其他综合方面的管理,不仅涉及的方面多,而且复杂,一般的物流管理方式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对物流管理的需求,可能会导致企业整体供应链建立存在问题,甚至会增加企业管理运营成本,导致物流管理各个环节的衔接不畅,从而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二)缺乏先进的信息技术,信息交流不畅

同样受到企业生产规模和资金限制,中小企业对物流管理的信息技术投入有限,难以获得必要的资金和人才去建立完整的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对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安全性埋下了隐患。不论何种生产经营规模的企业,信息安全对于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些信息不仅涉及到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而且还是企业评估的重要数据来源。然而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资金购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保障物流信息的安全,因此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安全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问题。目前,中小企业大多采用和一些企业共用网络服务器的方式来降低物流信息管理成本,却难以保障自身的物流信息安全。

(三)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复杂,需要有专业知识背景的高素质人才支撑,但当前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的方面却严重缺乏这样的管理人才,导致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中出现了很多本来可以避免的问题。中小企业由于刚刚起步或成立不久,正处于成长发展时期,不仅在人员待遇上受限制,还受工作环境、晋升机遇、职业规划等等的限制,使得当下中小企业依旧很难获得高素质人才的青睐,尤其是一些处于传统行业的中小公司更是存在难以招聘优秀物流管理人才的困境。当前经济的发展,使得管理职业越来越专业化,尤其是在面对复杂多样的物流管理方面,更加需要具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和管理经验才能够更好地驾驭,在一些关键的管理问题上才不至于出现重大错误,而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高。同样,由于企业投入有限,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制度在中小企业之中也不够完善,相对来说自身培养人才与市场招聘相比成本更加高昂。

(四)企业内部协调不足

现代物流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信息的管理,而中小企业由于内部部门建设不完善,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也缺乏,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宏观信息管理部门或企业内部平台,导致各部门信息在企业内部流动不畅,这对于现代物流管理来说具有严重威胁。由部门沟通不畅,难以进行信息协调的问题会导致企业的物流成本增加,不利于企业盈利。例如,企业内部的生产部门和采购部门的沟通不畅,导致企业采购要求与生产需求不符,不仅容易造成仓库管理费用的不规律波动,也会造成市场供应出现波动的情况,如此十分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

二、改善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措施

(一)更新物流管理理念

在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现代物流管理的变革中,需要重点转变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理念,在决策层面提高对于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视,从而能够在观念上提高企业内部对企业物流的认识,逐步从仅仅重视企业生产、销售环节的传统经营思路上转变过来,推动企业的环节管理更加高效和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在当前中小企业经营环境较为困难的国内国际背景下,一方面需要提高产品的创新性和竞争力,另一方面还需要积极降低企业内部的运营成本,从而提高或者保持企业的收益能力。而作为企业内部运营成本重要组成部分的物流管理,企业内部需要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程度,制定合理科学的企业物流管理制度,连接企业内部的各個部门。

(二)打造高素质物流管理团队

物流管理毕竟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岗位,需要较多的知识背景和经验。在短时间内要推动中小企业打造高效低耗的物流业务,需要拥有一定的专业人员参与物流管理,才能够提高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效率,降低物流管理的费用。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岗位专业化越来越明显,物流管理就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职位,因此中小企业在推动自身物流管理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人才引进,还需要根据自身需求,重点培养自身的专有性人才。在人才培养上可以建立专门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大型企业合作的方式与这些机构相互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物流管理人才的专业水平。而在人才引入上需要制定专门的人才机制,可以弹性化地设置公司的用人制度,从而为吸引人才提供弹性福利,增加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

(三)建立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

为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的物流管理能力,从而为中小企业整合各个部门资源推动企业物流部门发展打下基础,中小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物流管理系统,以物流管理系统作为平台,搭建集物流管理计划、运输、财务、仓储、生产等方面于一体的物流信息平台,为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供一个信息平台,同时也为物流管理的信息使用提供了一个途径,打破了原来中小企业各个部门之间信息不流畅的障碍,使得部门信息之间的交流变得有序且频繁,有利于降低物流管理环节中各种问题的出现,促进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业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龙.探析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及其改善措施[J].商场现代化,2014,(14):89. 

