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生产员工管理制度(合集7篇)

时间:2022-03-09 04:21:20
生产员工管理制度

生产员工管理制度第1篇

一、车间员工除按照公司人事制度、考勤制度、生产制度来加强管理外,还要服从本管理制度。

二、进入车间工作前须做到:

1、首先在来公司的路上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整理好自己的厂服,带好厂牌做好工作

2、看生产安排看板中的生产任务或听从主管安排生产,并做好生产准备进行生产。

3、清楚工作台和身边影响工作的物品,做到工作顺畅利索。

4、到仓库找仓管领用生产所需的物料,并做好数据统计。

5、检查生产工具和生产设施是否能正常生产,如果不能正常生产立即上报给主管,由主管到办公室给予解决;如果正常,就开始生产。

三、在工作中应做到:

1、对每道工序都不能马虎,确保工艺质量的优良,尽一切可能做到“零次品”。

2、组装中能用的螺丝钉、螺丝帽、垫片、扎线、套片、压线帽、海绵条等部件不能作为废品乱扔,每位员工都应有节少成本意识,要有把一个能用的螺丝垫片都要检起来用在产品上的作风。

3、在贴产品标签时应帖端正,看上去比较美观正规。

4、各工序应按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严防违规操作,确保品质优良。

5、在领安装部件时应填写领料单,然后将领料单交给仓管签字,仓管签字后跟随仓管一起到仓库领料。

四、下班后应做到:

1、生产工具和零部件(如:螺丝钉、垫片、海绵条、扎线、贴标、套片、压线帽等)定位摆放,保持整齐有序。

2、检查风批气管是否漏气和电器线路、开关是否有隐患;如有漏气现象发生应及时报告给主管,并及时解决。

3、按照主管划分的清扫区域来清扫车间,保持车间清洁整齐;并分清用与不用的掉在地上元件,特别是螺丝钉、垫片、海绵条、扎线、贴标、套片、压线帽等,放入各定位的地方,不能乱扔或丢在垃圾里。

4、关电、关水、关电器、关窗户,以防车间安全;火灾、水灾、偷盗、损失。

5、整齐有序地到打卡机前打卡下班。

五、规章制度:

1、以上二、三、四项不管是谁如果不按规定操作或违规,发现一次罚款30元;如果三次违规除处罚外给予辞退。

2、员工要服从主管安排,分配到每个人的工作任务要认真做好做完,不得拖三拉四完成不了任务和质量要求,否则给予重罚。

3、车间工作中不能说与工作无关的话和说脏话,更不能吵架、打架斗殴;违者:说与工作无关的话和说脏话者每次罚10元,吵架、打架斗殴者,不管是谁,也不管是什么原因罚50元,并给于辞退。

4、不能带陌生人进厂,如有违者每次罚款30元。

5、不能在车间内抽烟和玩打火机,违者罚款200元。

6、装车不能托托拉拉,应听从发货员的安排进行装车;如有不服从者每次罚款20元。

7、退货回来的拆机配件和装机零部件不能丢在垃圾里,违者罚款50元;如果查明不了违反者,车间班组统一罚款5元。

8、如那个车间将垃圾没有丢在垃圾棚里而丢在外面,罚所丢者20元;如查明不了所丢者,车间班组统一罚款5元。

六、质量操作制度

1、员工必须严格按照工序质量流程进行作业生产,不得任意妄为。

生产员工管理制度第2篇

1构建公平合理的分配与晋升机制

1.1确定图书馆资源分配的合理标准

组织资源分配制度与潜在标准是员工反生产行为强有力的塑造工具。图书馆在员工的岗位选拔、职位晋升、绩效激励以及学习培训机会等资源方面,所拥有的分配制度和潜在标准能直接作用于员工的行为,构成了员工反生产行为的重要原因。实现图书馆资源分配公平主要包括程序公平、分配公平以及互动公平三个方面。程序公平,就是要让员工拥有畅通表达自己意见及建议的渠道与机会,能参与到对分配结果产生过程的控制之中。如果与分配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政策缺乏准确性、代表性、一致性或伦理性,一旦该政策执行,就会导致程序不公,从而引发日渐强烈的抵触情绪,进而导致员工反生产行为。分配公平,就是要让员工在将个人与社会、自己的现状与自己的过去,以及个人的现实与期望进行对比时,对资源分配的结果感到满意。一般情况下,员工认为结果不令人满意,就会认为分配不公平。如工资增长停滞或负增长、竞岗落选、职位晋升失败等。互动公平,就是图书馆及管理层在处理与员工利益相关的问题时,让员工切实感受到应有的尊重、支持与认可。即使图书馆不给予明确认可,也需要给出合理的解释,以示对员工的尊重,从而体现互动公平。

