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实践基本情况(合集7篇)

时间:2023-05-24 17:04:41
实践基本情况

实践基本情况第1篇

关键词:公共卫生;专业实践;培养模式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选择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科教学实践基地(学生在基地进行专业实践)的管理和带教教师作为调查对象,主要来自蒙自市、昆明市、广元市和北京市等相关教学实践单位。

1.2方法

根据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实践安排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利用问卷星平台调查、收集资料。

1.3调查内容

主要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单位、性别、学历、专业技术职称、工龄)、基地教师指导专业实践情况、基地教师对专业实践培养的满意情况、本科教学安排情况、专业实践培养模式和专业实践学生具备的能力。

1.4质量控制

问卷设计完成后通过预调查讨论完善调查内容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通过电话统一培训各单位调查负责人,课题组人员对收集到的调查资料进行完整性和合理性的评判。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星在线平台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描述指标主要为构成比。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来自蒙自市、昆明市、广元市和北京市朝阳区相关实践单位的25名管理或带教教师,其中北京市朝阳区人数最多,为10人(40%);女性(52%)多于男性(48%);硕士研究生学历居多,为14人(56%);副主任及以上职称医师16人(64%);20~29年工龄的人数占比最高(40%),详见表1。

2.2指导专业实践情况

近3年基地教师指导101名本科生的专业实践,其中调查研究类实践85人,实验研究类实践12人,其他类实践4人。12名(48%)教师认为指导本科生专业实践过程中不存在困难,13名(52%)认为存在困难,其困难有指导时间不充足、与教师缺乏沟通、学生实践技能差等,详见表2。

2.3对专业实践培养满意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4%的教师认为指导的本科生专业实践质量符合预期结果,48%认为较符合,28%认为不符合,其中不符合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学生的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能力弱、毕业设计时间不充足和实践单位指导水平有限。教师对现行本科生专业实践地点(40%)、时长(32%)和效果(20%)满意度较低,详见表3。

2.4专业实践教学安排情况

36%的教师认为现行理论教学安排不能满足本科生专业实践培养,主要原因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89%)和内容安排欠合理(33%)。只有44%的教师认为现行实验教学安排能满足本科生专业实践培养,不满足的主要原因为实验内容设置欠合理等,详见表4。

2.5专业实践培养模式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48%的基地教师认为现行本科生专业实践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主要原因为实践时间不足、与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和学生参与度不够等。80%的基地教师认为本科生最佳的专业实践培养模式是实践单位与学校相结合,这样可以实践与理论结合、工作经验与科研思维结合、工作资料与论文要求契合。20%的基地教师认为本科生最佳的专业实践培养模式是全程在实践单位,其原因为学生能全程跟踪一个现场调查,时间充沛,能培养学生动脑和动手能力,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实习的内容多。56%的基地教师认为全程在实践单位实习的学生在实践单位和学校均可答辩。所有基地教师均认为本科毕业生去疾控中心实习能提高专业实践能力,88%的基地教师认为本科毕业生去外省(发达地区)的实践单位实习能提高专业实践能力,详见表5。

2.6专业实践能力要求情况

调查显示,带教教师认为在实践单位实习的学生应该掌握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文件撰写等技能,同时学校也应该在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文件撰写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加强本科生专业实践能力。80%的教师认为实践单位实习的学生需要配备校内指导教师,主要提供开题、数据分析和答辩等方面的指导,详见表6。

3讨论

3.1合理的专业实践安排是培养公共卫生人才的重要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凸显我国复合型、应用型、实用型公共卫生人才缺乏,需要把公共卫生教育纳入国家应急战略体系,拓展教学内容,注重实践和应急能力培养非常重要,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培养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的重要保障[1-2]。因此,本研究调查了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4个教学实践基地的25名管理或带教教师,有13名(52%)教师认为指导本科生专业实践过程中存在困难,其困难主要是指导时间不充足。随后调查结果也显示,只有32%的基地教师对现行本科生专业实践时长的安排满意。因此,合理安排基地教师带教学生数量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专业实践时长,对改进本科生专业实践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2在课程设置中加强实践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调查发现[3],专业实践过程中学生欠缺的能力主要为统计分析软件应用能力、阅读外文文献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文章写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本研究也得到类似结果。带教教师认为本科生专业实践质量不符合预期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学生的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能力弱、毕业设计时间不充足和实践单位指导水平有限。学生在实践单位实习阶段,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亲身参与疾病预防控制的实际工作,但学校的理论教学和实践单位的实际工作存在脱节[4],导致专业实践效果不是很理想。本研究显示,只有20%的基地教师对现行本科生专业实践的效果满意。本研究结果提示带教教师认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安排不能满足本科生专业实践培养,主要原因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及内容安排欠合理。因此,在理论课程设置中需要及时将科学研究和公共卫生的最新成果融入教材,体现公共卫生教育的时代性。在实验课教学中,需要进一步细化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处理程序和流程,培养学生应急技能和应急意识。

3.3实践单位与学校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国公共卫生教育仍然面临着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够的困难,以传授专业课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本科生缺乏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能力的主要原因[5],院校教育与实践基地实践相融合已成为培养公共卫生人才的主要教育方式[6]。本研究显示,80%的基地教师认为本科生最佳的专业实践培养模式是实践单位与学校相结合,此模式单位可以提供实践训练,学校提供理论知识帮助,使本科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联系,更好地完成学生实践和毕业论文撰写。在实践单位实习的学生需要配备校内指导教师,主要提供开题、数据分析和答辩等方面的指导。因此,两者的结合对于充分发挥在校教师的理论指导和基地教师的实践指导,使学生通过专业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提升在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基地教师的理论水平,相互促进达到整体带教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是对学生专业实践综合能力的重要考核[7],本研究显示,超过一半的基地教师认为全程在实践单位实习的学生在实践单位和学校均可答辩。

3.4基地建设和学生培训有利于提高实践效果

公共卫生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本科毕业生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受实践培训非常重要。本研究显示,所有基地教师均认为去疾控中心完成本科学生专业实践能提高专业实践能力,88%的基地教师认为本科毕业生去外省(发达地区)的实践单位实习会更好。因此,高水平专业实践基地的拓展和教师带教能力的不断提升是加强公共卫生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坚实基础。本调查结果提示,基地指导教师认为部分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稍差,活跃度不够,变通能力有待加强,需提升科研思路和社会交往等能力。但也存在基础好,综合素质较高,理解能力与实践能力较好,能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学习生活纪律好等优点。提示在以后学生专业实践教育过程中可进行强化优点和改善缺点的培训。

参考文献:

[1]张馨月.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国公共卫生教育政策探索[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8(2):181-185.

[2]王茂清,王帆,杜晓燕.预防医学本科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12):1087-1089.

