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学思想品德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0 16:20:23
中学思想品德论文

中学思想品德论文第1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学习兴趣;实践探究

思想品德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学科,更是初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将起到奠基作用。特别是现在新课标实施后,对思想品德学科进行全方位改革,将这门学科完全与学生的生活紧紧扣在了一起,很多课文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很多课文正是学生好奇的知识,课本中又安排了很多实践活动,每课都有学生参与的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学习的地位。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看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好第一堂课。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而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品德课用途不大,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首先使学生知道学习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在教学时我十分重视第一堂课的教学,因为对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新奇感和期待渴望心理,心中的疑问颇多,如:这门课究竟是一门什么课程?我们学习它有什么用呢?趣味性怎样?能使我喜欢它吗?这个老师讲得怎样?它的语言、动作、表情、知识能吸引我吗?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的老师”,要想学生喜欢思想品德,首先,作为教师得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你。一般,上课有激情,亲和力强,善于鼓励学生,欣赏学生,知识面广,且对学生严中有爱的教师都比较讨学生喜爱。博得了学生的喜爱,老师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因素,趁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喜欢思想品德学科。其次,在教学中,要做到先易后难,善于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如七年级的入学教育,可以从学生进校后的第一印象和最初感受谈起,然后引导学生去进一步观察、了解整个学校,帮助学生怎么样去适应新的环境等等。让学生感觉到思想品德是一门既好学又好玩的学科。逐渐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兴趣,这样为以后的学习就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引导学生善于从实践中探究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学生生活,所以很多的知识都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体会、感悟。由学生自己探究的知识既容易理解又记得牢。现在的思想品德教学,很多知识都可以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而且课本中也设计了很多这样的活动,只要我们认真利用,精心组织好这些活动,一定会对教学有帮助的。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也真正认识到自己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当代新型的师生关系。做到教与学有机结合。

加强训练,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备课、上课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课后巩固也必不可少。学生课堂上听得再好,如果课后不及时消化,效果会大打折扣。接受得快,忘得也快。上学年我只要求学生在听课时一定要认真且做好笔记。课堂上,气氛确实很好,学生觉得轻松,感觉课堂上效果也不错。上完一个单元后,组织了一次测试,结果就让大家比较失望了,试题的答案很多口水话,知识零乱。并且,还有一些学生都是凭自己的感觉做的。考完后,我再去调查,就发现学生不知道怎样将平时所学知识运用到答题中去。所以,学生上课听懂了,课下再进行一些典型习题的训练或花上短暂的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抢记,趁热打铁,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学生不仅能更牢固的掌握好所学知识,而且还能将课堂上所学知识通过练习得以提升、拓展。只要这样长期训练,学生就不会觉得所学知识不知如何运用了。既培养了学生的做题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又让学生知道了本课所学知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个知识经常会出现哪种题型,哪个知识应该怎样运用。这样对学生今后的自学也有很大的帮助。从某种程度上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及时总结,勤于肯定。学了,记了,用了,还得检验。当然这个检验,可以是实践活动,也可以是书面的。但不管是什么形式的,都得及时。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很快知道自己哪些知识还没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强化。当然对于学生做得比较好的方面,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的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学生都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表扬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表扬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表扬可以拉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表扬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如: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习惯性的给予真诚的称赞,这样就能让学生培养自信,激起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多老师都说学生到了八年级,就不爱回答问题了,我不这样认为。每次,我上课,课堂气氛都很不错的,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和老师配合得也很好。而且,我还总结出了一个经验:学生能积极参加教学,教师的发挥就能更好,更自如,效果当然更好。也就是说,可能备课时老师没想到的地方,学生想到了,这样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弥补了教师教学上的不足。真正做到了一举两得。

总之,思想品德的教学,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门艺术。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新课标中的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为新形势下的思想品德课提供了新视野,提出了新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应勇于探索,积极落实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为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思想品德》新课程散发出它应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中学思想品德论文第2篇

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加深学生对道德要求的理解,促进学生的行为动机,培养学生实践道德要求的能力。

一、情境教学,可以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而不断丰富其内容的。情境教学可以适用直观手段,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气氛,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思考进入情境。

