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合集7篇)

时间:2023-07-03 15:50:32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第1篇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健康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有关中学生虐待同学事件、自杀事件的报道层出不穷,更甚者诸如“徐力杀母事件”触目惊心,这不禁让学者、教育工作者、家长等各界人士反思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帮助中学生健康成长。

1 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常见的有元分析和横断历史研究。元分析受文献质量和数量影响大,横断历史研究则弥补其缺点,不仅可以描述心理量随年代的变化规律,还能通过心理量与社会指标的关系解释社会变迁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实证研究常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由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或国外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等诊疗式量表。有部分学者意识到国外量表未必符合我国中学生特点,因此设计了适用于我国中学生的观察量表。

目前我国的研究方法量化分析多于质性分析,还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研究系统,因此信息价值有限,对实际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指导作用比较小。

2 研究内容

2.1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当前的主流看法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正逐渐下降,心理问题很多。也有学者认为不能过度解读,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虽然从纵向上来看是下降的,但横向上良好与中等的比例占据了大多数。

由于调查地点、时间、对象、维度、统计方法的差别,当分析不同的心理健康影响因子时,不同的学者往往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例如孙丽通过问卷调查法发现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城市中学生,而张运生、张百让等人的研究却恰好相反。

2.2心理健康问题表现

部分学者只是单纯地将一系列“不好的”词汇罗列起来,如焦虑、忧愁、抑郁、恐惧、情绪波动、悲观失望、易怒、倦怠、感觉挫折和无奈、感觉孤立隔绝、失眠等,或根据问题的程度划分为抄写作业、厌学逃学、说慌作弊、逆反心理、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暴力倾向、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紧张、神经衰弱、强迫症严重症状。更多学者会采用维度划分,然后再将每个维度划分不同的等级,便于量表观察与定量化分析。

2.3心理健康问题归因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生理因素主要有中学生第二性征的出现、月经来潮、遗精、经常生病等;心理因素主要为刺激取向的心理压力;家庭因素有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和家庭环境;社会因素主要是负面的社会威胁、教育状况、国家的经济状况等。由此可见,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很“奢侈”的问题,有时候引起心理问题的外界因素是不可避免的。

2.4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治疗,主要有三种教育模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研究者发现家长往往过度重视学校教育的作用而忽视自身能够带给孩子的影响,因此建议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采用科学的方式,营造良好的环境,引导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校教育也需要找准自身定位,重在预防,而非治疗,更要防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沦为形式。社会教育也不可缺少,社会从业人员运用自身的心理科学和社会工作的知识、方法、技能和经验,弥补学校教育在理论指导、时间安排、方法选择、多方配合等方面的不足。单一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单一的学校教育难以有效预防与治疗中学生心理问题,需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3 结论

通过分析近十年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可知已有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重定量轻定性,未来还需要更多的质性研究。此外,研究内容较为全面,从理论至践皆有涉及,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只是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现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少数有问题者而忽视多数健康者,重诊断轻预防,未来还需更关注多数学生的发展性问题。

参考文献

[1] 辛自强,池丽萍.横断历史研究:以元分析考察社会变迁中的心理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2):44-51.

[2] 师保国,雷雳.近十年内地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回顾[J].中国青年研究,2007(10):23-27.

[3] 孙丽.对长春地区1091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05):759-761.

[4] 张运生,张百让,高留战,杜富广,王国英,冯文平.开封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2(01):71-74.

[5] 李金钊.上海市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第2篇

一、“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历史沿革

从教育理念层面提出“以学生为中心”观点中外历史上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于1900年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提出“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中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围绕他们组织起来。”这是挑战传统教育提出的“以儿童为中心论”的宣言。

随后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于1952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了一次主题为“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的学术研讨会,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46年后,1998年10月5日至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又提出“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各国高等教育界、经济界及政府机构的40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规模在世界高等教育界的历史上是空前的。

在我国春秋时代,孔子认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主张“因材施教”;蔡元培针对封建传统教育无视学生特点,违反其身心发展的自然法则,束缚其个性发展而提出了“崇尚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观点,均彰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内涵

西方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论”,强调尊重人类自由的天性、尊重心灵和遵循教育的规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包括: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既着眼于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也要关注未来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至此相应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特征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常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合起来教学模式在不同纬度的国家开始推广应用。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意图是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但认为学生可以通过听课来获得这种理解,学生无须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他们的知识观念或已有的观念。为了改变已有的观念,学生需要自己建构他们的知识结构,为此学生必须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按照这种标准来分析当前的课堂教学,大多数课堂教学属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而且是认认真真、辛辛苦苦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课堂教学应该是老师点燃学生追求真理思想的火焰。

