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合集7篇)

时间:2023-05-31 15:07:33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第1篇

【关键词】护理工作;安全护理;自我防范;

护理安全是指在护理工作过程中患者未发生法律和规章制度范围内的心理、结构以及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甚至死亡案例[1]。目前,随着患者对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法律法规和医院整体制度不完善,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不断上升,甚至造成严重的医疗纠纷,给医护人员造成严重的伤害同时也影响医院的形象,因此,对护理工作中安全护理与自我防范措施进行探讨,对保护医护人员自身安全并且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医患纠纷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安全护理存在隐患分析

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对规章制度缺乏重视:安全隐患中重要包括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缺乏责任感,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仅凭经验护理,对病人护理工作存在严重侥幸心理 [2]。护理人员对医院的规章制度不能完全落实,对病人实施护理和治疗时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任务,忽视了病人的知情权利。其次抢救室中未按规定执行仪器检查、药品摆放等原则,造成延误急救时间甚至用错药物等严重后果[3]。此外在对患者进行定时监护时,没有严格按照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足:随着医疗设施和人员的有限,患者的不断增多,导致现阶段医护人员整体数量不足,年轻的护士在临床实践经验、临床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相对不足 [4],工作中缺乏预见性、技术不娴熟、操作不规范甚至违规操作、与医生配合度低,同时对于年轻护士而言,缺乏与患者和家属之间的沟通技巧,服务意识淡薄,不能合理的解释和鼓励患者,对病人的病情不够关心。

医疗设施配备不足:医院的资金、技术有限,导致医疗设备存在设备缺乏、原有的设备性能不足、医护人员对设备使用了解不全面,特别是急救设备不足导致无法发挥医护人员的技术,严重影响救治有效率。同时在医疗实施中还存在物品数量不足和质量欠佳,如输液器发生漏液、消毒不彻底等都是护理安全工作中严重的安全隐患[5]。

管理不到位:对护理人员的排班存在不科学,导致护士出现疲劳值班、超负荷工作,造成护理质量下降甚至出现严重差错。同时医院的监管制度不全面、无菌操作要求不严格、医护人员责任制度不健全、交接班制度不科学都是导致护理质量下降、护理操作错误、护患纠纷的重要因素[6]。

患者因素:护理是一项需要护士和患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工作,由于患者受到病情的影响情绪不稳定,或者患者缺乏对病情知识的相关了解,对医院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期待过高所不能达到时,对护理工作存在误解,都极易引起患者不满导致出现护患纠纷。

2自我防范措施

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定期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使护理人员在尊重病人合法权利的同时做到遵法守法、依法护理并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7]。熟悉医保、赔偿等涉及的法律条文规定,在处理紧急病人时要保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

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定期开展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增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实践经验。加强对护理人员沟通技能的培训,使护理人员掌握沟通技巧。

加强安全制度管理:将护理环节中的各个责任都分配给每一名护士,加强责任监管。规范无菌操作规章制度,使在护理工作中有章可循;同时应强调抢救室整体管理质量,实行人性化的排班制度。严格规范药品保管和消毒制度,保证药品的质量和数量供应。

完善医疗设备和药物: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病情的复杂,因此,医院要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并将其更好的发挥临床疗效,在药物的引进方面,要结合本院患者的特点及疾病的种类,逐步完善医院的医疗条件,提高疾病的临床疗效。

3讨论

护理安全是保证患者和护理人员重要的前提,是医院不断追求目标,现阶段随着我国人民对护理要求和质量的提高,护患纠纷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医院中存在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设施因素及患者因素等多种安全隐患,其中每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导致病情救治不合理、护理服务不到位,甚至发生恶性事件等严重后果,因此本研究针对安全护理隐患提出增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医疗设备水平等综合方式,使护理人员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可以不断提高护理专业知识并增强责任意识,严格按照科学的操作进行规范的护理,旨在为提高护理安全、降低护患纠纷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黄荔红,林丹.加强安全护理管理预防护理纠纷[J].护理杂志, 2002, 19(2): 41.

