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初中科学小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11-30 16:19:36
初中科学小论文

初中科学小论文第1篇

在目标的要求达成的层次上有差异。在促使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方面,小学科学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初中生物课程侧重于对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的理解,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在倡导探究性学习方面,小学科学课程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初中生物课程则力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见这两门课程的关系,既是一种传承,又包含了发展,体现了相互相承、螺旋上升的特点。那么如何把握这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在策略上合理的衔接呢?

二、初中生物和小学科学在衔接方面的一些尝试

1.设计梯度合理的内容设计根据一些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初中生比起小学生思维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他们思维由形象思维逐渐发展到抽象思维,抽象的思维虽已有很大发展但经常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直接作支持,也就是说这一时期学生思维仍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根据初中生心理发育的特点,遵循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逐步到抽象,从易到难,从部分到整体的递度合理的设计。例如,“尿的形成”这个知识点,我是这么设计的:我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先组织学生由表及里的观察真实的猪肾脏,形成对肾脏真实完整的宏观认识,再由颜色启发学生猜测肾脏内部形态结构,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展示肾脏中肾单位显微结构,再将肾单位显微结构转换为模式图进入肾单位结构的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微观认识。最后利用一个组装游戏强化肾单位结构。完成肾单位结构教学,实现宏观到微观的认识过程。然后指导学生观察肾单位中两处毛细血管,根据学过的知识毛细血管利于物质交换,那么血液在流经这两处毛细血管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学生带着问题小组合作分析表格资料,通过指导学生横向比较不同结构中液体成分,依次得出: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对血液有过滤作用及肾小管对原尿有重吸收作用的结论。在分析数据的同时,利用自制演示实验(带网眼的小盆过滤大小不同的豆子)帮助学生理解过滤的含义,再通过过滤动画明确血液过滤的成分,用数据原尿180尿液1.5的巨大差异凸显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使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突破肾单位功能这一重难点,实现从结构到功能的认识过程。通过这样有梯度的内容设计,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把课本当作传授生物学知识的载体,更通过对初中生物课本的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方式,获得启迪和教益,提升学生的生物素质。

2.开展多种多样教学形式,激发、保持和巩固学生的生物兴趣如上文所说,因小学科学因其内容和目标等原因,故其教学活动多采用形式多样的各类游戏及趣味探究,而初中生物因为其知识的深度、广度、难度,知识的密度有很大增加;所以,课堂信息内容大,教学节奏快,同时比较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落实,也在有意渗透学习能力的提高。如何延续学生小学科学课中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能力,也是初中生物与小学科学衔接的一个问题。为了激发、保持、巩固学生的生物学兴趣,应当开展多样的教学形式。根据教学类型的不同,如初学、巩固和复习,选用不一样的方法,即使同一节课,也不能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学生具体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合理安排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开展各种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各种学习方法的指导。就这样,在各种教法和学法的相互配合中,学生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获得各种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自然参与到生物学习探索之中。

初中科学小论文第2篇

为了解中小学音乐、美术学科新课程实验情况、存在问题及困难,我们对区38所初中、小学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情况小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调研的学校对新课程实验给予充分肯定,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实验教师和学生对新教材给予高度评价,学生非常喜欢上音乐、美术课,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教材

1、师生普遍认为音乐、美术新教材图文并茂,色彩艳丽,版面设计活泼、美观,贴近学生欣赏心理,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学生喜欢翻看教材,达到乐学的目的。

2、教材内容:①贴近学生生活,寓人文教育于生动活泼的单元主题内容之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动形象的道德与思想教育以及多元的音、美文化等。②教材内容将音、美知识、技能融入各项实践活动之中,蕴含着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③富有时代气息的选材和设计,体现了现代科技赋予音乐、美术学科的时代特色,增强了学习成就感。

(二)关于课堂教学

从课堂教学反映出大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转变较快,新课程教学研讨氛围非常浓厚,能体现新的课程观和新《课标》精神,表现在:①能树立目标意识:由重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重视情感体验,重视过程与方法;采用多种形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②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这一基本理念,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体现新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互交流,并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③体现了以兴趣为动力,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体现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观等。

(三)关于课堂教学效果

从课堂效果上,我欣喜地看到以往较少有的课堂中师生真情投入、融为一体、活跃的课堂气氛,特别是初中学生能大胆地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独到见解,集体合作和学生创作的感人情景。学生真情投入学习艺术、表现艺术、探索艺术的情绪很高。

(四)关于学校设施

部分学校如国和中学、华山小学等已为音乐、美术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施或实物投影仪,部分学校也打算在本学期或本年度为音、美教室购置多媒体教学设施。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学校或教师对音、美课程实验工作存在着思想认识模糊,教育教学观念落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音、美学科重视不够。认为新课程实验无非是用用新教材;对新教材的使用无非是换换教学内容;新课程主要是针对“主课”或考试科目等等。这些模糊的认识导致教育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偏离新课程改革的初衷。

(二)部分教师对教材了解不透,对《课标》理解不深,特别是老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不够新颖,使用新教材力不从心。也有部分教师在创新面前畏难发怨,不愿吃苦,怕受麻烦,迈不出新路子,新教材老教法。

(三)少数学校硬件设施还达不到一般教学要求,音、美教学参考资料较少或没有,也为新课程实验带来了困难。

(四)部分实验教师工作量较大,有的多达每周20余节,少部分学校还存在小学一年级包班形式上课。实验教师没有更多精力致力于实验研究,给实验工作产生了不良影响。

(五)部分学校对音、美教师教学考核,只停留在学生对双基内容的掌握上,捆住了实验教师创新教学的手脚,与音、美新课程目标产生了偏离,等等。

三、几点建议

(一)要加强实验过程的培训。实验教师要更细化地学习《纲要》和《课标》,切实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本学科实验工作目标要体现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兴趣出发,突出创造性,与相关文化相结合的全新理念。

(二)加强教研力度,合理利用教材,进行课题研究。

1、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定期进行交流研讨。要严格按照区音、美学科实验方案组织实验,鼓励教师大胆创新。

2、对实验教师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培训与交流,采用内部交流学习与外出观摩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学水平。

3、合理利用教材,精心构思设计每节课。

(1)音、美教师必须要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挖掘隐含在教材中的知识点:表现手段及相关社会文化等内容。以审美为主线将这些内容贯穿起来,以符合音美《课标》和新教材的要求。

(2)反复感受和体验,将教材内容融入内心体验之中,找到个人情感体验的兴奋点作为教学设计的切入点。即要求教师对教材要反复琢磨,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或教师认为主要的关键点,发散和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展开思考,并以此为主线筛选和组织教学。

(3)灵活运用、处理教材,适当扩充和删减、调整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尝试多种构思。如:可调整教材教学顺序,调整教学内容;又如:可根据本乡镇或地域音乐、美术文化习俗,选取恰当的角度或材料,进行富有特色的教学等。

(4)反思个人教育教学行为,与新《课标》进行对照并进行理论总结,提高思考认识。

(5)音、美教师要开发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音、美与相关文化的联系。如:合理、适当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立体教学,增加视听效果,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

