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生产与质量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07 15:17:30
生产与质量论文

生产与质量论文第1篇

[关键词]微观层面 质量差异 异质性

一、引言

本文就论文选题的理论依据及现实依据进行说明。第一节是对经典贸易理论及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综述,交代论文选题目的理论背景,阐述选题的理论意义;第二节通过对研究对象总体情况的分析,介绍论文的主要研究问题。

二、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兴起

传统贸易理论,将国际贸易产生归结于国家间的差异性。传统贸易模型都是以国家层面上的差异性为出发点,并假设了生产是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其中古典贸易理论从绝对比较优势、相对比较优势出发,要素禀赋理论从两个国家的要素禀赋差异性出发,两种理论都在

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与国之间发生贸易的原因。但是随着更多的经验事实的发生,传统贸易理论的说法逐渐受到了挑战。比如依照传统贸易理论预测,发达国家应与资源禀赋差异较大的发展中国家间贸易更为活跃。但从国际贸易的实际发展来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六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大量增加,并且发达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又占了很大的比重。发达国家的要素禀赋相近,且在产业内贸易中所交易的大部分是要素密集度相近的相似产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的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这些经济现象。

新贸易理论则重点对发达国家之间方兴未艾的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分析,指出除了国家要素禀赋的差异之外,规模经济也是国际贸易起因和贸易来源的另一个决定因素。新贸易理论以产业层面为分析出发点,引入了产业组织理论和规模报酬递增假设。新贸易理论虽然通过引入产品差异和垄断竞争所产生的产业内异质性,解决了新古典贸易理论中企业规模不确定的问题。但是在新贸易模型中,企业都是同质的,即每个国家都是由多个将多样性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的“代表性企业”组成的经济体。这个假设显然与经验现象相悖,现实中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出口,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而且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生产效率或规模的差异。因此源起“企业同质性”的新贸易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是,为何同一行业内,只有部分企业进行着国际贸易,而另一部分企业只服务于国内市场。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产业内企业异质性理论的研究,正是源于新贸易理论中的“企业同质性"假设与经验现象相悖。

基于微观层面的经验文献进一步发现,贸易自由化导致了产业内资源的重新配置效应,如迫使生产率水平较低的企业退出市场或关闭、导致市场份额向较高生产率的企业重新配置 (Bernard and Jensen,1999:Clerides,Lach and Tybout,1998:AW,Chung and Roberts,2000:Pavcnik,2002:Bernard and Jensen and Schott,2003)。这些经验事实不仅发生在发达国家,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相当普遍。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正是在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对一些经济现象无法解释的情况下产生的。首先是Bernard(1997)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了企业服务国外市场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并应用实证研究发现运输成本,工厂层面的固定成本,企业层面的固定成本,关税等因素都会影响企业选择服务国外市场方式。Melitz(2003)将垄断竞争模型与企业异质性假设结合起来,完整论证了企业的异质性理论模型,分析了企业选择是否出口的临界生产成本(即生产效率水平)条件,从而在理论上解释了为何行业内只存在一小部分企业进行出口。Helpman,Melitz和Yeaple(2004)拓展了Melitz模型,将异质性企业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FDI)相结合,考虑企业建立海外分公司的决策,即企业是以出口还是FDI的方式服务国外市场。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另一框架是由Bernard(2003)创立,他们将随机生产率引入到Eaton 和Kortum(2002)的多国李嘉图模型中。

在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以Melitz的异质性企业理论最具代表性,它成为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基石。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正是从微观层面―企业出发,探讨企业层面的出口贸易决策行为。它不仅解释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无法解释的经验事实,弥补了贸易理论所存在的空白,更是开拓了贸易理论研究的新领域、新方向。

三、企业异质性模型

企业异质性模型认为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对国际贸易中异质性企业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多位学者对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实证研究均表明:无论哪个国家或地区都只有很小一部分企业选择从事出口,而且与非出口企业相比,出口企业的生产率较高且规模也较大。各企业生产效率及规模的差异成为企业异质性。异质性企业是如何进行自我选择从事国际贸易的,贸易对企业的生产和利润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异质性企业模型探讨的问题

1. Melitz模型

Melitz(2003)以Hopenhayn(1992)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垄断竞争动态产业模型为基础,并在Krugman(1980)贸易模型的垄断竞争与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下,嵌入企业生产率的差异,建立了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Melitz(2003)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中每个企业面临着出口的固定成本。每个企业也都面临着内生的生产率水平。企业在了解其生产率状况后才会做出是否出口的决策。贸易能够促使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谋求更高利润,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为避免损失只能继续为本土市场生产甚至退出市场。同时贸易进一步使得资源重新配置,使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占据更高市场

份额 。

Melitz将异质性企业引入不变替代弹性(CES)偏好的垄断竞争模型,发现了一系列新的研究结果。例如,一个产业部门的贸易开放度提高将会抬高工资和其他要素价格,生产成本的上升使生产率最低的企业被迫退出市场。除生产成本外,生产率最高的企业还能够承担开辟海外市场的固定成本并开始出口。生产率居于中游的企业将继续为本土市场服务。低生产率企业的退出,使资源重新进行分配,更多得流向那些生产率较高的企业,从而整个产业的生产率因为贸易而得到了提升。Melitz的研究揭示了产业的总体生产率由于资源的重新配置获得了提高,这种社会福利是传统贸易理论没有发现并解释过的贸易利得。

因此Melitz模型尽管建立在微观结构上,却有助于从宏观层面上理解出口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Melitz(2003)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一个亮点在于它清楚且有说服力的解释了为什么一些产品根本没有被出口。

Melitz(2003)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能够很好的解释贸易中的零值问题,却无法解释贸易价格的空间模式,即平均单位价值随着距离明显增加的事实,且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预测却与该事实相反。

2. Melitz-Baldwin-Harrigan质量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

出口产品平均单位价值(出口价值/出口数量)常被用来衡量产品质量。认为企业同时以质量和价格为基础竞争的思想在国际贸易经济学中由来已久。早在1961年,Linder就将质量作为影响贸易方向的决定因素引入。在他的理论中:单位资本收入相近的国家由于在生产、消费模式上的相似,而使这些国家间的双边贸易更

