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合同时间管理(合集7篇)

时间:2023-06-19 16:22:04
合同时间管理

合同时间管理第1篇

从九十年代以来,工程建设参建全方面地实行了项目法人制度、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依此设立了建设、设计、施工、监理这分工合作、互相约束的管理制度,参建多方的职责和任务也越来越明确。

关键词:

合同的管理;双方职责;时间限制

建筑市场危害仍在进一步增大,工程参建各方也越来越看中合同管理的项目。有用的合同管理是确保完成目标实现的主要方式。

1合同管理各方的职责

1.1建设单位的职责

工程项目建设的组织者是建设单位,同时也是实施者,担负建设中征地、移民、补偿、协调多方联系,恰当组织各种建设条件,完成建设目标等职责,就项目建设向国家、项目主管部门负责。其主要职责是按项目建设的规模、标准及工期要求,实行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地宏观控制与管理。负责办理工程开工有关手续,组织工程勘测设计、招标投标、开展施工过程的节点控制、组织工程交工验收等,协调参建各方关系,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有关问题,为工程施工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设单位与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均为委托合同关系。

1.2监理单位的职责

建设单位托付监理单位,根据我国相关的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合格的项目的建设文献、施工协议以及监理协议,对工程建设进行现场的治理。其重要责任是工程制定合同管理,依照合同实行工程建设的投资、工期、质量和安全,调解参建各方的深层工作联系。这样的状况下,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是一种相互委托的合同关系,监理单位应是建设单位唯一的现场施工管理者,建设单位的决策和意见应通过监理单位的贯彻执行。在建设单位托付监理单位从事设计监理的过程中,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中间的联系是监理和被监理的干系;当没有托付设计监理的时候,是各司其责的联系。在监理阶段中,监理单位需要适时根据合同及相关规定处理设计的改变,设计单位的相关通告、图纸、文案等必须要经过监理单位发送到施工机关。施工机关须要更改设计的同一时间,更要经过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给设计单位提供设计更动或修正。

1.3设计单位的职责

设计单位的重要责任是依据建设单位的嘱托,承担工程最初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给建设单位供给设计文件、图纸和别的的资料,派遣驻地的设计代表参与工程的施工建设,通过交底和图纸的会同审查,应快速签发工程的变更通知单,并且要做好设计服务,及时参与工程的验收等。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都是同一种工作关系。

1.4施工单位的职责

施工单位是工程的具体组织的实施者。它主要的职责是通过投标来获得施工任务,依据国家以及行业的规范、规定、设计文件和施工的合同,编制施工方案,组织相应的治理与技术、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开始施工,按合同约定时间、质量需求来实现施工内容。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负责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的自控工作,工程竣工后的检验合格,同时要向建设单位转交工程和施工的材料。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是监理与被监理的状态。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它俩之间不得签订任何合同。他们二者之间的关联是依据施工合同来约定的,合同中准确的表明了监理单位监督管理的权力与义务。监理单位按照国家、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批准的建设计划、施工合同等实行监理。施工单位在施行施工合同的阶段中,需要自主遵守监理单位的监督与管理,同时为监理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有效条件,按照有关的规定供给了完备的技术资料。施工单位需要按着它施工合同和工程师的规定来工作。监理单位依着建设单位的委托职权范围,并在此权限范围内检测施工单位是否奉行了合同职责,是否按着合同要求的技术、进度及其投资的需求展开施工建设。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监理单位是公正、公平的第三方,要时时关注保全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正确解决工程款支付、验收签证、索赔和工程设计更变等问题。

1.5质量监督单位的职责

质量监督与监理单位均是属于建设领域的监督管理活动,它俩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监督。质量监督则是政府行为,建设监理则是社会行为。两者的性质、职责、权限、方式和内容是完全不同的,并提出了在发包人授权的范围内,负责发出指示、检查施工质量、控制进度等现场管理工作;在发包人授权范围内独立处理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有关事项,行使通用条款规定的,以及具体施工合同专用条款中说明的权力;承包人收到监理人发出的任何指示,视为已得到发包人的批准,应遵循;在合同规定的权限范围内,不能独立处理或决定有关事项,如单价的合理调整、变更的估价、索赔等。

2合同管理时间限制

2.1工程建设总体时间要求

一个新建、改建、以及扩建工程(以下统称建设工程)的项目,从刚开始的立项阶段,到最后的试生产再到正式的投入运行,要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大小来判断,时间跨度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是几年不等,但在建设的过程中的流程以及要求基本相似,即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有的办事流程基本是一样的,各地方细节性问题要求有时会不同,具体操作还要和当地管理部门进行沟通。