4、带问题、课题进行实验,各校教师对新教材如何适应大班化教学及学生多元评价模式等作进一步研究和实验。

初中科学小论文第3篇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支撑,任何一种职业成为一门专业的核心都有其赖以存在的学科做基础。步入大学行列的小学教育专业,已经走过了十年的路程,在专业建设的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也存在重大缺陷,即缺乏支撑其自身专业发展的学科基础,这必将严重影响小学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

 

初等教育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柱性学科,只有加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教育专业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围绕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价值、核心问题、关键所在作一初步思考。

 

一、明确学科建设价值: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前提

 

学科建设是大学的一个永恒主题,是大学各项建设的核心,重视与加强学科建设是近年来高等院校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但在目前的初等教育研究领域,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学科建设的价值缺乏应有的认识,学术界也难以听到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声音。这样,明确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价值就成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前提与必要条件。

 

(一)有助于促进小学教育专业建设

 

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角度看,专业是以学科为背景的培养专门人才的分类方式,专业建设需要学科建设支撑。但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十年建设缺乏相应的学科建设支持,这样,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深层的理论问题。

 

以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索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四种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以“能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学复合型小学教育工作者”为培养目标的综合培养,分科选修的“2+2”培养模式;二是“以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为基点,为21世纪的小学培养高层次优质、合格的科研型小学教师”为培养目标的“综合培养、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三是以“全面发展、学有专长、特色鲜明”为培养目标的“分方向”培养模式;四是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能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小学师资”为目标的“2+大文大理”的培养模式。

 

一定意义上讲,这四种培养模式的形成更多地依赖于现实的小学教育需要、办学机构自身的现有优势与经验,相比而言,缺乏系统的理论依据。审视这四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表达不难发现,定位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并不明晰。初等教育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柱性学科,是建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加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建构。不仅如此,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其他主要方面,如专业理念、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体制建设等方面,也都需要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支持。

 

(二)有助于加快初等教育学院的大学化进程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中的初等教育学院主要是由中等师范学校、专科学校升格与师范大学合并形成的,虽然形式上完成了向大学的转化,但在文化层面上还主要为中师文化,如教师注重教学技法、教学操作,缺乏学术意识、科研意识与能力,学术氛围淡薄,等等。这种状况难以胜任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需要,因而必须要进行文化的改造,使之大学化。

 

初等教育学院文化的大学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有正确的理念、有效的措施与长期的努力。在文化改造的过程中,既要传承中师文化的精髓,又要突破中师文化的限制,其重点是培育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精神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个方面,而学科建设恰恰是大学文化精神集中而具体的体现,是高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的载体。因而加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必将促进与加快初等教育学院的大学化进程。

 

(三)有利于推动初等教育学科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目前,我国初等教育学并不是教育学中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那么初等教育学科能否成为教育学的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呢?一些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给予了肯定性论证。如谢维和教授从学科涵义的角度肯定了初等教育学科独立存在的地位。

 

他认为学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内部具有一整套概念、范畴、原理,内在联系非常密切,具有自己的逻辑体系的学科;另一类是以现实生活中某一领域作为其学科基础,不同类型的知识运用于该领域,并形成稳定的联系,具有其核心价值、核心信念、核心理论的学科,如环境、教育、生命、海洋等学科。从这个意义上看,初等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有学者从历史、现实和学科自身发展三方面求证了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合理性。

 

初等教育学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不仅取决于逻辑的论证,而且还有赖于其自身的建设。由于我国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历史仅有短短的十年,这期间集中探索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问题,学术论文相对较多地集中于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研究,有关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论文却屈指可数。因此,要通过重视与加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来促进自身的发展,推动其独立为二级学科的进程。

 

二、建立初等教育学: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核心

 

建立初等教育学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核心工作所在。其中,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等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应着力研究这些基本问题。

 

(一)明确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独特的研究对象是学科建立的标志之一。初等教育学是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是其能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小学教育是初等教育学独特的研究对象。小学教育是对小学儿童简单的读写算基本技能、生活经验和基础道德品质的教育。小学教育的特性主要在于“奠基性”与“方向性”,即为人的发展奠基,为人的发展确定方向。

 

正如朱小蔓教授所指出的,小学教育是为人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进行的非定向、非专门的教育,是为社会所有行业培养人才打基础。它的知识、技能不是为了选拔、升学、择业,而是尽可能为人的身心全面发展提供最有利的条件。谢维和教授认为,教育的两大功能,一是让孩子转变,从一个不成熟的孩子转

 

变成成熟的人,适应社会的人;二是把握好转变的方向。在中学、大学阶段,方向性体现在转变过程,而小学阶段的转变性体现在方向性上。可见,小学教育不同于其他阶段、专业的教育,有其独特的内涵,具有不可替代性。

 

小学儿童与小学教师是初等教育学研究的两个基本点。小学儿童是小学教育的主体,小学儿童的生命成长有其自身规律,小学教育要遵循小学儿童生命成长规律,并实施他们可接受的教育,确保他们成长的方向性,这是小学教育的特性所在,应建立与小学儿童生命成长相匹配的教育教学理论。小学教师是小学教育的另一主体,是小学儿童生命成长的直接影响者。

 

一定意义上讲,小学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小学教师专业的特性。小学教育是不同于中学分科教育的综合教育,小学教师专业特性也就体现为综合性,因而对小学教师的培养应以综合为主,并有侧重。从现实情况看,制约小学教育的关键不是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而是他们的文化修养与观念,所以培养小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小学教师教育的重点。顾明远教授认为,以往中师培养重视教师的技能,相对忽视教师文化素养的培养。小学教师的培养应该强调文化底蕴、通识教育、养成教育,使之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准,这样他们就会明白什么叫教育,什么叫孩子。

 

(二)研究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学科性质是对学科本质属性及功能分类的界定,是学科建设的首要问题。它决定着学科体系的结构、层次和构建学科体系的方法,对该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决定性影响,它同时也是一门学科是否独立和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理论上讲,一门学科的学科性质可以从纵横两个向度来定位。

 

所谓纵向定位是指将这门学科作为其上位学科的分支之一所具有的性质;横向定位是指在本门学科的学科群中所处的位置。据此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也可以从这两个维度来定位。初等教育学既具有理论学科的性质,又具有应用学科的性质。从现实的角度看,初等教育学学科性质到底是怎样的,还需要初等教育学界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具有丰厚的学术资源和遗产。从教育史上看,近代以来许多中外著名教育学家大都始于对小学教育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普通教育学理论。顾明远教授认为,建立初等教育学科必须以教育学为基础,初等教育学科大部分基础理论来自于教育学,但还必须要认清小学生的特点。谢维和教授指出,初等教育学要依据教育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来探索自身的规律。

 

