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古典诗歌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1 17:11:48
古典诗歌论文

古典诗歌论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译介动机;译介内容;译介研究 

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典型的载体之一,随着十八世纪西方传教士的到来而受到关注并开始被译介到西方国家。根据钱林森的研究,法国神父马若瑟最早将《诗经》中的《天作》、《皇矣》等八首诗选译成法语并于1736年将其刊发,法语世界由此开始接触这一中国文学的精髓。虽然中法两国在思想、语言、逻辑方式及审美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法国学者仍敏锐地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高度的文学文化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三个世纪以来从未间断过对其进行译介和研究。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古典诗歌的法语译介达到高峰,在法国和中国都出现了杰出的译家和译作。译者的译介视角更加多元,译介内容日益丰富,伴随着译介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译文质量更高,在法语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试分析如下。 

一、 译介动机多元化 

二十世纪以前,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法语译介的生力军是法国人,主要是传教士和汉学家。开先河者马若瑟神父选译《诗经》后,杜郝德神父将其刊登在他主编出版的《中华帝国全志》中。作为一个传教士,主编出版这样一套全面反映中国各方面情况的书籍,这本身可以证明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在主观上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以便实现其宗教扩张[1]50-56。但客观上,传教士的行为确实起到了向法国引荐中国文化的作用,法国汉学家由此开始了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译介和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对不少法国学者来说,他们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译介是出于对其东方学的分支——汉学的研究的需要,如同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汉学家德理文侯爵在其法译《唐诗》序言中所说:“当人民在历史研究中,想方设法探明某一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风俗习惯、社会生活以及文明发展的程度时,一般很难在充斥着大大小小战争纪实的正史里,找到构成这一时期民俗画面的特征。反之,人们从神话传奇、故事、诗歌、民谣的研究中倒能得益多多。”[2]1可见,其译介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了解当时来说遥远的、少为人知的中国。 

二十世纪以前的译者几乎全是法国人,二十世纪以后,这一队伍中出现了中国译者,从中国学者的视角开始了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法语翻译。首先是二十世纪早期到法国留学的中国学人。其中的杰出代表有:梁宗岱,1930年出版《陶潜诗选》;徐仲年,1933年出版《中国诗文选》;何如,1935年出版《唐诗百首》;罗大冈,1947年出版《唐人绝句百首》,等等。以上作品皆为法文译作,在法国出版。 

为什么这些优秀的中国留法学者到法国后,都不约而同地、甚至是急迫地选择将中国古典诗歌译成法语呢?我们从梁宗岱给友人让·普雷沃的一封信中可以找到原因,信中说道:“亲爱的朋友:这些诗其中一部分翻译好后,在抽屉里躺了很久。我对我们诗歌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翻译很反感,生怕轮到自己糟蹋杰作,所以从不敢示以相识......”[3]5,他信中的原文“écoeuré”,意为“恶心”,还不仅仅是“反感”之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译者认为在他法国看到的已有译本并不能全部让人满意,有些是“乱七八糟”的。因此,他和他的同学们应该是出于神圣的使命感,抱着审慎、严肃的态度来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其动机在于把中国的文学瑰宝以本来面目介绍给法国读者,不使宝珠蒙尘。 

在法国,二十世纪中后期是汉学界译介和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结出丰硕成果的时期,在这一领域出现了戴密微、桀溺、程抱一、帕特里克.卡雷等杰出人物,他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了纯学术范围的研究和译介,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达到了研究的巅峰,其目的是进行专业的学术研究。 

经过二十世纪中期的几十年沉寂之后,中国译者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法译在二十世纪后期开始再次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许渊冲1999年在中国出版法译《中国古诗词三百首》,谢百魁2011年出版《英法双译唐诗100首》。以许渊冲为代表的当代杰出翻译家,其视野更加高远,他们从事翻译的目的在于促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如同国际翻译家联盟在2014年将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 “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颁给许渊冲时的颁奖词中所说的那样,许渊冲将大量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和法文,致力于为使用汉语、英语和法语的人们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而谢百魁在其译著的前言中说:“鉴于某些国家, 特别是非洲国家,有的使用英语,有的使用法语,有的二者兼用……因此出版此《英法双译唐诗100首》。”[4]1,我们看到译者将眼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法语世界。由此可见,当今中国译者的译介动机,在于促进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输出。 

二、 译介内容趋于丰富 

由于传教士的译介,中国文学作品与法语世界的接触始于《诗经》。此后在十八及十九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法国学者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译介和研究都围绕着《诗经》进行,著名的有G. 鲍吉耶所译的《诗经》第一部法文译本,顾赛芬所译的法文、拉丁文和中文对照《诗经》全译本等。十九世纪中后期,法国研究者德理文侯爵等人将眼光投向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唐诗,并以严谨的态度将其译成忠实于原文的散文诗。 

古典诗歌论文第2篇

关键词:人文情怀;山水诗;人的观察点;创作构思;审美体验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诗歌是中国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中国诗歌传统悠久,从集体劳作节奏中产生的原始诗歌到诗歌形式已经成熟的“诗三百”,后历经乐府诗歌繁盛的汉代,到唐代,诗歌发展达到鼎峰,随后各朝各代继续继承与发展,最终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诗歌国度,我们始终聆听着华夏先民的歌唱,感受着东方文明的辉煌。

纵观古代诗歌,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形式和内容跟随着时代的脚步而不断变化,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不曾背离的只有那核心和本质。在优秀的古典诗歌中总是流淌着浓浓的人文情怀,这种人文精神串联古今,共同建构了一个诗情画意、人情味十足的中华诗歌长卷。

现以山水诗歌为例,通过山水诗歌中人与物的关系来透析诗歌的人文情怀。

一.人的观察点

创作者的观察点为创作的第一个阶段,反映着主体人和客体客观景物之间的关系。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曾说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既包括主体又包括客体。这种发生认识论和诗歌创作理论不谋而合,都指出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必然联系。据此我们可分为:一为“有距离的观察点”;二为“融为一体的观察点”。

有距离的观察点是指人与山水之间存在距离和隔阂。有点类似于古希腊理论家曾提出“摹仿”学说,即“外物――摹仿――作品”,而忽视了人的内心。融为一体的观察点相对于而言,是诗人与物通过融合共感,情感萌发,产生出了不可遏止的创作冲动,体现出一种人的参与和情感。这正如《毛诗序》所讲:“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如: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却句句写望岳,自远及近,从朝至暮。首联问句写见泰山的心情,距离之远写泰山之高,随之写泰山的秀丽和宏伟。颈联诗人细望泰山,写缭绕的云气和归鸟,其中“决眦”和“归鸟”写出诗人望泰山时间之久,尾联诗人表明自己的意愿。此诗千百年来受人传颂原因之一就是从诗句中可读到诗人的一种雄心气概,“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正是这种“人在山水之中”的观察点,才让我们在诗歌中寻得一丝人情的流露,感悟到一种灵动的生命。

二.创作构思

创作构思是我们透视诗歌的第二维角度,体现着诗人是对诗歌的经营。《文镜秘府论・论体》:“凡作文之道,构思为先。”

刘勰《文心雕龙・事类》:“夫山木为良,匠所度,经书为文士所择,木美而定于斧斤,事美而制于刀笔,研思之士,无惭匠石矣。”在构思中,对材料进行筛选和组合也是对诗人诗技的考验。由此可分为割裂式组合和有机式组合。

其中的有机式组合则是通过诗人对材料巧妙的组合,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创造出一种独特而又完整的意境。如: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简单的二十字小诗却摄入了“舟”、“日暮”、“烟渚”、“客”、“旷野”、“天”、“低树”、“江”、“月”等多个意象。诗人把意象都并列式的组合在一起,没有罗列意象之嫌,也没有生硬之感,反增添了自己的愁绪,“泊舟于烟水空的洲渚,已令人不胜惆怅,暮色又为客居异乡的游子增添了几分新愁”。“清淡如水墨画般的月夜江景,便通过抒写泊舟闲眺的情致而立呈眼前”,从而营造出一种“深情闲淡”的意境。