2.2合同管理时间点要求

建设部门收到的备案材料当日起5个工作日之内没有提出不同意见,招标人可公布招标公示或者下发投标邀请书。招标人和中标人签署合同后5个工作日之内,需要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返还投标保证金。招标人通常应该在15日内明确中标人,招标人应该自觉在发出中标通知书之日起15日之内,向相关行政监督部门提供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说明。从招标文件之日开始到投标人上交投标文件停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20日。在投标有效期结束日的30个工作日内完成评标和定标。评标委员会出示书面评标说明后,招标人通常应该在15日内确定中标人,但最迟应当在投标有效期结束日30个工作日前确认。承包商应当在合同规定的时间或接收中标函后的42天内(合同没有约定)开始施工,工程师应该最少提前7天告知承包商开工时间。承包商做完工程并准备好竣工报告里需要报送的材料后,应提早21天将一个确定的时间告知工程师,说明在这一日后已经对需要进行竣工检验做好准备。

3结束语

我们可以意识到合同管理在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合同管理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是有深远的意义的,所以只有加强对合同管理我们才能够进行好项目管理工作。

作者:刘晓玲

参考文献:

合同时间管理第2篇

关键词:矩阵:管理模式:企业管理:研究

一、矩阵管理模式的概述

1.1矩阵管理模式的概念

矩阵管理模式也可称为系统和多维管理模式,这种系统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管理模式有很大的区别,矩阵管理模式就是按照生产、财务、销售、工程等设置的一维管理而言的,是一种运用数学理念而形成的管理概念,形成的管理模式。矩阵的管理模式就是将管理部门分成两种职能,分别是传统的职能部门,另一种是为完成某一特定的任务而形成的管理职能小组,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当任务完成之后,各个小组人员在回归到原来所处的部门。

1.2矩阵管理模式的特点

矩阵式的管理模式有着其独到的特点而受到了广大企业的青睐,尤其是大企业来说,其管理职能丰富,管理工作复杂,各个管理职能与职能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但是大型企业工作内容很多,尤其需要一个多维的系统的管理模式来解决公司内部的管理问题。传统的管理构架都是直线型,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种直线型的管理构架能起到一定的管理效用,但是对于大型的跨国企业来说,传统的直线管理模式完全不能满足大型企业的管理需要和管理要求,混乱的管理模式会造成整个企业的管理成本上升,造成管理职能的下降。所以矩阵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了大型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青睐。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

优点:传统的直线模式在管理构架中强调等级分工,强调每个岗位的职能的独立职能,各个岗位之间形成严格的等级分工以及严格的产业链条,传统的管理具备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统一指挥和统一领导,但是由于存在严格的等级和层级,就会造成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信息传递失真。存在严格的权利等级,上级能够向下级执行权利,但是下级没有权利向上级执行权利,在管理层最顶端的人有权向下级授权。矩阵式的管理模式的优势主要在于能够实现不同部门的管理人员在不同部门的流通和灵活分配,这对于员工来说,既获得了本来的独立职能,又获取了一般的管理职能,矩阵管理职能分配中包括:高层领导者、矩阵主管和员工三部分的职能,形成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紧密协调,共同解决好内部的管理问题。

缺点:矩阵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积极效应,但是其也具有一定的劣势和不足,其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无论是对于大型的国有企业还是对于跨国公司来说,管理职能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各个职能部门和职能之间能否良好的沟通,矩阵管理要求合作各方形成良好的配合和默契,形成较好的内部员工关系和伙伴配合的关系。最后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司与客户的关系都取决于内部客户的伙伴关系程度的好坏,当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时,就能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所以内部的客户关系时影响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对于矩阵管理模式来说,其主要的问题就体现在:由于部门与部门之间要求很高的默契配合和沟通,一旦之间的沟通不畅通或者断裂,就造成管理链条的中断,严重影响着公司的管理决策和职能发挥。除此之外,由于矩阵部门的员工都是来自不同的部门,员工的多样性对于矩阵管理部门来说也造成了管理困难的问题,也会影响矩阵管理的难度。同时,由于员工来自不同的工作部门和工作背景,员工资源虽然是多样的,有利于解决不同的问题,但是由于不同的工作背景也会造成管理混乱的情况,增加了管理的复杂程度和难度。

二、合作企业间矩阵式管理模式问题分析

在矩阵式管理模式中,每一个被管理对象接受来自横向和纵向两个管理部门的管理,虽然指令不唯一,但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中却能够提高办事效率,合理优化管理结构,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矩阵管理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各职能部门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使得上级部门之间的指令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配合关系,而下级在执行指令时也变得有全面的规则可循,将横纵两者的指令一并完成好。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业务范围逐渐拓宽,实际范围越来越广。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成为很多企业的生存模式。而企业之间业务的拓展需要企业之间相互熟知,交流及时,使得生产人员能够在满足本企业生产要求的同时,兼顾合作企业的需求,从而避免合作企业之间冲突的产生,且更利于满足合作企业之间的要求。而要实现这种互利共赢,企业领导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有效管理十分重要。在此种企业之间合作发展、互利共生的模式下,矩阵式管理模式呈现出独特的优势,矩阵式管理模式能够实现合作企业领导层指令的同时传递,使得生产业务执行方能够遵照合作企业之间的要求进行生产。但在具体的矩阵式管理模式运行过程中,发现想要很好的实现矩阵式管理模式的管理效果,在人员管理方面却存在一定的难题。

