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2-13 08:16:03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第1篇

1.1运用课堂互动式的美术教学方法

高中生对待事物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每个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高中的美术课堂中开展互动式教学意义很大,组成互动式教学的主要部分就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无论是师生互动还是生生互动,都极大地增加课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学习《古代雕塑》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将一些雕塑作品带到教室中去,让学生通过视觉、触觉去全面的认识雕塑,然后体会雕塑的质感、线条以及它的构造特点,教师也可以参与同学们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讲解更多的雕塑作品,比如雕塑现在的市场价值;怎样去清理和保存雕塑等知识,一方面开扩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学习美术的乐趣。

1.2在美术课堂运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利用多媒体等网络资源等重现作品的文化背景,让学生通过感官的认识和自身的感受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情境教学,从而深刻的理解作品的主旨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在学习民国时期著名画家蒋兆和的代表作《流民图》时,教师也可以用多媒体将这个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视觉来感受这一时期中国无辜平民所遭受的苦难,体会作者在创作作品时内心对人民群众的同情以及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恨。

2.结合其他学科讲解美术知识

高中的美术教育应和其他学科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达到美术教学的目的。比如,在学习俄国著名的画家列宾的代表作《伏尔加河的纤夫》时,教师应该和历史、语文两门学科联系起来,通过历史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俄国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地位,通过语文课文《伏尔加河的纤夫》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社会地位以及生活状况,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等网络资源将这篇语文课文在班级进行朗诵,这样就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对作品的了解,在广泛的文化中学生更能体会作品的内在含义,感受俄国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同样的在学习徐悲鸿的代表作《奔马图》时,教师可以和历史背景联系起来,这幅作品是徐悲鸿作于1948年冬天,其时中国人民发起三大战役,北平和平解放在即,徐悲鸿一这幅作品几年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如果学生了解了《奔马图》的创作背景,那么这幅作品的主旨大意也就不难理解了。当学生都惊叹作家是如何画出这么惟妙惟肖的作品时,教师可以将这幅作品美术知识讲解给学生,比如:作品中采用了中体与面、明与暗分块造型的方法,同时吸收传统的没骨法,结合线描技法......,学生这个时候一定会听得很认真,这节课的美术知识肯定也会掌握的比较好,如果教师单单的讲解美术作品,不与其他的学科相联系,教师讲解理论知识时学生便会觉得很无趣,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去,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美术知识与其他的学科知识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大胆创新,引领学生走出课堂,开阔视野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第2篇

许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曾在上海举办“法国250年绘画作品展”会上,从男女老少、各界人士的交流中我发现,人们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这类写实作品。然而,另一个事实却让我吃惊,在“毕加索”、“米罗”的画展上,许多学美术专业的学生都向我提出这样疑问:“这些画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意见。他们大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情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以上列举的事实可以说明,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所激发审美体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我们认识到,教学必须要达到这一目的时,那么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现性作品欣赏教学所碰到的困难是相同的。

我们已经知道,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然而,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离开了审美功能,专注于认识和教育功能是否符合欣赏教学的要求?假如,我们从伦勃朗作品中感知到铜盔的金属质感,能否成为帮助学生认识某种物理属性的辅助教材;假如,一幅画讲述的是某些伦理道德、社会思想和时代精神性的内容,是否可以作为一种传达思想观念的工具去完成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回答是肯定的。但不禁要问,欣赏教学本身的特征是什么?也许我们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但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正如在其它学科教学中,偶尔得到一些类似艺术中审美感知的内容一样也是继发性的作用,并不是该教学的主要特征。

二、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1.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如,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时,热烈欢快的形式也不会被其感知为愉快的东西。反之,一个时逢喜事的人,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也会感受到欢庆的气氛。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主体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还要看主体所操持的欣赏媒介是否符合主体的欣赏习惯,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无论其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同时,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从中我们看到,减弱客体媒介中所粘附的非审美信息和压抑主体的非审美情感是评价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欣赏材料的选择和教师的讲评是极为重要的。倘若欣赏材料选择不当,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在学生鉴赏力尚处于低水平时,让他们欣赏人体艺术,可能使教学无法开展。同时,需要教师在课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和作品分析的文章,从中抽绎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使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2.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一方面,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审美经验的同时,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即审美判断中潜伏着利害判断。如,对画中苹果的色彩和形状产生美感时,也可以作为“望梅止渴”的情感体验。即是纯粹几何形所传达一种普遍情感也能激起个人无意识的利害判断。另一方面,美感中包含着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如果将壮观的战争场面看成是一种总体艺术,那么人们是不会想往那种艺术的。因为审美价值的判断要受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制约,即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制约着审美价值判断。如,有时代和地区风格的作品或为某集团的个人情感所认可的形式规范,都可以作为审美评价的标准。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3.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诚然,教师对作品的评价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在教学中表现为一种灌输性。但任何评价都是对客体价值的主观选择和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灌输”是疏通走向人性中共同的自由本质和理性精神的渠道。一种培养审美鉴赏力的教学,离开主体从个别至一般的评判过程,任何定性的灌输有可能造成学生在欣赏上的“伪敏感”,即缺乏主见的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的假象。这是教学另一个偏颇之处。