物业管理入门知识第5篇

论文关键词:军事物流;信息化;知识管理;战略

1实施知识管理对军事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所谓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km)就是对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过程。知识管理是在信息管理基础上的延伸,它以信息资源的开发、收集、存储、整合、利用为前提,利用信息与人、组织的交互活动,将信息资源 发展 为知识资源。实现知识创新的管理活动。

军事物流信息化的目的是要形成一个效率高、质量好的军事物流系统,利用 现代 信息技术对物流业务中的物流信息进行加工、存储、汇总、传送、反馈,加快物流信息处理的时间,减少物资保障层次,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物流质量。随着 计算 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 网络 技术在军事物流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军事物流信息从“点”发展到“面”,以网络的形式将各军兵种物流部门、物流部门与生产部门、物流部门与作战部队、军队物流部门与地方物流部门连接在一起,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各部门间低成本的数据高度共享,从而缩短物资保障时间,提高军事物流系统的效率。

但是,在现代军事物流管理中,人与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军事物流人员必须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并能够结合军事物流和自身积累的经验教训,经过思考做出正确的行为决策。可见,对军事物流决策起实质影响的是深植于人脑中的经验、技巧、体会等这些只可意会而难于表达的知识,即“隐性知识”,而要充分挖掘、转化和利用物流人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是军事物流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无法做到的,信息技术既不能给军事物流系统带来创新价值,也难以实现军事物流系统智能化的目标,只有知识管理才具有创新功能,使军事物流系统发生质的变化。就我军物流信息化建设而言,关键不是硬件问题,也不是软件问题,而是在彻底转变传统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建设我军物流信息化组织体制,适应信息化部队的军事物流组织改造,对军事物流网络的知识资源中所蕴含的显性及隐性知识进行获取、存储、分享、转移和利用,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军事物流服务质量、高效配置资源,为实现军事物流的现代化管理,提高军事、经济效益提供新的途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实施知识管理是军事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更高层次。

2军事物流知识管理战略组成

迈克尔·波特用价值链概念将 企业 活动分成若干过程,每一过程都能向为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添加一定的价值。由于军事物流活动的任何过程都伴随着知识的流动,知识在流动过程中不断丰富、创新,因此,我们可以用知识价值链来描述军事物流内部的知识活动(如图1所示)。

从图l我们可以知道,对于军事物流来说,其知识管理战略中最重要的三个环节是知识沉淀、知识转移和共享以及创新。其中知识沉淀和共享主要实现现有知识在更大范围内的运用.以发挥知识的乘数效应,因此.我们可以把军事物流知识管理战略分为以下三个子系统:知识沉淀战略、知识转移与共享战略和知识创新战略,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军事物流信息化中的知识沉淀过程包含知识积累和知识编码.而知识积累包括军事物流业务部门的自主创新和外部知识的获取与吸收在确立知识获取目标的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明确获取知识的内容与范围.进行有针对性的获取,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然而通过知识获取并且积累起来的知识是杂乱无章的,军事物流需要的是对其信息化建设与部队需求有用的知识,因此必须对所获取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即对知识进行编码,使无序的知识转化为有序的知识,使其便于公开、共享和交流,并能够通过信息手段进行传递。随着军事物流知识的不断积累,其知识基础也会不断扩大,对外部知识的获取与吸收离不开知识的转移与共享。因此,知识深沉与知识创新、知识转移与共享在一定范围内有重叠。在军事物流业务部门和其它部门之间的知识转移和共享中,新旧知识间会发生碰撞,人员产生新的知识。