1.2建立公平合理的晋升机制

公平合理的晋升机制能促进组织资源配置优化,实现能力同职位的匹配,做到人岗相宜,为员工提供组织激励。图书馆公平合理的晋升机制是调动馆内知识型员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的必备条件,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利器。图书馆应该创造这样的制度环境,根据员工的能力水平、工作业绩以及行为本身的实际情况,为表现尤为突出的员工提供晋升机会。公平合理的晋升机制的建立,必须坚持“德才兼备”“机会均等”“递进式与破格式晋升相结合”等原则。晋升机制的目的是树立榜样,应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与说服力,防止带来负面效应。晋升机制应起到表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公平竞争,调动员工持久积极性的作用。晋升机制在决定员工晋升时,一要考察员工工作的表现是否合乎既定标准,二要考察员工在工作中的劳动投入、情感投入程度,三要结合员工的资历与能力进行考察。

2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作为一种管理工具,能规范员工行为,提高组织绩效。同时,绩效考核体系是把“双刃剑”,也可能导致其他新的反生产行为(张永军,2012)。所以管理者需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措施,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最大程度地减少和消除员工工作场所反生产行为。

2.1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目标体系

2.1.1绩效考核目标体系应符合SMART原则。①绩效考核体系要保证考核目标的具体化、计量化,具有现实性、目标相关性和时限性。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目标因其明显的挑战性,能有效激发知识型员工的主动性、创新性;模糊且不切实际的考核目标,将挫伤甚至扼杀员工的工作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甚至促发员工的反生产行为。2.1.2实行结果与行为的双轨并行考核模式。考核实践中,多数考核体系在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往往重视行为产出或结果,不注重行为本身与过程。以结果考量为导向的考核模式,存在着重产出、轻行为,行为过程缺乏有效监控,容易忽视或放任反生产行为;结果与行为双轨并行的考核模式,可以有效抑制反生产行为。所以,图书馆绩效考核必须实行结果考量与行为过程监控并行,确保达成该高绩效的行为过程符合组织规范。2.1.3施行多管齐下的考核方法。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法各有长短,单一的目标考核办法会误导员工聚焦结果。同事考核可能会引发员工彼此合谋或相互拆台现象;领导考核可能导致溜须拍马、流言蜚语或拉帮结派等现象;强制分布法带来的后果是“轮流坐庄”现象。因此,图书馆在施行具体的考核方法时,必须弄清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多管齐下,扬长避短。2.1.4绩效考核应强调发展性目的。绩效考核的目的,不应该是“秋后算账”,而应该是“指点迷津”。“秋后算账”极易引发员工内部的互不合作、相互诋毁等恶性竞争行为,从而损害图书馆整体利益。“指点迷津”则强调发展性目标考核,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感,对员工个人发展、图书馆整体绩效都有帮助。绩效考核的目标主要强调图书馆员工人力资源开发及单位的进步,而不是把考核当成对员工的“拷”“吓”,违背图书馆管理的“初心”。2.1.5考核措施要有针对性。图书馆反生产行为表现形式多样,有主动型、被动型、公开型和隐蔽型。图书馆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开展绩效考核。对于员工个人基于工具理性考虑而实施的反生产行为,图书馆应该设定考核指标,以抑制私利行为,鼓励利他行为;对于公开或隐蔽的反生产行为,图书馆应该采用关键事件法①,对反生产行为进行分析、认定并作出绩效评估,从而加以控制。2.1.6绩效考核要注重公正、公平原则。研究表明,组织公平感知与员工反生产行为负向相关。图书馆管理者在进行绩效考核时,一要保证过程透明、标准一致,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二要确保考核结果实事求是,要真实反映员工的业绩水平和贡献;三要及时与员工互通考核有关信息,尊重、关心员工,全面提高员工的考核公平感、满意度、效用感知以及精确性感知等。

