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合集7篇)

时间:2023-07-11 16:21:27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第1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到了突飞猛进的快速增长,国内银行依靠高资本消耗、高风险积累的经营扩张规模随之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敞开国门的我国银行业吸收到了新鲜的养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银行传统发展模式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中国银行业开始步入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型阶段,传统的粗放型经营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中国经济的实际需要。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开始逐渐起步,而西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却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茶。国内银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商业银行的传统发展模式,如:只要有存款,就可以发放贷款;银行利差基本稳定,利差收入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片面追求当期利润最大化,而不充分考虑风险因素等,已经不能在市场上继续维持下去。特别是在次贷危机之后,银监会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更加严格,资本监管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一项硬性约束。随着股份制改革的开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制度变迁,国家信誉逐步淡出,银行资本成为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商业银行新的核心经营目标,股东价值最大化取代了账面利润最大化,同时,随着国家对商业银行隐性担保的逐步放弃,社会公众为了自身存款安全,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经营状况、盈利能力等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既然传统的存贷业务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为了求生存、促发展,新时代的银行人就必须另辟蹊径,学人所长补己之短,中间业务市场的魅力已开始显现,如果不尽最大的努力发掘,就意味着对大片市场的放弃。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正处于起步阶段,必然受到其自身及外部环境的制约。首先是经营观念不到位,仅仅把中间业务作为开拓市场、树立形的“附加服务”,而不是把它当作是未来业务链的主流,所以很多银行的从业人员对开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并不高。其次,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也不尽合理。中间业务部门的职权权限狭小,各业务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十分有限,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间业务拓展和金融创新能力方面整体功能的弱化。同时,我国的银行业还面临着严重匮乏从事中间业务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这也是致使中间业务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外部经营环境来看,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依然存在着惯性的丰厚收益,并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传统的金融管理政策也制约着金融创新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兴中间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受银行业经常将中间业务作为“附加服务”的误导,他们习惯地认为银行提供无偿服务是理所当然的,而且传统的理财思想让广大消费者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将在新领域可能产生的理财需求。

所以,要想快速地发展中间业务,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广大消费者,都需要尽快转变观念。银行首先要提高自身对发展中间业务重要性的认识。把中间业务提高到与存贷款业务同等的地位,首先形成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在自己首先形成正确的观念后,再逐步引导消费者改变观念最终在行动上推动中间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然后要在银行内部建立中间业务管理机构,完善组织管理体系,有效的实施市场营销,从银行业务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制定中间业务营销策略。例如,把发展中间业务提升到调整经营结构的战略高度,变“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模式为“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模式,随时掌握客户的最新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做最适合他们需要的中间业务产品。虽然中间业务的风险相对较低,但是由于金融衍生品的高杠杆作用,有时甚至会成倍放大风险的破坏性,所以在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时必须把风险的识别、评估、释缓和防范作为加强中间业务管理的重中之重。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第2篇

中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是于上世纪90年代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的,由于体制约束、管理水平低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城市信用社在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风险。为了化解风险,国务院决定在城市信用社清产核资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地方财政、企业入股的方式组建城市合作银行,其服务领域是依照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于是自1995年9月7日国务院《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起,在中国35个大中城市分期分批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的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合作银行。1996年6月和1997年12月,国务院先后两次扩大组建城市商业银行的范围。1995年6月,深圳城市合作商业银行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城市合作银行。此后,上海、北京、南京等地区相继成立了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3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名发出通知,将城市合作银行统一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2004年年初,银监会提出审慎重组和改造城市商业银行的基本思路与原则,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入股,以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

同年6月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工作会议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论坛上,银监会再次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Y者,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市场规则和自愿原则实施联合重组,实现跨区域发展。在“扶优限劣”的监管思路下,对于满足各项监管要求、达到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以上水平的城市商业银行,将逐步允许其跨区域经营。城市商业银行深入贯彻执行监管层的意图,2006年4月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首家跨省市分行――上海银行宁波分行正式开业。2009年4月《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商业银行在相关地域设分支机构,不再受数量指标控制,同时放松对分支机构运营资金的要求。2011年4月银监会在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严格要求,主张审慎推进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把城市商业银行内控机制作为重点检查项目。目前,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大幅增强,资产质量不断优化,市场份额稳步提高,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已经成为金融系统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稳定发展,资产规模迅速增长,各项指标逐步改善。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从发展到现在,已经演变为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反,给金融业带来了新的竞争,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据银行业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出于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注意的,具体变现为一下几个部分:

(一)风险控制力薄弱?

