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阿拉伯文化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0 16:20:05
阿拉伯文化论文

阿拉伯文化论文第1篇

【关键词】阿拉伯语 文化 特点 贡献

文化主要是社会上的一种现象,不仅包括生活习惯、风俗,同时还包括社会组织、行为准则等多种内容。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现象或者是一种历史的沉淀物,具有较强的民族性,淋漓尽致的展现着属于自己的民族特色。阿拉伯语文化是目前值得研究的最广泛的课题。

一、阿拉伯语的文化的分析

(1)阿拉伯语文化,也可以称为伊斯兰文化,主要是指阿拉伯各个国家以及各个民族间共同创造出带有伊斯兰精神且以阿拉伯文字撰写的一种文化。显而易见,伊斯兰是阿拉伯文化的主要核心,对阿拉伯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社会风俗等多种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还可以说成是伊斯兰教是阿拉伯语文化的孕育之母等。

此外,阿拉伯语文化也是人类文明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同时也是在社会经济、生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集思想观念、生活习俗以及创造发明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体系。

(2)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的思想以及教育体系均是密切相连的,也可以说是阿拉伯文化不仅仅是局限于阿拉伯文化,同时也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全世界穆斯林文化的巨大成就,两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另外,阿拉伯文化在我国已有多年历史、具有丰富的内容,同时高度展现出国家以及民族的开放胸怀等。

二、关于阿拉伯文化的形成

(1)阿拉伯文化主要形成于7世纪,并且随着伊斯兰教思想及文化传播,逐渐萌生出阿拉伯文化。另外,7世纪时兴起的伊斯兰教,其是在最短时间内与阿拉伯人进行融合,并给予其神奇的力量,帮助他们逐渐走出阿拉伯半岛,去到一个新的疆域建立属于自己的阿拉伯帝国等。另外,阿拉伯人在想新疆拓展的过程中,由原来的比较落后的游牧民族迅速的成长为整个世纪中高举文明的火炬人物。同时光荣的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除此之外,还涌现出大量的思想家、语言家以及科学家等人才,并为世人留下了灿烂辉煌的文明古迹。

(2)阿拉伯国家为了保证国家的繁荣与基础文化巩固,逐步加强对先进文化的管理和摄取,并提出“人最美的装饰品其实就是知识”的人生格言。此外,巴格达、开罗以及西班牙等著名城市均成为著名的阿拉伯文化城市等。而且,在这里国家中很多地方均是文明的象征,继承属于各个城市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发展,综合多个民族综合性的创新精神,保存并广泛的传播着阿拉伯的文化。

三、阿拉伯文化的特点

(1)阿拉伯文化的多民族性。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的集合体,不仅有阿拉伯人外、埃及人,同时还有印度人、西班牙人以及叙利亚人等。民族间通过互相接触和影响,逐渐进行融合与渗透,并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2)阿拉伯文化注意把学习和创新结合起来。世界文化最早发达地区有埃及、叙利亚以及波斯等地,阿拉伯人征服这些地区之后,不仅接受了当地民族文化的影响,并且积极吸收希腊与印度的优秀文化,创造出新的阿拉伯文化,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

四、阿拉伯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贡献

(1)保存并传播了西方古典文化。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长期动乱过程中,很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被毁坏,其中一部分通过拜占庭流传到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学者们认真研究它们,并将这些古代作品翻译成阿拉伯文。曾经在公元9世纪至11世纪期间,阿拉伯掀起一场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翻译运动——“阿拉伯翻译运动”。

(2)阿拉伯文化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阿拉伯人将古代印度与中国文化的成就积极介绍到西方国家,例如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四项重大发明带到了欧洲;同时又把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与伊斯兰教传播到中国等东方国家。阿拉伯人还将亚里士多德的重要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比如《物理学》、《工具论》等著作,此外,还翻译了柏拉图著作《理想国》等。

另外,阿拉伯人在数学方面也做出许多重要的贡献,并将数学论文带到巴格达等地,不仅包括从0—9等十个数字,还将这些论文翻译成阿拉伯文传播到世界各国。也就是我们使用的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对数学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阿拉伯文化论文第2篇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1

一、西班牙文学的创作背景

约1300多年前,在阿方索十世的统治下,卡斯蒂利亚地区流行的文学语言是卡斯蒂利亚语,西班牙文学在这一时期开始萌芽并逐步发展。西班牙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地理位置较敏感,连续多年遭受其他国家的侵略,战事不断。而也因为他国入侵,不同的民族文化被带到了西班牙,使得西班牙文学主题在东西方各种文化的影响下逐步演变。这一时期,西班牙民间流行着各种通俗简单的诗歌或民谣,无论哪种文学形式,都不约而同地阐述着战争的主题,很多作品都会表达出作者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后来,随着戰争的愈演愈烈,人们对于和平的向往也更加强烈,对于与战争相关的文学作品也更加关注,这些以真实战争为主题的艺术性描写逐步被延伸,而后诞生了具有古典风格的文学形式——谣曲。西班牙人在创作谣曲时会下意识地使用拉丁文学用语、地方方言等,使得谣曲的文学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这就渐渐形成了安达卢西亚阿拉伯诗歌的特点。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和演变,谣曲的用途更加广泛。谣曲中的很多作品都能够直接且深入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并且正处于文化多元化的时期,所以,谣曲具有非常大的信息量,为西班牙文学研究者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源。

时间不断向前推移,西班牙经历了多年战争之后,终于在文艺复兴时期迎来了统一,此时诞生了一种艺术谣曲,在后来的很多年中以主导地位占领着西班牙文学领域。与此同时,我国的活字印刷术、造纸术等也被传入了西班牙,为西班牙文学的发展带去了东方文化。在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下,西班牙人逐步找到了自身民族前进的目标和方向,追本溯源地寻找自身民族文化,而后开创出了具有自身民族风格的文化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二、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文学的影响

1.西班牙文学中的阿拉伯渊源

从某种程度上说,阿拉伯军事入侵西班牙有弊也有利,在统治西班牙的800年间,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果没有阿拉伯文化进行影响和渗透,西班牙文学可能不会出现黄金时代,也可能会出现得非常晚。西班牙的文学内涵及特征具有多元性,其包含了西班牙自身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包含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内涵,其中,阿拉伯文化对其影响最为突出。

