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电源市场研究(合集7篇)

时间:2023-05-29 16:11:09
电源市场研究

电源市场研究第1篇

[关键词]电力营销;目标市场特点;营销策略

电力市场营销作为电网企业的重要业务内容,不仅关系到电网企业本身发展,而且对其他行业和各类用户有巨大影响。它不仅与建设节约型社会密切有关,而且与建立和谐社会密不可分。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加强电力营销理论方法学习,提高营销技术水平,强化电力营销管理,开创电力营销工作新局面。

一、电力营销目标市场的特点

1.具有整体性

电力交换要通过电网,电网覆盖的区域就是电力市场的整体范围。电网是统一的,在同一区域内可能有不同需求的客户,电力销售部门一般只能将同一区域看作一个市场,进行整体销售服务,因此,不同的电力目标市场也由电网连接成一个整体。

2.具有差异性

虽然各个电力目标市场在产品的类型,客户的分类等许多方面具有相同的性质,但在其他方面又有十分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计划安排。不同的客户对电力供应的方式具有不同的要求。第二,需求量。不同规模的消费者对电力的要求不同。第三,需求时间。不同性质的用户对电力需求时间有不同的需求。第四,消费方式。电能的热转化消费、动力转化消费和照明消费都属于消费方式不同的目标市场。这种差异的存在是区别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电力企业的不同目标市场的依据,是研究电力目标市场的总体特征、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所以,对电力目标市场进行划分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3.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不可放弃性

电力目标市场是动态的市场,不是一经选定就一成不变的市场。这种动态是相对于一般稳定的电力市场而言。电力目标市场的发展变化是逐步实现的,而不是频繁或骤然的突变。各个电力目标市场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都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与此同时,在选择电力目标市场时应考虑国家、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对于供电企业专营区的电力目标市场必须全部满足,不能对盈利少或难度大的市场就完全放弃。

二、电力市场营销的策略

1.电力市场营销策略的指导思想

(1)树立全体员工的营销观念。供电企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其输变配售过程是同时进行的,需要多个部门协调运作才能完成这一业务过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差错,具有全员参与性,因此供电企业必须树立一种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协作的生产与销售理念,即全体员工营销观念。

(2)建立和完善电力市场营销体系。建立和完善电力市场营销体系是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的关键。供电企业开发市场应该立足于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一个平衡,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营销体系,它应该包括:①观念方面: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增强竞争意识、优质服务、品牌价值观念等;②信息方面:市场信息收集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市场报告子系统、市场决策子系统等;③人才方面:营销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等;④客户管理方面:客户关系管理(CRM),客户服务系统,业务咨询、投诉处理等。

(3)开拓潜在市场,培育新的用电增长点。这是供电企业永久不变的主题,也是供电企业开拓电力市场的源泉。目前虽然我国普遍存在电力供应小于需求的矛盾,但这只是低用电水平下的不平衡。从长远看,电力产品最终会像其他商品一样走向买方市场,供电企业不能有“等”的思想,为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必须积极培育和扩展电力市场,及时调整电力市场结构,积极培育新的用电增长点。

(4)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供电企业在未来的市场开拓和培育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将售电量和职工工作业绩相联系,如何用好人才、网罗人才以及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高层管理者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可以说,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以激发人的能动性是供电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保障。

2.电力产品策略

(1)电能产品质量策略。在目前电能与替代能源的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电能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供电企业要采取的产品质量决策是:提高电能产品质量,以提高企业收益和市场占有率。

(2)实施电能产品差异化策略。为了迎合广大用电客户的不同需要,以吸引更多的用电客户,开拓用电市场,供电企业要不断增加电能产品组合的深度。对于一些特殊企业,如特殊冶炼、高新技术等企业,其对电能的供电可靠性、供电频率、供电电压等技术指标有特殊要求,应该为其供应高质量的电能产品。

(3)实施电能产品的品牌策略。目前供电企业主要面临下列两类竞争:在与其他替代能源竞争时,电能产品本身有其特殊之处,可以实施电能产品的品牌策略;在电力行业内竞争时,电能产品在核心产品层次上来讲,是一种同质品,而由于不同供应企业在质量、服务、形象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同差异。所以在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层次上,电能产品又可以看成异质品,故供电企业可以实施品牌策略。

3.电力优质服务策略

增强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积极作用,其主要表现在:1)电力优质服务是开拓电力市场,扩大电力销售的重要手段;2)电力优质服务是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3)电力优质服务是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手段;4)电力优质服务是树立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信誊及知名度的重要途径。而增强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需要提高营销人员素质、服务管理水平和营销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入手。

三、结束语

电力市场营销是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由于电力营销活动过程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在新形势下建立一套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体系,以市场营销为支撑的企业发展体系,加深营销深度,进一步渗透目标市场,增加营销宽度,提高供电服务水平和服务深度,增强电力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直接关系电力企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因此,必须对电力市场营销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电源市场研究第2篇

关键词:电力运营;风险管控;电源电网协调;市场环境;电网结构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4-0149-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4.075

1 概述

随着常规化石类能源日益枯竭,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开发多种绿色能源已广泛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当前,风力、太阳能发电等多种电源的装机容量每年都在大幅增加。在社会与环保的需求下,电力运营管理有三个目标:(1)以优先调度使用可再生能源为前提,保证火电和水电为主的电网经济和安全运行;(2)着眼于国家产业和能源政策的指导,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基础下,进行全局性、长期性的电力运营风险监控;(3)积极建设电网交易平台,开展电力市场改革,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应对多种电源的电网运营风险。