早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不仅规模小,盈利能力低,而且资产质量比较差。由于各城市商业银行是由本地所有城市信用社联合组成,因此,它承接了大量城市信用社在不规范经营时期所形成的不良资产。截至2003年末,按五级分类口径,112家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64亿元,不贷款率15.0%;截至2004年末全辖不良贷款余额1061亿元,不良贷款率11.7%。但值得庆幸的是,这些不良资产规模近年来在逐步降低,截至2011年四季度末,城商行平均不良贷款率由2010年四季度末的0.9%降至0.8%,低于全部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0%和大型商业银行的1.1%,但高于股份制银行的0.6%和外资银行的0.4%。其中,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不良贷款比率均为0.2%。不良贷款余额连续下降的趋势在2011年一季度结束,2011年一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333亿元,较2010年四季度末增长7亿元,2011年四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为339亿元,较2010年四季度末增长13亿元。

(二)核心业务单一

城市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推出的业务品种相对单一,业务范围面比较窄,一般无法满足高端客户快捷多样高效的金融业务服务需求,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我国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都在大力开拓业务规模,扩充目标客户,在业务数量上有一个比较可观的的规模,但是没有新的业务模式。虽然在近些年中,不少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国外先进经验,进行业务创新,例如挖掘私人银行业务市场,理财产品开发,建立金融信息技术平台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等,但是在深层次的衍生金融产品发掘方面受到人才和技术资源匮乏的限制,短期之内也很难获取显著成效。

(三)经营管理制度单一

自从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之初,其经营活动就被限制在所在城市。当然,从当时的金融环境和防范风险的角度考虑,单一的城市制度的经营模式是必要的。但是随后,单一的城市制度经营模式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并成为城市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首先,地域限制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分散风险。对于某个城市而言,往往是某几个或某个产业或行业发展较好,可供开发且前景较好的项目也是有限的。其次,地域限制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产品创新。现在,很多企业往往是跨地区、甚至于跨国开展经营活动,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能够按照企业的地理布局为其提供存贷款和资金清算等服务。

三、当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策略

(一)通过市场并购,重组等手段实现跨区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追求成长有两条途径可以走,一时寻求内部增长,即在内部增加投资,扩充资产总额和金融产品生产规模;二是追逐向外扩张,通过并购迅速提高资本和资产规模,并借助协同优势提高竞争力。城市商业银行一直苦于经营机构网点太少,开设新的分支机构不仅投入大而且业务走上正轨需要时间,至于跨区设立新机构更由于监管部门设立的门槛较高而难有一个理想的发展趋势。随着金融业竞争力的加剧,城市商业银行属于银行业的弱势群体,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大多数的城市商业银行主要通过资本和资产重组的方式实行资源整合,这也就进一步壮大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力量,使得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二)进行银行信用体系的建设

银行信用体系建设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各城市商业银行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推进信用体系的建设,想办法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与重视,建立了相应的信用部门,制定相关制度来约束。通过信用部门的带动,进一步增强了客户的信用意识,还可以建立信用评级模式。一方面可以增加银行的信用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信用资金的流入。

(三)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依法执行,从严治行”的管理理念,积极倡导“公平竞争,合规经营,诚信廉洁”的现代银行企业文化。推行诚信规范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念,建立良好职业行为规范,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强化员工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激发员工的内在活力和工作积极性。

(四)逐步建立和完善研发机构,加强对新产品的开发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第3篇

关键词: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发展历程;趋势分析

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与证券持有人进行证券买卖,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中央银行市场化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已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得到广泛使用,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灵活有效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运用这一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而我国中央银行将公开市场业务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历经十几年的发展,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中。本文针对我国中央银行十几年来特别是2006年以来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力度和实际效果,将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进行阶段性分析,目的是为了探索公开市场业务运行的一般规律,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中央银行进一步发挥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

1.公开市场业务的启动与恢复期(1994~1998年)

1999年至2001年,因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低谷,需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大力支持,所以,中央银行除了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低到6%外,还加大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力度。

这一阶段的公开市场操作改变了过去以回购交易为主的方式,增加了现券交易方式。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主要以投放基础货币为主,只净回笼了276亿元的基础货币。2001年公开市场操作承担了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主要职能,也标志着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初步形成。