活跃 。

在解释质量和国家贸易模式时,主流文献多采用引力方程对双边贸易流进行建模,解释双边贸易流的构成(如出口产品种类、数量及平均单位价值)因贸易伙伴的特征(距离、市场规模)变化而产生的反映。引力模型预测:国家间距离越远,双边贸易流越小。但在部分研究中发现,平均单位价值与距离呈正相关关系。

为了更准确的理解进口国特征对贸易模式的影响并解释贸易价格的空间模式,Baldwin 和Harrigan将质量差异纳入到Melitz(2003)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中,形成质量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或QHFT模型)。质量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重要创新是引入了一个严格为正的质量-成本弹性,并假定各企业在边际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上都是异质的。在同样的产品中,高边际成本使产品具有高质量和高价格。由于出口固定成本的存在,企业根据自身生产成本及产品质量对是否进入出口市场进行自我选择。在他们的理论中,当时,成本的增加使质量产生不均匀的提高,从而高成本高质量的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成为出口市场上的一员。而低成本低质量的企业则只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随着贸易成本上升或进口市场规模缩小,进入出口市场的质量门槛被提高了,市场对企业的选择更强烈了。因此,产品平均质量和FOB价格均随距离增加而提高,随市场规模扩大而降低。当时,传导机制则是反向的:低成本低质量的企业选择进入出口市场,距离增加和进口市场规模缩小使产品平均质量和FOB价格下降 。总的来说,在Baldwin and Harrigan(2007)中,市场规模,距离和单位价格的关系如表1所示:

自从Baldwin 和Harrigan的初稿在2007.3首次公开以来,许多“质量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被开发出来或正处于开发阶段。Richard Kneller and Zhihong Yu(2008)改变Melitz-Baldwin-Harrigan模型中CES效用函数的假设,并放宽Melitz-Ottaviano中垄断竞争的条件,允许非对称的商品种类及产品质量与成本间的正相关关系。作者将距离、目的市场对出口产品单位价值的影响分为两种机制(Baldwin-Harrigan的理论模型只有一种机制,没有细分):选择效应与价格区别效应。当质量弹性时,企业为“质量竞争型企业”,此时选择效应导致距离、目的市场对出口产品单位价值的正向作用;当质量弹性时,企业为“效益竞争型企业”,此时选择效应导致距离、目的市场对出口产品单位价值的负向作用。而对价格区别效应而言,无论与1的关系如何,距离、目的市场对出口产品单位价值均呈负向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Melitz模型与质量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区别在于:Melitz(2003)模型将生产成本作为衡量企业异质性的标准,而质量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同时将质量和生产成本作为衡量标准,在该模型中高成本不一定是坏事。Melitz(2003)模型扩展到多个非对称国家后能够很好的解释出口零值,但是无法解释价格的空间模式。QHFT模型的零值空间模式新的内涵在于价格与距离之间的关系。由于高质量意味着强的竞争能力,边际成本界值随距离增加而增加,而不是Melitz(2003)模型所预测的下降。

以微观层面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并结合质量差异的企业质量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出现为研究质量对双边贸易流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而Hallak and Schott(2008)开发出的度量商品质量方法则提供了方法论依据,为接下来就中国工业制成品质量及其贸易流量的研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Bernard, Andrew, Bradford Jensen, Steve Redding, and Peter Schott, 2007, “Firms in International Trade”[J] ,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vol. 21(3), pages 105-130, Summer.

[2] Baldwin and Harrigan, 2007, "Zeros, Quality and Space: Trade Theory and Trade Evidence", [OL] NBER Working Paper No. W13214

[3] Eaton, J. and S. Kortum (2002), “Technology, Geography, and Trade,” [J] Econometrica, 70,1741-1779.

[4] Hallak, Juan Carlos, and Peter Schott, 2008, “Estimating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Product Quality”, NBER Working Paper 13807 (February)

[5] Hallak , Juan Carlos , 2006 “Product Quality and the Direction of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68(1), pp. 238-265

[6] Melitz, Marc, 2003,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J] Econometrica 71(6), pp. 1695-1725

生产与质量论文第2篇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视角下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与实践

质量代表着一种品质和效应,从商业角度看,对于质量的优化控制和管理已成为一种管理态度和管理意识,质量上的“零缺陷”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质量管理哲学[1]。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内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逐渐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教育阶段发展的必然产物,其目的是培养适应新形势下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要。毕业论文(设计)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三大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深入研究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可以有意识、系统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并使之在写作过程中巩固专业知识、领悟研究方法,锻炼科研能力。国家教育部办公厅曾明文指出,毕业论文(设计)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高校部分领导、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不够重视,有人还认为应该取消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管理过程不规范、不严格,缺乏一套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导致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问题凸显,质量呈现下滑的趋势。因此,探索本科应用型人才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高的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企业质量管理理论引入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改革中,探索寻求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教学思路,以适应外部需求多元化的社会环境,成为本科应用型人才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与实践的目的所在。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是由美国管理专家米兰·菲根鲍姆首先提出的,是基于传统的质量管理办法和程序逐渐发展完善而成的一种有效的现代质量管理新观念和新模式。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质量是顾客对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感知的优良程度”;质量评价的主体是“顾客”;“企业依存于‘顾客’”,企业管理的重要外在功能是向“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通过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能够使企业和社会均受益,从而保证企业获得成功与持续发展[2]。

质量管理的过程是目标实施建立的过程,不仅是对于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一种管理方式,而且是意味着一种从上到下的系统结构:质量管理过程是与质量目标相挂钩的,并且关注生产领域质量的结果;质量管理是对产品质量价值长时间的追加过程;质量管理赋予高层领导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确定权,同时提供培训;质量管理过程包括对于实际中产品的反馈及其信息收集,以改进目前的管理水平;质量管理过程强调顾客满意度;质量管理的过程建立在活动组织、产品、服务和文化全方位视野之上[3]。

作为一种组织战略,全面质量管理模式被世界各行各业推崇,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广泛引入这一理论。它的核心观点有两个:顾客导向和持续改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标准是让顾客满意。顾客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种。前者包括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政府等外部接受产品或服务的组织和个人,而按照“下一道工序就是顾客”的原则,学生、教师以及其他在学校内部依次接受产品或服务的部门和人员都是内部顾客,其中学生是最重要的[4]。