2.2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

通俗来讲,薪酬是员工因向所在的组织提供劳务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酬劳。狭义的薪酬指货币和可以转化为货币的报酬。广义的薪酬包括获得的各种非货币形式的回报,如参与决策、个人成长机会等②。薪酬制度管理的具体目标是追求“效率与公平”“效率”对于组织绩效、员工绩效考核以及投入成本来讲,薪酬制度管理本质是用适当的薪酬成本给组织带来最大的价值;“公平”对于员工绩效来讲,薪酬制度管理就是要实现分配上的自我公平、内部公平、外部公平。因此,图书馆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必须做好以下几点:2.2.1实现同工同酬。关注劳动的多样性、主观能动性,关注职位相对价值,实现同工同酬,保证相同的薪资带。2.2.2关注个人绩效,按绩分配。薪酬制度必须与绩效考核密切挂钩,在对结果进行奖励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实现结果的过程进行考核。薪酬制度应区别对待相同职位上不同员工的有差别实际绩效,实现员工的薪酬与绩效相匹配。2.2.3强调薪酬制度的执行力。薪酬制度只有在获得高效执行的情况下,才不是“纸上谈兵”,才能以公正的执行程序保障公正的薪酬制度真正实现。图书馆薪酬制度建设至少应体现员工价值、激励作用、内部一致性等原则。2.2.4确保薪酬制度的公平性与适度竞争性。缺乏公平感的薪酬制度很容易引发反生产行为,而过度竞争的薪酬管理也会导致人际冲突和攻击行为等。所以,图书馆可通过加强对基于结果的薪酬的监控、提高薪酬分配的公平性来减少反生产行为。2.2.5合理确定个人绩效与团体绩效。在决定团体薪酬中的比重在一个充满比较的社会环境中,公平问题最能牵动员工的神经。为了减少反生产行为,在进行薪酬分配时,必须准确评估员工的贡献,保证薪酬分配客观公正,提高员工的分配公平感。

3充分发挥精神激励作用

精神激励是指通过非物质的手段以满足人们的社会心理需要,从而激发人们良好行为的一种方式③。个人工作绩效与他所受到的激励程度密切相关。善用精神激励应该成为图书馆管理层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管理手段。善用精神激励就是要做到对不同时间、地点、对象和事物使用不同的恰到好处的精神激励方法。

3.1蓝图激励。制定图书馆发展愿景,通过图书馆与员工发展蓝图来鼓舞员工士气,激励员工斗志。3.2成果激励。将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种成绩与大家分享,让大家体验自己参与的成就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进取心,以正激励的方式营造工作上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3.3榜样激励。图书馆要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员工进行表彰,加以正面强化,弘扬正能量,让其在得到物质奖励的同时,获得精神鼓励,从而一方面助推其更上层楼,另一方面通过树立典型,起到其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3.4情感激励。图书馆知识型馆员拥有积极进取的劲头,但需要情感的沟通与感染。应分析个人情感的倾向性、可塑性,化解其思想上的疙瘩和工作中的矛盾纠纷,疏导因工作、生活、学习以及人际关系等出现的不满情绪,充分把握他们的心理诉求,增进理解,发挥情感的感染、沟通作用。3.5信任激励。图书馆要善于采纳员工的创造性建议和意见,给予他们一贯的信任。在结合图书馆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对员工“委以重任”,并实施控制,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只有在承认员工自主性的基础上,为他们从事创造性劳动和提升自我创造条件,才能增强员工信任感,激发员工活力,实现组织目标。

4结束语

科学合理的反生产行为管理制度,对提高图书馆的组织公平度,提升员工的公平感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十分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反生产行为管理制度,能有效地规范员工行为,预防和减少工作场所反生产行为的发生,保证图书馆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向兰.企业员工反生产行为的成因研究[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34(5):209-210.