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尝读时髦所撰,惜其惨淡经营,用心良苦,而不得被管弦、副优孟者,非审音协律之难,而结构全部规模之未善也。”我们应该以一种有机式组合方式进行经营,使作品更为浑然一体。

三.审美体验

诗歌是一种艺术,审美体验贯穿整个诗歌创作过程。如果说前两个阶段是诗人的创作技巧,那么审美体验就是诗人的创作情怀。

审美体验,更确切的说是人心理精神活动的形成,是一种生命的体验。王夫之所说的“体物而得神”,就是最佳境界。据此,诗歌可以分为:人文精神和非人文精神。

其中的人文精神,就是诗人创作时释放了自己的人性,从而把读者带入到一个有诗意、有人情的世界。《人间词话》:“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忠实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与花鸟共忧乐”,即尊重物之本性,与人本质相通。如: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前四句指出自己的“心”与客观环境的关系,只要“心远”,就会不受喧嚣的干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己的目光无意与山相会,仿佛与山融为一体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指出心与境的契合是难以用语言说出的。《古学千金谱》:“篱有菊则采之,采过则以,吾心无菊。忽悠然而见南山,日夕而见山气之佳,以悦鸟性,与之往还。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一片化机,天真自具。既无名象,不落言诠,其谁辨之。”

综上所述,中国山水诗歌之所以如此优美动人,是因为诗歌在创作中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链条:融为一体的观察点――有机的组合方式――审美中的人文精神。这三个阶段都向我们昭示着山水诗歌中人文情怀的来源,体现着山水诗歌中不变的精神核心。

正如歌德所说:“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性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性不是他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的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

反观古典诗歌之后,回到现代诗坛,就会发现现代诗歌有一些缺乏一份人文气息。在当今社会,诗歌中一些诸如“无难度”、“无内容”、“无精神”的问题日益显现。首先,一些诗歌创作者被现代社会的浮华迷离了双眼,被现代社会的节奏扰乱了心态,对于基本的诗歌创作缺乏自己的原则和标准,创作的内容也是鱼龙混杂,“低俗”、“媚俗”、“庸俗”的作品不乏少数。其次,广大读者因为诗歌数量的膨胀而丧失了评判的标准,欣赏能力日益下降,没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标准。

面对这种现象,优秀古典诗歌中的人文情怀,那种“人者,天地之心也”在古典诗歌艺术中的体现,是我们现代诗歌应该汲取的营养,从而为诗歌找到一条健康的发展道路,延续我们诗歌的国度。

参考文献

[1]王国璎.中国山水诗研究[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

[4]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商务印书馆,1981.

古典诗歌论文第3篇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古典诗词更是有着值得炫耀的历史,丰富的内涵,悠长的韵味,高深的意境,一切的一切,流传至今。也正因此,纵览数十年来的流行音乐,处处都有古典诗词的影子,点点滴滴可见古典诗词的风韵犹存。本文拟从两方面对“中国古典诗歌与流行音乐”做相关阐释:一是唐诗宋词元曲及流行音乐的由来和特点;二是从不同角度看诗歌对流行音乐歌词创作的影响。

首先研究唐诗、宋词、元曲及流行音乐的由来发展和特点:

(一)唐诗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古体诗,如《诗经》、《楚词》等;另一类是格律诗,在一首诗中,讲求平仄、韵脚和对仗等。唐帝国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文化的繁荣。国内各民族的融合,日趋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各阶级各阶层的生活变得丰富复杂,为诗词创作提供了多种多机关报养料和素材。唐帝国制定和执行的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以诗赋主要内容,这种机制也直接促进了诗歌的创作。其特点:从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和内容上沿袭宫体,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旋律,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或英雄气概、或儿女情长。

(二)宋词

词是诗经及魏乐府之蜕变和唐代近体诗不断发展的结果。词和诗的最大区别就是,诗为整齐的五、七言(齐言),而词则长短句(杂言),依照乐曲的节拍而填制长短句的“词”。“词”就这样产生的。宋词的成熟繁荣时期,则是词创作的最高峰,数量质量都达到了巅峰时期。宋词得到整个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认同和喜爱。词已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沃土之中,得到空前的发展,成为一个历史时期文学样式的代表。其特点:它是一种既能合乐而唱又能讲求格律的新体诗,包括有燕乐、民歌、近体诗格律三要素,具有高度音乐性、韵律美和浓郁的生活拨气息的文学新形式。词与诗有着密切的联系,词分豪放、婉约两大流派。

(三)元曲

清李调元《雨村曲话》引《弦索辨讹》称:“三百篇而为诗,诗变而为词,词变而为曲”,明王世贞《曲藻》又称:“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说明了曲的起源。曲与词的主要区别是,词的字数有一定限制,曲的字数不定,词韵大致依照诗韵。前期主要是文人和戏曲家创作后期产生专业的散曲作家,起了重要作用,使曲坛更为绚丽多彩。元散曲分为豪放、清丽两大派别。其特点:元曲韵密,有时每句用韵,甚至句中押韵,同时元曲平仄要求更加严格。元曲可加衬字,尤其是套曲,衬字较多,如不分正字衬字,作品的句式、平仄等就分不清。

(四)流行音乐

当代的流行音乐在古代诗词曲的基础上,融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人文、地理、风土人情;集景、事、物于一体,作为词源,而后配以音乐,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现代气息的美的语词曲综合体,抒发人类情绪。其特点: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词曲,政治色彩、文化色彩、艺术色彩都较浓,在特定时期的政治色彩尤其突出。词曲均不限形式,基本没有严格的韵律要求,比较随意。

下面我从不同角度谈一下诗歌对当代歌词创作的影响:

(一)影响的方式

一、有的作直接引用:

古典诗歌直接成为流行音乐的表现主题和内容,给了流行音乐另一表现空间,考量着当代音乐人对文化的把握。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流行音乐的表现功能,提升了流行音乐的层次。

音乐展现千姿百态的生活,表达形形的情绪与心态,而作为当时的流行歌曲,古典诗歌的功能与意义恰好在这个地方。尽管处于不同的时代,人们所经历的事物各有不同,由此衍生而出的情绪感受也会相去甚远,但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反应与情感,却并不受时代与地域的限制。因此,某些古人所经历的心理应变放在今日也同样可以适用,那么用以表现古人情感的诗词歌赋,同样也可能是今人的心理映照。中国的古典诗歌非常讲究韵律,大多音乐感极强,而结合到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往往是含蓄婉转,迂回曲折,动人不止,这些恰是当代许多流行音乐创作人孜孜以求的一种境界。因此,许多音乐创作人,大胆地采用拿来主义,直接挑选经典的古典诗词,谱上曲,换一种角度来诠释千古佳句。这对他们是一个挑战,对演唱人来讲亦是如此,因为听众会不自觉地拿曲作者的曲与演唱人的唱来与原诗歌相联系,看是否和谐悦耳,从而对创作者与演唱人的高下进行评判。

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少,最有名的,我觉得当属邓丽君。邓本身是以唱台湾小调起家,本身已有不少民族文化气息的濡染,加上台湾一批执着于传统文化的音乐人,共同创作出许多与原诗歌同样经典的作品。邓丽君曾经出版过一张名为《淡淡幽情》的个人专辑,其中收录了李煜和多位宋代词坛名家的经典作品,有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秦少游的《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聂胜琼的《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等等。以上歌曲由台湾声名卓著的曲作家古月、刘家昌、翁清溪、陈扬等谱曲,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再加上邓的内敛婉约清丽的唱腔,使这张专辑成为中国音乐史上世代传颂的极品。

