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技术设计方案(合集7篇)

时间:2023-02-28 15:51:53
技术设计方案

技术设计方案第1篇

在明确了技术试验的任务之后,试验方案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每一项技术试验,都需要进行方案设计,设计方案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试验的结果。由于课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通用技术课堂上,无论是教师的演示试验还是学生的分组试验,基本上是在既定试验方案下的操作。

比如,进行壳体结构的受力试验,试验的目的是了解壳体结构的受力,没有要求作定量分析,故教材中给出了试验图,教师们一般参照该图方案进行受力试验。思考一下,如果要进行量化分析,有没有其他更好的试验方案呢,比如,将被测试的鸡蛋由竖直放置改为横向放置,再如,将鸡蛋上下两处的小口瓶盖换为稍大口颈的瓶盖,试验结果将会怎样?哪一种情况下鸡蛋能承受的压力更大?

再有,要对学生设计制作的桥梁模型进行承重试验,如何测试,重物放在桥面不同位置,所测承重能力不同,重物均匀放置与集中放置,所测承重能力均不相同。我们需要确定一种最符合设计要求的方案,进行承重试验。

技术设计方案第2篇

1.1公网双栈1.1.1技术原理公网双栈即在目前的IPv4公网单栈基础上叠加IPv6协议栈,只需在相应网络设备、应用、软硬终端上开启IPv6协议栈,形成与现有IPv4流量转发独立的IPv6流量通道,无需在网络侧引入其他特殊的网关等设备。公网双栈技术是向IPv6平滑过渡和迁移的最简单实现方式,适合IPv4地址不紧缺的场景,技术实现的重点主要在相关网元对IPv6的支持程度上。1.1.2地址分配在部署公网双栈时,BRAS在现有的IPv4地址池基础上,还须配置两个IPv6地址池,一个用于为路由型CPE的WAN口分配或桥接型CPE下的终端分配IPv6地址,一个用于为路由型CPE的LAN口分配IPv6用户前缀。针对路由型公网双栈用户,BRAS给CPE同时分配1个公有IPv4地址、2段IPv6地址前缀(1段用于CPE的WAN口,1段用于CPE下终端的上网地址分配);CPE再为LAN口连接的终端分配私有IPv4地址和IPv6地址,CPE承担IPv4的公、私地址转换功能和IPv6前缀的DHCP分配功能。1.2私网双栈1.2.1技术原理NAT444技术实现的重点于CGN设备对运营商现网架构、业务实现、网络质量等需求的满足。目前主流设备厂家华为、中兴、思科等均推出了独立式或插卡式两种设备形态的商用CGN设备,根据中国电信集团前期测试,主流CGN设备(板卡)的功能和性能基本能满足现网部署要求。在现网中部署NAT444的应用环境涉及到CPE、CGN、BRAS、AAA、LogServer等,其中:BRAS:负责接入终端,并配合AAA完成用户认证、授权和用户计费。AAA:负责用户认证、授权和计费,记录和维护用户计费和账号等信息。CGN:负责转换用户IPv4报文的源地址、源端口,并维护转换前后的私有地址、端口与公有地址、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CGN可以集中式部署在城域网CR层面,或分布式部署在BRAS/SR层面。LogServer:接受和记录用户访问信息,响应用户访问信息查询。网管系统:负责管理CGN设备,并支持下发CGN的配置信息。用户的PC、家庭网关等终端设备拨号,通过BRAS完成用户认证后,获得IPv6地址和私有IPv4用户地址。用户访问IPv4应用时,CGN为每个用户私有地址、端口分配一个公有地址、端口,并维护两者的映射关系。同时,CGN向logserver发送log信息,记录用户的地址映射关系。1.2.2地址分配在路由型家庭网关模式下,运营商通过BRAS给CPE的WAN口分配私网IPv4地址(例如10/8的地址)和IPv6地址,同时CPE的LAN口为终端分配私网IPv4地址(例如192.168.0/24的地址)和IPv6地址;在桥接型家庭网关模式下,运营商通过BRAS给用户直接分配私网IPv4地址和IPv6地址。IPv6地址分配方式与公网双栈相同。私网双栈技术通过分配私网地址避免公网地址消耗,但需要做好IPv4私有地址规划,避免与ITMS、IPTV、NMS等系统已经部署的私网地址冲突。1.3轻型双栈1.3.1技术原理轻型双栈是一种针对有线宽带用户向IPv6平滑演进的过渡技术,相对于常规双栈,它在BRAS和家庭网关(B4)之间只需启用IPv6协议分配IPv6地址,终端的IPv4地址由家庭网关自行分配。轻型双栈部署模型由两个组件组成:a)实现轻型双栈客户端功能的家庭网关,简称B4,E8-C家庭网关技术规范修订版即将支持轻型双栈客户端功能;b)实现轻型双栈局端功能的网络设备,简称AFTR,分布式采用BRAS插卡实现,独立式由SR插卡并旁挂CR实现。在现网中部署DS-Lite的应用环境涉及到AFTR、DHCPv6服务器、DNS服务器、BRAS、AAA、日志服务器等,其中:轻型双栈局端设备(AFTR):负责执行隧道封装、解封装和IPv4-IPv4地址翻译,提供多个用户对全局IPv4地址池的复用。由于采用IPv6源地址作为隧道起始端的标识,不同终端用户主机的私有地址可以重叠而不会产生混乱。基本模块单元的形态为一块功能板卡,可置于路由器机箱或BRAS机箱的空余槽位中,可以部署在城域网核心CR路由器位置(集中式),具体实现以CR旁挂独立的AFTR设备为主;还可以部署在BRAS节点位置(分布式),具体实现以BRAS插卡为主。BRAS:城域网接入层设备,通常内置DHCPServer模块,作为Radiusclient配合AAA完成用户认证和地址分配;DHCPv6服务器:为部署双栈接入(含公网双栈、私网双栈、轻型双栈)业务新设的网元或功能模块,为终端分配V6地址、DelegatedPrefix、V6DNS地址和AFTRFQDN域名等参数,可以是独立服务器上运行的DHCPv6Server软件也可以是BRAS操作系统内置的进程,目前建议采用BRAS操作系统内置进程的方式实现;DNS服务器:DNS必须升级支持双栈解析请求,具备A和AAAA记录,在DS-Lite场景中,接受B4发送的V6DNS解析请求;AAA服务器:负责用户认证、授权和计费,记录和维护用户计费和账号等信息,目前AAA服务器采用V4Radius报文承载,支持V6属性,且采用全省集中设置;日志服务器:为实现溯源新设的物理上独立的设备。通过Syslog协议采集AFTR的NAT日志信息,目前Syslog采用基于V4的UDP报文承载,端口号514,建议省集中设置。1.3.2地址分配轻型双栈(DS-Lite)用户以路由型家庭网关为主,运营商通过BRAS只给CPE分配IPv6地址;同时CPE的LAN口为终端分配私有IPv4地址(例如192.168.0/24的地址),和IPv6地址;IPv6地址分配方式与公网双栈相同。