三、绘画欣赏中的评价

1.作品内容与形式

一般认为,再现性作品形式服务于内容,而表现性作品内容往往体现于形式的本体之中。尽管二者的侧重有所不同,但任何绘画都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的多重性内容。在具象绘画中,再现性内容处于显处,而表现性内容处于隐处。如,达芬奇和丁托莱托所创作的《最后的晚餐》,其再现性的内容相同,但因形式处理(构图、人物造型、透视等)不同,就有了隐藏着的另一种不同的内容,即不同的形式因素给观者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试想,让一个不知此圣经故事的人去欣赏这两幅画时就出现这样的情况,达芬奇的画透视焦点居中,呈一种对称式构图,加之空间处理的平板装饰性,给人一种平静稳定之感。在平衡中人物的动态变化,略使画面产生从静到动、从安稳走向骚动之感,使观者体验到一种事物处萌芽状态,但预示着即将来到的运动最普遍的经验。而丁托莱托的画,由于透视焦点偏向一边,长形餐桌向纵向消失产生倾斜的纵深感。不对称的画面失去了稳定性,加之人物的前俯后爷相互重叠,以及画面上方飞动着的小天使,更加剧了动荡不安的感觉,使观者体验到事物发展中矛盾对抗即将解体的一种普遍经验。而在表现性绘画中,表现性内容处于显处,再现性内容则相反。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乍一看,使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理性秩序下的欢快气氛。这种错落有致的点线面构成失去了现实形象的支持,使我们感受而不是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处于一种均衡缜密的网络系统监控下的普遍经验。在冷色调中透出澄黄的直线;在线与线之间点缀着大小不一的深红、深蓝的色块,仿佛象五线谱上的音符,给人一种机械性跳跃的节奏感。对这些表现性内容的体验,只要放弃从画中索取现实形象的要求就能得到。然而,另一种再现性内容通过想象也时常从画中迸发出来。如井字形直线象街道、大小色块象建筑物等。由于绘画具有多重性内容,在教学中必须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使我们的感知和评价有的放矢。

2.欣赏与形式分析

在这一阶段的评价,需要我们把注意力比较长久地固定在作品上,并试图把握其中那些相互作用着的主要成份。如塞尚的《苹果与桔子》,产生顺畅、和谐及愉快情绪的形式机制是由那些主要成份造成的,线条是流畅的、形状是柔滑圆润的、色彩是暖调的;静物在大面积白衬布映衬下,整个明度是高调的。构图是由各种大小方向不一的三角形组成,变化而统一。桌面向左倾斜造成圆滑的果子不稳定感,但似乎又在右倾斜的果盆强力牵制下取得了平衡。这样画面既有欢快的动感,又有祥和定静的均衡感。但这些定性的分析必须后于学生的评价,教学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因为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胜不过对形式的直觉,直觉是对形式全面综合性感知,是动态的。而剖析是将形式分解后逐一定格,是静态的。在教学中,两者缺一不可。一方面,我们需要直觉形式,但不能把直觉神化。另一方面,直觉后的理性分析帮助我们了解所能直觉的东西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尽管对形式的剖析会使欣赏失去了愉悦性,但对提高形式的直觉水平是极为重要的。整个教学是一个从引导感知分析(史、概念、形式因素)再感知的循环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的直觉水平从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的高度。

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教学的重要部分已毋容置疑了,然而,在对作品分析时所使用的语言、方法及教具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如,在构图分析时,可将相似和相反的作品进行比较,卡尔夫的《有银水壶的静物》是一个“金字塔”形的构图与塞尚的静物画不同,具有稳重的矜持感。再如色彩分析,可以将色彩强烈的作品制成黑白灯片或教具画进行对照,使学生体会色彩在画中的作用。如果要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构图的均衡作用,可以抽掉画中某一部分的色彩和形象进行试验。这种视觉实验性教学对高中生来说,是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的。当然,教具的设计必须是经济又合理的。随着教学不断深入,形式的分析从笼统简单向细微复杂发展。可以说,对整体形式意味的感悟和对局部形式因素的体察和剖析都具有非生物学的意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是一种建设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任何作品都是某一时代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反映,作品审美价值的各种现象都有其局限性,或侧重于技法、或侧重于观念;或侧重于唯美性、或侧重于文学性等等。只有用历史的辩证唯物的态度,才能较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作品,一味迷信和排斥都不能揭示多种现象背后的审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的过程就在于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审美鉴赏力的评论高手。

综上所述,使我们明白了欣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教学的开展都必须依据学生前一阶段的基础,提出具体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尽管教学活动的各阶段和各层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但都必须围绕着以提高学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形式意味的直觉能力为宗旨。对实际作品进行多维的和有效的审美评价,是达到这一宗旨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第3篇

