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现场安全管理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1 17:13:27
现场安全管理论文

现场安全管理论文第1篇

争创安全标准化管理工地、文明工地的数量每年在逐步增加,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贯标的工地也越来越多。这些可喜的变化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建筑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管理有效加强是分不开的。但是应该看到,现在还有不少的施工现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有许多危险源没有真正受控。经笔者采访后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建筑市场尚有管理空白点

目前,上海市本市大部分一、二级资质的施工企业和部分外省市高资质企业都已演变成纯管理型的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但较多公司并无过硬的劳务施工队伍。试想,一个大公司一年承接几十个亿的施工任务,需要多少劳务队伍去完成?因此有些公司一旦工程中标后,全部分包给有关的专业队伍,公司仅派几个技术人员到现场配合管理。人员配备本身不足,分管安全的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有的公司任命的项目经理要么是挂牌的,现场基本不到,或者很少到;要么是有职无权的。

在这种情况下,要按有关规定搞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文明施工显然是十分困难的。在浦东新区一个工地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项目负责人看到几个民工安全帽没戴,就上去劝阻,没想到这几个民工不仅不听劝阻,还要打这个负责人。他们说:“我们又不拿你的工资,谁要你管。”看,这就是层层分包引起的后果。

由于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不少建筑商为拿到工程不惜恶意压价,用于安全生产的经费是忽略不计的。一旦中标,用于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工具等无力购置,于是,能省的省、能拖的拖。从而导致施工现场十分混乱,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专业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

农民工现在已成为建筑业劳动力的主体。据统计,仅在浦东新区,就有外来建筑务工人员十多万人。一个农民从农村放下锄头到大城市的建筑工地当民工,是很难马上适应的。从近几年发生的安全死亡事故分析来看,其中有80%左右的死者从农村到城市工地工作不满三个月。他们没有经过必要的上岗培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那么谁应该负起培训他们的责任呢?回答是用人单位。假如是整建制的合格分包工队伍,安排培训民工还是有可能的,但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分包队伍都做不到。

在对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的施工安全培训问题上,现有的培训机制也不健全。笔者在采访中发现,有许多技术工人和施工管理人员相当缺乏施工安全知识,其中甚至包括某些工程监理人员。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已经颁布施行,加强对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应当成为施工企业的当务之急。假如一个技术工人在自己从事的职业当中,连如何保护自己都不知道;一个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不能及时地发现安全隐患,对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熟视无睹。这样的工地不出事是偶然,而出事才是必然的。如果这一层面的工地骨干在施工安全方面不能以身作则。那么又怎么去要求更多的民工呢?

施工企业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据笔者了解,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日常检查中,经常可以发现工地上民工不戴安全帽,即使有的戴了,也不扣帽扣,而帽扣不扣等于不戴。去年浦东新区工地上先后发生4起坠落死亡事故。坠落高度都在2至3米之间,假如这些人帽扣扣紧了,是完全可以避免死亡的。

目前,施工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好的队伍,从工程开工第一天起,就能高起点、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各级主管部门任何时候去检查工地,都能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如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施工的浦东新区高行镇人民政府行政楼工地。这个工地在一年多的施工期中,无论哪一天去检查,都可以拿来评文明工地。但也有不少工地,哪怕事先已经通知要来检查,等到了现场一看,问题还是很多。而有的问题是在以前的检查中曾反复强调要整改的,结果是今天改了,明天又反复。

加大监管力度,消除管理盲区

笔者认为,针对上述诸多问题,应由有关主管部门牵头各方协力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现场安全管理论文第2篇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相关施工作业人员是市政工程建设的主体,是工程现场安全的基础因子,也是核心因子。一方面,施工队伍的构成比较复杂,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各施工人员在专业素养、质量意识、技术水平、身体机能、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庞大的施工现场和施工队伍,增加了市政工程建设过程的安全风险,因此合理组织并充分发挥施工人员的群体素质,将直接对市政工程现场的安全生产产生影响。市政工程相关项目部门可以通过内、外部人力市场综合考察和录用施工人员,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施工技能以及心理素质进行教育和培训,预先严格考核,防患于未然,比如说严格考核塔吊、压路机、摊铺机及材料运送司机等特殊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件。另外,还可以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施工人员工作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手册,提高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内在潜能,生产施工主体的安全自控作用,最终保障安全生产的有效达成。

