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支气管炎的预防方法(合集7篇)

时间:2023-05-29 16:11:12
支气管炎的预防方法

支气管炎的预防方法第1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预防;慢性支气管炎

【中文分类图】R56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01-01

慢性支气管炎是北方寒冷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如不及时预防和治疗,常转化为肺气肿和肺心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对慢性支气管炎57 例进行分组,对29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预防冬春季节发作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收集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其中男31例,女 26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2岁随机将29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预防,28例患者未进行预防干预。中西医结合预防组和未预防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在冬春季节来临之前的本地区11月份,对29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口服维生素A,每天5000单位,维生素C,每天100毫克。连续服用一个月。同时口服盐酸左旋咪唑50毫克 ,每两天口服一次,连用10天。间隔10天后,再按上诉方法口服10天。在此基础上口服沙参麦冬汤加减,北沙参10克,玉竹10克,麦冬10克,天花粉15克,扁豆10克,桑叶6克,生甘草3克,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水煎服。根据每年冬春季发作情况和个人体质酌情加减方药和口服天数。

1.3 疗效判定 所有采集的57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均与上一年度发病季节对比,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程度减轻或消失为有效,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

2 结果

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冬春季节发作的29例患者26例有效,3例无效。未用预防干预的28例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较上一年度同一季节发病情况相仿或加重。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为北方等寒冷地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其病因较为复杂多与空气污染.吸烟.感染以及过敏等变态反应有关。此外,维生素A缺乏,使支气管粘膜的柱状上皮细胞及粘膜的修复机能减弱,溶菌酶活力降低或维生素C缺乏,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强,加重了本病的发生。本病如不及时有效的控制极易发展成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很大影响。所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本病有非常现实意义。在预防上临床上常用气管炎菌苗在每年发作季节前注射或者卡介苗等每年发作前注射。缺点是用药时间长,注射用药不被大多数患者接受,相比之下,口服药物经济简单,容易接受。盐酸左旋咪唑为驱虫药物,但近年来,临床报道其具有很好的免疫修复作用,能提高免疫缺陷者的免疫能力,使抑制的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正常,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和多核细胞的趋化运动,还可激活其吞噬功能。常用于肿瘤化疗.慢性感染以及顽固性口腔溃疡等免疫低下疾病的辅助治疗。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气管粘膜抵抗力低下,免疫功能减退,所以使用左旋咪唑来预防。维生素A能够促进气道中上皮细胞的分化,当缺乏时,呼吸道粘膜柱状上皮细胞及粘膜修复机能减弱。因此,维生素A对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分化及完善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维生素C能够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还具有抗组织胺的作用,所以,维生素C可在增加气管抵抗力基础上减少渗出和过敏性刺激。具有很好的保护支气管的作用。慢性支气管炎起病缓慢,久咳不愈,每年冬春季节发作,中医认为大多内伤所致。患者日渐消瘦,神疲,多为肺阴所伤,虚火灼津为痰,肺损络伤。故常用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法进行预防和治疗。首选方剂为沙参麦冬汤加减,具有甘寒养阴,润肺生津之功。沙参.麦冬.花粉.玉竹滋养肺阴,桑叶清散肺热,扁豆.甘草甘缓和中。随证加减功效更好。综上所诉,利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冬春季节发作加重效果肯定,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1301-1306

支气管炎的预防方法第2篇

关键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社区健康干预;生活质量;影响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中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反复咳嗽、咳痰、气促等,患者多于寒冷季节发病。随着病情发展,后期终年咳嗽、咳痰,冬春加重,继而咳嗽、咳痰显著加重,少数还可见痰中带血,同时咳痰加重后,气短气促明显,常有哮喘样发作[3]。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防御能力降低,身体恢复能力下降,因此慢性支气管炎对老年患者的生活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为进一步对社区干预在提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下面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社区干预和不进行社区干预两组方式来研究慢性支气管炎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对比分析两组干预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随机抽取的50例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分布主要在60~75岁,平均年龄为(65.91±2.21)岁;对照组25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分布主要在57~75岁,平均年龄(64.19±3.02)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社区干预方法 社区干预必须有外部人员对其进行实施,那么本次试验中主要由1名社区医生、1名护士、2名社区护理老师以及四名社区志愿者组成。针对治疗组实施的社区健康干预,每半个月由干预小组的人员对治疗组25例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进行老年人身体素质增强方面的知识讲解、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疾病发生症状以及简单预防疾病知识、志愿者帮助谈心等活动。从而加强社区老年人的疾病预防知识和能力,同时改善其生活状态,对于每次的随访活动护理人员都做好全面的记录;而对照组25例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不进行社区健康干预,6个月以后对两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评估比较。