3知识管理在军事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的实施策略

知识管理是以信息管理为基础的,军事物流信息化的关键是军事物流信息数据库管理、物流信息传输 网络 化和标准化、物流业务处理 电子 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与各军兵种部队之间的知识交互系统,实现军事物流功能知识的整合和对部队个性化需求的实时反应,提高军事物流的时效性。因此,将知识流融入到军事物流中是非常必要的。

3.1对军事物流知识进行全面盘点与编码

知识盘点是指通过有计划的知识梳理流程(战略层、业务层、岗位层)设计,针对军事物流的专业领域与部队需求,进行跨兵种、跨系统、跨行业和跨地区的调查与分析。通过知识盘点,可以完成军事物流各岗位关键知识资源的调查.提供军事物流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组织结构调整、业务流程改造、战略规划与目标分解时的引导和方向.并达成实施知识管理的预期目标。

从知识应用的角度可以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对显性知识的编码可以从书面资料的电子化工作人手,将军事物流内部和外部的相关知识通过文字输入或扫描的方式以数字形式存在,进行 计算 机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军事物流信息化的知识管理水平,使所有新调整岗位的军事物流人员在较高水平的知识管理平台能够实现知识共享.从而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隐性知识存在于人员的头脑中或组织的结构与文化中,无法用语言或书面材料进行准确描述,不易被编码。因此,对隐性知识进行编码首先要解决隐性知识的显性化问题,这就需要培育相应的知识型军队文化,为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利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获取军事物流信息中隐含的知识;利用在线学习物流知识、培训软件,鼓励物流人员贡献自己的隐性知识要建立鼓励知识学习、分享与利用的管理机制:一是要在建立宽松的知识交流与沟通机制;二是要建立外部知识内部化机制:三是要建立知识分享的激励机制。

3.2建立与完善军事物流知识网络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其核心活动就是在内外部知识的互相传播共享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提升。在军事物流中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应首先建立起一个内部网络,把常用的专业知识,以及掌握这些知识的成员和专家的情况保存在数据库中,以网页等作为传播共享的载体,使人员能方便的应用。知识 经济 时代的来临使军事物流内部的联系更加紧密,军事物流与外部的联系也越来越重要,在实现知识编码化的基础上,强调建立军事物流内部知识网络的同时,也应充分利用外部知识,提高军事物流的创新能力。

3.3加强军事物流人才培养

知识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自身知识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物流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密集程度的提高,物流专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对军事物流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较高要求。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士兵绝大多数都是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其物流人员大部分都具有硕士学位。为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我军应抓紧培养高素质军事物流人才。一是要具备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二是要精通军事物流专业知识:是要具有扎实的军事理论知识;四是要掌握 现代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多媒体、仿真、虚拟现实技术等;此外,还应掌握方法论、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当拓宽 教育 和培训渠道,鼓励我军物流部门和高等军事院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培训工作,并加快培育军事物流领域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应多开展以网上实验、网上设计、网上练兵为代表的信息化实践活动,加强后方保障工作的演练.提高官兵在运作过程中对物流系统性的适应程度,培养一批适应信息化时代 发展 的高素质军事物流人才。

3.4实施业务流程重组

军事物流知识的收集与再利用只有与特定物流业务流程密切联系,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应该努力把知识共享和再利用的要领概念注入到所有业务流程中去,而不是把知识管理视为一个独立的架构。业务流程重组的主要内容是知识的识别、处理、共享、再利用、创新的运作机制,这与物流信息的收集、利用具有很大区别。前者需要人的主观作用.如识别、创新;后者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实现。业务流程重组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知识中心,设立知识主管来促进物流知识管理的实施。知识主管结合军事物流现状,创建知识管理的规划和运行机制,并组织实施;知识中心在知识主管的管理下,保证知识收集、加工、共享与创新的业务流程的正常运作;物流各环节提交知识,知识中心为其分类、审核、存入知识库;物流人员可依据权限登录知识库查询所需知识。总之,通过将知识管理融入到军事物流管理的具体业务流程中,加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互换,达到内部知识的创新和共享,使知识转化过程和知识循环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军事物流管理水平。