许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曾在上海举办“法国250年绘画作品展”会上,从男女老少、 各界人士的交流中我发现,人们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这类写实作品。然而,另一个事实却让我吃惊,在“毕加索”、“米罗”的画展上,许多学美术专业的学生都向我提出这样疑问:“这些画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意见。他们大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情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以上列举的事实可以说明,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所激发审美体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我们认识到,教学必须要达到这一目的时,那么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现性作品欣赏教学所碰到的困难是相同的。

我们已经知道,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133229.coM然而,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离开了审美功能,专注于认识和教育功能是否符合欣赏教学的要求?假如,我们从伦勃朗作品中感知到铜盔的金属质感,能否成为帮助学生认识某种物理属性的辅助教材;假如,一幅画讲述的是某些伦理道德、社会思想和时代精神性的内容,是否可以作为一种传达思想观念的工具去完成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回答是肯定的。但不禁要问,欣赏教学本身的特征是什么?也许我们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但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正如在其它学科教学中,偶尔得到一些类似艺术中审美感知的内容一样也是继发性的作用,并不是该教学的主要特征。

二、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1.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如,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时,热烈欢快的形式也不会被其感知为愉快的东西。反之,一个时逢喜事的人,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也会感受到欢庆的气氛。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主体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还要看主体所操持的欣赏媒介是否符合主体的欣赏习惯,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无论其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同时,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从中我们看到,减弱客体媒介中所粘附的非审美信息和压抑主体的非审美情感是评价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欣赏材料的选择和教师的讲评是极为重要的。倘若欣赏材料选择不当,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在学生鉴赏力尚处于低水平时,让他们欣赏人体艺术,可能使教学无法开展。同时,需要教师在课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和作品分析的文章,从中抽绎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使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2.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一方面,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审美经验的同时,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即审美判断中潜伏着利害判断。如,对画中苹果的色彩和形状产生美感时,也可以作为“望梅止渴”的情感体验。即是纯粹几何形所传达一种普遍情感也能激起个人无意识的利害判断。另一方面,美感中包含着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如果将壮观的战争场面看成是一种总体艺术,那么人们是不会想往那种艺术的。因为审美价值的判断要受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制约,即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制约着审美价值判断。如,有时代和地区风格的作品或为某集团的个人情感所认可的形式规范,都可以作为审美评价的标准。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3.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诚然,教师对作品的评价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在教学中表现为一种灌输性。但任何评价都是对客体价值的主观选择和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灌输”是疏通走向人性中共同的自由本质和理性精神的渠道。一种培养审美鉴赏力的教学,离开主体从个别至一般的评判过程,任何定性的灌输有可能造成学生在欣赏上的“伪敏感”,即缺乏主见的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的假象。这是教学另一个偏颇之处。

三、绘画欣赏中的评价

1.作品内容与形式

一般认为,再现性作品形式服务于内容,而表现性作品内容往往体现于形式的本体之中。尽管二者的侧重有所不同,但任何绘画都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的多重性内容。在具象绘画中,再现性内容处于显处,而表现性内容处于隐处。如,达芬奇和丁托莱托所创作的《最后的晚餐》,其再现性的内容相同,但因形式处理(构图、人物造型、透视等)不同,就有了隐藏着的另一种不同的内容,即不同的形式因素给观者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试想,让一个不知此圣经故事的人去欣赏这两幅画时就出现这样的情况,达芬奇的画透视焦点居中,呈一种对称式构图,加之空间处理的平板装饰性,给人一种平静稳定之感。在平衡中人物的动态变化,略使画面产生从静到动、从安稳走向骚动之感,使观者体验到一种事物处萌芽状态,但预示着即将来到的运动最普遍的经验。而丁托莱托的画,由于透视焦点偏向一边,长形餐桌向纵向消失产生倾斜的纵深感。不对称的画面失去了稳定性,加之人物的前俯后爷相互重叠,以及画面上方飞动着的小天使,更加剧了动荡不安的感觉,使观者体验到事物发展中矛盾对抗即将解体的一种普遍经验。而在表现性绘画中,表现性内容处于显处,再现性内容则相反。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乍一看,使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理性秩序下的欢快气氛。这种错落有致的点线面构成失去了现实形象的支持,使我们感受而不是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处于一种均衡缜密的网络系统监控下的普遍经验。在冷色调中透出澄黄的直线;在线与线之间点缀着大小不一的深红、深蓝的色块,仿佛象五线谱上的音符,给人一种机械性跳跃的节奏感。对这些表现性内容的体验,只要放弃从画中索取现实形象的要求就能得到。然而,另一种再现性内容通过想象也时常从画中迸发出来。如井字形直线象街道、大小色块象建筑物等。由于绘画具有多重性内容,在教学中必须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使我们的感知和评价有的放矢。