1.2.2干预效果评价方法 通过6个月时间的社区健康干预活动的执行,在6个月后对两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评估比较。通过利用生活质量测评表[4]来对其各项指标进行评价打分,主要是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焦虑或抑郁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疾病预防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这五项内容进行评估。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1分为满分,2分为良好,3分为及格,4分为不合格进行评估。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焦虑心理状态、抑郁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疾病预防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这五项内容。

1.4指标评价依据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焦虑心理状态表现为:心慌、身体发抖、无故发脾气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抑郁心理状态表现为注意力无法集中、做事态度消极等;日常生活能力表现为穿衣、做饭、洗澡、购物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疾病预防能力表现为疾病发生时紧急的防护措施;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社会活动能力表现为和别人聊天、谈心、关心时事、助人为乐等。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两组生活质量状况评估结果对比,通过对两组生活质量状况评估结果对比,我们发现在治疗组的25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患者的焦虑心理状态得分(15.25±0.31)分,患者的抑郁心理状态得分为(28.38±0.23)分,患者的社会活动能力得分为(29.38±0.13)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为(29.38±0.13)分,患者的疾病预防能力得分为(15.65±0.32)分;而对照组的25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患者的焦虑心理状态得分(21.15±0.21)分,患者的抑郁心理状态得分为(38.12±0.19)分,患者的社会活动能力得分为(22.15±0.22)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为(37.12±0.490分,患者的疾病预防能力得分为(28.39±0.26)分。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治疗组的各项得分结果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得分,由生活质量测评表我们知道分数越低,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越好,对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的一种。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防御能力降低,慢性支气管炎对老年患者的生活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本文通过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社区健康干预,了解到干预效果非常明显,社区健康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我国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研究,生活方式将严重影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好转状况,因此在干预过程中我们严格纠正患者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病情较重或者伴发其他疾病的患者我们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社区健康干预,起到了显著效果,这说明社区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好的帮助,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邵美红,郭胜利.社区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独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6,21(05):62-63.

[2]赵欢.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合理用药审查系统的构建与评价[D].天津大学,2012,05.

支气管炎的预防方法第3篇

关键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预防;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老年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任何季节都可以发病,但以冬春季最为常见,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或者伴有气喘[1]。1年当中如连续咳嗽3个月以上,并且连续发病2年以上,排除其他原因引起,即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我诊所就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45例患者进行预防和治疗相结合,患者症状缓解明显,值得推广,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诊所从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45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在61~76岁,平均年龄(71±2.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2]:①咳嗽咳痰,或者伴有气喘。1年当中如连续咳嗽3个月以上,并且连续发病2年以上。②急形发作期伴有发热,痰液增多粘稠。③肺底部可听到湿和干音。喘息型支气管炎在咳嗽或深吸气后可听到哮喘音,发作时,有广泛哮鸣音。

1.2预防措施 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最重要的发病原因,戒烟虽不能使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吸烟患者完全康复,却可以明显延缓病程发展,使肺功能损害得到部分恢复。改善大气污染也是预防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另外,合理的营养、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也都有益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

1.3方法 治疗主要以控制感染,镇咳祛痰为主,伴有喘息时,加用解痉平喘药物[3]治疗。症状明显改善并稳定后,口服药物巩固治疗。选用青霉素抗感染治疗,将青霉素(对青霉素药物过敏者排除)480万U加入0.9%生理盐水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2次/d。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以选用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氨溴索可以稀释痰液,降低粘稠性,促进痰液排出。应用氨茶碱扩张支气管,解除痉挛,另外可以适当应用地塞米松降低气道的反应性。