[2]林春联,肖慎华.知识型图书馆员的和谐管理[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2,30(5):27-29,41.

[3]张永军.管理反生产行为:绩效考核是把双刃剑[J].企业活力,2012(1):61-66.

[4]张永军.基于人力资源管理5P模型的反生产行为治理策略[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1):93-104.

生产员工管理制度第3篇

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全省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与跨地区经营的建筑施工企业之间信息通报和工作协调机制,加强本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 广东省跨地区经营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联络员(以下简称联络员)由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承接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跨地区经营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分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负责同志担任。

第三条  跨地区经营建筑施工企业如实填报《广东省跨地区经营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联络员基本信息登记表》(见附件,以下简称《信息登记表》)后,上报工程所在地的地级以上市(含佛山市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各地级以上市(含佛山市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将《信息登记表》录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设信息网(网址:gdcic.net)的工程安全生产动态管理系统中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联络员管理子系统。联络员如有变化,该企业应重新填写《信息登记表》,并在发生变化后15个工作日内以传真方式报工程所在地的地级以上市(含佛山市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予以变更。

第四条  联络员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

(一)收集、整理、传递本省相关地区住房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本企业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重要信息;

(二)分析本企业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

(三)督促本企业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快报、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发生与施工安全相关突发事件等情况上报工作。对本企业承办事项进行督促和协调,以保证承办事项按照要求时限反馈,如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反馈的,要及时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沟通并说明情况;

(四)提出改进本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意见、建议;

(五)按时参加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持召开的部分联络员工作会议,并向会议通报本企业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六)向本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以及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汇报联络员会议精神,提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建议、措施。

第五条 部分联络员会议制度: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负责组织部分联络员会议。部分联络员会议分为年度会议、临时会议。年度会议每年召开一次。

年度会议的内容为:分析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总结年度工作,提出工作思路、意见和建议,研究加强与改进联络员工作的重大事项。年度会议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邀请部分企业的联络员参加。

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时,或有重大工作需要部署时,可召开临时会议。临时会议的议题为:通报较大及以上事故情况,研究控制事故的对策、措施,部署和安排重大工作。临时会议由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地的地级以上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同志、以及事故企业联络员参加,必要时,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可邀请部分企业联络员参加。

(二)每次会议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其他有关事项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通知。

(三)联络员会议纪要应抄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同志,并以电子邮件形式发给各联络员。

(四)联络员因故不能参加联络员会议,应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请假,并委派相关人员参加。

第六条 联络员信息传递制度

(一)联络员每年半年应以电子邮件方式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报送本企业近半年在粤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的分析报告,报告内容一般应包括本企业近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主要工作情况、在粤承建工程的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情况、企业新制订的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工作措施、企业面临的安全管理主要问题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等。报告要简明扼要,内容翔实,层次清楚,文字简练。

(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通过文件、简报、电子邮件等方式向联络员传递有关信息,保持日常联系。

(三)联络员所在企业应为联络员的工作创造条件。

第七条 本工作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生产员工管理制度第4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安全管理;现存问题;对策

