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职高德育辅导员(合集7篇)

时间:2023-03-02 15:08:38
职高德育辅导员

职高德育辅导员第1篇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 建设 德育 专业化

[作者简介]胡宏亮(1974- ),男,江苏南京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当代文学与公共管理。(江苏 南京 210031)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079-02

我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高等教育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面向全体百姓的平民教育,这是教育的理性回归。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已经达到了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的一半以上,教育和管理好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广大辅导员的任务和责任。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大学生是高考中没考好或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较为一般的学生,他们把读高职作为一种实际的选择;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的父母生活方式不够科学,文化水平不高,社会阶层较低,子女因此心理比较自卑,人生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在人际关系上不够畅达。“90”后大学生生活经历的单纯和环境的纷繁复杂,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存在认知与行为的背离,有目的没信仰,激情有余而热情不足,有小聪明但无大智慧,追求个性和潮流但没有自我。有的高职学生迷茫、焦躁、自负,尤其是刚进校对环境不熟的新生与即将毕业的准毕业生,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多。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生们面临更多不良文化思潮的侵袭,高职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既存在改进拓展的空间,也面临新的难题,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各方有识之士必须要面对和破解的难题。

二、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意义和内容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体现学校独特的办学定位,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最终关系到学校的产出和竞争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重点在学生,关键在德育工作队伍的完善与建设。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于普通企业的独特定位使其特色鲜明,这就决定了必须立足于学生,以学生为本,研究学生,分析学生,把握学生,从而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艺术的手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要尽快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并在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协调发展层面树立高职院校德育新的意义和内涵。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荣辱观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思想道德体系,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合格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三、现阶段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重管理,轻建设。辅导员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党中央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各高等院校都为学生配备了专职辅导员。从现实来看,辅导员对大学生的管理较为全面,对学生的违纪处理和提优表彰力度较大,但重视严格管理,却淡化了对学生知、情、意、行等行为养成教育,对广大学生的道德熏陶和人文浸润得不够有力,重限制和管理、轻鼓励和培育,缺乏师生之间贴心的温情,导致辅导员疲于奔命,治标不治本,德育工作效果鲜见。

2.辅导员队伍配备比例及稳定性不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相关要求,普通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配备比例应为1200,而当前由于扩招的后遗症,高职院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达不到国家要求,很难提升大学生德育工作质量。另外,辅导员队伍自身不够稳定,流动性较大,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德育工作,是德育工作质量滞后的重要原因。

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措施

1.提高辅导员思想道德修养,建立校园教育资源的互动体系。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前线,肩负着指导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职责。通过关心学生、引导学生,从而将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有目的地改变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消极的思想观念,使其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中央对辅导员要求很高,在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沟通技巧等方面比一般教职工的要求苛刻。在工作中,辅导员必须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组织一些辩论会、讨论会等,用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传授给学生,形成互动的德育工作体系。

2.积极打造师生共建的德育工作队伍平台。内因是变化的基础,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德育工作应内因与外因共同搭建平台,才能发挥作用。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时,要尊重和重视学生骨干的积极作用,并充分调动、激发和借助,让他们成为德育排头兵和积极力量,依靠他们的道德示范作用和卓越的凝聚力辐射全班乃至整个学院的道德风尚。

3.积极加强和组织好专业和业余互补的德育工作队伍网络。专职辅导员管理的学生过于庞大、数目众多,这对因材施教和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应综合考察任课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不同优势,充分发挥兼职班主任深入学生的便利条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配合好专职辅导员,完善和构建专兼互补的德育工作队伍。

4.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强化和科学化,必须形成日常管理的有序体系。一是日常培训。结合实践工作,对辅导员加强时事政治培训,帮助他们更多地了解现行政策法规及管理规定,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工作的有关管理规定。二是专题培训。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开展培训,以学生工作为主题,让与会人员进行经验交流,总结模式,还可让资深的心理学专家来校为辅导员举办讲座,加强他们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与学习。三是通过参观学习提高业务水平。高职院校应积极组织辅导员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通过院校间的互相交流学习,提高学生工作的管理水平。学院还应定期组织辅导员走出学校,融入社会,去农村、企业考察学习,增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感性认识,提高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时的时效性与感染力。

