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公共心理学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17 18:08:13
公共心理学论文

公共心理学论文第1篇

本文对4名担课教师(2名工作3年以上的老教师,2名工作3年以内的新教师)进行了无结构访谈,来了解公共心理学的存在问题。教师集中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1.1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

少数学生在听课;一半左右的学生在玩手机、看小说、浏览空间;剩余的学生中,有的趴在桌上睡觉,有的聊天。对于公共心理学,有的学生甚至扬言:只要考试给60分,老师天天不来上课都可以。究其原因,可能是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作用认识不清。因为这门课程一般是在大二阶段开设,所以学生对找工作的现状还不是很清楚,对于未来工作的期待非常高,对从事教师工作兴趣不高。再者,课堂教学历来存在知识性和趣味性相互制约的矛盾:知识性强,趣味性会有所降低;趣味性增强,知识性又会受到牵制。由于大学生均已成年,所以课堂教学是在保证知识性的基础上提高趣味性的。最后,也存在部分大学生,自从步入大学,只为求得文凭,而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的情况。

1.2教师主要精力不在教材研究

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无止境的过程,只有经过常年累月的学习、实践、进修、思考与钻研,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所以,教师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做教材的研究上。但是如同胥青山教授所指出的,当前高校职称指标数字化现象明显,这是高校追求“学术GDP”的体现,它使“教师”变成给科研打工的“匠人”,越来越脱离教师教学的本质,也脱离了大学育人的本质。这种模式下的高校教师没有时间去交流、去反思课堂教学,而埋头于自己的研究,所以考核评估压力和职称晋升压力所锻造出来的学校大师,仅仅是学术上的大师,而不是课堂上的大师。

2公共心理学的改革前景与展望

2.1公共心理学上升为高校大学生的通识课

本文调查也显示出,大学生普遍认为公共心理学开设的目的是为改进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服务的。自2000年以来,大学普遍扩招,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但是大学生的文化程度提升了,心理素质却未得到相应的提升,反而由于心理问题带来的社会危害,像马加爵事件、复旦大学投毒事件令人触目惊心,当然大学生自杀事件也屡见不鲜。一位心理学家提出,青年初期最宝贵的心理成果是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大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自尊心越来越强,受择业、自卑、爱情等问题的困扰,常滋生人际困扰、人生压力过大等心理问题。所以,公共心理学应该重新定位其开设意义和目的,需要上升为高校大学生普遍的通识课。

2.2教师自身做好表率

公共心理学论文第2篇

(一)关于心理学成绩的性别差异

在注意力上,男生注意力分散,稳定性较差,上课容易走神;女生则比男生更容易保持并集中注意力,上课听讲更认真,学习效果更好,因而成绩也更高。在学习意志力上,中国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较深,在部分人中还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潜意识里使男生得到的社会支持比女生多,从而造成男生产生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会导致男生产生惰性而没有女生学习刻苦,一遇到学习困难便选择逃避不能坚持,从而学习成绩也不如女生。其三,不同性别师范生的特点也可能影响到其学习成绩。在大多数师范院校中,女生明显多于男生,这样也造成女生面临更多的同性竞争,学习压力使得她们比男生更加努力,以获得更多的成就。而男生平时感受到的学习压力比女生小,通常只是追求考试不“挂科”,学习竞争性较弱。同时,由于当前师范男生比师范女生的职业选择更加广泛,即使在应聘教师时,男教师也比女教师更受欢迎,这就造成师范女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而学业成绩是以后工作的重要基础,师范女生会比师范男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备考,以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二)关于师范生公共心理学成绩的文理科差异

上述的研究结果表明,文理科师范生的公共心理学成绩存在显著差异,文科师范生的公共心理学成绩显著高于理科师范生。究其原因:其一,在学科性质上公共心理学这门课程更偏文科性质,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大多都是对一般理论进行简单介绍,无论是平时考试还是期末考试,都需要学生进行机械式记忆,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考查非常少。由于文科师范生在高中的政治和历史的学习中,涉及许多理论概念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因而对公共心理学这类理论性课程的学习更加得心应手。而理科师范生比较擅长数理逻辑和实践应用,在公共心理学这门课的初级学习中处于劣势,因而成绩不如文科师范生理想。其二,在学习动机和兴趣特点上,理科生大多重视对一门技术的实际操作和掌握,对于一门偏理论的课程,大多数理科生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的只是为了不“挂科”,因而缺乏学习兴趣,没有追求高分的动力。而文科生喜欢“咬文嚼字”,对心理学基础课程的理解更加深透,对这门课也更加感兴趣,因此学习效果更好。同时,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以社会科学类学科见长,很多理工性质专业的学生都是调剂到自己所学专业的,部分学生不喜欢调剂的专业,因此对学习有抵触情绪,学习动机低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文理科学生成绩的差异。其三,传统观念和答题习惯的差异也可能对文理科学生学习成绩造成影响。在传统观念上,理科生被赋予更多实践操作性要求,大多数理科生不以分数论英雄,而更多关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而文科生实践操作较少,只能靠分数来证明自己优秀。这种观念经过长期积累,已经在学生的头脑中沉淀下来,并且在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学习行为。在答题习惯上,理科生在答题时较少考虑条理性,很少做到分点阐述,大多是“一气呵成”;而文科生在高中的政治和历史考试中,养成了关于很多分点答题的习惯,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理科学生公共心理学成绩的差异。