二、普通本科院校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面临市场竞争和挑战,普通本科院校必然要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求。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围绕“做”的目标,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1]: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做”,满足生产和服务的“做”和各部分有效协调、提高质量的“做”。这一理论贯穿于教学系统中的所有活动,涉及到学校中的全体参与人员,并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最终目标是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5]。普通本科院校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通过整体调控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环节以保证教学质量的管理过程。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中,质量管理目的是培养具有科研意识、实际动手能力强的“产品”,使之更好地适应企业内大环境中的具体要求,实现高校与企业零距离接轨。因此,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实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全面质量管理,依托一个有效的领导团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毕业论文(设计)过程进行有效的全程监控和管理,对于不同阶段的质量或教学效果进行反馈,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实现高校质量和效益最优化非常有必要的。

三、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生产与质量论文第3篇

质量代表着一种品质和效应,从商业角度看,对于质量的优化控制和管理已成为一种管理态度和管理意识,质量上的“零缺陷”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质量管理哲学[1]。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内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逐渐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教育阶段发展的必然产物,其目的是培养适应新形势下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要。毕业论文(设计)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三大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深入研究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可以有意识、系统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并使之在写作过程中巩固专业知识、领悟研究方法,锻炼科研能力。国家教育部办公厅曾明文指出,毕业论文(设计)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高校部分领导、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不够重视,有人还认为应该取消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管理过程不规范、不严格,缺乏一套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导致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问题凸显,质量呈现下滑的趋势。因此,探索本科应用型人才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高的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企业质量管理理论引入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改革中,探索寻求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教学思路,以适应外部需求多元化的社会环境,成为本科应用型人才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与实践的目的所在。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是由美国管理专家米兰·菲根鲍姆首先提出的,是基于传统的质量管理办法和程序逐渐发展完善而成的一种有效的现代质量管理新观念和新模式。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质量是顾客对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感知的优良程度”;质量评价的主体是“顾客”;“企业依存于‘顾客’”,企业管理的重要外在功能是向“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通过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本文由收集整理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能够使企业和社会均受益,从而保证企业获得成功与持续发展[2]。

质量管理的过程是目标实施建立的过程,不仅是对于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一种管理方式,而且是意味着一种从上到下的系统结构:质量管理过程是与质量目标相挂钩的,并且关注生产领域质量的结果;质量管理是对产品质量价值长时间的追加过程;质量管理赋予高层领导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确定权,同时提供培训;质量管理过程包括对于实际中产品的反馈及其信息收集,以改进目前的管理水平;质量管理过程强调顾客满意度;质量管理的过程建立在活动组织、产品、服务和文化全方位视野之上[3]。

作为一种组织战略,全面质量管理模式被世界各行各业推崇,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广泛引入这一理论。它的核心观点有两个:顾客导向和持续改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标准是让顾客满意。顾客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种。前者包括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政府等外部接受产品或服务的组织和个人,而按照“下一道工序就是顾客”的原则,学生、教师以及其他在学校内部依次接受产品或服务的部门和人员都是内部顾客,其中学生是最重要的[4]。

二、普通本科院校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面临市场竞争和挑战,普通本科院校必然要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求。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围绕“做”的目标,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1]: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做”,满足生产和服务的“做”和各部分有效协调、提高质量的“做”。这一理论贯穿于教学系统中的所有活动,涉及到学校中的全体参与人员,并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最终目标是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5]。普通本科院校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通过整体调控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环节以保证教学质量的管理过程。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中,质量管理目的是培养具有科研意识、实际动手能力强的“产品”,使之更好地适应企业内大环境中的具体要求,实现高校与企业零距离接轨。因此,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实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全面质量管理,依托一个有效的领导团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毕业论文(设计)过程进行有效的全程监控和管理,对于不同阶段的质量或教学效果进行反馈,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实现高校质量和效益最优化非常有必要的。

三、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生产与质量论文第4篇

关键词:质量管理;历史进程;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273.2文献标识码:A

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学家朱兰博士指出:二十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二十一世纪将是质量的世纪。了解质量管理学科的发展与趋势对于做好质量工作,进一步提高对质量的认识,增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质量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Ⅰ.发展进程

质量管理学是以标准化、计量及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社会学科中与质量相关内容在内的学科体系[1]。人类社会从开始有生产活动后,就有质量管理问题,但质量管理发展为一门学科则始于二十世纪初期。从实践的角度,按照解决质量问题所依据的方法和手段,一般认为质量管理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二十世纪初―30年代),它来源于泰勒(Tailor)的管理思想,强调把生产和检验分开,采用全数检验的方法保证出厂的都是合格品,不足之处表现为该阶段的特点是事后把关,无法在生产过程中进行预防和控制;第二个阶段为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二十世纪40―50年代),其代表人物休哈特(Shewhart)、道奇―罗米格(Dodge―Roming),强调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控制图)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通过控制过程来控制结果,实现“预防为主”,但该阶段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使之变为少数人进行的“专家管理”,忽视了质量管理的各种组织工作;第三个阶段为全面质量管理阶段TQC(Total Quality Control)(二十世纪60―70年代),其代表人物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uran)、费根堡姆(Feigbaum),朱兰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费根堡姆基于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写出《全面质量管理》一书,该阶段强调质量的涵义是全面的,不仅包括产品服务质量,而且包括工作质量,用工作质量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不仅要管理生产制造过程,而且包括采购、设计直到储存、销售、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要求全员参与,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不仅限于检验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待质量问题一切按照PDCA循环办事,PDCA循环也称戴明循环,它是一种科学的工作程序,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通过PDCA循环提高产品、服务或工作质量。有学者把质量管理的第四个阶段称为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二十世纪80―90年代),强调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全员参与基础上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长期获得顾客满意、组织成员和社会的利益,重视质量文化。

