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合集7篇)

时间:2023-06-13 16:15:05
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

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第1篇

关键词:地理学科;育人价值;核心素养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措施。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其很快成为地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厘清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与地理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化对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解,使地理课程彰显地理学科育人价值。

一、地理学科育人价值

地理学科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科目具有其独特的育人功能,这种独特育人功能决定了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从价值哲学角度看,价值是客体功能与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1]。那么,确定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具体内容就需要首先决定价值的主体与客体。地理学科可以是作为知识分类的学科,也可以是作为教学科目的学科[2],当我们讨论地理学科育人价值时,显然这里的地理学科指的是作为教学科目的学科。讨论价值问题,还需要明确是“对谁的价值”,也就是满足谁的需要,即价值的主体问题。显然,地理作为一个教学科目是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可以定义为“作为教学科目的地理学科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效用”。

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具体内容涉及到价值分类的问题。价值哲学关于价值分类一般有三个不同的视角,一是按客体的类型分类,二是按主体的类型分类,三是按需要的类型分类[3]。由于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客体(即作为教学科目的地理学科)和主体(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都是确定的,因此,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只能从“需要”的角度分类。从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看,一般将价值分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物质价值是满足主体对物质的需要,精神价值是满足主体对精神的需要。精神价值是对人的种种心智需要的满足,知识的增长、思维能力的提高、情感的发育、信仰和理想的实现、精神文化生活的效果、人们相互之间志趣的联系等都属于此类[4]。显然,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应属于精神价值。具体而言,地理学科具有满足学生求真、求善和求美的功能,因此,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可以划分为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仅仅说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包括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是不够的,因为很多学科都具有这三个方面的价值,也就是它们只是地理学科的一般价值,而非地理学科独有的特殊价值[5],还必须结合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思维方式来进一步理解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认识价值是地理学科满足学生认识世界的需要。地理学科是在人类认识自己的生存环境过程中产生的,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是由于地理学科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地理学科以地球表层系统为研究对象,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空间位置、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等。地理学科是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既借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空间思维和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最具学科特点的思维方式。地理学科将地球表层系统划分为不同尺度和层次的区域系统,从空间的视角来认识世界,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地方综合的角度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发展。因此,地理学科的认识价值还包括地理知识价值、区域认知价值和综合思维价值等。

道德价值是地理学科满足学生行为的社会价值。地理学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研究核心,探寻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P系,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评价和规范自身行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发展问题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地理学科从人地协调的角度来认识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源,并从地理学科的视角来审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地理学科在帮助学生认识祖国和家乡的状况、正确评价国家和家乡发展中的问题、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发展差异性方面也具有不可以替代的功能。因此,地理学科的道德价值还可以划分为家国情怀教育价值、国际理解教育价值和人地观念教育价值。

审美价值是地理学科满足学生审美的需求。我国早在1932年的《新学制课程纲要初级中学地理课程纲要》中就提出“培养审美的观念”的课程目标[6]。《地理教育国际》也指出“地理教育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7]。”虽然一个没有学过地理的人也能够欣赏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形式美,但是地理学科有助于学生从理性的角度去理解自然和文化的科学之美、和谐之美。当代西方环境美学家艾伦・卡尔松(Allen Carlson)指出,科学知识在景观欣赏中的作用,就犹如关于艺术风格、艺术传统方面的知识对艺术美欣赏的作用一样[8],地理学科知识也同样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自然和文化景观的内在美。地理学科的审美价值还可以划分为自然审美价值和文化审美价值。

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源于20世纪末,1997年1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DeSeCo)。该项目旨在确定一组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这些素养是在现代民主的社会中,儿童和成人过上有责任感和成功的生活所需要的,同时也是社会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技术变革和全球化的挑战所需要的[9]。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核心素养是使个人过上他想要的生活和实现社会良好运行所需要的素养[10]。2006年,欧盟提出的八项核心素养包括使用母语交流、使用外语交流、数学素养和基本的科学技术素养、数字素养、学会学习、社会与公民素养、主动意识和创业精神、文化欣赏和表达[11]。我国台湾地区课程改革提出的国民核心素养是一个国民面对未来生活所必须具有的关键的、必要的、重要的素养,兼顾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双重功能[12]。近年来,很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启动了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我国大陆的核心素养国家层面的研究源于2013年由林崇德教授领导的教育部重大项目“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研究”。

地理学科素养的研究源于21世纪初新课程的实施,在高中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课程理念。较早研究地理学科素养的王向东和袁孝亭教授认为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其构成要素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13]。地理核心素养应该是地理学科素养中最关键、最必要、最重要的内容。在选择地理核心素养具体内容时,一般有两种思路:一个是“自上而下”,即先研究学生共同的核心素养体系,再从确定地理学科对该体系的贡献角度来梳理地理核心素养;另一个是“自下而上”,直接从地理学科特点和地理课程性质出发,提炼出地理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14]。本次高中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专家通过对地理课程性质的研究,从地理课程的核心内容出发,最后确定了四个方面的地理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15]。

对于这四个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教育工作者其实并不陌生,它们源自地理学科的关键概念和研究核心,充分体现了地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地理学科的研究核心就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16]。学生通过地理学科学习能够深刻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立人地协调观,并对人类活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基本的思维方式,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学生通过地理学科学习学会综合思维,就能够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地方综合的角度来认识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发展。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基本的认知方法,核心是从空间的视角认识世界。学生通过地理学科学习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能够形成从空间的视角认识地球表层系统的意识和习惯,能够从不同空间尺度认识区域的特征,比较区域之间的差异,正确评价区域发展中的得与失。地理实践力是指开展地理考察、地理调查和地理实验的能力。学生通过地理学科学习掌握地理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地理实践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制定有效的实践方案,解决实践中的地理问题。

