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泰国文化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0 16:18:56
泰国文化论文

泰国文化论文第1篇

【关键词】泰国 班清文化 青铜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005-02

泰国班清文化最先发现于泰国东北部的乌隆府班清(即班清遗址)。最早在1957年,当地居民就发现了彩陶。1966年,美国人史蒂夫・杨将无意中拾到的几块赭红色纹饰的碎陶片送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大学进行了科学测定,1967年泰国艺术厅组织了首次发掘。泰国艺术厅和以戈尔曼为首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分别在1972年、1974年和1975年进行了三次联合发掘,发掘面积180平方米,其中1974年的发掘将范围扩大到了班清以外的三个村子。班清遗址于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班清考古地点”之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对班清文化的研究,主要以美国学者为主,因该文化的大部分发掘都是由美国夏威夷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完成的,其中戈尔曼、索尔海姆和怀特师徒一共三代人都投入到了对班清文化的研究中。重要论著有索尔海姆的《东南亚考古》、格罗弗的《东南亚考古》《泰国与东南亚的古代冶金,贸易,都市中心》、海厄姆的《东南亚的青铜时代》《史前的泰国:从早期定居到素可泰》《东南亚大陆的早期文化》以及贝尔伍德的《人类征服太平洋:东南亚与大洋洲史前史》等。中国国内对班清文化进行研究的学者不多,以王大道、梁志明、吴春明、李昆声等为主,论文多为对比研究,其中王大道的《云南青铜文化及其与越南东山文化、泰国班清文化的关系》《云南青铜文化陶器及其与越南东山文化、泰国班清文化陶器的关系》对比了云南青铜文化与越南东山文化和泰国班清文化的关系,吴春明的《红河下游史前史与骆越文化的发展》《红河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华南的关系》是以红河下游为主,兼论了班清文化,梁志明的《东南亚的青铜时代文化与古代铜鼓综述》和李昆声的《中南半岛三国考察随笔》对班清文化进行了简述。

班清是一处包括了墓葬的综合遗址。墓葬文化层厚4.5米,分为7层。出土物达18吨,按质地可分为陶器、青铜器、铁器及玉石牙器。除人体遗骸外(包括126具完整的人体骨架),还有狗、猪、牛、鹿等动物遗骸及骨器。

其中,陶器出土有数千件。陶色有黑色陶器、灰色陶器、米色陶器和粉红色陶器。班清彩陶闻名于世,其中以红纹陶最为有名。而最常见的是白底绘红纹的白陶,其制作工艺是用水混合泥浆在陶胎上涂一道,然后再描红纹。器表装饰有绳纹、锯齿纹、螺旋纹等纹饰并磨光,纹系手绘,没有使用模具。花纹的线条不重叠,纹与纹之间的空隙宽窄不定。陶器的器形有缸、匙、纺轮。陶缸高颈、深腹、圜底、圈足,器形独特。最小的陶器高15厘米,大的高35~62厘米。最常见的用途是装殓尸骨,也有造型不同的各种生活用具。而不同时期的各种陶器大部分用于盛尸骨,相当一部分陶器保存完好,即使是破损的碎片,也可根据纹饰及外形复原。班清文化遗址的陶片中含有稻草和已驯化的猪、狗、鸡和牛等动物的遗骨。可能是稻作和驯养家畜的迹象,说明当时处于向农业转换的时期,其居民可能已在季节雨水冲积的下游土地上种植稻谷。

该遗址发现的青铜器,器形包括钺、镯、俑、矛、鱼钩以及1件小型铜鼓等。其中年代最早的是1件铜矛,为有折尖,其尖部是铁、尾部是铜,说明那时铁是奇缺的,经过一段时间才逐渐普及,并广泛用于制作生产工具和兵器,如钺、矛、刀、箭镞等。该矛出土于1座25~30岁之间的男性屈肢葬墓,据推断大约有4000年的历史。除铜矛外,班清还出土了钺、矛等兵器和臂钏、手镯等装饰品。比较重要的是还发现了冶铸使用的坩埚和浇铸用的石范,说明这些青铜器是在当地生产的。但班清附近并没有铜、锡原料,应是来自外地。

此外,出土遗物还有玻璃珠饰、玉璧环和象牙手镯装饰品以及狗、猪、牛、鹿等动物遗骸,其中有用动物骨骼制成的男性生殖器。

关于班清遗址的分期与年代,由于地层扰乱、墓葬打破及取样污染等问题都可能存在,因此争议颇多。有人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并提出了人类最早的冶金业起源于东南亚的假设。戈尔曼和皮赛特将班清文化分为七期,长达5400年。第Ⅰ、Ⅱ期墓葬为“黑灰色磨光刻纹陶器”“绳纹器皿”“素面饮器”,出土了1件青铜矛与1件杯形器,年代为公元前3600年至公元前2900年。而彩陶出现在第Ⅳ期,年代为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200年,此期出现了众多青铜器、铜铁合制器,包铁的铜手镯和铁丝编织的手镯。因此,班清文化并非新石器时代文化,彩陶不是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器物,而是铁器时代的器物。而最早的那件青铜矛,若以此年代推算,便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器。而参与了1974年至1975年发掘的怀特则将班清文化的陶器分为三期:早期为公元前3600年至公元前1000年,有器表饰绳纹、肩部有刻纹的盛儿童尸骨的瓮,颈上饰刻纹或绳纹、外观呈筒状的长颈陶器,肩部饰刻纹或彩绘的外形近于圆球形的陶器;中期为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300年,有白陶绘红纹、红陶绘红纹和红色的釉陶;晚期为公元前300年至公元200年。她认为,班清遗址出现的青铜器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1974年至1975年的发掘有9个AMS测年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怀特将这些已发掘的早期遗存分为五期:第一期的墓葬为“先青铜时代”;第二期的墓葬虽然没有发现青铜器,但居住区堆积中出现少量青铜碎片和坩埚,进入青铜时代;第三期墓葬也未发现青铜器,但1座墓坑底部发现了一青铜碎片;而第四期三段的M34晚于出土青铜矛的墓葬。综上所述,尽管存在样品污染等争议,但根据文化特征及其与周围遗址的对比研究,应该可以认为,班清遗址的晚期为青铜时代,年代约为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500年。

与班清遗址可能有紧密关系的有泰国南部的班纳底、班清亨、孔敬府农诺他、班普拉撒、侬娜、谷帕农迪等遗址。这些遗址均有排列成行的墓葬葬俗。应该说,上述遗址可能属于一个以班清为中心的青铜文化,或者说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班清文化的影响。当时的居民普遍为仰身葬,并通常成组成行排列。墓葬的叠压并不普遍。男性、女性、婴儿和儿童相互毗邻。随葬品大多包括陶罐。这些遗址几乎都发现黏土砧,大多数墓葬中的罐可能是当地制造的,也有些是交换来的。而班清遗址的葬俗也有重大变化,晚期墓葬有一种新的陶器风格,许多陶罐在一个浅黄色底色上绘有红色图案。

湄公河中游呵叻高原的青铜文化与下游洞萨里湖的青铜文化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如该地区目前已经发掘过的三隆森遗址中,部分陶器与班清遗址早期的陶器有相似之处,装饰品有玉石璧环、镯、珠饰和陶质的耳环、手镯、串珠饰等,亦与班清遗址相似。