西班牙文学的源头——古典谣曲包含了摩尔人、历史、战争、爱情、生活等各种内容,一般是由诗人在四处奔走的过程中进行弘扬和传唱。其中,摩尔谣最开始带有嘲讽、仇恨的主题色彩,后来,西班牙经历了诸国间的纷争之后,同时受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逐渐以人道主义主题色彩活跃于文学领域。到了十六世纪初,艺术谣曲诞生,其诗歌形式同古典谣曲相类似。西班牙谣曲在东方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影响下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演变及发展,后形成了西班牙文学的一种形式。阿拉伯人将阿拉伯文学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卡里莱和笛木乃》《一千零一夜》等文学著作带到了西班牙,这些作品的题材形式、布局结构、创作思路及手法对西班牙文学作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后有更多的阿拉伯文学逐渐被传入西班牙,使得西班牙文学得到滋养。

2.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文学的后期影响

在阿拉伯文化的影响下,西班牙文学得以形成和发展。犹太人将《玛卡梅集》传到伊比利亚半岛,催化了西班牙小说中流浪汉角色的形成,同一时期,也衍生出了以仇恨和嘲讽为主题的摩尔谣。在西班牙文学的黄金时期,小说和谣曲各自绽放光芒且持续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两种形式的巴洛克艺术,但是二者的主题截然不同,一个比较自然随性,更重视整体的和谐感;另外一个更注重原创风格,重视多样变化和夸张手法。两种对比鲜明的艺术风格都有各自的代表作和拥护者,且一出现就在西班牙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在文艺复兴思潮下,西班牙文化走向了大相径庭的道路,其依靠自身多元复杂的理念及全新的审美观,改变了传统的写作手法,在文学领域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并充满生机。

西班牙文化的黄金时期是在16世纪和17世纪,这一时期,西班牙诞生了很多卓越的文学家、艺术家及文学作品。而这一时期,也是西班牙受到战争重创的时期,犹太人、阿拉伯人的入侵让西班牙人民过着生灵涂炭的生活,而与此同时,西班牙文学却因为受到多民族的滋养而绽放异彩,东西方文化对此时乃至后期的西班牙文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玛卡梅集》就是西班牙文学受到东西方文化影响的典型作品。除此之外,比较出名的西班牙小说《唐吉坷德》,由“现代小说之父”塞万提斯著作,以阿拉伯民间故事为题材,因神秘曲折的写作手法而闻名于后世,该小说甚至能够并肩《一千零一夜》,由此可见其文学价值之高,同时也表现了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文学的重要影响。

阿拉伯文化论文第3篇

摘 要: 语言与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文化又通过语言进行传播发展。因此,当我们谈及阿拉伯语言的时候,应该将它置于语言产生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中去研究,才能够比较全面的、深入的触及阿拉伯语的语言精髓。本文主要从阿拉伯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以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三个方面,浅谈阿拉伯语语言中所蕴含的鲜明文化特征。

关键词: 阿拉伯语 文化 特征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渗入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行为习惯中,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沉淀记载着历史的痕迹。可以说,文化涵盖了文学、艺术、建筑等人类创造活动和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文化的内容是通过民族而表现出来,因此,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它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

语言是一系列有含义的符号系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一切文化知识都是将语言作为载体而发展传播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亦是如此,千百年来,阿拉伯语作为阿拉伯民族的语言,保护着阿拉伯民族的文化遗产,记录着阿拉伯民族的历史,反映着阿拉伯民族的特色,传播着阿拉伯民族的思想。当我们把阿拉伯语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放在同一视域下,进行综合性的思考时,便是把语言置于其产生和演化的具体文化背景中,在文化语言学的框架内去进行研究。从这一视角出发,探寻阿拉伯语中的文化特征,这门语言便成为一种生动活跃、丰富饱满的语言。

首先,阿拉伯语因是阿拉伯民族的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阿拉伯语是由28个字母组成的拼音文字,是闪含语系中最年轻且具有活力的语言分支。阿拉伯人在创造和发展阿拉伯语的过程中,注入了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因此,阿拉伯文字反映着阿拉伯人的意识形态和逻辑思维,体现了阿拉伯民族独特的文化涵养。

例如,骆驼这一名词在阿拉伯语中就十分常见,且有30多个同义词,这是因为阿拉伯民族是游牧民族,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大多是荒芜的沙漠,骆驼便成了人们起居必不可少的工具。“游牧人的营养、运输、贸易,无一不依靠骆驼。新娘的彩礼、罪犯的赎金、赌徒的赌注、酋长的财富,都以骆驼为计算单位”①由此可见骆驼在阿拉伯民族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骆驼又以其持久的耐力和坚忍的品性而著称,在生活条件艰苦的沙漠地带,骆驼的全身更都可取之为宝。因此,骆驼不仅被喻为“沙漠之舟”,还被视为造物主的恩赐。这样的民族情节反映在阿拉伯语中,不仅使得骆驼一词的词汇丰富,还使其具有特指吃苦耐劳品质的伴随语义。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一个词因其所处的民族文化不同,也会具有截然相反的含义。例如:红色在中华文化中具有喜庆和吉祥之意,多被人们用于婚嫁与节日的装点。中国的国旗是大红色的,过年时的红包、新娘的红旗袍,这些都反映出中华民族对红色的情有独钟。而阿拉伯民族则钟情于绿色,他们以绿色为祥和之意,因为阿拉伯民族是沙漠民族,绿色代表赖以生存的绿洲,找到了绿色也就是找到了水,找到了生命,阿拉伯国家的国旗中也以绿色为常见,红色则为不详,具有杀戮和鲜血的含义。

其次,阿拉伯语因古兰经而保存至今,是全世界穆斯林的宗教用语,使得阿拉伯语中蕴含了丰富的宗教文化。蒙昧时期的阿拉伯民族均以部落为居,各部落都使用各自的方言,这些方言结构基本相同,同属于一种语言,只是在部分音节的发音和词汇的含义上存在差异。伊斯兰的来临为阿拉伯民族带来了《古兰经》,《古兰经》以古莱什部落的语言下降,统一了阿拉伯语在阿拉伯半岛的标准性。

为了保持阿拉伯语的纯正性,为了能够通彻的理解《古兰经》和《圣训》的真正含义,语言学家及语法学家们研究阿拉伯语的语法,规范阿拉伯语的读音,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圣训学、韵律学、语言学、经注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可以说,阿拉伯语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发展与传播而变得更加完善和规范。在阿拉伯语的词汇中,《古兰经》和《圣训》也赋予其一些新的含义,同时创造了很多新的词汇,如祈祷(〖XC杨秋杰1.tif;%50%50〗)、斋戒(〖XC杨秋杰2.tif;%50%50〗)、天课(〖XC杨秋杰3.tif;%50%50〗)、末日(〖XC杨秋杰4.tif;%50%50〗)、伊玛目(〖XC杨秋杰5.tif;%50%50〗)、苏菲(〖XC杨秋杰6.tif;%50%50〗)等。伊斯兰教的到来使阿拉伯民族在意识形态、行为准则、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发生变化,宗教的影响投射到阿拉伯语中,使该语言具有宗教性。