1煤矿安全管理的现存问题

(1)缺乏良好的安全管理意识与科学的责任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竞争也愈来愈激烈,导致在煤矿企业在对煤矿的生产过程中不顾安全管理工作,只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由于煤矿企业缺少责任制的生产模式导致了煤矿开采中的安全措施缺乏,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够健全等,导致煤矿生产中的安全事故发生时不能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许多煤矿企业没有建立可靠的合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没有科学化的监督开采工作,导致了煤矿开采中的安全事故发生,降低了煤矿产业的生产效率。(2)脱离实际情况进行生产作业。由于执法不严导致许多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脱离了实际情况进行生产作业,造成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虽然煤矿企业在对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制定了生产制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更多是依据自我管理认知对煤矿产业进行管理规划,认为制度中的条例只是用来制约井下工作的煤矿工人,而自己的管理方式可以不受制度的约束,导致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经常出现违反制度,不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去管理等缺少约束力和公信力的情况出现。(3)相关设备、设施存有安全隐患。由于地下的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还有开采的设备具由很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在开采过程中,煤矿的设施设备上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由于煤矿工程的开采量大,我国的综合配套的设施设备上存在能力的不足,设施设备的老化影响了煤矿开产中的机电设备使用[1];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煤矿的开产过程中对设备需求量大,设备调动也比较频繁,导致许多设施设备运行时的任务繁杂,由于设施设备缺乏计划性的使用,导致在煤矿的井下作业中受恶劣的工作环境影响,让煤矿开采中的设施设备具有的超负荷的工作运作,严重影响了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4)缺乏优秀的安全管理人员。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的制度上具有一个系统性,在生产过程中要完善制度的管理才能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目前煤矿企业的管理中缺乏优秀的管理人员,没有对管理制度的体系条例进行严格执行,在生产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保持模棱两可的态度,在事情的解决上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理方式,管理上收集和记录的工作随意解决,没有认真的分析制度条例中所存在的问题,更不及时反应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由于煤矿企业缺失管理上的优秀人员,也导致在制度审查中存在许多问题,无法使管理人员的工作具有规范性。(5)职工管理欠妥当。在煤矿企业生产中,由于煤矿产业对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要求普遍不高,许多工作人员对煤矿生产的安全体系没有系统化的学习和对知识理论的理解,工作时会出现对技术的把握不精准、设施设备的错误使用、没有在生产过程中追求精益求精的质量标准、敷衍了事的态度,在工作共没有充分的发挥自我的主动性,对上级的安排只停留在安排的工作上[2]。煤矿企业在对职工的管理上也缺乏培训上的缺失,由于企业在对新员工进行招工时的考核要求不高,职工的自身素质本就不高,后期企业的培训不够全面,导致员工在工作时不能正规化的进行工作。

2应对安全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1)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相关责任制。制度的管理都是有章可循的,如果管理制度上的不完善就对使管理制度体系存在空白等缺陷,无法去建立健全的相关责任制,无法更全面的贯彻到员工的工作中,所以在煤矿安全管理的制度中要建立以下几个相关责任制:一是合法性原则,在煤矿生产的管理中要切合实际制定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制度,通过法律条例对作业人员的进行工作的规范和约束;二是规范性原则,管理制度条例的制定要规范工作人员在生产作业时的工作规范,对工作中出现的错误行为进行指导和禁止,避免安全意外的发生;三是科学性的原则,科学性的发展有利于煤矿产业有效的生产效率,管理制度的明确要结合科学依旧,将科学的高效化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更有效的指导煤矿的安全生产和解决煤矿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四是严肃性原则,在制定管理制度的体系工作中,管理人员要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制定管理制度,制定出的制度内容要明确,担当起制度的管理责任,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去制定煤矿生产的管理体系[3]。(2)强化政府监管。为更好的贯彻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政府要做好对煤矿产业的监管制度,从实际工作中对煤矿产业管理制度中的盲点和薄弱点进行分析和改进,建立健全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根据政府的要求构建一个制度管理体系,根据煤矿安全的管理要求,系统性的分析煤矿产业的制度建设需求,全面性的进行制度管理,将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紧密联系起来,保证管理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关闭不具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煤矿企业,防治资源的浪费和矿井的污染,严格打击非法煤矿企业的发展;各级政府机构的有关部门要针对煤矿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专项整治和隐患复查,更实际落实对煤矿开采的标准,监管部门要与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做好沟通,对煤矿开采中出现的瓦斯浓度等级进行鉴定,地下环境的污染进行检测,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重大安全隐患进行信息通报,整改验收等工作,完善煤矿企业的生产运行,从而让煤矿企业依照法律法规的标准进行生产。(3)完善安全管理机制。煤矿企业的运行离不开安全的管理体系,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使煤矿的生产过程更完整更安全。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监督人员在工作中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对煤矿生产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进行记录,并及时联系工作人员进行改善。只有加强对安全监督人员的管理工作,公正的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监督,才能及时发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完整。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对井下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测,对有害气体进行监控。为保障设施设备在煤矿的开产作业中的安全,管理人员要做好对煤矿开采中设施设备的排查工作,定期的对煤矿开采的设施设备进行检修工作,预防出现设备故障影响开采工作,避免设施设备中所存在的故障加剧扩散。管理人员在进行排查的工作时,要认真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结合实际消除设施设备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4)加强培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为保障我煤矿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煤矿企业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按照我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进行严格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按照我国安全生产法的方针进行明确的培训工作,对工作人员持有的个人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的指导工作,从如何在工作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进行培训,让工作人员在在煤矿的生产工作中提高安全意识,对设施设备进行安全的操作程序工作,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熟练的工作;为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导致工作人员自身受到伤害,在事故中无法得到自救等问题,煤矿企业要加强培训工作人员的自救意识,进行安全事故等演练,让工作人员明白在安全事故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救,减少安全事故导致人员的伤亡,降低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5)强化职工管理,完善激励机制。煤矿生产的过程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开采,切合实际,煤矿企业要发展更好的煤矿产业就要加强对职工的个人管理。为做好职工的安全管理工作,要从对煤矿产业的从业人员的准入机制着手。为确保工作人员的工作技术,进行技术的检测、对煤矿产业的安全理念进行定时的核查,从薪资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奖罚等机制的工作管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认识性;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将先进技术引入到工作中,优化采矿的生产环境和人员的工作环境,让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有一个可靠具有安全性的工作环境;分析工作人员在煤矿作业中出现的安全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对工作人员进行设备的安全操作指导,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保证效率的最佳;煤矿企业要时刻关注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心理、生理问题,保证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降低在工作中发生安全事故。