3.公开市场业务的快速发展期(2002~2005年)

2002年至2005年我国经济处于上升时期,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快速增长。中央银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开始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适时调节基础货币投放。这一时期公开市场操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4)采用交易品种与期限的组合,保持基础货币 稳定增长。从2003年起,中央银行针对市场变化,采用短期逆回购与发行央行票据、发行央行票据与买入现券等不同交易品种与期限的组合,既体现了央行坚持基础货币稳定增长的政策意图,又有效缓解了偶然性、季节性因素引发的短期流动性问题。此外,2004年中央银行还进一步完善了公开市场业务决策制度、交易制度和一级交易商管理制度,推进了公开市场操作频率、操作品种和技术支持系统等方面的创新。

4.公开市场业务的逐渐成熟期(2006~2009年)

2006年以来,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价格涨幅上升的现实状况,货币政策逐步从“稳健”转为“从紧”,进一步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回收银行体系的过剩流动性。但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下半年起,我国货币政策开始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央行根据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及金融市场环境变化,灵活调整了公开市场操作策略。

二、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的日趋发达,利率市场化的实现以及货币供给调控模式的转化,公开市场业务作为适应市场调控的政策工具,将是我国央行未来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佳选择之一,其发展将会呈现如下趋势:

1.操作规模扩大化

2.操作工具多元化

从国际上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广泛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其交易工具已经涉及到金融市场中的大部分交易工具(如政府债券、银行债券、中央银行债券、商业票据、存单、外汇、外汇基金票据、政府指数债券、货币市场债券等)。目前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工具也已扩展到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中央银行票据、外汇等多种类型,今后随着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工具的不断创新,以及金融市场的日益发达,尤其是货币市场的快速发展,货币市场交易工具越来越丰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选择余地将会更大,各种操作工具的合理搭配和组合已成为可能,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种类会越来越多样化,交易方式也会更丰富。

3.操作价格市场化

中央银行根据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和稳定货币市场利率的实际需要,不断尝试和灵活采用价格招标和数量招标等不同的招标方式,来达到稳定货币市场利率的目的。所谓价格招标方式是以利率或价格为标的,旨在发现银行间市场的实际利率水平、商业银行对利率的预期;数量招标方式是在事先确定利率或价格的基础上,以数量为标的进行招标,旨在引导债券市场回购利率和拆借市场利率的走势。公开市场操作的价格高低,直接关系到央行和交易对象的交易成本,也关系到交易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我国央行尽管通过不同招标方式的选择和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上行或下行等办法来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但货币市场利率毕竟是反映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的一个市场化指标,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也不得不遵循利率市场化原则来确定买卖、回购和发行价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对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将日益突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尊重和合理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化。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第4篇

关键词: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发展历程;趋势分析

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与证券持有人进行证券买卖,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中央银行市场化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已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得到广泛使用,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灵活有效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发展

(3)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方式,加大基础货币回笼力度。2002年9月24日,将2002年以来(6月25日至9月24日)公开市场业务未到期的正回购转换为中央银行票据,实际是将商业银行持有的以央行持有债券为质押的正回购债权置换为信用的央行票据债权,转换票据总额1937.5亿元。2003年4月22日中央银行直接发行了期限6个月的50亿元中央银行票据,之后连续滚动发行3个月、6个月及1年期央行票据,全年共发行63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为7226.8亿元,发行余额为3376.8亿元。2004年共发行105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15072亿元,年末央行票据余额为9742亿元。2005年共发行125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27882亿元,年末央行票据余额为20662亿元。4年共转换和发行央行票据的总量为52118.3亿元。

(4)采用交易品种与期限的组合,保持基础货币 稳定增长。从2003年起,中央银行针对市场变化,采用短期逆回购与发行央行票据、发行央行票据与买入现券等不同交易品种与期限的组合,既体现了央行坚持基础货币稳定增长的政策意图,又有效缓解了偶然性、季节性因素引发的短期流动性问题。此外,2004年中央银行还进一步完善了公开市场业务决策制度、交易制度和一级交易商管理制度,推进了公开市场操作频率、操作品种和技术支持系统等方面的创新。

4.公开市场业务的逐渐成熟期(2006~2009年)

