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合集7篇)

时间:2023-07-12 16:27:13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第1篇

【关键词】 培养;藏文;口语交际;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0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藏族则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藏族是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同时藏语言文字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促进民族间友好的发展,现在几乎每个学校都会开设藏文学习公开课,培养学生学习藏文口语的交际能力,能够更好的促进与藏族朋友之间友好的沟通。所以培养学生学习藏文口语交际有着很重大的现实意义。

1.1大量开设藏语公开课。为了提高民族间的友谊,也为了更好的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现在很多学校开设学习藏语公开课,目的为以后毕业生面向全区基层就业,提高就业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习藏语的口语交际能力,为的是以后能够与藏族的朋友,有更好的沟通能力。不会出现语言障碍,而失去了解藏族文化的机会。

1.2鼓励学生主动大胆研究藏文教材。知识是人类最大财富,教材是人类最丰富的资源。现在对于藏语学习的唯一途径是使用教材教授,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来源和途径,同时也是国家实现教育目标,学校完成教育任务,同时教师也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教育模式来辅助学习藏语的另一种方式。我们在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对于藏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更简便的了解民族之间的沟通。教师把自己所学习到的精华知识,和自身的体会了解,都完整性、系统性的呈现和分享给了学生们,与学生共同学习藏族文化,挖掘教材中生动而宝贵的教育资源,领悟教材编写的精神实质,自觉接受全面深刻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一些基本观点和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3建立学习藏文口语交流环境。藏文教师一直用一个长远而有发展前景的眼光看待学生,努力的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富有激励性的评价环境,利用创新的教育方式更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藏文口语的积极性。在专门的环境下给学生创建口语交际的场所,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民族间友谊的发展。同时教师也大方面去了解学生在交际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与问题,作出耐心及时的解决和回答,能够更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藏语口语交际的能力。同时,也适当邀请藏族学生来与汉族学生的交流,能够更好的体现口语化的能力。

1.4学校对藏语口语能力的重视。学校藏族文化应要从小抓起,现在很多小学就开始学习藏族文化,这表明了学校对于学习藏族文化的重视,更尤为重视的就是对于藏族口语交际能力,学校为了提高汉族学生学习藏族口语交际能力,特意聘请藏族老师来讲授口语,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亲临体会,接触到标准的语音语调,同时也展开组织汉族藏族交流小组,能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更好的学习藏族的文化,从而提高口语能力。

2 对能更好培养汉族学习口语交际能力的补充

2.1通过复述和转述的方法进行口语交际。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听故事,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教学中组织学生收听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录音故事,要求学生听后复述故事,说出故事中的重点等。学生复述时可不拘一格,可以让学生自己添枝加叶,故事再续、评说等等,尽量拓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范围。转述法就是通过转述别人的话语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一种方法。转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听到的别人的言辞,要注意语言形象化和叙述关联性,使学生明白转述的要求,通过转述提高记忆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2.2教育和引导学生标准发音。口语交际教学不仅是学生之间语言的交流,还有言谈举止,行为处事,交流的方式方法等多方面能力的体现。而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一些非语言因素影响了正常的交流,使交际无法正常进行。要学好藏语,会使用一口流利的藏语交谈,就要多练习。它的训练不能只限于课堂,而应该渗透于各科乃至日常活动之中。适时改正学生的口语不够规范,说话不够完整,语言缺乏条理,有时用词不当,夹带方言,常有重复,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语言时经常出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须起模范带头作用,我们发音的准确,或一段生动优美的导语,或几句精辟的总结,都给学生起着模范表率作用,在教师的潜移默化当中学生也会注重在平时交际中努力地要求自己尽量把话说流畅、连贯。所以教师要在学生“说”的过程中适时给予鼓励、表扬,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多点拨,多指导,让他知道自己很不错,使自己充满信心,这样,便会更好地激起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3 培养汉族学生藏文口语交际能力的现代意义

3.1学习藏语有利于汉族与藏族民族间的交流合作。尽管历史上藏语过去进行了三次改革,可是并没有切断方言的出现。任何一种使用时间较长,使用区域较广的语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方言,然而方言之间的差别到达不同方言区的人们难以进行交往时,才构成了语言问题。目前藏族的方言分布情况来看,这个语言问题有些严重,我们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当然,各民族有各民族的特色语言,汉族是国家人口最多的民族,所以国家从小学就给汉族学生开设藏族文化课,并且着力培养汉族学生对藏族口语的交际能力,用文化作为符号,产品作为载体,发展民族文化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发展。而藏区的大开发和大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群众的广泛参与,离不开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所以学习好藏族文化,共同进步。