最后,阿拉伯语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载体,伴随着该文化的发展传播而逐渐丰富,具有鲜明的阿拉伯伊斯兰特征。文化与语言是紧密相连的,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会使语言变的强大而富有活力。没有语言作为载体的文化,将难以传播发展,而最终被世人遗忘,走向衰落灭亡。

由于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影响,阿拉伯词语中的文化现象十分显著,很多词汇除了它本身所具有的词义外,还融入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所具有的特殊情感和联想意义。比如数字七对阿拉伯人来说就具有独特的含义:《古兰经》被降在了七种方言读法上,造物主创造的天有七层。《古兰经》黄牛章第29节说:“他已为你们创造了大地上的一切事物,复经营诸天,完成了七层天。”鲁格曼章第27节说:“假若用大地上所有的树制成笔,用海水作墨汁,再加上七海的墨汁,终不能写尽真主的言语。”国权章第3节说:“他创造了七层天,你在至仁主的所造物中。”由此可见,数字七因其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所具有的特殊性,而有着浓厚的文化感彩。

此外,在阿拉伯语中,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阿拉伯人习用语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如当人们说:感谢你的光临,答语为:愿真主赐你荣耀;祝愿他人健康时说:愿真主使你康复;当穆斯林提到先知的名字时要说:愿真主赐福于他,并使他平安!可见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确是与阿拉伯语密不可分的,语言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文化投射出的影子。

语言不是独立于社会而存在的,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依靠文字来反映、传播与发展,人们也只有通过语言才能了解文化的内涵。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与发展,语言也从未停止过脚步。人们对新事物和概念的理解与命名,都会融入本民族的逻辑思维,在语言中凸显出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语言与文化或文化语言学将是一个永远值得研究的课题,要学习和掌握阿拉伯语,就必须了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将阿拉伯语置于它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中去学习。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烈、蒋传瑛.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年

[2] 国少华.阿拉伯语词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3] 朱威烈.知难而进,磨杵成针――《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文化语言学视角》序,回族研究,2010年第2期

[4] 国少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阿拉伯语的保护和振兴,《语文学刊》(高教.外文版),2008年第6期

[5] 丁俊.伊斯兰文化散论(题记),《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年第2期

阿拉伯文化论文第4篇

【关键词】阿拉伯语 外语教学 文化导入 文化习得 交际

人们学习外语的目的各不相同,但归根到底,任何目的都离不开进行有效交际。要实现有效交际,仅仅掌握目的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以及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是不够的,还需要深入了解交际对象所属的文化系统及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才能做出合适的交际行为。由此,外语教学的任务不应该仅仅是语言教学,还应该包括合适的文化教学。

阿拉伯语,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难学的外语之一,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都主要集中在传授语言知识方面,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相关的文化教学,从而出现部分学生在语言技能方面表现突出,却缺乏进行有效沟通交际的能力。究其原因,大多归结于缺乏对阿拉伯文化的深入了解。

由此,笔者拟通过结合目前阿拉伯语教学的实际,并借鉴其他外语语种教学中的优秀理论及研究成果,试着对阿拉伯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点探索。

一、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定义现在学术界有很多,但是总结这些不同的定义可以得出其共通的部分,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对文化的解释: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上讲,文化是指包括语言、文学、艺术等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的总和。而语言的定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语言的解释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苏丹非洲国际大学阿拉伯语语言学院院长欧麦尔・素迪格教授在其专著中关于语言的特性时也说到:“语言是一种人类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这种社会性使我们在教授语言的时候不该局限于教授语言结构规则本身,而且也应教授学生语言的社会使用规则,因为语言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

通过研究文化和语言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语言与文化之间有部分与整体的包含关系,也有形式与内容的制约关系。因为语言是人类思考和表达思想的工具,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切的文化知识都需要依靠语言来记载和流传,它是承载和反应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所以我们可以说语言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文化的载体,是反应文化的一面镜子。

2.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的关系。千百年来,阿拉伯语记录着阿拉伯民族的历史文化,体现着阿拉伯民族的特点,见证阿拉伯民族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阿拉伯语自身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一千多年前伊斯兰教出现以前的蒙昧时期,阿拉伯语(古莱希语)就被人们用来进行录、演说、赋诗、会谈等活动;至公元七世纪传播伊斯兰教,阿拉伯语成为了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和《圣训》的语言,变成了伊斯兰教的语言,这大大促进了阿拉伯语的传播和发展,提高了阿拉伯语的地位。在后来长达数世纪的历史进程中,无论阿拉伯地区的社会、政治格局如何改变,阿拉伯语虽受到过一些影响和干扰却始终保持着其活力与不可替代社会地位,纵使在西方殖民时期阿拉伯语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发展低潮期,阿拉伯语也未停止其向前发展的步伐。从而在今日发展成为全世界二十几个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语言和全世界十几亿穆斯林的宗教语言,并与汉语、英语、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一起成为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

阿拉伯语的发展和传播促进着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反之,阿拉伯文化的发展进步也同样丰富和促进着阿拉伯语。它记录着阿拉伯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发展和成就;保证着阿拉伯民族在宗教、历史、哲学、文学、历史等领域的文化遗产得以代代相传;促进着阿拉伯文化的延续、发展和传播。同时,阿拉伯文化方方面面的发展也对阿拉伯语的词汇、句法、语法等因素的产生衍变、使用规则及语境含义有着明显的影响。很多的阿拉伯语词语、语句及表达方式都体现着阿拉伯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民族情感、风土民情等社会文化因素。对此,笔者将在下文进行详细论述。

二、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和实践意义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文化知识和文化适应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学外语的学生,如果不具备说该语言群体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是很难与该群体中的人进行顺利、有效的语言沟通的。因此,在目前国内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外语教学活动中,导入与所教授语言相应的有关文化内容是必需的。

在语言教学中适当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不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促进其对语言的一些词汇、表达方式等语言因素的记忆和灵活使用,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为今后在某一特定文化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打基础。

在《高等学校阿拉伯语教学大纲》中也规定阿语教学应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指出培养学生具备以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是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交际能力是一种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办事和应变等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除此之外,大纲中还制订了《功能意念表》,列举了社交、表达方式、交流信息等15大项82分项功能和意念,以帮助培养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让学生了解阿拉伯国家的社会文化,使他们能用得体的阿拉伯语进行交际。为了完成培养学生综合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结合目前国内阿拉伯语教学的重语言轻文化的实际情况,阿拉伯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文化导入的主要内容