5.推行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在新时期,高职院校必须树立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理念,探索切实可行的思路,扎扎实实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一切德育工作的基础和切入点,是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组织保障和力量保证。辅导员工作在德育第一线,对大学生的德育工作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育部颁布的74号令要求辅导员既是辅导教师,又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主要力量,根据新时期的特点和要求,有必要加强大学生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这是时展的要求,也是由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决定的。按照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标准来推动德育工作,有利于推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提高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有利于广大辅导员总结经验,提升理念,摸索规律;有利于稳定辅导员的队伍,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专业化就是要有科学性、系统的理论作为支撑。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要促进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构建系统的培训进修网络,要有重点、有目的地提出方向和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准备和设计:一是要有专业化的知识体系,具有一套专业化的技能,以各门学科作为知识基础。随着中央对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视,教育部在相关院校开设了专门对辅导员进修培训的思想政治专业。高职院校应与时俱进,积极响应中央的要求,切实看到目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角度,树立辅导员专业化的思想。二是要在辅导员中建立合理的伦理范畴和服务标准。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提高对学生的服务水平。三是要具备专门的训练和教育设施。要有专门的资金投入,适当提高辅导员培训的硬件和软件投入。要确立和建立专门的研究领域,拓展研究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开放、前沿的学科,必须贴近社会发展的实际、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因材施教,积极探索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学生工作研究范域。四是要建立专业化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科的地位。各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的特色和办学定位,建立专业的辅导员培训课程体系。要组建和完善专业化的培训机构,进行上岗前培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化拓展,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高职院校大师级的德育工作辅导员,提升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曲建武.识读大学――一个老辅导员的心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职高德育辅导员第2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自我教育

辅导员忙碌在学生工作第一线,是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师长。辅导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影响其工作的成效,而且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当前社会处于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都较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更高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胜任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服务工作。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职业认同感不强,自我定位不够准确;马克思主义水平普遍不高,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能力不强;能力素质不够全面,适应不了岗位的需求;某些辅导员自身道德价值取向发生偏差,作风不正;“育人为本”的理念淡化,服务意识不强,对学生关爱不够等[1],因此,加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势在必行。

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自我教育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途径。所谓辅导员职业道德的自我教育,是指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辅导员以自身现有的知识、能力和道德水平等为基础,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反思,不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的全过程。自我教育的有效开展,能促进辅导员职业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的不断提升,进一步强化辅导员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辅导员应加强自我教育,在对职业角色准确定位和高度认同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素养,勤学习,善反思,加强实践磨练,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品质,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的要求。

1 职业角色定位准确,增强职业认同

陈志厚等对广东部分高校辅导员作过职业道德问卷调查,在“职业角色自我定位”的调查中,认为自我“定位准确”的占15%、“说不清”的占29.3%、“难以适从”的占33.6%、“定位不准确”的占22.1%[2]。这些数据说明大多数高校辅导员存在职业角色定位不准的问题。辅导员职业角色自我定位准确,有利于提高辅导员对岗位职责和要求的充分认识,激发做好辅导员本职工作的内在动力,是辅导员职业道德自我教育的前提。《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3]。目前,辅导员的角色正在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很多人,包括一些高校管理者、专业教师和辅导员自身,都在辅导员职位的定位上存在误区,比如认为辅导员只干事务性活,不需要动脑,谁都可以干,没什么价值,可有可无;辅导员是“万金油”,谁都可以使唤,课堂之外的任何事都找辅导员等。随着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在推进,其职业地位也将随之提高。辅导员自身必须明确角色定位,把自己作为教师和管理者的一份子,掌握工作中的主动权,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用实际工作业绩展现职业水平。

