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能源经济管理专业(合集7篇)

时间:2023-05-17 16:11:19
能源经济管理专业

能源经济管理专业第1篇

[关键词]海洋区域经济;管理专业;法学专业;专业结构优化

[DOI]10.13939/ki.zgsc.2016.51.134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专业是高校与区域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高等教育是否适应社会需求,要通过所设置专业以及所培养出的专业人才体现出来。大力发展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专业教育,发挥其专业服务社会的优势,对于提高专业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12月,中共辽宁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建议》提出:推进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和积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未来5年辽宁推动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陆海统筹,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

在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进一步优化高校专业结构。专业结构优化通过整合资源,对专业发展方向、专业招生人数、生源结构、新专业申报等方面进行调整。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从2001年至2016年,共有70篇论文的题名涉及“区域”和“专业结构”。国内学者对于专业结构跟随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较多,但是对于海洋经济视阈下的专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则较为少见。因此,课题通过针对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对于管理类与法律类人才的需求,进一步优化管理类与法律类专业结构,整合教育资源,调整专业结构。课题的研究对于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专业适应海洋区域发展的综合能力,提高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优秀管理类与法律类人才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辽宁海洋区域经济视阈下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从管理学与法学学科关联度分析。法学和管理学都是与社会各个领域密切相关的两大科学体系,法律与管理都是基于组织目标,使组织更加有序化,因此,管理学和法学学科的关联度较高。

(2)辽宁海洋区域经济视阈下急需管理类与法学类,跨专业复合型人才。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法务人员、海上执法人员、涉海企业法务人员、涉海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专员都在辽宁省重点企业紧缺人才目录中,这些人才的共同特征有以下几点:①海洋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产生人才需求;②熟悉管理知识;③熟悉法律知识。

(3)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建设也必须与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在专业综合评价中,专业结构是否适应区域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要是衡量专业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社会服务优势、推动我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根据我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优化专业结构。

因此,辽宁海洋区域经济视阈下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结构优化包括三大模块的内容:管理类专业结构优化、法学类专业结构优化以及管理与法学跨专业结构优化。课题针对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对管理类与法律类人才的需求,进一步优化管理类与法律类专业结构,整合教育资源,调整专业结构。课题的研究对于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专业适应海洋区域发展的综合能力,为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优秀管理类与法律类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理论层面,课题的研究对区域经济变革与专业结构调整之间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完善,同时对于专业发展理论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实践层面,课题对于辽宁省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的结构调整实践、提高管理类与法律类专业的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促进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辽宁海洋区域经济视阈下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结构优化策略

3.1 建立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方向优化方案

在辽宁海洋区域经济视阈下,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行政管理、法学专业为例,可将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方向进行如下调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设置海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与海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法学专业分为海洋行政法专业方向与海洋执法专业方向;行政管理专业分为渔政与渔港监督管理专业方向与海洋行政管理专业方向。

3.2 专业招生人数与生源优化策略

根据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对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并结合辽宁省专业综合评价的结果,对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招生人数进行调整,并进一步对生源情况进行调整。此外,对于辽宁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在整合学校资源的基础上,高校申报适应辽宁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新专业,新专业可为管理类与法学类交叉学科。

3.3 构建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结构优化的支撑体系

(1)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根据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对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的需求情况,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修订教学大纲。课题体系包括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集中实践模块。其中海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设置海洋企业战略管理、海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海洋企业员工流动管理等课程;海洋执法专业方向设置海洋行政案件查处、海上犯罪侦查实务、海上治安案件查处、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课程。与此同时,还应包括微课、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等。

(2)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①验教学方面。根据专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可共享实验教学软件,并且根据海洋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配置相应的实验教学软件。

②实践课程方面。专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增加海洋与渔业认识实践、渔政与渔港监督管理实务、海洋文化认识实践等实践课程。

③实践基地建设方面。积极拓展涉海企业、事业单位作为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实践基地。

(3)加强教材的建设

根据辽宁省海洋区域经济视阈下需求,建设管理类与法学类教材,按照专业方向,教材体系可分为海上执法系列、海洋管理系列等。

(4)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符合专业结构优化的需求,必须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具体包括高水平教师的引进方案、教师的校本培训方案,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等。

参考文献:

[1]李春林,丁波,吴彪.产业结构调整与地方院校专业结构优化分析[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6(2):58-61.

[2]钟德仁,国海,郝世棉.基于区域经济视域下安徽省地方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优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152-155.

能源经济管理专业第2篇

作为文理兼收的大类专业,经济学是当之无愧的NO.1——开设最普遍。经济学门类根据面向领域的不同而分别倾向于理论经济学、经济政策、货币与流通和对外贸易等,包括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审计学、保险、财政学……虽然同是以经济学类为专业名称进行招生,但不同的大学所包含的具体专业不同。这就是说,在具体分专业时,考生只能选择大类所包含的专业。因此,考生在选择时,一定要弄懂拟报院校该类到底包含了哪些专业。目前以经济学类招生的院校中,专业构成情况可分为以下五类——

其一包含了经济学类的大部分专业,如西安交通大学包含了金融学、金融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贸易经济等专业方向,山东大学包含了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等专业。

其二为经济学类中设置最多的几个专业的综合。有的是包含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如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中南民族大学;有的则只包含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如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其三是包含具体专业除大家所熟悉的经济学类专业外,还与学校特色联系在一起,开设了相关专业,如中国农业大学经济学类除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金融学专业外,还包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开设的经济学类,则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之外,还开设了能源经济学。

其四是同一院校有两个以上的以经济学类为名来招生的专业,但在经济学类后面还加有备注,标明不同专业的区别。如北京工商大学分为经济学类(经贸类)和经济学类(财贸类),前者包括经济学、贸易经济和国际经济与贸易3个专业,后者包括财政学、保险和统计学共3个专业。