2现场材料物资管理

市政工程建设分支较多,施工规模较大,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物资支持,而这些材料物资的质量也会对施工现场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各类原材料、半成品、结构件、工程用品、设备等施工材料物资,一方面属于市政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劳动对象,通过作业人员的劳动最终转化工程的物质实体;另一方面,如果这些物资、材料的质量,如脚手架承重水平、模板支撑的钢管、扣件质量等,都会给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我国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条例规定:物资材料应行现场验收,凡涉及安全、功能的有关产品,应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进行复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此外,各类物质、材料进入现场后,应由现场管理人员指挥严格科学摆放,切不可混乱堆积,以免产生倒塌、刮伤等安全问题。

3施工工艺技术管理

当前,我国市政工程建筑市场并不完善,总包、分包单位处于不同层次,施工工艺、水平存有差异,一旦出现工艺水平不达标情况,小到水电管线铺设,大到混凝土工艺、建筑结构把握,都很有可能引起施工现场的重大安全事件。因此,在构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机系统时,要全方位分析差异性的存在,科学分配资源,规范施工方案、方法工艺、技术标准,合理管理各环节、各工程部分的施工技术。在加强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建设时,打破分包合同的局限性,将整体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贯彻到各部门、各环节,形成统一负责的树状管理体系。组织工作中各部分实行专人负责,工程分包环节的技术管理的责任应同步进行,展开有效的转换,同步落实到责任人。此外,各层次的各施工单位在各施工阶段应进行同步协调,加强协调配合工作,相关人员的调度工作。

4施工设备因素的控制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存在多种施工设备,如垂直运输和起重机械,土石方机械,混凝土施工机械,检测检验和计量工器具等,这些设备的有机、有序、协调和可持续使用是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要工具保障。一方面,如上文所述,应加强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素养;另一方面,在工程施工作业前,就应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综合考察所需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数量,展开设备调集、采购和选型工作,根据施工要求和标准,做好施工设备的进场安装、调试和检测,并根据工具体作业需求控制好设备性能参数,确保其“精准度”和作业安全性,为即将开展的施工打下良好设备基础。

5施工环境因素的控制

不少市政工程施工时间、空间跨度大,施工受环境因素影响较为明显,包含既有环境因素和后发环境因素。既有因素即建设前已经存在的客观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地质、水文、气象、周边建筑等方面,这些既有的因素一般难以消除和避免,在施工前应科学、全面做好市政工程施工地点的环境考察,避免后期工作陷入被动。其次就是后发环境因素,即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天气、气象变换因素,如,风、雨、雾、雪、雷、热、冷等,需要管理人员注意天气信息,及时根据气象资料进行预测和分析,强化施工措施,或者落实人员、器材,各方面做好防范,消减消极环境影响,以免产生事故。此外,不能忽视对施工现场的封闭,避免市民因出行习惯而进入施工现场,造成安全隐患。

6结语

现场安全管理论文第3篇

1.1法律意识淡薄

在建筑施工现场,很多企业的设计方案和工艺措施的执行都未按遵从法律规定,安全教育执行不到位,多数为形式主义。而施工现场的脚手架也未依照国家指标搭设,且周围杂物较多,所用材料不规范,这些都未按照法律规定执行,是重大事故的诱因。

1.2施工现场监管不到位

建筑施工的一个特点就是劳动密集性,但是多数从事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这就导致施工管理较难。而且,在施工现场上,施工工具随意堆放、施工材料规整差、施工步骤不合理等现象多发,从事人员之间没有协作精神,现场没有严格的纪律管制。

1.3建筑施工单位不重视

建筑施工单位的领导安全意识薄弱,对经济效益的重视程度高于人员的安全,这就导致安全生产的责任制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甚至于一些单位未签订安全保证责任书。部分单位为了节省开支,不设置安全员或者监督人员较少,且专业能力不达标,导致施工过程中无人监管或者监管不到位。

1.4安全监管投入不到位

建筑企业为了降低项目成本,缩减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费用和保障设施,安全管理所需的资金配备较少,导致事故频发,影响恶劣。甚至于有些施工企业完全忽略安全管理,不仅不进行安全教育,施工过程还存在违法行为。有些企业为了提高自身利益,在采购环节大打折扣,降低建筑质量,而监理单位也未履行自身职责,造成安全隐患。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对策