2 影响电网企业运营管理的风险因素

多种电源电网运营风险主要有以下不确定风险因素:上网电价、燃料价格波动、负荷动态需求变化(负荷预测的不确定性)、风力与太阳能发电的随机性、智能电网条件下用户的用电模式变化等。这些因素均可导致电网运营主体的收益变化,从而导致多种电源电网运营风险的产生。

2.1 燃料价格波动的运营风险

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可变成本主要包含燃料费、水费、排污费、销售税金及附加员工工资,其中燃料费所占比80%。我国发电侧装机容量中75%的机组是大型火力发电机组。火力发电机组的燃料价格直接受国际国内电煤市场的影响,政府没有任何补贴。近年来,国际国内电煤价格受市场的供求平衡而不断波动,并且波动巨大,对发电侧火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成本及发电运营主体获利产生深刻的影响。因燃煤价的剧烈波动带来不确定性已日益成为发电侧火力发电企业运营管理中最大的风险。在电价不变而煤价上涨的情况下,火力发电企业的收益必然会大幅下降,甚至亏损;反之,同理。

2.2 负荷预测的不确定性导致的运营风险

在电网运行中,用电负荷随时都在波动,因此作为电能的提供方(发电侧)需要事先对所供电的区域的负荷进行预测,再制定安全的发电计划。然而电力负荷变化是受经济、社会、气候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作用,因而在多重因素的叠加作用下,传统模式难以准确描述电力负荷的实际变化规律(传统的单一固定式模型的预测方法只考虑一种变化趋势或单一因素的影响)。随着技术和科技的革新,负荷预测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负荷预测的精度和符合度不断提高,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负荷预测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这就对发电侧运营管理造成一定的风险。例如在发电企业生产期间,对所供电区域电网负荷预测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发电机组的经济调度和运行可靠性。由于各个发电机组结构组成不同、发电原理不同、机组容量不同,因此每个机组发电的边际成本不同,机组的启停机时间也不同,一般来说,电网运行中宜选用边际成本低、启停时间小的机组承担基荷;同理,承担峰荷应是边际成本高、启停时间长的机组。发电侧的发电企业原则上应根据负荷预测来综合调度机组进行有序发电的,负荷预测不准确就会造成综合调度模型失真,从而造成电网调度机组

失误。

2.3 上网电价变化带来的运营风险

对于发电侧(各类的电力企业)运营管理来讲,上网电价是主营产品销售价格,因此,上网电价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发电侧(各类的电力企业)的发电量和收益。由于我国电力市场的存在,上网电价会随着电力市场的交易情况实时变化,因此上网电价的波动变化会给发电侧的运营管理带来一定量的经济风险。在发电侧与需求侧竞价的电力市场环境下,市场出清价是由完全市场竞争得出的,所以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和随机性。

2.4 市场环境下用户的用电行为模式变化

随着电力改革的深入,电力销售在市场环境下,用户的用电行为模式会向更利于自身优惠的方向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用户可以根据实时电价调整其用电时间和用电量。然而每个用户对实时电价调整的敏感度是不同的,因而每个用户行为变化程度也不同,这一变化因以往从未实施过,其导致的用户负荷变化目前还没较合理的模型预测。新的电力负荷预测就需要迎合当前新电力市场的特性,更多关注相关实施环境的变更,并更具自适应性,此外随着分布式发电、充电墙(桩)普通用户的推广,更多的公众用户可以实现与智能电网及时互动供电。在电力市场条件下,影响负荷预测准确性的因素除了传统的天气、季节、类型等,实时电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子,绝不能忽略此影响因素,忽略此影响因素做出负荷预测的结果将会产生重大偏差,基本失去应用价值。

2.5 智能电网带来负荷变化

未来智能电网需要容纳较大比例的主动负荷(可储能负荷),例如电动汽车、储能墙(设施)。主动负荷(可储能负荷)与传统的负荷相比,其主要特点有三点:(1)主动负荷具有双向性,即可以充电时视为负荷,也可以在放电时视为电源。例如电动汽车、储能墙(设施);(2)因为电动汽车、储能墙(设施)充放电时间是随机的,电动汽车更是连充放电地点也是随机的、不确定的,造成主动负荷在时间上、空间上的不确定性;(3)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传统负荷是不可控的,可以采用一定的经济、政策、技术措施控制主动负荷的随机性,进而使得主动负荷具有一定可控性,这将减少负荷剧烈变化对电网稳定性、供电可靠性的

影响。

2.6 风力、太阳能等新技术非常规能源带来的新挑战

多种电源电网将要接纳相当大比例的新技术非常规能源。风力、太阳能等新技术非常规能源发电的特点有如下两点:(1)新技术非常规能源具有随机波动性或间歇性,例如光照强度的变化、风速的变化等;(2)新技术非常规能源的不完全可控性,例如太阳能要遵循季节更替、白昼黑夜的自然规律,风电则随着天气变化,白天可能风轻云淡、晚上却风声大作。海洋能、生物质发电、地热发电这些新技术非常规能源作为新电源都有其自身特点的间歇性与不可控性,对智能电网的供给和负荷需求之间的平衡带来调频、调峰以及稳定性显著影响,也对发电侧运营管理带来不确定性。

面对数量、比例不断增加的新技术非常规能源,混合多种电源的电网运营管理就应对电网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善新能源的接入方式,开发新能源发电技术与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的开发和应用。只有对建立起的电网新结构要求新技术非常规能源的发电侧运营做出相对应的调整,才能保证供智能电力网络的稳定性增加。例如:风电场和光伏电站接入电网,针对其出力的间歇性与随机性,对其启动、停机、有功功率控制、无功/电压调节、低压穿越能力提出要求;电网为了减少稳定运行的潜在风险,必须要具备足够的存储容量和调度措施、控制手段来对其进行修正,用户侧容纳主动负荷来承担。随着多种电源进入电网、电网的智能化水平的提高,电网运营管理除了面对传统的风险因素的作用外,还要遭受来自智能电网方面、多种可再生能源发电带来的新型不稳定、干扰因素的挑战。