其五是部分高校所开设的经济学类打破了只包含经济学类下相关专业的构成,还与其他学科所包含的近似专业联系在一起招生,如上海交通大学的会计学专业也属于经济学类的专业之一,天津商业大学则把信用管理包含其中。

主干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数理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等。

院校展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生首届以经济学类招生的学子即将毕业,接受社会的检验。其经济学类专业属于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下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学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国际运输与物流方向)、经济学专业(国际税务方向)、经济学专业(荣誉学士学位实验班)等五个专业或方向。入学时,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学生在大学二年级春季学期将根据自身专业学习规划、兴趣特长和学习成绩情况,在贸易、金融、经济类学科内自愿选择专业,确定主修专业(方向)。

武汉大学——经济学类采取“打通”和“分段”方式培养,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高级经济和管理人才。学生进校前两年,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打通专业界线,采用统一的经济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二年级末,在学生对专业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其兴趣、专长、人生规划和社会需要,分别进入四个专业(财政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学专业、保险学专业)继续专业课学习。

工商管理类

专业构成

从开设院校的数量来看,文理兼收的大类专业中,能与经济学类比肩的只有工商管理类。作为备受考生青睐的工商管理类,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公共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类、电子商务类和旅游管理类共同构成管理学类。九大类的差异从其命名可略知一二,工商管理类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

在工商管理类下,有的专业以市场活动为主,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等,有的专业则以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为主,如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等,还有些是针对特殊领域开设的,如特许经营管理、连锁经营管理、酒店管理等。于是,在高校以“工商管理类”招生的专业中,具体包含的专业有所不同。

第一类是与经济学类学科有所交叉。如同介绍经济学类专业时,有的高校将部分工商管理类专业纳入其中一样,也有一些高校则将属于经济学类下的专业纳入工商管理类招生、培养,如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类所包含专业除会计学与市场营销外,还包含了经济学类的金融学专业。

第二类则可称为工商管理类的。核心型”,将工商管理类下最常见的专业都纳入其中进行招生,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的工商管理类包含了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

第三类则是在管理学类下,打破九小类之间的界限,将属于其他类的专业纳入工商管理类中。如大连理工大学包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北京工商大学工商管理类包括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管理科学共6个专业。

还有一类则更为与众不同,以工商管理类招生,但实行的却是双学士的培养模式。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该校工商管理类又称为“管理-电子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在四年的修业年限中,接受管理学(或经济学)+工学专业的培养,毕业时可获得双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经济法等。

院校展台

电子科技大学——该大类整合经济管理和电子工程两大学科优势,突出管理与电子信息技术相融合。课程设置强调厚基础和国际化,培养过程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学生在修读通识类课程、电子信息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和经济管理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后,可以根据志向选择在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金融学和电子商务三个专业)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方向进行学习。

哈尔滨商业大学——该大类以实验班形式培养,包含专业众多,有工业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商品学、物流管理等。前期进行基础阶段学习,后期进入专业学习。

公共管理类

专业构成

同属于管理学类,但公共管理类把关注点集中于社会管理之中,是以政府、企业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的结构、工作程序、工作绩效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与工商管理类不同的是,公共管理类对经济领域涉足较少,而更倾向于解决公共事务——土地、公共关系、文化、劳动关系、公共安全等问题。

公共管理类下包含专业与工商管理类一样多,但最为人们所知的只有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两个专业,其他专业如劳动与社会保障、文化产业管理、劳动管理、食品经济管理等或是设置较少,或是仅在少数高校试点的专业。因此,公共管理类的构成大多以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为主,再适量增加一两个专业。

在设置公共管理类专业的高校中,北京化工大学、山东大学、西南大学仅包含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侨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外,又加入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等专业。与一般高校以招收文科生为主不同的是,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类招收理工科考生,包含专业有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卫生管理。

主干课程

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经济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社会学管理、会计学、社会学、应用统计学、公共关系学、公共人事制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文写作与秘书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中介组织管理、政策科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原理、组织行为学等。

院校展台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类各专业依托学校在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优势,以及充分发挥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作用,实行“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前两年不分专业,进入三年级时按照学生的志愿、社会需求状况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等因素,分为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习。

华侨大学——招收文史、理工类学生,学制4年。前两年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3个专业开设相同课程,第三年在自愿选择与学院考核的基础上分成3个不同专业。成绩达要求可修读法学专业双学位,理工类选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修读城市规划专业双学位。

中国语言文学类

专业构成中国语言文学类包含哪些专业?只要将其名称拆分一下,中国、语言、文学三大关键词就能解释得很清楚,即适用于中国,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语言和文学为研究对象。语言既包括官方语言——汉语,也有部分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则涵盖了诗歌、词赋、戏剧、小说等。

由于中国语言文学类所含专业较少,因此高校开设的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组成也比较简单,可分为“闭合式”和“开放式”两种。“闭合式”指的是所包含专业均为该门类下的专业,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包含汉语言和汉语言文学两个专业,华中师范大学包含汉语言和对外汉语专业,山东大学仅含汉语言文学一个专业,云南民族大学包含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河北大学包含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古典文献专业。“闭合式”专业组成的中国语言文学类在目前招生高校中占据多数地位。而“开放式”则是将中国语言文学类下的专业与其他文学类的专业以“中国语言文学类”名义招生,如中南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类则将属于新闻传播类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组成招生。(注:原对外汉语专业现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主干课程

文学理论、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含当代)、外国文学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经典导读、美学概论、马列文论、中国文学理论史、西方文艺理论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