三、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与地理核心素养有着紧密联系,但是也存在差异,厘清二者的关系有利于深化对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解,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达成,彰显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

首先,地理学科育人价值是核心素养的基础。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地理学习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作为地理学科课程目标而出现的,也就是说它是地理课程学习应该达到的结果。地理学科价值是作为教学科目的地理学科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效用,它反映了地理学科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科目的主要育人功能。从国际社会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过程来看,有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即在确定了学生核心素养后,每门学科都需要本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所作的贡献,即回答该学科的本质与育人价值,提出学科核心素养[17]。我国地理核心素养研究虽然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是从地理学科特点和地理课程性质出发,但是同样无法回避地理核心素养要彰显地理学科育人的基本原则。

其次,地理核心素养是育人价值的综合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显得越来越突出,传统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学生综合性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某种意义上是对以往学科之间缺乏整合、课程目标相互割裂的反思。以往地理课程中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达课程目标,对于改变过去重双基、轻过程与方法的现状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只重视“知识与技能”,将三维目标割裂,教学目标缺乏整合的现象仍然非常突出。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有助于整合教学目标,综合体现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地理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学科育人价值分项体现,而是关注学生未来发展最关键的素养,强调学科育人价值对学生的综合效应,发挥地理学科的综合育人功能。

最后,地理核心素养的达成是实现育人价值的途径。地理学科育人价值指出了地理学科满足学生求真、求善和求美需求的效用,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必须依赖一定的课程载体,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都要能够充分体现地理学科育人价值。这次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提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依据,以“彰显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和“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达成”等为课程基本理念,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目标,并以此构建地理课程内容,凸显综合性、方向性和操作性。地理课程的设计从各个方面和层次关注地理核心素养的达成,为实现地理学科育人价值提供了有效途径。

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与地理核心素养有着紧密联系,深入探讨它们二者的相互关系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解,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达成,而且有助于彰@地理课程的学科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 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6-28.

[2] 申天恩.论学科本质及其三态表现形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3(10):69.

[3] 李德顺.关于价值分类的再探讨――兼论“真、善、美”[J].天津社会科学,1986(3):12-13.

[4] 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88.

[5] 龙泉.地理学科教育价值的特点与内涵论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97.

[6] 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地理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1:52.

[7] 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地理教育国际[J].冯以模译.地理学报,1993(4):289.

[8] 薛富兴.艾伦・卡尔松对形式主义的批判[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6.

[9] 张娜.DeSeCo项目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39

[10] Rychen D S,Tiana A.Developing key competencies in education:some lessons from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experience [M].Paris,France:UNESCO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2004.

[11]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Recommendat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8 December 2006 on 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 [EB/OL].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OJ:L:2006:394:0010:0018:en:PDF,2006-12-30/2017-1-12.

[12] 蔡清田.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素养[J].上海教育科研,2015(4):5-6.

[13] 王向东,袁孝亭.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64.

[14] 林培英,张冬梅.漫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J].地理教育,2016(3):6.

[15] 韦志榕.与老师们谈谈地理核心素养[J].地理教育,2016(4):5.

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第2篇

1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溯源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在美、英、欧盟等国家的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呈多元融合模式,应有效地将核心素养融入人才培养的课程之中,以增强本国人才的国际竞争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个体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根据人的全面发展,注重“提升学生能力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教育,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核心素养更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要求。核心素养融入课程体系,需要明晰核心素养与学科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因为其对于教材编写、指导教师课程实施和学生能力培育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核心素养融入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标准、教学建议、教学资源、学业质量标准等内容。在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时,需要清楚几个关系:具体的教学目标与学业质量标准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教学内容标准与教学建议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学业质量标准是教学结果导向的标准;教学内容标准是教学过程导向的标准。教学过程标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学结果标准体现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综上所释,核心素养即培养和逐步形成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既包含学生的自主发展方面,又包括学生社会参与和文化修养方面的铸造。

2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

当前大学体育多处于以“技能+体质”为中心的发展状态中,以体育学科知识为核心的课程标准,按照体育学科的教学规律进行教学工作,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与当前国际、国家发展需要“培养需要的人”的目标有一定的偏差。以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的核心素养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正好契合了当前的发展需要。大学体育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有自身的也有外部的。自身的主要是供给的有限与大学生需要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外部的主要是社会需要和期望大学体育培育出人才所需的能力和素养与现实的偏差。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当前大学体育课程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中心,与社会寄予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之间的差距。

3核心素养给予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3.1课程改革取向与社会生活价值有效统一正确的社会生活价值观是乐观积极融入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大学体育课程的教育目的是健身育人。大学体育在人的智力发展、身体塑造和健全人格方面均有效果,是一种综合效应的表现。因此,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取向是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所培养的人才,最终是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生活,并要发挥推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因此,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大学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大学体育自然责无旁贷。应将社会生活价值观融入大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育之中,使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取向与社会生活价值观相统一,发挥大学体育课程在学生核心素养筑就中的角色担当。3.2凸出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有效融合个体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两者是一脉相承的,没有截然的界点。我国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在宏观层面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方向性要求。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品格和必备能力,实则是在社会发展这个大环境中得以实现。通过教育,逐渐形成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体育课是学生自幼儿园至大学学习过程中陪伴学生成长时间跨度最长和课程变化趋于稳定的一门课程,致力于健身育人,满足个体在成长中的体育需要。体育课程是一门社会化和国际化的课程,从其项目的规则、内容和组织形式来看,与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核心素养是内在一致的。因此,在大学体育课程中,要更加关切凸出学生个体终身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效融合。3.3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衔接核心素养指向的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所需的品格和必备能力,是抽象而又客观存在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具体化,服务于核心素养的实现,核心素养是学科素养的目标指向。大学体育课对学生健全人格、意志品质和社会适应方面有着特别的含义,是学生在大学体育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知识、能力、态度和情感、价值观、方法等的综合表现,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质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有效地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进行科学衔接,是有效筑就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4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思路

