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金融专业硕士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4-08 11:44:19
金融专业硕士论文

金融专业硕士论文第1篇

【关键词】金融;学术硕士;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设置

一、专业型硕士及金融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发展情况

长期以来,我国硕士教育主要是培养从事教学科研的学术型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对应用型研究生的需求正在大幅增加。为积极主动适应这种变化,2009年起,教育部开始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下发《通知》中明确规定:“已下达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基础上,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5万名,主要用于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2010年至今持续缩减学术型硕士招生规模,相应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规模,以达到缓解本科生就业压力同时实现研究生教育培养型结构重大调整的目的。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相对于传统学术型硕士而言的学位类型,旨在培养专业性更强、更能适应社会需求或工作岗位需要的实践型人才。与此前的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首先,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招生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则主要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其次,报考难度不同,非全日制专硕考试难度较全日制专硕要低一些;最后,毕业后所获证书不同,非全日制专硕一般只能获得学位证书而不能获得学历证书,也就是所谓的“单证硕士”,而全日制专硕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双证齐全。由此可见,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国家教育部面对日益细化的职业分工和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迫切需求而对传统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做出的改进和调整,是如今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会议审议通过了金融全日制专业硕士等19种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设置方案。方案中明确了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过程、学位论文等各方面要求,为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指明了方向。目前清华、北大、人大、复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都设立了金融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点,各校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逐步扩大专业硕士在硕士招生中所占比例,并在实践培养中不断探索,促进金融硕士培养模式逐渐成熟,金融硕士成为考生报考时炙手可热的新焦点。

二、学术型硕士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比较

下文从培养目标、招考条件、考试内容、学制、学习费用、课程设置、导师配备、学位论文要求、读博要求等方面对金融学术型硕士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比较:

1.培养目标

顾名思义,金融学术型硕士侧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即对金融理论有深入了解并追求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创新、适合从事教学和基础性、理论性科研工作的研究生,而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则为“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充分了解金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在培养时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招考条件

传统的学术型硕士招生对象为本科应届毕业生,考生需参加每年一月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招生对象与学术型硕士相同,为本科应届毕业生,招生考试于每年一月与学术型硕士入学考试一同举行。

3.考试内容

金融学术型硕士考生参加每年一月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考试科目包括数学、英语、政治、专业课综合,分值分别为150、100、100、150,其中数学、英语、政治为全国统考科目,采用全国统一试卷,专业课综合由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金融专业型硕士入学考试与学术型硕士入学考试一同举行,在2011年之前,考试科目与学术型硕士相同,包括数学、英语、政治、专业课综合,分值相同,其中数学、英语、政治采用与学术型硕士相同试卷,专业课综合也由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但试卷内容与学术型硕士不同。2011年之后考试科目中数学改为经济类联考,分值仍为150分,经济类联考全国统一,其中70分数学,40分逻辑,40分写作,专业课考纲由中国人民大学统一制定,具体试卷则仍由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总体来说,金融专业型硕士入学考试降低了对考生数学方面的要求而更加强调逻辑能力与综合写作能力,专业课命题也会侧重于考察金融实务知识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制

金融学术型硕士一般学制为三年,前两年安排在校学习课程,第三年进行实习或科研项目以及毕业论文答辩,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准许毕业,获准毕业后颁发学位证书与学历证书。

金融全日制专业硕士学制一般为两年,第一年安排在校学习课程,第二年进行实习及毕业论文答辩,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准许毕业,获准毕业后同样颁发学位证书与学历证书。

5.学习费用

学术型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

全日制专业硕士从2010年开始少部分录取为国家计划内(保送)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大部分专业型硕士须缴纳学费,一般比学术型硕士高,根据学校不同学费有所差异,平均为30000元/年。

6.课程设置

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学硕与专硕的课程设置也有较大差异。学术型硕士的课程设置偏向理论性,目的在于拓宽和加深学生对于金融各分支领域的理解和认识,以及授予学生经济金融研究方法、学术规范等,例如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统计回归分析理论及其应用、经济研究方法与学术规范等,教学方式采取传统课堂教学居多。专硕课程设置则偏向实践与应用,所学课程大多与金融领域各职业具体相关,例如金融理论与政策、银行经营管理、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资产定价与风险管理等,教学中多采取课堂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目的在于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面对金融实务问题的解决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提高学生硕士毕业后对于社会需求和岗位要求的适应能力。

7.导师配备

学术型硕士一般配备一名校内老师作为导师,指导学生学习实践及学位论文的完成。而对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除了从校内老师中选择导师外,也会吸收来自金融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或担任导师,大部分院校采用“双导师制”,即为每个专业硕士配备两名导师,一名由校内老师担任,一名由来自各金融机构的在职人士担任。

8.学位论文要求

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一般要求为理论研究、调研报告等,金融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范围较广,可以是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学位论文答辩形式也可多种多样。

9.读博要求

学术型硕士一般有部分报送读博名额,学生根据自身意愿和条件可以申请直博,金融专业型硕士则没有直博机会,有读博意愿只能参加统一考试经录取后入学。

三、总结

作为开设仅三年的专业,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曾经面临多方质疑,社会对于专硕的就业前景持消极态度,而在上文对金融学术型硕士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进行对比之后不难发现,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国家教育部门为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硕士就业而对传统研究生教育进行的改进和创新,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学术型硕士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花开并蒂”的局面一方面能够保证继续为科研及教学工作输送适合的人才,另一方面又利于改善长期存在与研究生教育的社会需求与硕士毕业生不能有效匹配的问题,双管齐下,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李莹.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2]刘红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及改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6).

[3]薛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J].北京教育,2007(11).

[4]程瑶.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9).

[5]教育部.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2010.

[6]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2009.