3.2更加了解藏族文化。藏族是一个比较偏远的少数民族,交通不便、信息堵塞,加之行政区域的不同,互相之间没有多少来往,其中有很多文化是需要我去亲自去了解的,而我们对于目前的情况开说,了解藏族文化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习藏语文化,在藏文教学中,我们通过对学习培养学生口语交际,更利于学生高质量地掌握知识,发展技能,调动了学生学习藏族文化的积极性,丰富和完善藏族文化的认识,让藏族文化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员,更好的与社会打成一片,以后更好的为祖国服务。

4 结束语

培养汉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对于汉族和藏族来说有着很重大的意义,能够充分的让汉族学生感受到藏族的文化,而有利于今后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同时也促进了汉族和藏族之间经济上的合作,通过学习,提高藏语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给今后的发展有利,也同时让学生获得了更广阔的知识,也为今后的学生毕业之后能够面向全区基层就业,提高就业能力,为国家为个人,也减少了就业负担,所以说,培养汉族学习口语交际能力有着很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第2篇

关键词: 交际策略能力英语口语教学培养及应用

1.交际教学的形成

交际教学的产生要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英国传统英语教学的变革。在此之前,情景教学法是外语教学的主要方法,但此教学法的理论基础逐渐受到应用语言学家的质疑,他们开始注重语言的功能及交际潜能。

以教育为主要活动的欧洲理事会开始寻求不同的外语教学方法。1917年,一些专家开始调查建立“学分制系统”的可行性。在此系统中,学习任务被分为若干部分或单元,并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对应。他们制定的“入门大纲"融入了功能分析的成分。Wilkins于1976年发表“意念大纲”,此大纲注重语言的意念及交际功能。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语言学革命注重语言运用而非语言学习,Hyms于1970年发表“关于交际能力”的文章,强调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所有这一切最终促使交际教学的形成。

2.交际策略能力的提出

Canale和Swain(1980)把交际策略能力模式分为四个部分:(1)语法能力;(2)社会语言能力;(3)语篇能力;(4)语言策略能力。Bachman(1990)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式由三部分组成:(1)语言知识;(2)策略能力:(3)心理生理机制。两种分类方法虽不大相同,但都包括策略能力,都把交际策略能力看作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交际策略的分类

交际策略重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主要体现在口语教学中。因此,如何在口语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交际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交际策略,主要有两大派。Faerch及Kasper将其定义为:个体为解决因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而出现的困难的一种潜在的有意识的计划(Faerch & Kasper,1983:81)。Tarone将其定义为:当精确的意义结构不被交际双方认同时,双方为达成一种意义共识而作出的努力(Tarone,1980:420)。前者注重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去研究,后者注重从社会角度去探讨。

笔者将以Tarone的交际策略为理论基础,分析如何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及运用此能力。

4.交际策略能力的培养

Tarone的交际策略注重发话者及听话者双方的共同参与,而非发话者单方的责任,这更符合口语交际的实际。根据Tarone的交际策略,教师在口语教学中应注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培养学生的回避能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有时会因话题不熟悉而产生交际困难,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口语中尽量避开不熟悉的话题,舍弃一些不重要的信息,从而达到沟通目的。

(2)培养学生的释义/意译能力。在口语教学中,因学生的词汇量有限,教师不能强求学生每个词都用得精确无误。为达到交际目的,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近似原则”、“创造新词语”及“迂回说法”来弥补口语交际中出现的交际缺口,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3)培养学生的有意识转换能力。此种策略能力的培养使交际双方在外语信息资源缺乏的情况下,有效利用母语知识进行交际,一般有“逐字翻译”及“语言转换”两种实现形式。

(4)培养学生寻求帮助的能力。当交际双方不能通过上述策略进行沟通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寻求帮助进行解决,如提问、要求解释和重复等,且寻求帮助的过程不仅是一个交际过程,而且是一个学习运用交际策略的过程。

(5)培养学生运用模仿及手势语的能力。此能力在实际的社交场合、表演场合、演讲场合等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5.交际策略能力的运用