2.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完善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制度

安全施工和企业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安全施工直接关系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管理人员要做好安全意识教育工作,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避免出现安全隐患。首先,责任到个人,制定奖罚制度。其次,通过对设备故障率、事故起数以及人的精力等方面的评判找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完善责任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还能够提高施工的安全性,每个员工都明确自身在安全施工中的责任,一旦事故发生则追究责任。

2.2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利益,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施工安全。在采购材料时要做好调查工作,对比市场上的材料,开阔进货渠道,采购部门还要简化采购环节,避免中间环节出现材料偷工减料等情况,对供应商提供的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材料合格。材料发放要进行跟踪,避免施工现场中有材料随便堆放现象。

2.3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专门的安全监管部门,对监管人员专业能力进行考核,确保其能力合格;制定监管制度,责任到人,每天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细节进行检查,避免微小隐患,发现隐患后要立即根据有关标准和施工现场情况进行整改。

2.4加强施工现场技术管理

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图纸,对工程施工的工序进行合理优化,落实施工方案,有效的管理施工组织。对已经完成的工序进行测量和排查,确保每个工序都符合标准和施工要求。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熟练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术,确保各个施工工序的规范性。

2.5做好施工前的管理工作

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建设工作做好准备,通过图纸和技术人员对施工的难点、重点以及易出现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讨论和分析。负责施工现场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对施工中的各管理项目熟悉,确保在管理和施工中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在工程开建前,将组织工作做好,对多使用的机械、采用的技术和所用的工程材料要全面了解,做好质量工作。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科学计划、落实方案、符合规范。

2.6建立信息化的安全动态管理模式

息化安全动态管理模式依靠的是计算机技术,建立动态管理平台,实际上是采用信息技术,将施工安全进行分解从而分配给不同层级的相关人员,也就是精细化和责任化一体的计算机系统。这个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工程的进度查看最新的安全规范,对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进行计划并指导到实际的工程施工中,从而减少因沟通或者技术等因素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动态查看工程进度,安全管理的计划和引用情况清晰化,可以将整个施工阶段的安全重点准确的传达给施工和监管人员,从而避免了粗放式管理中出现的隐患。

3结语

现场安全管理论文第4篇

一、保护接零与保护接地系统

定义: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的不带电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接地电阻值一般应小于4Ω。保护接零: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系统中,将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系统中的零线或专用零线直接做电气连接,称为保护接零。根据保护零线(PE线)是否与工作零线(N线)分开,保护接零供电系统又划分为TN-C、TN-S和TN-C-S三种供电系统。本文重点论述一般施工现场均采用的三相五线制系统,即TN-S系统。

要点:1.保护零线(PE线)必须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引出。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尽在()

2.同一供电系统内不得同时采用接零保护和接地保护两种方式。

3.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配电箱柜的金属框架、门,人体可能接触到的金属支撑、底座、架体,电气保护管及其配件等均应与保护零线做牢固电气连接。

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定义:“三级配电”是指配电箱应分级设置,即总配电箱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设开关箱,开关箱用来接设备,形成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主要针对漏电保护器而言,除在末级开关箱内设置漏电保护器外,还要在上一级分配电箱或总配电箱内再设置一级漏电保护器,形成两级保护。

要点:1.两级漏电保护器的参数相匹配,可按如下方法选择:分配电箱可选100~200mA,但不得超过30mA*s的限值;开关箱处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用于潮湿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2.空气开关不能用作隔离开关,必须选用肉眼可以辨别分断点的开关。

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尽在()

三、一机、一闸、一箱、一漏

定义:所谓“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就是指每台电气设备必须单独使用各自专用的一个开关电器、一个漏电保护器,严禁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二台及以上用电设备。

要点:1.箱内开关应贴上标有用电设备编号及名称的标签。

2.箱内接线端子应牢固压接,严禁虚接。

四、电器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同一级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分路设置,照明线路宜接在动力开关上侧。

2.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的场所,周围应有足够二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

3.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工作零线,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并与保护零线端子板分设,配电箱的外壳均作保护接零。重复接地电阻值都不得大于10Ω。

