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英语教师教育工作经验(合集7篇)

时间:2023-03-08 15:33:32
英语教师教育工作经验

英语教师教育工作经验第1篇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既要进行专业英语学习,还要能够对幼儿进行英语启蒙,培养幼儿的英语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等。这些表明他们必须具备相应的英语能力,如,地道的语音语调、英语儿歌、幼儿园常用英语、英语游戏设计和幼儿英语教学法等。这对学前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也必须具备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英语儿歌教学能力、幼儿园常用英语教学、英语游戏设计和幼儿英语教学法,运用相关的英语教学法进行专业英语的教学。

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师专业化培养

教师的专业化指的是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化是一个过程,遵循一定的成长规律。

(一)职前教育

职前教育指在从事岗位工作之前所进行的学校教育,在大学或者相应的机构接受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的教育,学习基本的教学技能,进行初步训练,具备教师的初步品质,为从事教师职业打下基础。职前教育主要完成基础教育,专业知识和初步的实践知识。目前我国的职前教育一般是在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阶段来实现。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将来从事学前教育专业英语的教师要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专业英语知识,具备标准的语音面貌,掌握英语教学法,初步形成教师品质。

(二)岗前培训

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师的岗前培训阶段和其他学科专业的岗前培训阶段相似,都是要强化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业意识,并进一步学习职业道德、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掌握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并明确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提高从业者的职业意识,让其快速进入角色,适应岗位要求和工作纪律规定。一般来讲,从事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师资来源主要有师范院校毕业的研究生、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毕业的本科生以及综合性院校毕业的学生,还有在学前机构工作过的教师。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及师范院校毕业的新教师在职前教育阶段都基本掌握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并具有初步的实践经验。但综合类院校毕业的新教师在职前教育阶段由于学科原因和院校课程设置差异,一般没有较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也没有进行相关的教学实践体验。职业师范院校的从教人员,有着相对成熟的学前教育机构的一线经验,却在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相对匮乏。以上三种教师要分别采用不同的岗前培训。前两种新教师缺乏教学实践经验,缺少教学实践的基本技能,对其重点培养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对第三类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则突出强化其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三)入职教育

入职教育在新教师入职初期角色转换和适应阶段进行。此时可采取“老带新”、“传帮带”的形式进行。对新教师的入职教育,通常由经验丰富的教师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这种导师制的指导训练让新教师更好更快地适应新角色,真正帮助新教师解决“入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目前,“老带新”的做法在国内各大高校较为流行,效果良好,它可以使新教师较快成熟成长,更好地适应新的岗位角色,获得轻松愉快的入职体验。在“传帮带”的过程中,老教师要善于发现新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优点和亮点,帮助新教师分析自己教学方法方式的利弊,引导其分析问题成因。通过相互听课及课后讨论分享教学体验和经验教训。还要因人而异,灵活指导新教师的教学实践。老教师也要不断自我充电,加强学习,弥补知识缺口,扩充知识库,以获得更饱满的精神和信心。另外,老教师要利用信息手段,为新教师提供网络资源,供新教师学习参考,并听取新教师的学习报告,给予评价或指点。

(四)在职教育

英语教师教育工作经验第2篇

【关键词】杜威 教师观 英语教师 职前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正在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英语作为国际事务交流中的主要语言,成为国际化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2001年以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高等教育司先后出台关于中小学及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通知,对我国的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

然而,我国现阶段的英语教师教育体系已建成近五十多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英语教师教育体系也面临着调整与变革。在我国进行英语教师职前教育的实践,还需要依托大量的理论成果。杜威作为影响教育史的思想大家,其教师观对世界教师教育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杜威的教师观为理论基础,以期探讨杜威的教师教育观对我国英语教师职前教育的启示。

1 杜威教师观的背景

约翰・杜威(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批评家及政治活动家。作为实用主义哲学最有影响的代表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杜威提出了著名的教育论断“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其思想对美国乃至世界诸多国家的教育理论及实践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1.1杜威教育思想的社会背景

20世纪上半叶,美国正经历着一场大范围的变革。国家社会、政治、科学及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杜威实验主义教育哲学的产生。美国初期的教育受到欧洲大陆传统教育的影响,在杜威生活的年代,这种借鉴而来的传统教育模式与美国社会各层面突飞猛进的发展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反对传统教育,寻求更加符合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教育模式成为美国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1.2杜威教师观的理论背景

杜威认为传统教育远离生活,不适应社会的现实需要。他反对学生是被动等待教师铸造的原材料的主张,关注并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参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儿童中心论的观点。他反对一味背诵教材的教学方法,提倡编写反映社会实际经验的教材。在他看来,儿童积极地探求周围的环境并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遇到各种人与社会问题,而儿童正是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增长知识(Sandra Rosenthal 1993:377-389)。

2 杜威的教师观

同进步主义教育观点的提出一样,杜威提出的儿童中心论观点也曾受到过质疑。一些教育者指责杜威的教育思想过分强调儿童的中心作用,忽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甚至将美国教育的失败归咎于杜威。然而无论是杜威本人还是在杜威的著作中,都不曾发现这类“极端”的进步主义教育观点。相反,杜威对教师从更广泛的视阈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论述了教师在现代教育中所应扮演的角色。

2.1教师素质

杜威对教师的地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教师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无论社会上什么行政长官等,都没有他重要”(杜威 2005:15)。因此,杜威提倡的改革要求“大量热心的、高技术的教师”(悉尼・胡克 2005:377)。他认为现代教育中的教师要有丰富的社会经验、恰当的教育技巧和方法、丰富的知识及崇高的人格。

2.1.1丰富的社会经验

教育的社会功能以及教育与民主的关系是杜威教育思想中的核心。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对经验的重新组织与构造,学生在获得更多的经验并能够用经验指导生活即为教育的目的。