3 应对多种电源的电网运营风险的策略

应对多种电源的电网运营风险控制措施应注重以下五点:(1)电网在制定电网规划时应考虑运营风险因素。企业通过优化供电电网规划设计,增强电网网架结构,调整多种可再生能源,对电源电网的规划项目实施次序,提高电网系统抵御风险能力;(2)多种电源发电企业在制定自身生产计划安排时就应将运营风险因素考虑在内,合理安排检修计划和夏(冬)高峰、丰(枯)水期、重要保电、配合大型工程建设等特殊时期方式时,应同时考虑可再生能源发电间歇性与随机性、智能电网主动负荷带风险管控措施;(3)多种电源发电企业应将物资储备和管理相结合,通过加强电力设备物资采购管理,加强生产设备调控,提升电网输配变电设备整体负荷的适应性水平、电能质量水平;(4)加强多种电源发电企业应急管理工作,通过完善各个发电企业、输配电网络的应急预案和体系,建立健全电网的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应急演练,形成机构多元化应急物资储备方式,同时加强及时和长期电网稳定控制和减少电网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范围;(5)将多种电源电网的运营风险控制纳入技改检修项目计划、管理制度和标准、日常生产工作计划、培训教育计划中。

参考文献

[1] 陈广娟,谭忠富,郭联哲,等.煤电价格联动下火力发电企业的风险分析模型[J].现代电力,2007,24(2).

[2] 郭联哲,李晓军,谭忠富.煤价波动对火电厂上网电价影响的数学模型及动态分[J].电网技术,2005,29(7).

[3] 李存斌.项目风险元传递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4] 李存斌,,陆龚曙.基于模糊数相似度的智能电网运营风险综合评价[J].华东电力,2012,40(9).

电源市场研究第3篇

关键词:电力营销 可再生能源 市场发展

面对目前社会资源能源匮乏的环境,可再生能源作为关键的核心替代性能源,亟需开发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市场,以应对全球变暖以及能源匮乏等问题,实现电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商业化开发和广泛应用的关键环节是科学发电的技术手段,现阶段上网电价工作系统是制约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尽快改进该系统不仅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竞争优势,还有利于完善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模式。

一、电力营销可再生能源市场的概况

在电力营销模式中用于发电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沼气及潮汐能等,在将其转变为电能的过程中,省去了煤石油及天然气的使用,从而也就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从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实现城市的绿色化。我国政府对电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也提供了大力支持,引进资金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及补助科研技术人才,以此促进电力可再生能源市场的稳定快速发展。但是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电力企业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市场化的电力营销机制,另外制定的电力价格也不够合理,以及由此带来的再生能源再缺乏以与传统电力竞争各具优劣,难分胜负等问题都阻碍了可再生电力能源营销市场的发展。

二、阻碍电力营销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的问题

(一)电力营销市场可再生能源分布不均

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发电的过程中明显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排放,这些可再生能源是环境友好型二次能源,但由于其分布不均,直接影响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并直接阻碍了其市场营销。通过研究发现,我国蕴藏的可再生能源十分丰富,但分布却相当不均,尤其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例如、甘肃及内蒙古等地区蕴藏丰富,但是这些地区因市场需求小,开发能力落后再加上交通不发达等问题,致使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率低下。

(二)可再生电力能源营销价格存在劣势

目前可再生电力能源的价格与传统电力能源的价格相比相对较高,因而其在市场竞争中优势不足。同时电力市场作为一个垄断性市场,它的竞争机制并不完善,针对这一问题,国家政府虽已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来保护可再生发电能源的市场营销,但这些政策并不能在本质上解决不完善的竞争市场问题。例如,利用太阳能发电比利用煤发电的价格高很多,但是煤电的优惠政策却更多,其执行效果也就更好,这严重阻碍了太阳能发电的开发与利用。然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对于煤电等非再生能源发电矿物需征收相应的能源生态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使用,但我国尚未建立该项政策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市场营销起步较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只是建立了一些小规模的可再生能源的电厂,其成本较高,技术及设备也都是进口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费用,使得购网、上网及销售的用电价格较高,从而制约了电力营销市场的发展。

(三)政府对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开发及市场营销的支持力度不足

国外可再生电力能源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并取得较好效果,与政府的大力扶植及国家倡导是分不开的,我国政府虽然也提倡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减少环境污染,但制定的优惠政策不足同时又缺乏可行性,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尚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力可再生能源市场机制,因此未能从本质上推动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开发及其市场化营销。

三、电力营销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发展动力研究

(一)合理开发与利用可再生电力能源

我国政府尤其是相关电力部门要根据可再生电力能源在各省市的具体分布,结合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对可再生电力能源开发发展的工作思路,改进并规范市场营销策略,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不断优化电力产业结构,使风能、太阳能及潮汐能等友好型二次能源得到科学开发、合理利用,使其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合理制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

1、固价电价系统

固定电价系统应明确规定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发电价格,是由政府根据相应的发电成本,而不考虑其他传统电力能源发电的价格而直接制定市场中各种发电能源的市场价格的,同时相应的电网企业应该依据既定价格支付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企业必要的费用。