[2]程传苗,连斌,方国恩等.把医疗投诉作为改进医院工作的动力[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 20: 51-52.

[3]谢佐卿,姚春花.手术患者潜在性损伤因素分析及安全管理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6,6(3): 66.

[4]王健,朱莉.对254名护理人员心身耗竭综合症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4, 18(2): 218-220.

[5]冯力,王淑芳,甘琪等.安全护理与事故防范研究的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5,20(1): 13.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第2篇

护理不安全隐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护理质量。为了使护理工作跟上医学科学的发展,使复杂繁琐的护理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几年来,我科制定了护理不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总结出以下体会。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组织

完善和落实护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各项质量标准,完善各班职责,明确职责。

每周定期组织质控小组成员进行检查,督促各项工作正确执行,并将检查结果客观记录,认真评价,及时反馈、整改。树立人人均为管理者的理念。

护士长每月对科室护理工作做全面检查、督促、指导,加强对护理人员岗位职责落实情况检查,及时给与指导、纠正。每月进行护理不安全隐患查摆及原因分析,将存在的不安全隐患以表格形式上报护理部,并采取措施积极改进。

实行弹性排班制,及时与护理部沟通,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消除了护理不安全隐患。

加强环节质量管理,强化护理质量控制

对消毒隔离质量管理: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测各项消毒灭菌指标,确保消毒灭菌质量。

对急救物品及药品的管理:设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各种抢救物品、药品及器械做到定位、定数量放置,性能完好,处于应急状态,用后及时补充、维修,并做到严格交接班。

规范操作,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时,严格按照流程规范操作,坚持做到操作前、中、后查对工作,坚持护士长每周总查对医嘱,在每日早班查对医嘱的基础上,为防范查对医嘱后所处理的医嘱出现差错,增加了中夜班查对医嘱制度,规范治疗本及口服药物发放本,将输液卡及治疗单保存1个月,便于查对。

建立危急值登记本,对有异常结果的患者及时与医生沟通。

关注重点病人,护士长坚持做到每日4次查房,对重点病人亲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骨科卧床患者,Brade评分小于等于12分的患者,及时填报难免褥疮申请单,并制定具体预防措施,督促实施。

改良下肢牵引带,有效避免了下肢牵引带易造成皮肤压疮的隐患。

加强继续教育,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制定科室护士分级培训目标及计划,并组织实施。加强对新进人员的培训及考核。

加强三基训练,科室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并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记录入个人技术档案;组织护士积极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培训及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及晋升职称的条件。

