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八年级语文教学重难点(合集7篇)

时间:2023-08-12 09:05:54
八年级语文教学重难点

八年级语文教学重难点第1篇

【关键词】八年级英语教学 学生分化现象 成因 应对思路

一、前言

作为初中英语教育的过渡环节,八年级英语教学的效果对学生升学率有着显著影响,但是,现实中这一阶段教学中却普遍面临着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的问题。分化现象的产生与学生兴趣、信心、学法均有关系,对学生心理与学习态度的影响不容忽视,所以,八年级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分化现象成因,主动采取措施加以抑制。

二、八年级英语教学中学生分化现象及对策

1.分化现象及其成因概述。八年级英语教学中出现的分化现象主要是指:在知识学习难度明显增大的情况下,部分学生通过调整学习方法,很好的适应了这一变化,成绩变化不大,但另一部分学生却因无法适应这一变化出现成绩下降问题,进而形成了学生成绩不均衡、差异逐渐拉大的局面。分化现象产生的负面影响体现在制约教学管理、打击学生学习信心等方面。这一特殊现象的成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教学内容方面。对比七、八年级的英语教材及教学要求就会发现,八年级英语知识的难度明显高于七年级。这种情况对学生接受知识形成了挑战,如果学生不能及时、科学的调整学习方式,便会难以适应。其次,课时安排与教法方面。由于科目有所增加,学生在八年级面临着更大的学习压力,再加上英语教学时长被压缩,学生学英语的时间相对比较有限。在此种客观条件下,要想使教学效果免受影响,教师就必须尽量提升有限时间的利用效率及教学有效性。但是,现实中不少教师都没有重视这一点,间接导致了分化局面的形成。最后,学生因素。很多八年级学生对英语的认识都不够全面,也没有结合英语知识的特点制定学习计划,这种情况致使他们难以适应知识难度发生的变化,进而出现了学习困难的问题。此外,对英语感兴趣的程度、学习信心、学习方法也都是导致学生成绩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

2.应对思路。在八年级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的问题,建议教师分别从“教”的角度和“学”的角度出发,主动采取一些应对措施。

(1)优化教法。英语教学是一个连贯、系统的过程,八年级的英语教学以七年级的英语教学为基础,但在这一学习阶段学生是否可以进一步增强其在七年级学习中掌握的语言技能,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分化现象产生的根源,因而,要想防止两极分化,教师就必须要优化教法,保证学生的语言技能可以在八年级的学习中得到有效的增强,消除不确定性。为此,教师需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注重改善教学实效。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规范落实教学大纲,并将其具体要求贯彻到教学活动中。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引导和鼓励作为主要方式,借助精讲多练,来增强学生的能力,以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第二,变“讲演”为“实践”。现阶段,“讲演”依旧是八年级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无法调动学生兴趣,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现实中应尽快摒弃此种方式,借助直观性、生动性和实践性更强的教法带动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实现高效学习,以减轻知识难度大给学生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

(2)引导后进生调整学法。后进生主要指的是那些因难以适应知识难度变化等原因而出现成绩下降问题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给予特别关注,并通过引导他们调整学习方案的方式,来缩小他们与其他学生的成绩差距。为此,教师就要主动帮助学生查找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有果必有因,所以,要想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就必须要首先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症结,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对症下药真正解决问题。举例来讲,对于写作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帮助其明确这种情况是否与其掌握的词汇量少有关,若确实如此,那么,在调整学习策略的时候,就要以提高单词记忆效率为主。为了使学生快速高效的记忆单词,教师可引导学生采取下述记忆方式:第一种,利用字母读音特点进行记忆,比如like与knife,二者发音中的i均读作ai。第二种,利用读音的相似性进行记忆,比如by与buy、here与hear等。第三种,利用单词形态及发音的相似性来进行记忆,比如work与walk,若能够记住其中一个,在运用时即可想起另一个。同理,对于因兴趣不高而成为后进生的学生,教师则要以增强其兴趣作为引导的侧重点,具体方法包括在课堂上引入游戏等。

三、结语

总体来讲,成绩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与教、学均有关联。出于提高八年级学生英语学习效率、改善初中英语教学实效的考虑,建议广大英语教师从实际出发,在明确学生成绩差距逐渐拉大的原因的基础上,灵活采取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岚.秀出英语课堂教学的灵动美――八年级英语教学策略探析[J].学周刊:上旬,2016,(10):123-124.

八年级语文教学重难点第2篇

关键词:八年级英语 “学困生”成因 转化策略

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发现初中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会出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当中很多一部分又是八年级期间发生的。因此,研究八年级学生学习英语出现困难的原因,研究八年级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其矫正策略,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

一、八年级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就英语学习而言,“学困生”一般界定为英语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这类学生的智力发展与常人是相同的,但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上往往因存在不足而导致学习效果低下。笔者认为,“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会因为时展而不同,因教学内容不同而不同,但研究的思路应该是明确的,就本课题而言,关键在于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八年级英语的教学现实。

1.八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研究表明,八年级阶段的学生常常被教育研究者称之为“心理断乳期”,也有人认为八年级阶段是学生发展过程中风险最大的阶段,而经验论者有“八年级现象”的说法。透过这些现象,我们看到八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即学习心理不稳定,具体表现为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观察力容易分散,而想象力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于固定的单词、语句、英语短文等不容易产生兴趣,从而也就不会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当学生感觉到自己学习英语有困难时,八年级的学生更容易产生一种紧张心理,且最终容易演变为逃避心理,而这个过程伴随着的往往又是学生和老师异样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又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心理更趋恶化。内外因作用下的恶性循环,是“学困生”学习心理难以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2.八年级英语的教学现实

虽然说学生经历了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但主要英语知识的获得还是在初中阶段。七年级是英语基础的形成阶段,而八年级的英语学习内容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会让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强烈的不适应感,这是形成“学困生”的原因之一。

八年级英语的教学节奏、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也相对有一些明显的不同。从教学节奏上来看,根据一般教学思路,学生有了七年级的基础,到了八年级就可以更快地实施教学;而教学方法一般也建立在学生已经学过一年英语的基础上,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减少,而纯英语知识类的教学则相对更多。这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而言,也会造成明显的不适应,从而产生学习上的困难。

二、针对八年级英语“学困生”可以采取的转化策略

上面主要从八年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以及八年级英语自身的教学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面对这些问题应该提出怎样的转化策略,就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我们的研究,可以针对这两个原因分别提出转变策略。