2006年以来,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价格涨幅上升的现实状况,货币政策逐步从“稳健”转为“从紧”,进一步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回收银行体系的过剩流动性。但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下半年起,我国货币政策开始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央行根据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及金融市场环境变化,灵活调整了公开市场操作策略。

(1)坚持以发行央行票据为主、回购操作为辅的原则,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2006年累计发行央行票据3.65万亿元,同比多发行8600亿元,年底央行票据余额3,03万亿元。2007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07万亿元,年末中央银行票据余额为3,4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600亿元。2008年7月份起,逐步调减中央银行票据发行规模和频率,全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3万亿元,其中各季发行量分别为1.78万亿元、1.17万亿元、9810亿元和3710亿元,年末中央银行票据余额为4.65万亿元。2009年共发行央行票据1.3万亿元,9月末央行票据余额为3.9万亿元。

(2)适时开展正回购操作,提高银行体系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的灵活性。2007年初,中央银行灵活掌握正回购操作期限和规模,缓解商业银行春节前的支付清算压力;特别是国债发行后,逐步加大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力度,全年共开展正回购操作1.27万亿元,年末余额6200亿元,比年初增加5600亿元。2008年适时增加短期正回购操作品种,逐步缩短操作期限,进一步提高了银行体系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的灵活性,全年累计开展短期正回购操作3.3万亿元,年末正回购余额为3622亿元。2009年开展正回购操作8700亿元。

(3)创新操作工具,优化操作期限结构,促进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2007年,为缓解中央银行票据集中到期投放流动性的压力,于当年1月末重启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较为深度地冻结了银行体系流动性,并实行市场化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与定向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相结合的发行方式。多次针对部分贷款增长较快、且流动性充裕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共计5550亿元,既有效收回了流动性,也对信贷增长较快的机构起到警示作用。2008年,为了充分发挥公开市场操作预调和微调作用,科学设计并不断优化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适时增加短期正回购操作品种,逐步缩短操作期限,进一步提高银行体系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的灵活性。此外,针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新情况,研究创设了短期招标工具(taf),及时为流动性出现暂时困难的境内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4)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2006年上半年,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稳中有升,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从年初的1.90%上升到6月末的2.64%o;下半年,受多种因素影响,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幅度加大,中央银行适时灵活选择价格招标或数量招标方式,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稳定在2.80%左右,对于稳定市场预期、促进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2007年,通过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度上行,如当年3个月期、1年期和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分别上升90、126和155个基点,进而引导市场利率适度上行。2008年,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稳步下行,如1年期、3个月期央行票据和28天正回购操作利率,分别较年内峰值累计下行约180个基点、240个基点和230个基点。2009年,为了适应新股ipo重启以来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性加大且有所上行的新变化,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由小步上行到逐步企稳,如28天期正回购和3个月期央行票据操作利率分别企稳于1.18%和1.33%o,较年初分别上升28个和36个基点;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企稳于1.76%,有效引导了市场预期,发挥了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

二、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的日趋发达,利率市场化的实现以及货币供给调控模式的转化,公开市场业务作为适应市场调控的政策工具,将是我国央行未来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佳选择之一,其发展将会呈现如下趋势:

1.操作规模扩大化

随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市场化的发展,拥有证券资产规模也逐渐扩大,截至2009年12月,中央银行对中央政府的债权为15661.97亿元人民币。另据测算,2009年,23家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总计2669亿元,发行量为上年的3.7倍,这也可以作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再加上近几年来央行票据的大量发行,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条件。我国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已增加到50家,今后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加入到一级交易商行列。因此,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和满足金融机构体系流动性管理的需要,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其交易规模会进一步扩大。

2.操作工具多元化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第5篇

关键词: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发展历程;趋势分析

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与证券持有人进行证券买卖,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中央银行市场化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已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得到广泛使用,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灵活有效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发展

(3)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方式,加大基础货币回笼力度。2002年9月24日,将2002年以来(6月25日至9月24日)公开市场业务未到期的正回购转换为中央银行票据,实际是将商业银行持有的以央行持有债券为质押的正回购债权置换为信用的央行票据债权,转换票据总额1937.5亿元。2003年4月22日中央银行直接发行了期限6个月的50亿元中央银行票据,之后连续滚动发行3个月、6个月及1年期央行票据,全年共发行63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为7226.8亿元,发行余额为3376.8亿元。2004年共发行105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15072亿元,年末央行票据余额为9742亿元。2005年共发行125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27882亿元,年末央行票据余额为20662亿元。4年共转换和发行央行票据的总量为52118.3亿元。