[3]何艳,聂继华,张永红.预防医学本科毕业论文实习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6):31-32.

[4]王佳.预防医学本科生毕业实习带教的体会[J].科技创新导报,2015(4):233-234.

[5]冯任南,李彦川,李国强,等.提高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问卷调查能力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3):215-217.

[6]徐斌,宋春梅,郗艳丽,等.高校实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11):1394-1396.

实践基本情况第2篇

一、基本状况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部级必修课程,从2002年进入我市到2005年全面铺开,已经有7年的时间了,2007年和2009年我们作了监测,对各学校开设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了解,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

加强研究和成果转化。开展了一系列的课题研究,2002年—2006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和途径”的成果完善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流程,为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找到的方法和途径。2006年—2010年“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研究”的成果形成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模式和教师有效指导策略,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11年—现在我们在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与评价研究”的研究,其目的是帮助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入常态化。

强化培训和管理。2002年—2008年坚持每学期开展1—2次的全市培训和分区培训的工作,加强全市的各种形式的教研工作,同时各区县市逐步配齐教研员。2009年开始每个学期都进行“做中学”培训活动,利用课题研究的成果带着老师边做边学,让老师在实践中学习,真正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方法。同时每学期都要进行市级课例展示活动,采用带课培训的方式,让老师有直观感,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困惑。

寓教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每学年我市都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论文、案例评比和学生小课题比赛;各区县(市)和市教科所要分别组织了2—5次“教师指导方法”的研讨活动。这些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规范管理,提高了教师的指导水平。

二、监测的实施

经过努力,我市综合实践课程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了解区、校管理,以及教师的指导情况和学生的活动开展情况,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2012年6月13日,我市抽调85名教师,组成31个监测组,对全市的11个区县(市)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31所1-3类学校(9个区县市各3所,2个区2所)的校长、部分教师和四年级的全体学生进行了监测,接受监测的各区(县、市)教研员11人,学校校长31人,教师590人,学生3199人。

(一)监测目的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了解我市各区(县、市)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情况,检查教师的指导情况和学生的活动开展情况,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有效性,进一步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二)监测方式和内容

这次抽样监测分四个层面分别进行:

1、教研员。查阅各区(县、市)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教研工作资料,目的是检查教研员学习进修情况,教研活动是否立足本地区情况,是否能总结推广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经验等。

2、学校。对学校的监测主要采用“校长问卷”“资料检查”进行,同时在“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中对学校的管理进行了调研,对学校的监测的目的是了解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情况、教师配置情况、教师研训情况等。

3、教师。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目的是检查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掌握情况和指导情况。

4、学生。对学生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监测:(1)问卷调查,对四年级学生进行问卷,目的是检查学校管理情况、教师指导情况、学生从事探究活动的态度与收获;(2)抽样检查学生小课题资料,目的是检查学生参与探究和完成活动的情况;(3)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目的是检查学生完成探究活动的真实性和能力发展情况。

三、监测情况分析

通过对各块监测数据和情况的分析,得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答案:

第一,各区(县、市)教研室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措施有力,各校长课程质量意识明显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规范性、有效性问题日益重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管理是开好本课程的前提。监测显示,各区(县、市)和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都比较规范。

一是各区(县、市)教研室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措施有力。11个区(县、市)中有4个(南明、云岩、花溪、乌当)专职的、6个由其它学科教研员兼职、1个是学校教师兼职。大多数区(县、市)重视教研员的成长,积极派教研员外出学习,各教研员能够积极地参与市级教研活动和培训;能够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和教研活动,在教师培训方面如南明区、修文县、白云区和乌当区比较突出,如:南明区教研室坚持每学期开展多层面多形式的培训活动;乌当区采取了带课培训的方式;修文县分别在各乡镇开展“做中学”培收训效很大;白云教育局领导非常重视培训工作,培训活动亲自参与,体现了对培训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乌当区、白云区、花溪区和金阳新区在培训教师的同时积极开展了校长培训工作,帮助校长把握好该课程的理念,管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清镇市和开阳县以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学校为平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展示活动;云岩区、小河区也能结合本区的特点,开展研训活动。

二是学校日益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管理。⑴校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正确的认识,管理比较有序。各学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或方案。有的管理方案比较详细,可操作性较强。有的学校能针对本校的特色提出活动的基本要求,符合学校特色的主题活动。⑵学校比较注重以校为本的研修活动。80%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校本研修做的比较好,有68.1%的学校“经常开展”综合实践教研活动,从而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兼职教师。⑶各校配备了相应的专兼职教师,抽查的31所学校中2%的是专职教师,98%的是兼职教师,其中61.3%的是其它学科教师担任,35.6%的是班主任担任,3.1%的是学校行政人员担任。⑷大部分学校重视家校结合。相比其它学科的教育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更为重要和频繁。由于它是一个社会实践性和开放性课程,又是以活动的形式展开的,要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学校做大量的工作。监测显示72%的家长很支持,并给学生提供过很大的帮助;20%家长是同意学生参加。可见,家长也在变化,从原来的不支持、怕“耽误学习”到现在的参与活动,是对该课程的认可和支持,6%从未管过、2%怕耽误学生学习,反对学生参加活动。反应出了许多学校在与家长沟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样家校形成合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⑸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学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在“您认为,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后,学校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问题中49%教师认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12%认为学校特色更突出了、8.5%认为校园文化建立起来了、29.3%认为以上几个方面都有。

第二,课程开设情况规范,学生活动丰富,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要求。规范,是质量的基础,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质量的“底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否符合该课程实施要求,活动主题是否是“基于学生的经验”、“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转变等,是有效实施该课程的关键。监测显示:90%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情况基本规范。

一是活动实施形式规范。从“本学期你参与了几个主题活动(小课题)的探究”来看,开展主题活动为“1—2个”的为50%,“3个”为45.2%。每次活动中89%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次活动中集体外出调查或采访2—5次。这说明大多数学校能够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进行课程管理,这就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活动中去实践和探索,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检验这一数据的真实性,对学生进行了访谈和查阅了学生的小课题资料,结果显示“一致性”达到90%。

二是问题解决意识规范。在对指导学生解决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时,有74.4%的教师将指导渗透在具体活动,有23.2%的教师采取集中进行的方法等。可见,教师基本掌握了指导的方法和策略,能够将指导渗透在活动过程中是非常有效的指导,学生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规范学生的活动行为,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50.3%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同学生一起去实践、探究,这样做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各种实践、探究活动,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使该课程的探究氛围更浓,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是课程资源开发规范。从“您所在的学校目前使用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的情况”分析,25.4%的学校是本校自编的,54.4%的是借鉴学校外资源的。教材的使用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基本质量,它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很好地完成主题活动,体现了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在此,可以看出各学校在选择活动主题方面是比较成功的,学生能够在愉快中完成学习任务,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第三,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认识正确,在活动中能够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教师素质,是质量的保证。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正确理念是有效实施的保证。活动中学生在成长,教师也在成长。

