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古代文学基础(合集7篇)

时间:2023-05-24 17:04:39
古代文学基础

古代文学基础第1篇

诗乐作品从文学的角度看,是文学作品,是诗歌;从音乐的角度看同时又是音乐作品,是歌诗,是歌词;从创作的角度看,它既是文学创作,同时又是音乐的创作与表演。文学和音乐的双重特性成就了我国古代诗乐艺术的重要特征。

一、我国古代诗乐艺术的特征

1.综合性

综合性是我国古代诗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

(1)从表现形式及手段来看,诗乐艺术是综合的艺术形式,可以吟、诵、讴、歌;可以相和、说唱;还可以用大型的综合歌舞来表演。歌、乐、舞的结合是其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2)从表现内容来看,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表现生活生产劳动的,有表现军事、宗教、阶级统治、社会政治制度等各个方面的。

(3)从创作群体来看,由普通群众、文人、乐人的共同配合完成。

(4)诗乐艺术的综合性还体现在创作个体自身的综合的文学及艺术修养上。

2.现实性

诗乐作品就其表现内容来看,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表现人们劳动生活生产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有反映战争的《易经・中孚》:“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有对统治阶级反抗和揭露的:“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反映爱情婚姻的:《孔雀东南飞》;反映民族文化的:《胡笳十八拍》等等。诗乐作品题材广泛,且与普通百姓生活紧密相关。

3.多样性

我国古代诗乐艺术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是非常丰富的,有歌舞乐的结合,有相和、说唱、弹唱、吟诵等各种形式。《墨子・公孟篇》:“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大司乐》云:“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言、语”。

4.普及性

在我国古代诗乐艺术的发展中,不论上层统治阶级还是下层劳动人民都有对诗乐艺术的参与、了解、接受和传承,形成一种普及的社会现象。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正是这种普遍的群众参与为诗乐艺术的发展繁盛提供了广阔的社会空间及源源不断的、空前的创作发展空间及动力。

二、我国古代诗乐艺术所投射的文化信息

1.诗歌与音乐在艺术形式上的互补与兼融

(1)诗是乐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古人云:“乐辞曰诗,诗声曰歌”、“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诗为乐心,声为乐体”、“诗叙事,声成文,必使志尽于诗,音尽于曲”。人们认为诗是乐的根本,乐是诗的形式和实现的手段,作为声乐,二者缺一不可。

(2)诗乐在音律上具有一致性

音乐讲究旋律,诗歌讲究韵律。诗的韵律和乐的旋律之间的这种一致性是诗乐最本质的联系。诗的音步、平仄、韵脚都可以从属于乐的音长、音高、音强、音色等方面来分解。诗声与乐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决定关系,诗的平仄与感情的表达有着直接的关系。四声歌诀清楚地表明:“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这样句子中间的平仄搭配就与感情的高低起伏与歌唱的抑扬婉转联系起来,而韵脚的平仄相间,更是演唱的必然要求。

诗的音韵直接影响到演唱,诗人们在创作时,为了入乐,必须在声律上做准备。中国古代诗词的格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便于歌唱而设置的。因而人们对于诗歌韵律的探讨,一开始就与乐律联系起来。

(3)诗乐的结合是情感表达的需要

配乐以后的诗,可以直接给人情感上的刺激,音乐从声、乐、舞、容多方面配合同时引发人们的美感,诗乐的结合极大地满足人们情感表达的诉求。如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所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上呢感,实义。上自贤至,下至愚呆,微及豚鱼,幽及鬼神,群分而全同,形异而情一。未有声而不应,情交而感者。”

(4)诗与乐的配合是适应文化传承的需要

诗作为语言艺术,在传播上有其久远性,但在传播的广度上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入乐后的诗更易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而被人们广泛传唱。因而诗乐艺术的广泛传唱极大地促进了诗歌创作的繁荣与人们欣赏水平的普遍提高,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2.我国诗乐艺术的创作形式与特点

诗歌作为音乐表演的组成部分,其风格受到音乐风格的影响。从音乐的角度来把握文学作品的风格是我国古代诗歌艺术创作的重要形式。

(1)从诗歌创作的角度看,注重“配乐填词”“一歌多词”的创作思维习惯。每种词牌名代表着一种相应的曲调,诗歌艺术的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大多是按照相应的曲调进行创作。

(2)从音乐创作的角度看,重视和注意吸收民间音乐的成分。各民族间、相邻国家间音乐文化的交流为音乐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元素,不同民族间的音乐文化交流最终共建了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3)从表演的角度看,就诗乐的传唱而言,又有着灵活多样、个性化等特征。可以是吟、诵、讴、歌,可以是弹唱、说唱、相和,也可以是大型的乐舞表演。其表现形式是开放的、灵活的、综合性与个性化的结合,可以没有设定调、节拍和音域的要求,因而极大地拓宽了诗乐艺术表演的风格和形式。

(4)对创作群体来说,诗乐艺术的紧密结合,使得其创作群体具备了全面丰富的文学、音乐创作及艺术表演的才能。他们往往多才多艺,既是文学家,诗歌的创作者;同时又是音乐家,音乐艺术的创作者和表演者。从其在社会的广泛传唱来看,普通百姓也成为创造性的表演者,因而,社会整体的文学艺术修养得到了整体性的提高。

三、基础语文教学中音乐文化的缺失

1.诗歌教学中内容与形式上的音乐文化缺失

我们知道,古代诗歌是由文学创作与艺术表演两个方面的内容所构成的有机体,它作为文学作品被创作出来以后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经“吟”、“诵”、“讴”、“歌”等多种形式的表演共同组成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现今的语文教学中是“诗者不歌”。老师们往往仅摘其歌词,注重从字面、字意上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和接受,却对其中的音乐部分进行了“肢解”,故而原本是其组成部分的音乐成分被大量忽略或摒弃,造成了诗歌艺术在传承中的不完整性。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如果把一只胳臂从躯体上砍下来,那就不是胳臂了”。同样的道理,一种综合的文化形式,将其肢解了进行理解和传承,便大大地限制和束缚了学生对古代诗歌表现形式上丰富性的理解和创造性的表现,导致诗歌教学在传承我国优秀文化过程中的音乐文化丢失现象,从而削弱和降低了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理解。