首先,从学习心理特点上来看,我们要抓住八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打好听、说、读、写基本功底。从学习途径上来看,听、说、读写调用了学生的全部感官,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这类似于学习心理学中的默会知识;调用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调用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从低水平的直觉思维走向高水平的逻辑思维。事实证明,面向八年级学生的英语类的读物、磁带、光盘等,都能发挥这样的作用。

值得强调的是,听、说、读写的训练千万不能简单地沦为作业任务的布置,而应该是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以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为目的。

其次,从教学实施上来看,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我们知识,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而语言能力尤其是作为第二语言能力的形成,与学习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与教师学习方法的指导又是紧密相连的。以读的策略为例,八年级学生已经开始由原有的单纯、天真向内敛、沉稳转变,在七年级的时候还能看到学生大声朗读,而到八年级的早读课,往往就是鸦雀无声。那么教师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告诉学生“语言学习必须依靠大声朗读”的学习规律。理论与实际均表明,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倾向于理性思考,因此容易接受学习规律类方法的指导,而教师正应抓住这样的契机,渗透方法,培养习惯。

从教师的教学方法来看,创设有利于“学困生”转变的情境也很重要。之所以强调这一点,却不侧重于具体的方法,是因为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情境是有效学习发生的基础,在转变“学困生”的策略上,就是要创设一个有利于语言学习发生的情境。如让学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体现在猜谜、编故事、编歌词等活动中,当学生对谜语、故事等形式感兴趣时,他们就会对英语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同时也能产生运用语言的需要,这样的兴趣迁移是转化“学困生”的有效策略。

此外,通过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和短文写作,也能对“学困生”起到转化作用。这是因为八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喜欢用写作的方式来表达意思与情感了,借助这一方式也可转变“学困生”。

总之,关于八年级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已经形成了不少的研究成果,笔者拙作但愿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当然,研无止境,面对这一话题,我们还将继续积累新的经验,并期待新的发现。

参考文献

[1]裴晓琴.初中英语“学困生”心理健康因素对比调查[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S1).

八年级语文教学重难点第3篇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06CYY005)

作者简介: 周丹丹(1970),女,江苏海门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英语专业八级口试;口语测试;题型

摘要: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英语专业八级口试题型进行了评估,发现英语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对现有题型基本持肯定态度,同时也提出了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调整了部分题型,设计了一些新题型的框架和内容,并对调整后的题型进行了试点,验证了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H310.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1)06073504

Investigation into Test Types of TEM8 Oral Test

ZHOU Dandan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Nanjing 210093, China)

Key words: TEM8 Oral Test; oral testing; test types

Abstract: Evaluate the test types of TEM8 Oral Test for English majors through questionnaires. Reveal that most teachers and students hold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oral test and also give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it. Based on the evaluations, modify the testing format and design some new test types. Furthermore, prov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odified testing format and new test types through experiments.

第6期周丹丹: 全国英语专业八级口试题型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9卷“全国英语专业八级口语/口译考试”是为了检查考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是否达到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简称《大纲》)规定的要求,发现考生英语口语与口译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英语专业口语与口译教学质量的提高[1]。国外对于国内大规模口试的研究主要涉及大规模机考的可行性及评分方法[2-3]。国内对于英语专业四、八级口试的研究主要有总体设计研究[4-5]、可行性研究[6]、评分方法研究[7]以及效度研究[8]等。但是,题型设置没有受到关注,而且八级口试从开考至今题型基本没有变化,因此考察现有题型和设计新题型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从使用者角度对八级口试的题型进行问卷调查,以参与八级口试的教师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他们对题型的意见作为改进的参考。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评估现有题型,然后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对部分题型做了改进,并且对改进后的题型进行了试点和问卷调查。主要问题包括:1)教师和学生如何评价现有的八级口试题型?2)教师和学生对部分新设计的题型如何评价?3)口译部分题型改进后的试点效果如何?

(二)研究对象

包括江苏三所高校361名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教师102人。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全部参加过八级口试,平均年龄22岁。教师全部来自高校一线,平均年龄35岁,教龄11年,参加八级阅卷工作的平均次数为2.5次。为了测试题型改进后的效果,本研究进行了试点实验。参加实验的是南京大学四年级的两个平行班学生,学生平均年龄为22岁。其中一个班为控制组,包括20位学生,另一个班为实验组,人数有32人。两组由随机组合而成,实验前的口语和口译课考试成绩显示两组之间没有差异。实验进行时,学生正在为准备八级口语考试进行模拟练习与测试。

(三)研究工具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1)对现有题型形式和内容难易度的看法;(2)对可能出现的新题型的意见。试点实验所用的测试材料来自于2004年八级口试口译部分的真题,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两项任务。英译汉部分为某杂志负责人在杂志创刊五周年庆典发表上的讲话,讲话共247词,需要翻译的部分有5个句段,共135词。汉译英部分为某市市长在“老城保护与更新国际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全文共369字,需要口译的部分有5个句段,163字。两篇讲话内容均不涉及专业话题,没有专业术语。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学生参加的问卷调查在八级口试结束后进行。研究人员向361名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发放问卷,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352份。在教师参加的问卷调查部分,共发放问卷102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97份。问卷回收后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主要是选择题的百分比统计和开放题的总结、汇总。

为考察口译部分题型改进后的效果,本研究利用两个英语专业四年级平行班学生进行了实验。控制组按照现有的口译测试形式,测试时先播放全文,让学生初步了解口译材料的背景和大致内容。首次播放的内容只有某些句段会被要求进行口译。全文播放结束后,再逐段播放所需口译的内容。实验组在测试时,多听原文一遍,然后逐段口译。控制组和实验组学生的口译经磁带录音后,由两名教师按照2004年口试评分标准评分,其中英译汉和汉译英总分各为100分。数据输入电脑经过SPSS软件进行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对现有题型的评估

对现有题型的评估包括口试的难易度和口试所采用的口译与口语组合的合理性。难易度是影响口试效度的重要因素,和测试本身和评分相关[9]。因此,本研究从测试参与者学生和评分参与者教师的角度调查口试的难度,并根据他们的意见做出调整。结果见表1和表2。

从表1可见,就八级口试的三项任务来说,学生和教师都认为英译汉最难,汉译英其次,口头评论相对容易。就英译汉而言,62.79%的学

(34.02%)0生和22.68%的教师认为很难或较难;就汉译英而言,50.57%的学生和14.43%的教师认为很难或较难;对于第三项口头评论,只有26.14%的学生和1.03%的教师认为很难或较难。比较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学生汇报的口试的难易度显然要高于教师。关于八级口试总体设计中的口译加口语的形式,问卷也进行了调查。