关于班清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除了班清遗址外,泰国佛统府的甘烹碧县、素攀府乌通县和孔敬府农诺他遗址出土的陶器中都发现大量的拍印纹,班清和南部的班纳底出现的彩陶,北碧府除罐、钵等,还有三足器和高足器。此外,马来西亚柔佛州出土的大量陶片中也有数量较多的印纹陶。东南亚的印纹陶,据大多数中国学者研究,与有段石锛一样,亦是来自于中国南方。当然,东南亚地区的几何印纹陶是具有本地风格特色的,其中以米字纹、锯齿纹、连环纹、花瓣纹、叶状纹、树形纹为代表。班清的彩陶不见于云贵高原,但圜底罐、尖底罐等形制有的接近云贵高原,而平底罐、圜底罐和圈足壶等是云南滇池、滇南、滇东南,广西桂西和红河流域陶器的主要特点。有学者认为班清文化中发现的三足器、圈足器、盘、釜、豆等器物深受中国广东石峡文化的影响,如云南滇东的曲靖八塔台古墓群发现类似的釜形陶鼎亦是如此,都是百越文化器物。此外,班清文化中的铜鼓形杖头饰、铜臂钏在滇文化中发现较多,应是来自于滇文化,而人像、牛俑、象俑、骑象的俑等做法也见于云贵高原的滇池区和滇西区。而带领手镯则类似越南南部沙萤文化的凸节玉。

总的来说,泰国班清文化是东南亚地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铁器时代早期最重要的早期文化之一。青铜文化是在其新石器时代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青铜文化代表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对湄公河流域的其他青铜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与周边地区的青铜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参考文献

[1]〔英〕D・G・E・霍尔.东南亚史(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王大道.云南青铜文化及其与越南东山文化、泰国班清文化的关系[J].考古,1990(6)

[3]王民同主编.东南亚史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

[4]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发展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5]童恩正.南方文明[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6]〔新西兰〕尼古拉斯・塔林主编.剑桥东南亚史(贺圣达等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泰国文化论文第2篇

    “语言不是人与人之间唯一的交际工具,但它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①众所周知,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储存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经验和文化特征。每个语言对象国的文化都具有其独特性,为了进行顺利的跨语言交际,必须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对于学习外语专业和将来从事涉外工作的学习者而言,除了要在外语上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以外,还要面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通过习得该语种来认知这个民族的行为、思维、心理、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从外语学习中观察,对不同语言与文化差异进行对比。

    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和国际形势发展的多样化,对非通用语种人才提出了在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上的新要求。对如何提高非通用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课堂教学策略,实现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每位非通用语种教师的责任。本文以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泰语专业为例,探讨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课程的教学实践。

    1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2010年起,广西民族大学为2007级泰语专业本科生开设了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根据学校本科培养计划,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属于专业任选课,课程设置在大学四年级的第一学期。该课程语言与文化并重,要求学生更深入、更系统地了解语言和文化的概念、泰语语言特征、文化特征、泰国语言与文化的内在关系,以及当前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相关理论。旨在让学生通过各种实例的研究,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各种内在及外在关系,学会分析语言背后的文化特征。课程的开设不仅有利于拓宽、更新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整合四年所学知识,还能让学生在四年级撰写毕业论文时奠定理论基础,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提高文化素质。

    2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2.1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教学现状

    外语教学中,语言课程总是作为主干内容来进行设置,我校在培养泰语本科专业学生传统的语言训练,如听、说、读、写、译技能方面一直有较好的经验。但语言教学无法与文化背景相脱离,外语教学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语言教学方法,总会自然地融入相关的文化教学,并形成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化教学模式。我校在培养泰语本科人才中一直非常注重对文化的导入,授课教师通常会根据上课内容涉及的主题进行补充介绍,灌输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经历见闻,但内容较为零散。在低年级阶段,针对泰语专业的学生在国内也开设有专门的文化课程,如:泰国概况和东南亚历史与文化。课程侧重的是横向的文化知识铺垫,内容覆盖面广而泛。大学第三学年,在学生赴语言对象国学习期间,开设有泰国社会文化课程。虽然我校的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课程尚处于任选课的地位,但对于加深对语言对象国的认识又是不可缺少的课程之一,在高年级专门开设语言与文化兼并的课程对外语学习者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二语言教学是跨文化交际教学,包含了教授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教师在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课堂上的作用就是提出语言现象结合文化因素,把语言放在社会语用背景下教学,提高语言学习者对语言文化的认识。笔者通过关注2010年至今泰国语言与文化课开设的情况看,从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等方面发现,其中有值得借鉴的可取经验,同时也存在许多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

    2.2.1 教材问题

    针对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这门新开设的课程目前没有适合的固定教材可供直接使用,暂时给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由于泰国语言与文化课设定为专业任选课,但语言与文化涉及内容范围广,教师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语言文化现象和特征囊括在36个课时内介绍完整。加上可搜集整合的教材资源有限,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教学准备不足使教师没有完全吃透教学内容,对于语言文化知识不够深厚,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则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如何上好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保证授课质量,是任课教师面临的棘手问题。

    2.2.2 国内外教师教学方法问题

    2010年笔者曾教授过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课,之后分别由另外两位泰籍外教继续担任授课教师。毋庸置疑的是,中泰教师由于文化差异,教学经验各具特点,教学方法也会存在差异,这包括授课内容、手段和侧重点不尽相同,教学成效也必然会有所差异。

    笔者在正式上课前曾具体调查过学生对课程的期望,让学生写下希望从中收获到些什么,以便及时调整教案和尽量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提前做好教学计划后,在第一堂课上会先告知学生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及上课内容,让学生在没有课本和教材的情况下明确本学期该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笔者从“泰语语言特点”的角度出发,采用主题分类的方式,利用每周3个课时教授一个相关主题的内容,如泰语语言等级、泰语中的外来词、泰语称谓词和泰国姓名文化等。笔者分主题制作课件,并打印分发课件讲义作为上课资料。授课过程中先铺垫基础理论导出本节知识点,让学生学习该主题中相关的语言与文化理论,举例论证,尽可能地把本节中语言和文化的背景关系分析清楚,然后进一步介绍目前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与论文。最后,安排全班分组后在下一次课进行小组报告,开展自由讨论。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后去查找更多其它的有关理论书籍阅读,搜集更多的实例来论证,增强理论基础。笔者还特别强调学生的作业报告中所引用资料的可信度,严格要求参考文献、参考书目的书写规范。

    从与泰国外教交流教学经验中得知,泰国学生一般是通过民俗学或文学类课程中习得语言文化知识,而授课老师如果是语言学家则会选用历史纪实、史记类书籍作为教材授课。泰国外教主要从“文化”的角度来设计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教学内容,例如:泰国农村社会和城市社会中的语言文化、泰国风俗中的语言文化和泰国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文化(以警示诗为例)。同样采取主题分类和课件的方式授课,重点讲解一些实用、优美的词汇,分析词汇的含义、词根、文化背景和现今的使用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词汇后能够学以致用。最后,布置相应的练习或完成课后作业,如造句或写作等进行检查。

    学生一致反馈泰国语言与文化课相比过去所接触的语言文化知识课难度更深,层次更高。学生对笔者采用先分析后报告的教学方法的评价是,授课内容有深度、有条理,与泰国教学方式相似,对提高泰语专业学生研究水平起到积极作用。而外教身为对象国语言文化的“代言人”语言地道,是可靠的目的语文化信息来源,教学风格具有本土化特色,课堂文化气氛多元,在阐述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背景时更驾轻就熟。可以说,聘请外教授课本身就是一种加深学生对对象国语言与文化学习的过程。