2部署方案

2.1公网双栈公网双栈改造主要针对地址不紧缺的城域网,对核心层CR、汇聚层DR和业务接入控制层的BRAS、SR进行双栈升级,开启IPv6路由协议;对支持V6宽带接入功能的BRAS/MSE实现软件升级,配置双栈地址池,配置IPv6宽带接入所需要的协议,例如PPPv6,SLAAC,DHCPv6和RadiusV6扩展等。2.2私网双栈(NAT444)CGN设备目前有独立设备和插卡两种形态,设备的部署点可以在城域网出口或者业务接入点(如BRAS)。结合设备形态和部署点,CGN在网络中的部署有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方式。2.2.1集中式部署集中式部署时,城域网出口路由器可以采用旁挂或插卡方式部署CGN设备,如图1所示:a)设备配置在旁挂方式中,城域网出口CR通过物理端口与CGN相连,每台CR配置两台CGN设备,作为负载和冗余。在插卡方式中,城域网出出CR提供空槽位,插入CGN板卡。根据流量大小,每台CR可以插入两块或多块CGN板卡。b)路由配置在实际部署中,插卡式CGN设备不要求支持路由协议,但旁挂CGN设备可以选择支持路由协议,支持的路由协议包括BGP、ISIS或者OSPF等。CGN与CR之间支持运行BGP路由协议,通告CGN配置的公有地址池信息,并由CR通告到互联网。同时,CGN与CR之间支持运行IGP路由协议,接收用户路由。c)地址配置对于城域网不同CR旁挂的CGN设备,配置不同的公有地址池。对于同一台CR旁挂的两台CGN设备可采取主从工作方式,配置相同的公有地址池;在互为主备工作方式下,配置不同的公有地址池。2.2.2分布式部署分布式部署时,BRAS可以采用旁挂或插卡方式部署CGN设备,如图2所示:a)设备配置在旁挂方式中,BRAS通过物理端口与CGN相连。一台BRAS配置两台CGN设备。在插卡方式中,BRAS提供空槽位,插入2块或多块CGN板卡。b)路由配置在实际部署中,插卡式CGN设备不要求支持路由协议,但旁挂CGN可以选择支持路由协议,支持的路由协议包括BGP、ISIS或者OSPF等。当BRAS与CR之间运行BGP路由协议,CGN配置的公有地址池信息通告到互联网,互联网路由信息或者缺省路由通告到BRAS或者CGN。c)地址配置对于不同BRAS配置的CGN设备或板卡,部署不同的公有地址池。对于同一台BRAS配置的两立式CGN设备,在主从工作方式下配置相同的公有地址池,在互为主备工作方式下配置不同的公有地址池;对于同一台BRAS配置的多块CGN板卡共享同一个地址池,并由BRAS统一协调。由于用户私有源地址的路由信息不进入城域网,用户私有地址不要求全网统一规划。2.3轻型双栈(DS-Lite)根据城域网规模,轻型双栈(DS-Lite)部署可以分为集中式、分布式以及集中/分布同时部署等三种方式。小型城域网(例如30万用户以下)建议优先采用集中式;大中型城域网建议同时部署集中式和分布式。2.3.1集中式部署a)设备配置集中式部署实现方式中,在城域网设置两套独立式AFTR设备同时双挂CR1和CR2,通过多个10GE接口互联,接口之间可进行端口绑定;独立式AFTR设备由SR机框配置AFTR板卡实现,每台至少配置2块AFTR板卡。b)路由配置AFTR与CR之间运行IGPv4,BGPv4和IGPv6;AFTR通过IGPv4获得V4缺省路由;AFTR通过BGPv4通告NATPool;AFTR通过IGPv6获得V6缺省路由。c)地址配置单立式AFTR的多块AFTR板卡共享一个用于地址转换的地址池;AFTR1配置NATPOOL1;AFTR2配置NATPOOL2。d)负载分担单台设备配置两块或多块板卡,支持N:1方式冗余,正常状态下多块板卡之间负载分担,若一块板卡故障,其余板卡为故障板卡提供冗余。两套独立式AFTR配置同样的IPv6地址,由CR通过IGPv6以任播(Any-cast)方式通告到城域网,具备网络正常状态下负载分担、一台AFTR故障状态下冗余。2.3.2分布式部署a)设备配置分布式部署采用BRAS插卡方式。BRAS设置2块内置式AFTR板卡,AFTR板卡经背板与BRAS交叉矩阵和线卡相连。b)路由配置AFTR板卡本身无需支持路由协议,由BRAS负责运行IGPv4,BGPv4和IGPv6;IGPv4包括OSPF和ISIS;IGPv6包括OSPFv3和ISISv6。c)地址配置单台BRAS的两块AFTR板卡共享一个用于V4地址转换的NATPOOL,通告到V4BGP。d)负载分担单台BRAS设备配置两块AFTR板卡,支持1:1方式冗余,正常状态下两块板卡之间负载分担,若一块板卡故障,正常板卡承担全部业务,为故障板卡提供冗余。2.3.3分布式、集中式同时部署针对大中型城域网,可以采用分布式、集中式同时部署的策略,同时部署具备如下优势:部署灵活:集中式提供全覆盖,灵活实现任意BRAS下新增用户的DS-Lite接入;分布式部署于市中心密集区域、新增BRAS区域、或者既有BRAS下用户进行光进铜退改造需整体平移区域。网络可用性提高:集中式两套CR之间相互冗余和负载分担;集中式可为分布式提供冗余。降低成本:采用混合部署,BRAS理论上只需要配置1块AFTR板卡。

