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蚕丝工业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9-01 05:23:43
蚕丝工业论文

蚕丝工业论文第1篇

关键词 民国;职业教育;郑辟疆;蚕业学校;文化育人

中图分类号 G71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2-0073-04

郑辟疆是我国著名的蚕丝理论奠基人和蚕丝教育家,他自1918年起,连续担任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校长(及后来的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达51年之久。早在1929年,他主持的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与杭州蚕业学校一起,被日本蚕丝业同业工会中央会称赞为中国的双璧[1]。他始终把办教育与振兴祖国蚕丝业紧密相联,总是按照社会生产的发展与需要来培养蚕丝技术人才,以自己的哲思睿智,设计并推动了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的形成[2]。在民国艰难的环境中,郑辟疆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以严谨的学风办学,培养出一大批富有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的,能够承担起革新蚕丝业的新型蚕丝技术人才[3][4]。

一、以高尚的人格感召师生

费孝通在《做人要做这样的人》一文中称赞郑辟疆是作为一个“一生为使别人生活得好起来而不计较报酬埋头工作的人”[5],是一个“忧国忧民,见义勇为,舍己为人,不求人知”[6]的人。他说:“郑辟疆,一个从蚕学馆里受国家培养出来的青年,有机会去日本看到了当时先进的社会面貌,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怎样摆脱落后的家乡,而立志要去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7]费孝通写到:“他给我最深刻的形象是一个以身作则、教人做人的良师。他平时生活的一言一行都贯彻着先人后己的精神,使学生看在眼里,服在心里,油然产生向他学习的主动要求。”[8]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深刻影响,并内化为成长成才道路上坚定而持久的动力。郑辟疆捐赠私人积蓄于科学研究,用自己家产抵押以贷款办学,战乱中为保全蚕校东奔西走。20世纪20年代,应邀到女子蚕业学校执教的日本蚕丝专家白泽干先生曾经回忆道,郑辟疆校长有如圣人君子一样无欲恬淡,一心只为学生、为学校、为教育着想,过着极为质朴的独身生活[9]。为此,费孝通认为“我们应当一代比一代强,而事实似乎正是相反。要想在当前的知识分子中,找到一个像上一代的郑先生这样的人,有那样忧国忧民,舍己救人,不求人知的精神的人,我举目四顾,觉得不那么容易”[10]。

郑辟疆所倡导和推动的蚕丝改革,是一场艰巨的新旧斗争,可以说是从头做起,要在千百年所养成的习惯势力中,推陈出新,使科学技术扎根到千家万户的农民之中,需要他坚强的毅力和精神修养,他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改革的决心变成改革的成果,他所倡行的新思想和新主张之所以被众人接受和拥护,这与其德高望重、受到众人的崇敬和爱戴是分不开的。他以其坚定的信念、百折不回的精神、上下求索的理念,给青年学子提供了一部深邃的人生教科书,并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标杆。

1950年,年届70的郑辟疆先生担任公立蚕丝专科学校校长,至82岁高龄担任苏州丝绸工学院院长期间,他奔走呼号于从基层到全国人大、政协的各级机关。他在人大、政协会议发言时,言必称蚕丝业发展,言必称丝绸教育振兴,言必称蚕丝实业强国。在人们心目中他就是一位将生命与蚕桑事业融为一体的“蚕神”。他一生像一条春蚕,为人民吐尽了丝,然后悄悄地离开了人世。费孝通写到,“我想这对他并不会带来痛苦和烦恼,因为这是他为了完成他的使命必须付出的代价,受之如贻”。 郑辟疆在留下的手稿中写道:生存到止境,好比灯油尽,油尽灯自灭,永别无需惜……,一生无贡献,未尽人民责,徒餐三百石,无以报农人。从中可以看到他虚怀若谷、甘为孺子牛的高尚品格。

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郑辟疆担任校长的第二年,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五・四”运动。他积极响应时代和责任的号召,带领同学上街游行,亲自向群众揭露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掠夺罪状。“女蚕”学校的学生受到校长爱国热忱的鼓舞和感召,毅然决然地取下了发髻上的日制发夹,削了竹簪来替代,以示抵制日货;还有的同学怀揣振兴祖国蚕丝事业的强烈愿望,立誓不嫁,立志将终身献给祖国的蚕桑事业[11]。

郑辟疆第一次给全校师生讲话,就从祖教民讲起,他激动地说:“我们是炎黄子孙,要把祖先开创的事业发扬光大。现在世界上列强称霸,中国被蚕食,山河破碎,百业凋零,蚕丝业也落后了。我们要不惜献出个人的一切,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把祖国蚕丝业发展起来!”[12],以此鼓励年轻学生为振兴中国丝绸事业而努力学习。

1947年,为了表彰郑辟疆任职将近三十周年的业绩,女子蚕校校友会筹资巨资,建成礼堂一座。落成典礼上,众人一致提议将礼堂以郑辟疆的字命名为“紫卿堂”。郑辟疆却坚辞不允,他说服了大家,更名为“西陵堂”。传说西陵女是我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的妃子,教民育蚕的始祖。郑辟疆在亲自撰写的《西陵堂志》中写道:“命名紫卿堂,予以不敢当此,爱题为西陵堂……实为四千年前蚕政创举值得吾人纪念,愿吾蚕业同志咸能继西陵遗教而广大之。”[13]

三、启发学生的事业思想

1918年,郑辟疆接任“女蚕”校长后,认为要使“女蚕”在复兴中华蚕丝业的宏伟目标中有所建树,必须先激励师生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事业心,他首先提出了女蚕校发展的新方针,具体内容为:启发学生的事业思想;树立技术革新的风尚;以自力更生和节约的办法,尽量充实实验设备及实习基地,提高教学质量;坚决向蚕丝业改进途径进军[14]。新方针的提出,使学校广大师生了解了学校的办学目标,明确了前进方向,从而一扫因前景不明而造成的沉闷局面,为女蚕校的全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为了振奋学生的事业精神,郑辟疆特邀费迈枢作词,季饶西谱曲,创作了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校歌,并于当年九月初的开学典礼上正式颁布,歌词如下:宁沪苏常,淮海徐扬,膏腴壤,地利辟蚕桑……愈研而精,愈振而兴,盛矣哉,日上蒸蒸[15]。

校歌生动反映了女蚕校所面临的全新局面,鼓励年轻学生们立足江苏这片丝绸宝地,充分发挥女学生在蚕丝生产领域的天然优势,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以“经纶天下,衣被苍生”为终极追求,为挽回中国蚕丝业的权利,为重振中国蚕丝业的威名,为中国蚕丝业的复兴而奋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高度事业心。这首校歌也成为“女蚕”师生几十年间的精神源泉和奋斗动力。

在此基础上,郑辟疆又提出了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诚、谨、勤、朴”的四字校训,推崇“诚则能谨,勤则能朴”之原则,他自己身体力行,为全校师生之表率。校训作为每一位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导向,成为引导学校所有师生的行动指南。

在郑辟疆带领下的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尽管历经战乱,但是这样一种视蚕丝为社稷民生大计、倾力事蚕的淳朴风气却静静地流淌在一代又一代蚕校弟子身上。白泽干先生曾经回忆道,当时为了改良丝质,冷藏保存蚕种,实行人工孵化,一些年轻的女孩子将家里为自己结婚准备的钱凑起来,建造了一座漂亮的蚕室,并开始了蚕种制造。费达生在《复兴丝业的先声》中写道:“或者有人会笑我们夸大,但是我们一点信仰是必需的。在这信仰上,我们才能为我国家、为我同胞服务。当然我们也许在这一生中不能有成就。但这并不是走错了路,只是我们自己能力不足。我们相信,在这路上会有不绝的继续者,而且要在这路上,获到最后的成功”。[16]

郑辟疆对学生事业思想的启发,为女蚕学生今后在蚕丝业上“发挥其所学,对蚕丝业之改进,付出了极大的力量”[17]奠定了基础。女蚕学生“在农村中,不辞劳苦的如慈母之对赤子,指导了养蚕技术之改进;在制丝工厂中,他们能以理论和实际结合的技术,用感情来灌输于女工,革除了执鞭管理之恶习,贡献了煮茧缫丝的新技术”[18]。

四、注重社会实践,锻炼学生能力

郑辟疆在人才培养上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推行工学结合、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之外,郑辟疆更为学生们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这些活动不但能丰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更为其将来参加到蚕丝行业的改良工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自1923年起,郑辟疆组织了学生演说联合会,定期举办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为她们在日后面对普通群众宣传先进蚕丝理念和技术的推广工作积累经验。同时,女蚕校组织学生阅书部和书画研究会,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陶冶学生的身心修养。