(4)采用交易品种与期限的组合,保持基础货币 稳定增长。从2003年起,中央银行针对市场变化,采用短期逆回购与发行央行票据、发行央行票据与买入现券等不同交易品种与期限的组合,既体现了央行坚持基础货币稳定增长的政策意图,又有效缓解了偶然性、季节性因素引发的短期流动性问题。此外,2004年中央银行还进一步完善了公开市场业务决策制度、交易制度和一级交易商管理制度,推进了公开市场操作频率、操作品种和技术支持系统等方面的创新。

4.公开市场业务的逐渐成熟期(2006~2009年)

2006年以来,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价格涨幅上升的现实状况,货币政策逐步从“稳健”转为“从紧”,进一步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回收银行体系的过剩流动性。但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下半年起,我国货币政策开始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央行根据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及金融市场环境变化,灵活调整了公开市场操作策略。

(1)坚持以发行央行票据为主、回购操作为辅的原则,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2006年累计发行央行票据3.65万亿元,同比多发行8600亿元,年底央行票据余额3,03万亿元。2007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07万亿元,年末中央银行票据余额为3,4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600亿元。2008年7月份起,逐步调减中央银行票据发行规模和频率,全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3万亿元,其中各季发行量分别为1.78万亿元、1.17万亿元、9810亿元和3710亿元,年末中央银行票据余额为4.65万亿元。2009年共发行央行票据1.3万亿元,9月末央行票据余额为3.9万亿元。

(2)适时开展正回购操作,提高银行体系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的灵活性。2007年初,中央银行灵活掌握正回购操作期限和规模,缓解商业银行春节前的支付清算压力;特别是国债发行后,逐步加大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力度,全年共开展正回购操作1.27万亿元,年末余额6200亿元,比年初增加5600亿元。2008年适时增加短期正回购操作品种,逐步缩短操作期限,进一步提高了银行体系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的灵活性,全年累计开展短期正回购操作3.3万亿元,年末正回购余额为3622亿元。2009年开展正回购操作8700亿元。

(3)创新操作工具,优化操作期限结构,促进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2007年,为缓解中央银行票据集中到期投放流动性的压力,于当年1月末重启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较为深度地冻结了银行体系流动性,并实行市场化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与定向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相结合的发行方式。多次针对部分贷款增长较快、且流动性充裕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共计5550亿元,既有效收回了流动性,也对信贷增长较快的机构起到警示作用。2008年,为了充分发挥公开市场操作预调和微调作用,科学设计并不断优化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适时增加短期正回购操作品种,逐步缩短操作期限,进一步提高银行体系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的灵活性。此外,针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新情况,研究创设了短期招标工具(taf),及时为流动性出现暂时困难的境内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4)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2006年上半年,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稳中有升,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从年初的1.90%上升到6月末的2.64%o;下半年,受多种因素影响,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幅度加大,中央银行适时灵活选择价格招标或数量招标方式,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稳定在2.80%左右,对于稳定市场预期、促进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2007年,通过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度上行,如当年3个月期、1年期和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分别上升90、126和155个基点,进而引导市场利率适度上行。2008年,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稳步下行,如1年期、3个月期央行票据和28天正回购操作利率,分别较年内峰值累计下行约180个基点、240个基点和230个基点。2009年,为了适应新股ipo重启以来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性加大且有所上行的新变化,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由小步上行到逐步企稳,如28天期正回购和3个月期央行票据操作利率分别企稳于1.18%和1.33%o,较年初分别上升28个和36个基点;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企稳于1.76%,有效引导了市场预期,发挥了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

二、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的日趋发达,利率市场化的实现以及货币供给调控模式的转化,公开市场业务作为适应市场调控的政策工具,将是我国央行未来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佳选择之一,其发展将会呈现如下趋势:

1.操作规模扩大化

随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市场化的发展,拥有证券资产规模也逐渐扩大,截至2009年12月,中央银行对中央政府的债权为15661.97亿元人民币。另据测算,2009年,23家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总计2669亿元,发行量为上年的3.7倍,这也可以作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再加上近几年来央行票据的大量发行,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条件。我国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已增加到50家,今后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加入到一级交易商行列。因此,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和满足金融机构体系流动性管理的需要,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其交易规模会进一步扩大。