2.1不同合作对象之间的差异

在合作企业之间利用矩阵式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确实在任务执行方接受合作企业领导层的指令方面具体特别大的优势。合作企业的领导层可以直接像任务执行方下达指令,从而避免了人物的多层传递,同时,直接接受合作方的任务指令,也使得合作企业拥有更多的管理权,对于最终生产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在具体的合作企业间矩阵式管理模式运行时,发现,合作方下达的指令有时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冲突,产生冲突的原因之一是不同企业间对人员管理方式不一致。比如国企,国企的领导是实行任期制的,因此,他们一般注重于完成本职工作,不会过多的关注额外收益的提高,因为他们一般要保证任职期间的安全平稳。那么,在私企与其合作时,就会因两者之间利益追求的不一致共识,而产生摩擦、冲突,使得生产人员处在矛盾的指令当中,而无法很好地完成生产任务,对于私企公司要求的增值服务也就很难实现;而当私企的合作对象变成民营企业时,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方面可以达成两者的共识,这就使得私企要求的增值服务能够得到较大的支持,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管理机制方面的差异。

2.2矩阵式管理模式运行时的合作方之间的摩擦

在合作方之间实施矩阵式管理模式,使得生产人员面对的是不同企业的管理者,我们会发现,即使统一企业内部,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指令也会有冲突的时候,部门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那么可想而知,当指令源来自不同不同企业的管理部门时,指令之间的冲突更是在所难免。这些矛盾产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不一致,交流的不及时。因为,指令的领导层接收的都是来自本单位的信息,而信息的时效性就会导致指令之间的冲突。同时,不同企业的领导层之间的交流阻力更大,沟通机会更少,这也会导致指令之间的冲突。

三、针对矩阵式管理模式问题的对策研究

3.1面对不同合作企业用适合的人员管理模式

国企因其领导实行任期制的企业管理层架构,使其淡化对利益最大化目标的追逐,员工的工作热情不高、但福利、待遇较好,人员的稳定性较强。因此,与工期之间合作尤其人员管理方面的困难,也有人员稳定性的优势。一方面要认识到,国企人员的稳定性可以利于任务实施的不间断性,且稳定性高的员工对生产任务的熟知度更高,并且,人员的稳定性也就避免了重复性的招聘和培训过程中资源的消耗。另一方面,在与国企合作的过程中为了矩阵式管理模式的较好运行,要致力于熟悉对方企业的管理方向,做好与对方企业领导层之间的交流,为实现双方的利益达成更大程度上的共识,积极寻求与对方管理层之间通过合作改变员工的懈怠工作状态。而当合作方为民营企业时,双方在利益方面的共识度较高,在共同的利益最大化目标驱使下,合作双方能够互相支持管理上的改动变化。但也应该注意到,民意企业员工的福利、待遇较差,人员流动性较大的现状,影视合作方人领导层认识到福利、待遇水平低导致人员流动性较大的现状,不利于生产很难任务的连续性,且用在人员招聘、培训方面的资源较多。应该加强与合作方之间关于人员福利方面的激励政策的讨论交流,从而加强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稳定性。总之,面对不同的合作对象,矩阵式管理模式的适用性不一致,要根据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异,加强与合作企业管理层之间的相关信息的交流,使得合作企业管理层间的指令能够较大程度的合二为一,从而更好的实现企业间的共同利益目标。

3.2加强生产人员与管理层的信息交流与反馈

在合作企业之间实施矩阵式管理模式,难免会出现指令之间的冲突摩擦。为较大程度的解决管理层之间的指令摩擦,应该在加强管理层之间交流的前提下,加强生产人员的信息反馈机制。当合作双方管理层的指令不唯一,甚至出现冲突时,生产人员往往束手无策,而缺乏反馈机制也很容易让生产人员陷入困境。为此,应该增加任务执行方的信息反馈途径,使得当指令冲突时能够及时把信息反馈给管理层,从而使管理层之间的交流更及时,能够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如可在生产人员内部安排专职协调沟通人员,其任务是上传下达,当指令下达以后及时传递给生产人员,当指令冲突时,及时反馈给任务下达方。