本文系中央财经大学“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

金融专业硕士论文第2篇

关键词:金融硕士;实践教学;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183-02

根据国家和教育部的规划方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今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这种背景下,青岛大学经济学院获得了金融专业硕士的授予权。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突出专业硕士学位应用型的特色,构建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培养目标,摆脱传统的学术型硕士课程体系的桎梏。

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

罗伯特・M・赫钦斯在其著作《美国高等教育》中写到:大学存在两个目标的冲突,一个是纯粹对真理的追求;另一个也是大学所公认的,就是为人们毕生的事业做准备。这很好地解释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培养重点之间的区别。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明显偏向于应用型。例如我院的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熟悉金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因而实践教学被置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突出地位。实践教学一般是指“通过实验、实践等科学活动方式使学生直接通过感性的学习、研究等手段获得新的理论知识,实现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提升”。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指出,“要切实转变办学观念,强化目标导向,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办学新模式。突出实践教学,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学分的比重。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坚持一线实践,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对实习实践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训练的质量”。该《方案》表明,主管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在专业学位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由于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比较晚,因此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还需要不断丰富和探索,实践教学理念还需不断加强和深化。

我国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偏重于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这和社会对于硕士研究生需求由科研人才转为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变化不相称,也和发达国家中硕士研究生培养偏重于专业人才的通行做法不一致。世界上专业学位教育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美国的专业研究生教育在二战后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加,现在专业学位获得者所占比例大约占三分之二以上,已经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英国的这一比例更高,大约在75%左右。我国下一步要大力发展专业硕士教育,但是如何整合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的教育资源,避免专业硕士成为学术型硕士的“微缩版”,突出专业硕士培养的特色,就成为需要在探索实践中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希望能够以金融专业硕士实践教学体系作为切入点部分回答上述问题,为专业硕士的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二、国内外同类研究状况

国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专业硕士的发展较早,相关研究也已比较成熟。国内受制于教育实践的现实,相关研究比较笼统,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一部分研究主要介绍国外专业硕士发展情况,进而进行中外比较研究。如,高益民(2007)介绍了日本的专业硕士的发展情况,邓涛和孔凡琴(2010)对澳大利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进行了介绍,马永红和郑晓齐(2009)等从教育供应链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工程硕士的特征以及与美国的区别。一部分研究主要反思中国的传统研究生教育和部分已开办的专业硕士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专业硕士的发展思路,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如,王海民和郑佩荣(2005)对于会计专业硕士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反思,于东红等(2010)分析了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中存在的自我意识迷失成为学术型硕士衍生品等问题。还有少量研究,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如质量保障体系[别敦荣等(2009)、邓光平(2010)、熊玲(2010)]、师资队伍[梁其健(2003)]、课程体系[唐仁华等(2010)]、实践环节[文冠华(2010)]、奖助体系[李忠(2010)]。

综上所述,国内现有的关于专业硕士的研究未能将中国实际和国际经验更好地结合,更多的关注专业硕士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和发展趋势等整体问题,缺乏对于专业硕士教育各个环节包括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细致探讨。目前还没有见到对于金融专业硕士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目标。为达到此目标,需要构建多层次、模块化、开放型、全过程的金融硕士实训教学体系。综合利用案例、实验、实训、实习、以及毕业设计和创新实践活动五个实训教学环节,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四、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内容

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教学形式,是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鼓励教师密切关注金融实践的好方式。金融硕士案例教学急需发展,金融教指委已经全面启动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案例中心建设,青岛大学也开始立项专业学位教育的案例建设项目。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包含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拓展性实验几种类型。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与专业证书相对应的课程,鼓励学生获得CFP、CFA,FRM等相关证书。实训教学:通过开设金融产品模拟设计、证券仿真交易、银行交易业务仿真等实践课程,可以使学生能够在实训情景中强化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类实训以综合性和设计创新性实训为主,讲求实训内容的适用性和实训课程的开放性。实习教学: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必须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它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我院已经与青岛的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签署了多份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书,这些实践教学基地基本能满足金融专业硕士实习教学的要求,并且能与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能够达到基地建设双飞互惠互利,相互支持。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金融硕士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金融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形式有案例分析、产品设计与金融实践问题解决方案、调研报告或基于实际问题分析的政策建议报告等,论文选题应该紧密结合实际,不提倡过于学术化的论文。创新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列入学校管理体系的竞赛以及《青岛大学学生创新性与研究性学习实验项目》等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诸如证券模拟交易大赛、金融产品模拟设计大赛等实务竞赛,培养学生金融产品设计和风险意识,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倡导产学研合作教育。

五、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的保障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富有专业精神的实践教学队伍,是开展金融实验教学的基本条件。现在的金融专业硕士的教师大部分都没有在业界工作的经验,而少量的有业界工作经验的教师大都脱离业界时间比较长,与飞速发展的业界实践也有一定的脱节。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金融机构实践经验,为加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可以有计划地派教师到校外的实习基地挂职锻炼,亲身参与到金融业务中去,可以加深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融合,进一步了解业界的工作难点和重点,从实践中提炼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从实践中找寻有意义的研究问题,提高教师的培养专业硕士的水平和科研水平,鼓励教师争取横向课题,帮助金融机构解决实际运营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考虑招聘兼职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从金融机构聘请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来自第一线,了解金融行业的最新动态,可以给学校带来最新的信息,是学校与业界加强联系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时也为学生的技能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我们现在给每一位金融硕士都配备了一位校外导师,可以为专业学位硕士生从事课题研究及专业实践创造必要的条件,参与审查研究生的选题报告和研究方案,并指导该方案的实施,参与学位论文的评审。

总之,对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综合运用案例、实验、实训、实习、学位论文和创新实践活动各个教学环节,构建多层次、多模块、开放性、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9,(3).

[2]王海民,郑佩荣.对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5,(7).

[3]马永红,郑晓齐.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供应链的形态表征研究[J].管理世界,2009,(2).

[4]邓涛,孔凡琴.澳大利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与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0,(10).

[5]于东红,杜希民,周燕来.从自我迷失到本性回归―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12).

[6]李忠,熊玲,陈小平.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实践教学基地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

金融专业硕士论文第3篇

关键词: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一、 金融学硕士与金融硕士的关系。

金融学硕士与金融硕士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是处于同一层次,类型不同,更有侧重。主要以下区别:

(一)培养方式不同。金融学硕士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金融高级专业人才。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积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事业服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掌握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发展的理论和实务,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科研、教学、管理工作。既能从事金融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又能从事金融实务工作;金融学术型硕士,全日制硕士生一般为三年,在职(不脱产)硕士生一般为四年。培养方式自费、公费或委培培养。金融硕士培养目标为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良好的职业道德,富有创新的精神和进取的品格,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卓越能力是金融专业硕士最核心的目标。旨在为社会培养具有卓越实践能力的金融专业人才,包括金融分析师、风险(财富)管理师、产品设计师和金融企业领导者。属于应用型硕士,学制一般为2年,也有些培养单位根据自身情况为2.5年。

(二)导师制度不同。金融学硕士是由校内导师负责培养。2009年教育部文件指出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1] 2011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倡导高校全职教师与实践部门具有良好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为共同导师,实行“双师制”。

金融学硕士与金融硕士教育相互补充、使得我国由单一的学术型培养转化为学术、应用、复合型多远人才培养。金融硕士培养可借鉴金融学硕士培养的优势、经验。金融硕士项目刚刚出现,社会接受度不高。部分培养单位把金融硕士当成创收项目,把金融硕士低于金融学硕士来培养。这些错误倾向的存在,从本质上没有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这势必会影响金融硕士的长期发展。