院校展台

华中师范大学——作为六所部属师范院校之一的华中师范大学,在中国语言文学类的构成上较有特色:汉语言与对外汉语的结合。两个专业紧紧围绕语言,一个是内在的汉语、语言学、文学等方面,一个是把汉语传递给对中国语言、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

广西民族大学——学制四年,双学历[同时颁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壮语方向)、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培养具有系统的壮汉双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并能从事进一步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将具有双语写作、交流和研究能力及掌握办公自动化技能,并粗通一门东南亚国家语言。

能源动力类

专业构成

能源亦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是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性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隶属于工科门类下的能源动力类就是以各种能源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由于一次性能源随着使用的减少,人们更注重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所以在能源动力有许多专业都围绕核能、风能、新能源设置。

能源动力类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开设最为普遍,其他专业如能源工程及自动化、风能与动力工程、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都为在少数高校试点的专业。所以在以能源动力类为名进行招生的大类,一般都是“热能与动力工程+其他专业”的形式组成。如大连理工大学包括热能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山东大学包括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基地班和热能与动力工程两个专业。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许多开设此大类的高校,都将与该专业相关较大的但属于土木类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注:现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纳入其中。如北京科技大学该大类包括热能与动力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中南大学包括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除以上两类以外,还有少数以能源动力类招生的高校在培养方面是打通本硕连读进行培养,如西安交通大学该大类学生在完成综合基础素质教育、掌握宽厚的理论基础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以在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热动力工程、汽车工程、热能动力与控制工程等专业方向选择,再进行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按学科大类平台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深造。

主干课程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动力机械基础、内燃机原理、透平机械、热力发电厂等。

院校展台

北京科技大学——包括热能与动力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两个专业,按大类招收的学生入学后实行宽口径培养模式,一年半后学生将根据本人志愿和在校学习成绩进入不同的专业学习。

哈尔滨商业大学——以实验班(能源动力类)招生,前期以基础学习为主,第三或第四学期再选择具体的专业,可选择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包装工程、印刷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物流工程等专业。

电气信息类

专业构成

作为工科门类招生专业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电气信息类将传统的电工技术与计算机、电子、自动控制、系统工程及信息处理等新技术相结合,因此专业可以分为相关的几类。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力工程与管理是与传统的电工技术紧密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则与计算机更为投缘;电子科学与技术、真空电子技术等则与电子牵手……在以电气信息类为名称招生的大类专业中,各高校又包含了哪些专业呢?一起去探个究竟吧!

首先是相关专业的结合,如北京交通大学电气信息类包含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电气信息工程专业都与电工技术有关;防灾科技学院包含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专业、首都师范大学包含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工程则与计算机有关。

其次则是在传统电子与计算机或其他新技术的结合,如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电子信恩科学类包含了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川大学包含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自动化专业。

还有一类构成比较复杂,包含专业比较多,还有些把近年才新增设的专业也包容进去,如大连理工大学电气信息类包含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英语强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等8个专业;中南大学则包含信息安全、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和新增设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和物联网工程专业。

主干课程

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工程数学、电路、电子技术、现代电子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数据库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通信系统原理等。

院校展台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信息类所属电气工程学院其前身创建于1908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创办最早的电工学科;是全国电工二级学科设置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的电气工程学院之一。电气信息类实施本科生与研究生统筹制定教学计划。学生在掌握好宽厚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以在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选择专业方向,再进行能力培养为主的专业教育,按学科大类平台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深造,学习成绩合格者可分阶段获得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

材料类

专业构成

用一句真实并且高度概括的话说,人类的世界始终是一个由材料组成的世界。从属性来分可分为无机物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物材料和不同类型材料所组成的复合材料。从用途来分可分为电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核材料、建筑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

材料类下的专业就是围绕研究各种不同材料的特征以及运用不同的材料设置的。金属材料工程覆盖了冶金、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粉末冶金、材料热处理、材料腐蚀与防护及表面等方面;无机非金属材料则是研究水泥、玻璃、陶瓷与建筑(墙体)材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则是针对纤维、橡胶、塑料、乳胶漆等材料。

以材料类大类招生的专业构成,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全部专业都由材料类下的专业构成,如石家庄铁道大学该类包含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都属于本类下的专业。

第二种是由材料类下的专业加工科门类下其他类的专业,如武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河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的材料类,既有属于材料类下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之一,又有机械类下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第三种是材料类下的专业与理学门类下的专业的组合,如中南大学材料类由属于理学门类下的材料化学专业与材料类下的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组成,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类也包含了理学门类下的材料物理专业。(注:现材料化学、材料物理已归为材料类。)

主干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材料学、材料力学性能、材料表面改性技术、检测技术及质量评估、复合材料、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工艺学、计算机模拟技术与应用、材料制备技术、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等。

院校展台

能源经济管理专业第3篇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改革

一、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意义

我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由原来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演变而来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在199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当时在房地产专业领域有“五朵金花”之称,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在2001年才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在校生达300多人,已有毕业生近千人。尽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几次调整,但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特色不鲜明、优势不突出等问题,因此,进一步探索土地资源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既突出我校的专业特色、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符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科委员会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非常有必要。现在又面临新一轮教学计划的调整,该课题的研究将为新一轮教学计划的调整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有力推动我校的教学改革。

二、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60多所高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由于不同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背景不同,各类院校在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但大致可分为偏重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偏重管理型人才培养两大类。其中农业类、经济类院校多偏重于管理型人才培养;理工类、地质类院校多偏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

(一)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1.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实践必修课―选修课”的分段组合模式,构建了公共基础类课程模块、土地资源类课程模块、信息技术类课程模块、土地经济类课程模块、工程技术类课程模块和土地管理类课程模块六大课程模块。