五、安全电压

定义:安全电压是不致危及人身安全的电压。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即为防止因触电造成人身直接伤害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等级,一般分为42V、36V、24V、12V、6V。安全电压应根据使用环境、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尽在()人员和使用方式等因素选用。

要点:1.隧道、人防工程电源电压应不大于36V。

2.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场所作业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3.建议在施工现场的职工临时宿舍内尤其是金属板材的临建宿舍内的照明电源电压采用36V。

4.照明变压器必须采用双绕组式安全隔离变压器,严禁使用自耦变压器。

六、外电防护

定义:所谓外电防护,主要是指针对不为该施工现场专用的已经存在的配电线路、设施所进行的防护措施。当因场地条件限制达不到安全距离要求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要点:1.对于外电架空线路,当在其一侧作业时,必须保持安全距离,且随外电线路电压等级的增加,安全距离相应增大。

2.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的正下方施工、建造临建、堆放材料及构件等。

3.对于现场内的变压器等设施应用木、竹板及杆件等进行遮拦,并悬挂警示牌等,保证防护设施坚固、稳定。

4.塔吊等起重机械吊运物料、构件等不得在外电线路、设施正上方行走,并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七、日常维护与检查

对现场的用电设备、供电设施、线路等进行经常性巡视、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要点:1.持证上岗,用电设备、闸箱等的接线、日常维护检查均须由取得相应资格的专职电工进行操作,并作好巡视、维修记录,严禁无证上岗。

2.定期对用电设备、供电线路、设施等的绝缘进行检测,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立即停止使用进行维修或更换。

3.定期对供电系统接地电阻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

4.大风、雨雪,前后对整个施工现场的供电系统及用电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后再投入使用。

八、临电系统的验收与档案管理

要点:

1.专项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要由电气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编制,并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审批后方可施工。

2.临时用电系统在施工完成后要经过编制人、项目经理、审批人及专职电工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验收要履行签字手续。

3.建立完善的用电档案,并设专人管理,主要包括:专项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接地电阻绝缘电阻遥测记录、电工巡视维修记录、临时用电验收记录等。

现场安全管理论文第5篇

1.1确定质量管理目标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重点,无论是设计图纸、设备的采购,土建工程的施工、设备安装,都要树立起强烈的质量意识,从根本上杜绝重大质量事故。应对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形成的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影响工程的主导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预防、消除质量缺陷,使建设工程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1.2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的措施

(1)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国民经济健康,应引起高度重视,在施工的自始至终,必须按国家规程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施工规范、技术标准、质量要求、设计图纸、竣工要求,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项目过程,从思想上、行动上确确实实的重视工程的质量。

(2)在工程的机械使用、用工、材料、施工方法以及工程建设环境上等多种因素综合可虑,全方位控制。建立质量攻关、监督小组,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3)严格作业程序,遵守技术标准和作业制度,保证作业质量。确实加强质量管理,实行作业标准化、程序化。要求施工人员从思想意识、业务水平、身体素质、职业素养上都要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1.3可靠的质量保证技术基础

技术管理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和作业水平是搞好工程质量的根本条件,在工程开工前应组织工人熟悉施工设计图纸,明白施工图纸的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建设材料的要求;对机械,应根据工程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合理的选择;对施工环境要加强管理,施工环境要卫生清洁,宽敞,不阻碍工人、机械的操作视线。也就是说施工和安装过程要进行全过程控制,对参加施工单位和人员技术素养、材料和设备、施工机械、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施工环境实施进行全方位控制,以期达到预定的施工质量目标。

2施工进度控制

现场施工管理控制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进度影响现场施工管理控制的其他作业流程,关系整个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成本,是业主、监理企业、承包商共同控制的目标之一。要通过制定项目控制性阶段进度计划、审查施工单位进度计划、预防并处理好工期索赔、协调参加单位之间的进度关系等计划工作,各阶段的进度计划要考虑综合因素、科学组织、合理安排、统筹兼顾,确保实际施工进度达到计划施工进度的要求。对整体工程进展与工作计划进行对比、评估,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落实到解决问题的责人,实行动态管理机制。