二、教学启示

现阶段高校的教学和考试从某种程度上说更适合女生和文科生,尤其是对公共理论课的考查,一般都是教师勾画重点后让学生去机械识记,很难考查到学生的真实水平。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造成许多学生高分低能,这是值得人们深刻反思的。首先,学校应该建立科学规范的考试评估体系,制定出更加多样化和客观化的评价标准,以能更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水平。由于男生和女生、文科生和理科生在认知能力、接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学习差异化,因此教学评价应考虑是否能真实地反映各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适当引入实践类或理论应用类考试内容,改变传统书面闭卷的考试形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对知识查漏补缺,不断成长进步,方能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其次,应该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文理科性质和学生性别差异实行差异化教学。对于文科生来说,适当引入实践操作内容,鼓励学生把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而对于理科生,则加强理论基础的学习,同时注意应用更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理论教学的趣味性。在性别差异方面,遵循性别互补原则,使男女生都能够发挥智力特色。根据男女生学习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引导女生进行更多的抽象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训练,同时针对男生进行形象思维和注意力的训练。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注重调动男生和理科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第三,根据师范男女生和文理科生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认知的调整。一方面,引导师范男生逐渐改变只追求不“挂科”的思想,使他们认识到学习成绩的重要性,端正学习动机,保持适度压力,增强学习竞争力,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另一方面,对于理科生来说,要转变“理科生在理论课的学习上不如文科生”的传统观念,树立学习信心,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同样可以取得好成绩;同时,要认识到教育理论课的重要性,培养对理论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师范女生和文科生也要认识到成绩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平时也要注意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之中,进行综合能力训练,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第四,培养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畏难心理。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另一方面,由于大学课程和高中课程有所不同,许多课程都是第一次接触,难免会产生畏难心理甚至厌学情绪,因此教师要注意及时疏导和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快乐地学习。

三、结语

公共心理学论文第3篇

2.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分析与评估回到本文目录

现行的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并不是一个统一的课程体系,各高等师范学校差不多都有自己的公共心理学体系,但这些课程体系的内容与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分析与评估。

从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内容来看,阐述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内容十分详尽,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性内容则非常单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十分严重。其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对心理学概念、原理进行哲学式的阐述多,对心理学概念、原理的操作性的阐述的少;对一般意义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对教育活动中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控制的操作性知识少;要求学生对心理学的概念、原理进行阐述多,要求学生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践问题的技能训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师范生解决教育、进行工作中心理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现行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陈旧,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方面,现行教材中的有些内容,与教育、教学工作关系甚远,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另一方面,有一些紧密结合教育实践而进行的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心理学观念,没有被吸收进教材。

从教材的结构来看,现行教材大多采用以所引入的心理学理论为主线方式进行编写。现行课程体系涉及到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理论,而心理学每一分支学科理论又自成体系。以心理学的相关分支学科的理论为主线编写教材,使教材形成了“条块分割”的现象。这种编排方式,似乎有助于师范生掌握心理学理论体系,但是,师范生所学的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学知识则支离破碎,不能形成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为核心的、完善的认知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妨碍了师范生形成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能力。

现行教材多以理论为先导,引入教育、教学实践的内容。这实际上是使活生生的教育、教学实际适合理论的学习,而不是使心理学通论适合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这难免使人有一种“削足适履”的感觉,也限制师范生公共心理学课堂学习中的思维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师范生学习高师公共心理学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现行的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不是一个优化的课程体系,难以适应面向21世纪的社会对高师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加以改变。

3.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优化回到本文目录

根据面向21世纪高师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对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分析与评估,笔者认为,要建立优化的高师公共心理学的课程体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以师范生确立面向21世纪的心理学观念为目标,优化课程有关心理学理论的内容。在现行课程体系中许多内容涉及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心理学观念问题,例如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观念、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个性特点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观念,等等。这些内容对帮助师范生确立面向21世纪的心理学观念有一定的作用。对这些内容要加以提炼并予以保留。同时,面向21世纪,师范生还应确立学会学习的观念、学会创造的观念、学会生存的观念等。这一些在现行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应该加以引入,并提出明确的要求。

第二,以培养师范生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年龄为最终目标,加强课程中有关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的内容。由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问题的十分复杂,要求高师公共心理学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高师公共心理学只能主要地对一些一般的、典型的心理学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同时,还要让师范生了解如何在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之外获得心理学的指导。具体来说,有三项任务:首先,高师公共心理学必须揭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如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生学习的规律、学生个性形成的规律等。这是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依据。一方面,要坚决删除现行教材中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吸收那些与教育、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如关于学习不良的研究、关于问题行为的研究等。其次,要强化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典型的心理学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师范生掌握解决心理学问题的技能技巧。在编写教材时,应减少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内容,加强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典型的心理现象的解释、诊断和控制的内容,提高对心理学概念、原理阐述的可操作性。再次,公共心理学要应提供可能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影响的、具有高度概括性心理学的背景知识,让师范生学会确定心理学问题所涉及的领域,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能从相应的心理学著作及心理学专家那里获得心理学的帮助。

公共心理学论文第4篇

论文提要:学生的恐惧心理在瓷共体育谈甲香运存在着。但是可以克服的,心理训练方法推多.主要通过学生末身采消除。教师只能起到引导和帮助作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认宾对待并科学解决它。