在众多的课外活动中,女蚕校还形成了一个传统,那就是每届即将毕业的班级,都会由学校组织前往附近地区进行参观旅游活动,并且随着蚕丝改进事业的不断发展,女蚕校学生们的参观活动范围日渐扩大,目的地不再局限于学校附近,而是发展到上海和杭州等蚕丝发达地区,包括西湖蚕校、杭州纬成公司丝厂部、江苏省立第二农校制工实习及丝织模范工厂、昆山蚕业竞进社、上海生丝检验所、杭州蚕种改良场等蚕业学校或蚕业改进机关和蚕丝业的先进企业和研究机构。而这种旅游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玩,通过各地风景名胜和不同地点的参观,让学生们在心旷神怡之际亲身体会到我国蚕丝业的发展现状,对蚕丝行业的不同领域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在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之后能更加迅速地参与进去。

五、注重对毕业生和校友关怀

郑辟疆始终把毕业生看作是振兴蚕丝业的一支力量。他认为,学生投入蚕丝界的人数愈多,蚕丝业的改进力量就愈雄厚。因之,凡是毕业生在工作遇到困难,写信要求学校帮助的时候,郑辟疆都立刻予以答复,或者共同研究解决办法。有时郑辟疆、费达生还亲自带人到毕业生所在的蚕种场去指导。对于毕业生提出的一时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再提交学校试验部研究。每年校庆日,组织毕业生在一起互相交流经验。凡有学生回校求助,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予以解答和指导。有时,郑辟疆发现学生在告辞时,面无喜容,说明尚有未解决之疑,他便紧步追赶,站在路边谆谆指点,再三勉励,直至该生眉宇展开,才怀着无限之感迈步回校。校友对学校的感情特别深厚,每逢校庆日,纷纷返校,有的向母校汇报自己的工作,有的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出建议,藉校庆日的聚会以交流经验与沟通情况。郑辟疆也把校庆日活动中,毕业生提供的大量反馈信息,用来改进自己的办学工作。为了更好地配合分布于各地推进蚕丝改进事业的女蚕校毕业生,女蚕校力求充分发挥其校友会的联络作用。女蚕校校友会自1912年建校成立,1918年,郑辟疆担任校长后进行了改组,组织了通讯、出版、图书、交际等部门,每年3月15日校庆日召开大会一次,以便联络各级校友。自1923年起,校友会以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校友会名义编辑出版《女蚕》刊物,内容分论著、学术、专载、报告、校闻等栏,介绍当时我国蚕丝业生产状况与问题,并介绍日本蚕丝科学方面的进展。从创刊到1936年9月止,计出版发行70期。

六、现代启示

首先,职业学校需要以创办中国一流职业教育的自信与追求,自觉站在传承历史、造福当下和创造未来的维度上审视、践行和发展职业教育文化育人之路。在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办学导向,把提高能力作为办学目标,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制度的同时,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根本,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和培养,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次,职业学校需要把握职业教育规律,不仅要从岗位或职业的需求出发,而且还要从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消化、吸收、改良、反求、创新能力的需求出发,作为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在新形势下职业学校的文化育人,需要以人文精神为主导,带给学生全面的文化教养和社会文化的辐射;需要倡导独立人格,探索创新精神,提升创造能力,增强集体荣誉,强化社会信任,通过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形成新的精神信念与思维方式。

第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职业学校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也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通过创新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把学生的培养、企业服务和企业文化传承积极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专业认知实习、体验实习、顶岗实习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价值观,做一个完整的社会人。职业学校需要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进取精神、忠于职守态度、与人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要求,融入到日常的专业课程中去,重视专业课程渗透人文素养的培养,注重在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复合能力,拓展学生的职业变迁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普适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

参 考 文 献

[1]日本蚕丝业同业工会中央会.支那蚕丝业大观[Z].1929年4月5日.

[2]苏州大学档案馆藏.女蚕.1923(7).

[3]郑辟疆.省女蚕所负时代之任务及改进[J].江苏教育,1933,2(5):37.

[4]郑辟疆手稿.江苏女蚕校对蚕丝业改进的事迹纪要[Z].

[5][6][7][8][9][10][12][18]余广彤.蚕魂――费达生传[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3.3.3.3.3.4.18.139.

[11][13][14][17]郑辟疆.浒墅关蚕校对蚕丝事业改进的经过[Z].苏州文史资料.第1―5合辑:265.

蚕丝工业论文第2篇

关键词:黟县;茧丝绸产业;现状;问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1-11-02

茧丝绸产业是黟县农业产业化6大主导产业之一,涉农利益紧密、发展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巨大。大力发展茧丝绸产业是黟县实施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发展县域经济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根据《安徽省蚕种管理条例》[1]、《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我省茧丝绸产业发展的意见》[2]、《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我市茧丝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3],针对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切实将茧丝绸产业作为黟县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产业加以重点扶持,已成为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 黟县茧丝绸产业发展现状

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黟县已初步形成了制种、育苗、栽桑养蚕、蚕茧收烘、缫丝、捻线、蚕丝被制作等一条龙的茧丝绸产业化格局。在过去的20多年中,蚕茧收入一直是全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茧丝加工创造了该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利税的50%。近年来,随着用工成本上升,产业比较效益急剧下降,加上养蚕劳力老龄化以及政策、管理等原因,蚕茧生产急速下滑。根据黟县茧丝办统计,2012年全县桑园面积1 333hm2,鲜茧产量1 165t,蚕农售茧收入3 520万元,白厂丝产量200t,捻线丝产量100t,丝绸产业总产值1.3亿元。无论是桑园面积、蚕茧产量还是生丝产量、产业产值均不足高峰期的50%。2013年县政府出台了扶持政策,扶持桑园建设、家蚕饲养以及技术推广等,扶持资金总额150万元,在桑园面积减少,春冻、秋旱等不利情况下,扭转快速下滑局面,预计全年蚕农售茧收入与2012年基本持平。

2 存在问题

2.1 用工成本增加,比较效益下降 蚕桑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农业项目,随着近年城镇工业化和服务业的发展,外出或就近务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据调查,2009年以来黟县蚕茧价格虽有上升,但赶不上雇工费用的增加,蚕桑生产劳动日净收入相当于当地雇工工资的比例从2005年的1.36倍下降到0.7倍左右。近年来,蚕桑生产无论是土地净收入,还是劳动日净收入方面优势大减。黟县2005年桑园纯收入15 585元/hm2,比水稻高1.4倍,比茶叶多1.6倍,到2011年桑园纯收入26 040元/hm2,仅高于水稻1倍,只有茶叶的86%、水果的96%。而蚕茧生产的用工量却比水稻多4倍,比茶叶、水果多2倍。2011年蚕茧生产劳动日净收入只有当年农民雇工工资的72.3%、水稻生产的39.9%、茶叶的30.1%、水果的31.3%[4]。用工成本增加,比较效益下降,加上从事蚕桑生产人口老龄化,养蚕大户纷纷压缩生产规模,挖桑改种或抛荒也在所难免。

2.2 企业带动不力,质价恶性循环 黟县茧丝绸企业虽然有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但企业规模偏小,基本处于初级产品加工阶段,没有形成具有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效益低,辐射面窄,带动作用不明显。企业内力不足,蚕茧收购中缺乏对优质茧生产的鼓励,加之茧站设施落后、突击收茧、随意定价和向农民打白条等现象严重,导致蚕茧质量损失多,茧质差、茧价低的恶性循环,蚕农基本利益难保障,已成制约蚕桑生产积极性提高的主要障碍。蚕茧量少、质差,既增加生丝生产成本,又制约生丝品位提升,进而影响到高档绸料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黟县茧丝绸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2.3 扶持力度不够,蚕桑生产基础不牢 长期以来,在几乎所有主要农产品生产上,唯有蚕桑生产没有稳定的省级以上扶持资金。省“茧丝绸结构调整资金”实际上从不惠及蚕桑生产。市茧丝绸专项资金规模偏小,在资金分配上,对蚕桑生产的支持力度有限,甚至政策规定的支持内容如蚕桑标准园的补助、蚕种良种补贴、小蚕共育的奖励以及规模养蚕户设施、设备价格补贴等都没有兑现。政府对蚕桑生产投入不足,桑园基础条件差与养蚕设施落后的状况难以改变,蚕种生产难以为继,技术推广后劲不足,技术服务与更新跟不上形势发展,新技术开发、引进、试验、示范工作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到蚕桑生产效率、效益的提高。