二、有的作间接引用

1、创作元素

文学创作素来讲究广征博引、引经据典、物为我用,从而提示其所表现主题的广泛性。许多当代的流行音乐词作者,更是喜欢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典故或内容,将其展开或以其为思路加以演绎,继而展现一段现代的故事情感。例如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绿草苍苍,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露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是引自《诗经》的诗句。

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有两个人。一是台湾的琼瑶,她的很多歌词里都喜欢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庭院深深深几许”,“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等。另一个是大陆的陈小奇,他是大陆歌坛岭南派的领军人物。他有一个颇有影响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白云深处》、《巴山夜雨》),是大陆词作家里古风最重的一个。陈喜欢将古诗词中的名句或典故经演绎,并与现代人的情感相结合而成歌词,由此形成他独特的陈氏风格,也为中文流行歌词创作形成一个典范。

例如由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唐诗中有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歌词直接或间接引用了原诗中的“月落乌啼”、“枫桥夜泊”、“到客船”等短语,我们深切感觉到诗歌中的那种愁绪也萦绕在歌词中。

再如伊能静《念奴娇》出自苏轼《念奴娇》和的《沁园春》,S.H.E的《长相思》的Rap部分出自李清照的《声声慢》,这些都是对诗歌文化中古典元素的重现与运用。梅艳芳《床前明月光》歌词有一部分完全照搬了李白的《静夜思》,反复吟唱。

2、创作形式

从创作的形式上来看,古典诗歌也为现代流行音乐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路,或是确立另一种风格。

我觉得这也是整个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结果。很多当代的流行音乐在写作形式上,仍不可避免地借鉴、套用或模仿了古典诗歌的语言格式与风格。用古典诗歌的形式来创作现代流行音乐,一方面使得词作上继承了传统诗词语言上的提炼与表达手法上的含蓄内敛,另一方面在主题表达上也无疑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捷径,无论是说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思,古典诗词往往具有将语言与情感一同浓缩,从而增添许多回味的空间和意境悠长的韵味。

至于例证,我们先说香港。香港的很多词作家,他们的古文化功底相当深厚,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很多的用典,甚至用古典诗歌的写作规范来进行创作。首先是黄霑,最有名的是《笑傲江湖》的主题歌《沧海一声笑》:“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他的风格恰似一位笑傲江湖的大侠,豪情奔放,热情不羁。

再有邓伟雄,他和黄霑一样,写了很多电视剧歌曲,这是当时香港音乐创作的一个主要形式。在《万水千山总是情》中:“莫说青山多障碍/风也急/风也劲/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莫说水中多变幻/水也清/水也静/柔情似水爱共永”。邓的作品擅长描摹内心感受,颇有宋词的遗风。

二、有的作间接引用

1、创作元素

文学创作素来讲究广征博引、引经据典、物为我用,从而提示其所表现主题的广泛性。许多当代的流行音乐词作者,更是喜欢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典故或内容,将其展开或以其为思路加以演绎,继而展现一段现代的故事情感。例如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绿草苍苍,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露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是引自《诗经》的诗句。

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有两个人。一是台湾的琼瑶,她的很多歌词里都喜欢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庭院深深深几许”,“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等。另一个是大陆的陈小奇,他是大陆歌坛岭南派的领军人物。他有一个颇有影响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白云深处》、《巴山夜雨》),是大陆词作家里古风最重的一个。陈喜欢将古诗词中的名句或典故经演绎,并与现代人的情感相结合而成歌词,由此形成他独特的陈氏风格,也为中文流行歌词创作形成一个典范。

例如由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唐诗中有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歌词直接或间接引用了原诗中的“月落乌啼”、“枫桥夜泊”、“到客船”等短语,我们深切感觉到诗歌中的那种愁绪也萦绕在歌词中。

再如伊能静《念奴娇》出自苏轼《念奴娇》和的《沁园春》,S.H.E的《长相思》的Rap部分出自李清照的《声声慢》,这些都是对诗歌文化中古典元素的重现与运用。梅艳芳《床前明月光》歌词有一部分完全照搬了李白的《静夜思》,反复吟唱。

2、创作形式

从创作的形式上来看,古典诗歌也为现代流行音乐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路,或是确立另一种风格。

我觉得这也是整个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结果。很多当代的流行音乐在写作形式上,仍不可避免地借鉴、套用或模仿了古典诗歌的语言格式与风格。用古典诗歌的形式来创作现代流行音乐,一方面使得词作上继承了传统诗词语言上的提炼与表达手法上的含蓄内敛,另一方面在主题表达上也无疑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捷径,无论是说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思,古典诗词往往具有将语言与情感一同浓缩,从而增添许多回味的空间和意境悠长的韵味。

至于例证,我们先说香港。香港的很多词作家,他们的古文化功底相当深厚,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很多的用典,甚至用古典诗歌的写作规范来进行创作。首先是黄霑,最有名的是《笑傲江湖》的主题歌《沧海一声笑》:“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他的风格恰似一位笑傲江湖的大侠,豪情奔放,热情不羁。

再有邓伟雄,他和黄霑一样,写了很多电视剧歌曲,这是当时香港音乐创作的一个主要形式。在《万水千山总是情》中:“莫说青山多障碍/风也急/风也劲/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莫说水中多变幻/水也清/水也静/柔情似水爱共永”。邓的作品擅长描摹内心感受,颇有宋词的遗风。二、有的作间接引用

1、创作元素

文学创作素来讲究广征博引、引经据典、物为我用,从而提示其所表现主题的广泛性。许多当代的流行音乐词作者,更是喜欢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典故或内容,将其展开或以其为思路加以演绎,继而展现一段现代的故事情感。例如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绿草苍苍,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露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是引自《诗经》的诗句。

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有两个人。一是台湾的琼瑶,她的很多歌词里都喜欢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庭院深深深几许”,“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等。另一个是大陆的陈小奇,他是大陆歌坛岭南派的领军人物。他有一个颇有影响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白云深处》、《巴山夜雨》),是大陆词作家里古风最重的一个。陈喜欢将古诗词中的名句或典故经演绎,并与现代人的情感相结合而成歌词,由此形成他独特的陈氏风格,也为中文流行歌词创作形成一个典范。

例如由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唐诗中有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歌词直接或间接引用了原诗中的“月落乌啼”、“枫桥夜泊”、“到客船”等短语,我们深切感觉到诗歌中的那种愁绪也萦绕在歌词中。

再如伊能静《念奴娇》出自苏轼《念奴娇》和的《沁园春》,S.H.E的《长相思》的Rap部分出自李清照的《声声慢》,这些都是对诗歌文化中古典元素的重现与运用。梅艳芳《床前明月光》歌词有一部分完全照搬了李白的《静夜思》,反复吟唱。

2、创作形式

从创作的形式上来看,古典诗歌也为现代流行音乐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路,或是确立另一种风格。

我觉得这也是整个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结果。很多当代的流行音乐在写作形式上,仍不可避免地借鉴、套用或模仿了古典诗歌的语言格式与风格。用古典诗歌的形式来创作现代流行音乐,一方面使得词作上继承了传统诗词语言上的提炼与表达手法上的含蓄内敛,另一方面在主题表达上也无疑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捷径,无论是说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思,古典诗词往往具有将语言与情感一同浓缩,从而增添许多回味的空间和意境悠长的韵味。

至于例证,我们先说香港。香港的很多词作家,他们的古文化功底相当深厚,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很多的用典,甚至用古典诗歌的写作规范来进行创作。首先是黄霑,最有名的是《笑傲江湖》的主题歌《沧海一声笑》:“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他的风格恰似一位笑傲江湖的大侠,豪情奔放,热情不羁。

再有邓伟雄,他和黄霑一样,写了很多电视剧歌曲,这是当时香港音乐创作的一个主要形式。在《万水千山总是情》中:“莫说青山多障碍/风也急/风也劲/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莫说水中多变幻/水也清/水也静/柔情似水爱共永”。邓的作品擅长描摹内心感受,颇有宋词的遗风。再看台湾方面。台湾方面的歌词创作更偏重于现代文体,更多关注风花雪月,但这也恰好是许多旧诗文的主要素材。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是方文山。