3结束语

由于煤矿生产的中的工作环境条件比较差,开采工作的复杂,为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煤矿企业在管理上要建立全面的安全监察的工作体系。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为避免管理上的缺失,管理上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对煤矿生产的安全意识,将设施设备与工作人员结合起来运用到煤矿生产过程中,大力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保障生产中人员的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更好的促进煤矿的生产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峰.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对策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02):62.

[2]郜鹏.构建煤矿安全管理的优质路径[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9(04):22-23.

生产员工管理制度第5篇

[关键词]煤矿;区队;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D9T7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182-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安全问题成为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煤矿安全更是如此。由于煤矿生产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安全生产一直是煤矿行业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每年都有关于煤矿事故的报道,这极大地阻碍了煤矿行业面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仔细研究煤矿事故的原因,笔者发现绝大多数事故是因为矿区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还对提升矿区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安全管理工作要从矿区的基本组织做起,这就对矿区区队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将区队安全管理体系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任务。

一、区队安全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

1、安全意识淡薄

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实施首先有赖于管理人员在思想上的重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尽管各个矿区都设有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但是它们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安全管理人员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的思想意识过于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阻碍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展开。有些矿区领导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一味地追求矿区的煤矿生产,使得安全管理工作处于搁置状态。领导人员的不重视,进而影响了安全意识在矿区基层人员的普及工作,使得安全管理工作举步维艰。

2、管理机制不健全

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安全管理工作合理展开的基础,目前许多矿区的管理机制没有形成体系,出现了种种明显的问题:第一,缺乏相配套的煤矿生产的考核标准,这就使得煤矿生产陷入无安全指标作为参考的尴尬境地;第二,对区队员工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不到位,尽管许多矿区的安全制度已成为规章制度,但是在这些规章制度并没有落到实处,在保证矿区生产目标的前提下,管理人员对区队员工违反规章制度的现象几乎处于放任状态;第三,安全规章制度不完善,每种制度的制定都要不断革新和发展,在有些矿区依旧实行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安全规章制度,这早已无法适应当今的煤矿生产。

二、矿区区队安全管理的措施

1、在矿区区队营造安全文化

安全问题不是依靠一个组织或是个人就能解决的,它需要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矿区区队安全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区队员工是矿区区队的主体,他们不仅是保证区队完成既定任务的主要力量,同时是遵循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成员。因此,矿区区队的安全管理工作要从每一位员工做起,强化员工的安全教育、使用适当的管理手段,在矿区内营造出注重安全管理的文化气息,有助于提高区队人员安全生产的意识,有助于提升区队员工遵循规章制度的自主性。