二、 金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金融硕士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要求金融硕士以金融理论为基础,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卓越能力是金融专业硕士最核心的目标。金融硕士应该突出实践性的特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实践性与学术性相结合。金融硕士教育必须保证必要的理论知识。金融硕士跨专业的考生比例较大,更要把关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合理的课程体系、学习现代金融学知识体系和理论范式,掌握金融最前沿的知识理论。为实践做好准备,也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分析、解决我国金融实际出现的问题,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办学标准与培养单位特色的关系

统一的质量标准是金融硕士发展的必要条件。2011年3月18日全国金融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通过《全日制金融硕士(MF)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是规范金融硕士教育的最高文件及标准。其中对培养目标、招生对象与入学考试、学习方式与年限、培养方式 、培养工作学位授予进行了规定。但是这个办学标准过于笼统、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进行调整。金融硕士教育标准既要体现质量规格,又要体现培养特色。在教育指导委员会办学标准的规定下,各个培养单位根据自身发展金融的基础、地方经济特色培养金融硕士。培养金融硕士最终要经受市场检验。金融硕士培养也是为地方输送合格的金融人才。既要在一定的办学标准下办学,也要突出各个培养单位的特点,两者有机结合。

四、 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之间的关系

金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即校内、金融企业导师联合指导,培养中,两位指导老师共同完成对金融硕士的教学和管理。校内外导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研究生教育方式的创新革命,有效的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丰富了现有的教育教学手段,调动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面的资源,为学生搭建了创新实践的平台,将学术研究和社会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金融专业学位校内导师绝大部分是原来指导学术型研究生的导师,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多数未在银行、证劵等金融机构工作过,对于实践环节不够重视且缺乏指导方法与实践经验。经过多年的培养金融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培养方法,校内导师未能及时转换身份。金融专业学位双导师作用的发挥,需要校内导师及校外导师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一方面,负责金融理论、基本经济理论知识的传授,另一方负责金融实践的培养及前沿理论的传授。校外导师必须加强沟通,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指导为辅。在校外导师的沟通中,由于责任大及校外导师的工作性质,校内导师需主动。才能形成优势互补,发挥双导师制的优势。双方必须明确责任,通力合作。金融专业学位校外导师往往是银行机构、证劵公司、金融集团高管,他们做导师的目的是不是为了得到金钱的回报,而是为了回报社会、把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教给学生。学校提供的金钱激励往往起不到激励作用。需要提高校外导师的社会责任感,邀请校外导师做学术讲座,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传授给金融硕士。

五、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的关系

课堂讲授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达信息、传播思想、传授知识,开发其智力,提高其能力的授课方法。[2]课堂讲授法是人类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教师最长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以教师预备好的案例为线索,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分析研究案例及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从MBA教育中发展并广泛地应用于各级各类教育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金融硕士教育采用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方式,教学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和监管部门的人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3]金融硕士教育的职业性要求在理论学习阶段,仅是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的培养模式。必须建立属于金融硕士教育的案例题库,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有机结合,把实际的知识带到课堂上。利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增加金融硕士课堂的实践性与内容。

六、 金融专业学位与金融类职业考试的关系。

专业学位与职业任职资格、从业资格相互衔接, 是专业学位顺利实施的内在要求。金融专业学位与金融类职业考试的联系,是金融专业学位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也是金融硕士走出本土化,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现阶段,金融类职业考试包括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保险公估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统计师、经济师等。金融专业学位与金融类职业考试的结合的方式。可以在金融领域内推进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另一方面可以与国际机构共同认证。由于金融硕士教育设立的时间较短,且我国专业学位缺乏与职业考试链接的经验,建设衔接需要较长时间。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积极推进,企业,社会,高校共同努力。积极探索金融硕士教育发展规律,提高培养质量,提高金融硕士素质。(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金融硕士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 [Z]

金融专业硕士论文第4篇

1.美国金融研究生的商学院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2.强化金融研究生金融计算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

3.多维互动式:研究生金融双语教学模式探究 

4.高等院校金融学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

5.关于金融学专业研究生层次实行双语教学的探讨 

6.校政企研联合培养金融硕士模式创新与策略研究——以南京审计学院为例

7.关于发展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思考

8.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9.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10.工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研究 

11.我国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

12.“分类协同型”金融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3.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研究生就业问题探索

14.金融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调查与探析——以苏州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为例 

15.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录取1982年度硕士研究生

16.美国金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分析

17.金融危机背景下硕士研究生报考的实证分析与引导机制构建

18.金融危机背景下女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19.协同创新视角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20.知识结构·素质要求·创新能力——以金融学专业研究生为例

2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讨——以金融学研究生培养为例

22.金融危机对医学研究生就业与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23.我国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 

24.金融学研究方法论的思考

25.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讨——以金融学研究生培养为例 

26.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建议

27.关于金融学专业研究生层次实行双语教学的探讨

28.金融专业研究生基础理论课教学改革浅议

29.后金融危机时代研究生就业分析与探讨 

30. 财经类研究生“三个自信”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以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生为例

31.金融危机形势下研究生就业情况探析

32.探讨当前金融学研究方法及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缺陷——基于金融学研究生论文特点的分析

33.对金融学研究生教育的探讨 

34.在硕士研究生教学中开设金融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35.对金融学研究生教育的探讨

36.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

37.金融危机下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38.校企协同模式下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

39.金融数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40.西部地区研究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41.谈金融学专业研究生论文写作 

42.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建议 

43.金融危机前后中国通胀惯性特征及货币政策研究

44.对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45.金融学中大数据思维的应用研究

46.试论金融学研究中大数据思维的运用

47.金融危机条件下硕士生的择业心理与政策评价——基于高校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

48.地方高校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49.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 

50.协同创新视角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51.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52.金融危机对医学研究生就业与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53.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研究生就业问题探索

54.金融危机下研究生创业的几点思考

55.金融危机形势下研究生就业情况探析

56.论金融危机背景下研究生就业机制探析

57.高等院校金融学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

58.对匈牙利银行改革的考察——刘鸿儒同志在总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部的报告(摘要)

59.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一九八八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60.金融危机形势下研究生择业状况调查分析——以上海市三所高校的调查为例

61.金融危机条件下硕士生的择业心理与政策评价——基于高校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

62.金融与财务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63.金融危机背景下女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64.金融危机背景下硕士研究生报考的实证分析与引导机制构建

65.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1983年招考研究生试题

66.金融危机笼罩下美国高校研究生资助的理念、策略与价值借鉴

67.金融全球化新时期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型之思考

68.首届财经院校研究生经济理论讨论会(金融组)综述

69.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现状及需求预测

70.我国金融从业人员学历结构及供求状况研究

71.金融院校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践探索——以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72.浅析研究生就业压力成因及调适