(7.22%)0表2显示,大部分学生和教师对八级口试采取的口译加口语测试的组合持肯定态度。其中,59.38%的学生认为非常或比较合理,能够反映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真实的口头表达能力。而相应的教师比例高达79.38%。由此可见,目前八级口试把口译和口语测试结合在一起,不仅是大纲的要求,也得到学生和教师的认同。

问卷还采用开放式问题的形式调查了学生和教师对于八级口试题型的整体评价。超过一半的学生和教师认为题型很好,比较全面、真实,能够反映学生的水平,不需要进行任何调整。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考题难度偏大,尤其是口译部分。这一结果和表1显示的数据基本吻合。关于第一项英译汉,学生认为这项口译任务对英语听力理解的要求较高,加上原文内容太多,给的准备时间较短,说话者语速过快,整体偏难。也有同学建议:“可以考其它类型的讲话,更生活化一些,比如:对话和讨论。”至于第二项汉译英部分,学生认为应该适当增加准备时间,因为“如果真的去做口译的话,不可能事先什么都不知道。”还有同学觉得这部分包含的套话太多,应该尽量少涉及专业词汇。关于第三项口头评论,绝大多数学生和教师认为难度适中,形式也比较适合大规模口语考试的需要。但同时他们也认为可以将更多的口语测试形式纳入八级口试范围,使口语考试的形式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二)对新题型的意见

1.口译部分的拓展

对于口译部分,问卷列出了五种较常见的口译内容供选择:1)演讲或讲话;2)交谈或访谈;3)商务谈判;4)导游口译;5)会议口译。按照选择人数比例的高低顺序,学生组的排序为:交谈或访谈、会议口译、演讲或讲话、商务谈判以及导游口译。教师组的排列顺序由高到低为:交谈或访谈、演讲或讲话、会议口译、商务谈判以及导游口译。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和教师认为这五种常见的口译类型都可以吸纳为八级口试的口译内容。其中选择排名最前的交谈或访谈的比例高达67%(学生组)和69%(教师组);而选择最靠后的导游口译的比例也有41%(学生组)和47%(教师组)。目前八级口试的口译部分主要采用演讲和讲话这一比较固定的模式。但是,从结果看,对于另外一些口译内容,教师和学生也表示接受。而且选择交谈类口译的人数已经超过我们现在所用的演讲类,因此八级口试可以考虑使用更多、更丰富的口译内容和类型。

对于口译的形式,问卷也提出了一种比较常见而真实的方式,即交替口译。问卷咨询了调查对象是否赞成使用交替口译替代目前把英译汉和汉译英割裂开的考试形式(表3)。

(12.37%)0大多数调查对象(学生:61.08%,教师:64.95%)赞成把目前英译汉和汉译英割裂开的考试形式改成两者融合一体的交替口译形式。他们认为对话和访谈最适用于八级口试的口译部分,因此强调交际和变化的交替口译这个形式也被大家看好。交替口译灵活、真实,富有变化,特别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因此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可以适当考虑纳入八级口试的范围。

2.口语部分的拓展

对于八级口试的口语测试部分,问卷调查涉及:1)口试第三项口头评论可以包括哪些内容?2)八级口试口语部分的测试可以采用哪些形式?问卷针对第一个问题给出了六个选择项,分别为:社会问题,校园生活,政治话题,商务经济,文化热点和科技发展。对于第二个问题,问卷给出了五个选择项,分别为:口头评论,双人辩论,即席演讲,图表说明和短文述评。

关于口头评论涉及的内容,按照选择人数比例的高低顺序,学生组的排序是:社会问题、文化热点、校园生活、商务经济、政治话题和科技发展;教师组的排序是:社会问题、文化热点、校园生活、科技发展、商务经济和政治话题。学生和教师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基本一致,都认为社会问题、文化热点和校园生活应该是八级口试口语部分测试可以包括的内容。近年的八级口试考题,无论是城市居民是否可以养宠物(2007年),还是“无车日”的真正意义(2009年),或是选秀节目对社会的影响(2011年)等等,都属于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能够考查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鼓励学生放眼广阔的社会大世界。学生和教师都比较认可八级口试采用比较抽象和社会性的话题作为口头评论的内容,认为可以把另外一些话题包含到八级口试中,如文化热点以及校园生活。学生虽然把科技发展排在最后,但是33%的同学认为八级口试应该涵盖这类话题。30%的教师认为口试可以包括政治话题。

关于口语测试的形式,按照选择人数比例的高低顺序,学生组的排序为:口头评论、短文述评、即席演讲、双人辩论和图表说明;教师组的排序为:口头评论、即席演讲、短文述评、双人辩论和图表说明。这一结果显示,学生和教师的看法基本相同。首先,对于八级口试现在采用的口头评论的形式,他们都表示非常满意和赞同,成为两组共同的首选。其次,调查对象认为即席演讲(学生:50%;教师:61%)和短文述评(学生:59%;教师:57%)可以加入到八级口试的范围内,使口试形式更加丰富和多样。

(三)口译部分的调整

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口译部分很难或较难,准备时间不充分。从历年八级口试成绩看,口试对考生提出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每年的优秀率在0.5%至2%之间,合格率在“55%至60%之间”[10]。考试成绩的不理想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如何有效、合理地降低口译的难度,帮助学生取得更理想的成绩,值得我们深思。

现有八级口试口译部分的内容涉及社会、政治或经济等方面的内容。讲话长度为2-3分钟,讲话的录音播放两遍。第一遍播放讲话全文,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口译材料的背景和大致内容,此时考生不需要进行口译。第二遍播放所需口译的内容,考生逐段翻译。本研究在口试题型的试点中,增加了输入的频次以降低口译材料的难度。通过增加一次口译材料的全文输入,学生有更多时间去熟悉背景,激活相关知识。Ortega曾经指出:“任务前准备能够帮助学习者熟悉学习任务,减轻在线信息加工的压力,实现对语言形式的注意”[11]。这也得到了语言测试理论的支持,因为准备时间和考试难度息息相关[9]。在现实生活的口译中,译者往往有时间和机会提前去接触即将口译的材料或相关的背景知识,相反,学生在八级口试中基本上没有这种机会和时间,水平的发挥也因此受到限制。因此,本研究通过增加输入次数,提供学生更多接触和熟悉背景材料的机会,希望能够模拟一个更接近现实的场景。口译题型调整后试点的结果见表4。