2.基础语文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上的音乐文化缺失

受长期以来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文理”、轻“艺体”现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普遍存在。语文教师特别是中年及以上的绝大部分基础语文教师并不重视音乐教育,也不重视自身音乐素养的积累,更不善于将音乐运用到语文课堂,所以,基础语文教师自身音乐素养的缺失有其主观上的原因;客观上,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要求的偏差也是造成语文教师忽视音乐素养积累的原因。

长期以来对诗歌教学的片面要求,客观上造成了诗歌教授者和学习者们对诗歌的完整性的忽视。

在现代的基础语文教学中是诗者不歌,歌者不诗,古代诗文中的大量音乐文化被忽略掉,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基础语文教学中的一大憾事。

参考文献

[1]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2] 曾遂今.音乐社会学.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 吴湘洲.唐诗创作与歌诗传唱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古代文学基础第2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中医药专业 医古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54-02

“医古文”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医古文”是指我国古代所有的医药学文选典籍;狭义的“医古文”则指医古文课程,它是研究我国古代医药文献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还是对中医药从业人员进行终身教育的重要课程。目前,医古文已成为多数本科中医药院校的必修课程,但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中却鲜有立锥之地。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医古文课程,但课时较少,而有的院校以大学语文替代医古文,甚至有的不开设与医古文相关的课程。由于高职高专中医药专业教学学时紧张、中医药职称外语(医古文)考试科目的可选性等原因,造成了《医古文》课程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中的尴尬地位。为此,针对高职高专中医药专业开设《医古文》课程的必要性进行探讨,若开设《医古文》课程学生可在如下几方面获益。

1 学习名家医学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崇高的医德

《医古文》教材选的阅读文选,涵盖了上朔先秦,下迄明清的传记等体裁的古文。其内容包括古代医家学医经历、医学风格的形成及医学成就。开设医古文课程,以医古文为纽带,连接起古代医学与现代医学,让学生了解中医学灿烂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同时激发其对中医学的热爱以及强烈的荣誉感,为其职业发展奠定基础。[1]古代医家不仅因高超的医术名声流传至今,其高尚的医德更为后世所推崇。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孙思邀《大医精诚》中告诫医者应该做到“精”、“诚”二字。学医者不仅要“博及医源,精勤不倦怠”,医技精湛。同时还应具备廉洁正直、不贪财色等高尚品德。“人命至重,贵于千金”,“病家求医,寄以生死”,“用药如用兵”,表明医者对病人应持高度负责和谨慎认真的态度。张仲景以拯救夭枉为已任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杏林佳话”中三国名医董奉治病救人,只讲奉献,不思图报的高贵品质。皇甫谧不慕名利,唯道是奋的高尚品格。这些鲜活生动的事例对医生的治学态度、诊疗作风、医德修养等提出了严格要求。通过对古代医家崇高医德的学习,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与价值理念。

2 学习继承传统文化,提升医学人文素养

医古文在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医古文》课程教学为载体,借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不失为一条颇具专业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人文素质教育新途径。”[2]扁鹊谦虚好学,以勤劳获长桑君传真。晋代“书淫”皇甫谧立志于医,“带经而劳”,“耽玩典籍,忘寝与食”,得风痹病仍手不释卷,笃守著述。唐朝王冰研读《内经》,“历十三年,方臻理要”,写成《黄帝内经素间注》。明代李时珍翻山越岭,访医采药,历时二十七年,著成《本草纲目》。清代王孟英“足出户庭者十年,手不释经卷永夜”。众多医家谦虚好学、勤奋不倦、坚持不懈的治学精神至今仍值得医学生学习。

中医药学是在古代文化的沃土上滋生成长起来的,古代文化内容广泛。不了解古代传统文化知识,便不能很好地理解中医学。没有一定的古代文化知识素养,研读古代医书倍感困难。医古文包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通过对医古文的学习,有利于丰富医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如对古代记时、避讳、度量衡制度、医官制度等介绍。在中医药处方中,古代的用药分量,由于历代度量衡的不断演变,以致实际分量和所用度量衡名称很不一致,同现代的相差甚远。了解古代度量衡的一些基本知识,以避免临床混淆古今计量概念。中医药专业的学生了解古代中医药事物命名的方法与规律,有利于识记辨别中药的形、色、功用、产地等相关信息。

3 培养古医籍阅读能力,提高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医古文是研究古代医著语言现象的一门学科,用文言文的形式记载。而学生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接触文言文机会较少,古书籍阅读能力较差。医古文是历代有关医学内容的文言文选读,其授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古代医学典籍的能力和水平。[3]古汉语基础知识是学习中医药典籍的必备知识。现有医古文教材一般设有词义辨别、文意理解及句读、今译等古代汉语内容。通过对古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消除学生古医籍阅读与理解文字文理上的障碍,掌握阅读理解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古代医学著作阅读理解能力。

大量的医学知识体现于医古文里,若不能很好地阅读医古文,便不能很好地汲取中医知识的精髓。医古文是学习中医学的重要工具,是中医学基础的基础。正如上海中医学院裘沛然先生所言:“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医古文正是学习中医升岱岳之径,诣扶桑之舟。”北京中医学院任应秋教授曾为首届全国医古文师资班题词指出:“文学是医学的基础。……医古文是中医学基础的基础。”[4]中医药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具有终身学习的需要,尤其是高职高专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短,获取的医学知识量相对较少。在高职高专中医药类专业开设医古文课程,通过对古代医药文选和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及阅读实践训练,掌握古医籍常用词语及文意理解的基本技能,培养医学生古医籍阅读能力,为后续研读中医药经典原著和其他古医籍文献与学好中医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4 学习古代医家临床经验,提高中医临床思维方法