73.财经院校金融数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74.金融危机下硕士毕业生求职状况调查

75.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艰难探索

76.理工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77.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

78.金融学专业《计量经济学》双语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

79.关于金融学科界定的探讨

80.统计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金融统计学》教材编写初探

81.基于校企合作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双师”制探索

82.金融学术硕士与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比较探究

83.东南亚金融风波与港元联汇制

84.全球金融危机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85.战后日本的政策性金融

86.浅谈应重视金融电教教材建设

87.加拿大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科技发展的新举措

88.衍生金融市场的正面经济效应

89.金融危机时医学教师的职业素养培养探讨

90.黑龙江省金融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

91.以科学发展观构建金融学专业硕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92.构建适应金融人才差异化需求的课程体系

93.转被动为主动——金融IT人才培养机制当与时俱进

94.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对接新兴服务业发展研究

95.新疆与全国金融学课程内容及体系差异分析

96.数理金融研究前沿与公司理财问题探讨

97.知难而上 创新突破 积极调整产业战略应对全球金融风暴

98.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途径之浅见

99.吕家进——结合邮储实际积极做好农村金融创新

100.英语专业硕士金融翻译课程教法探索

101.全日制金融专业学位“双导师”制

102.一个执著金融梦想的人——记80级校友高飞

103.我亲历的中国金融教育历程

104.在国际金融的研究道路上

105.面试闯关终结金融职场“七年之痒”

106.总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甘培根谈——当前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

107.美经济学家认为控制资本并非防范金融危机的良方

108.基于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金融硕士教育研究

109.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110.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     

111.探讨当前金融学研究方法及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缺陷     

112.金融危机影响下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      

113.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已婚女研究生压力源探析  

金融专业硕士论文第5篇

关键词:应用导向;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209-03

依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要求其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而为达到这一目标,其培养方案需要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良好职业素养而展开;课程设计需要更多考虑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着重于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其培养过程需要立足于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更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金融R邓妒颗嘌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人才是金融发展的关键。而在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人才的短缺现象正日益严重,依据《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 ( 2010-2020年)》,未来金融人才需求的重点将逐步从数量转向质量,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占比、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人才占比将大幅提高,而那些同时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功底和对金融市场实际运行有深刻理解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人才将成为相当长时期内市场追逐的焦点。金融专业硕士理应存在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但从现实看,金融发展创新步伐的加快正和高层次金融人才的供应之间出现日益严重的结构性错配,国内高校培养的金融专业硕士并不能有效满足金融机构对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实际需求。这不仅反映于实际教学内容往往与金融市场操作实践相脱节;也体现在无法更好映射不同地区不同方向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独特性,无法培养出能够真正立足于本地实际需求、符合现代金融业发展要求的人才;更体现在无法围绕金融市场创新加速和互联网化的新趋势,无法培养出涵盖金融产品研发、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分析与理财、信托与资产管理等不同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技术人才。所有这些,实际上都已经成为制约金融专业硕士教育发展的重要障碍,并成为国内金融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瓶颈。

相对于法律和会计等专业硕士,金融专业硕士培养面向的是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其创新速度明显高于其他领域,对学生培养模式的动态调整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是金融机构的融合与变迁,都会深刻影响其教学培养内容,也使得其培养过程需要与外部资源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积极的互动,更由此使得相对于其他专业领域,金融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培养在目标、原则和方法上存在着更加显著的区别。如何基于金融市场的创新变化以及应用导向的内在需求,使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既符合金融业创新趋势,又符合金融发展的现实目标,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现行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金融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始于2011年,总体仍处在探索阶段,所以现有的对于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王琦(2011)对中外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比较;曹伟(2011)对高校如何培养高素质金融专业硕士进行了初步探讨;吴晓求(2012)对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了初步思考;孙龙建和辛清(2014)发现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尚无法对接新兴服务业发展;周春喜(2014)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对现行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李国义(2015)认为我国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尚未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清楚明确的区分。

由于长期以来高校研究体系和金融实践体系的相对隔离,使得当前国内学术型硕士和应用型硕士的培养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趋同现象,而因为金融学本身的应用性学科特征,上述缺陷在兼具较强专业性和较高变化性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也造成当前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无法匹配不断创新的金融市场,无法适应金融领域变化的新趋势,也由此无法满足现实的人才培养需求,甚至导致供给和需求的错配,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课程设置与教案更新滞后于实践变化,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同步性问题。虽然针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独特要求,现有培养方案都进行了相对差异化的课程设置,但各培养单位在师资使用上基本都和学术型硕士存在明显重叠,由此导致相应的教案更多是基于较长时间前的通用教材,不仅无法满足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本身的实践要求,也与金融市场最新情况存在较为明显的脱节或滞后。

二是培养方案的体系性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欠缺。相对于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理应在基础理论学习之外,重点突出以下实践性内容:第一,涵盖股票、债券、商品等不同类别的金融市场介绍;第二,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共同基金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进行全面比较分析;第三,对ETF、REITS、场外期权、结构化产品等不同的创新金融产品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第四,让学生能够真正有效地学习了解资产配置和资产定价的方式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微观市场结构认知。但是,现有培养方案在这种整体性设计上存在明显不足,既缺乏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介绍总结,也无法通过DDM模型、有效市场假说、微观市场结构理论等金融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真正了解金融运行的本质,进而掌握理论到实践的基本技能。

三是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存在明显的不足。受制于师资力量的背景约束,现有的金融专业硕士教学更多聚焦于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而针对实际案例的具体分析和介绍存在明显不足,或者是引用的实际案例与金融市场最新实践存在明显的时间差,也缺乏组织学生形成有效课堂互动的形式和方法,而所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实操能力的提升造成一定的拖累。

四是外部资源的整合流于形式,实际利用明显不够。虽然目前国内多数的培养单位均已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过程中引入了外部导师制度,但现有的外部导师选聘更多只是考虑声誉因素,而没有考虑其对硕士生培养过程的实际投入能力;外部导师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多数限于面上的一对多交流或是偶尔的公开讲座,在教学环节的融入度明显不够,且缺乏明确稳定的机制保障;外部导师的领域配置与专业培养的目标和方向的实际契合度并不高,更多是为了选聘的门面工程,由此影响到外部专家资源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实际利用效果。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部分培养单位已开始进行相关的积极探索,比如在课程设置上更多考虑我国金融体系的特色及金融实务的创新方向,通过开设更多的讲座,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从业能力;同时也引入“双导师”制度,为学生同时安排校内导师和外部导师进行同步指导,并依据教学过程的互动需求设置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制,以此来满足个性化培养目标等等。但总体看,这些探索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金融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培养的趋同性问题。完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仍需要进行整体性的架构设计,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