2.操作工具多元化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第6篇

中小银行发展转型都是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进行的,且普遍经历了由“同质化——初步差异化——高度差异化”转型路径。从中小银行发展转型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来看,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的阶段,银行业基本上是高度同质化竞争阶段,以存贷业务为主;人均GDP达到3000~30000美元的阶段后,居民的金融产品需求伴随其财富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金融产品持续创新,金融“脱媒”现象开始加剧,银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中小银行开始逐渐走向差异化以维持生存;当人均GDP达到30000美元以上时,银行走向高度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竞争阶段。这是李银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曾建中(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共同提交的观点。

他俩研究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演变特点,指出,虽然各国的金融体制各不相同,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各国金融管制政策均经历了从早期的严格管制到放松管制,再到逐步实施金融自由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大量金融创新产品,利率市场化不断发展。这说明了一国的金融体制与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也体现了中小银行发展转型的背景具有相似性。

中小银行发展转型的一般规律

从美国中小银行发展转型历程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银行监管政策的改变,中小银行经历了多次发展转型以适应经济和监管政策的变化。早期的中小银行主要从事存贷款业务,与大型银行并无太大区别;随着金融创新和跨区域经营的放开,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部分中小银行慢慢与大银行开展错位竞争,注重差异化的经营特色,形成了比较优势,赢得了生存和发展空间。随着1994年美国《跨州银行法》的实施,不同的中小银行出现了分化,一部分中小银行通过兼并重组或跨州经营,向区域性银行发展,而一部分中小银行坚持社区银行的定位,从为社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形成了自身的经营特色。1999年《现代金融服务法》实施,美国银行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发展,随着竞争的加剧,美国中小银行的发展模式逐渐向专业化、特色化转型。

从德国中小银行的发展转型历程看,由于德国形成了分别代表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合作银行的利益集团,为中小银行提供清算服务和存款保险服务。因此,其银行系统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1967年以前,德国银行竞争不充分,中小银行同质化严重。1967年以后,随着银行竞争加剧,中小银行竞争激烈,德国中小银行在坚持自身定位的同时,不得不通过个性化、专业化与大型银行开展错位竞争,逐步走向差异化发展道路。1970年以后,中小银行在中小企业综合化服务、专业化融资和特色化理财服务方面积极探索专业化发展道路,显现了中小银行独特的竞争力。

从日本中小银行的发展历程看。由于地方性银行不能跨区域经营,因此,日本地方银行主要立足于服务地方中小企业和本地居民,并运用“关系银行”策略来发展业务。从存贷款来看,地方性银行主要吸收储蓄性存款和向地方中小企业发放短期贷款。个人存款大约占其所有存款的70%,贷款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其绝大部分贷款客户( 80%以上)是当地中小型公司和客户。随着日本经济环境和竞争环境的变化,日本地方银行调整经营策略,积极从传统业务向特色业务、综合业务转型,为地域中小企业提供差异化、特色化服务,2002年4月日本取消存款全额保护政策以后,地方性银行加大创新力度,积极向非银行新兴业务转型。

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中小银行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转型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规律:虽然一个国家中小银行的发展模式受到本国银行体系、经济发展状况、监管环境、竞争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总体而言,主要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的发展会带来银行业的监管政策和竞争程度的变化,中小银行的发展模式也必然随之进行转型,以适应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各国在经济环境、政治制度、竞争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其中小银行发展转型模式也各具特点,如美国的自由竞争模式、德国的合作发展模式以及日本的主银行模式。尽管各国中小银行的发展模式、历程各不相同,但可以发现,中小银行发展转型都是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进行的,且普遍经历了由“同质化——初步差异化——高度差异化”转型路径。从中小银行发展转型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来看,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的阶段,银行业基本上是高度同质化竞争阶段,以存贷业务为主;人均GDP达到3000~30000美元的阶段后,居民的金融产品需求伴随其财富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金融产品持续创新,金融“脱媒”现象开始加剧,银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中小银行开始逐渐走向差异化以维持生存;当人均GDP达到30000美元以上时,银行走向高度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竞争阶段。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第7篇