然而,杜威提出,不是所有的经验都可被用于教育。对于阻碍和干扰教育的经验则需要教师通过选择来摈弃。教师和学生都是社会群体的成员,但教师作为社会中最成熟的成员,对社会负有特殊责任,那就是根据社会方向去领导儿童,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社会经验来判断儿童教育过程中的经验,将现有的经验与儿童的未来连接起来,以期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

2.1.2 恰当的教育技巧和方法

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应用于教学即为“从做中学”。

杜威批判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通过一味地灌输而忽视学生的实际需要。他认为“从做中学”要求教师能够使用恰当的教育技巧和方法引导帮助学生主动探求实际问题,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认为合理的教学应该:1. 要安排真实的情境;2. 在情境中要有刺激思维的课题;3. 要有可利用的资料以做出解决疑难的假定;4. 要从活动去证验假定;5. 根据证验成败得出结论。他提出:“使学生在游戏和工作中,采用与儿童和青年在校外从事的活动类似的活动形式”(杜威 2001:202)。

2.1.3 丰富的知识

杜威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广博、深刻的知识和成熟的经验”。教师应具备的知识有:学科理论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及心理学知识(Simpson & Stack 2010:21)。在杜威理想的学校中,要“安排种种作业,如园艺、纺织、木工、金工、烹饪等,把基本的人类事务引进学校,作为学校的教材”,在高年级也设置了较为高深的课程,这种课程的设置就要求教师需要广博的学科理论知识以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必须触类旁通,才能应付意想不到的问题或偶发事件。

2.1.4 崇高的人格

杜威在1909年发表的《教育中的道德原理》一书中提到教育者的职责就是使儿童和青少年获得道德观念和关于道德行为的观念。这就要求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形成性格。然而,校外的教育评论者指出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缺少直接的道德教育课程,因此,他们断言公共教育在道德教育上存在很大的不足。然而,杜威认为,学生道德和性格的培养,如果只停留在直接的道德课堂教学中,其“数量上是少的,在影响上是微弱的”。性格的形成在更大范围内受到教师自己的性格、学校中的气氛及教学方法和教材的影响。教师在这种间接和生动的道德教育中,理应具有崇高的人格。

2.2教师职能

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专门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在杜威看来,传统的教育中,倾向于把教师看成是独裁的统治者,实际上,教师是一个社会团体的明智的领导者,企图削弱教师领导地位的观念是极其错误的。在多篇有关教师职责的演讲中,杜威又进一步将教师的领袖职能分为:知识技能的领袖、人格的领袖及社会的领袖。

2.2.1知识技能的领袖

教师的知识技能领袖职能,体现在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改造与重组及对教学活动的发起和组织。杜威认为,教师成为理智领导者的首要条件就是对教材具有理智的准备,教师必须对所教的学科具有真正的热忱,并把这种热诚富有感染力地传导给学生。教师不能呆板地接受教科书上的内容,而应具有对所教学科充分的兴趣和知识。

2.2.2 人格的领袖

教师的人格领袖职能,体现在师生互动交往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经验的研究和改造以及对于学生思维的启发和训练。杜威提出,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而教师是使思维作出反应的促进因素。“教师所做的每种事情以及他们采取的方式,都引起儿童这样或那样的反应,而每种反应都使儿童养成这样或那样的态度”(杜威 2005:57)。因此,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与课业的影响作用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而这种影响力也是普遍公认的,这就是教师的人格领袖作用。

2.2.3 社会的领袖

教师要成为社会领袖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认定目的;二是有达到目的的方法;三是有持久的坚韧力。因此,教师肩负的教育重任是能确定目的、指引方向,而不是浅尝辄止。在社会的领袖这一职能上,杜威认为,所有教育家(即教师)都必须明白所作的事业与社会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并且要认清只有教育才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唯一利器。此外,教师还是学生社会化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校的目的就是使儿童由社会的未成熟的成员经过培养参加到社会中来。

3 英语教师职前教育

教师教育职前期是教师专业角色的准备阶段,通常是指学院或大学里的初始培训阶段。通过职前教育,教师应掌握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并有着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道德。

3.1 职前英语教师的素质要求

美国学者Freeman认为,英语教师教育是英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因素。英语教师的职业生涯始于职前教育阶段。Freeman提出,合格的英语教师所应具备的特征是:1. 良好的语音语调; 2. 流利的口语表达;3. 足够的语法知识;4. 充分的词汇量;5. 对文化及文学的了解;6. 合适的性格。

2002年,美国教师教育学院协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 for Teacher Education)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六项标准。英语教师需要掌握语言及语言学知识、文化及文学常识、跨学科跨领域研究的概念、语言习得理论、语言学习标准及课程设置与教学、对语言及文化的鉴赏能力以及专门化能力。

因此,基于上述理论,合格的职前英语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有:渊博的知识与多样化的能力、现代化的人格及良好的职业伦理道德。

3.2 我国英语教师职前教育的现存问题

我国现存的英语教师教育体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英语教师。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英语教师的培养体系呈现出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的英语教学改革及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因此,发现我国现存英语教师职前教育制度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现存的教师教育理念以及以授课为主要方式的职前教师教育方法缺少多样性和灵活性,忽视了对职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培养。职前英语教师教育课程在总体结构上分为四个方面:通识教育课程、英语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及教学实习。通识教育课程比例过重,甚至超过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技术课程不利于职前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英语专业基础课程过于专注于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忽视语用能力的培养使得职前英语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很难承担起文化传播的责任。专业技术课程比例明显低于通识教育课程及英语专业基础课程,使得英语教师职前教育“培养具有较强适应性和创新精神,能胜任英语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更加难以实现。