鼓励护士参加学历考试,积极撰写论文,进行多层次多渠道人才培养,如派人外出学习,组织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讲座,购买专业光盘及书籍,供大家学习参考,有效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严格护生带教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第3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6.01.111.02 DOI:10.16281/ki.jocml.2016.01.08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对医院的医疗和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术室是治病救人的场所,而手术室的护理强度大、内容多、护理所需时间长,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很高,如果护理过程中出现问题,不仅会对患者造成影响,还可能引起医患矛盾[1]。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积极采取措施预防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提高护理安全性。文章主要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4.2±12.5)岁;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33.1±11.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安全隐患分析分析观察手术室护理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护理人员素质高低不一。由于手术室护理时间长,工作量大,在长时间的高强度护理中,护理人员容易分神,加之有的护理人员不认真对待护理工作,不愿承担责任,容易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也有护理人员对护理专业知识的掌握度不够,护理方法不够科学,影响患者的健康,有的护理人员对手术室的突况不能很好把控,不能正确处理。(2)护理人员操作方法失当。有的护理人员对操作细则没有仔细研读,在进行一些护理操作时比较随意,可能发生在护理过程中不消毒、不严格控制卫生等情况。有的护理人员护理过程中不细心,可能出现将患者放错手术室、对手术物品清点错误、查对器械时出现遗漏等现象。有的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随意处理医疗垃圾,造成污染;不熟悉医疗标本的重要性,没有及时的分类贴好标签,导致送检时标本混乱,无法检验。(3)手术室护理制度不完善。护理工作是一个规律性的工作,很多流程都需要有章可循,陈旧不合理的制度容易造成护理工作的盲目性,进而出现安全隐患。医院应该密切关注卫生部的制度情况,如果制度有更新,医院应该及时将手术室的护理制度对应更新,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安全隐患的出现。1.2.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引进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前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引进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流程,健全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比较两组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2],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后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观察组采用引进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方法,发生1例护理安全事件,占2%;对照组用引进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前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发生4例护理安全事件,占8%;观察组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护理是手术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它涉及到多类护理人员,主要包括巡回护士和手术护士。巡回护士的主要职责是准备手术所需物品和器械,迎接患者进入手术室等候手术,核对患者信息,协助麻醉医生完成麻醉工作,帮助患者选择适合手术的,手术中密切关注患者各项指标,如果发现问题,要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处理。手术完成后要整理手术室,还原手术物品,做好交接工作[3]。手术护士的主要职责是手术前认真清点物品、器械等手术所需,认真熟悉手术步骤,保证手术护理时不慌不乱。手术开始前20min做好彻底消毒工作,协助手术第一助手做好手术前的消毒、铺巾工作,及时收纳手术垃圾,妥善保管手术标本,手术后及时清理手术用品,做好手术垃圾处理工作[4]。责任护理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做好手头每一件工作,如果护理过程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出现,危害患者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护理安全隐患的认识,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认真分析其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手术室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效果,促进患者恢复。针对本研究出现的护理安全事件,针对性的提出以下几点防范措施。(1)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医院领导应该合理配置手术室的人力资源,手术少时合理安排护理人员休班,因为足够的休息能保证护理人员以更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也能在手术多的时候长时间工作。同时,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应该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更深入掌握护理过程和注意事项,提高理论知识。应该做到以老带新,新护理人员在老护理人员的带领下能得到更快的成长,也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5]。(2)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流程。明确的操作流程能保证护理工作的规范性,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要认真做好患者信息的查对工作,准备好手术所需物品、器械等,以患者舒适为标准选择,如果手术时间很长,手术过程中要适当为患者的受压部位按摩,防止压迫神经对患者造成伤害。手术完成后要认真清点好手术用品,清理手术室,做好交接工作,保管好手术标本,处理好手术垃圾。(3)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医院管理人员应及时关注卫生部的相关制度,根据颁布的新制度,结合实际修改完善本院的制度,并及时安排护理人员进行学习,熟练掌握最新制度内容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以往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防止出现二次错误,如果条件允许,医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及时表扬表现突出的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综上所述,由于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安全隐患的出现不可避免,只有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范,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邱锦芳,郑灵,邓小嫡,田荣,赵静.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J].当代医学,2010,(13):109-110.

[2]牛铁铮,金善玉,薛丹.浅谈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2,(11):255-256.

[3]杜娟,李艳军,吴金玉.浅谈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北方药学,2013,(02):116-117.

[4]梁爽,王丽波,周丽娟,邱礼荣,单敏红.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05):917-920.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第4篇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3-0394-02 中图分类号:R 459.704.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3.06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保健意识及对医疗护理的需求日益增长,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护理所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1],由于重症ICU是危重患者集中监护治疗的场所,是医疗风险最高的科室。因此,有效地避免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患纠纷,加强护理安全是ICU护理人员关注的问题。我院综合ICU近年来在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措施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有效地保证了护理安全。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择2004年10月~2010年5月我院综合ICU具有现存和潜在护理安全隐患的重症病人200例,男115例,女85例,年龄12~75岁,平均年龄39岁。病种有重型颅脑外伤85例,重症胰腺炎35例,ARDS 22例,MODS 20例,COPD 18例,其他20例。

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10年5月我院综合ICU的所有患者病历资料,总结重症病人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情况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