由于矿区员工的文化程度不高,安全意识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安全管理人员要适当的对员工进行引导,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引导工作要注重一定的技巧,要做到理和情的有机统一,在传递安全生产知识的同时还要照顾到员工的自尊心。第一,定期的对员工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让安全生产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心中;第二,定期考核员工的安全知识水平,区队领导要定期考察员工的安全知识,对不合格者进行再教育;第三,严格遵循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对不符合安全规范的生产环节及时作出相应的惩罚,让员工懂得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完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

区队要完善安全管理的机制,制定与煤矿安全生产相符合的管理体制:第一,管理系统要健全,要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考虑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第二,建立安全管理工作的问责制,要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让每一位员工、每一位领导各司其职,做到权利和责任的有机统一;第三,实行客观公正的奖惩制度,对遵循安全规范的人员给予表彰,对违反安全规范的人员及时作出惩罚。安全管理工作的展开,必须要有一套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建立要符合本矿区的生产实际状况,不能照抄照搬。在制定规章制度后,还要组织区队所有员工进行学习,进而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

3、定期检查和考核矿区的安全性

要对矿区生产的各个环节和矿区生产的所有员工进行整体的考核,深化矿区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对煤矿生产的的机器设备定时进行检修,对井下的生产环境逐步进行改善,及时排查安全事故的隐患。不仅如此,还要将安全制度渗透到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如,安全生产制度、处理违章、设备维修等一系列制度的建设都要考虑到安全因素,让安全理念深入到所有员工的内心深处。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要把安全教育上升到矿区的制度层面,以保证所有员工的人身安全。为了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系数,安全管理人员要组织区队的所有员工进行安全操作规范、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等安全知识的学习,使得员工能够按照安全管理规程的标准进行相关的工作,尽可能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是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而加强煤矿区队安全管理工作是实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煤矿区队是矿区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煤矿生产的基本单位,矿区区队安全管理工作的合理展开影响着整个矿区的安全生产。矿区领导要高度重视矿区区队安全管理工作,要保持与时俱进的观念,探究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制定适合本矿区安全生产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这样才能保障区队的安全生产,进而推动矿区的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杨建国,刘怀莲,张献民.煤矿安全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J].煤矿安全,2005年09期.

生产员工管理制度第6篇

关键词:制造企业;现场管理;产品质量

前言

对于制造业来说,车间生产是普遍采用的工作生产方式,也是制造业进行管理的重点方向。如何做好制造业生产现场的管理?如何制定更加完善科学的制度,来对产品的质量做出更好的保障?这些问题一直阻碍着制造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且一直到今日依然存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1制造业现场生产管理的问题

1.1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

我国现存的制造行业中,基层的车间生产工作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对于工作本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降低。工人们平时并没有更多的娱乐活动和车间集体活动,员工之间没有太多的交集和沟通,也很容易形成一种自我的状态,不利于工作的进行。

1.2员工的文化水平较低

制造企业的基层人员来自于四面八方,生长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重要的是普遍存在文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对于接受管理和受教育的认识态度较差。

1.3过于追求产量

车间大多是流水线一样的工作,会安排相关人员进行产品质量检查。但是制造业车间的工作量较大,企业过于追求产品的产量,没有足够的人员进行检查,工作人员为了完成一天的工作量,难免会在产品生产和质量检查的环节存在纰漏。

2现场管理人员现状

2.1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造企业对于现场的管理制度却极度缺乏,就连对于工作的流程和监督体系都没有做出明确的相关规定,管理人员在对员工进行管理的时候,缺乏企业明文规定的相关条例,管理工作没有权威性和信服力,就算对工作进行指导,因为没有明确的奖惩制度和考察制度,员工的执行能力也得不到加强。

2.2管理理念过于落后

当前我国的制造企业车间管理人员大多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在工作管理中,经常根据自己的经验看法和个人喜好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而且对于人员管理缺乏公平、公正,不能保证对员工保持同样的看法,此外,企业对于车间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自我教育与提高意识得不到加强。

2.3产品质量监督程序过于单一

在制造业的生产车间工作中,对于产品质量监督的设置程度太过单薄。我们应该坚持质量重于产量的工作原则,然而往往一条生产线只配备两个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对于已经检查过的产品,没有进行第二次检查确认的工作,不能做到对质量的充足保证。