2、溢价电价系统

构建溢价电价系统一方面可保障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工程的基本电价,另一方面又有利于解决电力市场转型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采用溢价电价系统的优势是既能考虑到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工程运转的实际成本,又与电力市场中的电力竞价过程相接轨,其运转的原则主要是以传统电力的销售价格为电力市场的参考系,从而制定相对科学合理的电价比例,通常会出现可再生能源的发电价格会受传统电力市场波动的影响,另一种主要原则是依据不稳定且相互竞争的电价市场结合政府制定的固定电价奖励机制共同作为制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的参考系。通过对国外的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市场营销模式及国家政策的比较分析,可发现固定电价及溢价体系的操作流程比较简单,并且效果显著,因此我国应积极借鉴并结合我国具体能源分布及市场需求完善并实施这两套发电价格定制体系,以健全我国电力市场营销制度。

(三)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竞争体系

建立完善的符合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电力市场竞争体系是电力市场营销及企业发展的优先成本战略的总核心,针对我国电力市场不完善的竞争机制,首先应制定标歧立异的发展战略,其次需电力企业内部管理层集聚力量制定发展目标战略方案。其中在发展战略上标歧立异是指旨在将电力企业所提出的电力产品或电力相关服务做到标歧立异,这样有利于确保在一定的产业区域内企业能够提出独特的电力产品;目标集聚是主攻该企业中的某个产品的顾客群体。总之这两种方式有助于满足相应产品的对应顾客群体的具体需求或者达到降低成本的市场期待,最终有助于电力市场营销机制的建立健全。

(四)完善可再生能源营销的制度与法规

目前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资源丰富但开发现状并不理想,并且对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政策机制尚不完善,基于现状,我国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可持续电力企业大力支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运用多种手段为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筹集资金,并引进技术人才,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市场营销的长效发展。在推动其市场营销的过程中,政府必须尽到其规划协调及后期监督服务等具体职能,制定开发能源及电力发展的战略规划,优化电力产业结构,为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发展提供保障,并运用政府宏观调控职能调定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价格,提高其在电力市场的比重。

四、结束语

面对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开发状况及市场营销比例的现状,我国政府及新型电力企业积极制定市场营销机制,规划发展战略,尽快实现电力营销市场的转型,将可再生能源作为其核心力量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从我国现阶段的电力能源发展来看,溢价机制和固价系统由于易于操作且效果明显,对于政府和可再生电力能源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陶曾鲁,何芳.大型风电液力机械传动装置的理论分析[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1

[2]张晓宇.论电力营销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动力[J].电子测试,2015

电源市场研究第4篇

关键词:电力营销;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

面对目前社会资源能源匮乏的环境,可再生能源作为关键的核心替代性能源,亟需开发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市场,以应对全球变暖以及能源匮乏等问题,实现电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商业化开发和广泛应用的关键环节是科学发电的技术手段,现阶段上网电价工作系统是制约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尽快改进该系统不仅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竞争优势,还有利于完善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模式。

一、电力营销可再生能源市场的概况

在电力营销模式中用于发电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沼气及潮汐能等,在将其转变为电能的过程中,省去了煤石油及天然气的使用,从而也就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从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实现城市的绿色化。我国政府对电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也提供了大力支持,引进资金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及补助科研技术人才,以此促进电力可再生能源市场的稳定快速发展。但是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电力企业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市场化的电力营销机制,另外制定的电力价格也不够合理,以及由此带来的再生能源再缺乏以与传统电力竞争各具优劣,难分胜负等问题都阻碍了可再生电力能源营销市场的发展。

二、阻碍电力营销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的问题

(一)电力营销市场可再生能源分布不均

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发电的过程中明显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排放,这些可再生能源是环境友好型二次能源,但由于其分布不均,直接影响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并直接阻碍了其市场营销。通过研究发现,我国蕴藏的可再生能源十分丰富,但分布却相当不均,尤其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例如、甘肃及内蒙古等地区蕴藏丰富,但是这些地区因市场需求小,开发能力落后再加上交通不发达等问题,致使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率低下。

(二)可再生电力能源营销价格存在劣势

目前可再生电力能源的价格与传统电力能源的价格相比相对较高,因而其在市场竞争中优势不足。同时电力市场作为一个垄断性市场,它的竞争机制并不完善,针对这一问题,国家政府虽已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来保护可再生发电能源的市场营销,但这些政策并不能在本质上解决不完善的竞争市场问题。例如,利用太阳能发电比利用煤发电的价格高很多,但是煤电的优惠政策却更多,其执行效果也就更好,这严重阻碍了太阳能发电的开发与利用。然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对于煤电等非再生能源发电矿物需征收相应的能源生态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使用,但我国尚未建立该项政策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市场营销起步较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只是建立了一些小规模的可再生能源的电厂,其成本较高,技术及设备也都是进口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费用,使得购网、上网及销售的用电价格较高,从而制约了电力营销市场的发展。

(三)政府对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开发及市场营销的支持力度不足

国外可再生电力能源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并取得较好效果,与政府的大力扶植及国家倡导是分不开的,我国政府虽然也提倡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减少环境污染,但制定的优惠政策不足同时又缺乏可行性,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尚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力可再生能源市场机制,因此未能从本质上推动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开发及其市场化营销。

三、电力营销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发展动力研究

(一)合理开发与利用可再生电力能源

我国政府尤其是相关电力部门要根据可再生电力能源在各省市的具体分布,结合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对可再生电力能源开发发展的工作思路,改进并规范市场营销策略,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不断优化电力产业结构,使风能、太阳能及潮汐能等友好型二次能源得到科学开发、合理利用,使其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合理制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

1、固价电价系统

固定电价系统应明确规定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发电价格,是由政府根据相应的发电成本,而不考虑其他传统电力能源发电的价格而直接制定市场中各种发电能源的市场价格的,同时相应的电网企业应该依据既定价格支付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企业必要的费用。

