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性(合集7篇)

时间:2023-07-20 16:18:06
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性

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性第1篇

建设美丽乡村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涵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所有要素。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深化新农村建设内涵,促进新型城乡一体化进程,完善各项服务措施,真正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

建设美丽乡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节约利用,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有利于节能减排和降耗治污的绿色城镇建设。因此,必须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切实抓紧抓好。

建设美丽乡村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建设美丽乡村是统筹城乡和谐发展与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各级地方与政府加强和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有助于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规律,更好的密切联系广大农民群众,有效地提高领导能力的科学性。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二、端正认识,充分了解建设美丽乡村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改革历程从农村起步和突破,改革开放又推动农村经济迅猛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民生活水平呈阶梯式增长,农副产品产量稳步提高,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还为世界农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与建设美丽乡村的总体目标相比较,农村的各项事业发展程度仍存在很大差距,提升农民居住环境质量,推进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①基础设施不健全,工作体制不顺。受经济发展状况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各地区在建设美丽乡村前的基础设施情况也大不相同。经济好的地区基础设施会健全一些,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基础设施落后,需要投入的资金和物力要多一些。有些地方政府在建设美丽乡村规划中,没有组织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进行走访调研,导致规划脱离实际,考虑问题不周全,或规划与施工脱节,建设中无人监管和指导等现象出现。

②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缺乏持续动力。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提高农村人居生态环境,还要拓宽农民就业和创业的空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生态与经济同赢。当前,多数乡村存在着生产生活垃圾随地乱放、化肥农业实用过量、非法占有耕地等现象。部分乡村为了优先发展经济,任由非法开采矿山破坏土地,接收城市淘汰的高污染企业等。虽能短时间发展经济,但破坏了环境,不能持久存在发展。

③农民主动性不能调动,工作缺乏主动意识。要建设美丽乡村,最终的受益者是农民。建设怎样的美丽乡村,怎样建设美丽乡村,都应该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建议,不能忽略他们的感受和想法。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如果不能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引导他们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再好的政府规划,再多的政策扶持,再大的资金投入,也难发挥长久有效的作用。

④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人才制约突出。制约建设美丽乡村因素有很多,关键的一点就是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乡村生态面貌的改善与农民整体素质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全面型高素质农民进行管理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建设美丽乡村,能把生态、文明、持久的理念渗透到农民生产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改变和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

⑤基础设施管理难解决,服务理念缺乏。由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力量薄弱,责任划分不清,党群干部服务意识缺乏,常常会出现基础设施建设后,有人使用,却没人管理的情况。如乡村道路、公共设施、绿地等基础设施,因为长期没有人维护和管理,已经出现了坏损和荒芜的现象。美丽乡村建设完成后,也将面临基础设施维护和公共服务事业管理问题。

三、突出重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

建设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目标。建设美丽乡村,涉及范围较广,工作内容任重道远。要求各地方与政府,健全机制,加强监管,进一步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做到工作细致入微,保障美丽乡村。

①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工作机制。要立足改变村容村貌,通过整体规划和环境整治,配好相关公共设施,为村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基础保障,创新和推进环境长效保障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因地制宜,因点施策,统筹规划,把当地实际情况与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相融合,健全责任分工和经费保障体系,深入参与建设一线中,从整体上把握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

②重整产业结构,增强持久发展动力。美丽乡村以产业经济发展为生命线,没有合理的产业结构,美丽乡村就不可能持久发展下去。建设美丽乡村要立足现有资源,坚持环境优势与人文特色相结合,保留传统农业,开发特色产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在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上,鼓励乡镇、乡村投资建立绿色产业基地,吸引有实力的企业来投资,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企业转型,实现互惠互利,达到共赢。

③增强农民活力,发挥主力军作用。美丽乡村的创建与维护都需要广大农民的参与。这需要各地方政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转变传统落后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增强农民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责任感。只有增强农民建设美丽乡村的活力,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聪明才智,形成建设美丽乡村良性循环的互动局面。

④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解决人才制约问题。建设美丽乡村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因此,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引导农民自我教育和管理,帮助他们学习科学文化技术,提高文化素质。同时,还应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和创业,推进农业科学技术和文化下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只有农民整体素质不断的提高,才能更好的管理和维护美丽乡村建设。

⑤健全保障体制,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对美丽乡村的管理与维护,村里应设立农村社区物业管理处和保洁队伍,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卫生,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旧面貌。各政府应制定具体工作措施,明确分工和责任,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和内容,经常组织领导干部下基层,了解农民关心的问题,及时解决困难,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与拥护,形成良好的干群氛围。

四、结语

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性第2篇

今年,省委省政府首次明确提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并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前一阶段的调研和思考,我们认为在以后进一步推进张家川县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因地制宜,科学定位美丽乡村发展方向。美丽乡村发展的定位,关系建设的主攻方向。在实施中,一是美丽乡村建设必须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二是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注重乡村良好的自然生态品质;三是美丽乡村建设必须突出地域特色,体现差异性和多元化的乡村之美。此外,一些地方还可从产业发展、景观改造等方面入手,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品”,充分彰显乡村的特色和韵味。

二、注重市场运作,着力增强美丽乡村发展活力。要注重发挥市场在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上的基础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充分依靠市场这个主体,坚持市场这个导向,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推动下,建立多方筹资、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通过企业化运作、村企共建等形式,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美丽乡村发展建设,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三、注重群众受益,放大美丽乡村建设实际效应。美丽乡村建设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就是群众受益。要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群众意志,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引导他们自觉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同时,可通过美丽乡村的开发建设,积极发展商品流通、交通运输、餐饮等第三产业,为群众就业、创业搭建平台、创造机会,让群众享受更好的居住环境和发展条件,最终实现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镇域经济发展。乡村的外在美主要体现在山美、水美、田美、房屋美等方面,但外在美的创造与维护却要靠农民素质的提升和乡风文明的进步。为此,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农民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不断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良好的生态是美丽乡村的灵魂,要积极倡导低碳生活,转变农民落后的生产、消费方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一定要注意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聪明才智。

四、注重政府引导,凝聚美丽乡村建设合力。政府引导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证。注重政府引导,避免政府包办,一是要增强对建设风情小镇的认识,大力宣传提高城镇化水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性;二是要创新体制机制,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引导好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美丽乡村的开发建设;三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精心包装、策划一批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好、吸引力强的建设项目;四是要整合要素资源,形成全县一盘棋关心、支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五是要完善工作落实机制,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和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干部“一线工作体系”,实施干部深入一线、干部服务一线行动,选调干部深入一线直接参与建设,注重在新农村建设一线选拔提拔干部;六是要向省、市争取将风情小镇建设项目列项等方式,明晰思路,落实责任,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品牌建设。