表4多听一遍全文的实验效果

分数组别学生人数均分标准差ZSig总分控制组20151.2016.64实验组32158.7516.111.932.053英译汉控制组2075.5010.34实验组3282.138.892.171.030汉译英控制组2075.709.18实验组3276.639.15.783.434多听一遍全文后,学生的口译总分有了较大的进步。控制组学生的均分只有151.20,而实验组的均分达到了158.75。虽然两者之间的差异在统计上不具备显著性(Sig=.053, >.05),但是进步还是显而易见的。本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输入频次的增加对提高口译成绩的积极作用。

从口译的两个部分来看,频次对英译汉和汉译英的影响各不相同。在英译汉部分,实验组学生的平均得分为82.13,而控制组学生只有75.5,两组之间的差异达到将近7分之多,并且在统计上达到显著性(Sig

综上所述,为提高全国英语专业八级口试的有效性,建议:口译部分可以考虑适当降低难度,降低难度的方式可以考虑采用增加背景材料的输入频次来完成;口试题型可以更加多样化、真实化,以便更全面地考察学生水平,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编写小组. 高校英语专业八级口试大纲[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2.

[2]Lowe, J. & X. Yu. Computer assisted testing of spoken English: A study of the SFLEP college English oral test system in China [J]. Systemics, Cybernetics and Informatics, 2009, 7(3): 33-38.

[3]Zhang, Y. & C. Elder. Judgments of oral proficiency by non-native and native English speaking teacher raters: Competing or complementary construct? Language Testing, 2011, 28 (1): 31-49.

[4]文秋芳,等. 全国英语专业八级口试体系的研究与实施[J]. 外语界, 2005, (5): 53-58.

[5]徐海铭,谢忠明. 我国英语专业口语测试现状的理论分析[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 92-98.

[6]文秋芳,等. 全国英语专业八级口试的可行性研究[J]. 外语界, 2002, (4): 67-73.

[7]王海贞. 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口试评分员对评分标准的理解和使用[J]. 外语教学理论与研究, 2008, (2): 33-39.

[8]文秋芳,王凌. 英语专业四级口试的效度研究[J]. 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 (5): 37-41.

[9 ]Luoma, S. Assessing Speak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45-53.

八年级语文教学重难点第4篇

一、英语两极分化成因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两极分化的形成是有规律的。一般来说,从八年级开始,分化就比较明显,随之会出现差生面会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语言学习环境

英语学习需要语言环境,但英语不像母语那样,从学说话开始就在练习母语表达,从会思维开始就在联系母语思维,“人人皆老师,处处讲母语”。而能讲英语的人,相对来说就少得多,学生得到练习的机会少,能坚持监督辅导孩子英语的家长更少,更不用谈英语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气氛了。单凭课堂上短短45分钟有限的授课时间,既要解决单词、句型、课文,习题,又要让学生学好、练好、用好英语,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二)课本内容的变化

从七年级到八年级,课本内容增加较多,难度跨度也较大,很多学生一时难以掌握,初一时新进校的新鲜感、学习主动性的丧失,这也会导致两极分化的出现。下面以新人教版英语课本为例进行分析:

(1)调整了八年级课本的词汇量: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增加了原有词汇量,这么多单词的记忆,对于之前从未接触过英语的学生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课文学习开展不下去,欠的账越来越多。

(2)增加了较多语言实践量:学生用书页数增加,语言实践活动内容增加且难度增大,不花费大量时间难以保证完成质量和效果,花费大量时间后又不能按时按量完成教学任务。

(3)语法内容跨度较大:为了让学生跟上英语难度的发展,八年级学生用书在原来语法的基础上,增加了较多新的语法现象。既然课本上有所体现,教师就不能避而不讲,如果不讲,考试考到相关内容学生难以完成,就算不考到,对于以后学生语法学习的连续性也没有好处。如果讲,在课时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无论是教的一方,还是学的一方,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些都导致了两极分化的出现。

(三)课程设置

我地区学校基本实行双休日,初中不上晚自习,故学生的自习时间几乎没有,而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补习,由于补不及时,需要加强的学科也不少,英语的差距便越拉越大。到了八年级,除了七年级的语、数、外、政、史、地、生外,又增加了物理课,这一年是中学阶段开设课程学科数最多的一年,英语的难度及跨度也大了,这更加刺激了两极分化。

(四)学生的心理特点

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大多模仿力和记忆力都很强,对新鲜事物都怀有极大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感,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规定,新的课程设置――英语变成了新的主科,加上第一册内容相对容易,所以大部分学生成绩较好。到了八年级,随着学生生理发育上的变化,社会价值导向的错误,家长应该扮演的监督角色的缺失,网络对身心发育的影响,不良影视作品的侵蚀等,七年级新进校时的新鲜感、学习的主动性丧失,女同学早熟,开始讲究穿戴,甚至早恋,导致学习精力分散,男生独立意识开始增强,好动、贪玩,沉迷于体育活动、网络游戏等,很多学生在八年级已经失去了初入中学时的雄心壮志,还有部分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自控力差,回家作业不认真完成,抄作业,考试作弊等,如果教育再跟不上,就会使这些学生失去学好英语的信心,上英语课越来越像听天书,这些加剧了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

(五)教学方面

(1)七年级的英语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只要背背单词,听听磁带,哪怕抄作业也能考出好成绩,给学生留下一种“不用花费多少精力就能学好英语”的错觉,也给老师们一种“学生很好教”的感觉,教师在这一阶段往往忽视了初学者易受汉语的干扰,学习不得法,学习能力弱,学习习惯差的问题,如果教师不注意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就失去了培养学生兴趣,养成习惯的最佳时机,学生就会连最简单的知识也掌握不好,两极分化就出现了。

(2)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对,如死记硬背单词和课文,一到口头运用或考试时,就毫无头绪,不知道如何作答,做作业,答卷,“读哑吧英语”,写作文只知道生搬硬套,不遵循英语语言习惯及其特点,长期使用Chinglish――强行逐词逐句进行翻译等。

二、防止两极分化的措施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八年级两极分化继续扩散。

(一)优化教学环境,创造英语气氛

(1)充分利用早读时间,指导学生听磁带,跟读课文,背句型及内容丰富、典型的课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进行英语对话。