交际策略能力的培养要在交际策略的运用中得以实现及巩固。交际策略能力的培养恰恰是为了应用。根据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口语教学主要以课堂形式体现出来,因此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5.1口语交际活动的原则

Richars & Rodgers(1986:72)关于交际教学提出了三条原则,笔者认为这些原则同样适用于口语交际活动的原则,主要内容有:

(1)交际原则:交际活动要在课堂环境下体现真实的交际目的。

(2)任务原则:交际活动要达到完成有意义任务的目的。

(3)意义原则:交际活动所使用的语言对于学习者来说要有意义,以促进学习进程。

由此可见,课堂活动的组织方式和具体实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要基本遵循以上三条原则,运用有意义的语言,通过完成有意义的任务而实现真实的交际目的,在交际中不断培养交际策略能力,提高交际水平。

5.2口语交际活动的实现形式

在遵循口语交际活动原则的前提下,口语交际活动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实现形式。

(1)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种常见的口语交际活动。它一般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特定的交际背景,学生在某一特定的交际背景下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口语交际。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提供的交际背景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上面所讲的交际策略能力,达到交际策略能力培养的目的。

(2)即兴创作

即兴创作也是一种不错的口语交际活动的实现形式。此种交际活动与角色扮演的相同之处是都要有特定的交际背景。不同之处是,角色扮演至少是两个人,而即兴创作没有人数的限制。更突出的不同之处体现在“即兴”二字上,即,即兴创作要求学生根据设定的特定交际背景临时发挥,几乎没有或没有准备时间,而角色扮演一般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即兴创作与角色扮演相比难度稍大,但在此活动中更能培养学生的交际策略能力。

(3)辩论赛

辩论赛是一种需要学生分组参与、难度较大的口语交际活动的实现形式。此活动需要学生掌握及拥有相关的背景知识、组织语言的技巧及敏锐发现对方辩论缺点的能力。此活动一般在学生达到一定的学习水平的基础上适当开展,它将进一步加强学生在此活动中对交际策略能力的培养,提高交际水平。

6.交际策略能力与外语水平

Poulisse在其博士论文中详细总结了关于交际策略的实验,他把学习者遇到词语表达困难时所采用的策略称为“补偿策略”。实验发现,学习者的目的语水平越高,所用策略越少,且种类也有所不同。Schmidt(1983)的研究也证明有些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外语水平几乎没有提升,但策略能力却大大提高。所以一味强调策略能力是否阻碍外语学习者外语水平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思和研究的问题。

7.结语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交际教学法盛行的当今社会,如何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策略能力及运用能力,以使其达到最佳的交际目的。关于交际策略能力的培养与外语水平提高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关键是掌握一个度。交际策略是达到有效交际的手段,外语水平的提高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它也将最终服务于实际交际,使交际更流畅、更完美。两者可互补共存、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Cook Vivian.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ch Press,2000.

[2]Johnson Keith.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ch Press,2002.

[3]Richards C. Jack &Rogers S. Theodore.Appro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ch Press,2000.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第3篇

关键词: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理论视角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091-02

技师学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技师学院的一个重点培养层次――技师,是国家高技能人才的后备力量,也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2006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印发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的通知》(劳社部发[2006]16号)中,第一次以文件形式明确了以“学院教育方式”培养后备技师的途径和方法,其入学起点为高中毕业,学制四年,在培养过程中以实践技能为主、理论够用为度,为企业量身打造能够适应一线生产、现场管理、参与技术攻关、开发职工技能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作为具备相关技术,掌握或精通某一类技巧、技能的人――技师,在企业中对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强化生产管理中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从技师的职业资格标准和工作内容看,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技师生构建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基础,更是其全面发展,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

技师生的年龄、学历、心理等特点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无疑是特殊的,然而对此,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劳动部门都没有颁布相关的教育大纲或课程标准,相关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都有各自的针对性,对于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显然并不完全适用,技师生口语交际的教学实践尚在摸索中。教学实践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支撑,为此,笔者从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理论视角,做了如下的探究: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环境的构建

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应具备“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属性。其中“情境”要求学习环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是对教学设计提出的具体要求。即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不仅教学目标的分析必须要作为教学设计的考虑要素,是否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也应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因此,从该理论视角来看,技师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的理想学习环境应该包括交际情境的创立、交际对象的写作和交流、以及对口语交际知识的意义构建,即通过交际活动完成口语交际教学过程。