3结论

技术设计方案第3篇

蓝牙音箱特点主要有:(1)可以广泛应用。由于蓝牙的规格在全球范围内一致,因此,只要是拥有蓝牙适配器的设备,就可以连接蓝牙,传送文件和信息。主要设备包括笔记本电脑、蓝牙耳机、移动电话及医疗设备等。(2)操作简单便捷。蓝牙相关技术的使用不需要耗费太大的精力,确切地说,其是一项即时技术。其对基础设施无要求,在使用中不需要接入电缆,只需将传送文件双方进行配对即可使用。(3)传输速度快。蓝牙传输协议与红外线等传输方式相比,具有很强的速度优势,如蓝牙4.0,在理论上其传输速度可高达25Mbps。在传输过程中,速度决定了音乐的音质,快速的传输使蓝牙能够承载码率更高的音乐。(4)具有兼容性。蓝牙传输协议兼容了现有的蓝牙设备,即其共用一个频段的信号,这就导致在传送过程中容易出现信号混乱、互相干扰的情况。

2一种蓝牙音箱的设计方案

2.1硬件设计

2.1.1选择合适的主控芯片。文章以AU6210作为主控芯片,其具有增强型的8051内核,可使用两组MMC/SD插口读取MP3、FAT16及FAT32格式的文件,支持USB2.0,该芯片通过I2C接口间接控制USB/SD控制器,以此将文件送至解码器解码。该芯片支持多设备掉电记忆,并具有集成FMReceiver的强大功能。

2.1.2主控芯片的连接模块设计。(1)电源模块。文章中所研究的音箱以保证使用质量为前提最大限度降低功耗,提高电池的蓄电时间,而AU6210芯片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一条件。该芯片内置有LDO模块,因此只需给其一组LDO输入电源(3.35-5.5V)。当输入电压为5V时,LDO输出电流最大值为150mA,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功耗。(2)蓝牙模块。在本设计中,蓝牙模块将主控芯片AU6210与蓝牙芯片state引脚、电源引脚、多功能引脚以及按键控制引脚一一对应接入,使得主控芯片可以实现对其的控制。(3)插卡模块。此模块的应用有着很长的历史,其作为核心功能出现在最早的便携式多媒体音箱上,能够在插入U盘或SD卡之后自动识别并播放音频文件。该模块有着很大的优点,即没有自身的存储限制。随着音箱的不断发展,现在的插卡模块有了更多的功能,在接入USB数据线之后,音箱可当做读卡器来使用,能够直接将U盘插入音箱或者对SD卡进行修改或更新。此外,音箱还可以实现充电功能,在插入手机之后,可以自动为手机充电,并且其自带的声卡可以使音质更好。(4)按键模块。文章中的按键模块与平常的按键区分不尽相同,其是利用电压对端口的检测来实现区分按键的功能。本设计中每个按键所对应的电路中电阻值各不相同,当按键被触发时,MCU则会接收到相应的电压值并对其进行判断,从而识别出是哪个按键被触发,进行与按键相对应的操作。AU6210在按键模块中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同时使用两组AD按键,通过使用两个GPIO端口对其进行控制。(5)收音机模块。收音机模块选取的是E8035收音机模块,此型号的收音机模块有强大的功能,将所有关键的射频组件集中在了芯片上,因此,该模块完成功能只需几件配套的原件即可,这不仅节约了PCB板空间,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发挥其优势。(6)LED显示模块。AU6210芯片中IO内部带有两个下拉电流源,能够将电路中的电阻免去,从而使LED二极管直接驱动。两电流源分别为1.7mA和2.4mA。AU6210的功能非常强大,极限可以驱动6COM、8SEG的LED大屏,即AU6210能够将四到六位的数字显示和十多个图标显示驱动起来,可谓是功能强大。