三、金融R邓妒颗嘌模式改革的目标方向

综合以上分析,相对于其他领域,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和综合性,需同时考虑金融市场的现实变化以及培养体系的完整性和差异性。就时效性而言,金融市场变化和金融创新速度远快于其他领域,因此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应当有更高的更新频率,在培养过程中动态反映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最新变化尤为必要。就综合性而言,强化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应用型特征,就必须在教案的及时更新、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外部资源的导入优化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应依据金融市场实际情况变化,在时效性和综合性两方面对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变革进行全方位探索,通过重塑专业硕士的“应用型”内涵,使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更多地与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相对接,更多地与学术型硕士培养相区别,进而推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与实践需求变化的真正互动,全面提升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

具体而言,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致力于完成以下几项目标:一是依据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构建一个更加契合于现代金融市场实践变化的课程体系,使得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课程能够及时动态地反映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最新变化,并与学术型硕士培养相区别;二是依据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对相关教案进行及时动态更新,完善实践性课程的教案内容,依据学生兴趣和课程教学实际寻找到能够有效提升师生互动的方式方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得以迅速提高;三是依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对金融专业硕士的外部导师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防范金融专业硕士外部导师选聘过程中的门面工程,使外部导师能够更多参与到培养的过程和实践当中,并对整个教学培养过程形成良性驱动。

四、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内容

依据前述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和目标,基于应用导向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当立足于以下四点:第一,依据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创新变化完善现有课程设置,使其更加符合现实需求;第二,让教案更充分反映金融市场的最新数据和案例,更好地满足应用型需求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第三,更好地在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有序性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第四,让外部导师资源真正融入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实际过程之中并发挥更大作用,避免外部导师更多充当门面工程而无法发挥实际作用的问题。

从实践角度出发,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当重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并进行课程设置的补充

依据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以及金融机构业务类别的动态调整,对现有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性梳理,对专业必修课和共同选修课进行相应的优化,同时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中的空白或薄弱环节进行补充。建议增设《金融研究方法》的基础课程,重点介绍金融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以及资产定价和资产配置的基础原理和方法;增设《微观市场结构》的必修课,了解微观市场结构变化以及交易制度设计对于金融体系运行的影响;增设《现代金融市场》《现代金融机构》《现代金融产品》三个专题课,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和掌握金融体系的现实变化,并由此提升实践能力。

(二)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重点实践课程的教案进行及时更新

为满足金融创新提出的新要求,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应当对当前培养环节中涉及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重点实践课程进行相应的教案更新,使理论传授更符合现实变化。建议对金融市场的历史变迁和未来趋势进行重点介绍;对金融机构的具体类别及其角色差异、金融机构的混业分业模式、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模式进行重点讲解;对金融产品创新的背后逻辑、基础方法论、现实变化趋势进行专门深入的探讨。

(三)推进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寻找提升课堂互动性的方式方法

针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应用性要求,可以尝试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剖析、专家讲解等方式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提升课堂互动性,使学生能够提前熟悉机构路演、公司交流、投价分析等金融实践的日常情境,并能够基于课程教学的时间设置,适当安排对应实务界人士的对流,包括到对应金融机构的实地调研观摩等活动,通过教学组织形式创新真正提升学生的现实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强化外部导师在培养环节的配置,优化其参与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现有金融专业硕士培养中的“双导师”制度多流于形式,核心问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外部导师的筛选环节过多注重岗位和职位,而缺乏对其覆盖领域的配置研究,使得外部导师的领域配置不尽合理;第二,外部导师更多只是挂名,而缺乏对实际教学过程的具体参与。建议依据金融专业硕士未来的就业方向和潜在岗位,对外部导师资源的配置进行系统研究,并由此进行合理配置。同时积极探索外部导师参与教学过程的有效路径,在外部导师选聘过程中不仅关注岗位和职务,更多关注实际的参与程度。

五、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方法

综合上述分析,基于应用导向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当遵循以下思路:一是依据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变化完善金融专业硕士现有的课程设置,使其更加符合应用导向的实践需求,并与学术型硕士培养显著区分;二是让教案更充分地反映金融市场的最新数据和案例,更好地在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有序性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更好地满足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本身的应用型需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三是让外部导师资源真正融入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实际过程之中并发挥更大作用,拓宽外部导师选聘的范围,而不限于面子工程,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增加外部导师的教学参与度。

围绕上述思路及要求,建议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重点推进以下改革和相关工作:首先,由培养单位组织对金融机构研究部门进行多层面的实地调研和交流,广泛搜集金融市场和产品的最新变化信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电话、微信、座谈会等方式对外部导师资源就调查提纲进行沟通和交流,探讨强化课堂教学互动性的方式方法以及外部资源融入课堂教学的具体方式方法。其次,可以基于上述对金融机构研究部门的成果收集和梳理,完成对金融专业硕士实践性课程教案的完善和更新,并将其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阅读相关文献,收集整理和课程相关的案例,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并保障教案与现实金融市场变化的同步更新。再次,对实地调研和沟通交流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汇总,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性整理,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在培养单位内部组织相关讨论,达成思想共识,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相关的课程补充、教案更新、教学互动等方面得出具体的操作建议,保障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

综合上述工作,最终构建起更加契合于金融市场的实际要求并且能够真正和学术型硕士培养进行明显区分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体系和模式,包括:使用更加适应现实市场变化的金融专题系列课件,丰富完善金融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并提升其与现实的拟合度;形成围绕金融市场最新变化、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不同类别金融产品的介绍与分析等一系列满足学生需求且具有现实可行性的教学和培养方法,补充核心课程的实际案例,提升课堂教学和学生培养过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针对性地优化配置外部导师资源,并保证其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的实际参与度,积极提升外部资源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培养的贡献度。

参考文献:

[1]罗刚,李华.美国金融研究生的商学院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9):73-76.

[2]罗春婵. “互联网+”背景下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转变探析[J].金融管理研究,2015(1) .

[3]陈红,杨鑫瑶.高等院校金融学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J].金融教育研究,2011(6):68-71.

[4]封思贤,范存斌,肖泽磊.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比较及优化[J].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2(11):51-53.

[5]贺强,李俊峰.金融学术硕士与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比较探究[J].时代经贸,2012(32):31-32.

[6]S晓勇,张菀.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模式研究――以金融专业硕士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6):11-15.