一、前言

大学公共体育课载学中,许多学生错误动作的产生和消极性练习并非是动作概念不清或身体能力所不及.而是由于各种心理障碍的影响所致。如蓝球场情绪过敏,心理疲劳.动机不足,运动感觉迟钝等。积极的、适宜的心理状态能使学生较快、较好地学习和掌握各项动作技能,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的任务和要求,而消极的。不适宜的心理状态则有碍干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捏。井伴随各示·错误动作的产生。甚至出现伤害攀故。直接影响正常的教学,这和心理状态叫“害陀”,心理学上称为“不安月和“恐惧”。所以在大学公共体育误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因恐惧心理而产生的影响。有的放矢地消除和克服这种心理。这无艇对大学体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对部分学生进行问卷抽样调查结果。对大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动作的技能过程中恐镇心理和各种表现形式及方式,做初步的分析研究,供担任大学公共体育课的教师参考。

(一)研究对象:

郴州师专九二级、九三级物理系、外语系、数学系、中文系,学生842人〔男生608人、女生234人)。

(二)研究方法:

1.间卷调查法:事先拟定问题制成问卷,发给学生进行谓查,并向有教孚经脸的教师询问有关情况。

2.观察法,对体育课教学进行系统详细观察。统计并了解学生在学习劝作技能过程中济出现的恐惧心理及其影响原因。

3.查文献资料:查阅各种有关文献资料。

二、对各项目畏惧心理人数和比例的调查

在大学公体课中。经常会有学生对练习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在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较复杂,危险性较大的项目时,犹豫不决,欲动又止,面有难色.从,今理学角度来看,学生对所需学匀和拿握的技术动作的惧怕心理时.潜意识中往往逃避练习。育时出于责任感或某种动机,在不得已进行练习时,只注意自我保护而忽视基本技术的学习和掌握‘结果势必产生错误动作最终导致练习失败,甚至因此而出现伤害事故。这不仅会给学生带来肉体上的痛苦,而且会使恐怕心理更加严重,留下心理阴影,产生防御性心理,当学生再次就不由自主地出现心理恐俱,出现全身肌肉紧张,动作不协调等反应,造成学生学习和掌握动障碍,直接影响正常的教学。

根据我们调查所得统计情况如表1

表1的情况统计表明,惧怕跳马和跨栏跑及兰杠的学生比例相当高.分别占第一和第二、第三位.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这兰项技术动作时.因三个项目技术动作较复杂,且有一定潜在危险,象跳马、跨栏跑前面有障碍物。而兰杠是处于商空状态动作的。因此,学生产生恐泊的心理状态也是自然的;跳高也是属干空中的把握*}跳后人只受龙力作用.身体不能平衡,使学生也产生恐惧、枯燥.需要耐力和毅力的长跑对于大学生也是值得‘一怕气特别是女生对长跑,更为敏感。

三、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

在教学实践中,恐惧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极情绪.学生常受到不同程度的恐惧情绪的影响。事实上.恐惧也是‘种唤酸状态.有时甚至很难区别它与高度兴奋的差异.但是一旦恐惧超过了镇定的限度.使学生处于过度应激状态时鱿会对学生的技术发挥产生消极的影响。一般来说,所有的恐俱情绪都伴随着身体紧张的现象.当恐惧程度超过了最佳唤醒水平时,这种伴随而来的紧张就转变为神经质行为了.这时中枢伸经系统就会出现哲时性的功能表乱,产生负诱导作用,在这个时候学生也容易出现伤害事故。

引起学生产生恐俱心理的原因虽然复杂.主要不外乎两个方面因素二(客观因紊和主观因素),如表2

1.客观因素

在大学公体教学中.有些顶目技术较复杂,有一定的危险性,因币对学生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如体操中单杠成骑撑,田径力的跨栏跑等项目.有时因场地器材等条件不够完善,如泥沙、球场太滑,跑道不平整,背越式跳高约海棉过硬或过薄,俯跳高时沙坑较低等、这些客观条件易使学生在学习时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在完成动作七程中缩手缩脚.甚至不敢傲练习。

2.主观原因

恐惧另一方面的摄因就是主观方面的原因.也就是讲。恐惧是学生自己造成的,人为的。有些学生,在教学的开始阶段已能完成动作,并且表现出果断和热情,但当他一旦在某一技术环节不断出现碰伤、摔倒、滑落等伤容事故后.或者看到教师示范失败或同学发生伤害事故,自身受到感性刺激、从而给心理上留下阴形。如:a.当自己或卷到别人跨栏时脚碰栏或过栏后摔倒.

一b.短跑起跳后的加速跑时,因步频不快而跌胶。

c.眺高时起跳点和搜竿的位置关系处理不当而摔在沙坑中。

d.眺跃项目因落地不懊而出现伤害事故。

e.眺马项目,因起跳不诊或腾空不高而跌落马上.f.单杠项目,因手握杠不稳而掉下来等。

这些那会引起学生的恐惧,影响练习的积极性。另外“列席效应”,也导致了大部分学生的恐惧产生.在心理举上将观众对练习者的影响称之谓“列席效应”在教学中常见的例子是当学生练习时,旁观者中有自己敬仰和熟悉老师,长辈。陌生的听课者、异性同学.或自己的朋友及同学的朋友等,学生做练习住往不专心,容易使练习不成功。