从教育本质论,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使教育达到不仅是知识的获得而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我完善。“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人文性”、“地域性”、“社会性”和教育本质所具有的客观性、必然性、内在性、不可替代性、唯一性等等。

从实践层面探究,党的十强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具体到高等教育,就是加强内涵建设,具体到学校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赤峰学院“十二五”改革发展规划中提出,着力构建“尚德行、厚基础、重应用、求创新”的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融入赤峰、服务地方,把培养适应地方需要的高层次实用性人才作为办学的基本定位。把提升质量、办出特色,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把强化管理、提高质量、凝练特色和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放在中心地位。实行学分制,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不论是古代教育家,还是现当代东西方教育学者们,对于以学生为中心,使教育回归教育本质,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为深化落实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三、研究“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

教育学理论强调,教育领域呈现两类规律。一是教育的外部规律,主要内容是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教育的内部规律,主要内容是教育必须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前一类规律人们比较熟悉,也容易采纳;后一类规律则往往被人们接受。强调外部规律的教育属于社会本位教育,其教育理念被称为工具教育论。强调内部规律的教育则属于个人本位教育,其教育理念被称为本体教育论。在中国,由于封建主义集权制社会的长期存在,再加上较长时期计划经济的影响,社会本位教育和工具教育论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教育的内部规律逐渐引起注意并且日益受到重视。为了遵循教育的内部规律,教学活动必须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必须有益于受教育者身心的健康发展。基于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符合教育内部规律的。“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了学生在学校里的主体地位,揭示了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换言之,假若学校现行的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管理制度、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不利于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的成分,就应该尽快地加以改进。

2、“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实践意义

随着教育的国际化和市场需求具有多样化,大学只有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制度才能满足学生们的复杂要求;由于教育信息化和网络一体化的实现,使以开放性、自主性、数字化、个别化等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模式逐渐在大学得到应用,它也要求大学有更加开放灵活的制度以满足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需求;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的今天,学生来源多样化,需求多样化,而且学生缴费上学,对自己学什么、怎么学有更大的选择权,大学应当以更加开放灵活的制度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教育成为一种服务,学生由教育对象转变为教育服务的对象,学校成为一个提供服务的主体。基于价值取向的变化,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体现的自由理念就是要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特长和创造性,增加学习的选择性,加强管理的弹性,满足学生学习的愿望,实现学生的学习自由。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以学生为中心”表明了高校的领导者和广大教职工对“为什么办学”这一根本问题的价值判断。在我国高等教育价值观发生重大的转变、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部分高校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口号,正是体现出了高等教育观念上的转变,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办学理念的内涵,体现了高等教育的起点和归宿。“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亦称“人性化的管理”。它是在尊重人格独立和个人尊严的前提下,激发人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事业开拓创新。

当今大学教学管理应属于“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以重视人的情感、培养人的综合能力为着眼点,形成培养主体性强、自主自律、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自主人才的能力。其核心在于营造“以人为本”的育人环境,建立易于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各种潜能和创造性的有效机制。加强大学管理的人性化建设,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贯穿于大学管理的每个细节中,建立联动机制。研究“以学生为中心”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关系、研究“以学生为中心”与教育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了解“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思想基础、实践认识、历史变迁和发展走向,以及在教育教学改革、教育创新、提高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把握了解高等教育的特点、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我国是随着主体教育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推行而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但是,把“以学生为中心”作为一种办学理念,如何准确地阐述其内涵、把握其精髓、指导办学实践,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结束语:

办学理念是对学校办学思路与方略的高度概括,“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是在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并用以指导学校教育、管理和发展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思想和观念体系,是为了实现办学目标,依照教育规律而确立的办学思想和教育观念则反映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未来。“以学生为中心”应体现在管理服务上,真正意义上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参考文献:

1、朱欣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审视与价值定向[J].现代教育管理,2012,04.

2、饶志华 论构建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动力机制[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3、刘秀峰 “以学生为中心”的人生观教育如何可能[J]. 高等教育研究. 2012(03)

4、程星,周川主编 院校研究与美国高校管理[M].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第3篇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综述

一、前言

中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关键阶段,是教育发挥影响和作用最大的阶段,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国民素质的提高、国家对基础教育认识的深化发展,基础教育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被广泛关注的问题,逐渐从接受、认识走向探索、发展。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更科学地认识、更系统地探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状况,笔者在中国知网期刊论文电子杂志全文数据总库中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关键词,浏览了48篇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教育问题的文章,拣选其中32篇研究成果显著论点鲜明见解独到有力的文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归纳整理后,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体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展望。

总体看来,1999年至2005年左右,学者们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索相对集中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现状、成因,以及初步的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至今,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提升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专业化模式的探索,也有更多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资料,提供更为专业的论点。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