医案医话展示了古代医家大量临床经验和高超的人生智慧与辨证施治的技巧和能力。扁鹊的高明医术、高超治疗的水为历代医家赞誉,“随俗为变”的医疗风格,对后世医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华佗逆向反治,利用喜、怒、优、思、悲、恐、惊, 受郡守财礼而不给医治,且留书骂之,以怒治其病,郡守吐黑血数升病愈。华佗蒜泥大醋治寄生虫,病人喝下三升,立吐一条像蛇的寄生虫。茅山道士让身患热症已极的书生每天吃一梨,数月后竟痊愈。这些病例反映了中医对疑难杂症的治疗有着特殊的思维模式。用简单的方法,除却顽疾至今仍用于中医临床。学习古代医家临床经验,有助于提高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方法,更好地借鉴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医古文是研究古代医著语言现象的一门课程,集中国传统文、史、哲、德于一体的结晶,是先代医家留给我们的中医药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在高职高专中医药类专业开设《医古文》课程,不仅有利于医学生掌握古医籍常用词语及文意理解的基本技能,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中医药古籍,为后续研读古代医籍及临床实践奠定一定基础。同时在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也起着激励学生积极进取,提高道德修养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影怡.医古文课程在五年制高职开设的可行性研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No.44911:16-17.

[2]姚桃娟.谈医古文教学中的现代人文意识[J].药学教育,

2004,01:43-45.

古代文学基础第3篇

关键词:异中求同;发散迁移;以今释古;开发实施课程;轻负高质

叶圣陶先生指出:“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吕叔湘先生更是提醒人们:“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教师在教学不同知能中,总是面对着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感,也是如此。不同的知能,它们之间也会具有互通性。作为教师根据教学所需,可以通过对比探究,对不同的知能进行巧妙的联系,通过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可以达到更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之目的。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对此进行多方探究,并取得了一些成绩。笔者用“以今释古”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来培养学生对文言的语感,就是一例。

一、利用互通,探究方法

学生对文言文语感的形成,最好是对学习文言文所需掌握的基础知识要点,首先有一个通盘理解。学生学习文言文所需掌握的基础知识要点概括地说,主要在于:

(1)文字方面,要识别通假字;

(2)词语方面,要区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3)句子方面,要掌握常见句式;

(4)翻译方面,要用现代汉语直译。

对此,笔者原来的做法是在教学具体文言文之前,首先以简单的文言文词句为具体事例,向学生进行逐一说明,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所需掌握的基础知识要点先有一个整体认识。但是,由于文言文具有浓厚的文言色彩,学生――特别是初中刚入学的学生,由于文言基础几近于无,于是,不少学生对简单的文言文事例词句的理解也就比较困难,自然便更不用提能收到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所需掌握的基础知识要点有整体认识。这样,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语感,就遇到了基础难关。

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进而达到培初中生文言文语感的目的呢?笔者根据学生感知理解的障碍主要在于语言的“古代性”,于是就想到相对通俗易懂的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虽然两者是有较大区别,但是,现代汉语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应该具有相应的继承性。

于是笔者就深入探究,结果发现: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要点虽然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文言文之“异”在现代汉语中还是“遗传”着。譬如文字方面的通假字,词语方面的词类活用(譬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等,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同样存在的。而且学习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要点,有些是必定要以现代汉语为参照物进行比对才能说明清楚的,譬如词语方面的古今异义、句式方面的不同形式,等等。

因此,笔者决定:以今释古――在开始教学具体文言文之前,先用相应的现代汉语基础知识来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学习文言文所需的整体基础知识要点,进而迁移基础知识,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与能力。

二、开发课程,实施方法

对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凭借互通,根据所需,进行逐一深入的探究之后,笔者就把探索出来的成果进行推敲,编写成课程开发资料,施行于教学,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各种语感。

1.文字方面

学习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要点,在文字方面主要在于通假字。通假也称“通借”,它是指人们在使用汉字时,对本有其字却不使用,而去临时借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本字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的存在是想当普遍的。现代汉语虽然规范,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使用通假字的现象依然存在。于是,笔者就借用现代语言中的通假字来向学生说明文言文中通假字的知识。

个例:通假字

通过这样的“以今释古”――对一个个现代汉语例句中通假字结合前后文进行观察分析感悟,学生对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就有了一定的语感。

2.词语方面

学习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要点,在词语方面,主要在于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代汉语,同样存在这些方面的知识。于是,笔者同样用现代汉语相应的内容来解决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中对词语方面基础知识要点的理解问题。下面略举一例。

个例:使动用法

通过这样的“以今释古”――对一个个现代汉语例句中使动文字结合前后文进行观察分析感悟,学生对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就有了一定的语感。同样,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其他词类活用等,也就有了一定的语感。

3.句子方面

文言文中的常见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这四种句式在现代汉语中同样存在。笔者同样拿现代汉语中相应的句式引导学生进行比对理解。像倒装句,笔者先以一个成分是常规排序的典型句子为参照物,再拿现代汉语中与之排序不同的倒装句来比对分析感悟,理解什么是倒装句,有哪些类型,进而引导学生去理解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

个例:常规句

个例:倒装句

通过这样的“以今释古”――把一个个现代汉语倒装句结合现代汉语句子成分排列常规句进行比对观察分析感悟,学生对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就有了一定的语感。同样,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也就有了一定的语感。

4.翻译方面

翻译古文,要以对文言文字、词、句的理解为基础,可以说是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笔者就拿几句学生学习过的文言文与译文引导学生逐一比对,最后归纳出翻译古文之直译有哪些类别。