4. 杜威教师观对我国英语教师职前教育的启示

杜威教师观的价值在于其对教师素质、教师职能及教师培养的论述。我国拥有着极为庞大的英语学习者队伍,随着各层次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英语教师质量亟需提高,英语教师职前教育迫切需要理论上的指导与支撑。因此,杜威基于实用主义哲学的教师观理论,对我国的英语教师职前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及启示。

4.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杜威认为,教师足够的专业教育是不排斥理论的,但要涉及一定量的实践工作。“一方面,我们进行实践工作是为了让未来教师在训练工作中掌握他们专业的必要工具, 学会控制课堂教学和管理的技巧,熟练教学工作的技巧。 就这个目标而言,实践工作具有学徒制的性质。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建议使用实践工作作为构成真正的、重要的理论教育的工具,形成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工具。这就是实验室观点”(Borrowman 1965:143-144)。这就要求在英语教师的职前教育过程中,注重教学实践,让职前英语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了解学生需求,熟练教学技能,学会课堂管理。

4.2完善职前教育课程结构

杜威认为教师教育课程分为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及教师教育理论课程。实践工作可以帮助学生在班级管理和教学方面获得一些技巧。 获得这些技巧的过程也会有助于启发和丰富学科内容和教育理论的教学。杜威在重视实践的过程中也强调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他认为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实践。对于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掌握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科专业知识应与教学实际问题相结合并且依据学科内容的本质重新整理;学术知识同研究方法应当进行有效结合。

基于杜威的理论,英语教师职前教育的课程结构,应增大教学实习的比例。将英语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教学技能知识的学习相结合,同时注重职前英语教师基本研究能力的培养。

4.3培养反思能力

杜威强调要培养反思型的教师。杜威在《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批判了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将未来教师的注意力固定在了教学方法的外显形式上,而不是学生的思维过程上。因此,这些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将会沉溺于盲目的习惯之中。相反,反思型教师更注重教育行为之后的原理探究,有能力思考教育教学现象并解决实际教育问题。能够依据学生的思维发展及教学发生的现实情境分析、设定、评估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职前英语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是现阶段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职前教育的要求。

4.4树立现代的教师观

杜威教师观与传统教师观的主要区别在于杜威转变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在“儿童中心”理论的指导下,教师扮演的不再是主导者的角色。相反,在杜威看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扮演组织者、协调者及引导者的作用。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杜威教师观的视角下,教师不仅应知道教什么,还应知道如何教,研究学生的心智发展用以帮助学生接受知识,培养思维能力。

在英语课堂中,英语教师既要是英语学科领域的专家,还应有学科教学的知识及从事教学工作的能力。此外,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规律,不仅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更应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所学。

5 结语

杜威是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基于“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改造”的教育哲学以及“儿童中心”的理论,杜威阐述了不同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教师观。杜威对我国的教育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1919年杜威应邀来华,掀起了我国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潮。

然而,杜威的理论也有其局限性。这同杜威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个人因素不无关系。在当代的英语教师职前教育中,分析和探究杜威的教师观不是将其观点进行全盘利用,而是以杜威的教师观,为英语教师的职前教育提供多样化和创新的理论视角。

【参考文献】

[1]杜威. 自由主义与社会行动.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2]杜威. 人的问题.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3]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4]杜威. 我们怎样思维.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5]杜威. 我的教育信条.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6]悉尼・胡克. 杜威全集导言.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7]Borrowman. M. L. Teacher education in America: a documentary history.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65.

英语教师教育工作经验第3篇

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推进双语教育实验,丰富学校教育内涵,探索行之有效的双语教育模式,使我校双语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使学生在学习母语阶段充分接受英语熏陶,为将来成长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 工作目标:

根据《无锡市教育局关于推进双语教育实验的指导意见》,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双语教育工作。围绕学校双语教学实验方案进行双语教学的探索。拓宽双语课程设置,改善双语学习环境,,探索双语教学模式,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双语教育体系。

本学年内,要充分重视双语实验学校创建工作,完善双语教育环境,开设好实验课程,在“健康教育”、“牛津1A口语交际”及其他学科渗透等方面进行实验,初步形成校本特色的双语教育模式;同时着重培养一支专兼结合、富有双语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并通过双语教学的实施,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英语交往能力、英语应用能力。

三、工作要求:

2006——2007第一学期

1、统一思想认识。从行政人员到英语教师、双语教师直到全校教师学习关于双语教育的理论和市教师局关于推进双语教育实验的指导意见,统一思想认识,提高积极参与双语教育的自觉性,了解双语教育的基础知识和本校开展双语教育实验的规划。

2、选派教师参加双语教育实验的培训。

3、选定双语教育实验的学科、年级、教材。营造双语教学氛围。

4、成立校双语教育实验领导小组和教学研究小组。

5、在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口语交际课、在小学三年级开设双语健康教育课。以这二个年级为先行实验,定期开展研究活动,探索双语教育模式。

6、利用新加坡英华学校来校华文浸濡契机,进行双语交流活动。

2006——2007第二学期

1、进一步改进双语教育实验环境,优化师资配备。

2、积极开发双语教育资源,创新双语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大力加强

化建设,初步形成校本双语教育特色。

3、探索双语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和办法,制订有关学科的《双语课堂教学评价表》并试行评估。

4、将原有五月份英语艺术周活动优化为“双语文化艺术周”活动。

5、开展一次区级以上的“双语研究展示课活动”。

6、举办英语教师和双语课教师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比赛。

主要措施

1、狠抓双语教学的常规管理

以教学过程管理为着力点,定期抽查双语教师的教学“六认真”工作,深入学生、班级,及时掌握双语教学动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双语教学工作正常、规范、有效进行。

