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司马光课堂笔记(合集7篇)

时间:2023-06-22 09:23:15
司马光课堂笔记

司马光课堂笔记第1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角色引领作用动态生成

动态生成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走向“学习的引领者”。那么对于生成性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应该充当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引领作用,才能更好实现动态课堂的建构呢?

一、精心预设文本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活动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精心预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所谓教学预设,是指教师在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清晰理性、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具有弹性,注意留白。教师只有在课前考虑充分,胸有成竹,在教学的时候,才能在“预设”中关注“生成”,在“生成”中结合“预设”。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备课要备学生”。在预设时,教师不但要善于发现文本中“显露”的信息,更要善于发现其“隐藏”着的意义,追求的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如在教学《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一文时,部分教师在总结课文时都会点出“爱因斯坦平易近人,没有大科学家的架子,关心孩子”等主题,却忽略了指导学生去思考小女孩的可贵之处――纯真、不畏权威。这与教师课前的钻研文本不够深入有关。

二、灵活调控流程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课堂里的一切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的,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在千变万化的语文课堂中,当学生的思维与老师背道而驰,打乱预设的课堂教学秩序时,教师应随机而动,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计划,从而使学生的智慧充盈课堂。

如在教学《江畔独步寻花》一文时,笔者课前预设教学程序:读诗题,了解背景――读诗句,弄清内容――想诗境,体会感情――诵诗篇,赏析特色。教学时,一位学生突然提问:“诗中写的‘花’是什么花?”这一问题并非预定教学内容,看着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目光,笔者抛开预设教案,在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其需要安排自由选择性作业:(1)为诗配画;(2)为诗改写;(3)利用网络、书籍查找相关资料;(4)去花园观察。教师通过灵活调控流程,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拓展引导生成。

三、理性反思“错例”

生成贵在反思,反思贵在坚持。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后及时反思回顾,就像一朵升腾而起的火花,重新照亮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具有耐人寻味、余音绕梁、课断而思不断的作用。面对语文课堂中的“错误发生”,教师要充分应用错例,及时地放大,善于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坚持对“错例”进行理性反思、辨别异同、探寻“病根”,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找错、议错、辨错这一动态过程,寻求改正错误的方法,从而把错误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契机。

1.学生错误

案例: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一位学生在介绍作者“司马迁”时发生了错误:“作者司马光,宋代人……”话音刚落,教室里笑声四起。笔者也未多想就顺口对其给予批评:“介绍查找的资料时,要看仔细了再读。”该生只好无趣、尴尬地坐了下去。

反思:“司马迁”和“司马光”只有一字之差,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学生在低年级的课文中也曾学过,为何不能将两位名人联系起来,幽默地指出那位学生的不足呢?在第二课时的教学时,笔者决定对此进行“教学补救”,于是故意将课题写成《司马光发愤写〈史记〉》,并对学生解释道:“‘司马迁’和‘司马光’虽只有一字之别,但两者之间从汉代到宋代,相差一千多年的时间。同时,他们两人又都是史学家、文学家,我们学完了写司马光的文章又学写司马迁的文章。因此,老师觉得昨天那位同学说错完全是在情理之中,不能怪他。”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出错回答,教师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加以否定或训斥,而应注重采取“迂回”方式,借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联系前后课文,进行纵横向比较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师错误

案例:成语积累课,学习交流“AABB式”的成语时,当笔者把“原原本本”写到黑板上时,一个学生突然喊道:“老师,你写错了。‘元元本本’的‘元’不是‘原来’的‘原’,而是‘单元’的‘元’。我已经查过字典了,‘原原本本’只是词语,不是成语,而‘元元本本’才是成语。”说完,他天真地拿出了《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成语词典》,其他学生也学着拿起字典查起来。不一会儿,他们就纷纷嚷道:“老师,成语词典真的查不到‘原原本本’,只有‘元元本本’。”笔者看了几本字典,确实如此。伴着孩子们的欢呼声,笔者说:“谢谢同学们给老师上了一课,老师马上订正。”