个例:直译法类别

翻译古文,人们一般赞同直译。直译古文,也有方法。那么,直译古文的方法究竟有多少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那还是要根据把古代汉语译成规范的现代汉语而碰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多少,经过归纳总结后,才能做出判断。笔者指导学生“以今释古”之后归纳出以下几类:“保留法”“留加法”“补添法”“删减法”“调换法”“固定法”“参照法”。

下面以节选自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的一节古文翻译为例作说明(举例中,译文与原文基本作对应排列;但对古今词序不同的“何恃”,就没有作这样的处理)。

【原文】蜀之鄙有二僧,其……

【解释】四川(结构助词),的边境有二,后面省略量词“个”和尚,其中……

【译文】四川的边境上有二个和尚,其中……

【译法】调换、补添、保留。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一,后面省略量词“个”和中心词“和尚”贫穷 其中一富裕贫穷的和尚告诉

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介词,对富裕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去指普陀山固定词组、怎么样对富裕的和尚说“我想到普陀山去?怎么样?”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富裕的和尚说(对人的尊称,您)何,什么凭 (连词,表示修饰关系),不译往,前往。

富裕的和尚说:“您凭什么前往?”

通过这样的“以今释古”――把现代汉语译文与文言文一个词一个词对应起来进行比对观察分析感悟,学生对如何直译文言文就有了一定的语感。

三、感悟效果,扩展探究

为了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笔者对“以今释古”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就是这样做的,经实践,效果良好。

为了促进学生利用现代汉语基础知识来深入理解感悟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借以深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笔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这种做法的好处。

1.易于理解

现在的人从小就生活在现代汉语环境里,由于天长日久、耳濡目染,对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的感知积淀,本来就比对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的感知积淀不知要深厚多少,自然对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的理解,也就相对容易――与文言文相比,特别是在少受语意理解障碍困扰方面是显而易见的。

2.易于迁移

知识是能迁移的。以今释古――用现代汉语基础知识来说明学习文言文基础知识要点,由易到难,本来就遵循人们认知的客观规律。更何况在理解中,一直就与文言文相对应,这样,由理解“今文”基础知识,迁移到理解“古文”基础知识,有了奠基,理解也就容易得多。

3.易于统领

不少教师教学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要点是这样的:在教学具体文言文之前,对学习文言文在字、词、句方面的整体要求不先作讲解,而在教学课文中的字、词、句时,才对具体字、具体词、具体句作对应讲解。这虽不失为一种方法,但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是零零碎碎的,无法使学生形成文言语感。而“以今释古”这种“文前”教学,具有整体性,让学习者在学习具体文言文之前,对学习文言文在字、词、句方面的要求,就有一个整体认识,做到心中有数。

4.易于积累

正是由于学习者在学习具体文言文之前,就对学习文言文在字、词、句等方面的各种要求有了整体认识,于是学习者在学习文言文中,对具体字、词、句,既能利用相应的现代汉语基础知识来解决学习文言文基础知识要点的问题,又能把所解决问题与整体文言文对应的基础知识要点进行一一挂钩,这样就便于学习者对知识的整合,便于积累。

感悟效果,不仅能够巩固已有成果,而且能够启发后起的异中求同探究。譬如笔者与学生一起,通过探究成语,就发现可以用现代汉语中的成语来理解学习文言文所需具备的基础知识,借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同样可以收到效果。下面就对名词活用作一说明。

名词活用为动词:包括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作使动用法、名词活用作意动用法。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不翼而飞的“翼”是名词活用作动词,释成“长翅膀”。

名词的使动用法:祸国殃民:“祸”与“殃”是名词活用作使动用法,分别释成“使……受祸”“使……遭殃”。

名词的意动用法:幕天席地:“幕”和“席”是名词活用作意动用法,分别释为“把……当作幕”“把……当作席”。

名词活用为状语:

表示处所:风餐露宿:“风”是“在风里”,“露”是“在露天”。

表示工具:车载斗量:“车”是“用车”,“斗”是“用斗”。

表示比喻:狼吞虎咽:“狼”是“像狼一样”,“虎”是“像虎一样”。

表示趋向:东张西望:“东”是“向东”,“西”是“向西”。(实际上还隐含“南北”)

表示情理:情有可原:“情”是“按照清理”。

表示时间:日新月异:“日”是“每天”,“月”是“每月”。日积月累:“日”是“一天天地”,“月”是“一月月地”。

以上主要是围绕着如何借助异中求同方式来培养学生文言语感所做的阐述。笔者在探究中屡屡感悟到不同的知能,也会有其互通性。作为师生,可以借助互通另辟蹊径,进行发散逆向思维,进而逐一探究挖掘,进行课程开发,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途径,并付诸教学实践,不仅可以达到更有效地提高包括培养学生文言语感在内的语文教学质量之目的,还能提高师生发散逆向思维之能力。这样的探究,不仅适用于语文教学,也可适用于其他课程的教学。轻负而高质,师生所愿,师生所求,于是笔者写出,以便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关鸿羽,白铭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3.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

3.吕叔湘.吕叔湘全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12.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北京新华第一有限责任公司印刷,2012.6.

5.邢福义.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7.

古代文学基础第4篇

关键词:古代文学;课程体系;问题;优化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

古代文学课程是本科院校中文系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传统课程。从长期发展看,虽然古代文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但不能否认的是,由于古代文学课程本身的非功利性,不与学生就业发生直接关联,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有所下降。不少学校以此为依据,大量缩减古代文学学时。以湖南科技学院新闻传播系为例,2013年上学期前,《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开设了两个学期,每学期48学时,但2013年下学期后,古代文学课程缩减至一个学期,每学期32学时。

不仅湖南科技学院如此,其他一些本科院校,甚至以文科为主的本科院校,古代文学课时也大量减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的合并,大多数院校将原来分开的《古代文学史》和《古代文学作品选》合并为一门课程,而在学时的分配上,却没有做相应增加,这实际上导致了古代文学课程的减少;二是授课学时的直接减少,在上个世纪前十年,不少院系古代文学开设在四个学期以上,进入本世纪,大多数本科院校缩减至三个学期。但即使如此,许多学生仍然认为古代文学课程太多,希望进一步缩减。