2、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经常性地组织双语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双语教学常用方法,使教师逐步从“经验型”向“学习型”、“研究型”转化。

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组要重视双语教师教学,进行互动的随堂听课和专题教研活动,使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一个质的提高。

3、每学期安排双语教学研究课展示活动。

4.优化环境建设: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开展双语学习活动,开展双语小报比赛、双语黑板报比赛、双语橱窗展示等活动,营造好英语学习的软环境。

具体工作:

2006年九月份:

1、制订实验计划,成立校双语教育实验领导小组和教学研究小组。

2、进行双语校本培训和校外培训,为双语教学提供保证。

3、学科双语教师与英语专业教师“结对子”。

2006年十月份:

1、着重进行双语环境布置。

2、双语学科听课调研活动。

3、双语教师继续校本培训。

2006年十一月份:

英语教师教育工作经验第4篇

一、关于英语教师开展英语教育科学研究的调研及理论思索

(一)一般情况:

人们对英语教师参加英语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英语教育实践的性质,进而促进自身英语教育的才能向更高层次发展,认识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994年11月至1995年4月间,上海教育学院外语系英语教育理论研究室课题组曾对我国目前中学英语教师及职务培训的状况作了历时半年的随机抽样调查。统计数据表明,79.6%的英语教师对于提高英语教育理论研究水平的需求层次很低。在"关于英语教师进修的课程设计"的问卷调查中进一步说明了,他们对职务培训的需求只是偏重于:"英语会话训练"、"英语听说训练"、"英语阅读训练"、"英语写作训练"、"实用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简笔画训练"等。而"英语教育科学研究指导"仅占20.4%。

在上海市报名参加"英语教育科学研究指导"教程的教师中,从教学研讨活动中观察统计表明,约有40%的教师对于参加英语教育科学研究压根儿没有心理准备;在进一步的教学研讨活动中,据笔者的教育观察调研表明,90%以上的英语教师,在参加本"教程"进修之前,思维层次较低。其表现特征是:他们虽然数十年置身于自身丰富的英语教育教学实际,而没有通过独立思维,提出可供研究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课题的能力。他们习惯于(或仅满足于)堆砌大量的英语教育事实。水平较高的英语教师,也只限于"梳理教育事实"的水平。

长期承担高三年级高考辅导的英语教师,在“总结”中只懂得叙述历年来惯用的复习方式,至多附上近年来升学率的对比表,没有探究"教学措施"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起源关系"和"结构-功能关系"能力。

每当研讨学生英语听力训练的学习障碍时,他们往往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缺乏有效的教学对策。他们习惯地把"学习障碍"归咎于"英语语汇的遗忘"。某些比较注重中国学生常见英语语言分析的教师,也只是"用心地"列出错误频度较高的语言知识点;在他(们)的教学对策中,只是以语言知识点(诸如:人称、名词单复数、时态、语态、情态等)加以归类,而后进行反反复复的"大题量"、"高强度"的试题练习,让他们的学生在茫茫题海中,以"苦"作舟。

一谈到新编英语教材的使用,许多教师无所适从,不知用什么教学原则,什么教学方法去实施,只是淡淡地认为,利用"新教材",让学生多听一点;一谈到教学效果,一味埋怨:"从考试成绩来看,到底是语法概念差"。

总之,在他们的"经验总结"中,只是集中了大量的"可直接感知"的课堂英语教育现象。他们常常缺乏分析、抽象、概括、总结、提炼,使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正如伟大哲学家培根所批评的,他们只具备"蚂蚁的工作方法":只知搜集事实,堆砌事实,而不会总结。因此,他们的经验是不系统、不规范、未经验证过的、缺乏迁移价值的。即便是在英语教苑中成功耕耘的"经验",也没法让同行们借鉴,大部分都"自生自灭"。

(二)理论思索:

上述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对于上述反映出的英语师资队伍素质问题的诸多"事实",必须作深入的理论思索,以便探求出这种"现象"的"本质"所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找出有效的教学对策和实施途径。

1.缺乏抽象概括能力是阻碍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第一因素

对于英语教师教育才能的研究的理论起点,首先应当检察他们在自身认知结构中的"抽象概括水平"对自身教育能力的作用有多大。从实践角度来研究它,这就是看他是经验思维型的英语教师,还是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

调研结果表明,在大部分英语教师(即便已达到了一级或高级)的认知结构中,可用于解决自身教育问题的思维"材料",主要是历年来的英语教育事例,一些零星的感性经验。即大部分英语教师属于经验思维型的教师。

那么经验思维型的英语教师与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的本质差异在哪里呢?在于他们的思维品质。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的思维优势在于,他们能从大量的英语教育经验中提取具体的经验作为自己思维中可供利用的观念,来确定自己解决英语教育问题的方法。即从a[,1]a[,2]…a[,n]中提取最类似于a[,x]的观念,加工出解决a[,x]问题的方案、措施和策略。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还具有一种利用上位观念A,进行演绎、推理或派生类属的思维能力,即从A中,任意选择思维途径,或者同时进行两种思维的可能性。这种思维品质比经验思维型英语教师那种单一思维模式,在思维的多向性、广阔性上更胜一筹。另外,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由于理论思维认知结构的建立,能较熟练地改变主体感性经验的性质。这就是说,同样的有关英语教育的感性知识,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和经验思维型的英语教师的感知,有着质的区别。首先,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常常能从英语教育活动中注意到经验思维型的英语教师注意不到的英语教育现象,获得经验思维型的英语教师不能获得的感性经验。