四、矩阵式管理模式发展前景

合同时间管理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风险因素

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且施工风险也不断地提升,使得加强工程合同管理,有着现实的意义。基于合同管理内容,加强对工程施工的质量与进度等的管控,及时控制影响因素,降低风险因素对建筑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而确保工程能够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1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需要承包方与发包方之间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对项目施工做了明确的规定,工程各项施工内容均需要基于合同规定来开展,以确保施工的质量与进度。若疏忽了对工程合同的管理,则会使得工程进度与质量失控,增加施工风险。若能够有效的开展合同管理工作,则能够避免上述问题,同时还能够为各类施工纠纷,提供法律依据。

2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类别

2.1控制型风险

基于控制程度来划分工程合同管理风险,则可以分为可控型风险与不可控风险,如图1所示。对于可控制型风险,在进行合同管理时,要采取规范化管理流程,基于相关流程,来解决合同争议以及信用评价等问题,进而最大限度上确保工程合同主体的经济利益。而不可控型风险,主要是指合同签订时,受到经济与政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合同未能正常签订或者履行等,对此则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的不利影响。

2.2管理型风险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基于管理角度,则可以分为直接管理风险以及间接管理风险。直接风险管理工作是指合同全过程中因为直接责任所造成的合同风险。间接管理风险是指合同主体非风险所造成的直接责任人。建筑工程企业在签订工程合同时,若合同人员对相关条款内容不够明确或者管理不规范,缺乏对工程合同的有效监督,则会给工程合同管理,造成直接风险。当企业参与到工程合同管理工作中,若工程合同相关人员,违背工程合同内容,造成合同变更,则会造成间接的工程合同风险。

3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控制策略

3.1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提高合同管理效率,加强对合同管理风险的管控,则需要健全合同管理制度。规范建筑合同,明确参建各方的权利与义务,进而避免后期合同管理过程中出现责任推诿的情况。在进行建筑合同拟定时,要做好反复审核工作,避免发生缺项问题或者漏项问题等,基于建筑工程合同范本相关内容,规范化拟定合同内容,以确保发生合同纠纷后能够最大程度上保护企业效益。在进行合同拟定时,还需要明确建筑工程正式生效的时间以及合同签订的时间,做好合同时间把控。除此之外还需要明确的规定建筑工程材料成本以及索赔相关内容等,清晰规定总体造价。做好合同文件保存工作,比如工程招标合同书,为后期合同管理,提供原始资料依据[2]。

3.2构建合同风险预警体系

针对建筑工程合同风险管理,则需要做好风险预警体系建立工作。建立风险评估体系,选定合同对象,将其信誉等级作为分析指标,以选拨具有较强信用资质的施工单位在。做好合同全过程的综合风险评估工作,以及时发现工程合同隐藏风险,基于风险等级,制定预警机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而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同时需要建立风险机构,针对合同管理风险做全面的评估分析,加强和工程合同管理风险的分析与研究,明确风险的诱发因素,进而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风险跟踪管理,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降低合同管理风险,进而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管控,全面提高工程合同管理效率。

3.3加强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主要包括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等,对于成本的管理,需要做好建筑工程项目预算与计划,以及成本控制与核算等工作。成本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益,专业人员需要以生产经营为工作重心,落实项目经理成本管控体系。做好成本管理,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益与质量。需要加强对施工物资的管理,加强物资采购与使用的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及时做好工程量核算工作,针对极易造成工程造价变动的因素,则需要做好相应的管控,以确保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效率。

3.4质量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质量是工程的灵魂,是管理的核心,更是评价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因此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历来都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中心。质量管理工作综合性较强,而且较为复杂繁琐,也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难点,影响因素较多,而且多为不可控因素。从某一角度来说,质量管理影响着工程进度与工程造价管理,因此加强对项目质量的管理,有着现实的意义。这需要施工单位做好质量把控工作,施工监理部门做好质量监管工作,若发现质量问题,则需要及时做好修正工作,以确保施工进度与质量,进而确保工程建设的效益。除此之外,需要加强工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做好技术交底与人员技术培训工作,督促施工人员按照施工技术标准,开展施工作业,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做好工程检验工作,重点检查隐蔽工程的质量。

3.5加强施工进度管理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施工进度管理是主要内容,与其他管理工作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比如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对此需要做好施工进度管理。这需要施工单位及时上报施工进度情况,监理部门需要做好施工进度督查工作,若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则需要组织各方做好更改施工技术的讨论工作,研究能够赶进施工进度的变更方案,以此确保施工进度。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施工组织工作,确保施工材料与人力配备充足,合理的分配施工项目,在避免发生交叉施工的前提下,开展并行施工。

4结束语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受到各种不确定风险因素的影响较大,对此则需要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加强对合同人员队伍的建设,完善信息化合同管理系统,进而全面防范控制合同风险,提高合同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吴希.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探讨[J].广东科技,2014(16):21~22.