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性第3篇

【关键词】美丽乡村 农村基层党建 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之后,全国各地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村美民富目标实现的保障。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应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党建工作的理念应当以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搭建农村基层党员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履行职责的平台,促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文化以及乡村治理协同发展。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党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具体内容包括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同样包括以上内容,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应以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思想建设,重在践行党的宗旨,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进而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村民富裕以及乡村美丽目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的组织建设,要求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密切联系群众,注重组织建设的实践性。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建设,要求广泛了解村规民约,契合村民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应的制度,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农村基层党建的作风建设,要求以村民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对乡村的实际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应当以服务村民并实现村民的利益为基础。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保障。美丽乡村建设中强调规划工作的前瞻性以及科学性,建设工作的合理性与实效性,建设目标的民生性。美丽乡村的建成,离不开建设工作初期的科学规划,有序的组织领导。由于村民人数众多、所受教育程度以及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村民的意志需要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声,离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集中统一,则如同一盘散沙,势必影响乡村建设的规划工作。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规划的滞后以及盲目,导致了一些建设失败或者成效不佳的案例。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基层党员应发挥引领带头作用,做好政策的上传下达。

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目标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应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展开,以服务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人民富裕,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的收入。美丽乡村建设,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应当逐步改善农民居住的环境,建设农民居住美好家园。

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是实现村美民富。现阶段,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在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富裕、乡村乡风文明以及村民自治管理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效。与此同时,美丽乡村建设距离村美民富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仍然存在乡村建设缺乏规划、建设项目不切合乡村实际、农民收入不高等现象。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村美民富目标,需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锋引领作用,更需要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带头投入美丽乡村建设。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应践行村美民富目标。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通往美丽乡村建设的先锋路上,应当发挥引领作用。农村基层党建应当以践行美丽乡村建设的村美民富目标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党建工作理念方面,应当转变工作作风,以服务民生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宗旨。党建工作的组织建设,应当符合农村实际情况,从保障村民权益最大化出发,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堡垒作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建设,应当充分吸收广大村民的意见,契合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内容,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作风建设,强调基层党员应当密切联系群众,学习党和国家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并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倾听群众关于美丽乡村建设意见。

美丽乡村目标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着力点

处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互促共进的关系,把握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着力点至关重要。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工作理念方面,应当以“民生”、“服务”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搭建农村基层党员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履职平台,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乡村经济社会的协调统筹发展。

转变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理念。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村以及农民的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美丽乡村建设关系到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党和政府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应当转变形式主义工作方式,党建工作的内容应当以服务民生作为出发点,以村民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成效的试金石。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理念是指导党建工作有序开展的保障,只有将观念转变为实际为村民服务的行动,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村党组织作为最基层的党组织,与农村以及农民具有天然的联系优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着坚实堡垒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表现在诸多方面:在乡村规划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当凝聚广大村民的智慧,充分听取吸收广大村民的意见并做好上传下达工作,保障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工作政令畅通。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阶段,应当做好乡村民生保障工作,做到乡村管理民主以及生产生活的有序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强调硬件上村民物质上的富裕,同时应当注重软件上乡村村容的整洁,乡风文明的塑造。无论是乡村物质上的富裕,还是乡风文明的传承,均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

搭建农村基层党员履职平台。基层党员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中坚力量,应当廉洁履职,自觉践行党员的职责。搭建农村基层党员履职平台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基层党员应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农村基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需要良好的履职平台,在搭建农村基层党员履职平台方面,应方便联系村民,便于群众反馈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农村基层党员履职平台还应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符合农民的实际情况,丰富党员履职平台的形式,为农村基层党员履行职务提供便利。

注重农村基层党建与经济文化协同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下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应注重与农村经济以及社会协同发展,党建工作应当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服务。脱离美丽乡村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党建工作,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党建工作,不仅忽略了党建工作的内容,而且不利于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党建工作应当以服务民生为出发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民生的重要内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保障,党建工作只有与经济文化协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在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民居住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借助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稳步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并找准着力点,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作者单位:中共贵阳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性第4篇

关键词:美丽乡村文化;问题;对策

文化是事业发展的根本性、持久性要素,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实现美丽乡村升级版目标,必须将文化建设纳入其建设全过程,紧紧抓住“文化”这个深层次因素,实现文化建设上的突破。在当前各地建设实践中,“美丽乡村理念融入并成为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还存在很大不足,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只有当文化的拥有者真正认识到了其文化的价值,才有可能对文化遗产做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因此说,乡村何以美丽的灵魂,恰在于是否能够形成‘文化自觉’。”文化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应是一项战略工程。只有将美丽乡村作为一种文化内化到乡村居民心里,构建美丽乡村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形成美丽乡村的文化自觉和集体人格,才能实现美丽乡村的永续发展。

一、美丽乡村文化的内涵

美丽乡村文化是以乡村自然生态文化和乡土文化为主要内容,基于乡村自然环境和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及思维方式的总和。作为文化形态的一种,美丽乡村文化具有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发展规律,同时又有着自身明显的文化特质,是对工业化、城市化的文化反思的产物。

美丽乡村文化具有传统性、开放性和地域性。它既是“天人合一”等中国传统自然观和乡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明显的传统性和地域性,又合理吸收和融合城市文化、工I文化和意识形态文化等文化形态,共同构成一个复合型文化体系,具有开放性。从长远来看,随着乡村自然生态、人居环境等方面的不断改善,乡村对社会的吸引力会不断增加,城市“移居”乡村人口数量势必不断增加。

二、当前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

认知理念有待转变提升。一是对于乡村文化与生态建设的“短视”。文化建设时间长,短期内很难见到实效。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地方政府更关注修路架桥、亭台楼榭等“立竿见影”的物质层面建设,对于文化建设积极性不高。二是乡村文化过度开发。部分地方将文化建设项目外包给企业,无中生有胡编乱凑的“创造”一些历史人物故事和形象,无视文化和生态的属性特征,野蛮开发、过度开发,使得传统乡土文化商业气息过于浓厚,文化缺乏生命力。三是是对西方文化和城市文化的盲目追捧。在乡村建筑风格上,跟风模仿西方建筑风格,在文化内容上热“移植”城市文化。

历史包袱有待消解。1. 美丽乡村文化的环境载体建设仍待加强。在长期的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过程侵占、破坏了大量的农田林地,造成了部分农村地区严重的土地、水资源污染问题。由于政策的延续性,农村地区仍然分散地存在大量小型加工厂、家庭作坊、养殖场等污染源。2. 农村地区历史文化建筑毁损严重。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法律保护、资金支持、居民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和城市扩张,农村地区古建筑倒塌、被拆除的不在少数,濒危的历史建筑绝大部分也位于农村地区。3. 文化主题“空心化”问题突出。人是文化传承的关键因素。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现实仍然迫使大量农民离开农村进程务工,而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几乎是农村中青年的全部。中青年是农村传统文化消费,传承的中坚力量和主流群体,这直接导致了农村社会文化的空心化。4. 村庄大量消失。目前村庄撤并、集中上存在过度化倾向十分明显,有的区县提出了“全域城市化”。村庄持续性的大量消失,势必造成美丽乡村“见景不见人”,“乡愁”无处安放。5. 部分乡村早期规划设计不够合理。早期的乡村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对乡村的地方文化和环境特征考虑,未能有效地保护和继承农村景观固有的传统风貌,导致富有乡村文化特色和田园风光的乡村景观遭到了严重破坏。