方文山擅长拆解语言使用的惯性,利用古代诗词的元素语言,重新浇灌文字重量,赋予其新的意义,纺织出新的质地,建构后现代新词风。其创作的歌词中充满强烈的画面感、浓郁的东方风,是华语歌坛“音乐文学”的创作才子,也是各种音乐奖项的常客。方的文字独树一帜,其代表作《东风破》、《发如雪》、《台》、《青花瓷》、《兰亭序》中诸如“”、“阁楼”、“戎军”、“墨香”、“风月”、“铜镜”、“宣纸”等大量古典诗歌元素的运用堪称完美。我认为,方文山的歌词创作实际上引发了音乐创作的一次革命。在他笔下,歌词不再是单纯的流行文化,而成为一种可能酵生多种文化想象的文学形式。亦诗亦词,亦词亦诗。从那些新奇歌词韵脚中衍生出的“素颜韵脚诗”,辨识度极高,且当脱谱欣赏时,亦可独自低吟,成为另一种诗歌。

我们以《东风破》为例: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谁再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著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细品其文,会发现全词呈现的意境与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中那种淡淡哀愁极其相似。内容虽属写情思却无邪,类于李白《长干行》中“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两小无猜的爱情。而且歌词中多处可以捕捉到古典诗词的影子,如“酒暖回忆思念瘦”典出李清照“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水向东流”容易让人联系到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外,词中出现的多种意象,如灯盏,如琵琶,如琴音,如枫叶,如篱笆,如古道,如漫草,都可以联系到古典诗歌,透出一种典雅之美。

再如《娘子》“娘子却依旧每日折一枝杨柳,你在那里在小村外的溪边河口默默等着我”,折柳是古人送别之意象;《发如雪》“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不正是“弱水三千,唯取一瓢饮。遇人千万,只你一人在心”,《长恨歌》中“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诠释吗?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还有不少人熟悉的周传雄演唱的《寂寞沙洲冷》:“自你走后心憔悴/白色油桐风中纷飞/落花似人有情这个季节/河畔的风放肆拼命的吹/不断拨弄离人的眼泪/那样浓烈的爱再也无法给/伤感一夜一夜/当记忆的线缠绕过往支离破碎/是慌乱占据了心扉/有花儿伴着蝴蝶/孤燕可以双飞/夜深人静独徘徊/当幸福恋人寄来红色分享喜悦/闭上双眼难过头也不敢回/仍然拣尽寒枝不肯安歇微带着后悔/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

歌曲中流露出来的凄凄伤感,表现出来的丝丝无奈的情感基调,其实就出自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在正确把握了苏轼词中的情感之后,再来倾听《寂寞沙洲冷》,那一定是另有一番味道。

尽管古典诗歌与当代流行音乐是不同时代的产物,表现出不同时代的语言和内容特征,并接受不同时代标准的审视与评判。但不管怎么说,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古典诗歌永远都会对当代包括未来的流行音乐创作起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现代文化对古典文化的借鉴与沿袭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古典诗歌是流行音乐创作中一个不可舍弃的主题,一处用之不竭的源泉,一种无法回避的诱惑,从各方面影响着流行歌坛。

(二)意象的比较

(1)借物思乡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苏幕遮》(范仲淹):碧动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暗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流行音乐:《望乡》:“夕阳河边走,举目望苍穹。渺渺炊烟飘来了思乡愁,多少回朝夕晨暮思念着你,清清河水是我流淌的泪。窗外明月光,映照我脸庞。欲知故乡亲人是否安康;捧一盏乡酒,陪伴着你呦,无论我身在他乡与远方。”

诗歌和流行歌曲在表达情感的时候,大都是借助物象描写。如《苏幕遮》描写蓝天、白云、水波、斜阳等,歌曲《望乡》则描写夕阳、天空、炊烟、河水来抒感。

(2)特定节日思乡

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流行音乐:《九月九的酒》、《九九女儿红》。

以上都是在特定节日思乡的例证。

(3)以月喻心

《菩提心论》:照风本心,湛然清净,犹如满月,光遍虚空。

唐诗僧皎然的《水月》一诗:夜夜池上观,禅身坐月边。虚无色可取,皎洁意难传。若向空心了,长如影正圆。

流行音乐《月亮代表我的心》: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我的情不移,我的爱不变,月亮代表我的心。

以月喻心,是佛家常用的比喻,在禅宗理论中,月更是常常用心作为“证心”的事物。《月亮代表我的心》同样是以月喻心,是一个充分的例证。

总之,内容上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如表现对恋人思念的爱情篇、描写战争场面的记实篇、弘扬祖国秀美山川的抒情篇等。歌曲或直接引用诗句或间接引用,即对某些诗句加以改变,或表达意思上与诗词相同相似。古典诗歌所蕴涵的魅力就在于它具有激发现代人的创作灵感,给流行音乐重新注入活力。