朱小蔓教授指出,小学教育是以问题为本,以工作对象为基础,回到问题的整合性去解决问题。因此,初等教育学不是教育学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简单应用,而是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借助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针对小学儿童特点、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小学教育实践等探讨形成自身的基本理论,以小学教育的现象、问题、规律为研究对象,并致力于解决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三)探索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的构建是学科独立、成熟的重要标志。学科体系的内容包括许多方面,潘懋元教授曾指出,高等教育学可能有三种相互联系的不同体系,即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也如此。其中,基础理论是学科发展的基石,基础理论研究是建立和完善学科体系的基础性工作。

 

初等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应建立在小学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谢维和教授指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有三个立足点,一是以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科基础,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以及课程建设等都应建立在此基础上;二是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建立学生理论;三是养成教育理论,小学阶段主要把握儿童转变的方向性,把转变体现在德育、养成教育中。这三点构成整个初等教育学科的支撑与核心理论、核心信念、核心价值观念,要在这三个基础上整合建立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顾明远教授认为,初等教育学的支撑点除了教育学外,还应该有儿童心理学。

 

关于初等教育学学科体系或学科群的确立,借助教育学学科体系或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以小学教育的自身性质而言,主要内容有小学教育学、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教育社会学、小学德育学、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体育学、小学艺术教育学、小学管理学,等等。

 

构建初等教育学科体系的视角可以是多方位的,其中,立足小学教育自身发展逻辑,直面小学教育实践是两个基本方面。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应克服简单移植普通教育学的框架、模式或其他学科结构体系而缺乏自身独特性的研究思路与做法,而应积极探寻初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一些基本问题,如逻辑起点、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研究边界等,形成本学科内在的逻辑结构与独特学科体系。

 

小学教育实践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源泉之一。目前小学教育实践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在当代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诸多的困境与挑战,这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也是当代研究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必须回应的问题。所以回到小学教育实践中,了解当代小学,直面小学教育的现实问题,以“问题研究”为一个主要向度,研究现实的小学,总结、提炼小学教育的经验,注重揭示小学教育的深层次规律,是构建初等教育自身独特学科体系的主要途径。

 

三、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

 

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其关键所在。目前,从我国各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教师总体情况看,以发表学术论文为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比较弱,这反映了初等教育学院教师队伍的整体科研意识与能力还比较薄弱,也是制约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初等教育学科队伍建设就成了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所在。

 

(一)明确学科建设内涵,增强学科意识

 

对学科建设,学术界有着多维度、多层面的理解。从学位点建设角度看,主要指硕士点、博士点建设。从一门学科的角度看,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概念体系、逻辑体系、学科结构、研究方法等问题。从学校的角度看,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简言之,学科建设涉及学科体系的建设、学术队伍的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建设。

 

初等教育学院教师队伍的学科意识是其学科建设的前提条件。

 

但目前,教师队伍的学科意识比较薄弱。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化的历史很短,自1997年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增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以来至今,仅仅十年的历史;二是作为大学的初等教育学院主要由中师等一些专科院校升格而形成,虽然在形式上成为了大学的一员,但在实质上还没有完成大学化。三是到目前为止,初等教育学并没有成为教育学的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还缺乏学科意识,思考问题的立足点则是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因此,初等教育学界应加大学科建设的宣传力度,明确学科建设的内涵与价值,营造学科建设的气氛,增强教师的学科建设意识。

 

(二)造就学术带头人,组建学术梯队

 

学科带头人是学术梯队的组织者和“领跑者”,选择和造就学术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注重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又要重视自身的培养。目前而言,还需要吸引有志于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教育学领域中的其他学科人员投入进来,同时在初等教育科学建设的过程中培养、造就其各学科方向的带头人。

 

大力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学术梯队是学科建设的组织保证,也是学科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组建学术梯队时,需要考虑梯队成员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使之更为合理;需要整合院内外、校内外的人力资源优势;需要培养年轻的学术骨干力量。

 

(三)以科研带动,以学位点为平台

 

初等教育学科队伍建设需要以科研来带动。相比而言,初等教育学院教师的教学意识比较强。教师比较注重教学能力的提高,注重教案的写作与规范,注重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教学活动等,这些是中师的良好传统,需要发扬。但作为师范大学的成员,教师的学科意识、科研能力则必须加强。一定意义上讲,将小学教师的学历培养由中师提升为大学,其中一个主要内容是培养小学教师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与能力,但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需要通过真实的科研过程才能增强教师队伍的科研意识与能力。

 

为此,初等教育学院应制定一系列向科研倾斜的政策,鼓励、支持教师申请主持、参与各级科研课题,产出高层次、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创设一系列的有效方式为教师的科研工作创造条件。其中初等教育学位点的创建是一个重要的平台。通过研究生的培养,既可以为本学科培养专门的人才,又可以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初等教育学科理论研究成果的问世。通过学位点的建设,强化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凝练学科方向,培养自己的专家队伍。

 

(四)借力而行,加强横向合作

 

初等教育学科建设需要借鉴多种学科建设的经验。无论是已经成熟的学科,抑或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还是正在起步的学科等,其中,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学前教育学学科建设与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经验最为值得借鉴。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曾说过,当一门学科正在产生的时候,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借鉴所有现成的学科,将这些学科中的宝贵经验弃之不用,显然是不得要领的。当然,学科借鉴不等于简单的知识移植或想当然的理论演绎,借鉴也不能代替自身发展。

 

初等教育学科建设需要通力合作。虽然已有学者呼吁初等教育学科建设,但“孤掌难鸣”。初等教育学科建设需要赢得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需要聘请教育学科著名的专家学者为顾问,建立兼职专家库,不定期地开展专家咨询、讲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等活动。依托现有的小学教师委员会等学会,将初等教育学界组织起来,制定初等教育学科建设规划,明确目标、制定方案、提供条件;以项目的形式组织、实施,并应持续下去,推动全国性的初等教育学科建设。