结果

结果表明重症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最高的为意外拔管,其次是褥疮,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率(见表1)。

讨论

1.重症病人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 由于ICU护理对象大多数为重症患者,各类大手术后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及其他科病情变化快,危及生命而转入的重症患者。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除了患者自身疾病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外,同时也存在其他危险因素。本调查结果显示,重症病人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情况(顺位)依次为:意外拔管30例(15%),褥疮15例(7.5%),坠床10例(5.0%),医院感染8例(4%),烫伤5例(2.5%),心理性危险因素5例(2.5%)。究其原因:①ICU因其特定的治疗环境,患者无家属陪护,当患者处于浅昏迷躁动期时,由于约束不充分,以及护理人员欠缺主动预见风险的意识,不认真监护,导致发生不良后果。②ICU患者因病情危重需要置多条导管,如气管插管、胃管、中心静脉置管、尿管等来配合治疗需要,当镇静不妥当,导致患者意识模糊,感觉不舒服,躁动不安,导管固定不牢,缺乏有效约束等极易造成患者自行拔管(非计划拔管)。客观分析,我院ICU护士编制不足,护士和床位之比低于卫生部规定的1∶2.5,护士超负荷工作,过度疲劳,护理质量无法保证,加上年轻护士经验不足,对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缺乏预见性,以致病人发生意外拔管。③ICU病房内环境相对封闭,医疗仪器消毒不彻底,医务人员手卫生不严格,各种侵入性操作,耐药菌株的增加等,都会发生医院感染,结合我科存在实际问题,在相关重症ICU护理中,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但由于程序复杂,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无法完全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如管理执行力不强,容易造成病人获得医院感染。④ICU病房内各种医疗仪器及特殊治疗护理较多,当清醒病人面对陌生的环境和设施,如各种仪器的运转和报警声;自身疾病觉得不适;同病房其他患者的抢救过程或面对其他患者死亡的恶性刺激,使患者极易产生孤独、焦虑甚至恐惧的感觉;年轻护士较多,未经过系统的ICU专科知识培训,护士长也未加强培训及安全意识教育,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护患非语言沟通技巧等而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①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良好医德,树立服务观念。在进行重症ICU护理过程中,应该端正工作态度,从患者的切身需要考虑,增强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精神,以患者为中心开展工作,培养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沟通和交流。

②强化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提高技能水平,增强护理能力。护理人员要不断接触新的知识和学习新的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能力;熟练掌握ICU专科知识,掌握病人病情,对有潜在安全隐患的病人要做到心中有数,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和处理,并充分与家属沟通,以预防和杜绝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③加强安全管理,护理安全是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也是专科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安全管理制度,ICU消毒隔离制度,ICU工作制度及探视制度,仪器使用保管制度等。强化安全意识,做到时时讲安全,处处抓安全。

④制定年轻护士业务培训计划,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对科内易发生差错事故人员从严要求,强化教育,力求规范。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2]。

⑤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定期每月或每季度学习感控知识,护士长或科感控小组负责培训。加强重视手卫生,杜绝医院感染发生。

⑥加强重病人心理护理,重视基础护理,杜绝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而护理安全又是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ICU是医院危重病人最集中的治疗单位,也是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核心部分,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防止发生护理缺陷,就要注重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建立完整的ICU护理工作制度。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每个工作环节上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就能将事故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3]。

参考文献

[1]夏玉莲.精神科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的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2009,8(11):45-46.

[2]范文英.ICU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0):4808.