反思:教师要深知古语:“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道理,当学生指出教师的错误时,教师应有敢于承认的勇气、闻过则喜的胸怀,而不应漫不经心,遮遮掩掩,文过饰非。同时,教师改正错误的过程本身是一种教育资源,对学生也是一种示范、激励和鼓励。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教学中恰当地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是构建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必须迈进的重要一步。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对课堂上的一些生成性因素及时捕捉、灵活调控,坚持教学反思,这样才能让小学语文课堂不断精彩呈现。许多语文大师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信手拈来,与“精彩”不期而遇,那是一种“通透”的教学境界,是值得我们终身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顾春红.让课堂闪烁智慧之花[A].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4.

[2]方敏芬,陈怡.让课堂“生成”充满诗意[J].小学语文教学,2004,(10).

[3]唐爱华.课堂可以预约出精彩[N].现代教育报,2004.

司马光课堂笔记第2篇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这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教学《春晓》时,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的话,是很难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的。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用优酷客户端播放视频资料《宝宝读故事:春晓》,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画效果,结合声、光、色和符合古诗意蕴且动静交错的画面给学生以新颖的刺激感受,激发其学习兴趣,成功导入新课。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具体生动的画面

小学低年级儿童理解能力差,记忆完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另外,一年级新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在高兴时记忆效果好,反之较差。这时,就要求教师运用电教手段,把枯燥无味的文字变为生动有趣的画面,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汉字笔画查询网页“http:///”,打开“汉字笔画查询”窗口,在搜索框中输入每课中难写的生字,如输入“最”字,点击“查询”按钮,进入“最”字笔画、笔顺页面,利用其中的动画分析,可以向学生随机讲解其笔顺、笔画、偏旁部首、组词,特别是教学笔顺时,可以精确到每一笔笔画。再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可先示范朗读课文,然后抓住学生急于想知道乌鸦喝水的样子的心理,及时播放《乌鸦喝水》经典童话故事动画,将课文的线索清晰地勾勒出来,即“乌鸦口渴――找到一个水不多的瓶子――乌鸦喝不到水――乌鸦想出了好办法――乌鸦在一个一个地衔石子――水位升高了――乌鸦喝到水了”,几个生动形象的串联动画便给学生展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到此,本课的教学计划也就顺利完成了。又如,在教学《称象》一课时,为使学生明白称象的原理,将课文中称象的文字内容制作成PPT,采用PPT中的自定义动画效果,向学生播放一连串的称象动画过程,通过“水上的空船――大象上船,船下沉――下沉后的水面红线处――大象下船,船上浮――装石头,船下沉,一直装到船下沉到红线处”这一连串过程,使学生明白,此时船上所有的石头与大象的重量是相等的,称出船上所有石头的重量就得出了大象的重量。将“称象”这个问题转化为“称石头”,精彩的画面,生动的情景,可以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内容条理化,形象具体,重点突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

三、善于捕捉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契机,突破重难点

司马光课堂笔记第3篇

关键词:立足课堂;感悟;朗读

一、明确目标,优化朗读

立足课堂,给学生充分的朗读课文的时间。特别是在第一课时,在课堂上安排学生充分自由朗读课文,并在朗读课文时提出学习目标: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边读边思考,能帮助孩子提高自学质量,提高独立学习课文的能力。给孩子们一定的课堂时间学习生字、新词,对一些不理解的新字词圈圈点点,能使孩子们在大脑的记忆库里搜索出一些熟字,利用它们来学习新字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学习《司马光》一课时,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说了故事梗概后,我提问:在课文中有哪些人?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板书:司马光,别的小朋友。这样不但随机学习了“司”字和“别”字,而且把课文文本思路明朗化了,这时试着让大家找找文中相对应的小节,请学生读一读这几个小节,不但检查了学生自学情况,而且有助于下一环节的有序进行,使文本学习上升了一个层次,让学生充分感受了文本的内涵。