合同时间管理第4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监理;合同管理

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是施工承包方和业主两方在一定时间内为完成某项工程任务进行签订的契约。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则是指业主委托监理方对工程施工承包合同进行的管理,工程监理师利用施工承包方和业主二者之间依法签订的合同为准则,使得工程质量得以保证。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比较低的成本费用达到工程项目建设的目标,同时应用公平、科学、合理的原则处理双方权利和责任之间的关系,对施工项目进行有效管理。这也是施工合同管理的基本内容的体现。

一、简述合同管理于工程监理的重要性

(一)合同具有较强的法力约束效力

工程监理是施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建设单位的业主或者建设单位通过招标的方式对施工单位进行择优录取,将项目管理工作交予其监管。工程承包合同和监理委托合同是监理工程师进行监理工作的依据。委托是一种契约关系,委托是以契约形式存在的一种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而工程监理的管理是以管理性的政府监理经济法律和委托过程中的社会监理经济法律的综合。工程承包合同以国家经济合同法作为法律依据。监理工作的依据是委托双方签订的合同,合同一旦具有法力效力就可以说监理工作受到法律的保护。从以上论断可以看出,合同管理在监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二)加强合同管理有助于监理目标的实现

建立目标控制一方面在于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另一方面主要是取决于合同管理和控制的好坏与否。项目施工的行为和过程要满足合同的要求,一方面建设行为要合乎合同规范,施工建设过程要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肯定,另一方面工程建设效果也要让业主满意。因此,加强合同管理有助于建立目标实现。

(三)加强费用控制是做好监理工作的有效手段

费用控制时间里工作中四大控制内容的核心,也是进行进度控制与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费用、进度、质量控制目标的制定是经过合同形式确定的。因此,合同管理在整个监理工作中是最基本的工作也是重要的手段。监理工程师在项目施工中进行的监理工作其实质上也就是合同管理工作。建立行业在建设市场中作为主体之间参与到建设工程的管理环节中,要想做好监理工作,除了要协调好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以及项目投资外,还要让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管理的监理人员切实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让建设施工更好、更快的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

二、监理工作中合同管理的内容

合同履行管理和合同文档资料管理都属于合同管理的具体内容。合同履行管理也叫做合同控制管理,即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依据合同上所列出的条款规定,对工程建设项目双方的建设行为及过程实行科学有效地控制监督,确保合同得以顺利执行。合同文档资料管理又称为合同档案管理,从属于建立档案管理的一环节。其中包括合同管理、与合同有关的文件、函件、电子信息资料、传真资料、电子邮件、电子数据、各种证明、影像资料、工程纪实和图纸的分析和使用的系统管理工作。

合同档案是工程技术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证实合同是否的有效法律证据,这进一步说明合同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监理工程师主要在施工阶段进行合同管理工作。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工程项目分开承包管理;(2)工程施工变更管理;(3)工程延期管理;(4)合同赔偿管理;(5)协调合同纠纷;(6)管理合同支付;(7)合同档案管理;(8)管理工程各项保险。

三、监理工作中合同管理的措施

(一)管理好合同事件

基于施工合同的履行时根据所有合同事件的处理完结而完成的,因此,监理工程师可以对施工方在编制工程计划的时候提出要按照分项工程来进行合同事件表的制定,实行责任落实到位,工作安排恰当,以便更好的进行合同管理工作。同时监理工程师也必须按照合同事件表实施对合同事务的监督控制和处理。对于正常的一般的合同时间只要做好统计,而存在违约行为的合同事件或者是涉及到工程变更的事件就要严格按照合同条例进行处理。

(二)合同履行的信息管理

合同履行情况的好坏与否要由信息来证实,也就是说要靠客观数据来证明,而不是主观的判断或者概述。文档资料是否全面和可靠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管理工作的好坏。一个良好的工程监理系统首先都有一个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而且进行信息化方式进行管理。在信息管理系统中要充分做好合同管理子系统与其他各项信息系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工作,各子系统输入输出的信息构成合同管理系统的信息结构。比如各项工程的开工时间、工程完成日期、工程质量检测、费用结算、施工安全数据记录等按照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分别输入并与计划值进行比较,合同事件履行的情况便可一目了然。

(三)合同文件的管理和整理

合同文件作为工程档案资料的重要部分,它与工程中大多数的原始合同都有不同之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的甚至面目全非。而档案资料仅是原始合同,其作用也就明显了。笔者认为要做好合同管理工作,施工建设工程完结之后要对合同文本进行最后整理,以便日后查证需要。为了减少合同文件管理的工作量,施工单位应该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方式,在原始合同输入之后可以不断的更新内容,而最终文本也伴随着更新内容的输入自然完成。

合同时间管理第5篇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工程项目,合同实施

一、工程项目市场合同信息化的现状

在现代化工程项目管理中,企业越来越强调系统的集成,在工程项目中界面具有十分广泛的意义,项目的各类系统,如目标系统、技术系统、行为系统、组织系统等,他们的系统单元之间,以及系统与项目质量、项目进度、材料供应、工程安全、外部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界面。