一是教师有正确的课程理念。在此次监测中对教师的基本理念监测有三个题“您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您对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您对学生的评价更关注的是什么?”,其中68.5%的教师确认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78.6%的教师确认评价的依据是既看研究成果,又看研究中的表现;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关注点是:79.7%关注实践能力的提高、70.5%关注参与活动的态度、61.4%关注创新精神的表现。43.7%关注合作意识和能力的提高,这些数据表明,教师的理念基本符合要求。

二是课堂指导发生了变化。本次监测共听了31节课,其中有主题生成课8节,过程性指导课10节,成果展示课13节。从听课的总体情况看,大多数教师能够把握好指导的方法,能够结合主题内容针对学生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基本情况是:⑴主题生成课,体现出了对学生兴趣的关注与问题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从“愿问”到“敢问”到“会问”步步深入;⑵过程性指导课,能根据实践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指导,对学生的指导体现在“方法”上,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实践探究方法;⑶成果展示课,教师注重指导学生的表达与倾听,让学生学会如何分享成果等。总之,大多数教师能够把握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流程和指导策略,可以清楚的看到课例所处的环节,教师的指导有较好的针对性,对学生的活动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对课型把握的比较好的学校有:白云区小河小学、金阳一小等。

三是教师有了新的收获,体现了“教学相长”。监测显示,在“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您的最大收获是什么?”问题中40.5%教师们认为自己课程开发的能力提高了、56.1%认为组织协调能力提高了、70.3%觉得自己教学观念和方式改变了、43.1%认为实现了自我价值,很有成就感。57.6%老师觉得自己和学生的关系更融洽了。33.4%觉得自己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在专业成长方面53%的教师认为指导综合实践活动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帮助很大,46%的认为有所帮助,只有1%的认为没有什么帮助。

上述有关数据说明,近几年我市的综合实践活动“做中学”培训与“带课培训”活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课题研究成果在逐渐的铺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正确理念开始扎根于教师的头脑中,并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多数教师能够以正确的理念来指导、规划活动,许多教师也开始形成了良好的专业习惯与素养,教师的素质有所提高,指导趋于有效性,。

第四,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在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悄然的转变。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否让学生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学会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终的落脚点。监测显示:学校所开展的活动都能让学生亲历亲为,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在活动综合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悄然的转变。

一是学习态度积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监测显示: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是:48.8%很积极,37.8%比较积极。学生喜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由是:62%认为可以探讨自己喜欢的问题。59%认为动手实践机会多;15%认为可以走出校门;29%认为老师讲课有趣;60%的学生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喜欢通过有关的书报来查找资料;42%的学生觉得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没什么困难。

二是学会了应用。综合实践活动是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的设计与实施突出课程整合的理念,它与其它学科课程的关系是:它的开展需要各学科知识的支撑,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也会应用到各学科课程的学习中去。监测显示:在“你认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对其他学科学习有什么影响?”问题中78.1%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94%学生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能让同学们将自己在课内外学到的知识得到运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你学会了收集资料的方法,在哪些学科中经常用到这种方法?”学生认为在学科课程的学习中应用的情况是:58.2%语文、25.9%数学、11.5%英语、23.4%科学、12.2%音乐、11.1%体育、32.7%美术。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在开始学会综合应用所学到的知识了。

实践基本情况第3篇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和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县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已初步建成。县教育局将有计划、有步骤地集中组织学生到县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地址在石桥中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技术教育,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对象

对中小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对学校评价制度的重大改革。文要求各地要确保中小学生参加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活动的时间,按照新的课程计划,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实施,每学期安排一定时间到实践基地参加必要的实践活动。文要求各地要集中时间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参加实践活动,初二、高二学生集中参加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5天。根据我县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目前的实际接待能力,经教育局研究决定,在2011-2012学年度首先安排全县初中二年级学生集中到素质教育基地开展活动,每期活动时间5天。其他各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的时间由各学校按国家课程规定安排。

二、活动要求

集中组织学生参加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由县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统一协调管理。素质教育基地要不断加强特色项目建设,针对中小学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分别开设不同的活动课程,努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增强体质;要大力改善素质教育基地的饮食、住宿、卫生条件,积极为参加活动的师生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努力使素质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家长及社会满意。

各学校要把组织学生到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时间、内容及评价将如实记入学生成长记录册,并将之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各中小学要认真组织,积极配合素质教育基地进行培训前的对接,加强对学生入营前的纪律教育和文明教育,加强对学生培训期间的管理,班主任要和本班学生一起参加培训活动,协助基地指导教师组织好本班的纪律。

各中小学在组织学生到素质教育基地活动过程中,要制定周详的接送方案,要特别重视接送学生的交通安全,选择车况良好、证照齐全的车辆,安排技术熟练、责任心强的驾驶员接送学生。学生在基地活动期间,各校要安排带队领导、教师和相关人员全程跟踪管理,确保学生在活动期间的安全。

三、人员安排及收费标准

按照县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接待能力,各中小学每次安排600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及劳动技术教育。按照县物价局核准的收费标准收费,各中小学本着学生及家长自愿的原则,大力宣传,积极发动,稳妥组织活动开展,要充分讲明政策及活动意义,并将收费情况予以公示,对特困生、孤儿等无力交纳活动费用的,由学生所在学校承担相关费用。

实践基本情况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NES;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3-0148-02

Abstract: College Computer Foundation i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course for non-computer science students to master computer skills. In view of som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this paper researches College Computer Foundation Based on NES, in which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tent; organization and difficulty setting of experiments; program and ways of appraisal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Computer Foundation; NES; Teaching

1 引言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当代大学生需要掌握文字和报表处理等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高校计算机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所接触的第一门重要的计算机课程,奠定了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以及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计算机基础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计算机教学,其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对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有了基本的了解,基本了解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和信息处理原理,掌握Office、Windows等常规软件的应用技能,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水平以及掌握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1]。达到这个目的的关键是教师不仅传授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通过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实践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成败。因此,实践教学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要环节,只有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实践教学过程中来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才能使得高校学生在具有计算机基础基本知识的同时还掌握一定的实践能力。针对以上情况,探讨如何更好的理论联系实践、互相促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班级学生数、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异性等情况,提出了面向NES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通过NES系统能够完成学生的差异性学习,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实践锻炼,同时,通过对考核方案和方式进行改进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能力。

2 当前存在的问题

高校计算机基础成为很多高校的基础课程,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计算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要求一刀切:由于各个地区及中小学对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的不同,使得新入校的学生掌握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新生具有一定的基础,而部分新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却处于零起点。但当前的教学基本是一刀切。结果就是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教师讲授的内容已经学过,极易产生厌学情绪。而对于基础差的甚至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听课比较吃力,跟不上教学进度[2]。