    虽然国内外教师的教学方式各具优势,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捉襟见肘。国内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弊病之一是力求一次讲全讲透、面面俱到,笔者在初次授课时一直忙碌于阅读和搜集大量而分散的资料信息制作课件,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尽可能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但由于准备的材料多,往往会造成对教材不够熟悉,照本宣科的情况出现。聘请外教教学同样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外籍教师的流动性大,部分泰国外教是非泰语专业出身,出现教学水平良莠不齐等情况。外教通常对我们国内的教学大纲不熟悉,上课缺乏教学计划,教学设计不够规范,授课内容经常与学生在泰国留学期间已学习过的知识重叠。此外,由于缺乏系统教学和理论参与指导,课堂上容易出现跑题,讲述漫无边际,教学效率不高的弊病。外教也反映,因为泰语中不少词汇是来自巴利文、梵文并且涉及宗教的文化背景,词汇的含义较深,所以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讲解一两个词汇的文化根源,有时需要加快语速或者借助图片教学,学生虽然最终能够掌握,但整个学期下来在专业上的收效甚微。

    2.2.3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

    大学本科教育一向都提倡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外语专业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对语言使用文化环境的理解。每个学生掌握语言的水平高低和进度不同,文化接受能力不同,自身对新事物新文化的理解和遇到的障碍也不同。是否能够准确地领会语言与文化的联系,取决于个人语言的能力、文化素质和生活经历。现今社会中不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相对薄弱,甚至对本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身为外语专业的学生对语言对象国文化的学习了解远远不够。如果只具备了专业素质,而欠缺人文素质,最终只能成为“单面人”。另外,笔者在布置学生进行课后分组报告中还发现,一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滞后,获取、处理及运用信息的能力比较弱,这体现在搜集资料的方法和渠道单一,范围窄。再则,由于缺乏理论研究的培养,理论基础薄弱使很多学生不善于分析和综合归纳问题,在报告的论证中往往缺乏可信的依据,并且出现抄袭的情况,小组报告的信息来源、内容及分析结果雷同,缺乏新意。若能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观察的敏锐性,学会分析语言文化差异,对加强大学生专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3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泰国文化论文第3篇

关键词 泰语教学 语言与文化 外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Thailand Language and Culture Course Teaching

QUAN Li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Guangxi 530006)

Abstract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of Thai language and cultural relations course in senior years, it is essential to learn the students' needs, to motivate the curiosity of students, to prepare for teaching, to use theories as guideline, to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student language culture study, to enrich the forms of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Thai language teach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0 引言

“语言不是人与人之间唯一的交际工具,但它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①众所周知,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储存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经验和文化特征。每个语言对象国的文化都具有其独特性,为了进行顺利的跨语言交际,必须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对于学习外语专业和将来从事涉外工作的学习者而言,除了要在外语上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以外,还要面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通过习得该语种来认知这个民族的行为、思维、心理、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从外语学习中观察,对不同语言与文化差异进行对比。

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和国际形势发展的多样化,对非通用语种人才提出了在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上的新要求。对如何提高非通用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课堂教学策略,实现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每位非通用语种教师的责任。本文以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泰语专业为例,探讨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课程的教学实践。

1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2010年起,广西民族大学为2007级泰语专业本科生开设了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根据学校本科培养计划,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属于专业任选课,课程设置在大学四年级的第一学期。该课程语言与文化并重,要求学生更深入、更系统地了解语言和文化的概念、泰语语言特征、文化特征、泰国语言与文化的内在关系,以及当前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相关理论。旨在让学生通过各种实例的研究,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各种内在及外在关系,学会分析语言背后的文化特征。课程的开设不仅有利于拓宽、更新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整合四年所学知识,还能让学生在四年级撰写毕业论文时奠定理论基础,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提高文化素质。

2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2.1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教学现状

外语教学中,语言课程总是作为主干内容来进行设置,我校在培养泰语本科专业学生传统的语言训练,如听、说、读、写、译技能方面一直有较好的经验。但语言教学无法与文化背景相脱离,外语教学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语言教学方法,总会自然地融入相关的文化教学,并形成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化教学模式。我校在培养泰语本科人才中一直非常注重对文化的导入,授课教师通常会根据上课内容涉及的主题进行补充介绍,灌输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经历见闻,但内容较为零散。在低年级阶段,针对泰语专业的学生在国内也开设有专门的文化课程,如:泰国概况和东南亚历史与文化。课程侧重的是横向的文化知识铺垫,内容覆盖面广而泛。大学第三学年,在学生赴语言对象国学习期间,开设有泰国社会文化课程。虽然我校的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课程尚处于任选课的地位,但对于加深对语言对象国的认识又是不可缺少的课程之一,在高年级专门开设语言与文化兼并的课程对外语学习者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二语言教学是跨文化交际教学,包含了教授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教师在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课堂上的作用就是提出语言现象结合文化因素,把语言放在社会语用背景下教学,提高语言学习者对语言文化的认识。笔者通过关注2010年至今泰国语言与文化课开设的情况看,从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等方面发现,其中有值得借鉴的可取经验,同时也存在许多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

2.2.1 教材问题

针对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这门新开设的课程目前没有适合的固定教材可供直接使用,暂时给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由于泰国语言与文化课设定为专业任选课,但语言与文化涉及内容范围广,教师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语言文化现象和特征囊括在36个课时内介绍完整。加上可搜集整合的教材资源有限,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教学准备不足使教师没有完全吃透教学内容,对于语言文化知识不够深厚,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则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如何上好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保证授课质量,是任课教师面临的棘手问题。

2.2.2 国内外教师教学方法问题

2010年笔者曾教授过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课,之后分别由另外两位泰籍外教继续担任授课教师。毋庸置疑的是,中泰教师由于文化差异,教学经验各具特点,教学方法也会存在差异,这包括授课内容、手段和侧重点不尽相同,教学成效也必然会有所差异。

笔者在正式上课前曾具体调查过学生对课程的期望,让学生写下希望从中收获到些什么,以便及时调整教案和尽量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提前做好教学计划后,在第一堂课上会先告知学生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及上课内容,让学生在没有课本和教材的情况下明确本学期该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笔者从“泰语语言特点”的角度出发,采用主题分类的方式,利用每周3个课时教授一个相关主题的内容,如泰语语言等级、泰语中的外来词、泰语称谓词和泰国姓名文化等。笔者分主题制作课件,并打印分发课件讲义作为上课资料。授课过程中先铺垫基础理论导出本节知识点,让学生学习该主题中相关的语言与文化理论,举例论证,尽可能地把本节中语言和文化的背景关系分析清楚,然后进一步介绍目前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与论文。最后,安排全班分组后在下一次课进行小组报告,开展自由讨论。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后去查找更多其它的有关理论书籍阅读,搜集更多的实例来论证,增强理论基础。笔者还特别强调学生的作业报告中所引用资料的可信度,严格要求参考文献、参考书目的书写规范。

从与泰国外教交流教学经验中得知,泰国学生一般是通过民俗学或文学类课程中习得语言文化知识,而授课老师如果是语言学家则会选用历史纪实、史记类书籍作为教材授课。泰国外教主要从“文化”的角度来设计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教学内容,例如:泰国农村社会和城市社会中的语言文化、泰国风俗中的语言文化和泰国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文化(以警示诗为例)。同样采取主题分类和课件的方式授课,重点讲解一些实用、优美的词汇,分析词汇的含义、词根、文化背景和现今的使用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词汇后能够学以致用。最后,布置相应的练习或完成课后作业,如造句或写作等进行检查。