从建构主义教学观出发,把言语交际活动作为口语教学主要的途径,即意味着把教学目的与教学方式统一起来,实现教学过程的交际化、过程化;意味着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自我建构。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自我建构,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内在规律以及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佳方法就是让学习者在真实环境中感受、体验,从而通过获得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通过聆听他人关于此种经验的介绍和讲授,因此教学应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自我建构的空间和机会,构建“情境教学”模式。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解,口语交际教学就应该创设模拟与现实情况相类似事件、问题、工作任务或情境,让学习者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交际活动,在真实活动中感受和体验,获取直接经验,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创设情境,进行以交际活动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口语教学不但是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本质要求,也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教学观的重要启示。

二、成就动机理论与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内在动机的激发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对课堂学习有影响的因素包括情感因素和社会因素。在这一点上,奥苏贝尔最关注的就是成就动机。在他看来,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驱力、自我――增强驱力和附属驱力三个方面的驱力所组成,学生的认知学习是受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共同影响的。20世纪50年代通过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在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成就动机理论”,也称之为“三种需求理论”,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利和亲和的需求。麦克利兰对这三种需求,特别是“成就需求”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所谓“成就需求”,是指争取成功并希望做得最好的需求。谓“亲和需求”,是指建立友好亲密人际关系的需求。麦克利兰的成就动因理论认为:“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就是胜任素质。胜任素质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感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的特质。”

从成就动因理论的视角来看,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激发其口语交际学习的内在动力,特别是激发技师生的成就需求与亲和需求,使其能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需求。在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制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借鉴心理学中“跳一跳,摘果子”理论,使学生通过一定努力实现学习目标,从而获得成就需求。同时,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学习模式,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满足学生的亲和需求,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过程中,真诚地交流和沟通,实现思想的碰撞,激发其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的内在动机。

三、语用学交际功能理论与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原则的确立

语用学理论阐释了口语交际行为与言语行为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心理过程,为学生个体被动体验向科学化个人素质、能力提高以至于形成良好习惯奠定了理论基础。

20世纪30年代美国哲学家莫里斯和卡纳普先后提出了语用学的概念。60年代初,英国哲学家奥斯汀首先提出“言语行为”的理论,后来在美国哲学家塞尔等人的努力下,使这一理论趋于成熟;60年代末,美国语用学家格赖斯又提出了“会话隐涵”的理论。这些理论构成了语用学的核心内容。

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交际活动作为一个过程,必须具备以下要素:一是交际的双方即听说双方:交际总是通过听说双方的身份交替互换而在人与人之间进行,因此交际双方的存在是交际活动中不可缺少要素;二是交际意图及交际活动的目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或是传递信息,或是交流情感,或是希望得到对方对交际内容的反馈,或是希望与对方分享某种感受等,总之,所有的交际活动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这就是交际的意图;三是语言表达形式:语言表达是交际过程中的必要因素,是交际活动的信息载体,没有这个载体,交际就无法进行;四是交际的环境:任何交际活动都是发生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的,交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交际活动的进行,可以这样说没有环境就没有交际;五是交际的效果:交际作为有意图的行为,必然一定有效应伴随其中,意图得到实现即为正效应,意图得不到实现即为零效应,与意图相背离则为负效应。在交际过程中,交际效果关键在于交际意图能否实现,因此交际过程不仅要考虑交际意图的表达方式,还要讲究交际技巧及策略的运用,要使语言表达合乎交际对象的社会地位、身份、知识和修养以及心理状态等。以至对声音的控制、态势语的运用等;对语境适切、得体掌控等;对环境、情势的把握;对语言和非语言工具的运用;对各种交际手段的掌握;还涉及到感染对方的能力等。这才能体现语言交际性,表现个人的言语交际能力。

从语用学交际功能的角度来看,语言的运用(即言语),为言语交际情景中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提出了交际原则。

第一,合作原则。合作原则是格莱斯在1976年哈佛大学演讲时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会话的顺利进行。他指出:“在言语交际中,双方都希望所说的话语能够互相理解,彼此总是需要互相合作的,因此都遵循合作原则。”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包括四条准则:质量准则、适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