物业管理入门知识第6篇

论文关键词:军事物流;信息化;知识管理;战略

1实施知识管理对军事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所谓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KM)就是对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过程。知识管理是在信息管理基础上的延伸,它以信息资源的开发、收集、存储、整合、利用为前提,利用信息与人、组织的交互活动,将信息资源发展为知识资源。实现知识创新的管理活动。

军事物流信息化的目的是要形成一个效率高、质量好的军事物流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业务中的物流信息进行加工、存储、汇总、传送、反馈,加快物流信息处理的时间,减少物资保障层次,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物流质量。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在军事物流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军事物流信息从“点”发展到“面”,以网络的形式将各军兵种物流部门、物流部门与生产部门、物流部门与作战部队、军队物流部门与地方物流部门连接在一起,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各部门间低成本的数据高度共享,从而缩短物资保障时间,提高军事物流系统的效率。

但是,在现代军事物流管理中,人与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军事物流人员必须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并能够结合军事物流和自身积累的经验教训,经过思考做出正确的行为决策。可见,对军事物流决策起实质影响的是深植于人脑中的经验、技巧、体会等这些只可意会而难于表达的知识,即“隐性知识”,而要充分挖掘、转化和利用物流人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是军事物流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无法做到的,信息技术既不能给军事物流系统带来创新价值,也难以实现军事物流系统智能化的目标,只有知识管理才具有创新功能,使军事物流系统发生质的变化。就我军物流信息化建设而言,关键不是硬件问题,也不是软件问题,而是在彻底转变传统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建设我军物流信息化组织体制,适应信息化部队的军事物流组织改造,对军事物流网络的知识资源中所蕴含的显性及隐性知识进行获取、存储、分享、转移和利用,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军事物流服务质量、高效配置资源,为实现军事物流的现代化管理,提高军事、经济效益提供新的途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实施知识管理是军事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更高层次。

2军事物流知识管理战略组成

迈克尔·波特用价值链概念将企业活动分成若干过程,每一过程都能向为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添加一定的价值。由于军事物流活动的任何过程都伴随着知识的流动,知识在流动过程中不断丰富、创新,因此,我们可以用知识价值链来描述军事物流内部的知识活动(如图1所示)。

从图l我们可以知道,对于军事物流来说,其知识管理战略中最重要的三个环节是知识沉淀、知识转移和共享以及创新。其中知识沉淀和共享主要实现现有知识在更大范围内的运用.以发挥知识的乘数效应,因此.我们可以把军事物流知识管理战略分为以下三个子系统:知识沉淀战略、知识转移与共享战略和知识创新战略,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军事物流信息化中的知识沉淀过程包含知识积累和知识编码.而知识积累包括军事物流业务部门的自主创新和外部知识的获取与吸收在确立知识获取目标的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明确获取知识的内容与范围.进行有针对性的获取,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然而通过知识获取并且积累起来的知识是杂乱无章的,军事物流需要的是对其信息化建设与部队需求有用的知识,因此必须对所获取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即对知识进行编码,使无序的知识转化为有序的知识,使其便于公开、共享和交流,并能够通过信息手段进行传递。随着军事物流知识的不断积累,其知识基础也会不断扩大,对外部知识的获取与吸收离不开知识的转移与共享。因此,知识深沉与知识创新、知识转移与共享在一定范围内有重叠。在军事物流业务部门和其它部门之间的知识转移和共享中,新旧知识间会发生碰撞,人员产生新的知识。

3知识管理在军事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的实施策略

知识管理是以信息管理为基础的,军事物流信息化的关键是军事物流信息数据库管理、物流信息传输网络化和标准化、物流业务处理电子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与各军兵种部队之间的知识交互系统,实现军事物流功能知识的整合和对部队个性化需求的实时反应,提高军事物流的时效性。因此,将知识流融入到军事物流中是非常必要的。