“反文化”现象抬头。表现为:1. 、色情等低俗文化抬头。一些本地村民与外地不法分子相勾结,利用农村治安管理相对薄弱、风险小、房租低的特点,进行“设点”。这些行为不仅容易诱发一些家庭问题,也往往与涉黑组织、高利贷行为紧密相连,严重毒害了乡村的社会风气。而那些日常的“小赌”则更为普遍。一些基层文化管理部门将文化场所出租“创收”,任由“民间演出团体”借“文艺表演”之名,靠一些博得人气敛财,有的甚至长达数年之久。2. 非法宗教活动有所抬头。近年来,乡村地区宗教活动具有如下特点:信教群众数量越来越多,商业化建庙建庵比较兴盛,非法宗教场所比例较高。宗教商业化气息浓厚。一些合法的宗教场所成了旅游景点。一些宗教有着严格的集体生活,使教徒感受到了集体归属感,占领了乡村文化“空心化”后的空白。

建设不平衡现象明显。1. 城乡不平衡。相对于城市文化来说,农村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基础、人员素养、活动经费、服务数量和质量等方面都明显落后,文化活力较低。2. 村与村差异较大。各地在进行“美丽乡村”试点选取的时候,往往选取一些本来各方面建设基础较好的乡村。这些村庄在文化建设上本就超出了全市乡村文化的平均水平,获得“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后,又获得大量的文化社会资源。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村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少,根本没有资金用于文化活动支出。3. 群体不平衡。根据专业机构连续几年的调查,乡村地区不同群体对于文化活动的满意度上,老年群体的满意度最高,中年群体次之,青年群体的满意度最低。这也从侧面验证了青年不愿留守乡村的原因。4. 建设与管理不平衡。在现有的申报体制、考察评估体制下重项目申报、轻项目管理,重资金投入、轻制度建设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缺少管理、多头管理问题比较突出。

三、推进美丽乡村文化的对策建议

转变基层政府认知理念。政府掌握着大量的政策资源、文化资源、财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其认知理念如何,从根本上决定着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成效与成败。在美丽乡村如火如荼推进的现实情境下,政府理应确立关于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如下理念,一是“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工程。美丽乡村在本质上是一种观念、价值、精神;只有真正形成一种文化,成为乡村居民乃至整个社会“内化于心”的价值观念,才能实现建设上的根本保证;二是生态价值高于经济利益。真正确立“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的事业”的理念,“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乡村经济的一时发展;三是文化建设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美丽乡村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事业,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连续努力,需要数届政府持续不断的坚持,不可能一蹴而就。

加强乡村群体文化“自建”能力培育。一是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文化创造力。立足农村,从农民的生产生活出发,充分发挥民间文化和乡土文化人才的才能与智慧,既要创造出农民喜闻乐见而又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村文化,又要把“送文化”与“种文化”更有效地结合起来,将农民从文化建设的局外人到局内人的目标,从被动地参与者到主动地创造者的转变;二是培育乡贤群体。鼓励退休老教师、老干部等知识群体“告老还乡”,成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一支新增的乡贤力量。发挥新乡贤在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生态保护上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村规民约、敦风化俗、家风家训建设和乡村治理,引领农村社会新风尚;三是加强农村地区文化教育工作。文化的现代化说到底是人的现代化,美丽乡村文化的提升从根本上决定于乡村主体的文化素养。为此,必须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千方百计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同时,要大力加强对农民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集体意识、文化意识教育。

加强美丽乡村文化体制机制建设。完善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相关制度,适时制定“美丽乡村文化建设规划”。构建美丽乡村文化发展战略,实现稳定发展、持续建设。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进一步统筹城乡、村村文化建设,实现均衡发展,加大对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扶持力度,推进“三农”出版物出版发行、广播电视涉农节目制作和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大力开展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实现农村、城市社^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加大对那些经济条件差、文化基础薄弱乡村的倾斜,实现村村适度平衡,共同繁荣。

加强美丽乡村文化理论研究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一是继续加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工作,积极开展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工作,开展田野调查,深入挖掘乡村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和内涵;二是加强美丽乡村相关技术人才培养。美丽乡村文化的传承和文化产业的开发,需要大量的乡村规划与设计、古建筑恢复与保护、民间艺术传承、乡村文化创意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和传承人员。可以通过在有条件的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一批直接面向美丽乡村建设、扎根乡村的实用型中、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做好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相关配套工作。文化是环境的产物。“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诸生态层面不是各自单线影响文化生成,而是通过组成生态综合体,共同提供文化发展的基础,决定文化的大略格局和走向”。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离不开乡村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同步推进。要继续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绿色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继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带动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政治文明建设。坚持把加强村级民主管理作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推动村级民主管理创新,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听证制度,做到美丽乡村建设的事情群众提、群众议、群众监督,村级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推动乡村组织文化建设。推动乡村规划、乡村文化建设“多规融合”,实现乡村土地利用、环境保护、文化保护、林地保护、水资源、文化旅游、社会事业等各项规划的衔接,确保乡村各项规划参数一致,以实现乡村空间布局的优化。

参考文献: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性第5篇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参与;城乡统筹;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D6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7-0067-09

本次调查由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小组办公室委托开展;得到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430)的资助,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0ZD&018)的一项成果。调查问卷由袁方成副教授设计。本次问卷调查得到浙江省安吉县、永嘉县和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农村综合改革部门的大力支持。调查问卷在博士生周纯义指导下,采取Epidata软件,由华中师范大学2012级、2013级地方政府学硕士生录入。特此一并致谢!

一、调查的缘起及基本情况

早在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立足县情,提出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两年后,“美丽乡村”建设升级为浙江省委、省政府决策。近年来,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成绩斐然,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排头兵。如今,安徽、广东、江苏、贵州、广西等省区也在积极探索本地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但在许多地方,“美丽乡村”建设主要是由地方政府主导并自上而下推动的,它是否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期待和要求呢?对于基层干部、群众而言,他们又是如何认识“美丽乡村”建设的?他们的所思所想是什么?