首先涉及心理健康的标准,从1999年起教育部逐渐颁布一系列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研究者们首先定睛于如何界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以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如美国奥尔波特六个标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十条标准为依托,从不同侧重点具体把握从不同需要把握如何划定心理健康的标准。如杨建飞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5]中提出应系统综合地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有研究者提出应结合我国传统价值观和正确的主导社会价值观来本土化心理健康的标准[1]。笔者认为,处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或者适用不同教育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把握基本标准下有所侧重有所添加,才能使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更好地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成因

国内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成因的研究探讨结论相对一致,调查研究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爆发的比率逐年上涨,并且呈现多样性、集中性、年龄阶段性等特征,多体现在学习障碍、行为问题、社交问题、性心理问题、适应问题[1]。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指向内、外两个因素,内部因素指学生个人的主观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所囊括的人事物等方方面面,小到班级环境,大到教育机制缺陷,时代变革。

三、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及现状研究

2002年到2005年,在国家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巨大进展,以下主要方式在中小学校中发展起来:1开设心理健康课;2建立心理咨询室;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4渗透于学科教育之中;5建立学校-家庭合作通道;6搭建同辈互助咨询机平台[2]。

有研究者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样本学校校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存在的不足,包括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城乡不平衡,以及心理咨询开放时间供不应求,并提出了改善建议[3]。

笔者认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研究还有待发展,可以从更多角度进行研究,例如以受教育者为研究对象、以纵向研究或聚合交叉研究为研究方法,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做深,做实。

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模式探索

(一)系统化趋势

1、以教育系统提升为依托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学者们越来越意识到单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只是表面上缓解了矛盾,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4]。在教育机制、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学生心理问题的爆发不可能完全杜绝。只有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置于其背后的教育系统的大背景下,才能更深刻更彻底地找到问题根源,叫停连锁反应。

2、提倡构建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由家庭、学校、社会构成的环境网络是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外部因素,三者环环相扣密切联系互相作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问题最终可以归于环境适应问题。在处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必须同时考虑这三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们逐渐达成的共识。

3、涉及学生个体、同辈、家长、老师、辅导员的人际互动网络

人际因素也是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并通过环境因素起作用。人际因素的运用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很多研究者尤其提倡让孩子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体验健康向上的力量,达到自己成长,自我提升的目的。基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同辈、家长和老师在人际因素中是关键。

4、专业化趋势

不少研究者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扎根于具体的方法研究上,对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进行了研究。例如同辈咨询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利因素[6],表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走向专业化发展方向。理论研究上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渠道,实践运用上也提高了对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要求。

五、现有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虽然从1999年起我国才开始提倡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我国有着优良的德育传统与和谐向上的社会价值观,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已有深厚的基础,这就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提供了方向引导和理论支撑。十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逐步拓宽、深化,初见规模,指引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但不少研究还是有稍显空泛的问题,如所提对策缺乏具体的可行性方案,没有通过实验验证的理论构建,缺少正反面的心理健康课堂教育经验研究,现有理论与实际脱节,宏观指导多微观指导少,实践性研究相对缺乏等问题。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用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而逐渐发展的,需要广大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者发表自己的认识,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的感性材料。

六、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展望

笔者认为,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望从以下几个方面开拓道路:1进行实地调查,更多获取直接数据,揭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完整面貌;2开拓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径,以适应广大中小学生寻求心理帮助的需要,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技术支持;3密切联系一线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理论与实践互为指导,共同促进;最后,还要继续加强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构建,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定湾,何凡,刘碧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9).

[2]沈永江,邓亚琴.论中小学生"预防-辅导"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探索,2002,(12).

[3]刘毅.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1,(9).

[4]周燕.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环境因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

[5]杨建飞.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3,(5).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第4篇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1.引言

激烈的社会竞争不但影响着社会中工作的成年人,也对在校园中学习的中学生带来诸多影响。学业压力的增大使得学校、家长、学生对体育课这类非升学科目非常忽视,使得我国中学体育课程的质量长期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时,学生课外时间被诸多补习培训占用,无法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导致当今的中学生长期运动量不足。

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人们逐渐意识到体育锻炼有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但其影响似乎仅存于学术界,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没有显著影响。2005年较1995年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显示,我国学生虽在形态发育方面有所提高,营养状况方面显著改善,但肺活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素质等方面均明显下降,肥胖和视力不良检出率明显升高。辛自强研究发现,我国中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长时间以来持续增加,心理健康水平缓慢下降[1]。

本文通过对中学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进行分析,在介绍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建议。

2.概念界定与理论模型

心理健康是指良好的心理或精神状态,包括积极的情绪情感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2]。如性格、心理动力系统、认知风格、自我、应对方式以及人际素质和适应状况等[3]。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机制有以下几种理论模式:

2.1 转移注意力假说

一般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特别是情绪方面存在抑郁、焦虑等问题的人,注意力往往专一、持久地集中在特定事情上。体育锻炼对生理资源的占用能使个体将生活中的不良情绪暂时忘却,或积极宣泄,体验锻炼的快乐感。Bahrbe等认为,体育锻炼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机制之一是为参与者提供了分散注意力的途径,避免深陷困扰[4]。

2.2 兴奋与抑制平衡理论

体育活动中,由于各种感觉信号输入机体引起唤醒水平的提高,使人精神振奋。马尔蒂森认为运动具有抗轻、中度抑郁的效果。

2.3 社会交往假说

社会适应良好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体育锻炼通常涉及与他人共同参与,促进人际交往的发展。任若鹏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常有自闭倾向,引导和鼓励参加体育活动能增加其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5]。

2.4 内啡肽假说

这种假说认为,身体锻炼能促进内啡肽的分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抑制低落情绪,减少痛苦感,使人在运动之后精神状态良好,精力充沛。

2.5 认知行为假说

自我效能是指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种任务并达到预期效果所持有的某种信念。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在完成锻炼的过程中能体验到运动的愉和成就感,有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并泛化于生活的其他方面。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对抵制不良情绪的影响有很大作用[6]。

3.研究成果

在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中,以中学生为被试的研究较少。在整理分析相关文献后可以发现,由于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课程任务的特殊性,相关研究更多的考虑了学业方面的因素。具体研究方面如下:

3.1 与抑郁、焦虑相关的研究

钱青文发现初中生较少进行有氧运动,学习和娱乐导致的久坐行为却不断增加,与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发生相关密切[7]。邱远在对中学生抑郁、焦虑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考察中发现,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周炼次数、次炼时间、运动强度和坚持程度对改善男生的抑郁有显著积极影响,喜爱程度和次炼时间对女生有显著作用;在焦虑方面,周炼次数的积极效果最明显[8]。

3.2 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研究

孙利红发现,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与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最强[9]。袁贵勇的研究发现,体育锻炼与生活满意度、情感平衡存在相关,运动时间与运动频次对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平衡有良好预测作用。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能显著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促进身心健康。宋锋在调查中发现,有运动习惯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较高;在家庭形式的体育锻炼上主观幸福感最高,然后依次是与同伴一起、学校组织、单独一人;印证了中等运动量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较高的结果[10]。

3.3 与心理韧性相关的研究

戴丽玲的研究显示,不同锻炼次数的中学生在心理韧性的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维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锻炼时间的中学生在心理韧性的目标专注和情绪控制维度存在显著差异[11]。欧阳翠云发现,参与体育锻炼的中学生有更高的心理韧性,表现在人际交往、问题解决、积极认知、自我悦纳、情绪的稳定与控制上;体育锻炼可通过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等中介变量对中学生心理韧性产生影响[12]。

3.4 与整体心理健康相关的研究

蒋碧艳调查发现,体育锻炼能有效降低负面情绪,提高自尊感,中等到较大的运动量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效应[13]。蔡赓发现,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后疲劳程度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外部动机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内部动机是导致心理健康产生变化的根本因素,因此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强化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14]。卢宏伟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较高,尤其在抑郁、焦虑、偏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强迫症等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上有明显差异[6]。

4.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对相关文献整理后发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作用在中学生中效果显著,体育锻炼水平高的学生更少出现抑郁和焦虑症状,有更多主观幸福感和更强心理韧性,总体上显现更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但同时也发现,大多数学者采用相关研究方式,少有干预方法的研究。因此,国内鲜有能成功运用到现实教学中的研究成果。

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应在考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基础上,加强干预模式的研究,解决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 辛自强,张梅.1992年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心理学报.2009, 41(11):69 -78

[2] 王永丽,俞国良,林崇德.学习不良儿童心理健康的特点研究.心理科学, 2005, 28(4): 797~800

[3] 沈德立,马惠霞,白学军.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1):107-111

[4] Bahrke, M. S. and Morgan, W. P. Anxiety reduction following exercise and meditation.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978,2:323-333

[5] 任若鹏.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四川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7,17(5):61-62

[6] 卢宏伟.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以成都市第46中学高中生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5-7

[7] 钱文青,孙莹,王彩红等.蚌埠市初中生有氧运动及久坐行为对心理认知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479-1481

[8] 邱远.中学生抑郁、焦虑、人际敏感与体育锻炼关系的调查研究.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4,18(4):1-4

[9] 孙利红.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5,21(2):36-39

[10] 宋锋.青少年体育锻炼中主观幸福感与运动习惯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37-39

[11] 戴丽玲.身体锻炼对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内江科技,2010,6:164-165