(2)教学内容陈旧: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等常见软件更新换代,使得教学内容需要不停的更新,但很多学校甚至还停留在Windows XP或Office2003上,以及对软硬件技术的介绍也停留在多年前,没有跟上技术的进步。

(3)实践内容固定,缺少变化: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全校公共基础课,其班级人数普遍偏多,上课教师很难及时了解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情况,因此,很难及时调整实践内容难度以匹配学生的完成能力,同时,教师给出的实践题基本固定,实践的难度系数很难调整以做到因材施教。

(4)教师与学生互动不够:虽然教师越来越重视与学生的互动,特别是在上实践课的时候,但教师为了查看统计并分析学生自己对实践作业的完成情况,所以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查看每个学生提交实践内容。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很大一部分时间用在作业检查上,与学生交流时间较少,甚至有时候出现学生不能及时得到指导以解决出现问题的情况。

(5)考核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计算机基础考核普遍采用的是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形式,平时成绩主要由考勤、课堂回答问题和实践作业完成情况组成,其中又以实践作业完成情况为主要依据,但学生众多,教师很难详细检查每个学生完成情况,造成实践作业抄袭现象严重,极大的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考试方式不合理:很多学校考试方式还是纸质形式,教师需要找试题、出试卷、在由教务人员对试卷进行印刷,工作量大,效率低。同时,教师批改试卷的工作量很大,分数也不够客观。同时,纸质考试只能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也违背了大学计算机基础主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针对这些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各个专业实际情况和要求或者学生的前期掌握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大纲并讲授与之对应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对不同专业或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而非一律要求,一概而论;(2)更新教材,同时,整理收集最新的软硬件技术,讲授给学生;(3)能够准确快速掌握每个学生完成情况,并给出适当数量、难度的操作内容和合理的成绩,实现“个性化学习”;(4)实践教学中,主要目的是给学生排疑解难而不是查看统计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5)以机试代替笔试,更准确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极大减轻教师工作量和降低成本。由于班级人数普遍偏多,要实现以上几点要求,教师通过人工的方式来完成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我们开发了NES(Network Examination System)系统,实践证明,通过该系统能够很好或基本能够完成上述要求。

3 NES系统

通过NES系统能够极大的减少教师由于需要检查学生实践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等工作所花时间,因此,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互,且给出的考核成绩更加合理和公平,从而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节我们将对系统的试题录入、学生使用界面、统计工作、考核方式和考试方式进行介绍。

3.1 试题录入

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考察题型分为客观题(如选择题、判断题)和操作题(如文字录入、填空题、Office操作题等)。NES系统中对于客观题的自动评阅算法采用的方法就是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进行比较,如果结果一致则答题正确,否则错误,算法简单直接;而操作题由于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其评阅的难度较高,成为试题评阅的重难点,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并出现很多成功的系统。这些系统的自动阅卷的实现方法多种多样,各具特色。但这类阅卷系统试题库一般是不可开放,也就是说软件的使用者不能对试题的内容和试题的标准阅卷信息进行管理,软件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差。基于此,我们在开发NES项目时,充分考虑一般评阅系统的局限性,实现操作试题与代码分离,开放题库,现实对操作题的自主命题、智能组题和自动评阅,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如下图1所示的自主命题界面。

3.2学生使用界面

NES给每个学生进行了注册,ID号为其学号,学生登陆修改相应的信息,使得后续能够更方便进行统计分析和成绩评定。

学生登录完成后,通过用户界面能够方便地完成选择题、填空题、打字题、Office操作题、网路题等题型,通过我们后续开发的NES-C,学生还可以完成程序填空、改错、编程题等题型。

教师通过学生完成的结果(保存在数据库中),可以快速的得出每个学生的完成情况,以及每道题的整体完成情况,并根据这些结果作出相应的变化,不仅把握全班整体情况,还能兼顾个人实际情况正对性的进行改变。

3.3统计分析

由于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很难及时了解,因此,所出试题很可能难度偏高或偏低、试题数量偏多或偏少等情况。而授课教师一般通过人工查看和统计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所以结果具有很大的滞后性,教师很难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对试题进行及时调整。而NES系统能够很好的解决该问题,教师可以先布置一部分试题,然后根据试题的完成情况,对试题难道和数量进行相应的调整。统计每个学生整体完成情况,给教学班划分若干个等级,给每个等级的学生给出相应试题。

根据不同试题类型来制定不同的对策,比如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考察,因为每道选择题都有对应的知识点,我们可以以知识点为单位统计学生完成的正确率,并对正确率进行分析,正确率比较低的知识点,我们在进行理论教学时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正确率比较高的我们则可以进行概述,使理论教学更有正对性、更有目的、效率更高。Office操作等题型,则主要考察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也是我们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统计每种操作的得分率,整体把握教学班对这类操作的掌握情况,对得分率低的操作类,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重点演示,使课堂教学更有正对性。对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出一些难度比较高、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而对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有针对的出一些基本操作的题目,做到“差异性”教学。

3.4考核方案设计

由于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一刀切的考核方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更优化的考核方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往教师布置题的数量和难度,教学班的同学都是完全一样的,部分学生由于基础比较差,不可能自己完成实验内容,甚至有的同学在实践课上玩游戏或聊天,下课前只是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来提交。教师虽然清楚这种抄袭现象严重,但也很难有好的解决方案,这种情况会挫伤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NES系统教师能够快速的掌握学生的完成情况,而且系统内部有一定的处理机制,使学生不可能把别人完成的作业进行直接复制并提交即可,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抄袭现象。同时,教师向学生说明成绩考核不是只看实践作业的完成情况,而重要的是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验报告完成情况、问题解答情况、实践能力的提高情况等,每项所占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3-5]。另外,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以询问等交互方式来抽查学生完成过程,以使得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一次实践教学和作业,提高教学效果。

3.5 考试方式

计算机基础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机考的形式来进行考试比较合适。还有考试周期长,一次考试很多天后才能出结果,反馈能力弱,几乎完全背弃了我们无纸化考试的初衷。NES克服上面所述缺点,不仅能用于平时测试,更是能够用于上机考试,真正做到用户自行出题、智能组卷、自动评分、考务管理等完整考试流程,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4 结语

高校计算机基础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了解计算机,学会应有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学会使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问题,才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根本目的。实践结果表明,通过NES系统增加了师生互动的时间,更及时准确作业试题的内容、数量和难度,对抄袭现象有一定防范作用,考核方式也更加合理和公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由于计算机更新速度快,学生掌握计算机程度在不断变化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在现有工作,如完善丰富基础题库,设置更加可行、合理和公平的考核方案,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Office技能大赛等,拓宽学生的眼界,更加注重师生互动,侧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计算机技能,从而使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效果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罗永龙.计算机基础[M].科学出版社,2013.