具体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情境

思想品德课教材一般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事例来体现一定的道德要求,并通过道德认识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教师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对这些事例进行描绘、渲染,使其富有情趣,用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以情激情,以情动人的教育效果。如讲故事、朗诵诗歌、引用格言等。教师为此必须钻研教材、熟记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变书面语言为口头语言,再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使语言形象生动,使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的含义,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

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感知而产生的,情感因素的作用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尽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道德情景,使他们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采用录音、音响、幻灯、录像等电化教学,对道德要求进行渲染,再现于摹拟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对道德规范和要求的认识。

(三)运用学生自身的表演进入情境

学生道德情感的建立,往往与年龄的差异,理解能力的强弱有关,这就使学生道德认识形成具有一定的难度。要突破这一难关,可以采取让学生自身表演,通过做一做、想一想,慢慢体会,从中悟出道理,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表演形式主要有小品、哑剧、相声、角色扮演等。通过学生的自身表演进入情境,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四)运用观察、演示进入情境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紧扣教学要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图表,接触实物,进行小演示,小操作等,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及进一步深化。如用一双筷子和十双筷子作比较,哪个更容易折断的演示,让学生明白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演示进入情境,做到眼有所观,心有所感。

(五)巧用插图、挂图进入情境

在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有插图的,低年级教材更是图文并茂。因此,在教学中,巧用插图或挂图,创设有静有动的情境,使学生加深对道德要求的认识。

二、情境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行为动机的实践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明理是基础,导行是关键。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明确道德要求,提高道德认识,增强道德信念的过程中,必须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使学生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在现实生活中,知道怎样按道德规范去行动,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运用情境导行,可以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1.巧用自然环境进行情境导行

在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很多反映历史的、近代的、当前的、现实的人文景观,也有反映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问题。因此,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创设一定的情境,有目的地为学生导行,并使导行起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如教学《与邻居友好相处》一课,就通过泉泉和龙龙两家和睦相处的故事导出你自己是怎样与邻居友好相处的?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和教育,达到对学生行为动机的指导。

2.创设与道德行为相应的情境导行

中学思想品德论文第3篇

一、情境教学,可以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激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而不断丰富其内容的。情境教学可以适用直观手段,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气氛,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思考进入情境。

具体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情境

思想品德课教材一般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事例来体现一定的道德要求,并通过道德认识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教师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对这些事例进行描绘、渲染,使其富有情趣,用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以情激情,以情动人的教育效果。如讲故事、朗诵诗歌、引用格言等。教师为此必须钻研教材、熟记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变书面语言为口头语言,再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使语言形象生动,使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的含义,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

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感知而产生的,情感因素的作用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尽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道德情景,使他们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采用录音、音响、幻灯、录像等电化教学,对道德要求进行渲染,再现于摹拟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对道德规范和要求的认识。

(三)运用学生自身的表演进入情境

学生道德情感的建立,往往与年龄的差异,理解能力的强弱有关,这就使学生道德认识形成具有一定的难度。要突破这一难关,可以采取让学生自身表演,通过做一做、想一想,慢慢体会,从中悟出道理,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表演形式主要有小品、哑剧、相声、角色扮演等。通过学生的自身表演进入情境,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四)运用观察、演示进入情境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紧扣教学要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图表,接触实物,进行小演示,小操作等,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及进一步深化。如用一双筷子和十双筷子作比较,哪个更容易折断的演示,让学生明白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演示进入情境,做到眼有所观,心有所感。

(五)巧用插图、挂图进入情境

在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有插图的,低年级教材更是图文并茂。因此,在教学中,巧用插图或挂图,创设有静有动的情境,使学生加深对道德要求的认识。

二、情境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行为动机的实践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明理是基础,导行是关键。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明确道德要求,提高道德认识,增强道德信念的过程中,必须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使学生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在现实生活中,知道怎样按道德规范去行动,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运用情境导行,可以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1.巧用自然环境进行情境导行

在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很多反映历史的、近代的、当前的、现实的人文景观,也有反映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问题。因此,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创设一定的情境,有目的地为学生导行,并使导行起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如教学《与邻居友好相处》一课,就通过泉泉和龙龙两家和睦相处的故事导出你自己是怎样与邻居友好相处的?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和教育,达到对学生行为动机的指导。

2.创设与道德行为相应的情境导行

中学思想品德论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思想品德,体育教学,教育

 