由于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外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内涵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然而究竟应该导入哪些文化内容,这对于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从事教学研究的学者们对于这一问题大致都有自己较为成熟的观点和理论。例如赵贤洲老师从语言教学的层次性和轻重缓急考虑将文化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束定芳老师则偏向于将文化导入内容分为词语文化和话语文化。陈光磊老师将文化分为语构文化、语义文化和语用文化。同时,上述这几种分类方式在详细内容的划分上也是互相交叉,互相联系,互相区别又互相补充的。如此,笔者仅从阿拉伯语教学的特点和中阿文化差异等相关方面出发,暂且主要借用陈光磊老师的文化划分理论兼结合其他学者的划分项目来对阿拉伯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内容进行一些论述。

1.语构文化。语构文化是指与语言结构相关的文化,指语言中词、词组、句子以及语段乃至篇章的构造所表现的文化特点。阿拉伯语的语言结构与中文的语言结构相差甚大,例如阿拉伯语以长句著称,有时一段数行的文字其实只是一个句子;而中文文字具有短小精悍,简单明了的特点。再如中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没有主语的句子,句子的含义仍然清晰明了;而阿语句子却必须保证其结构完整,语法正确,阿语动词在形式上一定得有主语,否则句子是不合理的。阿语中的形容词位于被形容词的后面;而中文中形容词一般位于被形容词的前面。汉语是意合的语言,注意意义上的链接;阿语是形合的语言,讲究词语之间的形式结合。

例:就算有你帮忙,打扫二十来间屋子,侍候二十多人的伙食,还要沏茶灌水,买东西送信,问问你自己,受得了受不了!

中文原文中的打扫,侍候,沏茶灌水,买东西送信等动词字面上皆没有主语,但是并不妨碍我们理解原文的意思,而在阿语表达中,则有必要补出这些动词的主语才能顺利的表达出中文的意思。

再如:

我以我同事的名义,感谢您在刚刚担任这个友好国家的外交部L这一崇高职务后便接受了我们的邀请。就在几天前,中国顺利、成功地完成了领导层更新,这无疑将会使中国得以实现其发展和现代化的宏伟计划,加强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这将加强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初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势下,维护国际安全与和平的地位与作用。

上述例文中,阿语通过使用状语、定于从句及介词短语等语法成分,使得整段话实际上就是一个结构十分严谨紧凑的长句子。而在翻译成中文之时,将句子合理地划分为数个短分句就显得十分必要。同时,由以上例句也可以看出阿语的形容词在被形容词之后,而中文的形容词位于被形容词之前的特点。

两种语言之间这种语言结构上明显的差异,并非语言形式差异而已,而是反映了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人重内涵,轻形式,重领悟、达意,而轻外在形式规整,所以中文句子间较少关联词语连接,主要靠语义联系。而阿拉伯人则比较重视外在逻辑推理和结构严密,因而阿语句子如同树干发枝散叶般,层层相连,环环相扣。

掌握两种语言间的这些差异,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转变观念态度,在遣词造句上避免以自己母语的特点和用法去生搬硬套,同时也有助于在两种语言间进行翻译、交际时,恰当、得体地处理两种语言模式。

2.语义文化。语义文化,即语言的语义系统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和所体现的文化精神。阿语教学中应注意的语义文化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一个民族文化有的事物与特有的概念在词汇及语义上的呈现。如阿语中的??????(吉哈德)一词,本意是奋斗、斗争、努力等意思,而该词出现在报刊、文献、资料里面的时候,大多数时候人们翻译为“圣战”,或者音译为“吉哈德”。而吉哈德一词属于伊斯兰教或穆斯林世界常用的宗教术语,在宗教经典《古兰经》中出现过多次,并被逊尼派认为是伊斯兰教五功之外的第六功。而随着如今世界恐怖活动的增多,有的甚至是打着吉哈德的旗号,所以现今有些不了解伊斯兰教或伊斯兰文化的人们通常会对此词产生误解,并把它与恐怖主义相关联。

再如:"???????"? "??????"? "?????"? "??????"? "?????"这几个词语,都是伊斯兰教所特有的词汇,它们分别指的是伊斯兰教的“念,礼,斋,课,朝”五大功修。

所以,教师在讲解这种阿语文化有的词的时候,应结合其文化背景含义将词语准确地教授给学生。

2)不同语言中指称意义或语面意义相同的词语在文化上可能有不同的内涵意义。如:阿语中????\???(羚羊)这个词,在表示动物时,中文和阿语在含义上对等的,可以互译的。但是羚羊这个单词在阿语常用来比喻青年男女漂亮、美丽、可爱,或用来赞美恋人;而在中文里羚羊却没有这层含义。因为羚羊是阿拉伯人常见的一种动物,它体态轻盈、动作灵敏、活泼矫捷,声音动听,而且身体曲线优美,两只大眼睛水汪汪的,所以生活在沙漠地区的阿拉伯人就会把自己的恋人比喻成这种可爱的动物。而如果学生不了解羚羊背后的含义,当阿拉伯人对他说他像羚羊的时候,他可能就没法知道对方是在赞美他而做出合适的反应。

这方面的实例还有很多,举不胜举,需要我们去挖掘与了解,而如果学生们不了解这层文化理解上的差别,在与阿拉伯人交流沟通时按照中国人的眼光和思维来说话、沟通,就会造成比较尴尬的局面。

3)词语在文化涵义上的不等值性。例如中文的周末与阿拉伯语的"????? ???????",这一组词在时间段上是有差别的。如今中国人眼中的周末主要是指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而阿拉伯人的周末是指星期五和星期六两天。又如中文的早上好,与阿语的???? ?????,两组词中表示早上的两个词的时限也不相等。中文里的早上一般只限于一早,而阿语里的????这个词却可以指整个上午,所以只要未过中午十二点都可以说???? ?????。类似这样的词语文化含义不等值的情况在中阿两种语言当中数目不少,教学时都应该特别注意阐释其差异。

4)不同文化对同一对象所作的观念划分的差别在词汇及语义上的显示。例如中文和阿语中的一些亲属称谓名词,中文中的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按年龄大小来划分,而阿语中??即可以是哥哥,也可以是弟弟,???即可以是姐姐,也可以是妹妹;汉语中叔、伯、舅、姑、婶、姨等称谓明确清楚,一般不得混淆;而阿语中父亲的兄弟都称为??,而姐妹及兄弟媳妇等都称为???,母亲那边的兄弟姐妹,男性就称之为???,女性就称之为????。这也反映了中阿两个民族在宗族观念和族谱文化方面的差异。