陈志厚等对广东部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调查数据亦显示,在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同”调查中,选择“认同”的占35.7%,略大于1/3;而选择“不认同”的占29.2%,“说不清”的占35.1%的;认为“辅导员工作是一种精神追求”的人占45.1%,有38.9%的辅导员是在“没有别的更好选择”下无奈选择辅导员职业,把它作为一个跳板,一种过渡职业[2]。这几项数据充分表明,辅导员也普遍存在职业认同度低的问题。辅导员职业认同度低,导致辅导员在工作中没有激情,缺乏动力,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从而影响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效果。辅导员自身要充分认识到这份职业的重要性,不要“人云亦云”,被他人的思想所左右;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进行心理调试,给自己合理的定位;要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扬长补短,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提升职业成就感和荣誉感,建构坚实的职业认同。

2 勤学习,善反思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需要每个人不断学习,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应当具备宽广的知识储备和精湛的业务能力,学习就显得更为重要。同时,当前的国际政治形势和文化背景较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也出现了新变化,高校辅导员必须不断学习,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首先,o导员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保持政治上的坚定立场。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工作最重要的内容,辅导员自身要热爱社会主义,有共产主义的坚定理想。要经常学习政治理论,充分利用书籍、网络、理论研讨、形势报告会等多种渠道了解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明白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辅导员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立志振兴中华,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并用这种精神教育和感染学生;辅导员还必须保持政治上的敏感性,坚决抵制西方不良文化的渗透,自觉肩负起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第二,辅导员要加强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的业务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提高知识水平,努力成为专业化人才。辅导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党团及班级建设、职业生涯规划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努力成为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专业人才,并承担一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向专家学者型发展。

反思也是自我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反思像一面镜子,使辅导员清楚地看清自我、分析自我、提高自我,最终超越自我。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辅导员也要养成反思的好习惯,反思自己是否有较强的政治素质,自己的能力是否符合职业的要求,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在工作中是否真正为学生的发展着想,做到“育人为本”;是否“为人师表”,在学生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某一项工作如何才能做得更有成效等等。可通过撰写工作日记,将学生工作的感悟和反思记录下来,形成宝贵的一手资料。这些感悟和反思有助于辅导员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增强做好工作的动力;也有助于辅导员全面认识自己和他人,促进辅导员的全面发展。

3 实践中成长

学生工作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辅导员必须通过实践,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丰富见识,增长才干,提高学生事务管理的能力和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冲击旧观念,推动学生工作的思路创新;在实践中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成效打下基础。辅导员在实践中,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同时要联系实际,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环境等实际情况,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深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一线中去,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和创新。通过实践锻炼能力,磨练意志,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总之,辅导员职业道德的自我教育非常必要,而且十分紧迫。辅导员通过学习、反思和实践等自我教育,增强职业认同,提高职业道德素养,自觉将社会的外在要求转化为自身进取的内在动力,为国家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唐琪.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吉首大学,2014.

职高德育辅导员第3篇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不管在什么时候,学校都要坚持不懈地对学生加强德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高职院校旨在向社会输送适应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技能型劳动者,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社会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工作技能,也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水平。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管理者,必须承担起对学生加强德育的重任。如何在网络背景下对高职生加强德育,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必须慎重考虑的重要问题。

二、网络对高职生道德素质的影响

21世纪是网络时代,高职生是这个时代的“原住民”,他们自出生起就生活在网络的包围中,是网络技术的忠实“粉丝”,网络对高职生道德素质起到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网络对高职生道德认识的影响

所谓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及其意义的认识。笔者对本班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网络对其道德认识的发展起到了正面影响。他们认为通过网络世界,认识了很多社会事件,在认识这些事件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思考,提升了自己的道德评价能力。但是笔者也发现,部分高职生接受网络信息时,并不会借助已有的道德标准对信息进行道德衡量,这是我们辅导员必须正视的现象。

2、网络对高职生道德情感的影响

所谓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准则,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所产生的各种态度,比如仰慕或蔑视、认同或厌恶等。从内容角度而言,道德情感包括爱国情感、集体情感、责任感、正义感等。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网络使用对高职生的道德情感起到一定的正面引导作用,当被问及“如果你在网上看到异国网友出言抨击自己国家时”,很多学生都回答“非常愤怒”、“不能容忍”,这说明高职生对自己的祖国有热爱之情。但也有部分学生回答“无所谓”,对于这部分学生,需要对他们加强进一步道德教育。