土地资源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资源学、土壤学、景观生态学、土地评价等课程。

信息技术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信息系统、测量学、土地资源遥感、GIS原理与应用、GPS原理与应用等。

土地经济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经济学、不动产估价、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城市土地经济学、物业管理等。

工程技术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地籍测量、农田水利、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整理复垦等。

土地管理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管理概论、地政学、土地政策与法规、地籍管理和国土资源管理学等。

2.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学、应用经济学。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政策、城市经济学、城市经营与管理、城市规划、不动产管理概论、不动产经济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市场营销、不动产估价、不动产政策与法规、不动产投资分析、不动产金融、不动产市场分析、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行政学、土地资源评价、土地信息系统、土地政策与评价、地籍管理、统计学、测量学。

3.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学院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专业必修课程: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土地法学、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信息系统、土地利用管理、地籍管理学、不动产评估。

专业必选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地籍与房产测量、遥感概论。

专业选修课程分为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不动产评估和资源环境管理四个方向。(1)土地资源管理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土地行政管理、土地整理与耕地保护、数据库技术、地图制图技术、专业软件操作及应用、城镇规划、土地可持续利用;(2)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房地产投资分析、房地产营销与策划、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市场学;(3)不动产评估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房地产估价实例分析、资产评估学、建筑工程概论;(4)资源环境管理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可持续发展引论、环境学概论、土壤地理学、矿产资源管理、资源环境经济学、区域分析与规划。

实践类课程:测量学实习、地籍与房产测量实习、地图学实习、设计、土地资源学实习、地籍管理实习与设计、土地规划学设计、不动产评估实习、土地信息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综合实习。

4.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主干学科: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经济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地学基础、地籍测量、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制图学、土地制图技术、土地信息系统、土地资源评价、土地管理学、土地政策与法规、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工程、土地规划、水资源与农田水利、不动产评估、测量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英语、应用写作。

(二)启示与借鉴

从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来看,各高校的课程设置都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设置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体系,因此培养方案的修订关键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三、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改革思路

经过与专家、教师、已毕业学生及在校学生研讨,我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改革思路确定为:突出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为首都服务。根据该思路,制定了2008版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要点如下: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本专业培养为首都经济服务,掌握城市土地管理、房地产管理等相关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从事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房地产项目投资分析、房地产市场研究、物业管理等相关工作的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课程体系的修订与改革特点

1.专业特色

以土地管理为专业基础,以房地产经营管理为专业特色,突出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结合房地产业运作结点,将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产业运作体系和就业岗位体系相互贯通。

2.人才培养特色

倡导理论联系实际,使课程设置与就业充分链接;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通过考察、实习、实验课等环节,整合专业知识并与操作实践紧密衔接。

3.课程特色

本专业包含“土地资源管理模块”、“房地产开发经营模块”、“城市经济与管理模块”和“工程与技术”四大课程模块,四大模块都设置了基础性课程和专业性较强的深化课程,既考虑了课程设置的规范化要求,同时又强化了房地产经营管理的专业特色与优势。

(三)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2008年起新实施的土地资源主要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通选课、实践教学”组成。

其中,学科基础课有:经济学原理、会计学、公共经济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统计学、城市经济学。

专业课有: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房地产开发经营、住宅经济学、房地产金融、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

专业选修课:城市规划与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城市生态学、房地产投资分析、建筑工程识图与应用、北京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遥感技术概论、不动产制度分析、房地产市场理论与实务、建筑工程概论、房地产企业融资筹划、国外不动产理论与实践(双语)、房地产信息管理与应用、城市管理制度与政策、房地产估价案例、城郊土地流转与管理、智能建筑管理、房地产税收、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管理、房地产策划案例、建筑工程造价。

该课程体系凸显了“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城市经济与管理”和“工程与技术”四大课程模块,既考虑了土地专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规范化要求,同时又强化了我校房地产经营管理的专业特色与优势。

“土地资源管理”模块的主要课程有: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城郊土地流转与管理。

“房地产开发经营”模块的主要课程有:房地产开发经营、住宅经济学、房地产金融、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房地产投资分析、不动产制度分析、房地产市场理论与实务、房地产企业融资筹划、国外不动产理论与实践、房地产信息管理与应用、房地产税收、房地产估价案例、房地产策划案例。

“城市经济与管理”模块的主要课程有: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与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城市生态学、北京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城市管理制度与政策、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管理。

“工程与技术”模块的主要课程有:建筑工程识图与应用、遥感技术概论、建筑工程概论、建筑工程造价、智能建筑管理。

通过这次课程体系调整,更加明确了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定位和专业特色,既贯彻了2004年全国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谊会会议精神,把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和土地信息系统6门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又体现了我校房地产经营管理的鲜明特色;进行了课程体系的优化,使课程的先后顺序更加合理;为学生自由发展提供了较大空间,专业选修课给出了46学分的课程,学生在其中选购30学分即可;重视实践教学,增加了实践环节,增设了实操性很强的一些课程,如房地产企业融资筹划房地产估价案例、房地产策划案例等。

参考文献:

[1]周伟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特点[J].中国地质教育,2004,(4).

[2]王永东等.构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07,(3).

[3]袁春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7,(1).