古典诗歌论文第4篇

由于客观物质世界中诸多事物及其属性之间界限的不明确性,致使记录它们的语言符号也不可能有确定的外延,从而使语言的内涵呈现出精确性和模糊性相对并存的特点。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模糊性是指概念外延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繁荣思维判断的不确定性。这种理论最早是由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于1965年提出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交流活动,最终是理解和感受语言传达出的潜在信息。传递和接受的效果,受制于教学双方对语言等媒体的感性体验、理性分析水平、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模糊性。教育教学中的这种特殊的模糊现象已经引起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尝试着运用模糊性理论来解决,力求一种新型的模糊性教学方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模糊性理论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应用谈些浅见。一、古典诗歌意思的模糊感知诗是高度概括地反映生活的。它的语言凝练含蓄,又常常具有跳跃性,存在着较大的空白,规定的格式内,容纳了大量的潜在信息。儿童因受学习水平的不均衡发展、生活阅历的深浅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对诗义的理解会出现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因此,教者应联系儿童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实际去创设情境,抓住传神的关键字眼从诗歌的整体上去理解诗文,而不能固守所谓的“标准答案”。如理解查慎行的《舟行书所见》中的“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一句,关键是理解“簇”这一字眼。字典中对“簇”字的解释有:“丛聚,聚成一团”,也有解释为“量词”,还有解释如“聚集和聚集成的团或堆”等,义项粗略不一。死守字典,学生的理解会生硬僵化。在这个语言环境中,我让学生借助彩图,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口述微风吹拂水面时的生动情景。在各自不同的叙述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将“簇”理解为“吹起”。我再让学生想象并口述没有月亮的夜晚,灯光照耀下水面起伏、水波粼粼的样子,学生便水到渠成地对“散作满河星”的情态和比喻内涵,有了一定的感受,从而使诗义前后融会贯通。这样,不但激发了儿童学习古诗的热情,同时也提高了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的能力以及表述能力。二、古典诗歌意境的模糊感悟诗,美在意境,教学古诗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将学生带入诗境之中。意境是一种“意会”的境界,感悟意境是对诗人心灵的触摸,是建立在客观信息上的个体主观心灵感受。这种感受及过程,是难以用准确无误的科学概念来进行具体描绘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左脑主于语言及与语言相关的功能,右脑主于综合、整体的听辩,包括想象、感知、直觉等等。可以说,意境的感悟关键在于激活儿童的右脑,使学生在音、图、声等多种显性手段结合的形象环境中,加强对诗句语言的咀嚼体味,利用儿童与诗句相通或相关的生活经验,唤起儿童的亲切感,缩短诗与儿童的心理距离,让儿童带着一种朦胧的抒情的情绪,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境。如:教学杨万里的《小池》一诗,可采用电教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配合教者的语言铺垫,在轻柔的音乐的渲染下,泉水细细流淌、树阴映照水面、小荷初绽、蜻蜓独立荷花枝头。学生对全诗有了一定的感性理解后,再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一幅夏日荷池图,学生便会兴趣盎然,完全沉浸在诗境之中。又如教学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教者可将学生带入春天的大自然中,让学生在那菜花金黄,蝴蝶翻飞的美好境界中看一看,闻一闻,跑一跑,跳一跳,学生对“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诗境便能豁然感悟。这样做,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还开发了他们的右脑,促使左右大脑的均衡发展。三、古典诗歌情理的模糊领略诗,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表达出诗人对生活中的人物、景物、事件等的爱憎或感叹。有的古诗直抒胸臆,如李绅的《锄禾》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句。但更多的是将丰富的情感及哲理蕴含在诗句之中,要通过由表及里的剥笋一样的层层推进的思维活动,才能有所体味。这样,儿童的体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样性及多层次性。因此,教者要善于抓主干,去枝叶,引导学生用诗的韵律、节奏来激荡其间的情感,将诗的语言化为有声的图画,从整体上去体味、领略诗的情感及哲理。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教者要启发诱导学生由彩图上的“一枝红杏”,在头脑中形成“春色满园”的想象画面,感受作者由“扫兴”到“欣慰”的心理变化过程,从直观上领悟到事物发展规律的客观性。教学陆游的《示儿》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将二者两相对比,一“喜”一“悲”,鲜明突出,再联系“祖国统一大业”这一共同主题进行情感升华。这样,学生在心灵受到震撼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在心中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四、古典诗歌学法的模糊迁移“教材无非是例子”,学习是为了应用。教者要对学生学习完古诗后反馈回来的信息加以模糊控制,将学法模糊迁移到相关的或相似的古诗拓展阅读中,巩固知识,掌握学法,提高能力。如,学习完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后,可让学生拓展阅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通过古诗学法的整体迁移,使学生从整体上大致掌握诗歌的意思,然后再根据两诗情感上的相似点引导情感上的迁移,使学生感受到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进而升华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这样,学生在学用结合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也受到了心灵的洗礼。需要强调的是,“模糊”不是含糊不清,更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根据语言的特点充分地应用系统科学理论上的“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观点,从语言文字符号整体所呈现出来的模糊性上,总体地去把握对象,为儿童思维的发展创设一种良好的宽松氛围,激发个性化的描述及处理,培养创新精神。所以,模糊性理论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应用时,要把理解诗意,感悟情境,体味情理,学法运用等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能割裂他们之间的潜在联系。要在水融的和谐环境中进行总体的把握与体会,以求在模糊中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古典诗歌论文第5篇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古典诗词更是有着值得炫耀的历史,丰富的内涵,悠长的韵味,高深的意境,一切的一切,流传至今。也正因此,纵览数十年来的流行音乐,处处都有古典诗词的影子,点点滴滴可见古典诗词的风韵犹存。本文拟从两方面对“中国古典诗歌与流行音乐”做相关阐释:一是唐诗宋词元曲及流行音乐的由来和特点;二是从不同角度看诗歌对流行音乐歌词创作的影响。

首先研究唐诗、宋词、元曲及流行音乐的由来发展和特点:

(一)唐诗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古体诗,如《诗经》、《楚词》等;另一类是格律诗,在一首诗中,讲求平仄、韵脚和对仗等。唐帝国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文化的繁荣。国内各民族的融合,日趋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各阶级各阶层的生活变得丰富复杂,为诗词创作提供了多种多机关报养料和素材。唐帝国制定和执行的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以诗赋主要内容,这种机制也直接促进了诗歌的创作。其特点:从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和内容上沿袭宫体,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旋律,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或英雄气概、或儿女情长。

(二)宋词

词是诗经及魏乐府之蜕变和唐代近体诗不断发展的结果。词和诗的最大区别就是,诗为整齐的五、七言(齐言),而词则长短句(杂言),依照乐曲的节拍而填制长短句的“词”。“词”就这样产生的。宋词的成熟繁荣时期,则是词创作的最高峰,数量质量都达到了巅峰时期。宋词得到整个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认同和喜爱。词已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沃土之中,得到空前的发展,成为一个历史时期文学样式的代表。其特点:它是一种既能合乐而唱又能讲求格律的新体诗,包括有燕乐、民歌、近体诗格律三要素,具有高度音乐性、韵律美和浓郁的生活拨气息的文学新形式。词与诗有着密切的联系,词分豪放、婉约两大流派。

(三)元曲

清李调元《雨村曲话》引《弦索辨讹》称:“三百篇而为诗,诗变而为词,词变而为曲”,明王世贞《曲藻》又称:“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说明了曲的起源。曲与词的主要区别是,词的字数有一定限制,曲的字数不定,词韵大致依照诗韵。前期主要是文人和戏曲家创作后期产生专业的散曲作家,起了重要作用,使曲坛更为绚丽多彩。元散曲分为豪放、清丽两大派别。其特点:元曲韵密,有时每句用韵,甚至句中押韵,同时元曲平仄要求更加严格。元曲可加衬字,尤其是套曲,衬字较多,如不分正字衬字,作品的句式、平仄等就分不清。

(四)流行音乐

当代的流行音乐在古代诗词曲的基础上,融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人文、地理、风土人情;集景、事、物于一体,作为词源,而后配以音乐,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现代气息的美的语词曲综合体,抒发人类情绪。其特点: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词曲,政治色彩、文化色彩、艺术色彩都较浓,在特定时期的政治色彩尤其突出。词曲均不限形式,基本没有严格的韵律要求,比较随意。

下面我从不同角度谈一下诗歌对当代歌词创作的影响:

(一)影响的方式

一、有的作直接引用

古典诗歌直接成为流行音乐的表现主题和内容,给了流行音乐另一表现空间,考量着当代音乐人对文化的把握。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流行音乐的表现功能,提升了流行音乐的层次。

音乐展现千姿百态的生活,表达形形的情绪与心态,而作为当时的流行歌曲,古典诗歌的功能与意义恰好在这个地方。尽管处于不同的时代,人们所经历的事物各有不同,由此衍生而出的情绪感受也会相去甚远,但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反应与情感,却并不受时代与地域的限制。因此,某些古人所经历的心理应变放在今日也同样可以适用,那么用以表现古人情感的诗词歌赋,同样也可能是今人的心理映照。中国的古典诗歌非常讲究韵律,大多音乐感极强,而结合到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往往是含蓄婉转,迂回曲折,动人不止,这些恰是当代许多流行音乐创作人孜孜以求的一种境界。因此,许多音乐创作人,大胆地采用拿来主义,直接挑选经典的古典诗词,谱上曲,换一种角度来诠释千古佳句。这对他们是一个挑战,对演唱人来讲亦是如此,因为听众会不自觉地拿曲作者的曲与演唱人的唱来与原诗歌相联系,看是否和谐悦耳,从而对创作者与演唱人的高下进行评判。

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少,最有名的,我觉得当属邓丽君。邓本身是以唱台湾小调起家,本身已有不少民族文化气息的濡染,加上台湾一批执着于传统文化的音乐人,共同创作出许多与原诗歌同样经典的作品。邓丽君曾经出版过一张名为《淡淡幽情》的个人专辑,其中收录了李煜和多位宋代词坛名家的经典作品,有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秦少游的《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聂胜琼的《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等等。以上歌曲由台湾声名卓著的曲作家古月、刘家昌、翁清溪、陈扬等谱曲,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再加上邓的内敛婉约清丽的唱腔,使这张专辑成为中国音乐史上世代传颂的极品。

二、有的作间接引用

1、创作元素

文学创作素来讲究广征博引、引经据典、物为我用,从而提示其所表现主题的广泛性。许多当代的流行音乐词作者,更是喜欢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典故或内容,将其展开或以其为思路加以演绎,继而展现一段现代的故事情感。例如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绿草苍苍,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露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是引自《诗经》的诗句。