二十世纪随着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发展,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日益推动着质量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向前发展。概括地说,从二十世纪初到90年代末,质量管理学科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在于:第一、将现代管理思想和数理统计等数学方法成功地用于质量控制,提出了“预防为主”的思想,并在实践中取得丰硕成果。第二、将系统论原理成功地用于质量管理,促成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产生与发展。第三、思想观念的转变,强调以顾客为中心,把顾客的不满意作为改进目标,坚持持续改进,由符合性质量向顾客满意质量转变。二十世纪初到80年代初的质量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应用范围:质量管理主要用于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例如标准化主要以工业产品的技术标准为主,质量管理主要以工业企业为重点,以质量控制为中心内容。(2)对象:这一时期的质量管理单纯以产品质量作为主要的追求目标,而较少涉及质量成本、交货期、生产率等。(3)层次:这一时期着重研究质量管理的概念、方法及其应用,对于与质量管理相关的经济、文化等深层次的因素研究不多。从二十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加注重新的供应链环境下的质量管理方法研究,建立新的伙伴关系与供应商的关系,持续改进是组织永恒的追求,采用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来实现质量方针目标使组织在同行中更具竞争力[2]。

Ⅱ.质量管理思路的转变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出现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生,质量管理学科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也相应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1、从应用范围上看,由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企业向全社会的各种组织,包括医疗卫生、交通运输、政府机关、饭店服务、旅游服务、银行及其他金融单位发展,由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向服务过程、设计过程、供应和销售等过程的质量管理扩展。相应地,社会各界也更多地关注和参与质量问题,由此,推动了产品质量责任理论的产生,推动了质量立法。国家通过立法来实施质量监督,以减少质量事故的产生,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对于推动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2、从内容上看,质量管理已由注重质量控制向更为重视质量改进和质量保证转变。传统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来防止不合格产品的产生,以保证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在控制制造质量的同时,更多地控制设计质量。例如,由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田口玄一博士提出的质量损失概念和三次设计理论及由美国首创而在美、日等国得到广泛应用的质量功能展开(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方法均是这一情况的反映。与此同时,质量管理由以产品质量、过程质量为主向更为重视工作质量、管理质量转变。ISO 9000族这套管理标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热烈反响就是例证之一。

3、从研究对象看,正由企业的质量优化这一单一目标向同时注重成本、交货期、生产率等综合优化的目标转变。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e System)展示了这一方面。CIMS把一个企业从市场调研、设计、制造、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全部用计算机进行控制和优化。在工业发达国家,很多企业已经把质量与生产率的同步改进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目标。实现企业的多目标的综合优化及自动控制,是质量管理的发展需要。

4、从层次上看,正由单纯地研究质量而向更多地研究与质量相关的更高层次的经济、文化因素转变。这方面的理论主要有质量经济学和质量文化理论。质量经济学研究质量形成的经济规律,分析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对促进产品质量提高的作用。质量文化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以质量价值观为核心的质量意识、质量道德、质量行为、质量规范,以及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总和。企业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质量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基础之一。

5、强调顾客满意,强调顾客满意是近年来质量管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而顾客满意度指数也成为一种新型的评价指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顾客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市场空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把顾客作为争夺的对象。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如何是组织生存的关键所在。顾客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必须持续改进以增强顾客满意。

6、追求超越的质量水平,在质量管理领域兴起的六西格玛管理要求产品和服务的单位缺陷数仅为3.4ppm,西格玛是对质量好坏的量度,是指某一过程能产生完美无缺的工作能力,在高西格玛水平上运行可以缩短运转周期并达到顾客完全满意。六西格玛质量管理追求卓越质量,采用“六步法”达到顾客满意,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新的质量理念、质量文化、质量价值观的综合。

Ⅲ.质量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二十一世纪的质量科学将更注重信息科学的发展对质量管理的影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的出现,质量管理将注重客户关系管理,以顾客为中心,满足顾客要求并超出顾客的要求和期望。质量管理在以下方面继续发展:

1、注重设计质量的改进,好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首先要有好的设计质量,才能按照设计的质量要求去生产。与设计质量相关的质量功能展开、试验设计、线外质量控制、质量并行工程的理论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在实践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2、社会质量监督系统的质量法规将更加完善和严密,加强质量立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完善社会的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全社会的质量监督网络,开展世界性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3、各种管理体系标准会进一步增加和加强,如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OHSAS18000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等标准的应用将进一步加强,并且融合为组织的整个管理过程之中,会有更高水平和更高层次的国际标准出现。

4、质量管理与计算机的应用将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计算机在质量管理中将不单纯用于生产过程的在线控制,在质量决策、质量诊断、质量监控网络、并行质量工程中得到应用,为新的质量理论的出现创造条件。

5、更加注重过程管理和系统管理。运用过程控制的方式和系统管理的思想,把相关的资源和活动都作为过程来管理。采用过程控制的方式把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又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它们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系统管理的思想是针对制定的目标,去识别、理解并管理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

6、质量将随着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而同步发展,高新技术的质量得到重视,注重研究质量与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生产率同步改进等之间的关系,质量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Ⅳ.结论

质量管理学科的发展为我们提高产品质量、发展我国经济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面临新世纪的挑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我国整体质量水平:

1、注重跟踪国际质量管理理论的新动向,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各国质量管理的经验。深入学习和研究国际质量管理的一些新理论、新方法,及时系统地向我国质量管理界翻译或评价有重大影响的理论、方法和著作,注意兼容并蓄发达国家质量管理的先进理论。

2、在制定战略规划时,要充分考虑质量战略规划应随着质量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基于质量的战略以满足顾客为中心,将质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的各个阶段。围绕设计、生产、售后服务整个过程中制定质量战略,随着质量理论的不断出现不断调整质量战略。

3、加速高素质质量管理人才的培养。目前,质量管理在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中还没有正式出现,仅有极少数高校将质量管理作为专业方向在发展,束缚了专门质量人才的培养,而在美国高校中质量管理作为一个专业,人才培养从本科生到硕士、博士研究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此外,现有质量管理专业人员的素质需进一步提高,从2001年开始的质量工程师注册考试情况来看,及格率较低,仅为20%左右,还有大量质量管理专业人员没有报考,国家必须加强质量人才的培养,以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增强质量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佘元冠. 新世纪的质量科学[J].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1998(1).

[2] 梁 杰,满海燕 . 质量管理的发展与并行质量管理[J]. 商业研究,2001(7).