3、网络对高职生道德行为的影响

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行为。这些行为具备有利或有害于他人的两面性。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高职生在上网时可以做到自我行为的监督与控制,他们表示自己不会登陆那些有违传统道德标准的信息网站。但也有少部分高职生觉得在网上做出一些欺骗他人的行为没有多大关系,对于这部分学生,应该纠正他们的错误行为。综上所述可以发现,高职生在网络环境中的整体道德情况是积极向上的,但网络毕竟是一把“双刃剑”,依旧需要辅导员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进一步引导,使高职生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成长。

三、网络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德育工作的对策

对于网络技术,高职院校辅导员不能将其视为洪水猛兽,不能因噎废食,要辩证看待网络对高职生产生的影响,因势利导,利用网络的正面效应对高职生展开道德教育,具体而言,辅导员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教育高职生健康上网

网络技术的不断渗透对高职生的道德自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职生毕业后即将进入社会,如果不对他们的上网行为进行正确引导,会导致他们将反传统视为时尚,将无厘头文化视为主流思想。有鉴于此,高职辅导员要重视指导学生的健康上网。在日常生活中,辅导员要多与学生交流,既可以面对面交流,也可以利用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软件进行交流,及时把握高职生的思想动态,对他们的价值观进行引导,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形成扎实的道德自律意识。

2、优化德育教育网页

高职院校辅导员不仅要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要管理院系的德育网站,在工作中,高职辅导员要积极发挥德育网站的优势,对高职生进行德育。第一,辅导员要在德育网站中开辟“学生留言”、“你说我听”等栏目,及时回复学生的留言,对学生加强引导;第二,辅导员要在网站中及时上传国内外时事新闻、社会热点新闻等内容,引导高职生关注时事政治,引导高职生与时俱进;第三,辅导员要在网站中解读国家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督促学生浏览学习,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仰,用理论力量武装学生;第四,辅导员还可以引导高职生参与网页建设,举办诸如网页设计、新闻稿评选等竞赛活动,促使高职生主动参与到网站设计与维护中,让他们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3、健全网络管理制度

为了端正高职生的上网行为,高职院校辅导员要贯彻落实学校出台的网络管理制度,并不断优化工作方式,比如成立院系和班级网络管理责任制度,安排优秀学生组建监督小组,对校园网站内容加强检查力度,防止不良信息侵蚀学生网络;对学生宿舍上网时间和频率进行合理的约束,防止学生过于沉迷网络而不顾学习和休息;对参与网络、网络不良言论的学生予以一定的纪律处分,以儆效尤。

4、创新网络德育载体

当代高职生思维活跃,网络世界也大大开拓了他们的视野,所以传统的德育形式可能对他们起不到很大的作用。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努力利用网络技术创新德育载体,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形式中提升道德情感和行为。比如现在市场上有一款战棋类回合制策略游戏——《抗日——地雷战》,辅导员可以安排学生操作这款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在抗日战争时期如何只身一人发展抗日队伍,打击日本侵略军,最终夺取胜利、建立新中国的过程。由于游戏是高职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这样的教育寓教于乐,可以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获得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

四、结束语

职高德育辅导员第4篇

关键词 辅导员 管理 全员育人

高校德育艰巨而复杂,辅导员是德育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工作中既要充分发挥学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和专职辅导员的核心骨干作用,又要充分调动任课教师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共同参与、全方位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全程负责学生的健康成长,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将全员育人的工作落到实处和细处。

1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

由最初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逐步转向以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的教育和服务多元化发展。职责也由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扩展为集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引导大学生全面成长。

1.1思想政治教育

坚持社会主义理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开展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德育工作,并从以教育为出发点的管理和服务等各个方面指导学生的成长。

1.2理想信念教育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形势政策教育,道德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业发展指导;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目标、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法制意识、良好的品行操守及健康的心理。

1.3日常管理和服务育人

加强学生的学风建设,做好综合测评、考核奖惩等工作;关心学习、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做好帮困助学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1.4教育创新

指导学生党团建设,组织协调社会教育资源,以创新精神研究运用多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教育活动。

2师德师风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师风则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廉洁从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都是师德建设重要的内容。