2.欣赏与形式分析

在这一阶段的评价,需要我们把注意力比较长久地固定在作品上,并试图把握其中那些相互作用着的主要成份。如塞尚的《苹果与桔子》,产生顺畅、和谐及愉快情绪的形式机制是由那些主要成份造成的,线条是流畅的、形状是柔滑圆润的、色彩是暖调的;静物在大面积白衬布映衬下,整个明度是高调的。构图是由各种大小方向不一的三角形组成,变化而统一。桌面向左倾斜造成圆滑的果子不稳定感,但似乎又在右倾斜的果盆强力牵制下取得了平衡。这样画面既有欢快的动感,又有祥和定静的均衡感。但这些定性的分析必须后于学生的评价,教学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因为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胜不过对形式的直觉,直觉是对形式全面综合性感知,是动态的。而剖析是将形式分解后逐一定格,是静态的。在教学中,两者缺一不可。一方面,我们需要直觉形式,但不能把直觉神化。另一方面,直觉后的理性分析帮助我们了解所能直觉的东西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尽管对形式的剖析会使欣赏失去了愉悦性,但对提高形式的直觉水平是极为重要的。整个教学是一个从引导感知分析(史、概念、形式因素)再感知的循环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的直觉水平从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的高度。

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教学的重要部分已毋容置疑了,然而,在对作品分析时所使用的语言、方法及教具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如,在构图分析时,可将相似和相反的作品进行比较,卡尔夫的《有银水壶的静物》是一个“金字塔”形的构图与塞尚的静物画不同,具有稳重的矜持感。再如色彩分析,可以将色彩强烈的作品制成黑白灯片或教具画进行对照,使学生体会色彩在画中的作用。如果要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构图的均衡作用,可以抽掉画中某一部分的色彩和形象进行试验。这种视觉实验性教学对高中生来说,是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的。当然,教具的设计必须是经济又合理的。随着教学不断深入,形式的分析从笼统简单向细微复杂发展。可以说,对整体形式意味的感悟和对局部形式因素的体察和剖析都具有非生物学的意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是一种建设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任何作品都是某一时代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反映,作品审美价值的各种现象都有其局限性,或侧重于技法、或侧重于观念;或侧重于唯美性、或侧重于文学性等等。只有用历史的辩证唯物的态度,才能较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作品,一味迷信和排斥都不能揭示多种现象背后的审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的过程就在于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审美鉴赏力的评论高手。

综上所述,使我们明白了欣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教学的开展都必须依据学生前一阶段的基础,提出具体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尽管教学活动的各阶段和各层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但都必须围绕着以提高学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形式意味的直觉能力为宗旨。对实际作品进行多维的和有效的审美评价,是达到这一宗旨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第4篇

高中美术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为主要着力点,带领学生认识和解读具有一定深度的艺术作品。在鉴赏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提炼出作品的艺术特色,还要引导他们发现其蕴含的科学思想,认识其中涉及的科技知识。引导学生解读优秀艺术作品,对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极为有利。要成功实现上述目标,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美术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对美术的相关概念和基本要求了然于胸。只有全面掌握美术学科的科学内涵,学生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分析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其蕴含的深刻的艺术思考和独特的艺术创新着实令人叹为观止。例如建筑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斗拱技术的发明与运用,无疑是我国建筑艺术的特殊符号。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建筑作品时,应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总特征,在细节处把握设计思想,深入挖掘其蕴含的科学内涵。斗拱技术的运用不仅蕴含着美术学的特征,而且体现了力学美,力学知识的巧妙运用正是其科技思想的重要表现。

2.认识和运用科学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在现代艺术教学中引入科学概念,不仅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艺术创造,还要运用先进的科学理念武装大脑,在丰富多彩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达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人们的惰性,长此以往,人们将逐渐失去投身实践的热情和积极性,这不利于个人及社会的持续发展。教学者应引导学生创造美,使他们形成独特的审美观,提升审美水平,并养成勤思考、勤实践的好习惯。另外,在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学者应将科学技术逐步运用到美术教学中,不仅要以此优化教学方法,更要以此优化教学内容。教学者应善于将科学教育的理念与美术教学的要求相结合,使学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逐渐养成严谨认真、善于发现和总结的学习习惯。古今中外,科学技术发展推动艺术发展进步的案例不胜枚举,总体说来,世界艺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在人类的不同发展阶段,美术的发展呈现出各自不同特征,其中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美术作品的实现形式不同。敦煌壁画堪称世界奇观,是古代石凿技术的成功运用。在那个时期,石凿技术便是当时绘画技术的集中体现。随着冶炼技术的发明,人们开始在各种器具上进行美术创作,形成了灿烂的人类文明。色彩技术、油画技术的相继出现,为一大批杰出的美术家们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他们也因此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由此可见,科技对美术发展的推动作用无可替代。

3.增强课外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高中美术的课堂教学不能涵盖全部的内容,也不能开展全部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学者如果不拓宽教学渠道,开展全面而细致的教学工作,学生就不能形成健全的艺术人格,也就不能深入贯彻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少教学者开始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学活动,高中美术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不再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例如引导学生了解和讨论著名艺术大家的生平和创作经历,引感共鸣,获得艺术体验,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发展学生实际运用美术的能力。