1. 思想品德教育的解释

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价值观的教育;对于社会主义学校而言,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教育,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可以分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组成部分。

2. 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2.1 体育活动能体现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精神

体育教学是一种群体性活动,相互配合、集体协作在其中十分重要。学生在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过程中树立和发扬了集体主义精神,并在友爱、好学、上进的观念引导下,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打下终身体育的基础,把体育健康与个人发展、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起来,使学生思想水平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提高。同时,体育教学活动经常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进行。竞赛能够激励青少年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评比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意识到个人的努力程度将影响集体荣誉以及集体荣誉给其带来的影响,使学生会自觉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德育论文,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励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使他们饱尝胜利果实的喜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也有能使失败者具备战胜困难、不甘失败、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

2.2 体育活动能体现公平竞争意识

任何体育活动都具有鲜明的公平性,这集中体现在体育思想的精髓——奥林匹克精神之中。奥林匹克精神所倡导的公平竞争、公正竞赛、遵守原则、照章办事、光明磊落、平等公平等体育规范不仅是体育运动的一种道德标准,而且也是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行为道德规范,是人类追求和弘扬的优秀品质和公德规范。这种公平公正意识、规则平等意识长期在体育教学中被灌输、强调,促进了学生的心性修养,逐步塑造了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这就为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形成提供了有效基础,使这些思想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规范意识,而只有作为内在的人格特征来培养的思想品德才是巩固的、持久的。进而言之,如果把这种公平意识、规则意识迁移到社会各个领域,让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能遵循“游戏规则”,那么整个社会将是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

3.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途径

3.1 强化体育课堂常规

课堂常规,即把体育教学中所必须遵循的课堂要求、措施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严格遵守。它不仅 是顺利进行体育教学的保证,同时又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的过程。通过规范课堂常规,如严格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可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等良好的思想及道德品质论文网。

3.2 深化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体育运动项目多,每个项目都有其鲜明独特的教育性,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 结合不同项目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技能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体育理论教学中,给学生讲授中国体育发展史,奥运会、体育界的名人和优秀运动员的成长与事迹,使学生了解我国体育发展的历史和运动员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振奋民族精神的斗志。在实践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在教学中运用竞赛、游戏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以及遵守规则、团结互助、胜不骄、败不馁、勇往直前的品质;在教学中及时肯定成绩,表扬好人好事,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作风也具有重要作用。在集体项目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合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3.3 适时地运用自然教学条件

体育课多在室外运动场地上进行,经常受到气候条件和周围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外部条件恶劣时,体育教师不但不能回避这种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应更 好地运用这些恶劣的条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的教育。例如夏天烈日炎炎,学生往往情绪低落,组织纪律性差。而冬天寒风阵阵,学生常常缩手缩脚,棉衣棉帽全副武装,不爱参加体育活动。这时教师必须身 体力行德育论文,教育学生与酷暑严寒做斗争,不向困难低头,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奋勇拼搏的优良品质。

3.4 突出教师榜样作用

言传身教,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外,还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师在教学中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衣着得体,在讲解示范时应语言简练清楚,示范规范准确,言行一致,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充分运用自己的人格做表率,使学生从中领悟和产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总之,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发掘其隐性教育因素,不但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会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永良.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改革之我见[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0,2.

[2]许杰.学校体育是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

[3]魏岭.健康教育要强化环境育人意识[J]. 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4]杨芳.实施素质教育与学校运动会的重新定位[J]. 体育学刊,2001.

中学思想品德论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思想品德,体育教学,教育

 

1. 思想品德教育的解释

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价值观的教育;对于社会主义学校而言,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教育,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可以分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组成部分。

2. 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2.1 体育活动能体现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精神

体育教学是一种群体性活动,相互配合、集体协作在其中十分重要。学生在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过程中树立和发扬了集体主义精神,并在友爱、好学、上进的观念引导下,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打下终身体育的基础,把体育健康与个人发展、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起来,使学生思想水平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提高。同时,体育教学活动经常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进行。竞赛能够激励青少年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评比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意识到个人的努力程度将影响集体荣誉以及集体荣誉给其带来的影响,使学生会自觉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德育论文,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励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使他们饱尝胜利果实的喜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也有能使失败者具备战胜困难、不甘失败、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