初中科学小论文第4篇

一、历史背景:初等教育学学科创建是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小学教师专业化经历过萌芽、发展、深化和完善的过程。1681年,拉萨尔在法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这是小学教师专业化的肇始。但是,当时的小学教师培养培训机构,一般以“学徒制”培训模式为主,这种培训只是一种职业训练而不是专业训练。到了18世纪后期,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立法逐步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改革了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充实和发展了教育教学理论,促进了教学的分化和发展,并逐步形成独立的行业。为培养合格的小学师资,西方发达国家创办了师范学校,颁布了相关法律,主要从师范学校的设置条件、教师培养、教师聘任和教师待遇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小学教师培养正式迈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师范学校不仅重视师范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同时开设了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而且开始注重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训练。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最先在其颁布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解释,倡议“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1971年,日本在《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调整的基本措施》中指出,“教师职业本来就需要极高的专门性”。1986年,美国卡内基工作小组和霍姆斯小组先后发表了《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和《明天的教师》两个报告,明确提出了教学专业化的概念,规划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目标。同时,倡导大幅度改善教师待遇,建议将教师培养从本科教育阶段过渡到研究生教育阶段。”1989-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相继发表了《教师培训》、《今日之教师》、《学校质量》、《教师质量》等一系列教师专业化改革的报告。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上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20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构建了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此后,又颁布了新的教师教育课程要求。20世纪80年代末,香港和台湾地区开始探索教师专业化制度改革。总之,随着教师专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化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舒尔曼认为,一个专业至少有六个基本特点:理想的职业道德;根植于理论、经验或规范的学术知识;专业的技能和策略;运用理论进行实践的判断;从经验中学习;掌管专业质量、进行知识收集的“团体”,其中,根植于理论、经验或规范的学术知识,是所有专业的中心。由此观之,一种职业要成为一个“专业”,没有学科发展作为基础是行不通的。从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路径看,西方发达国家完成了从中师教育到高师教育、从独立封闭式培养到灵活开放式训练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了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小学教师教育体制。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与教育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初等教育学原理以及初等教育课程原理、教学策略、学校管理等所构成的小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群,已成为西方各国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重要的学科基础。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化经历了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并最终向一级师范过渡的时期。小学教师教育从中师、专科和本科的“旧三级”向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新三级”转变的“大学化”新趋势逐渐凸现。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2012年2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然而,“教师专业化并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它更是实践问题,人们期待着教师专业化理念引领教师教育改革产生实际的成果。但是,教师专业化的实践远比目前有关的理论设想要复杂得多。教师专业化的实践推进,目前还处于困难之中。”可见,小学教师专业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绝不只是学历的简单提升及知识储量和程度的增加,小学教师专业化必须根植于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土壤之中。因此,必须开展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厘清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哲学基础,分析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因素,架构初等教育学的内容体系,这是当前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二、现实期待:初等教育学学科创建是小教专业本科化的学科诉求

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开始招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迄今为止,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已经走过整整18个年头了。经过18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成果辉煌:2002年,小学教育专业正式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教育学门教育学类,专业代码040105W)。据初步统计,全国已有130多所院校开设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首都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举办的小学教育专业成为首批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之一。此后,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等12所院校也相继被批准为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纵观18年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专业定位、培养模式、课程方案、教材建设等层面的探讨上。这在小学教育专业初创时期,“摸着石头过河”——边探索边实践,这在当时确实很必要,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18年后的今天,如果还在这些方面争论不休,显然不够了。当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研究已步入“深水区”一-必须研究深层次的学科建设问题,这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化的现实期待。众所周知,专业建设必须要有学科支撑。那么,支撑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是什么呢?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应当积极构建独立的初等教育学学科。

最早提出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学者是殷忠民、刘立德和阮成武。他们从背景与历程、分化与定位、建构与提升三个层面对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进行了系统论述,认为初等教育学的形成是世界初等教育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客观要求,我国初等教育及教育学学科发展、教师教育层次升级以及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迫切期待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和发展。阮成武更明确指出,随着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与之适应的教育科学应进行必要的分化,加强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和课程建设,应当发掘初等教育的特定内涵、特殊属性和特有价值,实现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价值整合,形成具有学理深度和回归人文科学属性的学术品格,使之成为小学教育专业不可或缺的学科基础,阮成武还与刘立德一起专门针对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指出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是初等教育实践发展的历史推动,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现实要求,反映了教育学学科自身既有综合又有分化的发展趋势,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任务,是建立形成初等教育学的理论范畴和学科体系,为儿童学习和成长创造一片崭新的天地。2008年1月,首都师范大学举办了初等教育学科建设专家咨询会。会议邀请了顾明远、谢维和、朱小蔓等著名教育学专家莅临指导,主要就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影响深远。顾明远教授认为,初等教育学的支撑点除了教育学外,还应该有儿童心理学;谢维和教授肯定了初等教育学科独立存在的地位,同时认为,初等教育学应当根据教育学的规律和原则来建构;朱小蔓教授指出,初等教育学不能简单套用教育学理论,而应当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借助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学科的成果,以小学教育的现象、问题、规律为研究对象,并致力于解决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2008年7月,全国初等教育学会召开了以“面向基础教育的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为主题的学术年会。“会议认为,随着我国小学教师教育本科化进程的持续与深入,高师小学教育专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本科教育,应逐步形成并确立专业建设所必须依托的学科基础。围绕这一主题和焦点,代表们进行了激烈而坦诚的思想碰撞,也取得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共识。会议主要达成以下三点共识:一是从理论和实践多层面认识学科建设对于小型教育专业的重要性;二是从小学教师专业特性来确立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三是强调加强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笔者也曾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撑学科问题进行过探讨和分析,并指出了当时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是教科院派观点,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归根结底还是教育学专业,因此,教育学是其支撑学科;二是初教院派观点,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属多学科支撑的专业,主要学科基础是教育学+中文+数学。而刘慧教授则从小学教育性质、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和高师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分析,厘清了初等教育学与教育学、儿童学以及其他多学科的关系,认为初等教育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

由此观之,构建初等教育学学科是步入大学18年历史的小学教育专业的现实期待与学科诉求。没有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小学教师。初等教育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只有加强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才能促进小学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

三、学科逻辑:初等教育学学科可以从教育学学科分化之中衍生

创建初等教育学学科不仅是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化的学科诉求,它本身也符合教育学学科分化的发展趋势,完全可以从教育学学科中衍生和发展壮大。

众所周知,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是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梳理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教育学学科与其它学科一样,也经历过综合、分化、再综合和再分化的发展过程。教育学最初孕育在哲学之中,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才开始正式诞生。虽然教育学学科已经独立了,但此时的教育学学科还很不成熟,基本上是一个“大杂烩”。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和人们对于教育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教育学开始逐步走向分化,出现了教育概论、教学论、德育论、教育管理论等分支学科。教育学各分支学科也在不断分化,例如,从教育概论中分化出教育目的论,从教学论中分化出课程论等等。与此同时,教育学还在不断地综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管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文化学、教育未来学等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当然,教育学学科的分化一综合一分化,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路向,而是一个相互交叉和重叠的过程。

瞿葆奎先生认为,由于教育科学的特性,有多少可以用于研究“人”的问题的方法,便有可能产生多少分支学科;有多少种实际教育问题,就有可能产生多少分支学科。从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看,任何一门学科最初都是孕育在另一门学科之中,而后经过不断发展才独立成为一门新的学科。新学科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原有学科的分化;二是学科之间的综合。因此,我们可以从学科的分化和综合中找到一些新学科的生长点。

从学科分化角度看,教育科学目前已经形成的分支学科还将进一步分化。有学者建议依据教育对象和教育类型的区别,将普通教育学更名为基础教育学,进而使之与研究教育一般问题和基本理论的“普通教育学”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分化建立初等教育学和中等教育学,确立初等教育学独立的学科和专业地位值得一提是,教育部在最新的学科与专业分类目录中,已在二级学科“普通教育学”之下设立了初等教育学和中等教育学两个三级学科。因此,笔者认为,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创建,既可以不断丰富教育学学科的内涵,又可以扩大教育学学科的外延,从而有效促进教育学学科的分化和发展。