一味地迎合学生的要求,不一定会带来好的教学效果,不少人发现中文系学生不像中文系学生,没有应具有的文气。他们进入工作单位后,也开始面临一系列问题,师范类学生教不好古代文学,文秘类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文采。忽略了中文系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导致了学生参加工作后后劲不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矛盾,一方面学生对古代文学学习兴趣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又要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古代文学课程改革,其实也就是要解决这一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不少学校开始对古代文学课程进行了改革,改革的结果有成功,也有失败。其中,复旦大学古代文学课程改革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果,现简单介绍如下:复旦大学目前从事古代文献或文献学研究的教师有22人,《中国古代文学》作为基础课开课三个学期,合计118学时,6学分。复旦大学古代文学学科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声誉,但在基础课程的开设上,似乎名不副实。实际上并非如此,它除了基础课外,还开设了大量与古代文学或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主要有:《唐代政治与文学》《中国文学史料学》《文化新诗学》《屈原与世界文化》《中国古代游侠文化与文学》《商人与文学》《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研究》《古代文学批评方法论》《中国古典美学》等,另有《东亚古代文学关系史》《东亚汉文学史》《女性文学研究》《中外文学比较研究》等选修课程与古代文学紧密相关。这样的改革,无疑极大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有所专、学有所长、学有所好。

南京大学也是如此,在开设四学期《中国古代文学》之上,又开设了《古代文化史专题研究》《校雠学》《近代学者治学方法》《唐宋笔记研究》《石刻文献学》《佛道二藏文献研究》《辞赋研究》《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史记研究》《文选研究》《文心雕龙研究》《杜诗研究》等。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也开设了四个学期,另外还开设了《中国古代散文研究》《先秦韵文研究》《汉赋研究》《研究》《六朝诗歌研究》《陶渊明研究》《宫体诗研究》《唐诗传播研究》《明清小说研究》《古典文学学术史》等。这两个学校在开设《古代文学》时,同时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做到基础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极大加深了学生对所授课程的理解。湖南师范大学则把《文献学》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结合起来,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这些高校古代文学课程设置的成功经验对于我校中文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借鉴和启发作用。湖南科技学院古代文学学科有教师16人,学科建设分四个方向,即先秦汉魏与舜文化研究、唐代文学与柳宗元研究、宋元文学与周敦颐研究及明清文学与潇湘文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为基础课程,开设了五个学期,除此之外,还开设了专业任选课《中国古代诗词专题》《柳宗元研究》《研究》《民间文学研究》《红楼梦研究》《中国古代散文专题》等课程。古代文学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与一些重点院校的中文专业相比,本校古代文学课程设置还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课程的设置与地域文化结合不紧密。湖南科技学院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所处地永州地方文化丰富多彩。古代文学学科建设的四个方向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从研究层面看,舜文化研究、柳宗元研究、周敦颐研究、潇湘文学研究在省内乃至国内都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课程的设置却处于滞后状态。除开设了《柳宗元研究》外,其他与地方文化结合紧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且能与《中国古代文学》相互补充的课程却没有开设,古代文学的地域特征得不到彰显。

其次,课程重复开设现象严重。《中国古代文学》在本校开设了五个学期,每个学期48学时,合计240学时。这一学时量,是复旦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的2倍多、南京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1.7倍,《中国古代诗词专题》《研究》《红楼梦研究》《中国古代散文专题》等课程虽在这些学校有所开设,但由于他们基础课学时较少,开设这些,是对基础课程的一个有益补充。但我校基础课学时充足,所授内容与选修课程重复严重,如《诗经》《红楼梦》等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都作了重点讲授,再开选修课程,学生受益不大,故学生在选修课程时,开设的课程学生选课率不高。

再次,应开设的一些课程没有开设。由于师资的缺乏或其他原因,一些基础课程讲授较少,而目前国内研究已经成熟的一些课程得不到开设。如文献学在许多重点本科院校中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学科,有专门的教师队伍,但在本校,文献学不仅没有成为独立的学科,甚至连课程也没开设,结果导致了许多学生在写作论文时所引文献错误百出,对于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思维条理是否缜密也有重大影响。

针对本校古代文学课程设置存在的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加强与本土文化紧密相关的课程建设,对于已具备开设条件而未开设的的课程,应及早开设。就本校中文专业而言,《舜文化研究》《周敦颐研究》都已具备了开设的条件。《潇湘文学研究》《永州摩崖石刻研究》稍显薄弱,但也可以以教促研,只要有老师愿意开设,就应及早开设。这些课程的内容,基础课程涉及较少,又与永州本土文化紧密结合,可以把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培养学生较好适应永州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是对基础课程的一个有益补充。

二、调整已有课程机构,优化课程设置。对于选修课与基础课重复严重的现象,可以采取两种办法进行调整。或者缩减基础课学时或学年,或者减去与基础课重复严重的必修课。这样,既能为学生节约大量的时间以选修其他课程,又能有效避免因授课内容重复而导致学生选课率不高的现象,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优化课程设置时,要注意师范方向和文秘方向的差别,这不仅要体现在专业限选课上,同时也要体现在基础课的授课上,要适当把握好不同方向的学生在史集作品的讲授上时间分配的不同,从而有效培养出具有不同技能的不同方向的学生。

三、增开专业选修或必修的课程,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一些与古代文学学科关系紧密,与《古代文学》相互补充的课程,如果在师资力量具备或可以具备的条件下应及早开设。如《文献学》《校雠学》等在条件成熟时应及早增设。另外,基础课程较少涉及,但在国内已经成熟的课程可以增设。如《老庄哲学研究》《文选研究》《文心雕龙研究》《敦煌文献研究》《历记小说研究》《禁毁小说研究》《域外汉文学研究》等都是可以增设的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将极大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总的看来,古代文学课程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又必需的任务。改革过程中,也许会触动少数人暂得的利益,但从长远的目光看,改革不仅会给学生带来益处,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对于教师科研的转向和重新定位也具重大意义。