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有两个人。一是台湾的琼瑶,她的很多歌词里都喜欢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庭院深深深几许”,“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等。另一个是大陆的陈小奇,他是大陆歌坛岭南派的领军人物。他有一个颇有影响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白云深处》、《巴山夜雨》),是大陆词作家里古风最重的一个。陈喜欢将古诗词中的名句或典故经演绎,并与现代人的情感相结合而成歌词,由此形成他独特的陈氏风格,也为中文流行歌词创作形成一个典范。

例如由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唐诗中有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歌词直接或间接引用了原诗中的“月落乌啼”、“枫桥夜泊”、“到客船”等短语,我们深切感觉到诗歌中的那种愁绪也萦绕在歌词中。

再如伊能静《念奴娇》出自苏轼《念奴娇》和的《沁园春》,S.H.E的《长相思》的Rap部分出自李清照的《声声慢》,这些都是对诗歌文化中古典元素的重现与运用。梅艳芳《床前明月光》歌词有一部分完全照搬了李白的《静夜思》,反复吟唱。

2、创作形式

从创作的形式上来看,古典诗歌也为现代流行音乐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路,或是确立另一种风格。

我觉得这也是整个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结果。很多当代的流行音乐在写作形式上,仍不可避免地借鉴、套用或模仿了古典诗歌的语言格式与风格。用古典诗歌的形式来创作现代流行音乐,一方面使得词作上继承了传统诗词语言上的提炼与表达手法上的含蓄内敛,另一方面在主题表达上也无疑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捷径,无论是说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思,古典诗词往往具有将语言与情感一同浓缩,从而增添许多回味的空间和意境悠长的韵味。

至于例证,我们先说香港。香港的很多词作家,他们的古文化功底相当深厚,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很多的用典,甚至用古典诗歌的写作规范来进行创作。首先是黄霑,最有名的是《笑傲江湖》的主题歌《沧海一声笑》:“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他的风格恰似一位笑傲江湖的大侠,豪情奔放,热情不羁。

再有邓伟雄,他和黄霑一样,写了很多电视剧歌曲,这是当时香港音乐创作的一个主要形式。在《万水千山总是情》中:“莫说青山多障碍/风也急/风也劲/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莫说水中多变幻/水也清/水也静/柔情似水爱共永”。邓的作品擅长描摹内心感受,颇有宋词的遗风。

再看台湾方面。台湾方面的歌词创作更偏重于现代文体,更多关注风花雪月,但这也恰好是许多旧诗文的主要素材。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是方文山。

方文山擅长拆解语言使用的惯性,利用古代诗词的元素语言,重新浇灌文字重量,赋予其新的意义,纺织出新的质地,建构后现代新词风。其创作的歌词中充满强烈的画面感、浓郁的东方风,是华语歌坛“音乐文学”的创作才子,也是各种音乐奖项的常客。方的文字独树一帜,其代表作《东风破》、《发如雪》、《台》、《青花瓷》、《兰亭序》中诸如“”、“阁楼”、“戎军”、“墨香”、“风月”、“铜镜”、“宣纸”等大量古典诗歌元素的运用堪称完美。我认为,方文山的歌词创作实际上引发了音乐创作的一次革命。在他笔下,歌词不再是单纯的流行文化,而成为一种可能酵生多种文化想象的文学形式。亦诗亦词,亦词亦诗。从那些新奇歌词韵脚中衍生出的“素颜韵脚诗”,辨识度极高,且当脱谱欣赏时,亦可独自低吟,成为另一种诗歌。

我们以《东风破》为例: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谁再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著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细品其文,会发现全词呈现的意境与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中那种淡淡哀愁极其相似。内容虽属写情思却无邪,类于李白《长干行》中“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两小无猜的爱情。而且歌词中多处可以捕捉到古典诗词的影子,如“酒暖回忆思念瘦”典出李清照“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水向东流”容易让人联系到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外,词中出现的多种意象,如灯盏,如琵琶,如琴音,如枫叶,如篱笆,如古道,如漫草,都可以联系到古典诗歌,透出一种典雅之美。

再如《娘子》“娘子却依旧每日折一枝杨柳,你在那里在小村外的溪边河口默默等着我”,折柳是古人送别之意象;《发如雪》“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不正是“弱水三千,唯取一瓢饮。遇人千万,只你一人在心”,《长恨歌》中“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诠释吗?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还有不少人熟悉的周传雄演唱的《寂寞沙洲冷》:“自你走后心憔悴/白色油桐风中纷飞/落花似人有情这个季节/河畔的风放肆拼命的吹/不断拨弄离人的眼泪/那样浓烈的爱再也无法给/伤感一夜一夜/当记忆的线缠绕过往支离破碎/是慌乱占据了心扉/有花儿伴着蝴蝶/孤燕可以双飞/夜深人静独徘徊/当幸福恋人寄来红色分享喜悦/闭上双眼难过头也不敢回/仍然拣尽寒枝不肯安歇微带着后悔/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

歌曲中流露出来的凄凄伤感,表现出来的丝丝无奈的情感基调,其实就出自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在正确把握了苏轼词中的情感之后,再来倾听《寂寞沙洲冷》,那一定是另有一番味道。

尽管古典诗歌与当代流行音乐是不同时代的产物,表现出不同时代的语言和内容特征,并接受不同时代标准的审视与评判。但不管怎么说,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古典诗歌永远都会对当代包括未来的流行音乐创作起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现代文化对古典文化的借鉴与沿袭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古典诗歌是流行音乐创作中一个不可舍弃的主题,一处用之不竭的源泉,一种无法回避的诱惑,从各方面影响着流行歌坛。

(二)意象的比较

(1)借物思乡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苏幕遮》(范仲淹):碧动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暗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流行音乐:《望乡》:“夕阳河边走,举目望苍穹。渺渺炊烟飘来了思乡愁,多少回朝夕晨暮思念着你,清清河水是我流淌的泪。窗外明月光,映照我脸庞。欲知故乡亲人是否安康;捧一盏乡酒,陪伴着你呦,无论我身在他乡与远方。”

诗歌和流行歌曲在表达情感的时候,大都是借助物象描写。如《苏幕遮》描写蓝天、白云、水波、斜阳等,歌曲《望乡》则描写夕阳、天空、炊烟、河水来抒感。

(2)特定节日思乡

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流行音乐:《九月九的酒》、《九九女儿红》。

以上都是在特定节日思乡的例证。

(3)以月喻心

《菩提心论》:照风本心,湛然清净,犹如满月,光遍虚空。

唐诗僧皎然的《水月》一诗:夜夜池上观,禅身坐月边。虚无色可取,皎洁意难传。若向空心了,长如影正圆。

流行音乐《月亮代表我的心》: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我的情不移,我的爱不变,月亮代表我的心。

以月喻心,是佛家常用的比喻,在禅宗理论中,月更是常常用心作为“证心”的事物。《月亮代表我的心》同样是以月喻心,是一个充分的例证。

总之,内容上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如表现对恋人思念的爱情篇、描写战争场面的记实篇、弘扬祖国秀美山川的抒情篇等。歌曲或直接引用诗句或间接引用,即对某些诗句加以改变,或表达意思上与诗词相同相似。古典诗歌所蕴涵的魅力就在于它具有激发现代人的创作灵感,给流行音乐重新注入活力。