2.2软件编写

音响设计不仅需要硬件的设计,同时也需要软件程序的编写,同样,蓝牙音箱亦是如此,需要将AU6210与程序相结合控制系统运作。文章中的系统软件编写以C语言为主导,并且辅以汇编语言,编译软件为KeilμVision4,其中以while循环函数为main函数。

2.2.1初始化编写。系统初始化过程是编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不能轻视。本系统中的初始化主要包括系统时钟、GPIO口、计时器、中断、按键等外接模块的初始化。如果初始化编写出现问题或者没有初始化,那么在音箱使用的过程中将会出现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影响音箱的正常使用。系统初始化的时间是在开机读取断电记忆之后,主循环开始执行之前进行,有且只有一次。

2.2.2主循环编写。本系统中的main函数是一个包含while的循环函数,通过使用while(1){}的方式,使系统无线循环下去直到收到跳出循环命令。在编写循环程序时需要注意,要使用多线程,一条执行循环语句,另外一条接受指令,以便跳出死循环。

2.2.3PWM呼吸灯应用编写。AU6210支持多路同时输出,最多为3路,应用广泛。应注意的是,GPIO_A[0]与GPIO_D[5]、GPIO_A[1]与GPIO_D[6]、GPIO_A[2]与GPIO_D[7]不能同时使用。2.2.4LED屏扫描程序编写。LED屏扫描程序将会用在测试阶段,放在主函数之前执行。6COM和8SEG的扫描程序如下:2.2.5蓝牙模块编写。主控芯片将配置IO口的高、低电平作为控制蓝牙工作状态的方式,并且通过中断检测蓝牙的工作状态。

3结束语

技术设计方案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技术;考核方案;设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159

[中图分类号]TP2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0-0-01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是自动化核心专业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接口技术、硬件抗干扰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字PID(比例-积分-微分)及先进控制技术,DCS(分布式控制系统)以及FCS(集中式控制系统)技术等核心内容,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该课程需要掌握计算机硬件接口的实现方法和基本的抗干扰设计方法,掌握数字PID参数整定及优化方法,熟悉DCS和FCS基本结构,熟悉DCS在火电厂的具体应用,掌握DCS编程的基本方法。

由于该课程综合了微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信号处理与火电厂检测技术等课程的一些知识,学习内容又跟火电厂热工控制结合紧密,根据大纲培养要求以及现有的实验条件,以课程学习后应达到的专业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为改革方向,改变以单纯的闭卷考试或者写课程总结方式考核的方式,对于促进教学相长,提高学生工程能力有一定价值。

为此,特结合大纲要求以及火电厂热工专业的相关能力的培养要求,拟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和图书馆的文献检索条件,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相关考核具体内容如下。

1 文献检索和阅读分析能力考核(15%)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学生可对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及应用前沿进行分析与综述,最后提交综述报告,具体如下。

①硬件接口技术与抗干扰技术,包括AI、AO、DI、DO以及共模干扰信号的抑制方法;②数字PID以及先进控制技术,包括PID参数整定及优化方法,串级及前馈,模糊控制;③网络通信技术,包括DCS以及FCS所用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存储方式,网络访问方式等国内外研究现状;④DCS及FCS技术,包括两种火电厂计算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方向以及研究进展。

2 热工控制系统实现方案设计能力(25%)

给定某一热工被控对象及其被控参数相关技术要求,对DCS或者FCS相关的硬件设备进行选型,包括采集模件、DPU、通信模块以及对执行器进行选型,主要对选型合理性进行评价,包括技术实现的可行性,性价比的合理性、可靠性以及维护的便捷性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若采用IPC+板卡的方式实现,则须选择相应的工控机,I/O板卡、端子板、信号调理等相关的硬件,最后提交文字方案。

3 热工软件设计能力考核(25%)

结合热电厂的某一被控对象参数控制要求,在DCS编程环境上利用图元进行操作画面组态,达到基本形象和直观的要求,并利用动态显示方式对被控对象参数进行模拟仪表功能的实现;控制功能的实现主要以利用DCS组态环境中的逻辑和控制模块来实现对被控参数的调节,以及PID参数的整定和优化功能,可以结合MATLAB软件进行参数优化。该内容具体考核的实施在DCS实验室软件平台上实现。

4 I/O接口实现及硬件抗干扰设计能力考核(25%)

I/O接口以以下三种方式进行评价。

(1)给出输入输出信号范围,自行设计信号调理电路和抗干扰电路,并利用电路仿真方式观察调理电路设计的合理性,提交仿真结果。

(2)给定不同类型的多路标准信号,自行设计多通道采集系统,包含多路开关,A/D总线接口,查询或中断方式下跟ISA总线或者单片机(ARM)之间的扩展电路,提交相关的原理图。

