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育实践自我总结(合集7篇)

时间:2023-03-15 15:04:31
教育实践自我总结

教育实践自我总结第1篇

张德文同志的新作《为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做准备》,以自己三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为基础。从办学理念的层面上。为我们展示了探索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契合的新视角。作者把成功和幸福的人生界定为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上的以能够为国家建设做贡献为成功和幸福标准的人生,正确地把握了素质教育的方向;把为未来国家建设做准备视为为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做准备,正确地把握了素质教育的目的;以能不能为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做准备为标准,衡量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教育行为,正确地把握了素质教育的方法。这可以说是《为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做准备》的核心和亮点。

《为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做准备》以“为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做准备”的办学理念为主线贯穿全书,对这一办学理念从本体论到价值论,再到方法论进行了完整的阐述,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对“为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做准备”办学理念引领下的学校管理、教师教育教学、学生学习成长、家庭教育合作等实践经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既有特色办学理念引领下的教育实践探索,又有对这些实践探索经验的反思和总结;既阐明了教育参与者们各自在教育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又强调了教育参与者们在教育活动中相互合作的重要性;既有对我国基础教育热点问题的关注,又着眼于推动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既有践行特色办学理念的理性认识,又有践行特色办学理念的方法指导;既结合了学校教育的实际,又应对了学生成长的需求;既突出了国家的教育利益,又兼顾了学生受教育的利益;既展示了多彩的教育实践,又折射出丰富的教育思想。本书系统展示了“为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做准备”实践与探索历程,是具有教育思想的丰富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学生发展的针对性的办学理念,是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契合的有益探索,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缩影,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阅读这本书,对我们至少有这样几点启示:

――校长有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是能不能生成特色办学理念的前提。学校教育的成功需要诸多因素,其中必有成功的特色教育理念。校长特色教育理念的差距是产生学校之间教育实践差距的重要原因。只埋头实践而没有自己的教育理念的校长,只能是校务管理者,在这样的校长领导下的学校,只能是教书的地方;而既有特色教育理念又注重实践的校长,才能成为教育家,在这样的校长领导下的学校,才能成为育人的摇篮。“为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做准备”的办学理念,就是校长在自己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特色办学理念。

――只要善于思考研究,总会产生新理念的火花。校长的成功不仅需要知识素养、专业水平、管理能力,更需要理念智慧。理念智慧的差距是产生教育实践差距的重要原因。任何具有特色的教育理念都是在校长的理念智慧中产生的,而提升理念智慧的方式,就是善于思考研究,即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加强校长之间的交流,不断总结自身的办学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自觉。校长持续不断地思考研究,总会产生特色教育理念的萌芽,闪烁出特色理念的火花。“为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做准备”的办学理念,就是在善于思考研究中开出的一朵鲜艳的花。

――只要善于实践探索,总会结出汗水浇灌的果实。校长的成功不仅需要具有特色的办学理念,更需要特色办学理念引领下的教育实践。教育实践的差距是产生教育结果差距的重要原因。实践出真知,教育实践是特色教育理念的源泉、动力和检验标准,只有勇于实践探索,善于实践探索,才能形成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特色教育理念,而特色教育理念的果实是校长的实践探索浇灌出来的。“为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做准备”的办学理念,就是在实践探索中结出的甜美果实。

教育实践自我总结第2篇

摘要: 教师的行动是其实践推理的结果。实践推理先于行动而发生,包含着理解(认识)、评价并以实践行动而表现出来。理解(认识)与评价构成实践推理的基本前提,行动则是实践推理的结果。实践推理既受到实践背景知识的制约,具有权宜性特点,同时也服从于实践的效用性和紧迫性要求。实践推理赋予教育行动以合理性,却并不能保证它成为好的教育实践。在实践的合理性和善好性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不相容。好的教育实践可以通过影响教师据以实践推理之前提并让其获得明智的品质来予以保证。

中图分类号: G52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5)01011907

Meaning Expansion of Teacher's Action and Practical Reasoning

MA Jiaan ,ZHou Xingguo(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Key words: practical reasoning; teacher action; practical logic; wisdom

Abstract: Teachers' action is a result of practical reasoning, which occurs before action and contains understanding (recognition), evaluation and action. Understanding (recognition) and evaluation constitute the basic premise of practical reasoning, and action is the result of practical reasoning. Practical reasoning is constrained by practical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has expedient characteristics. Also it is subjec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practical utility and time urgency. Practical reasoning gives the rationality to education action, but it does not guarantee good educational practice. Practical rationality and friendliness is not compatible to some degree. Good educational practice can be ensured by affecting the premise of practical reasoning and letting education practitioners get wise quality.

实践推理与教师行动的意义拓展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3卷教育实践有其自身的逻辑。对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包含着对教育实践逻辑或教师的实践推理的认识。认识教育实践的逻辑,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好的或明智的教育实践。尽管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哲学对有关实践推理问题做过一些探讨,如亚里士多德对实践智慧的讨论,康德对实践理性的讨论等,然而有关教师在特定教育情境中如何作做出决定的实践推理问题,特别是有关教师实践推理的情境、言辞、前提与要求以及特征等逻辑问题,并没有引起教育理论研究者足够的关注。本文试图从具有典型意义的教育实践本身出发,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教育实践话语的分析,来把握教育实践主体的思维过程及其内在规定性,真正地理解和把握教育实践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揭示教育实践的特殊逻辑性质。

一、教育实践推理的情境与言辞

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教育实践,就是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呈现出来的一个事态从发生到结束,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影响的整个过程及结果。教育实践是师生通过互动而有意识地产生教育影响的活动。在具有典型意义的教育实践中,明确的教育意图以及体现该意图的教育行动的出现,是其最重要的衡量标志。片断式的教育行为并不能够称之为实践,只有教师的教育意图以及实现该意图的行为之集合,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事态,有起因、过程、结果,才能够称为教育实践。因而教育实践不可避免地与教育行动者对行动的选择与决策联系在一起,而这个选择与决策则是教育行动者实践推理的结果。

首先,实践推理与情境需求。教育实践通常具有直接的透明性,并且总是与特定的情境联系在一起的,即置身其中的人们能够直接感知到实践的展开,对此作出与角色相适合的评判。这个特定的实践情境被称作什么――场域、背景、场景,等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实践情境定义并生成教育实践者据以进行实践推理的前提与根据。这就是说,实践推理有效的条件总是与教育实践主体对情境的理解有关,因而总具有意义生成的特质。具有典型意义的教育实践的逻辑,是在实践的主导者的行动与思考中显现出来的,是教育实践主体所主导的教育事态(或教育行动)据以展开的思维过程。受内在实践推理所制约而发生的外在行动的展开,形成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又成为下一个实践推理的前提和构件,以至于出现它所最终显现的总体结果。

其次,实践推理与言辞表达。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教育实践来揭示教育实践的逻辑,必须要借助于实践话语分析。对教育实践的直观与观察,并不能够发现教育行动者实践推理的过程。唯有实践话语才能够揭示实践推理的过程并由此而发现教育实践的应有逻辑。实践话语是实践者的行动或行为借以被表现的言说或语言。通过实践话语来把握教育实践逻辑,也就是通过对教育实践者描述其教育行为的概念、命题和推理过程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这意味着,教育实践的逻辑是在教育实践者用以描述自己实践的语言中得以表现出来的。当教师用日常语言来描述他的实践或描述他所面对的学生时,则这种描述本身就已经将教师所期待的或不期待的教育图景召唤进场。教师通过语言的描述不仅呈现了他所观察的现象,而且还间接地表达出他通过内隐的推理过程而期待的教育场景。

第三,实践推理与行动选择。在典型的教育实践情境中,当一名老师面对一个严重行动习惯不良的学生,但对其不良的具体表现似乎又是模糊不清,难以言明,只是基于其对良好行为习惯和不良行为的隐含理解而对教育对象形成一种模糊的映象。在教师看来,对学生行为习惯之不良的难以言明,彰显出日常教育实践的模糊性和时间制约性。实践对象的整体显现,使得教师对其教育对象的理解往往不够精致和清晰。上课铃声响起时学生跑到教室门口张望,这样的行为是否能够称得上是行为习惯不良?对于学生来说,这种行为意味着什么?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能够真切感受到却又无法言明的那种认识状态,恰恰构成了教育实践推理的前提。教师既感觉到学生有问题,却又似乎说不清楚学生行为的真正问题之所在,更难以理解学生行为所蕴含的意义及学生从这些行为中所获得的体验。然而,教育情境似乎已经为教师对学生行为的理解做出了明确的界定。无论是无意识的还有意识的,教师都认为该生存在行为习惯问题。当教师把学生的行为表现看作是习惯问题时,即使教师没有能够清楚地表达出来,却也表明教师对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不良行为有其隐含的理解。