金融专业硕士论文第6篇

依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要求其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而为达到这一目标,其培养方案需要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良好职业素养而展开;课程设计需要更多考虑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着重于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其培养过程需要立足于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更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金融?R邓妒颗嘌?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人才是金融发展的关键。而在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人才的短缺现象正日益严重,依据《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 ( 2010-2020年)》,未来金融人才需求的重点将逐步从数量转向质量,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占比、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人才占比将大幅提高,而那些同时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功底和对金融市场实际运行有深刻理解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人才将成为相当长时期内市场追逐的焦点。金融专业硕士理应存在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但从现实看,金融发展创新步伐的加快正和高层次金融人才的供应之间出现日益严重的结构性错配,国内高校培养的金融专业硕士并不能有效满足金融机构对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实际需求。这不仅反映于实际教学内容往往与金融市场操作实践相脱节;也体现在无法更好映射不同地区不同方向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独特性,无法培养出能够真正立足于本地实际需求、符合现代金融业发展要求的人才;更体现在无法围绕金融市场创新加速和互联网化的新趋势,无法培养出涵盖金融产品研发、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分析与理财、信托与资产管理等不同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技术人才。所有这些,实际上都已经成为制约金融专业硕士教育发展的重要障碍,并成为国内金融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瓶颈。

相对于法律和会计等专业硕士,金融专业硕士培养面向的是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其创新速度明显高于其他领域,对学生培养模式的动态调整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是金融机构的融合与变迁,都会深刻影响其教学培养内容,也使得其培养过程需要与外部资源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积极的互动,更由此使得相对于其他专业领域,金融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培养在目标、原则和方法上存在着更加显著的区别。如何基于金融市场的创新变化以及应用导向的内在需求,使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既符合金融业创新趋势,又符合金融发展的现实目标,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现行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金融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始于2011年,总体仍处在探索阶段,所以现有的对于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王琦(2011)对中外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比较;曹伟(2011)对高校如何培养高素质金融专业硕士进行了初步探讨;吴晓求(2012)对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了初步思考;孙龙建和辛清(2014)发现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尚无法对接新兴服务业发展;周春喜(2014)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对现行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李国义(2015)认为我国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尚未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清楚明确的区分。

由于长期以来高校研究体系和金融实践体系的相对隔离,使得当前国内学术型硕士和应用型硕士的培养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趋同现象,而因为金融学本身的应用性学科特征,上述缺陷在兼具较强专业性和较高变化性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也造成当前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无法匹配不断创新的金融市场,无法适应金融领域变化的新趋势,也由此无法满足现实的人才培养需求,甚至导致供给和需求的错配,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课程设置与教案更新滞后于实践变化,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同步性问题。虽然针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独特要求,现有培养方案都进行了相对差异化的课程设置,但各培养单位在师资使用上基本都和学术型硕士存在明显重叠,由此导致相应的教案更多是基于较长时间前的通用教材,不仅无法满足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本身的实践要求,也与金融市场最新情况存在较为明显的脱节或滞后。

二是培养方案的体系性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欠缺。相对于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理应在基础理论学习之外,重点突出以下实践性内容:第一,涵盖股票、债券、商品等不同类别的金融市场介绍;第二,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共同基金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进行全面比较分析;第三,对ETF、REITS、场外期权、结构化产品等不同的创新金融产品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第四,让学生能够真正有效地学习了解资产配置和资产定价的方式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微观市场结构认知。但是,现有培养方案在这种整体性设计上存在明显不足,既缺乏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介绍总结,也无法通过DDM模型、有效市场假说、微观市场结构理论等金融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真正了解金融运行的本质,进而掌握理论到实践的基本技能。

三是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存在明显的不足。受制于师资力量的背景约束,现有的金融专业硕士教学更多聚焦于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而针对实际案例的具体分析和介绍存在明显不足,或者是引用的实际案例与金融市场最新实践存在明显的时间差,也缺乏组织学生形成有效课堂互动的形式和方法,而所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实操能力的提升造成一定的拖累。

四是外部资源的整合流于形式,实际利用明显不够。虽然目前国内多数的培养单位均已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过程中引入了外部导师制度,但现有的外部导师选聘更多只是考虑声誉因素,而没有考虑其对硕士生培养过程的实际投入能力;外部导师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多数限于面上的一对多交流或是偶尔的公开讲座,在教学环节的融入度明显不够,且缺乏明确稳定的机制保障;外部导师的领域配置与专业培养的目标和方向的实际契合度并不高,更多是为了选聘的门面工程,由此影响到外部专家资源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实际利用效果。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部分培养单位已开始进行相关的积极探索,比如在课程设置上更多考虑我国金融体系的特色及金融实务的创新方向,通过开设更多的讲座,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从业能力;同时也引入“双导师”制度,为学生同时安排校内导师和外部导师进行同步指导,并依据教学过程的互动需求设置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制,以此来满足个性化培养目标等等。但总体看,这些探索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金融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培养的趋同性问题。完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仍需要进行整体性的架构设计,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

三、金融?R邓妒颗嘌?模式改革的目标方向

综合以上分析,相对于其他领域,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和综合性,需同时考虑金融市场的现实变化以及培养体系的完整性和差异性。就时效性而言,金融市场变化和金融创新速度远快于其他领域,因此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应当有更高的更新频率,在培养过程中动态反映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最新变化尤为必要。就综合性而言,强化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应用型特征,就必须在教案的及时更新、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外部资源的导入优化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应依据金融市场实际情况变化,在时效性和综合性两方面对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变革进行全方位探索,通过重塑专业硕士的“应用型”内涵,使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更多地与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相对接,更多地与学术型硕士培养相区别,进而推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与实践需求变化的真正互动,全面提升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

具体而言,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致力于完成以下几项目标:一是依据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构建一个更加契合于现代金融市场实践变化的课程体系,使得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课程能够及时动态地反映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最新变化,并与学术型硕士培养相区别;二是依据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对相关教案进行及时动态更新,完善实践性课程的教案内容,依据学生兴趣和课程教学实际寻找到能够有效提升师生互动的方式方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得以迅速提高;三是依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对金融专业硕士的外部导师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防范金融专业硕士外部导师选聘过程中的门面工程,使外部导师能够更多参与到培养的过程和实践当中,并对整个教学培养过程形成良性驱动。

四、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内容

依据前述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和目标,基于应用导向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当立足于以下四点:第一,依据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创新变化完善现有课程设置,使其更加符合现实需求;第二,让教案更充分反映金融市场的最新数据和案例,更好地满足应用型需求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第三,更好地在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有序性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第四,让外部导师资源真正融入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实际过程之中并发挥更大作用,避免外部导师更多充当门面工程而无法发挥实际作用的问题。