然而,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看看:

(一)项目的各类组织系统之间以及项目整个系统与外界环境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管理界面。例如,政府主管部门、项目管理组织、承包商、材料供应商等项目参建单位之间的工作往来形成了复杂的管理流程界面。

(二)在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之间的管理流程界面。建设项目自可行性研究至设计、设计到施工、施工到验收,在这些界面的两侧的管理环境及参与单位都有着显著的不同从而导致管理流程的差异,这些差异造成不同的工作、人员行为以及控制方针,从而形成了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之间的管理流程界面。

(三)各管理子系统之间的职能管理流程界面。在建设项目的管理中,项目管理的各个职能以及各个管理部门在项目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关系,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由于各子系统的功能不同、目标不同,按其职能可将项目管理系统分解为进度管理子系统、成本(投资)管理子系统、质量管理子系统、合同管理子系统等,从而各个子系统之间构成复杂的职能管理流程界面。

二、影响企业工程项目信息化的因素

(一)合同文件管理模块:收集、整理合同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有关资料以及其他一些与合同管理密切相关的资料,进行合同文件的检索、查询、合同数据的输入、修改等。其涉及的数据有:建设工程合同协议条款,建设工程合同条件,洽谈、变更、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纪要、协议,招标工程中标通知书,投标书,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标准规范和其他有关资料,技术要求等。

(二)合同条款检索模块:可对各类合同条款进行检索,以便监督合同的履行和合同的实现。合同条款检索可分为无条件检索和有条件检索,无条件检索是按合同条款的自然顺序进行检索;有条件检索是按使用者所选择的条件进行检索查询。选择条件可分为:条款检索、条款项检索和主题词检索。

(三)合同管理模块:它主要涉及的数据是在工程建设中,关于工程质量、费用、进度等方面的信息。它分为合同实施控制子模块,合同变更管理子模块,索赔管理子模块。合同实施控制子模块:主要是对工程质量、费用、进度等方面信息进行分析和实施动态管理,将合同实施结果与合同计划目标对比,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及时调整合同实施计划。合同变更管理子模块: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合同变更,可自动生成变更清单,计算变更费用,生成变更详情表,计算变更净值,以及变更与原合同的对照表,并及时反映变更后的总投资变化情况。合同索赔管理子模块:主要包括索赔证据管理,索赔鉴别管理,索赔计算管理,索赔文件管理及有关数据库的管理等,为管理人员提供有关收集、查询、加工、更新有关索赔的各类工程数据的服务,提供索赔意向通知书,索赔报告,进行索赔计算等。

三、如何强化信息化管理建设

(一)合同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合同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合同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任何一个建设项目的实施,都是通过签订一系列的承发包合同来实现的。通过对承包内容、范围、价款、工期和质量标准等合同条款的制订和履行,业主和承包商可以在合同环境下调控建设项目的运行状态。通过对合同管理目标责任的分解,可以规范项目管理机构的内部职能,紧密围绕合同条款开展项目管理工作。

2、施工合同是承发包双方履行义务、享有权利的法律基础。为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明确承发包双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可以合理分摊承发包双方的责任风险,建设工程合同通常界定了承发包双方基本的权利义务关系。

如发包方必须按时支付工程进度款,及时参加隐蔽工程验收和中间验收,及时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和办理竣工结算等。承包方则必须按施工图纸和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向业主提供符合约定质量标准的建筑产品等。

3、合同是处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争执和纠纷的法律证据。建设项目由于建设周期长、合同金额大、参建单位众多和项目之间接口复杂等特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之间、不同承包商之间、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以及业主与材料供应商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争执和纠纷。而调处这些争执和纠纷的主要尺度和依据应是承发包双方在合同中事先做出的各种约定和承诺,如合同的索赔与反索赔条款、不可抗力条款、合同价款调整变更条款等等。。

(二)大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流程的构建步骤

1、为了保证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成功实施,必须建立一套高效的管理流程体系,而一个理想的流程体系结构应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流程同步,指流程应具备在质量、数量、时间等方面准确满足建设项目合同目标实现的能力。(2)流程高效,是用总的流程成本来计算,理想水平是用尽可能低的成本来保证项目信息流程、资金流、物资流的运转。

2、大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流程的控制。大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流程控制是利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相关学科知识和技术方法,通过对影响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目标的因素进行识别、建设环境进行分析,对工程项目建设合同管理的目标控制的原则、原理、方法及措施做出全面的系统规划,进而对建设行为状态实行跟踪控制和组织协调,从而保证对建设项目管理职能的履行,最终实现工程项目的建设目标。