生产与质量论文第5篇

关键词:资产质量;债务期限结构;企业价值

基金项目:安徽工业大学校青年基金项目(编号:QZ200921)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债务融资问题一直是财务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重点。近年来,研究的视角逐渐从债务融资总额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转向债务期限结构对企业价值有何影响以及影响企业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因素有哪些。在债务期限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资产质量的高低对债务期限结构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但从资产负债表来看,资产属于资金的使用结果,负债属于资金的来源,很显然资金的来源特征对资金使用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同时资金的使用结果对以后的资金来源构成也会产生影响。即资产质量和债务期限结构之间的关系,不应该仅仅是资产质量影响债务期限结构,反过来债务期限结构对资产质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即两者是互相影响的,并共同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对这一问题国内外研究很少,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资产质量与企业价值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需的,资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兴衰和成败。资产质量对企业价值有重要影响。本文从资产质量的特征来分析资产质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一)资产质量的概念。有关资产质量的概念,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多种观点。比如,干胜道、王生兵认为,资产质量是企业资产盈利性、变现性和周转能力的综合体现。王生兵和谢静将资产质量定义为企业资产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综合水平。张新民认为,资产质量是特定资产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满足企业对其预期期望的质量,具体表现为变现质量、单独增值质量、被利用质量、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的质量等方面。余新培认为,企业的资产质量包括四个方面:资产的物理质量、资产的结构质量、资产的“自由度”和有名无实的资产在资产总额中的比例。徐文学认为,资产质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资产的物理质量和资产的系统质量。资产的物理质量主要通过资产的质地、结构、性能、耐用性、新旧程度等表现出来。资产的物理质量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是显然的,在比较一项具体资产的质量时,资产的物理质量更为重要。资产的系统质量是指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发挥的质量,具体表现为变现质量、被利用质量、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的质量以及为企业发展目标做出贡献的质量等方面。这个意义上的资产质量是把资产作为企业的组成部分来讨论的,不能孤立地来看待各项资产,应从整体的角度来评估企业的资产质量,实质就是资产质量的相对性。甘丽凝也认为资产质量包括资产的物理质量和资产的系统质量。在描述一项具体资产的质量时,资产的物理质量尤为重要。资产的系统质量是指在企业整体系统中发挥的质量,具体表现为变现质量、先进质量和盈利质量(现在盈利质量和未来盈利质量、单一盈利质量和与其他资产组合的盈利质量)等方面。从财务角度考察资产质量,更关注后者,即资产的系统质量。钱新民、张新民认为,资产的质量,就是指资产在特定的企业内部,实际发挥的效用与其预期效用之间的吻合程度。这意味着,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对资产质量的考察,主要关注的不是资产的物理质量,而应该是特定资产满足企业对其预期需求的程度。资产质量应更多地强调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企业带来的财务后果。而这种资产质量会因所处的企业背景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的影响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企业所处的行业背景、企业的生命周期背景、企业的不同发展战略,等等。

前面学者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从资产质量的自然属性来定义,即物理质量,主要通过资产的质地、结构、性能、耐用性、新旧程度等表现出来。二是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来定义资产质量,即物理质量和系统质量,系统质量具体表现为变现质量、被利用质量、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的质量以及为企业发展目标做出贡献的质量等方面。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所以本文认为在界定资产质量时,也应该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来分析。但前面学者有的认为物理质量更重要,有的认为系统质量更重要,观点不一。作者认为自然属性是基础,是前提条件,社会属性是具体反映,要想发挥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所以两者并无重要与不重要之分。所以本文认为资产质量是在达到一定物质质量的情况下,资产满足企业对其预期期望的能力,具体表现为盈利能力、变现能力和协同能力。

(二)资产质量的特征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从前面对资产质量概念的界定得出资产质量的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

1、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指的是资产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能力。盈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整体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进而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及收益质量。资产盈利能力越强,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越多,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企业价值越大。

2、变现能力。变现能力指的是资产在转化为现金时其价值不受损失的能力。如果资产在转化为现金时价值减少,说明资产的变现能力差;反之,说明资产的变现能力强。资产的变现能力,不仅强调非现金资产转化为现金资产的能力,而且强调在转换过程中其价值不会减少的能力。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增加的价值越多,企业价值越大。

3、协同能力。协同能力指的是单个资产和其他资产相互协调的能力。企业拥有多项资产,仅有一项资产的盈利能力和变现能力强,并不能带来企业价值的增加,只有多项资产综合使用,整体盈利能力和变现能力强,企业的整体价值才会加大。

上述分析表明,资产质量是决定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资产质量越高,企业价值越大。

二、债务期限结构与企业价值

(一)债务期限结构的概念。在进行经验研究时,通常用两种方法来度量债务期限结构:1、资产负债表法(平衡表法),把债务期限定义为长期债务占总债务的比例或公司债务项目的加权平均期限;2、增量方法,把债务期限定义为债务工具发行的期限。每一种度量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资产负债表法中的“债务”是广义上的债务,所有类似于债务的义务均被包括在内;而增量法中的“债务”则只包括新发行债务的到期期限。这里定义债务期限结构是指不同期限的债务的组合,一般来讲,是指企业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之间的构成或比例关系。其中,长期债务是指存续期大于1年的债务,短期债务是指存续期小于1年的债务。

(二)债务期限结构理论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1、成本理论。成本是因为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所有者和债权人之间、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以及公司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产生了关系而引起的,具体包括委托人的监督支出、人的保证支出、剩余损失三部分。其中,剩余损失是在利益冲突的人之间建立、监督和组合一系列契约关系的成本以及契约实施成本超过收益而造成的产值损失。在企业经营中具体表现为投资不足、过度投资、资产替代等。Myers(1977)认为,短期债务能够减轻投资不足问题,因为这给了贷款者和企业重新签订契约的机会。因此,在企业的投资机会集中,拥有较多增长期权的企业应使用期限较短的债务。根据Jenson(1976)的观点,易发生过度投资行为的企业应拥有较多的短期债务。Bamea等(1980)认为短期债务可以减轻资产替代问题,易发生资产替代行为的企业应拥有较多的短期债务。债务期限结构成本理论认为,短期债务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价值。

2、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企业融资市场上普遍存在。它指的是企业拥有关于自身信用和投资项目质量的内部信息,而外部投资者很难获得这些信息,这就会引发企业的道德风险和投资者的逆向选择。债务期限结构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可以通过一定的债务期限设置来消除这种情况,其原理是企业债务期限的长短能够传达企业质量高低的信号。其中,FLannery(1986)、Kale和Noe(1990)的研究认为,当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且交易成本足够高时,高质量的企业将发行更多的短期债务,而低质量的企业将发行更多的长期债务。Diamond(1991)则认为低质量的企业与高质量的企业会发行短期债务,市场上最终发行长期债务的只是质量适中的企业。