能源经济管理专业第4篇

摘要: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针对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才需求,其培养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充满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本文着重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现状及发展着手,深入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以期能够为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培养 人才需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广泛,然而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模式、方法、手段,以及所培养出的人才并不能够满足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亟待改革。

一、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由20世纪50年代的劳动经济学发展而来,这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一个专业,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服从和服务于计划经济的。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虽然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但是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市场主体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与此相适应,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招生数额也在急剧增加。然而,一方面各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仍在增加,另一方面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却没有找到跟本专业对口的工作。

以我国华东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去向为例来看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该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中近两成学生选择了考验,近半数的毕业生从事了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只有三成毕业生从事了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并不符合实际需要,其改革势在必行。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入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使企业内部各成员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企业追求的共同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开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难以想象的。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能够使该专业的的学习者真正学得符合社会需要的真本领,找到符合自身需要的工作,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从而促进其人生价值的实现。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利于使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社会和国家的需要相对接,从而培养出更多的符合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大量符合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应用,对于提升我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

1.理念过于落后。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意识、理念的支配下进行的,科学的理念能够使各项活动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从而前途越来越广明;反之亦然。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人才培养的阶段,这一培养理念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不足,因而将人力资源管理简单理解成人事管理,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负责考勤和发福利等。落后的理念培养了落后的人才,使得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滞后于实际需求。

2.模式过于僵化。由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前身是劳动经济学,是适应当时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因而导致了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先天不足。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培养模式,在形式上过于僵化,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与传统的文化教育没什么区别,这就导致了培养的人才只能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与充满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格格不入。

3.培养内容过于陈旧。现阶段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仍旧沿袭了传统的劳动经济学、人事管理等的主要培养内容。这些东西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但是却忽视了人作为人的最本质的东西,那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人在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培养出来的所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其实只是传统人事管理的一个翻版,并不能够真正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掘人的潜力,不能将人作为一种资源在系统内部合理配置,从而影响系统的整体竞争力的增强。

4.培养的方式、手段过于老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跟其他专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管理的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并且将人视作一种能够产生出价值的价值。我国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对于此问题的重视还不够,因而导致了使用较为老套的人才培养方式和手段。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并且课堂教学仍然较多地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读学生记的方法。这样的培养方法过于陈旧、呆板、僵化,不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能培养学生解决系统中出现的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等问题的能力。

四、解决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途径

1.革新理念。充分认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充分认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任务等,从而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

2.改革教学内容。剔除以往教学中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不符的陈旧内容,根据社会需要增加具有时代性、现实性、实用性的新内容,以培养出符合需要的合格人才。

3.采用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改变传统课堂上教师大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增加大量的实训课和案例教学,较多地模拟现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且让学生及时走进企业,真正见识到实实在在的人力资源管理。

总之,我国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还存在许多弊端,不能够满足充满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解决潜在需求与实际需求间的矛盾,克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必须从理念革新、模式革新、方法革新、内容革新等多个角度考虑,从而为我国企业的做大做强、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大量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岳洪涛.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对技能人才培养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5(3):231-231

能源经济管理专业第5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培养 人才需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广泛,然而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模式、方法、手段,以及所培养出的人才并不能够满足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亟待改革。

一、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由20世纪50年代的劳动经济学发展而来,这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一个专业,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服从和服务于计划经济的。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虽然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但是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市场主体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与此相适应,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招生数额也在急剧增加。然而,一方面各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仍在增加,另一方面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却没有找到跟本专业对口的工作。

以我国华东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去向为例来看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该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中近两成学生选择了考验,近半数的毕业生从事了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只有三成毕业生从事了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并不符合实际需要,其改革势在必行。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入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使企业内部各成员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企业追求的共同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开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难以想象的。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能够使该专业的的学习者真正学得符合社会需要的真本领,找到符合自身需要的工作,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从而促进其人生价值的实现。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利于使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社会和国家的需要相对接,从而培养出更多的符合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大量符合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应用,对于提升我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

1.理念过于落后。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意识、理念的支配下进行的,科学的理念能够使各项活动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从而前途越来越广明;反之亦然。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人才培养的阶段,这一培养理念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不足,因而将人力资源管理简单理解成人事管理,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负责考勤和发福利等。落后的理念培养了落后的人才,使得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滞后于实际需求。

2.模式过于僵化。由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前身是劳动经济学,是适应当时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因而导致了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先天不足。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培养模式,在形式上过于僵化,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与传统的文化教育没什么区别,这就导致了培养的人才只能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与充满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格格不入。

3.培养内容过于陈旧。现阶段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仍旧沿袭了传统的劳动经济学、人事管理等的主要培养内容。这些东西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但是却忽视了人作为人的最本质的东西,那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人在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培养出来的所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其实只是传统人事管理的一个翻版,并不能够真正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掘人的潜力,不能将人作为一种资源在系统内部合理配置,从而影响系统的整体竞争力的增强。

4.培养的方式、手段过于老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跟其他专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管理的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并且将人视作一种能够产生出价值的价值。我国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对于此问题的重视还不够,因而导致了使用较为老套的人才培养方式和手段。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并且课堂教学仍然较多地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读学生记的方法。这样的培养方法过于陈旧、呆板、僵化,不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能培养学生解决系统中出现的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等问题的能力。

四、解决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途径

1.革新理念。充分认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充分认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任务等,从而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

2.改革教学内容。剔除以往教学中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不符的陈旧内容,根据社会需要增加具有时代性、现实性、实用性的新内容,以培养出符合需要的合格人才。

能源经济管理专业第6篇

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 information,the society has a more and more pressing need 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However,to train a large number of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alents with qualified,innovative practical ability,a high level of laboratory must be guaranteed. How to train and bring up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alent with solid foundation,wide caliber,high-quality,strong ability,good practice and individualization has become a new topic for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While strengthening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becomes an efficient way to understand the theory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science,and master the practice skills.