4.结语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第5篇

[ 摘 要 ] 本文论述了美术欣赏中“模糊层面”的特点、研究意义,以及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相应地进行一些教学尝试的研究和建议。

美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精神产品,它有别于听觉艺术的音乐、语言艺术的文学,是具有造型性、可视性、静态性、物质性的一种空间艺术。正因为有以上基本特征,美术作品首先应该是可以被人感知的,它能引起人们视知觉观照的空间形式;其次,它通过其物质媒介向人们展现一个静止状态的相对理想的客观世界,进而触发人们二次创造特定的情感情绪。

波兰著名的哲学家、文艺美学家英伽登在现象学文艺理论中提出了“未定点”的概念,尽管美术家在作品中塑造了一定的视觉形象,但它绝不等同于现实,而是作者观念的意象化,实际上也不可能通过有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把理想无限丰富的性质毫无遗漏地表现出来,总会留下许多“未定点”,在美术欣赏的二次创造中可以称之为“模糊层面”。

一、“模糊层面”的特点和研究意义

在实际的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不能给美术作品以单一的确定性,认为作品内涵的理解应该趋于统一,认为不应该有争议。随着对“模糊层面”的研究和认识,它将促进美术欣赏教学的效果。

1、“模糊层面”的特点

美术作品具有造型性、可视性、静态性、物质性的基本特征,美术形象自然成为了艺术家在美术作品中实现某种理想的终端形态。“艺术作品的目的是表现基本的或显著的特征,比实物表现得更完全更清楚。艺术家对基本特征先构成一个观念,然后按照观念改变实物,经过这样改变的物就‘与艺术家的观念相符’,就是说成为‘理想的’了”,尽管它也属于客观存在,但与我们生活中的客观现实是有许多不同的,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说明,艺术家灌输在作品中的观念也有“未定”的“模糊层面”,笔有尽而意无穷,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在《拾穗》中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真实地刻画了三位普通的法国农妇,她们弯着腰在收割后的麦地里捡拾被遗落的麦穗。尽管艺术形象真实,但也无法表现完尽作者对生活的理想观念。现代雕塑家叶毓山的《歌乐山烈士纪念碑》组雕,其艺术形象的监狱背景是模糊的,敌人的野蛮残酷是模糊的,唯一具体的是一种精神力量。

另一方面,读者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所感知和体验的深度和丰富性也有所差别,也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个性特征会使读者产生多元的解读,我们不能执迷于一种“建构”,主观武断地将对作品的“统一认识”灌输给学生。比如,20世纪抽象主义画家康定斯基的《即兴》,不以自然物象为范本,有的只是线条、色彩、块面、形体以及构图等绘画要素,不同的读者视觉感知后被激发的情感想象和精神思维程度千差万别。

事实上,面对一幅全新的美术作品,不同的读者进行欣赏时的差别往往取决于对“模糊层面”的认识程度,因而研究美术欣赏中“模糊层面”,有助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研究“模糊层面”的意义

在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模糊层面”(当然也包括美术欣赏),有许多东西是无法趋于统一化或者具体化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很注重教师课堂上对于美术作品的阐述和分析,换个时间和地点,学生的反应却没有一点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想象,完全是一种移植,这是老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听任这种势态的发展,将大大地不利于我们现时代的美术教学。

研究美术欣赏中的“模糊层面”,有助于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调整课堂教学模式,让美术欣赏教学真正起到素质教育的作用。中国古代文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意象”,在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尤其重要。意源于艺术家的内心,并借助自己塑造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读者在欣赏感知象的同时,根据艺术作品中的特定形象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积极地调动感情因素,还原或者填补艺术家所见所感,渗透自己的情感想象,去体验美术作品“模糊层面”的意象之美,起到提高自身审美能力的积极作用。还将有助于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审美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会运用多元思维方法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二、“模糊层面”对美术欣赏教学的启示

1、 让学生成为欣赏主体。

在美术欣赏“模糊层面”,学生经常扮演着一个“理性”的旁观者,是一个欣赏客体,程式化地叙述着艺术情感,诸如“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表达了作者崇高的理想”、“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残酷”等等,一点都没有自己真实的情感想象,彻头彻尾的被动欣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将课本和教师的知识简单地装入学生头脑的过程。美术欣赏不能成为教师把单一确定的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学生不能成为欣赏的旁观者和接受者。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扭转“一言堂”的模式,积极创设情境,挖掘教学内容中趣味性、生活性并且符合学生心理的东西,吸引学生参与到美术欣赏的过程中来,主动感知艺术形象和体验艺术情感,让学生成为美术欣赏的主体。