2.4 合作社作用不明显 2007年黟县首家蚕农专业合作社碧东漳溪蚕农专业合作社成立,截至2012年,黟县蚕桑专业合作社总数已达14家。现有7家蚕桑专业合作社从事蚕茧收购销售,只有少数蚕桑合作社能为蚕农提前、产中、产后服务。但总体发展不规范,带动作用不明显。主要问题:一是蚕农合作社盈利后大部分用于返还,积累不多,自身发展能力弱,抗市场风险能力明显不足;二是难以持续实行优茧优价,有的合作社为提高蚕茧质量,拉开质量差价,高价收购化蛹茧,市场行情好时尚能够维持,但遇市场行情逆转极易亏损;三是合作社从事蚕茧收购准入门槛较低,基本没有资金实力,在蚕茧收购中社员以外的蚕茧也收购,遇有亏损极易引发经济纠纷;四是一些其它性质的茧站改头换面成立蚕桑合作社,在蚕茧收购中没有发挥应有的带动作用。

3 发展目标

根据黟县农业、商务、经信等部门“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末全县桑园面积稳定在现有的1 333hm2,其中高产优质桑园基地面积达到700hm2,蚕茧产量2 000t,白厂丝产量500t。全县茧丝绸综合系列产值达3.8亿元,其中:一产0.8亿元、二产3亿元。培育年产值超亿元龙头企业2家。行业实现利税6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600个,带动农户0.8万户,来自主导产业的农户户均收入达1万元。

4 发展对策与措施

针对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振兴黟县茧丝绸产业,一要加大投入和政策配套,稳定生产规模,提高蚕茧质量和生产效益,有效扭转蚕茧生产下滑趋势,巩固产业根基;二要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推进蚕桑生产的省力、省工、特色、高效化、多元化进程;三要积极引入国内知名企业并进行合作,增强龙头带动力,提升产业水平,促进高效发展。

4.1 落实扶持政策,扭转下滑局面 受持续多年的用工成本上升和比较效益不佳影响,黟县蚕桑生产止跌回升难度较大。通过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蚕桑生产扶持政策,着力支持蚕桑标准园和养蚕大户标准化生产设施建设和桑园流转,支持蚕桑技术推广机构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对蚕农合作社或规模养蚕户新增省力化设施、设备给予价格补贴,推进标准化生产,节约生产用工,降低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蚕茧生产效率和效益。千方百计调动蚕农的蚕桑生产积极性,确保蚕茧稳产、增收,努力扭转生产下滑局面,提升发展质量。

4.2 强化企业引导,稳定蚕桑生产 蚕茧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后续丝绸加工品质量提高的潜力,也是产业整体效益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良种推广、良法饲养与蚕茧收烘均与蚕茧质量息息相关,而影响黟县蚕茧质量提高的最重要原因还是蚕茧质量与生产者效益的脱离。由于黟县茧丝龙头企业带动力薄弱,蚕茧收购中缺乏对优质茧生产的鼓励,导致茧质差、茧价低恶性循环,现已成为制约黟县蚕桑生产积极性提高的主要障碍。通过推进与国内茧丝绸优势企业合作,加强企业引导,支持县外优势企业进入黟县蚕茧收烘和加工领域,强化企业引导或放开蚕茧收购市场,激励优质优价收购,引导提高蚕茧质量和价格,增加养蚕效益,稳定蚕桑生产。

4.3 实施蚕种补贴,保障用种安全 蚕种是养蚕安全和蚕茧质量的基础,蚕种经营主体承担着保障供给和质量安全重任,社会责任大于经济效益,经营风险巨大。为有效发挥蚕种统一经营对确保蚕种数量、质量安全和疫病防控以及提高蚕茧质量的优越性,参照2013年的扶持政策,从2014年起,统一经营本县蚕农饲养的蚕种,财政给予每盒10元的经营补助。支持、鼓励蚕农饲养满足缫丝工艺需要的优良蚕品种,提高蚕茧质量,带动良种繁育,保证用种安全。

4.4 发挥种场优势,打造优质品牌 蚕种是蚕桑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也是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载体。利用蚕种场基础条件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国内知名蚕种企业,建成全省蚕桑良种繁育中心,加大扶持,提高良种繁育生产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实现蚕种生产条件、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支持引进、繁育高抗、质优、特色新品种,同时加大蚕种质量监督经费的投入,确保用种需求和质量安全,打造优质蚕种品牌。

4.5 加强技术服务,提高单产效益 以蚕桑生产的省力化、优质化与多元化为重点,加强技术服务,搞好技术培训与试验示范,加快良种更新和新技术推广。重点普及规模化小蚕共育、大蚕多层蚕台条桑省力化饲养、桑叶机械化采收以及纸板方格蔟标准化上蔟技术,推进标准化生产,节约生产用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蚕茧质量。优选推广优质、抗病、稳产蚕品种,建立健全桑、蚕病虫害防控体系,加快桑树黄化型萎缩病、褐斑病、卷叶枯病等桑树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的示范推广,大幅度提高蚕茧生产效率和效益。

4.6 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增强带动能力 一是政府积极为现有的茧丝绸加工企业提供良好宽松的发展环境,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着力提升产品竞争能力,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发挥茧丝绸产业内部的互补优势,着力培育茧丝绸产业集群。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引导现有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开发特色名牌产品,延伸产业链条。三是推广缫丝生产水、热循环利用等节能降耗技术,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提高茧丝绸产业的综合效益。对投资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优先予以扶持,使其进一步做大做强,增强竞争力和带动力。

4.7 支持深度开发,发挥综合效益 依托黟县旅游资源和徽文化优势,促进茧丝绸与旅游、徽文化的深度结合,促进蚕桑资源深度开发。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合作,开发桑枝木板、营养功能食品、家居美化装饰品和徽文化丝绸产品,拓宽蚕桑资源应用领域,开拓蚕桑资源的高值利用,形成规模,产生效益,使整个茧丝绸行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生态保护方面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安徽省蚕种管理条例[Z].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三号),2008-08-22.

[2]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我省茧丝绸产业发展的意见[Z].安徽省人民政府公报,2007,22.

蚕丝工业论文第3篇

专注坚守 开创蚕丝人生

沈福珍,今年69岁,出生于震泽镇勤幸村五组,一个世代种桑养蚕的农家。1970年,震泽中学高中毕业后返乡务农。1978年,被聘请到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当农民教师。这对从小耳濡目染深爱蚕丝的人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学习和提高机会。为此,沈福珍抓紧一切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一次偶然的机会,沈福珍有幸遇到了全国著名蚕桑专家费达生老师,在费老的循循教导下,沈福珍的蚕桑知识提高如虎添翼不断长进,并且两人很快结成了“忘年之交”,这为沈福珍后来创办蚕丝企业,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知识。

1992年,民营企业破土而出,蓬勃发展,改革的浪潮震撼着沈福珍蚕丝的心灵,沈福珍决定从镇外贸公司下海,租用了勤幸村八组五间简陋的仓库作厂房,租赁了茧丝市场3米2的摊位,生产、销售了震泽镇第一床以“慈云”命名的蚕丝被。从此,将震泽地区千古以来传统家庭制作蚕丝被模式引入到企业机制的轨道,开启了蚕丝被行业的先河。1998年,由于茧丝价格的倒挂,市场上一些靠经营买卖的商户和一些企业都纷纷关闭和退场,茧丝市场变得萧条冷落,而沈福珍凭着对茧丝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一人在困境中坚持独守十年,为后续震泽镇蚕丝被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作了引路和铺垫。

极致匠心 引领工艺创新

20多年来,沈福珍不知吃了多少苦,费了多少神,有人说她“傻”,有人说她“憨”,可她不以为然,为了一根丝执着地走下去。

要问20多年来,慈云取信于民,取胜于市场的秘诀,那就是“不断创新”、“敢为人先”。

制作蚕丝被是一个手工工艺。传统的蚕丝被盖上一两年,蚕丝就要板结,被子不得不重新拆翻。这是蚕丝被制作与销售的瓶颈。沈福珍曾食不甘味,反复试验,终于从洋风炉煮饭中研究发明了“泼湿煮茧法”工艺,通过这种工艺,制作出来的丝绵蓬松度和柔软度达到最佳状态,蚕丝被无需年年拆翻,堪称一场蚕丝被业界的革命。

沈福珍还发明了“全幅平面、纵横旋转、千层网叠、丝丝入扣”的独特的蚕丝被手工拉制法和可水洗蚕丝被拉制法,这两项工艺的改革创新,使蚕丝被成型后,均匀平滑,柔软贴身,长期使用不缩拢,不变形、不板结。可水洗蚕丝凉被还攻克了夏季不能用蚕丝被的陈规陋习,扩大了蚕丝被的使用范围,填补了夏季蚕丝被市场销售的空白。

这三项国家专利的发明,为蚕丝被的广泛运用、工艺革新提供了质的飞跃,也为复兴苏州丝绸作出了工艺技术上的贡献。现在,这些制作工艺都已经普遍分享到震泽及周边地区蚕丝被制作过程中,已成为缫绵、拉制蚕丝被的基本操作法。