第二,礼貌原则。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在格莱斯之后提出了“礼貌原则”。“礼貌原则”跟“合作原则”密切相关,其核心是场合、关系和方式。“说什么”取决于“场合”,“对谁说”取决于“关系”,“怎么说”取决于“方式”。从总体上看,礼貌原则是以“利他”作为特征的共包括六条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

第三,协调原则。斯科滕认为除了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和准则之外,会话活动也受协调原则及其准则的制约;协调原则在协调会话参与者的身份时起到重要作用。“协调原则指导交谈者选择谈话的形式,使他表示出谈话人所希望的、在目前交谈中与受话人之间应起作用的那一套权利的义务。”

综上所述,从现代语用学的理论视角来看,语言的首要功能是交际性,因此口语交际教学的首要任务应是解决学生在使用口语进行交际时存在问题,教学的目的应是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所以,口语教学应该指向交际,即培养学生运用口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口语是工具,交际是目的。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原则的确立必须建立在这一基础上。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第4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项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全国各所小学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把语文改革的关注点和焦点都放在语文教学内容改变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方面。但是,传统语文教学基本是注重课本知识的教授和掌握,往往重视读写而忽视听说,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和考查基本不受重视。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培养的意义

目前,许多小学采取有效措施改革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这一做法不仅体现出“以生为本、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更是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将来负责的宗旨,同时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国家社会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口语教学提出了总目标及具体要求,如在课堂上耐心专注地倾听,并且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2.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3.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4.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5.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实现这些目标为目的,对传统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对新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实施。

教师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束缚,往往忽视学生主体性培养和发挥,使学生受到太多限制和束缚,不利于学生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实施产生重要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发展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满足新教育实验的需要。

新教育实验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双语口才训练,其中具体要求是:重视学生口才和交际能力培养,学会说话,学会交际,培养学生具备终生受益的口头表达能力。为此,学校口语交际教学已经到了十分紧急的时刻,各学校语文教师应把口语交际教学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之一,突破传统教学思想与语文教学内容,不能忽视。

二、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方法很多,语文教师要及时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水平,有深入探究和改进自己教育教学方法的意识,不断改进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在课堂上创设交际情境,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效果。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与实际教学情况给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树立良好的心理,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害羞心理、自闭心理、依赖心理等心理障碍让一些学生不敢在课堂上主动发言、回答问题。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障碍树立良好的心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并且注重培养他们的课堂参与意识。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1.与学生平等相处,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交流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地位,让学生敢于在教师面前发言;2.营造出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的课堂氛围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消除心中的障碍,敢于在他人面前发言。3.教师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交际环境,让学生成为交际和课堂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调整心理,培养学生说话兴趣和参与课堂交流的意识,增强学生说话训练的自觉性和提高说话能力的自信心。

(二)创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兴趣。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自觉性,这就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奠定了基础。教师创设相关情境,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的重要途径。创设情境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眼前有真实的情境,有了真切的感受,才会有表达的欲望。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如教学《岳阳楼记》这课时,将洞庭湖的美景制作成课件在电脑中出现,然后投放到屏幕上,文中或是风和日丽、春和景明或是淫雨霏霏、连月不开的景物一目了然,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准确说出课文中每一句话所写的景物是什么。并且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景物描绘一下,口语交际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锻炼。

2.利用课文表演创设情境。学生对内容有趣、情节生动的课文尤为感兴趣,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朗读课文后把分角色朗读和表演的权利放给学生。比如,学习《核舟记》和《范进中举》时,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为主持人和策划者,带领小组成员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表演,互相评议、取长补短。学生把核舟上苏、黄、佛印的神情表演得非常到位,把范进的疯态演绎得恰到好处。这样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充分表达所感所想,体验到说话的成功与喜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任重而道远,让学生在体验中得到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进一步得到发扬,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周冬林.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

[2]纪丽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4):91-91.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第5篇

一、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可见,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其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会倾听。

1.要教会学生注意倾听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静静地听,全神贯注地听。当然,过多的说教是没有多少效果的,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反复地把握、揣摩。例如,除了平常相关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仔细听外,我还经常弄一些记者招待会上的视频给学生看,让他们去感受问答双方是怎样进行对话的。

2.要求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注意文明态度和礼仪修养。教师应告诉学生,在听对方说话的时候态度要谦虚,眼神要和对方交流,要面带微笑……还要告诉学生,在听对方说话时,不要急着插话,要听完一个完整的问题后再去提问。当然,这些都要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地实践和训练。