二、营造环境,多元朗读

在低段阅读教学过程中,针对低段学生独特的认知、理解的特征,设计不同要求、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体会、读中思考。在朗读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如学习“司马光砸缸”这一小节时,采用这样的朗读处理方法就非常到位。先问学生:有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了,司马光在干什么?(司马光在砸缸)司马光是怎样砸缸的?(使劲砸)接着请学生演一演使劲砸,进而让学生读一读这一小节。接着老师又问:缸是不是很容易砸?(不对,要砸好几次)最后老师又问:缸被司马光砸破了,掉进缸里的朋友得救了,你有什么感觉?(高兴)于是教师带学生通读全文。这样,通过教师营造的一个个朗读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受文本,不但充分体会了司马光的睿智和沉着,而且在朗读训练中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自我,引领学生在不同情感体验中走进文本。

三、随文识字,升华朗读

在学习课文时,生字随文出现,随课文的学习而识字,将识字教学与理解内容、领会感情三者融为一体,也着实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如在学习《司马光》这篇课文第五小节时,先请学生看图说说司马光在干什么?引出砸,进而学习“砸”字,出示生字卡片请大家读准平舌音,说说用什么砸(用石头砸),从而记住石字旁。再说说司马光怎样砸,引出“使劲”,于是学习“使劲”这个词。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好句子,进一步体会句子蕴含的情感。这样一步步深入浅出,使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内涵的领悟水到渠成。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也是识字的基本途径,我们要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将识字教学落到实处。再如学习“慌”这个词时,引导学生想象说话何时慌张,以此来理解“慌”的含义。学习“叫、喊”时,请大家说说课文中别的小朋友会叫些什么,喊些什么。有的说:“不好了,有人掉进大水缸了,快来救人哪!”有的说:“快,快,救人救人!”有的说:“怎么办?怎么办?”教师再让大家一起叫一叫、喊一喊,再读一读这些句子,品一品这些词语,这样不仅让学生牢牢理解了词的意思,也有助于学生在多元朗读中品味词句,理解文本,为感悟打下基础,提升阅读质量,而且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普遍得到了提高。

四、注重积累,提高能力

司马光课堂笔记第4篇

(一)蓄水引流

讨论是师生、生生间多维的智力交流,但许多时候我们常常困惑学生怎么对讨论不感兴趣,应者寥寥,难以互动。见此情景,有老师迁怒于学生,训斥的结果让课堂更加冷清。其实要想让课堂智慧的“水”流动起来,首先要蓄水,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打开闸门,水岂有不涌之势?

《游天然动物园》这篇课文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讲,一点阅读障碍也没有。课堂上如果还去和学生讨论动物有多可爱,学生能有兴趣吗?笔者在教学中另辟蹊径,要求学生在顺着作者文字神游米库米动物园的时候“为动物拍照”!学生们先是惊讶,接着一个个兴奋不已投入课文中,读着、想象着、圈画着。“这些动物有意思吗?头脑中为它们拍下照片了吗?闭上眼睛,看看这些动物的模样是不是就在你的跟前?嗯……长颈鹿……细长的脖子,斑驳的花纹,静静地,在树阴下亭亭玉立……”笔者的引导给了同学们示范,他们也一个个在下面轻声描述起心中的“相片”来。接着又把视线往前推进:“同学们,一个摄影家为了让别人明白自己的作品内涵,往往会给作品起一个标题。比如老师就想给庞然大物河马来一张,你看它懒洋洋地刚出水面,突然发现了我们,于是愤怒地张开大嘴,对天怒吼……老师给这一张起名――气吞山河!”学生一个个鼓起掌来,接着不用提醒,便投入到发挥他们天才想象力的游戏学习中去了。不一会儿课堂热闹起来了,他们一个个争把自己的“作品”呈现。

