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农村现代化发展(合集7篇)

时间:2023-07-19 16:57:19
农村现代化发展

农村现代化发展第1篇

关键词:农村循环经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不能脱离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大背景,只有在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定位才能更准确、视野才能更开阔,提出的发展对策才能更有效。因此,本文对农村循环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一、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持体系

1.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物质支持

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即用现代工业来武装农业,实现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农村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的基础上的,具有集约、高效、持续的特点。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使农村循环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农民能够从中获得比较收益,也就具有了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动力,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持

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即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在农业生产上广泛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技术、耕作与栽培技术以及饲养技术等。测土施肥技术、化肥深施技术、生物肥料的应用、农药的科学施用技术、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微生物农药的应用、适时揭膜技术、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等等,在这些技术的应用中都体现着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对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持作用。正是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使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具备了技术可行性。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村循环经济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3.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服务支持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农民,一头连着千变万化的市场,为农民提供培训、技术、资金、信息等等方面的服务。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农民能够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是农村循环经济得到发展的必备条件。

4.农民素质提高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能力支持

农民素质的提高能够为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一方面,农民思想观念的提高使农民认可、接受农村循环经济,并且具备较强的现代市场意识。另一方面,从生活消费角度考虑,农民可持续消费的意识和观念的培养和确立以及可持续消费知识和消费技能的掌握,必将对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5.农民收入提高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经济支持

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经济能力就逐步增强,农民就有经济实力购买相应的机械设备、建造相应的设施、采用相应的技术。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的抗风险能力也大大增强,有意愿去尝试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设备、新的生产技术,以期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就会更加关注生活的质量,环境意识会逐渐增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意识也会逐渐增强。

二、农村循环经济使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迈向更高层次

1.农村循环经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传统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现代农业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具有很高的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现代化就是要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现代农业虽然由于其高度发达的农业生产力而有效地改造了环境从而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但却常常由于急功近利而破坏了农业持续发展的资源条件。农村循环经济把可持续发展融入到了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使现代农业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而成为更高层次的现代农业。

2.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业产业链延长

按照循环经济的观点,废弃物只不过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使原有产业链中的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变废弃物为资源,把原来的废弃物纳入到新的产业链中。把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化肥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立体种养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保护资源、减少污染,通过农膜的回收利用、秸秆和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达到变废为宝。农业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使农业产业链延长,而且新形成的产业链藕合到原有的产业链中,使农业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

3.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及其生活质量提高

农村循环经济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废弃物的资源化可以创造新的收益,农民的收入势必因此而获得提高。农村循环经济使农村的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资源、环境得到了保护,农业的持续生产能力也得到了保护。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力长期持续稳定地提高,势必使农民收入长期持续稳定地提高;生态系统或生态环境长期持续稳定地改善,也势必使农民的生活质量长期持续稳定地改善。

三、农村循环经济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协同推进

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持体系,而农村循环经济使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迈向更高层次,他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农村循环经济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在发展顺序上不存在先后的问题,而应该协同推进。没有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农村循环经济只不过是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农村经济,没有农村循环经济的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农村循环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协同推进,才是最优的选择,也才能真正推动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安:循环经济问题讨论综述[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12).

农村现代化发展第2篇

关键词:农村循环经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不能脱离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大背景,只有在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定位才能更准确、视野才能更开阔,提出的发展对策才能更有效。因此,本文对农村循环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一、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持体系

1.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物质支持

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即用现代工业来武装农业,实现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农村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的基础上的,具有集约、高效、持续的特点。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使农村循环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农民能够从中获得比较收益,也就具有了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动力,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持

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即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在农业生产上广泛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技术、耕作与栽培技术以及饲养技术等。测土施肥技术、化肥深施技术、生物肥料的应用、农药的科学施用技术、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微生物农药的应用、适时揭膜技术、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等等,在这些技术的应用中都体现着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对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持作用。正是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使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具备了技术可行性。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村循环经济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3.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服务支持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农民,一头连着千变万化的市场,为农民提供培训、技术、资金、信息等等方面的服务。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农民能够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是农村循环经济得到发展的必备条件。

4.农民素质提高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能力支持

农民素质的提高能够为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一方面,农民思想观念的提高使农民认可、接受农村循环经济,并且具备较强的现代市场意识。另一方面,从生活消费角度考虑,农民可持续消费的意识和观念的培养和确立以及可持续消费知识和消费技能的掌握,必将对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5.农民收入提高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经济支持