[2] 陈旭生,郭颂.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15): 55-57.

[3] 欧跃发. 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5(4): 82-84.

实践基本情况第5篇

一、指导思想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以教材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和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内容为中心,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加强和完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课的实践教学。

二、目的意义

社会实践(调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我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成果大实践模式的尝试和具体应用。

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可以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长才干、关注民情、服务基层、奉献社会,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精神,使同学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实施过程

1、本学期理论课结束之前,16-18周,任课老师按要求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布置;讲清楚本次调查报告的格式和题目,组织形式和具体要求。

2、暑期老师对自己所代学生进行及时辅导、沟通和交流。

3、本次调查报告的收集:下学期开学后的第1-2周,各位老师收齐自己教学班的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进行批改并评定成绩。

四、组织形式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采用学校统一组织和个人自主结合的方式进行,大多数同学可通过自主方式完成课程实践活动。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调查)有两种形式:

一是学校组织的校级学生实践团队。

二是各学院组织的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等社会实践小分队,由学院团委组织、专业教师带队指导。

以上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调查),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将概论课社会实践(调查)与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结合进行,并按要求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五、具体要求

1、全员参与。全校20XX级本科生必须人人参与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2、就近就地进行。除了学校和各院系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外,自主社会实践(调查)的同学,建议结合家乡所在的市县镇村相关实际情况进行调查。

3、社会实践(调查)要眼睛向下,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利用所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理论知识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分析,创造性地提出思考和建议。

4、调查对象必须真实、具体。为了反映本次社会调查的真实性,要求将本次调查的对象(被调查的单位、个人及地点)用图片及相关证明材料(须签字盖章)表现出来,调查报告须插入自己的实践图片,相关证明材料(须签字盖章)请填写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学生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格式见附件一)里。

5、自主实践的同学应及时通过电子信箱、电话加强与指导教师的交流。指导教师选取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走访指导。

6、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时间一般1-3周,活动结束撰写报告,报告的撰写要明确一个主题,以事实为根据,尽量做到内容详实,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论述(报告题目可参考下面所提供的参考选题),篇幅3000字左右,下学期开学第12周提交指导教师(任课教师)。

7、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注意事项:

(1)封面、正文、封底使用相同格式,报告用WORD文档打印,可插入能够反映自己实践活动的照片,格式要规范。(封面、封底等格式见附件二)

(2)封面上需注明调查题目、个人信息、报告撰写日期等。

(3)除封面外,报告应包括内容摘要、正文、结语等。

(4)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材料详实、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论据确凿、论证合理。

(5)严禁以各种方式抄袭或剽窃,一经发现该报告判零分,不给予补考机会。

8、对于未参加实践活动、未提交调查报告的学生,按旷考处理并参加下一届重修。

六、参考选题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主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参考选题如下:

1、科学发展观与我的家乡建设。

2、对你居住地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和认识情况的调查。

3、当地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

4、对你居住地农村或企业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的调查。

5、对你居住地企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调查。

6、对你居住地企业以人为本理念贯彻情况的调查。

7、当地如何发展自身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8、当地如何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9、调查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0、当地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相关性分析。

11、农村社会保障现状调研。

12、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调研。

13、新形势下当地低收入群众生活保障问题的调研。

14、当地政府在正确处理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关系中采取了哪些基本措施?

15、家电下乡情况调研。

16、当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哪些重大举措?

17、调查分析某个村镇(社区)构建和谐村镇(社区)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18、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哪些特色变化。

19、当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

20、调查所在地区社会治安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

21、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的调查。(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力、鉴赏水平、趋势等)

22、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构成变化的过程和现状。

23、当地如何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解决三农问题。

24、当地如何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

25、对你居住地企业节能减排情况的调查。

26、调查当地耕地保护情况(基本农田的保护情况)。

27、对当地农村的医疗合作制度调查。(参与方式、建立情况、运行情况)

28、对所在地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

29、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金融服务机构服务类型、服务职能等)

30、农村产业化经营状况调查。(当地的主导产业、农产品基地、管理制度、龙头企业、利益机制等)

31、你所在的村镇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带动效果调查。

32、记载本地致富带头人的发展历程。

3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农村道路、通讯、水电气、水利及基本农田改造、环境设施等现状与建设投资总量及结构,当地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等)

34、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及队伍情况调查。(机构的数量、经费来源、科技人才数量、结构、工资水平等)

35、当地农民被征地的补偿标准调查。

36、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调查。

37、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或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状况调查。(从事的产业、行业、职业和岗位、收入等情况)

38、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解决思路调查。

39、80后员工的职业特点及有效管理

40、80后农民工职业需求与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41、当地就业服务机构发展状况调查。(中介机构、社会劳动就业保障局等)

42、当地对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再就业培训的措施及实施情况调查。

43、你所在乡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情况调查。(校舍、师资、经费保障、学杂费等)

44、当地适龄儿童入学率、失学率、辍学率情况调查。

45、当地中小学学生学习负担情况调查。(现状及改造)

46、当地农村师资水平及工资待遇情况调查。

47、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调查。

48、当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发展情况调查。

49、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发展情况调查。

50、对你所居住地的文化建设设施(社区或农村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现状以及发展状况(国家投资、规模等)的调查。

51、对你所居住地民间文化社团(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曲艺、文学、摄影、戏剧等)的调查。

52、对你所居住地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情况的调查(数量、服务内容、典型事例、群众反映等)。

53、对你所居住地居民健身情况(人数、频率、设施数量、群众反映等)的调查。

54、本村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特色农产品、旅游资源、特色民俗资源的开发现状及潜力评估。

55、农村环境污染类型和发展趋势及污染治理情况调查。

56、你所居住地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改善情况调查。

57、你所在居住地人口素质情况调查。

58、调查你家乡的公民对我国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情况。(比如:选举方式、对选举的态度、参加情况、当选人员情况等方面。)

59、你所在居住地居民的宗教信仰情况调查。(包括信仰哪些宗教、比例如何、信仰程度、信仰内容等)

60、调查你家乡乡镇机构改革情况(人员构成情况、工资发放情况、办事效率情况)

61、调查村民和村干部发生矛盾(比如,土地承包过程、宅基地发放、提留征收、教育经费、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解决的途径

62、调查当地公民权利保障情况(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

63、调查你所在地的厂务公开情况(哪些方面公开、落实情况、职工满意度、需要改进的方面)

64、调查当地村务公开情况(哪些方面公开、落实情况、老百姓满意度、需要改进的方面)

65、你所居住地的基层自治组织(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情况的调查。(产生、成员构成情况、有哪些职责、作用、重大事情的决定、是否定期召开代表大会?了解基层自治组织政策和法律法规情况)