3、税收理论。税收理论认为,因为负债所支付的利息需要从利润中扣除,所以通常认为,负债融资具有税盾效应,因此选择合适的债务期限结构能够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价值。Brick和Ravid(1985)指出,当利率期限结构曲线向上倾斜时,企业偏好选择长期债务融资;相反,选择短期负债融资是最优选择。Btick和Ravid(1991)的研究认为,在利率期限结构曲线不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只有选择长期债务融资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息避税现值。而Scholes和Wolfson(1992)在提出税收的客户理论时认为,只有边际税率较高的企业能够发行长期债务。Kane等(1985)和Sarkar(1999)指出,在税收存在的条件下,最优债务期限与企业价值波动性呈负相关关系。

4、期限匹配理论。债务期限匹配理论认为,债务期限与资产期限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Myers(1977)认为,债务期限与资产期限的有效匹配能够降低债务融资的成本,因为当债务期限与资产的期限结构有效匹配时,在每项资产的寿命期末,企业都面临一个再投资决策,当需要进行新的投资项目时,发行与资产同时到期的债务有助于重新建立相容的投资激励。Guedes和Opler(1996)、Stohs和Mauer(1996)、Scherr和Hulburt(2001)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资产期限与债务期限显著正相关,为期限匹配理论提供了经验证据。

目前,大多数实证研究文献为债务期限结构的成本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及期限匹配理论提供了证据,而与债务期限结构的税收理论相一致的实证结论较少。但不管怎样,可以得出债务期限结构对企业价值有一定影响。

三、资产质量与债务期限结构

从以上分析得出,资产质量和债务期限结构对企业价值均有一定的影响,当资产质量和债务期限结构作为两个因素共同起作用时,对企业价值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下面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首先看一下资产质量和债务期限结构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资产质量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

1、理论方面。根据上述债务期限结构期限匹配理论,资产期限与债务期限要相匹配,即债务期限越长,资产期限可以相对长些。资产的盈利能力与资产期限正相关,期限长,盈利能力强。从这一点来说,为提高资产盈利能力,提高资产质量,应选择长期债务融资。

2、实证方面。Flannely(1986)认为公司发行短期债务要支付发行长期债务的两倍交易费用,在考虑发行债务的交易成本时,较高的交易费用使短期债务契约对资产质量差的企业失去吸引,而资产质量高的企业将选择短期债务。雷森、李传昭(2003)通过在连续的情形下讨论了企业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问题,提出了有更高质量的企业将选择更高比例的短期债务,对于不同性质的行业,在相同质量下,那些资产变现能力更强的行业中的企业将选择更高比例的短期债务。

3、在企业债务期限结构影响因素的一些实证研究中得出,公司特征,比如公司规模、成长机会、资产有形性、盈利性、资产规模、资产期限等均对债务期限结构的选择有一定影响,这里也包括一些反映资产质量的因素。

(二)债务期限结构对资产质量的影响

1、理论方面。债务期限结构的成本理论,其实反映了债务期限结构的不同对资产质量的影响,比如不同债务期限结构可以解决投资不足、过度投资或资产替代等问题,在存在这些情况时,企业资产质量都是很低的。

2、从企业资产负债表来看,资产在左边,属于资金运用,负债在右边,反映资金的来源。所以,资产质量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债务期限结构是企业筹资活动的结果,企业经营活动与筹资活动是密切相关的,筹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进行经营,不同的债务期限结构对资产的质量也会有一定影响。

(三)资产质量与债务期限结构的相互影响。上面分析了资产质量如何影响债务期限结构,以及债务期限结构如何影响资产质量,其实两者是互相影响的,比如债务期限结构的成本理论,一方面它说明为了降低投资不足、过度投资或资产替代等降低资产质量的问题,要求在进行债务融资时按不同的期限结构来进行,这反映了资产质量对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影响;另一方面该理论是为了解释实践中选择不同的债务期限结构的原因是什么,是为了降低成本,减少投资不足、过度投资、资产替代等降低资产质量的行为,这说明债务期限结构对资产质量有影响。

所以,本文认为资产质量和债务期限结构是相互影响的,且共同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为提升企业价值,实现企业目标,应从提高资产质量和合理安排债务期限结构两个角度来进行。本文对资产质量、债务期限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只进行了一些理论探讨,其结论有待于实证检验。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钱爱民,张新民.资产质量:概念界定与特征构建.财经问题研究,2009.12.

[2]张春景,徐文学.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质量评价的实证分析.财会月刊(理论),2006.7.

[3]甘丽凝,张鸣.资产质量、债务融资与企业价值.新会计,2009.4.

[4]雷森,李传昭.用债务期限结构显示企业质量.中国管理科学,2003.10.

[5]肖作平.债务期限结构理论研究综述.证券市场导报,2008.6.

生产与质量论文第6篇

关键词:创新;教学方法;探索;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223-02

我校工业工程专业是2005年经上级批准开设的本科专业,随后设立了质量管理专业方向进行招生,定位是培养面向企业基层的技术应用型质量管理人才。《质量管理与可靠性》是工业工程(质量管理方向)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企业对具体生产流程上的质量控制和可靠性管理的基本原理。作为一门集技术、管理于一体的工程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课程,《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的生命力在于生产实践之中。当前,《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是理论与实践脱节。为了提高《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进行了“教学结合生产”的创新性探索,即,坚持“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相结合、实习实践与毕业设计相结合”,从而巩固和加强了课程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高了学生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一、《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核心模块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从质量理论、质量设计、控制、诊断、改进与保证等方面系统讨论了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质量检验、质量管理的法规与标准化、三次设计、SPC与SPD、质量改进、质量机能展开、可靠性设计等,具体分为质量功能展开、质量控制、试验设计、设备可靠性等核心模块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和方法过程中,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疑难问题有待在生产实践中寻求解答。