3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

3.1事故发生的轨迹交叉理论

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是人、物、环境和管理。事故的发生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的时空的一致性,要避免事故的发生,就得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时空上的交叉。清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就要综合考虑人和物的各种因素,各种细节,规范人的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这也就是现场施工的细微化管理。合理的安全制度、标准的操作流程,质量良好的机械,高职业素养的工人等等组成了施工现场,只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健全的安全制度,强烈安全意识及高水平的业务操作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3.2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制定安全规章制度,进行安全教育,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出现问题应严肃处理,设立安全监督小组,并设置专门的安全员,让安全贯穿整个工程建设工作,做到人人防范,人人监督的制度。

3.3制定通病治理的安全措施

采取必要的治理通病的措施,如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应定岗定位,设专人指挥,专人操作;起重工作及大型机械操作必须有专门负责人,并有专人看管。向所有参加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及时发现并纠正处理工作人员习惯违章的问题,从小事做起,以确保安全生产。

3.4建立项目安全管理组织

成立由各总工程师、各专业工程师为骨干、施工队长及全体施工人员组成的安全管理实施层。由项目经理、安全总监或安全主管、专职安全员组成安全管理监督层,使生产与安全紧密结合。

4结论

现场安全管理论文第6篇

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有效的现场管理有利于整个工程项目成本投入的有效降低,对于企业开支的节省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施工现场管理,对工程项目建设中财力、物力及人力的结合情况进行妥善的处理,有利于其资源浪费的减少,有益于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保证施工企业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任务

(1)根据生产计划进行规划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成,包括工期、产量、产值、成本、利润及安全等。(2)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并尽可能的采用先进理念与新技术进行生产要素配置与技术革新的合理化建议。降低施工现场的浪费情况,提高经济效益。(3)优化劳动组织,做好班组建设与民主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与思想水平。(4)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改善施工现场的卫生环境,进行文明施工,并在施工现场实行标准化管理,确保所有工作按标准进行。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全面管理

3.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一个企业安身立命之本是施工质量,同时也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石,保证了工程质量才可以给企业获得信誉、市场和效益。首先、应该不断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同时应强化质量意识,不断落实质量的责任,不断强化质量技术管理工作。对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提升员工的质量责任心。并且分班组以及分项目落实好质量责任制度,使质量目标同每一个员工经济利益挂钩,建立一个赏罚分明的奖罚制度。其次、把好质量关,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对于工程的质量应严格检查,一旦发现的问题应该找到产生的根源,并且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同时跟踪检查整改措施具体落实的情况。

3.2施工现场进度管理

在进度管理方面,应严格执行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加大奖罚力度,促使所有员工群策群力,克服困难,确保工期目标的顺利实现。应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对安全、质量、成本等各项指标进行预控,同时与设计部门、监管部门共同配合,协调一致,对工程进行有效管理。

3.3现场安全管理

实行安全管理的目标在于确保施工项目过程中不会有危险情况出现,不会出现人身伤害以及财产损失事故。“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工作遵循的原则,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来给工程质量服务,安全管理应该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都有所体现。需要注意关键点有:首先,设立安全保证制度,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于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基于施工项目的特点,制定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施工方案以及安全技术措施。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对于阶段性的安全工作应该下大力气做好,对于不同阶段工程的特点加强防范。其次,在主体施工时期对于关键位置比如说脚手架的稳定、防止高空坠落、洞孔防护、基础施工时期的重点在于建设支护以及围挡。

3.4现场机械设备管理

在项目现场施工中,需要的机械和设备品种数量多,管理起来比较困难。只有真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不断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的利用率,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社会效益。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施工设备的优化配置。施工项目在筹备阶段,管理者应该根据施工组织计划,按照项目的大小,建立科学合理的机械设备管理规划,合理确定施工期所需的设备种类、规格和数量。对租赁的设备,应严格按照租赁合同,切实加强管理,避免租金的不必要浪费。其次,要加强设备管理制度的建设。使用机械设备前,施工技术人员应该深入了解设备的性能和特点,合理组织利用,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设备操作和养护人员,应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做到科学养护、精心维护。设备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要负责设备的正常操作运行工作,及时全面的收集燃料消耗和维修数据,做好统计工作,合理利用统计结果,以便及时检查设备运行的效果,调整使用方案,降低使用成本。