[12] 欧阳翠云.体育锻炼与中学生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10:43-44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第5篇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中学生心理发展 研究综述

一、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综述

(一)父母教养方式界定

对于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解,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曾琦(1997)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表现。也有研究将父母教养方式界定为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

(二)父母教养方式类型

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的是美国心理学家Symons(1939),他提出亲子关系中的两个基本维度:一是接受―拒绝,二是支配―服从。Schaefer(1959)划分为爱―敌意和自主―控制两个维度;Becker(1964)划分为接受(温暖)―拒绝(敌视)和允许―限制两个维度。

当代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首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Baumrind对儿童及其家庭的著名研究。她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要求和反应性。在Baumrind(1971)的早期作品中,将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和放任型三种。1983年,Maccoby和Martin在Baumrind对教养方式的分类基础上,把放任型父母教养方式按要求和反应两个维度又进一步分为溺爱型和忽视型,从而把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四种类型:权威型父母、专制型父母、溺爱型父母和忽视型父母。

(三)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探求教养方式背后的影响因素。这期间,国外学者既从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阶层、社会经济地位及父母体验到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等家庭系统以外更广阔的层面出发,又从家庭系统内部的一些因素,从儿童特征入手,较全面地探讨了家庭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的影响因素。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子女性别差异。陈陈(2002)研究发现,父母和儿童的性别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方法,与孩子异性别的父母比与孩子同性别的父母对孩子更仁慈、少严厉且更允许孩子自由。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父母差异。肖文娥等人(2002)研究发现母亲更多地采用溺爱型的教养方式,而父亲则更多采用专制型、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上,父亲和母亲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此外,一些研究者分别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城乡差异、独生/非独生子女差异进行了研究。张文新(1997)比较了城乡两种文化背景对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城乡差异。他对独生与非独生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也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独生与非独生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差异。

二、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在我国,13至16岁的中学生正好处于青春发育期,即由童年向成年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他们身心各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很多心理学家把初中生这个时期叫做心理断乳期,即中学生在心理上要求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他们的认识能力虽然尖锐但是片面,随着自我意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独立意识表现明显,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自我认识还不深刻。

国内调查研究表明,在中小学中,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适应不良的学生所占比率相当高。广州市(1995)1000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53.2%的中学生有心理危机。时建朴(1998)调查表明,28.4%的中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在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上,其次是对人焦虑。以上调查数据表明: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的早期研究中,研究者主要关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他们对亲子关系的维度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作出划分,并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Maccoby(1980)的不同性别青少年攻击性的研究中发现,青少年的攻击与父母的严厉惩罚有密切关系。研究发现: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需要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有同情心;而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冷漠、倔强,具有叛逆心理。Parker(1990)研究表明了父母的强迫行为、过分控制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之间是相关的。以上研究证明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个体的各个成长阶段都会有所体现。

我国国内的学者也对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个体心理诸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在青少年的学校社会适应及学业成绩、归因方式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影响,青少年的高焦虑和神经质等方面的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相关。

有研究发现,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家庭,其子女问题行为的发生率较高。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之一。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倾向于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理解。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就越容易对子女采取过渡保护、干涉、惩罚、严厉或是偏爱等消极的教养方式。不健康的教养方式很容易使子女产生异常心理。

三、结语

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父母给子女一个情感温暖、理解的环境,施予理智的爱,子女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越小,而对子女采取不当的教养方式和表达负性情感越多,越会增大子女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可能性。因此,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的成长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应引起所有有关人士的关注,呼吁积极改进父母的教养方式,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2]林磊.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

[3]左占伟.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发展特点研究,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8.

[4]梁家国,朱玉英.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状况影响初探,中国心理学杂志,1995,9.

[5]阳德华.父母教育行为与初中儿童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教育导刊,2000,6.

[6]刘建榕.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优势家庭教养方式的探究,四川心理科学,2001,2.

[7]Paker,G.The 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A decade of research.Social,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Epidemiology,1990,25.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第6篇

【关键词】高中文科;数学学习心理;研究

Abstract: mathematics is the study of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bjective world and the space from of science, a high school student mathematics learning psychological process research of mathematics educators and psychologist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more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the liberal arts students from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interest, learning mood, will quality, ability to migrate, expounds the research thinking habits, etc. That is designed to help in liberal arts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 words: high school;mathematics learning psychology;research of arts

数学作为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门学科,随着社会对公民数学素养要求的提高,人们对中学数学教育中数学学习心理的研究日趋重视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求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都得到提高。针对他们数学学习心理上存在的不足,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几点建议,期待对这些文科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够有所帮助。