面对同样一名表现不良的学生,不同的教育实践主体在这个情境中基于实践推理而作出了不同的实践决策――放弃或不放弃。放弃的决策基于这样一种实践推理,即教师无法恰当而精准地把握实践的客观可能性,因而从一种模糊的前提出发所产生的是在未来与当下之间形成一种阻隔和断裂,从而作出放弃的实践决策。一些教师的放弃,已经构想出某种客观可能性的状态。这种放弃尽管不符合国家所确立的教育原则与教育精神,但却与教育实践的逻辑并行不悖的。放弃作为一种教育实践的选择,包括着教师对教育实践情境的理解和认识,也包含对欲放弃学生的理解和认识。而对于试图解决该生学习习惯不良的那位教师来说,对客观可能性的另外一种期待,以及她对于效用的不同理解,促使她选择该学生试图采取完全对立的行动,同时也是符合实践逻辑的。

放弃意味着什么呢?只有参照言语者的语境,人们才能够真正地理解“放弃”所包含的含义。从实践者的立场来看,放弃意味着对该生未来发展所做出的一项决定,此决定表明师生之间所存在的某种教育关系的混乱,或承认自己对该生所施加的教育之无能,或宣布自己的教育上的失败。实践决策的合理性在于,实践者在作出放弃或坚守的实践决策时,经验和现实都在向他宣示这样的可能性,即放弃或坚守不会对实践者的利益产生直接的消极而负面的影响。这就是说,实践推理告诉教师,作出放弃或坚守的决定是合理的选择。然而,从教育实践的国家要求以及教育自身的本质来看,放弃的决策仅具有合理性而并不具有明智性。

教育实践推理在于确认个体教育行动之发生的必然性根据。由此,我们可以将教师放弃该生的决定形式化为:“我决定放弃某生,因为……”由话语所构成的这个陈述,并非单纯是形式化的,而是付诸行动的。支撑这个决定的,不仅包含有作为理由的动机成分,而且还包含对学生认识和理解和事实成分以及作为事实的学校教育情境中的规范成分。教育实践的理论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是,基于与该学生有着教育实践关系的教师,有教师作出放弃的教育决定,有教师却仍然试图努力去改变这些学生。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对此问题的简略回答是,在给定的教育情境中,教师的教育行为或行动是必定是经过严密的推理而作出某种决定,因而都具有现实的合理性,然而也仅此而已。从教育实践的逻辑来看,单纯站在客观的观察者的立场对作出放弃决定的教师进行指责,只是具有道德的意义,却并没有任何的教育实践意义和教育学理论的意义。而采取单纯的行政手段或诉诸行政权力而迫使教师重新负起教育之责,亦将使得教育学问题转化成单纯的行政管理问题。唯有透视教育实践推理据以为前提的教育情境和教育实践规范,抽象主体所预期的实践结果才能通过转化为教育实践主体的理而化为现实人,从而使得教育实践兼具合理性和行动性。

二、教育实践推理中的理解和评价

教育实践是经由实践推理而作出的理性选择。实践者总是站在特定的立场,对其行动的效果加以考虑,综合各种可能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产生特定的实践决策(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确定)。从逻辑思维的角度看,教育实践推理所必需的理由,并非是给定的,而是实践主体理解和评价的结果;从教育实践的展开过程来看,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教育行动大体可以区分为理解(认识)、评价、行动等三个阶段。教育实践推理基于理解和评价,而行动则是实践推理所获得的结论。由理解而获得的对实践对象的认识以及着眼于主体需要满足的评价,是教育实践推理的基本前提,也是教育展开的前提和基础。由此,实践的逻辑思维和实践的具体展开,有机地统一起来。

(一)教育实践推理中的理解

教育实践推理中的理解,涉及诸多问题有待探讨。

首先,教育实践推理中的理解立场问题。单纯从客观的立场来看,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学校的生活场景中,都在向他人――教师、同学以及其他相关的人们――“展现”自身或“揭示”自身。然而,作为教育实践主体的教师,却未必这么认为。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由于教师置身情境与事务之中,因而教师总是把自己看作是与学生的同样的直接当事方,从而不可避免地将主观意识带对学生行为的观察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行为就不会被理解为自我展现,而是理解为与指向他人的涉事行为。不管是作为站在客观立场的第三个人的理解,还是作为涉事人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都要求教师以一种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符合逻辑要求的思维过程,对观察而获利信息的整理、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从而决定自己的教育行为。这使得教育实践推理中的理解,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彩色。因为偏见、陈见、实践的紧迫性、功利性等多诸因素的作用,站在自我立场上的理解往往充斥着各种曲解,从而使得教育实践偏离社会总体性的要求。

其次,教育实践推理中的理解视角问题。实践理解的主要对象是受教育者(学生)的行为表现,包括言语行为和一般行为。正确的理解意味着恰当地界定学生行为所隐含的意向性,确定学生行为的动机和目标,确定学生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基于情境而提出适合于解决学生问题的方法。正确的理解还意味着暴露伪装的话语背后的谬误,揭开由习见披上的面纱,还原一个真实而原初的学生自我及其体验。理解就是找出行为的原因。卢梭曾说过,“任何一个不自觉的动作,只要我们善于去寻找,就不可能在我们心中找不到它的原因。”[1]不理解学生,就无法作出教育实践推理,也就无法开展任何可能的教育活动。当教师试图采取某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时,方法是实践推理而得到的结论,对学生的理解则是这个结论由以导出的前提。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教师的教育实践行动,都是从他所理解的学生出发。这个“他所理解的学生”,或者是在具体的意义上指向个别的学生,或者是在抽象的意义上指向学生群体;或者是恰当的,或者是不恰当的;或者是正确的理解,或者是错误的理解(曲解)。无论理解是否符合学生行为表达的愿意,理解总是一个基本的事实,并且理解作为实践推理的前提,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至于实践推理所必需的理解何以不恰当、不正确,则是另外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统而言之,由于生活经验、认识能力、价值观念、工作负担以及其他诸多主观方面的原因,教师往往不能如学生所实那样理解学生。这使得实践推理往往是从一个错误的前提出发,由此而从想当然的一个对象出发来施展其教育活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经验往往支配着理解。

第三,教育实践推理中的理解方法论问题。从规范的意义上看,人并非是一个单纯存在的对象,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理解学生就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理解一个人一样,需要把他放在特定的教育背景和社会关系之中。在这个总的原则之下,理解就是从学生的行为及言语出发,透过学生的行为和言语行为而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及所作所为的内在所指(行为的意向)。必须要看到,学生的任何行为表现,一定是在表达某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和教育关系,而这个社会关系和教育关系也一定是学生所理解的关系。通过某种行为,学生试图重新建构在他看来能够满足其内在需要的社会关系。如果教师这样来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那么他就会发现,他所觉察到的社会关系会在不同的程度上不同于学生所觉察到的社会关系。至少,由教师主导而建立的某种社会关系,可能会被学生看作是有问题,因而学生不得不通过其自身的表演而试图建立起合乎他意愿的社会关系。理解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理智探究活动,不仅需要教师具有足够的理解力,而且还需要具备敏感性。理智探究的目的在于揭示教育实践关系,在于把握体现在各种实践关系中的个体之主观体验。唯其是理智探究,因而这种理智活动就更能赋予教师的工作以极大的意义和快乐。

第四,教育实践推理中的其他理解问题。教师的教育实践方式之选择,并不完全取决于有关教育对象的理解。只是有关实践对象的理解,并不能导致某种教育实践形态的发生。由于教育实践者总是处于总体的社会背景之中,因而其实践方略一定同时还受到社会对效用的理解,即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人们倾向于把什么看作更具有价值或意义。由此,基于对教育对象的理解(它属于认识或事实的描述层面)和教育实践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一定是实践者自我认可的并赋予其人生意义的),构成了教育实践行为的基本构件。就这两者对于教育实践行为的实际影响而言,对教育实践效用的把握,通常是通过经验而渗透在日常经验之中,教育实践者无须对此作出更多的努力就可以确认。而有关教育对象的理解或认识,由于教育实践的时间紧迫性,教育实践者往往也采取常识性的观念来对待教育对象。这就为教育理论工作从容地对这种理解进行批判性反思,提供了对象。理论可以是从容的,容许研究者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深思熟虑,从而发现实践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然而,教育实践则是紧迫的,必须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与决策,并且立即将决策付诸行动。因此,教育理论总是事后建构的,总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的结果;而教育实践则总是处在时间的进行状态之中,在时间中展开,并利用时间,无法中止行动,并具有不可逆转性。