学习是一个过程,教师往往因为“我要的是葫芦”心理太强,书还没让学生正经读几遍就匆忙组织起讨论来。不注意情绪感染,不进行方法引导,没有“葫芦”生长这“势”的扩张,这时的讨论只能是老师的一厢情愿!为动物拍照,首先是让学生“拍”――读,想象成像,捕捉“镜头”,然后让学生给照片起名,提炼出主题,体会动物之趣与生活之趣。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与示范使学生不仅仅感受学习的新奇刺激,而且有法可循,后来学生的交流自然热烈并直接指向了课程本身――学习应用语言。

(二)拨云见日

在一个民主的课堂氛围里,学生的思维是无疆界的,他们会冒出许多新奇的想法,有些声音甚至让老师尴尬。教学《挑山工》进入最后主题揭示阶段,让学生讨论理解“因为我需要它”的含义,有学生质疑“挑山工为钱才这么攀登的,没什么值得学习的!”当时笔者就像费力吹起个气球被扎了一针,立马泄了气,课堂一片哗然。怎么办?笔者及时稳定了情绪,说:“这位同学说得不错,挑山工如此攀登,确实是为了钱。为了这并不丰厚的报酬,挑山工们就这样年复一年地攀登着,你看他们多辛苦……”然后和学生再读课文中描写挑山工由于常年风吹日晒而显露出的外貌特征、休息时“扔”到石凳上的句段。接着,让他们讨论“挑山工为什么甘于这般受苦呢?”他们做出了一个个推测:也许家里有一个年迈的老母需要赡养,也许还有个女儿在等着他劳动而得来的一点钱去付学费,也许……见时机成熟了,笔者马上引导:“是啊,挑山工不断攀登,是为了家庭:对于他年迈的母亲来说,他是个好儿子;对于他的妻子而言,他是个负责的好丈夫;对于他的孩子来说,他是个慈祥的好父亲。他是负着重担的攀登,也是负着爱心的攀登!”……

其实,在作者的笔下,挑山工的攀登形象成为一种精神的符号,从审美的角度看,这没有什么不可。但当孩子质疑他是“为钱”时,这种形而上的唯美思考显然不再有根基。不作理会任由学生“胡思乱想”,课文的学习就不再有意义;简单训斥也只能显示教师的无能,与问题解决无涉。笔者先“认同”挑山工“为钱”而攀登的看法,接着带领学生到文中感受挑山工的辛苦,再点拨:“挑工山为什么甘于这般受苦呢?”在讨论中,让挑山工的人物形象真实鲜活起来:那不仅是背负重物的攀登,那也是背负爱心的攀登!于是云散日出,光艳耀眼。

(三)静海扬波

好文章一波三折,好的课堂也常常波澜起伏。像上面那种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情形在课堂上并不多见,大多数时候,讨论常常是在常规的问题里一板一眼地进行。时间久了,倦怠易生,学习的效果也便打了折扣。这时候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遗漏,正话反说,小题大做,搅动课堂沉闷的局面,让学生思维的灵光闪现。

教学《蚁国英雄》,笔者让学生谈谈读完后的心里感受。学生有的说感动,有的说敬佩,也有学生说惊讶――“那些蚂蚁扭成一团,竟然冲出火海”。应该说学生的发言都没有错,但感觉这样的认识流于浮浅,课堂不能总是这样温开水,于是笔者在那个“惊讶”者发言后同样表示出“惊讶”:“你是说这些蚂蚁不应该冲出火海,就应该在火里活活被烧死?”学生急了:“老师!我不是这个意思。”“什么意思?”“我惊讶的是这些蚂蚁竟有这样的力量脱身。”“这是什么力量?”迟疑一会后,她说:“是团结的力量,是它们英勇献身的力量!”笔者为学生的表现振奋:“好,说下去。”“这些蚂蚁靠着团结,靠着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走出了死亡地带,让我惊讶,也让我感慨:我们人不是也需要有这点精神吗?”――学生的认识走向了深入。笔者的“误会”无疑如平静课堂里丢进的一枚石子,荡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