二、把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落实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1.在拼音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如在教授汉语拼音“t”时,先教会学生发音,然后叮嘱学生注意观察课本字母“t”相对应的图案,看看该图案像什么,再用它说一句话。学生接到任务后,纷纷说:“像把伞,我给她送了一把伞。”“像宝塔,我搭了一个小宝塔。”……学生七嘴八舌的,气氛很热烈。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口语能力。

2.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如在教学“妈”时,先按常规教法,学了拼读、结构、写法、意义后就让学生扩词、造句:“妈妈”“我爱妈妈”……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和语言。

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课文中有很多对话式的文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指导学生自编剧本,让学生进行人物对话。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表达环境,让他们不拘于形式,自由表达,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好办法。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说话

1.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所以,首先要让学生留心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说话。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说的就是要我们注意为学生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场景。例如,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上,我面带笑容,先用“小朋友,早上好”的问候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然后向学生作自我介绍:“我叫×××,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最喜欢同小朋友玩……”再让学生们学着我刚才的方式作自我介绍。

2.教师要融于学生中间,让学生敢于和自己说话,不要整天板着脸孔,要面带微笑,更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说话,这样才会有效。例如,一位学生怯怯地对我说:“老师,肚子疼。”我先抚摸他的头,慢慢地接着他的话说:“你应该说‘老师,我肚子疼’。”

3.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完成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要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来展开口语交际活动,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我就很重视用“讲故事”“听故事”的形式来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经常讲些小故事给学生听,然后吩咐学生把该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久而久之,学生也喜欢听故事,喜欢讲故事了。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

四、留意现实生活,见缝插针地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语文教育的宝贵教学资源,也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无限的机会。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从教十余年来,上课前我都要求学生把最想说的话说出来,跟同学们分享,要求简单、明了、完整。久而久之,学生们敢说了,想说了,而且说得越来越富于条理性了。

2.在一些重要的活动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对话训练。学生全程参与了一些重要的、有意义活动之后,往往都精神亢奋,有一种评说、创作的欲望与冲动。这时候,教师可趁机引导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或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并注意提醒学生:口述条理要清晰,用词要恰当,语言要流畅。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第6篇

关键词:浅谈;低年级;口语交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日常的生活交H,是现代社会必备的生活技能。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呢?新大纲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认为关键是:创设真实的情境,通过师生、生生、甚至家长与学生互动交流,实践交际本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上好口语交际课

语文课本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口语交际,这课主要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而且这个课也很贴近生活实际,孩子们都很感兴趣。比如二年级的“我想去春游”,孩子们一看到这个题目特别兴奋,大家都跃跃欲试。我先分小组,让孩子们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春游要注意的问题,一个小朋友做好记载,每个成员都要发言,孩子们七嘴八舌,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小组汇报时每个组都有自己的特点,汇报完还叫他们写写,既培养了口语又培养了写作。在教学“怎样过生日才有意义”时,我课前叫孩子们收集了过生日时的照片,和家长交流亲人的生日,愿望等,在上课的时候,大家看到欣赏了别人的生日,看到了不同的生日聚会,就很有欲望设计自己的生日,孩子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兴趣盎然,感觉不是一节课,大家就是在策划自己的生日,一点压力都没有,然后通过画和写的方式,展示出来,孩子在和家长同学老师交流都中都很自然,没有一点无话可说或者说得空洞乏味的尴尬局面。口语交际课是一节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一把“钥匙”。

二、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的口语

树立口语交际的意识。李吉林老师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无论在课堂上、课下,还是生活中,教师都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如何与人交流。在生活中实践交际本领。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学生交际的舞台,就是学生交际的源泉,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教给学生交际的方法,还应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交际的本领。

苏赫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儿童的天性是好动、好奇、好学,善于表现自己。根据儿童的特点,我喜欢将那些有趣的课文再次创设情境,让孩子演一演,培养其创造力。比如《谁和小羚羊去避暑》,我创设了请小朋友继续找谁和小羚羊去避暑的对话练习,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

三、和家长聊天,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而口语交际是家长早期开发智力的一种最佳方案。在开家长会时,我就要求家长每天和孩子最少进行10分钟的交流,并注意纠正孩子口语方面的问题。另外我也会布置一些口语家庭作业,比如:今天我们学了什么课文,遇到什么有趣的事,你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的等等,讲给父母听。有的孩子家长不在家,我要求他们用电话交流,或者对着镜子讲,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更流畅了,表达能力更强了。