(二)教育实践推理中的评价

教育实践推理不仅包含着理解这个思维形式,同时还包含着评价这个主体活动。列奥・施特劳斯说:“不做评价就不可能理解思想、行动或工作。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做恰当的评价……我们就还不能成功地进行恰当的理解。”[2]此论表明,我们的思想、行动或工作,总是不可避免地蕴含着价值追求,总是体现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不存在无价值的思想和行动。试图在对思想和行动的研究中清除其内含的价值,将直接消解思想和行动本身。当价值成为思想和行动的重要组成时,价值就必然地参与到教育实践推理的诸环节,由此而直接影响教育实践的具体展开。

教育实践不公与理解纠缠在一起,而且也与评价纠缠在一起,并且相互作用,构成教育实践推理的基本前提。教育实践具有强烈的价值取向,同时教育实践主体亦有自己的偏好与需求。这使得人们将自己的日常的教育生活始终与做评价交织在一起,并且在面对所观察到的现象或事物时,总表现出强烈的评价倾向。例如,面对学生的表现,教师总要做出种种评价。学生所表现的行为一旦被教师所观察,总会受到教师的评价。只是,一些评价被表达出来,一些评价则隐然于心,没有表达出来而已。从规范的意义上看,一些教育评价有可能使得教师放弃对学生的教育,从而使得教育评价走向他的对立面;还有一些评价,并不符合真实的境况,从而使得评价本身是扭曲的,片面的或者说是错误的;再有一些评价,则又往往是武断的;另外一些评价则又可能是基于一种不恰当的价值。而从事实出发,则所有这些都是行动中的评价。教育实践的对象性使得评价成为教育行动的全部基点。

教育实践中的理解和评价往往难以明确区分,而是相互纠缠在一起。教育实践的本质及其规律向教育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即有效的教育需要教师以理解学生为教育行动的出发点。然而,经验却表明,过于强烈的评价倾向却在不同的程度上阻隔着教师对学生表现的正确理解。理解行动不可避免地包含着评价,然而放弃对学生行为意向或意图的理解而径直进行评价,却往往带来对学生行为意向或意图的曲解,由此而在教育行动上出现偏差或错误。例如,一名学生在课堂上的讲话行为,可能因为打扰或打断了教师的讲课行为,而使得教师作出这样的要求,“不要违反课堂纪律”。尽管这样的话语是指令性的,然而其中却隐含着强烈的评价倾向,即该生的讲话行为违反了课堂纪律,而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是错误的、或不可取的、或应该受到指斥的,等等。当教师做出这样的评价时,则学生讲话行为的意向或意图就被忽略了。

实际上,教师这样的表现在学校教育生活中非常地普遍,以至于没有人会认为这样的反应有什么问题。从教育实践推理的角度来看,提醒学生中止某种扰乱行为,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因而是教育实践的逻辑使然。实践的紧迫性使得教师在事件发生的当下情境,不可能从容地思考所谓最优的策略选择问题,而必须要基于当时的情景作出及时而果断的决断只是从教育理论的逻辑看,这种实践方式才会受到如下的质疑:这样的提醒是否会有效果?即使当下有效果,是否就能够保证类似行为就不会再发生?这样的质疑之前提条件是时间的去时间化。教育理论的作用不是在指示当下,而是通过分析已经发生的现象而面向教育实践的未来;在于提示教师在以后类似的事件中,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课堂讲话的意向或意图,从而深入地理解学生课堂讲话行为的意义;提示教师,不将课堂讲话行为看做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学生自我意识的外在表现。

三、教育实践推理的逻辑性质

教育行动服从实践推理的内在要求,并且具有如下性质。

首先,教育实践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实践主体的背景知识制约。经验以及社会科学理论都在告诉我们,个体是在特定的行为世界中基于对行为对象的独特理解和认识而作出某种行为反应的。个体行为世界构成了行为背景,此背景赋予行为者以前反思性的背景知识,前理论的日常信念。哈贝马斯指出:“在背景知识中,依赖、感知以及理解使得对于事情的信念具有合法性。”[3]带着这样的日常信念,依凭由生活经验而赋予的背景性知识,个体对行为对象进行理解和认识,形成对行动情境的判断,并据此来做出具体的行为决策。这就是说,实践推理是实践者的理性分析与判断过程。这是一个内在的思维过程。在这个思维的过程中,实践环境所提供的信息成为行动决策的基础和前提。在总体的实践过程中,对效果的观念,以及日常生活给予教师的前理论知识,奠定了教育理解所所必需的基础,形成教育实践推理的前提。由此可见,教育实践推理是一个多重的理智思维判断过程。

其次,教育实践遵从反思性的效用原则。教育实践者,如教师,也同其他的实践者一样,其实践所遵循的是效用原则,即追求结果并谋求最大的效益。在前述案例中,放弃或者不放弃,符合个体实践的效用原则。同样遵循效用原则,为何不同的教师对同一个学生做出相反的实践决策?关键在于不同的教育实践者,他们对效用有着不同的理解,正是这种不同的理解为实践推理提供了不同的前提。在对实践效用的考量中,个体的偏好或价值追求,成为评判效用的关键指标;同时这种评判又总是涉及对教育行动者过去行动的反思。反思总是指向已经展开了的实践。就此而言,反思是教育实践中的理论性思维活动。反思所涉及的,是教育实践的现实性与可能性之关系。教育实践的全部价值在于它指向某种可能性,而当这种可能性不能够化为现实性时,反思总是不可避免。无论教育实践者是否承认,总有这样一个反思的过程。教育实践的理解与反思,带有理论性,然而却绝不同于教育理论本身的理解与反思。教育实践中的理解仅仅是为了行动的理解,而不是对行动的理解;教育实践中的反思服从于效用原则,并且“几乎总是在自动行动受挫的情况下发生”[4]。在教育实践中,针对学生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实践者总倾向于问题的解决以及与问题解决相伴随的外部奖赏。在某些情况下,事情的平息本身就是一种奖赏。教育实践者只是期望某些事情不进一步激化或带出更多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由问题而带来的教育时机,便成为必须要克服的对象。这是一种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的策略。理性地分析某些教育实践片断,总能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但在教育实践者看来,那样的选择并无不当,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只能那样的选择才是恰当的和可行的。其他不过是书生之意气而已。

第三,教育实践服从现实的紧迫性要求。教育实践是置身事中的。这不同于置身事外的单纯的理论观察者或研究者。置身事中,使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隐含事情之中的各种利益的诱惑,受到某些外在因素的威胁,并且不得不遵循有组织的教育机构所设定的教育步骤、程序、要求等,不得不服从实践的现实紧迫性。因此,站在理论的立场来看,教育实践总是充满着缺陷的。因为教育理论可以不考虑时间的限度而从容地描述与分析,通过比较与评价,进行拔除情境因素制约的择优。然而,如果站在实践的立场上看,则教育理论又总是不着边际的,因为这些理论总是后于实践而建构的,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实践的描述与梳理。尽管教育理论在对问题分析之后总要提出相应的实践建议,然而这些建议之最大的不足在于,由于事不关已,建议者或研究者可以置身事外,而不会作切身利益之考虑的。现实的紧迫性使得教育实践策略选择具有权宜性。

任何教育实践都是一种尝试。教育实践中的行动是权宜之计,而非理论所建构的长久之策。教育实践行动的权宜性乃受制于实践在时间上的紧迫性――立足于现在并被带入未来。在未尝试之前,没有谁有资格对这样的尝试进行评说,尽管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评说仍然是可见的。教育实践的尝试特征,并不意味着它只是教育实践者在冒险,而是指因为实践世界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教育实践者无法精确地、合乎理性地选定完全能够实现目的的策略。教育实践的尝试性是有其经验基础的。