诚实守信 人品铸就产品

沈福珍对蚕丝事业是十分热爱的,而对企业管理的严格和精细,对产品要求的“苛刻”和完美,也是出名的。25年来,她创立的慈云品牌,在质量上没有出过一个次品,没有遇到一次投诉。

不讲质量,宁愿不做。沈福珍是个典型的江南农村妇女,人很忠厚,凡事爱讲良心。她坚持的原则是“用人品做产品”,把忠厚与良心缝进蚕丝制品里。她常说:“我做蚕丝被,是为了把最好的被子奉献给百姓人家”,“老百姓是我企业最大的支持者和鉴定者”。

在原料进货上,为了采购上等蚕丝绵(双宫和上茧丝绵),她几乎不讲究价钱,批批要抽样检测,还实行定点采购,定量组织,有时,还要亲自抽检。在工艺操作、设备流程上,她道道把关,一丝不苟到了斤斤计较的地步,目的就是绝不让一丝不合格的原材料流入自己的生产环节。原料涨价了,不仅产品不跟涨,而且决不做以次充好、以假代真、以短丝充长丝、用化纤充真丝的“缺德事”,看到市场上这种现象屡屡发生又无力改变,她率先创制了“可透视蚕丝被”,以全方位透视蚕丝绵内在质量的诚信做法来取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

与时俱进 传承非遗文化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用这句话形容有5000年历史、又面临需要不断创新的蚕丝行业,是非常确切的。蚕丝被制作技艺是一项传统的手工工艺,作为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蚕丝被制作技艺传承人,沈福珍一方面要继承保护传统的制作方法,不让它失传;另一方面又要与时俱进,通过工艺、产品上的创新,不断改进蚕丝产品的不足,满足现代人生活的需求与享受。

为了传承蚕丝被制作技艺和震泽地区蚕丝文化的宝贵遗产,从2007年起,沈福珍先后花了800多万元,相继建立了慈云蚕丝陈列馆、产品展示大厅、蚕桑基地和非遗蚕丝被制作技艺基地,以展示太湖流域蚕丝文化、蚕丝被非遗传统技艺和丝绸系列产品,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让人们体验种桑养蚕、非遗蚕丝作流程。这在蚕丝行业中属于首创。从创办至今,已有20多万人次参观和访问,培训非遗技能人员200多人。2010年,沈福珍被确认为吴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蚕丝被制作技艺传承人,2014年,又被确认为苏州市非遗蚕丝被制作技艺传承人。

蚕丝工业论文第4篇

关键词 女蚕校;官产学用合作;启示

中图分类号 G71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6-0078-04

民国江苏省立女蚕校的前身是著名爱国新闻事业家、《申报》总经理史量才于1904年秋创办的私立上海女子蚕桑学堂。1912年辛亥革命后,私立上海女子蚕桑学堂改为省立,并迁至苏州浒墅关,改名为江苏省立女子蚕桑学校。史量才与郑辟疆均毕业于我国近代第一所培养蚕丝业科技人才的专科学校——杭州蚕学馆(郑辟疆是第三期毕业生,史量才是第四期毕业生)。史量才希望通过创办蚕业学校倡导“注重栽桑,养蚕、制种、缫丝等试验,并改良旧法,兼授普通及专门学理,以扩充女子职业,挽回我国利权为宗旨”[1]。培养女性蚕业人才,促进蚕丝业之改良一直是江苏省立女蚕校的追求。

1918年,郑辟疆出任江苏省立女蚕校校长后,面对女蚕校“进行上万分艰难,荏苒十年,厥效甚微,欲使毕业学生获得相当之职业,殊非易事。而校内同人沉闷已极,良医所教所学为新蚕业,而社会蚕业并不欲革新,亦何怪其格格不入哉”[2]。面对这样的发展困境,对女蚕校的人才培养进行全面改革势在必行。郑辟疆提出:“今后教、实、行政宜实行联合,俾毕业生易于从事本业或得服务于公家。按农蚕业教育本为改进农蚕业而设,能实行改进农蚕业政策,学生自有活动之地,否则事业不提倡,人才多废弃,农蚕业何有改进乎?”[3] 他为女蚕校提出的明确任务是“使蚕丝业得利用省女蚕以革新其事业,吾所谓省女蚕所负时代之任务与今后之设施者如是”[4]。在他的主持和带动下,女蚕校遵循“坚决向蚕丝业改进途径进军,使学生有用武之地”[5] 的办学方针,不但在专业教学中不断改善,更将精力逐步投入到中国近代蚕丝业的改进上,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了郑辟疆追求的“学生自能投入蚕丝战线,而蚕丝业由之改进;学生投入蚕丝战线愈众,蚕丝业改进愈速”[6] 的理想。

一、促进教、实、行政的联合

郑辟疆担任江苏省立女蚕校校长期间,把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密切结合。作为蚕丝革新家,充分发挥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推动产业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1923年9月,为了“对于养蚕制种制丝家及女子蚕业教育应尽提倡指导贡献受托之义务,特依全省农业组织系统案,设推广部以专司之”[7]。女蚕校推广部的设立,将改进中国落后的蚕丝生产局面当作推动女蚕校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将女蚕校的教育与蚕丝改进事业联系起来,是郑辟疆最具革新和现实意义的举措。组织推广部,“是为女蚕对蚕丝业改进上有计划的依一定方向前进的起点”[8]。

为促进教、实、行政的联合,郑辟疆在女蚕校成立蚕业研究会,定名为浒墅关女蚕校蚕业研究会,规定所有女蚕校蚕科教职员以及相关制种家均为研究会会员,研究会以交换知识、研究蚕业学术为宗旨,规定每星期五集会一次,以讨论蚕业上之各种问题。他召集各制种场代表来校参加讨论会,与会的有12家制种场的代表15人。开会的主要内容为:一方面,由学校报告上一年度蚕种检种、销售以及价格审查等情况,并说明下一年蚕种供给和需求可能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邀请各制种场代表围绕种业经营与技术、制种新趋势和新技术以及当前国内外的蚕种改良情况等课题进行演讲,“全校学生均参与旁听,以保持学生对蚕丝业先进技术潮流的把握。对于种业经营与技术,指示其趋势与新法。其随潮流为改进。直至午后一时始讲毕,而听者与讲者。均精神百倍。毫无倦容云”[9]。

二、推动建立产学合作的体制机制

民国苏南地区推行的这场乡村蚕业技术改良,是由郑辟疆主持的江苏女子蚕业学校最先开展的。郑辟疆积极发挥个人的影响力和作用,推动民国政府在乡村农业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围绕蚕丝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以全新的体制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建立比较完善的技术改良体系,谋求产业革新与突破;推动地方政府和地方势力以及当地工商业者在蚕丝改良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与震泽市议会合作,选定开弦弓村(费孝通所取学术名:江村)为实验基地,开办“震泽市、省立女子蚕校推广部合办蚕丝改进社”,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在开弦弓村对蚕业的指导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徐绍阶在《本省唯一之模范合作社》一文中,赞扬该社“开弦弓之生丝精制合作社,分子健全,组织严密,自选种育蚕,至于缫丝,无不采用科学方法,故业务发展有蒸蒸日上之势,非独为一县一省生产运销合作之模范,抑亦全国之标榜”[10]。1935年,中央合作研究社曾组团专程考察开弦弓生丝精制合作社,并予以褒扬。他推动吴江为改进并复兴蚕丝事业设置了蚕桑改良区,统辖全县蚕桑改进事务,总办事处设在县政府内,由县长兼任主任,委任费达生为副主任,费达生经过调查,制定了《改良吴江县蚕丝业计划》,刊登于1934年10月25日天津《大公报》“乡村建设”版[11]。他推动江苏省政府农矿厅制定蚕种检查法规,加强对蚕种的检查;与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合作,亲自与时任改良会监理的葛敬中以及技师费咸迩和何尚平等人接洽,商谈如何促进女蚕校学生更广泛地参与蚕种改良等事宜。抗战期间,学校迁至四川乐山,郑辟疆又兼任新生活运动委员会妇女指导委员会乐山蚕丝实验区顾问(费达生为主任),致力于复兴中华蚕丝事业。

三、搭建产学合作平台

郑辟疆积极发挥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加强与产业界密切联系,开创了学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女蚕”模式。他发起成立的“吴江县震泽区开弦弓村有限责任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是我国农民办的第一个近代丝厂,也是我国蚕丝业史上第一个农村自办机械制丝厂,其成功开办具有划时代的示范作用,成为我国蚕丝业改进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先声。通过农民合作以及农民股份工厂的形式,建立保护农民利益的乡村企业,并及时返利分红给参股农民,同时,通过技术培训,使农民自愿放弃旧习俗,短期内就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改革得以在农民中推行。帮助农村和农民形成农工贸合一、产供销协调发展的产业链。推动土丝改良,震泽乡村企业从此能生产大工厂出的“白厂丝”,同时,倡导的新技术也由改革试点——开弦弓村向江南传播丝织术,辐射至苏南、浙江的蚕丝产区。与当时的龙头企业——无锡瑞纶丝厂厂主吴申伯合作,对瑞纶丝厂制丝技术与设备进行彻底改造,将瑞纶丝厂改称为玉祁制丝所,作为推动制丝改进的新示范基地,对整个制丝业的改进产生了巨大影响。