(四)针锋相对

讨论就是要“论”,论事、论理,讨论的深入意味思想交锋。课堂上当然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但作为老师绝不能放弃价值引领的责任。对于学生的“误读”,方法上一般可以这样引导:是吗?你为什么这么说呢?――寻找思想的根源。同学们怎么看呢?――让学生们参与进来辩一辩。问题于是在论辩中解决了。但有时候,学生的理解并非误读,而是“恶读”(其实是一种无知与好奇的表现),这时候就需要老师针锋相对作出智慧的回应了。

司马光课堂笔记第5篇

所谓“随文练笔”,是指跟随阅读教学,并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的写作训练。科学选择“随文练笔”的教学策略,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关系重大。教学实践证实:准确、巧妙地选择“随文练笔”的生长点是关键。真切自然的切入,才能使学生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有话可说,水到渠成且不留痕迹。

一、于动情处写出精彩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文质兼美,情感脉动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情节的深入,人物的渐趋丰满,感情的冲突与转折往往形成文本的耐人寻味之处。捕捉这种情感的蓄积点,及时练笔,可以有效地使他们将语言内化、将情感积淀。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慈母情深》一文,在一次又一次的品读中,学生的情感之弦被不断拨动,表达欲望被不断激发,正是学生情动时,王老师抓住“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一句深情描述:“我心潮澎湃,一遍遍地对母亲说,对着那个在七、八十台缝纫机下埋头苦坐的母亲说,对着那个脊背弯曲的母亲说……同学们,‘跑出去’的后面是一串长长的省略号,拿出笔,把你想对母亲说的话写下来”。学生“沙沙”写来,此时他们笔下流淌的岂止是“我”对母亲的诉说,更是孩子们对母爱的重新认识。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学生的感言,只有在合适的情境中才能被点燃、激活。“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到高峰时,随文练笔自然水到渠成,此时学生不仅收获了刻骨铭心的感悟,还积淀了扎实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语言和精神得到同步提升。

二、于空白处写出丰富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为了留给读者回味的空间,许多文章的作者都讲究“留白”的艺术。课文中有些内容在描述时仅用简短的、精练的词句带过,具体情节必须由读者在读中领会、读中想象。还有的余意未尽,留给读者无限的想像空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文本的空白点,化空白点为练笔点,拓展文本内涵,训练学生的想像、表达能力。

(一)抓文中的省略号

教材中许多内容的省略处留有发挥的余地,存在召唤力,在言而未尽之处拓展练笔,在充实文本的同时提升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情感体验,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掌声》时,当讲到受到掌声鼓励后的小英,“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教师抓住省略号设计了这样的练笔题:开朗起来的小英还会做些什么呢?学生通过想象,对文本进行补白,从而深化对主题的理解: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帮助,用爱去温暖别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爱。

(二)抓语言的拓展点

小学生是一个最富有想象力的群体,他们的想象总是充满了灵性,只有放飞了学生的灵性,才能开发学生无穷的潜能,课堂上抓住语言拓展点进行适时的小练笔,则为学生提供了放飞灵性的天空。

如苏教版第十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结尾处作者写道:“就这样,司马迁发奋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一句话略写了司马迁第二次写《史记》的经过,执教者抓住此处拓展训练,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在这13年里司马迁是如何发奋写《史记》的,请你想一想并写下来。由于“点”选得好,学生写得很好。

如有学生写道:

生1:司马迁为了能把《史记》早点完成,这13年里,他每天笔耕不辍。到了酷暑,天气炎热,蚊虫叮咬,可他依然坚持在油灯下写书。昏黄的灯光映着他那疲惫不堪的脸,汗水湿透了他的背……

生2:寒冷的冬季,冰天雪地,没有火炉烤火,司马迁的手冻得通红,几乎握不住笔,可他使劲搓几下,又重新拿起笔……

这样着力引导学生挖掘“未尽之言”,对文本进行了有效的补充,文本的内涵逐步丰满,文本所塑造的形象更为立体地展现在学生的心里。

三、于单薄处写出厚重

在文本的单薄处进行练笔,能活化词语、句子所描绘的形象,变概括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使语言更加饱满、丰润、富有生命力。