[3]吴国芳. ICU护理安全探讨与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2):1448.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第5篇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效果

伴随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对医院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管理水平的衡量指标中护理安全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护理隐患是指在法律、法规允许之外,整个护理过程中产生任何对患者机体及心理造成伤害的事件或行为,对患者身心甚至生命造成严重的影响[1],同时也对医院的社会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医院中急诊科作为一个重要科室,所接收的患者一般为急重症患者,其有病情复杂,同时护理任务重,因此,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护理纠纷发生率也较高。因此,探讨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对护理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比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146例,其中予以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的73例患者设为试验组,时间为2015年8月—2016年8月,男43例,女30例,年龄最高者为58岁,年龄最小者为20岁,平均年龄(36.8±4.5)岁;而予以常规护理的7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时间为2013年5月—2014年5月,男45例,女28例,年龄最高者为59岁,年龄最小者为22岁,平均年龄(36.6±4.8)岁,2组患者或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强。1.2方法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而试验组患者则在护理干预中予以安全隐患防范措施,首先对急诊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查找,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具体如下:①强化安全教育,提升法律意识。在护理继续教育中纳入护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学习,同时加强考核,提升其法律意识,使其在护理过程中也用法律对自己的护理行为进行规范。通过风险意识的加强,尽量避免护理差错的产生,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护理安全[2]。护理人员应学会用法律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对集体会议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加强学习医院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等,使护理人员建立质量与安全并重的护理观念,对急救护理进行依法有效实施。②强化业务培训,提升专业知识。急诊科患者一般均呈现危急的病情,救治需要有效和快速,因此要求护理人员业务能力要较强,给予对医生有效配合,对患者实施抢救处理。要定期组织急诊科护理人员急救知识培训,促进其急救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同时要严格考核,并与年终绩效考核相挂钩,留档记录。注重对急救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培训急救设备的应用,急诊科医务人员均要对常用急救技术进行有效掌握,比如紧急气管插管术、应用呼吸囊、心肺复苏术等[3]。③强化护理管理,落实责任制度。要做好抢救室基本安全管理,准备好急救所需的设备、物品和药品,并要详细检查,做好交接班工作,保证抢救仪器100%完好率,准备充足。接诊患者后,立即启动救治程序,建立健全科室护理抢救计划,训练护理人员要沉着冷静,禁止面对患者时产生慌乱、大声说话等行为。同时要注重语言表达艺术,在患者进行抢救过程中,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对患者生命健康权、隐私权和知情权充分尊重。护理文书书写切实完善,保证及时、准确,防止护理纠纷产生。④强化护患沟通,贯彻人文关怀理念。对护理沟通技巧进行落实,护患沟通要加强,对用语艺术要注意,护理理念要坚持以患者为本,端庄的仪表,病房环境要整洁安静,使得患者体会到就医环境温馨,如果条件许可,可对报刊架、电视机、饮水机等进行配制,对患者就诊提供方便。对患者和家属的情绪进行疏导,一旦其产生急躁的情绪,护理人员要以足够的耐心,将解释工作做好,针对故意闹事的患者,要加强配合工作,防止发生直接冲突;一旦纠纷事件发生,事后急诊科要针对性展开讨论,及时找出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依据提出整改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4]。1.3评价指标对2组患者护理投诉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医疗事故发生率进行统计,同时采用调查问卷对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护理人员参加操作能力及理论知识考试,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护理事件发生情况比对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护理投诉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医疗事故发生率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2组护理人员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评分比对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理人员操作能力评分明显较高,理论知识评分也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急诊科作为医院一个特殊的科室,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存在很多护理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患者和护理两个方面。患者由于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加之不良媒体的报道,导致护患关系呈现紧张的态势,影响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同时患者对于抢救和治疗的期望值过高均会使得护理隐患产生。针对护理而言,护患沟通缺乏、护理人员经验缺乏、法律意识淡薄、管理措施不足、护理管理水平低、规章制度不完善、护理人员操作能力及知识水平不足、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缺乏等均会导致护理安全隐患发生[5]。急诊科具有较为繁重的护理工作,也很容易导致护理纠纷发生,针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予以防范措施,提升护理质量至关重要。综上所述,急诊科护理中予以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效果满意,不但有效减少护理安全隐患,同时还能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邱珊.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3):100-102.

[2]陈敏.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161-162.

[3]吕翠真,郭碧玲.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25):360.