古代文学基础第5篇

新编《医古文》规划教材的教学大纲,在有关课程定位和作用上明确表述:“医古文是研究古代医著语言文学现象的一门学科,是学习中医药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学生研读古代医籍,消除文理上的障碍”,“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医古文课程主要研究古代医药文献语言文化的各种现象,旨在通过古代医药文选与古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阅读实践的训练,使学生在已有文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古医籍常用词语及其主要义项、古汉语基础知识以及标点、今译与文意理解的基本技能,并能顺利地阅读古医籍,为学习后续的古典医著课程与毕业后研读古代医籍清除文理上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本课程的教学还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医古文精髓,提高人文素养和语言水平,完善知识结构,并进而提高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求有益于实现学生的人格养成与医生气质形成,为其将来从事中医药临床或其他各种医疗卫生工作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医药学古文与相关的古代语言文化知识是医古文课程教授的主要内容,这决定了本课程不同于一般的中医或中文课程,它涉及中医、古代历史文献、古代汉语、古代自然科学、古代哲学等多个领域,具有明显的多学科交叉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古代医籍选则是向学生展示中医药优良传统、文化底蕴、思维方法和古文献学术价值的生动窗口。”[1]那如何让这个学科在卫生职业学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选编教材,传承中医文化

自1957年,北京中医学院等四所高校开设医古文课程以来,医古文教学已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但由于种种原因,《医古文》课程自开设伊始,教育的平台便大多局囿于高等医学院校。在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开设医古文课程,在国内并不多见,尤其在以初中毕业为起点的五年制卫生高职校,更是凤毛麟角。我校作为江苏省内的一所卫生类高职校,也是在2011年首次为学生开设该课程。针对学校的教育现状以及五年制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实际,学校制定了既高屋建瓴,又求真务实的医古文课程标准,将其明确定位为“为学生的专业成长和终身发展服务”。由于针灸推拿专业学生是以初中毕业为起点,与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相比,其学习基础明显薄弱。因此在查阅文献,追溯历史,借鉴其他医学院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以“医古文课程标准”为基准,以传承中医文化、培养实用人才为宗旨,公共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强强联合,秉持“去繁存简,去芜存精”的原则,共同选编出极具实用性和针对性的校本教材《医古文基础》。“中医药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母体孕育下生长而发展起来的,而医古文正是糅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医药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通向更高深中医药学理论领域的一个纽带、桥梁。”[2]

二、教学相长,创新教学模式

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双向互动,共同为医古文课程的推行扫清障碍,成功护航。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在一年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基础之上,在二年级开设该门课程。《医古文基础》分“古汉语模块”和“文选”两个模块,共102学时。古汉语知识的学习,旨在奠定学生学习古文的基础;而文选的学习,却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洞悉古代医学的精髓,为学习针灸推拿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渗透,依托校内资源,从学生的职业需求出发,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对古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

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方向。医古文本身有融知识性、思想性、文学性为一体的特点,有关医德的论述和记叙名医风范的事例很多,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尤其是医学职业道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医古文中所包含的人文内涵,以医古文课程教学为载体,让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提升其人文素质与医德修养,走出一条兼具专业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人文素质教育新途径。

三、搭建平台,“精彩”课堂教学

完善多媒体教学,建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和校本特色的教学平台。借助现代教育设备和技术,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精心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中的视听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搭建网络平台,如开通博客、QQ群、邮箱等,师生借助网络就课程中的问题进行切磋讨论。有了这样的一个平台,教师就能及时地跟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能适时得到解决。学生也有了一个彼此交流沟通的平台,在这里,他们可以自由发挥,各显身手,学习的自主性空前活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由此可见,卫生高职校开设的医古文课程只要牢牢扣住以上三个“抓手”,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教理念,既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更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在宽基础的基本原则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定将迎来自己蓬勃发展的春天。

注释:

[1]赖文.医古文课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做法[J].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2001,(02):34-36.

古代文学基础第6篇

一、高职医古文课程的现状

目前,医古文课程在高职中医药类专业的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开设的专业有中医、针灸推拿等,其他如康复治疗技术、中药等专业均未开设。导致了学生的医古文阅读水平降低,文化素质不高,有些学生连最基本的古医籍也无法阅读,从而影响了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准确理解。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医古文课程只开一个学期,占72学时。教材以正在使用的《新世纪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医古文>》为例,分上、下两篇。上篇文选包括名医传记、医话医案、经典医著等共40篇;下篇为基础知识。但由于课时太少,上篇的文选最多只能讲授二分之一还不到,下篇的基础知识只好让学生自学。没有课时量的保证哪有会有质的提高?又由于医古文课程处于“弱国寡民”的地位,被视同语文课隶属于基础部,且期考时划归“考察”的“副课”之列而非“考试”的“主课”,淡化了价值,降低了地位,学生就难以重视。

学生对医古文课程的认识亦存在偏差。从我们调查得来的情况看,28%的学生认为医古文课不能直接教他们诊病论治、开方处药的本领,没有太大价值;21%的学生认为医古文应该选择诊治疾病的文章;只有51%的学生认为应该学习医古文。也就是说,近一半的学生不大愿意学习医古文。那就只能是为了分数而学,学过考过就丢了。究其原因,一是不清楚学习医古文的目的和意义。学生以为不学传统文化,不看古医书,直接学习诊病、治病的方法就行。这是因为不懂得中医是一门哲学、一种文化,看不懂古典医籍想学好中医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能得到些许皮毛。不能真正理解贯通,也就无法做更深入的研究。不懂得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等前人的经验和理论。而学习医古文,不仅要掌握前人的经验、理论,还要发现、发展前人的成果,形成自己的技能,开创新的理论。外语专业都要学好古汉语、学好传统文化,更何况是中医类学生呢!二是认为医古文是为其他专业课程服务的工具课,是基础课。认为其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只要考试及格混得过去就行。这种观念,也是医古文课程定位不准使然。这样的定位导致如此的待遇,也是顺理成章的。