5)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定型的习用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俗语、谚语、格言等以及一些习用语句。这些语句或短语,对于非母语学习者来说,也许字面意思能懂,但是其表达的内涵意义却可能无法理解,例如阿语中的"???? ??????"它除了是一个人名“哈提姆q塔依”之外,表示慷慨大方,为朋友、他人不惜倾家荡产的意思。而"????"这个人名也有比喻人自私、贪婪的含义。又如"??? ????"和"??? ???? ????"的字面意思分别是“阿尤布的耐力”和“带回了侯奈尼的一双鞋”,但实际上其内涵意义分别是“用来形容很大程度的忍耐、耐受”和“表示空手而归、一无所获”的意思。其中前者的典故源于伊斯兰教的先知阿尤布,他在倾家荡产、儿女夭亡、疾病缠身长期不愈的情况下,不但坚持、忍耐、在极度痛苦中对真主坚信不疑,而且从不抱怨,反而满意于真主的安排,后来人们皆以他那种极大的忍耐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为榜样。后者则出自于一个阿拉伯的故事:一个贝杜因人(游牧人)来到鞋匠侯奈尼的店铺里买鞋,讨价还价了很久最终也没买,鞋匠觉得很生气于是想到了一个法子嘲弄他一下,于是放了一只鞋在那个游牧人回部落的路上,然后又在后面不远处放了另一只鞋。当游牧人骑着满载货物的骆驼经过第一只鞋的时候,捡起鞋感叹只有一只鞋也没用处,于是便扔掉了鞋继续行进,过一会儿又看到了另一只鞋,于是跳下骆驼捡起鞋并往回跑去捡刚才丢掉的那只鞋好凑成一对儿。此时,在不远处观望这一切的侯奈尼便赶紧过来骑着骆驼走了,等到那个游牧人回来时发现骆驼已经没了,于是只好步行回到部落,人们发现他什么也没有而只带回了侯奈尼的一双鞋。于是后来这句话便用来表达一无所获,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含义。所以如若我们在教授这些充满文化含义的词语或表达之时,适当地引入相关的典故和文化背景,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记忆,而且能帮助学生正确地使用所学知识。

3.语用文化。与语用相关的文化,是指语言使用的文化规约,即把语言同社会情境和人际关系联系起来所应当遵守的规则。语言使用起来是灵活多变的,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语言恰当地使用,也可能会因为说话者的表情、声调、手势、和语气而产生不同的意思和效用,因此难以一一列出讨论。但从阿拉伯语教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就一些常见的语用方面的文化现象做一些论述如下:

1)问候语。见过阿拉伯人的人都会发现阿拉伯人见面时非常热情,而且会很有礼貌、很关切地问候对方及其家人等各方面的情况是否安好。而且他们的问候会主要围绕对方的健康、学业、工作、家人等方面进行。例如遇见学生会问:“??? ??????? ??? ???????”;如遇见朋友会问:“??? ??????? ?? ??? ????? ??? ??????”等等。在回答对方时阿拉伯人也会附加一些宗教性的语言,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地附加一些感谢真主,真主保佑一类的话语。例如:在问道"??? ?????" (情况如何?/你好吗?)时,对方往往会回答"????? ???? ????." (感谢真主,我很好)。再如:阿语中最常用的问候语“???? ?????”

(你好),其原意应该是“你来到了亲人们中间,来到了平安的平原,我的家就是你的栖身之所,我的饭菜就是你充饥之食,因为阿拉伯人多居沙漠,沙漠中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在沙漠中遇见一个人或人家,就会觉得像亲友一样,更有安全平安的感觉。”

2)称呼用语。阿拉伯人最常用的称呼是人们自己的名字;其次也可以用一些通用的称呼语,例如兄弟“??”(天下穆斯林皆兄弟),朋友“????”,先生“???”,女士“????”,先生“?????”等;或者称呼对方的职业,如?????“教授”,?????“医生”,?????“工程师”等;也可以用对方的职务或头衔来作称呼语,而且习惯在职务和头衔的前面加一个特定的敬称或尊称,例如国王“???”前面要加?????(陛下),总统或主席“????”前要加?????(阁下),亲王、王子“????”前面要加???(殿下)等;称呼用语不但能表达说话双方的社会关系,表达一定的敬意,还能反应一定的社会规范和社交习俗。在不同的语境和语调中,称呼语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所以我们在使用时应充分考虑这些文化因素,特别是那些与自身文化不同的文化特点,以期达到有效的交际。

3)祝愿用语。阿拉伯人在大多数情况下表达祝愿离不开真主。例如祝病人康复会说:“???? ?????!”(愿真主使你康复);祝对方获得成功地时候会说:“???? ??????!”(愿真主佑你成功);又如阿拉伯人在提到先知时都会说“???? ???? ???? ?????!”(愿真主赐福于他,并使他平安);提到已逝之人的时候会说“???? ????”(愿真主怜悯他)。在阿拉伯人的心目中,真主是万能的、无所不知的、是主宰一切的,所以在表达祝愿时,常常会借用真主的怜悯、佑助、喜悦、满意、宽容等特点来表达祝愿。这些祝愿语代表着阿拉伯人内心对世事的感悟,对美好的向往,对他人的关怀,对真主的敬畏;体现着阿拉伯世界独特的文化背景与人文特点。

4)委婉用语。在中文和阿拉伯文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出于避讳或礼貌等原因,在某些场合不直接陈述某个事物,而是采用其他词语或说法等来曲折委婉地表达出来,例如两个民族对于“死”的说法都习惯用委婉语来表达。在中文里,一般情况下不会直接用“死”这个字眼,而会用其他如“逝世、归西、辞世、上天堂、香消玉殒(对年轻漂亮女性)、驾崩(对帝王)、夭折(对未成年小孩)、圆寂(对出家人)”等词语来委婉表达死这个事实;同样,在阿语里面对此也有多种委婉表达,例如:????? (逝世),??????(牺牲),????? ??? ?????? ?????(到了另一个世界),????? ??? ???? ????(归真),??? ????? ?? ???????(在事故中丧命),???? ??????(辞世),??? ??? ?????? (了却生命)等等。