2、溢价电价系统

构建溢价电价系统一方面可保障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工程的基本电价,另一方面又有利于解决电力市场转型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采用溢价电价系统的优势是既能考虑到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工程运转的实际成本,又与电力市场中的电力竞价过程相接轨,其运转的原则主要是以传统电力的销售价格为电力市场的参考系,从而制定相对科学合理的电价比例,通常会出现可再生能源的发电价格会受传统电力市场波动的影响,另一种主要原则是依据不稳定且相互竞争的电价市场结合政府制定的固定电价奖励机制共同作为制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的参考系。通过对国外的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市场营销模式及国家政策的比较分析,可发现固定电价及溢价体系的操作流程比较简单,并且效果显著,因此我国应积极借鉴并结合我国具体能源分布及市场需求完善并实施这两套发电价格定制体系,以健全我国电力市场营销制度。

(三)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竞争体系

建立完善的符合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电力市场竞争体系是电力市场营销及企业发展的优先成本战略的总核心,针对我国电力市场不完善的竞争机制,首先应制定标歧立异的发展战略,其次需电力企业内部管理层集聚力量制定发展目标战略方案。其中在发展战略上标歧立异是指旨在将电力企业所提出的电力产品或电力相关服务做到标歧立异,这样有利于确保在一定的产业区域内企业能够提出独特的电力产品;目标集聚是主攻该企业中的某个产品的顾客群体。总之这两种方式有助于满足相应产品的对应顾客群体的具体需求或者达到降低成本的市场期待,最终有助于电力市场营销机制的建立健全。

(四)完善可再生能源营销的制度与法规

目前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资源丰富但开发现状并不理想,并且对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政策机制尚不完善,基于现状,我国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可持续电力企业大力支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运用多种手段为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筹集资金,并引进技术人才,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市场营销的长效发展。在推动其市场营销的过程中,政府必须尽到其规划协调及后期监督服务等具体职能,制定开发能源及电力发展的战略规划,优化电力产业结构,为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发展提供保障,并运用政府宏观调控职能调定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价格,提高其在电力市场的比重。

四、结束语

面对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开发状况及市场营销比例的现状,我国政府及新型电力企业积极制定市场营销机制,规划发展战略,尽快实现电力营销市场的转型,将可再生能源作为其核心力量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从我国现阶段的电力能源发展来看,溢价机制和固价系统由于易于操作且效果明显,对于政府和可再生电力能源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陈澍 单位:北京华电北燃能源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陶曾鲁,何芳.大型风电液力机械传动装置的理论分析[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1

[2]张晓宇.论电力营销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动力[J].电子测试,2015

电源市场研究第5篇

美国是中国家电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中国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电在美国市场的出口额占比已超过20%。随着家电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家电企业在美国市场面临的贸易纠纷日益增多。以保护美国主导产业和家电企业利益、增加就业机会、刺激经济为目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加强,同时以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更加隐蔽,美国市场的准入门槛提高,中国家电企业的出口难度增大。

为更好地了解中国家电企业出口美国市场遭遇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评判措施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分别于2014 年9 月和11 月对中国主流家电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和分析现阶段中国主流家电企业应对美国市场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的侧重点及存在的问题。

主要技术性贸易措施

此次调研发现,在中国家电企业遭遇的美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中,以节能环保为目的的措施占比超过70%。其中,节能措施主要包括美国能源部的能效最低限额和相关配套制度以及美国环保署的“能源之星”项目和相关配套测试。

除最低能效标准外,自2008 年开始,美国每3 年提升一个能效标准台阶,产品节能要求和能效计算方法日益复杂,且通报频繁。

环保方面的措施主要为制冷剂升级换代、有害材料和有毒物质评价及管控法案,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有害材料与有毒物质评价和管控法案等,对中国家电出口均有一定影响。

消费品安全(任何有毒的、易腐蚀的、易燃的、有刺激的产品以及能够通过腐烂、加热或其他原因产生电的产品都需要在标签中警示出来)和生产工艺规定、风险及安全评估、技术标准等也是中国家电企业经常遭遇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但与环保及节能两方面措施相比影响较弱。

由此可见,环保措施将是未来美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大方向,节能措施是目前美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主要表现形式,安全、生产工艺等常规TBT 措施已退居附属影响位置。

出口应对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了解到,对中国家电企业来说,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措施主要存在3个问题。首先是面对技术性贸易措施,中国家电企业多为合规性基础应对,面对不符合程序通报、给中国家电企业带来附加影响以及无法实现的技术标准、通报和政策要求时,中国家电企业很少主动投诉或起诉,缺乏主动应对意识。

其次,中国家电企业面临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相关信息获取困难、获取时间相对滞后难题。由于美国在技术输出方面较为保守,因此中国家电企业获取技术资料比较困难,国内又缺乏技术信息分享平台,导致中国家电企业在处理相关技术问题上处于被动状态。例如,美国空调“能源之星4.0”的修订草案预计于2015 年底执行,但在国内还未收到WTO 通报及相关信息的情况下,美国已开始了第二轮草案的征求意见。中国家电企业只能通过客户收取信息,并根据草案要求两次调整未来美国市场的开发目标。另外,缺少能够及时购买国际先进标准和各国家/ 地区标准的途径及资源,也是困扰中国家电企业的问题。例如,中国家电企业反映,美国暖通空调标准UL60335-2-40 于2012 年11 月,但到2014 年8 月中国家电企业才获得此标准。

最后,技术壁垒要求模糊、技术细节与实施细则描述不清晰、标准信息披露不充分,都为应对措施和处理方式带来困扰。例如,欧盟含氟温室气体法规No.517/2014 要求空调厂家在制冷设备相关部件加贴制冷剂信息,但对标贴形式和内容并未做出描述;要求设备厂家购买配额,但未说明如何购买,购买后如何声明也未指出,需要中国家电企业进行多方沟通和了解。中国家电企业反馈渠道以及技术法规参与度均有限,信息交流及共享平台缺乏,因此,面对技术壁垒大多数中国家电企业只能被动接受。