学生一致反馈泰国语言与文化课相比过去所接触的语言文化知识课难度更深,层次更高。学生对笔者采用先分析后报告的教学方法的评价是,授课内容有深度、有条理,与泰国教学方式相似,对提高泰语专业学生研究水平起到积极作用。而外教身为对象国语言文化的“代言人”语言地道,是可靠的目的语文化信息来源,教学风格具有本土化特色,课堂文化气氛多元,在阐述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背景时更驾轻就熟。可以说,聘请外教授课本身就是一种加深学生对对象国语言与文化学习的过程。

虽然国内外教师的教学方式各具优势,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捉襟见肘。国内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弊病之一是力求一次讲全讲透、面面俱到,笔者在初次授课时一直忙碌于阅读和搜集大量而分散的资料信息制作课件,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尽可能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但由于准备的材料多,往往会造成对教材不够熟悉,照本宣科的情况出现。聘请外教教学同样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外籍教师的流动性大,部分泰国外教是非泰语专业出身,出现教学水平良莠不齐等情况。外教通常对我们国内的教学大纲不熟悉,上课缺乏教学计划,教学设计不够规范,授课内容经常与学生在泰国留学期间已学习过的知识重叠。此外,由于缺乏系统教学和理论参与指导,课堂上容易出现跑题,讲述漫无边际,教学效率不高的弊病。外教也反映,因为泰语中不少词汇是来自巴利文、梵文并且涉及宗教的文化背景,词汇的含义较深,所以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讲解一两个词汇的文化根源,有时需要加快语速或者借助图片教学,学生虽然最终能够掌握,但整个学期下来在专业上的收效甚微。

2.2.3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

大学本科教育一向都提倡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外语专业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对语言使用文化环境的理解。每个学生掌握语言的水平高低和进度不同,文化接受能力不同,自身对新事物新文化的理解和遇到的障碍也不同。是否能够准确地领会语言与文化的联系,取决于个人语言的能力、文化素质和生活经历。现今社会中不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相对薄弱,甚至对本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身为外语专业的学生对语言对象国文化的学习了解远远不够。如果只具备了专业素质,而欠缺人文素质,最终只能成为“单面人”。另外,笔者在布置学生进行课后分组报告中还发现,一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滞后,获取、处理及运用信息的能力比较弱,这体现在搜集资料的方法和渠道单一,范围窄。再则,由于缺乏理论研究的培养,理论基础薄弱使很多学生不善于分析和综合归纳问题,在报告的论证中往往缺乏可信的依据,并且出现抄袭的情况,小组报告的信息来源、内容及分析结果雷同,缺乏新意。若能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观察的敏锐性,学会分析语言文化差异,对加强大学生专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3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3.1 了解学生需求,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笔者从对学生的课前调查中注意到,学生对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课的期望值较高,一是对课程感兴趣,从广西民族大学历届泰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方向来看,语言文化范畴的论文每届平均约占38%,因而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开设,无疑给一部分学生开拓了论文方法及思路的引导。二是可以扩大知识面,在专业知识中查缺补漏。

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预先考虑整个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设定教学方案,明确课程内容设计,保证教学内容系统而完整,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计划性更强。教师要迅速地追踪广泛的信息来源,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筛选、重组、更新,量化课堂教学内容,把握详略,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既不能赶时间满堂灌,也不能过于粗糙、枯燥地带过,应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不断摸索并选择出恰当的教学策略。充分结合中泰教师的优势,取长补短,总结并积累经验,提高教学素质,与学生共同成长。此外,为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的反馈依然不可忽视,特别对于非传统课程而言,新课程更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反思,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并调整教学策略,为将来的教学准备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任课教师还要开展对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语用学和文化语言学等的学习钻研,搜集大量的语言文化例证,做出系统深入的对比研究,把研究结论或成果运用在教学过程中。

3.2 循序渐进,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化研究的引导

了解学生需求后,跨语言文化教学应遵循在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循序渐进地增强文化研究能力训练。陈申在语言文化教学策略中就曾提到应分阶段设计教学大纲。在学习的入门和初级阶段,外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较低,一般采用明晰易懂的母语解释来教授目的语文化,增强学习兴趣与动力,打好下一阶段目的文化基础。到外语学习的中级阶段,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已有所提高,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此时的目的语文化可以考虑采用目的语或双语解释的方法教授,同时使学习者在交际行为中应用和领会文化知识,这个时期的学习更偏重于采用交际语言教学模式。外语学习的高级阶段,学习者文化知识的掌握和交际能力的培养都得到较大提高,此时应注重文化教学的过程而不只是内容。随着语言水平提高,文化越是显得重要,文化教学的比重和深度也随之加大。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开设在高年级,学生此前经历了一定语言文化知识形成和积累的过程,授课教师应适当加深教学难度,将语言与文化关系深入浅出地传递给学生,提高其文化洞察能力。

除了根据语言的水平,阶段性地导入不同的文化教学外,高年级的语言文化课程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因而只依靠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做练习,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目标。要让学生深刻地掌握每一个语言文化知识,必须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研究当中。从产生疑问到理清问题,分享研究成果,达成共识,既有效地利用了课后时间巩固专业知识又能增强严谨治学的意识,激发积极性,提高自信心。交际能力与文化素质的培养是同时并举的,将语言习得升华为符合文化环境的交际行动,还必须从理论上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利用理论加强语言文化研究的引导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正如陈申在综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提到,“就某一文化专题作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也是有效的语言文化教学策略之一。”②在教学中开展语言文化研究,一是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作为学生研究的指导者,应当在研究方向、范围、方法和资料文献的查找方面提供指导帮助。二是学生与信息资料的互动,学生要超越自身文化的界限,在大量的信息资料中经过客观、科学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后考证或发现可信的结论。高年级学生中开展以调查研究为形式的学习,不是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是用问题来激发学生获取答案和新知识的欲望,以已有的本民族语言文化知识为基础,在相互合作、讨论中寻找出异同点,进而解答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曾产生过的疑问,即让学生利用已知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索未知的知识。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让学生掌握有关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理论,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地搜集信息、使用信息,能够在实践练习中就有用的信息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语言文化研究的指导,可以从指定本次文化研究报告的主题及范围开始,再提出研究的目的和需要回答的问题,需要的资料和文献,搜集文化信息资料的方法,整理归纳有用的原始资料,分析总结提出的问题。各组成员互相听取报告,最后由老师和每组成员对别组的报告情况进行点评和建议。加强文化研究的引导对研究性强的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有很大的指导帮助作用。

3.3 不断丰富教学表现形式

虽然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有限,但教师应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丰富教学的表现形式,发挥现代教育设备的作用,完善更新教学多媒体课件,将网络教育、音频视频纳入课堂,使得教学更直观,加深学生对语言对象国语言文化知识的了解。此外,还可以灵活运用座谈会形式教学,引导学生就语言与文化课题进行交流探讨,例如就某个语言与文化的理论问题用例证阐述见解,或调查分析某种语言文化现象,然后根据相关理论提出观点。

4 结语

掌握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内涵,重视语言的文化价值,减少对目的语的文化障碍,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实现顺利有效的交流沟通,恰如其分地发挥外语技能是开设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这门课程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主动去了解学生,成为学生学习成功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不断思考以文化作为激发外语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尽最大努力积极引导和调动学生兴趣与求知欲,使学生的新旧知识顺利衔接,并探索培养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这同时也是提高学生专业情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需要。这种教育指导思想应渗透于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之中,不断检验和完善课堂特色教育,从而进一步提高非通用语的教学质量。

注释

① 陈原.社会语言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30.