关键词:经济学;实验室;创建创新

Key words: economics;laboratory;create and innovativ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223-02

1认知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在培养经济管理类高职院校生的实践活动中,经济学院领导和广大师生强烈地意识到,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所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突出存在3个问题。第一、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创新性整合与知识意义的建构;第二,片面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与理论的应用,与之相关的是经济管理专业的实习“小而散”,使实习环节大多流于形式;第三、过于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面对此传统模式的禁锢,经济学院领导创新观念,强化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积极探索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的新模式。

1.1 突破“文科不需要实验室”的传统观念实验教学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根据社会要求和人的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把科学知识、思维方法、操作技能等传递给学生,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考虑,让学生去创造、去设计,创造性地提高素质,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实验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与创造性。经济管理专业目前主要培养“经世致用”的应用性人才,为综合技能培养奠定基础。因此,实验教学必然成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方式是培养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有效方式,突破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空间的局限,缩短了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的周期。因此,要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开拓创新能力,应从实验室建设开始。

1.2 确立建设文科实验室的新观念建设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学科群的支撑,而一流的学科群则需要一流的实验室作为支撑,所以实验室建设要面向学科建设,服务于学科建设,紧跟学科发展的动态。对于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来说,其建设不能完全照搬自然科学实验室的模式。它不同于单纯以课程或者以课题组建的实验室,也不是具体环节、具体项目动手能力的配套训练基地。它不应固于封闭的、孤立的单项研究,而是作为高校科研体制改革的示范和辐射基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咨询服务和体制创新等5大功能的实体机构,甚至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实验教学机构应置身于开放的网络化信息环境之中,要构筑面向整个教学科研对象,能使信息畅流的数字网络信息平台,使之成为“大科学”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工具。

1.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树立整体发展的大局观念①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优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室为依托、以教师引导为保证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教育体系上进行创新,能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②树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观念。“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成为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大学实验室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调整建设思路和模式。按照社会发展对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以教学手段与方式“多样化”的教育理念优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2实施集中式建设模式

经济学实验教学中心实施集中式建设模式,这种建设模式的特点是优化各种实验室资源配置、统一协调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同分散式建设模式相比,集中式建设模式有以下几个优点。

2.1 有利于体现学科的关联性经济类各个专业有很强的关联性,从本科所开设的课程角度来看,专业基础课有许多是相同的,在倡导拓宽专业基础教育的今天,经济类各专业之间的融通显得尤其重要。经济类专业实验室建设采取集中式建设模式恰恰适应了经济管理类各个专业的关联性。

2.2 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和动态调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硬件基本上是由服务器和PC机组成,只是各专业所用的软件不同。实践证明,在一台PC机上能够安装和运行很多经济类专业客户端软件,这说明硬件资源可以共享。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的关联性,各个专业的软件资源也需要共享。经济类专业实验室集中建设和集中管理恰恰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以及其他相关资源(包括实验室场地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等)的共享提供了保障。实验室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和星型拓扑结构技术,构筑了一个先进的局域网平台,将这些分室互联在一起,实现了网络管理,各分室之间资源动态调配共享和网络多媒体教学等功能。

2.3 有利于实施规模化教育,节约实验室建设费用,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如果各学院独自建立实验室,当实验室规模太大时,将造成资源闲置、浪费;若实验室规模太小,则无法满足规模化教学。采用集中式建设模式便能够产生规模效应,实验室资源可以动态调配,既能够保证规模教学,同时也不使资源闲置、浪费。集中式建设模式统筹实验室建设资金,并力求资源共享,这样也可以节约实验室建设费用。实验室从建设伊始就依托各个院系,让各个院系的教师出谋划策,在软件、硬件采购中,多听取教师的意见,各个院系共同进行集中式建设。由于集中式建设模式对各种实验室资源的集约化购置,它为实验室利用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此外,由于集中式模式下有统一的实验室技术管理队伍,能够做到更好地进行系统技术维护和服务。

3建设高效的实验室运行体制

能源经济管理专业第7篇

关键词:能源经济学;战略性新兴产业;课程体系;内容模块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117-03

当前,能源生产、分配和利用方式正面临深刻变革,能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能源产业也在经历从传统垄断和计划为主的管理模式,通过管制放松和竞争进行的市场化改革进程,能源相关资源配置将更多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这一进程中有大量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回答和解决。

能源经济学就是以能源生产、分配和利用全过程中的经济问题为核心,阐释能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与相应经济规律,为实现能源及相关资源在社会经济中的有效配置和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论支撑的一门应用经济学,是能源经济管理研究和实践的基础理论。2010年,教育部启动包括能源经济专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能源经济学”课程普遍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一、对能源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理解――基于课程知识框架的角度

当前,能源经济学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能源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关系;能源与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关系;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能源价格、能源市场和税收;节能与循环经济;能源替代;能源国际贸易和能源金融;能源政策等[1,2,4,5]。总体上,能源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有关理论来源,包括新古典经济学和资源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管制经济学、能源技术经济学、金融学等理论,所采用理论分析工具主要是运筹学及数学规划、应用统计与计量经济学、可计算一般均衡(CGE)理论、系统科学及系统动力学、博弈论及信息经济学等。

对能源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成,可以从对能源经济的不同认识角度理解。

1.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多层面(图1)角度

宏观层面内容侧重总量分析,有关政策分析考虑经济环境因素,主要有宏观能源供需及平衡分析、能源市场、能源环境管制政策、能源安全等;中观层面内容主要是能源产业政策与管制;微观层面内容涉及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能源供需均衡与配置优化、能源生产消费的外部性等。相对而言,能源技术经济则强调围绕能源生产消费过程或项目,更具有与技术特征相结合的管理学特征,如投资决策分析、能源管理机制、生产消费过程(或设备)的能效分析等。现在部分开设的“能源经济学”课程,涵盖了能源技术经济学部分内容。