转贴于 例如:××学生,在Listening Comprehension中因学习成绩落后,在外语 教研组办公室里向教师A表示出 一种畏惧和厌学的情绪。教师A在头脑里闪现 的是该生英语语汇遗忘严重,凭藉他的感性经验,他不以为然,只 是安慰他说: "没关系。只要多听听,自然会提高的。""另外,把学过的词语多背背。"而 同一办公室同一 年级组的教师B对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尤其是对学生听能 获得的心理过程颇有研究,他很快意识到:第一, 该生与大部分学生一样,对英语听能训练有畏难心理,从而产生厌学,弃学的情绪;第二,从所听材料(Short Conversations)看,直接引语较多,联想到该学生缺乏"直接引语"-“间接引语”的转换能力和缺乏感知有意义的信息单位的能力,以及缺乏从诸多"信息单位"中获取Who,What,When,Where,Why及How的能力;第三,即便抓到了上述的"六个W",而大部分学生缺乏整体情景意识,他们不懂如何把先前获得的"事实"与后续的接踵而至的不间断的新的"事实"进行比较、判断,并主动地预测情节发展的可能性及其对预测的验证和修正能力。

事实上,在两组(共六个班级)平行班中,教师B就是以自己对学生听能获得的心理过程的探索来实施听力教学的。三年后的教学成就评估显现出极大的差异。(新生入学时是随机编班的。)

可见,头脑中有上位观念的英语教师可以发现头脑中没有上位观念的英语"视而不见"或不易获得的经验。所以,真正富有经验和完善的英语教师,是理论思维型的教师。

上述A、B两位教师的比较还表明: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在获得英语教育感性经验时,能及时去伪存真,精细加工,提高英语教育经验在大脑中储存的质量。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的头脑中建立的"理论框架"具有组织经验的功能。每遇到一个英语教育问题,都能自觉地提取相应的理论内容参与思维加工过程。

从1993年至1995年我系开办的12期"英语教育研究指导"班关于英语教育课题选择研讨会上获得的数据表明,约占50%的进修英语教师想不到运用起码的英语教育理论来探究英语教育中普遍的问题;只有20几位基本上能运用理论来研讨英语教育问题,约占6%。其余介于典型的经验思维与典型的理论思维之间。

因此,可以说,不能自觉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概念进行解决英语教育问题的思维,是一种较普遍的倾向。显然,这种经验思维不能提高为理论思维的现象,对英语教师教育能力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进修英语教师进行抽象概括能力训练,采取有效策略,指导他们自觉地提取相应的英语教育理论内容来参与自己的思维加工过程,指导他们高层次地去处理英语教育问题。

2.缺乏创造思维是阻碍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第二因素

现代英语教学要求广大英语教师以创造思维去设计教学,以创造思维去解决层出不穷的具有动态特征的英语教育问题。显然,有的英语教师创造思维产品多一点,他(们)能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英语教育问题,设计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多种有效的策略;而有的英语教师在发现教育问题和解决教育问题中,拿不出更多的办法,常常给人一种呆板的印象,缺乏创造性的印象。这两者之间在解决英语教育问题的差异是很明显的。

英语教师教育工作经验第5篇

一、关于英语教师开展英语教育科学研究的调研及理论思索

(一)一般情况:

人们对英语教师参加英语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英语教育实践的性质,进而促进自身英语教育的才能向更高层次发展,认识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994年11月至1995年4月间,上海教育学院外语系英语教育理论研究室课题组曾对我国目前中学英语教师及职务培训的状况作了历时半年的随机抽样调查。统计数据表明,79.6%的英语教师对于提高英语教育理论研究水平的需求层次很低。在"关于英语教师进修的课程设计"的问卷调查中进一步说明了,他们对职务培训的需求只是偏重于:"英语会话训练"、"英语听说训练"、"英语阅读训练"、"英语写作训练"、"实用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简笔画训练"等。而"英语教育科学研究指导"仅占20.4%。

在上海市报名参加"英语教育科学研究指导"教程的教师中,从教学研讨活动中观察统计表明,约有40%的教师对于参加英语教育科学研究压根儿没有心理准备;在进一步的教学研讨活动中,据笔者的教育观察调研表明,90%以上的英语教师,在参加本"教程"进修之前,思维层次较低。其表现特征是:他们虽然数十年置身于自身丰富的英语教育教学实际,而没有通过独立思维,提出可供研究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课题的能力。他们习惯于(或仅满足于)堆砌大量的英语教育事实。水平较高的英语教师,也只限于"梳理教育事实"的水平。

长期承担高三年级高考辅导的英语教师,在“总结”中只懂得叙述历年来惯用的复习方式,至多附上近年来升学率的对比表,没有探究"教学措施"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起源关系"和"结构-功能关系"能力。

每当研讨学生英语听力训练的学习障碍时,他们往往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缺乏有效的教学对策。他们习惯地把"学习障碍"归咎于"英语语汇的遗忘"。某些比较注重中国学生常见英语语言分析的教师,也只是"用心地"列出错误频度较高的语言知识点;在他(们)的教学对策中,只是以语言知识点(诸如:人称、名词单复数、时态、语态、情态等)加以归类,而后进行反反复复的"大题量"、"高强度"的试题练习,让他们的学生在茫茫题海中,以"苦"作舟。

一谈到新编英语教材的使用,许多教师无所适从,不知用什么教学原则,什么教学方法去实施,只是淡淡地认为,利用"新教材",让学生多听一点;一谈到教学效果,一味埋怨:"从考试成绩来看,到底是语法概念差"。

总之,在他们的"经验总结"中,只是集中了大量的"可直接感知"的课堂英语教育现象。他们常常缺乏分析、抽象、概括、总结、提炼,使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正如伟大哲学家培根所批评的,他们只具备"蚂蚁的工作方法":只知搜集事实,堆砌事实,而不会总结。因此,他们的经验是不系统、不规范、未经验证过的、缺乏迁移价值的。即便是在英语教苑中成功耕耘的"经验",也没法让同行们借鉴,大部分都"自生自灭"。