2.1践行教师道德规范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学生的个性品质加以正确引导;在日常活动中言传身教,要认识身教重于言传的重要性,严以律己,为人师表,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的把师德作为自己的行动特别是自身修养的指南,确立正确的荣辱观和善恶观。

2.2坚持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把德育工作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爱国教育、学校教育、感恩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2.3坚持培育学生健全人格

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塑造学生纯真完美的心灵;加强学生心理辅导,认真发掘健全人格教育资源,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为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提供良好氛围。

2.4完善制度

师德建设以“应当怎样”和“不应当怎样”的外在尺度和内部命令来规范辅导员的言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应该做到。建立严格规范的考核评估制度,学年结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评职、晋级、奖惩的重要依据。

3充分发挥辅导员全员育人的主导作用

学生工作者应该重要提炼全员育人的德育理念,充分明确辅导员育人工作职责。要做好德育工作,不仅要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德育作用,还要在辅导员自身的教育和管理方面下功夫,保证德育工作的全面有效。

3.1尊重学生,与学生交心

在学生之间进行平等的无障碍的沟通。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育人、以情感人,创造性地搭建交流平台,真正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去,真正实现通过沟通交流,解决实际问题,增进师生友谊,创造和谐的育人氛围,促进学生人文情怀、品质意志等的培养。其次,坚持以学生为本,不断提高学生工作管理水平和效率。最后要利用好网络新媒体,使之成为做好教育与管理工作的一把利器。

3.2加强教育提升德育能力

3.2.1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辅导员必须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不断提高德育理论素养。辅导员虽然忙,但仍要抽出时间学习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夯实自身知识结构基础,积极主动在个人道德方面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完善。

3.2.2要恒于研究,不断探索科学的德育工作方法

德育方法不能生搬硬套,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辅导员要经常性的进行思考与研究,如何融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各种困难和诉求,并以科学的方法和高超的艺术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的问题。

3.2.3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大德育能力培训力度

根据辅导员自身素质情况,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和培训,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业务素质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德育工作水平。只有不断加强辅导员自身教育和管理,使学生“学有榜样、德有示范、行有引导”,学生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辅导员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他与专业教师、学管部门等与学生直接接触的群体间关系的协调是处理好整个德育工作体系中的关键。一明确目标,即在政治、道德、心理、学业、生活方面共同关爱、关心、关注学生,使之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二与任课教师及专业老师经常性地进行沟通,相互交流教育理念,共同把握好教育尺度,统一规范和要求,避免因尺度不一、要求不同等产生正负效应相抵而削弱德育作用这样的问题发生。

参考文献

职高德育辅导员第5篇

高校教育作为人类教育的高级阶段,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高校新的德育内容。高校的道德教育离不开人文队伍的建设,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必须着重建设生态文明的教师队伍,加强对学生的生态素质的培养。辅导员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肩负重大历史责任与使命的社会角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政治引路人”。面对当前生态文明的教育现状,对辅导员在新时期生态文明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及应具备的德育职能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一、教师职能――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

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引导人,辅导员是教育工作者,担任一系列思想政治类课程的任课工作。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辅导员能够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从科教的层面培养学生树立最基本的生态文明观念,如维护好人类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关心其他生命、保护子孙后代持续生存发展、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代内和代际发展机会的平等,这些不可能在学生个体行为中自发产生而只能通过教育才能使其内化为人的品质的生态文明内容。设计大学生各种教育活动,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指引和监督学生生态文明观的认识过程。其次,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对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大学生时代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为学校提供科学的意见。如通过举办讲座、组织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及观念的渗透,让学生认识并实践生态文明的观念。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观念的不断更新,辅导员自身的生态素质也应主动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在把握国家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搜集相关资料,不断学习吸收新的生态文明科技信息、相关学科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组织课堂讲解材料,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能力,将生态文明观积极主动地应用于自己的科研工作中,检验并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二、指导员职能――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水平