2、 注重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个体,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并且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同一件艺术作品,一个学生以前、现在、将来的欣赏结果是变化着的,即使一个偶然的生活经历也会改变其对同一件作品的情感想象。美术欣赏的内容中,往往都是既往历史中留存下来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的生存年代和社会背景离今天实在太远了,学生又缺乏相关的经验,无法进行情感通融。鉴于此,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兴趣趋向和心理变化规律,注重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生活经验,以及具体的情绪情感变化,适时地以学生为欣赏主体,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3、 发展学生想象创造力,培养多元思维习惯。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美术欣赏教学中应该积极发挥“模糊层面”在学生欣赏过程中的作用。以美术作品的“模糊层面”为立足点,创设一定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情感想象,多角度地感受艺术形象,不要让教师的审美表述成为唯一的审美标准。比如在《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欣赏过程中,除了组合、体量、造型、色彩、装饰等艺术手法的欣赏外,可以增加一个“宫殿建筑中艺术与文化思想的关联?”的讨论题,充分调动学生展开讨论,不管是赞美还是批判,只要有根有据,尽量加以肯定或者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阐述明白,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自信,发展学生创造力,培养其多元的思维习惯和审美能力。

4、 进行“对话式”欣赏教学,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

课堂中的欣赏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的,是师生之间的一次审美合作,是平等的参与和交流的过程,对于学生在欣赏时的表现,教师不能象法官一样给予是与否的判定,在美术作品的“模糊层面”多作交流和探讨应该是欣赏教学的理想态势。只有在平等互动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摆脱其他先验的窠臼,在讨论和相互观照的过程中真实地抒发他个人的见解和情感。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广泛吸取相关领域的知识,从美学和哲学中寻找切合点,在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中去影响和完善他们的审美素养。

5、 着重关注学生健康的审美个性。

美术作品中的“模糊层面”留给读者广阔的思维空间与情感联想的余地,每个读者的个性发挥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发掘每个学生的感悟潜力,多给学生一点主动参与的机会,对于发展学生的审美个性是非常有利的。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第6篇

[ 摘 要 ] 本文论述了美术欣赏中“模糊层面”的特点、研究意义,以及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相应地进行一些教学尝试的研究和建议。

美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精神产品,它有别于听觉艺术的音乐、语言艺术的文学,是具有造型性、可视性、静态性、物质性的一种空间艺术。正因为有以上基本特征,美术作品首先应该是可以被人感知的,它能引起人们视知觉观照的空间形式;其次,它通过其物质媒介向人们展现一个静止状态的相对理想的客观世界,进而触发人们二次创造特定的情感情绪。

波兰著名的哲学家、文艺美学家英伽登在现象学文艺理论中提出了“未定点”的概念,尽管美术家在作品中塑造了一定的视觉形象,但它绝不等同于现实,而是作者观念的意象化,实际上也不可能通过有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把理想无限丰富的性质毫无遗漏地表现出来,总会留下许多“未定点”,在美术欣赏的二次创造中可以称之为“模糊层面”。

一、“模糊层面”的特点和研究意义

在实际的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不能给美术作品以单一的确定性,认为作品内涵的理解应该趋于统一,认为不应该有争议。随着对“模糊层面”的研究和认识,它将促进美术欣赏教学的效果。

1、“模糊层面”的特点

美术作品具有造型性、可视性、静态性、物质性的基本特征,美术形象自然成为了艺术家在美术作品中实现某种理想的终端形态。“艺术作品的目的是表现基本的或显著的特征,比实物表现得更完全更清楚。艺术家对基本特征先构成一个观念,然后按照观念改变实物,经过这样改变的物就‘与艺术家的观念相符’,就是说成为‘理想的’了”,尽管它也属于客观存在,但与我们生活中的客观现实是有许多不同的,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说明,艺术家灌输在作品中的观念也有“未定”的“模糊层面”,笔有尽而意无穷,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在《拾穗》中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真实地刻画了三位普通的法国农妇,她们弯着腰在收割后的麦地里捡拾被遗落的麦穗。尽管艺术形象真实,但也无法表现完尽作者对生活的理想观念。现代雕塑家叶毓山的《歌乐山烈士纪念碑》组雕,其艺术形象的监狱背景是模糊的,敌人的野蛮残酷是模糊的,唯一具体的是一种精神力量。

另一方面,读者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所感知和体验的深度和丰富性也有所差别,也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个性特征会使读者产生多元的解读,我们不能执迷于一种“建构”,主观武断地将对作品的“统一认识”灌输给学生。比如,20世纪抽象主义画家康定斯基的《即兴》,不以自然物象为范本,有的只是线条、色彩、块面、形体以及构图等绘画要素,不同的读者视觉感知后被激发的情感想象和精神思维程度千差万别。

事实上,面对一幅全新的美术作品,不同的读者进行欣赏时的差别往往取决于对“模糊层面”的认识程度,因而研究美术欣赏中“模糊层面”,有助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研究“模糊层面”的意义

在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模糊层面”(当然也包括美术欣赏),有许多东西是无法趋于统一化或者具体化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很注重教师课堂上对于美术作品的阐述和分析,换个时间和地点,学生的反应却没有一点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想象,完全是一种移植,这是老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听任这种势态的发展,将大大地不利于我们现时代的美术教学。