为了了解当前基层干部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看法和要求,课题组在2013年暑期跟随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小组办公室领导到浙江省安吉县、永嘉县和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等地调研时委托当地农村综合改革部门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79份,其中,安吉县样本数为167份(占44.18%),永嘉县样本数为45份(占11.90%),高淳区样本数为166份(占43.92%)。

表1是这次被访者的基本情况。被访对象涉及乡村干部、农民、农村事业单位职工等不同职业群体;他们的平均年龄为33.5岁,以中青年为主(21~50岁之间的占72.87%);家庭平均年收入79072.37元,人均年收入24926.04元,但收入结构总体趋向分散,人均年收入不足1万元和超过4万元的分别占14.16%和11.50%,因此本次调查的数据反映了基层干部、群众不同阶层的需求、态度和观点。

本报告主要以这次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在对基层干部群众态度、需求和“美丽乡村”建设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二、农村卫生环境

从调查来看,在一些“美丽乡村”建设的县区,农村生活垃圾得到了较好治理,但部分农民囿于既有的生活习惯,并没有按照要求处理生活垃圾,仍然存在随意弃置生活垃圾的现象。与之相比较,农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治理较差,而乡村工业污染情况尤其严重,成为当前农村卫生环境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一)农村生活垃圾得到一定处理

这次问卷调查的三个县区较早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其农村卫生环境得到较好治理,被访者对本村的卫生环境状况评价较高,3/4的人表示满意。不过,也有21.66%的人评价一般,3.74%的人不满意。①

这些调查的村庄,绝大多数都对生活垃圾进行了处理。其中,不少村庄有专门的保洁人员进行垃圾清理。对被访者所在村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问卷中设置为多选题)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选择“设有垃圾处理池”一项的被访者有55人,占被访者总数的14.75%;选择“设有垃圾收集箱”一项的被访者有21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58.45%;选择“有专门的保洁人员进行清理”一项的被访者有249人,占被访者总数的66.76%;选择“其他”一项的被访者有2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6.43%;选择“没有对垃圾进行处理”一项的被访者有32人,占被访者总数的8.58%。

被访者家庭的生活垃圾也进行了一定的处理。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一些农民因为仍然延续着原有的生活习惯,并未对自家的生活垃圾进行任何处置。例如,10.16%的被访者是将自家的生活垃圾随手扔到路边、沟道里或门外空地上。①6.37%的被访者将自家生活污水泼到院子里,更有26.60%的被访者只是将它排到室外,未作任何处理。②

(二)农业生产性废弃物有待进一步治理

尽管这些地方农村生活垃圾得到了一定治理,但是农业生产性废弃物的处理仍然不尽如人意,需要进一步加大治理。譬如,使用过的农用薄膜,29.44%的人将它混同生活垃圾扔进垃圾箱,未作特别处理;还有8.51%的人将其直接丢弃在田地里,5.05%的人从田地取出后随意弃置。③

又例如,相当多的秸秆(稻秆)只做简单处理甚至未做任何处理。27.85%的人将秸秆烂在田里做肥料,15.65%的人在田里焚烧秸秆,5.84%的人随意弃置秸秆。④这些随意弃置的秸秆,不但影响农村卫生环境,而且极容易引致火灾,威胁农民生命财产安全;而焚烧的秸秆,则直接污染空气,成为近年一些地方频遭雾霾的“元凶”。此外,还有5.85%的被访者承认,将自家饲养的禽畜粪便随意弃置。⑤

对于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药,11.44%的被访者认为,它使人畜饮用水受到了影响,但还能使用;高达13.56%的被访者认为,它使人畜饮用水变质,不能使用。⑥

从这次调查来看,农业生产形成的废弃物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三个“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县区尚且如此,我国其他农村地区的情况想必更加不容乐观。

(三)乡村工业污染应该加强治理

相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乡村工业污染的危害更大。而且,调查显示,乡村工业污染并未得到有效治理。在有乡村工业的村庄里,只有30.24%的被访者表示,本村的工业废弃物经过了严格处理;13.29%的被访者表示,这些乡村工业废弃物没有经过任何处理;37.12%的被访者表示,这些工业废弃物虽然经过了简单处理但仍有污染。此外,还有19.35%的被访者不清楚情况。

三、村庄文化生活

调查数据表明,被访者的日常文化娱乐活动包括看电视、看书或看报、玩电脑、玩手机、听广播或听音乐、跳舞等健身活动、看戏或看电影、打牌或下棋、打球等体育运动、KTV唱歌、参加祷告、礼拜等宗教仪式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被访者做的最多的是看电视(占59.32%),其次只有14.41%的人看书、看报,仅有5.51%的人去KTV,4.66%的人做祷告或礼拜,3.81%的人玩手机、玩电脑,2.97%的人跳舞等健身活动。说明人们日常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单一,而且,基本上是一种私性文娱活动①,当前农村公共文化生活尤其匮乏。

调查的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情况。从调查来看,只有38.61%的被访者表明本村经常开展各种公共文化活动,26.94%的被访者反映本村很少开展公共文化活动,24.72%的被访者表示只在某些节日开展公共文化活动,9.72%的人说本村从未开展文化活动。

农村文化生活贫乏与当前农村的文化设施匮乏不无关系。从调查来看,59.60%的被访者反映本村有文化广场,另外将近一半的人反映本村有社区图书室、运动场、户外健身设施等(参见表2)。不过,人们去得最多的地方主要是文化广场(占比42.54%)(同时,文化广场和公园也是被访者最希望政府建设的②)。此外,仅有13.60%的人光顾运动场,9.65%的人去社区图书室(参见图2)。这表明,目前农村的文化设施不仅少,而且仅有的文化设施使用效率也非常低。它也从一个侧面表明,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局限于卫生环境的整治,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对于是否有必要保护本村的特色文化,高达83.65%的被访者认为有必要,只有6.27%的被访者认为没必要,还有10.08%的被访者认为无所谓。当然,人们之所以赞成保护本村特色文化,其目的是不同的。有不少人认为,保护本村特色文化,有利于乡村经营项目的开发,把保护特色文化视为乡村经营的一种手段;也有部分人认为,保存本村的特色文化,有利于人们加强对村庄共同体的认同,提升家园意识。

从调查来看,在安吉、永嘉和高淳这些“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区,当地政府对本地乡村历史遗迹遗存均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一半左右的被访者认为,当地政府对本地的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采取了保护措施,对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也进行了一定的保护和开发。还有部分地方建设了民俗文化公园。①在这些地方,它们被当地政府纳入“美丽乡村”建设之中统一规划、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

四、美丽乡村建设

从调查来看,71.93%的被访者反映本村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另外,也有11.76%的被访者明确表示本村没有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还有16.31%的被访者不清楚情况。对于已经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人们大多给予了积极评价。73.17%的人表示满意(其中39.35%的人非常满意,33.82%的人比较满意),22.75%的人认为一般,仅4.08%的人不满意(其中,2.33%的人不太满意,1.75%的人很不满意)。

依据被访者的需求排序,在当前,他们希望“美丽乡村”建设首先应注重生态经济建设,其次依序是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人居建设、生态文化建设②。也就是说,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人们所注重的依然是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改善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他们的首位要求。

同时,被访者又认为,“美丽乡村”建设中最具示范意义的是“生态旅游”(占比36.89%)和“环境保护”(占比35.45%)。仅有11.53%的人认为是“特色产业”,16.14%的人认为是“居家环境”。这在某种程度上跟当地所选择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及其宣传有关。从我们的实地调查来看,许多地方的“美丽乡村”建设也主要是在生态旅游上做文章。很显然,“美丽乡村”建设并不局限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其根本目的不是为城里人提供休闲娱乐之地,而是为农民建设美好家园。