做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观认知水平的指导员,主要在学习、生活方面作指导,努力普及生态知识。高校辅导员能够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在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培养了深厚的感情,这使得学生更加容易地信服于辅导员的思想教育,也有利于大学生主动学习生态学知识,掌握“认识、利用、保护和美化生态环境”的基本内容。辅导员还要引导大学生了解工业化以来人类对生态破坏严重后果和典型案例,选择反面教材警醒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引导大学生学习生态危机的基本理论和经典作家的代表作,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让大学生了解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以及所采取的主要行动、形成的观点及文件等。通过对大学生课内课外生态文明观方面的学习、活动的指导,督促学生的成长,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水平。

三、组织管理者职能――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情感体验

生态文明观的德育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思想道德,改变传统灌输、强迫服从的单向教育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将生态文明教育真正内化。高校辅导员作为组织管理者,扮演的是干部或者管理者的角色,应善于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生态文明观,多组织活动让学生参加实践。实践活动是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关键步骤,更是德育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同时多与学生讨论并收集他们的实践反馈、分析反馈信息,寻求更为进步的教学方式,以便在下次教学活动中更好地运用。辅导员在组织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德育实践时,应充分把握网络、广播等媒体的舆论导向性,明确教育主体,有针对性地将生态文明德育实践活动与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等方面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教育活动,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道德水准在亲身体验和参与中得到升华。通过情感体验,培育起大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情感,帮助大学生真正树立生态文明观,使保护生态成为大学生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

四、监督评价职能――养成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实践生态文明观还应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以确保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收到实效。辅导员的生态文明教育绩效考核,应该是有区分的有阶梯式的衡量标准,细化德育成果,让辅导员的生态文明教育德育工作有明细的目标。高校辅导员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监督评价职能旨在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将所学的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应用于现实生活,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中来,并逐渐养成习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生态道德规范、养成的生态文明习惯包括:第一,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感激和善待生存环境,尊重自己与其他一切生命、保持生物多样性,尊重生态环境的存在价值。第二,树立绿色消费观,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带动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第三,积极投入到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中去,合理利用资源,树立节源意识,有效保护资源,掌握符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所需的科学技能,使人类的自我实现和幸福得到连续延绵和可靠保障。第四,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价值观,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高校校园文化影响社会文化,逐步使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千差万别,最终效果也不尽相同,以完善的评价体系检验相应的教育效果,不仅是对已进行的生态文明教育效果的考核,更能为下一步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参考。

职高德育辅导员第6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敬业爱生

现今,由于网络的普及、交通的便捷,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这使得高校辅导员不得不面对一些新问题、新情况。而且他们所面对的学生基本上都是95后,这是一拨具有争议的年轻人,有赞美之词,但同时有更多的声音说他们是娇生惯养、不知感恩的一代;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他们是长大了的留守儿童,但是,一些高校辅导员还按照以前的管理方式,不能把握到新形势下的工作重心,这不仅是他们的学生工作做不好,同时对他们自身也有一定的冲击。因此,如何做好学生工作,如何培养和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亟需进行一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探索。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将辅导员的职业守则概括为二十字方针,“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 [1]这样对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内容提出了要求,何为职业道德,有学者指出,“职业道德是指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一定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即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等方面的行为标准和要求。” [2]以此推断可以说,辅导员的职业道德主要是指辅导员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当中所应遵循的与辅导员这一项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这对辅导员的行为准侧和道德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思政【2014】2号文件《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辅导员的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高校辅导员是履行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辅导员应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1]因这也为辅导员道路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提出了方向,同时,也对新时代辅导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作出了新的要求。

爱国守法是对辅导员政治觉悟的基本要求。辅导员首先应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言语不能自由散漫,要将积极、乐观、向上的正能量传递给青年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敬业爱生与育人为本是对辅导员道德情操和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辅导员只有真正做到关爱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共鸣与信任,才能在具体工作中得到学生的响应与支持。育人为本是辅导员应该坚持的基本教育理念。大学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辅导员应将育人为本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时刻牢记教育学生的重要责任。因此,辅导员应当首先正视自身工作的价值,进行自我调整,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敬业爱生与育人为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互相促进。为人师表与终身学习是对辅导员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辅导员希望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那么,他自己首先就应该是这样的一个人。如果辅导员能够注重在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将会影响和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重要的是,辅导员应该平等待人,不仅是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辅导员应具有尊重学生的品质,坚持说服教育,作风民主。相反,如果辅导员不注意自身行为习惯,在学生中造成恶劣影响,将会有损辅导员甚至整个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我国多所高校的校训均有“为人师表”的内涵,尤其是师范类高校。为人师表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内部需求,也是社会对教师群体的普遍期望。