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有效措施

4.1加强对施工前准备的管理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施工文件、施工条件和施工现场及设备的准备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未来施工的进度、质量、成本等影响很大,所以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准备,首先要将施工规范熟练掌握,认真审核施工图纸,全面的收集施工时所要运用的各种数据,做好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等工作,同时绘制关键的工序流程图,保证施工的工序和步骤;②建立健全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考核制度,加大对施工人员的激励和约束;③认真编写预算,以此作为成本分析和控制支出的手段。

4.2科学编制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整个建筑施工全局技术性文件,其内容主要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施工复杂程度、工期要求和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等进行编制,优秀的施工组织设计能指导项目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用较低投入换取最大化的效益。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好坏直接影响工程造价,不同的施工方案,所需的费用也不同,有时甚至差距很大,在开工前,应组织相关人员,包括技术、质量、施工、机械、材料、劳力等,齐商共讨,科学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出台后,在施工中要认真执行,如与实际情况不符,及时反馈,相关人员及时调整,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实际紧密结合。

4.3加大对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

对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主要涉及到三方面工作:即采购、供给以及发放。①采购阶段:要事先做好调查工作,对市场中不同生产厂家的材料予以对比和分析,拓宽进货渠道。要尽可能简化材料进货环节,从而不断降低材料的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②材料供给:要结合建筑市场变化情况,适当调整材料供需关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予以配制,这样才可以使施工材料有序进入施工场地,确保施工的正常运行。③材料发放:结合施工具体情况来发放材料,同时对材料的发放情况予以登记、跟踪使用情况,从而减少材料与资金浪费。

5.结束语

现场安全管理论文第7篇

(1)施工现场易燃材料多

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木材、油漆等都是可燃、易燃的物质,特别是在建筑内部进行装修施工的场地,有些木龙骨、木质板材及易燃可燃的装修贴面材料和油漆、稀料等都是易燃、可燃的材料,同时也堆放有很多木花木屑、下脚料组成的可燃垃圾及一些易燃、可燃的物品。

(2)电气火灾事故频发

用电不当会引起严重的火灾,原因有两个:施工现场存在大量的临时用电设备,线路以临时线路为主且比较混乱,设备的耗电量较大,因为临时线路移动的次数较多,绝缘层很容易被破坏,所以电线短路的情况时有发生,电火花也容易引起火灾的发生。②私拉乱接电气线路。敷设电气线路时不穿管,或把保险丝用铜丝、铁丝代替,一旦超长时间、超负荷运作,火灾很容易发生。

(3)施工现场明火使用情况较多

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的最重要的因素有:进行高层建筑施工时,钢筋、金属架构、分割与连接金属管道;安装通风、取暖、排水等设备时,大量使用电焊、气割、气焊等。这些都是明火作业,此操作过程产生大量的火花(灼热熔珠四处飞溅散落),这些火花溅到易燃物品上非常容易引起失火,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根据大量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的案例总结,90%以上的火灾是由于使用电焊等明火作业引起的。

(4)临时建筑火灾多发

施工现场局限性大、人员数量多,办公室、员工休息室、职工宿舍、仓库等建筑排列紧密,最重要的是这些建筑大部分是临时性的,结构简易;甚至有些职工宿舍与重要仓库和危险品库房靠在一起,临时建筑物用三合板等材料简单隔开;而有些职工宿舍仅存在一个安全出口,火灾一旦发生则很难及时将人员疏散,这些都是临时建筑火灾发生的危险因素。

(5)施工现场没有防火分隔,火灾蔓延速度快

为了方便施工作业的展开,通常不会封闭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变形缝、各类管道井、楼板预留孔洞和水平方向的门窗洞、隔墙预留孔洞等地方,这样能保证施工进度和设备安装,后期设置的防火门窗和防火卷帘等设备,它们的分隔部位不安装防火分隔设施,火灾一旦发生,烟囱的作用很明显,火势迅速增大,高度越高风力越大,由于施工现场的封闭性不好,很短的时间内就可能导致立体式大面积火灾。由于火势的凶猛,很难控制火灾和采取扑救措施。