古典诗歌论文第6篇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真挚友谊

友谊是人生旅途中激人奋进的伴侣,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友情与亲情、爱情鼎足而三,成为除血亲、姻亲之外的以道义、志趣相维系的一种重要感情。在崇尚友情的中国古代社会,不少侠义之士甚至把这种感情看成比姻亲感情更为重要的一种感情。所谓“朋友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即是这种朋友感情重于姻亲感情的最好注脚。当然,我们在这里并不是提倡这种“朋友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狭义的朋友情感,只是证明友情的重要而已。庞坚先生在《海内存知己》中说:“如果说没有亲情,社会将紊然无序;没有爱情,生活将索然乏味,那么没有友情,世界也将黯然失色。”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在他的经典著作《论语》的首章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实际上孔子是在教给他的学生求学、做人的道理。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必须有朋友。《礼记·学记》中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说明没有朋友对于成就一个人的学问是很可怕的障碍。要在社会上立足,没有真挚的友谊更是不行,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见友情是一个多么亲切的词汇,友情对于人生来说,又是多么的重要。可以说,人生离不开真挚的友情,事业离不开志同道合的朋友。唐代诗人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洋溢着关山难阻,心心相印的真挚友情。朋友只要知心,就不会因为分隔万里而彼此疏远,即使是远在天涯海角,也会觉得好像近在咫尺一样。明代陈子龙的《仲夏直左掖门送夏彝仲南归》诗中也写过类似的诗,“丈夫重知己,万里同一乡。”意思是说大丈夫交友看重的是知己,即使远隔万里,也象是同在一乡一样感到亲近。正是因为这种朋友间的真挚友谊,才使好友之间的离别呈现出一种高昂的气势和壮阔的情怀,可见朋友间的真挚友谊对彼此的鼓舞和砥砺是何等的重要。

重视朋友间的真挚友谊,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之一。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流传着多少动人的心心相应的友谊故事啊!著名的古琴曲《高山流水》中记载的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心友情,至今仍振聋发聩。钟子期亡故,伯牙痛失知音,伤心欲绝,将琴摔碎,发誓终身不再弹琴,以表示对知心朋友的哀悼。也正因为这感人的真挚友谊,《高山流水》的古琴曲一直流传到今天。1977年8月22日,《高山流水》作为友谊和“知音”的象征,被录入美国“航天者”号太空船上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发射到太空,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地球人类文明的信息,向宇宙其他星球的高级生物寻求友谊和“知音”去了。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又有多少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章在广袤的大地上流传啊!可以说,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就产生了人类追求真挚友谊的诗章。《诗经·小雅·伐木》中的“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以幽谷的鸟寻求和鸣之声来比喻人对朋友的寻觅。从西汉开始,随着社会的动乱,产生了一大批抒写朋友离别之情的诗。如《文选》中收录的四首苏武诗,其中第四首中的“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就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离别,天各一方的依依惜别之情,感情真挚,别意萦回。此后历经各代,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篇,便不绝如缕,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蔚为大观的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篇。所谓“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更是说明了这些诗篇中所描写的朋友之间的情谊之深。古往今来的歌颂友谊的诗篇从不同的角度歌颂了人类最美好的朋友之情,堪称中国古典诗歌这个丰富的矿藏中一批熠熠生辉的珍宝。

一、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篇的形式

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篇,大多在形式上有明显的标志。一是挚友不在身边而生思念挚友之情。这样的诗作常常用“寄”,如王僧孺的《春日寄乡友》和庾信的《寄徐陵》;“怀”,如谢胱的《怀故人》和杜甫的《天末怀李白》,如白居易的《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和贾岛的《忆江上吴处士》;“得”,如元稹的《得乐天书》和陈与义的《得光书因以诗迓之》;“思”,如王安石的《思王逢原二首》;“闻”,如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赠”,如曹植的《赠王粲》和陆凯的《赠范晔》。二是偶遇挚友而引发叙旧之情。这样的诗作常常用“逢”,如严羽《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和徐熥《酒店逢李大》;“遇”,如吴伟业的《遇旧友》;“会”,如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州故人》。三是送别挚友而抒发依依不舍之情。这类诗作常用“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和王昌龄的《送柴侍御》;“别”,如谢胱的《别王丞僧孺》和何逊的《与苏九德别》;“留”如叶清臣的《贺圣朝·留别》和刘辰翁的《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此外还有两者皆可用的有“示”,和“酬”等等。前者如王安石的《示长安君》;后者如朱彝尊的《酬洪异》。最为感人的是“见”和“哭”。前者的“见”并非指人,而是见到挚友的诗作,而陡生思念挚友之情。如白居易的《蓝桥驿见元九诗》:“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全诗短短28个字,写出了元、白之间珍贵的真挚友谊,正象赖汉屏先生所说的,“尤其可贵者,结处别开生面,以人物行动收篇,用细节刻划形象,取得了七言绝句往往难以达到的艺术效果。这种细节传神,主要表现在‘循、绕、觅’三个字上。墙言‘循’,则见寸寸搜寻;柱言‘绕’,则见面面俱到;诗言‘觅’,则见片言只字,无所遁形。三个动词连在一句,准确地描绘出诗人在本来不大的驿亭里转来转去,摩挲拂拭,仔细辩认的动人情景。且七言中三用动词,构成三个意群,吟诵起来,就显得节奏短而迫促。如繁弦急管并发,更衬出诗人匆遽的行动和急切的心情。通过这种传神的细节描绘和音乐旋律的烘托,诗人的形象和内心活动,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深深地为他怀友思故的真挚情意所感动。”后者的“哭”则表示了挚友亡故后自己的悲痛之情,正是由于悲痛,更显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如李商隐的《哭刘蕢》:“上帝深宫闭九阍,巫成不下问衔冤。黄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李商隐和刘蕢有着共同的政治倾向的好朋友。刘蕢是唐敬宗宝历二年进士。唐文宗时曾召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刘蕢在对策中曾大胆地揭露了当时朝政的黑暗腐朽,引起了考官的激赏,但也触怒了掌权的宦官。李商隐出于哀时忧国和痛恨宦官乱政,对刘蕢的高风亮节表示异常的钦佩,把刘苜引为知已,并写过《赠刘司户蕢》一诗。该诗把同情知友之情和忧时愤国之情结合起来,抒写了自己对刘蕢的敬佩和同情。刘蕢去世后,李商隐又先后写了《哭刘蕢》、《哭刘司户二首》、《哭刘司蕢》等诗。这些“哭”诗,特别是这首《哭刘蕢》,不但表达了李商隐对刘蕢的真挚情谊和由衷敬佩,也显示了产生这种情谊的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由于全诗深挚的感情和朴素真切的表达,该诗赢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评价。清代大诗人纪昀称这首诗“一气鼓荡,字字沉郁。”

二、歌颂真挚友谊诗篇的内容

在中国古典诗歌这个姹紫嫣红的百花园中,歌颂朋友之间真挚友谊的诗篇是其中最为绚丽夺目的花朵。无论是歌颂友谊篇章的数量,还是它的质量,其成就都是相当可观的。朱光潜先生说:“中国叙人伦的诗,通盘计算,关于朋友交谊的比关于男女恋爱的还要多,在许多诗人的集中,赠答酬唱的作品,往往占其大半。苏李、建安七子、李杜、韩孟、苏黄、纳兰性德与顾贞观诸人的交谊古今传为美谈”这些歌颂友谊的诗章,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阔。要而言之,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抒发挚友之间互相眷恋的无限深情