(二)理论思索:

上述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对于上述反映出的英语师资队伍素质问题的诸多"事实",必须作深入的理论思索,以便探求出这种"现象"的"本质"所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找出有效的教学对策和实施途径。

1.缺乏抽象概括能力是阻碍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第一因素

对于英语教师教育才能的研究的理论起点,首先应当检察他们在自身认知结构中的"抽象概括水平"对自身教育能力的作用有多大。从实践角度来研究它,这就是看他是经验思维型的英语教师,还是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

调研结果表明,在大部分英语教师(即便已达到了一级或高级)的认知结构中,可用于解决自身教育问题的思维"材料",主要是历年来的英语教育事例,一些零星的感性经验。即大部分英语教师属于经验思维型的教师。

那么经验思维型的英语教师与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的本质差异在哪里呢?在于他们的思维品质。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的思维优势在于,他们能从大量的英语教育经验中提取具体的经验作为自己思维中可供利用的观念,来确定自己解决英语教育问题的方法。即从a[,1]a[,2]…a[,n]中提取最类似于a[,x]的观念,加工出解决a[,x]问题的方案、措施和策略。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还具有一种利用上位观念A,进行演绎、推理或派生类属的思维能力,即从A中,任意选择思维途径,或者同时进行两种思维的可能性。这种思维品质比经验思维型英语教师那种单一思维模式,在思维的多向性、广阔性上更胜一筹。另外,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由于理论思维认知结构的建立,能较熟练地改变主体感性经验的性质。这就是说,同样的有关英语教育的感性知识,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和经验思维型的英语教师的感知,有着质的区别。首先,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常常能从英语教育活动中注意到经验思维型的英语教师注意不到的英语教育现象,获得经验思维型的英语教师不能获得的感性经验。

例如:××学生,在ListeningComprehension中因学习成绩落后,在外语教研组办公室里向教师A表示出一种畏惧和厌学的情绪。教师A在头脑里闪现的是该生英语语汇遗忘严重,凭藉他的感性经验,他不以为然,只是安慰他说:"没关系。只要多听听,自然会提高的。""另外,把学过的词语多背背。"而同一办公室同一年级组的教师B对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尤其是对学生听能获得的心理过程颇有研究,他很快意识到:第一,该生与大部分学生一样,对英语听能训练有畏难心理,从而产生厌学,弃学的情绪;第二,从所听材料(ShortConversations)看,直接引语较多,联想到该学生缺乏"直接引语"-“间接引语”的转换能力和缺乏感知有意义的信息单位的能力,以及缺乏从诸多"信息单位"中获取Who,What,When,Where,Why及How的能力;第三,即便抓到了上述的"六个W",而大部分学生缺乏整体情景意识,他们不懂如何把先前获得的"事实"与后续的接踵而至的不间断的新的"事实"进行比较、判断,并主动地预测情节发展的可能性及其对预测的验证和修正能力。

事实上,在两组(共六个班级)平行班中,教师B就是以自己对学生听能获得的心理过程的探索来实施听力教学的。三年后的教学成就评估显现出极大的差异。(新生入学时是随机编班的。)

可见,头脑中有上位观念的英语教师可以发现头脑中没有上位观念的英语"视而不见"或不易获得的经验。所以,真正富有经验和完善的英语教师,是理论思维型的教师。

上述A、B两位教师的比较还表明: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在获得英语教育感性经验时,能及时去伪存真,精细加工,提高英语教育经验在大脑中储存的质量。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的头

脑中建立的"理论框架"具有组织经验的功能。每遇到一个英语教育问题,都能自觉地提取相应的理论内容参与思维加工过程。

从1993年至1995年我系开办的12期"英语教育研究指导"班关于英语教育课题选择研讨会上获得的数据表明,约占50%的进修英语教师想不到运用起码的英语教育理论来探究英语教育中普遍的问题;只有20几位基本上能运用理论来研讨英语教育问题,约占6%。其余介于典型的经验思维与典型的理论思维之间。

因此,可以说,不能自觉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概念进行解决英语教育问题的思维,是一种较普遍的倾向。显然,这种经验思维不能提高为理论思维的现象,对英语教师教育能力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进修英语教师进行抽象概括能力训练,采取有效策略,指导他们自觉地提取相应的英语教育理论内容来参与自己的思维加工过程,指导他们高层次地去处理英语教育问题。

2.缺乏创造思维是阻碍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第二因素

现代英语教学要求广大英语教师以创造思维去设计教学,以创造思维去解决层出不穷的具有动态特征的英语教育问题。显然,有的英语教师创造思维产品多一点,他(们)能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英语教育问题,设计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多种有效的策略;而有的英语教师在发现教育问题和解决教育问题中,拿不出更多的办法,常常给人一种呆板的印象,缺乏创造性的印象。这两者之间在解决英语教育问题的差异是很明显的。

英语教师教育工作经验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商务英语 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孙淑慧(1976- ),女,河南鄢陵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商务英语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河南 开封 475004)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080-02

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承担着为我国经济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商务英语在广泛深入的国际经济竞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类中小型企业在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中越来越活跃,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各层次大学及学院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或商务英语课程,其教学内容是将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商务知识、技能相结合。据统计,目前有超过700所大学和学院都开设商务英语专业或商务英语方向。商务英语教学在中国的发展很快。然而,高素质商务英语教师的匮乏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忽视,导致了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质量不尽如人意,存在学生实践能力较欠缺、毕业生综合职业素质较差等问题,同时也阻碍了商务英语专业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必须提升商务英语教师的素质。