初中科学小论文第5篇

任何学科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其外在的社会需求和内在的学科逻辑。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创建符合世界教师专业化的历史发展趋势,是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反映了当今我国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化的现实期待和学科诉求,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柱性学科。初等教育学学科可以从教育学学科分化之中衍生,体现了教育学学科分化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

初等教育学;教师专业化;小学教育专业;学科诉求;学科逻辑

从历史上来看,学科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西方,学科一词英文译作“diseipline”,“古拉丁文diseiplina本身已兼有知识(知识体系)及权力(孩童纪律、军纪)之义,乔赛(Chaueer)时代的英文discipline指各门知识,尤其是医学法律和神学这些新型大学里的‘高等部门’。”[1]而现代意义上的学科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当时的大学就是根据学科来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大学的组织、结构与功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大学按学科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一般来说,任何学科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其外在的社会需求和内在的学科逻辑。初等教育学学科亦是如此。笔者认为,创建初等教育学学科,符合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历史发展趋势,反映了当今我国小教专业本科化的学科诉求,符合教育学学科分化的内在逻辑。

一、历史背景:初等教育学学科创建是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小学教师专业化经历过萌芽、发展、深化和完善的过程。1681年,拉萨尔在法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这是小学教师专业化的肇始。但是,当时的小学教师培养培训机构,一般以“学徒制”培训模式为主,这种培训只是一种职业训练而不是专业训练。到了18世纪后期,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立法逐步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改革了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充实和发展了教育教学理论,促进了教学的分化和发展,并逐步形成独立的行业。为培养合格的小学师资,西方发达国家创办了师范学校,颁布了相关法律,主要从师范学校的设置条件、教师培养、教师聘任和教师待遇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小学教师培养正式迈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师范学校不仅重视师范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同时开设了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而且开始注重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训练。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最先在其颁布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解释,倡议“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2]1971年,日本在《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调整的基本措施》中指出,“教师职业本来就需要极高的专门性”[3]。1986年,美国卡内基工作小组和霍姆斯小组先后发表了《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和《明天的教师》两个报告,明确提出了教学专业化的概念,规划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目标[4]。同时,倡导大幅度改善教师待遇,建议将教师培养从本科教育阶段过渡到研究生教育阶段。[5]1989-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相继发表了《教师培训》、《今日之教师》、《学校质量》、《教师质量》等一系列教师专业化改革的报告。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上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20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构建了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此后,又颁布了新的教师教育课程要求。20世纪80年代末,香港和台湾地区开始探索教师专业化制度改革。总之,随着教师专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化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舒尔曼认为,一个专业至少有六个基本特点:理想的职业道德;根植于理论、经验或规范的学术知识;专业的技能和策略;运用理论进行实践的判断;从经验中学习;掌管专业质量、进行知识收集的“团体”,其中,根植于理论、经验或规范的学术知识,是所有专业的中心[5]。由此观之,一种职业要成为一个“专业”,没有学科发展作为基础是行不通的。从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路径看,西方发达国家完成了从中师教育到高师教育、从独立封闭式培养到灵活开放式训练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了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小学教师教育体制。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与教育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初等教育学原理以及初等教育课程原理、教学策略、学校管理等所构成的小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群,已成为西方各国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重要的学科基础[6]。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化经历了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并最终向一级师范过渡的时期。小学教师教育从中师、专科和本科的“旧三级”向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新三级”转变的“大学化”新趋势逐渐凸现。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2012年2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然而,“教师专业化并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它更是实践问题,人们期待着教师专业化理念引领教师教育改革产生实际的成果。但是,教师专业化的实践远比目前有关的理论设想要复杂得多。教师专业化的实践推进,目前还处于困难之中。”[7]可见,小学教师专业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绝不只是学历的简单提升及知识储量和程度的增加,小学教师专业化必须根植于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土壤之中。因此,必须开展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厘清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哲学基础,分析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因素,架构初等教育学的内容体系,这是当前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二、现实期待:初等教育学学科创建是小教专业本科化的学科诉求

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开始招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迄今为止,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已经走过整整18个年头了。经过18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成果辉煌:2002年,小学教育专业正式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教育学门教育学类,专业代码040105w)。据初步统计,全国已有130多所院校开设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首都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举办的小学教育专业成为首批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之一。此后,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等12所院校也相继被批准为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纵观18年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专业定位、培养模式、课程方案、教材建设等层面的探讨上。这在小学教育专业初创时期,“摸着石头过河”———边探索边实践,这在当时确实很必要,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18年后的今天,如果还在这些方面争论不休,显然不够了。当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研究已步入“深水区”———必须研究深层次的学科建设问题,这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化的现实期待。众所周知,专业建设必须要有学科支撑。那么,支撑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是什么呢?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应当积极构建独立的初等教育学学科。最早提出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学者是殷忠民、刘立德和阮成武。他们从背景与历程、分化与定位、建构与提升三个层面对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进行了系统论述,认为初等教育学的形成是世界初等教育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客观要求,我国初等教育及教育学学科发展、教师教育层次升级以及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迫切期待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和发展[6]。阮成武更明确指出,随着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与之适应的教育科学应进行必要的分化,加强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和课程建设,应当发掘初等教育的特定内涵、特殊属性和特有价值,实现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价值整合,形成具有学理深度和回归人文科学属性的学术品格,使之成为小学教育专业不可或缺的学科基础[8]。阮成武还与刘立德一起专门针对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指出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是初等教育实践发展的历史推动,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现实要求,反映了教育学学科自身既有综合又有分化的发展趋势,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任务,是建立形成初等教育学的理论范畴和学科体系,为儿童学习和成长创造一片崭新的天地[9]。2008年1月,首都师范大学举办了初等教育学科建设专家咨询会。会议邀请了顾明远、谢维和、朱小蔓等著名教育学专家莅临指导,主要就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影响深远。顾明远教授认为,初等教育学的支撑点除了教育学外,还应该有儿童心理学;谢维和教授肯定了初等教育学科独立存在的地位,同时认为,初等教育学应当根据教育学的规律和原则来建构;朱小蔓教授指出,初等教育学不能简单套用教育学理论,而应当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借助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学科的成果,以小学教育的现象、问题、规律为研究对象,并致力于解决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10]。2008年7月,全国初等教育学会召开了以“面向基础教育的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为主题的学术年会。“会议认为,随着我国小学教师教育本科化进程的持续与深入,高师小学教育专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本科教育,应逐步形成并确立专业建设所必须依托的学科基础。围绕这一主题和焦点,代表们进行了激烈而坦诚的思想碰撞,也取得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共识。”[11]会议主要达成以下三点共识:一是从理论和实践多层面认识学科建设对于小型教育专业的重要性;二是从小学教师专业特性来确立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三是强调加强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笔者也曾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撑学科问题进行过探讨和分析,并指出了当时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是教科院派观点,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归根结底还是教育学专业,因此,教育学是其支撑学科;二是初教院派观点,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属多学科支撑的专业,主要学科基础是教育学+中文+数学[12]。而刘慧教授则从小学教育性质、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和高师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分析,厘清了初等教育学与教育学、儿童学以及其他多学科的关系,认为初等教育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13]。由此观之,构建初等教育学学科是步入大学18年历史的小学教育专业的现实期待与学科诉求。没有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小学教师。初等教育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只有加强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才能促进小学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