【关键词】资历框架;学习成果;学分银行;战略定位;服务布局

一、学分银行的发展困境

近年来,我国的学分银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长足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学分银行的发展。(一)资历框架的建设进程制约学分银行的发展。资历框架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定义,将公民个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规范的任何方式获得的知识、技能按层级分类描述并依法确定的一整套标准和措施。[1]资历框架也称为学习成果框架,它是联结各级各类教育的枢纽,是学习成果认证的基层制度。[2]欧盟资历框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趋成熟。我国的学分银行对资历框架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率先了7个等级的《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是全国首个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3]国家开放大学研究制订了10个等级的《学习成果框架》。[4]我国国家层面的资历框架建设起步较晚,2016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制定资历框架”。当前缺乏国家层面的资历框架等级标准,以及基于该等级标准的行业、专业、课程及认证单元标准。而这些标准的建设进程,亦即资历框架体系的建设进程,直接制约着学习成果的认定,也制约着学分银行的发展进程。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对学分银行功能的描述:“构建分级认证服务网络,对学习者不同形式学习成果及学分进行认定、记录和存储。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对学习成果进行原始记录并长期保存,为学分认定和转换提供服务。”学分银行功能定位并没有包含资历框架建设内容。也就是说,从当前学分银行的功能定位看,学分银行没有建设资历框架的职责与义务,学分银行也就没有“身份”加快推进资历框架体系的建设进程。(二)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度制约学分银行的发展学分银行。长期以来存在着学习成果累积能力不济、学习成果转换需求不足,[5]教育机构参与动力不足,[6]学习者主动参与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学分银行的真实活力难以激发出来,直接影响到学分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利益相关方参与度不高,而问题的症结在于学分银行没能给利益相关方带来足够的利好。对于教育机构来说,学分银行的学习成果认定、存储与转换功能并不能带来太多实质性利好,学习者转换自身学校的学分难以带来出入和声誉的提升,可能更多是一种麻烦。而教育机构最关注的招生、教学、质量、就业等方面,学分银行又使不上力气。为此,教育机构参加学分银行易变成可有可无之事。即使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政策文件强行要求教育机构参加,其效果也可想而知。对于学习者来说,学分银行的主要作用是认定、存储、转换学习成果与学分。目前的学习成果转换只能就低不能攀高,只能转换较低层次机构的课程学分,[7]对学习者吸引力不大。对于学习成果认定,主要是减轻学习者的学习负担,在当前课程学习难度普遍不高(特别是继续教育)的情况下,其吸引力有限。学分银行对于学习者最关注的就业与学习问题,则使不上劲。为此,学习者积极性不高,不主动加入学分银行也可想而知。对于用人单位来说,目前还没入学分银行的“法眼”,用人单位也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其实用人单位的参与对于学分银行运行非常重要。薛皛洁提出的将学分银行向工作领域延伸,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很有道理。[8]用人单位的参与,能够促进学分银行中学习者的就业,对学习者加入学分银行能够产生很大吸引力。为此,突破学分银行单纯服务学习者的应然职责,研究促进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学分银行机制的建立显得十分重要。(三)学习成果认定缺乏权威性,制约学分银行的发展。学习成果的认定离不开学习成果标准。在当前资历框架体系尚未建设起来,国家层面的学习成果标准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各级学分银行分别制定了自身的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标准,如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与20多个行业制定了上千个学习成果的认证标准,上海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制定了423个非学历证书转换为学历教育课程学分的指导标准。[9]另外,还有一些学分银行的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采取课程内容或课程级别的比对方式,属于“物物交换”方式。这些地域性的学习成果认定标准只能在自身管辖范畴内实施,缺乏全国范围内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基于这些标准所进行的学习成果认定结果,也就难以获得质量上的共识。学习成果认定缺乏权威性,不利于学分银行的业务推广,也直接影响学分银行品牌与声誉的提升,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学习成果认定标准成为当务之急。(四)学分银行的目标定位制约学分银行更好地发展当前,学分银行的目标定位是通过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促进各类教育的沟通与衔接。学分银行是各级各类教育沟通衔接的枢纽,也是人才培养的中间环节。然而,学分银行“建桥”只是手段,其更应关注立交桥上的“人流量”如何、立交桥的使用效果如何。立交桥上的“人流量”取决于人才培养渠道与环节的畅通。为此,学分银行不仅要“建桥”,更要以立交桥为核心,向立交桥的上下游延伸,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服务内容,以保障立交桥的“人流量”,促进沟通衔接的实质性发生。同时,学分银行集结了覆盖各种类型教育的广大学习者、海量的学习成果、大量的教育机构,以及用人单位,学分银行有能力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服务,比如通过学习成果测评提供人才评价服务,通过向企事业单位推荐人才提供服务,通过向教育机构提供用人取向与人才去向服务人才培养等。基于当前学分银行存在的问题,有必要从资历框架视角重新思考学分银行的定位问题,明确学分银行在资历框架建设中的地位,发挥学分银行在学习成果标准建设中的作用,增强学分银行对教育机构、学习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吸引力,以促进学分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历框架视域下学分银行的战略定位