应对策略应主动

对于中国家电企业来说,面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如何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应对尤为重要。这需要密切关注TBT 措施形成机制过程中的关键阶段,特别是措施酝酿(实验报告及措施起草等)、措施形成(网上意见征求及通报稿等)及措施通报(WTO评议等)等环节的关键时间点,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沟通协调。

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家电企业对一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酝酿和形成过程完全不知情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获取信息严重滞后,中国家电企业通常会错过应对的重要阶段——早期发现阶段,只能在收到TBT 通报后匆忙地被动应对,对于TBT 措施的产生和形成是否符合正常程序、TBT措施是否无法实现或影响是否巨大等都无暇关注。这要求中国家电企业提高主动应对的意识,并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并及时提供相关技术性贸易措施方面的信息。

在当前情势下,由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应对的关键在于评议阶段。中国家电企业应注意相关TBT 评议工作的连续性,建议长期跟踪相关领域TBT 评议内容、委托有经验的专家进行持续对比评议。其中,评议专家团队的资质相当重要,建议在相关出口行业、家电企业(甚至相关产品)等领域公开评议专家的组成,由行业、社会和主管机构公开监督工作,并根据出口具体情况、目标市场准入难度,建立可量化的TBT 评议工作的绩效考评制,避免评议只走过场。

应对工作需转型升级

除转被动为主动外,中国家电企业充分认识新时期的市场环境,做好应对工作的转型升级也非常重要。随着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以节能环保为目的的TBT 通报已超过70%。因此,针对产品节能要求,中国家电企业应由过去的“常规性”应对向现阶段的“针对性”应对转变,建立全面能效合规制度与流程。一方面可通过严格的合规流程防止出现能效不达标的情形;另一方面,是在发生能效不达标纠纷时,可以向美国政府部门证明,事故原因并不是因为公司不重视或者放任产生,而是出于个人原因或者技术原因导致,以此避免或减轻所受处罚。

美国拥有较完善和严格的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及合格评定标准,中国家电企业需树立全程认证观念,将认证理念贯彻到生产各个环节中,提前做好相关产品在美国市场的认证检验工作,积极为产品获取市场准入凭证。针对美国法律法规的要求,与当地权威的检测认证机构合作,使检测认证任务更清晰明确,有的放矢,确保检测结果的权威性和被认可性。

中国家电企业应对出口到美国市场的产品应按相关法律要求严格地进行能效信息登记。在能效信息登记时必须十分慎重,确保所有信息有真实的试验数据支撑,信息填写不得前后矛盾。通常来说,能效登记信息异常是引发美国能源部怀疑并调查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中国家电企业应注重应对质量,保证产品节能环保指标达到目标市场要求,并在产业链和价值链关键环节上寻求突破。虽然现阶段中国是全球家电出口大国,主要家电出口额位列全球第一,但在全球产业链上看中国家电行业仍处于中端或偏低端水平,以低端产品为主,核心技术缺失。技术水平落后导致节能环保指标达不到目标市场要求,是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中国家电企业应重点关注TBT 通报的应对质量,以期进一步提升中国家电出口产品面向高端出口市场的应对效益,在新时期实现TBT 应对工作的转型。中国家电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主要方向是在产业链和价值链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设计、生产和销售更健康、环保、节能的产品。

以豆浆机企业为例,九阳公司在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竞争中注重运用标准化、专利化的方式,保护公司技术创新成果,及时进行产品关键技术与专利的布局。为取得知识产权竞争的优势,主动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提供的法律有效保护中国家电企业的品牌和技术。

另外,中国家电企业需要增强环保意识,注重绿色科技创新,以产品技术与质量保障为前提,加大家电高科技含量的研发力度,并及时将相关技术标准要求转化到产品中。提升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加大专利研发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独特性,积极应对以节约能效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绿色壁垒。

除此之外,在成本不断提升、利润空间逐渐缩小的情况下,中国家电企业应尽量减少应对成本,提升实际应对效益。现阶段,中国家电企业面临严峻的出口形势,出口压力逐年增大,成本不断上升,利润降低,以往的出口方式和优势正在面临挑战。同时,来自美国的TBT 通报也发生了从“刚性设障”到“弹性调整”的转变,对节能标准的要求或指标逐年提高,中国家电企业做常规应对的困难增大。中国家电企业不仅对通报合规性的判断难度提升,应对成本也不断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家电企业应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收益”为原则,应对TBT措施。首先,为避免多走弯路,少遭遇不必要的损失,中国家电企业必须充分了解美国能效法的基本规定,并准确识别产品应遵循的能效标准;在开发新机型时,准确把握该机型应适用的最低能效标准,避免适用错误标准;理解该类别产品的测试程序,避免采用与法定程序不一致的测试方法;持续跟进美国能效标准立法,避免因不了解新标准而导致的能效违规;如果中国家电企业遇到TBT 通报,应尽量规避技术性贸易措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遭遇美国能效执法调查和消费者索赔时,要做到冷静分析、理智处理。

其次,中国家电企业应大力拓展多元化海外市场,避免因市场结构集中而带来的出口风险。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较快,这些市场存在巨大商机,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日益加大,值得中国出口家电企业关注和开拓。通过开拓新市场,优化出口市场结构,使中国家电企业摆脱对美国市场单一的贸易依赖,寻求更加广阔的出口渠道。