3.1对军事物流知识进行全面盘点与编码

知识盘点是指通过有计划的知识梳理流程(战略层、业务层、岗位层)设计,针对军事物流的专业领域与部队需求,进行跨兵种、跨系统、跨行业和跨地区的调查与分析。通过知识盘点,可以完成军事物流各岗位关键知识资源的调查.提供军事物流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组织结构调整、业务流程改造、战略规划与目标分解时的引导和方向.并达成实施知识管理的预期目标。

从知识应用的角度可以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对显性知识的编码可以从书面资料的电子化工作人手,将军事物流内部和外部的相关知识通过文字输入或扫描的方式以数字形式存在,进行计算机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军事物流信息化的知识管理水平,使所有新调整岗位的军事物流人员在较高水平的知识管理平台能够实现知识共享.从而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隐性知识存在于人员的头脑中或组织的结构与文化中,无法用语言或书面材料进行准确描述,不易被编码。因此,对隐性知识进行编码首先要解决隐性知识的显性化问题,这就需要培育相应的知识型军队文化,为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利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获取军事物流信息中隐含的知识;利用在线学习物流知识、培训软件,鼓励物流人员贡献自己的隐性知识要建立鼓励知识学习、分享与利用的管理机制:一是要在建立宽松的知识交流与沟通机制;二是要建立外部知识内部化机制:三是要建立知识分享的激励机制。

3.2建立与完善军事物流知识网络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其核心活动就是在内外部知识的互相传播共享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提升。在军事物流中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应首先建立起一个内部网络,把常用的专业知识,以及掌握这些知识的成员和专家的情况保存在数据库中,以网页等作为传播共享的载体,使人员能方便的应用。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军事物流内部的联系更加紧密,军事物流与外部的联系也越来越重要,在实现知识编码化的基础上,强调建立军事物流内部知识网络的同时,也应充分利用外部知识,提高军事物流的创新能力。

3.3加强军事物流人才培养

知识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自身知识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物流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密集程度的提高,物流专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对军事物流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较高要求。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士兵绝大多数都是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其物流人员大部分都具有硕士学位。为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我军应抓紧培养高素质军事物流人才。一是要具备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二是要精通军事物流专业知识:是要具有扎实的军事理论知识;四是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多媒体、仿真、虚拟现实技术等;此外,还应掌握方法论、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当拓宽教育和培训渠道,鼓励我军物流部门和高等军事院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培训工作,并加快培育军事物流领域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应多开展以网上实验、网上设计、网上练兵为代表的信息化实践活动,加强后方保障工作的演练.提高官兵在运作过程中对物流系统性的适应程度,培养一批适应信息化时展的高素质军事物流人才。

3.4实施业务流程重组

军事物流知识的收集与再利用只有与特定物流业务流程密切联系,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应该努力把知识共享和再利用的要领概念注入到所有业务流程中去,而不是把知识管理视为一个独立的架构。业务流程重组的主要内容是知识的识别、处理、共享、再利用、创新的运作机制,这与物流信息的收集、利用具有很大区别。前者需要人的主观作用.如识别、创新;后者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实现。业务流程重组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知识中心,设立知识主管来促进物流知识管理的实施。知识主管结合军事物流现状,创建知识管理的规划和运行机制,并组织实施;知识中心在知识主管的管理下,保证知识收集、加工、共享与创新的业务流程的正常运作;物流各环节提交知识,知识中心为其分类、审核、存入知识库;物流人员可依据权限登录知识库查询所需知识。总之,通过将知识管理融入到军事物流管理的具体业务流程中,加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互换,达到内部知识的创新和共享,使知识转化过程和知识循环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军事物流管理水平。

物业管理入门知识第7篇

一、从事关全局和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工作

知识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发明创造,激励科技、文化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信用经济体系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省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知识产权制度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弱、知识产权管理与经济、科技、外贸管理相脱节的问题还比较严重,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科技、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科技创新能力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匮乏等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瓶颈。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既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效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落实党和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重大方针的具体体现和法律保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事关全局和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作为科教兴冀战略、对外开放带动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统一研究部署实施。