研究美术欣赏中的“模糊层面”,有助于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调整课堂教学模式,让美术欣赏教学真正起到素质教育的作用。中国古代文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意象”,在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尤其重要。意源于艺术家的内心,并借助自己塑造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读者在欣赏感知象的同时,根据艺术作品中的特定形象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积极地调动感情因素,还原或者填补艺术家所见所感,渗透自己的情感想象,去体验美术作品“模糊层面”的意象之美,起到提高自身审美能力的积极作用。还将有助于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审美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会运用多元思维方法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二、“模糊层面”对美术欣赏教学的启示

1、 让学生成为欣赏主体。

在美术欣赏“模糊层面”,学生经常扮演着一个“理性”的旁观者,是一个欣赏客体,程式化地叙述着艺术情感,诸如“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表达了作者崇高的理想”、“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残酷”等等,一点都没有自己真实的情感想象,彻头彻尾的被动欣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将课本和教师的知识简单地装入学生头脑的过程。美术欣赏不能成为教师把单一确定的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学生不能成为欣赏的旁观者和接受者。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扭转“一言堂”的模式,积极创设情境,挖掘教学内容中趣味性、生活性并且符合学生心理的东西,吸引学生参与到美术欣赏的过程中来,主动感知艺术形象和体验艺术情感,让学生成为美术欣赏的主体。

2、 注重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个体,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并且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同一件艺术作品,一个学生以前、现在、将来的欣赏结果是变化着的,即使一个偶然的生活经历也会改变其对同一件作品的情感想象。美术欣赏的内容中,往往都是既往历史中留存下来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的生存年代和社会背景离今天实在太远了,学生又缺乏相关的经验,无法进行情感通融。鉴于此,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兴趣趋向和心理变化规律,注重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生活经验,以及具体的情绪情感变化,适时地以学生为欣赏主体,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3、 发展学生想象创造力,培养多元思维习惯。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美术欣赏教学中应该积极发挥“模糊层面”在学生欣赏过程中的作用。以美术作品的“模糊层面”为立足点,创设一定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情感想象,多角度地感受艺术形象,不要让教师的审美表述成为唯一的审美标准。比如在《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欣赏过程中,除了组合、体量、造型、色彩、装饰等艺术手法的欣赏外,可以增加一个“宫殿建筑中艺术与文化思想的关联?”的讨论题,充分调动学生展开讨论,不管是赞美还是批判,只要有根有据,尽量加以肯定或者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阐述明白,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自信,发展学生创

造力,培养其多元的思维习惯和审美能力。

4、 进行“对话式”欣赏教学,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

课堂中的欣赏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的,是师生之间的一次审美合作,是平等的参与和交流的过程,对于学生在欣赏时的表现,教师不能象法官一样给予是与否的判定,在美术作品的“模糊层面”多作交流和探讨应该是欣赏教学的理想态势。只有在平等互动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摆脱其他先验的窠臼,在讨论和相互观照的过程中真实地抒发他个人的见解和情感。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广泛吸取相关领域的知识,从美学和哲学中寻找切合点,在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中去影响和完善他们的审美素养。

5、 着重关注学生健康的审美个性。

美术作品中的“模糊层面”留给读者广阔的思维空间与情感联想的余地,每个读者的个性发挥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发掘每个学生的感悟潜力,多给学生一点主动参与的机会,对于发展学生的审美个性是非常有利的。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第7篇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特征

许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曾在上海举办“法国250年绘画作品展”会上,从男女老少、各界人士的交流中我发现,人们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这类写实作品。然而,另一个事实却让我吃惊,在“毕加索”、“米罗”的画展上,许多学美术专业的学生都向我提出这样疑问:“这些画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意见。他们大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情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以上列举的事实可以说明,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所激发审美体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我们认识到,教学必须要达到这一目的时,那么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现性作品欣赏教学所碰到的困难是相同的。

我们已经知道,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然而,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离开了审美功能,专注于认识和教育功能是否符合欣赏教学的要求?假如,我们从伦勃朗作品中感知到铜盔的金属质感,能否成为帮助学生认识某种物理属性的辅助教材;假如,一幅画讲述的是某些伦理道德、社会思想和时代精神性的内容,是否可以作为一种传达思想观念的工具去完成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回答是肯定的。但不禁要问,欣赏教学本身的特征是什么?也许我们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但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正如在其它学科教学中,偶尔得到一些类似艺术中审美感知的内容一样也是继发性的作用,并不是该教学的主要特征。