那么,结合本地实际,如何发展本村经济呢?60.86%的被访者选择扩大本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48.26%的人选择发展“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业,还有45%的人认为应该促进本村规模生产经营,建立现代农业园区,打造特色品牌。③

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72.39%的被访者赞成对本村垃圾进行集中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处理,68.36%的人赞成改厕并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60.32%的人赞同对本村企业、农家乐、农户污水、烟尘等排放物进行治理,55.11%的人同意建立健全环卫保洁制度,配备专门的环卫保洁人员,42.9%的人认为应该加强森林环境保护与加大绿化面积。(另有1.88%的人选择“其他”选项,在问卷中,改善本村生态环境的措施这一问题设置为多选)。

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75.80%的被访者同意完善本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67.37%的人赞成整治本村水利设施、加固山体和改造危旧房,52.66%的人建议重新规划村内房屋布局、统一美化村庄建筑外观,51.99%的人同意引导本村人口集中居住、推进中心村建设,38.20%的人对规范村内宣传与广告牌设置持赞同意见(有5.57%的被访者选择“其他”一项)。

在保护本村文化方面,67.73%的被访者建议引导村民向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活方式转变,62.67%的人赞同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宣传、培训活动,59.47%的人希望保留本村的历史遗存并建议制定相应的政策加以保护,59.07%的人同意对村民开展“民主法治村”、“平安乡镇”等活动,提高人们的民主法治观念,此外还有接近一半的人主张发展文体教育事业、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所占比例为48.53),有6.67%的受访者选择“其他”一项。

调查表明,75.07%的被访者认为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符合村民的利益,超过一半的人(所占比例为54.25%)认为建设的项目没有超出现有的村庄能力范围。另外,36.16%的人表示村民可以自愿决定建设项目,32.05%的人经过了村民商议,26.58%的人允许在可接受范围内分摊资金和劳动力,但仅有13.97%的人表示项目建成后经过村民商议进行管理。这说明,一些地方比较重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民主决策,却相对轻视对建成项目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进行管理。

从调查了解到,被访者认为推进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应加强财政支持、提高村民参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发动以及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加强后续日常管理。如被访者中有282人选择政府财政投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保障,占被访者总数的75.00%;受访者中认为美丽乡村建设保障依赖于村民参与程度、组织领导方式、宣传动员力度、社会资金参与、科学技术支持、后期日常管理以及绩效奖励与奖惩激励的各有214人、209人、177人、173人、154人、142人、66人,分别占被访者总数的56.91%、55.59%、47.07%、46.01%、40.96%、37.77%、17.55%。另有66人针对美丽乡村建设保障一题选择“其他”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2.33%。

从调查来看,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上级政府补助(占79.48%)、村集体组织投入(占66.49%)、部门项目资金(占56.21%)。①因此,如何积极引导社会、企业加大投入,是“美丽乡村”建设亟待探索解决的一项课题。

60.78%的被访者赞同政府补助、部门帮扶、社会捐赠、企业赞助、乡村自筹和农民筹资筹劳相结合的筹资方式。不过,也有26.61%的人依赖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投入。对“以村民分摊为主”、“以社会捐赠和企业赞助为主”、“以村集体组织自筹为主”、“不需要村民出资出劳就行”以及“其他”方式持赞同意见的被访者人数相对来说较少,各有8人、11人、2人、23人、1人,分别占被访者总数的2.24%、3.08%、0.56%、6.44%、0.28%。

五、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新事物,从调查了解到,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不符合“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美丽乡村”建设倡导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活方式,但是,不可否认目前仍然有相当一些农民因为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习惯,随意弃置生活垃圾和生产性废弃物现象随处可见。这在传统的小农社会里或许不会产生问题,因为在这样的社会里,农民的生活垃圾和生产废弃物基本上是生物性的,可以自然地溶解、分解,甚至成为农业生产的自然肥料,成为再生性资源。但是,在一个日益开放的工业化社会里,农民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塑料等化工产品以及大规模耕作,使得农业生产废弃物和生活垃圾不可降解或者不能尽快分解还原,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尤其是在一些农房聚集的地方或新建的农村社区里,由于人口的高度集中,如果这些生活垃圾和生产性废弃物不能及时得到处理,环境卫生问题会更加严重。

2.乡村社会个体化阻碍“美丽乡村”建设。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乡村社会日渐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农民公共意识大大衰落。农民不但从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中的全能主义国家中相脱离,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从地方性共同体、家族、家庭乃至亲密关系中解脱出来,把日常性生产和生活关系转变为即时易关系。这些从旧有社会性关联中脱离出来的个体,他们行为关照的对象由传统村落社区、社会主义集体、家族乃至家庭转变为个体自身。他们对村落社区的认同越来越淡漠,跟集体几乎没有任何利益联系,“为自己而活”是其信条,除此以外别无价值信仰。人们主要关注自身利益,却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1]。

从这次问卷调查来看,这种个体化至少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民文化生活个体化。农民的文化生活不但单调,而且基本上是一种私性文娱活动,村庄的公共文化生活日益衰落。其实,农民文化生活个体化只是当前乡村社会个体化的一个侧面而已;二是乡村卫生环境治理呈现“差序格局”。一般地,农民比较重视自家的生活卫生,却不顾及自家门院之外的卫生环境。对于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乡村工业废弃物的治理依次变弱,呈现出“差序格局”。在一个日渐个体化的社会里,“公地悲剧”越发突出;三是农民难合作。如今,农民越来越难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村庄公共建设,即便像“美丽乡村”建设这样关涉农民利益的事情,许多农民也只是一味地仰赖政府的投入和外力支持。四是农民公共意识淡漠,对村庄公共事务、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日益冷漠。

3.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推动。调查了解到,在许多地方,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主要是由地方政府依靠行政力量推动的。譬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财政投入,建立部门协同、层级联动机制,将它纳入干部绩效考核体系等传统行政动员方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没有积极地去探索如何激发乡村社会内部动力和活力,通过农民群众的有效参与,建立“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发展机制;没有积极地去探索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引导社会性力量的必要参与,形成多元参与、共同建设“美丽乡村”新格局。

尤其是,政府主导有余、农民参与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以致部分农民群众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的事,养成“等靠要”思想。这就难免会出现“美丽乡村”建设“上热下冷”、“外热内冷”的现象,甚至出现“干部热情高,农民冷眼瞧,农民不满意,干部不落好”的情况,其主要症结就在于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4.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内容单一。在许多地方,“美丽乡村”建设目前仅仅局限于农村卫生环境治理和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认识。而且,还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护”、“重经济、轻文化”、“重硬件、轻软件”、“重外观、轻内涵”以及“重基础建设、轻制度创新”等现象。“美丽乡村”建设不等于村庄整治,更不等于乡村旅游开发,也不简单是改善乡村公共服务,而是乡村社会“人”、“文”、“地”、“产”、“景”的综合性建设,是建设美好乡村的系统工程。卫生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产业发展固然重要,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同样重要;不仅要让乡村美观、让农民富裕,还要增强农民对乡村的认同感、归属感,把“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农民的幸福家园。