2.2 体育活动能体现公平竞争意识

任何体育活动都具有鲜明的公平性,这集中体现在体育思想的精髓——奥林匹克精神之中。奥林匹克精神所倡导的公平竞争、公正竞赛、遵守原则、照章办事、光明磊落、平等公平等体育规范不仅是体育运动的一种道德标准,而且也是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行为道德规范,是人类追求和弘扬的优秀品质和公德规范。这种公平公正意识、规则平等意识长期在体育教学中被灌输、强调,促进了学生的心性修养,逐步塑造了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这就为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形成提供了有效基础,使这些思想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规范意识,而只有作为内在的人格特征来培养的思想品德才是巩固的、持久的。进而言之,如果把这种公平意识、规则意识迁移到社会各个领域,让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能遵循“游戏规则”,那么整个社会将是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

3.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途径

3.1 强化体育课堂常规

课堂常规,即把体育教学中所必须遵循的课堂要求、措施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严格遵守。它不仅 是顺利进行体育教学的保证,同时又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的过程。通过规范课堂常规,如严格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可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等良好的思想及道德品质。

3.2 深化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体育运动项目多,每个项目都有其鲜明独特的教育性,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 结合不同项目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技能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体育理论教学中,给学生讲授中国体育发展史,奥运会、体育界的名人和优秀运动员的成长与事迹,使学生了解我国体育发展的历史和运动员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振奋民族精神的斗志。在实践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在教学中运用竞赛、游戏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以及遵守规则、团结互助、胜不骄、败不馁、勇往直前的品质;在教学中及时肯定成绩,表扬好人好事,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作风也具有重要作用。在集体项目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合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3.3 适时地运用自然教学条件

体育课多在室外运动场地上进行,经常受到气候条件和周围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外部条件恶劣时,体育教师不但不能回避这种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应更 好地运用这些恶劣的条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的教育。例如夏天烈日炎炎,学生往往情绪低落,组织纪律性差。而冬天寒风阵阵,学生常常缩手缩脚,棉衣棉帽全副武装,不爱参加体育活动。这时教师必须身 体力行德育论文,教育学生与酷暑严寒做斗争,不向困难低头,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奋勇拼搏的优良品质。

3.4 突出教师榜样作用

言传身教,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外,还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师在教学中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衣着得体,在讲解示范时应语言简练清楚,示范规范准确,言行一致,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充分运用自己的人格做表率,使学生从中领悟和产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总之,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发掘其隐性教育因素,不但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会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永良.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改革之我见[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0,2.

[2]许杰.学校体育是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

[3]魏岭.健康教育要强化环境育人意识[J]. 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4]杨芳.实施素质教育与学校运动会的重新定位[J]. 体育学刊,2001.

中学思想品德论文第6篇

以趣激情,导入新课。

教师必须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善于发现和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以趣激情的导课方法多种多样、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下面简要介绍三种方法。

(1)、设疑布障,以趣激情。如教《金银盾的启示》一文,教师可采用幻灯直观演示的办法,设置诱引学生判断错误的羽毛球拍、脸盆和头梳的局部图。通过正误对比,使学生初步认识片面性造成的危害,从而激发起探求这类问题的学习兴趣,形成喜爱学习的积极情感。

(2)、创设情景,触景生情。如教《脱贫致富的“领头雁”》一文,利用挂图把“明星村”一派欣欣向荣的小康景象展现出来,告诉学生这是福建省永春县西北部一个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村庄,让学生感到惊奇,产生佩服“领头雁”的思想感情和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3)、比较对照,情趣交融。如教《学习做事讲效率》一文,教师采用竞赛导入,借例释题的办法,让三位学生当堂竞算数学题。学生兴致勃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形象有趣的比较对照中,理解了什么叫“效率”,并产生了学习课文的良好情绪。

知中生情,学文明理。

学文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认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爱之切”,因而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在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1)渲染课堂气氛,产生情感共鸣。小学生善于直观体验,侧重形象思维、易受感动。教师要力求将课文中的道德知识点与学生情感上的激发点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把静态的文字、抽象的术语、干巴的数字变成形象生动的语言或画面。让学生在具体认知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起敬慕道德榜样行为的情感。例如教《焦裕禄一心为人民》一课时,录制电影《焦裕禄》万民泣送书记的场面,再配上断断续续的画外音:“请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把我埋在沙丘上,我活着不能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你们把沙丘治好。”这些都深深打动学生的心弦。一个清廉爱民,无私奉献的光辉形象牢牢扎根在学生心坎上,激发起学生的敬仰学习之情。