上去积极努力,就会很快克服的。每个人部知道当众练习或比弃时心理因素对自我感觉的影响,就自己的心理活动来说,这种影响类拟子演讲家、授课者·领导者在台上向听众讲演时依脸到的那种紧张情况。从表3调查统计结菜衷明,在对待观众多和环境喧闹方面,特别我国大学体育课基本上在室外上·环境更开放,一般男生在心理上较稳定,不太领会别人愈见。而女生喜欢在观众少,且比较安辞的条件下进行练习。因此对于男生来说,观众精神上的支持.影响最一般性的.而对女生来说,这个因素是应激性的.女生大都否认观众精神上的支持是调动她们能力的盆要因紊。在承认观众形响不大的85名学生中。女生只占其中的9.4纬。总的讲,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在练习时部不喜欢旁边有其他人从表3中发现观众这个因素会使学生产生心理紧张占46,右%,故“列席效应”是非常明显的。

四、恐惧心理的克服

恐惧心理的克服方法很多。我呆用一组调查统计。如表4

表4表明分别有16%,12%,2.6%的学生回答。用回忆、想象的心理方法来克服恐惧,这其中的技巧是可以传授和学习的,想象,自我暗示。集中注意力数数法,反口令等,以及简单地鼓励做法,哪是克服恐惧心理的重要方法,这表明教师和学生在心理训练方面应象在身体训练中那样做出努力,心理上的“力t调节”和“柔韧训练”应当做为一个课堂内容而得到重视。

目前常用的心理训练方法,据我所知有放松训练.生物反馈训练、模拟训练、系统脱敏训练、集中注意力训练、念动训练、暗示和催眠训拼,意念训练、榜样训练等,通过这些以心理为基础的训练方法.补充学生的身体训练过程,触合于各项运动较学训练方法,补充学生的身体ail练过程,融合于各项运动教学训练之中,这种训练方法特别有助于学生调节那些影响最大竞技能力发挥的紧张和恐惧.训练重点是促使学生通过几种适合自已猫要和心理能力的方法的运用改变对练习的过度恐俱和外界引起的心烦意乱的反应,基本过程就是使学生从受外界控韧状态转移到自我控制状态。

在我们的调查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仅有38个学生回答克服恐怕心理的最佳办法是“大的鼓励”,这说明:做某种练习时所产生的恐惧感不可能因简单的‘打气”而减少,这主要是学生确信他们的教师对他们的恐惧感总是掉以轻心.常常是只被告之“你不用害伯”。’没有什么可怕”。因此,学生有时宁肯让母惧伴随,自己,也不要听这样空调的指示,在某些情况下,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担心或将他们的担心着成是可笑的,而一味对学生进行鼓励,这或许在短时间内对学生有所帮助,但对学生持久的帮助将偏姿教师付出更多的辛肠的努力,

五、结论与趁议

1.在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学生的恐俱心理在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技能时是普退存在的,在技术复杂危险性较大的运动项目中产生的比例增大,在进行此类项目的教学中应特别注意,

2.恐俱心理一个共同具有的特点是阻碍学生发挥其全部潜力的最大障碍之一,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动作的完成与正常教学。

公共心理学论文第5篇

无关国别,无关种族,“追求幸福”一直是全世界人民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没有人会在幸福的时候不停的抱怨,我们生来便会喜欢让自己感到幸福。快乐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到积极、有活力、有动力,在听课和课堂行动中找到愉悦的感觉。那些认为自己最幸福的人的幸福感,既不是来自出身,也不是来自于考试成绩,更不是来源于智商,而是来源于他们对于学习的渴望和对于身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积极心理学并不是创造快乐,它仅仅是观察、理解、参与,为生活感到高兴,强调快乐。营造一种积极幸福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作为观察者、参与者融入到公共课心理学中,让大家想要变得幸福,在内心约束自己,使自己不越过那些破坏幸福的规矩,用积极地视角看待这门课,积极行动实践。

二、精心组织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在讲述心理学概念的同时可抽选一些趣味性以及实用性的案例,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枯燥理论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制作课件的时候避免与其它学科的雷同性,将抽象的知识变为可视的图片或视频,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心理测验等方法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的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心理问题的深入了解,发现自身的不足以及平常没有注意的心理现象,促使学生走出心理误区,积极而对生活,促进心理健康成长。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的情绪与高语以及肢体语高对学生有一定的感染作用。积极情绪的教学状态有助于促进学生打开心房,多鼓励和多肯定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不能够因为学生回答不上来问题对学生加以嘲讽,这对学生的自尊心是极大的伤害,也会使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产生畏难心理,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社会生活压力的加大导致大学生对于恋爱、工作、学习存在许多问题,他们渴望拥有一个倾述与解决的渠道,心理学教学就可以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

三、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理论学习一向是较为枯燥乏味的,如何将其生活化,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将基木理论与大学生心理特点结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以及掌握心理调试的方法是在课堂教学中要解决的目标。由于人们某些传统的观念使学生对于心理问题存在忌讳的心理,教师应该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就如身体健康一样不仅重要而且十分平常,同时要提高学生的心理自助能力。在课堂教学时加强实践环节,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的分析与探讨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重要理论,如心理素质的各方而(认知、情感等)的特点、规律,在教学中使学生树立健康心理意识作为主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师范类专业的学生认识到未来工作中的中、小学生在心理上存在很大的可塑性,教育方法和行为会对其产生深远影响,更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要及时转变传统的只简单追求学科的完整与逻辑性,进而向加强教学工作实践内容的方向变化。结合当代大学生竞争、创新与合作意识的具备,帮助他们树立止确的认识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采用探索试的体验课堂教学法,不断增强学生的远景应对能力