四、基于实践推理的教育实践改进

(一)好的教育实践

由教育实践推理所决定的教育行动的必然性,迫使我们追问,好的教育实践何以可能的问题。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学校教育不可避免地要体现为社会的总体意志。由此,在个体的教育行动与社会的总体教育意志之间就会出现紧张关系。从个体的理性选择的角度看,任何教育行动都具有实践推理所表征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然而,站在总体的教育立场上看,则个体的教育行动则未必就符合这个总体的教育意志。

当特定教育情境的实践行动并不符合这个总体意志的要求时,则一种有争议的教育实践也就有可能发生,并使得该教育实践可能成为一种不正确的选择。当某个教育行动成为一项不正确的选择时,则这样的教育行动无疑会对产生有问题的教育实践,并对受教育者的发展产生消极的甚至是负面的影响。实践推理以及由此而决定的教育实践逻辑,只是表明某种教育行动据以产生的条件和必然性,却并不表明所产生的教育行动就属于好的教育实践的范畴。由此,在好的教育实践和合理的教育实践之间,就会存在一种紧张关系,即站在个体立场来看是合理的教育实践,却未必是总体立场意义上的好的教育实践。然而,对实践推理的理性把握,却为好的教育实践之获致提供了条件。

教育实践有好与坏之分。好的教育实践就是对个别教育处境的正确应对,即行动者能够服从总体的教育意志而做出恰当的教育决定,并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由此,就好的教育实践而言,我们可以区分三重含义,即教育意图――它应该能够体现为社会的总体教育要求并反映社会对有益之事的界定,教育手段的恰当选择以及符合社会期待的教育结果。无论行动者拥有怎样良好的教育意图,但如果通过教育行动不能实现某种教育意图并因此而产生较坏的教育结果时,则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说该教育实践是好的教育实践。

(二)好的教育实践与明智行动

如果好的教育实践被看作是教育实践者以其自觉行动而产生良好教育结果的活动;那么,好的教育实践就应该是实践主体经过深思熟虑而产生的明智的行动。明智的行动就是正确的行动。这里所说的“明智”既涉及教育意图之确立的明智,同时也涉及教育手段之确立的明智。亚里士多德说:“明智是关于实践活动的正确原理”“没有明智也就没有正确的选择”“所谓明智,也就是善于考虑对自身的善以及有益之事,但不是部分的,如对于健康、对于强壮有益,而是对于整个生活有益。”明智不仅涉及对“有益之事”即目的或善之选择,而且还涉及对与“有益之事”之实现密切相关的手段之选择。亚里士多德认为,明智是关于个别事物的,有着自己的目的,并指出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明智提出达到目标的手段。[5]如此,好的教育实践者既将整体的教育之善视为自己的有益之事,而不只是考虑单纯属于自己的有益之事。在教育实践推理中,有关对实践效用的考虑,以及作为实践推理之基本前提的评价,应该是教育实践者明智的表现。单纯基于自我效用之考虑的教育实践者,不能称之为明智的教育实践者,而只能看作是在耍“小聪明”。而教育实践推理所必须的实践背景知识以及直接制约效用考虑的那些因素,则是指向个别事物的理解、认识与正确判别。这预示着,好的教育实践又在整体之善的事物与教育实践的个别情境联系起来。

(三)教育实践改进的前提

基于实践推理所形成的实践逻辑、对好的教育实践的理解以及两者之间具有的内在的关联,基于教育行动与实践推理的关系,则好的教育实践之追求,就可以通过改变或影响实践推理所不可或缺的前提来实现。这种认识的实践意义在于,教育实践的改进,必须并且也能够从教育实践推理的逻辑前提入手,无论这些前提是什么。认识到实践推理的前提并试图努力改变这些前提,我们将能够促进教育实践的改进。例如,在教育实践推理的诸前提中,实践规范是重要实践推理前提。保罗・利科便认为:“一切实践推理都从最初承认的规范开始,企图通过特殊的论证技术去论证根据这些承认的规范作出的新决定。”[6]这表明,实践者作出某个实践决策之充分理由,与实践规范密不可分。所里所说的实践规范,乃是对个体的教育行动产生实实在在影响的规范,而并非是指那些非常正式却无严格约束力的规范。它们决定着实践情景中的人们之社会交往关系。而这个“最初承认的规范”则成为实践推理所必需的背景知识。教育的实践推理,即对效用的追求以及对实践背景知识的追求,以及在实践过程中行动主体的理解和评价等,既是实践推理的前提,同时也是改进现实以获得好的教育实践之条件。

参考文献:

[1]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70.

[2]施特劳斯.什么是政治哲学[M].李世祥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12.

[3]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曹卫东,付银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80.

[4]布迪厄.实践感[M].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43.

教育实践自我总结第3篇

一、 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以贯彻落实中央转变作风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委党组具体实施办法为切入点,以“狠抓落实年”为着力点,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开门搞活动,坚持分类指导,坚持领导带头,强化正风肃纪,坚决反对和重点解决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和不落实的问题,大力倡导清廉、敬业、和谐、务实、创新、学习“六种风气”,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保持清廉本色,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推动我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吉林振兴发展的目标凝聚强大力量。

二、活动安排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委实际,全委教育实践活动从2013年7月开始,到2013年12月底结束。整个教育实践活动,要着力抓好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建制3个环节,重点抓好8项工作。

(一)启动部署(7月上旬至8月上旬)

1.制定活动方案。在广泛听取意见、找准问题的基础上,7月22日前研究制定教育实践活动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具体环节安排及方法步骤和保障措施。实施方案经省委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审核把关和委党组讨论通过后实施,并报省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各处室、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于8月5日前制定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方案,经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把关后实施。

2.建立组织机构。成立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党组书记任克军任组长,党组副书记、主任李国强任第一副组长,其他党员委领导任副组长,机关党委、人事处、监察室、办公室、综合处、财务处、政策调研室、老干部处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机关党委,办公室主任由王峻岩兼任,集中抽调人员参与办公室工作,具体负责教育实践活动的日常工作。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及时成立教育实践活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3.召开工作会议。7月26日召开全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对全委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对委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开展民主评议。各处室和单位一般应在8月9日前及时召开工作会议,对本处室和单位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动员部署。

4.建立督导联系组。建立由各位党员委领导任组长,与委领导分管工作、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和督导等“三位一体”的联系督导组,实现对全委教育实践活动督导工作的全覆盖,对分管处室的教育实践活动实施全程督导,对联系点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和步骤等全程参与和指导检查。党员委领导要按要求抓好督导联系组的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直接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建议,参加联系点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加强活动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带动和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开展。

(二)开展学习教育(7月上旬至8月底)

把搞好学习教育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位任务,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十报告、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开展党风党纪和道德品行教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重点研读党的十以来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作风建设、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省十次党代会和省委十届一次、二次全会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部署要求。学习委党组关于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加强作风建设的部署要求和委领导有关重要讲话精神。各处室、各单位要以集中和自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落实好学习时间、参加人员、学习内容、做好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要在学习中找差距,进一步激发学习教育动力,真正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三)广泛听取意见(7月至12月)

把听取意见作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贯穿全过程。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各联系督导组、各单位领导班子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统筹安排,集中围绕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突出问题,多层次、全方位、多渠道听取意见和建议,把听取意见建议作为接受群众教育和监督的过程。要坚持开门搞活动,让群众参与、监督和评判,虚心听取意见,认真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认真研究、深刻分析问题产生根源和本质,正确对待各种意见建议,妥善做好意见建议反馈工作。

要分别同分管处室和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谈话听取意见建议;深系单位及基层农业部门、工作服务对象面对面地听取意见建议;认真梳理近年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有关农业农村工作提出的意见中涉及到的问题;深入分析近年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通过召开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函;采取灵活、公开的方式,向省直相关厅局、各行业部门、基层农业部门发送征求作风建设意见函和测评表,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各单位也要组织党员、干部走进基层、贴近群众,充分征求意见,为对照检查、开展批评自我批评和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四)汇总上报情况(8月中下旬)

各处室各单位要根据阶段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情况,形成报告,同时将民主评议情况汇总、主要领导讲话要点、梳理的干部群众意见建议等材料附后,报省农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将全委情况及时汇总,上报省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委督导组。

(五)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9月下旬到10月中旬)

委党组班子9月下旬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各处室和单位10月中旬之前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1.找准问题。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的方式,对班子和个人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打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要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设置征求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和调查问卷等形式听取群众意见;通过对照,查找自身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负责同志带头与班子成员逐一谈心,班子成员之间互相谈心,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负责人和党员、群众谈心,要注意听取上级督导组的意见建议,沟通思想认识,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班子内部通报情况,为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做好准备工作。