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经济能力就逐步增强,农民就有经济实力购买相应的机械设备、建造相应的设施、采用相应的技术。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的抗风险能力也大大增强,有意愿去尝试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设备、新的生产技术,以期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就会更加关注生活的质量,环境意识会逐渐增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意识也会逐渐增强。

二、农村循环经济使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迈向更高层次

1.农村循环经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传统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现代农业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具有很高的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现代化就是要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现代农业虽然由于其高度发达的农业生产力而有效地改造了环境从而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但却常常由于急功近利而破坏了农业持续发展的资源条件。农村循环经济把可持续发展融入到了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使现代农业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而成为更高层次的现代农业。

2.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业产业链延长

按照循环经济的观点,废弃物只不过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使原有产业链中的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变废弃物为资源,把原来的废弃物纳入到新的产业链中。把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化肥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立体种养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保护资源、减少污染,通过农膜的回收利用、秸秆和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达到变废为宝。农业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使农业产业链延长,而且新形成的产业链藕合到原有的产业链中,使农业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

3.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及其生活质量提高

农村循环经济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废弃物的资源化可以创造新的收益,农民的收入势必因此而获得提高。农村循环经济使农村的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资源、环境得到了保护,农业的持续生产能力也得到了保护。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力长期持续稳定地提高,势必使农民收入长期持续稳定地提高;生态系统或生态环境长期持续稳定地改善,也势必使农民的生活质量长期持续稳定地改善。

三、农村循环经济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协同推进

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持体系,而农村循环经济使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迈向更高层次,他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农村循环经济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在发展顺序上不存在先后的问题,而应该协同推进。没有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农村循环经济只不过是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农村经济,没有农村循环经济的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农村循环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协同推进,才是最优的选择,也才能真正推动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安:循环经济问题讨论综述[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12).

农村现代化发展第3篇

关键词:农村循环经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不能脱离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大背景,只有在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定位才能更准确、视野才能更开阔,提出的发展对策才能更有效。因此,本文对农村循环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一、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持体系

1.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物质支持

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即用现代工业来武装农业,实现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农村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的基础上的,具有集约、高效、持续的特点。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使农村循环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农民能够从中获得比较收益,也就具有了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动力,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持

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即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在农业生产上广泛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技术、耕作与栽培技术以及饲养技术等。测土施肥技术、化肥深施技术、生物肥料的应用、农药的科学施用技术、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微生物农药的应用、适时揭膜技术、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等等,在这些技术的应用中都体现着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对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持作用。正是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使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具备了技术可行性。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村循环经济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3.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服务支持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农民,一头连着千变万化的市场,为农民提供培训、技术、资金、信息等等方面的服务。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农民能够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是农村循环经济得到发展的必备条件。

4.农民素质提高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能力支持

农民素质的提高能够为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一方面,农民思想观念的提高使农民认可、接受农村循环经济,并且具备较强的现代市场意识。另一方面,从生活消费角度考虑,农民可持续消费的意识和观念的培养和确立以及可持续消费知识和消费技能的掌握,必将对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5.农民收入提高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经济支持

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经济能力就逐步增强,农民就有经济实力购买相应的机械设备、建造相应的设施、采用相应的技术。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的抗风险能力也大大增强,有意愿去尝试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设备、新的生产技术,以期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就会更加关注生活的质量,环境意识会逐渐增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意识也会逐渐增强。

二、农村循环经济使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迈向更高层次

1.农村循环经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传统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现代农业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具有很高的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现代化就是要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现代农业虽然由于其高度发达的农业生产力而有效地改造了环境从而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但却常常由于急功近利而破坏了农业持续发展的资源条件。农村循环经济把可持续发展融入到了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使现代农业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而成为更高层次的现代农业。

2.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业产业链延长

按照循环经济的观点,废弃物只不过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使原有产业链中的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变废弃物为资源,把原来的废弃物纳入到新的产业链中。把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化肥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立体种养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保护资源、减少污染,通过农膜的回收利用、秸秆和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达到变废为宝。农业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使农业产业链延长,而且新形成的产业链藕合到原有的产业链中,使农业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

3.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及其生活质量提高

农村循环经济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废弃物的资源化可以创造新的收益,农民的收入势必因此而获得提高。农村循环经济使农村的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资源、环境得到了保护,农业的持续生产能力也得到了保护。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力长期持续稳定地提高,势必使农民收入长期持续稳定地提高;生态系统或生态环境长期持续稳定地改善,也势必使农民的生活质量长期持续稳定地改善。

三、农村循环经济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协同推进

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持体系,而农村循环经济使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迈向更高层次,他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农村循环经济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在发展顺序上不存在先后的问题,而应该协同推进。没有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农村循环经济只不过是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农村经济,没有农村循环经济的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农村循环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协同推进,才是最优的选择,也才能真正推动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安:循环经济问题讨论综述[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12).