② 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171.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

泰国文化论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泰国;文化创意产业;价值源头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与泰国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通常指产品或服务包含大量艺术或创意元素成分所集结之关联产业,所涉及范围广泛且各国规定不一,通常包括软体开发﹑出版﹑广告﹑电影﹑电视﹑广播﹑设计﹑视觉艺术﹑工艺制造﹑博物馆﹑音乐﹑流行产业以及表演艺术等多种产业(定义来自曼谷台贸中心2009年的《“泰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专题报道》 )。

文化创意产业最早于1997年出现在英国,泰国则是在1997年金融风暴之后,为了进行经济复苏,在政府的带领下开发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分为四大类:(1)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手工业﹑历史与文化观光;(2)艺术(Arts):表演艺术;(3)媒体(Media):电影﹑出版﹑广告与音乐;(4)创意(Functional Creation):设计﹑时尚﹑建筑﹑广告与软体。

二、泰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概况

以历史与文化观光﹑电影业﹑出版业及创意设计四个典型产业为例来说明。

(一)历史与文化观光

泰国无论是商店、娱乐场所、宾馆旅店、山川海滩、城市建筑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到处有食在泰国、玩在泰国的奇特风味,历史与文化观光是泰国历届政府高度重视的产业之一。泰国在发展历史与文化观光业的过程中一直强调紧密结合当地旅游文化特色,通过举办旅游年活动,民族节目和不断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节目,如“泰国旅游年”、“泰国手工艺年”、“泰国妇女观光年”等等。

(二)电影业

泰国电影业近年来蓬勃发展,当代泰国电影崛起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运用现代电影技巧的基础上突出民族特色,挖掘应用本土民族文化资源,熟练地将一个个泰国故事包装在新潮的影像躯壳之内,最终制作成符合商业标准的颇具本土特色的类型电影产品。在电影创作中,泰国电影正是通过重建本土文化的“主体性”,以小搏大,发展壮大自我,从而与好莱坞影视作品相抗衡。

(三)出版业

由于发达的观光业使得泰国迈向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速,泰国的出版业不断朝国际化及多元化成长。泰国人不喜爱严肃的读书,但并不表示他们完全没有阅读活动。事实上,泰国的杂志可谓百家争鸣,成为泰国出版界的特殊现象,尤其是休闲时尚与设计等类杂志异军突起。无论是外国杂志发行泰文版,或是泰国本土的休闲时尚杂志,在质与量方面都可谓蓬勃发展,反映出泰国人民的创意文化,相对于严肃的阅读书籍更感兴趣,当然也造就杂志的创意产业兴起。

(四)创意设计

近几年泰国曼谷逐渐蜕变为充满原创设计的亚洲新兴生活风格都市。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泰国创意设计中心的建立。泰国政府近年来致力于设计的发展,为了提升全球竞争力,以“Bangkok Fashion City”为城市延伸,让曼谷晋升为欧洲人口中的“设计之都”,因此于2005年11月,在Emporium购物中心六楼成立泰国创意设计中心(Thailand Creative﹠Design Center,以下简称TCDC)。作为亚洲最具规模的设计研究中心,不但提供平台让专业设计师在此发表作品,还引进国内外创意思维让设计师可以来此取经。让设计变得平易近人,敞开设计大门,开放普罗大众来此参观,获得与时尚创意相关的讯息,成为名副其实的设计图书馆。

三、泰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源头

从时尚﹑影像﹑家具家饰﹑插画到产品设计,他们创意的来源是什么?正是日常生活。仔细体验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认真用心地从日常周围的每件事获得感动,泰国人的慢活,活出了无穷无尽的创意。在全球化的洪流下,风格并不会因此而同质化,泰国人找到一条自己的路,未必适用于亚洲其他国家,但尊重自己文化﹑尊重周遭环境的态度,让泰国变成了一个极具特色及包容力的国家。风格是一种集体式思维的展现。泰国文化创意产业者的共同生活观概括起来有以下三方面:

(一)从生活细节中放大

“灵感可能有各种来源,可能是眼睛看到的,可能是记忆里深层的某部分,不过,这些全都是生活的集结。泰国人无一创意不是来自日常生活,泰国人以同一种语言沟通,以同一种步调生活,在曼谷有许多事情可以看,也很容易感到惊喜,这让我的创作变得非常容易。”曼谷著名的自由插画家Patreeda Prasarnthong开宗明义地说。

泰国文化创意产业工作者关注生活片段,认为每一个时刻﹑每一个片段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分钟都有可能是这一辈子最难忘的定格画面。走在泰国街头上,你随时可以发现美。可能是路边小贩切好的一包包可以媲美日本版《Elle a Table》的缤纷水果;可能是巷口小店里用月历纸编成的餐具篮;可能是神龛上祭祀的茉莉花串;也可能是上班族身上平整的衬衫。泰国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专注细节能力,这让他们在生活的每一个面上都可以发挥到极致,每个人都想着“怎么样让生活更美”这个课题,而文化创意产业工作者更是擅长于从生活细节中放大,由此产生独特的创意。

(二)尽其所能的与众不同

泰国文化创意产业工作者从学生时代就展现出了他们想要“与众不同”的欲望。Raffles Design Institute 是新加坡排名前三的设计学校,在2002年成立了曼谷分校。当时Raffles的曼谷执行副校长陈国龙观察到泰国学生想要与众不同的欲望,他说:“泰国学生展现出的创意让人无法忽视。这些学生都有学校外的个人生活,而他们的个人生活则清楚的反应在了他们的作品里,有的学生家里做古董生意,创意来源就是古董;有的学生的创意灵感来自他喜欢的潜水活动,无论灵感来源是什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跟别人不一样,所以每个人都会尽其所能地展现自我。”

泰国文化创意产业尽其所能的与众不同,泰国的麦当劳餐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全球行走多年的麦当劳餐厅进驻泰国,需按照当地的规矩行事,首先将麦当劳叔叔半翘脚坐在长凳上的形象改变为起身恭敬地合起双手,用地道的泰国合十礼打招呼方式亲切地迎接众人的来访。其次,泰国的麦当劳餐厅在环境设计与氛围营造上不像过去麦当劳餐厅一样偏重于欢乐气氛的营造,而是将人文气息导入整体环境中,以较深沉的红﹑紫色调调和用餐环境,让人踏进这里只想停下脚步好好品味生活,让麦当劳以往的速食形象展现另一番慢活意念。面对美国连锁产业的全面入侵,泰国麦当劳向外界证实了连锁速食产业不再只是食物工厂的生产线,在讲求实效与速度的同时,更尽情地发挥无穷的设计创意。泰国文化创意产业者以本身对艺术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包容连锁速食产业既定的企业形象与体制诉求,却也强调本土化与独特性的展现,让连锁速食产业在泰国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风貌。

(三)始于生活,终于生活

新加坡的学生到泰国曼谷读时尚设计,发现泰国同学之间相处非常友善,充满好奇心,几乎没有人沉迷电玩(由于新加坡升学压力很大,学生彼此竞争很强,为了排解压力新加坡学生除了念书,其余时间就是打电玩)。新加坡学生发现,在新加坡可以做的事情只有念书,在曼谷可以做的事情却很多。我国学生到泰国曼谷读媒体设计,发现泰国同学个性开朗﹑乐天随性。一位女生这样描述:“我的室友在路边捡来铁丝,就可以做成灯罩,泰国人很享受生活也乐在生活。虽然,一些泰国人可能在逻辑上比我们稍差一点,但慢活让泰国人在美的感受度上比我们强太多。除了时尚,泰国人最擅长的是产品设计,以笔者的观察,我们的设计通常不是很实际,或是辨识度不强烈,但泰国有太多产品设计,特别是家饰品,简单却很美,而且可使用性非常的强。连泰国电影的搞笑幽默都非常生活化,与香港著名笑星周星驰与日常生活刻意脱节夸张的电影作品很不一样。”始于生活,终于生活,正是泰国创意的不二秘诀。