(3)利用实验室现有的亚当模块和信号发生器实现信号采集功能,并利用软件编程实现抗干扰功能。

5 创新设计能力考核(10%)

虽然结合现有的DCS在火电厂产生了海量数据,但海量数据却具有无法对火电厂工艺管理进行指导的特点,因此,应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套能结合应用的数据提取方案。

在对某专业班级学生进行实际考核过程中,考核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强,能比较客观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等优点。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付生.电厂热工自动控制与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边立秀.热工控制系统[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3]李正军.计算机控制系统[M].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技术设计方案第5篇

关键词:建筑机械;维修技术方案;门座式起重机

机械设备是建筑质量和效率的保障,机械设备由于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设备故障,如果不及时修理就会给建筑生产带来一定经济损失,影响施工进度。门座式起重机在水电站等大型建筑施工中应用十分普遍,是大型水利工程建筑的主要施工设备,对其维修技术方案的研究有利于门座式起重机更好的为建筑生产服务。

1机械设备维修相关技术概述

机械设备由于零部件的老化、操作的失误等原因会出现各种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建筑施工中止,影响施工进度。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及时的针对故障进行维修。

1.1门座式起重机概述

门座式起重机是结构复杂、机构繁多、最典型的电动装卸机械。它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和独特的优越结构,通用性好,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和港口码头。门座式起重机的工作机构具有较高的运转速度,起升速度可达1.17m/s,变幅速度可达0.92m/s,使用率高,每昼夜可达22h,台时效率也很高,一般可达100t/h以上,它的结构是立体的,占地面积小,具有高大的门架和较长距离的伸臂,因而具有较大的起升高度和工作幅度能满足港口、码头、船舶和车辆的机械化装卸、转载,充分利用施工场地,适应施工要求车辆、人员穿行,还具有高速灵活、安全可靠的装卸能力,对提高装卸生产率,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都具有重大的意义。门座式起重机是电力驱动、有轨运行的臂架类起重机设备。它的构造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上部旋转部分和下部运行部分。上部旋转部分安装在一个高大的门形底架(门架)上,并相对于下部运行部分可以实现360°任意旋转。门架可以沿轨道运行,同时它又是起重机的承重部分。起重机的自重和吊重均由门架承受,并由它传到地面轨道上。门座起重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起升、变幅、旋转3种运动的组合,可以在一个环形圆柱体空间实现物品的升降、移动,并通过运行机构调整整机的工作位置,故可以在较大的作业范围内满足运移物品的需要。

1.2门座式起重机的安全操作规程

门座式起重机的安全操作规程如下:(1)司机应熟悉本起重机结构及性能,并了解机构及电气的基本知识,并经过当地技监局专业培训后,考试合格领取起重工上岗证后方可操作本起重机。(2)接班前应查看起重机外观,结构是否异常,钢丝绳有否脱槽,钢丝绳接头是否完好。(3)作业前应检查周围环境,排除障碍,并空钩试验起升、下降、旋转一周,变幅1米回,检查有无异常;起吊头一码货物起吊高度不超过0.5米,检查起升刹车可靠性。(4)作业中应集中精力,认真操作眼随钩走,余光瞭望,稳中求快;遇有中间停电,必须将控制的手柄放回零位,如遇长时间停电,应用手控制起升制动器使货物落地;电机长时间工作超过温升值应停止工作。(5)作业完毕应做到将起重臂架放至中小幅度,旋转至码头内,吊钩升高;详细填写运行日志及交接记录;离开起重机时切断总电源。

1.3门座式起重机主要故障

门座式起重机主要故障根据故障原因可以分为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1)机械故障。机械故障包括钢丝绳是否断丝;螺栓脱落;制动器闸瓦;销轴等零部件的严重磨损;减速机漏油;吊钩护罩、滑轮损坏;齿轮啮合出现错误、齿根断裂等;其中回转机构小齿轮、变幅机构齿轮轴及压轮齿条啮合故障属于中等故障,需要等到设备空闲时间进行修复。起重机的悬臂变形故障,圆筒门架、均衡梁、人字架、平衡梁及悬臂等结构件焊缝故障属于大修故障,需要设备立即停车进行修理。针对大修故障,需要编制详细的设备维修技术方案,并经相关人员审核后,严格按照方案进行设备检修工作。(2)电气故障。电气故障包括电机线路异常;操作控制按钮与设备实际动作不符;设备没有反应,接触器触头烧损,照明系统故障等等;在电气故障中只要设备能够正常完成起吊等指定动作的均属于中修故障,待设备休息期间进行修复;其他影响设备正常起吊的故障,如接触器触头烧损故障,需要及时停车进行修理。电气故障检测过程中,涉及到电源方面,要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检修过程中要确保设备接地良好,防止触电。