1.4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发热,咳嗽咳痰症状消失,肺部听诊无异常。有效:无发热,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减轻,肺部听诊有少许音。无效:咳嗽咳痰症状无明显好转[4]。

2结果

经过合理的预防和正规治疗后,45例患者中治愈16例,好转2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11%,治疗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

3讨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空气污染情况越来越重,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也不断增加。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气候变化时,可能诱发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及急性发作。老年人机体抵抗力较弱,呼吸道防御功能降低,气道敏感性又比较高,如果反复感染,病情会不断加重,甚至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者慢性肺心病[5]。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了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有效预防和正规治疗就尤为重要。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跟吸烟有关,告知患者戒烟有利于病情缓解和恢复。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加抵抗力,预防感冒,减少发病机率。治疗过程中,抗感染是首要工作,合理应用抗生素,在此基础上,镇咳,祛痰,降低痰液粘稠度利于痰液咳出,防止急性发作,伴有喘息时,应用解痉平喘药物,防止气道痉挛。另外老年人免疫力较差,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时要慎重,治疗的同时也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可以适当给予增强免疫力的治疗。

综上,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实施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方案对于病情缓解和恢复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纪红.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0,30(32):76.

[2]曾柳清.106例老年慢支炎的临床治疗结果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24(7):1708-1709.

[3]李晓卿.综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87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13):1874-1874.

支气管炎的预防方法第4篇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诊断;防治

1 前言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本传播较为迅速,染病初期不表现任何症状,之后会出现喷嚏、咳嗽、气管有罗音等典型症状,尤其在夜间症状更为明显。本文结合作者日常防治经验,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特点 、临床症状、病变变化给予详细的介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为今后防控此类疫病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技术上的借鉴。

2 诊断要点

临床确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需要结合这种疾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变变化进行。

2.1 流行特点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于不同日龄阶段、种群的鸡只都可感染,但是主要以4周龄之内的雏鸡为主要侵害对象,这种疾病的传播较为迅速,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导致易感鸡群同时发病,一般流行时间不是很长。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直接传播途径为呼吸道接触病鸡咳出的飞沫,间接传播途径为被刻出飞沫所污染的器具、饮水、饲料等等。

2.2 临床症状

染病初期看不到任何症状,随着病情的蔓延,可突然在鸡群中出现有呼吸道症状的病鸡,并迅速蔓延开来,临床表现为喷嚏、咳嗽、气管有罗音,尤其在夜间症状更为明显。

雏鸡染病可见黏液自鼻孔流出,同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可导致雏鸡的输卵管发生永久性地变性,导致成熟后不产蛋或者是产出畸形蛋,所以,这种染病后的雏鸡一般不留做种用。成鸡感染可见产蛋减少,或者伴有软皮蛋、畸形蛋、粗壳蛋产生。此外,这种疾病对老龄蛋鸡产蛋影响比较显著。单纯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程在一周左右,恢复期在4~5周。2~3周龄雏鸡感染后有病死可能,死亡率在10%以下。但是如果有并发症出现,死亡率可高达25%以上。

2.3 病变变化

病变变化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气囊、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病鸡的气管、鼻道和窦中有浆液性、卡他性或干酪样的渗出液。气囊可呈现浑浊或含有黄色干酪样渗出物。在病死鸡的气管下部或支气管中可见到干酪样的栓子。肺充血、水肿。此外,有些毒株可引起明显的肾脏病变,被称为“肾型传支”,表现为肾脏肿大、颜色苍白,肾小管常因尿酸盐沉积而扩张,使肾脏呈花斑状,输尿管因尿酸盐沉积而变粗。心、肝的表面有时也沉积尿酸盐,似一层白霜。泄殖腔内常有大量石灰样尿酸盐。法氏囊内充血、出血,积液增多。“肾型传支”多伴有下痢症状,死亡率可高达30%以上。

3 防治措施

3.1 疾病预防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预防关键在于加强舍内环境卫生管理和有效组织疫苗接种。第一,加强舍内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定期清扫舍内污物,并集中污物做无公害化处理。第二,有效组织疫苗接种。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有气雾法、饮水法、滴眼法,这些方法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疾病免疫中都有被用到。但是,气雾法对于呼吸道的刺激比较严重,尤其是在患有严重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鸡群中要谨慎使用。饮水法免疫中可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如果把握不好很可能导致免疫失败。所以,综合上述几种方法的优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最好的免疫方法为滴眼法。