农村现代化发展第4篇

【关键词】农村;改革;农业;发展

一、前言

现如今,漯河市郾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提高了对农业的关注程度,在深化农村改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方面做出了较多贡献。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不仅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而且是当地农民的发展要求。由此可见,本论文具有一定的探究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完善粮食生产保障体系

众所周知,我国以农业大国著称,我国只有保证粮食生产,才能解决国民的温饱问题,才能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因此,完善粮食生产保障体系对农业持续发展是极为必要的。一方面,加强当地农业领导者对粮食生产的意识,并将这一意识落实到各级部门,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以此提高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加强资金保障,拓宽资金融资渠道,实施多方资金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为农业粮食生产提供格局。

三、健全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我国农业要想实现现代化,就要根据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适当进行规模性经营。我国鼓励并支持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农业主体发展。首先,在土地内部流转的基础上,实施统一流转。其次,农业主体经营规模以及土地流转价格要符合政府的相关要求,同时,政府在此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为农业土地流转和经营规模提供有效引导。然后,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适当给予农业补贴,实行政策优惠。最后,加强农业服务,增强服务社会化性质,为农业主体提供全方面的服务保障。

四、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当地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提高农民的经济水平,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首先,落实各级领导在农民增收方面的职责,并将领导工作任务具体分配。其次,明确各级领导在农民收入增加方面的标准,为工作评价提供有力支持。然后,有针对性的对贫困农村重点扶持、对表现良好的的贫困农村大力鼓励。最后,设置农业督查小组,对各级领导的工作情况及时、全面监督,避免出F工作失误、工作马虎等现象,通过监督确保农业发展持续进行。此外,有条件的地区政府,还可以为表现良好的农业提供奖励资金,以此激发农业的发展动力和积极性。

五、优化农村金融服务

现如今,我国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尚未健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贷款难、服务质量低下以及贷款时间长、贷款贵等问题。为此,当地农业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这一现状,在结合农业发展和市场变化的基础上,对农村金融服务适当优化。首先,大力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政府加大对信贷的扶持力度,成立信贷风险保障机制,丰富农业保险种类,成立保险试点机构。其次,创新金融产品。无论农业、渔业,还是林业,均可针对产品创新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然后,强化农村信用体系,针对当地农户建立相关信用档案,并对信用档案用户提供高额贷款机会,以此激励用户提高自身信用度。最后,金融服务范围延展化,为农村用户提供金融服务便利,为用户提供村内全方面的金融服务。

六、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我国资源要素中,尤为重要的资源要素即土地资源,我国大力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具体措施为:土地经营承包权利要有序进行,避免出现权利流转混乱现象,对此当地政府要加强领导;土地承包权利具体落实,并相应的进行登记确认,在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基础上,利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方案制定,以此高效解决土地面积不实、证地不符等现实问题;成立抵押贷款试点,以此丰富农民在土地承包、住宅基地等方面的物权权能。

七、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为了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能够确保城乡资源合理、有序流转,有利于深化农业改革。加快农业发展步伐。一方面,健全城乡建设用地制度,确保城乡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发挥土地资源的价值;另一方面,稳步推进进城务工农民的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民工提供基本的户籍保障。除此之外,城乡社会事业深入发展、革新,农村教育机构的教工编制实施统一的发展标准,完善农村的医疗卫生发展标准,同时,加强建设教育设施和医疗设施,以此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这对于农村农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八、结论

综上所述,漯河市郾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完善粮食生产保障体系、健全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等措施深化农业改革,能够促进漯河市郾城区农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提高漯河市郾城区农民的生活质量。此外,农业改革的深化,有利于加快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康国玺.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J]. 甘肃农业,2014,19:3-5.