终身学习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辅导员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适应复杂形势,做好学生工作。而且,在大学里,学生与辅导员接触较多,学生更容易发现及学习辅导员身上终身学习精神,而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能力。

除了辅导员自身的一些成长和进步外,辅导员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升还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和所在学校的支持。《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辅导员的培训期限进行了明确规定,指出“入职培训不少于40标准学时(10天);中级不少于48标准学时(16学时/年,3年12天);高级不少于128标准学时(16学时/年,8年32天)”。[1]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学校要在不同层面上,建立健全辅导员职业道德规范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考评实际与规范标准对比检查方式,督促和强化职业道德,构建一支职业形象佳、道德品质优、伦理素质强的辅导员队伍[3]。比如说,高校应建立辅导员职业道德考评制度、辅导员职业道德的鼓励和保障制度等,让真正优秀的辅导员的工作得到认可,付出的辛劳得到一定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同时,让职业道德不良的辅导员得到惩罚,这样形成一系列不同的梯度,让每个人的付出和收获基本对等,从而激发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热情,促使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

综上所述,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的职业道德培养与提升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育部门、高校和辅导员的多方努力,尤其是辅导员自身的努力。辅导员可以通过国家和高校举办的培训班以及综合运用网络手段和网络资源,才能在辅导员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只有不仅在理论上领会,而且在实际生活中能做到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高校辅导员才能真正成为青年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信赖与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通知.

职高德育辅导员第7篇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辅导员 德育工作 五年制高职学生

五年制高职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其实是将三年职业高中和两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合并,学生初中毕业后用五年的时间完成大专学历教育。五年制高职教育既有别于“学科型”的普通高等教育,又有别于较低层次的中等专业教育,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人才,又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其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强调教育目标的“职业性”和技术的“高级应用性”,强调对受教育者个性能力与全面素质的培养。这些都对高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辅导员承担着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就业指导等工作,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学校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直接参与者,更是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塑造者。由于五年高职的学生的特殊性,因此五年高职辅导员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五年制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校的德育工作使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但是德育的目标并不在于知识的掌握,而在于道德知识的内化,即将道德认识上升为道德情感,进而发展成为道德动机,而道德动机则通过道德行为得以体现。所以辅导员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掌握情况,把握学生德育工作的规律,采取定性的方法来评价德育工作,客观、公正地评价德育工作的实际状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强化学生的道德认识,围绕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动机、道德行为等关键要素,帮助学生规范言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辅导员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起着榜样作用。

辅导员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示范性作用,是学生模仿的对象。特别是五年制高职的学生,他们由于进校时均是初中毕业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有着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老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都会产生影响。辅导员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份子,对学生的影响极为深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辅导员要想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面旗帜,必须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这就要求辅导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言行一致,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辅导员要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强烈的工作心和事业心,热心为学生服务,关心学生学习、生活的种种问题,牢记学生利益无小事。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

学生的德育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上,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与决策,明确如何去做,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行为。辅导员在这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比较多,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与不足,能针对学生的日常表现作出客观的评价。在对学生作出客观评价的基础上,适时进行肯定和表扬无疑会对良好品德的形成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及时纠正,严厉批评,甚至给予纪律处分都是非常必要的,但最主要的是帮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使学生真心诚意地认识错误,才是学生改正的前提。

二、五年制高职辅导员怎样结合具体情况开展学生德育工作

(一)明确各学段的德育工作目标,加强素质教育。

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往往只能解决如何做事,要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可以把德育工作细划到各学段。

1.1―2年级德育目标。

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培养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品质;了解高职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标,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了解校规校纪,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热爱班集体,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学会处理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培养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劳动观念。

2.2―3年级教育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基本的礼议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理解和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学好本专业的文化知识,具有良好的相关技能;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常识,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绪。