2.从产业链及其技术经济特性角度

考虑不同品种能源,结合从作为矿权的资源到勘探/开采/生产、输配和利用等环节(图2)的技术经济特点进行区分,如煤炭经济学、石油经济学(勘探开采、石油市场等)、天然气经济学(勘探开采、管道输配等)、电力经济学(发输配、电力市场)、新能源经济学等。现有能源经济学体系就是以以国际石油市场为背景的石油经济学为肇始,在原有各品种能源的专门经济学基础上拓展、融汇和深化形成的。

3.从研究方法论角度

以规范的定性和数理模型为方法的研究,为能源经济相关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如能源供需分析、能源环境税收、能源环境资源配置优化等;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的研究内容,为能源经济分析提供实证方法和必要证据,如能源供需定量分析、CGE模型应用和能源市场建模等内容。

与资源环境经济学、能源技术经济等周边支撑理论相比,能源经济学理论具有以下特点:

(1)与经济学结合更为紧密:紧密围绕能源的生产、分配和利用过程,有更鲜明的针对性,侧重阐释能源在能源、经济和环境(3E)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能源与经济和环境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政策涵义。从宏中微观层面,为能源经济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论支持。在当前主流能源经济研究中,实证分析占有主要地位,重视实际应用。相比而言,资源环境经济学更具基础性,而能源技术经济理论则侧重于更微观的工程经济实践。(2)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能源经济学为能源经济研究提供相对基础性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支撑。但是,如能源平衡表、能源CGE模型、3E系统理论等有关方法和工具,以及相关实证方法及其研究提供的实证证据,也能够直接用于能源经济管理决策和实践;(3)交叉融合性、动态发展性和创新性:能源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多样,现代能源经济学内容实际上结合了经济学、管理学、技术经济学和能源工程等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不断进行交叉、融合和发展,不断在深入和拓展研究领域,不断为回答和解决能源经济发展问题提供创新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支撑,逐步成长为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但是,无论从研究还是从教学的角度,目前对能源经济学涵盖范围的认识尚不统一,理论体系本身远未成熟完善。

二、能源经济方向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

能源经济研究方兴未艾,国内外高校设置能源经济相关专业,培养能源经济管理和研究人才,历史不长,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材编制、都仍处于起步阶段,各具特色。以前多作为研究生层次专业,设置于环境或能源相关系(学院),或能源环境相关跨学科专门研究中心,依托所在院系的专业及研究基础,教学内容的工程和管理学特征较强。依托理论和应用经济学科开设能源经济专业的相对较少。考虑到学科交叉性,专业生源主要来自于理科和工科生源。

美国特拉华大学能源环境政策中心,于1983年最早面向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设置了能源经济及管理专业,2012年开始招收能源经济及管理本科专业。近年来,由于能源经济及其研究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专业人才需求增加明显。国外的著名高校如MIT、加大伯克利分校、南加大、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等,国内很多高校,如国内的中科院、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江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西安财经学院等,也都相继招收能源经济方向研究生。2011年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重庆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晋东学院等高校陆续开设能源经济本科专业。

目前,国内已出版的教材[2-6]中,笔者认为魏一鸣主编的《能源经济学》(第2版,2011年)较为符合当前专业教学要求,其它教材多适合研究生层次。国外多数院校多采用讲义形式,也没有正式教材。知名教材中,《Energy Economics:Concepts, Issues, Markets and Governance》较适合本科教学,但内容程度偏浅;《International Book on the Economics of Energy》更适合研究生层次使用。

从多数课程开设的情况来看,由于能源经济学覆盖面宽和研究视角多样,对能源经济学及其体系的认知差异较大,课程内容也因为衔接课程的差异和依托专业不同,差异较大,深浅不一。目前存在的明显问题有:

(1)课程内容体系欠规范,与相关课程内容重复和冲突的情况突出:例如,资源环境经济学对可耗竭资源开采、环境经济的分析,在本课程中也会讲授。在“能源经济”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方面,前者有关内容作为能源经济学理论来源之一,完全可以简化和有针对性地纳入能源经济学课程内容之中,作为基础理论模块的内容;还有,能源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气候变化经济学等教学内容存在部分重叠。(2)缺少一致认可的成熟教材,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教学多采用课堂讲义和教辅资料结合的方式。(3)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待创新。对非工科背景的经济类专业学生,学习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的能源经济专业课程,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可考虑选择多媒体课件、有关能源生产过程和技术的视频、现场参观及专业实习等多元化辅助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反之,依托工科专业建设能源经济专业,需要增加开设经济和管理有关课程,加深学生从经济管理角度对能源经济的理解。(4)教学学时数偏少。在目前高校本科培养体系规范下,多数高校可分配给专业课程的学时仅约占总学时的10~15%,单科课程多不超过60学时,中国石油大学等在能源经济专业建设中具有较长办学时间的高校,专业培养环节约占总学时的20%。教学学时普遍偏少,多是32或48学时。既要符合现有本科培养规格要求,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受能源和经济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传授和素养培养,以满足未来从事能源经济领域实践与科研工作的要求,需要把握教学规律和专业学习特点,更为合理安排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式,课内课外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

总之,从国内外发展动态来看,本科层次“能源经济学”课程的规范化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教学体系建设存在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包括教学内容、辅助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评价等。本文主要对教学内容和辅助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探讨。