4.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大学体育在塑造学生家国情怀和大学文化传承上有着天然的联系,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来精心研制大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个体的发展与国家和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培育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不仅对个体的全面发展有较大帮助,还与国家和社会对个体的价值期望相一致。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是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同时也与当前国际社会人才培养接轨及与国际社会人才发展趋势相吻合。4.2探究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基于大学时期的不同教育阶段,探索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或框架,在语义学意义上界定学生大学时期的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总框架,并将其明晰化、细化和具体化,以更好地指导课程的编制。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是在大学体育教育中支持和践行核心素养理念的前提。应在认真分析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国家与社会需求的基础上,透析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人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以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指向,结合大学体育对人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特征,紧密与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相衔接,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框架。有此基础之后,可为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学业质量标准的建立、教育质量评价等提供参照依据,同时,也为它们之间的整体性和统一性的有效融合提供壁垒。4.3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核心素养不应该是被悬之于空的抽象和理论性框架,而是一个根据学生的成长细化为不同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落实,关键在于课程,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体系是核心素养具体化的有力体现。构建大学体育课程标准体系,要突出课程的整体性,关注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互补与融合,凸显课程的整体性,进而培育整体性的素养。以大学体育课程为载体,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目标,以学科知识为素材,注重的是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应包括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质量标准四个部分。在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出现两个标准,即学科核心素养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如这两个标准同时并驾齐驱,势必会给未来的教学和考核造成不必要的震荡,因此需要将其统一。4.4建立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美、英、欧盟等国家核心素养课程体系中均有各自的系统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他们的实践表明,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其意义非凡。大学体育课程标准是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统领性文件,基于大学体育课程标准建立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将更加贴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以大学体育课程标准为目标诊断的内容,进行学业质量评价,是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检验和总结,不同年级学段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是不一样的,呈递进的层次关系;同时,也能为今后教材的建设、教师教学操作、进行过程性诊断和学生学业评估提供有力依据,可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自我评估的依据,也是对“应试教育”评价的一种超越。4.5加强教师在职继续教育,提升教师素质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是依靠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改革来助其推进;大学体育课程的教育,依靠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来助其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依靠大学体育教师教学创新来逐渐实现,因此,大学体育教师的素质,直接对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成果的实施产生影响。大学体育教师的在职继续教育,应根据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培养要求,重构大学体育教师培训的目标、课程和模式等,如此方能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保持一致性。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人民教育,2015(7).

[2]柳夕浪.走向深度的课程整合[J].人民教育,2014(4).

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第3篇

核心素养研究和培育是一个全球性的教育趋势。OECD的研究提出:核心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使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 ,以满足复杂需求的能力。例如,有效交往的能力是一种素养,它包括使用个体的语言的能力、实用的 IT 技能,以及对其交往对象的态度等。OECD提出核心素养有三个基本特征:超越所教的知识与技能;核心素养的本质是反思性;在变化的情境中各个核心素养是联结在一起发挥作用的。[2]

欧盟的界定是:“素养是适用于特定情境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3]“核心素养是所有个体达成自我实现和发展、成为主动的公民、融入社会和成功就业所需要的那些素养。”[4]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是个体应具有的起基础和支撑作用的素质与涵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5]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很明显突出三个方面:第一,自主发展,即自主性,包括培养和发展身体、心理、学习等方面的素养;第二,社会参与,即社会性,包括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社会与国家等之间的关系;第三,文化素养,也就是工具性,包括掌握应用人类智慧文明的各种成果。

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是为了帮助学生应对未来工作与生活中复杂情境的挑战,主要体现在自主发展和文化修养指标。“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在社会参与指标。

二、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

在严格意义上,核心素养不能说成是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容易产生歧义。核心素养指向人本身,唯有人,才可以用素质与涵养――素养――及其程度或水平来衡量,核心素养不能衡量或修饰学科。[6]

学科以知识、概念、原理体系来表征,学科可以达成某些核心素养,但它不等于核心素养。学科包括核心概念、核心原理,但这不是核心素养。非要说学科核心素养,那只能理解为学生发展的学科素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不是学科的核心素养。不宜说“学科核心素养”,但学科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上意义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显然离不开人文W科,科学素养也显然离不开科学课程。只是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素养,任何核心素养都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可以完成的。任何学科都有其对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共性贡献与个性贡献。

比如科学课程除了主要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外,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促进其他素养如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的发展。这就是共性贡献。特定学科的育人价值最重要的是在于对特定核心素养的独特或个性贡献。比如历史学科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就是历史学科对核心素养的独特的、个性化的贡献。[7]

学科的育人价值主要在于对特定核心素养的独特贡献,这是需要不断明晰化的过程。只有明晰本学科在特定核心素养形成和提升上的教育意义,揭示学科与核心素养的内在关联,才能发现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三、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支柱性理念,对指导课程改革、研制课程标准、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据欧盟统计资料显示,欧盟核心素养提出后,对四分之三以上成员国的课程改革产生了直接影响,这些国家都实施了针对核心素养的教育政策和行动计划。