2.制定方案。要围绕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确定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切实找准穴位、抓住要害。委党组班子民主生活会方案报省委督导组审核把关后实施,各处室各单位的民主生活会方案,报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把关后实施。

3.撰写材料。全委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要根据谈心、征求意见情况,对照、对照廉政准则、对照为民务实清廉和改进作风建设要求、对照群众期盼、对照先进典型,认真查摆自身思想和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党性分析和自我剖析,亲自动手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深刻剖析产生的根源,提出针对性强、可操作的整改措施。委党组班子及其成员的对照检查材料报省委督导组审阅,处级领导班子、处级和副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对照检查材料分别报委教育实践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联系督导组审阅,其他党员和干部对照检查材料由本处室和本单位审阅。

4.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按照所确定的主题,认真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要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既要勇于批评和深刻剖析自己,又要按照坚持真理、改正错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开展相互批评。要以揭短亮丑的勇气,动真碰硬;以敢于交锋的精神,深挖根源;以触及灵魂的态度,让党员、干部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达到找准问题、划清是非、解决问题的目的。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党支部或党小组专题民主生活会。各联系督导组全程参加联系点单位领导班子的专题民主生活会。

5.上报专项报告。专题民主生活会结束后,要形成专项报告,委党组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专项报告经省委督导组审阅后,报省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处室和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专题报告,经各联系督导组组长审阅后,报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落实整改(10月中旬至12月)

1.制定方案。重点针对查找出的问题,认真研究制定整改责任书、时间表,明确整改的项目、措施、责任和时限,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委党组班子整改方案经省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督导组审阅后,报省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处室和单位的整改方案,经各联系督导组组长审阅后,报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集中整改。把解决问题作为整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从体制上、机制上解决问题,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成为党员干部长期自觉的行动。采取责任倒逼、专项整治、教育整顿等措施,在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基础上,集中一段时间,对确定的整改项目进行集中治理,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列出时间限期整改。

3.梳理总结。集中教育实践活动告一段落后,要继续抓好整改措施落实,巩固扩大活动成果,要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活动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后上报。全委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总结报省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各处室和单位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总结报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七)健全完善制度机制(7月初至12月底)

把制度建设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发扬“钉钉子”精神,围绕克服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和解决不落实问题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以责任制的落实强化作风建设,以法治的思维和法治的方法抓作风建设,以改革的办法固化作风建设成果,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八)总结工作(12月中下旬)

教育实践活动结束时,召开全委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各单位要对各自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对继续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提出要求。全委总结大会结束时,对委党组班子及成员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各处室、各单位也要进行民主测评,重点是解决问题、改进作风情况。

三、目标原则

高度重视,切实把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项严肃政治任务,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贯穿始终,把反对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和解决不落实问题贯穿始终,把整风精神贯穿始终,把领导带头贯穿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沿着正确轨道健康深入推进。

(一)始终坚持“五个基本原则”:坚持正面教育为主,防止出现“运动式”做法,不搞人人过关;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揭短亮丑,不文过饰非;坚持讲求实效,开门搞活动,请群众参与、监督和评判,着力推动突出问题的解决;坚持分类指导,针对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不同情况,提出适合各自特点的目标要求和办法措施;坚持领导带头,上级带下级、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领导干部带一般干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始终做到“五个准确把握”:把活动总要求作为重要遵循,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把整风精神作为重要保障,着力在真查真改上下功夫;把领导带头作为重要方法,充分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把开门搞活动作为重要途径,有序组织群众参与;把制度建设作为重要措施,健全完善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三)始终解决“五个突出问题”:认真解决制约我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一顽症”问题。突出解决知行不一、不求实效,贪图虚名、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问题;突出解决心里没有群众、漠视群众疾苦,脱离群众等问题;突出解决意志消沉、情趣低俗、追逐名利、贪图享受等享乐主义问题;突出解决铺张浪费、假公济私、以公谋私等奢靡之风问题;突出解决不想抓落实、不会抓落实、不敢抓落实、不愿抓落实、不真抓落实等“不落实”问题。

(四)始终围绕“五个目标任务”:扎实抓好学习教育,使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使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使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使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务求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使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汇聚推动“三农”发展力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委党组统一领导下,在省委督导组指导下开展。各教育实践活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要认真负起责任,精心组织指导,不断加大督查指导力度,及时了解掌握教育实践活动进展情况,发现、分析和督促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和要求。主要负责同志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投入足够的精力抓好教育实践活动,重点工作谋划要亲自研究,不能分给别人,开展活动要亲自去抓,不能指望别人,解决问题要亲自负责,不能推给别人,及时发现和解决教育活动中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沿着正确轨道深入推进。

(二)坚持示范带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走在前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带头开展学习,带头听取意见,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推动“狠抓落实年”,认真查摆问题,深刻剖析症结和原因,明确整改方向,制定具体措施,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突出问题好一筹,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注重工作统筹。坚持统筹兼顾,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推动“三农”改革发展有机结合,与推进全委中心工作和各项重点任务落实有机结合,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防控廉政风险、建立健全反腐倡廉责任区有机结合,做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正确处理好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和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的关系,合理安排,把党员干部在活动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动力。

教育实践自我总结第4篇

为深入扎实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中央和省委、州委的决策部署及《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本委实际,现就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下简称教育实践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指导,认真贯彻系列讲话精神,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州委州政府七项规定为切入点,与群众工作全覆盖、“走基层”活动、基层党建工作年活动相结合,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崇尚真理、改正缺点、修正错误,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切实加强全体干部职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推动全州人口计生事业健康发展,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活动范围为州人口计生委机关和州计生指导所全体公职人员。坚持开门搞好教育实践活动,邀请州级分管领导、州督导组领导、离退休干部代表、农牧区计划生育家庭和服务对象代表、县乡村基层人口计生干部代表全程参与活动。

二、目标任务

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求和省、州的决策部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使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委上下要从实际出发,把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问题,坚持破除阻碍事业发展的自足自满、自私自利、自怨自弃等思想障碍,深入整治"庸、懒、散、慢、拖、瞒"等行为,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动人口计生事业深入健康持续发展的强大力量。努力在解决作风不实、不正和行为不廉上取得实效,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坚强堡垒,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骨干力量,切实把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工作之中,为推动我州人口计生事业深入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

三、方法步骤

按照州委要求,教育实践活动从2014年2月开始,到2014年9月基本完成。主要环节是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

(一)学习教育,听取意见(2月中旬—4月中旬)。重点是搞好学习宣传和思想教育,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党员干部群众意见。

1.做好动员部署。召开党组会,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州委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研究我委教育实践活动有关事宜。成立我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落实办事机构和人员,拟定工作职责和具体要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我委教育实践活动方案,明确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方法步骤、组织领导。召开全委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委党组书记作动员讲话,全面部署安排教育实践活动。

2.扎实开展学习教育。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学习教育计划,采取个人自学、专题辅导、集中交流、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每周集中学习中央、省、州教育实践活动文件资料2次,在此期间,对党员干部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辅导2次,开展学习心得、经验交流2次,安排观看“”专项整治视频警示教育1次,认真做好读书笔记(不少于15000字),撰写心得体会(2篇),委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不定期进行检查。在学习教育中,从领导干部抓起,切实做到带头学习调研,带头听取意见,带头对照检查,带头整改落实,带头联系指导,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不断示范引领活动向纵深发展。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宪法》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学习(中发〔2013〕4号)文件规定的学习内容和州委十届三次、四次、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内容,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增强法制意识和行动自觉,结合人口计生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好理想信念、自律守法、党性党风党纪和道德品行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培训,使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品德修养得到提高,党纪观念和法律观念得到增强,进一步提高辨别能力、政治定力和实践能力。

3.开展思想讨论。以开展“走基层”活动,驻村指导工作,记“民情日记”为切入点,以结对认亲活动纵深推进为基础,采取领导讲、大家谈等方式,开展好群众路线怎么走、改进作风怎么办、五好干部怎么做“三个专题讨论”,使党的群众路线在全体党员干部中深深扎根,使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成为党员干部的普遍自觉,进一步明确"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查找存在的风险点,树立群众观点、强化群众立场。