“美丽乡村”建设还要深入到体制机制层面,着力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乡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上积极探索,真正融入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最终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5.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同质化严重。从调查来看,绝大部分受访者都赞同保护本村的特色文化,而且在安吉、永嘉和高淳这些“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区,当地政府对本地乡村历史遗迹遗存均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但是,毫无讳言一些地方“美丽乡村”建设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化问题。首先是由于认识的误导所致。对于什么是“美丽乡村”,有不少人片面地以城市人的眼光、思维去想象、设计所谓的“田园风光”,或者简单地以所谓的“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甚至以“消费主义”的“美学”去曲解乃至剪裁“美丽乡村”。以致一些人认为,所谓的“美丽乡村”建设就是把农村建成欧陆风情小镇。其实质,乃是将文化问题简化成美学问题,即“装饰和美化问题”,而不是从人们如何使用生活环境并与之发生关系的人类学角度去考虑[2]。之所以产生诸如此类的误解,最根本的是由于他们没有尊重农民的需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尊重农村特色、尊重农耕文明。

六、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1.重建乡村公共生活,大力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一个真正的美丽乡村,应是农民所向往的幸福家园。然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以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农民从乡村社会旧有的社会关联中解脱出来,乡村公共生活日益衰落,人们的集体观念和公共意识随之消解,这些个体化的农民只注重个体的利益,而不再关心集体的或公共的利益,它势必影响乃至破坏“美丽乡村”建设。显然,这种个体化的乡村不是人们所期待、所向往的。因此,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注重乡村公共生活的重建,大力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重建乡村公共生活,除了要建设乡村公共设施、公共空间,开展公共活动以外,还要建立公共参与机制,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到乡村公共事务、公共建设中来。

2.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建构群众民主参与机制。村庄不仅是农民的居住地,也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家园,农民才是“美丽乡村”的主人。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单靠外力输入是不可能持久的,关键在于要激活“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发展活力,最根本的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生活在本地的农民提升幸福指数。评价“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标准是增进农民民生福祉,让农民真正享受“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从规划、建设到管理、经营,自始至终都要建立农民民主参与机制,从而保障政府规划建设的“美丽乡村”和农民心目中想要的“美丽乡村”相统一,而不是政府的一厢情愿,更不能沦为显现政绩的形象工程。通过一定的群众参与机制,切实让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与能动性,真正拥有“美丽乡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真正共建与共享“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3]。

3.积极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财政奖补资金为引导,鼓励吸引工商资本、银行信贷、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投入大,不能靠政府用重金打造“盆景”,不能靠财政资金大包大揽,否则不可持续,也无法复制推广。建立有效的引导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结对帮扶、捐资捐助和智力支持等多种方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农民筹资筹劳、政府财政奖补、部门投入整合、集体经济补充、社会捐赠赞助”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些具体项目(譬如乡村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实施,要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交由企业或市场去运作,形成长效运行机制。村庄内部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维护和运行,也须积极发挥村民自治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大力培育和发展乡村社会组织,探索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维护、自我管理的社会民主治理机制,最终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4.尊重乡村特色,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无论是聚集发展型、旧村改造型还是景区园区带动型、古村保护型“美丽乡村”建设,都要注意尊重农民意愿、尊重乡村本地特色,切不可简单地用同质化的建设标准裁剪、改造乡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命力在于乡村特色的保存、彰显和弘扬。

5.不断提升内涵,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向前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在抓好村庄整治、乡村外形美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提升“内涵”美。“美丽乡村”建设要“形神兼备、内外兼修”,既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也要以硬件建设为引导,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金融体制创新、乡村治理机制改革等软环境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凭借“美丽乡村”的内涵建设,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活力与生命力,供给“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6.坚持城乡统筹,把“美丽乡村”建设跟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

“美丽乡村”建设不能与城镇化相脱节,也要城乡统筹,实现以乡村推动城镇建设、以城镇带动乡村发展的联动发展战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既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抓手,又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把“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统一纳入到“美丽中国”建设大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

[1]吴理财等.公共性的消解与重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237-240.

[2]Colin Mercer?穴1999?雪?熏Cultural policy?押research and the government imperative[M]in D.Boswell and J.Evans?穴eds?雪?熏Representing the Nation?押A Reader.London?押Routledge?熏398.

[3]吴理财、吴孔凡.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4,(1).

①此次问卷调查将被访者自家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设置为多选题。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被访者中选择“扔到路边、沟道里或家门外空地”一项的有3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10.16%;选择“扔到田地里”一项的有3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8.99%;选择“扔到垃圾池(桶),自己处理”一项的有6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17.99%;选择“卖给收废品”一项的有9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25.93%;选择“扔到垃圾池(桶),并有专人收集清运”一项的有271人,占被访者总数的71.88%;选择其他方式的有1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3.7%。

②此次问卷调查将被访者自家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设置为多选题。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被访者选择“泼到院子里”一项的有2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6.37%;选择“浇到田地里”一项的有19人,占被访者总数的5.05%;选择“通过排水沟排到屋外”一项的有100人,占被访者总数的26.60%;选择“下水道收集后排到村外”一项的有5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15.47%;选择“排入自家挖的污水下渗池”一项的有7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20.74%;选择“下水道收集后并统一净化”一项的有19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51.73%;选择“将污水集中,喂养家畜”一项的有21人,占被访者总数的5.59%;选择“其他方式”一项的有1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3.73%。

③将被访者家里使用过的废弃农用薄膜的处理方式设置为多选题。其中被访者中选择“直接丢在使用过的田地里”一项的有32人,占被访者综述的8.51%;选择“从田地里取出后随意弃置”一项的有19人,占被访者综述的5.05%;选择“交给薄膜收集站统一处理”一项的有62人,占被访者综述的16.49%;选择“混同生活垃圾扔进垃圾箱”一项的有111人,占被访者综述的29.44%;选择“卖给收废品的”一项的有79人,占被访者综述的20.95%;选择“其他方式”一项的有22人,占被访者综述的5.84%;选择“家里不用薄膜”一项的有141人,占被访者综述的37.50%;

④对被访者家里收割后的秸秆处理方式的调查(问卷中将其设置为多选题)结果显示:除文中所示外,选择“交给秸秆收集站”、“发酵秸秆产生沼气”、“使用秸秆烧饭”、“其他处理方式”以及“家里没有秸秆”的各有30人、30人、61人、20人、153人,分别占被访者总数的7.96%、7.96%、16.18%、5.31%、40.69%。