依照学生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相对独立的程度不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核心素养体系在课程领域的应用模式可以大致分为三类:[8]第一类是核心素养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由专门的机构进行研制和开发,之后逐渐与课程和教学相融合的模式,代表者有美国、澳大利亚和台湾地区等。第二类模式在国家的课程体系当中规定了要培养学生哪些核心能力和素养,并指导课程的内容与设置,代表国家主要是芬兰。第三类模式,学生的核心素养没有单独做出规定,但国家的课程体系当中的许多部分都体现了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和素养的宗旨,代表国家主要是日本和韩国。核心素养对课程改革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核心素养使课程目标更清晰具体化

核心素养提出后,课程与教学目标更明确,因为这些要素提得更鲜明,它把教育方针中培养目标的内容突出表现在核心素养上,我们就可以在本学科框架内更明确地定位本学科教育。每个学科把这件事情做好,就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学科课程的价值。

(二)核心素养为课程内容的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当今课程实践中的最大难题就是知识太多,更新太快,我们有太多的东西要教要学,我们有太多的知识选择,但又感觉无从选择,很难选择,因为选择的依据并不清晰,“精选课程内容”往往成为空泛的口号。难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如此感叹:教育内容的确定问题大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复杂和迫切。

我们总说要把最有价值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可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斯宾塞的这一问题成为百年课程难题:是杜威全力推崇的实用知识还是永恒主义精心遴选的经典知识? 是Know-what 的知识,还是Know-why、Know-how、Know-who 的知识?具体到特定学科中,是更多的古代史还是近现代史,是更多的欧洲史还是亚洲非洲史? 是更多的陈胜吴广还是唐宗宋祖? 是更多的唐诗还是宋词? 是更多的鲁迅还是胡适? 是更多的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

OECD依据知识的表现层次对知识进行了新的分类:(1)Know-what,即关于简单数据与事实的“知道是什么”型知识;(2)Know-how,即关于技能方面的“知道怎么做”型知识;(3)Know-why,即抽象的、解释层次的“知道为什么”型知识;(4)Know-who,即“知道谁有知识”型知识。

让哪种知识在多大程度进入课程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是什么让情况更为复杂?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类创造的知识以极高的速度增长、传播,知识无限,生命有限,学校生涯更有限,解决“生有涯”而“知无涯”的问题显得极为实际和迫切。

传统上,我们是依据学科逻辑来确定课程内容的。以学科知识结构及其知识发展逻辑为依托的课程内容的确定与教材编撰,路径相对明确,但内容选择的困难程度日益加大,内容越选越多,所选内容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却没有保障。

只有更新教育理念,将课程内容的确定依据从知识在学科中的意义,转向知识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意义上来,也即转向能够最大限度促进和提升核心素养的那些知识,这样才能解决内容精选的问题。在突出核心素养的思想指导下,课程内容的确定与教材编撰,将从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依据的路径,转向兼顾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为依据的路径,这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更大,更明确,更有保障。

比如,在英语学科,如果只是学习翻译,那么确定教科书内容――翻译材料――可能更纯粹的是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相对容易。但假如涉及核心素养,涉及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那么确定内容的依据就要有所变化。此时的课程内容的确定既要依据学科因素、遵循语言学逻辑,也要考虑素养因素,遵循核心素养发展的逻辑。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内容既能够较好地实现语言的目标,也能够充分实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目标?

又比如,依据学科价值,物理课程对于地心说、日心说的内容的确定并不困难,重心是关注这些知识本身的呈现及其如何被学生真正掌握。而依据核心素养的价值,重要的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这两种学说有哪些基本知识点,还特别需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真正领悟科学家不迷信不盲从,献身科学,为真理而执着追求的品质,培养物理课程追求的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这一核心素养。这才是我们特别需要的、唯一不变的贯穿所有时代的高F品质。那么,如何确定体现这一特殊要求的内容呢?在这一意义上,课程内容的核心素养的价值甚至比学科价值更值得期待和关注,也更具有挑战性。

判断某一内容的价值高低,既要看它的学科价值,还要看它对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我们既要依据学科内容价值来确立课程内容,又要依据核心素养价值来确定课程内容。

(三)核心素养能够引领教师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的提出,让教师在厚重的书本和习题背后,在置生命而不顾的分数背后,看到了明确的让人成为人、以教育来成人的目标。目标在前,知识为我所有,知识助我成长,用教材教、高效率的教就有了清晰的方向。

以往我们总在追求和打造高效率的课堂,我们获得了有效教学的美誉,但本质上我们并不追问自己辛辛苦苦的有效教学是为了什么。我们越来越被每个极小知识点里层出不穷的可能的考试信息绑架,我们获取它,却不知道自己为何要如此。这种教育下,孩子们被培养出一种令人不安的本领:应考能力出奇的高。但核心素养呢?做人的本质呢?