(2)精心设计问题,增强心理体验。要让学生理解课文、明白道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对比、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教《真正的友谊》一课,提出问题:王刚想到魏坚会告发他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设想王刚的心态和被告发后的境地,联想他的思想波动,合理想象放学后的情景。道德认识:魏坚的“告发”是善意的,态度是诚恳的,这正是维护友谊的表现。角色互换:如果你是魏坚,根据当时的情况,你会怎么处理?发散思维:你能不能想出更妥当的办法?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情感体验和师生课堂间的真情交流,学生不仅获得道德知识,而且获得发自内心的情感认同。

情理交融,辨析导行。

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知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行为,“辨析导行”十分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辨析正误,从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1)要注重感情的评价标准。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导行阶段的教学首先要借助于教材,从理性的角度向学生阐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感情的评价标准。通过介绍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李润五等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和事,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什么叫高尚,什么是自己应该学习的榜样。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英雄人物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具备什么样的高尚品质,而且要让学生记住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一些感人的细节。让学生从活生生的,真实可信的事例中感受英雄的伟大,从而产生热爱英雄人物之情。

中学思想品德论文第7篇

以趣激情,导入新课。

教师必须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善于发现和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以趣激情的导课方法多种多样、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下面简要介绍三种方法。

(1)、设疑布障,以趣激情。如教《金银盾的启示》一文,教师可采用幻灯直观演示的办法,设置诱引学生判断错误的羽毛球拍、脸盆和头梳的局部图。通过正误对比,使学生初步认识片面性造成的危害,从而激发起探求这类问题的学习兴趣,形成喜爱学习的积极情感。

(2)、创设情景,触景生情。如教《脱贫致富的“领头雁”》一文,利用挂图把“明星村”一派欣欣向荣的小康景象展现出来,告诉学生这是福建省永春县西北部一个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村庄,让学生感到惊奇,产生佩服“领头雁”的思想感情和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3)、比较对照,情趣交融。如教《学习做事讲效率》一文,教师采用竞赛导入,借例释题的办法,让三位学生当堂竞算数学题。学生兴致勃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形象有趣的比较对照中,理解了什么叫“效率”,并产生了学习课文的良好情绪。

知中生情,学文明理。

学文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认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爱之切”,因而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在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1)渲染课堂气氛,产生情感共鸣。小学生善于直观体验,侧重形象思维、易受感动。教师要力求将课文中的道德知识点与学生情感上的激发点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把静态的文字、抽象的术语、干巴的数字变成形象生动的语言或画面。让学生在具体认知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起敬慕道德榜样行为的情感。例如教《焦裕禄一心为人民》一课时,录制电影《焦裕禄》万民泣送书记的场面,再配上断断续续的画外音:“请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把我埋在沙丘上,我活着不能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你们把沙丘治好。”这些都深深打动学生的心弦。一个清廉爱民,无私奉献的光辉形象牢牢扎根在学生心坎上,激发起学生的敬仰学习之情。

(2)精心设计问题,增强心理体验。要让学生理解课文、明白道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对比、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教《真正的友谊》一课,提出问题:王刚想到魏坚会告发他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设想王刚的心态和被告发后的境地,联想他的思想波动,合理想象放学后的情景。道德认识:魏坚的“告发”是善意的,态度是诚恳的,这正是维护友谊的表现。角色互换:如果你是魏坚,根据当时的情况,你会怎么处理?发散思维:你能不能想出更妥当的办法?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情感体验和师生课堂间的真情交流,学生不仅获得道德知识,而且获得发自内心的情感认同。

情理交融,辨析导行。

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知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行为,“辨析导行”十分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辨析正误,从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1)要注重感情的评价标准。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导行阶段的教学首先要借助于教材,从理性的角度向学生阐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感情的评价标准。通过介绍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李润五等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和事,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什么叫高尚,什么是自己应该学习的榜样。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英雄人物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具备什么样的高尚品质,而且要让学生记住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一些感人的细节。让学生从活生生的,真实可信的事例中感受英雄的伟大,从而产生热爱英雄人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