总之,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涉及知识、思维、性格、人文精神、组织才干等多方面,是智慧的反映,它的训练应是长效的,不仅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还应渗透于学生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环节中,经过“细水长流”的口语交际训练,通过“润物细无声”的生活交际能力锻炼,学生必将具备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收获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第7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口语交际新课标

口语交际是人类用口头语言表达心思、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的一种最简便、最经济、使用频率最高的人际交往方式,是古今中外人类的必需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思想交流也日益频繁,口头交际能力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已越来越被重视。语文作为一门工具学科,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十分重要。再者,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今天,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更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五大教学内容之一,而且语文新课标对每个学段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执着追求。本文讨论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最后分析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实意义,以期得到广大师生的共鸣。

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受教育体制和中高考模式的影响,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只重“读和写”,而轻“听和说”,致使有的中学生说起话来语不成句、词不达意、不知所云,惮于在公众面前讲话;有的言谈内容空洞、言词干瘪,面对话题无法开口,要不就是离题万里、乱说一通。究其原因,这与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分不开的。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由于科举制度是以文取士的,因此人们历来重视书面表达而轻视口头表达和口头应对能力的培养。受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语文教师往往只重视阅读和写作训练,以书面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如果哪个学生能言善辩而且善于交际但文化成绩很差,是不会被划到优秀学生的行列里的。

其次,受传统观念的制约,绝大多数人认为语文也即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每一个人从生下来就开始接触进而掌握它,对汉语听说的能力也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培养。他们认为只要一个人的听觉、智能与说话功能都正常,就有能力使用日常口语来表情达意,他们的例证便是文盲中也有能说会道的。更甚的是,由于各项教育考核,如对教师的考核主要是看升学率,致使越来越多的教师迫于压力而产生从众心理,在教学中绞尽脑汁来提高学生的书面成绩,以期获得认可。而学生也普遍认为只要把文化课学好,能考上大学就行了,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低都无关紧要,没必要把时间花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这一无所谓的事情上,认为那是一种对时间的浪费。所有这些,导致了一个固定的教与学的模式,那就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把主要时间与精力放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上,学生大量时间埋头于题山书海中,注重笔下功夫而忽视口头功夫。鉴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口语交际教学应该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语交际能力也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十大基本素质之一。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努力营造融洽的口语交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敢于说、愿意说。

口语交际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说与听。如果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被教师叫起来或是站在讲台上说话的时候,由于紧张或准备不足等原因而语无伦次,受自尊心的影响,以后再让他开口就会变得更加困难。所以,语文老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如果掌握好教育方法,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讲究教学艺术,用心创设一种融洽的交际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达到预期效果。一方面,语文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要认真聆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对事物的不同看法,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学生身上。另一方面,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体验学生生活,大胆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置各种形式,多给学生创设一些情境,尽量将学生带人某一氛围中;也可以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培养他们养成在演中说、在说中想的习惯,做到边说、边想、边演等等。只要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交际起来就会感到很轻松、很愉快。

2.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将口语交际教学与其它教学结合起来。

语文教学中各种能力的培养不是相互分开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具体教学中应该把各项教学结合起来,也即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复述故事来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这样不但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把握,而且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另外,根据所教课文体裁的不同,我们可以创设不同的口语情境如辩论赛、演讲、讨论等,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在作文教学中,不妨将口头作文也引入课堂中来。也就是说,除了将所见所闻所想书写在本子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口头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加强口头作文的训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说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其思维反应能力和逻辑想象能力。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培荞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实意义

口语交际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智力活动,是人们对语言信息的一种认知能力的体现,它不是一种简单的说与听的交流活动,而是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其具体表现为,在口语交际中交流对象不论说话者还是听话者都需要快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领会对方的话意,以便让对方作出正确的回答或反应。所以,口语交际教学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它除了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外,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口语交际中学生边思考,边结合自己的经验分辨话语的对错,并作出适时适当的反应。可见,口语交际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能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与人在交往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放在与其它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有效地开展口语教学。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的要求,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广大语文教师应积极投身于口语教学实践中去,努力创设各种口语交际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口语交际活动中,力争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新世纪需要的善于进行交际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焕辉.言语交际学[M].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