四、从泰国文化创意产业价值源头中得到的启示

“泰设计”﹑“泰时尚”已经输出亚洲与欧美,在全球舞台上“泰”的容颜与风格轮廓相当鲜明亮眼。然而中国的设计与时尚,对全球或是国内的消费大众而言,形象似乎还是比较模糊。原因出在哪里?泰国和中国有什么不同?同处亚洲,同样是当代交通发达,历来多文化拼贴影响之地,按理来说中国这种多文化拼贴应该是释放出惊人创造能量的张本。“泰设计”与“泰时尚”或许提供了我们一些思考的线索。

泰国和善优雅﹑乐天满足的天性自然可以安安心心地把人生重心放在自己的生活上,专心地让自己生活得更好。有心思去关注大环境四季节气的流转,像河水的流向﹑光影的变化﹑摇曳中的花草﹑甚至是各种地形所呈现的不同风貌。

泰国文化论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泰国;文化创意产业;价值源头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与泰国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通常指产品或服务包含大量艺术或创意元素成分所集结之关联产业,所涉及范围广泛且各国规定不一,通常包括软体开发?出版?广告?电影?电视?广播?设计?视觉艺术?工艺制造?博物馆?音乐?流行产业以及表演艺术等多种产业(定义来自曼谷台贸中心2009年的《“泰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专题报道》 )。

文化创意产业最早于1997年出现在英国,泰国则是在1997年金融风暴之后,为了进行经济复苏,在政府的带领下开发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分为四大类:(1)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手工业?历史与文化观光;(2)艺术(Arts):表演艺术;(3)媒体(Media):电影?出版?广告与音乐;(4)创意(Functional Creation):设计?时尚?建筑?广告与软体。

二、泰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概况

泰国文化创意产业尽其所能的与众不同,泰国的麦当劳餐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全球行走多年的麦当劳餐厅进驻泰国,需按照当地的规矩行事,首先将麦当劳叔叔半翘脚坐在长凳上的形象改变为起身恭敬地合起双手,用地道的泰国合十礼打招呼方式亲切地迎接众人的来访。其次,泰国的麦当劳餐厅在环境设计与氛围营造上不像过去麦当劳餐厅一样偏重于欢乐气氛的营造,而是将人文气息导入整体环境中,以较深沉的红?紫色调调和用餐环境,让人踏进这里只想停下脚步好好品味生活,让麦当劳以往的速食形象展现另一番慢活意念。面对美国连锁产业的全面入侵,泰国麦当劳向外界证实了连锁速食产业不再只是食物工厂的生产线,在讲求实效与速度的同时,更尽情地发挥无穷的设计创意。泰国文化创意产业者以本身对艺术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包容连锁速食产业既定的企业形象与体制诉求,却也强调本土化与独特性的展现,让连锁速食产业在泰国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风貌。

(三)始于生活,终于生活

新加坡的学生到泰国曼谷读时尚设计,发现泰国同学之间相处非常友善,充满好奇心,几乎没有人沉迷电玩(由于新加坡升学压力很大,学生彼此竞争很强,为了排解压力新加坡学生除了念书,其余时间就是打电玩)。新加坡学生发现,在新加坡可以做的事情只有念书,在曼谷可以做的事情却很多。我国学生到泰国曼谷读媒体设计,发现泰国同学个性开朗?乐天随性。一位女生这样描述:“我的室友在路边捡来铁丝,就可以做成灯罩,泰国人很享受生活也乐在生活。虽然,一些泰国人可能在逻辑上比我们稍差一点,但慢活让泰国人在美的感受度上比我们强太多。除了时尚,泰国人最擅长的是产品设计,以笔者的观察,我们的设计通常不是很实际,或是辨识度不强烈,但泰国有太多产品设计,特别是家饰品,简单却很美,而且可使用性非常的强。连泰国电影的搞笑幽默都非常生活化,与香港著名笑星周星驰与日常生活刻意脱节夸张的电影作品很不一样。”始于生活,终于生活,正是泰国创意的不二秘诀。

四、从泰国文化创意产业价值源头中得到的启示

“泰设计”?“泰时尚”已经输出亚洲与欧美,在全球舞台上“泰”的容颜与风格轮廓相当鲜明亮眼。然而中国的设计与时尚,对全球或是国内的消费大众而言,形象似乎还是比较模糊。原因出在哪里?泰国和中国有什么不同?同处亚洲,同样是当代交通发达,历来多文化拼贴影响之地,按理来说中国这种多文化拼贴应该是释放出惊人创造能量的张本。“泰设计”与“泰时尚”或许提供了我们一些思考的线索。

泰国和善优雅?乐天满足的天性自然可以安安心心地把人生重心放在自己的生活上,专心地让自己生活得更好。有心思去关注大环境四季节气的流转,像河水的流向?光影的变化?摇曳中的花草?甚至是各种地形所呈现的不同风貌。

泰国文化论文第6篇

【关键词】泰国文化;外来广告;映射

泰国文化,对泰国社会的发展及泰国人的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远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国外商家在泰国市场上的广告策略。而近年来泰国广告业的异军突起,不但是其杰出广告创意的结果,更与其浓厚的泰国文化感息息相关。泰国广告的创意有相当部分来源于泰国本土文化,于此同时吸收西方的表现形式,可以说泰国广告创意的特点是“东西文化结合与交融的产物,有着其独特的表达方式”。“绝大多数广告是通过视觉进行传达”,泰国广告的创意通过图像、视频,以一种醒目的方式在表达着泰国本土文化,这极大了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因此,关于泰国文化和广告关系的研究也日渐多起来。本文旨在分析泰国文化和广告两者不可分割的相互关系,希望能对关于文化和广告的研究提供借鉴,并对国内广告业与文化结合方面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一、泰国文化与外来广告的关系

泰国文化主要的构成部分包括佛教文化、君主文化、衣着文化、饮食文化、民族习俗和价值观、生活方式等。而这些泰国文化,都或多或少地在广告中得到体现。泰国文化对外来广告的影响在于她对广告的发展和流通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也就是说不符合泰国文化的外来广告很难在泰国立足,而其影响甚至可以延伸至国外广告。“广告作为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与生俱来的文化特质”,泰国广告对文化的直接宣传,促进了泰国文化的发展。首先,泰国广告对民众的文化认同感的培养和巩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再次,泰国广告又是泰国文化的一面窗口,使得外面的人能够透过这个窗口看到泰国,了解泰国。

可以这么说,一个广告要在泰国取得成功,脱离不了泰国文化的影响。而作为世界广告大国的泰国,其文化的宣传也离不开广告的支持。

二、泰国文化对外来广告的映射

泰国人对待本国文化的态度是严谨的。他们在广泛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又时刻警惕着与本国文化相违背的文化的侵袭。这一点在对待广告的态度上也表现得相当明显。本文列举西方广告的反面例子来说明泰国文化对其影响。

(一)佛文化禁忌对外来广告的映射

泰国是个佛教国家,目前,泰国95%以上人口信仰佛教。泰国历代王室都维护佛教,而佛教僧侣在泰国地位甚高,上至皇室下至平民都极度尊敬僧侣。在泰国甚至有这样一个观点:把泰国社会分为三个阶层,佛教徒处于最高层,皇室成员在第二层,平民则在最底层,足以看出佛教在泰国社会中的地位。而泰国人对佛教敬仰的最直接体现就是对佛教设施的崇拜和对僧侣的尊敬。任何对佛教设施和僧侣的亵渎行为在泰国都是不被接受的。而包含有亵渎佛教文化行为的广告也不例外,不但难以被泰国人所接受,而且还会被泰国社会排斥。