比如我们有效地让学生十分正确地掌握了低碳生活的知识,但他的日常生活可能完全是反低碳的。我们有效地让学生知道人生而平等、生命至高无上、自由至高无上的道理,但现实中他们完全有可能对此不屑一顾。

我们打造了众多高效率的课堂,但我们并不追问自己辛辛苦苦的高效教学本质上是为了什么,为了考试分数吗?我们教学生知道并懂得低碳生活的准则,但显然教育的重心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自觉、自主、自发地把这些准则应用于自己的全部生活之中,甚至能够影响身边的人。这就需要设计系列活动来实现这个目标。

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第4篇

1新形势下课程实施要准确把握体育与健  康学科核心素养

1. 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明确了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任务。为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教育部于2014年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近几年来,我国教育学界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和基本内涵得以逐渐明晰。从价值定位来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

1.2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体育与健康学科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观察体育,可以发现体育的多种属性,主要包括健身性、教育性、文化性、竞赛性、技能性、娱乐性、社会性等。通过现象看本质,不论强加给体育多少个属性、多少个性质,都无法改变体育作为一种锻炼身体、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本质规定。

1.3融入课程标准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亟需课程实施的变革    

核心素养培育是一个终身持续发展的过程,它启蒙于家庭,培育于学校,完善于社会化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在学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必然依赖于课程和教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本质观和学科教育价值观的反映。通过厘清学科核心素养,清晰地界定和描述本学科对人的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体现本学科对学生成长的独特贡献,从而使学科教育真正回到服务于人的发展方向和轨道上来。总之,只有抓住学科核心素养,才能抓住学科教育的根本。

国内外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普遍将核心素养融入到各学段、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之中。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要在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及体育学科特质的前提下,科学构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框架结构,并全面渗透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之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深刻影响着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内容的选择,必将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变革与发展。

2课程实施的价值导向要从知识技能传授转向核心素养培育

2. 1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课程实施是课程价值赖以生成、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实践路径。不同的课程价值定位,往往会有不同的课程实施体系和策略。近代以来到21世纪前中国体育课程的价值定位先后表现为社会本位和学科本位。伴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的剧烈动荡和变迁,体育课程在中国的起步与发展承载着强烈的社会使命。学科本位价值观念下的体育课程,强调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具有鲜明的“知识理性”色彩。社会本位与学科本位的体育课程,顺应了当时特定社会的历史背景,呈现出浓厚的“见物不见人”的时代特征。    

肇始于世纪之交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鲜明的素质教育发展方向,明确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体育课程不仅从外显名称上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更为重要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主体实现了从社会、学科转向学生的擅变。

2.2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亚需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二次校准    

以《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契机,教育部自2015年初开始,既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又直面我国基础教育的紧迫问题,确立了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方向。基在学生主体价值定位已经确立的基础上,函需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的二次校准。核心素养特别强调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和能力,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体育与健康学科“最关键、最必要”的重要特征。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及时进行二次校准,实现从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传授转向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3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路径的优化

3. 1以健康生活核心素养为主导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目标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实际上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课程与教学活动中的转化,因此,课程与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也必然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依据。根据核心素养的本质规定,可以认为健康生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健康生活所需具备的品格与关键能力。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有着密切的联系,课程目标通常由教育行政部门、学科专家制定,主要出现在课程标准及课程方案之中而教学目标通常由学校体育科组、体育教师制定,是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直接依据。

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实现两个重要转变,一是由抽象知识转向真实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具体情境二是由技能导向转向素养导向,明确运动技能是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要着眼于通过运动技能和方法的学习和体验,致力于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

3. 2着力打造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效课堂教学    

1)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效益精准化。    

由片面追求教学效果转向注重教学效益,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视野下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变革。教学效益指的是教学及其结果与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求是否吻合以及吻合的程度如何。“是否吻合”是对教学效益质的规定,“吻合程度”是对教学效益量的把握。教学效益强调的是教学及其结果的合目的性、合价值性。因此,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准确设定教学目标,再根据目标精选教学内容,才能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效益的精准化。    

2)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效果实效化。    

无论是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过去,还是强调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现在,教学效果始终是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内在追求。教学效果是指教学活动的结果,它考察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发展。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来看,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效果要着眼于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发展。

在实践工作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三大核心素养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这样有助于教师在拟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提高针对性和可观测性。例如,运动能力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由哪些要素组成,可以细化为哪些具体指标,这样才能有助于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做到有的放矢。又如,体育品德这一学科核心素养可以明确为哪些可观测指标,这样才能有助于评判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在体育品德素养培育方面是否有效果或者有多大的效果。      

3)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效率最优化。    

教学效率是评判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一个重要维度。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在《大教学论》中开宗明义:“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夸美纽斯提出的“少教多学”其实已经蕴含着教学效率的意思,也可以说是教学效率这一概念早期最简约的表述之一。在我国,各个学段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时间基本稳定,因此,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效率,主要是指在教师和学生投入于课堂教学的精力和努力程度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收益,收益越大,则表明教学效率越高。    

3. 3切实发挥课外体育锻炼与竞赛的独特作用    

从课程实施的角度看,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两条重要途径,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承担着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职责。从教育部倡导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到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的“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无不强调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在学校体育的现实工作中,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经济因素、政策因素、认识与方法、习惯养成、外部条件及课业压力是妨碍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的6大因素,它们带有鲜明的性别、年级、地缘位置、学校特色及地区差异性。  

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第5篇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教学;课程标准;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1-0034-02

我国自2001年开始实行新课改,至今已有十五年,在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许多有效成果和有益经验。但是,知识本位、应试教育的阴影依旧挥之不去,在高分、高升学率的背后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低下、道德水平的滑坡。教育的失效暴露出当前学科教学中重智轻德、重知轻能、教学与课标背离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建构核心素养体系成为深化课改的关键。

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试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切入,谈谈为何以及如何实现政治课教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以培育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何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与课标的一致性

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强调,要“研究制订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自此,以学生核心素养推动教育和课程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核心素养实现的载体,“学科核心素养”也开始成为许多学科专家研究的对象。只有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才能理解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重点的教学如何转型,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与课标的契合度。