透过对心理经验的反思觉察,会发展出一套更有效的想法及问题解决方案。但是有时,透过真实经验的代价太大了,可能一场意外,或者是一笔损失,这样的风险性心理体验不一定的每一个人都乐意接受的。探索试的体验课堂模式,会透过情景模拟,借助团体互动的共同参与的具体经验,经过反思觉察,与现实连结产生的意义,进而讨论出未来可行的认知情绪行为的想法或者做法,即使失败,它的代价也不至于太大。探索试课堂,着重在提供及塑造出一个贴切的团队共同经验,没有经验就没有进步。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健康行为是受他对健康的意见、看法、态度和价值观所左右的。行为不仅仅与认知有关,仅有认知,而没有信念和内在的热情,认知就难以转化为行为。价值情结是信念的核心,它既包括理性的成份,也包括感情的成份,健康教育要高度重视个体“价值结”的解开工作。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不能成为命令者,不能强制灌输自我设定的价值观,而是需要创造民主气氛,让受教育者自己去思考、选择、决定,减少抗拒,受教育者通过发挥自己的力量,形成某一个态度的转变,最后导致与这个态度相连结的一系列行为的转变。

五、注重认知行为改变技术的运用,注重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健康行为应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来改变,以实现完全健康的目标。除了引导学生阅读来辅助治疗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的一种方法外,学校和社会可以通过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咨询和朋辈辅导,采用认知治疗、焦点解决治疗、叙事治疗、行为矫正治疗,开展心理行为训练,积淀个体的积极心理能量,帮助个体走出抑郁,战胜自卑,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高心理健康素质。学校、社会应为个体合力打造积极的育人环境,建设积极的组织系统,以巩固和发展个体的积极人格、增加积极体验,培养他们的真诚、忠诚、正直等积极心理品质。

六、渗透情绪教育,内化正向的社会标准

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人人皆有情绪,正是因为情绪之复杂和可变性,情绪教育能增进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引导学生认识情绪,有助于自我实现与人际的良性发展,建立其正想积极地生活态度,更加肯定情绪教育的重要性。情绪教育就是透过以情绪为核心的课程活动,由认识情绪、觉察情绪、接纳情绪、处理情绪、表达情绪,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正向管理自己的情绪,朝向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这个目标买进。情绪教育对于情绪学习有着正面的成效,故而希望在幸福心理学课堂中渗透情绪教育培养的主题。大学生成长过程都会遇到人际方面的冲突,到遇到问题时,能适时发展,修正各种策略,让学生不断透过课程对于情绪获得基本的认识外,也能于真实的校园生活中,掌握解决问题冲突的技能,使每个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能获得丰富且恰当的情绪体验,并具备与人相处的能力。

七、完善课堂考核评价,透过教学反馈解决学生问题

以往对学生的成绩考核注重心理学概念等的理论记忆,导致学生学完课程就认为这门课程结束了,对实际心理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无法得到有效的帮助。成绩按百分制来核算,课程内容考试,以心理学基木理论知识和心理现象分析及综合性的论述题为主。平时成绩,其中包括课堂表现或小组讨论以及案例分析报告。小组讨论是一种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很有效地一种方式,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够加强学生的责任心。当然不能过于片而的强调情感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并且加强系统知识的学习。完善考核方案和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将心理学知识与学习生活相联系,学会调整自我心理状态。课程结束后可以请学生通过邮件、信件或口头表述等方式表达学习感受以及建议以供教学改进,促进学生的全而发展。

八、结语

公共心理学论文第6篇

【关键词】 后现代公共行政 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 政府治理现代化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项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政治协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4720144025B)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鲁彦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公共管理系讲师,国家行政学院2014级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公务员教育培训等;卓惠萍,山东省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社会性别、公共治理。

【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4-0014-02

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诞生以来,对当代公共行政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要厘清人们对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理解并不是一件易事。基于对国外相关文献和国内认知现状的简要述评,本文对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内容结构做了一种简约化的分析与概括,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其对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几点启示。

一、众说纷纭的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

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本质上是“后现代主义”在公共行政领域的具体化,而后现代主义又是和“现代性”联系在一起的。理解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困难恰恰在于,在“现代性――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这个逻辑链条上,要明晰每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非常困难。拿后现代主义来说,仅就其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维度而言,就涵盖了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反现代”、“超现代”,以吉登斯为代表的“高度现代”、“晚期现代”、“反思现代”,以及利奥塔为代表的“反元叙事”。而且极端后现代主义者从根本上就认为我们对任何事情都无法认知,能够讲清楚的就不再是后现代主义。对这种近乎不能言说之物,清晰与共识性的界定自然是种奢望,异议与争鸣成为常态。

从文献回溯角度看,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滥觞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1992年美国学者White在《美国公共行政评论》上发表的《Taking language seriously: toward a narrative theory of knowledge for administrative research》一文被认为是最早的相关著述。该文主要论述了行政语言对于公共行政理论建构的重要性,认为理论是这些旨在描写事实的语言式的命题而形成的网络。此后,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研究开始蓬勃发展,并形成一种潮流。这些学者在对以美国为背景的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进行批判性考察和反思的基础上,以新的视角看待现代公共行政无法解释或解决的难题,基于后现代主义发展出了一种区别于现代公共行政传统的新范式。

从国内相关文献对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这一术语的使用看,其内容绝大多数都来自福克斯与米勒的《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以及法默尔的《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两本书。某种程度上,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已经被等同于“福克斯、米勒的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或“法默尔的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再或是二者的综合。也有少数研究者,是从一个更宽泛的角度,将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理解为“后现代的公共行政理论”或“后现代主义的行政理论”。由于后现代主义内部流派纷呈,这种广义的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自然有更广阔的内容。这种理解更符合“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字面含义,遗憾的是,这方面有限的一些著述却又常常陷入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泥潭,而未能有效地对之加以整体性勾勒与呈现。