[4]金梅,殷晓菁.神经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4(10):2856-2858.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第6篇

关键词: 肿瘤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放疗、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在治疗的同时,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和并发症,有的甚至危及生命,而护理行为是否规范、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是否出现偏差,直接影响病人生存质量的高低、生存期的长短,所以,在护理工作中应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隐患,保障肿瘤患者的安全。

        1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1.1责任心不强,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  有报道指出,由于责任心不强引起的医患投诉占所有投诉的25.0%[1],如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导致配错药、打错针;给化疗药物时巡视不够,未能及时发现渗漏而引起局部反应;病情观察不及时、不仔细,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延误抢救时机;抢救物品不到位,抢救器材失灵等,直接危机病人生命安全等。

        1.2 专业理论知识缺乏,护理操作技能不精  由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欠缺,对病情变化和并发症的预见性不够,未能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护士操作技术不精,抢救病人时不能及时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对一些新仪器设备操作不熟练,延误了病人的治疗和抢救。

        1.3 护患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由于护理人员缺乏社会经验及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对患者及家属的提问,回答简单生硬、不予重视,引起患者反感;沟通简单机械,忽视了病人及家属的情绪与心理需要等。

        1.4 法律意识淡薄,护理记录不规范  临床工作中常出现护理记录不及时、不严谨,漏记、错记、补记、涂改、医护记录不一致等现象,特别是对病人心理状态的评估及防范措施的记录不重视。

        1.5 病人的心理因素  在各种疾病中,很少如癌症,带给病人以巨大的精神压力,并使其产生不良情绪[2]。尤其是晚期癌症病人,由于疾病预后差、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无法忍受的疼痛、缺乏情感支持、经济负担过重等原因,易产生恐惧、抑郁和厌世情绪甚至自杀。另外,还存在病人不遵从医护人员的指导擅自外出,造成意外事件的发生等情况。

        2   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缺陷或死亡[3]。肿瘤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其他专科相比,更容易造成对病人的伤害,因此,加强对放疗护理各环节的管理,对保障病人的治疗、护理安全十分重要。

        2.1 转变安全观念,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弱化苛责个人文化,强化系统分析,让护士能在一个正确做事容易,犯错却难的优良系统中工作。建立护理安全标识系统、安全护理警示牌、休息日护士长查房制、安全应急预案等。

        2.2 强化核心制度,实行护理安全责任制  制定了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安全护理责任制,签约了护理安全目标责任书,完善了对护理人员的评价激励体系,制定了处罚奖励细则。对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核心制度,要求护理人员人人熟知,考核过关。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第7篇

 【关键词】 肿瘤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放疗、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在治疗的同时,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和并发症,有的甚至危及生命,而护理行为是否规范、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是否出现偏差,直接影响病人生存质量的高低、生存期的长短,所以,在护理工作中应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隐患,保障肿瘤患者的安全。

        1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1.1责任心不强,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  有报道指出,由于责任心不强引起的医患投诉占所有投诉的25.0%[1],如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导致配错药、打错针;给化疗药物时巡视不够,未能及时发现渗漏而引起局部反应;病情观察不及时、不仔细,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延误抢救时机;抢救物品不到位,抢救器材失灵等,直接危机病人生命安全等。

        1.2 专业理论知识缺乏,护理操作技能不精  由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欠缺,对病情变化和并发症的预见性不够,未能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护士操作技术不精,抢救病人时不能及时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对一些新仪器设备操作不熟练,延误了病人的治疗和抢救。

        1.3 护患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由于护理人员缺乏社会经验及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对患者及家属的提问,回答简单生硬、不予重视,引起患者反感;沟通简单机械,忽视了病人及家属的情绪与心理需要等。

        1.4 法律意识淡薄,护理记录不规范  临床工作中常出现护理记录不及时、不严谨,漏记、错记、补记、涂改、医护记录不一致等现象,特别是对病人心理状态的评估及防范措施的记录不重视。