这些委婉语在中文和阿拉伯语乃至世界任一语言当中都大量存在,这反映了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在特定的场合,说恰当的语言,做出适当的行为,避免唐突冒昧和不礼貌的情况发生。而当我们不了解对方的生活习俗以及禁忌避讳等社会文化内容的时候,就不免在交际中发生唐突不愉快的情况。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对适当引入有关委婉语使用等方面社会文化知识,培养学生以恰当的方式和恰当的言语进行交际行为。

除了以上列出的用语情境之外,中文和阿拉伯语之间还存在一些其他在语用方面的差异,例如语言使用的性别差异、祈使命令的使用、起誓句的用法、身势语内涵的异同等,在这里我就一一赘述,但也值得我们去探究和了解。

四、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主要方式

讨论了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和重要内容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导入的问题。其方式因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的不同而不同,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及学生情况合理规划安排,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为主要目的。其他语种的学者们对于文化导入的方式也进行过一些研究,得出过一些原则及方法,但有些过于理论化不利于实施,有些适合其他语种的教学却未必适合阿拉伯语教学,因此笔者将联系阿拉伯语目前教学情况从可行性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1.注意文化内容的实用性。建议导入一些与语言内容、交流联系相关的具有实际意义的内容,使语言与文化相互促进、相互感染、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良性循环;避免灌输一些空洞乏味的抽象概念和长篇理论,致使学生因难以理解而对该文化产生冷漠、厌恶情绪,从而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

2.文化教学也应该结合语言教学,由浅入深,从简到难。应切实结合学生的语言水平进行适当的文化传授,不应忽视学生的接受水平而笼统地导入文化因素。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才学完语音和字母,就给他们讲解伊斯兰教教法的流派分析,这对于学生没有铺垫,没有预先了解,无疑跟听天书一般。

3.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虽必要,但也不应与语言教学完全分离。文化课上学文化,语言课上学语言,这样可能会导致学生无法把语言现象与文化知识联系起来,无法起到培养语言综合交际能力的作用。特别是阿拉伯语很多词汇本身就体现或代表着一种文化特点,与其让学生对阿语的词汇、句型进行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还不如告诉学生这个词为什么表达这个意思,这个句型为什么这么表达,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加深印象,也有利于学生对于词汇、句型的正确、灵活使用。

4.注重文化异同,进行比较教学。通过对两种语言现象文化内涵的比较,更能够加深学生的正确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文化敏感性,有助于其根据特定的场景和语境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恰当的切换,避免错误套用母语文化。

5.结合网络及多媒体,适当采用场景模拟教学。通过多媒体的教学,让学生对某些文化现象有一个直接的感官接触,并辅以场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该方面的交际实践。当然这是在现实场景无法实现的前提下才进行课堂内模拟。因为目前国内学习阿拉伯语很多情况下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去现实社会中实践锻炼,由此,我们只能在课堂的有限形式下尽可能地让学生去实践、去锻炼、去提升。

五、结语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问题,各个语种的教师、学者都在试图从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角度来深入研究此问题,并加以实践,取得了不少优秀的成果。笔者也试图结合自己教学经验,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为阿拉伯语教学里的文化导入进行一点肤浅的探索,以期引起阿拉伯语教学界的各位前辈及同事对该课题的关注和重视;但由于笔者水平的限制,文中不免会出现一些不当之处,还望指正。

参考文献:

[1]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3).

[2]束定芳.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界,1996(1).

[3]赵贤洲.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论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 (1).

[4]毕继万.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

[5]周烈,蒋传瑛.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12.

[6]高媛媛.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文化习得[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5.

[7]王建平.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

[8]徐春英.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外语教学[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9]罗林.阿拉伯语方位词教学的文化导入[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5.

[10]顾坚.阿语阅读课教学的文化导入[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5.

[11]王爽.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长春大学学报,2006. 6.

[12]阿拉伯语教学大纲研订组.高等学校阿拉伯语教学大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

[13]马景春.实用阿汉互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9.

阿拉伯文化论文第5篇

关键词:拜占庭文化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融合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019-02

一、拜占廷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接触从冲突碰撞开始的。

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和不同文明传统,使得拜占庭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融合是在激烈的战火硝烟中实现的。拜占庭与阿拉伯两大帝国的军事冲突由来已久,战与和的较量延绵了数百年。

拜占庭帝国和新兴阿拉伯国家的军事冲突是始于阿拉伯人对拜占廷属地叙利亚的征服。公元629年,先知派被誉为“真主之剑”[1]哈立德撒率三千名穆斯林战士攻击死海南端的穆尔塔,并与拜占廷的藩属国加萨尼部落发生激战。634年,阿拉伯骑兵攻占了与拜占庭帝国东部边防重镇帕特拉(Patra,今死海附近),夺取了大马士革和埃麦萨。636年,雅穆克河畔的雅穆克河战役,拜占廷在叙利亚的军事力量丧失殆尽。638年,基督教圣城耶路撒冷失陷;639年,阿拉伯人攻入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并于640年征服米索不达米亚全境。阿拉伯军队所向无敌,节节取胜,拜占庭军队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655年,阿拉伯舰队首次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但由于阿拉伯内部内讧暂时中断了阿拉伯人对拜占庭帝国的进攻,给了拜占庭喘息的机会。数年后,巩固政权后再次组织对君士坦丁堡进攻时,遭到了拜占庭人发明的新式武器的打击,这就是后来令阿拉伯人闻风丧胆的“希腊火”,阿拉伯扩张计划遭到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在“希腊火”的威力下,拜占庭开始反攻,不断夺回失去的领土。[2]

阿拉伯与拜占廷之间的政治军事冲突关系持续了数百年,有战有和,各有得失。总体来看,阿拉伯与拜占廷帝国的军事冲突,七世纪阿拉伯处于攻势,拜占廷帝国败退、失地,处于守势。八至九世纪双方相持。九世纪以后阿拉伯帝国随着国力的衰落已无力进行大规模的进攻。 拜占廷帝国在力量强盛时也念念不忘收复失地,多次发起反攻,如 645 年一度夺回亚历山大等城;九世纪曾派兵深入阿拔斯王朝的腹地。10世纪后半期,伊斯兰军事力量衰弱,不能阻挡拜占廷人对叙利亚的入侵,安条克等地又落入拜占廷人之手。[3]