三、学科逻辑:初等教育学学科可以从教育学学科分化之中衍生

创建初等教育学学科不仅是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化的学科诉求,它本身也符合教育学学科分化的发展趋势,完全可以从教育学学科中衍生和发展壮大。众所周知,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是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梳理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教育学学科与其它学科一样,也经历过综合、分化、再综合和再分化的发展过程。教育学最初孕育在哲学之中,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才开始正式诞生。虽然教育学学科已经独立了,但此时的教育学学科还很不成熟,基本上是一个“大杂烩”。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和人们对于教育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教育学开始逐步走向分化,出现了教育概论、教学论、德育论、教育管理论等分支学科。教育学各分支学科也在不断分化,例如,从教育概论中分化出教育目的论,从教学论中分化出课程论等等。与此同时,教育学还在不断地综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管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文化学、教育未来学等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当然,教育学学科的分化—综合—分化,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路向,而是一个相互交叉和重叠的过程[14]。瞿葆奎先生认为,由于教育科学的特性,有多少可以用于研究“人”的问题的方法,便有可能产生多少分支学科;有多少种实际教育问题,就有可能产生多少分支学科[15]。从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看,任何一门学科最初都是孕育在另一门学科之中,而后经过不断发展才独立成为一门新的学科。新学科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原有学科的分化;二是学科之间的综合。因此,我们可以从学科的分化和综合中找到一些新学科的生长点。从学科分化角度看,教育科学目前已经形成的分支学科还将进一步分化。有学者建议依据教育对象和教育类型的区别,将普通教育学更名为基础教育学,进而使之与研究教育一般问题和基本理论的“普通教育学”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分化建立初等教育学和中等教育学,确立初等教育学独立的学科和专业地位[16]。值得一提是,教育部在最新的学科与专业分类目录中,已在二级学科“普通教育学”之下设立了初等教育学和中等教育学两个三级学科。因此,笔者认为,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创建,既可以不断丰富教育学学科的内涵,又可以扩大教育学学科的外延,从而有效促进教育学学科的分化和发展。当然,初等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的母体中分化剥离后,应建构自己独特的研究范式、形成自己的概念和范畴体系,并对国内外有关初等教育的思想与制度、事实与价值、理论与实践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和提炼[6]。如何建构初等教育学呢?笔者认为,初等教育学应当总结中师教育学的优良传统,挖掘中师教育学的宝贵资源,整理中师教育学的文化遗产,从百年中师教育学的文化沃土中汲取营养,并使之创造性应用于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实现中师教育学的“涅槃”。同时,初等教育学还应当借鉴其它教育学科尤其是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的创建经验,克服简单移植或复制普通教育学的学科框架和模式的做法,积极探寻初等教育学的基本问题。此外,初等教育学应吸收伦理学、儿童心理学、儿童生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学术营养,开辟初等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空间,形成本学科内在的逻辑结构和内容体系。

作者:谢培松 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华勒斯坦.学科•知识•权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3.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J].万勇,译.外国教育资料,1984(4):1-5.

[3]瞿葆奎,钟启泉.教育学文集:日本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57.

[4][美]卡内基教育和经济论坛“教育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工作组.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1986年5月)[C]//.国家教育发展与改革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二集)——美国、苏联、日本、法国、英国1986—1988年期间教育改革文件和报告选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57.

[5]李•S•舒尔曼.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王幼真,刘捷译.比较教育研究,2002(5):53.

[6]殷忠民,刘立德,阮成武.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J].课程•教材•教法,2003(3):64--69.

[7]李学农.教师专业化实践的困境与教师教育学科理论的生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4):33-36.

[8]阮成武.初等教育学:小学教育专业必要的学科基础[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教育版),2004(12):99-103.

[9]阮成武,刘立德.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及课程建设新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5-10.

[10]刘慧.关于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1-85.

[11]刘立德,阮成武.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及其发展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08(12):67-69.

[12]谢培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困惑与对策[J].沧桑,2009(2):206-207.

[13]刘慧.初等教育学学科: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2011(5):87-91.

[14]王健.我国教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及学科体系构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45.

初中科学小论文第6篇

 

伴随着对学科建设的关注,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是什么,成为其学科建设首先必须要回答的问题。目前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一种观点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属多学科支撑的一个专业,如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理学、史学、健康医学、音乐、美术等;[1]一种观点认为,初等教育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柱性学科,只有加强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才能促进初等教育专业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再一种观点认为,小学教育专业是由多种相关学科开放融通、共同支撑的复合结构,其中,教育学科和任教所对应的某一相关学科的二级或三级学科作为主干学科,与任教相关的其他学科作为辅助学科支撑,两者融合交叉形成以学科教育为形态的学科领域。那么到底应怎样认识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呢?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一、基于小学教育性质及小学教师专业特性的分析

 

(一)基于小学教育性质的分析

 

对小学教育性质的认识,既是制约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的根本因素,也是确定小学教育专业学科基础的重要依据。虽然受应试教育与社会功利性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教育理论界还是实践领域对小学教育性质的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区,但回到小学教育本身,还是可以认清小学教育的特性之所在,进而明晰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是什么。

 

小学教育具有不同于基础教育其他阶段的特性。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中学教育同属基础教育,具有基础教育的特性,如全民性、全面性、基础性、义务性、启蒙性等,但这并没有区分开它们之间的不同,因而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梳理。小学教育连接着幼儿教育与中学教育,具有衔接性、过渡性。学前教育的主要特性是保育,是小学教育的前奏;中学教育的主要特性是学科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另一乐章。因而小学教育的低学段具有一定的保育性,高学段具有一定的学科教育性,这也同时表明了小学教育的主要特性既不可能是保育性,也不可能是学科教育性。因此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既不是学前教育学,也不是“学科+教育”双学科(或简称学科教育学)。

 

那么,小学教育的主要特性是什么呢?从终身教育理念下小学教育的任务看,一个可能的答案是养成性。当代小学教育不仅要传递知识,更为重要的在于把握儿童成长的方向,不仅要保证儿童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更要帮助儿童学会学习,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创造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等,为今后一生的可持续学习,成为开放的、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打下基础。进一步追问,能够支撑人一生的基础是什么?一定意义上讲,是一个人在小学阶段养成的良好品德、良好习惯(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小学阶段是人之生命成长历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是最易受影响的阶段,一个人在此阶段形成怎样的品德与习惯会影响其一生。故小学教育促进小学儿童®养成良好的品德与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由此而言,养成性成为小学教育的主要特性。

 

养成性承接小学教育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小学儿童的养成教育既要遵循小学教育的自然性又要体现小学教育的社会性,是在遵循小学儿童生命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依据社会要求培养、形成小学儿童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小学儿童养成教育需要借助一些生活事件、生活常识、各学科综合知识等,为小学儿童良好品德、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所需要的全部支持性条件。