现在的学生在上高二时就分就了文、理科,高考录取时,中医类学生是文理兼收,录来的理科生大都古文底子薄弱。医古文较之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来说,内容涉医,字为繁体,生僻字、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增多,拗口难读,不易理解,学生自然会产生畏难情绪。加之,代课教师大多是学中文教语文的老师,对医理了解甚少,面对课文中大量的中医知识自己也一头雾水,很大程度上把医古文上成了古汉语课,致使学生缺少了学习兴趣。这也是课程定位偏差造成的后果。

医古文课程没有自己的合理位置,不利于学科建设,不利于学生培养。若不及时廓清认识,拨乱反正,回归其原本的历史地位,充分发挥其特殊功用,势必影响高职中医药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高职医古文工具性基础课质疑

多年来,医古文课程的研究取得很大成效。但对其定位颇有争议:有的认为医古文是基础课,等同于大学语文;有的认为是专业课,与中医基础理论同类。有的将“文”与“医”分裂,认为医古文是“工具课”,因注重字词、语法教学,成了“古汉语”课,培养的是解词、断句、阅读古文的能力;有的虽承认医古文课程与中医文化有密切联系,但认为医古文主要是培养医学生阅读古医籍能力,文化传承只是附带的。如此等等,莫衷一是。但均未能从大中医背景下去抓住实质探究医古文的准确地位和作用。

现行《医古文》教材和大纲也认为医古文课程是基础课,如《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医古文>》中说:“《医古文》是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研究中医药古代文献语言现象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古医籍的能力,为学习中医经典原著课程和其他古医籍文献消除文字文理上的困难,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医古文在高职中医药教育中很大程度上是作为类似于语文或古汉语一样的服务性的工具课、基础课而存在的。认为它的设课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古医籍的能力,其任务当然就是学习古代的语言现象,所体现出的就是工具性,就是基础课。这是对医古文课程价值缺乏深入的研究,没有从根本上探明医古文在中医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而造成的。

医古文是一门自成体系、有独特价值的课程。它是中医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决定了中医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培养中医类学生的古医籍文献阅读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挖掘中医药新成果具有决定性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学中医还必须学习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其空灵智慧的哲学思辨、韵味无穷的艺术魅力和深远丰厚的人文追求,傲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并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中医药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哲学体系、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以及发展历程,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中国古代文化孕育了中医药文化,它是中医药文化的宏观背景。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源泉。而医古文涵盖了中医文化和中国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沉淀了深厚无比的文化素养基础。医古文课程的准确定位和其作用的发挥,直接关乎高职中医类学生素质的提高。

医古文是中医文化基础、哲学语言学基础,内容也是关于中医的。对于中医类学生来说,医古文相当于中学里开设的语文课,大学英语专业的英语课,是看家的本领,是对其终身发展有着重要价值的主课。其地位和作用,远非一个工具性所能概括,诸如古医籍文献的研究,中医临床文献的研究,根据中药文献研究开发中药新药等等,都要发掘吸收综合前人的成果,都不是工具课所能做到的。

我们认为,医古文学科是不归属于中医任何专业、学科的二级学科,其内容也不是中医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它对于中医体系来说是不存在上下级关系的,它应该是中医专业知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是中医的根本,没有文化就没有文献,就没有今天的中医。没有医古文就谈不上继承和发展中医这一宝贵遗产。古代医籍阅读能力也应该是中医的专门技能。因此,医古文在中医领域完全是源头,是决定中医特色的根本,毫无疑问应该是专业课,是中医药类学生的主课。

三、高职医古文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高职中医药教育是高等中医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中医类学生毕业后大多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基层、城镇社区等医疗机构就业,从事的是临床诊疗、预防保健等工作。工作责任大,社会期望值高,既需要较强的实践技能,更需要较高的综合素养。但高职中医类学生文化底子薄弱,尤其是从理科生而来这部分学生,文史哲等知识肤浅,加之中学重视应试,忽略人文教育,部分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追求物质享受,讲实惠不讲精神,不注重人文道德的修养,诚实守信、勤奋文明等价值的缺失,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关系方面正确认识的缺乏,使得整体文化素质下降。许多高职毕业生在人文素养、语言表达、医德修养等方面未达到应有水平,病例写不了,错别字满篇,语句不通等现象大量存在。步入市场经济后,医疗行业医德严重滑坡,医患纠纷加剧。除社会因素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教育存在的重业务轻思想道德、轻人文素质的倾向。要加强人文社科教育,医古文的价值和作用不可低估。

医古文涵盖了传记、序文、医案、医话、医论等各种文体,古代哲学、文史、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充溢其间。文以载道。加强医古文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扩充知识的基础上,接受中医文化的熏陶,发挥其人文教育作用。如《扁鹊传》,扁鹊治好虢国太子的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而他却说:“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学生真切感受到的是扁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医风和高尚的医德。又如《丹溪翁传》,从朱丹溪的“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于时,犹仕也”这句话中,学生可以认识到古代文人的价值取向、古代医学的历史地位,从而挖掘其文化内涵。再如《本草纲目原序》中,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家,稿凡三易”;《类经·序》“凡历岁者三旬,易稿者数回,方就其业”句等,均说明前人治学之严谨。学生学到的是做学问要持之以恒,切不可走捷径。还有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等思想;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中提到了优秀医生必须具备的品质;张介宾在《病家两要说》中说到看病、择医、任真医;李中梓《不失人情论》中关于“人情”的深刻描写等,无不从医德修养、治学态度、诊疗作风、忠信笃诚等方面为后人树立了道德典范,对学生医德修养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