一、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商务英语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在国际商务背景下英语的使用规律及教育教学规律,其教学核心是培养学生商务背景下的英语应用能力。据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具有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具备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通晓国际商务基础知识和国际贸易基本流程,能够以英语为工作语言,从事外经贸行业中单证、跟单、业务、货代等工作。为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一个合格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

1.专业素质。商务英语除了涵盖英语语言知识、交际技能、专业知识外,还包括商务管理技能和商务文化背景等核心内容。一位合格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师,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英语知识和娴熟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其次应具有系统的商务知识;再者是要具备相关的国际商务实践经验、实际操作能力及现场商务话语经验等具体的商务实践能力。

2.职业素质。第一,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师不仅必须熟知普通教育学、心理学、二语习得理论、英语教学法、商务英语教学理论等,还应该了解高职教育理念,高职教育的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等。第二,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对外语工作者提出了希望:一个外语工作者不仅要能熟练地使用自己专长的语言,更要有十分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汉语水平。就商务英语教师而言,渊博的知识包括必备的专业知识,一定的人文知识和与外经贸行业相关的外事、礼仪、金融、贸易、保险、法律、科技等相关学科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汉语知识。第三,要有娴熟的教学技能。课堂理论教学技能及实践教学是商务英语教师的主要教学工作,他们应具备符合高职教学特点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设计和组织能力、答疑解惑能力及教学测评能力。第四,要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和《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也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要求。专业教学资源库、共享型网络课程及网络教学空间建设也要求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商务英语教学,一方面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促进内涵发展,提升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3.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能力。为迎接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各项挑战,教师应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第一,教师要有知识更新能力。知识的更新是教师发展的前提,就高职商务英语教师而言,必须及时地把握高职教育和商务英语领域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尝试。第二,教师要有科研能力。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教学与科研起着互相促进的作用,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通过科学的态度、理论和方法,在研究高职商务英语教育现象的过程中,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归纳总结,揭示其规律,并将经验上升到理论水平上,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商务英语教师应确立科研意识,不断提高科研能力。第三,教师要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高职商务英语教师必备能力之一,具备创新教育的理论,并将之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才能有创新的思维模式和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商务英语人才。

4.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应注重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责任感,批判性地吸收多元的世界文化。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健康的体魄是努力工作的前提。教师积极向上的情感力量,坚强恒久的意志力量及独特的人格魅力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Lange提出专业发展就是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态度、专业素质及教学技能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获得提升的过程。从目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毕业生综合素质较差及实际操作能力低下等现状分析,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职业教育理念欠缺。高职商务英语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聘用的教授普通英语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二是高职院校聘用教授国际贸易或工商管理的本科生、研究生;三是来自于企事业单位一线的兼职教师。从教师的来源分析,有的教师有丰富的英语语言教学经验,但是缺乏商务业务知识和实践经验;有的教师具备商务知识,但是缺乏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有的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教学经验。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师多数未经过高职教育的专门学习,没有深刻领会高职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的影响,偏重学科体系教育,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认识模糊,从而难以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将要从事的工作的要求来改革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

2.对教师专业发展认识不足。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师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从教授普通英语课程转型过来的老教师、师范院校毕业的年轻英语教师和国际贸易或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年轻教师。老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不足之处在于知识老化、缺乏国际视野、创新性较差;师范院校毕业的年轻英语教师在校期间学习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英语学科知识,但其掌握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国际贸易或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年轻教师职前未接受教育科学知识训练,岗前的短期培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3.科研意识不强、科研能力较弱。高职院校教师主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课堂教学上,较少进行教学研究。主要原因在于高职教师普遍缺乏科研经验;教学任务较重,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科研;高职院校缺乏良好的科研环境。因此,在主观上,教师科研意识普遍不强;客观上由于缺乏科学研究经验积累及外部条件的支持,教师科研能力较弱,从而限制了教师自身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

1.提高英语语言文化水平及应用能力。商务英语教学本质上是商务背景下的英语语言教学与研究,其核心仍是英语语言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力,因此,教学的重点应着眼于培养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技能,了解英美文化及英汉文化的差异,并使其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显示,教师的英语语言能力及文化知识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商务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英语知识文化水平及应用能力。

2.增强专业实践能力。教师熟练地运用英语语言为工具进行专业课程讲授及指导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的理想状态。但是在现实情况下,经常出现英语知识技能与商务知识技能讲授割裂开来的现象。而且大部分教师缺乏国际商贸实践操作经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可以到企业进行实践操作,以增强实践能力。

3.更新教学理念、方法与手段。高等教育的改革首先是教学理念的改革,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教学理念更新的基础。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体现互动式教学理念和指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真正实现积极引导、积极实践、有效互动。高职商务英语学科是英语语言与商务的结合,是对传统语言教学的新突破,所以其教学思路、方法及手段也应做出调整和创新,以适应新发展。

4.提高科研意识及水平。加强商务英语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也是高职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方向。教师通过对商务英语学科实际运行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商务英语学科教学及商务英语学科发展方向及趋势等问题进行研究,进一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

四、高职商务英语教师发展策略

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水平直接受到高职商务英语教师的素质的影响,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师队伍并不断促进其专业发展是实现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根据商务英语教师素质要求及专业发展方向,高职院校可以将加大培训力度、开展行动研究、进行专业实践和实施行业合作教学作为发展策略。

1.加大培训力度。Freeman指出教师可以获取知识和技巧。对于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师来讲,培训的内容应包括英语语言培训、商务知识培训、高职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培训、商务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师职业技能、现代教育技术等。培训形式可以为参加国内专门教育机构举办的短期或长期的英语师资培训班、各种形式的会议和研讨会及国内外研修学习等,考虑到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还可以大力开展校本培训。