 

可见,对小学教育性质的认识,离不开对小学儿童生命特性的认识、对养成教育的认识以及小学学科教育教学的认识等,而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恰恰属于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范围与任务。

 

(二)基于小学教师专业特性的分析

 

从小学教育的特性看,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在于养成性、综合性。小学教师专业的养成性是相对于学科教学性而言的。小学教师是小学儿童的教育者,不是小学学科的教授者;是以小学儿童的教育为己任,而不是以小学学科知识的教授为己任。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后者为前者服务。小学儿童教育的重心在于养成教育,小学教师应有明确的养成教育意识,懂得养成教育的原理与方法,并能促进小学儿童良好品德、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其生命的健康成长。

 

小学教师专业的综合性是相对于分科性而言的。小学教师若要胜任促进小学儿童生命成长的工作,仅有某一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对此,国外全科小学教师即是一个有力的佐证。英国小学校长认为,如果只教一门课,那么教师只会关注孩子在这门课上的表现,这会导致“割裂的评价”。比如说,一名学生在数学课上表现很差,那可能是因为他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点欠缺,但这不代表他其他方面有问题一如果没有全科教师综合观察,他可能会被认定为“差学生”。全科教师的职责正是凭借“全科背景”捕捉孩子的潜能。这种潜能,往往不由学科界限来粗疏划定,一名细心的全科教师会发现“爱做火箭的学生”、“擅长拼写单词的学生”…[4可见,小学教师对小学儿童生命潜能的发现与培养,必须得凭借自身的综合性素质、综合性知识与综合性能力。也就是说,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体现为综合性。

 

从小学教师由中师培养升格为高师培养的旨趣看,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在于文化性,而非单纯的技能性。顾明远先生指出,以往中师培养重视教师的技能,相对忽视教师文化素养的培养。教师们不是知识不够,也不是技能上的问题,而是对教育的认识不够,是观念上的问题。教师一定要理解学生,重视小学生的优点。小学教师的培养应该强调文化底蕴、通识教育、养成教育,使之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准,这样他们就会明白什么叫教育,什么叫孩子。151小学教师专业的文化性凸显的是小学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小学教师对教育和小学儿童的认识与理解是支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之根。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专业的养成性、综合性与文化性,均指向小学儿童的教育,而对小学儿童教育的研究恰恰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核心。

 

二、基于高师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分析

 

尽管小学教育专业的设置是依据社会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自己的学科基础;尽管小学教育专业在创建伊始及其十年的发展进程中没有明确的学科建设,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事实也是如此;尽管学界对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学科基础认识多元而模糊,但从对全国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中可以窥见其学科基础之所在。

 

小学教育专业是一个独立专业,而不是某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的结合。从教师学科标准的角度看,小学教育是一个与其他学科并列的独立学科。如美国教师学科标准中,将“小学教育”与数学教育、物理教育等其他学科并列。我国“小学教育作为一个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科专业,应当建立自己的本科水平,而这个本科水平不是简单的'学科+教育’,即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本科层次的学科教育,再加上教育理论与技能类的课程,应当有适应小学教师需要的具有小学教育独特性的本科水平”。161可见,小学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学类专业,其学科基础不可能是“学科+教育”,而应有自己独立的学科基础。

 

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不同于中学教师的培养模式。目前我国中学教师的培养模式有“双专业模块式”、“3+1”或“2+2”双专业双学段、“4+2”或“4+1+2”双专业双学位,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是“单专业教育学位”。171尽管小学教育专业在具体的培养模式中形成了综合型、大文大理型、先综合后分方向、分方向等四种,或为综合型、分科型、中间型三种,16但其实质皆是试图超越中师培养模式和有别于中学教师的培养模式,探索适合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这就表明,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有着不同于中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即不可能是以学科教育为形态的学科领域。

 

从小学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看,缺乏初等教育学理论的支撑是其症结所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教师持续接受了学历提升、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等多方面的培训,一定意义上不乏各学科的知识,但面对现实问题,仍感束手无策。我们认为,小学教师许多教学困惑无法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缺乏应有的初等教育学理论。教育理论的学习是小学教师入职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弥补中师培养之不足所在,更为重要的是小学教师对小学教育的理解对小学儿童的理解具备对小学教育问题进行思考、价值判断和实践行动的能力,这正是初等教育学理论学习的价值所在。

 

由此可见,小学教育与小学儿童是小学教师的工作性质与工作对象,对小学教育的认识是小学教师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小学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初等教育学成为了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

 

三、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教育学的关系

 

如果确定了初等教育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那么就需要廓清初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这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前提。

 

初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似乎无需证明,前者是后者的下位学科,后者属于前者的上位学科。但事实并非如此,至今初等教育学并没有成为教育学独立的二级学科,不过,不论是基于教育学学科体系,还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实践探索,以及教育学界及初等教育学界的理论研究,初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二级学科都是毋庸置疑的。伴随着教育学的不断分化与发展,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不断扩展,教育学学科体系也需要完善,初等教育学的建立也是对教育学学科体系完善的一个贡献。问题的关键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如何摆正自己与教育学的关系。

 

教育学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初等教育学学科作为一个新兴学科,需要开拓性建设。但这并不意味着从零开始,也不意味着无从参照的任意构想。既然教育学是初等教育学的上位学科,那么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就必然要以教育学为基础。虽然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是近十年来我国教育发展的产物,是按照社会的需求而设置,但对初等教育的研究则不仅出于此。研究初等教育现象,揭示与解释初等教育规律,更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人类认知的需要。虽然目前研究成果还十分有限,也没有形成初等教育知识体系,但它己存在于教育学学科之中,所以建立初等教育学科必须以教育学为基础。

 

同时,构建初等教育学需要警惕简单套用教育学框架与内容的做法。这是己有一些小学教育学教材存在的一个弊端。尽管目前还不能完全说清楚初等教育学的框架是怎样的,但它与其他学科的一些区别还是比较清楚的,如初等教育学不是普通教育学的“小学版”,不是教育学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简单应用。再有,教育学框架本身也存在一定问题,教育学界对教育学自身的反思也为初等教育学的构建提供了借鉴与参考,所以初等教育学的建设应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但不是简单地套用。

 

四、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儿童研究的关系

 

毫无疑问,小学教育是为小学儿童服务的,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必须研究小学儿童。但研究小学儿童与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并非同义,那么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儿童研究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首先需要明确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目前的认识主要有两种声音:一是儿童,另一是初等教育。笔者认为,以儿童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儿童学,初等教育才是初等教育学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儿童的领域涉及哲学、心理学、文学、医学等诸多学科,初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也必然要研究儿童,但并不能承担起对儿童的所有研究,只能是研究6~12岁的小学儿童,而且是立足于小学儿童教育生活的教育研究;而初等教育主要是对小学儿童实施的教育,它不同于其他阶段、专业的教育,有其独特的内涵与规律,具有不可替代性,因而成为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如果我们把初等教育转化为以小学儿童教育来表达,那么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小学儿童教育,也不是儿童。