合同时间管理第6篇

关键词:地铁;项目管理;合同管理

1地铁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合同管理是地铁工程项目管理中重要环节之一。在地铁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将会涉及到许多参与者和手续,这需要通过合同管理的方式来确保参与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只有确定了当权利与义务关系,才能保证合同各方在地铁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以规范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一些不良行为。过去,一些承包商由于不重视合同问题,出现一些“口头协议”、“私下合同”等,事先未通过合同管理来规避和防范今后的风险,从而造成企业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

2地铁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常见问题

地铁项目合同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合同的订立管理、履行管理和变更管理等。目前来说,在我国地铁项目合同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承包商缺乏合同管理意识。

近年来,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不少承包商为了尽可能地满足业主,随意签订一些不正规的合同,从而给地铁项目建设埋下了许多合同风险,在合同履行时引起一些纠纷。此外,在地铁项目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利益纠纷事件,大部分承包商都不按照合同条款来解决问题,而是视合同而不见,依靠人际关系来解决纠纷问题。

(2)合同签订不够规范。

由于地铁项目合同类型、文件和条款较多,因此经常出现合理上一些内容用词错误、矛盾等问题,从而造成合同履行率较低。同时,有些部门缺乏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随意签订合约,对合同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等。此外,在合同签订过程缺乏规范性,法律意识较差,合同中的一些违约责任不够明确。以上问题给地铁项目埋下了较大的风险和隐患。

(3)合同材料管理比较混乱。

在项目合同文件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混乱的现象,对没有分类管理合同文件,出现一批无效文件,严重影响到合同管理人员的正常工作,同时也不能为合同管理提供依据。另外,没有做好合同的发放记录工作,在项目实践中双方一旦发生利益纠纷时,不能及时找到合同依据。最后,合同文件存档不及时,这样很容易造成合同材料丢失问题的发生。

(4)合同管理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合同管理是一项对技术要求高,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而在地铁项目合同管理工作中,一些管理人员并不了解合同规定的具体内容、过程及质量要求等,因此不能依据合同内容对项目建设中各个阶段进行管理与监督。如果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他们就会无从应付,从而影响到项目的整体质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专业技能等对合同管理效果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利益。

3地铁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有效措施

武汉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第十八合同段,由三公司和武汉公司共同承建,共包含2个车站、2个盾构区间。其中三公司承建工业学院站、杨汊湖站—常青花园站区间左线、常青花园站—工业学院站区间左线。工业学院站为地下两层双跨岛式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长235.8m,标准段宽21.1m。杨汊湖站—常青花园站区间杨常区间左线起于K27+312.325,终于K29+247.59,总长1903m。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常工区间右线起于左K29+419.787,终于左K30+219.093。线路总长799.2m,采用盾构法施工[2]。

3.1合同管理的原则

为了按照合同工期要求如期完成建设任务,武汉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第十八合同段承建项目部建立了项目管理机构,调配了经验丰富施工队伍参与,同时,按照业主的要求进行专业化施工。在本项目合同管理过程中,我们应遵循“专人管理,互相监督”管理原则。为了确保项目合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项目部成立了合同管理小组。同时,在合同签订时,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坚持公平、公正、公平的原则。合同签订后,要全面履行合同的义务,并定期召开合同管理小组会议,做好合同履行情况审查,对合同履约过程中出现的的变更,应由小组成员共同协商后方可做出决定。一旦发现有不履行合同的行为,应及时做出处理措施,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2加强合同管理的对策

(1)建立完善合同管理的组织机构。

在武汉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第十八合同段项目建设中,项目组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合同管理机构,同时配备专业的管理人才,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开展合同管理工作,以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2)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确保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基础,因此在地铁项目合同管理前,我们应建立全面、完善、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在合同管理当中,我们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地铁企业的运营情况,制定出《合同审查制度》、《合同归口管理制度》等制度,使工作人员充分了解到合同审批流程、合同支付流程等。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使管理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了解合同管理规范,以降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3)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做好项目合同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是管理人员。所以在地铁项目合同管理中,我们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并定期加强合同管理人员在技能培训,组织专题学习和讨论,学习合同管理的法律法规,以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与此同时,要鼓励合同管理人员积极参加经济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

(4)建立信息化的合同管理系统。

在地铁项目合同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建立信息化的合同管理系统,以实现管理资料、数据和文件的共享,以随时掌握合同的签订、履行情况,减少不必要的利益纠纷,使得工程项目合同形成信息化的管理体系,促进地铁公司的持续发展。通过以上的加强措施,武汉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第十八合同段有效地解决了地铁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经常存在的问题,减少了项目合同管理方面的风险,提高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4结束语

总之,合同的规范性有利于确保地铁工程项目的正常开展,因此,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合同的问题以及合同约定的具体内容,以减少合同中不确定因素的出现,实现风险控制的目标,确保工程建设按照合同要求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刘东宁.浅谈铁路工程合同管理[J].价值工程,2011,(21):56-57.