(2)教师尽量用英语进行教学,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3)定期布置周记,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来写并认真点评,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

(4)开展口语考试,让学生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

(5)在教室贴英语海报或图片,使学生耳濡目染,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自行调整教材内容

鉴于七年级学生求知欲强且对英语感兴趣,学习任务又比较轻松,教师可以把八年级的部分语法提到七年级讲,不要求全部都理解,只要求大家都有点印象,这样既有利于基础好的学生吃饱,又照顾了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连续性,还缓解了初二学科多,任务重的矛盾。

(三)明确学习目的

七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单凭一时的好奇与兴趣,学习积极性是不足以延续很久的,一遇到困难就灰心、消极。因此,老师需要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明确学习目的,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让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从学生的生理发育和心理特点的角度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及时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做到关心体贴学生,事无巨细地从学生的生活开始关心,让他们把对老师的感激延续到学习中,不断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控力及刻苦学习的精神。

(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完善智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教学方法、课堂的结构以及课堂的所有组织因素和教育因素,都应与教材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相适应,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任务相适应。”也就是说,只有当教学处于合理的结构中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教师要从教学的基本手段入手,向课堂教学要效益,把英语课变成语言实践课,课后教师要对自己教学过程各个环节进行反思,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进而不断地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八年级语文教学重难点第5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

针对本学年学校要求教材整合的实际,因此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我准备应用:

1、整体设计,体现灵活开放,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2、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3、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知、体验、实践、合作;

4、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发展,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让英语学生学习生活中成为最实用的工具而非累赘,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快乐。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3)(4)班从整体而言,学生成绩两级分化严重,这也是初二学生的特点。优秀的学生英语基础好,善学习会思考,成绩出色;而还有部分同学英语基础差,个别同学甚至连26个字母都背不全,学习还懒散,对英语课兴趣不大,主要表现在:

(1)在听、说、读、写等的技能未达标,连音标和单词的拼读都有待提高;

(2)上课时精力不,对英语有的抵触心理;

(3)学生自觉性很差。

(4)学生在情感,学习策略还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有待加强。

三、教材分析

本册书共有十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都列出了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的功能项目与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并分为sectiona和sectionb、reading三部分。section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section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每个单元还附有selfcheck部分,学生可用来自我检测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在本书主要安排了一般将来时,过去进行时,句子的成分,情态动词,现在完成时及宾语从句等语法内容,增加了复习单元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等部分,并增加了任务型学习成份和语篇输入。

四、工作措施:

(1)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采取集体备课等形式,对教材认真研究,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针对教材整合的实际,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为学生积极创设情景,尽量让学生在较为逼真的情景中渗透文化,了解文化,设置任务,完成任务。

(3)规范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每天朗读课文中的对话和短文。目的:培养学生语感

(4)每周做1—2次听力练习。

(5)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

八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2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在听完宗校长新学期工作计划和对教科研室工作计划介绍后,内心无比激动,受到很大鼓舞。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我的工作计划如下:

在教研工作方面,一如既往地进行业务理论学习,充实博客内容。针对学生情况研究本学期的教研课题。及时记录教后札记并进行积极思索。按时教案以及精品教案。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严格要求抓基础,抓单词,在教单词时,把单词的读音与拼写有机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通过音标记单词,黑体单词与非黑体单词分开抓,运用多种方式加大对单词的考查力度;抓笔记,笔记是运用单词的钥匙,抓重点单词、句子结构的用法,精讲多练,通过练习,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做好单元检测工作。其次,抓课文朗读,默读课文不等于他们能流利的朗读课文,八年级的课文较长,知识点都在课文中,让学生背诵课文较难,只能通过朗读让他们充分理解所学知识,本学期注重学生语音、语调、语速的培养,争取让大部分学生能快速流利的朗读课文,以此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兴趣,通过此种方法也能让他们的听力水平有所提高,检查朗读情况,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把关,并且定期举行朗读比赛。第三,做好优等生的培养工作,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各班优等生的所占比例及质量,做好偏科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教给他们学习英语的好方法,激励他们努力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成绩。第四,在教学中,我会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用热情去鼓励学生,用方法去鞭策学生,用行为去指导学生,圆满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

本学期学困生转化是五班的胡子卓。我会努力作好他的转化工作,他反应很快但对学英语兴趣不浓,学习不是很认真,性格外向,喜欢表现自己,所以我要根据他的特点多一点耐心,多给他一些鼓励,争取让他有一个较大的进步。

教学进度及期末复习安排:

本学期共19周的时间,除去放假时间,教学时间为18周。

unit 15课时第一周----第二周

unit 25课时第二周-- -第三周

unit 35课时第三周-- -第四周

unit 45课时第四周- --第五周

unit 55课时第五周-- -第六周

review and mid-test2课时第六周

unit 65课时第七周----第八周

unit 75课时第八周- - -第九周

八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3一、本学期的指导思想

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坚持以下理念的应用:

1、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即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总之,让学生在使用英语中学习英语,让学生成为GoodUser而不仅仅是Learner。让英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实用的工具而非累赘,让他们在使用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而不是无尽的担忧和恐惧。

二、所教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今年我教的是八十班,整体来说,该英语成绩不容乐观,没有尖子生;中部力量薄弱,是重点发展对象;个别同学严重偏科,对英语没有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奋斗目标

钻研新课标,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努力达到学校规定的教学指标。缩小班级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可行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确定每堂课的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2、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加强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3、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需求,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提高学生兴趣。

如英语演讲比赛、单词听写比赛、朗读比赛、英语手抄报比赛、学唱英文歌曲,课前五分钟活动等。

5、注重个别辅导,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培优补差。

6、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五、提高学生成绩的可行措施

1、每天背诵课文中的对话。

目的: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培养语感。

2、每天记当日学过的单词或对话,每日进行检查。

实施:利用“互测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3、认真贯彻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加强监督,保证晨读效果。

4、坚持日测、周测、月测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对英语学习实行量化制度,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给学生检验自己努力成果的机会,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感受压力。

由此在班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5、对后进生进行专门辅导,布置单独的作业,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6、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7、实施"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8、在教学中根据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9、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0.针对学生阅读能力差的问题,本学期进行阅读能力训练,每周阅读三篇英语短文,并准备专门的阅读摘抄本,定期检查。

(要求:翻译并摘抄新词汇、优美句子等)