现行高中一般在高二进行文理分科,一方面是满足高中文理分科考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绪、意志品质、能力迁移、思维习惯等数学学习心理的需求。文科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只有解决好了其内部因素,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高中数学知识学习中去。针对他们数学学习心理上存在的不足,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几点建议,期待对这些文科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够有所帮助。

一、培养高中文科学生数学学习的契机――学习动机

关于数学学习,很多高中文科学生中谈“数”色变,数学成为文科学生高考的最大障碍。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和动力,影响文科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为学习兴趣和自我效能感,教学中必须要找到提高文科生的学习动机针对性方法,进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

首先,师生要转变观念,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关注学生主体参与,培养其对学好数学的自信力。

其次,学习的效能大小,关键在于勤奋。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对基础薄弱学生,给予更多关心和指导,帮助他们逐步提高数学成绩;对骄傲自满学生批评教育,戒骄戒躁,使教学效能发挥更大。最后,强化认识,克服不良因素,扩大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的促进效应。为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应提高其对数学学习的认识,激发学习好奇心。

最后,教师应把握数学学习任务难度,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重视家校联合。数学阅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行,考查理解语言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从普通语言中捕捉信息,将普通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以数学语言为工具进行数学思维与交流。对应用题,学生的弱点主要表现在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能力上。

二、培养高中文科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使学生在智力上和精神上得到成长,就必需使他们有对知识的渴望和掌握知识的愿望。”首先,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体验成功。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测评难度上应慎重,循序渐进。鼓舞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收获了成功的快乐和被认可的喜悦。其次,教师要将热爱数学时时刻刻体现在实现教学中去,言传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表率的作用,教师的积极乐观向上将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

三、培养高中文科学生数学学习的必要――学习情绪

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兴趣培养,使得文科学生在较为愉悦的状态下学习。在解题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高中文科学生的厌学情绪,调控学习数学的良好情绪,帮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从而促进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

四、培养高中文科学生数学学习的动机――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自觉地组织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它是意识的能动表现。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考虑,数学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意志过程。意志品质影响着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对数学学习活动中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高中文科学生大多数对数学学习有障碍,表现在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差,自制力不够,解决问题果断性不足等。

在教学中,首先,教育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只有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作用及意义有了一定认识,才有可能对数学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并保持旺盛的学习数学动机,从而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其次,通过合理设计选择题让学生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果断性。在解题时,务必审清已知条件与结论,快速寻求解法和可能的结果,得到较深刻认识和清醒估计,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即表现出果断性。第三,充分发挥班集体和榜样的教育作用。教师要教育学生应珍惜自己班级的荣誉,团结互助,克服数学学习障碍,并在教学中发挥榜样作用,从而有效地扭转文科数学学习现状。

五、培养高中文科学生数学学习的体现――能力迁移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但数学对文科班学生来说,普遍存在着很大难度。大部分文科班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学数学成为他们最头疼的事。因而,对高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应引起重视。师生要共同感受架起条件与结论的桥梁的过程,体会对所学的基础知识、思想方法、解题技巧等在分析、解决问题的合理应用。做好文科学生的能力迁移培养,重在解题,其是中学生会学习最外在的表现,是取得成绩的必要条件。帮助学生认真、细致审题,注重问题的灵活性,适当分解,找到突破口,使问题合理解决。

六、培养高中文科学生数学学习的重心――思维习惯

培养文科生数学学习习惯:课前认真预习,带着问题专心上课,勤于思考,学会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在解题教学中,充分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自己动手验算,同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具体做题情况,逐步培养审题习惯,合理的思维习惯和规范解题习惯。数学思维习惯不是一生俱有,需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发展,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和职责,在文科生教学思维习惯的培养应为重中之重。

七、结语

文科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只有解决好了其数学学习动机、兴趣等内部因素,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高中数学知识学习中去。因此,我们要从基础做起,关注数学知识背景,联系日常生活,要善于把握概念的本质,把握数学符号的来龙去脉,明确数学命题的现实原型,要善于总结、归纳、反思 。

参考文献:

[1]王峰.文科生数学学习“困”在何处[J];中学数学研究;2011.08

[2]张义红.高中数学文科生课堂参与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学数学月刊;2011.07

[3]吕茗.高中文科学生数学学习倦怠归因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1.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第7篇

【关 键 词】中小学生;电子产品;心理发展

如今,中小学生能接触到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很多中小学生还同时拥有好几件电子产品,小到计算器、手机、IPAD,大到电视、计算机等等,现在的中小学生几乎就是在电子产品的陪伴下成长的。电子产品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学生开阔眼界,休息娱乐;另一方面,各类电子产品的使用可能会占据学生的大量时间,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与生活,严重的还会使学生对电子产品产生依赖,对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等等。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已是大势所趋,不少教育界人士因此呼吁,应充分重视电子产品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帮助学生在电子产品的包围中趋利避害。