案例:Belgium chocolate的广告牌

Belgium society制作的这则广告中,一位女性搂抱佛教僧侣。

在泰国,女性严禁触摸僧侣,甚至连僧侣的袈裟也禁止触摸。当这一广告传入泰国,泰国民众难以接受,极力要求废除这则广告。因此,在以泰国为代表的部分佛教国家的极力反对下这则广告被迫取消。

(二)君主文化对外来广告的映射

泰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国王在泰国人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泰国人爱戴、崇敬国王,视国王为国家的象征和民族凝聚的精神支柱,这种崇拜精神使得泰国人不会,也不允许出现任何不尊重国王的行为。这与大部分西方君主立宪制国家不同。在这些西方国家中,国王或女皇偶尔会成为公众娱乐的对象,如出现在商业广告中。

案例:英国伊丽莎白女皇的便衣广告

广告中德高望重的伊丽莎白女皇穿着便装,以青春活力的姿态再现梦露的经典造型。广告无论在选择广告主角还是造型设计上都很有创新力,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英国民众对伊丽莎白女皇的亲和感。但这种广告以君主娱乐性举动的创意思维难以被泰国人认同。在泰国人眼中,君主就是神圣、至高无上的存在,是庄严的代表。而与君主相关的广告都是以歌颂他的恩德,给他送上祝福为主题的。

(三)性文化对外来广告的映射

性文化永恒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在泰国也不例外。虽然人们在提起泰国时,总会提起泰国的色情行业,但那只是泰国商业发展中的一部分,目的是吸引旅游者,和泰国的传统文化关系不大。在泰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中,对性文化的看法依旧是保守的。泰国人不支持在性方面过度张扬。因而在泰国广告中几乎不会有关于过度突出性文化方面的内容。而西方关于性的广告也鲜有在泰国播出的例子。

案例:杜蕾斯创意广告

杜蕾斯广告以其独特的创意为人称道,以抽象的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了这一主题,但是其开放,或者说是露骨的性表现形式很难被泰国这样一个性文化趋于保守的国家所接受,因此这类广告虽然受到广告商推崇,却不会在泰国公开展示。

(四)衣着文化对外来广告的映射

泰国文化的保守部分还体现在了其衣着文化上。泰国人提倡保守含蓄的衣着风格,特别是女性。女性在公共场合穿着过于性感暴露被认为是不庄重的体现。在长辈或者资历比自己高的人面前,过度张扬的衣着被认为是极度不尊重的行为。因此在穿在方面过度渲染的广告很难在泰国扎根。

案例:D&G服装广告

广告中,广告演员穿着暴露,造型夸张,极具视觉张力。

D&G的这两则广告在西方算得上是优秀的作品,及其高效地抓住了受众的眼球。但是在泰国,这样的广告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得到广告制作者和部分民众的赞许,但是仍然难以被主流文化所接受。或半的广告演员、夸张的广告造型与泰国保守的衣着文化背道而驰,因而这些广告业无法在泰国立足。

(五)尊敬长辈传统对广告的映射

泰国的历来都有尊敬长辈的传统,主要表现在泰国人在长辈面前讲究行为举止端庄,讲礼貌,从学校里低年级学生对待高年级学生,到社会上对待德高望重老人,都很讲究这一传统。特别对于年龄较大资历较深的长辈,年轻人即便是在其面前走过,也要微微屈身表示尊重。即使是较为熟悉的长辈,一般情况下未经允许也不得有过于亲密的肉体接触举动。这与现代中国人观念里尊重长辈的观念不同。中国人很多时候都以拥抱等形式表现与长辈的亲密,而在长辈面前也不必过于拘礼。

案例:中国乒乓球队员拥抱老人照片

中国乒乓球队员在探望老人活动中与老人亲密拥抱,表现出了中国年轻一代人与老人的亲近以及对老人的尊重。但是这种画面在泰国社会很难见到,这样的身体接触在中国被认为是正常的,但在泰国就被认为是过分鲁莽的。泰国人在对老人或者长辈表示尊敬时往往上手合十微微一拜。

三、结束语

泰国虽然是个提倡自由的国家,但泰国人对本国文化的热爱、执着和敬仰对外来事物起到不可忽视的约束作用。由众多的广告案例可以知道,任何广告要进入泰国,在泰国取得成功,必须尊重泰国文化,遵守泰国文化准则,否则就只能受到排斥,这尤其体现在西方商品的广告上。而泰国人对本国文化的深厚感情还体现在泰国本土广告上,泰国广告对本国文化的大力宣传不但使得泰国人民增加对本国文化的热爱,督促泰国人要热爱、坚持本国文化,还对本国文化的对外宣传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泰国文化还是泰国广告创意的源泉,成就了泰国广告在新世纪的成功。

有此可以看出,泰国文化和广告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本文通过对泰国文化和广告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对广告与文化的结合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李雅梅,解读泰国广告的民族文化特色[J],东南亚研究.2009.2

[2]刘振,试析泰国高水平广告创意的成因[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6.4

泰国文化论文第7篇

关键词:以最佳方式工作泰勒的管理理论及影响

随着中国成为WTO的一员,从国外发达国家引入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中国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已经和正在被引入的模式源自与中国传统文化截然不同的环境中。对中国的管理者而言,与其争论这些管理方式的是非对错,不如首先深入地了解它的存在与演变。本文介绍了20世纪初期诞生在美国,在现代管理实践中一直被广泛应用并深具影响力的科学管理理论,即泰勒主义,以及它对后现代组织发展理论的影响。

弗莱德里克·泰勒(FredrickW.Taylor,1856-1915)是美国工业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是把管理看作科学并且强调管理者作用的第一人。正是由于他对管理方法和管理理论的贡献给上一世纪工业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而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理论不仅仅促进了传统工业的发展并且为西方的组织结构设定了一个文化基础。泰勒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力为目的,分析了工作任务,并以科学的方法进行了实验。在他的努力之下,一种新的组织文化在工业国家流行开来。福特和艾默生学习并发展了泰勒的理论用于他们自己的事业并依靠大机器生产和流水线作业获得了成功。泰勒开创了工业管理的新纪元并为其他理论家在组织行为学上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如今,在很多的现代组织中仍有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子。

显然,对现代组织而言,旧的方法不一定适于解决新的问题,而且旧的组织文化也不一定适于新的组织发展环境,今天研究泰勒理论的目的就是要追寻现代组织文化的根源所在,也是为现代组织的改良与发展奠定基础。

一、科学管理:发展的理论

1.泰勒理论与一般管理方式有何不同?

曾几何时,传统的管理方式很难被看作真正的管理行为,因为管理职位往往被行业中最优秀的工人所占据。这种一般管理模式只是靠管理者(优秀工人)本人的吃苦耐劳、工作经验和工作积极性来影响其他的工作者。对工作者而言,如果他们努力工作就会从雇主那里获得特别的激励。这一简单原始的方法适用于小的作坊,但是运用在成百上千人的工厂中就遇到了困难。

科学管理理论与一般管理法的不同就在于管理者承担了新的责任而且管理者的工作与工人完全不同。作为科学管理理论的最基本观点,管理者首先要做的是分析工作任务。依照泰勒的概括,分析工作任务着重解决三个问题:一,要做什么;二,怎样去做;三,何时以及用多长时间去做。管理者的一切努力都是为解决这三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科学管理理论也被称为任务管理法。

2.如何用科学原则指导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行为?