2门座式起重机的安装与维修技术方案设计

乐昌峡水电站位于韶关乐昌市武江乐昌峡河段,下距乐昌市14km。枢纽集雨面积4988km,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43.61亿m,多年平均流量138m/s。以防洪为主,结合发电,兼顾航运和灌溉的Ⅱ等大型水利枢纽。水电站主要由拦河坝、发电厂房及对外交通道路等组成。门座式起重机是乐昌峡水电站的主要建筑设备,在拦河坝的修筑过程中吊装、转移各类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在水电站发电设备的安装过程中精确吊装水轮机、发电机等发电设备,甚至工程后期转移各类物资中也有门座式起重机的身影。乐昌峡水电站工程建筑过程中,使用门座式起重机来完成施工现场的物资吊装、设备安装等工作。针对该工程的门座式起重机的工作状况编制详细的安装、维修技术方案。根据门座式起重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门座式起重机出现的各种故障表现,制定详细的维修技术方案。维修技术方案中包含施工准备、人员安排、安全生产注意事项、维修技术准备等内容确认各检修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相互配合协调。起重机检修检测项目如表1,根据检修内容进行起重机维修检测。根据初步判断的故障类别,整理检修工具,起重机检修使用的设备工具如表2所示。检修步骤:工具、人员到位后,开始检修现场的准备工作,包括爬梯安装、油泵安装、检修电缆敷设,然后进行油泵调试及配平,降塔、拆卸标准节、拆卸塔身节,拆卸钢丝绳、平衡臂配重,拆卸起重臂、变幅钢丝绳、解散起重臂及小车,拆卸平衡臂,拆卸塔帽、司机室,拆卸回转支承,拆卸油压系统、顶升套架、平台及护栏,拆卸基础节,拆卸场地要求及辅助设施,拆除后进行相应故障的维修。

3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建筑机械设备维修技术方案的设计,结合乐昌峡水电站工程建筑过程中使用的门座式起重机,来研究建筑机械设备维修技术。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技术方案的设计要以机械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故障表现等信息为基础,科学合理的设计维修技术方案,从而高效快捷的完成机械设备维修工作,为建筑工程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葛晓鹏,王志军.对门座式起重机被撞后的检修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5,30:33.

技术设计方案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病毒;硬盘还原卡;防火墙

1计算机网络病毒概述

计算机网络病毒可能是程序,也可能是可执行代码,其对计算机网络程序具有超强的破坏性,甚至会直接损坏计算机硬盘。计算机网络病毒类似生物病毒,具有较强的复制能力,在无形中会迅速蔓延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并且很难彻底根除,一旦感染,便会泄露机密信息,导致网络瘫痪。计算机网络病毒主要有以下特点:①计算机网络病毒具有传染性与潜伏性,不易被发觉,危险性极高;②计算机病毒具有寄生性、触发性、破坏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在制订网络病毒防御技术方案时必须仔细斟酌。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病毒包括“QQ尾巴”“蠕虫”病毒、熊猫烧香、木马病毒等。例如,“蠕虫”病毒主要以计算机系统漏洞为切入点,利用电子邮件、网络信息等进行传播,与生物病毒中的蠕虫相似,将病毒传播到另一个载体中。

2计算机网络病毒防御技术方案的设计要求

2.1网络环境

在计算机网络病毒防御技术方案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综合考虑网络环境,尤其是企业或者事业单位,要采用国际互联网方式设置安全防火墙,利用交换机将防火墙分配到不同计算机中。计算机管理分为主机与分机,主机具有控制分机的权力,并不定期检查其他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与信息。

2.2防护效果

如果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不小心感染网络病毒,则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清除网络病毒,否则有可能会泄露计算机数据信息,给企业或者个人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护效果观察,主要从病毒流行、扩散、计算机健康等方面出发,保障计算机稳定运行。

3计算机网络病毒防御技术方案的设计内容

3.1网络病毒防御技术的设计思路

计算机病毒主要来源于互联网、移动存储设备,因此,设计人员应注意结合来源设计病毒防护思路。首先,设置计算机防火墙,有效阻止病毒入侵计算机。其次,在防火墙基础上安装杀毒软件,提升计算机的病毒防御能力,及时将病毒阻隔在移动存储设备之外。再次,利用硬盘保护卡保护部分操作系统。最后,加强计算机管理,及时更新系统补丁,做好系统备份工作,增强病毒防范意识。

3.2网络病毒防御技术措施

3.2.1建立防火墙

防火墙作为计算机内外部网络通信的唯一通道,虽然可以全面阻隔病毒,但是在设计中依然存在漏洞。为了防御互联网病毒,首先,设计人员应将防火墙设置为计算机的第一道防线,必须做好端口与协议等管理,控制好计算机流量,奠定坚实的网络基础。其次,解决当前防火墙存在的低策略问题,提高对新型网络病毒的防御能力。再次,优化防火墙构架,升级硬件体系,并控制防火墙并发会话数量。最后,结合移动存储设备阻隔计算机病毒,尽量减少计算机移动存储设备的应用次数。在实际工作不允许的情况下,相关企业应结合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的特点与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情况,及时关闭客户机使用的移动存储接口,尽量迅速处理数据的输入与输出等操作,提升计算机的安全防护能力。