农村现代化发展第5篇

现如今,漯河市郾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提高了对农业的关注程度,在深化农村改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方面做出了较多贡献。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不仅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而且是当地农民的发展要求。由此可见,本论文具有一定的探究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完善粮食生产保障体系

众所周知,我国以农业大国著称,我国只有保证粮食生产,才能解决国民的温饱问题,才能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因此,完善粮食生产保障体系对农业持续发展是极为必要的。一方面,加强当地农业领导者对粮食生产的意识,并将这一意识落实到各级部门,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以此提高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加强资金保障,拓宽资金融资渠道,实施多方资金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为农业粮食生产提供格局。

三、健全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我国农业要想实现现代化,就要根据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适当进行规模性经营。我国鼓励并支持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农业主体发展。首先,在土地内部流转的基础上,实施统一流转。其次,农业主体经营规模以及土地流转价格要符合政府的相关要求,同时,政府在此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为农业土地流转和经营规模提供有效引导。然后,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适当给予农业补贴,实行政策优惠。最后,加强农业服务,增强服务社会化性质,为农业主体提供全方面的服务保障。

四、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当地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提高农民的经济水平,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首先,落实各级领导在农民增收方面的职责,并将领导工作任务具体分配。其次,明确各级领导在农民收入增加方面的标准,为工作评价提供有力支持。然后,有针对性的对贫困农村重点扶持、对表现良好的的贫困农村大力鼓励。最后,设置农业督查小组,对各级领导的工作情况及时、全面监督,避免出?F工作失误、工作马虎等现象,通过监督确保农业发展持续进行。此外,有条件的地区政府,还可以为表现良好的农业提供奖励资金,以此激发农业的发展动力和积极性。

五、优化农村金融服务

现如今,我国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尚未健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贷款难、服务质量低下以及贷款时间长、贷款贵等问题。为此,当地农业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这一现状,在结合农业发展和市场变化的基础上,对农村金融服务适当优化。首先,大力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政府加大对信贷的扶持力度,成立信贷风险保障机制,丰富农业保险种类,成立保险试点机构。其次,创新金融产品。无论农业、渔业,还是林业,均可针对产品创新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然后,强化农村信用体系,针对当地农户建立相关信用档案,并对信用档案用户提供高额贷款机会,以此激励用户提高自身信用度。最后,金融服务范围延展化,为农村用户提供金融服务便利,为用户提供村内全方面的金融服务。

六、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我国资源要素中,尤为重要的资源要素即土地资源,我国大力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具体土地改革措施为:土地经营承包权利要有序进行,避免出现权利流转混乱现象,对此当地政府要加强领导;土地承包权利具体落实,并相应的进行登记确认,在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基础上,利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方案制定,以此高效解决土地面积不实、证地不符等现实问题;成立抵押贷款试点,以此丰富农民在土地承包、住宅基地等方面的物权权能。