电源市场研究第6篇

关键词:电量市场化 可再生能源 现状 影响 措施

中图分类号:TM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290-02

一、可再生能源发电现状

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形式以电力为主,近年来增长迅速,但由于传统电力结构倚重火电,可再生能源在整体电力结构中的比重仍显单薄。截至2014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升到11.1%,除去核电部分,可再生能源占比9.6%;从电力结构来看,可再生能源仅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8.9%,火电比重仍为67.4%。人们广泛了解的可再生能源形式包括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等。水电是可再生能源中最为成熟和广泛的应用形式,我国水电装机容量领先全球,总装机约300GW,年发电量约1万亿千瓦时,对我国华东、华中地区的工农业及民生电力需求贡献突出,三峡、砻滩、葛洲坝、三门峡等水利枢纽工程更是广为人知。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近年获得集中发展,主要以风光资源丰富地区(内蒙、甘肃、青海、新疆等西部省份)的集中式地面电站为主要模式,2014年风电装机90GW,年发电量1500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装机30GW,年发电量250亿千瓦时。而近期,风电太阳能电站开发向中东部推进的趋势,以及分布式太阳能发电获得广泛关注,是由我国中东部地区突出的电力需求和较为稀缺的土地资源决定的,也是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例如,风力发电就是我国解决我国能源和电力需求刚性增长的重要战略布局。风能是一种不产生任何污染物排放、可再生的、清洁的自然能源,风力发电具有建造发电场的费用低廉,不需火力发电所需的煤、油等燃料或核电站所需的核材料即可产生电力,除常规保养外,没有其他任何消耗,没有煤电、油电与核电所伴生的环境污染问题等优越性。这几年,我国也大力推动风电等新能源行业,风力发电领域获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6.4亿千瓦,其中并网风电1.6亿千瓦,占比为9.9%;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5.93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36.2%。

二、电力市场化对风力发电的影响

1.电力市场化对风电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影响。十三五”能源规划对风力发电做了重点提及,到2020年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达到2亿千瓦以上。国家能源局表示,逐步取消可再生能源补贴,到2020年将不再提供风力发电补贴。可再生能源发电,将走向市场化运行。

能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风能是能源的组成部分。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有关能源“十三五”规划的内容占据着重要位置。其中,风力发电的内容,在“十三五”能源规划中花了不少笔墨。

据“十三五”能源规划研究,通过构建西部、东部两个同步电网,到2020年,新能源跨区输送规模将可超过1.5亿千瓦,从而实现更大范围水火互济、风光互补、大规模输送和优化配置,弃风、弃光可以控制在5%的合理范围内,将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地区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和消纳难题,保障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可再生能源非常重要的时期,可在再生能源发电也将走向市场化运行。

现在国家能源局已经提出了一个目标,到2020年风力发电实现平价上网,不再给予补贴。一旦可再生能源利用市场机制来发展就会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它的发展就会有更大的规模和更大的速度。

2.电力市场化对风电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的影响

在电力改革的大背景下,除分布式能源(分布式光伏、风电)以外,所有的电源项目都要参与竞价上网,即低电价的电量才能获得上网权,否则机组只能闲置。

3月1日,在北京电交中心完成了“银东直流跨区电力用户直接交易”的试点交易,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的一些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企业参与了竞价上网,售电给山东。风电、太阳能项目由于出力间歇性原因,单凭“常规电力属性”与火电竞争,显然不具竞争力,因此只能靠低电价进行竞争,很多企业报了“0电价”,虽说会有国家补贴,但项目收益会大幅下降。

3.电力市场化对风电并网和消纳的影响

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开发,运行消纳矛盾也日益突出。我国风资源集中、规模大,远离负荷中心,难以就地消纳。新能源集中的“三北”地区电源结构单一,抽水蓄能、燃气电站等灵活调节电源比重低。加之近两年经济增速放缓,电力增速减慢,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新能源消纳矛盾更加突出。新增的用电市场却无法支撑各类电源的快速增长,导致新能源和火电、核电利用小时数均出现下降。

我国电源结构以火电为主,特别是“三北”地区,占比达到70%;全国抽水蓄能、燃气等灵活调节电源比重仅为6%,“三北”地区不足4%。电源结构不合理,导致系统调峰能力严重不足。

国家早前颁布“十二五”风电、太阳能发电等专项规划,但“十二五”电网规划至今没有出台,新能源基地送出通道得不到落实。电网项目核准滞后于新能源项目,新能源富集地区不同程度都存在跨省跨区通道能力不足问题,已成为制约新能源消纳的刚性约束。

据了解,与国外相比,我国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市场化机制已经严重滞后,仅局部地区开展了风火发电权交易、辅助服务交易等试点。由于缺乏常规电源提供辅助服务补偿机制,火电企业普遍没有为新能源调峰的积极性。

三、可再生能源在电量市场化下的应对措施

1.“还原电力商品属性,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是近年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

可再生能源也是商品,因此由市场机制来引导其发展是必然趋势。可再生能源发将被纳入公益性调节性发用电计划,依照规划继续享受保障性收购。陆上风电是最接近自主市场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分析表明,延续当前风电政策,会面临保障性收购与市场机制的冲突、强制标杆电价与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冲突、不断扩大的补贴需求与可再生能源基金规模有限之间的现实矛盾,最终导致风电并网和利用效率低下难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如此,清洁、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目标很可能会落空。

根本的解决之道是市场化。让风电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市场交易与用户达成长短期供电协议,调度机构在保证电网安全的前提下本着优先保障原则安排风电并网发电;变强制电价为基于市场交易电量的度电补贴,引入动态调整机制,根据风电的经济改善水平逐步降低、直至完全取消补贴。