常用的免疫疫苗有H120和H52°在选择何种疫苗免疫时,最好是弄清地方病毒的血清型。但是迫于免疫的需要,在不知道病毒血清型的情况下,可直接使用H120,这种疫苗多用于雏鸡,其余日龄鸡只也可适用。H52多用于被H120接种免疫过的鸡群。此外,实验证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疫苗最好是用本地分离出来的毒株致弱后制成的疫苗,这种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会更好,在今后疾病预防中这种技术可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免疫流程一般在4~5日进行首次免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比较严重的区域,可提前免疫日程到1日龄,首免后到鸡只生长到6周龄可继续第二次免疫,之后每隔2~3个月就免疫1次。

此外,在免疫接种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与马立克疫苗之间的间隔时间,不要靠得太近,特别是在刚刚接种完鸡马立克疫苗的头几天一定不要接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苗。

3.2 疾病治疗

目前对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尚没有特效药物,防治此类疾病的根本在于加强疾病预防措施。在临床诊治中,一旦发现有染病症状,一定要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并迅速组织疫苗免疫,这样对于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大有裨益。

研究表明,中西药对于缓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并发症都有一定的疗效。西药可采用治呼金刚或者是克咳或者是强力洁林配合呼喘通,对于缓解呼吸道传染性支气管炎效果较好。也可以使用肾宝或者是肾肿消,对于缓解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效果较好。中药多采用止咳、化痰、平喘类药方,可将麻黄、柴胡、板蓝根、双花、连召各50g,豆根、荆芥、防风各30g,苏子、知母、冬花各1g,混合碾碎,均匀混入饲料中,每10只鸡用20g治疗效果较好。此外,无论是采用中药还是西药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一定要加强饲料管理,为病患鸡的疾病康复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4 结论

综上所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以4周龄之内的雏鸡为主要侵害对象,本传播较为迅速,染病初期不表现任何症状,之后会出现喷嚏、咳嗽、气管有罗音等典型症状,尤其在夜间症状更为明显。病变变化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气囊、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病鸡的气管、鼻道和窦中有浆液性、卡他性或干酪样的渗出液。气囊可呈现浑浊或含有黄色干酪样渗出物。在病死鸡的气管下部或支气管中可见到干酪样的栓子。肺充血、水肿。这些都可作为确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依据。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预防关键在于加强舍内环境卫生管理和有效组织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多采用滴眼法,常用的免疫疫苗有H120和H52,但是,最好选择用本地分离出来的毒株致弱后制成的疫苗,免疫效果会更好。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尚无特效药,防治根本在于加强疾病预防。但一旦有染病情况出现,一定要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并迅速组织疫苗免疫,这样对于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崔德凤,张永红,阮文科等.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变异株的分离及其S1基因序列分析[J].中国兽医杂志,2008(9):85-87.

支气管炎的预防方法第5篇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哮喘;丙酸氟替卡松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临床上经常遇见毛细支气管炎患者治愈后反复发生喘息的情况,有30%的患者日后发展为支气管哮喘。针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及哮喘问题,我院采用了丙酸氟替卡松干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病例资料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者113例,分为对照组55例与干预组58例。对照组55例,男24例,女31例,年龄1~6个月22例,7~12个月20例,l3~24个月13例;干预组58例,男25例,女33例,年龄1~6个月23例,7~12个月21例,13~24个月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干预方法:干预组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剂配合储物罐加用面罩吸入4周,125ug/次,2次/d,后8周125ug/次,1次/d,总疗程3个月;对照组急性期治疗至临床治愈后停药,不做任何形式的干预。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随访1年后喘息复发率及哮喘发生率。其中肺功能指标包括潮气量(TV),达峰流速时间:呼气时间(%T-PF),峰容量:呼气容量(%V-PF),小气道:峰流速『V25PF(%)],潮气峰流速(mL/s)。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结果