4.调研征求意见。结合“走基层”活动、群众工作全覆盖活动、基层党建工作年等活动,做到“四个结合”,即把结对认亲的“面对面”与“开门评风”的“背靠背”结合起来,把“百姓听音”的“个别听”与“交心谈心”的“集体谈”结合起来,把“基层问政”的“走进群众听”与“上级点”的“组织群众评”结合起来,着重听取群众对州人口计生委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了解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各项惠民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基层面临的人口计生工作形势、矛盾和困难,反思自身工作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形成调研报告,为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和提出整改措施打下基础。

(二)查摆问题,开展批评(4月中旬—6月中旬)。重点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认真查摆问题,进行党性分析和自我剖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1.深入查摆问题。委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要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把自己作为重点,对照、廉政准则、《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群众期盼,从深处、细处查找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的差距和不足,查找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奠定基础。

2.深入开展谈心谈话。党组书记与班子成员逐一谈心,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负责人之间开展一次谈心活动,各科室负责人与科室其他人员开展一次谈心活动,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主动接受党员干部群众的约谈。

3.认真对照检查。委党组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在充分运用调研走访、征求意见、班子分析和谈心谈话的基础上,认真查摆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症结,深刻剖析思想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确今后努力方向,撰写形成班子及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对照检查要逐项列出“”问题的具体表现、典型事例,对“三公”经费支出、职务消费、人情消费、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和住房、家属子女从业等情况作出说明,紧扣主题、开门见山、突出重点。对照检查材料要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

4.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围绕教育实践活动主题,召开一次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工作分工,重点对照为民务实清廉要求查找个人和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原因,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会上,既要揭短亮丑、动真碰硬,又实事求是、出以公心,不发泄私愤,不搞无原则纠纷,民主生活会后,要将会议情况和班子成员的对照检查材料在全委党员干部中进行通报。

党支部也要围绕教育实践活动主题,认真组织党员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认真分析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入谈心,交流思想,明确努力方向。

(三)整改落实,建章立制(6月中旬—8月下旬)。重点针对“”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制定和落实整改方案,进行集中治理。注重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成为党员、干部长期自觉的行动。

1.落实整改责任。委党组及每名党员干部,针对建议意见、自我剖析中查找出来的问题和民主评议中反映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明确整改落实的目标、方式和时限要求,明确具体措施。整改任务由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抓落实,确保整改落实工作领导有力、责任到位、落到实处。整改落实方案要向全委党员、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2.加强制度建设。根据学习、调研和对照检查成果,对现有的制度进行认真梳理,针对现行机制、制度、政策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清理,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重点完善人口目标管理考核、优质服务、流动人口管理服务、行风建设、机关管理、作风建设、队伍建设等政策、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3.工作总结。教育实践活动基本完成时,委党组召开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总结,会上对委领导班子及成员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情况进行民主评议。认真总结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形成全委教育实践活动总结报告,提交州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州委督导组。

四、组织领导

我委教育实践活动,在州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和州委督导组的领导下进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州人口计生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委党组书记任组长,委党组成员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同志任成员,对活动实施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指导检查。委领导要深入科室调研,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了解掌握和检查各科室和州计生指导所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提出工作建议,总结和推广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发现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督促解决。要建立督查指导、协调联络、信息报送等制度,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切实做到上下联动,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教育实践自我总结第5篇

实践激扬青春志,奋斗成就中国梦,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教育实践活动总结,请笑纳!

教育实践活动总结110月15日下午,我校召开会议部署“同心汇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教育实践活动。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__主持会议,校党委宣传部部长王__做活动部署。

为了准确理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精髓和实践要求,在广大师生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校实施“跨江发展、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战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日前,学校下发了《关于在全校开展“同心汇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活动的总体时间为__年9月至__年7月,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学习动员阶段自__年9月到__年10月,系列活动阶段自__年9月到__年5月,总结表彰阶段自__年6月到__年7月。

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在广大教师当中,深入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与师德建设”专题大讨论。在广大学生当中深入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与我的成长”专题大讨论。开展“同心汇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主题党日活动、主题团日活动、主题班会。在全校开展主题征文评选、主题演讲比赛、主题宣传橱窗展、南通大学官方微信微博一句话征文评选、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并成立“__大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研习社”。

活动要求,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同心汇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学校党委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把教育实践活动与学习贯彻落实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相结合,与弘扬“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相结合,与塑造“崇真尚美通精极致”的通大人特质相结合,坚持贴近师生实际、创新活动载体、讲求活动实效,将教育实践活动做出深度、做出特色、做出效果。各有关单位要及时收集记载保留有关活动资料,注重经验总结和成果展示。

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各部门、群团组织、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学院(室、系、所)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相关职能部门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党校科级干部培训班学员参加了会议。

教育实践活动总结2首先感谢库区小学校领导及老师们对我的帮助与支持,更要感谢学生们在实习期间带给我的快乐与启发!短短半年的实习生活转瞬即逝,在肯定自己的同时,当然我暴露出的不足也很多,有一句话说的好:教然后知不足。真的感觉到了!实习这段时间感觉自己才刚刚师范,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太多了。每节课前我都能够听从科任老师的指导,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根据大纲要求,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编写好教案,并在交予科任老师审阅后进行试讲。在各位老师提出的意见的基础上,再次对教案进行了修改后才上台讲课,课后认真批改作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最后一周我接受了中心校教学主任的听课与考核,考核的结果还算满意,当然有听课和没有听课的效果还是不一样的。这次被听课的经历更让我成长了很多!至少我不再像以前很惧有人听你的课。实习期间前几节讲课过程中,我的脑袋里根本没有“时间”这个概念,更谈不上“时间分配教学”了。但几个月实习下来,我在这方面也有了明显提高。没有了第一堂课的怯弱与及紧张,有的是在讲台上的自然大方,对于台下投来的众多学生甚至老师的目光也能够全盘接收。现在我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教学能力。但我知道我仍然是一个成长中的教师,成长的过程是需要范错误的,所以面对实习期间遇到的困难我总是坦然并淡然面对。我对于实习的理解是:实习就是一个不断修正自己的过程,实习学校就是给自己犯错误并改正错误的平台。所以说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这都是我实习的收获,收获就是财富,相信将来这笔财富能用上!

在教学研究方面,通过这几个月的实习,我还留心地观察了本班学生学习英语(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和与学生交流的方式收集到了一些数据和信息。我打算从学生的英语(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学习自主性方面来探讨当今小学教育中的一大难题---英语(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教学。很多人往往从教师或教材的角度去分析影响学生英语(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学习的因素,但是却忽略了另一个学习中的主体---学生。

我认为学校的主人永远是学生,所以我的教学与管理都是本着“以学生为本”。说到管理班级,这是我收获最大的地方。我懂得了如何与学生相处,如何管理学生。在班主任的悉心指导下,我懂得了要当好班主任管理好班级就必须奖惩分明,建立班主任的威信。为了更好的约束每个人,我们制定了班级公约,明确规定了每个人该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并给以相应的加分扣分及奖励和惩罚。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的遵守纪律。对于个别调皮的学生的教育也不能一昧的训斥,要尽量接近他的思想给以恰当的开导。反正教师对于学生的肯定,鼓励,表扬一定要远远多于批评。在这半年时间也验证了这一点。其实真是“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教学方法至关重要。简单的一句话让我更加相信一句教育名言的伟大。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管理学生我本着更多的接触学生,没事就走进学生,多去班级,多让学生给自己找麻烦,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让我锻炼的机会就更大,经验也会积累的更多!

这半年的教育实习结束了,它是师范院校的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必修课程,既是对师范生思想和业务上的多项综合训练,又是对师范生心理、思想、能力及知识等各种因素的全面检验与提高。它在形成师范生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帮助我们增强对小学教育现状的了解,激发我们对小学教育事业的理解和热爱,培养优良的师德、师能、师艺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在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多的了解有关小学教育的理论知识,以便更好的运用于日后的教学中。

有人说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平凡,但我觉得当上教师的都是不平凡的人。有人说当教师太平淡,其实我觉得任何事情最终都会归于平淡。而能把很平淡的事情做的有味道,我觉得这才是本事。我的指导教师就是这样一位。这次的实习也让我更加坚定我的目标:毕业之后无论做什么,至少我不会离开教育。最后一天要和学生说再见的时候,我再次看到了教育的美丽,这份美丽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经历了教育的见习与实习这2部曲,我已经开始期待这第三部曲,相信曲子一部比一部要好。我也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努力早日成为一名“准教师”!因为选择,所以坚定……

以上就是自己对这半年以来的实习生活所做的总结。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收获外,我还体验到了人生中的其它方方面面。这一次的实习是我人生当中最有纪念价值的阶段之一。也许在实习之初我并没有意识到它会给我带来这么深的感悟:实习不仅教会了我英语(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教学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学会了生活中的点滴感动。原本是陌生的人因为它而联系在一起了与这群可爱的学生相处的日子里,每天都很快乐。只有自己经历过了才深深地感受到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伟大和神圣。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所得的,无论自己将来从事何种职业,都将使我终身受益!