女蚕校还在苏南各县蚕区建立蚕业指导所,指导蚕业改进工作。从1924年女蚕校在吴江震泽开弦弓村建立第一个蚕业指导所开始,学校推广部在吴江和无锡等县设立多处蚕业指导所,20世纪30年代之后,在苏南蚕业改进掀起高潮的背景下,女蚕校更是加快了蚕业指导的步伐。1932年,女蚕校在武进县的横林江头村和戚墅堰新河乡、江阴县的塘头桥、洞歧、胥林、南闸等6处设立蚕业指导所,1933年女蚕校在吴江花木桥、鸟家口、馄饨兜各新设指导所1处,在吴县旺米山、汤巷等地设指导所9处,又在江阴之塘头桥、洞歧各新设指导所1处。至9月,女蚕校在吴江、吴县、江阴等地区公开办秋蚕指导所24处。1935年之后,女蚕校为了更好地开展蚕业改进指导,聘请30多名技术员到苏南各地开展蚕业改进指导,同年,女蚕校还计划以震泽镇为中心,建立新型的指导体系。

郑辟疆在回忆中总结道:“女蚕对蚕丝业之改进,自1918年至1922年为进军前奏,自1923年特设推广部起至1929年,以开辟新蚕业(蚕种改良和养蚕改良)为重点时代,自1930年起至1937年为加紧改进制丝,以图挽救蚕丝业衰落时代,抗战胜利后,1947年至1949年,为继续前进,尤为试行养蚕和制丝联合进行的时代。除前奏时代及推广部在川服务外,先后共计十有八年。其进行上, 是节节相关、环环相连,故在养蚕方面全面反映了丰收好茧,使制丝原料之面貌为之一新。养蚕繁盛之区,显见农业经济好转,农本宽裕。尤在吴江之震泽,减少了高利贷,呈现了修建房屋的新气象,在制丝方面的反映,则被迫放松了原料收购之剥削,而争取生产高级蚕丝之利益,其技术上、设备上、经营上皆有所革新,呈现了正规制丝工业的面貌。”[12]

在郑辟疆和女蚕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民国江苏省立女蚕校开创了苏南地区蚕种场毗连兴盛之盛况,实现了一个学校带动一方经济的格局。郑辟疆创立和组织的民国江苏省立女蚕校推广部,为古老衰落的中国蚕丝业点燃了希望。推广部不仅传播新技术,还帮助农民建立新的生产组织,促进了农民观念的变化,从而推动了中国农村社会的进步。

四、现代启示

民国江苏省立女蚕校组织推动的教、实、行政联合,其最大特点是以学校为主体,学校全面负责设计和组织整个教学活动。郑辟疆利用技术优势,有选择地搭建一批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尽快抢占丝绸科技创新制高点。在实现“科技救国”价值目标的同时,确保省立女蚕校“蚕丝发动机”的领先地位。

社会学大师费孝通先生在《做人要做这样的人》一文中写到:“不妨想一想,过了快要一个世纪了,而科技下乡、职业教育等还是有待突破的目标,学用怎样结合现在还在困挠大学里读书的学生。”[13] 仔细想来,作为社会学大师的“费孝通之想”值得我们思考和汗颜。今天还有很多高校的科研成果停留在论文和实验室,满足于纸上谈兵,研发与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定位不正确,教授们不屑于也不善于与市场打交道,对校外大千世界漠不关心,孤芳自赏,不能够主动走出校门,积极参与到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建设中去,把自己完全和外界封闭起来,缺乏面向国家战略进行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动力,徘徊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之外。我国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创新资源共享和利益分享机制,造成了创新资源的巨大浪费。

高等学校应借鉴郑辟疆、费达生的做法,深化产学研合作,向社会开放,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具体来说,需要像郑辟疆和费达生那样组织教授到地方科技部门和企业挂职,进企业当“外援”,不仅直接为地方提供技术服务,还向学校反馈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需求信息,成为校地沟通的桥梁;需要像郑辟疆和费达生主导的女蚕校推广部那样,建立一批科技型企业,不仅为学校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而且以这些科技产业为依托,找准自己的培养方向和目标,找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出口;需要像女蚕校那样,以学校为单位,与地方政府结对子,将学校与地方、企业的合作由点扩充到面。

(一)政府搭台,校企唱戏,政产学研协同发展

2011年4月24日,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为高校主动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的方式指明了方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产学研的有机联合是科技创新资源与产业资本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形成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奥巴马在2012年的《国情咨文》中明确指出,大学的科学研究与企业的产品研发之间存在创新断层。为此,美国政府准备拿出10多亿美元,在大学周边建一批“制造转化工程”,填补大学与企业间的沟壑。这一做法值得借鉴。我国高校可以围绕地方重大发展战略,结合地方全面推进产业升级换代的迫切要求,大力构建服务地方的有效机制,并主动寻求与地方各级政府及部门合作,在科技、文化、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倾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打造多个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坚持校企合作的多维性

推动校地合作走向深入,还需要搭建学校与地方合作的新载体。从教授、博士解决企业难题,到学院与地方结对子,再到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和研究院的成立,探索实施多个维度“立体化”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模式。在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实习就业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多条纽带,使得学校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地方需求,促进学校的科研成果一出实验室就能进市场。进一步整合学校的科教资源和地方的产业优势,使学校的科研和人才优势与地方经济发展实现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佚名.上海女子蚕业学堂章程[J].女子世界,1905(6).

[2][4][6]郑辟疆.省女蚕校所负时代之任务及改进[J].江苏教育,1933(5):36.

[3][7]女蚕[Z].1923年10月20日,第7期。

[5][8][12]郑辟疆.浒墅关蚕校对蚕丝事业改进的经过[M].苏州文史资料,第1-5合辑:265.

[9]苏州大学档案馆藏.第二次种业进行讨论会开会情形[C]//女蚕.1928年1月16日,第35期。

[10]徐绍阶.本省唯一之模范合作社[J].江苏党务周刊,1930(24).

[11][13]余广彤.蚕魂——费达生传[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91.

Enlightenment of Cooperation of Government, Industry, 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in Jiangsu Provincial Nvcan School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ZHU Yue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00, China)

蚕丝工业论文第5篇

关键词:茧丝;价格倒挂;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S8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5 )02-0066-03

茧丝价格倒挂现象,指的是生丝的销售价格比蚕茧收购价格、生丝加工与运行管理成本之和低,企业出现亏损的现象,这一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长期以来,茧丝倒挂现象在我国蚕桑茧丝绸行业都存在。笔者通过对2014年广西部分时段存在茧丝价格倒挂现象的调研,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及意见建议。

广西蚕桑生产及茧丝绸加工基本情况

“十五”以来,广西紧紧抓住机遇,推进蚕桑产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和跨越式发展。2014年全区蚕桑生产再创历史新高:一是桑园面积19.26万hm2,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连续9年位居全国首位;二是蚕种饲养量705万张,约占全国的45%,连续11年位居全国首位;三是蚕茧产量33.96万t,约占全国的近二分之一,连续10年位居全国首位;四是蚕农售茧收入125.66亿元,连续4年超百亿元;五是667m2桑产茧量达120kg,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种桑养蚕主要分布桂西北、桂中、桂南三大优势产区,河池、南宁、来宾、柳州、贵港、百色六个市,涉及广西76个县,617个乡镇,5664个村屯,养蚕户约87.5万户。

同时广西大力推进茧丝绸加工业发展,2010年全区桑蚕丝产量跃居全国首位。2014年广西规模以上丝绸企业88家,生丝产量4.07万t,同比增12%,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坯绸产量1814万m,同比增22.9%;丝绢精加工产品产值178.35亿元,同比增14.04%,占全区纺织工业产值369.58亿元的48.26%。

实践表明,蚕桑茧丝绸产业是一项具有广西优势特色的新兴强区富民产业,对促进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推动作用。广西已由一个蚕桑小省(区)迈向了一个蚕桑大省(区),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原料茧生产基地和茧丝加工基地,在国内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

茧丝价格倒挂现象的基本情况

茧丝价格倒挂现象,从短期来看,会使企业生产运行暂时陷入困境,对整个产业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茧丝价格倒挂现象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茧丝绸行业表现出来的一种市场现象,也是茧丝绸行业运行的一大特点,近年来在某些时段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广西茧丝市场是一个完全放开的市场,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价格杠杆的作用,茧丝价格倒挂现象最终将会通过市场调节回归正轨。因此从长期来看,可推动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从而实现优胜劣汰,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推动茧丝绸行业健康发展。