3关于加强制造业现场管理中产品质量的建议

3.1完善管理制度

在管理制度上要明确规定各个车间岗位的工作职责,使员工的工作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同时,对于生产产品的质量做出相应的奖惩制度。定期进行优秀员工的评比,并根据业绩给予相应的物质报酬。评选工作要保证透明、公开、公平、合理,在员工之间形成一股良好的影响力和驱动力,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l生。

3.2合理制定生产计划,保证质量

管理人员在对每日的工作产量做出限定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企业现有的员工水平和现实发展状况而决定。盲目的速度追求,只会给产品质量造成影响。因此,管理人员每日给员工定下的产量要适当合理,既不影响产量,又要保证质量,并确保工期内完成应该完成的工作。

3.3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

想要从根本上做好产品的质量工作,必要从根源抓起。在新的员工入职的时候,必须做好培训工作,为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对于车间的老员工也不能放松定期的培训和教育工作。

3.4及时检查机器设备、材料的情况

制造企业以生产车间为主,工作期间各个车间的众多机器同时运行,难免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机器发生故障,那么很有可能影响个人甚至集体的工作,精密的仪器和充足的材料准备是保证产品质量合格的重要因素,保证两者的正常充足,对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帮助。

3.5设立多种质量监督程序

针对车间监督工作环节薄弱的现象,车间管理人员应该及时做出分析改善,设立多重监察机制,从产品的材料选用到生产、后期监察进行同时监督。

生产员工管理制度第7篇

军工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主要包括机械危险因素和非机械危险因素两类。机械危险因素是指由机械零件、工具、工件或飞溅物的机械作用可能产生的伤害(如辗、割、绞、压、夹等)的各种物理因素的总称。主要的特点是突发性和瞬间性,有时一次发生,就有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非机械危险因素是指包括工业毒物、毒气、噪声、震动、辐射等非机械作用的有害危险因素。其中有些会破换环境,长期作用会造成对人体健康的累积伤害,导致疾病(职业病);有些是突发性的,可能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军工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员工安全管理意识不强。军工机械制造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管理意识不强是导致安全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是指员工在机械使用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生产工作习惯。在实际生产中员工对工具或量具随手乱放,测量工作不停机,站在工作台上装卡工件,越过运刀具取选料物,攀越大型设备不走安全通道等。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现阶段,军工机械制造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虽然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但是覆盖面较窄,不能涵盖《安全生产法》中的要求。在人员的培训方面虽然也有考试,但只将考试成绩计入档案就完事,没有分析思考考试培训的效果如何,没有针对考试分析来总结培训的重点及难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执行力度不够。

安全生产环境需要加强。部分军工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环境不达标,员工在超过安全极限或卫生标准的恶劣环境中工作,直接影响人的操作意识水平,使身体健康受到损伤,造成机械系统功能降低甚至失效,引发机械伤害事故。

安全管理投入不足。虽然各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日益重视,但在安全方面的投入仍然不多。不仅仅安全投入的资金不充分,安全人员也缺乏专业培训。设施设备出现故障时也被忽视,为了节省成本而不顾作业人员的安全仍继续使用。各项能保证人员人身安全的设施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

加强军工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的建议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责任人制度。军工机械制造企业单位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管理的第一负责人,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处于重要地位。单位负责人责、权、利的统一及安全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必须由单位负责人全面负责,承担第一位责任,对军工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乃至全部工作负有全面的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求企业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单位负责人应把安全生产责任指标层层细化,分解到每个班组、岗位,确保人人负其责,有效控制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军工机械制造企业应该在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把员工的工作细化、具体化、程序化,使得实际操作在可控范围内,把不安全行为有效控制住,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管理标准,根据班组生产性质不同,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如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自检、互检和定检制度。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在企业中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加强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管理意识。军工机械制造企业应时刻加强企业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强化员工的安全管理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技能。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使员工具有识别危险源的能力,还可以聘请第三方的专家,不定期到现场进行检查和指导,提高安全生产所需要的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