二、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

(一)把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或企业集团,作为各级各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抓紧推进。把形成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考核评价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强化领导责任。各有关部门要不断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支持力度,从工作条件、工作手段、工作经费和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保障。政府科技投入中要明确用于支持知识产权工作,安排相应的资金重点用于专利和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资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战略研究、重大知识产权项目奖励、宣传教育、人才培训和行政执法等工作,为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建立、健全由主管省长负责,各有关部门组成的*省制定知识产权战略领导小组和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制度,抓紧组织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研究确定知识产权管理的重大政策和对策,统筹协调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重点围绕制约我省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的全局性、体制性、机制性、政策性瓶颈问题,积极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的创新环境、有利于知识产权利用的市场环境、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治环境、有利于知识产权创新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着力提升政府、企业、高校、科研单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和国际规则的能力,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综合竞争能力,以及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和宏观指导管理的能力,为我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更高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三)企业、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要从创新战略和经营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管理,把知识产权的形成和运用纳入本单位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生产营销、奖励分配、资源管理、经营决策等各项工作之中。要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完善管理办法,健全管理体系,落实机构人员,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要制定完善知识产权作为主要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具体政策,逐步形成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和促进创新,通过创新不断取得新的知识产权的良性发展机制。要研究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的能力,不断增强运用知识产权规则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能力。

(四)企业、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应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在组织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进出口和技术改造前,要进行专利、植物新品种文献检索及分析论证,查明相关技术法律状态,避免重复研究、重复引进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在研究开发过程中,要进行知识产权信息跟踪,及时调整研究开发策略和技术路线。在研究、开发、设计、创作取得成果后和所经营的产品、提供的服务进入市场前,要及时申请专利、注册商标,或采取其他适当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涉及出口的,应及时在出口或即将出口国(地区)进行知识产权的申请和注册,以取得法律保护。

(五)企业、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在进行技术、产品开发立项前,或与他人合作、合资开发时,应对可能形成的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保护方式和权益分配以合同形式予以明确。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事业单位在设立企业、股份制改造、产权转让、组建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时,要对本单位的商标、专利、著作权、植物新品种权等无形资产进行评估,作为资产的组成部分作价入股或授权使用、特许经营,以客观、真实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

(六)企业、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要加强技术创新中的保密管理,建立健全商业秘密保护制度,采取合法、有效措施,切实管理好本单位的商业秘密。要安排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用于本单位知识产权的申请、维持、实施和奖励。由政府资助的研究开发项目,要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研究开发项目涉及知识产权的相关费用。

三、积极鼓励和扶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

(一)切实加强政府资助计划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各有关部门,应将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纳入项目申请、立项、执行、验收、评审、奖励等相关环节。由政府出资资助、涉及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研究开发项目,立项前应当进行专利、植物新品种文献检索,把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作为立项的重要条件。在组织项目验收或科技成果鉴定前,项目承担单位或成果完成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科技部的有关规定提交完整准确的知识产权报告。

(二)围绕我省支柱产业和重点优势行业,培育、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营业务和核心作用突出的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对拥有发明专利、驰名商标、软件著作权、植物新品种权等知识产权的企事业单位,各相关部门要在各类科技开发、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计划以及资金、信贷等方面优先扶持。建立知识产权与金融相结合的融资机制,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信托、质押、投资入股等业务,鼓励和引导风险投资机构将风险投资资金重点用于知识产权项目的实施和产业化。