医古文中记载的古医家高超的医学水平、精诚的医学美德和博学深厚的文化底蕴,给后人留下丰厚的财富。在中医传承方面,仅以《华佗传》为例:“府吏兒寻、李延共至,具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这正反映了中医著名的“同病异治”之医理。“又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杀佗。郡守之子知之,属使勿逐。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这又表现了中医“情志治病”的医学原理。“五禽之戏”就是他根据“上工治未病”的原理,在防病强身方面的创举。更不必说中医开山鼻祖《黄帝内经》对千秋万代的深远意义,《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类经》、《本草纲目》等等论著对中医事业的建树作用。

新的时代,医古文还负有在古老文明的基础上去发现和创造的使命。扁鹊研读《黄帝内经》,其诊脉术就能由前人的“三部九侯”发展为“独取寸关”,后代均未有人突破。还有“望、闻、问、切”四诊,想要有其它的检测方法就只有用西医仪器,这不能不说是中医界的遗憾。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倘若中医的诊治一直停留在古人的理念和方法上,那它就走到了尽头。在经过“非典”、“禽流感”等洗礼之后,人们深感中医的独特优势。我们必须重视医古文在继承和发展创新中医药中的价值。中药防治是中医药的长项,对于艾滋病、癌症、肝炎等疑难病症应大有可为,但还未能完全发挥出来。这些,都只有植根于古老的中医,在充分研究古典医籍以及现有医学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发现和创造。

总之,医古文是具有鲜明中医药特色的语言文化传承类课程,它应该是高职中医药教育的专业课。在大中医的背景下,医古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古医籍文献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传承中医文化,提高人文素质,有着独特的课程价值。我们应当十分重视医古文在高职中医药教育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其作用,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论文所属课题: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医古文在高职中医药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大庆.中国医学人文教育——历史、现状与前景[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2]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刻不容缓:关注医学人文[N].人民日报,2008-5-15.

[3]傅建萍,熊德梁,武文.医古文课程的课程性质探究[J].中医教育,2011,(30).

[4]杨桂华.医学的人文内涵[N].人民日报,2008-4-17.

[5]傅建萍.医古文课程地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

古代文学基础第7篇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教学模式;演变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形式。古典舞是中国古典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是独特的民族文化的体现。对古典舞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形成独特的古典舞教学模式与方法,有利于促进古典舞的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中国古典舞教学模式的演变

(一)中国古典舞教学的创建

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繁荣民族舞蹈艺术,舞蹈工作者在借鉴芭蕾舞训练方法的基础上,从艺术资源丰富的中国戏曲、民间舞蹈、手语、杂技、诗歌、绘画中整理出了很多有关身段、神韵、情感的展现技巧,制定了中国古典舞的基础教材――《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即“大绿本”,为中国古典舞教学授课提供了基础,推动了中国古典舞教学的发展。

中国古典舞本身来自于中国传统戏曲。在“大绿本”之前,中国古典舞的学习模式与中国戏曲的学习模式是一样的,包含诸多武术、戏曲元素。“大绿本”则在戏曲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另辟蹊径,探索出了更适合古典舞的学习方法。从理论上讲,“大绿本”总结了之前的舞蹈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明确了指导思想,使古典舞的教学理论更加接近现实,更符合古典舞学习实践。从实践上讲,“大绿本”从课程组织方式、教学形式、课堂顺序等方面进行了实验,在吸取之前有益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课堂教学更有成效。

“大绿本”对中国古典舞教学具有启迪性和开创性意义,是具有民族代表性、新型的中国古典舞教学模式诞生的标志。

(二)中国古典舞教学的发展

进入改革开放后,中国古典舞教育工作者对这一时期的中国古典舞教学进行了总结研究,确定了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古典舞教学的精髓――身韵。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国古典舞身训》《中国古典舞教学》等古典舞基训教材,都总结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为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古典舞基训教材的出现,弥补了“大绿本”的不足,同时,探索出了中国古典舞自身的学习形式和内在规律,摆脱了戏曲与芭蕾的束缚,为发挥出中国古典舞的特点和发展潜力提供了更大的助力。中国古典舞最具风格的元素是身韵。身韵的出现,是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古典舞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古典舞发展的重要转折期。

中国的古典舞教学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为之后中国古典舞教学事业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三)中国古典舞教学的完善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古典舞教学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这一时期的教学体现出了开放、包容、创新的特点。

这一时期,中国古典舞在找到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借鉴外国古典舞形式,以中为主、以外为辅,古典与现代融合,使中国的古典舞更具时代文化气息。同时,将中国古典诗词、绘画特色创新性地融合到古典舞中,用舞蹈语言体现传统美,使中国古典文化在舞蹈中得到了新的诠释。这时的古典舞已经是中国艺术的一种象征,古典舞教学理论、技术也已经相对完善。

二、中国古典舞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

中国古典舞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中国古典舞教学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将先进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对学生的教育不应只停留在功底、技巧、身韵上,也应注重艺术表达方式的教学,教会学生运用新技术提升艺术表现力,将新型元素应用在舞台上,融合在表演方式中。杨丽萍的《雀之舞》能取得很大的成功,良好的身韵、功底起到很大作用,但先进的舞台灯光表现同样功不可没,并且身韵功底与舞台设置相得益彰,舞台灯光设计为身韵增光添彩。这就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典范。同时,要注重时代特征,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创设不同的内容,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有需求才能有市场,才能为中国古典舞的传承提供机会。

三、结语

中国古典舞教学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学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发展无止境,中国古典舞教学承担着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在发展方面还应不断进取,在理论与舞蹈技巧、舞台设置方面还应不断完善,使中国古典文明在创新中得到更大体现,使古典舞成为中国的文化象征。

参考文献:

[1]冯双白.新中国舞蹈史[M].湖南美

术出版社,2002.

[2]潘东升,赵晓晶.中国古典舞的教学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