二、拜占庭-阿拉伯文化随着军事的反复较量中不断地碰撞、交融

(一)效仿拜占庭帝国的统治制度管。

1.阿拉伯人借用拜占廷的部分官制和管理模式

阿拉伯人以疾风扫落叶之势,不断的往外扩张,阿拉伯国家逐渐成为一个幅员辽阔,民族复杂,人口众多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怎样把一个松散的庞大国家实行行之有效的管理,高度文明的拜占庭等国家的管理制度给了阿拉伯人一个很好的学习对象。拜占庭帝国是一个王朝专制国家,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设立直辖市和各大区进行管理,推行基督教化政策,逐渐形成一种伊斯兰世界所特有的、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政体。元首:哈里发——为政治、军事和宗教的最高首领,集政权、军权和神权于一身;中央官制——军政官员、税收官员、宗教官员;地方官制——五大行政区:总督、税务官、法官。“拜占庭的行政机关,包括财政系统,全被新的统治者所采用,这是任何人都会预料到的,不过曾依照中央集权制的路线稍加修改而已。在这些领域对于地方行政机构,也没有加以根本的改革。”[4]

2. 阿拉伯人直接接受了拜占廷的土地制度。阿拉伯帝国,除阿拉伯半岛外,绝大部分是拜占廷和波斯帝国的原来属地。这些地区早已确立了封建制度,阿拉伯人征服后,保存并发展了这种既存的封建生产关系,保持了旧的封建制度,并使之与阿拉伯传统制度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阿拉伯封建制度。

(二)吸收仿效拜占庭璀璨艺术

拜占庭艺术是拜占庭文化的精华部分,包括镶嵌画、壁画、纺织艺术、金属加工艺术、建筑、音乐和舞蹈等几个主要分支,散发出光彩夺目的光芒。

镶嵌画是最有拜占庭特点的艺术形式,这是一种艺术精华。艺术家首先在平整的石膏画低上勾画轮廓和画面的线条,然后将五颜六色的石块和玻璃块粘贴上去,最后,使用金片填充背景空白处。由于这种绘画采用天然彩色石料,所以其绚丽多彩的色泽可以永久保持,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艺术品。

哈里发们公开承认拜占庭文化艺术的辉煌,推行接受拜占庭文化的政策。阿拉伯人从各地招聘大批的建筑师,给以优厚的待遇,使他们从事城市建设。科尔多瓦的后倭马亚王朝哈里发吉姆二世向拜占庭皇帝提出同样的请求,为此还派专人到拜占庭帝国学习制造镶嵌画的技术,从后,拜占庭皇帝将一批镶嵌画赠送给这位哈里发,君士坦丁七世一次赠送给哈里发的镶嵌画就有140副之多。阿拉伯人接收和保护了拜占廷的城市建筑并在此基础上融合本民族的特征,形成具有阿拉伯-伊斯兰特色建筑艺术,充满“令人惊讶的拜占庭风格”。[5]

阿拉伯文化论文第6篇

【关键词】阿拉伯语 成语 伊斯兰文化

一、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产生、发展和特点

纳忠(埃及)的艾哈迈德阿明《阿拉伯的伊斯兰文化史》一书的译者序说写:“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由三种文化的起源和融合,是文化的内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由波斯,希腊,印度,罗马......和其他外国文化。”蔡先生良书中“阿拉伯”的中世纪的伊斯兰文化也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做出了精辟的总结:原住民文化在阿拉伯半岛的贝多因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基础,由伊斯兰宗教思想为核心,通过对古希腊,罗马,波斯,印度文化的影响,最终形成一一个独特的庞大的文化系统。

二、阿拉伯成语、谚语中的世俗文化因素的文化划分

(1)阿拉伯游牧文化因素的成语,谚语。显著的游牧文化的特点是游牧生产和游牧的生活方式――的想法,游牧民族的信仰,风俗,习惯和他们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等,是游牧生产方式和生活史的游牧方式反映。阿拉伯的阿拉伯语词汇,语法,修辞的民族语言,沙漠游牧文化。成语,谚语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独特理解,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见解,体现自己的人生哲学,道德规范的行为,社会和历史经验,能够成为民族文化的代表。因此,通过例举,阿拉伯的成语,谚语的部分分析,游牧文化因素包括蒸馏,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讨论了:阿拉伯的成语,谚语中动物的象征和植物。蒙昧时期,阿拉伯半岛由于对一些动植物崇拜的对象。成语,谚语在阿拉伯出现动物的符号,可以在他们的居住环境,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

(2)阿拉伯的成语,谚语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放牧是最重要的生产活动,游牧民族重要的经济和生存的基础。不同的气候直接影响放牧活动。因此,阿拉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细致的观察。阿拉伯的一些成语,谚语和充满活力的恰如其分的描述了特殊的气候条件。通过对阿拉伯成语,谚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游牧文化因素包含在。

(3)阿拉伯成语、谚语中的部落文化因素。“部落”是原始社会人的社区,在这里,在部落领导人长期以来一直主张,在时间的传统和价值观的形成构成的部落文化课程都积极认可和支持的部落的所有成员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这是部落文化特有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阿拉伯游牧,牧民以血缘为纽带分成几个部落,抵御外来侵略或攻击敌人的部落联盟。部落文化成为阿拉伯独特的文化。通过例举,阿拉伯成语,谚语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文化因素的部落,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血的复仇:血复仇或血亲复仇是一种原始的古代传统流行于阿拉伯半岛。在野蛮时代阿拉伯的人、部落或部落联盟,为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生存,保护自己的利益和部落,他们开发了复仇的勇敢精神。阿拉伯的一些成语,谚语的真正体现了阿拉伯人“血亲复仇”的精神。

骁勇善战:阿拉伯历史时期的历史充满了战争。在“侠义之风”作为阿拉伯人们模型甚至炫耀和骄傲,战争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心理。阿拉伯的一些成语,谚语反映了阿拉伯人“骁勇善战”的精神。

赞美机智:德国最著名的木尔齐努比亚王后对国王的故事,以及相关的成语流传下来的。因此,可以在阿拉伯人们看到尊敬的智慧的概念。

忠诚守信:弗兰克,诚实是阿拉伯人特点,重视友谊,崇尚忠诚守信,反对背叛。生活特性和恶劣的生存环境,游牧民族。此外,阿拉伯人重视联盟,抵御自然的威胁和赢得生存所需物品,抵御外侮。部落间的团结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尤为重要。阿拉伯的一些成语,谚语反映了深厚的友谊,对阿拉伯人的态度忠诚。

三、阿拉伯成语与谚语中的伊斯兰宗教文化因素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曾经盛极一时,伊斯兰文化是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伊斯兰教、对伊斯兰文化的了解是必要的。成语,谚语是语言,文化的结晶,客观地反映文化的各个方面。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在精炼的几千个、上万人现实生活的古阿拉伯的实践后。这些谚语,充分体现了阿拉伯民族的思想,反映了阿拉伯现实,思想道德观念。通过例举一些成语,谚语,可以分析伊斯兰文化因素――从伊斯兰的道德价值观,从新的视角,伊斯兰的方式生活。