12.准备听写本、短文本、笔记本、摘抄本,加大学生训练的力度,培养各方面的技能。

八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4这一学年,我任教八年级英语一班和三班。结合上一学年教八年级的经验和教训,本学年我将重点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统筹安排,有的放矢。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尤其是八下教材,内容偏多,对于农村地区学生来说,学好全部内容有些难度,我决定在备课上多下功夫,统筹安排,整合资源,将重复知识点,相关联知识点和语言信息整合在一起,备课时力争做到详细,层层深入,追求高效。

根据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和增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重点更突出,难点更容易突破,让学生轻轻松松学好英语。

第二,激发兴趣,引领学生主动学习。

八年级教材内容相比七年级难度加大,学生也过了刚入初中的新鲜期,一些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英语有所松懈,压力加大,所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其重要。

我将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充分详细备课,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有事可做,让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参与其中。

每堂课前五到十分钟进行复习,对学生情况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鼓励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从复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肯定他们的付出,尤其是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引领学生主动学习。每堂课结束时也留出一个小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使优等生有继续拔高的机会。

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成功了一半。在开学前两周重点进行学习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做到关注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整,学习用品是否齐全,带领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严格落实学生上课三大步:预习、听讲、复习。督促学生大声朗读,重视听说,并让学生养成善于总结,查漏补缺,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

八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5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优良的英语学习兴趣、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提高、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较好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实际应运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注重综合能力的开发、提高,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记忆、想象和创造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观意识,并结合课外学习,达到教学的最优秀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习惯,并做到持之以恒,使本年段的英语教学能进一步发展、提高。

在这一学期中,主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继续培养学习英语的学习习惯,要很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学习任务,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把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放在学科教育的首位,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为学科和学生本人再创佳绩。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英语是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冀教版英语,教材编排有以下目的:

1、要使学生受到听、说、读、写、英语的训练,掌握最基础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以及培养初步援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掌握学习外语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

2、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性,

3、培养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教材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从语音、词汇、语法、阅读等方面着手

1、语音教学本册课本在上册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运用音标和单词的发音规则,着重抓好学生的预习,自学能力。

2、词汇教学本册课本所要学习、掌握的单词约400个,另有固定搭配和习惯用语若干条,任务较重。

3、语法教学本册课本的语法教学项目有:动词过去完成时、过去进行时、情态动词、五种简单句的结构等。

4、阅读教学是重中之重,本册课本中的阅读课文比上学期难了很多,仍以对话为主,还有一些简单的短文。

因此,提高学生的听说、表演对话的能力仍是本学期的一个教学重点,还应有一定的语法基础,具备相当的句子表达能力,能运用一定的词组和句型。

四、学情分析

从整体情况来看,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兴趣不高,甚至有部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不够一年级水平,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出现有学生不守课堂规则,不愿听课、睡觉或是做与课堂无关事情的现象,这使得课堂难以调控,难以形成英语学习氛围。有少部分学生基础较好,自制能力较强,能认真听课,按老师要求完成各项任务,。总的来说,本班的英语教学具有挑战性,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

五、教学措施

1、依据学生基本情况,逐步激励学生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

2、重视课堂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3、有意识培养学生听力、表述、朗读、书写和作业的基本能力。

4、重视思维过程系统编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点面结合,逐步扩展,循环往现,以加深影响。

5、特别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初二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十分关键,而这届学生英语底子薄,兴趣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特点研究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及模式。同时,要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好的学生要加大知识的容量,拓展知识的层面,使好学生成绩更上一层楼;对于差生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差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重点:笔头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应保证学生在写之前明确他们要做什么,应有一定的示范、例子,使他们明白该怎么做;听写是培养学生写这一技能的有效方法。

【一】、阅读训练

1、读材料题目

2、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一遍对话或短文

3、当学生找到答案时,鼓励他们回答

4、再细读一遍,进一步理解文章

5、对于生词何习惯用语,让学生推测

6、学生间的讨论

7、加强阅读训练,培养阅读能力

【二】、语法教学

教师应控制讲解时间,重点必须在学生言语训练上,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探索和归纳。

【三】、其他方法、措施

六、教学进度

八年级语文教学重难点第6篇

关键词:把字句 偏误率 习得难易度 认知规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80-02

把字句一直是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最突出的难点之一。该文通过分析朝鲜族中学生的自然习作,考察学生的把字句使用情况,揭示朝鲜族中学生对把字句的习得过程。

1 被试和语料

该研究的被试者为延吉市第十三中学七、八、九年级学生。语料为学生的自然习作,作文样本字数为20万字。

2 书面语料中把字句各成分偏误

2.1 “把”后宾语

中学生对“把”后宾语的掌握比较理想。究其原因,跟汉语和朝鲜语都属于无冠词语言有关,而且虽然把字句和朝鲜语宾述句不是等价关系,但是朝鲜语的宾述句在翻译成把字句的条件下,朝鲜语宾语确实能充当“把”后宾语。从这一点来看,“把”后宾语的习得受母语正迁移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光杆普通名词的使用率最高,七、八、九年级各占31.03%、 38.89%、40%,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越来越多;相反,“这/那+量+名”和“偏正”的使用率逐渐减少。这说明朝鲜族学生逐步意识到了把字句中光杆普通名词通常被自动赋予定指性的特征。从偏误率来看,“把”后宾语的偏误占整个把字句的6%左右。

2.2 把字句谓语

把字句对谓语动词有特别的要求。把字句中的动词一般只能由具有处置意义的动词承担,从而对其前面的宾语(多为受事)发生影响,引发某一结果或状态。因此,通常情况下,处置性弱的动词不能进入把字句,而这一类动词在朝鲜语中可以进入宾述句做谓语,因此朝鲜族学生对把字句动词的“处置”意识不强,以至产生偏误。有些不及物动词不能进入朝鲜语宾述句,却能进入把字句,也给学生造成难度。

谓语在把字句中的平均偏误率为 12.65%。七年级学生的偏误率高达20.69%,到八年级学生受到了课堂上的正规指导,学生的偏误有较大的下降,偏误率为 7.94%。但到九年级反而有升高的迹向,这跟学生选择把字句谓语难度和复杂性以及教师的重视程度有关。