一、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数据客观、真实可靠、具有代表性。研究者通过设计封闭式问题可以了解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所有电子产品的类型、使用时间、频率等等;通过设计半封闭或者开放性问题了解中小学生对使用电子产品的更具体细微的态度,引导他们辩证地认识电子产品的利弊。但问卷调查的定量研究适用于较大样本,如果调查的中小学生人数太少,就会使分析过程牵强附会,最终结论不具说服力。

(二)访谈法

访谈法是指通过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通过访谈法,研究者可以获得关于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第一手资料,如通过和学生的沟通,了解到他们使用电子产品的动机、使用后的心情等;通过和家长、老师的交流,了解到电子产品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以及他们对电子产品的看法采取的措施等。但访谈法的成本较高,耗费的时间也较长;受访者,特别是学生的态度的不可控性也比较高,这可能会影响访谈的真实性。如,有的学生因为不愿意让家长、老师将自己定义成不认真学习的坏孩子,就可能会在访谈中撒谎。

(三)实验法

有学者采用实验法研究电子产品对中小学生心理的影响。如在电子游戏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中,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将中小学生分为迷恋电子游戏的实验组和不迷恋或未触碰过电子游戏的对照组。④通过研究统计,发现实验组较对照组在学习上更有焦虑心情,且二者差异显著;实验组所表现出来的交往障碍、心理孤独、敏感、自责、冲动的均值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这样的研究通过分组、引入对照组、统计研究,较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可以进行更深层的剖析,直至接近问题本质。但实验法也有很难避免的缺陷,如要正确控制无关变量,减少干扰等。

二、研究现状

现在很大一部分中小学生都在过一种“插电”式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他们大都在电脑、手机、游戏机、电视等这些电子产品、媒介的周围度过,而距离自然环境和现实世界越来越远。以这样方式生活的少年儿童称之为“插电”儿童!①美国一项长达10年的关于2000名8~18岁青少年电子产品使用状况的调查最终显示:2009年,近八成被调查者拥有IPOD和MP3,是1999年的5.2倍;十年间,拥有手机人数也增长了近两倍;截至2009年,90%的学生拥有电脑、电子游戏机;61%~80%孩子的卧室里装上了无线网络;68%的还配有电视。另外,美国凯瑟家庭基金会对青少年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进行了调查:少年儿童有1/3左右的时间在使用各类电子产品――这一时间超过了一个全职成年人的工作时间!而且,2009年学生在电脑和电子游戏上花的时间比1999年多出了一倍!Pew网络和美国生活项目调查表明:美国有85%的初一学生在线上!

我国20世纪50~70年代出生的几乎都是无“插件”儿童。然而,从90年开始,看电视、上网、刷微博、发微信、打游戏等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虽然我国在这一方面做的具体调查还比较有限,但通过观察周围的一些现象却不难发现:一个牙牙学语孩子对父母的智能手机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少年儿童对各类电子产品轻车熟路的驾驭更是让许多成年人也望尘莫及;此外,学生们在电子产品和媒介上所耗费的大量时间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一)电子产品对中小学生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首先,电子产品中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修二苯醚等有害物质对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和发育。如,铅是引起中毒、发育迟缓、食欲不振、行走不便、便秘、失眠、多动、听觉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智力低下等的隐形杀手!其次,过多使用电子产品还容易导致少年儿童肥胖。因为孩子们很容易持续沉溺于新鲜的电子产品而不愿意走到室外参加运动。再者,久坐、“低头”的孩子还容易产生各种颈椎、腰椎、骨骼中钙不能足够吸收的问题。最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于洁的试验再一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玩10分钟手机相当于看30分钟电视!玩手机、IPAD、电脑等是导致现代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罪魁祸首。

(二)电子产品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

电子产品的日新月异确实给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带来了不少正面的影响,如帮助学生巩固课内知识、增长课外知识、扩大交际、休闲娱乐、开阔视野、增加自信等。但目前为止,这方面的研究更倾向于对其负面影响的揭露:

1. 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当今的互联网和电视为人们提供了很多的快餐式信息,而中小学生因为缺乏足够判断力和选择力,很容易被杂乱无章的信息吸引;再加上他们的保持注意力的时间也比较有限,这就导致他们很难将充足的精力集中在学业上。美国凯瑟家庭基金会的研究表明:在各类电子媒体上耗费过多的时间,会使青少年的学业落后!②

2. 引发各种心理问题。专家指出,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使人脑中的多巴胺水平升高,它会让人的情绪经历一个从高度兴奋到极度消沉颓废的过程!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健全,在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后,如果突然被要求停止,很容易给他们造成精神负担和心理疾病,这还常常伴随胡言乱语、精神恍惚、举止失常、心情抑郁孤独等症状。如,这些得不到及时充分的重视和帮助,甚至会使学生对电子产品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引发抑郁症和暴力倾向。