教育实践活动总结3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一个极为重要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方面,通过实习,我们将书本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际中,发现了自己在教学工作方面的优缺点,积累了实践的经验,争取在以后的教育实践中发挥利用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我们更好地胜任教师这个角色。在班主任工作方面,通过实习,我们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对什么是班主任工作、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个朦胧的概念,这对于我们以后的工作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实习,让我们收获,让我们成长,更让我们明白:成为一名老师,一名合格、优秀的老师,我们仍需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进步!

再次进入附小,给我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一种亲切的贴心。几年的时间,附小创造了飞跃性的发展。短短一个多月的实习,这里热心的老师、热情的同学,都让我体验了许多、感受了许多、成长了许多。实习第一天,带着期待,带着不安,在主任的带领下,我见到了我的实习指导老师荣老师,一位年轻、有魄力的女老师,在以后的实习中,她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认真与魄力,确实深深地触动了我、影响了我。在她的指引下,我很快认识了我的实习班级四年级二班,认识了62个聪明、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生机,一张张稚气的小脸庞给予人一种充满希望的感动。很简短甚至有些仓促的自我介绍,也让他们认识我这位新来的实习老师。在实习的最初,荣老师总是提醒孩子我的存在,我也是他们的老师。在我仍未正式站上讲台之前,在平时的课堂练习讲解与批改中,让我参与到课堂中,参与到孩子中,让我少了几分局促、少了几分隔阂,很快地融入到这个班级。实习第一天,跟班、听课、批改作业,开始了我的实习之旅。

实习的第一天的时候,我抄了一份班级名单,因为我知道,记不住学生的名字,看似小事,其实它在学生眼中是很重要的,如果记不住学生的名字,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在老师心中没有地位,觉得老师不关心自己,甚至会产生隔阂。随后,每到课间的时候,我就到班上去,同学们都围着我唧唧喳喳地问这问那的,我也借这个机会去认识他们的名字,了解他们的性格,结果不过三天我就能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了。以后每当学生来问我问题,我叫出他们名字的时候,他们竟是那么的兴奋开心,看着他们天真无邪的笑脸,我心里也感到很安慰。这件小事也是我明白了: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认识一个人,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要自己主动去做。

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涉到这个班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这个班级的课堂教学质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牵涉到方方面面,是教育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期的学习工作,很机械、很重复,只是简单地看作业,听课,记笔记,跟值日,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班级的活动,以及老师的工作分配与工作计划。从看的角度去学习,感悟其中的微妙之处,注意其中的细节问题,努力地记忆,努力地模仿。在看的过程中体会教师工作的琐碎,同时也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对教师工作有了一个更直观的认识。通过看、通过做、通过想,通过问,对教师工作我有了以下几点的领悟与体会:

教育实践活动总结43月5日,市总工会在市总工会会议室,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会议由市总工会纪检书记孙洪江同志主持,市人大副主任、总工会主席康长桥同志做了市总工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讲话,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督导组副组长白海军同志做了重要讲话。随后召开了1次党组中心组(扩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学习会,先后学习了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驻绥化市督导组组长徐飞鹏同志讲话和绥化市委书记朱清文同志在绥化市委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动员讲话等系列辅导材料。

通过认真学、认真思、对照查,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进一步深刻地认识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面对新的党情、国情和世情,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以作风建设促进党的全面建设,保持党的先进行和纯洁性的重大决策,是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正视和解决自身问题的政治勇气,体现了我们党在深刻变化的执政环境中的战略思考,是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融入了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刻认识和对传统法宝的继承弘扬,是党夯实执政根基,巩固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要求。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生命线,是我们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我们党93年的奋斗历程时刻证明:没有群众路线,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没有群众路线,就不可能取得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所以,我们党目前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要树立群众观念

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要在思想上解决“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到全部的奋斗实践中。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同志讲,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来自群众,始终以人民为靠山。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党才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凝聚了巨大的前进力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也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牢牢把握的工作准则。只有这样,才能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与教职工站在一起,同教职工工座在一条板凳上。

二、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收到预期效果

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收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要时刻保持和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必须执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摆正同教职工的关系,清楚认识“我是谁”的问题。我们党与人民群众长期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对党群关系,有像舟和水、鱼和水、公仆和主人等比喻,这些都强调的是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告诫我们要牢记自己的位置和身份。__指出“我们党有许多优势,根本的一条是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所以,以__同志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决定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得很及时,切中了要害,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健康进程中又一项重大而英明的决策。

三、坚持以教职工满意为标准,做好本职工作,服务教职工

这次省委和市委提出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首先是要查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坚持“五个对照”(党章、廉政准则、改进作风、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我们机关干部来说,特别适用,特别有针对性。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树立群众观念,做好本职,服务教职工工作就是民情工作,基层工作就是民生工作,服务教职工,教职工要我们做什么,我们能为教职工做什么,认识清楚,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真诚倾听教职工呼声,真实反映教职工愿望,真心关心教职工疾苦,多为教职工办好事、办实事。通过近期的学习教育,我认为市教育工会要以服务好广大教职工为核心,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好,针对存在的工作标准不高、学风、作风不够实、调查研究不够深入、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小有小改、大有大改,逐一抓好整改落实,更好地服务广大教职工,为市总工会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一是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我将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成人生的一种常态,一种习惯甚至一种精神追求,始终保持对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的激情,自觉增强学习的自觉性、紧迫感和责任感,从工作需要的被动型学习,提升到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的主动型学习。努力提高工作标准和目标追求,坚持学用结合,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发自内心地多学习,多思考,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少一些浮躁和肤浅,把学习变成一种生活习惯,持之以恒,一以贯之。二是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教育工会工作时时刻刻、事事处处坚持认真再认真,细致再细致的原则。每一句话、每一个电话、每一件小事都要据实情、讲实话、重实效,做到不让市总工会领导布置的工作在我们手里延误,不让传递的批件在我们手里中断,不让办理的文件在我们手里积压,不让各种差错在我们手里发生,不让前来办事的教职工因我们而受到冷落,不让市总工会形象因我们而受到影响。同时,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不断改进和加强为教职工服务的方式和能力,热情帮助、认真解决广大教职工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如实反映教职工的意见,有效加强领导与市直属高校、学院、县市区教育工会和广大教职工之间的联系,建立起领导与市直属高校、学院、县市区教育工会和广大教职工之间沟通的新桥梁和纽带,时刻把为市直属高校、学院、县市区教育工会和广大教职工服务铭记在心,事事做到想在先、跑在前、服务跟得上。三是要严于律己,勤政廉洁团结谋事。始终保持一颗平静之心,做到头脑清,手脚勤,待人诚,心胸宽,办事公,言行慎。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党叫干啥就干啥,并力争把工作干好,在职工中起好模范带头作用。无论工作怎样繁忙,都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谨言慎行,严格自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听的不听,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工作中注意多听意见,大小事集体研究,做到作风民主正派,既讲求原则,大胆工作,又注意讲求方法,充分调其积极性。在勤政廉政、廉洁自律方面,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注重表率,多讲奉献,不谈索取,倡导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始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守得住清贫,管得住小节,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时刻恪守本份,严守纪律,时刻注重自省自励、自我约束,任何时候都不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任何时候都自觉地、模范地遵守廉政自律的各项规定,正派为人,正直干事,始终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充分发挥办公室的整体效能。

认真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还要坚持统筹兼顾,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做好市教育工会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各项日常工作统筹协调好,使教育实践活动的每个环节、每项措施都为工作服务、都在促进工作,既不折不扣开展好活动,又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把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和成效体现在工作中。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市教育工会存在的突出问题,建好作风、树好形象,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不断推进市教育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教育实践活动总结5__交警大队被确定县政法系统及县局“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__”主题教育(简称“中国梦”教育)的示范单位,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交警大队坚持“三个三”措施,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有效地推动了“中国梦”活动的开展。