 

但小学儿童在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所谓逻辑起点是指研究对象(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学说、流派)中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构成研究对象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181逻辑起点是一个理论的起始范畴,往往以起始概念的形式来表现。它必须具备以下四个要件:其一,有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质的规定;其二,此逻辑起点是构成该理论的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其三,其内涵贯穿于理论发展全过程;其四,其范畴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191小学儿童恰恰是小学教育中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是构成小学教育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且满足了逻辑起点的四个要件,因而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

 

儿童研究成果(或儿童学)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必须基于儿童研究的成果,尤其是小学儿童的研究成果。正如有学者指出,初等教育的建立必须认清小学生的特点,必须借助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研究成果来建设初等教育学。15如果离开了小学儿童研究成果,所构建的初等教育学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初等教育学。

 

五、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其他多学科的关系

 

除了明确与教育学、儿童学关系之外,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还必须明确与其他多学科之间的关系。

 

从学科含义看,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支撑。学科一词有多种内涵,基本含义有三种,一是教学的科目;二是学问的分支;三是学界或学术的组织。在此所言的学科(discipline),相对于教学科目的学术分类,指的是由某一类知识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以一定领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知识形成的知识体系。由此可见,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是以初等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知识形成的一个有关初等教育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

 

从研究对象看,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离不开其他学科知识。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要立足于教育立场、基于小学儿童生活来研究小学儿童,然而要研究小学儿童的教育、小学学科教育、小学教师、小学校等,不仅需要教育学及其理论基础的学科知识(如人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有关儿童学学科知识(如儿童心理学、儿童生理学、儿童哲学、儿童文学等),而且还需要管理学、数学、语言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教育技术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知识。

 

从学科构成看,初等教育学学科必须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以学科标准衡量一门学科的独立地位,其关键在于它是否形成独特的概念系统和运用这些概念进行逻辑推理的命题,构成严密的理论体系。1101这就意味着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必须形成自己特有的概念系统以及运用这些概念进行逻辑推理的命题,构成严密的理论体系,而不是简单地将多学科知识罗列、叠加、汇聚与融合。

 

六、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是一个学科群建设

 

确定初等教育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还需要明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并不是一门初等教育学的建设,而是初等教育学学科群建设。

 

“许多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一定的分支学科或交叉学科,构成一系列学科,有人称之为学科群。”1111作为一级学科的教育学学科发展是这样,作为二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也是如此。同样,初等教育学学科发展也必然会形成一定的分支学科或交叉学科,从而构成学科群,如初等教育学、初等教育哲学、初等教育原理、初等教育史、比较初等教育学、初等课程教学论、初等德育原理、初等教育研究方法等。

初中科学小论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改革;探讨

引言:随着初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怎样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效果已经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的主要问题。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学习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手段,教师在其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规范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培养并引导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的问题。良好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可以形成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从根本上理解初中科学课程的意义。本文从科学课程教学特征出发,重点探讨了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改革措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特征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课程应该将探究为核心,探索不但是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还是科学学习的方法。亲自体验各种以探索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重要途径。这就是说科学教学是从教师主导转变为学生探索,所以科学教学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征:

1.1情景教学

初中科学课程教学的重要方法是亲身体验的探索性学习,因此,初中科学的教学过程就会建立很多探索科学的情景,通过创建这种实际情景,能够促进学生去发现科学、探索科学,进而通过获取的实践根据去论证自己的科学思想,渐渐建立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念。

1.2师生交流多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和学生是相辅相成的,这种相互的影响作用就是师生交流。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改革非常鼓励师生交流,教师在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时,还应该积极提高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成为科学活动中的主角,而教师应该担任规划和引导者的责任,这样才能使得师生在科学教学活动中能够合作共赢、互相鼓励,合作完成探究学习。

2.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2.1将验证科学事实作为教学基础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就是从验证事实转变成为比较观察。初中科学课程就是将大量的科学事实作为教学基础。例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可燃物必须在氧气存在下才可以燃烧等。所以,教师在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实例的代表性、实际性、基础性和科学性,指导学生从已经了解的知识开始,去观察科学课程所学习到的科学内容,从而去论证、对比并得出结论,敦促学生不但应该达到论证科学事实的学习目标,还应该建立一种验证精神。

2.2将质疑作为推动创新的动力

学习的宝贵之处在于质疑。提出疑问的过程正是学生思索、创新的过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改革应该紧紧抓住这一点,持续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勇于提出疑问、发表自己独到看法的学习习惯。例如,在科学学科中,大家都知道原子分子理论、阿基米德原理和质量守恒定律,可是却很少有人提出为什么有些知识被称为“定律”,而有些则被称为“理论”,针对书本中提供的结论和各种定律,从来不会有人提出疑问。这是因为学生大多已经形成了完全信任书本、信任教师的习惯,造成了学生对理论、对书本的盲目顺从。所以,教师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这一状况,防止学生的思想教条化、固定化,鼓励学生提出质疑,特别是一些具有独到见解、创新性较高的疑问。

2.3重视师生间的交流

兴趣是学生最佳的老师,是他们自主学习科学内容的主要推动力。对于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而言,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当指导的角色,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自主融入到课堂活动中,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置,引导并建立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以“声与听觉”课程为例,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自主融入到课堂交流中,让学生探索声音的魅力。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声音片段,可以是丛林的声音、飞机的引擎声、流水的声音等等,通过这些声音把学生引导到发声物体上,激发学生的求知心,提出“声音是如何形成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等疑问。这些交流都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所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建立平等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思维,教师要保护并给予激励。在学生获得进步或成功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鼓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也感受成就带来的信心,同时对学生的兴趣有激发作用,而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更喜欢学习。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心情,教师可以适当组织活动,和设置台阶性的知识,教师设定同一主题的不同难度水平的题目,让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和解答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究,逐渐掌握科学知识的重点,从而获取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如果在学习中学生遇到困难,教师要适当的进行指导,让学生更有信心的面对困难。

2.4组织小组学习,强化学生责任心和协作能力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的小组学习方式是对教师传授式教学的挑战,小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协作的进行学习,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及竞争意识,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责任感。小组学习方式具有如下几点要素:学生间互相合作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明确个人责任并进行分工;小组学员之间的信任程度;学习任务完成后对小组学员进行评估;小组学习过程中寻找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教师在组织小组学习之前,要对小组合作规则和制度进行建立,例如在小组讨论之前,让所有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记录各自内心的想法,在讨论时发表每个人的意见,其他学生认真听取后进行讨论,从而实现对某一学生的想法提出集体性的建议。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的参与到每个组中去,对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和每个学员的责任心进行了解,引导学生讨论问题的重心,掌握整体的讨论进度,并适当的做出调整以实现讨论的有效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以后,初中教师要适当的转变传统观点,教师要对学生充满信心,相信学生有解决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引导者、组织者及评价者的角色,而不是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初中科学课堂要从多个方面包括教学方法、环境等进行思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戴文和;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