从实践角度出发,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当重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并进行课程设置的补充

依据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以及金融机构业务类别的动态调整,对现有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性梳理,对专业必修课和共同选修课进行相应的优化,同时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中的空白或薄弱环节进行补充。建议增设《金融研究方法》的基础课程,重点介绍金融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以及资产定价和资产配置的基础原理和方法;增设《微观市场结构》的必修课,了解微观市场结构变化以及交易制度设计对于金融体系运行的影响;增设《现代金融市场》《现代金融机构》《现代金融产品》三个专题课,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和掌握金融体系的现实变化,并由此提升实践能力。

(二)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重点实践课程的教案进行及时更新

为满足金融创新提出的新要求,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应当对当前培养环节中涉及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重点实践课程进行相应的教案更新,使理论传授更符合现实变化。建议对金融市场的历史变迁和未来趋势进行重点介绍;对金融机构的具体类别及其角色差异、金融机构的混业分业模式、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模式进行重点讲解;对金融产品创新的背后逻辑、基础方法论、现实变化趋势进行专门深入的探讨。

(三)推进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寻找提升课堂互动性的方式方法

针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应用性要求,可以尝试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剖析、专家讲解等方式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提升课堂互动性,使学生能够提前熟悉机构路演、公司交流、投价分析等金融实践的日常情境,并能够基于课程教学的时间设置,适当安排对应实务界人士的对口交流,包括到对应金融机构的实地调研观摩等活动,通过教学组织形式创新真正提升学生的现实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强化外部导师在培养环节的配置,优化其参与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现有金融专业硕士培养中的“双导师”制度多流于形式,核心问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外部导师的筛选环节过多注重岗位和职位,而缺乏对其覆盖领域的配置研究,使得外部导师的领域配置不尽合理;第二,外部导师更多只是挂名,而缺乏对实际教学过程的具体参与。建议依据金融专业硕士未来的就业方向和潜在岗位,对外部导师资源的配置进行系统研究,并由此进行合理配置。同时积极探索外部导师参与教学过程的有效路径,在外部导师选聘过程中不仅关注岗位和职务,更多关注实际的参与程度。

五、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方法

综合上述分析,基于应用导向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当遵循以下思路:一是依据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变化完善金融专业硕士现有的课程设置,使其更加符合应用导向的实践需求,并与学术型硕士培养显著区分;二是让教案更充分地反映金融市场的最新数据和案例,更好地在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有序性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更好地满足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本身的应用型需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三是让外部导师资源真正融入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实际过程之中并发挥更大作用,拓宽外部导师选聘的范围,而不限于面子工程,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增加外部导师的教学参与度。

金融专业硕士论文第7篇

一、 专业介绍

北京大学经济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双硕士

本项目学制3年,旨在培养一批既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有独立研究和分析能力,又熟悉金融体系,掌握金融工具的高层次经济研究或金融实务人才。同时,为学生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及从事经济或金融研究奠定基础。本项目需执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相关招生程序。

招生计划:50

北京大学管理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双硕士

本项目学制3年,旨在培养一批既有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有独立研究和分析能力,又熟悉金融体系,掌握金融工具的高层次金融管理或企业管理人才。同时,为学生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及从事管理或金融研究奠定基础。本项目需执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相关招生程序。

招生计划:40

北京大学金融硕士(金融管理方向)

本项目学制3年,旨在培养有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熟悉金融体系,掌握高层次的金融实务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为学生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及从事金融研究奠定基础。学生入学后须从经济学、管理学中选定一个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并完成相关辅修课程。

招生计划:100

北京大学金融硕士(数量金融方向)

本项目学制3年,只招收本科为非经济管理金融类专业的理工科学生,学生入学后由基础的金融学理论开始学习,并从经济学、管理学中选定一个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完成相关辅修课程。本项目旨在培养具有金融产品开发能力的高级金融工程人才或相关产业金融实务的高级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也为学生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及从事金融工程研究奠定基础。学生入学后须从经济学、管理学中选定一个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并完成相关辅修课程。

招生计划:50

北京大学金融硕士(金融科技方向)

本项目学制3年,只招收数学、计算机或其他相关专业的理工科学生。本项目旨在培养有扎实的金融理论与实务基础,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金融创新和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同时,为学生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及从事金融研究奠定基础。

招生计划:30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财经传媒方向)

本项目学制3年,招收本科修读过新闻传播或其他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也欢迎对财经传媒感兴趣的理工科学生报考。本专业旨在培养通晓金融、经济和管理专业知识、具有新闻传播专业素养,并具备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实际运作能力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学生入学后须从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中选定一个专业作为辅修,并完成相关辅修课程。

招生计划:30

二、报考条件

我院硕士研究生按照“推荐免试”和“报名考试”两种方式录取。

申请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具体办法,请见我校《北京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2019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说明》。

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须符合下列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须有学士学位);

(2)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三、报名

1. 考生报名前应实事求是地核对自己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 报名采取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和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报名方式、时间、地点请于9月下旬浏览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网(admission.pku.edu.cn/)。

3. 考生在报名考试期间因事外出,可就地报名和考试,报名方式同上。

4. 报名费:硕士项目报名费按北京教育考试院规定收取。

四、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

初试时间:2018年12月22日至23日

招生院系: 深圳研究生院(047)

专业:西方经济学(北京大学经济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双硕士项目) (020104)

考试科目:①101英语; ②201政治; ③303数学(三);

④ 931经济学(宏观经济学50%,微观经济学50%)

专业:企业管理(北京大学管理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双硕士项目) (120202)

考试科目:①101英语; ②201政治; ③303数学(三);

④932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30%、市场营销学30%、管理学原理40%)

专业:金融硕士(025100)

考试科目:①101英语; ②201政治; ③303数学(三);

④金融学综合(宏观经济学30%,微观经济学30%,金融学40%)

专业:新闻与传播硕士(财经传媒方向)(055200)

考试科目: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 ③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底,具体说明如下:

1. 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到北京大学研究生硕士招生网页(yjsy.pku.edu.cn:8080/students/)下载相关表格,按规定时间提供可以证明自身研究潜能的各种材料,包括攻读研究生阶段的研究计划、学校正式成绩单、科研成果等。

2. 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

3. 我校将采取英语听力笔试、专业面试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以进一步考察学生的英语能力、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参加复试的考生总分及单科分数都必须达到北京大学复试基本分数线。