(三)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对符合我省经济发展方向、具有良好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的发明创造,在申请专利、植物新品种权时,给予一定的申请费和维持费的补贴;政府科技资金要对科技含量高、有市场前景的专利、植物新品种权项目和具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建立专利、植物新品种信息数据库的企事业单位给予一定支持;获得发明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的成果,优先推荐省级科学技术奖;具有专利、植物新品种权并已形成产品的,优先认定为省级新产品和推荐部级新产品;企业注册登记时,以商标、专利技术、植物新品种权作价出资占企业注册资本的比例可适当放宽;从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和自主开发生产计算机软件产品的企业,经认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四)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完善支持知识产权中介组织发展的政策法规,鼓励从事专利、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信息传播、检索、开发咨询机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和许可转让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引导其独立、客观、公正执业和规范发展。

四、不断加快知识产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一)抓紧在全省组织实施运用知识产权信息创新示范工程计划,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在技术创新中的重大作用。围绕我省支柱产业,依托行业协会或优势企业,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建设医药、化工、机械、电子、纺织、建材、冶金等十大支柱行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结合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在全省选择100家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建立适合其自身特点的专业性知识产权信息系统或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建立和发展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促进知识产权的实施转化。建立由专利、商标、版权、农业、林业、公安等多部门共建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信息平台,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执法效率。

(二)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应在技术开发经费中安排相应的资金用于知识产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单位应建立适合自身行业、专业特点的专利、植物新品种文献信息平台或专利、植物新品种文献信息数据库。建立完善利用专利、植物新品种信息制度,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提高技术创新起点,缩短技术研发周期,降低技术创新成本,优化技术创新资源,获取市场竞争优势。

五、尽快建立完善鼓励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一)改进和完善人才、科技评价标准,建立完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科技评价体系。各有关部门要把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及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作为考核评价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各类产业化园区以及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业绩的一个主要内容;作为认定高新技术产品、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高新技术软件企业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申请、风险投资和担保资金使用的一个主要条件;作为科技奖励评审、科技人员(包括高技能人才,以下统称科技人员)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一个重要指标,并结合实际制订具体办法,认真组织实施。

(二)完善企事业单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拥有单位在国家授权或实施许可后,应严格按《专利法》、《*省专利保护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向发明人或设计人支付奖金和报酬。采用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入股的股份制企业,可以按专利、植物新品种权入股时作价金额25%的股份奖励给发明人,发明人依据所持股份分享收益。奖金或者报酬可以现金、股份、出资比例或当事人约定的方式支付。

六、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一)省知识产权局、工商局、版权局、农业厅、林业局等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查处各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类知识产权纠纷,大力整顿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二)要以保护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植物新品种权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商品批发市场、专业市场、综合商场、产品展销会、技术交易会、货物集散地等重点地区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监督和执法检查,及时查处社会反映强烈、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严厉打击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医药、保健品、食品领域的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坚决取缔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非法出版物和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建立日常治理与专项整治相结合,重点整治与营造环境相结合,维护市场秩序与倡导社会诚信相结合的保护知识产权的长效机制。

(三)积极探索和建立“上下结合、条块结合、协作配合、联合运作”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之间以及与有关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形成执法合力。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建立和完善信息通报制度、案件移送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完善预防、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的协作机制,不断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两条途径、并行运作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四)要全面加强知识产权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执法体系,增强执法人员素质,强化执法手段,提高执法能力。建立知识产权举报中心和知识产权信息系统,提供面向国内外的举报、投诉、咨询服务。

七、切实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

(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推行启发创造性思维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意识。在高等教育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普及知识产权基础知识。有条件的学校积极设立知识产权专业和课程。劳动、人事行政管理部门应将知识产权内容纳入公务员和技术工人培训教育计划。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部门培训机构应将知识产权纳入培训内容,开设知识产权课程。

(二)实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计划。利用各种渠道,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派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和业务骨干参加境内、外培训和国际交流,在“十一五”期间培养50名懂专业、懂外语、懂法律、熟悉国际规则的知识产权高级人才。

(三)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把知识产权的宣传培训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围绕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的知识产权意识和提高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及国际规则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制定宣传培训计划,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各级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化、科技、教育、司法等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做好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工作。

八、大力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