二、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1.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如,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时,热烈欢快的形式也不会被其感知为愉快的东西。反之,一个时逢喜事的人,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也会感受到欢庆的气氛。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主体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还要看主体所操持的欣赏媒介是否符合主体的欣赏习惯,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无论其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同时,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从中我们看到,减弱客体媒介中所粘附的非审美信息和压抑主体的非审美情感是评价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欣赏材料的选择和教师的讲评是极为重要的。倘若欣赏材料选择不当,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在学生鉴赏力尚处于低水平时,让他们欣赏人体艺术,可能使教学无法开展。同时,需要教师在课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和作品分析的文章,从中抽绎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使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2.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一方面,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审美经验的同时,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即审美判断中潜伏着利害判断。如,对画中苹果的色彩和形状产生美感时,也可以作为“望梅止渴”的情感体验。即是纯粹几何形所传达一种普遍情感也能激起个人无意识的利害判断。另一方面,美感中包含着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如果将壮观的战争场面看成是一种总体艺术,那么人们是不会想往那种艺术的。因为审美价值的判断要受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制约,即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制约着审美价值判断。如,有时代和地区风格的作品或为某集团的个人情感所认可的形式规范,都可以作为审美评价的标准。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3.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诚然,教师对作品的评价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在教学中表现为一种灌输性。但任何评价都是对客体价值的主观选择和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灌输”是疏通走向人性中共同的自由本质和理性精神的渠道。一种培养审美鉴赏力的教学,离开主体从个别至一般的评判过程,任何定性的灌输有可能造成学生在欣赏上的“伪敏感”,即缺乏主见的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的假象。这是教学另一个偏颇之处。

三、绘画欣赏中的评价

1.作品内容与形式

一般认为,再现性作品形式服务于内容,而表现性作品内容往往体现于形式的本体之中。尽管二者的侧重有所不同,但任何绘画都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的多重性内容。在具象绘画中,再现性内容处于显处,而表现性内容处于隐处。如,达芬奇和丁托莱托所创作的《最后的晚餐》,其再现性的内容相同,但因形式处理(构图、人物造型、透视等)不同,就有了隐藏着的另一种不同的内容,即不同的形式因素给观者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试想,让一个不知此圣经故事的人去欣赏这两幅画时就出现这样的情况,达芬奇的画透视焦点居中,呈一种对称式构图,加之空间处理的平板装饰性,给人一种平静稳定之感。在平衡中人物的动态变化,略使画面产生从静到动、从安稳走向骚动之感,使观者体验到一种事物处萌芽状态,但预示着即将来到的运动最普遍的经验。而丁托莱托的画,由于透视焦点偏向一边,长形餐桌向纵向消失产生倾斜的纵深感。不对称的画面失去了稳定性,加之人物的前俯后爷相互重叠,以及画面上方飞动着的小天使,更加剧了动荡不安的感觉,使观者体验到事物发展中矛盾对抗即将解体的一种普遍经验。而在表现性绘画中,表现性内容处于显处,再现性内容则相反。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乍一看,使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理性秩序下的欢快气氛。这种错落有致的点线面构成失去了现实形象的支持,使我们感受而不是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处于一种均衡缜密的网络系统监控下的普遍经验。在冷色调中透出澄黄的直线;在线与线之间点缀着大小不一的深红、深蓝的色块,仿佛象五线谱上的音符,给人一种机械性跳跃的节奏感。对这些表现性内容的体验,只要放弃从画中索取现实形象的要求就能得到。然而,另一种再现性内容通过想象也时常从画中迸发出来。如井字形直线象街道、大小色块象建筑物等。由于绘画具有多重性内容,在教学中必须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使我们的感知和评价有的放矢。

2.欣赏与形式分析

在这一阶段的评价,需要我们把注意力比较长久地固定在作品上,并试图把握其中那些相互作用着的主要成份。如塞尚的《苹果与桔子》,产生顺畅、和谐及愉快情绪的形式机制是由那些主要成份造成的,线条是流畅的、形状是柔滑圆润的、色彩是暖调的;静物在大面积白衬布映衬下,整个明度是高调的。构图是由各种大小方向不一的三角形组成,变化而统一。桌面向左倾斜造成圆滑的果子不稳定感,但似乎又在右倾斜的果盆强力牵制下取得了平衡。这样画面既有欢快的动感,又有祥和定静的均衡感。但这些定性的分析必须后于学生的评价,教学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因为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胜不过对形式的直觉,直觉是对形式全面综合性感知,是动态的。而剖析是将形式分解后逐一定格,是静态的。在教学中,两者缺一不可。一方面,我们需要直觉形式,但不能把直觉神化。另一方面,直觉后的理性分析帮助我们了解所能直觉的东西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尽管对形式的剖析会使欣赏失去了愉悦性,但对提高形式的直觉水平是极为重要的。整个教学是一个从引导感知分析(史、概念、形式因素)再感知的循环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的直觉水平从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的高度。

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教学的重要部分已毋容置疑了,然而,在对作品分析时所使用的语言、方法及教具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如,在构图分析时,可将相似和相反的作品进行比较,卡尔夫的《有银水壶的静物》是一个“金字塔”形的构图与塞尚的静物画不同,具有稳重的矜持感。再如色彩分析,可以将色彩强烈的作品制成黑白灯片或教具画进行对照,使学生体会色彩在画中的作用。如果要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构图的均衡作用,可以抽掉画中某一部分的色彩和形象进行试验。这种视觉实验性教学对高中生来说,是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的。当然,教具的设计必须是经济又合理的。随着教学不断深入,形式的分析从笼统简单向细微复杂发展。可以说,对整体形式意味的感悟和对局部形式因素的体察和剖析都具有非生物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