⑤对被访者家里的禽畜饲养点(场)废弃物的处理方式的调查(问卷中将其设置为多选题)结果显示:选择“加工禽畜粪便生产有机肥料”一项的被访者有51人,占受访者总数的13.56%,选择“建立禽畜粪便收集站”一项的被访者有34人,占受访者总数的9.04%,选择“发酵禽畜粪便制造沼气”一项的被访者有38人,占受访者总数的10.11%,选择“将禽畜粪便堆积作农田肥料”一项的被访者有101人,占受访者总数的26.86%,选择“随意弃置禽畜粪便”一项的被访者有22人,占受访者总数的5.85%,选择“其他处理方式”一项的被访者有28人,占受访者总数的7.45%,选择“家里没有禽畜饲养点(场)”一项的被访者有179人,占受访者总数的47.61%。

⑥针对被访者家里因使用农药造成的影响的调查(问卷中设置为多选题)结果显示,除文中所示外,选择“使用规范、保护得当,对人畜没有危害”、“使用的是无害农药”、“没有使用农药”选项的各有113人、89人、157人,分别占被访者总数的30.05%、23.67%、41.76%。

①为了便于描述当前农村文化活动,笔者将它划分为“公共文化活动”和“私性文化活动”两种类型。前者一般是指超出家庭以上的单位(如村庄、社区、政府或民间组织)组织的具有公共性的文化活动,如庙会、歌舞会、民俗表演等活动;后者主要是以个人或家庭私性活动场域为单位而进行的文化活动,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文化需求,不能给其他更多人提供文化享受的文化活动,如看电视、上网等。请参阅吴理财、夏国锋:《农民的文化生活:兴衰与重建――以安徽省为例》,2007年第2期《中国农村观察》。

②59.2%的被访者最希望政府在本村建设文化广场或公园。

①针对受访者所在乡村历史遗迹遗存的保护情况的调查(问卷中设置为多选题)结果显示:有194人选择“保存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例如祠堂、牌坊、古桥、古塔、革命旧址等)”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52.72%;有218人选择“保存古树名木”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59.24%;有148人选择“保存当地民俗文化(如节日习俗、婚丧嫁娶礼仪、宗教等)”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40.22%;有73人选择“建设民俗文化公园”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19.84%;有28人选择“其他”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7.61%;有28人选择“没有采取措施”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7.61%;有19人选择“不清楚”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5.18%。

②问卷要求被访者对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人居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几项“美丽乡村”建设内容进行排序。为此,将排序第一、二、三名分别赋值3、2和1,经过计算,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人居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的排序分值分别是2.52、1.86、1.24和0.37。

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性第6篇

__县__镇,因辖区__村300亩秧田生产的大米晚熟、色亮、味香,被誉为“__之乡”,2012年被列为全国“美丽乡村”试点镇和2015年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镇政府所在地__社区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社区。自“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开展以来,镇党委政府邀请西安园林设计专家先后4次到__社区调研、走访、修改审定“美丽乡村”设计规划方案,县委书记__亲自深入__调研协调“美丽乡村”建设突出问题,县政府副县长李萍曾带领20余个县职能部门领导到__召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统筹协调共推__“美丽乡村”建设。如今到过__的人都一致称赞“__变美了,__发展太快了,__将成为全县休闲养生的福地”。现以__为例,就__“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

“美丽乡村”规划要超前。“美丽乡村”建设涉及镇村建设、城市给排污管道铺设、传统古文化遗产保护、农村增收等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当地的党委政府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要在“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广泛调研,倾听不同的声音,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要邀请专家亲临现场调研、反复论证修订。就__“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而言,西安设计学院园林设计专家4次修改审定才定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规划的建设性、合理性、前瞻性。

“美丽乡村”建设要学会巧借力。“美丽乡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不是靠一个镇一个部门的能力就能搞好的。就__来说,镇党委政府善于与联镇部门沟通、汇报,争取项目支持;善于运用项目资金,集中力量搞建设;善于鼓励引导乡贤返乡投资,反哺建设家乡,对此我建议:一是当地党委政府要善于做“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工作,要能放下脸面,低下身子,善于沟通,勤于汇报,主动向联镇及职能部门讲清楚贫困的现状,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让人家觉得项目落户于你镇你村(社区)是合理的。要树立唯拉到投资、要到项目是“美丽乡村”建设成绩的理念。能积极协调处理建设企业与当地群众的利益纷争,让投资企业看到当地政府的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诚意。二是集中捆绑扶贫、__避灾移民搬迁、村镇建设等项目资金,尽可能的让建设项目落户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村(社区),做好建设资金的监管工作,握指成拳集中资金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上。三是充分发挥联镇联村部门、村(社区)三委班子、贫困村第一书记及当地乡贤对“美丽乡村”的促进作用,通过他们的人脉资源,同情贫困伸援手,感恩社会反哺家乡建设等途径,争取项目支持,引进建设资金,切实解决好“美丽乡村”建设融资难问题。四是加强宣传,让群众充分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上来。通过召开村组会议,“微信分享”、“__”手机客户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列活动等方式让群众知晓“美丽乡村”建设,评选“__好人”、“十星级文明户”、“善行义举榜”、“农民艺术节”等活动让群众共享精神文化生活成果,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上来,发挥好人民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要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就__“美丽乡村”在设计上突出__特色,注重“__之乡”、“__”、“夫妻树”等人文传说的挖掘与__古庙宇建筑、__老屋民居保护性开发,能突显__特色。在产业发展上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项目可行性论证充分,有长青缘现代农业项目支撑,降低农民承担市场风险的可能。__的文化旅游项目丰富,人文传说精彩,地方物产品种多,产业支撑相对合理,在“美丽乡村” 建设因地制宜方面我建议:一是保护与开发并重。突出挖掘太极文化,历史传说等文化地理的文化底蕴,传统古村落、旅游景区景点采取保护性开发,尽可能地重视还原回复,恢复未来本来面目。二是集中开发__、__、__平定千亩荷塘,__小区,__农业园区,____基地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突出“一村一品”,打造独具__特色的稻米、油菜、荷花、狮头柑、拐枣、樱桃等现代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园区。三是开发太极城夜景、__古镇、小河名镇等特色镇建设,让__“美丽乡村”建设“明珠生辉”、“光彩四射”。四是在后续产业培育上,要注重地域特色,充分调研,广泛论证,进行市场风险预测评估,宜种则种,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意愿,注重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农产品的产业链,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性第7篇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广东省

中图分类号 F30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274-02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以来,全国各地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在当地新农村建设中促进规模化、品牌化发展。2008年,作为黄浦江源头的浙江省安吉县出于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在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处理发展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农村建设口号,并制订建成中国最美乡村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影响促成浙江省制定《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此时广东省增城、花都、从化等市县也开始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这种以整体化实施、品牌化经营的探索模式,不仅是新农村发展趋势,也是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载体。

1 理论与现实意义

结合住建部2013年40号文提出关于开展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工作,广东省2011年决定创建宜居城乡、打造具有鲜明广东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的一批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以及近期广东省提出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在广东全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1 “美丽乡村”建设为区域协调发展延伸了内涵、拓展了空间