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见表l。

干预组喘息复发及哮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讨论

国内外研究表明,毛细支气管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与支气管哮喘存在类似,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气道分泌物及血液中发现了大量类似哮喘患者特有的炎性介质(包括白三烯、白介素、趋化因子等),从而促进了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的发生。如果不能有效地消除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势必会造成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反复喘息。丙酸氟替卡松是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其非特异性抗炎及抑制变态反应的强度是地塞米松的20~30倍。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可有效抑制气道炎性细胞及介质的合成与释放,同时降低气道局部血流,减少黏膜水肿及黏液分泌。虽然吸人性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干预和预防喘息的疗效有不同的报告,但在我们的长期的观察中,吸人性糖皮质激素对治疗喘息确有较好的疗效,而且有时候是“终极”的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剂量最关键,短期较大剂量使用是安全有效的。

支气管炎的预防方法第6篇

关键词:急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预防

急性支气管炎是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所致的支气管黏膜炎症,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往往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也常为肺炎的早期表现。本病多同时累及气管、支气管,故正确命名应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往往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鼻塞、不适、寒战、低热、背部和肌肉疼痛以及咽喉痛等。其临床以咳嗽伴(或不伴)有支气管分泌物增多为特征。急性支气管炎(acute bronchitis)或急性气管支气管炎(acute treacheo broncitis)在婴幼儿时期发病较多、较重,常并发或继发于上下呼吸道感染,并为麻疹、百日咳、伤寒及其它急性传染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发生支气管炎时,气管大多同时发炎,如果涉及毛细支气管,则其病理与症状均与肺炎相仿。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74例患者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收治的74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男43例,女31例;年龄22~60岁,且均符合急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1.2 临床表现与诊断

74例患者中在就诊前1天咳嗽者40例,2~3d前有24例,就诊前已咳嗽超过3d者10例;发热64例,最高体温为40.2℃;咽喉红肿25例;另多有流涕鼻塞症状。胸部罗音或粗或细,大多是中等湿罗音,主要散在下胸部,咳出分泌物后,罗音可暂时减少,偶因支气管内积痰太多,呼吸音可减低,但咳出痰液后,呼吸音即恢复正常,重症支气管为与肺炎早期难以鉴别,如听到较深罗音或捻发音,咳嗽后罗音无明显减少时,应考虑肺炎作胸部X线检查以确诊。

1.3 理化检验

54例进行血常规检查,其中:白细胞总数正常者为48例,白细胞总数偏高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者6例,20例未检查;19例拍摄胸部X光片,正常16例,4例显示肺纹理增粗。

1.4 治疗方法

由于急性支气管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因此只需要针对病灶消灭病毒,治疗的重点则在于止咳和祛痰。咳嗽可以清理气道,推动分泌物的咳出,但过度的咳嗽会影响正常休息,甚至会对肺造成一定伤害。因此对重咳嗽者可以开一些止咳药,但用药不可过量,以免抑制分泌物的咳出。祛痰治疗便于清除气道粘液,疏通气道,所以医生应该鼓励患者进行咳嗽排痰。临床上可用注射用阿奇霉素用适量注射用水充分溶解,配置成每1mL含0.1g的溶液,再加入250mL或50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滴注时间:1mg/mL,滴注3h;2mg/mL滴注1h,第1天2次,第2天后连续4天每天1次。每次0.25g,滴注时间不少于1h,浓度不得高于2mg/mL。还可用双黄连粉针剂60mg/(kg d)用10%葡萄糖稀释后(浓度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5d内咳嗽发热等临床表现及体征完全消失67例;有效:5d内发热气喘等体征消退,咳嗽减轻但没有消失7例。

2.2 不良反应

治疗中2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主要表现为皮疹、呕吐、腹泻。皮疹在停药后自然消失,其余反应都较轻,因此照常用药。