根据对广西茧丝办、广西茧丝绸行业协会和广西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桂合集团有限公司、广西象州华佳丝绸有限公司、广西嘉联丝绸有限公司等几家大型茧丝加工企业提供的有关数据得出:20 14年上半年,广西一般企业每生产It B类丝(3A、4A等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若生产A类丝(SA、6A级),仍有一定利润空间。见表1。

茧丝价格倒挂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

蚕茧生产成本加大,拉升市场收购价格

对广西重点蚕区,尤其通过到河池市农业部门访谈和到宜州市重点蚕区走访调查及分析,蚕农购买饲养1张小蚕(1-2龄蚕为共育,蚕农购买3龄蚕开始饲养)需120元;养蚕用12个工,每工按80元计,需960元;消耗桑叶700kg,需700元;蚕药、水电费等30元,总成本1810元(未包括土地及蚕房、蚕具等用品折旧消耗)。正常情况下若每张蚕种生产鲜茧50kg,按38元/kg计,蚕农售茧收入1900元;若养蚕发生病害,蚕农收入大打折扣甚至颗粒无收。因此,现阶段蚕农养蚕基本上只是赚得人工工资,利润空间较往年进一步缩小,种桑养蚕比较效益下降。较高的蚕茧生产成本,催生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较高的蚕茧收购价位。据调查,广西大部分蚕区蚕茧收购价若低于35元/kg,蚕农积极性将严重受挫;若低于30元/kg,蚕农将可能放弃种桑养蚕。

企业缫丝能力过剩,引发蚕茧抢购现象

近年来,广西缫丝企业迅猛扩展,到2013年全区拥有缫丝企业84家,自动缫丝机775组共31万绪,全年生产生丝3.54万t,产量居全国第一。目前广西一些地方的蚕茧已不能满足当地缫丝企业加工所用,蚕茧靠调出加工的现象基本结束,一些企业还需要到区外采购调运蚕茧。由于企业缫丝能力过剩,造成开工不足。为了保证生产、稳定工人,一些企业在短期内抢购原料茧,挖招熟练缫丝工人现象也开始突显,导致蚕茧市场无序竞争。同时广西受2014年初不良天气影响,春茧推迟15-20d采收上市,导致上半年全区蚕茧产量同比减少约10%,原料茧减少更加驱使企业抢购蚕茧。此外,企业普遍融资较为困难,人工、社保以及其它税费较高,导致资金周转紧张,成本高居不下,一些企业为加快资金回笼,低价竞销生丝,影响企业的正常效益。

茧丝质量难以提高,市场销售价格趋低

2014年上半年广西蚕茧和生丝质量下降,除了受特殊天气和蚕桑病虫害等因素影响外,还有就是蚕种销售和蚕茧收烘两大市场秩序较为混乱。

蚕种市场秩序混乱初步调查统计,2014年上半年广西蚕种场生产的蚕种约占全区社会发种量的70%,其余30%来自区外,这部分蚕种有效品种不适应、未经检疫、未登记备案,严重影响了蚕农养蚕成功率,同时蚕种来源混杂导致蚕茧质量不一致,直接影响到生丝质量等级。

蚕茧收购秩序混乱 2014年广西有蚕茧收购站846家,仅宜州市就有256家(还有200左右的无证收茧站和进村人户流动收购人员),蚕茧收购站过多,管理不规范,导致无序抢购“毛脚茧”,且茧站没有严格执行优质优价、分级分价、按质论价,造成蚕茧质量下降。蚕茧质量的下降,进一步影响了生丝等级的提升。目前生丝市场高、低两种品位产品价格差异4万一5万元/t,而广西生丝约80%为3A、4A低等级的产品,市场卖价趋低。同时,近年来广西鲜茧缫丝数量快速增长,对生丝质量和价格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2014年鲜茧缫丝得出的鲜蛹销售价格大幅下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综合效益。

加工工艺水平不高抵御风险能力不强2014年上半年国际市场生丝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3A、4A类丝价格逐步走低,从年初的39万元/t左右下降到5月、6月的约35万元/t。但SA、6A类生丝供不应求,价格稳定坚挺,2014年7月仍保持39万元/t左右I3’。广西部分缫丝企业整体加工工艺水平没有大的提升,生产A类丝比例仍不够高,因此生丝卖价相对较低,且企业自行出口贸易的少,产品多依靠江苏、浙江、广东等地企业出口,企业效益呈下降趋势。而广西桂合集团有限公司不断改进缫丝工艺,坚持走生产SA、6A高品位生丝的发展道路,且产品自行出口欧洲、日本等市场,价格高稳,效益得到保障。此外,现阶段广西茧丝加工企业仍以缫丝为主,织绸刚刚起步,印染、针织、服装还是空白,产业链拉不长,综合效益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相关应对措施

加强优质原料茧基地建设

要解决茧丝倒挂问题,首要是要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要提高蚕业生产的现金收入和比较效益。

合理规划布局要围绕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三高”要求,按照最适生态区域和最佳比较效益原则,稳步推进蚕桑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巩固发展桂西北、桂中和桂南三大优势产区,积极推进河池、南宁、来宾、柳州、贵港、百色六市蚕桑生产发展。

加大良种良法良具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蚕桑优良新品种和桑树速生丰产栽培、小蚕共育、方格蔟自动上蔟等优质高效省力化种养技术,以及大蚕轨道式喂蚕车、方格蔟轻简采茧器、桑园剪伐机等省力化机械用具,推进蚕桑生产逐步实现标准化、高效化和省力化、轻简化,进而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产出率,增强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转变生产经营模式同时通过蚕桑标准园建设,辐射带动和加快建立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高产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全面提高蚕茧单产、总产和质量。鼓励和扶持缫丝企业建立稳定的优质原料茧基地,推行“企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把蚕农和企业联接起来。

推进茧丝加工企业转型升级

要解决茧丝倒挂问题,企业是关键,要通过强化管理、提高工效、改进工艺等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加强规划引导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培育一批缫丝加工基地和骨干企业。同时由于现阶段,广西缫丝产能已趋于饱和,部分蚕区已出现产能过剩,因此现阶段,要严格控制缫丝产能,扶优促强现有企业。缫丝企业应强化内部管理,加强技术创新,改进工艺设备,提升生丝质量水平,打造广西茧丝品牌,力争SA、6A。

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有条件的企业要转型发展捻线、织绸,逐步推进印染、织造、绢纺、服装等精深加工和高级家纺产品,要积极拓宽以鲜蛹、蚕丝棉等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应用,延伸产业链,推动广西蚕业由资源型向加工制造型转变,进一步增强企业效益,提高企业自身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积极开拓消费市场 目前,广西的生丝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左右,但直接出口额不到全国十分之一。因此,要充分发挥广西的区位优势,培育打造广西茧丝品牌,打通和拓展我区茧丝绸产品直接出口贸易通道,摆脱转口对外贸易依赖,积极扩大我区茧丝对印度、日本、东盟乃至欧盟、中东的出口份额,提高企业盈利创汇能力。

政府各部门要协同推进

任何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光靠一个部门、一个地方、一个企业是抓不好的。要解决茧丝倒挂问题除农业部门抓好种桑养蚕先进技术研发应用、优质原料茧基地建设、蚕桑良种生产、蚕种市场管理和执法监督外,发改、财政部门要完善扶持政策,增加必要投入;工信部门要做好茧丝绸加工规划,加强缫丝企业的扶持,加强蚕茧收烘站发证及收购市场的管理,杜绝收购“毛脚茧”;科技部门要重点支持蚕业科技研发创新工作;商务部门要积极拓展茧丝绸国内外市场,开拓流通贸易渠道;招商部门要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和促进对外交流合作;工商部门要强化对蚕茧市场秩序的监管,严厉打击无证收购等违法行为;质监部门要做好茧丝质量监督、检查和相关标准的制定。税务、物价、环保、教育、人力资源部门、扶贫、畜牧、林业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责,协同推进,形成合力。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蚕丝工业论文第6篇

关键词: 高职 蚕桑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专业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形式,是高等学校教育结构的基本单元,按专业进行高级人才培养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2]。高等职业教育是围绕职业定向进行能力本位教育的,这就决定了其专业建设必须以受教育者从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重视受教育者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形成,使受教育者一毕业就能走上工作岗位。

1.高职蚕桑技术专业建设背景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根据这一精神,并紧紧围绕广西桑蚕业迅猛发展的态势,我院于2006年起设置了高职蚕桑技术专业。