66、当地法院制度建设情况调查(公开审判、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巡回审判、简易程序使用等)

67、当地群众打官司诉讼费用情况调查(诉讼费用收取、支付律师费用、仲裁收费、诉讼费的减免等)

68、当地居民学法用法守法情况调查(最关注哪些方面的法律、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的途径、利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身边法律遵守情况)

69、家乡家庭收入情况调查。(家庭收入有哪些、基本的收入、家庭成员中收入高和收入低的差距)

70、当地工资情况调查。(最低工资制度标准、当地收入高的职业、中等收入水平、农民增收减负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71、当地社会保障体系调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机构)

72、当地养老情况调查(养老方式、养老院建设、老年生活状况、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73、调查当地对困难群众救助情况(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

74、当地社会福利情况调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方面)

75、当地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情况调查。(涉及的范围、执行情况、改进方面)

76、当地城镇职工住房情况调查。(居住面积、购房的承受力、困难、希望和要求)

77、创新公民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

78、城乡为群众和基层提供快捷优质服务的方面的调查。(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创新管理制度等)

79、在着力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何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方面的调查。

80、对你居住地(城镇)房价及销售情况的调查。

81、在着力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何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方面的调查。

82、关于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的调查。(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的建立、精干实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应急预案体系的健全,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完善,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的加强,公共参与自救能力的提高,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整体联动的实现程度等)

83、关于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责任制的调查。(关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宣传教育、关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健全和完善;关于加大投入、落实责任、严格管理、强化监督的责任制到位情况等)

84、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调查。(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整治社会治安、扫除黄、赌、毒;改革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加强对流浪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的关心教育,强化吸毒人员感化和管理,改进刑事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加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院等基层基础建设;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确保政法队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等)

85、家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

86、当地中小学生暑假学习及生活状况调查。

87、当地社会教育机构运行及管理情况调查。

88、调查当地如何运用邓小平科技教育思想为指导、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89、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村貌维护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90、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建设有哪些举措。

91、农民对科技致富的认识、态度和投入程度如何。

92、当地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

93、当地政府在带动农民科技致富方面的有哪些措施。

94、新农村建设中各项惠农政策(如种粮补贴、养猪补贴等)的落实情况调查。

95、当地企业发展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

96、我看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97、企业员工的住房、工资待遇情况如何。

98、企业员工的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险状况如何。

99、对你居住地人们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调查。

100、对你居住地促进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情况的调查。

实践基本情况第6篇

一、指导思想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以教材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和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内容为中心,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加强和完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课的实践教学。

二、目的意义

社会实践(调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我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成果大实践模式的尝试和具体应用。

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加深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可以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长才干、关注民情、服务基层、奉献社会,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精神,使同学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实施过程

1、本学期理论课结束之前,16-18周,任课老师按要求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布置;讲清楚本次调查报告的格式和题目,组织形式和具体要求。

2、暑期老师对自己所代学生进行及时辅导、沟通和交流。

3、本次调查报告的收集:下学期开学后的第1-2周,各位老师收齐自己教学班的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进行批改并评定成绩。

四、组织形式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采用学校统一组织和个人自主结合的方式进行,大多数同学可通过自主方式完成课程实践活动。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调查)有两种形式:

一是学校组织的校级学生实践团队。

二是各学院组织的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等社会实践小分队,由学院团委组织、专业教师带队指导。

以上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调查),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将概论课社会实践(调查)与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结合进行,并按要求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五、具体要求

1、全员参与。全校20XX级本科生必须人人参与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2、就近就地进行。除了学校和各院系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外,自主社会实践(调查)的同学,建议结合家乡所在的市县镇村相关实际情况进行调查。

3、社会实践(调查)要眼睛向下,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利用所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理论知识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分析,创造性地提出思考和建议。

4、调查对象必须真实、具体。为了反映本次社会调查的真实性,要求将本次调查的对象(被调查的单位、个人及地点)用图片及相关证明材料(须签字盖章)表现出来,调查报告须插入自己的实践图片,相关证明材料(须签字盖章)请填写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学生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格式见附件一)里。

5、自主实践的同学应及时通过电子信箱、电话加强与指导教师的交流。指导教师选取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走访指导。

6、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时间一般1-3周,活动结束撰写报告,报告的撰写要明确一个主题,以事实为根据,尽量做到内容详实,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论述(报告题目可参考下面所提供的参考选题),篇幅3000字左右,下学期开学第12周提交指导教师(任课教师)。

7、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注意事项:

(1)封面、正文、封底使用相同格式,报告用WORD文档打印,可插入能够反映自己实践活动的照片,格式要规范。(封面、封底等格式见附件二)

(2)封面上需注明调查题目、个人信息、报告撰写日期等。

(3)除封面外,报告应包括内容摘要、正文、结语等。

(4)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材料详实、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论据确凿、论证合理。

(5)严禁以各种方式抄袭或剽窃,一经发现该报告判零分,不给予补考机会。

8、对于未参加实践活动、未提交调查报告的学生,按旷考处理并参加下一届重修。

六、参考选题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主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参考选题如下:

1、科学发展观与我的家乡建设。

2、对你居住地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和认识情况的调查。

3、当地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

4、对你居住地农村或企业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的调查。

5、对你居住地企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调查。

6、对你居住地企业以人为本理念贯彻情况的调查。

7、当地如何发展自身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8、当地如何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9、调查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0、当地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相关性分析。

11、农村社会保障现状调研。

12、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调研。

13、新形势下当地低收入群众生活保障问题的调研。

14、当地政府在正确处理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关系中采取了哪些基本措施?

15、家电下乡情况调研。

16、当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哪些重大举措?

17、调查分析某个村镇(社区)构建和谐村镇(社区)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18、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哪些特色变化。

19、当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

20、调查所在地区社会治安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

21、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的调查。(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力、鉴赏水平、趋势等)

22、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构成变化的过程和现状。

23、当地如何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解决三农问题。

24、当地如何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

25、对你居住地企业节能减排情况的调查。

26、调查当地耕地保护情况(基本农田的保护情况)。

27、对当地农村的医疗合作制度调查。(参与方式、建立情况、运行情况)

28、对所在地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

29、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金融服务机构服务类型、服务职能等)

30、农村产业化经营状况调查。(当地的主导产业、农产品基地、管理制度、龙头企业、利益机制等)

31、你所在的村镇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带动效果调查。

32、记载本地致富带头人的发展历程。

3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农村道路、通讯、水电气、水利及基本农田改造、环境设施等现状与建设投资总量及结构,当地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等)

34、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及队伍情况调查。(机构的数量、经费来源、科技人才数量、结构、工资水平等)

35、当地农民被征地的补偿标准调查。

36、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调查。

37、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或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状况调查。(从事的产业、行业、职业和岗位、收入等情况)