本来静止、凝固的“坎坷”一词在学生心灵中被激活了,词语被赋予了强烈的、深刻的、奇妙的生命活力,原本单薄的“坎坷”变得厚重了,阿炳这一人物形象也变得丰富了。

司马光课堂笔记第6篇

关键词:激发 学生 学习语文 有效途径

一、名人勤学苦练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杰克・伦敦自修得来的学识

杰克・伦敦的童年是很不幸的,在穷苦的日子中度过。十一岁他就外出打零工谋生,十四岁到一家罐头厂做工,参加到偷袭私人牡蛎场的队伍中,不久,当水手去远东。航海生涯,增长了见识,扩大了眼界,遍地的贫困、剥削和暴力,深深地印入杰克?伦敦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心灵中。一边找工作谋生,一边自学文化,他常常把书与字典的词与句抄写在小纸片上,然后,把这些纸片挂在不同的地方,有的挂在上、有的挂在衣架上、有的挂在柜厨上、有的挂在床帐上,有的贴在镜子上,这样便于在刮脸、穿衣、睡觉的时候随时看一看,记一记。有时,把一些纸片放在兜里,出外参加音乐会,拜访亲友或散步时抽出空闲时间读一读,看一看。长期的积累,不断地记诵,终于掌握了大量的词汇,文化素养大大提升,二十四岁时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狼之子》。一生著述甚多,传世之作为《热爱生命》,成为和马克・吐温齐名的我国读者最熟悉的两个美国作家之一。

2.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司马迁的“警枕”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小时候,司马光和哥哥弟弟一起学习,感觉自己记忆力差。每当教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能背下来了,便一个接一个丢下书,跑到院子里玩耍了。司马光没有走,轻轻地关上了门,集中精力高声朗读,一遍又一遍,读得滚瓜烂熟,然后合上书,流畅地不错一字地背诵。

司马光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更加刻苦。他卧室除了图书和床,没有其他贵重的摆设。非常简单:一架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枕头。为什么用圆木枕头呢?当读书太困倦的时候,一睡就是一大觉。圆木枕头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就滚走了。头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声,他惊醒了,立刻爬起来读书。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不分昼夜的攻读苦研,司马迁成了一个博学的人,为编纂《资治通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名人刻苦学习,最终成就了事业,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了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二、优化课堂教学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

1.新课导语的精心设计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伊始,导语是否成功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新颖巧妙的导入能先声夺人,抓住学生心理,扣住心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求知欲望,渲染良好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讲述教学《口技》时,从课题开始,提问:能否描述一下口技是什么呢?学生用嘴摹拟发出了的各种声音。接着说谁能摹拟呀?有的学猫叫,有的学狗叫,有的学羊叫,有的学生……,静静的教室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了,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们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剧增。然后让学生根据注释看课文,找出口技艺人摹拟的声音,提问:为什么要描写如此众多的声音呢?表现的主题是什么?这节课学习《口技》一课,这样一步一步,一环一环,诱导启发,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新课的导入一种教艺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仅仅几分钟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集枯燥、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静态的东西动态化,多媒体课件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媒体与课程、教材、师生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必须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难以见到的事物形象的展现在面前,大量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丰富的情景,引发学生的有意注意,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有限的时间内,以较快的速度,获取较多的感性知识,提高感知教材的效率,强化感知强度。例如讲述《中国石拱桥》时,让学生看书图,多媒体课件演示各地石拱桥的自然风光,学生立刻被壮观的情景所吸引,把课文中关于石拱桥的知识介绍,融进在脑里,效果可想而知。多媒体技术进入了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一项很重要的形式,它集音乐、图像、颜色、画面、动作于一体,吸引着学生,学生兴趣盎然。语文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必须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每个环节,运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寓教于乐,促使学生在生动、有趣、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学习。