七、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为了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能够确保城乡资源合理、有序流转,有利于深化农业改革。加快农业发展步伐。一方面,健全城乡建设用地制度,确保城乡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发挥土地资源的价值;另一方面,稳步推进进城务工农民的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民工提供基本的户籍保障。除此之外,城乡社会事业深入发展、革新,农村教育机构的教工编制实施统一的发展标准,完善农村的医疗卫生发展标准,同时,加强建设教育设施和医疗设施,以此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这对于农村农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农村现代化发展第6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已有小城镇5.6万多个,聚集在小城镇的人口2亿多人,其中有80%是八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这些小城镇已成为农村的经济文化中心,它们谱写着农村工业化的篇章,铺就着乡村城市化的道路,构筑起农业现代化的基石。小城镇的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过程中的极其亮丽的一道风景,逐步实现着千千万万农民向往城市生活的梦想,向世人充分展示着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 农村现代化主要由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三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部分组成。农业现代化是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其主要标志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力推进传统农业的改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改变农业弱质地位,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村工业化是工业在农村不断发展,生产和就业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其主要标志是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比重和非农劳动力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农村工业化能大量吸收和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非农化,有效冲击二元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工业,促进农业生产活动不断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基本任务。 农村城镇化则是指农村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劳动力不断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人口以及经济活动不断由农村向城镇集聚。农村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是农村城镇人口比重的持续上升。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标。由于城镇特有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反哺效应、联接效应及融合效应,它不仅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农村现代化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农村城镇由于其对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普及现代生活方式以及提高农民素质的巨大作用,它几乎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测量器,社会结构现代化的指示器。加速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根本任务。 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结果,是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不同阶段。农村工业化是农村经济社会脱离乡村走向现代化的初级阶段,没有农村工业化的支撑,就没有农村城镇化。而农村城镇化则是农村工业化的必然趋势,是农村经济结构转换的后续和更高级阶段,它综合反映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水平,是农村现代化的集中体现。 我国农村城镇化走的是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实行就地转移或向小城镇集聚,这种劳动力转移方式被概括为“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我国之所以选择发展小城镇来推动农村城镇化,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这个基本国情就是我国人口多,人口的大部分是农民,全国大部分地区是农村,这是长期来我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从以上基本国情出发,我国80年代初选择了走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即对于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除了让现有的大中城市根据可能的条件容纳一部分人口外,作为主要的流向,引导向小城镇集聚。这是有效突破我国农村现代化所面临的障碍的现实选择。进入90年代,尽管小城镇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但由于以上基本国情尚未根本改变,今后应继续加强小城镇的发展。 1.发展小城镇是继续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需要 近十多年来,尽管农村非农产业和城镇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我国12亿人口,9亿是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亩左右的现实并没有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近年来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如苏州市1997年乡镇企业职工数比最高的1994年减少了39万人,农村约有30%的农民没有工作,不仅影响这部分农民的收入,而且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苏州市尚且如此,其他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富余情况可想而知。我国大城市吸收外来人口的能力有限,大批农民涌入城市,会冲击大城市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而小城镇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能有效转移农村剩余村劳动力,且成本和风险较小,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2.发展小城镇是继续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需要 近二十年来,农村非农产业以及小城镇的发展虽然有效冲击了城乡二元结构,但城乡差距依然存在甚至比改革开放初还有所扩大。目前,农村工业化已有一定基础,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成为现实。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出来,农村人均耕地就会发生变化,使得农业规模经营成为可能,从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同时,农民转变为小城镇的居民,他们的商品经济意识、劳动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会得到提高。缩小城乡差距、弱化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减少农民增加市民。 3.发展小城镇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在全国形成统一、城乡通开的市场体系。十多年来,尽管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但市场发育程度仍处于低水平的封闭半封闭状态。发展小城镇有利于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小城镇既是地区的经济、文化乃至政治中心,又是提供各种服务和信息的基地,发挥着纽带作用,有效地把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将城市与农村连接起来,把封闭和分散的农村市场纳入到以城市为中心的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中。小城镇是开拓农村市场,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重要载体。

4.发展小城镇是提高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的需要 近十多年来,农村工业化和非农化较为分散,农村城镇化与非农化没有同步、协调发展,城镇化严重滞后于非农化和工业化。如江苏的刁铺镇,其1996年非农产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93%,非农劳动力占83%,但同期该镇的常住人口却只占总人口的31%,传统意义上的“城镇人口”只占11%,非农化与城镇化的反差极为明显,其他的小城镇都存在类似问题。我国城镇化水平还严重滞后于世界发展水平。1996年我国人均GNP600美元,城镇化水平仅为29.37%,而国际上一般情况是,人均GNP400美元时的城镇化水平为49%,500美元时为52.7%。今后只有继续发展小城镇,让小城镇容纳更多的人口,同时改革户籍制度,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 5.发展小城镇是现阶段启动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经过几次大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以及农副产品价格改革,使农民收入成倍增长。而近几年农村经济缺乏明显的增长点,农民收入增长明显趋缓。1996年,江苏农民收入比上年增加22.9%,1997年增加7.9%,今年则很可能持平或略减,这种情况是九十年代所没有出现过的。有学者提出,城市化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过剩的出路,我们认为,发展小城镇更是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是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要切入点。小城镇的发展需求巨大,它不光能带动农村关联产业的发展,成为农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而且由于小城镇建设的投资有一部分能转化为农民工资报酬性收入,直接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在八、九十年代已经完成了一轮大规模的低水平的数量扩张,今后一部分小城镇应进入调整功能、适度集中的新阶段,一部分要继续发展。由于我国的小城镇是一级政权机构,受行政体制的制约,各个小城镇不论大小、区域布局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也不论集聚能力如何,采取的是一种平行发展的模式。每个小城镇都要建设一套基础设施,利用率低,而且占地过多,造成许多小城镇布局不合理,规模过小,形不成合理的城市规模。在小城镇建设上也存在重复建设,必须加以调整。 适当调整小城镇的地区布局,还符合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过去小城镇的发展是靠乡镇企业支撑,现在乡镇企业已普遍改制,今后将是农村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支撑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生了重要变化,既由行政力量为主导转变为以市场、经济导向为主导。小城镇的发展将会发生分化,一部分小城镇将随着区域经济中心的繁荣而继续发展,一部分将由于缺乏发展的动力而萎缩。因此,顺应小城镇今后发展的这一趋势,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小城镇对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能力,适当调整小城镇的地区布局,加强中心镇作用,就显得非常必要。 但广大的欠发达地区,继续发展小城镇的潜力仍然巨大,发展小城镇的历史使命并没有完成。今后推动小城镇继续发展的关键,是要对制约小城镇发展的因素进行变革,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来推动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现阶段制约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我国长期实行的二元户籍制度以及落后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从根本上堵塞了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途径,抑制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1984年,我国颁布了《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镇务工、经商。这是我国户籍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但实施后效果并不十分显著,主要原因是自理式“农转非”人口没有得到适当的非农者待遇。今后应继续对户籍制度加以改革,完全放开县城和建制镇的户口迁移限制,允许自由进出。此外应逐步放宽中小城市户口迁移限制,要让一部分农民“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借以推进我国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不能流动,不利于割断农民同土地的关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障碍之一,也弱化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推力。今后应逐步建立以有偿、有限期、有流动为主要特征的小城镇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和规范有序的小城镇土地市场。在非农产业发达、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农村,应本着自愿的原则,采取措施促进土地经营权依法有偿转让。应逐步制定和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参考文献: 1.费孝通:《论小城镇及其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吴?等:“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小城镇的繁荣”,《小城镇新开拓》,1986年版 3.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郏启新:“发展小城镇的独特道路”,《江苏年鉴·1996年》 5.巨宪华等:“小城镇:农村城市化的现实选择”,《生产力研究》,1997年第3期。