二、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相结合

目前,我校商学院已与20余家制造型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在《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教学过程中,按照各个核心模块的特点,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带着理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去相关企业实习实践。工业工程(质量管理方向)专业的多位老师承担了《XX集团质量管理案例集》的调研、分析、编写工作。该专业的学生也积极地参与此项工作,参加了所有案例的调研、资料整理、编写等工作。这些学生去现场调研,发现生产实践问题,并向工作人员提问,获得了大量的原始素材资料。该质量管理案例集的编写目标是:①从各企业的质量管理实践中,进行梳理、归纳、总结,编写样板案例、树立典型;②进一步提高各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③不仅详细剖析典型案例,而且系统地介绍相关基础理论。该质量管理案例集由若干案例组成,按照涉及的质量管理内容分为三种类型的案例:质量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系统案例、设计质量工程技术案例、制造质量工程技术案例。采取”三段式“的案例编写模式,即每个案例分为案例概述、案例详述、总结与启示三部分。特别地,在案例集附录增加了关于质量管理理论及方法的相关内容。该质量管理案例集部分案例名称如下:案例1:XX企业全员质量管理的系统方法;案例2:XX企业质量检验计划的策划与改进;案例3:XX企业EPC项目的质量策划与质量控制;案例4:XX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评价;案例5:XX企业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案例6:经验教训学习法在XX企业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案例7:田口方法在XX企业质量改进中的应用;通过在相关企业的实习实践,并参与质量管理案例集的编写,工业工程(质量管理方向)专业的学生了解了企业实际生产的情况,训练了动手能力,巩固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发现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实践与毕业设计相结合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受到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等的综合训练,同时也是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让学生到企业去完成毕业设计的想法主要源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工业工程(质量管理方向)专业的研究对象是系统,是整个企业的运作过程,因此,需要将具体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引导工业工程(质量管理方向)专业的学生带着企业实习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主要分为三个环节:指导老师与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过程的检查与监控、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其中,毕业设计过程的检查与监控是通过构建运行有效的监控体系,以保证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1.指导老师与毕业设计选题。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资格进行严格审查。根据需要,聘请若干企业高级质量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指导教师。组织指导教师拟定参考题目,邀请专家从其难度、工作量和专业符合度等方面对教师所拟的题目进行评价与选择,确定了若干论文题目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积累从教师提供的论文题目中选题,并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及题目,做到一人一题。所选题目80%以上来源于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践过程中发现的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相关问题。

2.毕业设计过程的检查与监控。毕业设计过程的检查与监控包括开题报告检查、中期检查、防止毕业设计(论文)抄袭问题的措施等内容。①开题报告检查。学生根据所选题目进行调研、搜集相关资料,制订毕业设计(论文)方案和实施计划,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检查主要考察课题任务是否明确、是否体现专业基本训练内容、工作量和难度大小以及方案的可行性等方面。②中期检查。中期检查内容:检查《指导记录本》记录情况,了解教师指导学生的实际情况;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情况,论文框架是否合理,方法是否得当,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对照毕业设计(论文)的进程安排,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度是否符合计划要求。③防止毕业设计(论文)抄袭问题的措施。防止毕业设计(论文)抄袭问题的措施:(1)要求论文主题必须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2)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文献引用及撰写过程实行全方位的监控;(3)随机抽查论文,用防抄袭软件进行辅助检查。

3.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为了对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成立了工业工程(质量管理方向)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小组,负责组织考核答辩、接受处理学生申述等工作。指导教师对学生论文审查,合格者给出平时成绩后送评阅教师审阅。评阅教师审阅后,合格者给出评阅成绩进入论文答辩程序。不合格者退回修改。答辩时,答辩小组根据答辩情况进行集体评议并确定答辩成绩。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平时成绩、评阅成绩、答辩成绩三部分按照一定的权重相加而成。

针对当前《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本文进行了“教学结合生产”的创新性探索,即,坚持“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相结合、实习实践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高了学生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国勋.质量管理与可靠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蒋祖华,苗瑞,陈友玲.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李卫祥,李长萍,冀满祥,等.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5):305-307.

[4]陆刚,孙宇博,卢明银,等.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设计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工业工程,2010,13(2):125-128.

[5]伍乃骐,郭钟宁.在企业完成工业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尝试[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175-176.

[6]王琪,武寿春.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的探索[J].江苏高教,2009,(6):84-85.

生产与质量论文第7篇

关键词: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 硕士论文 质量 思考

我国《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中指出:将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特定职业背景的高层次专门人才。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推广硕士是与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及安全监管等方面相联系的专业学位,是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为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从事生产、开发、质量控制、分析检验等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本文试图分析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硕士在培养过程中,完成的学位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探讨提高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论文质量的方法与途径。

1.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论文中存在问题

1.1选题缺乏应用特色

从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是为了培养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从事生产、开发、质量控制、分析检验等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但从目前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来看,大部分仍是是以学术型研究为主。其原因是大部分导师具有较多的研究课题,但具体实施人员不足,因此需要专业型研究生参与并通过学位论文来完成,使得对其论文的指导仍偏重于学术指导,不少论文仍沿用了学术学位论文的选题标准,直接造成了应用型研究生论文的过于学术化。

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大多由校内第一导师直接决定,研究生负责论文的实施过程,而校外第二导师多数仅作为一种形式,很难对研究生论文的完成提供足够的建议,因此造成论文缺乏与食品生产、新设备研制与开发、技术推广和管理实践问题的有效结合,无法体现出专业型硕士注重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此外,部分(在职)研究生所从事专业与目前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对口性不强,也造成了其对整个论文深度把握不够,内容缺乏生产应用特色。

1.2研究手段相对缺乏

从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学位论文内容来看,其研究手段多数相对简单。论文中对技术指标的主观评价方法(如感官评价法)应用较多,而化学分析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应用较少;应用常规手段进行理化指标分析的内容较多,利用先进仪器或方法揭示内在科学规律的研究较少。由于研究手段相对缺乏,造成论文研究内容水平较低,即使部分研究内容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但不少成果的认知度却大大逊于学术型论文。

1.3工学矛盾影响论文质量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非全日制研究生,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原单位边工作、边学习,其既是工作人员又是学生,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实践性,这个特点使得研究生有机会直接接触实际,进行论文研究及撰写工作,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工学矛盾。目前,食品专业学位在职研究生主要来自质量及卫生检测机构、食品加工企业、科研与教学单位,他们大多是原单位的技术研发、工艺控制或教学科研骨干,在读期间其经济利益、职称晋升等与原单位紧密挂钩,因此在完成论文同时,还得承担本单位的工作任务。当工作需要时,学习便成为次要,因此较大的工作压力严重影响了学位论文的质量。