1. 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要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首先必须理解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它是人的发展不可缺少的DNA,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养”。而学科核心素养则是“学生发展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表现,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课程(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它以学科学习和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为关注点,是一种特定的“学养”。

其次,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一方面,核心素养体系对教学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核心素养的落实会强化各学科确立和发展本学科核心素养,凸显学科育人价值;另一方面,各学科教学只有从学生素质发展出发,协调并进,将各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圆融互摄,才能将促进学生成长与满足社会需要相结合,真正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

就思想政治课而言,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由“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公共参与”四个要素有机组成。这表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围绕这四个要素展开,充分体现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

2. 教学与课标一致性的内涵

教学与课标的一致性是指:课程和教学的开发、设计、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要与课程标准保持高度的一致。其依据在于我国政策明确规定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调整教学的重要依据,更是评估教育质量的准绳。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与评价过程中,必须发挥课程标准的纲领性指导作用。只有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才能保证课程实施的有序、有信、有效、有度。

新一轮课标修订以核心素养体系为依据,核心素养已然成为课程实施的风向标。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确立学科核心素养,使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实现有据可依。思想政治学科作为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落实核心素养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应然要求。

二、为何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政治教学与课标一致性

以核心素养为灵魂、深化课程改革的时代,更加强调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强调各学科共同发挥育人功能,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小、落细、落实。

1. 是以素养发展为重点,推进新一轮课改的应然要求

深入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使课堂教学转型,必须紧紧围绕发展核心素养这个关键。没有核心素养的改革,是缺乏灵魂的,而没有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是缺乏依归的。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表层化现象较为突出:教学忽视课程标准而过于依赖考纲,使得教学内容零散化、机械化;知识教学流于表层,缺乏必要的理论深度和情感温度;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应试方法与成绩高低,忽视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发展性评价不足。以核心素养体系为纲修订课程标准,细化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可以使学科课程目标科学化、具体化,便于教师操作和实施,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更加契合课标的要求,这是深化政治课程改革的应然要求。

2. 是打破传统教学困境,增强育人实效性的迫切需要

思想政治课是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德育课程,重在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品德素养。但囿于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困境,思想政治课教学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失去了它应有之功能。以学生考试成绩为最终目标的教学,取得高分、高升学率的背后却是学生综合素质低下、道德水平的滑坡。当务之急,破解传统粗放、低效的课堂教学困境之关键,需要在课标“标杆式”的引领下,以培育好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凸显学科育人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自觉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3. 是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促进人的终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稻盛和夫曾提出“成功方程式”:人生和工作的结果=人格理念×工作热情×能力。他认为工作热情和能力的取值为0~100,而人格理念的取值是-100~100。这个方程式启示我们:人格理念(或称思维方式)对个人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呼吁终身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人格理念的培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与课标相契合,意味着教学更加注重学科育人的功能,它能将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学科能力、学科经验内化到学生心中,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其本质就是转变学生的思维品质。这种基于学科素养生成的思维,必定能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所需的品格和能力的培养。

三、如何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实现政治教学与课标的一致

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培养学生应获得的品格和关键能力,重点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课程标准是从具体学科出发,规定教学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着力解决的是“教什么”这一教育的基本问题。由此可见,课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是将核心素养落实于具体教学实践的桥梁,各学科教学必须基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与课标的一致性。

1. 提升生活体验,构建理解性课堂

马克思・范梅南说过:“最好的教育关系是一种生活的体验,具有其本身和内在的意义”,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提升学生的生活体验,构建理解性课堂。理解性的政治课堂,是情感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而非一味理论灌输性的课堂。政治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系统性,理论本身是死板、缺乏活力的。只有将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创作加工,并创设一定的情境,增加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契合度,才能触及学生情感的共鸣点,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促使素养的内化。

2. 完善学业评价,构建发展性课堂

学业评价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具有重要的反馈和导向作用。我国长期采用以纸笔测验为主的评价方式,不利于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政治教学与课标的一致,必须研制完善学业质量评价的具体标准,打破传统评价方式,实现评价从形式到内容的转变,构建发展性课堂。发展性的政治课堂,不是传授应试方法与经验的课堂,而是因材施教、挖掘潜能的课堂。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注重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结合,形成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立体评价,让评价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与课标的契合度。

3. 强调能力导向,构建实践性课堂

时代的变化发展使社会对个人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高素质人才和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以往的政治教学大多采用理论灌输、教授应试技巧的方式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一带而过。这种教学模式下培育出的学生只是会背书和考试的机器,而不可能是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政治教学必须将旧观念转变为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观,构建实践性的课堂。实践性的政治课堂,不是被动接受的课堂,而是主动参与的课堂。政治课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讨论和辩论,而是走向社会进行参观、访谈和调查;不只局限于政治学科的学习,而是与其他学科圆融、渗透,开发更具特色和开放性的校本课程。学生在个体实践中获得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往往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个人相伴终身的能力和品格。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实现思想政治教学与课标一致性,是思政课教改必须遵循的规则。政治课教学只有做到有“标”可依、有“标”必依、执“标”必严、违“标”必改,才能确保学科教学目标指向于学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彰显学科育人价值,真正落小、落细、落实立德树人的各项要求,培育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中国公民。

参考文献:

[1] 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

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第6篇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 工作价值观 高职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129―02