3.多彩课内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内外活动,有助于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听、说、读、写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一年级开展朗读比赛、词语积累、查字典比赛、召开故事会,硬笔书法比赛、日记展览、办手抄报等系列语文活动,从“听、说、读、写”入手,养成坚持不懈学习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初二年级扩展活动,写日记、硬笔书法、办手抄报活动继续,开展作文修改、写信、应用文称谓比赛、演讲比赛等,指导学生编演课本剧丰富语文课内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综上所述,教师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大胆地运用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多种途径和方法,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开创语文教学的新格局,让学生进入充满趣味的语文学习天地。

参考文献:

[1]雷义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探[J];科技信息;2009年26期

[2]牛秀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04期

[3]王文华;;变着花样学语文[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1期

[4]张永明;;“情境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年12期

[5]赵华梅;;新课改下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有效性探索[J];新课程(教研);2010年01期

司马光课堂笔记第7篇

“胸有成竹” 镇上通知我上一堂语文公开课,课题是《司马迁发愤写》,起初我并没怎么放在心上,因为去年上过该课。于是便把老教案翻出来稍作修改,仍决定抓住“发愤”一词来串联教学。我自认为抓住这一词便抓住了题眼,可以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围绕“发愤”一词可以引发学生质疑,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然后层层剥笋,从“母亲河的熏陶”“古代英雄故事的感染”“父亲临终前的嘱托”“司马迁的人生追求”四方面,体会司马迁忍辱负重的精神。通过紧扣“发愤”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感悟,加强双基训练,升华学生情感。修改完教案后便信心满满地进行了试教,果如预设,在授课过程中围绕“发愤”一词,“引发质疑”―“合作解疑”―“品读感悟”,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教后评课时老师们认为这一堂课紧扣“发愤”一词,层层推进,教者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是一堂成功的高效课。老师们的评价更是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节外生枝” 到了上公开课的那一天,我自信地走上讲台,在齐读课题后让学生分组学习,提一个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分组讨论交流下来只有一个问题:“司马迁”在写《史记》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心中一片慌乱,这个问题我没有预设到,况且书上也没有具体描写、叙述司马迁在写《史记》过程中具体遇到什么困难。怎么办?是强行把学生拉回到我原先的预设中,还是尊重学生,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我镇定一下微笑着说:“同学们,你们真会提问题,让我们带着问题去再读读书,从中找出答案。”在学生再次读课文的间隙,我迅速作出决定,尊重学生的选择,放弃原先预设。

“顺势而引” 面对学生的提问,我决定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从学生的问题入手,解决学生的困惑。可怎么解决?在学生读课文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课文中的插图是很好的利用资源。

【实录】

师:你还能从其他地方看出“司马迁”在写《史记》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吗?

生1:我从图中看出,条件很简陋:只有一桌、一灯,而且人还是坐在草上。

生2:我从他的衣服来看,也许现在是深秋了,他穿着还是那样单薄,肯定很冷。

师:你发挥了你的想象,想象司马迁在狱中度过深秋的日子!还有谁?(小手如林)

生1:春天来了,百花齐放。本是赏花、饮酒的大好时光,他却孤零零一人在冰冷的狱中,奋笔疾书。

师:“奋笔疾书”一词用得好。

生2:夏天到了,蚊虫叮咬,又没水洗澡,可司马迁却不改初衷。

生3:冬天到了,他没什么取暖,冷得直打哆嗦,仍专心写作。

师:也许在写作过程中司马迁经历了更多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但他面对困难,退却了吗?

生:没有退却。

师:你怎么知道?

生:从图上看,司马迁席草而坐,神态专注,他忘了一切。

师:他真的忘了一切吗?

生1:他不会忘记父亲的嘱托!

生2:他忘不了身受宫刑的耻辱!

生3:他忘不了他的追求!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真好,生活的简陋,身体的疼痛,心灵的创伤,并没有挡住他写作的脚步,用书上的一个词来说这就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