2.开展行动研究。目前有针对性的商务英语培训比较匮乏,同时商务英语培训又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就主要体现在开展行动研究的自我发展。行动研究是一种系统的反思性的探究活动,是教师为改善教学活动进行的一种系统的反思性研究行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日志、课堂观察、反思、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按“发现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开展研究―反思及撰写研究报告”步骤开展行动研究。

3.进行专业实践。合格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一方面是能够胜任英语语言教授及研究的语言教师,另一方面又是精通外贸知识、能够独立处理外贸事务的外贸领域的专家。后者就要求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师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使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首先可以与各类外贸单位开展深入的校企合作,切实落实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工作,通过教师在生产一线了解外贸企业的实际运作机制、外贸领域的实际业务操作,从而积累第一手的案例和资源,以便在教学中更有效地开展理论教学、指导实践教学。其次可以通过鼓励教师积极考取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跟单员、外贸业务员、报关员等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方式,促进教师向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转化。

4.实施合作教学。对商务专业英语教学而言,面对的真正挑战不是缺乏专业知识或英语技能,而在于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两者有机地融会贯通,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Dudley Evans提出,以专业英语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学习者三方最大程度合作为基础的模式是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合作教学可以通过共同分析学习者的需求及教学目标、共同研究课程标准、共同编写教学材料、共同开展讲座和研讨会、专业教师与英语教师集体备课等形式展开。

五、结语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专业发展道路,通过不同发展策略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从而提高自身素质,满足学生需要,促进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发展,推动专业建设和学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准民,王立非.解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J].中国外语,2009(4).

[2]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对外语工作者的希望――外语作者百科知词典》序[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1).

[4]Dudley Evans T & St.John M J.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英语教师教育工作经验第7篇

关键词:英语教育;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133-01

关于英语教师开展英语教育科学研究的调研及理论思索

1、一般情况

人们对英语教师参加英语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英语教育实践的性质,进而促进自身英语教育的才能向更高层次发展,认识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陕西教育学院外语系英语教育理论研究室课题组曾对我国目前中学英语教师及职务培训的状况作了历时半年的随机抽样调查。统计数据表明,79.6%的英语教师对于提高英语教育理论研究水平的需求层次很低。在“关于英语教师进修的课程设计”的问卷调查中进一步说明了,他们对职务培训的需求只是偏重于:“英语会话训练”、“英语听说训练”、“英语阅读训练”、“英语写作训练”、“实用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简笔画训练”等。而“英语教育科学研究指导”仅占20.4%。

在榆林市报名参加“英语教育科学研究指导”教程的教师中,从教学研讨活动中观察统计表明,约有40%的教师对于参加英语教育科学研究压根儿没有心理准备;在进一步的教学研讨活动中,据笔者的教育观察调研表明,90%以上的英语教师,在参加本“教程”进修之前,思维层次较低。其表现特征是:他们虽然数十年置身于自身丰富的英语教育教学实际,而没有通过独立思维,提出可供研究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课题的能力。他们习惯于(或仅满足于)堆砌大量的英语教育事实。水平较高的英语教师,也只限于“梳理教育事实”的水平。

每当研讨学生英语听力训练的学习障碍时,他们往往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缺乏有效的教学对策。他们习惯地把“学习障碍”归咎于“英语语汇的遗忘”。

某些比较注重中国学生常见英语语言分析的教师,也只是“用心地”列出错误频度较高的语言知识点;在他(们)的教学对策中,只是以语言知识点(诸如:人称、名词单复数、时态、语态、情态等)加以归类,而后进行反反复复的“大题量”、“高强度”的试题练习,让他们的学生在茫茫题海中,以“苦”作舟。

一谈到新编英语教材的使用,许多教师无所适从,不知用什么教学原则,什么教学方法去实施,只是淡淡地认为,利用“新教材”,让学生多听一点;一谈到教学效果,一味埋怨:“从考试成绩来看,到底是语法概念差”。

总之,在他们的“经验总结”中,只是集中了大量的“可直接感知”的课堂英语教育现象。他们常常缺乏分析、抽象、概括、总结、提炼,使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正如伟大哲学家培根所批评的,他们只具备“蚂蚁的工作方法”:只知搜集事实,堆砌事实,而不会总结。因此,他们的经验是不系统、不规范、未经验证过的、缺乏迁移价值的。即便是在英语教苑中成功耕耘的“经验”,也没法让同行们借鉴,大部分都“自生自灭”。

2、理论思索

上述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对于上述反映出的英语师资队伍素质问题的诸多“事实”,必须作深入的理论思索,以便探求出这种“现象”的“本质”所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找出有效的教学对策和实施途径。

(1)缺乏概括能力是阻碍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第一因素

对于英语教师教育才能的研究的理论起点,首先应当检察他们在自身认知结构中的“抽象概括水平”对自身教育能力的作用有多大。从实践角度来研究它,这就是看他是经验思维型的英语教师,还是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

调研结果表明,在大部分英语教师(即便已达到了一级或高级)的认知结构中,可用于解决自身教育问题的思维“材料”,主要是历年来的英语教育事例,一些零星的感性经验。即大部分英语教师属于经验思维型的教师。

可见,头脑中有上位观念的英语教师可以发现头脑中没有上位观念的英语“视而不见”或不易获得的经验。所以,真正富有经验和完善的英语教师,是理论思维型的教师。,可以说,不能自觉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概念进行解决英语教育问题的思维,是一种较普遍的倾向。显然,这种经验思维不能提高为理论思维的现象,对英语教师教育能力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进修英语教师进行抽象概括能力训练,采取有效策略,指导他们自觉地提取相应的英语教育理论内容来参与自己的思维加工过程,指导他们高层次地去处理英语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