3. 产生其他负面影响。研究表明,以电子产品为载体的网络信息、游戏等具有的虚拟性、匿名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使得孩子在过多地使用后表现出最低的“满意水平”。中小学生因为年龄、阅历的弱势极其容易相信网络、游戏中真假难辨的信息。加之他们逐渐减少了和家人、同学、教师的沟通与交流,上当受骗的案例已经数不胜数。

另外,大量的色情、暴力信息也通过电子产品不断地给中小学生带来视觉、听觉、思维上的冲击。青春期的中小学生性意识日益增强,他们对于有关性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加之辨别能力有限、意志力还不够坚强,很容易对一些敏感信息产生迷恋,引发性心理的畸形发展,产生性心理障碍,甚至导致性犯罪!

(三)对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建议的研究

1. 改善家庭生活环境和养育方式。首先,家长在告知孩子电子产品的最大功能是引导学习、增加知识、扩大视野的同时要准确说明成为“电子控”的危害。而且,要让这种观念一直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其次,要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特别是手机、IPAD、电脑)的时间。而且时间要具体化、量化,如果孩子想延长使用时间,都必须征得父母的同意!如果家长摇摆不定或双方意见不统一,那限定时间的计划很容易失败。再者,家长可以给引导性地给孩子安排替代性活动,如一个小时安静的趣味阅读、请小伙伴参与的手工制作、一场激烈的户外足球比赛等等。另外,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度过一个没有电脑、手机、电视、游戏机的晚上。让孩子在学习克制、忍耐的过程中体会到成长的骄傲!最后,家长作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应该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应该做到少玩手机和电脑,少看电视!

2. 学校开展正面教育和监控。中小学生乐忠于电子产品的一个不容小觑的原因是:学校的课业太多、太难、太重。很多学生都想通过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宣泄情绪(后进生表现尤为明显)。然而,学校的及时教育和监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教师应该主动了解学生电子产品的使用状况;尤其关心喜好甚至沉迷电子产品的学生的学业情况和心理状态;联合家庭力量教育学生正确合理利用各类电子产品,鼓励孩子将电子产品的学习功能发挥到最大。

其次,学校要全力以赴地营造良好的德育网络环境。比如,在学校网站上建立“心灵驿站”,通过网站资源学习正面积极的知识,和同学朋友互动,向老师吐露心声寻求帮助。当然也可以通过学校课程,尤其是信息技术课程渗透德育因素。如,信息技术课教师可以专门给学生传授一些网络安全知识,引导学生健康有益地上网。

第三,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有趣的户外活动来丰富学生们的精神生活。研究表明:学生们在拥抱大自然和进行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增强体质、增加学习兴趣、增高注意力的集中程度、重建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还可从中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特性出发,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帮助其树立起远大的目标,培养高尚的情操,加强对各种信息的分辨力和自控力。③

第四,适当地进行性教育。在这方面,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合作,对学生进行一些性知识的及时教授,以纠正青少年对性的错误理解,消除青少年的性苦闷,对性有初步正确的认识。

3. 加大社会监管力度。倡导整个社会应形成一种使用电子产品的健康之风,即不跟风购买、不相互攀比,并积极发挥电子产品的正面功能。加强对公共网吧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控制不良信息的接收和传播,净化网络环境。对中小学生普遍使用的手机、MP5、IPAD等电子产品作出明确有效的限制。充分借鉴国外的应对策略,如英国限制16岁以下的儿童使用手机以减少辐射对儿童大脑发育带来的伤害;日本文部科学省致函全国各中小学,明令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高中生禁止在校内使用手机;韩国政府以法律形式限制青少年长时间使用手机……

三、研究缺陷及创新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笔者发现,国内很大一部分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都局限于单纯的定性分析。少有的定量分析也是针对具体的电子产品,比如电子游戏、网络的使用情况及其对中小学生心理的影响。笔者将通过调查分析,在这方面尽量做到全面具体。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侧重于批判电子产品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力图联合家庭、学校、社会各界的力量采取有效措施改观现状,帮助他们,而对肯定电子产品正面影响的笔墨甚少。这样的研究难免悲观、不全面。

此外,研究方法太过单一,有些文献仅用问卷调查法,加之EXCLE软件做简单的数据分析;有些仅在访谈法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笔者认为,在研究中不应该局限于一种研究方法,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如采用问卷调查法,并用SPSS软件对其中的数据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实验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显著性研究等),并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减少其缺陷给研究带来的损失。

注释:

①②杨金兰.少年儿童“插电”式生活方式及解决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2014,10: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