(6)火灾扑救与灭火救援措施难以施展

消防车道的畅通受到深基坑开挖、施工设备作业场地及建筑材料的堆放的阻碍,消防车很难靠近火场,灭火行动和灭火措施很难进一步展开。除此之外,内部的进入通道(内走道和楼梯等)通常有脚手架的设置,一些建筑材料施工设备摆放在内,并且有很多预留孔洞,消防电梯、应急照明、防排烟设施等都没有,有些施工人员为了解决时间和体力,把一些易燃、可燃材料及杂物随便乱放,不仅很容易引起火灾事故,还给通行造成不便,导致消防通道不畅,不利于火灾扑救工作的进行。

(7)临时消防设施无法满足灭火需求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外部的消防水池、室外消火栓与工程建设的进度不一致,往往比较慢,建筑内部消防设施未完工导致消防用水短缺,无论是水压还是水量都不能满足灭火的需要;再加上临时室内外的消防给水系统不健全,加大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火灾扑救的难度;消防安全不被重视,现场不配置灭火器、配置数量和要求不合规定、灭火器型号不对。

2.施工现场火灾预防的管理措施

(1)消防部门依法监督、严格把关,防止火灾发生

在消防监督检查过程中,公安消防部门一旦发现未经审批擅自施工的单位按照规定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补办有关手续。严格依照国家法律法规,遵照法定程序和相关技术标准,对施工单位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避免灾难性火灾的发生。

(2)施工单位认真贯彻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确定消防安全负责人,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同时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认真进行防火巡查工作、采取措施处理突发性火灾,停工前后的安全巡视检查须有专人负责,主要检查施工现场有没有遗留烟头、电气点火源、明火等安全隐患。第二,加强民工的消防安全教育,使民工了解熟悉消防常识,遇到突发事件时学会报火警、使用灭火设备、扑救初期火灾,尤其要加强电气焊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保证该类人员持证上岗。第三,谨慎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的用火。所有施工动火的作业必须由施工现场防火负责人审查批准,有用火证才能在指定地点、时间作业。进行焊接作业时派人配备消防器材并进行监护,清理作业周围的可燃性材料,并且用阻燃板遮挡溅出的火花。第四,施工现场禁止吸烟,将禁止吸烟的消防安全标志设置在民工宿舍、员工休息室、库房等处,设置专门的吸烟室或吸烟地点。第五,严格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的用电。施工单位必须培训一名合格的专业电工,保证其能正确、合理地安装及维修电气设备,对电气线路、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需要经常检查维修,尤其对线路接头、保险装置的检查,防止短路发热、绝缘损坏等情况的出现。

(3)加强管理现场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和可燃材料

施工现场经常使用木龙骨、胶合板、宝丽板、塑料板、刨花板、麻袋、聚氯乙烯材料等易燃、可燃材料,施工现场随意堆放这些材料的现象比较严重。施工过程中,电焊、气割溅出的高温火花或者高温物体或者烟头等其它明火很容易导致易燃、可燃材料失火,导致火灾的发生。除此之外,施工现场常使用油漆、汽油、香蕉水等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这些经常被堆放在不常用的仓库中,堆放比较随意,更不会有防火、防爆、通风等安全措施的保护。在现场施工作业中,不按照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储存、使用或者操作规程的相关规定操作,很容易导致爆炸伤亡事故的发生。

3.火灾预防的技术对策

(1)总平面布局的防火技术措施

在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必须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适当的防火间距在各种建筑物、构筑物、临时设施及材料堆场之间不容忽视。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车道应该设置成“环形”,回车场应该设置在尽端式道路上,消防车道的宽度需要大于4m,大型消防车的顺畅需要足够大的净高和路面承载力,临时消防车道必须保持畅通。

(2)临时建筑防火措施

临时建筑的耐火等级应该控制在一、二级,不能小于三级,如果单层施工临时建筑的耐火等级是三级,当建筑物面积总和不大于1200m2的时候,且库房没有任何电气设施,可以不限定其耐火等级,但切忌将临时建筑搭设在高压架空线下面。

(3)火灾报警设施

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火灾自动报警设施和临时视频监控系统的设置可放在仓库、易燃易爆物品场所及建筑内的走道和楼梯内,火灾一旦发生,可第一时间发现并扑救。必须保证高层改建建筑工程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正常运作。如果系统中某一部分需要改动,该部分需要单独进行,保证其它部分应在任何时间都可正常运行。当整个火灾报警系统必须要关闭时,必须加强火灾监控及防火措施。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