区域竞争是发展质量的竞争,区域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合作,区域协调发展就是区域寻求到良好竞争合作之后产生的必然结果和发展趋势[1]。区域及其产业如何做到区域内外有效竞争与合作,如何通过区域合作提升区域整体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已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和手段,也是区域协调发展关键所在。“美丽乡村”建设秉承这一战略理念,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高度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和发展,不仅抓住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有利契机,也为区域协调发展延伸了内涵、拓展了空间,更为粤北地区进一步落实该省关于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落到实处提供了有力抓手。

1.2 “美丽乡村”建设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诠释和实施

“环境提升”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工程之一,也是广东省推进该建设的核心任务。要建设“生态环境最优美、村容村貌最整洁、乡土文化最繁荣、农民生活最幸福”的乡村,就要从生态环境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入手。“美丽乡村”建设正是从尊重自然的角度,保持乡土风格的原貌,尊重乡村文化和历史,从生活和生产2个方面抓好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也是对十报告中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要求的有效诠释和实施。

1.3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行动和途径

“美丽中国”,既注重人们生存环境的宜居性,也体现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关系。它是“一个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依托,实现经济繁荣、制度完善、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全面发展社会”[2]的宏伟蓝图。要实现这一蓝图,就必须着手于规划、建设和发展基础生活单元――乡村,从源头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这是广东省落实“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重要行动和途径。

2 现有评价模式及优劣势分析

我国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研究内容主要分为3个部分: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建设实践研究[3]。其中,指标体系主要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新农村建设内涵挖掘或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等目标着手,基于地方实际,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依从定量、定性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思路,在建立指标体系基础上,对当地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评价。最终获得当地乡村建设水平综合评价结果。“美丽乡村”建设是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延伸,其评价模式既要继承以往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特征,更要突出“美丽”建设的核心要义。因此,总结目前广东省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及其特点,是客观衡量和评价地方“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步骤。

2.1 纵向模式:以行政体系为基础

2.1.1 主要内容。评价模式基于国家行政体系划分,从省级至村级存在各行政层面的评价模式。其中:评价指标体系,从下到上宏观指导性越来越强;从上到下微观操作性越来越强;遵循系统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原则;例如:省级层面,在农业生产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素质提高、农村管理民主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4];村级层面,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上,采用权重法、划分评价标准和综合评价相结合。

2.1.2 优劣势分析。该模式目标明确,工作易于推动,行政操作特点强。但若上级政府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不足,将导致建设目标脱离实际。同时,若基层政府对上级政策目标误读,将引起当地建设偏离中心路线问题。

2.2 横向模式:以市级及其以上行政区划为基础

2.2.1 主要内容。评价模式基于广东省区域发展存在差异性的事实,结合各地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制约因素,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如:珠三角地区农业产业化不高、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城乡收入差距大;东翼地区村组织经济实力弱,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低,清洁能源使用率低;西翼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垃圾实施集中处理程度低;北部山区农民生活水平低,经济落后[5]。评价方法上,仍采用权重法、划分评价标准,获得综合得分。

2.2.2 优劣势分析。该模式充分考虑宏观发展与微观运作,有效结合地域差异性。既能客观反映各地现实发展水平,又利于不同区域间的横向比较与借鉴;既紧跟区域发展现实,又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但受地方发展定向思维影响,人为指标选取及划分不可避免,评价结果将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颇。

2.3 点状模式:以县级及其以下行政区划为基础

2.3.1 主要内容。评价模式基于以县(市、区)域为评价单元,通过选取不同建设目标,结合现实政策发展实际,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如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或“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某地可专门以“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改善为一级建设指标,通过二级建设指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5个方面落实一级指标[6]。

2.3.2 优劣势分析。该模式基于单个县(市、区)域范围,评价体系特殊性强。评价的最终结果单纯为落实上级建设要求提供服务,或借此契机为创新地方建设途径服务。该评价一般仅适用于当地,或与当地情况类似的周边县(市、区)。实践性、微观性、局限性强,更高层次的宏观指导性较差。

3 “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研究

3.1 “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线状模式

由上文可知,3种常用的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虽各有特色,但评价程序(指标体系选取和评价方法)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纵向模式着重于行政指导性;横向模式着重于区域借鉴性;点状模式着重于可落实及特色性。基于上述分析,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核心内容,即以村民群众为主体,以村民基层组织为议事决策平台,以规划为龙头,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以完善基础设施和提升公共服务为内容,切实缩小农村与城市在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实际生产中应该借鉴点状模式的特色性、纵向模式的行政性、横向模式的可比性,提出以区域交通干线为轴线的“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线状模式,通过点的发展、线的辐射及面的整体提升,带动区域“美丽乡村”建设,既注重局部发展,又考虑到整体关系,有利于区域统筹。

3.2 注意的问题

3.2.1 指导思想。首先,近年来广东省注重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注重发挥珠江三角洲地区辐射、服务和带动功能,形成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带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其次,为继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广东省注重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形成不同梯度与层次、相互配套、关联互补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第三,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东省为适应区域城乡协调发展需要,一直着力于拓展交通运输网络的覆盖深度和广度,着力于优化运输网络结构,进一步推进区域和城乡运输一体化。这些都突出了选择基于线状评价模式的“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选择线状评价模式成为必然。因此,作为“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指导思想上必须注重以交通干线沿线建设为核心,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为主线开展评价工作。

3.2.2 指标体系。以社会经济建设内容为选取范围,注重交通干道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影响,以“科学规划布局美、创业增收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环境美、管理民主和谐美”作为一级评价指标,对交通干道沿线区域、村庄及其内陆辐射地进行评价。同时,依据村庄离交通干线的区位距离,将评价区域划分为优先建设区、主要建设区、农业建设区、保护建设区等4个区域,选取不同评价指标,进行差异评价,以满足不同发展条件村庄有区别的建设目标。其中:优先建设区和主要建设区一般包括了工农业比较发达、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建设比较成熟、经济条件好的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庄;农业建设区一般包括传统农业发展成熟、经济水平在当地发展适中,基础设施建设仍待加强的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庄;自然保护区一般包括开发较少、自然传统村落明显、区位条件差、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庄。

3.2.3 评价方法。着重不同类型评价区域指标权重选择和标准划分上的界定。其中,优先建设区、主要建设区以工农业/商贸型“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农业建设区以现代农业/农业保护区/传统文化保护型“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保护建设区以旅游文化/传统历史文化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型“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三者均需制定权重及标准。

3.2.4 综合评价。“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线性模式,与其他评价模式评价思路相同,都是基于量化考核的评价模式。其特点就在于,结合了交通干道的线状辐射功能,对交通干道周边区域进行评价,是宏微观的结合。缺陷在于,因人为的划分,虽评价结果相对客观,却仍存在缺乏变通的可能性。基于正反两面考虑,定量考核后的定性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线状模式的“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应基于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

4 参考文献

[1] 孙海燕,王富喜.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探究[J].经济地理,2008(11):928-931.

[2] 王晓广.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9-25.

[3] 许可杰,刘喜波,马鑫.我国新农村建设评价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改革与战略,2013(3):77-79.

[4] 李大胜,余建斌,范文正.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南方农村,2008(2):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