一是坚持“三个到位”。即组织领导到位,由大队长任“中国梦”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各中队所室负责人为本部门活动第一责任人;宣传发动到位,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制定实施方案,考核办法;氛围营造到位,开展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每个民警写心得体会,对重点内容制作小卡片随身携带,熟读熟记,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畅想中国梦,使每位民警积极参与“中国梦”主题活动之中。[莲~山课件 ]

二是坚持“三个结合”。将主题教育与队伍建设相结合,通过主题教育提高民警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提高民警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主动工作的积极性,服务群众的创造性,与当前交通管理中心工作相结合,以“中国梦”推动当前的“货运车辆大排查大教育大整治活动”、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突出执法问题集中整治等专项工作的开展,实现压事故、保畅通、保平安,人民满意的目标,与交警“三化建设”相结合,以“中国梦”教育推动大队的职业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推动交警工作再上新台阶。

教育实践自我总结第6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应着重解决好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科学选择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及时交流总结和评价、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四个方面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索和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运用体验式实践教学,增加纲要课的实效性;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实施体系,为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制度保障;准确把握实践教学的立足点,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推进教学改革进程。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探究;有效性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如何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适应社会的发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实践教学中应当着重解决的问题

实践教学是培养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它能够帮助学生懂得如何应用理论来为现实服务。几年来,在纲要课实践教学中,我们不断探究和总结,认为应当着重解决好下列问题:

(一)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

教学目标就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进行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它不仅制约着教学活动的设计方向,也决定着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步骤。实践教学也不例外,只有首先明确了目标,才能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其活动。

纲要课实践教学的目标是:(1)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观察和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帮助他们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提高他们独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了解国情、乡情、民情,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2)通过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策划、准备、组织、实施,突出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从而加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3)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现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把自己的前途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肩负起时代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造条件。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出发,优化配置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新意识。教师应根据本校、本地区实际,精心选取一些与纲要课相关联、并具有特色的问题作为实践教学的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让学生认真去观察、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对策。通常纲要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大致包括课堂实践、校内实践、社会实践三种基本类型。其中,课堂实践包括专题演讲、讨论研讨、场景模拟及表演、师生角色互换、影视教学等具体形式,具有方便学生参与的特点;校内实践包括知识竞赛、征文比赛、主题班会、文艺汇演、校园文化活动、理论讲坛、报告会、学生社团活动等具体形式,具有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活泼的特点;社会实践包括参观历史博物馆、文化遗址、名人故居、革命纪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中型企业等,访问重大历史事件当事人,进行社会调查、问卷调查、社区服务、自我实践等具体形式,具有贴近社会生活的特点。

(三)注重及时交流、总结和评价,确保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

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及时进行交流、总结和评价是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效果的内在要求,也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重要方法,能促进各个教学环节的协调发展和有效运行。纲要课实践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交流互动过程,也是学生间的交流互动过程,既包括情感交流,也包括知识理论交流、心得体会交流和能力获得交流。它可以让大家共享所获得的经验,相互启迪,在交流沟通中不断增长智慧与能力,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总结和评价是对教学结果的成败、教学目标与计划的实现及组织管理实施的好坏等的总体评价,是巩固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总结评价应重点着眼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有的放矢。对于那些优秀的实践活动典型,要适当加以表扬和宣传,以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与认可度。

(四)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二者是纲要课的必备环节。一方面, 通过理论教学可以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知识, 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准备;另一方面,实践教学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理论学习向实践能力转变的重要一环。无论是演讲、辩论、主题征文,还是参观、社会调查研究,都必须与所学的理论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法去分析、去思考、去探究。具体来说,教师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题目和场景的选择、案例的挑选及制作、理论分析框架的设定、实践过程的组织与控制、总结与指导等方面;而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相关材料事件和过程的分析交流、活动的实施执行、得出结论和提出解决方案等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该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在切身体验中获得知识理论的拓展和能力的提高。总之,成功的实践教学来自师生共同的努力,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结果。

二、有效性实践教学的探究

实践教学不应流于形式,而应注重其实效性,即实践教学的有效性。近年来,在立足于我校自身实际情况基础上,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深入探索和实践:

(一)运用体验式实践教学,增加纲要课的实效性

体验式实践教学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科学、有效地创设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领悟,实现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和谐发展过程。体验式实践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实效性,能够让学生学会与群体合作和正确认知事物,提高基本能力与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纲要课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让学生有空间去接触、去体验,在参与中感受历史的发展、启迪和改革开放的成就。如合理组织红色之旅的参观考察,让历史与现实、情感与内心交相碰撞,形成强烈的触动和冲击,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去思考和升华,这是一个学生终身受益的参与、体验和磨砺过程,能够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

(二)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实施体系,为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政策、经费、师资、基地等构成了保障机制的主要内容。其中政策保障是要把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文件精神落实到学校的政策制定中去,纳入课程安排,使实践教学得以有效实施;经费保障是要学校建立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和合理的管理体系,为实践教学提供充足资金基础;师资保障是要培养一批既懂理论教学,又懂实践教学的骨干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基地保障是要学校面向社会,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 开辟社会实践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广阔的平台,以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二是建立科学的组织管理体制。首先建立实践教学的领导组织管理机制,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制度化。具体来讲,学校主管领导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共同配合及参与;教务处主要负责拟制实践教学规划和管理制度,检查实践教学实施情况等;思政部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组织实施,纲要课教师负责制定实践教学要求和具体实施方案,指导学生参与,总结评比实践教学的效果;校宣传部、团委、学生处在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与思政部相互配合,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其次整合现有实践教学资源,形成合力。纲要课实践教学的资源总的来说是有限的和分散的,这就需要整合现有资源,开发利用潜在的资源,以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我校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将实践教学与各学院各部门的党建团建相结合,使广大党团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入团,而且在思想行动上真正达到党团员的标准,取得实践教学与学校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双赢的良好效果;将实践教学与主题班会、大学生社团活动、各专业院部学生的实习、实训结合起来,与班主任、辅导员和其他院部教师协同实施,打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模式。

三是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和考核体系。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是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动力,而建立合理、客观、系统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教务处、思政部将纲要课实践教学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组织相关教师认真实施,并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学生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实践教师必须严格监督管理考核学生的出勤、态度、表现、效果和能力的运用,防止出现偏差。其中对学生进行考核要注意可操作性,尽量细化量化各项指标,将学生参与实践次数、交流发言次数等的量化考核与论文、心得体会、实践日记、实践报告等的等级考核结合起来,综合考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是否发挥了积极性、创造性,以确保实践教学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

(三)准确把握实践教学的立足点,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推进教学改革进程

教育实践自我总结第7篇

一、总体要求

结合全县司法行政干部队伍思想和工作现状,研究制定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并做好思想发动和舆论宣传工作,动员和组织基层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和法律服务工作者饱满的政治热情投身到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中来。

二、工作部署

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第一阶段,需要我们搞好思想发动、组织学习培训、做好阶段总结工作等三个环节的工作,局党支部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上述内容。

(一)搞好思想发动

1.成立活动领导小组。为加强领导,确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落实并取得实效,局机关要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专兼职联络员,靠实工作责任,确保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2.认真制定实施方案。按照市司法局和县委政法委的相关要求,紧密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在认真开展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司法局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方案要充分体现实践特色,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整改,把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贯穿活动始终,把改革创新、解决问题贯穿活动始终,把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贯穿活动始终。

3.开好动员大会。组织召开全局干警动员大会,传达学习省、市关于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会议精神,对我局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深入动员,明确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方法步骤和中央、省、市、县委的有关要求,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确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好局、起好步。

(二)组织学习培训

1.制定学习计划。按照市司法局和县委政法委实施方案要求,

将学习教育活动贯穿整个活动的全过程,坚持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根据各自的工作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集中学习时间。

2.明确学习内容。局领导班子要带头开展专题学习,并结合“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弘扬铁人精神年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在广大干部职工和法律服务工作者中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要按照“执法为民”要求,深入开展群众观点教育活动;围绕当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全局党员干部要按照“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联系群众更加密切、党的工作更加有力、工作成效更加明显”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探索活动方式和载体,分层次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对每一名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进行生动深刻地革命传统教育,从思想深处解决为什么入党、为什么奋斗和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

(三)做好阶段总结工作

局深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要对第一阶段进行自查自纠,认真总结第一阶段的经验做法,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研究第二阶段工作,用科学发展的新视野、新思路、新举措来审视、谋划和推动第二阶段的各项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责任。局深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要加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支部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参加集中学习,带头开展调查研究,带头找准突出问题。要妥善处理好日常工作与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关系,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