农村现代化发展第7篇

农村现代化主要由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三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部分组成。农业现代化是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其主要标志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力推进传统农业的改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改变农业弱质地位,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村工业化是工业在农村不断发展,生产和就业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其主要标志是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比重和非农劳动力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农村工业化能大量吸收和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非农化,有效冲击二元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工业,促进农业生产活动不断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基本任务。

农村城镇化则是指农村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劳动力不断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人口以及经济活动不断由农村向城镇集聚。农村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是农村城镇人口比重的持续上升。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标。由于城镇特有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反哺效应、联接效应及融合效应,它不仅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农村现代化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农村城镇由于其对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普及现代生活方式以及提高农民素质的巨大作用,它几乎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测量器,社会结构现代化的指示器。加速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根本任务。

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结果,是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不同阶段。农村工业化是农村经济社会脱离乡村走向现代化的初级阶段,没有农村工业化的支撑,就没有农村城镇化。而农村城镇化则是农村工业化的必然趋势,是农村经济结构转换的后续和更高级阶段,它综合反映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水平,是农村现代化的集中体现。

我国农村城镇化走的是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实行就地转移或向小城镇集聚,这种劳动力转移方式被概括为“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我国之所以选择发展小城镇来推动农村城镇化,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这个基本国情就是我国人口多,人口的大部分是农民,全国大部分地区是农村,这是长期来我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从以上基本国情出发,我国80年代初选择了走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即对于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除了让现有的大中城市根据可能的条件容纳一部分人口外,作为主要的流向,引导向小城镇集聚。这是有效突破我国农村现代化所面临的障碍的现实选择。进入90年代,尽管小城镇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但由于以上基本国情尚未根本改变,今后应继续加强小城镇的发展。

1.发展小城镇是继续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需要

近十多年来,尽管农村非农产业和城镇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我国12亿人口,9亿是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亩左右的现实并没有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近年来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如苏州市1997年乡镇企业职工数比最高的1994年减少了39万人,农村约有30%的农民没有工作,不仅影响这部分农民的收入,而且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苏州市尚且如此,其他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富余情况可想而知。我国大城市吸收外来人口的能力有限,大批农民涌入城市,会冲击大城市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而小城镇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能有效转移农村剩余村劳动力,且成本和风险较小,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2.发展小城镇是继续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需要