泰勒把某一特定工作分成两个部分:被管理者要做的工作以及管理者要做的工作。为了找出管理某项工作的科学方法,泰勒需要事先调查以建立一个实施的样本,调查包含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找到适合完成这一特定工作的适量的工作者;

第二,仔细研究并分清每一个工作者的具体工作环节,以及他们完成相应环节所需使用的工具;

第三,用秒表记录下他们做每一个工作环节的具体时间,选择其中最快的方法;

第四,去掉那些错误的、节奏慢的、无用的步骤;

第五,最终整理出一套最快最好的工作流程和最适用的工具。

泰勒的目的是让管理者努力把工作任务分成相对明确环节的同时,用可以量化的标准对各个环节进行控制。管理工作就是监控所有的环节。

此外,泰勒注意到要了解工作者的期望值,并且要提供培训使他们适应并满足他们所做的工作。科学管理理论的奖励机制与工作者完成的工作有关,因而工人也可以获得更高的工资。泰勒认为,“在科学管理理论下,与培训教师合作融洽的员工有机会获得个人的发展,当所有的问题由他单独面对时,他会比在没有接受训练的情况下做得好”。科学管理理论在本质上是重新协调员工能力的一种方式。

3.工作定量系统的意义是什么?

泰勒提供了一种理性的模式来规范并检验工作者的工作表现。工人在规定时间内依照预先细化并被验证为可行的工作安排领取报酬。这种工作定量系统使得组织管理和员工控制变得简单明确,同时也有效地鼓励了工人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效地通过流水作业的模式提高了20世纪初制造业的生产效率。

根据现在自由和民主的观点,为工作设定苛刻的标准将不可避免的抑制员工创造力的发挥,并招致他们的反感。然而,事实证明在泰勒的时代甚至在他之后的几十年中,工作定量系统都是有效可行的。通过这一系统的应用,劳动者相信每天以最好的质量和最大的数量进行工作符合他们个人的长远利益,而他们的利益与雇佣者的利益不谋而合。组织中各方利益的结合与工作目标的结合确实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泰勒在他的钢铁厂中就工作定量系统进行了十年以上的试验,最终总结出如下七点优势:

1.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工人的工资;

2.打破了工人之间的联合;

3.通过固定的标准来提高统一性与公正性;

4.促进劳资双方的合作;

5.通过设定不同的工作量,在不同工作环节中达到最高的生产率;

6.自动为每一岗位选择最适合的工作者;

7.建立了和谐无罢工的组织。

不管泰勒对于工作定量系统的结论是否适合现代的管理理念,这一方法还是为管理控制系统设置了基础,并深刻的影响了现在的后现代组织管理理论。

4.科学管理理论和反对它的声音

自从泰勒创建科学管理理论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两种声音。从根本上讲有关科学管理理论的争论与以下三方面有关:

一是,它是否真的具有科学性;

二是,它是否民主;

三是,它是否有效率。

从提高生产力的角度,泰勒把他的科学管理理论总结为:“科学而非强制的手段;和谐统一而不是各自为政;合作而非个人主义;产出最大化而非严格规定下的产量;让每个人发挥最大的能力获得最大的收益。”当然,这是设计中应用科学管理理论的企业所能达到的完美图景。

但是一些人意识到了过分强调了科学管理理论的消极作用。

第一,他们认为泰勒的观点并不科学,因为科学管理理论在本质上仅仅是一个加快工作速度和加大工作强度的系统,它更多的依赖肌肉而不是大脑,并且把劳动者转变成了一个追求速度的机器,从而它剥夺了个人对工作的思考、主动性、成就感和乐趣。另外,把工作任务设定在选择最好的员工来完成的基础之上,使得仅有一小部分最强壮和最活跃的员工才能完成它,这迫使他们与那些不太熟练的工人竞争,导致了不公正现象的出现。

第二,反对者认为科学管理理论并不民主是因为它把工人看作是生产的工具,并且把他们当作半自动化的附属品。同时它加强了管理上的独裁,并过分强调纪律约束的作用。此外,它把相互猜疑、妒忌和不正当竞争引入到劳动者之中,这摧毁了组织群体中的统一与合作的精神。

第三,科学管理理论被认为缺乏效率是由于它只是关注对现存问题和当前任务的解决和完成,而并不能产生广泛和长期的经济效益。

泰勒和他的支持者以如下几点回应对科学管理法的挑战:

首先,为了证明它的科学本质,科学管理理论会以大量能力不同的人的表现为基础对某一工作任务进行详尽的研究,给每一个劳动者安排可行的工作任务,并配以合理的休息时间来规范工作表现,避免从精神上和体力上使工人过度劳累。

其次,科学管理理论要求雇佣者与被雇佣者双方共同遵守约定,并且保证工人的每一次投诉都可以获得管理层的解决。这是因为劳资双方的工作目标在科学管理法之下是完全相同的。

再者,科学管理理论改善和规范了工业组织及其设备的使用,加强了对工人的培训,增加了产量,提高了产品质量。这些都无庸置疑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无论存在什么样的争论,泰勒主义对工业发展的推动是不可否认的。工业发展的历史证明了泰勒的组织管理理论在大机器生产时代极具效率。泰勒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发现了他所认为的管理中的科学,并把他积极用于实践与推广,而且还对此充满自信——“科学管理法的广泛应用会在不远的将来成倍提高普通人在工业生产中的生产力”。

二、当今组织发展的趋势

人类社会已迈入与泰勒时代完全不同的一个新时期。在全球化影响下,组织的发展正处在从现代组织转变成后现代组织的转折点上。其特点包括民主、分权和合作,个人再不像以前那样被视做是巨大复杂机器中的一颗小小齿轮。相反,作为组织中最基本的单位,个人是一种有价值的人力资本,可以成为推动组织发展,具有创造性的积极力量,同时个人对组织环境也会积极回应,对个人需求的重视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科学管理理论几乎在一个世纪之前专为体力劳动和手工业者所设计,在倡导知识经济的今天,至少需要一些改进。

在当今社会的组织中,即使是管理的工作也被细分为不同的部分,如CE0、CIO、CFO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看到一位总经理向他手下的员工请教科技问题是很常见的。但这在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下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与被管理者相比较,管理者对生产流程要知道的更多更细致,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为工人准备指导性的卡片来科学地安排他们的工作。

新的形势要求产生新的管理方法,现在人们倾向于用人力资源发展理论来代替严格意义下的管理,这就为我们显示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变化:理论家和管理者们把员工看作是“人”,并希望知道“到底是什么让一个个体加入到一个组织之中,溶入这一组织并向着组织的目标奋斗前进”。

传统理论的管理动机在本质上就是胡萝卡加大棒;团体合作和参与性的决策在理论上是完美的,而在实践中行不通。而新的管理理论把劳动者看作组织中主动的,富于创造性的,并且是勇于负责的因素。让工作者从内心中把组织的目标看作自己的个人目标,在心理上对工作产生一种满足,这是仅靠压力和工作定量系统所难以达到的。因此,组织管理的改善应该把对员工的完全信任当作根本。具体来讲:

1.决策不应由某个个体作出;

2.方便组织中横向与纵向的交流;

3.鼓励员工参与并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来提高工作积极性;

4.广泛的友好的上下级互动应在组织中普遍存在;

5.组织中应有高度的相互信任关系;

6.控制过程中员工也应承担责任。

但应注意的是,这也只是为了适应后现代化的特点而为组织提供的一个宽泛和理想化的模式,不同的组织应根据其不同的特点树立其不同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