3.2.2安装杀毒软件

预防技术作为提高计算机病毒防护能力的基础,要利用科学的方法避免计算机病毒破坏计算机系统。杀毒软件技术作为动态判定技术的一种,通常情况下被称为行为规则判定技术。笔者通过分析发现,计算机病毒预防主要是利用病毒的自身规则进行科学分类与处理,并在计算机程序运行期间将具有相似运行规律的程序认定为计算机病毒。通过整体分析可以发现,所谓计算机病毒预防工作就是防止计算机病毒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计算机系统内存中,避免计算机病毒对磁盘等硬件进行非法操作。因此,大多数预防病毒技术经常使用杀毒软件技术,主要包含病毒检测、预防以及清除等内容。此外,人们通过安装杀毒软件可以有效清除大部分网络病毒以及移动硬盘中的病毒。

3.2.3利用硬盘保护卡还原技术

所谓硬盘保护卡主要指计算机操作系统使用的一种PCI扩展卡,这种扩展卡通常有还原计算机硬盘中所有数据的功能。当用户开启计算机时,硬盘还原卡会让计算机硬盘中的部分或所有数据还原至使用前的内容,而在硬盘保护分区进行任何修改操作都不会产生效果,从而有利于全面保护计算机的硬盘数据内容。下面主要对硬盘保护卡运行原理以及使用、选择等内容进行分析。(1)硬盘保护卡运行原理。硬盘保护卡主要为硬盘芯片,通过安装在主板与计算机硬盘中的主导扇区(即MBR)共同运行,以PCI规则为基础,对BIOS中的INT13中断进行全面接管处理。同时,还需要将文件分配数据(FAT)、CMOS数据信息、中断向量表以及引导区数据等全部存储到保护卡中的数据信息存储单元、计算机硬盘隐藏扇区,其中,自身具有的中断向量表要取代原有中断向量表。此外,将FAT数据信息存储在临时存储区中,为操作人员修改硬盘数据提供支持与监督。硬盘保护卡还会寻找连续空磁盘空间,保存操作人员的数据修改信息。在这种状态下,想要进行计算机硬盘读写就需要通过磁盘保护卡保护程序进行读写工作,而操作人员写入数据的过程,也属于写入硬盘操作,不能对硬盘中的FAT进行操作与修改。如果仅针对FAT备份表进行操作,计算机重启后各种操作信息就会消失。(2)选择硬盘保护卡。通常情况下,计算机操作系统、主板型号等都具有较大差异,各种安装软件不可能确保还原卡与主机都具有较强的兼容性,从而需要保护卡具有较强的兼容性。目前,市场上保护卡种类极为丰富,在选择期间需要确保其符合DOS、Win32、W95、97/98/2000等常见操作系统的运行需求。(3)运用硬盘保护卡。常见的硬盘保护卡主要使用PCI总线,也就是即插即用技术,不需重新进行硬盘分区,也不需要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在安装过程中,使用人员只需将保护卡插入计算机PCI拓展插槽内,开启计算机时便能检测BIOS,保证硬盘参数正确。同时,还要将BIOS中的病毒警告设置为Disable,在此基础上,当有人操作系统时,硬盘还原卡会第一时间显示相应的安装程序,使操作人员能够结合实际需求设计保护选项。其中常见的为硬盘保护区设置、秘法设置以及还原模式设置等项目。在设置结束保护数据的期间,还原卡便会全面保护计算机硬盘。将还原卡与杀毒软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还原技术仅是指计算机病毒破坏之后的数据信息还原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强的清除病毒能力。当计算机系统受到病毒威胁时,工作人员仅需启动系统保护重启功能就可保证计算机还原至没有感染的状态。这时病毒虽然会对计算机造成破坏,但只需要重启就会彻底清除病毒。计算机硬盘保护卡具有的保护软件通常固化在硬盘芯片中,各种计算机病毒很难对其造成损伤,且软件系统资源占有率也相对较小。因此,企业和个人可以在计算机中利用硬盘保护卡还原技术,发现硬盘保护卡还原技术在病毒检测与预防上存在的缺陷,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计算机的安全性。

3.2.4安装系统修复程序与设置防护方案

网络病毒会直接破坏计算机运行系统,造成运行系统出现漏洞。基于此,用户需要第一时间在计算机中安装系统补丁,同时更新计算机病毒免疫程序,及时抑制计算机病毒扩散。计算机病毒防范与运行系统不局限于硬件、软件或者网络等,而是以系统修复程序为基准的综合系统。计算机病毒防护方案可分为4个方面。第一,计算机联网前要安装防火墙,并实时更新软件。第二,利用计算机BIOS防止使用USB移动端口以及移除物理光驱;数据资料的导入与导出可在管理员设备上实现。首先,管理员在设备上安装杀毒软件进行全面杀毒;其次,相关工作人员审查导入、导出文件;最后,客户利用访问管理设备分配好的共享文件信息进行数据上传与下载处理。第三,利用硬盘保护卡还原技术设置计算机硬盘分区的隐藏与显示属性。第四,在计算机运用期间,可将分区设置为保护、可见属性,其余分区则隐藏在磁盘符中,根据实际需要提供功能或开放相应数量的分区,并将分区指令改为数据信息定期自动清除。