二、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主张

有人认为,关于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存在所谓以解构为中心和以建构为中心两种不同研究路径:解构路径代表人物是法默尔,强调对任何假定的“唯一正确的解释”都提出质疑与否定,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应聚焦在摧毁传统的、封闭的、过于简化的、僵化的行政理论思维模式;建构路径则以福克斯和米勒为代表,强调通过话语分析、公共能量场理论框架作为公共行政新视角和新语言,建构新的公共行政范式。这种分类看到了最具影响力的两位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学者在研究主旨和侧重点上的差异,自有一定道理。然而,解构和建构本就难以完全区分开来,对既有之物的解构本身亦是一种未有之物的建构,而对未有之物的建构也往往意味着对既有之物的解构。福克斯和米勒对公共能量场理论框架的建构,同样也是以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批判和解构为前提的,而法默尔在解构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基础上,也在进行后现代治理框架的建构。(如果说《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侧重的是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解构的话,那么其后来的《杀死国王――后传统治理与官僚制》和《多视角的公共行政通过多透镜的理论与实践》两本书,则主要从事的乃是对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建构工作。)可以说,二者在哲学基础以及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批判和解构上是一致的,其差异更多是在对作为现代公共行替代物的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与建构上。基于这种认识,笔者认为,在一种简约化层面上,我们不妨将整个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内核结构归结三个组成部分,即作为共性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基础和对现代公共行政的批判,以及作为个性的各具特色的后现代公共行政解决方案。具体而言,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主张包括:

1. 要实现公共行政理论建构之哲学基础的后现代转向

后现代主义从现实背景上讲,缘自对现代工业文明负面效应的反思与回应,其理论缘起则是对现代主义纯粹工具理性的否定和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逻辑中心主义的解构。作为一种精神和价值模式,后现代主义具有解构、去中心、非同一性、多元论、反对元话语和元叙事、不满意现状、不屈服于权威和专制、不赞成既定的制度、不沿袭陈规旧俗、摆脱权威、突破旧范式和不断创新等特征。不同学者眼中的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各有差异,但之所以都能纳入后现代公共行政这一范畴或曰标签之下,说到底乃是由于其都认同和坚持后现代主义这一共同哲学基础。其中反对以逻辑中心主义为基础的实证科学理性、主张小型叙事和建构日常语言的公共行政理论,更是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哲学基础的核心内容。

2. 要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进行质疑、批判、解构

基于后现代主义哲学基础,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合法性、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进行质疑、批判和解构,是整个后现代公共行政学说大厦得以建构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石。威尔逊和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理论、韦伯的官僚制组织体制、工具理性主义的效率取向价值观、企业家政府精神、乃至环式民主治理模式甚至权威性话语等,无不是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要批判和解构的标靶。在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看来,正是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这些内容和特质,应该为现代公共行政实践中的财政危机、管理危机、信任危机、价值危机和合法性危机等一系列问题来负责。

3. 要寻求公共行政问题的后现代解决方案

寻求公共行政问题的后现代解决方案是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最终目的和价值归宿,也正是这方面的差异造就了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内部的流派。麦克怀斯特在回顾公共行政理论简史后,在质疑其合法性的基础上,提出以话语分析来突破和超越现代公共行政理性留下的狭隘空间。法默尔将后现代主义理解为一种心灵模式,从行政语言角度出发,在从特殊主义、科学主义、技术主义、企业精神以及解释学等方面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局限性进行了阐释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后现代解决方案的四个基本关注点即想象、解构、非地域化和他在性,后来他又提出后现代治理的概念,并主张从复合学科视角审视公共行政。福克斯和米勒则以行政话语理论为基础,在对环式民主、主义和社群主义进行批评基础上,提出了公共能量场框架,强调公共行政话语的正当性和话语方式。而弗雷德里克森和登哈特夫妇,则分别注重通过对公共行政精神的反思和新公共服务模式的建构来解决当下公共行政问题。

三、对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1. 在政府改革理论基础中加入后现代主义思维

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主张的公共行政理论哲学基础之后现代转向,赖以产生的土壤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工业文明社会结构的后现代化,而我国无论是社会发展阶段还是政府改革所面临的问题都与之有很大的不同。但国情的差异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视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影响。事实上,与西方社会的平面多元化不同,社会转型期和发展不均衡使得我国社会结构上同时具有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的特质。我们能够也应当站在(下转第41页)(上接第15页)后现代的高度,对我国当代的公共行政模式进行深刻的审视、反思和重构,后现代主义思维应成为我国政府改革指导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 增进政府现代性的同时认识到公共行政现代性的限度

我国政府改革有自身的特殊性,我国的政府改革在相当程度上仍是要解决政府现代性不足的问题,这决定了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仍是指导我国政府改革的主要思想武器。但正如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所述,很多公共行政问题在现代公共行政框架内是无法解决的。我们在增进政府现代性建设的同时,也应对公共行政现代性的限度有清醒的认知。