阿拉伯文化论文第7篇

【关键词】商务口译;跨文化意识;中阿经济合作论坛;口译实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商务活动日趋频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由于语言的不同,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活动买卖双方为了促成交易,会通过译员采用商务口译的方式进行商务谈判。商务口译涵盖了金融、贸易、医药、生物科技、新能源开放利用等广大领域,商务交流双方来自不同的地域和文化圈,对译员的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与会者,其国籍、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语言及风俗习惯千差万别,这些因素时刻影响着商务活动的进展,甚至决定商务谈判的成败。

2004年1月“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正式宣告成立。这是在现代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关系史上,阿中双方所迈出的最重要一步。中阿合作论坛成立10年多以来,推动了中阿之间政治、经贸、人文交流与发展,深化了中阿传统友谊,加强了双方互利合作。笔者参加2012年在成都召开的“第五届中阿经济合作论坛”,通过对中阿双方企业进行商务口译践,发现译员跨文化意识尤为重要。中阿在商业来往时要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双方以诚相见、以礼相待,才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共赢。

一、商务口译中阿文化异同的表现

我国和阿拉伯国家友好交往历史悠久,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文化往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商务谈判深受各自社会文化背景因素制约,中阿文明之间有共性也有差异。在口译过程中,笔者提前对阿拉伯文化了解学习,做到心中有数,使中阿双方都能愉悦地进行交谈。

1.中阿文化差异的表现

(1)价值思维的差异

伊斯兰教为阿拉伯国家的国教,古兰经是阿拉伯人精神的保障。在商务谈判过程中,阿拉伯人表示感谢会说“愿真主喜欢你”或者“愿真主使你长寿”。如果谈判结果是积极的,他们会讲“赞美真主”。如果译员缺乏这一方面的文化意识,就会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不知道他们要表达的是感谢和肯定的意思。

阿拉伯人喜欢形象思维,对于抽象介绍并不欣赏。口译译员在讲解中方企业提供的材料时需要按照阿拉伯人的思维习惯进行详尽的解释说明,如果只是一概抽象的进行交流可能会令阿拉伯人感到困惑和不理解。另外,翻译在说明图表时应从右向左顺序排列,和中国人喜欢从左向右排序是完全相反的。

(2)文明习俗的差异

在谈判时,中方企业送出由中国特色的礼物表示友好。送礼时,翻译要注意提醒中方企业,不可赠送有关人体的礼物,因为这是伊斯兰教所禁止的。如果阿拉伯国家送与中方和外方企业礼物,企业最好收礼,否则会被认为是在羞辱阿拉伯人。谈判结束后,在预约下次会谈时间时要提醒中方及外方企业恰当合理安排时间。部分阿拉伯国家实行六天工作制,从星期六到星期四工作;有的阿拉伯国家规定每周四和周五双休。在任何情况下,要保持与身着传统服饰的阿拉伯女性的身体距离,不可触碰。

阿拉伯人做生意比较讲究,规矩繁多,他们有自己的信仰与追求。阿拉伯人做生意最讲求诚实守信,对客户大多热情友好。阿拉伯人认为一开始就直截了当谈交易是失礼的行为,他们大多需要先认识寒暄,甚至是吃些糕点。阿拉伯人认为首次商务谈判时,先花些时间聊聊社会问题更有礼貌。一般情况下,把开始谈生意的主动权交给阿拉伯一方是能让对方感到愉悦,在谈判结束时,翻译也要有礼貌感谢阿拉伯人的慷慨好客,并及时发出再次洽谈的邀请。在交谈时,不要涉及中东政治、石油政策以及等敏感问题,否则阿拉伯人会认为对方不可信并拒绝与其合作。气氛友好且融洽的会谈能加大生意谈判成功的可能性。

2.中阿文化共同之处

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指出:“一部世界文明史告诉我们,各种文明在其基本内涵中有许多共同之处。”首先,中阿同属东方文化圈范畴。两者都讲求诚信。与阿拉伯人做生意最重要的信誉,他们普遍认为个人关系非常重要。译员在商务口译的过程中要注意首先赢得对方的信任和好感,这是和阿拉伯人谈生意良好的开端。并且,中国文化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都热爱和平。中华民族以“和”为贵,而伊斯兰教也追求和平。穆斯林以爱好和平自居,他们的问候语“赛俩目”就是和平的意思,“伊斯兰”一词本身也是“顺从真主、追求和平”的意思。

二、自主构建跨文化意识的方法

随着大商务、大经贸格局的形成,跨国界的商务活动开展日趋频繁,国际经贸往来日渐活跃,其涵盖领域也越发广泛。商务口译译员对商贸谈判双方的沟通起着桥梁的作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商务活动的成败。良好的跨文化意识能够使谈判顺利进行,避免由于不同语言背景带来的误解和尴尬。

约翰・迪尼在《熟悉两种文化和翻译》中认为:“我们不能只注意如何将一种语言译为另一种语言,还必须力求表达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与表达感情方面的习惯。”译员在学习一门语言的同时也应重视其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译者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是口译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判断能力以及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郭建中,2000)”译员既要学习翻译的理论和技能,也要研究源语言与目的语所在文化的差异和相同之处,知己知彼,不仅要树立平等的文化观念,也要努力克服由自身文化带来的偏见。跨文化意识的建立要树立在对多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基础上,熟悉了解对方的文明习俗,避免自身文化带来的偏见,做到公正公平地去审视不同文明.

三、结语

商务口译是跨文化的商务交际活动。口译译员不仅要有良好的双语甚至是多语应用能力,而且应该熟悉谈判各方的文化。译员在平时进行口译训练时,不仅要加强技能学习,还要主动通过大量地阅读报刊杂志书籍等构建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译员在进行翻译时,要学会真正对方的文化背景观察和思考问题,及时化解由于文化习俗不一造成的尴尬。译员良好的跨文化意识不仅能推动商务谈判的成功,还能将中国文明传播到阿拉伯国家,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同时可以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吸引外企来华合作,真正意义上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

【参考文献】

[1]吴思科.文明对话与交流是公共外交的核心内容[J].公共外交季刊,2011.

[2]劳凌玲.从日常词汇看中阿文化特色[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8).

[3]常华.“中阿合作论坛”的成长之路[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6).

[4]蔡德贵.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宗教哲学[J].济南大学学报,2002(1).

[5]周烈,蒋传瑛.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6]丁俊.在中国文化战略指导下开拓中东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