[作者简介]李鹰,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教所所长、副教授;曾宪文,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张喜春,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副院长、教授(吉林吉林 13202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自企业等用人单位对准职业、非技能素质,如职业核心能力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对人的职业迁移能力的要求也更为迫切。职场对人才的要求日益发生着变化,从重学历到重能力、重职业道德和价值观,人才的规格内涵不断变化,日益丰富。职业核心能力、工作价值观越来越成为现代职场选人、用人的重要准,是职业人才求职竞争、入职发展和晋升的重要因素。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工作价值观教育,是职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抓手,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平台,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一、职业核心能力和工作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基本内涵

“职业核心能力”,在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及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称为“关键能力”,美国称为“基本能力”、 “软技能”,香港称为“基础技能”、“共同能力”。它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具有泛职业的属性,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表述,是以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8项核心能力”为基本范畴形成的职业核心能力准体系,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数字应用、信息处理、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

(二)工作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工作价值观”,是UNEVO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亚太地区网络)在编着的《learning to do》(学会做事――在全球化中共同学习与工作的价值观)中所倡导的。所谓工作价值观,是那些与工作本身及工作环境有关的评价准,人们通过这个准来区分对错、评价好坏。工作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有:(1)基础价值观,包括: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2)内在价值观,包括:发展个体、造福社会(内在吸引)、工作的意义、服务的价值、解决复杂问题、构建创新的工作文化、质量与卓越、承担责任、学做创业者、对工作的再认识。(3)外在价值观,包括:和谐职业、绿色职业(外在吸引)、相信自己、创造平衡生活方式、内心平和;宽容、分享、倡导文明工作场所、安全工作;维护工作中的平等、甘做链条上的一环、可持续的工作场所、全球合作等。工作价值观教育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益补充。

二、基于嵌入职业核心能力的高职人才培养基本框架模型

职场中职业人的能力和特有的素质,犹如大海中的“冰山”一样,露出海平面的便是人们能够看得到的“专业特定能力”,但它还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已。人们更重视的,也是影Ⅱ向一个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却是如冰山在海平面下面的更大的部分,也是大家表面看不到的“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工作价值观”等综合素质。高职人才培养基本框架的构建,就是要以“冰山”模型为基本出发点,采用“双线并行”的培养模式。一方面,要按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实现解决“专业特定能力”的培养任务;另一方面,要构建“职业属性”特征鲜明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把“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工作价值观教育”作为突出的教育支点。

(一)完善“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要坚持以能力提高为主线,尤其关注“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办学环境的设计上,要坚持以育人为本,以产学研结合为突破点,搭建学生“精神成人、技能成才”的平台。在专业建设上,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建立专业课程体系,以课程项目化改革为切入点,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二)坚持以需求为办学落脚点

要以人力资源市场及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办学落脚点,在专业布局上突出市场性,在教学目的上突出职业性,在教学过程上突出实践性,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突出适应性、发展性,在专业布局、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以及人才规格诸方面都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基本要求,把提升学生能力与素质作为最终目。尤其要关注“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工作价值观”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并以“项目化”课程改革为切人点,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嵌入职业核心能力和工作价值观教育的实践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项目化课程改革采取了职教界学者提出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6+2”基本原则和“双渗透”的基本模式。“6原则”包括: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突出能力目;项目载体;能力训练;学生主体;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双渗透”的基本模式:一是某些课程(如德育、外语等)必须注重采取“渗透”到全院所有课程中去的方式,而不仅依赖集中上课的方式;二是对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工作价值观”教育必须注意采取“渗透”到全院所有课程中去的方式,而不仅依赖集中培训的上课方式。为此,学院高度重视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把一线教师与辅导员老师结合起来、把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起来、把选修培养与课程渗透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配合项目化课程改革,按照“冰山”模型,学院全面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和“工作价值观”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嵌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并在07级、08级和。9级学生中开设职业核心能力公共选修课程,相继开设了“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数字应用、自我学习、创新能力”7个模块的公共选修课程。在2010级学生中学院尝试开设“职业社会能力”和“职业方法能力”组合模块的公共选修课程,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开课教师达20多位,选课学生达2 000多人次。在参与式学习中提高“职业核心能力”,素质教育别开生面,在同学们中间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将职业核心能力和工作价值观嵌人高职教育,不仅有助于社会进步和学生成长,而且它的效益将在漫长的人生中逐步显现。

参考文献:

[1]陈宇.拓展核心能力创造瑰丽人生(全国高等院校就业能力训练课程系列教材)[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童山东,任开隆.训练导航(全国高等院校就业能力训练课程系列教材)[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一)[z].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年会交流材料,2006.

[4]学会做事赢在起点――Learning to d0[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5]余祖光.工作价值观教育的创新与实践[M].海洋出版社,2010.

[6]UNEVOC.学会做事――在全球化共同学习与工作的价值观[M].余祖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7]王宝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定位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2).

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第7篇

1、信息素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信息素养教育

保罗?泽考斯(Pau.lZurkowski)1974年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 )对这一概念做过简单的阐述,它主要包括信息获取的意识及途径、信息的评价与利用等内容。[1]但对于信息素养的确切定义,至今为止还尚属讨论阶段。尽管如此,国内外各个高校也通过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信息素养教育嵌入课程等各种渠道和手段不断重视和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国内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等知名大学主要是采用 开设信息文献检索课程、专门信息文化讲座、在线网络信息文化课程以及新生入馆教育等手段加强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少数高校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会开设专门的信息素养专业课程进行教育[2],国外的如美国的马里兰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奥斯汀皮耶州立大学等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各自的“基于地区人群的医学信息分析课程”、“高年级地球微生物课程”、“‘多媒体能力’远程学位联机课程”当中