3. 借鉴后现代解决方案推进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

借鉴后现代的解决方案推进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说法,乍听之下未免给人一种时空错乱之感。其实这只是不同语境概念的使用带来的错觉,因为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所谓的“现代化”,并非后现代哲学语境中的“现代化”概念,它是对我国政府治理改革要实现的良治状态的一种指代而已。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需要借鉴各种理论资源,其中自然也包括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或许我们可以从后现代解决方案中汲取如下灵感:以多元的思维、质疑的建构、微观的叙事背景,来重构民主、自由、公正等政府治理价值维度;深化人本主义价值理念,尊重多元价值和多样生活,强调个人自由选择;摒弃封闭禁锢的话语思维,改变单向传达的话语途径和直线式的官僚话语控制,规范公共话语场域,以公共能量场思维模式来改革和重塑我国政策网络和政策议程;重视和重塑政府管理的公共性本质;改革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建立服务型政府等。

参考文献:

[1] 洪晓楠.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公共心理学论文第7篇

【关键词】 体育公共服务;理论梳理;框架构建

一、前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进一步发展,是对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建设的新认识, 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而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是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环境质量和文化氛围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社区成员享受现代文明生活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体育公共服务在整个公共服务领域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民生民权建设的重要表征,是文化治理现代化的应有机制。

2014年,本课题组通过对陕西省8个地市239个城镇社区体育现状的调查与访问。并通过对陕西省社区体育结构性影响因素的逻辑反向推理分析, 认为陕西省城镇社区体育结构性变量的路径,总体上呈积极的正面影响。 但与快速发展的社会体育事业相比,有不少方面仍然滞后。基于对存在问题的深度思考,引发了从社会学、经济学、公共行政学的视角对公共服务基础理论的梳理,并就如何优化服务进行框架构建,试图丰富研究理论,启迪思想,以创新、突破体育公共服务中存在的缺憾。

二、公共服务供给是公共服务的核心,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

公共服务是指公共部门为了满足公民的公共需求,生产、提供和管理公共产品的活动、行为和过程。这些公共产品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体育与休闲等等。“供给是公共服务的核心问题,但不代表公共服务的全部问题。公共服务供给是指公共服务主体输入资源将其转化为具体公共服务绩效(输出)的过程”。[1]

由于专门研究公共服务理论基础的文献不多,部分文献将公共服务理论和公共服务供给理论混淆。[2]有的研究文献基于供给模式的角度,按政府供给论、多元供给论、多中心供给论对公共服务供给理论进行了梳理,但由于侧重于供给模式,更多地是对实际操作的总结,理论深度不够。[3]

本文从当今世界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与潮流出发,按发展脉络追溯其理论来源和理论基础,在社会学、经济学、公共行政学等学科中梳理出以下八种成熟的理论,视为公共服务供给的理论基础,力求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框架,使之既有益于体育公共服务理论的建构,也有助于引导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

1、国家管制理论

政府历来是公共权力的代言人,是法律执行的主体和民众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因此,对公共服务的提供进行垄断或者支配成为了一种惯性的路径依赖。典型代表有霍布斯的国家学说,萨缪尔森的公共支出理论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根据国家干预理论的观点,认为市场会存在“失灵”现象。市场失灵主要是指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存在许多的局限性或缺陷性。因为市场不能解决好公共产品的外部性问题,因此国家管制就是最好的服务。[4]

2、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是由公共服务政府失灵(government failure)论引申出来的。由于行政机构的官员也是“经济人”,官员们会以行政机构的名义追求个人和团体的利益,并使之最大化,这必然导致立法机构或财政部门预算的最大化。[5]政府部门预算规模膨胀的直接后果,一方面会导致人员和行政管理费用急剧增长,人浮于事,过度开支;另一方面会导致在忽视或未能真正掌握公共需求的情况下,使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全部或局部过剩,高于社会实际需要,造成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削弱公共服务的投入产出效率。另外,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公共服务预算监督的弱化等因素,公共部门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可能会呈现出权力寻租等腐败现象,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和公共服务供给的低效。由此引申出了公共选择理论。

3、公共服务提供与生产分离理论

制度分析学派的奥斯特罗姆、蒂伯特和沃伦于1961 年首次提出将公共服务供给划分为提供(provision)和生产(production)两个环节[6]。萨瓦斯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展。他解释说:提供,一般是指对公共服务供给的种类、数量、质量、优先次序等做出决策,筹集资金并安排和监督生产。而生产则是指把投入转换成产出的更加技术化的过程,包括设计、建设、制造、维护或经营等,其核心是投入产出的效率。[7]两个环节可由同一主体完成,也可由不同的主体来分别完成。该理论为多种供给模式同时存在奠定了基础。

4、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的概念是科斯在1960 年提出的,他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谈判和达成契约需要付出的费用。阿罗认为:“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8]威廉姆森提出了影响交易费用大小的三大因素: 资产专用性(asset specificity)、不确定(uncertainty)和交易频率(frequencyof transaction),这使交易费用理论发展成熟。[9]按照交易费用理论,一种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或模式是否应该被采用,取决于该种机制或模式下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的交易费用是否最小。[10]也就是说,在收益相等的前提下,应该选择成本较低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允许各种供给模式同时存在。

5、新公共管理理论

20世纪80 年代以来,西方国家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共行政改革实践,胡德将这一改革运动命名为“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NPM)并进行了比较总结和理论概括。[11]按照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以追求“3E”(Economy,Efficiency,Effectiveness),即经济、效率、效能为基本目标,应体现以下理念:(1)政府在公共服务中是“掌舵”而不“划桨”。政府在公共服务中应该把决策和执行分开,削减政府规模,减少开支。(2)更加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和效果,重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此,应明确实施公共服务绩效的目标控制、测评与评估。(3)强调公共服务的顾客导向。公民作为“纳税人”,是享受政府公共服务的“顾客”,政府应把自身看作负责任的“企业家”,奉行顾客至上,重视公众的满意度。(4)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供给中。(5)在公共服务供给中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如强调成本效率分析,推行服务承诺制等[12]。