(一)学分银行在资历框架体系中的地位。资历框架体系包括资历框架的建设、推广与应用三个方面。学分银行应在资历框架体系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作为资历框架体系的服务平台,为资历框架的建设、推广与应用提供服务。1.学分银行是资历框架体系建设的核心力量根据国务院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资历框架建设内容的解读,资历框架建设内容包括组建国家资历框架管理机构,国家资历框架,制定学习成果认证标准,建立国家资历框架认证平台,建设国家学习成果转化管理网,建设学习成果认证服务体系,建立学习者终身学习成果档案,推进学习成果互认等。[10]这些内容中,除了组建国家资历框架管理机构、国家资历框架、制定学习成果认证标准三项职能外,其他都是学分银行的应然职责。而在国家资历框架、制定学习成果认证标准方面,广东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已率先研制并了全国首个地方性资历框架等级标准,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则已制定了上千个学习成果认证标准。2.资历框架体系建设是学分银行工作开展的基础只有通过资历框架体系建设,形成资历框架等级与标准体系,才能使得学分银行的学习成果认定有章可循,才能使得学习成果的认定具有公信力。资历框架体系建设与学分银行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将资历框架体系建设纳入学分银行职能,可以实现学习成果标准应用与学习成果认定的一体化。为此,李江将学分银行建设内容概括为组织架构建设、学习成果框架建设、标准体系建设、制度体系建设、信息平台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六个方面。[11]学习成果资历框架建设是学分银行建设内容的一部分。3.资历框架体系的推广与应用离不开学分银行建设资历框架体系不是目的。资源框架体系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推广与应用,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体化与标准化。资历框架体系的推广与应用,需要面向各级各类学习者、教育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学分银行作为联结各级各类学习者、教育机构与企事业单位的枢纽和桥梁,其最有资格和能力承担资历框架体系的推广与应用工作。(二)学分银行在资历框架体系中的作用。作为资历框架体系的服务平台,学分银行应是资历框架体系建设的主导者、资历框架体系应用推广的宣传者、资历框架体系应用的服务者。在资历框架体系建设上,学分银行可以主导资历框架等级标准与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工作,引领行业企业与专家学者开展各级各类行业、课程、认证单元的标准建设工作等。可以主导成立由教育部联合人社部、民政部、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多部门领导组成“国家资历框架建设领导小组”。[12]在资历框架体系应用推广上,学分银行可以基于资历框架标准体系,面向学习者、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进行宣传推广,使得资历框架体系能够深入人心,深度融入各级各类教育。在资历框架体系应用上,学分银行可以作为服务者,基于资历框架标准体系建构服务学习者、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平台,促进资历框架体系的应用。一是面向学习者,基于学习成果标准,指引学习者的学习,并为学习成果的认定、存储、转换与应用提供全面服务;二是面向教育机构,基于学习成果标准,促进教育机构的标准应用与学习成果转换;三是面向企事业单位,基于学习者在企事业单位的学习成果应用,获取学习成果的应用效果,检验学习成果标准的质量;四是面向教育行政部门,基于学习成果及其标准体系的应用,反馈学习成果的应用效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决策提供服务。(三)资历框架视域下的学分银行战略定位。基于学分银行在资历框架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结合学分银行存在的问题,学分银行应有这样的战略定位:学分银行作为资历框架体系的服务平台,旨在通过服务资历框架体系,将自身打造成为学习者成才就业的根据地、教育机构人才质量的检测地、企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的首选地、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决策依据的来源地,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具体来说,在服务对象上,学分银行面向学习者、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与教育行政部门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全方面服务,通过多方获益,促进学分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在服务内容上,学分银行为学习成果的标准建设、生产、认定、存储、转换与应用提供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决策提供服务;在服务目标上,学分银行为人才培养、人才库建设、人才评价、人才推介、人才使用等提供服务。

三、资历框架视域下学分银行的服务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