38、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解决思路调查。

39、80后员工的职业特点及有效管理

40、80后农民工职业需求与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41、当地就业服务机构发展状况调查。(中介机构、社会劳动就业保障局等)

42、当地对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再就业培训的措施及实施情况调查。

43、你所在乡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情况调查。(校舍、师资、经费保障、学杂费等)

44、当地适龄儿童入学率、失学率、辍学率情况调查。

45、当地中小学学生学习负担情况调查。(现状及改造)

46、当地农村师资水平及工资待遇情况调查。

47、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调查。

48、当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发展情况调查。

49、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发展情况调查。

50、对你所居住地的文化建设设施(社区或农村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现状以及发展状况(国家投资、规模等)的调查。

51、对你所居住地民间文化社团(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曲艺、文学、摄影、戏剧等)的调查。

52、对你所居住地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情况的调查(数量、服务内容、典型事例、群众反映等)。

53、对你所居住地居民健身情况(人数、频率、设施数量、群众反映等)的调查。

54、本村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特色农产品、旅游资源、特色民俗资源的开发现状及潜力评估。

55、农村环境污染类型和发展趋势及污染治理情况调查。

56、你所居住地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改善情况调查。

57、你所在居住地人口素质情况调查。

58、调查你家乡的公民对我国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情况。(比如:选举方式、对选举的态度、参加情况、当选人员情况等方面。)

59、你所在居住地居民的情况调查。(包括信仰哪些宗教、比例如何、信仰程度、信仰内容等)

60、调查你家乡乡镇机构改革情况(人员构成情况、工资发放情况、办事效率情况)

61、调查村民和村干部发生矛盾(比如,土地承包过程、宅基地发放、提留征收、教育经费、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解决的途径

62、调查当地公民权利保障情况(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

63、调查你所在地的厂务公开情况(哪些方面公开、落实情况、职工满意度、需要改进的方面)

64、调查当地村务公开情况(哪些方面公开、落实情况、老百姓满意度、需要改进的方面)

65、你所居住地的基层自治组织(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情况的调查。(产生、成员构成情况、有哪些职责、作用、重大事情的决定、是否定期召开代表大会?了解基层自治组织政策和法律法规情况)

66、当地法院制度建设情况调查(公开审判、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巡回审判、简易程序使用等)

67、当地群众打官司诉讼费用情况调查(诉讼费用收取、支付律师费用、仲裁收费、诉讼费的减免等)

68、当地居民学法用法守法情况调查(最关注哪些方面的法律、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的途径、利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身边法律遵守情况)

69、家乡家庭收入情况调查。(家庭收入有哪些、基本的收入、家庭成员中收入高和收入低的差距)

70、当地工资情况调查。(最低工资制度标准、当地收入高的职业、中等收入水平、农民增收减负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71、当地社会保障体系调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机构)

72、当地养老情况调查(养老方式、养老院建设、老年生活状况、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73、调查当地对困难群众救助情况(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

74、当地社会福利情况调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方面)

75、当地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情况调查。(涉及的范围、执行情况、改进方面)

76、当地城镇职工住房情况调查。(居住面积、购房的承受力、困难、希望和要求)

77、创新公民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

78、城乡为群众和基层提供快捷优质服务的方面的调查。(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创新管理制度等)

79、在着力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何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方面的调查。

80、对你居住地(城镇)房价及销售情况的调查。

81、在着力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何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方面的调查。

82、关于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的调查。(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的建立、精干实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应急预案体系的健全,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完善,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的加强,公共参与自救能力的提高,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整体联动的实现程度等)

83、关于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责任制的调查。(关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宣传教育、关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健全和完善;关于加大投入、落实责任、严格管理、强化监督的责任制到位情况等)

84、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调查。(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整治社会治安、扫除黄、赌、毒;改革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加强对流浪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的关心教育,强化吸毒人员感化和管理,改进刑事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加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院等基层基础建设;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确保政法队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等)

85、家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

86、当地中小学生暑假学习及生活状况调查。

87、当地社会教育机构运行及管理情况调查。

88、调查当地如何运用邓小平科技教育思想为指导、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89、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村貌维护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90、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建设有哪些举措。

91、农民对科技致富的认识、态度和投入程度如何。

92、当地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

93、当地政府在带动农民科技致富方面的有哪些措施。

94、新农村建设中各项惠农政策(如种粮补贴、养猪补贴等)的落实情况调查。

95、当地企业发展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

96、我看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97、企业员工的住房、工资待遇情况如何。

98、企业员工的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险状况如何。

99、对你居住地人们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调查。

100、对你居住地促进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情况的调查。

实践基本情况第7篇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以教材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和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内容为中心,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加强和完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课的实践教学。

二、目的意义

社会实践(调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我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成果大实践模式的尝试和具体应用。

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可以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长才干、关注民情、服务基层、奉献社会,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精神,使同学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实施过程

1、本学期理论课结束之前,1618周,任课老师按要求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布置;讲清楚本次调查报告的格式和题目,组织形式和具体要求。

2、暑期老师对自己所代学生进行及时辅导、沟通和交流。

3、本次调查报告的收集:下学期开学后的第1-2周,各位老师收齐自己教学班的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进行批改并评定成绩。

四、组织形式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采用学校统一组织和个人自主结合的方式进行,大多数同学可通过自主方式完成课程实践活动。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调查)有两种形式:

一是学校组织的校级学生实践团队。

二是各学院组织的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等社会实践小分队,由学院团委组织、专业教师带队指导。

以上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调查),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将概论课社会实践(调查)与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结合进行,并按要求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五、具体要求

1、全员参与。全校2009级本科生必须人人参与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2、就近就地进行。除了学校和各院系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外,自主社会实践(调查)的同学,建议结合家乡所在的市县镇村相关实际情况进行调查。

3、社会实践(调查)要眼睛向下,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利用所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理论知识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分析,创造性地提出思考和建议。

4、调查对象必须真实、具体。为了反映本次社会调查的真实性,要求将本次调查的对象(被调查的单位、个人及地点)用图片及相关证明材料(须签字盖章)表现出来,调查报告须插入自己的实践图片,相关证明材料(须签字盖章)请填写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学生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格式见附件一)里。

5、自主实践的同学应及时通过电子信箱、电话加强与指导教师的交流。指导教师选取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走访指导。

6、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时间一般1-3周,活动结束撰写报告,报告的撰写要明确一个主题,以事实为根据,尽量做到内容详实,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论述(报告题目可参考下面所提供的参考选题),篇幅3000字左右,下学期开学第12周提交指导教师(任课教师)。

7、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注意事项:

(1)封面、正文、封底使用相同格式,报告用WORD文档打印,可插入能够反映自己实践活动的照片,格式要规范。(封面、封底等格式见附件二)

(2)封面上需注明调查题目、个人信息、报告撰写日期等。

(3)除封面外,报告应包括内容摘要、正文、结语等。

(4)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材料详实、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论据确凿、论证合理。

(5)严禁以各种方式抄袭或剽窃,一经发现该报告判零分,不给予补考机会。

8、对于未参加实践活动、未提交调查报告的学生,按旷考处理并参加下一届重修。

六、参考选题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主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参考选题如下:

1、科学发展观与我的家乡建设。

2、对你居住地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和认识情况的调查。

3、当地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

4、对你居住地农村或企业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的调查。

5、对你居住地企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调查。

6、对你居住地企业以人为本理念贯彻情况的调查。

7、当地如何发展自身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8、当地如何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9、调查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0、当地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相关性分析。

11、农村社会保障现状调研。

12、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调研。

13、新形势下当地低收入群众生活保障问题的调研。

14、当地政府在正确处理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关系中采取了哪些基本措施?