合同时间管理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风险因素

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且施工风险也不断地提升,使得加强工程合同管理,有着现实的意义。基于合同管理内容,加强对工程施工的质量与进度等的管控,及时控制影响因素,降低风险因素对建筑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而确保工程能够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1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需要承包方与发包方之间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对项目施工做了明确的规定,工程各项施工内容均需要基于合同规定来开展,以确保施工的质量与进度。若疏忽了对工程合同的管理,则会使得工程进度与质量失控,增加施工风险。若能够有效的开展合同管理工作,则能够避免上述问题,同时还能够为各类施工纠纷,提供法律依据。

2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类别

2.1控制型风险

基于控制程度来划分工程合同管理风险,则可以分为可控型风险与不可控风险,如图1所示。对于可控制型风险,在进行合同管理时,要采取规范化管理流程,基于相关流程,来解决合同争议以及信用评价等问题,进而最大限度上确保工程合同主体的经济利益。而不可控型风险,主要是指合同签订时,受到经济与政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合同未能正常签订或者履行等,对此则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的不利影响。

2.2管理型风险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基于管理角度,则可以分为直接管理风险以及间接管理风险。直接风险管理工作是指合同全过程中因为直接责任所造成的合同风险。间接管理风险是指合同主体非风险所造成的直接责任人。建筑工程企业在签订工程合同时,若合同人员对相关条款内容不够明确或者管理不规范,缺乏对工程合同的有效监督,则会给工程合同管理,造成直接风险。当企业参与到工程合同管理工作中,若工程合同相关人员,违背工程合同内容,造成合同变更,则会造成间接的工程合同风险。

3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控制策略

3.1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提高合同管理效率,加强对合同管理风险的管控,则需要健全合同管理制度。规范建筑合同,明确参建各方的权利与义务,进而避免后期合同管理过程中出现责任推诿的情况。在进行建筑合同拟定时,要做好反复审核工作,避免发生缺项问题或者漏项问题等,基于建筑工程合同范本相关内容,规范化拟定合同内容,以确保发生合同纠纷后能够最大程度上保护企业效益。在进行合同拟定时,还需要明确建筑工程正式生效的时间以及合同签订的时间,做好合同时间把控。除此之外还需要明确的规定建筑工程材料成本以及索赔相关内容等,清晰规定总体造价。做好合同文件保存工作,比如工程招标合同书,为后期合同管理,提供原始资料依据[2]。

3.2构建合同风险预警体系

针对建筑工程合同风险管理,则需要做好风险预警体系建立工作。建立风险评估体系,选定合同对象,将其信誉等级作为分析指标,以选拨具有较强信用资质的施工单位在。做好合同全过程的综合风险评估工作,以及时发现工程合同隐藏风险,基于风险等级,制定预警机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而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同时需要建立风险机构,针对合同管理风险做全面的评估分析,加强和工程合同管理风险的分析与研究,明确风险的诱发因素,进而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风险跟踪管理,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降低合同管理风险,进而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管控,全面提高工程合同管理效率。

3.3加强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主要包括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等,对于成本的管理,需要做好建筑工程项目预算与计划,以及成本控制与核算等工作。成本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益,专业人员需要以生产经营为工作重心,落实项目经理成本管控体系。做好成本管理,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益与质量。需要加强对施工物资的管理,加强物资采购与使用的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及时做好工程量核算工作,针对极易造成工程造价变动的因素,则需要做好相应的管控,以确保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效率。

3.4质量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质量是工程的灵魂,是管理的核心,更是评价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因此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历来都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中心。质量管理工作综合性较强,而且较为复杂繁琐,也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难点,影响因素较多,而且多为不可控因素。从某一角度来说,质量管理影响着工程进度与工程造价管理,因此加强对项目质量的管理,有着现实的意义。这需要施工单位做好质量把控工作,施工监理部门做好质量监管工作,若发现质量问题,则需要及时做好修正工作,以确保施工进度与质量,进而确保工程建设的效益。除此之外,需要加强工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做好技术交底与人员技术培训工作,督促施工人员按照施工技术标准,开展施工作业,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做好工程检验工作,重点检查隐蔽工程的质量。

3.5加强施工进度管理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施工进度管理是主要内容,与其他管理工作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比如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对此需要做好施工进度管理。这需要施工单位及时上报施工进度情况,监理部门需要做好施工进度督查工作,若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则需要组织各方做好更改施工技术的讨论工作,研究能够赶进施工进度的变更方案,以此确保施工进度。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施工组织工作,确保施工材料与人力配备充足,合理的分配施工项目,在避免发生交叉施工的前提下,开展并行施工。

4结束语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受到各种不确定风险因素的影响较大,对此则需要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加强对合同人员队伍的建设,完善信息化合同管理系统,进而全面防范控制合同风险,提高合同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吴希.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探讨[J].广东科技,2014(16):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