2.3 把字句谓语前后成分

把字句里的VP总是以复杂形式出现的。这是因为把字句本身就用于表达某种变化或结果。一个动词没有其他语法成分的协助是无法表示该变化或结果的,把字句的动词必须加上其他成分,以表示事物处置的动态、程度、结果、趋向、动量、时量等等。据我们的调查,朝鲜族中学生把字句偏误主要集中在把字句的补语上。通过调查学生习得把字句的情况,我们统计了朝鲜族学生习得把字句谓语前后成分时出现的偏误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把字句补语的大致的习得顺序。我们统计了以下12种句式:(1)S+把O+V+在/到/给/成;(2)S+把+O1+V+O2;(3)S+把O+V+动量;(4)S+把O+V+了;(5)S+把O+V+来/去(趋向);(6)S+把O+V+结果补语(动);(7)S+把O+V+”得”情态(形);(8)S+把O+V+结果补语(形);(9)S+把O+一V:(10)S+把O+状+V;(11)S+状+把O+V:(12)S+把O+V1+V2。

句型3和句型6的偏误只出现在七年级,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高,这两类偏误很快消失,到了八年级和九年级不再出现。句型9的偏误率为0,但句型9的使用率很低,七年级无一人使用,八年级和九年级各一人使用,而且均为正确句。这一句的使用率太低,我们不能认为句型9为容易习得的句式,其实学生因为不会用这一类而采取“回避”策略。句型5、2、10的偏误主要出现在八年级,但到九年级就不再出现。句型7,8七年级没有出现偏误,而且九年级的偏误率高于八年级。句型1、4、11、12的偏误有延续性。从偏误的延续性来看,延续性较强的句式为:句式1、4、12、11>7、8>5、2、10>3、6。

3 结语

3.1 结果总结

通过20多万字的学生自然习作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七年级到九年级学生对把字句各成分和语序的掌握情况。

(1)从书面材料统计的情况看,七年级到九年级的把字句使用率基本持平,八年级略有增多,这也许跟教材把字句安排顺序有关(把字句语法点安排在八年级下册)。而相对偏误率各年级一直保持在30%以上,七年级到八年级有较大的减少,可以肯定教材的安排、教师的讲解和重视程度起了积极作用。但八年级到九年级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增多了2.5%左右,也许到了九年级之后教师和学生对把字句语法规则的关注程度降低了。偏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存在,说明把字句难度高,延续性长。把字句偏误并没有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而得到很好的解决。

(2)从把字句各成分及语序在偏误中所占的比例来看,七年级最高偏误率出现在把字句谓语上,偏误比率为42.86%,但“谓语前后成分”的偏误比率也相当高,达到40.48%。八年级和九年级的最高偏误率都出现在“谓语前后成分”上。说明中学阶段的的把字句难点是“把字句谓语前后成分”。

(3)除了“谓语前后成分”之外,八年级和九年级偏误主要出现在“V”上,学生掌握得很差。各年级的偏误率为七年级42.86%,八年级24.39%,九年级28.57%。此外,“NP”的偏误比率比较低,八年级为21.95%之外,七年级和九年级均为15%以下。

(4)语序偏误比例非常低,各年级偏误率不超过8%。这说明中学阶段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把字句的语序。这一点是中学阶段与小学阶段把字句偏误现象的最大区别。

(5)“其它”类偏误,主要指原因不明的偏误。

3.2 偏误成因

朝鲜族中学生把字句偏误根源与小学生相似,主要是母语干扰和目的语干扰。不同的是小学生偏误根源主要在于“母语干扰”,而中学生偏误根源主要在于“目的语干扰”,即因目的语知识和能力的缺乏而引起的偏误。所选词语的难度和句子的复杂程度直接影响着把字句的正确率,即把字句构成成分简单时,偏误率低,反之则否。此外,教师的重视程度与学生的谨慎程度也对偏误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 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中的语法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1):49-64.

[2] 钱旭菁.第二语言研究的效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4):62-70,78.

[3] 王建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4] 张凯.语言测验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八年级语文教学重难点第7篇

一、情境模拟法

以往的口语交际教法十分地生硬,而新课标中对初中语文口语交际强调“具体交际情境”[1]。毕竟,“个体的行为基本上是由他对自己和周围环境所获得的知觉决定的”[2],口语交际应注重情境。关于情境模拟法,我将其分为仿古模拟法、穿越模拟法和梦境模拟法。

(一)仿古模拟法

行为主义在语文课程实施方面注重模仿和练习。对此,可模仿古人,让学生着古装,佩古饰,言古语。结合夏完淳的《别云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第2版)(八年级上册),首先要让夏完淳穿上古代的囚服,以及加上囚犯特有的“装饰”。然后学生或者教师来问或答。问题可为:这位仁兄,时至今日,你作何感想?回答可为:鄙人三年为明奔走羁旅,如今又成南冠,无限河山泪沾衣,无颜敢言天地宽。还可继续发问:黄泉路近,你还有何牵绊?回答可能是这样的:魂魄毅兮为鬼雄,身即死兮魂归故。魂幡引兮召来者,扶摇直上兮我大明旗。

新课标要求课程与生活的连续性,并且强调场合,这在之前都是被忽视的。仿古模拟法也应具有生活气息。此外,建构主义也主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及“接触社会”和“社会实践”[2]。由此,针对杜甫的《登岳阳楼》(七年级上册),可以带学生登岳阳楼,或是与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气势相匹敌的楼阁。然后,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想象,融入诗境,互谈感受。若是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八年级下册)与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八年级上册),则可先导入“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或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关于景物的古诗,作一简介后,问学生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以小组互派“信使”的方法交流,最后再总结归纳。

(二)穿越模拟法

关于穿越模拟,可分为两种,一是古代穿越到古代,二是古代穿越到现代。

古代穿越到古代,以李白的两首诗为例。建构主义的学生观认为学生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与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自己的假设”[3]。结合《古诗十九首》(七年级上册)中“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诗句,假设这名女子穿越到交通十分便利的现代,然后模拟她与现代人的谈话。例如这名女子可能会问:这(某交通工具)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用处?如果她要到某处去大约什么时间可以到,等等。结合“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的诗句,看到大型织布机她可能会问现代人:这个东西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一天可以织多少匹布?怎么使用它?等等。只要将双方的口语交际展现出来即可。这样的方法迎合了新课标中所强调的口语交际教学的灵活性、创新性。