近二十年来,农村非农产业以及小城镇的发展虽然有效冲击了城乡二元结构,但城乡差距依然存在甚至比改革开放初还有所扩大。目前,农村工业化已有一定基础,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成为现实。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出来,农村人均耕地就会发生变化,使得农业规模经营成为可能,从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同时,农民转变为小城镇的居民,他们的商品经济意识、劳动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会得到提高。缩小城乡差距、弱化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减少农民增加市民。

3.发展小城镇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在全国形成统一、城乡通开的市场体系。十多年来,尽管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但市场发育程度仍处于低水平的封闭半封闭状态。发展小城镇有利于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小城镇既是地区的经济、文化乃至政治中心,又是提供各种服务和信息的基地,发挥着纽带作用,有效地把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将城市与农村连接起来,把封闭和分散的农村市场纳入到以城市为中心的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中。小城镇是开拓农村市场,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重要载体。

转贴于

4.发展小城镇是提高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的需要

近十多年来,农村工业化和非农化较为分散,农村城镇化与非农化没有同步、协调发展,城镇化严重滞后于非农化和工业化。如江苏的刁铺镇,其1996年非农产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93%,非农劳动力占83%,但同期该镇的常住人口却只占总人口的31%,传统意义上的“城镇人口”只占11%,非农化与城镇化的反差极为明显,其他的小城镇都存在类似问题。我国城镇化水平还严重滞后于世界发展水平。1996年我国人均GNP600美元,城镇化水平仅为29.37%,而国际上一般情况是,人均GNP400美元时的城镇化水平为49%,500美元时为52.7%。今后只有继续发展小城镇,让小城镇容纳更多的人口,同时改革户籍制度,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

5.发展小城镇是现阶段启动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经过几次大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以及农副产品价格改革,使农民收入成倍增长。而近几年农村经济缺乏明显的增长点,农民收入增长明显趋缓。1996年,江苏农民收入比上年增加22.9%,1997年增加7.9%,今年则很可能持平或略减,这种情况是九十年代所没有出现过的。有学者提出,城市化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过剩的出路,我们认为,发展小城镇更是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是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要切入点。小城镇的发展需求巨大,它不光能带动农村关联产业的发展,成为农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而且由于小城镇建设的投资有一部分能转化为农民工资报酬性收入,直接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在八、九十年代已经完成了一轮大规模的低水平的数量扩张,今后一部分小城镇应进入调整功能、适度集中的新阶段,一部分要继续发展。由于我国的小城镇是一级政权机构,受行政体制的制约,各个小城镇不论大小、区域布局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也不论集聚能力如何,采取的是一种平行发展的模式。每个小城镇都要建设一套基础设施,利用率低,而且占地过多,造成许多小城镇布局不合理,规模过小,形不成合理的城市规模。在小城镇建设上也存在重复建设,必须加以调整。

适当调整小城镇的地区布局,还符合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过去小城镇的发展是靠乡镇企业支撑,现在乡镇企业已普遍改制,今后将是农村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支撑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生了重要变化,既由行政力量为主导转变为以市场、经济导向为主导。小城镇的发展将会发生分化,一部分小城镇将随着区域经济中心的繁荣而继续发展,一部分将由于缺乏发展的动力而萎缩。因此,顺应小城镇今后发展的这一趋势,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小城镇对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能力,适当调整小城镇的地区布局,加强中心镇作用,就显得非常必要。

但广大的欠发达地区,继续发展小城镇的潜力仍然巨大,发展小城镇的历史使命并没有完成。今后推动小城镇继续发展的关键,是要对制约小城镇发展的因素进行变革,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来推动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现阶段制约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我国长期实行的二元户籍制度以及落后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从根本上堵塞了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途径,抑制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1984年,我国颁布了《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镇务工、经商。这是我国户籍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但实施后效果并不十分显著,主要原因是自理式“农转非”人口没有得到适当的非农者待遇。今后应继续对户籍制度加以改革,完全放开县城和建制镇的户口迁移限制,允许自由进出。此外应逐步放宽中小城市户口迁移限制,要让一部分农民“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借以推进我国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不能流动,不利于割断农民同土地的关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障碍之一,也弱化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推力。今后应逐步建立以有偿、有限期、有流动为主要特征的小城镇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和规范有序的小城镇土地市场。在非农产业发达、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农村,应本着自愿的原则,采取措施促进土地经营权依法有偿转让。应逐步制定和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参考文献

1.费孝通:《论小城镇及其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吴镕等:“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小城镇的繁荣”,《小城镇新开拓》,1986年版

3.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