去[3]。可见数字化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俨然已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和大众趋势,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作用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文献信息检索、新生入馆教育等课程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献检索、信息获取等基本能力上,更多地是朝着与其他学科相融合贯通着力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方向发展,而通过信息素养教育培育和践行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信息素养教育作用体现之一。

1.2、信息素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核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引领当代大学生为实现自我人生理想与价值不断努力前行的强大动力,是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国梦不断攀爬奋斗的精神支柱。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国际错综复杂形势背景下西方多元文化价值观与多样思想文化的传入和交流以及国内自身多元多样思想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对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与形成产生了影响,呈现出理想与信念淡薄甚至缺失、人生价值追求崇拜个人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医学伦理道德缺失等问题,为此要通过国民教育等途径加强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树立和增其强理想与信念意识,正确树立人生态度、认识人生价值,进一步规范自身医学职业、伦理行为,树立良好的医学职业和伦理道德。信息素养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重要内容,它可以通过教育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以及教育结果等方面对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起到引导、规范等重要作用。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离不开信息素养教育,一旦离开他们无法树立良好地信息获取意识、无法从纷繁冗杂的网络信息当中科学地帅选、评价和利用出有用、有效的信息、无法正确地树立信息道德和网络诚信、导致盲目听信甚至利用社会谣言获取非法利益。由此可见,信息素养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也积极作用于信息素养教育,保证良好教育效果的取得。

2、信息素养教育在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的作用

2.1、教育内容

国内外学界对于信息素养定义本身具有多种定义,因此对于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本文根据皮介郑[4]对信息素养的定义对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上做了大体上的概括,具体为信息意识(信息获取意识、信息筛选意识、信息传播意识)的教育、信息知识(信息文化知识、信息系统管理知识)教育、信息能力(信息获取、帅选和利用处理及创新应用等能力)教育、信息德育(数字网络诚信)。具体来说:

首先,信息意识的形成为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提供良好前提。信息意识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医学生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思想政治理论文化知识信息的获取、检索意识,养成对社会网络环境下纷繁冗杂信息进行分类筛选的意识,摒弃和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和传播,充分发挥主流文化信息或思潮的正能量。其次,信息知识教育丰富了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内容。信息文化知识以及信息系统管理知识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内容。再者,信息能力教育为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良好平台,尤其是信息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能够提升医学生创新应用实践能力和水平,培养他们在医学专业学习和实践中刻苦钻研、开拓创新的精神。最后,信息德育教育为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道德支撑。医学德育教育包含数字网络诚信教育[5]、信息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为医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意识,规范自身医学学习或职业行为打下良好基础。

2.2、教育过程

信息素养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教师的言行素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言行举动,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是信息素养教育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素养不仅局限在图书馆领域,而是更多地与其他学科镶嵌式融合发展,这就不仅要求馆员自身信息专业素质要过硬也对其他学科教师综合信息素质作出更高的要求。信息素养教育是生生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价值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也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条件,通过在信息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不断肯定与否定,最终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信息素养教育是信息与信息相互交互与传播的过程,不仅是医学与医学信息的交互,同时也有医学与其他学科信息的交互;不仅是学校内部之间信息的交互,同时也是学校与自然、社会信息的交互。这一过程中医学生对于各类信息的正负能量把握不准直接影响到到自身对医学专业学习与实践的坚持和对医学事业理想与信念的坚定。因此,信息素养教育过程是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不断深化。

2.3、教育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场所。目前国内信息素养教育还多数停留在课堂教学,这一定程度上由于课堂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时间过长、形式单一使得多数学生缺乏参与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造成教育环境单一和局限从侧面影响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国外信息素养教育俨然已成为他们加强公民教育的便利平台,打破原有单一乏味的课堂教学,积极探寻和实践学科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3],充分发挥数字网络及时便捷迅速等特征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新型信息网络背景下,在公民道德的约束下和良好的法治环境下,实行远程在线公民教育课程、网络公民教育视频课程等,努力营造自由和谐的教育环境增强公民信息素质。为此,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需要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新型网络技术相结合,坚持兴趣培养优先为原则,努力营造和谐、平等、自由、公正和法治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到其中,交流互助,充分接受健康良好的医学信息文化教育。

2.4、教育目标与效果

信息素养教育效果需要一定的标准评价,而国内外对于信息素养的标准也是非常多。国外的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制定过相应的信息素养教育标准,其中比较有名的是1998年由美国AASL和AECT两个协会共同制定的《学生学习的信息素质标准》以及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于2000年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国内学者孙平、陈文勇及杨晓光等人参照国外信息素质标准,结合本国教育实际环境对信息素养的标准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6]本文参照这两个标准[7]-[8]大体上可以将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与效果归纳为培养具有能够在遵循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约束的前提下有效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获取、选择、利用和评价信息,从而从中达到一定的目的的“信息人”。这种“信息人”的培养能够让医学生在信息堆中接触和掌握到自身需要的信息,树立其良好的信息价值观,这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是相一致。另一方面,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和效果也会要求我们的教育者自身必须要有良好地信息价值观和信息素养教育职业道德,要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把握医学生信息价值观的培养内在规律,这同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也是相一致的。因此,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与效果能够比较理性引导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朝着正确和主流的方向发展。

3、启示

第一、尽管信息素养教育在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当中的作用在我国体现的还不是那么明显,但是从国外信息素养教育在公民素质教育当中的重要性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素养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一环将会成为我国未来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阵地。

第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趋于网络化、智能化、多元化,因此作为解决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不对称问题重要途径之一的信息素养教育也更加要朝着这一方向发展,同时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合于其他学科(如医学)发展当中去、融合于科学研究当中去,使得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有更加宽泛包容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