语文教法往往忽视兴趣。朱绍禹在《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强调语文知识教学的“兴趣性”[4]。为增强趣味性,古代穿越到现代可融入现代科技。杜甫的《春望》(八年级上册)表明其经历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时代。他思念家人,但通信却十分不便。为此,可让学生模拟杜甫给家人或者是亲戚朋友打电话的场景,谈谈近况及家长里短。或者在小组中多次选人分别代替“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杜甫及其家人,将两方的视频通话呈现出来。再如进行《钱塘湖春行》(八年级上册)的教学时,可模拟韩愈在电视机前看到钱塘湖的景色后与好友之间的谈话。针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八年级上册)或者《无题》(八年级下册),则可表现他在看到先进的照明和交通工具时,与周围人的交谈情境。这就是新课标中所讲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具有重要作用。

(三)梦境模拟法

以往的口语交际教法培养了太多的考试机器。新课标口语交际教学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它与联想能力的培养训练密切相关。而梦境模拟则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王勃有诗《山中》。结合此诗可联想其梦回故乡与亲朋好友推心置腹的交谈。在梦境亲朋好友可能会问他:“在外可好?”王勃可能会回答:“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在梦中,他们还会问他曾经的一些经历,等等。这样,采用问答的形式,以问题促进交际,以凸显口语交际的互动性。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八年级上册)一诗中吟“铁马冰河入梦来”,对此,可以模拟其上阵杀敌的血腥梦境,写好开场白,导入切题的图片及音乐,找诵读好的同学演绎舞台剧,或者一人一句即席诵读。当然,也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大风雨夜中的梦境。

以前的口语交际的教法过于单一,教师往往因循守旧,照本宣科,学生更是故步自封。新课标意在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多元智能理论则要求课型的多元化”[3],二者都主张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教师应该鼓励并逐步引导学生自由联想,充分表达观点。结合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八年级上册),可引导学生联想在梦境中登上飞来峰的感受,然后问他们身处高处的感觉。比如教授杜牧的《赤壁》(七年级上册)时可问学生他们联想到了什么?由赵翼的《论诗》(八年级上册),让学生充分联想梦到“才人”辈出的场面,问他们自己心中的“才人”形象是怎样的。此法对于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又分为艺术表现法和调查走访法。

(一)艺术表现法

角色扮演法可以用比较艺术、文雅的手法展示出来,比如采用戏剧表演或者记者采访。

运用戏剧法需要使用道具来呈现诗意,还要布置好场地。例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要使用道具造呼啸的北风,造飞雪与“梨花”,准备好白草,弓、铁衣、红旗、马匹,还要准备好胡琴,琵琶与羌笛三种乐器。此外,写好剧本分好幕,对好台词等工作皆要做。一切准备就绪后,再将相关主题的口语交际用话剧或者戏曲呈现出来。例如可以呈现岑参和武判官双方在喝酒时的谈话,以及岑参在武判官上马之前的饯别之语,等等。

关于记者采访,结合虞世南的《蝉》(七年级下册),杨巨源的《城东早春》(八年级下册),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七年级上册)和崔颢的《黄鹤楼》(七年级下册),可以一人拿话筒扮演记者,一人扮演作者,由记者问其创作感受。

新课标中初中口语交际强调口语交际的表情、语气、表达方式、表达内容。这种艺术性的角色扮演很好地突出了这些,避免了“一刀切”。对话语言可“文”可“质”,十分灵活,并且这种形式的口语交际对于提高语言、审美能力的作用极大。

(二)调查走访法

相比之下,调查之法具有更多的泥土气息。调查之法可分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两种。

结合孟浩然《过故人庄》(七年级上册),陶渊明《饮酒》(九年级下册)中“无为”的思想,杜甫《望岳》(八年级上册),曹操《龟虽寿》(九年级上册),文天祥《过零丁洋》(八年级上册)中“有为”的思想,可以做一次问卷调查,问题为:你认为人生应该“无为”还是“有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八年级下册)和《秋词》(七年级上册)中表现的是刘禹锡的乐观,宣宗宫人的《题红叶(八年级下册)》,杜牧的《泊秦淮》(八年级上册)中所流露出的却是哀伤。为此,则可以做一次关于人生态度的问卷调查,题为:你当下的人生态度是乐观还是悲观?

自有科举考试以来,评价机制往往用考试来衡量人才,以文取胜,轻视口语交际。这种长期的功利性,使得古诗口语交际教学先天不足。口语交际教学评价标准的缺失和模糊,给具体的教学实施带来诸多困难,使口语交际教学的发展缺少了一个有效的依据,加大了教学难度。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可让学生承担实际的交际任务,学生的操作“步骤”和“技巧”[5]就不会那么生硬,教学难度也可减轻。这样有助于增强新课标中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的内容中强调学生的理解力、沟通力、表达力。而且此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有助于综合考察学生的真实口语交际水平,解决以往教法造成的学生能力与成绩的脱节问题。

“主体间性”理论强调口语交际的“社会化”与现实资讯[2]。钱威和徐越化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法》中也提到了一种“交往式语境”[6],主张学生和各种人进行交际。因此,实地走访,进行口语交际是十分可取的。例如结合白居易的《观刈麦》(七年级下册),可与真正的农民聊天,问他们一些关于耕种、收获的问题。结合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八年级上册),可让去边远地区,走访军民,问他们关于气候、国事的看法,等等。

三、双向互立法

此法中又融入了滚雪球法、辩论赛法。

(一)滚雪球法

新课标中提出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整体启发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所以发散思维必不可少。首先要分设两方,开设多组,专人记录,采用双向“滚雪球”法吸纳各组的观点。如可让多位学生分别暂代李白的叔父李云和李白。由李云,也就是《宣州谢?I楼饯别校叔书云》(八年级下册)中的“校叔书云”来劝慰忧愁,以及想要退隐的另一方李白,然后记录者将劝慰者和劝慰对象所持的观点列出,照此模式滚动,组组交流,最后两方观点汇成两个大“雪球”。学生可从双方观点中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实际上则为一个生成性的过程。对此,教师应该在教学可控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文道统一”。针对李白《行路难》(九年级下册)中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则可以由一同学扮演君王,另一同学扮演认识姜太公,或者尹伊的人,或者路人,以其之口说姜太公或者尹伊得遇明主之事,将二方描述要点列出,照此模式进行,组组交流,最后让学生讨论比较两方的观点,深入体会文意。杜甫的《孤雁》(七年级下册),同样可采用此法,一方扮演孤雁,一方扮演其同伴,以其之口,互诉情感。组组再交流,双向滚动,形成双方想法的大“雪球”。然后让学生由孤雁同伴的情感展开讨论,这样更能体味孤雁哀思之深重。

(二)辩论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