“十五”以来,广西紧紧抓住国家“东桑西移”战略机遇,把桑蚕产业列为全区重点加快发展的11大新兴农业优势产业之首,经过多方努力,使桑蚕生产完成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打造出了中国蚕业的“广西现象”。2004年全区蚕种饲养量居全国第一,2005年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2006年桑园面积上升为全国第一,2007年全区蚕业生产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桑园面积、饲养量、产茧量稳居全国第一。桑蚕产业成为富民兴桂的新产业、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和壮大县域经济的新力量。

尽管全区蚕业生产规模数量上去了,但仍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蚕业专业人才缺乏、市场秩序不够规范、产业链延伸不够、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质量效益跟不上等问题。尤其是产业科技人才严重短缺,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3,成为制约广西桑蚕丝绸产业自主创新、高效优质、持续发展最关键的“瓶颈”。这样的人才现状与广西桑蚕丝绸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形成强烈反差,极不相称。根据“十一五”规划,2010年我区产茧25万吨,按生产500吨蚕茧需要配备4名技术推广类专业技术人员来计算,需要2000名。这还只是桑蚕生产这一块,若加上缫丝、出口等企业和政府、管理等部门,则需要的人才更多。因此,加快桑蚕人才培养成为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为了加快蚕桑产业人才的培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06年了“关于加快广西茧丝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桂政办发[2006]127号),通知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区内大专院校恢复和设立茧丝绸相关专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大力培养蚕桑及丝绸专业人才;积极与区内外大专院校合作,采取定向培养、办班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人才”。2007年5月,广西区教育厅也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区高等学校桑蚕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桂教高教,[2007]74号),文件中明确规定:“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要开设桑蚕高职专业,培养种桑养蚕的一线技术人才。”并指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要加强与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协作,构建‘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能从事蚕桑生产与管理、桑蚕制种与经销、蚕丝加工与营销及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人才。”

我院于2006年开始招收蚕桑专业高职生,由于当时国家高职专业目录中没有这一专业名称,故只能将蚕桑专业归为作物生产技术专业(蚕桑方向),实质是作为独立的蚕桑专业来进行人才培养。2007年,为了更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区教育厅的文件精神,我院申报了目录外高职蚕桑技术专业,并于2008年开始招生。高职院校开办独立的蚕桑专业,国内是凤毛麟角,广西也是首次。为了适应茧丝绸产业朝“种养加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满足集桑、蚕、茧、丝、绸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对传统蚕学、丝绸专业教育进行更新和改革,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具有种桑、养蚕、丝绸营销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实用性、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蚕业发展需求。

2.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职蚕桑技术专业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备蚕桑生产、蚕种繁育、蚕茧收烘、蚕种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现代蚕业生产、建设、管理、推广、经营、服务第一线需要,能在蚕桑行业从事桑、蚕、茧、种等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服务等岗位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3.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3.1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

知识是对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认识的积累,是高层次系统化的信息。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没有丰富的知识,不可能有强的能力和高的素质。人才的知识结构大致包含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拓展知识等,前两者构成基础知识,后两者构成专业知识。文化基础知识是高职人才必备的基本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是学习本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是专业学习的基础;专业知识是从事本专业工作所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于高职人才来说,拥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不仅是胜任当前技术密集型岗位的需要,而且是知识再生和迁移,进一步学习与提高以适应将来岗位变迁的始发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不同领域的科技知识交叉、渗透和组合,使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跨学科职业岗位,这就要求高职人才还必须具备与专业相关的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即专业拓展知识,才能丰富“接口”能力。

具体而言,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如下知识结构:

文化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政治、哲学、法律、公文写作、文秘、体育、计算机、英语、网络等方面的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化学分析、植物与植物生理、土壤肥料、蚕体解剖生理、农业微生物、遗传学等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技术知识:主要有桑树栽培及育种、桑树病虫害防治、养蚕学、蚕病学、蚕种学、丝茧学、蚕业经营与管理、农资市场营销、生物统计、家蚕遗传育种等基本知识。其中桑树栽培、桑树病虫害防治、养蚕学、蚕病学、蚕种学为专业核心知识。

专业拓展知识:如食用菌生产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水果生产技术、蚕丝文化、蚕业资源综合利用、农业生态与环保、农业推广、蚕业经济与丝绸贸易、农业企业管理等。

3.2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

能力是学校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具体体现,它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形成的,属于内层。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能力的增强,强的能力则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职生应具备6种能力,即学习能力、交流沟通与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具体来说,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能力:

公共基础能力: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及文学表达能力;熟练操作计算机常用软件、处理业务工作的能力;公文处理能力;身体运动技能和能力;英语应用能力;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组织、管理、调研、策划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交沟通能力;审美能力;就业、择业、转岗和自主创业能力等。

专业基础能力:具备一定的化学分析能力、土壤诊断及施肥能力、植物常用生理指标测定能力、植物生长环境调控能力、常见农业微生物识别与利用能力等。

专业核心能力:主要有桑苗繁育能力、桑树栽培与管护能力、桑树病虫害防治能力、养蚕能力、蚕病防治能力、蚕种生产与保护能力、蚕茧收烘能力、蚕种经营管理能力、农资营销能力、试验与统计分析能力等。

专业拓展能力:食用菌生产能力、植物组培快繁能力、水果生产能力、技术服务与推广能力、企业管理能力、组织和策划能力、公文处理和信息获取能力、蚕业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桑蚕茧丝绸营销能力等。

3.3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

素质是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进而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属于内核。高的素质一方面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扩展和增强。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素质处于核心位置。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来看,素质的内涵应包括思想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等。

具体而言,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

思想素质:拥护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懂得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的基本理论;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热爱农村、热爱农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风,不畏艰辛、奉献农业的精神境界,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学农爱农务农,勤奋敬业,安心在生产第一线工作。

身心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维素质和社交素质。如身体健康,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理智、乐观、坦诚、热情、宽容,尊重、理解他人;有承受失败和挫折的意识,有求真务实和团队协作精神等。

职业素质:具有实事求是、严谨刻苦、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具有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从事桑、蚕、茧、丝各职业岗位的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具有爱岗敬业、自律、诚信、进取、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有较好的自我发展能力。

人文素质:主要包括文学素质、审美素质、艺术素质、语言素质、礼仪礼貌素质等。如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人文科学素养,了解中国历史与国情;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园林鉴赏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蚕丝工业论文第7篇

郑辟疆是我国著名的蚕丝理论奠基人和蚕丝教育家,他自1918年起,连续担任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校长(及后来的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达51年之久。早在1929年,他主持的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与杭州蚕业学校一起,被日本蚕丝业同业工会中央会称赞为中国的双璧[1]。他始终把办教育与振兴祖国蚕丝业紧密相联,总是按照社会生产的发展与需要来培养蚕丝技术人才,以自己的哲思睿智,设计并推动了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的形成[2]。在民国艰难的环境中,郑辟疆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以严谨的学风办学,培养出一大批富有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的,能够承担起革新蚕丝业的新型蚕丝技术人才[3][4]。

一、以高尚的人格感召师生

费孝通在《做人要做这样的人》一文中称赞郑辟疆是作为一个“一生为使别人生活得好起来而不计较报酬埋头工作的人”[5],是一个“忧国忧民,见义勇为,舍己为人,不求人知”[6]的人。他说:“郑辟疆,一个从蚕学馆里受国家培养出来的青年,有机会去日本看到了当时先进的社会面貌,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怎样摆脱落后的家乡,而立志要去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7]费孝通写到:“他给我最深刻的形象是一个以身作则、教人做人的良师。他平时生活的一言一行都贯彻着先人后己的精神,使学生看在眼里,服在心里,油然产生向他学习的主动要求。”[8]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深刻影响,并内化为成长成才道路上坚定而持久的动力。郑辟疆捐赠私人积蓄于科学研究,用自己家产抵押以贷款办学,战乱中为保全蚕校东奔西走。20世纪20年代,应邀到女子蚕业学校执教的日本蚕丝专家白泽干先生曾经回忆道,郑辟疆校长有如圣人君子一样无欲恬淡,一心只为学生、为学校、为教育着想,过着极为质朴的独身生活[9]。为此,费孝通认为“我们应当一代比一代强,而事实似乎正是相反。要想在当前的知识分子中,找到一个像上一代的郑先生这样的人,有那样忧国忧民,舍己救人,不求人知的精神的人,我举目四顾,觉得不那么容易”[10]。

郑辟疆所倡导和推动的蚕丝改革,是一场艰巨的新旧斗争,可以说是从头做起,要在千百年所养成的习惯势力中,推陈出新,使科学技术扎根到千家万户的农民之中,需要他坚强的毅力和精神修养,他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改革的决心变成改革的成果,他所倡行的新思想和新主张之所以被众人接受和拥护,这与其德高望重、受到众人的崇敬和爱戴是分不开的。他以其坚定的信念、百折不回的精神、上下求索的理念,给青年学子提供了一部深邃的人生教科书,并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标杆。