4结语

技术设计方案第7篇

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预计将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的转型是物联网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经济全球化使得所有企业面临着激烈竞争的局面,企业需要及时获取世界各地对产品的销售情况和需求信息,为全球的采购、生产制定合理的计划,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需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行业,以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的质量和效率。当前,世界各国的物联网基本都处于起步阶段:美、日、韩、欧盟等都正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并启动了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地球”、“U-Japan”、“U-Korea”、“物联网行动计划”等国家性区域战略规划。在中国,工信部于2012年2月正式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的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攻克一批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在感知、传输、处理、应用等技术领域取得500项以上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制定200项以上国家和行业标准;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物联网产业体系。物联网技术正逐渐从实验室阶段走向实际应用,目前,物联网在工业制造、国家电网、机场安保、现代物流、医疗卫生领域、数字农林、环境保护、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而从产业规模来看,据工信部预测,2015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2020年将达到万亿元级,预计未来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30%。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颁布,中国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知识密集度高、成长潜力大、带动力强、综合效益好的特点。巨型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没有人才的支撑,这个行业就不能兴旺繁荣,人才的培养是产业发展的基石。物联网领域人才需求的大量增长,给高校专业的发展与改造带来了机遇和挑战。2011年,在《教育部关于公布2010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2010]4号)中,新增批准的物联网工程专业25所,传感器技术专业2所。两年来共获批准的专业64个,涉及高等院校59所。除了本科院校设置物联网专业外,目前,多所高职高专院校设置了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从无锡职业学院周志德教授对无锡物联网创新示范区中的30多所企业的调研报告及其中的人才需求分析表(表1)可以看出,高职学生除了在研发、设计、测试岗位中,从事测试与辅助设计工作外,可以作为物联网设备维护、解决方案撰写、项目实施管理、售后服务与维保、项目与产品市场营销等多种工作岗位的中坚力量。

1增设物联网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物联网技术既代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又立足于传统的学科之上,物联网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测控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和通信技术等多个技术领域,其中,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主干学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的技术架构被公认有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及时地获取物体的信息;网络层则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应用层是利用云计算,数据存储与数据挖掘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由于新增物联网专业需要较长时间的论证和审批,而基于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和目前就业市场对物联网方向人才的岗位需求,优化并调整现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适当地增加物联网方向的专业课程,既可以补充学生在信息技术前沿领域的技能,又可拓宽毕业生在物联网方向的就业市场。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网络安全与维护,网络综合布线与工程实施,C语言软件开发,网络存储规划与实施,网络数据库管理与应用等,这些课程已经涵盖了物联网的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大部分技术要点,但是对于感知层的技术的学习相对较少。由于目前学生的学时较紧张,建议在高职的第四学期或第五学期开设一门物联网基础课程,一方面用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作为网络技术专业的后续物联网课程设置研究的试点。

2物联网课程建设的构想

2.1课程定位

根据调研,目前物联网方向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物联网系统集成,产品设计、研发和测试,物联网工程项目的实施、管理以及物理网的应用等。各相关企业也列举了从事物联网相关职位的职责信息(表2)。在计算机网络专业增设《物联网技术》课程,该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所面向的企业职业岗位要求而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基于物联网相关工作任务的项目化课程。本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结合企业和劳动市场的需求,培养学生从事物联网设计、管理与维护的核心职业能力,使学生能够分析、设计、部署中小型企业物联网的网络结构和应用服务,维护网络安全,监控网络性能,具备管理物联网所需要的技术基础和能力基础。

2.2课程内容开

发《物联网技术》课程既是一门物联网方向的基础课程,又是一门涵盖内容广,技术综合性强的课程,它涉及了物联网的概念、架构、设计、组建、维护、应用等各个领域,采用工学结合模式的项目教学法进行设计,课程的开设将促进高职学生对新技术的理解与学习,又将在拓宽学生的就业领域等方面起到较好的作用。《物联网技术》课程按照学习领域认知、项目教学和综合实训的思路共设计了6个项目,18个任务,56个子任务,涵盖了物联网中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物联网的概念与应用,物联网的架构与技术体验,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的应用,无线传感网的组建与维护,现场总线网络的组建与维护,远程网络传输与多网络融合,小型物联网项目的设计与实施等内容。在每个项目中又提炼出各项关键技术的重要内容来设计成多个学习任务,例如在无线传感网的组建与维护项目中,包含了:感受短距离通信网和无线传感网,基于WiFi技术的传感网络,基于ZigBee的自组织网络,基于蓝牙技术的传输网络,无线传感网应用等任务,基本涵盖了无线传感网的重要知识点。图1为本课程的项目及任务,其中项目6中的四个任务为任选其一即可。

2.3教材开发

在对多家物联网企业进行调研和对人才需求的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物联网人才的培养目标、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专业知识与技能,由学校和公司共同开发工学结合模式的校企合作教材。

2.4师资培养

由于《物联网技术》课程涵盖的内容较广,涉及到无线传感网络(WSN)、传感器的应用与检测、无线射频技术(RFID)、现场总线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的设计与应用等多种技术,教师可能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深入的把握各项技术的内涵,可以请企业的专家与学校的教师共同讲述该课程,来培养教师的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技能。学校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参与企业培训、项目合作开发,做到教学信息和市场同步。

2.5实训室建设

物联网技术实训室的建设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根据教学项目模块,采用先进的物联网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它既可以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训,也可以开展对外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3结论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