三、对“能源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1.建设思路

作为创新型专业核心课程,“能源经济学”课程的建设,从教学体系建设角度,特别是教学内容组织方面,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1)体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能源经济本身属于新兴领域,新的技术、理论方法和问题层出不穷。这要求能够把握能源经济理论及发展动态,在内容上采取教材(讲义)和科研文献相结合方式,不断充实、拓展和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及其结构、课件和实验环节等,反映该领域的新动态新发展。(2)特色定位:应充分结合原有教学和研究基础,在目前国内能源经济专业尚不多的情况下,各专业应找准自身定位,有的放矢,根据各品种能源及其子产业的技术经济特点,有选择地突出某一两子产业或部分教学内容,单独开设相关特色课程,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如石油大学单独开设了“国际能源市场分析方法及应用”、“国际石油经济学”,反映出了自身特色。(3)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源经济专业设置的直接目的是要培养面向能源经济实际,能够回答和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紧迫能源经济问题的人才队伍。因此,应注重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践培养环节相结合,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特别重视对专业素养和实际能力的培养。需特别指出的是,出于数量实证方法在能源经济分析中的重要作用,能源平衡表、计量分析、投入产出分析、SAM及CGE模型编制的工作量大和比较复杂,有关教学内容最好安排独立实验课程。(4)区别不同能源品种及其产业链:在对能源经济总量概念及有关分析理论的把握之外,应在能源供给、能源市场与价格、能源产业管制等具有明显子产业特征差异的内容部分,根据不同能源品种的技术经济特性划分教学内容模块,如可大致分为煤炭、油气、电力和新能源等和能源市场、能源金融等细分内容模块。在此基础上,按照专业特色定位进行适当侧重和取舍。(5)教学内容的灵活组合和调整:应从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分析应用和政策应用的维度,对内容模块的设置仔细分析、灵活剪裁和设计,反映专业定位及特色,区分主干和拓展内容。(6)注意与其它课程的衔接承递:明确课程之间的序贯承递关系,合理设置教学计划,尽量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叠冗余,提高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支撑度,最大限度节约教学资源。适当考虑与研究生阶段有关课程的衔接。

2.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

从各高校课程开设的情况来看,“能源经济学”课程多设置于第4或5学期,课程学时多是32或48学时。课程预备知识,主要有:能源概论、宏微观经济学、应用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运筹学等。课程内容的设置,应是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深化。参考有关《能源经济学》教材内容,从便于学生消化吸收的教学需求出发,笔者认为该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应适当增加学时至60学时,内容模块可大体划分如表1所示。

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基本思路和原则是:(1) 以“能源供需分析―能源市场与能源价格―能源产业管制―能源政策―能源与经济增长、环境的关系”的有关概念及其理论阐释为核心脉络,组织和展开教学主干内容。(2)在理论和分析方法论的教学中,注重与有关课程内容衔接:理论分析部份,应注重在经济学理论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以讲授和深化,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能源经济问题的能力;注重讲授3E领域应用广泛的主要量化方法,包括指数理论与因素分解、DEA效率评价、投入产出分析、CGE模型和计量分析等方法,最好能够结合典型文献和课程实验环节,深化学生对有关方法及其在3E领域应用的理解。该部分内容有一定深度,可选择另外单独开设实验教学环节或课程,实验课时也可适当增加。(3)考虑内容深度、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及教学安排和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强调学生对“能源-环境-经济”基本问题及知识的掌握和准确理解,突出特色定位,有所侧重,兼顾理论和方法论教学,进行内容取舍或单设课程。

3.辅助教学手段和方法

由于学时有限,学生对于跨经济学和能源科学的课程内容理解上会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上,既要安排对能源学科特别是能源工程领域知识的预备课程,也要结合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可包括:(1)以专业研究报告和学术文献作为补充,较全面、细致和及时地反映能源经济实践和学术研究的进展,反映能源经济研究的主要方法和重要结论。(2)能源经济与工程技术的教学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和感性认识。(3)能源经济模型及其分析工具,如CGE模型、3E系统模型,能够为学生更为深入和准确地理解能源系统提供模拟或仿真环境。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能源学科专业实验室,提供能源工程教学的辅助仿真实验。(4)安排课程认知实习环节。(5)有组织地开办课外能源经济专业讲座,增加学生课外的知识获取渠道等。

四、对重庆大学“能源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CEBA)于2011年获批在现有应用经济二级学科下筹建“能源经济”专业,于2012年开始招生。在专业建设上,CEBA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依托技术经济及管理国家重点学科,传承电力技术经济特色方向,以打造辐射全国的特色专业为目标,为西南地区及至国家相关行业部门输送急需的能源经济及管理专门人才,并为相关专业研究生阶段的教学科研培养输送人才”的专业建设目标。从人才培养角度,提出了培养符合国民经济建设和能源经济研究急需的“懂能源,精经济,会管理”的创新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在“能源经济学”课程建设上,课程教学学时规划设置为48学时。根据我院本科教学总体课程规划,梳理“能源经济学”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关系如表1。对有关教学内容作出了相应安排:(1)在课程内突出能源经济实证研究方法内容,设置实验教学环节。(2)相对突出电力技术经济特色,单设“电力技术经济”、“电力市场与电力经济学”课程,安排“电力工程概论”课程作为预备课程。(3)建立与能源企业的教学培养合作关系,安排能源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举办讲座,安排课程认知实习、专业认知实习和专业现场实习等环节。

五、总结

能源经济专业的设置和能源经济学理论体系本身都是新兴事物,需要不断开拓创新。国内“能源经济学”课程建设处于初创阶段,有待规范化和经验积累。本文基于对能源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理解,结合国内能经专业办学的实际,探讨提出了“能源经济学”课程内容设置模块化设计及其原则与必要辅助教学手段,希望能够为能经专业的下一步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庞名立,崔傲蕾.能源百科简明辞典[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9.

[2]林伯强.现代能源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林伯强.高级能源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4]魏一鸣,焦建玲,廖华.能源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5]魏一鸣,焦建玲,廖华.能源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6]魏一鸣,焦建玲.高级能源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