朱先生在论述中国文学史上这些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篇时,列举了苏李、建安七子等文学史上传为美谈的佳话。其中最为感人的是李白和杜甫之间的真挚友谊。唐玄宗天宝元年(745),44岁的李白和33岁的杜甫第一次在洛阳相遇。尽管他们年龄相差11岁,但由于两人都有着相同的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伟大理想,都有着对朝朽不满的愤慨之情,都有着对黎民百姓凄惨生活的关注和同情之心,更有着用诗歌来作为武器,抒发心中块垒的不平之气,因而两人一见如故,只恨相见太晚,真所谓“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短暂的相见,成就了文学史的一段真情佳话。李白和杜甫同游鲁郡,并于东石门分别。李白写了《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全诗追叙了两人相处的欢乐岁月。“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我们马上就要像飞蓬一样各奔东西了,何时再聚首欢饮呢?暂且让我们喝个痛快吧!短暂的诗章道出了两人间的兄弟深情。此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但彼此都十分牵挂。后来,李白写了《沙丘城下寄杜甫》,其中的“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写出了李白对杜甫的无限深情。李白对杜甫的思念之情,就象这浩浩荡荡的汶水,伴随着杜甫向南方悠悠流淌。诗人寄情于流水,流水不息,相思不绝,可见李白对杜甫的一番真情。而杜甫写给李白的作品更多,他的《与李十二白同寻范隐居》,就真实地描写了两人之间亲密无间,胜如兄弟的生活。另外的《春日忆李白》,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杜甫对李白诗歌的倾慕,对李白兄弟般情谊的思念,写得深厚无比,情意绵绵;《天末怀李白》写因秋风起而思念李白,全诗感情千回百转,思念之情萦绕心际。吟读全诗,其思念的殷切,关注的细微,感情的真挚,令人反复咏叹,婉转低回,不能自止。尤其是《梦李白二首》,写杜甫思念李白,积思成梦,其情之真切,其爱之深细,更写出了杜甫对李白的情谊之深。古代李杜并称,不仅因为他们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并称为诗仙诗圣,更因为他们之间的友谊不同寻常。千百年以来,历代读者读李白、杜甫互相思念的诗章,仍不得不为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而感动,可见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是何等的感人。

2、抒发挚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江淹的《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代由于交道工具的缓慢,道路的险阻和通讯方式的陈旧,因而把朋友之间的离别看得非常重。所谓“长亭送别”,“折柳惜别”等无一不反映了古代离别给彼此双方带来的痛苦和思念。正因为如此,古送别的诗歌或留别的诗歌就成为了中国诗歌史上蔚为大观的景象。汉代李陵的《与苏武诗》中的“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写出了相逢的欢乐和即将离别的伤感。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去阳关无故人”,写出了“无故人”的悲酸。唐代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中的“相送情无限,沾巾比散丝”和宋代陈与义《别孙信道》中的“如君那可别,老泪欲沾衣”,更写出了朋友间离别的深情。有相逢就有离别,挚友之间的离别,必然激起心中情感的波澜。这种抒发挚友离别之际依依惜别的深情,令后世读者无不为前人的真挚友谊而感动。正是这种感动,成就了中华民族重友惜情的美好情感。如王维的《送沈子福之江东》“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春归。”好友乘船东去,诗人依依惜别,感情的潮水奔涌而出。正象著名学者陈贻掀先生所分析的:诗人“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象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多么美丽的想像,多么蕴藉而深厚的感情!”这种依依惜别的深情,不仅表现在作者送别挚友之时,也常常表现在作者离开友人留给朋友之时。最著名的留别诗当首推李白的《赠汪伦》了。天宝十四年(755),李白在安徽泾县游览桃花潭,临行时,汪伦来送李白,感于汪伦的情谊,李白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留别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人即地起兴,以潭水之深来比喻友情之深,巧妙地将送别地点与友朋的情感勾连起来,真挚地表达了诗人与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但还不及汪伦送别我时的情谊之深。“不及”二字,将汪伦对作者自己的情谊描写得淋漓尽致,语浅情深,意近神远,深得后人赞赏。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正因为李白写出了自己和汪伦之间这种依依惜别的深情,使得全诗具有了一种沁人心脾的感人的艺术力量。

3、抒发对挚友的慰勉和赞美之情

古典诗歌论文第7篇

关键词:莲;古典诗歌;意象

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已出现了关于莲的描述。后来,“莲”意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古典诗歌中,诗人较常运用象征、比喻、白描、谐音双关等艺术手法,赋予莲以美人、爱情、祥瑞、高洁人格、佛心佛性等象征意义。莲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比多了份高洁的气质,且不似桃花的妖艳,也无梅花的孤傲,更没有梨花的娇柔,让历代文人为之倾心。与此同时,莲花图案和莲花节也成了我国辉煌灿烂的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1 莲的生物特征

莲是自古至今为我国广大人民所珍爱的花卉之一,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莲,又名荷花、芙蓉、芙蕖、芙渠、扶蕖、菡萏、藕花、水花、水芝、泽芝、玉芝、净友、净客、水芙蓉、草芙蓉、君子花、水宫仙子、醉客、绮帐、巧笑花等,溪客、玉环是其雅称,未开的花蕾称菡萏,已开的花朵称鞭蕖,睡莲科,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均证明,中国是荷花的原产地。我国先民对荷花的观察、认识十分细致。最古老的词典《尔雅》记载:“荷,芙蕖。其茎茄,其叶蘧,其本营,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药,药中薏。”古人对荷花的不同部位均有专名称呼,将它的地上茎(即梗)叫做茄,将它的叶子叫做蘧,将它的地下茎叫做营,将它的花口叫做菡萏,将它的果实叫做莲(即莲蓬),将它的根状茎叫做藕,将莲蓬中结的子叫做药(即莲子),将莲子中的青嫩胚芽叫做薏(即莲心)。

2 “莲”意象的文学起源

作为中国文学最常见的花卉意象之一的莲花,早在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就已出现。《诗经》和《楚辞》这两部作品,对莲花的关注和记载描写虽不太多,但从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上我们不难看出,它们是我国古代文学中莲花意象的雏形。

《诗经》中有三首是以“莲”起兴的,即《邺风・简兮》、《郑风・山有扶苏》和《陈风・泽陂》。

邺风・简兮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这是一位女子赞美私爱的情歌。末章以“山有榛,隰有苓(‘苓’,古‘莲’字)”起兴。

郑风・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这是一位女子与爱人欢会时向对方唱出的戏谑嘲笑的短歌。首章以“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荷华’即‘荷花’,也就是‘莲花’)”起兴。

陈风・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简。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倦倦。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这是一位男子追求爱人时唱的歌,分别以“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彼泽之陂,有蒲与茼”、“彼泽之陂,有蒲菡萏”起兴。

而《楚辞》[1]单涉及到莲花的作品就有十篇之多,如《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湘夫人》:“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招魂》:“临曲池些,芙蓉始发,杂芰荷些。”屈原将莲花视为香草,并认为它所具有的美好的品质是文人高洁志趣的象征。

可以说《诗经》中的莲花意象奠定了莲花与女子之间的类比关系,《楚辞》中的莲花意象奠定了莲花与士大夫之间的类比关系。早期文学作品中的莲花形象,它已经具有某种特殊的含义,只是还不具有特定的隐喻符号性质。

3 “莲”的象征意义

3.1 美女

莲花因为生长在水中,在众多花卉中尤显洁净、高贵,所以人们经常把它比喻成美人。《诗经》中就有非常好的描述:“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菡萏即荷花,便是将荷花比作美人。又如《国风・陈风・泽陂》中说:“彼泽之波,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寝寐无为,涕泪滂沱。”

莲花与女性的渊源关系,让后世文人对莲花爱不释手,涌现了相当一部分文学作品,借莲花描写女子的美貌,往往将莲花喻为美丽、纯情的女子形象。如杜衍的《荷花》:“凿破苍苔涨作池,芰荷分得绿参差,晓开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又如杨万里的《红白莲》:“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最脍炙人口的当属唐代七绝高手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人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少女的美丽不着一字,却尽得风流。

3.2 爱情

由莲之美,联想到人之美,而由人之美又自然而然地使人联想到情爱之美。因此,写到莲花又总会关乎情爱。实际上,“莲”、“荷”、“藕”、“芙蓉”常常是作为爱情与婚姻的喻指符号出现的。“莲”谐音“怜”、“连”,寓意爱情、连理。“荷”谐音“和”、“合”,象征夫妻和睦,百年好合。“藕”谐音“偶”,象征配偶。而“芙蓉”原本作“夫容”解,即“女子想取悦丈夫”之意。这种独特的文化内涵,表明莲花意象与情爱相关。如《子夜四时・夏歌》:“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清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西曲歌《杨叛儿》第五首:“欢欲见莲时,移湖东屋里。芙蓉绕床生,眠卧抱莲子。”南朝的《西洲曲》[2]中写道:“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