3 疾病防治

注意让患者多休息,饮食宜以流食软食为主,多喝水以利于分泌物排出。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无刺激性气味,比如煤气味、烟尘、过浓的香味等等。室温应舒适恒温,注意增减衣服,避免过热或过凉。在疾病发生前应用流感疫苗。流感疫苗经鼻腔喷雾的方法进行免疫,有降低流感发病率的效果。考虑到流感病毒株常发生变异,最好选当时当地的流行毒株制成疫苗,可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药物预防:用食醋消毒法预防:在流感流行期间,幼儿园按每立方米空间用2~10ml食醋,用文火煎熏1小时,挥发到空气中的食醋分子有杀灭多种病毒的作用,从而控制或切断流感的流行。抗病毒制剂的应用:盐酸吗啉月瓜,每次3~4mg/kg,每日3次,对预防A型流感效果较好;金刚烷胺2~3mg/kg・次,日2次,连续服用6~10日,对易感者有预防效果;三氮唑核苷,为新合成抗病毒制剂,具有抗病毒谱广,毒性小,作用强的特点,可遵医嘱预防性应用;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对预防和早期治疗病毒性上感均有一定效果。 口服维生素C预防:每次100mg,每日3次,有预防普通感冒的作用。

4 讨论

急性支气管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主要因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和鼻病毒。在继发的细菌感染中最常见的有百日咳杆菌、肺炎链球菌等。该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同时还伴有发热、呼吸困难,肺部听音呼吸声粗重,有湿音。对于持续发热的患者应当考虑是否感染肺炎,最好进行一次胸部X线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急性支气管炎的中医解释为外邪犯肺,肺失宣降所致。随着现代社会亚健康人群的增多,这些人的抵抗力低,容易被外邪所侵,再加上多数零食都属热性,因此热性体质在当今社会最为常见,其中又以胃肺为热火最旺之处。双黄连粉针剂是由双花、黄芩、连翘等制成的天然药物注射剂。主要成分为黄芩苷、绿原酸。具有抗病毒及抗菌双重治疗作用,其抗菌作用有别于其他常用的抗感染药物。具有清热解毒,辛凉解表的作用。且药效持续稳定,不会产生抗药性,目前已成为我国临床治疗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的常用药物之一。该药能及时控制炎症、消除氧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可减轻对机体的损伤。阿奇霉素作为一种新的红霉素衍生物,具有穿透力强,药效长的特点,文献多有用口服阿奇霉素代替红霉素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报道。

对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卡拉摩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肺炎链球菌等能导致急性气管炎的病菌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耐红霉素的革兰阳性菌有交叉耐药性。在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上的技术手段都较成熟,只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般都会得到确切的治疗效果。若患上急性支气管炎则应当尽快就医,因为炎症如果不及时控制住则很可能向下蔓延,引起肺炎,到时再治疗起来就比较棘手。

参考文献

支气管炎的预防方法第7篇

【关键词】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防治;婴幼儿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是我国儿科住院患儿第一大病种,占住院患儿的1/3-1/2[1],严重影响着小儿的生命健康安全。研究表明,有25.6%-52.9%的支气管肺炎患儿继发腹泻[2],进一步降低小儿的体质情况,影响支气管肺炎的病情转归。有效预防和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有着重要临床意义。近年来,我院儿科采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预防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支气管肺炎患儿218例,男122例,女96例;发病年龄45日龄-3岁,平均10.8月,其中45日龄-6月58例,-1岁87例,-3岁73例。

1.2入选标准入院前没有腹泻,没有大量应用抗生素,病程少于3天。排出以下情况:①重症肺炎;②先天性心脏病;③先天性肠道畸形;④合并心肾功能不全;⑤合并严重肝胆疾病;⑥免疫功能低下。将218例患儿随机分成预防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9例。预防治疗组男64例,女45例;年龄45日龄-6月30例,-1岁42例,-3岁37例。对照组男58例,女51例;年龄47日龄-6月32例,-1岁43例,-3岁34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重、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均按支气管肺炎给予抗生素、抗病毒药物静滴,以及止咳、祛痰、平喘、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疗程7-14天。预防治疗组加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山东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500mg/袋),-1岁,250mg/次;-3岁,500mg/次,2次/天,凉开水或果汁送服,至支气管肺炎或(和)腹泻痊愈后3天停用。若发生腹泻,给予调整饮食,加用蒙脱石散、葡萄糖酸锌、多酶片、消旋卡多曲等药物口服,以及ORS液口服或(和)加大静脉补液等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出现腹泻时才加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以及调整饮食,口服蒙脱石散等治疗同预防治疗组。两组患儿继发性腹泻均被全部治愈。