2.建立以配额机制的绿色证书,鼓励碳减排交易和节能量交易

根据全国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5%的要求,2020年,除专门的非化石能源生产企业外,各发电企业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应达到全部发电量的9%以上。各发电企业可以通过证书交易完成非水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的要求。鼓励可再生能源电力绿色证书持有人按照相关规定参与碳减排交易和节能量交易。配额制度本身无法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绿色价值部分,绿色证书为绿色价值部分的实现提供了市场化A解决方案和手段。

通过允许配额义务承担者之间交易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义务,绿色证书可以像商品一样在绿色证书市场上进行买卖和交易。

绿色证书就是将基于配额形成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证券化,并借此构建基于市场的可再生能源电能供求机制和市场交易体系。绿色证书作为可交易的有价证券,其价格由可再生能源电价高于常规电价的“价差”决定,并随着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而波动。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通过销售绿色证书获取价外收益,实现可再生能源电能的绿色价值,并使得可再生能源配额借由绿色证书实现可交易,巧妙地解决了配额制度的市场化问题。

对于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者来说,实施配额制并允许绿色证书交易时清洁能源发电企业利润由两个方面构成:一个是通过电力上网价格出售可再生能源电力以获得销售利润,另一个则是通过在证书市场上出售绿色证书来获利。而建立可再生能源认证系统,证书的可交易性打破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交易的地域限制,使得绿色可以销售到任何有需求的地域。

3.电网加快电网建设,保证新能源并网和输送

2015年,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改善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的指导意见”“开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开展风电清洁供暖工作”等一系列政策,促进清洁能源持续健康发展。

电源市场研究第7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 电力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如今的市场经济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想在这种背景发展生产力需要做的就是制定、实施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并加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这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发展必然需求,电力企业也不例外,否则就会在发展中被淘汰。电力企业部门因是垄断性的的部门,或许对市人力资源不是特别重视,但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企业垄断竟会被逐渐削弱,所以电力企业应该在时代洪流中做好准备。仅供参考。

一、电力企业发展中的缺陷

在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下,电力企业只有在加强成本管理才能提高竞争力和获利水平。在分析电力企业的成本构成上,一直以来企业只重视物质发展而忽视了对人力资源的分析研究,如何提高对人力资源的利用考虑到的一直不到位,即便有时考虑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也仅仅是考虑加工成本,这完全不符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缺陷表现如下:

1. 阻碍电力企业发展的现状

电力企业一直以来是一个强势产业,因而不是很重视管理人力资源,用工中劳工的工作效率低下,生产成本大,人力资源浪费,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一直很低,只是在不停地雇佣人员而忽视管理;虽说当今是市场经济,但是历史遗留的计划经济在电力部门一直存在,管理部门冗杂,效率低下,如划分标准过细,归类不当不适应电力企业追求更好的发展;部门内职工的素质水平低下,阻止了作为技术密集型电力企业的更好发展,一组数据可以说明这个状况,研究生、本科、专科、中专、技校、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比为0.4:8:11.8:13:14:20.8:32,这很好的说明了企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偏低,影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

2.电力企业发展存在误区

电力企业发展目前有思想观念方面的误区、组织目标方面的误区、管理手段方面的误区、人才使用方面的误区、人才培养方面的误区、教育培训方面的误区、绩效考评方面的误区和激励手段方面的误区等8大误区。思想上的误区直接使得企业总体规划落后,不符和时展得需要,组织上的误区削弱了目标的方向性、引领性和激励的有效发挥,管理上的误区导致电力企业缺乏有效的指导、干预和矫正,而且管理手段单一,主要靠行政手段,管理上缺乏活性,人才上的误区导致员工的工作能力低下或者员工的才能无法发挥,教育上的误区,目前教育只要是开会训话,缺乏新颖性和吸引力,导致培训内容陈腐和培训激情没有激发出来,绩效上的误区影响了绩效考评在员工心中的认可度和的权威性,从而出现了绩效考评执行难的问题,激励上的误区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能够激发,影响工作效力。

二、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

目前电力企业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发展上的障碍,严重阻碍了电力企业在当前市场经济下的改革发展,为了使得电力企业更好的发展,我们必须重视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加强管理,以使电力企业在时代洪流中取得质的发展。

1.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对策

正因为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利用上的不足,所以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配置已经是企业配置中的核心所在,传统的配置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甚至成了阻碍,因而电力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并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健全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本企业服务。

2.建立健全具有较强前瞻性的人员培训体系和较强文化性的组织目标体系

前瞻性的人员培养,会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以后会是企业发展的支柱,促进整个电力企业的发展,而较强的文化性组织则会为实现电力企业组织目标指引方向,推动整个电力企业走向繁荣,适应时代经济的发展。

3. 建立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

人力资源规划本就是为使电力企业更好的发展,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会激励员工增强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淘汰不合适的员工,并且还可以引进新的职工为企业发展注入新血,是电力企业一直充满活力。

4.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以及形成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

电力企业可以颁发奖励给做出贡献的人,这不仅会激励获奖者,同时还会让其他员工为此目标奋斗,无形中带动了整个企业的劳工效率,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合理的配置员工,削减冗杂机构,并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和竞争策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电力企业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正如某个企业家所说,在当今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核心的竞争力是人力资源的配置,加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员配置,这决定着一个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向,只有制定好人才竞争战略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企业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结束语

如今,企业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人才上的竞争,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引领时代的背景下,电力企业要想取得跨越式的发展,就必须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竞争战略,企业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掌握主动权。面对有着历史遗留的问题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改革需要打破电力资源的垄断格局,引入竞争的重大体制变革,配置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实现人才资源结构的优化与管理创新,这就是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研究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陈红光.浅析新经济背景下的电力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9

[2]杨实俊,王晓红.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