但是,“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公共服务市场化,又在很大程度上夸大了政府失灵的程度,并无视了公共服务供给中市场失灵的不可避免和不可控制”[13]等等。为此,登哈特夫妇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公共服务(New Public Service,NPS)理论,该理论的七大原则是:(1)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2)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3)战略地思考,民主地行动;(4)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5)公务员的责任并不是单一的;(6)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7)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14]

6、准公共产品理论

由于消费者对公共产品存在着不同的偏好,布坎南提出了“俱乐部产品”(club goods)这样一类准公共产品: 即一些人能消费,而另外一些人被排除在外[15]。戈尔丁认为,公共产品除了有任何人来消费的“平等进入”(equal access)之外,还有消费者只有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例如付费后才可以进行消费的“选择性进入”(selective access),后者被认为是准公共产品。[16]

7、第三部门理论

1973年,列维特首次使用第三部门(Third Sector)这个名词,用以统称处于行政部门和营利部门之间的社会组织。[17]第三部门介于政府和私人企业之间,因此它又被称为“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

第三部门理论是“社团革命”的产物,与具有悠久历史的公民社会理论高度契合。萨拉蒙认为“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公益性”是第三部门的六个关键特征。[18]根据第三部门理论,第三部门不但具有提供公共服务的动力,而且具有提供公共服务的优势。与私人企业相比,第三部门在提供公共服务中不但运营成本低,而且监督成本也低,能够减轻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不信任程度。与政府部门相比,具有种类优势、时间优势、人道优势等。因此,第三部门能够弥补政府和市场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缺陷和不足。

但是,第三部门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也非完美无缺,也存在“失灵”。萨拉蒙将失灵的情形分为四个方面:(1)供给不足,即缺少资金和利他性地激励机制;(2)特殊主义,即可能无法覆盖有公共需求的亚群体,而降低制度的整体效率;(3)家长式作风,即控制资源的人根据自身偏好提供公共服务,而忽视公共需求;(4)业余,即由于资金限制而无法吸引更多更好的专业人员加入。[19]第三部门的失灵理论,为多主体协同、联合、合作提供公共服务奠定了理论依据。

8、多中心治理理论

多中心治理是相对于政府“单中心”管理的概念提出的。多中心治理理论是由奥斯特罗姆夫妇创立并赋予了丰富的含义。“多中心”意味着在公共服务供给的过程中,存在着包括各级政府部门、各类政府单位、各种非政府组织和私人机构及公民个人在内的许多供给中心,以多种形式共同成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公共服务的消费者能够在可替代的公共服务供给者之间进行选择。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核心是:自主组织和互动参与,强调竞争与合作并行,供给民主化。[20]

治理,既不同于统治,也不同于管理。治理意味着政府把“原来由自己独自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即各种私人机构和公民志愿性组织”,[21]“治理是各种公共机构或私人,管理他们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22]具体到公共服务方面,则是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非营利组织都可以充当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而这种多中心的公共服务供给又给予了公共服务的消费者―――广大公众以选择的权利。

三、结束语

社会公共服务的定义是“维护社会再生产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各种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23]体育公共服务是整个公共服务领域中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基本原则是“普遍、足额、平等和法治”。

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解,胡鞍钢的解释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治理制度和治理能力作为现代政治要素,不断地、连续地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革的过程。[24]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涵,唐皇凤总结出以下六个层面:(1)治理主体的多层化和多元化;(2)治理结构的分权化和网络化;(3)治理制度的理性化;(4)治理方式的民主化与法治化;(5)治理手段的文明化;(6)治理技术的现代化。[25]

良性的体育公共服务提供过程应具备以下特点:公开透明;社会参与;高效、方便、及时、可得;公平、公正;惠及贫弱群体;可问责。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低效率的原因,必须从问题的源头入手,改革政府高度垄断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引入其他能有效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主体。

在体育公共服务多主体供给机制下,政府和社区居民如何选择特定的供给方式,各主体间如何协调合作以实现高效供给,将是今后有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序、劳承玉.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一个研究框架[J].理论与改革,2013(2).

[2] 徐艳晴.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的理论来源[J].兰州学刊,2010(5).

[3] 孙建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4] 郑晓燕.中国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发展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5][6] [美]萨瓦斯.周志忍等译.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 [美]布坎南,吴良健译.自由、市场和国家[M].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38.

[8] [美]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姜建强、罗长远译.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11] [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王健、方世建等译.治理机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0][12] [美].康芒斯,于树生译.制度经济学[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9.

[13][16] 许继芳、周义程.试析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公共服务供给观[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14][19] [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丁煌译.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5] [美].詹姆斯・M.布坎南,马B译.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供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7][20] [美].莱斯特・M.萨拉蒙,贾西津等译.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8] [美].莱斯特・M.萨拉蒙,田凯译.公共服务中的伙伴: 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1] [美].格里・斯托克,华夏风译.作为理论的治理: 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1).

[22]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

[23] 余斌.试论公共保障与社会保障[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3).

[24] 胡鞍钢.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特征与方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3).

[25] 唐皇凤.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若干思考[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作者简介】

黄生勇(1950-)男,陕西渭南人,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