1.4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诊断标准临床上有典型的肺炎呼吸道症状、体征或X线检查炎症改变,住院72h后排便次数增多至每日3次以上或(和)粪便性状改变[3]。

1.5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2结果

预防治疗组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腹泻治愈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到两组患儿1岁以下年龄组患儿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1岁以上年龄组。

3讨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继发腹泻的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为:

3.1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酸分泌少,消化酶活性差,而相对营养需要多,胃肠负担重。受支气管肺炎低氧血症、中毒症状等影响,消化功能进一步低下,易致消化不良性腹泻。

3.2支气管肺炎时致肺炎病毒、细菌或毒素直接作用于消化道,或合并肠道轮状病毒感染,消化道上皮细胞受损,通透性增加,导致腹泻。

3.3抗生素的使用使肠道正常益生菌群被大量杀灭,肠粘膜生物屏障受损,而耐药的内源性致病菌大量繁殖或外源性菌群侵入肠道,产生腹泻。还可因干扰糖和胆汁代谢,继发渗透性腹泻。

3.4抗生素引起变态反应或毒性作用,引起肠黏膜上皮细胞纤毛萎缩,导致细胞内酶(双糖酶)活性降低,引起腹泻。

3.5部分抗生素作用于肠壁神经组织致肠道动力学改变。

3.6咽下的痰液的物质刺激肠道引起腹泻。其中抗生素应用致肠道益生菌数量明显减少,条件致病菌数量增多,微生态失衡是支气管肺炎发生的主要因素[4]。

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含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和婴儿型双歧杆菌,这两种菌种均为肠道原籍菌益生菌。其中双歧杆菌是肠道最主要的厌氧菌,占肠道正常菌群数量的98%,腹泻时其数量减少1000倍[5]。双歧杆菌制剂可补充人体肠道正常菌群,抑制肠道中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的菌类或病原菌,减少肠道毒素的产生和吸收,减少肝脏负担。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机体营养物质的分解和吸收,合成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双歧杆菌具有生物屏障作用,可抵御细菌、病毒的侵袭,增强机体特异和非特异免疫功能,增强吞噬细胞活性,提高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促进腹泻痊愈[6]。酪酸梭菌为梭状芽孢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对抗生素不敏感[4],是人体肠道内暂住非定植性正常菌群。口服后不受胃酸胆汁影响,暂时定植在大肠、盲肠等处,约10天后排出体外。酪酸梭菌生长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短链脂肪酸,降低肠道局部PH值,抑制肠道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毒素活性。其代谢产物丁酸能促进受损肠粘膜修复[7]。还可在肠道内产生B族维生素(叶酸、烟酸等)、维生素K和淀粉酶。维生素K和淀粉酶有加速双歧杆菌发育因子的作用,促进双歧杆菌的增殖[8]。酪酸梭菌能与双歧杆菌共生,因其能够在使用抗生素的条件下优先存活,暂时定植,为双歧杆菌定植存活创造有利条件,两者具有相互促生作用。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能增加肠道正常益生菌,抑制致病菌生长,增强局部抗感染能力,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分解和吸收,加速受损肠黏膜修复。预防性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能抵抗抗生素所致的双歧杆菌等益生菌被杀灭所造成的肠道微生态失衡,因而降低肺炎继发性腹泻的发生率,缩短继发性腹泻的治愈时间。本组观察结果表明,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预防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疗效明显,方法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楼金,江丽琴,陈洁.益生菌预防小儿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疗效观察.浙江预防医学,2005,17(5):47-48.

[2]唐秋雨,林滨榕.肺炎继发腹泻相关因素分析极为生态制剂的预防作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12):732-734.

[3]李卫.金双歧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47例.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4):361-362.

[4]郑跃杰,黄志华,刘作义等.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会儿科学组.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2010年10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6(1):20-23.

[5]方鹤松.小儿腹泻病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6,11(4):201.

[6]贺松,张德纯,程芳等.国内双歧杆菌制剂预防小儿继发性腹泻临床疗效Meta分析.中国微生物杂志,2009,21(8):692-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