1950年,年届70的郑辟疆先生担任公立蚕丝专科学校校长,至82岁高龄担任苏州丝绸工学院院长期间,他奔走呼号于从基层到全国人大、政协的各级机关。他在人大、政协会议发言时,言必称蚕丝业发展,言必称丝绸教育振兴,言必称蚕丝实业强国。在人们心目中他就是一位将生命与蚕桑事业融为一体的“蚕神”。他一生像一条春蚕,为人民吐尽了丝,然后悄悄地离开了人世。费孝通写到,“我想这对他并不会带来痛苦和烦恼,因为这是他为了完成他的使命必须付出的代价,受之如贻”。 郑辟疆在留下的手稿中写道:生存到止境,好比灯油尽,油尽灯自灭,永别无需惜……,一生无贡献,未尽人民责,徒餐三百石,无以报农人。从中可以看到他虚怀若谷、甘为孺子牛的高尚品格。

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郑辟疆担任校长的第二年,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五?四”运动。他积极响应时代和责任的号召,带领同学上街游行,亲自向群众揭露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掠夺罪状。“女蚕”学校的学生受到校长爱国热忱的鼓舞和感召,毅然决然地取下了发髻上的日制发夹,削了竹簪来替代,以示抵制日货;还有的同学怀揣振兴祖国蚕丝事业的强烈愿望,立誓不嫁,立志将终身献给祖国的蚕桑事业[11]。

郑辟疆第一次给全校师生讲话,就从?祖教民讲起,他激动地说:“我们是炎黄子孙,要把祖先开创的事业发扬光大。现在世界上列强称霸,中国被蚕食,山河破碎,百业凋零,蚕丝业也落后了。我们要不惜献出个人的一切,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把祖国蚕丝业发展起来!”[12],以此鼓励年轻学生为振兴中国丝绸事业而努力学习。

1947年,为了表彰郑辟疆任职将近三十周年的业绩,女子蚕校校友会筹资巨资,建成礼堂一座。落成典礼上,众人一致提议将礼堂以郑辟疆的字命名为“紫卿堂”。郑辟疆却坚辞不允,他说服了大家,更名为“西陵堂”。传说西陵女是我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的妃子,教民育蚕的始祖。郑辟疆在亲自撰写的《西陵堂志》中写道:“命名紫卿堂,予以不敢当此,爱题为西陵堂……实为四千年前蚕政创举值得吾人纪念,愿吾蚕业同志咸能继西陵遗教而广大之。”[13]

三、启发学生的事业思想

1918年,郑辟疆接任“女蚕”校长后,认为要使“女蚕”在复兴中华蚕丝业的宏伟目标中有所建树,必须先激励师生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事业心,他首先提出了女蚕校发展的新方针,具体内容为:启发学生的事业思想;树立技术革新的风尚;以自力更生和节约的办法,尽量充实实验设备及实习基地,提高教学质量;坚决向蚕丝业改进途径进军[14]。新方针的提出,使学校广大师生了解了学校的办学目标,明确了前进方向,从而一扫因前景不明而造成的沉闷局面,为女蚕校的全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为了振奋学生的事业精神,郑辟疆特邀费迈枢作词,季饶西谱曲,创作了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校歌,并于当年九月初的开学典礼上正式颁布,歌词如下:宁沪苏常,淮海徐扬,膏腴壤,地利辟蚕桑……愈研而精,愈振而兴,盛矣哉,日上蒸蒸[15]。

校歌生动反映了女蚕校所面临的全新局面,鼓励年轻学生们立足江苏这片丝绸宝地,充分发挥女学生在蚕丝生产领域的天然优势,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以“经纶天下,衣被苍生”为终极追求,为挽回中国蚕丝业的权利,为重振中国蚕丝业的威名,为中国蚕丝业的复兴而奋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高度事业心。这首校歌也成为“女蚕”师生几十年间的精神源泉和奋斗动力。

在此基础上,郑辟疆又提出了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诚、谨、勤、朴”的四字校训,推崇“诚则能谨,勤则能朴”之原则,他自己身体力行,为全校师生之表率。校训作为每一位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导向,成为引导学校所有师生的行动指南。

在郑辟疆带领下的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尽管历经战乱,但是这样一种视蚕丝为社稷民生大计、倾力事蚕的淳朴风气却静静地流淌在一代又一代蚕校弟子身上。白泽干先生曾经回忆道,当时为了改良丝质,冷藏保存蚕种,实行人工孵化,一些年轻的女孩子将家里为自己结婚准备的钱凑起来,建造了一座漂亮的蚕室,并开始了蚕种制造。费达生在《复兴丝业的先声》中写道:“或者有人会笑我们夸大,但是我们一点信仰是必需的。在这信仰上,我们才能为我国家、为我同胞服务。当然我们也许在这一生中不能有成就。但这并不是走错了路,只是我们自己能力不足。我们相信,在这路上会有不绝的继续者,而且要在这路上,获到最后的成功”。[16]

郑辟疆对学生事业思想的启发,为女蚕学生今后在蚕丝业上“发挥其所学,对蚕丝业之改进,付出了极大的力量”[17]奠定了基础。女蚕学生“在农村中,不辞劳苦的如慈母之对赤子,指导了养蚕技术之改进;在制丝工厂中,他们能以理论和实际结合的技术,用感情来灌输于女工,革除了执鞭管理之恶习,贡献了煮茧缫丝的新技术”[18]。

四、注重社会实践,锻炼学生能力

郑辟疆在人才培养上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推行工学结合、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之外,郑辟疆更为学生们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这些活动不但能丰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更为其将来参加到蚕丝行业的改良工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自1923年起,郑辟疆组织了学生演说联合会,定期举办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为她们在日后面对普通群众宣传先进蚕丝理念和技术的推广工作积累经验。同时,女蚕校组织学生阅书部和书画研究会,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陶冶学生的身心修养。

在众多的课外活动中,女蚕校还形成了一个传统,那就是每届即将毕业的班级,都会由学校组织前往附近地区进行参观旅游活动,并且随着蚕丝改进事业的不断发展,女蚕校学生们的参观活动范围日渐扩大,目的地不再局限于学校附近,而是发展到上海和杭州等蚕丝发达地区,包括西湖蚕校、杭州纬成公司丝厂部、江苏省立第二农校制工实习及丝织模范工厂、昆山蚕业竞进社、上海生丝检验所、杭州蚕种改良场等蚕业学校或蚕业改进机关和蚕丝业的先进企业和研究机构。而这种旅游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玩,通过各地风景名胜和不同地点的参观,让学生们在心旷神怡之际亲身体会到我国蚕丝业的发展现状,对蚕丝行业的不同领域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在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之后能更加迅速地参与进去。

五、注重对毕业生和校友关怀

郑辟疆始终把毕业生看作是振兴蚕丝业的一支力量。他认为,学生投入蚕丝界的人数愈多,蚕丝业的改进力量就愈雄厚。因之,凡是毕业生在工作遇到困难,写信要求学校帮助的时候,郑辟疆都立刻予以答复,或者共同研究解决办法。有时郑辟疆、费达生还亲自带人到毕业生所在的蚕种场去指导。对于毕业生提出的一时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再提交学校试验部研究。每年校庆日,组织毕业生在一起互相交流经验。凡有学生回校求助,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予以解答和指导。有时,郑辟疆发现学生在告辞时,面无喜容,说明尚有未解决之疑,他便紧步追赶,站在路边谆谆指点,再三勉励,直至该生眉宇展开,才怀着无限自慰之感迈步回校。校友对学校的感情特别深厚,每逢校庆日,纷纷返校,有的向母校汇报自己的工作,有的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出建议,藉校庆日的聚会以交流经验与沟通情况。郑辟疆也把校庆日活动中,毕业生提供的大量反馈信息,用来改进自己的办学工作。为了更好地配合分布于各地推进蚕丝改进事业的女蚕校毕业生,女蚕校力求充分发挥其校友会的联络作用。女蚕校校友会自1912年建校成立,1918年,郑辟疆担任校长后进行了改组,组织了通讯、出版、图书、交际等部门,每年3月15日校庆日召开大会一次,以便联络各级校友。自1923年起,校友会以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校友会名义编辑出版《女蚕》刊物,内容分论著、学术、专载、报告、校闻等栏,介绍当时我国蚕丝业生产状况与问题,并介绍日本蚕丝科学方面的进展。从创刊到1936年9月止,计出版发行70期。

六、现代启示

首先,职业学校需要以创办中国一流职业教育的自信与追求,自觉站在传承历史、造福当下和创造未来的维度上审视、践行和发展职业教育文化育人之路。在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办学导向,把提高能力作为办学目标,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制度的同时,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根本,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和培养,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