15、家电下乡情况调研。

16、当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哪些重大举措?

17、调查分析某个村镇(社区)构建和谐村镇(社区)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18、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哪些特色变化。

19、当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

20、调查所在地区社会治安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

21、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的调查。(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力、鉴赏水平、趋势等)

22、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构成变化的过程和现状。

23、当地如何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解决三农问题。

24、当地如何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

25、对你居住地企业节能减排情况的调查。

26、调查当地耕地保护情况(基本农田的保护情况)。

27、对当地农村的医疗合作制度调查。(参与方式、建立情况、运行情况)

28、对所在地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

29、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金融服务机构服务类型、服务职能等)

30、农村产业化经营状况调查。(当地的主导产业、农产品基地、管理制度、龙头企业、利益机制等)

31、你所在的村镇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带动效果调查。

32、记载本地致富带头人的发展历程。

3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农村道路、通讯、水电气、水利及基本农田改造、环境设施等现状与建设投资总量及结构,当地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等)

34、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及队伍情况调查。(机构的数量、经费来源、科技人才数量、结构、工资水平等)

35、当地农民被征地的补偿标准调查。

36、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调查。

37、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或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状况调查。(从事的产业、行业、职业和岗位、收入等情况)

38、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解决思路调查。

39、80后员工的职业特点及有效管理

40、80后农民工职业需求与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41、当地就业服务机构发展状况调查。(中介机构、社会劳动就业保障局等)

42、当地对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再就业培训的措施及实施情况调查。

43、你所在乡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情况调查。(校舍、师资、经费保障、学杂费等)

44、当地适龄儿童入学率、失学率、辍学率情况调查。

45、当地中小学学生学习负担情况调查。(现状及改造)

46、当地农村师资水平及工资待遇情况调查。

47、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调查。

48、当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发展情况调查。

49、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发展情况调查。

50、对你所居住地的文化建设设施(社区或农村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现状以及发展状况(国家投资、规模等)的调查。

51、对你所居住地民间文化社团(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曲艺、文学、摄影、戏剧等)的调查。

52、对你所居住地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情况的调查(数量、服务内容、典型事例、群众反映等)。

53、对你所居住地居民健身情况(人数、频率、设施数量、群众反映等)的调查。

54、本村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特色农产品、旅游资源、特色民俗资源的开发现状及潜力评估。

55、农村环境污染类型和发展趋势及污染治理情况调查。

56、你所居住地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改善情况调查。

57、你所在居住地人口素质情况调查。

58、调查你家乡的公民对我国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情况。(比如:选举方式、对选举的态度、参加情况、当选人员情况等方面。)

59、你所在居住地居民的宗教信仰情况调查。(包括信仰哪些宗教、比例如何、信仰程度、信仰内容等)

60、调查你家乡乡镇机构改革情况(人员构成情况、工资发放情况、办事效率情况)

61、调查村民和村干部发生矛盾(比如,土地承包过程、宅基地发放、提留征收、教育经费、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解决的途径

62、调查当地公民权利保障情况(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

63、调查你所在地的厂务公开情况(哪些方面公开、落实情况、职工满意度、需要改进的方面)

64、调查当地村务公开情况(哪些方面公开、落实情况、老百姓满意度、需要改进的方面)

65、你所居住地的基层自治组织(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情况的调查。(产生、成员构成情况、有哪些职责、作用、重大事情的决定、是否定期召开代表大会?了解基层自治组织政策和法律法规情况)

66、当地法院制度建设情况调查(公开审判、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巡回审判、简易程序使用等)

67、当地群众打官司诉讼费用情况调查(诉讼费用收取、支付律师费用、仲裁收费、诉讼费的减免等)

68、当地居民学法用法守法情况调查(最关注哪些方面的法律、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的途径、利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身边法律遵守情况)

69、家乡家庭收入情况调查。(家庭收入有哪些、基本的收入、家庭成员中收入高和收入低的差距)

70、当地工资情况调查。(最低工资制度标准、当地收入高的职业、中等收入水平、农民增收减负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71、当地社会保障体系调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机构)

72、当地养老情况调查(养老方式、养老院建设、老年生活状况、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73、调查当地对困难群众救助情况(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

74、当地社会福利情况调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方面)

75、当地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情况调查。(涉及的范围、执行情况、改进方面)

76、当地城镇职工住房情况调查。(居住面积、购房的承受力、困难、希望和要求)

77、创新公民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

78、城乡为群众和基层提供快捷优质服务的方面的调查。(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创新管理制度等)

79、在着力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何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方面的调查。

80、对你居住地(城镇)房价及销售情况的调查。

81、在着力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何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方面的调查。

82、关于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的调查。(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的建立、精干实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应急预案体系的健全,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完善,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的加强,公共参与自救能力的提高,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整体联动的实现程度等)

83、关于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责任制的调查。(关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宣传教育、关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健全和完善;关于加大投入、落实责任、严格管理、强化监督的责任制到位情况等)

84、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调查。(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整治社会治安、扫除黄、赌、毒;改革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加强对流浪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的关心教育,强化吸毒人员感化和管理,改进刑事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加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院等基层基础建设;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确保政法队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等)

85、家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

86、当地中小学生暑假学习及生活状况调查。

87、当地社会教育机构运行及管理情况调查。

88、调查当地如何运用邓小平科技教育思想为指导、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89、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村貌维护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90、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建设有哪些举措。

91、农民对科技致富的认识、态度和投入程度如何。

92、当地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

93、当地政府在带动农民科技致富方面的有哪些措施。

94、新农村建设中各项惠农政策(如种粮补贴、养猪补贴等)的落实情况调查。

95、当地企业发展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

96、我看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97、企业员工的住房、工资待遇情况如何。

98、企业员工的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险状况如何。

99、对你居住地人们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调查。

100、对你居住地促进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情况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