4. 复试不及格考生不予录取。复试及格考生能否录取,由考生的总成绩名次决定。

5. 参加复试考生需缴纳复试费,复试费标准按北京教育考试院规定执行。

6. 北京大学经济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硕士、北京大学管理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硕士的同学,请在复试时提供托福或者雅思二选一、GRE或者GMAT二选一,共两项分数作为英文能力录取参考(新托福85分以上,雅思6分以上,GRE320分且Analytical Writing3.5分以上,GMAT 640分以上)。开学报到时双硕士新生必须提交合格有效的托福或雅思成绩,并提交合格有效的GRE或GMAT成绩,GPA3.0以上,满足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入学基本要求并执行入学程序,否则不予注册。

五、录取

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择优录取。户口(除北京地区散居户口)和档案可转入北京大学。

六、体检

体检在新生入学时统一到学校指定医院进行,具体时间注册报到时通知。体检标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七、培养

1. 学习年限均为3年,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全日制培养,须遵守并完成我院的军训及实习相关规定。学习期满,学完规定的课程,平均成绩达到B以上,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通过答辩者,颁发相应的学位和学历证书以及辅修证书。

2. 经济学-金融工程双硕士项目课程主要有: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财务会计、行为经济学、产业组织、货币与银行、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转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实验经济学、金融计量经济学、专题研讨、随机分析和量化方法、金融编程和数值方法、风险管理与分析、衍生品和固定收益等。学生可在入学后从金融学、管理学中选定一个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并完成相关辅修课程。金融学辅修课程主要有:金融经济学、公司金融理论基础、金融市场、金融模型、数量分析方法等。管理学辅修课程主要有:财务会计、战略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商业模式研究、运营管理等。毕业时可获得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证书,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硕士学位证书,或北京大学金融学管理学辅修专业证明。

3. 管理学-金融工程双硕士项目课程主要有:管理经济学、组织行为学、营销管理、运营管理、实证商务分析、公司战略、项目管理、公司金融、产业组织、财务会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力、消费行为学、品牌管理、国际商务、随机分析和量化方法、金融编程和数值方法、风险管理与分析、衍生品和固定收益等。学生可在入学后从金融学、经济学中选定一个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并完成相关辅修课程。金融学辅修课程主要有:财务会计、公司金融、国际金融、货币与银行、投资学等。经济学辅修课程主要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人力资源与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等。毕业时可获得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北京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证书,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硕士学位证书,或北京大学金融学经济学辅修专业证明。

4. 金融硕士项目(金融管理方向)课程主要有: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中国金融市场与投资、应用计量经济学、金融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商业道德与研究方*、资产评估原理、金融数学、金融衍生工具、金融风险管理、兼并与收购、风险管理及保险原理、投资学、房地产金融及经济等。学生须在入学后从经济学、管理学中选定一个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并完成相关辅修课程。经济学辅修课程主要有:贝叶斯统计、博弈论、产业组织、人力资源与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等。管理学辅修课程主要有:财务会计、战略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商业模式研究、运营管理等。毕业时可获得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北京大学金融硕士学位证书,并获得经济学或管理学辅修专业证明。

5. 金融硕士项目(数量金融方向)课程主要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金融市场、金融经济学、资产定价、金融数学、随机金融、金融衍生工具、金融风险管理、兼并与收购、信用风险管理、投资学、房地产金融及经济等。学生须在入学后从经济学、管理学中选定一个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并完成相关辅修课程。经济学辅修课程主要有: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博弈论、人力资源与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等。管理学辅修课程主要有:财务会计、战略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商业模式研究、运营管理等。毕业时可获得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北京大学金融硕士学位证书,并获得经济学或管理学辅修专业证明。

6. 金融硕士项目(金融科技方向)课程主要有:大数据分析、公司金融、技术创新管理、管理学、财务会计、Python/其他语言、金融科技行业介绍、区块链与数字货币、人工智能及应用、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信息技术管理、战略管理、中国金融市场与投资等。毕业时可获得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北京大学金融硕士学位证书。

7. 新闻与传播硕士(财经传媒方向)包括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和金融学、经济学或管理学辅修课程。其中,新闻与传播硕士学位课程主要有:传播学理论、新媒体与社会、媒介史研究、高级财经新闻报道、融合媒体研究、社会研究方法、未来媒体实验与研究、数据新闻与信息可视化、网络创新与科技传播、大众文化研究、视觉传播、网络舆情研究、公共关系和策略传播、整合营销传播、金融市场、组织行为学等。学生须在入学后从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中选定一个专业作为辅修,并完成相关辅修课程。金融学辅修课程主要有:公司金融、中国金融市场与投资、创业融资学等。经济学辅修课程主要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管理学辅修课程主要有:公司战略、运营管理、CEO与高层管理团队、创业学等。学生毕业时可获得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学位证书,并获得金融学、经济学或管理学辅修专业证明。

八、学费

北京大学经济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双硕士、北京大学管理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双硕士项目学费为13.8万元人民币+3.36万新加坡元。其中,北大学费三年各缴纳4.6万;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项目学费3.36万新加坡元,分二年交纳(第一年23520新加坡元,第二年10080新加坡元)。

北京大学硕士项目学费标准均为13.8万人民币,分三年各缴纳4.6万。

九、住宿

学生宿舍位于深圳市大学城学生公寓内,住宿条件为四人或三人住一室,费用自理。

十、学费奖学金与学费贷款

(1)北京大学经济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双硕士、北京大学管理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双硕士奖学金:

该项目奖学金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提供,分三年发放。

特等奖学金(约10%):全额北大项目学费,即13.8万元

一等奖学金(约30%):1/2北大项目学费,即6.9万元

二等奖学金(约40%):1/4北大项目学费,即3.45万元

三等奖学金(约20%):1.8万元

上述项目学生被录取后若无故放弃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项目,学院将调整北大项目的奖学金。

(2)北京大学金融硕士项目奖学金:

特等奖学金(约10%):全额北大项目学费,即13.8万元

一等奖学金(约30%):1/2北大项目学费,即6.9万元

二等奖学金(约40%):1/4北大项目学费,即3.45万元

三等奖学金(约20%):1.8万元

(3)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辅修项目奖学金:

该项目奖学金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提供,分三年发放。

特等奖学金(约10%):全额北大项目学费,即13.8万元

一等奖学金(约60%):1/2北大项目学费,即6.9万元

二等奖学金(约30%):1/4北大项目学费,即3.45万元

以上各项目中的学费奖学金包括国家提供的助学金(6000元/年)。

在学期间奖学金资格评定:

(1)奖学金原则上分三年发放,并实行年度动态评审。但学院将在每一学年结束时,对获得奖学金的同学进行审核,如出现成绩不及格或违纪超过标准,学院将取消或减少该同学下一学年的奖学金。对于学年内成绩优秀、严格遵守学院制度达到奖学金升级要求的学生,学院将提高该同学下一学年的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