3.4―5年级教育目标。

是以成人成才为目标走向岗位前的准备阶段。它是学生思想日趋成熟,政治信仰、思想品质、道德观念、人生目标等方面由感性向理性升华的重要阶段,又是择业观、创业观和职业道德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重点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专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协调发展。加强就业、择业、创业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进行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实践机会熟悉社会,体验社会,认清就业形势,总结不足,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和自主择业的自觉性,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职业人。

(二)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1.加强宿舍管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和教育的重要方面。宿舍是学生培养能力、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学生在做事、做人、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等方面的能力都在宿舍得到锻炼,宿舍是学生面临的人生很重要的一堂课。辅导员除了引导学生开展好日常的宿舍生活外,还要充分发挥宿舍这一重要教育阵地,要加强宿舍卫生管理、学生晚就寝管理等日常管理,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要积极开展学生的宿舍文化建设、文明宿舍评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宿舍教育。

2.发挥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团员的带头作用。

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团员是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在德育工作中也是一样,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辅导员对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团员要高要求,严管理,并定期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素养,形成学生干部、党员的积极向上的正面形象。并利用这一正面形象对学生进行无形的教育,这是德育工作中的重要途径。

3.注重社团建设。

学生社团是学生重要的活动基地,既充实了学生的课余活动,又使学生得到了各方面的锻炼,全面提升了综合素质。所以辅导员要对学生社团建设给予帮助,并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社团还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同时,可以组建学生德育社团,使之成为学校德育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

4.开展学生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

学生的活动是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在学生活动开展中,辅导员应起到辅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同时辅导员还可以开展以德育教育为主题的学生活动,像开展以诚实守信、文明礼貌为核心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开展祭扫革命烈士,学习雷锋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等。

(三)加大心理辅导力度。

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学生是主体,因此在教育中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定期对一些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如由于自我定位不准确引起的忧虑、抑郁;由于其他人的观念等引起的自卑或者自负等心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

(四)辅导员要成为学生品德的表率。

可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五年制高职学生由于入学较年轻,模仿能力较强,要具有良好的品德,首先辅导员要成为有德行的人,要求学生不做的,辅导员首先要摒弃。辅导员要勤奋刻苦,勇于进取,成为文化专业修养的表帅。公道正派,不为金钱物质所动,破坏纪律,为某些人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平等待人,客观公正,不以个人好恶而不公正地对待学生。尊师重道,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成为恪守师德师风的模范。辅导员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所带班级的学生的表现,加强个人修养、谨言慎行非常重要。辅导员是学生精神世界里高高飘扬的一面旗帜,用他美好的品行感染学生,用他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这样他的话才有感召力,才容易使学生群体具有凝聚力,才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创设环境,形成本校德育教育体系。

1.学风建设。

学风是衡量一个学校好坏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辅导员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严抓所带班级、年级的学风建设,通过抓班级、年级学风建设来提高全校学生的道德素质。

2.利用学校特色,开展德育工作。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像校风、校训、校歌、校纪等,辅导员应利用这一学校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学校的这一资源是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学习生活当中,对学生影响很大。辅导员应充实这一资源的实际意义,强化学生的理解。另外,应充分利用学校的特色活动,如利用好每周班会、每天的晨会等,这都是开展德育工作很好的形式。

(六)切实利用网络现代媒体进行德育工作。

网络作为新的技术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信息和便利条件,现代学校都有自己的网页、论坛、贴吧,各班级有自己的QQ群等,辅导员要利用这一新型的宣传形式,通过网络开展德育工作。辅导员要及时上传校园新闻和教学、科研成果等资料,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针对一些热点话题、敏感性问题等开展网上讨论,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七)注重公平、公正、公开,实行民主管理。

在当代学生中,民主公平的意识比较强烈。评优、入党、助学贷款及奖(助)学金评定、学生干部评选等事务牵涉到个人的利益,如果老师的天平稍一倾斜,或者在具体工作中忽略了一些细节,就有可能使学生产生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的怀疑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再做思想工作,要和学生交朋友,几乎是不可能了。所以辅导员必须在这些事务的处理和管理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切实为与学生平等交流打下坚实基础。只有取得学生的信任,教育工作才能做好。

(八)注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