        1.5 病人的心理因素  在各种疾病中,很少如癌症,带给病人以巨大的精神压力,并使其产生不良情绪[2]。尤其是晚期癌症病人,由于疾病预后差、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无法忍受的疼痛、缺乏情感支持、经济负担过重等原因,易产生恐惧、抑郁和厌世情绪甚至自杀。另外,还存在病人不遵从医护人员的指导擅自外出,造成意外事件的发生等情况。

        2   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缺陷或死亡[3]。肿瘤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其他专科相比,更容易造成对病人的伤害,因此,加强对放疗护理各环节的管理,对保障病人的治疗、护理安全十分重要。

        2.1 转变安全观念,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弱化苛责个人文化,强化系统分析,让护士能在一个正确做事容易,犯错却难的优良系统中工作。建立护理安全标识系统、安全护理警示牌、休息日护士长查房制、安全应急预案等。

        2.2 强化核心制度,实行护理安全责任制  制定了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安全护理责任制,签约了护理安全目标责任书,完善了对护理人员的评价激励体系,制定了处罚奖励细则。对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核心制度,要求护理人员人人熟知,考核过关。

        2.3 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2.3.1 加大“三基”培训及考核力度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术,特别是静脉穿刺技术的训练。肿瘤患者的血管由于反复穿刺和化疗药物的刺激,血栓静脉炎甚为多见,加上该类患者的全身营养差,导致静脉穿刺困难,为此,我们要重点培养穿刺护士,成立静脉输液的专业组织(简称ins)及picc小组,保证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病人的痛苦。

      2.3.2 加强肿瘤专科知识的学习,提高专科理论和技能水平  护理人员每人建立学习记录笔记本,病区每周组织两次专科理论知识学习,每月组织一次专科理论知识考试,每季度进行一次理论知识应知应会考试,护理部不定期进行检查并对所学内容进行考核。

        2.4 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护理文件书写的内涵质量  举办护理文件书写培训班,要求从法律角度规范书写,根据护理星级考核标准,科护士长每周下病房检查2次,护理部每月检查1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提出整改措施,并与病区护士长考核标准挂钩。

        2.5 掌握沟通艺术,提高沟通内涵质量  作为肿瘤科护士,要有高度的同情心、更多的爱心和良好的沟通艺术,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要耐心、细心地给予解释说明,对患者过激的语言行为应给予体谅安慰,以实际行动感召患者,增进患者及家属对我们的理解与信任,提高满意度,杜绝护理纠纷。

        2.6 重视心理护理,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  患者入院时,护士必须认真仔细地做好健康教育评估,了解患者的情绪是否低落、悲观、消极、厌世等,观察病人的日常行为有无异常,对有心理障碍者根据其原因有针对性地予以疏导。

        2.7 完善科室规范化制度,加强安全护理防范措施  制定《住院病人自杀倾向应急预案》和《住院病人自杀应急预案》及《住院病人自杀处理规范》等,对有明显自杀倾向的病人耐心进行疏导,同时取得病人家属的配合,转移病人可能用来伤害自己的物品。安排病床时,避免靠窗,房间尽量靠近护士站,窗户安装防护网,病人24小时有家属陪同,不得离开病区。同时,护士加强巡视,尤其注意对厕所、浴室、配餐间等隐蔽地方的重点巡视。

        2. 8 加强医院管理,保证设备、仪器、设施及相关医技科室的被服能够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配备专人维护,定期维修,及时更换。护理人员的数量与梯队结构合理,科学运用弹性排班制,提工作效率。

         总之,护理安全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护理安全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护理效果的安全 [4]。要做好护理安全工作,加强教育、提高认识是前提,加强防范是关键,提高素质技术经验是核心,加强管理完善机制是保障。近年来,我院肿瘤科患者的满意度达95%上,发生护理差错和纠纷的情况明显减少,真正做到了安全护理。

参考文献

[1] 张大双.从医学角度剖析护理服务质量投诉[j].护理管理杂志,2004,4(110):41-42.

[2] 张惠兰,陈荣秀.肿瘤护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