1.4论文整体质量较差

文献综述能力不高。(1)整段摘录,明显缺少对文献内容的整理与再吸收;由于每个人的表达方式风格迥异,整段摘录造成语言可读性较差、表达突兀,且存在剽窃之嫌。(2)文献表述不当,歪曲原文报道内容,片面追求、夸大本研究的新颖性及原创性,缺乏严谨的学术性。(3)文献现状把握不清,无法全面表现该方向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主要技术等。论文规范性较差。学位论文和科技论文都有规定的形式,便于交流和保证论文可读质量。但部分专业学位论文存在繁简不当、重点不突出;大篇幅文献综述充数、研究内容过少;图表、文字编排不当,引文不规范等。论文内容提炼不够。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学位论文注重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即使很多论文结果具有较高实践意义,但对试验结果的规律性发现和提炼不够,除单纯地描述实验现象、罗列数据之外,较少从理论上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探讨,较难做到以理论知识指导生产实践。

2.提高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硕士论文质量的几点思考

2.1加强导师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双导师制”作用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导师队伍的建设,着重考察导师生产实践能力,遴选应打破单位和地域限制,注重从国外引进优秀人才、从企业选聘生产一线人才、从社会上选拔优秀实践兼职导师。导师素质和责任心是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导师在学生选题及论文指导上,可坚持指导方式上的“双导师制”,即由校内导师根据食品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在深入了解加工技术和工程管理方面实际需求的同时,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选择既紧密联系生产、又适合于研究生独立完成难度和范围适中的课题,并尽量与导师学术专长和研究方向一致。校内、外导师与研究生定期沟通,商讨选题、查阅文献资料,确定研究方案等;建立校外导师对食品专业学位论文的实际指导机制,发挥校外导师实际生产研究的优势。

2.2加强研究生培养环节的监管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论文研究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方面对论文质量的监督和促进作用。(1)课程设置管理。着重体现学科间的渗透性、融合性及跨学科性,加大方法论课程和选修课比重。(2)教学方式多样化管理。改善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实施多样化教学模式改革。(3)督导管理:成立督导组对导师教学进行检查,同时发挥研究生的评教作用。(4)加强实践管理。积极联系研究生培养基地,增强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实现学位论文研究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5)由导师团队参加研究生的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实践指导及答辩环节等,严格对照培养目标、培养计划检查落实,防止培养环节形式化。(6)研究生管理实行“弹性学制”,以学分制为基础,依据学习情况实行弹性学制,鼓励潜心做应用型、高质量学位论文。(7)研究和实践定期汇报。要求学生每月(或每周)写出工作总结及下一步计划,定期与导师交流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8)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教育。引导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摒弃学术不端行为。(9)研究生日常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减少管理环节,不断提高管理效率。(10)研究生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所有环节,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2.3严格把关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学位研究生多数在单位独立完成论文,其开题报告在此后的研究工作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因此绝不可走过场,必须严格把握选题、开题报告关。研究生在开题前,必须查阅大量文献,并进行必要的预备试验,并针对性的进行生产实地调查,明确研究重点。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明确研究方向、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基础上,由导师协助制定出课题研究方案及路线,编制出较为完善的开题报告。开题检查应邀请校内外(5名以上)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充分发挥专家组的智慧和经验,集思广益,对选题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实现措施及计划作出分析、评判,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使选题在原有基础上更趋于科学和完善。开题检查组重点审核论文选题内容的实际效果,是否符合生产实际需求,是否具有实践普遍性等,避免因选题不当导致论文难以如期完成、工作盲目和简单重复现象的发生。

开题报告后,研究生正式进入论文研究阶段,这一阶段任务重、难度大、问题多,因此,学位论文中期考核是保障学位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首先,要求研究生论文中期检查时间,应在完成论文开题后的半年左右进行,研究生必须按时提交论文中期研究报告。中期考核的实施由所在院系具体负责,组成评价考核小组,对研究生论文进展、阶段性成果、存在问题、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等进行评价,考核成绩计入研究生档案。建立严格的中期检查制度,有利于学科组及导师及时发现论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控制实验进度,把握课题研究方向,又有助于研究生及时总结和分析前段时间的研究情况,明确以后的研究方向,对于论文的顺利完成和质量保证具有承上启下作用。

2.4严格审核学位论文质量

对于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学位论文的质量审核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论文规范。论文的外在质量即论文格式的规范性,规范的学位论文格式要求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论文封面、扉页、论文使用授权说明、中英文摘要、目录、主要符号表、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独立完成研究工作的声明及附录等部分;此外,要求论文表述条理清晰、文笔流畅、书写格式及引用规范等。(2)论文选题。要求应来源于生产实际,重点针对食品加工、贮藏及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具有一定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3)文献综述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文献阅读量,能够反映本方向或相关领域最新理论和应用情况,且具备较强综合分析能力。(4)研究方法和手段。要求论文体现作者较为全面掌握论文选题所涉及的科学技术的现状,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所研究的问题。(5)研究结果效益。要求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创新性,产生一定经济、社会或生态效益,或是有潜在应用价值。(6)论文必须是基于一定工作量的实验研究或调查研究,综述性论文不得作为学位论文。

2.5改进论文盲审方式及评价标准

专业学位论文盲审专家遴选应在相应领域内领先的教授、副教授中选择。盲审专家初步确定后,可由研究生管理部门与相应院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门联系,征得专家同意后,最终建立盲审专家库,严格杜绝论文评阅过程中的人情现象。论文评阅意见书中应附带一个量化详细的评分表,确定若干个评分指标及相应的评分标准,并提供文字表述的评审意见。这种方式既能对论文的优缺点给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又方便对多篇学位论文进行横向比较。

3.结束语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加入我国学位培养体系以来,极大推动了我国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对于该领域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改善,需研究生培养部门、导师、任课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共同努力,为研究生提供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和现代管理模式,加强对农业推广硕士的规范化管理,进而推动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不断向前发展。

基金项目:浙江海洋学院研究生教学项目“双导师制与校外基地对研究生能力提高的研究”(1113106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